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GuoZH | 老郭种树修改

老郭种树,程序员博主,分享生产力技巧、生活建议。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GuoZH | 老郭种树的 telegram 的 RSS 预览

🖼 刚刷到的高考填志愿,但这里面通过档案找到优质家庭孩子,成为朋友或者挚爱,总觉得怪怪的,真的具有实操性吗。。

2025-07-08 08:47:45

刚刷到的高考填志愿,但这里面通过档案找到优质家庭孩子,成为朋友或者挚爱,总觉得怪怪的,真的具有实操性吗。。

如果真往这方面思考,我觉得可能找那种“能折腾”的同学,折腾各种项目,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赚钱或者公益,线上或线下,参与进去,相对来说更容易落地。

前两天我也聊了这个话题,后面没关注她最后选的是什么了。

下班前随手写几条我用 AI 的小技巧

2025-06-30 18:00:04

下班前随手写几条我用 AI 的小技巧

如果你觉得 ChatGPT 不好用,那可能被降智了。家庭线路成本高,建议先用客户端或者App。很多人破解逆向,网页版已经被玩坏了,导致很容易风控。软件或者 App 好点,回答质量会明显比网页好。

我日常用的最多的模型还是 4o,没别的,主要回答速度快,就当作 Google 用。现在我Google 频率大大大大幅度降低了,我都忘记上次搜索是什么时候了。

代码相关就复杂了,我之前最喜欢用 Claude3.7,现在喜欢用 GPT4.1 和 Gemini 2.5 Pro。如果 GPT4.1解决不了,再去用 Gemini 2.5 Pro。

一次对话,特别是复杂的需求和问题,最好别超过5轮,就我经验,不要依赖所谓的多少token的上下文,最好自己控制。把一些小问题,拆解到其他对话去,这点在解决开发问题尤为重要。

翻译我喜欢用 4o 和 Gemini 2.5 Pro,感觉提示词作用不太大了,就在半年前,中英文翻译,我都准备了好几套提示词。但现在,就是普通的提示词,得到的结果我觉得也挺好。现在我用的最多提示词就这个,贴近日常英语表达,不要太正式、保持原文直接性、符合美国英语母语者表达习惯。

….

未完待续

离职面谈是不必要的(我不确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或者说,是否适合中国职场生态,暂且贴在这里吧。)

2025-06-27 09:04:23

离职面谈是不必要的(我不确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或者说,是否适合中国职场生态,暂且贴在这里吧。)

当你即将离职,HR 可能想找你进行一次"离职面谈",询问你"为什么要离职?",以及"跟同事一起工作感觉如何"。

别上当。你的最佳选择是,推掉这些离职面谈,如果不行,那也不要对任何人或任何事进行批评。

你可以回答,你遇到了一个不想放过的机会,然后很荣幸能跟曾经的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家公司曾经给予的工作机会,充满感激。就这样,离职面谈就可以结束了。

这有几个原因。

(1)离职面谈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后果。

你的建议和反馈,不会得到采纳和改进。反而,你会被别人认为是一个爱抱怨的人,并可能因此树敌。

没人想树敌。你或许以为自己再也不用和那些领导和同事打交道了,但这个世界真的很小。

(2)一旦你递交了辞呈,在你离开公司之前,你的目标就是让人们永远记得你,对你留下好印象。

你要优雅地离开,不要破坏任何人际关系。无论你心里认为,老板有多愚蠢,部门有多糟糕,都不要说出来。说出来不会有好结果,只会伤害你自己。

(3)同理,不要给同事们发一封冗长的告别电子邮件,告诉他们你为什么离开,这毫无意义且有害。

人们对这种事的记忆力很强。发一封邮件抱怨公司有多糟糕,你就会以这种方式被人们记住,很有可能还会传开,而你所做的一切好事都会被人们忘记。

(4)如果你真的对公司运作有什么建议,最好没辞职的时候就说出来。如果那样没有效果,那么你在离职面谈中给出忠告,更不会有效果了。

(5)离职后,原来的公司变好或变坏,都跟你无关了。你也不应该再关心那些问题了。

总之,最好的离职就是不惹恼别人,悄悄地离开,全力以赴你接下来的路。(@阮一峰博客

”要我说,你作为智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搞到 2000 大卡的热量,剩下的任何事情都是支线任务“

2025-06-19 11:07:24

”要我说,你作为智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搞到 2000 大卡的热量,剩下的任何事情都是支线任务“

这句话我开始真一下没看懂,然后问了下AI,得到如下回复,挺有意思的,分享在这。

哈哈,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它用一种非常直白和“降维打击”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观。我来帮你详细拆解一下,你就能完全明白了。

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 人活着最根本、最核心的需求就是维持生命(获取能量),其他所有我们追求的东西——比如事业成功、名利地位、人际关系、理想抱负——相比之下,都只是次要的、非必需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词来理解:

1. “智人” (Homo sapiens)

这里特意用“智人”而不是“人”,是在强调我们的生物属性

它把我们从复杂的社会角色(如员工、子女、朋友)中抽离出来,回归到最原始的动物身份。从进化和生物学的角度看,任何生物体的第一要务都是生存和繁衍。而生存的基础,就是获取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身体机能。

所以,它在提醒你:别忘了,无论你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有什么头衔,你首先是一只“动物”,需要能量才能活下去。

2. “搞到 2000 大卡的热量”这代表了“生存必需品”。

2000大卡约等于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的基本热量,是维持生命体征的能量单位。

它是一个象征,指代所有为了活着而必须满足的基本生理需求,比如吃饭、喝水、睡觉、保暖。“搞到”这个词用得很口语化,带有一点原始人“觅食”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那种生存的本质感。

3. “支线任务” (Side Quest)

这个词来自游戏,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在角色扮演游戏(RPG)里,有“主线任务”“支线任务”。主线任务 (Main Quest):必须完成,关系到游戏能否通关,是游戏的核心剧情。

支线任务 (Side Quest):可选的,可以给你带来额外的奖励、经验或乐趣,但就算不做,也不影响你通关游戏。

这句话巧妙地把这个概念套用在了人生上:

人生主线任务 = 活下去(搞到2000大卡热量)。人生支线任务 = 其他一切。比如:升职加薪、买房买车、追求爱情、成名、获得别人的认可、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点赞等等。

这句话背后传达的态度和哲学

这句话通常被用在以下几种情境,并传达出一种特定的态度:

一种解压和自嘲: 当人们被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的压力搞得焦头烂额时,用这句话可以瞬间“自我松绑”。意思是:“嗨,别想那么多了,天大的事儿先放一边,只要今天我吃饱了饭,主线任务就完成了,其他的都是小事。” 这是一种降低心理预期、获得内心平静的方式。

对消费主义和“内卷”的讽刺: 现代社会鼓励我们不断追求更多: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更贵的包、更高的职位。这句话通过强调最基本的需求,来讽刺那种永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和“人比人”的社会竞争(内卷)。它在说:那些让你焦虑的东西,其实都不是你生存所必需的,只是“游戏”给你设置的非必要关卡而已。

极简主义或“躺平”心态的体现: 它和“躺平”文化有相通之处,都主张降低欲望,关注自身的基本需求,而不是被社会时钟和他人期望所绑架。它鼓励人们分清主次,把精力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在各种“支线任务”里耗尽自己。

总结一下

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让你真的每天只想着吃饭,什么都不干。
它是一种幽默的、带有哲学意味的提醒。它提醒我们:

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当我们感到迷茫、焦虑、压力山大时,不妨回归本源,想一想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只要基本生存无虞,很多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下次你再为工作KPI、人情世故或者一些琐事烦恼时,就可以对自己说:“别急,我今天的主线任务(吃饭)已经完成了,现在这些都是支线,随便玩玩就好。” 这样想,是不是感觉轻松多了?

🖼 我刚发现影视飓风Tim从包里掏出善存的复合维生素,他妈要求吃的,从小吃到大,这是真从小吃到大。我吃复合维生素也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也是善存。最近又发现...

2025-06-12 10:14:25

我刚发现影视飓风Tim从包里掏出善存的复合维生素,他妈要求吃的,从小吃到大,这是真从小吃到大。我吃复合维生素也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也是善存。最近又发现两款,京东京造和Swisse。我之前特意把这些品牌的含量发给AI对比,想找出最好一款。其实没什么最好,都不错,区别不大。当你不知道吃哪一款时,就换着吃,用概率思维分散风险。。。

如果再让我填高考志愿,我思路是这样,不选大学选城市。排除北方,北京天津之类都不考虑,排除中部,郑州武汉长沙也不考虑。可能就在长三角、珠三角这几个城市的...

2025-06-11 19:46:31

如果再让我填高考志愿,我思路是这样,不选大学选城市。排除北方,北京天津之类都不考虑,排除中部,郑州武汉长沙也不考虑。可能就在长三角、珠三角这几个城市的大学挑,就算我的分数线高,也会将就往下兼容,而不是往上靠,去中部城市的大学。

广东这边氛围挺好的,务实、不装。说个昨天发生的事,楼下大爷有几栋农民房,你没看错,不是几层,是几栋。猪脚饭买多了一份,就问坐在路边台阶玩手机的清洁工要不要吃。我有钱,但也没觉得多高贵,你干苦力,但用双手挣钱就是好样的。最后,不能浪费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