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Stanley Tseng | 曾友志 

資深產品與增長顧問。擅長:產品企劃、產品增長、數據分析、建構數據驅動的敏捷產品團隊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Stanley Tseng | 曾友志 的 RSS 预览

數據地圖 part 4:B2B 產品數據地圖

2024-11-17 21:34:31


遇到數據不知道從何下手嗎?這種困境最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你是單點看數據,而不是把數據串起來看。

什麼是把數據串起來看,就是了解不同數字之間的因果關係。譬如說:潛在客戶名單數量和名單合格率相乘,就得到 MQL (Marketing Qualified Lead) 數量。

我們若用圖來表示數據間的因果關係,這就是所謂的數據地圖。

B2B的數據地圖,你可以簡單的拆成新客營收和舊客營收。新客營收則來自業務漏斗的層層轉化 (名單->MQL->SQL…),下圖是一個每年續約型的 B2B 企業數據地圖範例。

大圖可點此觀看

新客營收,我們可以往下拆

  • 新客營收 = Sales Opportunity 數量 x 成交率 x APRRU (Average Revenue Per Payuing User)
  • Sales Opportunity 數量,和 SQL (Sales Qualified Lead) 數量與 PQL (Product Qualified Lead) 數量,有正相關的關係
  • SQL 數量 = MQL (Marketing Qualified Lead) x 轉化率
  • MQL 數量 = 名單數量 x 名單合格率

舊客營收,每個公司拆法不同,這個範例我們簡單拆成「大型客戶」和「中小型客戶」,往下拆的話就是

  • 大型客戶營收 = 大型客戶數 x 續約率 x ARPPU
  • 中小型客戶營收 = 中小型客戶數 x 續約率 x ARPPU

B2B 的產品,很有可能你都收集不到「行為面」的數據,諸如:客戶每個月用幾次、每次用多久、用了什麼功能…等等,所以在看數據的時候,都會偏向交易面的數據居多,如:ARPPU、續約率…等。

在新客的數據地圖拆解,其實就是遵循著業務銷售流程,從收集名單,然後從中篩選出 Marketing Qualified Lead,然後部分會轉成 Sales Qualified Lead,在 Sales 去接觸後,就會變成 Sales Opportunity,最後成交產生營收。

PQL (Product Qualified Lead) 和新客營收的關係是什麼呢?我舉個例子:像是很多企業用的通訊軟體,10 個人用是免費的,但第 11 個人要使用,那就要收費。

你可以這樣理解,當第 11 個人要使用這個企業通訊軟體時,因為他要付費才能使用,所以這家公司從免費用戶,變成了 Product Qualified Lead, Sales 會去拜訪這家客戶,或是系統也會觸發自助升級機制,讓企業自助轉成付費方案,都是很常見的作法。

--
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的線上課:數據化營運產品增長產品企劃力,歡迎大家報名

關於作者:Mr.PM 下午先生
The post 數據地圖 part 4:B2B 產品數據地圖 first appeared on Mr. PM 下午先生.

數據地圖 part 3:媒體產品數據地圖

2024-11-17 21:26:32


遇到數據不知道從何下手嗎?這種困境最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你是單點看數據,而不是把數據串起來看。

什麼是把數據串起來看,就是了解不同數字之間的因果關係。譬如說:不重複訪客數和每位訪客的 Pageview 相乘,就是總合的 Pageview。

我們若用圖來表示數據間的因果關係,這就是所謂的數據地圖。

媒體數據地圖,若是以廣告為營收主軸的話,PV (pageview) 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指標了,我們把它放在最上面,然後若是大一點的媒體公司,通常都會有 APP 和 WEB,我們可以把兩者個 PV 拆開來看。下圖是一個很典型的媒體產品數據地圖範例。


大圖可點此觀看

WEB PV,現在我們可以一層一層往下拆:

  • WEB PV = 不重複訪客數 x PV per User。
  • 不重複訪客數 = 會員訪客數 + 非會員訪客數。
  • 會員訪客數 = 有效會員數 x 會員回訪率。
  • 非會員訪客數 = SEO 流量 + 社交媒體流量 + 其他流量(本範例中是異業合作流量)。
  • 而「非會員訪客數」和「註冊率」,和有效會員數是正相關的關係。

APP PV,我們也是可一層一層往下拆:

  • APP PV = 活躍用戶數 x PV per User x 造訪頻率。
  • 活躍用戶數 = 下載數 x 留存率。
  • 下載數 = WEB 不重複訪客數 x WEB 下載轉化率。

在媒體的數據地圖,沒有直接用營收作為最終指標的原因是,因為對媒體來說,直客的廣告營收才是收入大宗,這一塊會因為客戶類型、廣告型態、目標客群契合度…等原因影響收入的高低,所以在媒體的數據地圖上,單獨的將 PV 拉出來看,在「數據分析」、「展開年度規劃」和「找到槓桿解」,會較容易進行。

一般就經驗上來說,APP 的用戶都會比較忠誠,比較常回來造訪,對總的 PV 貢獻較為穩定。而 WEB PV,尤其是非會員的部分,波動通常都很劇烈,有打中的話,流量會爆衝,沒打中的話,流量就會普普通通。

所以在數據地圖的拆解上,我們會習慣把穩定的和不穩定的分拆開來,然後想辦法在穩定的部分逐步優化,然後在不穩定的地方,找機會和破口,因為做法不同,所以數據上也會分開來看。

--
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的線上課:數據化營運產品增長產品企劃力,歡迎大家報名

關於作者:Mr.PM 下午先生
The post 數據地圖 part 3:媒體產品數據地圖 first appeared on Mr. PM 下午先生.

數據地圖 Part 2:SaaS/訂閱型產品的數據地圖

2024-11-17 17:16:39


遇到數據不知道從何下手嗎?這種困境最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你是單點看數據,而不是把數據串起來看。

什麼是把數據串起來看,就是了解不同數字之間的因果關係。譬如說:付費客戶數和ARPPU (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可以相乘,這樣就是營收。

我們若用圖來表示數據間的因果關係,這就是所謂的數據地圖。

SaaS,或是以訂閱為營收主軸的數據地圖,大概有幾個最重要的面向,付費會員數、NDR (Net Dollar Retention Rate) 和 ARPPU (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下圖是一個很典型的 SaaS 數據地圖範例。


大圖可點此觀看

首先,付費會員數和 ARPPU (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這兩個相乘就構成營收,那為何還有 NDR (Net Dollar Retention Rate) 這個項目呢?

NDR 的概念就是「舊用戶付給你的錢,有沒有隨著時間過去,越付越多」,為何舊用戶會越付越多呢?那是因為他的用量越來越多,或者是從銀質會員,升級到金質會員,付更高的費用。

拿一些矽谷知名公司的 NDR 數字給大家參考,Slack 過往有達到 130% 以上,也就是舊客戶每年都會多付 30% 給 Slack;Figma 這個數字高達 150%,也就是舊客戶平均每年會多付 50% 給 Figma。

用戶數越來越多,用戶進來後付的錢也越來越多,這樣的營收增長速度,就會有加乘效果,增長迅猛,這也就是 NDR 我會把他列成是影響營收的重要因子。

NDR,其計算公式是 (升級率 -降級率 +續約率),所以我們可以往下拆成:升級比率、降級比率、舊會員續約率

付費會員數,現在我們可以一層一層往下拆:

  • 付費會員數 = 新會員數 + 首次續約會員數 + 連續續約會員數。這樣拆的原因是,通常付費訂閱的會員,在剛開始訂閱的時候是最不穩定的,所以通常都會單獨拉出來看。
  • 新付費會員數 = 活躍免費會員數 x 付費轉化率。
  • 活躍免費會員數 = 註冊會員數 x 留存率。

ARPPU,這比較單純,因為每種會員等級金額不同,我們可以按照會員等級切,在這個範例就只有兩種會員等級,那就是「金質會員」和「銀質會員」。

這邊還另外提醒大家,因為訂閱型的產品,我自己經驗是三不五時都會推促銷案,每個促銷案應該要分別追蹤其註冊用戶數、留存率、付費轉化率、ARPPU、NDR…等,依照每個促案用戶的生命週期,觀察每個相關指標的變化,並且盡量把促案和一般沒促案的時候,數據拆開來看。

透過這樣的數據地圖,你就可以更容易的進行做「數據分析」、「展開年度規劃」和「找到成長的槓桿解」。

在這邊也提醒一下,若公司有多個 SaaS 或訂閱產品,應該要有屬於各自的數據地圖,獨立看待。

--
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的線上課:數據化營運產品增長產品企劃力,歡迎大家報名

關於作者:Mr.PM 下午先生
The post 數據地圖 Part 2:SaaS/訂閱型產品的數據地圖 first appeared on Mr. PM 下午先生.

數據地圖 part 1:電商數據地圖

2024-11-17 17:06:42


遇到數據不知道從何下手嗎?這種困境最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你是單點看數據,而不是把數據串起來看。

什麼是把數據串起來看,就是了解不同數字之間的因果關係。譬如說:訂單數和客單價可以相乘,這樣就是營收。付費流量 + 搜尋流量再加上其他流量,就是整體流量。若客戶購買的商品數增加了,客單價也有機會上升。

我們若用圖來表示數據間的因果關係,這就是所謂的數據地圖。

電商的數據地圖

電商數據地圖,大概有幾個最重要的面向,商品、官網和其他通路。下圖是一個很典型的電商數據地圖範例。


大圖可點此觀看

首先,先把公司營收拆解為官網營收和其他通路營收,假設現在公司只有蝦皮,所以我們拆解成三塊:官網新客營收、官網會員營收、蝦皮營收。

官網新客營收,現在我們可以一層一層往下拆:

  • 官網新客營收 = 新會員數 x 新會員購買率 x 第一次購買的客單價。
  • 新會員數 = 訪客 x 註冊率。
  • 訪客 = 付費流量 + 自然流量 + 其他流量(本範例中是異業合作流量)

官網會員營收,我們也可以一層一層往下拆:

  • 官網會員營收 = 消費會員數 x 會員客單價 x 會員消費頻率
  • 消費會員數 = 有效會員數 x 會員轉換率
  • 有效會員數 = 上一期有效會員數 + 新會員數

蝦皮營收,因為每個通路有每個不同通路的數據,所以這邊就不細部拆解。

最後來看最特別的黃色區塊,也就是零售的命脈之一:「商品數」。

不會所有的商品都是有意義的,所以我這邊放了一個「有效商品數」的數據,所謂的有效商品,你可以想成有人買、賣了會賺到合理利潤,我們也有充足庫存的商品,其領先指標就是「有庫存的商品瀏覽數」,意思就是有訪客看,我們也有庫存的商品數量。

不同階段的電商,重點可能不同,剛起步的電商,新客營收比較重要,甚至還會看蝦皮來的買家,後來會不會在官網變成新客。而已經是成熟的電商,會員營收也許就是重點。

有效商品數,對電商來說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有競爭力的、獨特的且有需求的商品,對電商來說才是最根本的啟動點,你也可以透過數據地圖看到,有效商品數會直接影響蝦皮營收、官網新客營收和官網會員營收。

透過這樣的電商數據地圖,你就可以更容易的進行做「數據分析」、「展開年度規劃」和「找到增長的槓桿解」。

--
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的線上課:數據化營運產品增長產品企劃力,歡迎大家報名

關於作者:Mr.PM 下午先生
The post 數據地圖 part 1:電商數據地圖 first appeared on Mr. PM 下午先生.

PMF 之後,外部投資人對成長速度的期待

2024-11-15 17:19:47

達到 PMF 的公司,外部投資人對成長速度的期待是什麼?我一直都很有興趣,剛好找到一些有趣的數字和經驗法則。

T2D3 法則

第一年:三倍成長
第二年:三倍成長
第三年:兩倍成長
第四年:兩倍成長
第五年:兩倍成長

3X, 3X, 2X, 2X, 2X,這樣五年是 72 倍的成長,通常來說這是獨角獸的成長速度。

雖然 T2D3 常常都只應用在 SaaS,但我個人認為對於需要搶市佔的產品,你就去衡量 GMV、用戶數的 T2D3 成長,「我自認為」應該是可考慮的。

Rule of 40

在達到 T2D3 之後,成長速度的期待偏向 Rule of 40

  • 公司如果沒有成長,就應該有 40% 的利潤。
  • 公司成長率是 40%,可以是 0% 的利潤。
  • 公司有 20% 的成長,應該也要產生 20% 的利潤。
  • 如果公司成長率是 50%,可以承受 10% 的損失。

雖然 Rule of 40 大部分都被用在 SaaS 產品上,但其核心概念「自認為」可以應用的廣一些,任何需要平衡「成長率」與「盈利能力」的商業模式或行業,應該可以參考這一框架,但是依照產業調整一下「40」這個數字。

--
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的線上課:數據化營運產品增長產品企劃力,歡迎大家報名

關於作者:Mr.PM 下午先生
The post PMF 之後,外部投資人對成長速度的期待 first appeared on Mr. PM 下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