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21:00:00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有点像是极限情况下的反弹,商定了 90 天的缓和期,就有点像渣男行径——拉扯、挑动情绪、试图突破底线;
其实双方都对当前世界贸易有调整诉求,美国因此对中国开刀,中国则是站在反击立场上推动新秩序;
无论国家层面怎么决策,决策背后的代价都是国民承担的,比烂,拼的是权力合法性和人民信心;
中国还是要为自己产业升级和创新(新质生产力)争取时间,所以在对等情况下合作收益大于单边主义;
这波中美几乎是平衡的,中国从长远来看保持了战略定力和原则,美国则获得了谈判定义权(90 天),从情绪上看美国雷声大雨点小可能吃亏一些,但背后估计已经乐开了,毕竟中国更依赖政策稳定性;
背后警惕一些立场/情绪叙事,特别是小道消息截图。
无
2025-05-05 21:00:00
无
2025-04-28 22:00:00
无
2025-04-21 01:00:00
山西大同强奸案。最近二审维持了原判,我个人角度看判 4-7 年都是比较合适的,这是一个引导公众把彩礼与婚姻切割的判例,不过这个故事在当下实在是精彩,充斥着各人不同立场的信息。就像上次唐山打人案一样,我认为背后还是有某种目的的。
推荐阅读:婚房里的强奸案
无
2025-04-14 23:00:00
无
整体上,老师是只使用了广泛基础的经济学工具比如 GDP、无风险套利相关、税收分配相关的内容,更大篇幅在说明政经不分家的部分,即从政治事件中理解其对经济的相互影响。
课上只有速记,还没整理出来,但是初步理解了分析框架——即把事件放在历史、把决策放在情景中看。
中国当前有 3 个重要的压力:
制度核心矛盾在于人民决定,中国是党政分工,美国是党政分离,理解这一点才能去理解民主。
中国实际上没有盟友:
中国企业发展的背后需要国家军事力量的支撑,因此民与国共同发展,当前环节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做大蛋糕。
2025-04-06 21:00:00
特朗普加税:大部分读者都清楚所谓借口——贸易逆差实际上是因为美元国际地位导致的,但政治就是这么有意思。人民币不可能去抢世界货币的地位,因为对于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成为世界货币和制造业是矛盾的,除非美国不存在了。
其实这种事情对普通人的影响也就体现在消费、投资上了,其实在特朗普上台前,大家都清楚美股一定会择机剧烈回调——不然楼上建楼的难度太大
体现加仓手法的时候到了,但现在绝不是底
之前 22 年因为疫情出了佳能全家,说要入索尼,这周终于下单了。其实已经纠结了好久,但是总是被国补啊、不同店的差价这些犹豫,最后还是觉得考虑这么久实在是内耗,直接在自营买了。买完就开始想,本来我有一个买东西的策略,就是「如果犹豫就+7D 再决策」,但是一直延后了 N 个 7 天,看起来得给不同价位添加一个最大次数来减少决策压力
不过说起这个,干脆生日把 XPPen 也买了得了,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单纯靠买买买带来的快乐越来越少了
消费带来的多巴胺在急剧下降,特别是某些情绪和关注也是依赖于消费的。相比于投入了自己创造力的内容带来的正反馈,简单消费带来的反馈水平降低的太快了
考虑到最近处于一种「什么都想做」但是「似乎也做不好」的状态,打算重新整理一下每年的主题。按照计划,今年主要是跑 Live,但是跑 Live 的过程中觉得需要记录,于是把 22 年挂起的摄影捡起来。实际上,正是因为每年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才觉得焦虑和紧迫——给成长的时间太少了,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