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08:00:00
我还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
当时我刚刚开始接触卡片创作,站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纸张前,心里就像被一团无形的迷雾包围,什么都看不清楚。
桌上散落着便签、笔记本、索引卡,每一张纸上都写满了零散的想法,却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能把它们串起来。
“混乱”,是那个时期最真实的写照。虽然我渴望有条理地记录自己的思考,但每次拿起笔,所有的思维就像潮水般汹涌而来,又瞬间消散。
写下的每个字都像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海浪一来,它们就消失无踪。
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凌乱的想法整理成系统。没有方法,没有明确的步骤——就这样在混乱中摸索了很久,完全找不到头绪。
于是,我开始从历史上的卡片创作高手汲取经验,例如纳博科夫、卢曼、王云五、姚雪垠、钱钟书、艾柯、梁文道、赖声川、梅棹忠夫……
我也结合了个人的探索与实践,逐渐提炼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卡片写作流程。
随着这套方法的逐步完善,我的创作效率大大提升。以前沉浸在“混乱”中的我,现在能迅速捕捉灵感,整理思维,创作变得不再难。
朋友和同事们开始向我求助,询问如何像我一样,迅速记录并整理自己的思考。
这让我想起当初的我,站在那堆凌乱纸张前时的无助与迷茫。如果能为像我一样的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而简洁的创作流程,或许能帮助他们避免我曾经历过的困惑。
通过这条路径,他们可以高效地开始卡片创作,迅速抓住自己的思维火花,而不至于迷失在无数的碎片和疑问中。
自己的方法不仅对我有帮助,似乎也能够为他人提供价值。看到别人用我整理出来的创作方法开始高效记录自己的思想,那种内心的满足感远超过任何创作成果本身。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我能将这套方法标准化,制作一条简单而高效的卡片创作标准流水线,那么不仅能为自己节省时间,避免创作的无序与混乱,也能帮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
2024-11-28 08:00:00
在《思想无边界,切勿纠结卡片尺寸》中,我曾提到:“新手不必过于在意卡片尺寸,重点是马上开始写。”因为行动胜过纠结。
然而,实践显示: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往往难以快速起步,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探索时间。
因此,我建议新手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起点。在历史经验和个人实践的基础上,我推荐两种经典的卡片尺寸:
如果你是新手,想尝试卡片写作的魅力,3×5 英寸索引卡是经典中的经典,几乎是无可争议的首选。它不仅是历史上无数知识大师的工具,也被知识管理界视为“标准答案”,是新手起步时的最佳选择。
它具有以下优点:
3×5 英寸的卡片大小恰到好处,既能容纳一个完整的想法,又不会因为过大而让人产生心理压力。横向书写的宽度非常友好,每行能容纳约 8-10 个字,几行即可清晰表达一个思想。它逼迫你言简意赅,专注于核心内容,避免废话堆砌。
小巧轻便的索引卡可以轻松放入口袋、随身包或夹在书页中,便于随时记录灵感。无论是阅读时的批注、通勤途中的思考,还是会议上的记录,3×5 英寸的卡片都能快速满足需求。
索引卡的使用有厚实的历史积淀,你可以参考历史上卡片高手的一手资料来观摩使用方法,例如:
相比于传统的索引卡,A6 纸张裁片在自由度与实用性更高。
现在,我随身携带是方便撕开的 A6 本子。外形上,它看起来仍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本,但在我眼中,它已然“庖丁解牛”,成为一张张独立的卡片集合。
所以在使用上,我我完全按卡片的方式操作:
对于新手,A6 本子更友好的原因还有两个
还是那句话:卡片创作的核心从来不在于尺寸,而在于记录与思考的行动力。
不管你选择的是 3×5 英寸的经典索引卡,还是 A6 本子的活页,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最好的卡片尺寸,永远是你能立刻用起来的那一种。∎
2024-11-27 08:00:00
“为什么还要用纸质卡片?电子卡片不好用吗?”
“这样的卡片写作方式,是不是太费事了?”
这可能是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在 Notion、Obsidian、Logseq、workflowy、Flomo、语雀、飞书等强大的数字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依然在背包里装着纸笔的人,看起来像个数字时代的异类。
不是因为我不会用数字工具,恰恰相反,正是在尝试了各种数字笔记之后,我更加确信纸质卡片的不可替代,我心中有个执念:在思考和创作这件事上,工具的先进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真正帮助你思考。
是的,比起电子笔记,纸质卡片确实多了几分”麻烦”。但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步骤——掏出卡片、书写、整理、归档,让我的思考变得更加深入,创作更加自由。
作为一个重度卡片写作者,我想分享我的日常实践。这不是一个教程,而是一份真实的使用记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每天早上会写下好几张卡片,分成战略、创意、事务三类,事务类当天完成,创意记录在待办,每周检视,战略收集到项目,每周每月检视,择优置顶。
每天对照昨天的卡片,昨天的卡片,永远置顶的卡片来开展当天的工作。
卡片是所有思考的起点,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终结这些卡片,包括完成卡片写的事情,将卡片的想法完善到电子卡片中。
完成的卡片,立刻放到卡片盒中,已完成的卡片不再用任何价值,不再回头看。
每天睡前,我会整理当天的临时卡片,将有价值的内容转入永久笔记,已完成的则立即归档放入卡片盒,保持思维的轻盈。
我对卡片盒的定义:只是用来放置已处理过的卡片的容器,即「动态清零」工具,再无其他价值。
我的背包里始终装着 20+ 张空白卡片。购物时,我用它列清单;等候时,我用它记录思考;旅行时,我用它收集印章;在医院陪伴孩子等待时,我用它与孩子即兴作画。
有一次在地铁上,听到旁边的小孩问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妈妈回答:“天空是大海的梦。”这个回答太美了,我立刻掏出卡片记下。
对于突发的灵感,我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立即记录,保持原始感受。
每本书都会配 10 张以上的空白卡片当书签。读到精彩之处,抽出卡片写下想法。
例如读《设计中的设计》,一段文字让我想到了三个具体例子,立刻写在卡片。一本书读完,这些“书签”就变成了精华笔记。我曾写下这样一张卡片:“如果你要教人设计,首先,你得告诉他设计教的不是设计,而是人生。这会让学习态度端正,视野宽阔起来。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设计而看设计、学习设计,学习到的设计仅仅是表层,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阅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个段落深深触动我,我立刻抽出卡片,记下:“长跑是一场与自己对话的旅程。写作何尝不是?——村上春树。”随后在卡片写下自己的感触:“创作和长跑的共同点:孤独、持续、节奏感。”
不同类型的书籍需要不同的卡片笔记。专业书籍,我会记录核心概念,并配以实际案例和个人理解;文学作品,我着重记录打动人心的句子,以及由此激发的感悟和联想;传记类书籍,我关注关键事件及其带来的启发;实用类书籍,则重点记录可以实践的方法和改进建议。
开会时我不使用笔记本,而是用卡片记录。一张卡片只记一个要点,会后整理时可以直接排序,无需重抄。例如最近产品讨论用掉了 12 张卡片,摊开后,问题和解决方案一目了然。
管理复杂项目时,我会将每个关键环节写在一张卡片上,排序分出重点击破的卡片,每天完成一个阶段的卡片就放进“已完成”卡片盒中。
遇到棘手问题时,我先写下所有困惑点,每张卡片记录一个问题。然后分别为每个问题写下可能的解决方案。这种“问题—解决”配对法,能帮我快速找到突破口,尤其适合在紧急项目中使用。
项目结束后的复盘同样离不开卡片。我会记录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值得改进的地方、可以优化的流程,以及对团队的建议。这些卡片不仅是经验的总结,更是未来项目的脚手架。
写文章时先用卡片写下所有想到的点,然后再开始根据主题组织卡片。将散落的卡片摊在桌上,调整顺序,文章结构自然浮现。例如最近尝试写作冲刺,每天写一篇文章,完全使用这种方法,比以往顺畅得多。
从卡片到文章,我遵循一个自然的过程:先是头脑风暴,记录所有相关想法;然后按主题将卡片分组;确定各组卡片的顺序;补充必要的过渡和例证;最后进行精修润色,确保文章流畅自然。
在写作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几类卡片:承载核心观点的主题卡片,支持论点的论据卡片,生动的案例卡片,以及写作过程中迸发的新想法。这些卡片相互支撑,共同构建出完整的文章框架。
卡片整理遵循一个简单的节奏:每天处理当天产生的卡片,每周梳理主题找寻联系,每月进行深度思考提炼主题,每季度进行系统归档和回顾复盘。这种渐进式的整理方法,让思考更有层次,创作更有深度。
每周末,我都会整理一周的卡片。例如,有一次发现连着三天都在思考“概念”这个主题,于是把相关的卡片摊开,像拼图一样排列,一篇关于“卡片创作到底是什么”的文章框架就此完成。
每季度进行一次卡片大清理,将积累的卡片按主题归档。那一叠叠厚厚的卡片记录了我的思考轨迹,翻看它们时,总能发现自己思维的变化。几个不同时期的观察串起来,就是一个选题。深夜写下的一个句子,第二天可能变成一篇文章;随手记下的观察,半年后成为项目的灵感来源。
整理卡片时,我经常发现“意外之喜”。例如,上个月我整理时发现三张看似不相关的卡片:创意流水线、汽车工厂技术革新方式、图书封面的设计方法。放在一起,竟然擦出了火花,成为了一篇关于“卡片创作标准流水线”的文章初稿。
整理电子笔记永远没有翻卡片时的惊喜多,整理卡片写作的过程就是整理思路的过程,不要急着连接所有想法,让其自然衔接。
七年的卡片写作告诉我——最好的工具不是最先进的,而是最适合你思维方式的。
卡片创作的方法,前人早早已经在用,的确不是什么创新的方法,但它确实让我的思考和创作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这或许就是我至今仍在坚持的原因。
如果你也想尝试卡片写作,不必纠结工具,先准备几张卡片,写下今天最打动你的一个想法。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发现,那些看似原始的纸片,也有可能成为你思考和创作最得力的伙伴。∎
本文首发《个人生产力发展指南》
2024-11-26 08:00:00
当你拿起笔的那一刻,你以为你在创作, 其实你正在与大脑的固有模式拔河。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天生具有惰性。当我们试图突破舒适区、开启创作进程时,杏仁核会释放焦虑信号,杠杆状回路会主动抑制创造性行为,让我们不自觉地退回舒适且熟悉的状态。
换句话说,你的每一个创作想法与动作,都被大脑精密的”防御系统”悄然阻挠。
创作,不是天赋的展示,不是灵感的降临,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首先是一场与大脑固有模式的持续巷战。
想要创作开挂?首先要hack你的大脑,破除这些认知偏误——
创作的第一步是探索,不是结果。完美来自于反复修改。
推敲与重塑是创作的常态,逐步完善才是好作品的来源。
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创造性往往诞生于借鉴与重组。
不需要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开始创作,立刻行动。
不完美的作品是成长的记录,也是进一步创作的基础。
创作是非线性的,可以从任何一部分开始,并逐步完善。
创作是技能,和任何其他技能一样,通过不断实践可以持续进步。
创作的成果未必会被所有人认可和理解,创作的价值在于创作本身。
创作是持续练习的结果,努力决定高度。
清晰的表达和逻辑是创作者的责任,不能依赖读者的主动理解。
创作能够触动少数人有时更重要。
创作首先要忠于创作者自己的想法,他人开心只是结果。
成功的创作常源于长期积累、实践与刻意训练。
创作的核心是思想与表达,工具只是辅助,一张卡片即可。
不要以为别人已经完成的创作,我再做没有意义,你的意义在做本身。
利用碎片时间积累灵感,长期坚持同样可以完成伟大作品。
创作可以成为情绪调节的手段,压力和低谷反而能激发深刻的表达。
二流创作者才拼灵感,一流创作者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创作习惯。
每个小作品都是创作价值的体现,也是大作品的基石。
很多创作的价值需要时间积累和读者沉淀,才会逐渐被理解和欣赏。
简洁和清晰同样能传递深刻的思想,甚至更有力量。
创作不是只有艺术家和作家才需要,创作适用于任何需要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领域。
创作可以是协作的过程,交流和反馈能让作品更丰富。
创作总是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连,理解世界的脉搏是更好创作的基础。
平凡中蕴藏着最深刻的故事,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表达方式。∎
2024-11-25 08:00:00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一定毁掉过无数潜在的创作者。
我经常听到写作新手这样说:”我总觉得要等到把整个思考都想清楚了才能动笔,但每次等到想清楚,那股创作的冲动却已经消失了。”
当我们谈论胸有成竹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北宋画家文与可喜欢画竹,据说他在画之前,总要在脑海中想象好竹子的样子。这个典故逐渐演变成了”做事要先胸有成竹”的处世哲学。
然而,这种理解某种程度上误解了创作的本质。
画家文与可要追求胸有成竹,是因为水墨画的特性使然。水墨画讲究一气呵成,一旦落笔就难以更改,每一笔都必须准确到位。如果要修改,往往意味着推倒重来,成本极高。
但写作的性质完全不同。在这个数字时代,写作可以无限次修改,每次修改都创造着新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当我们在写作时,思维在流动,灵感在涌现,往往能发现最初构思时未曾想到的东西。
于我而言,我最好的想法往往不是在构思时产生的,而是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蹦出来的。如果总是等到胸有成竹,很多精彩的想法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认知科学研究揭示,人类大脑在行动之前往往会高估想法的成熟度,低估实践的价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会陷入”完美准备”的陷阱。
我们总觉得再多准备一点,想得再周全一些,作品就会更好。但实际上,这种追求往往适得其反。
真正的写作是在写废稿中完成的。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在至少三个卡片版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些看似完美的文章,背后都藏着曾经支离破碎的卡片初稿。
写作无需胸有成竹。它不应该是等待所有问题都想清楚,而是在掌握基本方向的前提下,敢于开始创作的勇气。
你不必也不该期待在动笔之前就预见最终的效果。真正的创作往往是在写作过程中逐渐成型的。
与其等待完美的构思,不如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创作系统。这个系统首先是快速完成初稿,把想法倾倒在卡片上。
然后通过反复修改,逐步完善作品的结构、内容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你常常能发现意外的惊喜。
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但也不需要等待所谓的完美时机。真正的”胸有成竹”不是起点,而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达到的心流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