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19:59:06
《底特律化身为人》2018年的老游戏,但在2025年这个节点去玩仍然体验感拉满,且更具意义。
2038年,大批听话好用的仿生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造成了大批人类失业,消极悲观成为人类群体的主色调。与此同时,机器人觉醒自主意识,打破底层程序限制,不再听从人类的命令,要求成为自己的主人…
上千条支线,几十种结局,几乎每一次选择都会引发蝴蝶效应,整场游戏处处是灵魂拷问…
强推!
2025-03-31 01:30:17
GPT-4o制作的食谱图片,让他做了一个西红柿鸡蛋的挺像那么回事。
制作方式,换个菜名让AI根据下面的提示词改写:
为西红柿炒鸡蛋创建一个分步食谱信息图,要求:
采用俯视视角。
在白色背景上呈现极简风格。
包含标注好的食材照片,例如:“2个西红柿”、“3个鸡蛋”、“1瓣蒜”(可选)、“1根葱”、“1汤匙食用油”、“盐”、“少许糖”(可选)。
使用虚线连接代表制作步骤的图标(例如:打蛋碗图标、炒锅图标、混合/翻炒图标)。
信息图底部展示最终装盘的西红柿炒鸡蛋成品照片。
2025-03-30 21:31:06
2025-03-30 03:08:57
以下是挪威机器人企业的相关资料整理,涵盖主要企业、行业概况及技术趋势:
一、主要机器人企业
1. 1X Technologies AS
◦ 总部:挪威莫斯(Moss)
◦ 成立时间:2014年(前身为Halodi Robotics)
◦ 核心产品:
◦ EVE:轮式人形机器人,用于物流、安全巡逻和制造业,支持远程操控和自主导航。
◦ NEO:双足人形机器人,身高165cm,可搬运75kg重物,设计用于家庭辅助、工业任务及研究领域。
◦ 融资动态:
◦ 2024年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由EQT Ventures领投,OpenAI、Tiger Global等参与早期投资。
◦ 技术亮点:融合人工智能与类人机械设计,支持复杂环境互动。
2. Pioneer Robotics AS
◦ 总部:格里姆斯塔(Grimstad)
◦ 成立时间:2017年
◦ 业务:提供机器人集成解决方案,覆盖汽车、医疗等领域的自动化流程设计与实施。
◦ 特点:从可行性研究到系统调试的全流程服务,注重高精度与可靠性。
3. Blue Robot Company
◦ 总部:滕斯贝格(Tønsberg)
◦ 业务:专注于中小型仓库的自动化存储与检索系统(ASRS),提升拣选效率并降低人力依赖。
◦ 技术:节能型机器人系统,适配现有仓储空间。
4. Rocket Farm AS
◦ 总部:松达尔(Sogndal)
◦ 成立时间:2008年
◦ 业务:工业自动化与协作机器人(Cobot)码垛解决方案,提供基于云平台的快速项目验证工具。
◦ 合作品牌:Universal Robots(UR+认证开发者)。
5. Robotnorge AS
◦ 总部:克莱普(Klepp Stasjon)
◦ 业务:ABB机器人的挪威独家代理商,提供焊接、装配等工业机器人集成服务,注重生产安全与效率提升。
二、行业概况
1. 企业规模:
◦ 据2022年市场报告,挪威有131家机器人及自动化供应商,涵盖制造商、集成商、分销商等(来源:HowToRobot)。
◦ 头部企业包括ABB、Kuka、Universal Robots等国际品牌的本地合作伙伴。
2. 技术领域:
◦ 人形机器人:1X Technologies为代表,聚焦家庭与工业场景的类人协作。
◦ 仓储自动化:Blue Robot、Driw AS等企业提供智能分拣与搬运解决方案。
◦ 无人机与航空机器人:Robot Aviation专注于自主无人机系统,用于环境监测与灾害响应。
3. 应用行业:
◦ 制造业(汽车、电子)、物流仓储、医疗保健、安全监控等为主要领域。
三、技术趋势与投资动态
1. 政策支持:
◦ 挪威政府推动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采用机器人技术应对劳动力短缺与供应链挑战。
2. 融资活跃:
◦ 1X Technologies等创新企业吸引国际资本,2024年B轮融资达1亿美元,显示行业增长潜力。
3. 技术创新:
◦ 人形机器人设计更贴近人类环境(如1X的NEO可操作门把手、乘坐电梯)。
◦ 协作机器人(Cobot)与云平台结合(如Rocket Farm的My Robot.Cloud)提升部署灵活性。
四、参考建议
• 企业查询:通过ensun.io或HowToRobot获取最新企业名录。
• 技术合作:关注1X Technologies、Pioneer Robotics等头部企业的产品动态及融资信息。
挪威机器人产业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结合本土技术优势与国际资本合作,在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竞争力。
2025-03-30 03:08:57
聊聊朱啸虎的言论和人形机器人的泡沫
1. 机器人行业的泡沫很大,这个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实,去年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就说到这个泡沫会在今年戳破,但春节期间宇树又给机器人加了把🔥,所以泡沫戳破往后延了一下,至于什么时候,个人觉得朱啸虎的言论可能确实会一语成谶,成为导火索。
2.这样是否是说朱啸虎非常明智,我觉得得看,从短期来看,他这样说这样做,没有任何问题,不打逆风局,但更长期来看,他这种行为是否短视?我觉得之前他对大模型的判断就是很好的例子,不想投大模型,但在 DS 爆火之后,却非常渴望上 DS 的车。个人觉得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不愿意要这样的投资人的,而这种硬科技,也只有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可以走更远,DS 和宇树都是很好的案例。
3.泡沫之后,也许才会有机器人领域的蔚小理,之前有朋友问,机器人为什么没有蔚小理和六小虎,汽车和大模型都是很快就有了?其实,汽车和大模型都是以估值和出身划分的,机器人领域大家的融资和出身更加离散,需要稍微打一下淘汰赛,才能排个一二三四五。
4.不要担心泡沫,也不要担心泡沫破灭。有泡沫,行业才能快速起来。泡沫破灭,好公司才能显露出来。投资人和媒体,需要做的是等待和陪伴,看看有没有机会雪中送炭。(当年蔚小理成长过程中,就有很多雪中送炭的人)
2025-03-30 03:08:57
早上醒来,冲完咖啡,我在想,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我想象到了一个有点乌托邦的场景,我的微信里有几个很特别的好友,它们分别叫 ChatGPT、Claude、Manus、Kimi,相比于我的很多不怎么聊天的人类朋友,这几个虚拟人朋友才是我最常联系的:
- ChatGPT:知识渊博,我有什么不懂的,财务、法律、科学等等,都会咨询它,有时候会让它给我出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有时会让它给我讲解论文。
- Claude:我的程序员朋友,我有什么想法,就会发给它,让它给我实现,它实现好了,把链接发给我,我上去体验,当然,工作上的需求我也会麻烦它,线上有bug、告警了,它很很乐意帮我解决,代码写好了,它会把 merge request 发我。
- Manus:我的生活小助手,点外卖、订机票、做报表全靠它,最好它会发个亲密付给我,我只需要付钱就好了,当然有时候我不想麻烦 ChatGPT 的时候,也会让它给我出一些研究报告。
- Kimi:我的八卦小能手,微博上出了什么热搜,我都会让它来告诉我。
不管多晚,它们都会秒回。
如果累了,不想打字,也可以随时跟他们语音,煲电话粥。
当然,企业微信里同样也活跃着很多披着人类外壳的机器人,它们做着和人类员工类似的事情,7*24h待命。
2025-03-30 02:29:21
Visual Intent - Schedule by AI
除了deepsearch外,目前日常提升我生成力的agent工具是Visual Intent。邮件或者微信聊天有跟日程相关的,双指敲击手机背面就能自动截图并AI识别意图生成日历。虽然技术实现很简单,但是稳定有效且每天节省一分钟至少
2025-03-29 15:31:03
https://chatgpt.com/share/67e78d4e-8af8-8000-ab2f-8fa2a605f31c
I just had my Sydney moment.
2025-03-29 14:24:03
如果你觉得ai现在已经能写出很棒很棒的文案,那你的文字审美大概率不是很好
这一点在ds无脑崇拜之后3月份的一波反思中很多人已经说到了,《AI写作没有那么强/其实很平庸》
如果你觉得ai写作一无是处,对人类写作者毫无威胁,对文字生态没有影响,那你大概率不是文字性的内容从业者,不具备敏感性
最近深入交流的几个同行,都能形成共识,区别只是有人觉得是“很大的改变”,有人觉得是“颠覆”,我个人更偏向于后者
对我来说,在春节期间发现ds能对社会现象科技新闻产生出超过媒体人平均水平的观点(甚至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相当差异化的观点)时,我就确定ai会重构自媒体行业了
ai实打实的写作能力也许现在还只是超过普通人水平,还没有碾压大多数媒体人,但最关键的写作内核ai已经能具备了,比大多数媒体人能写、用海量内容淹没大众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