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15:30:24
在美学中,悲剧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议题,它的深度从古希腊贯穿到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系,从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净化’情感(卡塔西斯),到尼采强调悲剧展现生命在毁灭中的‘狂欢’(酒神精神),再到现代理论关注观众与剧情的‘间离’(布莱希特),美学家们一直在试图解开悲剧吸引力的密码。但面对今天的我们,这些答案似乎还不够。这些对于悲剧美学的变化也潜移默化的重塑了美学的边界。同时,也影响了普通人对于艺术审美的变化。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悲剧美学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悲剧美学是一种审美形态,主要表......
2025-07-06 12:02:58
1、反思与过度反思 | 陈嘉映 访谈 周濂采访,刊于2015年7月5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其中有两段话说的很有启发 —— (这)是个反思无所不在的社会,而且反思的程度很深 9,深到对任何传统都不再信任。近代科学发展起来以后,不由得我们不更深地反思。从思想史上看,特别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哥白尼革命拔去了我们的根。本来我们把地球视作宇宙的中心,人类的安居之所,而哥白尼革命让地球漂到空中转起来了,把我们安居在其上的地球整个连根拔起,此所谓“无根”。这意味着,无论你做什么,人们都要......
2025-07-06 11:56:42
对于《毛选》,第一卷最后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是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则衍生出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而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上,我倾向于将第一卷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卷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连起来读,因为这三篇很全面的阐述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 在第一卷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告诉我们,战略眼光是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去看世界,看待一切事物的发展。也就是说,当你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去看世界的时候,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全局......
2025-06-29 18:35:11
1、转型警惕路径依赖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 彼得·德鲁克 太隐识:转型的根本在于转变底层逻辑,如果底层逻辑没有改变,仍然是过去的传统形式,那么又何谈改变呢。那么被历史和市场淘汰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了。 2、参禅 真正的参禅,也重在作务,重在生活。百丈禅师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扬眉瞬目,无非是道。”因此,真正的禅是什么?搬柴运水是禅,腰石舂米是禅,犁田锄草是禅,早耕晚课是禅,忍耐慈悲是禅,劳苦牺牲是禅,方便灵巧是禅,棒喝教化是禅。......
2025-06-29 18:35:05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当一线城市消费显露疲态时,四五线城市,尤其是人口结构相对稳定的县域,却展现出令人惊讶的经济稳定性。这种县域经济的韧性,支撑其背后的,是规模高达2.82亿人口的庞大群体。例如,数据显示,2023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82%(国家统计局数据),高于全国平均0.62个百分点,而到了 2024 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82%(国家统计局数据),增速则是高于全国平均1.96个百分点。 这种韧性的深层根源,其实与中国社会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