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MacTalk | 池建强

生于七十年代,写了很多年程序,也写了很多文字,近些年在创业做产品。洪恩 → 瑞友 → 锤子科技 → 极客帮 → 墨问西东。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MacTalk | 池建强的 RSS 预览

关于小程序,2017 年的时候,我还写过这么一段话

2024-10-23 00:29:30

墨问现在成了我的知识库,只有这样,未来才会迭代出足够满足一个知识库的需求。现在几乎所有笔记类的软件都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了,我只用墨问。

昨天查笔记的时候,我发现了 2017 年写的一段话:

关于小程序,现在依然是我看不懂的一个领域。我自己用的不多,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认知偏差,我不说小程序到底有多大用,我个人理解是,小程序是微信延展业务领域的有效补充,是工具,而不是 App。

微信不是一切,自然小程序也不是。

我为什么很少用小程序呢?因为有其他更好用的 App 啊,购物我会打开亚马逊京东和天猫,读书我用微信读书多看豆瓣阅读,导航用地图 App,叫车用滴滴,协作用钉钉,写作用 Ulysses,笔记用 Evernote,听音乐用原生音乐或网易云音乐,付费圈子用小密圈,看专栏用得到和豆瓣时间,看艺术品用 Google 的 Arts&Culture……

在我看来,无论是 iOS 还是 Android,移动平台上的 App 生态越来越丰富了,而不是越来越单一。所以小程序的使命是不是更多的连接线上和线下的应用场景,而不是取代那些优秀的原生 App 呢?

那时候的认知就这么点 🤏

两年前我们团队成了小程序从业者,相对于 2017 年,时间过去了七年,小程序完全成了一个成熟的生态,我的认识也 totally 不一样了。

在深度使用小程序之后,我发现小程序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产品特性:小程序具备在群里传播的能力,在朋友圈传播能力,小程序可以穿透群,可以获取某些群的信息和权限,比如墨问的笔记可以设置为群分享,作者分享到群里,只有该群用户可以阅读。我的 17 年合集卖桃者说就用了这个特性。

这些对用户和开发者都很重要,借助微信群、朋友圈和公众号之间的联动,可以做挺多事情,如果群的信息可以更开放一点,墨问的群笔记可以做的更好玩有趣,并且有用。

还有一点是特别容易被忽视,就是小程序的研发过程。在过去,我们想做一款产品,要做 Web,iOS 和安卓,初始研发团队就很庞大,技术栈也复杂,创业成本高,在没多少投资的情况下,很容易产品还没上线,公司已经完蛋了。

移动 App 的发版也很麻烦,iOS 提审得几天,安卓得发布几十个渠道,用户还不更新,嗷嚎,发了也白发。这会导致你的用户分布在各种稀奇古怪的版本里,还会涉及到兼容性。

小程序开发可以随时发版,一般几小时过审。我们最多一天发三次,用户还没啥感知,只要使用,就是最新版本。

使用即更新,使用即传播。小程序的每个版本,只要抵达了用户终端,那个版本都是最新的。你永远可以把最新的功能特性,推给用户,只要你研发、上线,就可以了。这个对于开发者来说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处。

那小程序的问题是啥呢?用完即走,而且,小程序被藏在微信里,很容易不再打开,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小程序有桌面端,只要你使用桌面端的微信,就可以使用桌面端的小程序,这需要一个普及和培养过程,也期待微信能开放更多更强的桌面能力。

整体上看,移动端小程序和桌面端小程序,基本可以覆盖所有的用户场景。但因为用户习惯和产品自主性的原因,如果资源足够,至少应该把 Web 版本做了,更富裕的话,再去考虑 App。

希望我们也能尽快把 Web 版本交付给大家。Web 端也是可以获取到流量。

所以,在很多阶段里,我们会觉得,嗷,这下我可懂了,明白了。其实只是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离真明白还远,离做好一个产品还远。

我们继续努力。

村上春树的爱好 – 这个时代该读读村上系列

2024-05-20 11:01:17

上周看到一位朋友说,怎么最近墨问里都开始读村上春树了,其实很多人一直都读,尤其是我,读了几十年了,只不过你没读,所以你了解了这个信息之后,会觉得,啊,怎么都开始……了。其实早就开始了。
这个浮躁的时代,可以读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文字疗愈。


今天说说村上的爱好。

村上喜欢喝威士忌,他写了一本《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喜欢跑步,写了《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喜欢音乐,写了《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村上私藏:怀旧美好的古典乐唱片》《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同时,他把音乐和威士忌大量的使用在了其他作品里。随意取材,爱吾所爱。
这叫爱好。

跑步对村上有特殊的意义,是他保持体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原因。他是这么说的:

要每天五六个小时枯坐在书桌前,孑然一人面对着电脑显示屏(当然,就算是坐在柑橘箱前,面对着四百字一页的稿纸也无所谓),集中心力,搭建起一个个故事,那需要非同寻常的体力。年轻时还不算太困难。二三十岁的时期,体内充盈着生命力,就算苛酷地驱使肉体,它也不会发出怨言。一有需要,专注力也能简单地招之即来,还可以维持在高水平。

然而遗憾得很,随着中年时代的到来,体力会渐渐衰落,爆发力逐渐下降,持续力也逐步减退。肌肉退化,多余的赘肉却越来越多。为了弥补这种减退,为了维持体力,就需要持续不断地作出人为的努力。
这种努力就是长跑。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村上在跑步这个领域拥有坚持的能力罢了。


跑步可以磨砺人的身体,也可以让人的心灵变得粗粝和坚强。一个能够常年跑步的人,往往在另一个领域也会充满韧性。

音乐则是村上的另一块滋养自己的沃土,他喜欢爵士乐,也喜欢古典音乐,还爱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抛弃了单纯使用原声乐器的反民谣风格,改而使用电声乐器时,也遭到许多长期以来的支持者谩骂,成了‘犹大’‘投靠商业主义的叛徒’。可是现在,几乎不再有人批判他改用电声乐器了。依照时间序列去听他的音乐,就能理解对于鲍勃·迪伦这样一个具有自我革新力的创作者来说,那是自然而然的必经之路。然而在当时想把他的原创性禁闭在‘反民谣’这个牢笼之内的人看来,这当然是彻头彻尾的‘叛变投敌’和‘背信弃义’。”

村上春树这番话表面上在说鲍勃·迪伦,实际上说的是村上自己。


那个时候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坛也是一个异类,那些守旧的声音,认为他是现实主义的叛徒,是日本文学的耻辱,而村上依然我行我素,坚持超现实的写作,就和鲍勃·迪伦给吉他插上电一样,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

时间已经证明,鲍勃·迪伦是对的,村上春树也是对的,如果日本文坛没有知音,不妨放眼世界文坛,因为

村上的文学野心绝不只在日本而已。

村上对爵士乐、古典音乐和摇滚有着痴迷一般的热爱,他专门写了一本介绍自己音乐观的书《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展示了其深厚的音乐功底。

村上小时候家里一张唱片也没有,但还是通过“自学”喜爱上了音乐,从某一时期开始一头扎了进去。零花钱统统用来买音乐,只要有机会就去现场听音乐演奏。即使少吃一顿空着肚子也要听音乐。只要是好音乐,什么音乐都无所谓。古典也好爵士也好摇滚也好,都不挑挑拣拣,只管一路听下去。这一习惯至今未变。

就算月亮隐去,就算被恋人遗弃,就算被小狗哂笑,什么都可以没有,唯有音乐不可缺少。

如何在墨问上赚钱?

2024-03-14 18:25:54

我们在墨问小程序这个产品的设置里有一个加入墨问社群的入口,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用户进入我们的社群体系,并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新的思考。

今天有用户就问我墨问和某某笔记软件有什么区别,一开始我挺纳闷的,就分享了一个付费笔记到群里,说,小程序卡片,分享,评论,付费,合集,包括微信群里的展示样式,这就没一点一样的啊。后来发现用户刚刚接触这个软件,以为墨问只有记录功能呢。

墨问早期一直侧重输入端,首页就是笔记列表,方便用户写东西。后续会更重视消费端,给大家整点好内容,这样一上来用户就有吃的,感观就会不一样。

还有用户问,在墨问是不是只能通过做付费专栏赚钱呢?具体怎么玩呢?

关于这个问题,值得我好好说说。

在墨问上获取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创作付费专栏。比如我们自己就这么干的,卖桃者说迁移到墨问上之后,新增了 1500 个订阅,还有墨问读书会,老池 36 计,大师的工程师专栏等等,都是收入来源。玉伯、冯老师、五哥、八老师、二爷、建德等一大批创作者,都是这么创作和获得收入的。

创作有乐趣,又能有钱赚,何乐而不为?显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举个例子,玉伯是前阿里 P10,在互联网领域成名甚早,还是语雀创始人,有用户基础,信用值也高,所以玉伯一篇免费的文章都没写,直接开了两个付费专栏,贵的 299,订阅用户近 700 人。

李建德,有才华,文字能力,职场经验,音乐和英语能力都是一流的,但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他牛逼,我以前根本不认识,他自己也没什么受众用户。他的做法是很早就开始在墨问创作,写东西做音乐做播客,几个月下来吸引了很多墨问用户,也有了自己的私域群,等墨问上线付费订阅功能的时候,建德做了职场、音乐和音乐相关的专辑,非常受欢迎。我全部订阅了,但我在做墨问之前,根本不知道建德这个人。
另外一个作者五哥更有意思,他在微博有一百万粉丝,知名摄影师,写作能力很强,他来墨问的时候已经可以直接开付费专栏然后去微博推广了,但五哥并没有,而是一个多月以狂风暴雨般的速度,在墨问写了一百篇文章,挂起了五哥旋风,直接在墨问信用值拉满,然后做了三个付费专栏,质量超高。定阅者众。

所以,想通过创作虚拟内容(文字音频图片等)获得收入,

第一、建立自己的独特价值,你能提供大部分人提供不了的东西。这个是根本。
第二、如果你已经在其他公域有读者了,直接开个付费专栏也是可以的,因为你的信用体系和用户都有,缺的是个好工具。
第三、你很牛,但现在还是个素人,没人知道你,那就走建德的路子,通过创作输出自己的价值,建立信用体系,找到自己的受众,然后找个机会做付费内容产品,就水到渠成了。
我看到不少用户,完全不知道干嘛的,直接墨问来开个付费专栏,作品简介写的一塌糊涂,就像你在一个无人区开了个店铺,店铺干嘛的,不知所云,怎么会有顾客呢?

说完付费专栏,还有其他模式吗?

有的,这是墨问自己生长出来的能力,也就是墨问的工具属性。

比如五哥发了一篇介绍酱牛肉的文章:

介绍完之后,插入一个快团团小程序的购买链接,用户喜欢和信任五哥,就可以直接购买,我看卖了 60 多单。

另外,墨问还是很好的私域工具,我看有个用户叫墨斗堂书法,就用墨问小程序交付书法作业点评。还有用户用来进行思考力训练的,推荐餐馆的(近期我们要增加一个地址功能),售卖自己绘画作品的,英语打卡的,即时语音分享训练的,交付摄影作品的,等等。墨问可以成为你商业模式里的一个工具利器,成为你赚钱的一部分。

还有些行为,和商业无关,比如写作和互动,家庭相册,语音记录,知识管理等等,这些就是针对自我的能力提升,或者满足某些用户的个人使用价值。

记录即创作,创作即分享,分享即传播。这就是墨问的理念,不要把创作想的多玄乎,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工具嘛,本来就是为你服务的,就看你自己的创意啦。

2024年03月14日 18:24:55

我看 WWDC

2023-06-06 15:27:11

苹果公司一向特立独行,很少跟风热炒,当满世界都在炒AI、大模型、GPT 的时候,苹果对此一直保持沉默,平静如水。即便是在 WWDC 大会上,库克压根就没提这词。小盖昨天看了直播,说,唯一接近的表达是在讲输入法时,提到了 Transformer 语言模型;讲 iOS 17 优化项时,提到了机器学习技术。

但机器学习,不是苹果每次介绍自家软硬件都会提的词眼么?

比如,新的日记应用 Journal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具体的写作建议,还能生成具体的问题,降低写作门槛。

嗷嚎,难道是墨问便签的竞争对手,我一下就警觉起来了,嗯,怎么肥事?

苹果一贯风格是,要么开创先河,要么后来居上,一个技术不成熟的时候,绝不会发布。强者风范,当然,坐拥几万亿市值,很难低调。人家做到了,就是低调的强者。

WWDC 这次除了家常菜,还端了一盘硬菜上席:One More Thing ……最后半小时,库克在经典的乔布斯环节,推出了万众瞩目的 AR 眼镜 Vision Pro,对比平平无奇的软件更新,Vision Pro 可以说是本次发布会的最大惊喜。

七年磨一剑,从 2015 年苹果开始组建 XR 开发团队,到不断加大投入,收购相关公司,每年的 WWDC 大会上,ARKit 和 RealityKit 的版本更新,都在为苹果的增强现实技术的底蕴添砖加瓦。发布会上 Vision Pro 的宣传效果相当惊艳,充满了科幻色彩。虹膜解锁、眼手语音交互、4K 清晰度、Eyesight 解决虚拟与现实如何融合的问题,M2+R1 解决延迟眩晕问题。

看完视频宣传片之后,小盖擦擦口水说,想象一下可以躺着办公看电影写文章看照片,哗,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社交、办公、3D、电影娱乐,“超沉浸式把数字化内容融入生活,将带我们去往新时代——空间计算时代。”苹果保持了自己的风格:我提供的不是新产品,而是新的生活方式。

除了令人激动的头显 Vision Pro 外,我更感兴趣的则是 iOS 17 带来的一款全新的应用程序:Journal。你可以理解为苹果官方出品的一款日记应用,产品初心是帮用户记录日常的生活和感受。

为啥感兴趣?毕竟,墨问也是笔记类型的产品啊。

类似 Journal 这样的日记应用在应用商店中已经有很多。比如,Day One,从交互到功能都很出色,简单且优雅。我早些年公众号的初稿都是在 Day One 完成的,后来用 Bear,现在呢,只用墨问便签了。

为什么苹果要做这个 App 呢?我想,应该是苹果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领域了。

库克曾经说过,苹果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将会在健康领域。这些年,不管是 Apple Watch,还是不断更新健康 App,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这次 iOS 17 中,健康 App 就增加了设备与眼睛之间的距离检测,有助于降低儿童患近视的风险,还可以帮助成人用户缓解数字眼疲劳症状。

除了身体健康外,我还有个明显的体感,这些年大家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前段时间,我们还写文章说这可能和大家的手机瘾有关系,因为通过手机获取简单的、肤浅的快乐实在太容易了。而那种肤浅的快乐会让人们精神上更脆弱,会让人们逐步失去做事的耐心,进而引发心理问题。

我想,Journal 是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首次尝试。一系列的心理研究表明,写日记,我们可以重温某个特殊时刻的感受,反思自己的情绪,并表达感激之情,这些都能有效改善人们精神健康状况。

咦,这不也是我们的创业初衷么?

既然出手,应用联动不可或缺。与其他日记应用不同,Journal 无缝打通了 iPhone 的位置、照片、音乐、信息、播客、体能训练等应用程序。它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用户的行为,并结合设备端的机器学习技术,给出具体的个性化写作建议。比如,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但六月有一天突然去了海边,苹果会觉得这一天可能会比较特殊,于是,它整合当时的数据,比如听的音乐、拍的照片、具体的位置,然后给出写作建议。

从截图可以看出来,记录时,Journal 会给出写作 prompt,比如一些具体的问题,降低用户写日记的门槛。比如你去了北戴河,它会问你,“这次短暂的旅行,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回忆?”从这个视角看,我倒觉得它比 Day One 更胜一筹。通过机器学习的能力,Journal 可以像一个心理医生一样,基于已有的数据,向我们提问,帮我们反思、重温特殊时刻,梳理情绪和感受。

隐私和安全也是必然会提及的。为了保护隐私,Journal 可以单独锁定以防止偷窥,同时,它的数据是端到端加密的,苹果自己也无法查看。用户可以具体控制使用哪些设备数据来生成 Journal 的建议,以及什么时候推送日记写作的通知。另外,苹果还计划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个 API,以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集成这些个性化的写作建议。

不出意外的话,Journal(手记)今年 9 月推出。

到时候墨问和手记强强联手,无敌于天下,否则,这个产品能否让国内用户用起来,我保留看法。毕竟,上一个无边记 App,我到现在什么都没记。身边的朋友,用者寥寥。

这次 Journal 的中文叫手记,你会用么?

写到这里小盖说,池哥,先吃饭吧,吃饱了有力气吹牛。

我说,好的。

2023年6月6日 下午 2:10

可以生成你的墨问名片了

2023-06-05 16:59:32

这个功能其实在做墨问个人主页的时候就规划了,想做个完善的方案,需要不少功夫。那订阅显然是个关键功能节点,置顶则是一些用户的刚性需求,设计工作也少,就把这俩做完之后再整墨问名片,那时候设计方案也很完善了。

今天墨问名片正式上线,一个小功能,在你的个人主页点击分享按钮就可以生成了,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

生成墨问名片,告诉你的订阅者,咱们就是自己人啦。

订阅我的墨问笔记,那里基本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