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00:00:00
这篇文章是使用 Gingko Writer 所写的,题图中 Gingko 的布局跟 Timestripe 视图是我思考的“引子”,从而开篇穿插了一大段「目标与执行」在 AI 背景下的关系重建。但重点依然是,Gingko 如何更好地围绕目标 Output 写作输出呢?让你的想法“写”出来,“放”到位。当然最后,别忘了人与 AI 在情感上的最大不同。
P.S. 这篇文章是由一个真实的人写的,来自真实大脑所激发的想法和创造力。我希望你使用 AI 自动总结这篇文章时,不会过度“模糊化”。
在重度(每天多次)使用 Roam Research 和 Timestripe 数年之后,最近又重逢 Gingko Writer 的布局和交互,真的是深得我心。我才意识到,原来 Timestripe 这个我用了2年多的目标管理软件,似乎也可以用Gingko就能完全替代了?
Timestripe 的界面设计和细节,可以参考 @Miobowl 所写的这篇 Timestripe:什么样的待办软件才是最贴近生活的人生规划器 - 少数派
Telegram、Timestripe、Roam Research、Readwise Reader,对我来说分别是灵感(idea 数据)、目标(goal 数据)、笔记(note 数据)、资料(refs 数据)的集合,由此可见,我还缺少了一个系统性的输出工具,即写作(opus 数据)。
我在 Timestripe 设置了每日目标,然后通过日历同步到 Zapier 或 n8n,然后自动触发任务执行并汇总到 Roam Research,从而我可以在 Daily Notes 当中校对目标的结果并推进下一步,日拱一卒。我在之前的直播分享过一个 Import Google Calendar 的 [[roam/js]]
插件,所以Timestripe 里面安排的目标都会手动 pull 到 Roam Research 里面,每天一次就够了。后续对于目标的修改和完成的记录也是发生在 Roam Research,我的过程笔记 notes 都在Roam Research。
这里面其实暗合了 OKRs 的思路。只有当我将人生、年月季度的 Objective 自上而下拆分到每一天的执行,然后自下而上的输入(Roam Research 过程笔记),才是有可能真正去实现目标。我需要思考的如何去执行目标之下的任务,而且更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目标而非任务本身。
围绕目标之后的输入 Input 和输出 Output,让我收获了更有价值的成就感。但大语言模型的到来,破坏了这种获得感,LLM 天生擅长于“文字游戏”,AIGC 内容生成在输出端以降维打击之势碾压了人类。在频繁使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之后,不自觉会把人类的弱点跟 AI 的优点对比,直面人本身的弱点的同时,还需要直面 AI 本身强于人的优点。这个过程那是真的难受,于是真正“作为人”的写作需要另外的工具。
对了,由于 Timestripe 我还彻底弃用了 Things3,我发现我没有管任务了,因为我的核心思考是:AI 时代 task 不重要了,至少 task 不应该是“人”来主导执行。在操作层面上,顶多在 Timestripe 里面记录一个 subgoal 子目标,而非 task。
所以,我更多的是在考虑如何将 Timestripe 的目标与 AI 联动,AI Agent 现在的规划能力偏弱,在核心领域人类的任务拆解能力尚处于绝对优势。
可以说,今后人的价值就在于做好任务拆解,把任务的颗粒度控制在合适的大小,AI是能够批量化、自动化高质量完成的;与此同时,在人机协同的和谐配合之后,对于个人来说,构建知识库、以及快速构建知识库的能力很重要。基于知识库的 RAG,以及如何调取 API、RPA 等第三方软硬件能力。
我之前转发过 @Yangyi 一条很酷的 Tweet,也许可以开一个课程:《基于 LLM 与 RAG 的 AI 时代超级个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评论或私信我了,众筹众筹 🐶),围绕软件和媒体,通过 AI Agent 自动化 build & sell,打造闭环,赋能个体 🤣
另外一方面,当 OpenAI 的 GPTs 可以让每一个都轻松构建私人助理,那么知识库的质量就尤为重要了,甚至是直接决定了后续 RAG 或 Workflow 执行流程的质量,而非单纯的 prompt 就能教会 LLM 那大学生水平的大脑。@Skyline 的实践经验在于:人工来把控源头的精确,而让 AI 去负责细节的调控。
Gingko 官网的 Slogan 是 Let Your Writing Flow,也就是让你的想法自由地流淌到位。
Let your ideas flow freely into place,自然而然地形成,流动到妙手偶得的位置。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南宋陆游《文章》
张玉新老师在群里说推广 TB 很有成就感,于是又推广了一下小众的 Gingko,他在人生尺度的记录,从逻辑维度看,都在 TheBrain 中;从时间看,都在 Gingko。建议看看张玉新老师的记录示例 https://gingkoapp.com/2021-pub 和关于《学习之道》的分享 https://gingkoapp.com/art-of-learning ,从而感受一下 Gingko到底是算什么形式?大纲?列表?卡片?可能只有对着屏幕边画边说,才能讲清楚。
Gingko 主要是在你面对一项重大的写作项目(比如论文、专栏、出书等),或者试图将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整合在一起时,问题在于:你会如何进行组织呢?
你可能会在纸上先写一个最简单的列表?或者是用一个数字化笔记,比如在 Roam Research 从大纲开始写层级?或者说,拿起一叠纸质索引卡?先随便写,然后再自由组合起来?
那么,为什么不同时选择上述所有的选项呢?Gingko 创造了一个简洁界面,让你可以同时使用列表、大纲和卡片。这带来了自由,你可以从任何一种形式开始,灵感闪现一张卡片,或者深度思考几条核心观点,又或者发现了卡片之后的关联关系。这种自由和专注,形成了 Flow。
就像我作为程序员,特别偏好于使用键盘快捷键,而在 Gingko 当中卡片的导航、链接和展示都可以纯键盘实现,再次保障了 Flow 的流淌。
作为软件工程师的Patrick也提到,这是曾经遇到的唯一一种写作方式,它让自己能够一次性将所有想法表达出来,并同时保持有条不紊。我觉得这比 Emacs 或 Vim 模式下的诸多扩展,多了一层可视化的思维展开。
Gingko 作者,开篇就提到了「攻读博士学位很痛苦。」为什么?对于任何写过论文、小说或其他大作品的人来说,(组块)大小在保持专注力方面很重要。我尝试了各种文字处理软件、大纲工具、思维导图、维基和tiddlywikis……但是发现没有任何工具能够组织我需要写的所有内容,随着内容越来越多,立马会变得令人不知所措。
Gingko 在 UI 设计上是通过灰度来高亮正在编辑的卡片及其左侧的父级卡片,但同时也会显示其他所有层级的内容,只不过会降低灰度从而弱化存在感;
更重要的是,会自动将当前编辑内容始终处于屏幕的最中间,就像《使命召唤》游戏中的飞机轰炸视角但始终瞄准,从而极大提高了专注度。Gingko Writer 能够让你自动做到总是在写小组块内容,即“卡片”,这是取得进展的唯一途径:
就如同 Gingko 重构后的新网址 (writer) 一样,https://gingkowriter.com 我目前也是让 Gingko 专注于写作输出 (writing),跟 Roam Research 的过程笔记作为输入,简直绝配!这篇文章的创作就是一次试验罢了,想法和资料的整理在 Roam Research,但是结构成品是在 Gingko,写起来非常愉快。
Gingko 跟 Roam Research 比还差一个 card ref,如果也能直接“穿针引线”的话,那简直就是绝,但我觉得可以互为补充。Roam Research 强于记录,但是写作输出则是另外一条逻辑,Roam Research 反而过于发散而无法专注。写作应该化网状为线性,根据 Gingko 作者的初心(写论文),我觉得 Gingko 在系统性输出上会更友好。
也不确定,反正我之前在Roam Research尝试写专栏文章(此处愧对 @Sainho 少数派编辑),单篇篇幅动辄就是几万字了,没法看,最后导致我直接放弃咯 🤣
Roam Research 的灵活度与发散主要体现在 block ref(块引用),block embed(块嵌入)用得飞起,结果就是上下文插入过多,主线就不够清晰了,大纲 Outliner 这种其实也不适合项目或任务管理,甚至也不适合写作(成品输出),我现在也很少 all in one 甚至杜绝 all in one Roam Research。或者说,已经断了执念all in one 任意一款软件啦,哈哈哈
群友 @赣中 在讨论很多 APP 的功能视图都能在 Roam Research 实现,包括 Timestripe和 Gingko,我之前做的「Roam卡片式主题」灵感就来自于 Gingko;但是 Roam 不固化 Pattern,终端用户是没法用的。就像你要开发个应用,你把字段设计好了,存 DB 数据库里了,然后你跟用户说你会写 SQL 吧,你自己查吧,应用层面的 UI 咱就不做了。
其实对于工具的选择还是因人而异,Roam Research 的根基 pattern 就是 outliner,这是我用得最顺手的 pattern(模式),也许跟每个人的大脑偏好有关:
更高阶的,
Heptabase 原名 Project Meta,就是你所说的定义好字段,然后推出一堆的 Meta Apps(现在官方也有3、4个咯),本质上就是结构化数据之上的pattern,即应用。
如果要说“最”喜欢的某种 pattern,那其实就只能选一种,但凡宣称所有 pattern 都支持的,可以灵活供选择的都是骗子。或者说,在最合适的场景下,应该选择最合适的 pattern 吧!或者换个角度来说,“人”相较于 AI 所能探寻的情绪价值是更重要的,“喜欢”本身就需要实践和时间。越用越喜欢的工具,哪怕忍受它的各种问题,一定是因为它那 20% 最特别的地方吸引了最独特品味的你。
哪怕是 Gingko,也有不同的用户用在不同的场景中,衍生出了不同的 pattern。大家可以看看官网中的 Examples - Gingko App 里面有论文写作,也有 GTD 的示例。
最后,总结一下在写这篇文章时,使用 Gingko 的几个严重问题:
![]()
插入图片,拖拽就会失效(由于图片显示时的尺寸刷新问题)当然,使用 Gingko 也有几个爽点:
那么,朋友们!等我先实践一波:Input 都放 Roam Research、Output 都在 Gingko,看看我能不能疯狂输出几篇文章?也欢迎留言与我交流,这篇文章的可读性,是否会比我之前的文章更好一些呢?
2023-07-11 00:00:00
展信佳,
曾经有无数新的笔记工具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笔记工具说三个字:我选你。如果非要为这个选择作出一个解释,我希望是……这份信。
在工具层面,同类型对比时,唯一的对手只有 Logseq,同为 Clojure & ClojureScript 开发,文学编程的默契“同源”。而且 Logseq 是开源的,融资额 400w 美元,现金充裕,生态很好,之前的 Roam Research 大V Ramses Oudt 被雇佣专门做 Marketing,最新官网的描述也很棒:Logseq: A privacy-first, open-source knowledge base.
Obsidian,作为最先的模仿者,但是选择了 Markdown 文件作为载体,所以受限很多,跟 Logseq 相比而言,在数据格式上并不占优。Logseq 和 Obsidian 都主打 local-frist,私有化数据,就像 Obsidian 的口号: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不关心背后的 Markdown 或者是 Datalog 数据库,所以依然需要同步,自选方案当然有,比如 iCloud,但是 Apple 确实拉胯,导致基于文件系统的同步体验着实很差, 并且经常可能出错。
于是乎,Logseq 和 Obsidian 这对难兄难弟都选择推出了自己的 Pro 服务,即自带云同步。Obsidian 更甚,基于 Markdown 的好处在于面向文档,于是 Obsidian Publish 孕育而生,作为内容的托管服务,取代博客,且模仿了 Andy's Working Notes 样式,名为「数字花园」。只不过,同样价格很贵。
Logseq 本身是开源的,且天然支持 Git,从而程序员群体比较偏爱它。同时,爱折腾的程序员们,自然会更容易找到公开发布的方案,也更愿意为它开发插件。需要注意的是,Obsidian 本身并不开源,但它的插件生态和开发者文档做得很好。于是,诸多插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品体验也随之走向了崩坏,原因也很简单:插件不考虑宿主,更不考虑用户。
说完了本地化的两款代表笔记工具之后,基于云的 Roam Research 模仿者,值得一提的就只有两款:RemNote 和 Tana。RemNote 依托于靠谱的科学研究,较为重视 Remember Note 的相关产品设计,比如 Flashcard 等机制,对学生来说价值更高。
当然,继双链的概念大热之后,市场上既有的类似产品也随之跟上,最典型的比如 Workflowy 是我看好的一名选手。多年的功能开发之后,却保持了极简,着实不易。双向链接的引用,取名为 mirrors 也比较贴切,跟 Notion 的 synced block 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也仅限于此了。
而 Tana 则是新的搅局者,第二大脑的作者 Tiago Forte 称之为 "the new Roam",而社区更倾向于将其描述为 Notion + Roam Research 的孩子。Tana 的早期起势非常高调,社区大 V 们纷纷高潮,奔走相告,再加上邀请制一码难求,期待值非常高,堪比 Arc 浏览器。
但是,就如 ChatGPT 所引发的一波高潮之后,微软祭出 New Bing 大杀器,让直接集成 ChatGPT 的 Edge 浏览器大杀四方。Arc 浏览器在功能层面上的创新显得微不足道,AI 加持的新生产力工具,才是未来的革命性创新。
New Bing 弥补了 GPT-3 缺失实时网络搜索结果的缺憾,聚合总结的效果更加震撼。并且,Edge 浏览器中的 New Bing 能够直接与网页的内容直接进行交互,让 ChatGPT 根据用户实时浏览的内容进行智能问答。众所众知,浏览器作为互联网的入口,所浏览的内容不局限于网页,同样可以作用于 PDF、图片等其他内容,因此想象空间更为巨大。
由此,微软所打出的 New Bing 搜索引擎 + New Edge 浏览器,让这两个领域都占据先手优势的谷歌猝不及防,已有的 Google 搜索和 Google Chrome,不得不开始跟上脚步和踩准节拍。好玩的是,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都被紧急召回,更频繁地参与到公司业务当中,布林甚至亲自下场为谷歌聊天机器人Bard写代码。然而被给予厚望的先发产品 Bard,还是在发布会演示时就立马栽了跟头。
现在,让我回过头重新选择工具的话,我依然对 Roam Research 寄予厚望。并不是因为我曾经一次性充值了 5 年 believer 的所谓信仰,也不是因为我已经退出微信群运营的 RoamCN 社区,曾经的 #roamcult 社区狂热早已退散。
但如同我的实践感受一样,有一种莫名的集体潜意识让我意识到,社区也在慢慢发现 Roam Research 确实做得更好。并且,使用的人也在慢慢回流,不光是因为他们在 Logseq 或 Obsidian 等其他地方碰了壁,也是因为对笔记本身这件事情的理解。
我确信,如果自己不曾坚持使用 Roam Research,我也不会发现在深层级的功能设计和操作细节之下,隐藏的所谓“思维链路”是多么重要,更无法悟得卢曼与卡片盒“沟通”的真谛。才明白,原来 Roam Research 一直在这里,扮演着最好的“沟通对象”角色,哪怕已经有了 ChatGPT 这样更加智能的“提问对象”。
相比之下,AI 看似智能的直给,恰恰剥夺了思考的乐趣。直给答案,代表着丝滑,同样也意味着没有摩擦。但由于缺少了必要难度,大脑无法加强存储难度,反而培养了一种遇事不决,先问 AI 的惰性,因为提取难度更高,大脑总是会选择那条最小阻力之路。
「不写,就无法思考。」代表着就是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刻意制造摩擦,游戏化就是主动克服本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麻烦也不能太大,总不能一来就去打终极 BOSS。于是,笔记要选择从写卡片开始,这是给自我反馈的最佳方式,也是滑板鞋在地板上摩擦的乐趣所在,时尚!
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
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
摩擦 摩擦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除了笔记要卡片化这一共识以外,大家对双向链接本身的迷思陷入最深,自动化双链后,用户会不自觉地吐槽知识图谱未能成型,笔记厂商们则假惺惺地对图谱做做优化。但除了更难看之外,也开始做起了视觉化白板,便是摸到了新的方向,也将其纳为了商业化变现的 Pro 功能,既引得了用户们的欢呼,更赢得了投资者的期待。
对于视觉化白板,开头提到的那对难兄难弟 Logseq 和 Obsidian 分别称之为 Whiteboard 和 Canvas,简称 WC。我始终不确定白板的价值,只能将其拆分阶段为“小白板”和“大白板”,前者用于灵感阶段,后者用于梳理知识结构?可能吧,只是不同阶段理应使用不同的工具。
如果真的 All in 了视觉化白板,那肯定不得不提 Heptabase,内测一年多了,功能迭代飞速,每周发版从未间断。但不知为何,为了减少摩擦的白板功能,始终摩擦力巨大让人用不起来,这也变成了共识。是不是白板本身就错了呢?
关键点在于,“大白板”和“小白板”之间,存在一个概念叫做“框架白板”,白板的灵活度本身就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框架对应思维模型,思维导图如果算一种的话,那么它也算是一种自带框架的“白板”。
所以,在框架和灵活度之间取得平衡的,当属最老牌的第二大脑软件 TheBrain,本身就具备了父子兄三种层级的自由链接,还兼顾了大纲和思维导图的模式。更值得一提的是,使用 TB14 版本的用户,依然念念不忘 TB8 版本的扩展视图,可以称之为弥补白板灵活度的天花板,只要梳理过白板上节点关系时,尝试过拖拽节点,就会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
TheBrain 的大纲视图,区别于 Roam Research 的大纲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它的连线,本质上是可活动的。连线可变更,所以灵活性高于子弹节点本身的移动。因此,TheBrain 更适合作为知识结构的持续迭代,在在不断梳理的过程中,断开链接,清理那些大脑自以为是的跳跃式联想。
而另一方面,学海无涯生有涯,我只能关注我所能关注的,TheBrain 在帮助梳理个人目标领域(Areas)的同时,不断让自己意识到能力的范围。因为,搭建结构的同时也是在塑造知识的边界,你需要积累更有限,但是更有用的知识卡片。
2023-02-05 00:00:00
哈喽,大家新年快乐!#立青与佳# 祝您和您家人✨💘✨2023年🌟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平安幸福🍎💯🏮兔年吉祥🐇🌹
少数派年度征文截稿在即,趁此良机,我刚好想要总结和分享一下「我的效率系统 2022 升级版」,内容包括:
由于篇幅和时间有限,这篇文章只能涉及前 2 个话题(阅读篇),如果你感觉对某个话题很感兴趣,不如先来点一波关注。对于其他话题的细节,可以看我在 B 站的往期视频,在视频中能够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面对新的一年,我的情绪跟股票市场一样,也是高波动,高分化。去年我的投资收益率大概在 16%,只不过是负的,🐶。
但这其实是一种幸运,因为它让我可以有机会去把握「机会」,尽管我可能还没来得及做好充分的准备。跟股票市场的两轮暴跌类似,2022 年度我的心情也是两次暴涨,两次暴跌,所以总结下来,我对年度关键词「幸运」有了更深的理解:幸运不仅仅意味着要把握机会,也可能伴随着失去幸运的可能。只有努力再努力,才能让自己的实力配得上所获得的「幸运」。
另外,去年我的 B 站关注数突破了5000,总计发布83个视频,累计时长22小时,而这背后所花费的录制和剪辑的时间至少是10倍以上啦。令人唏嘘的是,近一年的 B 站总收益是668.33元,不足少数派的一篇稿费,🤣 这更加鼓励我要继续努力。所以,非常感谢看我的文章和视频的各位,也特别感谢2022年新关注的4334位小伙伴,希望你可以和我一起,用努力来获得幸运,迎接新的一年!
Readwise Reader 是我在 2022 年自我评选的最佳软件产品,我用四象限图表的方式总结了它和其他 APP 的区别,可以看到 Readwise Reader 属于「学习(认知)」部分,我愿称之为年度最好用的现代化阅读器,它是碎片化阅读的完美兜底。
我之前做过开箱视频和移动端使用的相关视频,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Readwise Reader 本身有一个 Feed 流的概念,能够帮助我把微信公众号、少数派、B 站、博客、Newsletter,甚至是 Twitter List 里的内容统一汇总到 Reader 里。我将之前订阅的 RSS 内容全部迁移过来了,下图包括我所有 Feeds RSS 订阅源(Subscribed),而 Reader 甚至还能根据你的订阅源智能推荐新的信息源(Suggested)。
将所有信息源统一收纳之后,我就可以通过 Reader 的「每日摘要」卡片式筛选自己想要读的内容,然后保存在 Library 里。我还可以根据作者和对应的域名进行筛选,比如可以通过 domain:sspai.com
筛选出所有从少数派来的文章。
特别的是,当我看到一篇关于 MarginNote 的少数派付费内容,通过浏览器端插件直接保存时,它可以备份完整的文章和对应的图片。进入精读的阶段,当我在 Reader 中进行文章高亮,右侧会有一个 Notebook 的列表,所高亮的内容也会实时同步到 Readwise 本体。我最喜欢的是精读时的纯键盘操作,可以通过上下左右的快捷键快速跳转文章段落,以及按下 h
或 n
进行内容的高亮(highlight)或笔记(note),并且支持在整个文档层级完成笔记记录、加标签、打开原网页、归档等快捷操作。
在阅读高亮完毕后,我就可以跳转到 Readwise 查看所记录的所有卡片,编辑或添加更多的笔记内容,甚至可以制成类似 Anki 的闪卡,通过提问的方式总结知识卡片。Readwise 会每天提醒我回顾这些卡片,从而形成阅读的闭环,持续不断的反馈帮助我将卡片内容内化到大脑当中。
另外,使用 Readwise 还有一个好处,它会把笔记内容自动同步到笔记软件,比如我在 Readwise 里加了 #favorite
标签,也会自动同步到 Roam Research 方便筛选。而在查看笔记时,还可以通过 highlight 链接直接回到原文出处。
同时,Reader 的手机端体验也非常好,能够快速地将内容在移动端保存到 Reader 中。此外,它还支持其他文件类型,比如电子书支持 Epub、PDF 文件甚至支持文字重排、Email 支持 Newsletter 和 Twitter Thread 等,非常值得一试。
总结一下,对于碎片化阅读,虽然信息源多且繁杂,但是借助于好用的汇总和筛选工具,比如 Readwise Reader,可以「化零为整」,我们只需要 20% 的时间就能系统化地处理自己的碎片化信息。
因此,这也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书本阅读。我想特别提一点我的反思:在 Reader 聚合了「碎片化阅读」之后,反而又让我重新更加重视「读书」了,更应该阅读的应该是书籍。
每当我打开 Reader 的 Home 页面时,看到自己未读完的内容、最近添加的内容、可快速阅读的内容,以及信息流中新出现的信息。此时,我会有意识地将书籍放在 Reader 主页的第一个位置,看到自己更应该去做的是「书本阅读」,而不是所谓的「碎片化阅读」。因为相比之下,当你看到可以阅读书籍时,你会发现书籍会给你更多有价值的体系性内容。
但是,这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是更好的书籍阅读 Workflow?我认为,更好的书籍阅读发生在 MarginNote 中,使用 MarginNote 可以很好地结合渐进式总结。那么,什么是渐进式总结?
Tiago 的 CODE 框架是一种更加明确的提取和总结方式,它由 Capture(捕获)、Organize(组织)、Distill(提取)、Express(表达)四个阶段组成,而在 Distill 阶段的渐进式总结 Workflow 中,每个层级的筛选过程和提取比例都是逐步降低的。
L 先生的 INK-P 也是一套类似的理论,只要总结它们的原则和关键点,最终提取属于自己的,适用于自己的框架,就可以让类似的知识框架为自己所用。
接下来,我会逐步演示一下我在 MarginNote 里面是怎么阅读的。MarginNote 对阅读和学习的支持非常好,借助 MarginNote 的「学习模式」,可以方便地完成渐进式总结的流程。我发现很多 MarginNote 的小细节,真的很贴心,比如 iPad 和 macOS 的联动,可以快速推送笔记,并且打开的笔记在书中的位置是完全统一的。
以终为始,我会先带你看看阅读笔记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子的?打开 MarginNote,以我正在看的《第二大脑》为例,左边是一个思维导图,右边是这本书。另一个模式是学习模式,点击某一张卡片,就会跳转到对应的 PDF 位置。最终的笔记成品是以一个个问题组织起来的,就像爆竹的引线,将一颗颗爆竹🧨串联在一起。
完成对书本的阅读和学习之后,我会将 MarginNote 的笔记导出到我的笔记软件,完成统一的知识汇总。在 Roam Research 中有类似的一个大纲结构,对应 MarginNote 里面的思维导图,展开可以看到一些概念,比如书中所提到的「中间产物」或「知识资产」,都是以问题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在 Roam Research 中,我还可以通过 Roam Memo 插件,间隔回顾对应的卡片内容,比如「什么是中间产物?」。只需要给 Block 加上 #memo
标签即可,这是插件所需要识别的标识符。如果我对问题的答案已经很了解,可以对它进行反馈,根据反馈指定下一次 Review 的时间,比如选择 Hard,就会明天提醒再次 Review。右上角的 Past Due
会标注是否错过 Review 时间。
当然,如果对卡片内容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了,可以点击链接,直接回到 MarginNote 所对应的卡片位置和原文位置。
以《程序员修炼之道》这本书为例,我打开的是 PDF 文件,因为 MarginNote 支持的功能会比 Epub 格式更多。在学习模式里面,你可以直接导入整本书的目录结构,从而生成一个思维导图,但问题在于,这还是以原作者的知识框架来整理内容的,而不是你自己的。
其实,按照作者的结构来组织内容,还是按照自己的结构来组织内容,这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完全没有框架性的基础概念,你可以先学习一遍作者的结构,也就是把原书的 TOC 目录放进思维导图。
但如果你对这个领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初步认识,你就可以在这里选择只按照文档(By Document)进行自动摘录。此时每当我摘录一条,它就会存在整个文档的框框里面,而不会出现在之前的目录结构下面。所以,我一般就会把知识点概念单独摘录出来,把目录删掉,然后从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比如「正交性」的概念,就对它所在的关键文本进行高亮。
重点来了,阅读时,我还会打开「学习模式」的 Title Link(标题字典),并且在文档中打开 Recall Mode(回顾模式),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开始回想所提取的新概念。
高亮之后,打开大纲模式,选择 Emphasize(强调),并且选中强调会同步到标题。此时,点击「正交性」这个词,它会自动同步到卡片标题上。而所有文中出现「正交性」这个关键词的地方,都会有一个小小的下划线。点击它,在左边的大纲中,就会出现词的具体解释,而在右边 PDF 的划线高亮段落中,所有关于「正交性」的词语都会隐藏起来,让你通过回想强化一次「提取强度」。
更神奇的是,当我在其他地方划上高亮之后,也选中「正交」作为它的标题,那么点击「正交」这个词,会发现关于这个词的解释会有两个出处,可以直接点击它,分别跳转到不同的原文位置。
比如,「正交」的系统能获得两个最主要的收益:提高生产力
和降低风险
。因此,我就可以把生产力
和风险
标注起来,从而使文章中出现的概念彼此相互链接。比如,我可以看到风险
与正交
系统有关,它是正交
系统的收益之一。特别是当我想要查看关键概念出处时,就可以方便地快速查看。如果对卡片内容仍然不能理解,就可以点击它回到当时你所划线的文章内容。因此,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就能够在阅读时把文章中的许多关键概念组织起来。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我会通过问题的方式来组织我的思维导图或者叫大纲,所以我就会在这里添加 Q 作为问题的前缀。(当你做笔记的时候,你可以把右边稍微缩小一点。)比如,新建一个问题:「Q:: 正交性的好处是什么?」这样按照你自己的思维链路,通过自己大脑里的提问方式来组织内容的表述:「好处就是提高生产力
和降低风险
。」
正交性促进了重用,特别是当两个组件的职责相对单一时,正交性的价值就提高了。因为一个组件能做 M 件独特的事情,另一个组件能做 N 件事情,如果它们是正交的,它们就能够组合起来完成 M 乘以 N 件事情。
所以,正交组件在组合过程中,单个组件单元的性价比就提高了。
同样的,当我遇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组合」,那么我就可以给这张高亮的卡片,手动加上一个标题:组合,从而书中所有出现「组合」的地方就会被划线高亮出来。
完成阅读之后,我就会把这些内容复制放到 Roam Research 里面,但是如果直接复制,你会发现有个小问题:它是不带 MarginNote 的链接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会借助印象笔记作为一个中转,每本书导出一遍的频率倒也还可以忍受,仪式感满满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你是英文系统,并且 MarginNote 也是英文版的时候,你登录的是 Evernote,而不是国内的印象笔记。 只需要在 iPad 上或者把 MarginNote 改成中文语言即可,在系统设置 language 里面,你可以添加增加 MarginNote,把语言改成简体。这样,当你重启之后,整个 MarginNote 就会变成中文,当你去导出的时候,它就会登录的是印象笔记。
导出的时候,你可以不用附上原文的文档,也不用附上脑图。保存的笔记很快就会出现在印象笔记,我只需要选中它们,复制到 Roam Research 当中。所有的 MarginNote 的链接都会保留下来,一张一张的卡片以问题的方式组织起来,而通过链接可以非常快速地回到原文所对应的位置。
接下来,我就会批量的把这些问题加上对应的 #memo
标签。通过 Roam Research 的 Find & Replace 插件,我可以按下 Ctrl + S 再找到刚刚的两个 Q,然后替换为将两个 Q::
作为前缀,然后将 #memo
作为后缀。这样就可以通过双向链接的特性,变成 Roam Research 所能识别的 attribute 属性页面。
此时当我点击打开 [[Q]]
页面,你就可以看到我之前所有的加了问题的笔记卡片。接下来,还需要去设置 MEMO 插件,额外增加 2 个标签,将 Q 和 memo 增加进来,作为 MEMO 卡片的标识符。这样,当我点击 Review 插件,选择下拉框,里面就会出现 Q 和 memo,点击查看所有的跟刚刚的卡片所对应的卡片内容。每张卡片,还会显示一个面包屑,从而我可以快速查看当前这张卡片的出处。
在 MarginNote 阅读时,你还可以快速添加自己的评论。比如,当我们意识到「正交性」的价值时,你可以把正交性概念加上双链符号,并且将它与脑海中的其他概念相互联系起来。比如,我会想到[[正交性]]
与笔记的[[原子化]]
非常类似,都可以用来增加笔记的[[可复用性]]
。
可想而知,我在 MarginNote 所添加的笔记双链,导出到 Roam Research 后会自动跟已有的 [[原子化]]
页面链接起来,从而我就可以查看[[原子化]]
在我之前的笔记系统中有哪些相关内容。
比如,这里的原子化和之前我所做的另一个视频《【效率思维】顺理成「章」:卡片化写作与原子化设计》就链接起来了。此时,我就可以再次回顾它,并且关联出一些相关的概念,也完成了我们刚刚所说的 Remix 混合的一个步骤。
好,以上就是我在 MarginNote 到 Roam Research 的一个渐进式总结。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演示,不过我特意通过 Q: 小标题提问?
的方式将内容组织起来了,也算是一个不断实践的亲身示范。
当我在 MarginNote 里面读书,在阅读过程中,就会通过高亮文本和提取关键概念,不断通过标题链接链接相关的知识点。而当我把笔记导入到 Roam Research 之后,又可以通过双链符号以及页面属性功能来进行间隔重复。
作为年度征文,我向你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了「碎片化阅读」和「书本阅读」的整个流程。更多的操作细节可以参考我的视频。
本文从文章篇幅上,就刻意强调了「书本阅读」的重要性,😛。当我们把碎片化阅读和书本阅读摆在一起时,优先级自然浮现出来。从书本中学习,从经典中学习还是会更加重要一点,哪怕碎片内容可能占据了 80%,但我们的重心仍然应该是花 80% 的时间去阅读书籍 📚。
对于「碎片化阅读」,虽然可能信息量更多,时效性更强,但借助于好用的聚合与筛选工具,比如 Readwise Reader,我们只需要 20% 的时间就能够系统化地处理自己的碎片化信息,「化零为整」批量化处理,留出那属于自己的 80% 时间去阅读书籍 📚。
题外话:因为录制的过程就是我思考的过程,时间相对会比较长,所以我想把它拍成几个视频来进行讲解。目前来看,至少需要三个视频才能够完整地讲完,然后再通过 Notion AI 转成文章,手动插图,然后才会有类似这篇文章的成品。
如果大家对之后的卡片盒笔记、人工智能、Roam Research 插件、任务管理、目标管理以及白板等话题感兴趣,可以帮我在少数派「充电、收藏、关注」三连啦,特别重要的是留下一个属于你的脚步:「己所欲,施于人」,为自己留下一个评论。
好啦,我的 2022 年度征文 Part 1 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
2022-09-20 00:00:00
本文为你介绍一个此前的热门话题 —— 精神内耗。
7 月份的时候,我发了一条 B 站动态,说是要分享「如何使用 Roam Research 克服精神内耗」。很多朋友都说这期视频是值得去做的,但我又在不断内耗当中,继续思考而迟迟没有动手。
最近在看尼尔·埃亚尔(Nir Eyal)的新书《不可打扰》时,又对「精神内耗」这个话题产生了新的感悟。
尼尔·埃亚尔是《上瘾》这本书的作者,之前他在书中所讲的是「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如今所有的 App 都想让你对它上瘾,或多或少都有基于这本书的几个观点。
而相反地,作为行为设计学的导师,尼尔·埃亚尔也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即我们作为个人,如何去避免被这些抖音之类的 App 吸引注意力而「分心」。上瘾在本质上跟精神内耗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本文我将分享自己关于精神内耗的 4 个应对策略。
进入正文之前,我先稍微偏个题,本文的大纲是结合了 L 先生的几个有效的方法,共同构成的。那么这份大纲是如何在 Roam Research 中产生的呢?推荐给你一个好用的方法 —— 我在思考某个话题,或者是看一本书之前,会带着自己的问题(比如,如何克服精神内耗?)首先写下自己的想法,再去看你要读的材料。
比方说当时我就写下了自己的四个想法:使用 Roam Research 写下来、尽快进入下一阶段、冥想、任务驱动。然后呢,我再去读 L 先生关于有效克服精神内耗的方法,我相应地再去做阅读笔记,将文章里面提到的四个方法,跟之前自己所写下的四个角度进行对比。
你会发现大差不差的,我自己想的 4 个方法竟然跟 L 先生提出的 4 个方法是非常类似的,只是它们的顺序有所不同。从而,我就进一步通过 block reference 将它们关联了起来,相当于打通了自己的知识跟学到的知识的关联。
这也就是双链笔记的最重要的使用场景,没有之一。
当你产生精神内耗的时候,是非常正常的状态。首先你就是去接纳它,接受它。
人类大脑有一种思维模式叫做「默认模式网络」(DMN: default mode network 的缩写),也就是我们的大脑在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也是在不断运转中的。当你的脑袋里面产生很多的想法或者是负面的想法是非常非常正常的,这是生活的常态,所以你要尝试去接受它。
而我在开头提到的《不可打扰》这本书,主要尝试解决的「分心」问题跟「精神内耗」非常类似,并且抛出了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观点 —— 「时间管理就是疼痛管理」。
分心的动机源自我们的大脑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分心只是一种人类行为,是大脑尝试对疼痛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当你产生不适的感觉的时候,你可以去寻找它为什么会让我们产生不适。
而这种不适感当然会造成大脑的分心,既然分心会耽误时间,那么时间管理就是疼痛管理。
当然,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对于我们作为人类这一物种来说,如果满足和快乐是永恒的,那么人类就没有多少动力继续去追求进步了。我们的祖先曾经比我们更努力,更有开拓精神,进化让他们不安于现状。那么哪怕到了今天,我们也是依然如此。只是说,原本在非洲大草原上,这种进化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的祖先艰难地生存下来,但是在今天,这种特征反而会对我们有所不利。
本质上,这种精神内耗的心理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在大脑 DMN 这种默认的运行状态当中,不满足和不适感会激发我们去不断进化。曾经这种不满足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进步,如今也让我们犯下了错误。所以,首先要接受这种精神内耗的或者叫分心的感觉。分心只是我们试图逃避不适感的一种方式。当你精神内耗或者遇到负面想法的时候,你首先接受它是正常的。其次你可以记录下来,专门在 Roam Research 里面写下来自己的这些负面的想法。
及时地记录自己的负面想法(你可以尝试「间歇日记」),一方面这可以让你的大脑放空下来,不再去想它了。另外,当你写下来之后,你就可以去审视它,去回顾它:它真的是真实的吗?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吗?我有没有办法去应对它呢?
在《不可打扰》这本书里面同样提到了,当你产生分心的时候,你可以主动地去找到你当前所处的一种消极的情绪,把这些消极情绪的触发因素给写下来。比方说当你感到焦躁不安,或者是有某种玩手机的渴望,或者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足以完成当前的目标的时候,你就把它写下来。然后,你要保持人类的一种好奇心,去探究一下,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感觉。
书中还介绍了一种「溪流浮叶」的想象法。当你产生内部的不适感时,你就想象自己坐在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溪边,有很多树叶顺着这条小溪漂流而下,每片叶子都代表着你的想法,它可以是一段记忆、一个词语、一种担忧、一幅画面,想象自己坐在岸边,看着眼前每一片浮叶,打着旋儿漂流而下。
往往在你去观察它的时候,去探究它的原因的时候,慢慢地你也就放松下来了,不会再去想它了。这个时候你可以直接把它划掉,去行动就好了,继续去做眼前的事情。
另外,对抗分心的一种方式是给自己设置一个阀值,「阀限时刻」指的是我们生活中从一件事情切换到另外一件事情的过渡。比方说你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或者是当你用浏览器打开标签页,但因为网速的原因加载过长就感到厌烦了,从而你不自觉地就打开微博或者 Twitter 去刷其他的内容了。
对于这种切换的过渡时刻,你就可以给自己设一个缓冲阈值,比方 10 分钟,当你产生不适的感觉的时候,不要立马去拿手机或者去刷 Twitter。而是使用「十分钟规则」的技巧,对自己说,「等过了 10 分钟之后我再去刷」。如果过了 10 分钟之后,你仍然有去做某件事情的冲动,那你就去做。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一般在时间段过去之后,你就能够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了。
如果你以一种温和的状态、温和的态度去关注消极情绪的时候,消极情绪往往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与此同时,你的积极情绪也会不断增长,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你当前想做的事情了。
永远记得,「我是可以选择的」。首先接纳,记录,重新审视内心的想法,接下来就开始行动或者回归行动。
注意力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日常你可以通过冥想的方式来训练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并不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是类似于一种情绪的东西。
实验结果表明,只有那些认为意志力是一种有限资源的受试者,才会出现自我精神损耗的迹象。比方说,我的印象中,在死亡笔记这部动漫里面,L 经常会通过吃糖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我之前也一直以为吃糖或补充葡萄糖就能够让自己更加专注。但其实这是一种心理行为,只有当那些人「以为自己喝了加糖的柠檬水可以提高自己注意力」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增强自己的意志力。由于他们认为糖对自己有影响,吃糖才会产生一种心理安慰,从而就更有动力去做眼前的事情了。
明白了意志力其实是一种情绪,而正如快乐和愤怒的情绪不会完全消失一样,意志力也会随我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变得时强时弱。所以,你就可以以一种控制自己情绪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自制力。小朋友得不到想要的玩具,会乱发脾气在地上哭闹。对于大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在《被讨厌的勇气》中作者举过一个例子,一位孩子的母亲正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愤怒的斥责,但是当她接到孩子学校老师的电话的时候,她又突然非常温柔礼貌地跟老师进行谈话。此时,你就会发现这位母亲并不是不能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而是她选择了愤怒,她选择了对孩子愤怒,而选择了对老师平和。
那么,当我们像对待情绪一样对待意志力的时候,你可以相对平和地去处理自己的意志力。比方说,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时,你可以认为自己只是暂时缺失动力,而不是说我好累,想休息一下,甚至想吃点冰淇淋犒劳自己,那么这样也会更加有效率,当然也更健康。
这跟自我认同其实也有关系,自我同情心越强的人,幸福感也越强。这种自我同情心,其实是打破了「失败带来压力,而压力又导致失败」的恶性循环,让我们可以在面对失败时能够更加顽强坚韧,而不是一直在内心的自我损耗,责怪自己产生一种罪恶感,从而变得更加地分心挣扎,集中不了注意力。
再介绍一个非常简单的调节方法,就是「觉察呼吸」。当你产生内耗的情绪的时候,你可以亲自试一试:找一个舒适的位置,闭上眼睛,采取 10 秒左右的呼吸,把注意力放到你的呼吸上面,体会呼吸过程中的感觉。不要去管脑海中来来回回的想法,也不要去抑制它们。跟前面提到的「溪流浮叶」想象法也是一样的,想象让自己坐在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溪边,有许多的树叶顺着这条小溪顺流而下,每片叶子都代表着你的想法,它可以是一段记忆、词语,一种担忧,一幅画面。想象自己坐在岸边,看着这些眼前的每片浮叶,打着旋儿漂流而下。
注意,这跟发呆还不太一样,严格意义上来说,发呆并不算冥想,也不等同于冥想。其实,我对冥想粗浅的理解就是 yes and let it go(确认,然后就让它随风而去)。冥想最初源自佛教,而正念是 1979 年由巴卡金博士把这种修习的方式从宗教属性里面剥离出来的。从而,正念指的就是有意识的觉察,专注于当下这一刻,而不附加任何主观的评判。正念摆脱了宗教的性质,结合一些医学研究才提出了 Mindfulness 觉知的概念。
发呆的时候你的思绪是飘散的,注意力也是分散的。前面提到的 DMN 默认网络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发呆的状态,也就是我们的大脑在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它在默认地运转发呆。而冥想是一种锻炼大脑的方式,需要你主动地觉察你在脑海中不停冒出的念头。
所以,冥想本质上激活的是「任务积极网络」(TPN: task positive network),而对于 DMN 活跃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想要集中注意力去专注工作,那么 DMN 默认模式就会不断地去跟 TPN 专注模式争夺注意力资源,从而造成了更多的精神内耗。
通俗来说,冥想是手动挡,你需要主动地去觉察自己的想法,而发呆则是大脑的自动挡。
所以,在你做正念冥想的时候,并不是需要完全去消除各种念头,而是去觉察这些念头就好了。就像呼吸一样,你无法停止你的呼吸,但是你可以去观察它,觉察它,并且对这些念头保持非评判的态度。正念就是有意识的觉察,专注于当下这一刻,而不附加任何主观的评判,从而可以帮助到你缓解压力和调解情绪。
我们可以在日常的训练当中,去培养自己专注于特定想法的能力,而不要任由 DMN 默认网络模式来主宰自己的大脑。
接下来进入视频的下半部分:我会继续分享剩下的 2 个方法,帮助你去提高精神内耗的对抗能力,特别是该如何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而不会轻易分心。
第 3 个对抗精神内耗的策略是提高注意力需求,保持对大脑注意力的转换和饱和。
那么,什么是注意力饱和呢?简单来说,工作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分心?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手头所做的事情无法 100% 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大脑对它没有足够的兴趣。在注意力不够饱和的情况下,大脑就会产生闲置的注意力资源,从而这些资源会由大脑主动地自动激活了 DMN 默认网络模式,从而使你的注意力从外部的目标转向了内部损耗。
解决的办法,当然就是提高你对手头在做的事情的注意力需求,从而让注意力达到饱和,这样大脑就不会再去主动激活默认网络模式。
第一个我觉得还不错的办法,就是通过录视频的方式(或者更进一步以直播的形式),让自己无法停止手头正在输出的过程。录制视频时,你需要在意画面里的头像,或者是正在所处的软件界面等各种情况。这种类似于直播面对面的方式,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抢占注意力的方式,能够帮助到我更加专注于当前知识输出的任务。由不得自己去想那么多,你必须尽可能把当前这件事情做完。
通过录视频的方式,可以高强度抢占大脑注意力,防止分心乱逛。深度工作的主要障碍则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浮浅事物上的冲动,从而我们要克服这种障碍,需要刻意练习来避免干扰,高度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制作视频,就是这样一种刻意的练习,何乐而不为。
同时,在我使用录制软件时,会在左上角有一处计时的时间显示。从而我就知道,当前视频的录制花了多少时间,让我有意识地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正在何处。
第二个增加注意力饱和的方式,则是多任务同时推进,保持项目的切换。《拖拉一点也无妨》这本书专门讲了这件事情,叫做「结构化拖延」。来自斯坦福教授的高效拖延术,让你的拖延也变得高效,这个概念在 2011 年还得到了搞笑诺贝尔文学奖,非常地有意思。这本书的总页数都没超过 120 页,所以推荐大家(在拖延的时候)拿来读一读。
结构化拖延,指的就是你用一件事情去拖延另外一件事情,哪怕你没完成任务 A 但是你却完成了任务 B。当你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的时候,你要保证的是这件事情能够百分百地吸引你的注意力。这跟卢曼的跟着兴趣走是一样的,你需要让自己的大脑尽可能的有兴趣地去做当前手头上的工作,同样是一样的哄骗大脑的套路。
举个例子,在你工作的时候,如果手头在做的事情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注意力,那就可以打开多个项目。从项目 1 工作一段时间,切换到项目 2,再工作一段时间,再切换到项目 3,....,让自己的注意力永远保持饱和。换句话说,让你的大脑对当前项目持续地保持百分百的兴趣。
当你持续地处理同一件任务,过了一段时间后,大脑必定会对它失去新鲜感而感到疲劳,因为你对当前事情已经有了足够的掌握。注意力就会有一部分被闲置出来,从而特别容易造成分心。而此时你要做的,就是用另外一件事情把注意力再次地吸引过来,避免它转向内部,去反刍那些负面的想法。
L 先生还介绍了另外一个有趣的清单,叫做问题清单,里面记录一些需要持续思考做出决策的一些问题。在碎片时间里,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为了不让注意力转向内部的精神内耗,就可以打开问题清单,随便挑一个问题,开始思考,让它来占据自己的注意力。这跟费曼的 12 个问题也是非常类似的,费曼的原话是,「你需要 12 个最喜欢的问题,让它们不断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虽然这些问题大部分时间都在休眠,但是当你注意力不够饱和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 12 个问题去占据你的注意力,让你重新燃起兴趣。另外一方面,每当你看到一个新的技能或知识点的时候,你也可以用自己这 12 个最喜欢的问题去测试它,看看是否对 12 个问题的答案有所帮助。
第三个避免分心的方法叫做「细化分解」。如果说,你对当前的项目或者目标已经产生不了足够多的兴趣时,我最重要的建议是,你一定要尽快地进入到知识点或者项目的下一阶段。
比方说,如果你在学知识,那么你就尽可能快地从一级目录学到二级目录,或者是你从当前学科尽快地学到该学科下一层级的子学科。如果你是在做项目,那么就尽可能进入到具体实现的那一层面,比方从功能需求尽快进入到写代码的过程。或者如果你是在写文章,那么就尽快地从大纲阶段进入到写二级标题的阶段。这时候你会发现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去补充,比方说之前积累的卡片可以快速地摘录过来,或者是这些卡片还需要梳理一个最佳的行文逻辑。
在这里我给你一个口诀,叫做 Tab + Enter 细化分解。尽快地去细化分解,也就是在推进当前项目的过程,不要停留在宏观,但是又要随时能够回到宏观。举个例子,我来为你细化一下「Tab + Enter」:细化和分解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在一个大纲式的软件中,细化是 Enter,分解是 Tab。琢磨一下,比方说当我按下 Enter 的时候,我就是在细化当前的项目。
以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为例,当我按下 Enter 的时候,我就是在细化问题。我可以把这样一个大问题进行拆解,变成了更细的一些子问题:「什么是精神内耗?为什么要克服精神内耗?克服内耗的好处是什么?」等等。如果我再对每一项按下 Tab,就是进行更细的分解,比如说将「什么是精神内耗?」再分解为「精神是什么?内耗又是什么?」,内耗就是内部的损耗。从而我们就可以持续地把问题进行拆解。「精神是什么?」精神在这里指的就是大脑的思维方式,从而我们就引入了 DMN 默认模式网络和 TPN 专注网络等一些概念。
就像这样,快速地进入到当前项目的下一阶段,你就知道你正在深挖问题的核心,并且让你的大脑燃起了新的兴趣点,大脑希望知道下一层级的子问题,寻找更细节的答案。
提高注意力的需求,让你的大脑注意力持续保持饱和的状态,通过多任务切换的方式保持大脑对当前项目的兴趣。只有当你的大脑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产生百分百的兴趣,你才不会有闲置的资源去关心那些内部不断冒出的想法。所以说,我们大脑也是需要被不断哄着去做事情的。
我们可以刻意地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受能力,也就是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已经完成了很多工作,「你已经相当厉害啦」。因为只有去做,才能够去产生成就感,从小开始持续积累自己的成就感,再去挑战大的。
从前面的分析当中,你可以看到精神内耗的主要问题就是它消耗了我们的动机。动机就是行动的动力,当你缺少了动力,当然就没有那么想去行动了。但是,这句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要克服这种精神内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积累自己行动的动力,通过培养自己去行动的习惯。当你行动了,自然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有了更多的动力了。
原则,就是你做事的价值观。你可以设置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原则:如果一件事情你想不到特别有力的不去做的原因,那么就优先选择去做。
如果你不去做,眼前的项目就永远都是未知,你就永远得不到一些要去做的动力,项目也永远不会得到解决。而根据上文所提到的「反刍思维」,这件事情就会一直停留在你的记忆里面。随着 DMN 默认模式网络的激活,就会进一步地占据你的认知资源。让你不停地去想,不停地去纠结,不停地内耗。而只有当你去行动了,你才会真正地把这些未知变成已知,把不确定变成确定,让这些想法都可以得到安放和处置,不再干扰你当下的思考,让你的大脑启动 TPN 专注模式。
所以说,现在就动起手来,直接通过 Tab + Enter 的方式在 Roam Research 里面进行细化分解,而这种大纲式的组织结构会成为你的有力助手。大纲的树状结构可以让你不断地放大缩小,就像我经常提到的,Roam Research 就像有焦距的镜头,有微距也有广角,可以看到整棵树的全局或细节。
行动是你开启正向反馈循环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当你去真正行动了,你就会发现原来所恐惧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可怕。自己先前对她的所有情绪,包括猜测、担忧、焦虑等等,很多都是不必要的。这跟前文「我是可以选择的」第一小节当中,所提到的各种内部的情绪和不适感是相关的,你会发现大脑所产生的这些负面想法都很正常,但没有必要。
你可以亲自试试,重新审视一下当时所记录下的负面想法:「它是真实的吗?」它不是真实的;「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吗?」可能性并不大;「我有没有办法可以应对它呢?」我行动了我就可以应对它了。
所以,尽管去做,优先去做,默认去做,这就是你开始克服自我怀疑和恐惧的第一步,也是你摆脱精神内耗的第一步。
我们所有人,每个人都是可以选择的,牢记默念「我是可以选择的」。我们选择接受自己的精神内耗,这只不过是我们大脑的默认工作模式。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当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特征帮助我们的祖先生存下来,我们应该合理地去利用这种思维特征。
与此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正念的方式去觉察自己内心的各种想法,积累自己的注意力资源。而在真正做事的时候,为了避免分心,你可以尽可能提高当前任务的注意力需求,并且通过多任务切换的方式让自己的大脑保持兴趣。只有当你对当前任务的注意力足够投入的时候,你才不会分心去做其它事情。只有当你的注意力足够饱和的时候,大脑才不会启动精神内耗的过程。
最后,当然就是行动起来,给自己设立一个原则,尽管去做,优先就去做,默认就去做!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本期视频)还不错的话,请一键三连,如果可以分享的话就更好啦。之后我会给大家做更多相对软一点的知识讲解类的视频,当然也会伴随更多的软件实操的硬核一点的视频。我们下次再见!
对了,这篇文章同样是遵循了「先录视频,再写文章」的知识输出工作流。我在录制视频发布 B 站 之后,会通过飞书妙记的语音识别自动化生成文章初稿,再配合我记录下来的大纲进行初步修改。至此,文章基本的结构已经成型,我只需要再去补充跟它有关的一些内容和插图,插图可以直接来自我视频的截图,就能非常快速地产出这篇文章啦。
2022-05-01 08:00:00
对我来说,我在很久之前就一直在探索知识管理、任务管理,这方面是我一直以来非常热衷的兴趣点。本文是我第一次系统性地介绍双向链接是什么,会先为你讲述 Roam 的 3 个故事,然后专注于解释 Roam Research最核心的 1 个功能:双向链接(当然,Roam 还有很多其他好玩的地方)。最后,我会介绍自己的 2 个应用场景,以及什么是 Tools for Thought 和为什么你需要一款思维工具?
第一个故事其实是 Ted Nelson(泰德·尼尔森)的故事,上都计划(Project Xanadu)。1963 年,信息技术先驱、《Computer Lib / Dream Machines》作者 Ted Nelson 发明了「超文本」(hypertext)这一概念。但是,此时的超文本跟我们现在所讲的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大相径庭。
在 Ted Nelson 构想的超文本系统中,我们访问的所有的网页或者叫文本,都应该是相互链接的。Xanadu(上都)是一个拥有很富文学意涵的字,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他的自传里提到 Shan-Du,指的是忽必烈汗元帝国的夏季之都。1965 年,Ted Nelson 将他发起的超文字构想,依照柯立芝的诗命名为「仙那度计划」(Project Xanadu),因为他认为仙那度是「一个记忆永远不会被遗忘的神奇地方」。
但它最终跟我们现在听到的超文本系统是非常不一样的。1991 年,Tim Berners-Lee(蒂姆·伯纳斯-李)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工作时,提出了一套新的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Th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 HTTP),并且定义了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 HTML),然后才有了 HTTP 1/2 的实现。
在 HTTP 这套系统里面,其实每一个事物都是有对应的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URL)。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次通过链接点进去,从 A 网页到达 B 网页,那我们又怎么从 B 回到 A 呢?
在 1991 年之后,基于 HTTP 协议的整个网络我们称之为它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即 WWW),这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了,Tim Berners-Lee 也因此被称之为万维网之父。并且,在万维网上诞生了 Google、Amazon、Meta 等一系列大型互联网公司,使其易于连接和交易。
但是,Tim Berners-Lee 在一系列的连锁事件中,他也开始指责这些公司用广告的名义破坏了网络,凭借平台积累了过多的权力,因此创办了「Inrupt」公司和 Solid 项目,试图通过建立一个让用户控制自己数据的平台来「重塑互联网」。
而对于 84 岁的 Ted Nelson 来说,「上都计划」是他一直以来的初心,他的个人梦想,直到 2014 年发布了第一个试用版本。「上都计划」的试用版本可以通过这个网页链接 https://xanadu.com 进入,你将看到一篇宇宙学的文章。
网页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不同颜色的划分,重点来说中间的这篇文章,其实它是引用了很多其他文章里面的内容。所以,在 Ted Nelson 最开始的愿景中,就期望通过双向链接在浏览网页的同时,能够把引用不同文章里的高亮能够互相引用起来。
不同颜色的高亮其实就表达了一种引用关系。当然「上都计划」除了这个引用关系的描述以外,还会有其他的一些构想,比如说版本管理或者增量出版等等,文本就不多作具体介绍了。
从 1963 年到 2014 年,「上都计划」才发布了它的第一个版本对吧?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它竟然也是发布在万维网上的一个 URL 链接,也就是说连 Ted Nelson 的最初版本都还是不得已借助于 HTTP 协议来传播,基于万维网去实现它的第一个发布版本。
第二个故事就要讲到 Conor,也就是 Roam Research 的创始人,他在 2019 年的时候推出了 Roam Research,掀起了双向链接笔记工具的浪潮。但其实在 Roam 的官网上,一直将 Roam Research 称之为一个「网状思维工具」。
首先,Roam 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前文提到的「上都计划」,不同页面之间可以相互链接,与此同时也有社区的设计师 Azlen 在 Roam Research 里面实现了 Block 块与块之间能够互相链接的可视化,不同的页面之间会有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联系,而这些联系通过高亮的方式链接起来。
Azlen Roam Style: “parallel pages, visibly connected”
那在 2019 年推出 Roam 之后,2020 年双链笔记最火热的同时,特别是资本也是非常狂热的,Roam Research A 轮融资 900 万美元,估值两亿多美元,最新的这个报道,显示的总计融资应该是 1240 万美元。
虽然体量很小,但是 Roam Research 却受到了资本的狂热的追捧,有十几家公司及个人参与了 Roam 的 A 轮融资,包括 Stripe 联合创始人 Patrick 和 John Collison、True Ventures 和 Lux Capital 等非常知名的一些资本。
当然,除了狂热的资本以外,Roam 也拥有一个非常狂热的社区,我们通常来说都称之它为 #roamcult 类似宗教的一个概念。这里有一个蛋糕,就是用户自行制作的 Roam Research 界面的蛋糕。
然后与此同时,甚至还有人把 Roam Research 的 LOGO𐃏 符号纹到了身上或者腿上,我至少在推特上见过 5 个这样的狂热份子。
第三个故事是我自己的一个故事,我其实是在 2019 年初次知道双向链接,遇见 Roam Research,然后在 2020 年跟另外两个区块链领域的小伙伴(Jessie、Victor)共同创立了 RoamCN 中文社区。
前文提到我自己的兴趣点,关注知识管理已经很长时间了,而 Roam Research 提供的双向链接刚好解答了我探索已久的困惑。与此同时,在中文社区,特别是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也在寻找很多的一些同路者,大家一起来学习探讨新的工具,一个极具突破性的工具。所以,我就不断地在使用这款工具来管理我的日常,不管是做项目或者是写文章、做视频等等。
「逍遥漫游,即时创作」是我最近在合桃派的一次直播,也是我使用 Roam Research 两年多的经验总结,分享的内容会比较详细啦,也可以推荐大家去看看。另外在 B 站上面,我有做过六十多个视频,也是一个不断输出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
特别好玩的是,在 2020 年我也因为对 Roam Research 的探索和学习,积累了一些工作机会。包括当时我去阿里,跟面试官聊的时候也聊到了 Roam Research,而在 2022 年 2 月 22 号,我加入了一家纯远程办公的公司(Parabol.co),开启了新的「完全在家办公」的工作方式。
Parabol.co - Build the Future of Work
所以说,Roam Research 这样一款新工具不光是承接了我自己的一个兴趣,也让我有了一个“探索未来工作”的机会。其实我也是非常感激这些机会,特别是我遇到了很多非常好玩有趣的人,特别是像字节跳动、小米、微软、阿里巴巴的高层(我平常不可能接触到的那种)都注意到了双向链接,并且推进了相关产品的研发。
这三个故事分享完,我们可以对双向链接有了一个基本脉络,双向链接这个概念它并不新颖,其实在 1963 年就由 Ted Nelson 发布了「超文本」(hypertext)一词,此时超文本的原本概念就已经包含了相互链接。而直到 2022 年 Roam Research 推出之后,双向链接的概念才被普通人接触到,包括印象笔记等等这样的很多知识管理工具都开始跟进设计。
接下来我会介绍在 Roam Research 里面,双向链接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以及我为什么会对双向链接以及社区为什么会对双向链接如此的热衷。
首先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就是「思想即技术」。在我们没有这个高速摄像机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去描述一个子弹穿过某些物体的呢?其实我们是没有任何手段去描述它或者说去观察这个过程的。
在高速摄影机出现之后,我们就相当于有了一种新的认知元素。Michael Nielsen 物理学家在 Thought as a Technology 这篇文章提到 Tools for Thought 就是思维层面的工具,当我们拥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元素,就可以在更低维度或者说在不同的维度去观察,那些以前我们觉得非常习以为常的一些元素,或者是概念、事物。
就像唐·诺曼提到,人们其实高估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像双向链接这样的思维工具作为外部的辅助,我们的思考、推理其实都是会受到限制的。那如果我们有了这样能够提高认知能力的外界辅助工具,我相信大家的这种思考或者是推理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唐·诺曼,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设计心理学》的作者,苹果的前用户体验架构师,在他的《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 让我们变聪明的事情: 在机器时代捍卫人类属性》一书中提到:「人们高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没有外部帮助,记忆、思维和推理都会受到限制… …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设计能够提高认知能力的外部辅助设备。」
Roam Research 的第一个概念就是页引用,大家接触双向链接之后最常见的双中括号的符号就是页引用。
如图所示,首先我们在 [[October 12th, 2019]] 页面上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双括号的方式直接新建一个页面 [[Grant Proposal v3]],然后从这个页面上就可以直接跳转过去。而在 [[Grant Proposal v3]] 页面下方会显示对应的一个反向链接,所谓的双向链接就是包括正向链接和反向链接。
如果说大家对这个概念不是特别了解,我就抽象了一个相对来说更熟悉的一个概念,叫「时空隧道」。比如说你可以从今天穿越到 50 年之后或者是 3 年之前(时间),或者从今天穿越到一个对应的页面,你还可以在不同的页面当中进行穿梭(空间)。
文字解释起来非常苍白,我在下方准备了一个视频,从任意的地方打开一个传送门,就可以直接穿越过去,这在一些解密游戏里面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上方的锯齿机关就要压到你,进入传送门就直接从这一端穿越到了另外一端,恭喜通关。
这个就很像奇异博士的超能力,能够直接打开一个时空门或者叫哆啦 A 梦的任意门,你就可以随意地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一个穿梭。
好,这是第一个双向链接的一个解释,特别是在 Roam Research 里双向链接的用途之一。当然页引用还有其他用途,我会在第三部分,也就是我自己的两个使用场景上给大家具体去解释。
下一个双向链接的应用场景就是块引用。比如说我们在一个页面上有很多很多的节点或者叫段落,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会期望把另外一个页面上的某一个段落直接摘录过来。
那就可以通过两个圆括号 (()) 直接把对应的段落 “拉”过来,比如说我用圆括号搜索刚刚写的「页引用」内容,你会发现它可以搜索到之前我写过的所有内容,然后直接把它拉过来。
相应的,在块级别右上角有一个 reference 的数字,如果点一下就会发现又回到了刚刚讲页引用的出处,建立了块级别的「时空隧道」,也就是段落级别或者叫 Block 块级别的一个双向链接。
块级别的双向链接,我更期望说用“蜘蛛丝”的具体概念来给大家映射一下,或者叫类比一下。比如说我们想要拿到一个东西,我们并不需要直接跑到那个页面上去,而是直接通过圆括号 (()) 的方式直接就把它拉过来了,就像蜘蛛侠弹出蜘蛛丝,然后就把这个内容来拉过来。
下一个在 Roam Research 里面的概念是「动态块」,比如说我在视频中最开始的时候有提到过一个计时器,{{[[POMO]]: 25}}
就是通过花括号 {{}} 的方式直接创建出来的。
我可以把「动态块」类比成「乐高马达」,乐高这家公司确实X炸天,乐高机械组 1:1 比例完整还原全球时速最快的量产超跑——BUGATTI CHIRON。布加迪首席试车员更将这辆独一无二的超跑开上了跑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机械传动的无限可能,完成了“让积木跑起来”的惊艳挑战。
那么这辆车里面是用到了真正的「乐高马达」,因为乐高其实会有动态的和静态的两种,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可能都是静态的,但其实是有一些动态的模块可以作为马达来使用的,从而你可以创作出更多的好玩的东西。
那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我可以通过花括号加上一个 video 的特殊标识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dlCQmzUAM }}
,然后再输入视频的链接,这个 block 就会变成了一个动态的,可以显示 YouTube 视频的「动态块」,从而还可以播放视频,插入时间戳记录笔记,进行功能上的交互。
所以说,Roam Research 被称之为一款思维工具,而不仅仅只是一款笔记工具的原因就在于基于 Block 的可编程性。首先就是前文提到的每一个 block 每一个段落都可以单独去拖动和处理,并且它可以单独显示,单独执行,可以被引用,可以被拉取。
万物皆可 Block 这个概念在使用 Roam Research 之前也有很多工具,包括 Notion、Microsoft Loop 等等,不得不说 Loop 的宣传片确实是让我垂涎欲滴等了好久,确实做得非常非常漂亮,也是我 2022 年最期待的一个产品之一。
每一个元素都是可以单独拖拽、编辑和显示,并且具有很强的可交互性,你就可以像搭建乐高一样去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操作系统,可以实现看板、 Table 等等各种各样的子系统,让它们去帮助你去做任务管理、知识管理等工作。
而 Roam Research 在使用体验上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让我们写作跟“写代码”一样 [[]]
、(())
、{{}}
。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中括号 [[]]
去跳转到之前记录下的一些笔记页面或者叫卡片标题;我们可以通过圆括号 (())
来搜索之前包含关键词的一些段落内容;最后,我们还可以用花括号 {{}}
来实现一些特殊用途的动态元素,比如说前文提到的番茄钟,就会变成了一个时间的按钮,我可以点击它,然后进行一个倒计时。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比如说像高速摄像机一样,当我们拥有了双向链接这样一个思考工具,或者叫新的认知元素,就能辅助我们在思维上有所提升,辅助你去思考,辅助你去推理。
「时空隧道」我们可以从今天跳到明天,跳到 50 年之后,也可以用它来串联起不同概念之间的一个联系。比如说我在准备这一次分享内容的时候,其实是有关联到到之前的一些页面的,比如说「探索未来工作」这个页面,跟今天要讲的内容就是串联起来的。这样产生的一个局部的知识图谱,就是双向链接的一个可视化效果。
而当我们使用块引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不同页面的段落快速地组装起来,像搭乐高一样把积木块搭起来,那就可以用到「蜘蛛丝」去快速拉取自己想要调取的内容。
另外还可以通过「乐高马达」来实现知识的编程,Roam Research 内的 Block 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可能能够像乐高里面的马达一样“转动”起来。
所以,拥有了这样一款思维工具,我们应该怎么样去使用它呢?接下来就进入到我的下一个话题,就是我是怎么去使用 Roam Research,怎么样在具体的场景中去使用它。
通过最简单的输入、输出模型将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输入,我是怎么读书记笔记的,第二个则是怎么样高效地去产出,用自己的卡片盒快速地产出我要分享的内容、我要写的文章等等。
所以,第一部分我会来讲读书记笔记的过程。可能之前大家都已经听说过卡片盒笔记法,甚至还有本书叫《卡片笔记写作法》,书中有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不写,就无法思考」。那我们可以以读这本书为例,来简单讲解一下阅读+记笔记的过程。
点击跳转时间戳 18:58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S4y1Y749?t=1138
(这一段的文字描述同样过于苍白,还是推荐大家去看我在视频中的演示,我尽力了,🤣)
首先,我会新建一个单独的 Graph 来存放要读的书,《卡片笔记写作法》就是其中一本。那么在读书的时候,双向链接可以怎么样帮助到我们呢?比如说我们在读第一章的时候遇到一些概念,以「心流」概念为例,我就可以给[[心流]]加上中括号,也就是双向链接。
此时我再点进[[心流]]这个页面,我就可以点开 Unlinked References 看到跟「心流」相关的内容,也就是在这本书里面的其他章节也提到了心流这个概念。所以说,每当我遇到了一些新的概念,我就会把新的概念加上中括号,从而就可以探索性地去发现这本书里面有哪些跟这个内容相关的。
如果将这个过程总结一下的话,区别于以前「线性地」根据章节去读这本书的过程,相反,我们其实是在跟作者进行一个交流,然后在交流的时候,还原作者脑海中原来的「网状结构」。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曾经说过,他是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的:
「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
每当作者写成一本书,写成一篇文章,其实是将自己在大脑中原本互相链接的网状结构,必须只能「局限性地」通过文字这种的线性方式进行展开。
所以,当我们在 Roam Research 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更像是在与作者跨时空交流,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向作者提问。
而我在提问交流的同时,我会使用 roam/comments 功能记录下自己的「闪念笔记」。这些笔记一方面会自动记录到某一天的 Daily Note,从而我可以通过「时间隧道」穿越到当时我读这本书的那一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空间隧道」穿越到我当时读这部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及当时我的想法灵感是什么。
当我通过双向链接回到到原文对应段落的位置时,我又可以重新去查看它的上下文。划重点,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就在于「上下文」。当我根据自己的笔记无法得知当时我在阅读的是哪部分的时候,我可以通过双向链接的反向链接直接回到当时读书的这个出处,从而我能够去得知当时在书中原有的意思是什么。
这基本上就是跟一个作者在一本书里面交流的过程。其实我还有个想法,期望以一个主题阅读的方式去同时读多本书的,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称之为「检视阅读」。如果说,我把多本书同时导入到 Roam Research 里面,比如说把认知科学的一些书全部放到一块儿呢?
我最近在读斯坦诺维奇教授的系列著作《机器人叛乱》、《超越智商》、《决策与理性》、《理商》;平克教授的《风格感觉》;特纳教授的《古典风格》;艾利克森教授的《刻意练习》及弗林教授的《智力是什么》、道伊奇教授的《重塑大脑,重塑人生》、约翰逊的《日常生活的神经科学》、科斯林教授的《上脑下脑》等书,阳志平老师集结的《追时间的人》、《认知尺度》和所著的《人生模式》等书。
其实在心理学、认知科学这些领域里面有很多类似概念的书,并且在学术上还会相互引用。如果说我们把多个作者和多本著作全部导入到 Roam Research 里面,是不是就像把这些作者全部都拉了一个群,围着一个圆桌,让他们自由地根据一些关键词概念进行讨论。
哇,这就相当于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人物们以一种双向链接的形式,从而形成一个「跨时空」的交流。
接下来我再讲第二个部分就是高效产出。当我们在读书、记笔记之后,我更希望的是能够高效产出。我在记完笔记卡片之后,会将卡片放入卡片盒,通常来说我会将卡片盒一直显示在侧边栏,里面存放了非常非常多的卡片内容。
卡片笔记我会通过一个 #关键词
+{{[[embed]]: [[卡片标题]]}}
的方式组织起来,最最重要的是右边的引用符号,显示的数字代表着我有几个地方关联起了这张卡片,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卡片就是相互链接的,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那么,当我需要产出或者写文章的时候,我就可以利用「块引用」,非常方便地去创建草稿,再基于草稿内容,我就能非常方便地去修改最终的产出。
点击跳转时间戳 25:50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S4y1Y749?t=1550
(同样,这一段的文字描述同样过于苍白,还是推荐大家去看我在视频中的演示,我尽力了,🤣)
比如说我要做一个分享,就会在卡片盒里面去寻找相关的卡片,可以通过 Alt + 鼠标直接把卡片内容从侧边栏的卡片盒拖入当前的项目页面。借助于卡片盒,可以非常快速地生成我想分享的一些内容,然后再对内容进行一个改写。这样产出文章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且符合「快写慢改」的认知写作模式。
比如说我在 B 站做视频,也会采用这样的过程来快速产出这个大纲,再把它通过录屏的方式讲解出来,而产出的视频又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自动生成文稿,再对其进行润色就能产生一篇高质量文章。
另外,在我平常做项目的时候,其实也会使用类似的非线性方式。比如说我最近新上手公司的技术栈,我之前是没有用过 GraphQL 和 Relay 相关的一些技术。那么,首先我需要理解问题,再去确定它的验收条件,在一个非线性的模式下去边学边做 Learning by Doing。在这个例子中,首先我去学习什么是 Suspense,什么是 Entrypoint 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棒的文章,又会边读边做笔记,从而就是这样磕磕碰碰「非线性」地去完成开发需求。
总结一个框架叫做「人、事、果」,因为在整个开发的过程当中,比如说我会提到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比如说我会在很多提到同事 @Matt,而我每次只需要进入到 [[@Matt]] 这个页面,Roam 就会自动汇总我总共跟他有哪些联系,比如说我哪天跟他有 1:1 会议,或者是我需要有什么东西想要寻求他的帮助,就可以批量地一次性解决。
其实,「人、事、果」就是可以把人、事情和结果全部都链接起来,就很像一些在线协同工具,像飞书、钉钉、Microsoft Teams 都在尝试将组织、文档和目标链接起来,但可能都没有做到真正的双向链接。这样的话,公司在评估项目结果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参与进来了,然后有哪些事情(“一事一文档”)被完成了,并且这这些事情所对应的人和目标其实也是非常清晰的。
所以,双向链接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是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关于某个项目、某个人或者某个目标更多的上下文,并且只有链接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上下文。
另外就是做决策,我们讲高效产出或者叫输出,「输出」并不一定是写文章或者是做视频,其实更大的作用是帮助你去做出更好的决策。
我平常会积累一些模板,每当我需要做一个决定,第一件事情应该去扩充自己的可选项。面对选择,其实不只有 A 或者 B 这两个选项,而是有更多可能的选项。比如说当我思考直播分享要不要开摄像头,原本的答案可能只有「开」和「不开」这两个选项,但其实我还可以思考一下,摄像头是不是买好一点?或者我可以开美颜?甚至是换上正式一点的衣服?
当我思考了更多的可能性,最终的决定可能是「换上正式的衣服,再开一个美颜」。这样的话,是不是比我们最开始选择「开与不开」的某一个选项会更加好一点的?
最重要的是,Roam Research 是一个思考工具,而思考需要模型或者模板的辅助。我们在整个产出过程当中应该多去积累自己的一些知识晶体,也就是知识的沉淀,并且在实际中去不断运用它,迭代它。
我在 roam/templates 和 roam/js/smartblocks 里面积累了很多的自动化模板,比如说写文章、晨间日记、每日计划、Weekly Review 或者是深度工作的时候,都可以有一些模板。这其实是一种「思维算法」( Algorithms of Thought),也是一种思考的自动化。
这些积累的模板是我的一个外置辅助,也就是刚刚提到的思考工具,就像高速摄像机一样,能够辅助我去做更好的内容产出,或者说加速我做事的过程。
再举一个例子叫九宫格。通常来说我会用九宫格的方式去思考要完成的项目,这次演讲的过程也是用九宫格快速地做出来的,「中心」就是我的主题:「做一场贼有意思的直播」,再通过南东北西这样的方式建立一个大纲式的「初心」,最后从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四个角这样的方式来补充细节,也就是「细心」。
这样的思考框架,可以帮助我更快地去思考,并且考虑整个产出的全面性。九宫格是我觉得非常有用的思考方式之一,而只要日常不断积累和迭代思考的模板,就能通过模板加速你输入和输出的效率。
在前文的九宫格规划截图中,我就提到了我最希望的是认识更多的人,能够跟大家互相去学习和交流。因为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在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成长,在学习的同时帮助他人学习」。学习和知识管理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我在最开始的时候提到我为什么对学习方法和知识管理这件事情非常的热忱。
而 Roam Research 就是目前最好用的双向链接笔记工具,没有之一。我也是买了它 5 年的 Believer 版本,500 美元也就是一次性付费人民币 3000 多,但我所获得的成长价值已经远超于此。
另外,我也做了很多相关的视频,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 B 站上关注一波。如果大家对知识管理感兴趣,想要跟我交流,也可以加我的微信。另外我在少数派上也有很多文章都是讲 Roam Research 以及思考工具和知识管理相关的,大家也可以去查看一下。
我在探索双向链接的过程中,一直在纳闷为什么浏览器就没有动力去实现网页之间的双向链接呢?直到我看到了 Beam,我在B 站视频中介绍了这个内置双链笔记的新型浏览器,有一个非常顺畅的交互体验在于,按住 Alt 可以直接对网页内容进行摘录,并且可以选择摘录到某一个页面。
但是,我在视频中也吐槽了为什么 Beam 浏览器没有做到极致,是因为当我们回到「被摘录的网页」时,Beam 在右侧并没有任何地方去显示我在针对这个网页所做的笔记。它虽然建立了摘录笔记的快捷方式,但遗憾的是也未能做到反向的链接,而这其实是实现了至少在我个人层面,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一个功能。
如果现阶段有浏览器能够实现任意网页和任意笔记之间的双向链接,我愿称之为“Dream Browser”!目前来看,Microsoft Edge 的集锦功能最有希望,毕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如果能够实现「个人」的笔记跟「互联网」的网页之间的互相链接,那么也就回到了我最初所讲的「上都计划」,Ted Nelson 的最终愿景可能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这绝对是非常非常牛逼的一件事情,也是 Ted Nelson 在 1963 年最初的构想里面,就思考过和想要做的「一个记忆永远不会被遗忘的神奇地方」。
只是,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
[@少楠 - 🗄 个人知识管理指南 | flomo 101](https://help.flomoapp.com/thinking/pkm.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