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21:02:43
汽車輪胎會讓鮭魚受到毒害,人類也難以倖免?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18041.html
Natgeomedia
汽車輪胎會讓鮭魚受到毒害,人類也難以倖免?科學家發現,太平洋西北地區的鮭魚數量之所以會減少,罪魁禍首原來是汽車輪胎產生的顆粒,而且這些顆粒還可能會進入人體……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
2025-05-11 21:06:54
「醜醜的」水滴魚,其實在水下長這樣!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article/content-18040.html
Natgeomedia
「醜醜的」水滴魚,其實在水下長這樣!將水滴魚從水中拿出來就像「把一團黏在一起的東西加熱,看著黏膠慢慢融開」。-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
2025-05-10 21:03:27
哈伯測量天王星自轉速率,精確度提升千倍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article/content-18045.html
Natgeomedia
哈伯測量天王星自轉速率,精確度提升千倍近期,天文學家運用哈伯太空望遠鏡,透過觀測天王星極光的旋轉運動來測定其內部自轉速率,精確度比過去的推算提升了一千倍。這項突破性的成果,為未來行星科學研究奠定了關鍵的新基準。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
2025-05-09 21:04:27
雷達如何「看見」雨?揭開暴雨來臨前的氣象徵兆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18044.html
Natgeomedia
雷達如何「看見」雨?揭開暴雨來臨前的氣象徵兆自古以來,人類對天氣的觀察從未停歇。早期的氣象預測依賴肉眼觀察與經驗,古人透過雲層形態、風向變化推測風雨。然而,隨著科學進步,氣象學逐步從直覺判斷轉向科學測量。氣壓計、溫度計的發明,以及地面觀測站的建立,讓人類對氣候變化的理解更加具體而精確。-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
2025-05-08 21:06:34
臺灣最高樹首入鏡! 雪融翻山涉溪 找樹的人團隊完整記錄84.1公尺「大安溪倚天劍」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article/content-18033.html
Natgeomedia
臺灣最高樹首入鏡! 雪融翻山涉溪 找樹的人團隊完整記錄84.1公尺「大安溪倚天劍」農業部林業試驗所3月27日召開「臺灣第一高樹——大安溪倚天劍等身照」發表會。今年3月,曾二度來臺拍攝巨木的澳洲攝影師皮爾斯(Steven Pearce)再度受邀,與研究團隊一同深入大安溪上游溪谷,展開為期六天五夜的探勘。他們上爬近1000公尺、再下切1700公尺,翻越雪融山徑、涉過湍急溪水,只為記錄這棵臺灣第一高樹的完整身影。皮爾斯形容,「這是我經歷過最困難的探勘,但非常值得。」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
2025-05-07 21:06:28
毅力號目睹火星塵龍捲互相吞噬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article/content-18032.html
Natgeomedia
毅力號目睹火星塵龍捲互相吞噬在下面這段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毅力號探測器拍攝的短片中,可以看到一個火星塵龍捲正在吞噬一個較小的塵龍捲。這些旋轉、高聳的氣柱和塵埃在火星上很常見。毅力號科學團隊透過拍攝較小龍捲風的消亡過程,得以更了解火星大氣層中氣流的作用。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