MoreRSS

site iconJesse Chan | 大破进击修改

在爱否科技做过主笔,目前主要为极客公园供稿,写硅谷、消费电子以及泛文娱。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Jesse Chan | 大破进击的 telegram 的 RSS 预览

这是一个自我阐述和理解的过程。无论是开始收集,还是决定放弃,它本质就是在问,「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而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对它的回答。当你怀...

2024-12-27 22:52:12

这是一个自我阐述和理解的过程。无论是开始收集,还是决定放弃,它本质就是在问,「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而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对它的回答。当你怀着 100% 忠于自我的热忱去做这件事的时候,这就是我理解的「收藏精神」。

而这个过程,既没有唯一的方法论,也不全依赖于外部的价值判断。今天很多人都在过着一种过度依赖「教程」的生活,不仅是学习和工作需要教程,消费娱乐需要教程,就连旅行都需要教程。可以说,用小红书越多,就越是「在每个垂直领域自由最小化」。

https://jesor.me/2024/to-be-a-collector/

大破进击
「成为收藏者的前提是意识到人生短暂」 | 大破进击

随年龄增长,我越来越抗拒那种「自我提升」的叙事,即通过「做对的事情」,包括健身、旅行、学外语……来获得自我实现。 听起来很讽刺对吧,我自己既健身,又喜欢旅行,还在学日语。但我的意思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既不是「先验的」,不是说你打卡 100 天,就必定能蜕变成一个成功的人;也不是「后验的」,不是直到死的那一刻才能盖棺定论。

中午开了很长一段车,路上把高善文博士 2018 年西北证券那个讲话当播客听完了。里面大多观点都挺主观的,国际政治,特别是把民族国家人格化之后,就不再是经济学...

2024-12-10 19:48:51

中午开了很长一段车,路上把高善文博士 2018 年西北证券那个讲话当播客听完了。里面大多观点都挺主观的,国际政治,特别是把民族国家人格化之后,就不再是经济学问题,所以谈不上赞不赞同。

但他引述赵紫阳的那句话:「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了。」,当时还是 2018 年,真的太精准了。我是从 2021 年完全意识到,可以洗洗睡了。

高善文 89 年在北大电子系读大二,可能就是在现场听了那句「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了」,才会如此记忆犹新。赵紫阳说这句话的时候 70 岁,高善文才 18 岁,他 2018 年引述这句话形容自己的时候,其实也才 47 岁。

一代代人,对未来感到无能为力的时间点,越来越早。就像 2018 年以后出社会的小朋友,可能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没办法,中国改革开放后这段繁荣时代太短暂了。今天你要说,中国最幸福的一代人,可能就是「千禧一代」,即 1981-1996 年间出生的人,特别是出生在城市,意味着我们较早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拥有了一个相对物质丰富的童年,在拥有主体意识和价值论之后,又还稍微能够与经济发展的红利结合一下,运气好的话就能从关闭的时代大门里挤出一点生存空间。

而现在,Gen Z 这代年轻人对于幸福论的最大共识是「两头吃」。一是自己过去的幸福完全依赖于原生家庭,父母的地位、财富,买房的选择,决定了他们至今的命运;二是自己未来的幸福要靠「少生」,在「最后一代」生活模式下,才能最大限度维护个人生活的自由。

再下一代人,即 20 后,一出生就已经被搞里头了,我觉得他们脐带一剪断就说出「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了」也很正常,从 0 岁直接进入洗洗睡模式。

https://youtu.be/P9W5cMtD4Vs?si=Zx4VIjEbLKT-abyM

YouTube
高善文演讲谈中美贸易战:如果国家这次走错路,30岁以下年轻人这辈子可以洗洗睡了

高善文山西证券30周年演讲原版录音流出,谈对中美贸易摩擦深处的忧虑

看网上讨论「老登电影」,我觉得挺好的。 因为这对男性来说同样是一种困境。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男性榜样,都是「人狠话不多」的类型,即便在表达爱的时候也...

2024-12-06 15:11:05

看网上讨论「老登电影」,我觉得挺好的。

因为这对男性来说同样是一种困境。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男性榜样,都是「人狠话不多」的类型,即便在表达爱的时候也是。

从《入殓师》里的父亲,到藤井樹、遠野貴樹,云天明、至尊宝,甚至西弗勒斯·斯内普……这种「深沉的爱」早已成为一种固定范式。

你们别笑,这一代男生就是这样的,都觉得「爱」是一种通往世界尽头的,纯洁而强大的力量,就像工藤新一和毛利兰。然后一夜之间,他们又要蜕变成一个丈夫和父亲,被责任的棘轮驱动,即便没有任何爱了,每天回家要坐在车里抽根烟再上楼了,也要沉默地做供养者。

大家都深受其害。包括我自己,从小到大,总是女孩在教会我「具体的爱」。最早记得我的生日,送我圣诞礼物的是女生,带我听 Taylor Swift 和 Lana Del Rey 的是女生。再后来,亲手帮我一点点改病句和错别字,借此影响了我文字风格的编辑,也都是姐姐,男编辑从来都是发 60 秒语音的修改意见。

但我觉得,创造「老登电影」概念的下一步,不应该是切割,给老登电影刷一星。而是尝试树立一种新的男性形象,一种敢于承认痛苦,能表达具体情绪,不是在沉默中追求不朽的男性。且这种男性不是某种「浪荡子」 or necessarily gay。我觉得《Sex Education》是一个好的开始,又比如 Jesse Eisenberg 今年拍的《A Real Pain》,我还没看,但我感觉也具有类似的气质。

很大程度上,只有打破这层壳,「不预设条件的情谊」才有可能生长,并可能发育成强大又具体的爱。这种情谊现在常被称为「女性友谊」,《A Real Pain》则将它表现为了「男性友谊」。但最终,这个东西不应该预设任何条件和标签,它的内核就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博爱,《明天会更好》里唱的那种。

某种程度上,这届小朋友正在愈发落入这一陷阱。近年我常常发现,很多人将「与异性单独吃饭看电影」视为一种不单纯的互动交往,对我自己也造成过数次困扰……这简直不要太荒谬。

人和人之间的交互,有越来越多的「预设前提」,异性的交往范式要么是约炮,要么是相亲结婚。而我很不喜欢邵艺辉,which is a 电影人,新城市女性,也把「一起看电影」当作一个梗放在《好东西》里。

这与我的个人经验完全背离。On a scale of 0-100%,一起看场电影顶多算 10% 的不单纯。也就是说,我有 90% 的一起看电影的关系,最终都以友谊为结局,这没有任何问题。

对我来说,距离 100% 的不单纯,只差一层窗户纸的交互,可能是:一起去泡温泉,从汤泉出来后,坐在门口,一边吃草莓味的冰棍,一边互相分享了内心最隐秘的 insecurities,又或者是一起去看了一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花火大会……但看电影真的太基本了,如果人和人连不附带条件地看电影都做不到,那难怪你会和不爱的人结婚。真的,如果这样,这个世界可以到此为止了。

刷 z 站发现,原来楼继伟在 2015 年就已经警告过了高杠杆、老龄化和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之后差不多同时,开放了全面两孩和去库存。 其实直到今天,我觉得 99% ...

2024-12-02 10:51:37

刷 z 站发现,原来楼继伟在 2015 年就已经警告过了高杠杆、老龄化和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之后差不多同时,开放了全面两孩和去库存。

其实直到今天,我觉得 99% 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人口危机尽管已经是进行时,但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过山车经过漫长的爬升,才刚刚越过了顶峰。

大家都会说日本已经失去了 30 年,实际上,日本进入 80 年代开始,只不过总和生育率跌到了 2.1 以下,90 年代泡沫破裂的时候还有 1.5 以上。

1992 到 2007,这 15 年日本面临的所谓「失去」,也只不过是老龄化、预期下降带来的资产负债表危机,而不是真正的人口危机,日本老人的劳动参与率很高。

真正的人口危机,是 2020 年以后,日本人口负增长的缺口才开始扩大,扩大到每年净减 80 多万,即 0.7% 的人口负增长,通过开放移民,能充 20 多万进来,把总人口负增长的幅度控制在 0.5% 以内。

这符合我的体感,我觉得东京真正移民增加,特别是面孔上很容易判断的东南亚、中亚族裔变多,进入服务业岗位,这都是后 covid 时代的事情。

中国去年人口净减少 208 万,就是 0.015%,这是净减的第二年。

即便无视少子化进程,中国的老龄化也才刚刚开始,现在一年 1100 万的死亡数,对应 78 岁的平均寿命,相当于去世的主力人群还是解放前出生的人。

10 年后,死亡数会上升到 1500-2000 万,20 年后,会突破 2500 万。

现在中国的初婚年龄是约 30 岁,就是 1994 年出生的人在生,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人大概年均 2000 万,生 902 万小孩,和 1.0 的生育率倒也对得挺齐。

假设婚育年龄、生育意愿不变,10 年后,出生将减少到 600-700 万。而当婚育主力变成 2017 年后出生的断崖一代,即 2045 年后,出生人口将跌破 500 万。

就是说,10 年后,中国的人口衰退速度会是 0.7% 起步,20 年后则冲击 1.5% 到 2%,这是生育不继续恶化的情况,且中国没法通过移民来稀释衰退。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以每年净减 1-2% 这样的速度,自发性长期人口衰退。饥荒、瘟疫、战争也只不过是急性减少,之后以同样的年龄结构重新扩张。人口的自发性长期衰退没有任何先例,所以没人能预判,2040 年之后的中国到底是什么图景。但我觉得最基本的判断就是,很难乐观。

今天你觉得时代已经黯淡了,黑了,没有希望了,都只是一个前奏、引子而已。

🖼 今年看过比较好的一本书是《精英的傲慢》,对优绩主义进行了很通俗的诠释,很好读。 就优绩主义是一种负债,它是技术社会最强力的发动机。它驱动所有人以「...

2024-11-29 13:26:32

今年看过比较好的一本书是《精英的傲慢》,对优绩主义进行了很通俗的诠释,很好读。

就优绩主义是一种负债,它是技术社会最强力的发动机。它驱动所有人以「成功」为最大的道德,扩大教育,选拔英才,由英才创造新的社会生产秩序,将这一秩序包装为游戏规则,用以规训、指挥更多人。

完美执行的优绩主义,你很难说它不公平,毕竟英才政治造就了今天我们所享受到的现代主义的一切。但这个药只能吃一次,作用于一代人,创造一个黄金时代,比如二战后的半个世纪,之后会迎来漫长的副作用。

因为当每个人都开始追求一种事实上不可能达成的「更优」状态,以「成功」作为存在的意义。无论这个目标是更有知识、更有钱、更好看、更有地位,最后的结局都只有一个,就是不想活。

从自我厌恶,演变为存在主义危机,消费主义成为最普遍的评价标尺,普世价值逐渐虚无,然后就是绝望死,自我绝育,生育率崩盘,民粹,社会反向衰退,甚至连技术也会失落,一切都会开倒车。

现在我们这代人相当于开始化债了,这个大趋势没有任何办法逆转,时代已经黑了,只不过你越早意识到优绩主义的毒害,就可以越早地自我抢救,至少在当下的人生里,为自己多抢救一点时间。

去日本大城市旅游,选快捷酒店,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即不要以城市的地理中心向外找酒店,而是沿一条主要的通勤电车线,往市郊找一个主要车站,查一下利用快速通...

2024-11-28 23:23:38

去日本大城市旅游,选快捷酒店,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即不要以城市的地理中心向外找酒店,而是沿一条主要的通勤电车线,往市郊找一个主要车站,查一下利用快速通勤电车前往市中心所需时间,20 分钟以内就完全可接受。

因为这种车站附近的酒店不仅便宜,位置也常常离车站更近,可能就在站前广场。

都心的快捷酒店,大多距离车站 500-800m,你走路到车站可能也要个十分钟,并不会更方便。

比如东京的川崎、蒲田、赤羽,都可以利用京浜東北線、上野東京ライン快速到达东京东边的几个枢纽大站,大阪周边的尼崎,甚至堺。

以及这个方法还可以结合你想买的交通通票来考虑。比如我以前总觉得浅草不算一个很好的居住地,因为没有接驳 JR 线路。

但实际上,如果你买一个东京地下铁的 Pass,往来羽田利用京急线直通都营浅草线,在都心利用浅草始发的银座线,到东京任何地方都会非常方便。

https://x.com/Jesoooor/status/18621007372387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