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ite iconbxaw | 白熊阿丸

喜欢自己研究医学、物理学、哲学、神学,喜欢探讨法律。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bxaw | 白熊阿丸 RSS 预览

从历史文化与个人经历浅谈--究竟什么是爱

2024-11-06 17:15:00

这个话题其实我早就想写了,也曾看到一些博友谈到过类似的内容。它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最终还是归结为我个人的情感经历、这些年的思考积淀,以及一些学术文献的启发,最后统一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我曾提到过,我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直到四年前,我因患上抑郁症,开始每天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各种问题: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才是爱?为了寻求心灵的解脱,我接触了基督教,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而这一过程中,我的男友也一直在支持我,他为了我,特意从法学与哲学转行,专注于精神分析学的学习与研究。

很久很久以来,我一直认为爱就是一种强烈的喜欢。比如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甚至男女之间的爱情,我都觉得它们不过是某种强烈的依赖和情感需求的表达。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我一直错了。从小,我的父亲就不断向我灌输一个概念:他总是提醒我,长大后一定要孝顺他,担心我会对他不好。这种一遍又一遍的言辞,成了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我的母亲也时常批评父亲,指出他过于强烈的关注和控制,认为“你对孩子好,孩子自然会对你好,不必一直灌输这些责任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母亲和她的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几十年来,她的父母把她当作养老的工具,把她视为投资理财的对象。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她一直在承担着家庭的负担,然而,她的付出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每当母亲拒绝他们无理的要求,父母便会威胁她,说要喝农药、撞墙,甚至有时装疯卖傻、向她磕头。所有这些行为,都是表演。目的是为了掌控她,维持对她的控制。然而他们的自私和惜命,使得这种威胁并不持久,威胁无效后,便会转而用恶言相向。母亲最终明白,无论她如何为父母付出,背后依然是冷嘲热讽,甚至是对她的恶意。

这种“另类的爱”,其实是对爱这个概念的亵渎。从小到大,我们在学校里不断被灌输着“母爱无私”、“父爱无私”的观念,然而,原生家庭的种种悲剧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并非所有的“母爱”与“父爱”都无私。有些家庭把子女当作劳动力,甚至当作养老工具;有些家庭以掌控为名,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理想生活;更有甚者,甚至会虐待子女。这些扭曲的家庭关系,让我对一些短视频平台中炫耀自己养育多个孩子的家庭感到不适,尤其是那些把孩子的名字取得像“盼娣”、“望娣”,给最小的儿子起名叫“耀祖”的家庭行为,令我深感反胃。

那么,爱究竟是什么?父母的爱、男女之间的爱、朋友间的爱,是否都能称之为“真正的爱”?

一、中国古代的婚姻与“爱”的缺失

中国古代的婚姻观念,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时期,更多关注的是家族的延续与社会结构的稳定,而非个人的情感需求。在这个时期,婚姻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维持家族血脉的传承。古人常说“传宗接代”,这背后反映的是婚姻制度的根本目标,即通过繁殖来确保家族的延续和社会的稳定。婚姻不再是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是家族、权力、财富等社会因素的结合。这种婚姻观念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婚姻由父母、长辈和媒人主导,个人的情感与意愿常常处于次要地位。

在这种家庭结构中,个人的情感需求和自由选择往往被忽视,婚姻成为一种社会义务和家庭责任的体现。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关乎家族利益、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的整合。因此,婚姻中的“爱”并非婚姻的首要内容。相较于西方强调“情感婚姻”的理念,中国古代的婚姻更多的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契约,个人情感排在了最末端。

家族与繁殖的驱动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家族的延续和子嗣的繁衍是婚姻的主要目的。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普通家庭,延续家族血脉、增添劳动力、继承财产是社会的基本需求。因此,婚姻成为一种生育工具。古代社会普遍认为,儿女不仅是家庭的“根基”,更是社会秩序和传统延续的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婚姻本身几乎就是以繁殖为目的,至于情感和爱情,往往被视作可有可无的附加成分。

尤其是士族或贵族家庭,婚姻往往更像是权力和资源的交换,而不仅仅是个人意愿的结合。父母往往会选择政治上有利益关系的家庭联姻,或者选择能够增加财富、提升社会地位的婚配对象。即使是普通百姓,婚姻的选择也大多受到家族和社会规范的强烈影响,个人的情感需求和选择往往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爱情的理想化与艺术创作

尽管婚姻本身在中国古代被看作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责任,然而,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爱情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古代文人雅士在诗词、歌赋、戏剧等艺术创作中,常常通过理想化的手法来表达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呈现了浓烈的情感和浪漫的爱情故事。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展示了个体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与追求,尽管这份爱情在现实中未能圆满,但它反映了个体在封建社会的压抑和情感的挣扎。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往往并非生活中的常态,而是被理想化、艺术化的情感表达。在现实中,爱情更多地被视作婚姻中的一种奢侈和附加,而非婚姻的核心。即便在那些少数能够追求自由恋爱的个体之间,爱情也常常被压缩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

许多古代诗词与歌赋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离愁别绪、相思之苦,展现了爱情中的美好与痛苦,但这些情感大多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来表达的,往往离现实的婚姻生活较远。例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爱人长久陪伴的理想,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则是一种理想化的爱情至上主义,但它们并未直接影响到大多数人的婚姻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决定性因素。

伦理道德与婚姻责任

在中国古代,夫妻关系往往是建立在伦理道德和家庭责任之上的。古代的“妻贤夫祸少”或“男主外,女主内”之类的婚姻模式,体现了对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强调,而非对个人情感的追求。婚姻中的和谐与稳定往往来源于各自履行社会分工与责任,而非爱情的火花。夫妻之间的情感纽带往往通过共同的生活与责任来维系,而不是通过激情与情感的交流。

例如,许多古代家规都强调夫妻之间的“礼”与“顺”,而不是“爱”。丈夫有责任养家、保护妻子,而妻子则要承担照料家庭和教育子女的责任。这种婚姻结构和伦理模式,使得个人情感和爱情的表达常常被压抑或忽略。

二、西方基督教对“爱”的定义与影响

基督教对爱的定义,特别是其中所强调的无私之爱(Agape),在西方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许多古老文化中的“爱”不同,基督教赋予了“爱”一种道德性、精神性和无条件的性质,这种爱超越了单纯的个人欲望和情感,它是一种对他人无私奉献的关怀和牺牲。

Agape:无私之爱与道德义务

在《圣经》中,“Agape”是最常见的爱的一种形式,它指的是一种不以任何条件交换的爱,是纯粹的、无私的关怀。这种爱并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吸引或依赖,而是一种持续的选择,甚至是在情感不再强烈时依然存在的一种责任感和承诺。这种爱在基督教中被视作上帝对人类的爱,尤其体现在耶稣基督的牺牲上——他为世人的罪过死在十字架上,这种行为并不取决于他人的回应,而是出于一种无条件的关怀与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种爱并非单纯的情感体验,而是一种道德义务,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它要求个体超越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去关怀他人的福祉、尊严和灵魂。这种爱的核心是宽恕无条件的接纳为他人着想,即使是面对不公、不义的情况,爱依然是该表现的基本态度。

基督教中爱与婚姻的关系

基督教对爱的定义直接影响了西方社会中的婚姻观念。在许多基督教教义中,婚姻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情感契约,而是一种建立在神圣、永恒承诺基础上的关系。婚姻中的“爱”不只是个人情感的愉悦和激情,它是建立在共同的信仰与精神目标之上的,旨在促进彼此的成长与灵性升华。基督教教义中所讲的爱,是一种承诺,是夫妻双方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仍然选择坚持的精神,而这种坚持并非基于一时的激情,而是基于对上帝与对彼此的责任感。

例如,基督教婚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丈夫爱妻子,妻子顺服丈夫”(参见《以弗所书》5:25-33)。这并不意味着妻子要盲目顺从,而是丈夫要无私地爱妻子,像基督爱教会一样,不求回报地为妻子奉献自己。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不是基于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而是对方作为个体的尊重和深深的关怀。在婚姻中,夫妻双方并不只是“因为喜欢而在一起”,而是愿意在一生中为对方付出、牺牲、支持和宽恕,尤其是在遇到婚姻中的磨难和冲突时。

因此基督教的“爱”把婚姻视为一种神圣的承诺,不仅仅是两个人情感的结合,更是两个灵魂在上帝面前的约定。这种爱的表现不仅仅在于浪漫和激情,而是在于彼此之间无条件的支持、忠诚、宽容和牺牲。这种看法影响了西方社会对婚姻的期望,尤其是对于夫妻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在《圣经新约》的《哥林多前书》中,也有一段关于知名的关于爱的定义:

【哥林多前书 13:4-7】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无私的爱与婚姻中的牺牲

在基督教的视角中,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满足,更是一个充满责任、奉献与牺牲的旅程。正如耶稣所展示的,他对世人的爱是通过自我牺牲来展现的,婚姻中的爱也被视为一种牺牲。这种牺牲并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出于对另一半的尊重与深深的关怀。婚姻中的“牺牲”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为伴侣提供情感支持、在困难时刻彼此扶持,甚至是放下个人的欲望和需求,以保障家庭和婚姻的稳定。

如果夫妻一方在面对疾病或困境时,另一方会无私地给予支持,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这种做法,而是因为这是一种承诺,是对婚姻和对伴侣的责任。这种牺牲意味着在爱情中不只是享受彼此的陪伴与愉悦,而是在风雨来临时,仍然选择一起走下去,互相扶持。这种爱的力量与温暖,正是基督教所强调的“博爱”的体现。

基督教中的“爱”对西方婚姻的影响

基督教对爱的无私定义,以及它对婚姻中牺牲精神的强调,塑造了西方现代婚姻的核心观念。如今西方社会普遍认为婚姻是一种基于爱与承诺的关系,但这种爱并非单纯的情感满足,而是包含了承诺、牺牲、耐心和对彼此的扶持。在现代西方的婚姻观中,爱情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的,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基督教的影响也促使了对婚姻中的忠诚与承诺的重视。在西方社会,人们往往期望婚姻不仅是为了共同生活和繁衍后代,更是两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相互陪伴、相互扶持的旅程。尽管现代社会的婚姻不再完全依据宗教教义来构建,但基督教对婚姻责任、承诺、无私爱与牺牲的理解,仍然在西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婚姻关系外,基督教还倡导信徒“爱人如己”,如同爱自己一样的爱他人。这个理念主张,爱不仅仅局限于婚姻关系或亲密的情感关系,而是扩展到对身边所有人的关怀和包容。基督教鼓励信徒如同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人,包括身边的邻居和需要帮助的人,关心他人的福祉,善待周围的每个人。

“爱人如己”不仅意味着在物质上帮助他人,更强调在态度上的真诚、宽容和理解。它提醒人们,不论种族、地位或信仰,都应该抱有无条件的善意和尊重,因为每个人都值得被爱与关怀。这种普世之爱,也被视为基督徒践行信仰的核心之一,鼓励人们超越个人利益,将无私的爱带给更广泛的群体。

三、现代中国婚姻的转型与西方文化影响

随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更在婚姻和家庭观念上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恋爱婚姻”的引入和普及方面,西方个人主义与情感婚姻的观念逐渐渗透到了中国社会。随着西方婚姻模式的引入,个人情感、自由选择和恋爱关系成为了婚姻形式中的新标准。这种变革最显著的体现,便是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步被“恋爱自由”取而代之,婚姻不再仅仅是家族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结合,而是逐渐转向以情感为基础的伴侣关系。

西方社会中的婚姻,尤其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恋爱婚姻”,强调个体选择、情感满足和相互扶持的伴侣关系。这种婚姻形式倡导夫妻双方基于爱情、自愿和相互尊重来建立生活的共同体。因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婚姻观念在形式上逐渐接纳了这种西方模式,即以“恋爱婚姻”为核心的婚姻形式。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婚姻越来越成为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追求,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族责任和社会义务的延续。

然而这种转型并不是完全顺畅的。在形式上,现代中国婚姻已经逐步模仿和吸收了西方的婚姻理念,特别是在恋爱婚姻的形式上,年轻一代的婚姻选择往往基于感情的自由和个体的愿望。然而,在深层次的婚姻观念与情感理解上,现代中国婚姻并未完全接纳西方基督教对“爱”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在牺牲、奉献、无私的爱以及夫妻之间长期承诺的维系上,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情感需求”与“无私爱”的混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更多是家族和社会责任的体现,个人情感需求往往被压抑或置于次要地位。即便是随着西方恋爱婚姻观念的引入,个人情感在婚姻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然而这种情感往往仍然是建立在“满足个人需求”基础上的,容易与基督教所提倡的“无私之爱”产生混淆。

许多现代中国人对“爱”的理解仍停留在一种较为表面、个人化的层面。在这种理解中,爱情常常被视作一种双方互相满足需求的关系。换句话说,“爱”更多被认为是彼此情感上的吸引、共同的兴趣和物质生活的共享,夫妻关系往往以双方个人的幸福和愉悦为出发点。而基督教所提倡的爱则是一种超越个人欲望的牺牲和奉献,它要求个体以无条件的爱去关怀对方的福祉,而不仅仅是自我情感的满足。

在现代中国的婚姻中,许多人往往将“爱”理解为是一种通过共同的兴趣、感情或物质满足来实现的状态。若夫妻双方能够共同享有事业、家庭和情感上的满足,他们认为这就是婚姻中的“爱”。然而,这种“爱”大多仍处于一种互惠互利的层面。在许多情况下,婚姻中的“爱”很容易与“喜欢”混淆,双方的依恋可能更多源于情感上的需求和满足,而非长久的承诺与牺牲。

基督教“爱”精神与中国婚姻中的“情感需求”

基督教对“爱”的理解强调了无私的奉献、宽容与牺牲,而这种精神在现代中国的婚姻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内化。夫妻之间的爱,不是基于一时的情感波动或激情,而是基于坚定的责任感和对对方灵魂的关怀。在婚姻中,爱表现为对伴侣的宽容、理解和无条件的支持,即使在遇到困难时,依然选择为对方付出和牺牲。

但在中国的现代婚姻中,夫妻之间的“爱”往往更多是基于个人的情感需求和互相“喜欢”的基础上。在很多情况下,婚姻中的“爱”往往被理解为是双方对情感、事业、家庭甚至物质条件的共同满足。当这种情感满足或物质需求发生变化时,婚姻关系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这种婚姻关系更为脆弱,因为它依赖于双方能够持续提供情感满足和物质支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婚姻中的“爱”便可能面临考验。

从“我喜欢你”到“我愿意为你牺牲”

这种差异的核心在于对爱的理解和实践上。西方基督教强调的爱是一种超越自我、为他人着想的无私精神,而在现代中国的婚姻关系中,“爱”往往停留在“我喜欢你”的层面,即更多关注个人的情感需求和对方的情感回应,而非基于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和责任感。这种关系更多依赖于双方的情感互动,而非基于承诺和责任的深厚情感。

西方婚姻中所倡导的爱是一种牺牲和奉献,而不是互相交换和满足需求。在现代中国的婚姻中,尽管许多人尝试将西方的“恋爱婚姻”模式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这种“无私之爱”的精神仍然较难深入人心。许多婚姻关系中的“爱”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双方更多的是从互相的满足和需求出发,而不是从无条件的爱与牺牲开始。

四、从我个人经历出发,理解什么是爱

或许有的人会说,无私的爱几乎不可能,甚至即便出现,也不过是为了感动对方。这种论断显得过于绝对,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问题:这些人或许并未真正体验过无私的爱。

无私的爱并不遥远

无私的爱并不遥远,许多经典案例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而且并非仅限于男女之间,甚至不必局限于父母和子女之间。例如,有老师在地震中为救学生而献出生命,最终自己牺牲。这是自私的爱吗?显然不是。我无法相信,在地震那一刻,老师的内心是为了未来的荣耀或赞歌。又如,在战场上,战士为保护战友,甘愿牺牲自己,让对方活下去,这难道是为了死后的荣光?

当然,我并不否定男女之间也能存在真正的爱。夫妻在灾难中,一方为另一方活下去而牺牲自己,这种情感也是无私的。难道我们能说,一方为了让另一方生还而牺牲,是为了换取感动?若命已失,感动又有什么意义?

对我来说,当我爱一个人时,我知道自己爱他。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爱他,甚至对自己是否爱他表示疑问,那可能只是自私的情感,通常被视为喜欢。真正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它自然而然地发生。爱不是因为对方对我好而爱他,也不是因为对方对我不好就不爱他。当你爱一个人至极,你不会在意自己是否得到什么,是否失去什么。你眼中只有对方,唯一的希望就是对方能幸福,即使对方不一定爱你。

试问自己,如果你与对方在灾难中只能有一人存活,而不考虑孩子和家属的因素,你是否能毫无保留地选择牺牲自己,换取对方的生存机会?如果对方不再爱自己,与他人发生了感情,你是否还能无怨无悔地祝福对方,并放手让他追求自己的幸福?再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并且你真心爱他,那么未来即便孩子不喜欢你,你是否会因此而讨厌他,不爱他?

不要将爱廉价为情欲上的喜欢

爱没有那么廉价。很多时候,人们在情感关系中容易混淆“无私的爱”和“自私的喜欢”。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说“我爱你”,但这些话语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背后可能隐藏着对情感需求的强烈依赖,而非真正的无私奉献。真正的爱并非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获得对方的回应,爱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是对另一个人幸福的深切关注与无怨无悔的支持。

很多人会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归结为“我爱你”,但这句话可能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牺牲与奉献,而只是情感上的占有与需求。这种“喜欢”是自我中心的,是在乎自己是否被满足,是否得到了回报。而无私的爱则是完全不同的。它并不依赖于对方的回应,不求任何交换,它的核心是让对方过得更好,即便自己需要为此做出巨大的牺牲。无私的爱不在于表面的言语,而在于行动中的深情和责任。当我们把“我爱你”挂在嘴上时,应该警醒自己:这句话背后是否真的是无私的奉献,而非自私的依赖。

有的时候,人们常常嘲笑「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时候,何尝不是羡慕别人,如果自己能够成为那个被“舔”的人,是否就能享受那种关注、宠爱和无条件的投入?这种心态并不罕见,因为它本质上揭示了人们对“被爱”的渴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真诚的关注和喜爱,渴望在关系中不被忽视、被充分珍视。许多人可能会在内心默默地羡慕那些似乎得到了无限宠爱和付出的“舔狗”对象,幻想如果自己是那个被“舔”的人,就能享受那种无条件的关注与爱慕。

真正的爱非常珍贵

我认为爱并非仅仅是短暂的情感波动或是瞬间的激情,它是一种深沉的、无条件的情感,是建立在责任、牺牲和承诺之上的。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喜欢,也不仅仅是情感上的需求,它更多的是对对方的全心全意的关怀与无怨无悔的支持。在这段关系中,你可能会为对方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但你不会期待任何回报,因为你心中最深的愿望只是希望对方幸福,看到对方快乐。

因此爱不应当被轻易地拿来标榜,更不应该成为自我情感满足的工具。无私的爱与自私的喜欢应当有明确的界限,前者是一种超越个人需求的深切关怀,后者则只是情感的需求交换。爱不是拿来交换感动的筹码,而是一份深深的责任感与承诺,它需要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去落实。在情感关系中,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无条件的、长久的、超越自我需求的爱,这种爱不会轻易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也不会因为短暂的困难而消失。只有这样,爱才会显得真正高尚,才能在人生成为陪伴自己走下去的力量。

为什么我喜欢电子邮件而不是即时通讯软件

2024-11-05 14:16:00

长期以来,我一直都非常依赖电子邮件。在工作的时候,公司要求重要事情一定要用邮件沟通,而不是随便拉一个群进行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在私人生活中,邮件也给我一定的思考和梳理自己语言的空间。然而,国内多数人都并没有邮件的使用习惯,有的人群甚至不会使用邮件。有些陌生人给我随便发送一句不明所以的邮件内容,有的人甚至连邮件标题都没有,因此也对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一、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的不同之处

电子邮件的特点在于正式性延迟性便捷性。与即时通讯不同,邮件沟通并不要求双方是“好友”关系,通常只需知道对方的邮箱地址即可开始交流。这种无社交前置的模式使得邮件更加便捷,无需等待好友确认或处理社交关系,特别适合正式、单向的任务需求。邮件的结构化内容(如标题、正文、附件)也方便人们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发送邮件时,倾向于把重要内容一次性表达清楚,提高沟通效率。

即时通讯软件则侧重于日常,更适合熟人之间的即时交流。即时通讯需要双方通过“加好友”确认关系后才能交流,这一设置更适用于频繁互动的熟人圈,便于维系社交联系。比如,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日常沟通,消息可以即发即回,沟通过程中也可以随时补充、纠正,形成一种自然的“对话流”。

然而这种交流模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效率的降低。在讨论一件事情时,双方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来回沟通,尤其是对一些复杂话题,很难在一两句话中说清。频繁的消息往返,不仅可能产生理解上的误会,还会拖慢处理进度。而且在不断的补充、修正中,很多信息被分散在零碎的对话里,增加了交流过程的混乱,难以做到系统性总结。日常生活中无关紧要的通知、群消息和频繁的弹窗提醒,也会分散注意力,给人带来持续的打扰和压力,使得效率进一步受到影响。

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交环境中,邮件提供了一种安静的、慢节奏的沟通方式,适合将重要的内容精心组织、慎重传递。这种方式既减少了即时回复的压力,又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二、邮件的优势与独特性

1. 信息传递的正式性和可靠性

邮件的独特性在于其信息传递的正式性和可靠性。它通常被用于正式场合,比如工作汇报、项目进展、合同交流等,这些场合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更高。邮件内容带有明确的主题、署名,结构严谨、语言正式,避免了在口头或即时交流中可能出现的误解或轻视。在沟通中,邮件可以体现对信息和沟通对象的尊重,使对方感到被重视和认真对待。此外,邮件的存储相对稳定,发件人和收件人都可以保留完整记录,几乎不易遗失,为后续查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 延迟交流带来的思考空间

与即时通讯的“随时随地”相比,邮件的“延迟性”反而成为一种优势。邮件沟通并不要求双方立刻响应,这给了发件人足够的时间去梳理思路、组织语言,从而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同样,收件人也有时间去思考、消化信息,从而做出更周到的回复。这种节奏不仅减少了双方在交流中的压力,也避免了即时回复所带来的仓促感和误会风险,让沟通的质量更高。邮件的延迟性还能让人们在交流中获得心理上的放松,不必总是紧张地关注即时消息的响应,减少了现代社交中的焦虑感。

3. 记录保存与信息管理的便捷性

邮件在信息保存和管理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其内容可以轻松按日期、主题、重要性进行归档和分类,便于日后查找和管理。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工作文件、项目交流记录或重要通知,邮件不仅能完整保存文本内容,还支持附件文件的长期存储。这种完整性为后期的查询提供了便利,避免了即时通讯中信息碎片化、查找困难的问题。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中的重要信息,邮件系统化的保存模式都让信息管理更加高效、有序。

4. 独立与整合性带来的便捷体验

邮件的独特优势还在于其独立性整合性。与即时通讯软件不同,邮件并不要求发件人和收件人保持“在线”状态,也无需长期挂着特定平台的应用来确保消息接收。收发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时间安排查看和回复,不必担心因不在线而错过重要信息或被频繁的即时消息打扰。

邮件服务还具有高度的跨平台整合性。即使使用不同平台的邮箱(如Gmail、Outlook、QQ邮箱等),用户依然可以将多个邮箱账号整合到一个邮件App中,实现类似短信的便捷效果。通过统一的收件箱管理所有邮件,不仅减少了频繁切换应用的繁琐,也使信息处理更加流畅,降低了多渠道管理的负担。

邮件还具备操作系统级别的支持与通知体验。无论在手机还是电脑上,主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Android和iOS)通常都内置了邮件客户端,并支持系统集成的通知提醒。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邮件应用接收新邮件通知,不需依赖特定的第三方通讯软件。邮件的提醒方式类似短信,即时显示重要信息,还可以设置复杂的收件规则,避免被频繁打扰。

三、即时通讯带来的“无距离感”与隐私困扰

在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QQ等已经渗透进了几乎所有的社交和工作场景,无论是同事、客户还是日常认识的朋友,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加个微信联系”。这种无处不在的即时通讯联系带来了便利,但也让人感到“无距离感”的困扰。

1. 失去社交边界:私人生活的隐私困扰

即时通讯的普及让人们的工作、生活、社交变得高度重叠。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办事中被要求“加微信联系”,这让很多人难以保持私人生活的边界。一旦加了微信,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往往会模糊,有些客户或同事甚至会在非工作时间发信息、打扰,使人很难真正“下班”。这种没有边界的社交模式,让人时常感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甚至产生抗拒心理。

2. 权限设置的繁琐和社交压力

为了在微信上维持隐私,很多人不得不进行各种复杂的权限设置,比如设置“仅聊天”好友、分组权限等,甚至将不熟悉的人屏蔽朋友圈。然而,这种繁琐的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在社交中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担心对方发现被屏蔽、隐身等设置导致尴尬。同时,这些设置并不能完全避免陌生人的骚扰。很多人还是会接到不熟悉的人的消息请求,不得不小心应对,甚至要担心对方的感受。

3. 隐私暴露的潜在风险

即时通讯平台要求的“加好友”操作让人们的社交圈暴露在更大范围内。日常生活中交换微信后,对方可以看到你的基本资料、头像,甚至可能通过朋友圈了解生活动态。对于一些希望保留隐私的人来说,这种隐私的暴露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风险,不仅让人感到不适,也影响着生活中的安全感。

在这种社交压力下,邮件的交流反而带来了私人空间的保护。邮件仅需一个地址即可联系,不必担心对方直接进入自己的私人空间,也没有“好友”关系的束缚。因此,相较于即时通讯的“无距离感”,邮件提供了一种保留个人隐私和社交边界的方式。

四、邮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1. 工作场景中的应用

在工作中,邮件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沟通工具,尤其是在正式性和规范性要求较高的流程中。许多工作流程,如合同签订、项目汇报、正式申请和跨部门协作,仍然依赖邮件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通过抄送(cc)各级领导和相关业务负责人和邮件组,转发重要通知等,完成正式的通知和审批存档。邮件的格式、主题和附件功能使其更适合记录和追溯关键事务,便于上下级、部门间达成共识。此外,许多企业的管理系统,如客户管理系统(CRM)和项目管理软件,通常与邮件系统高度整合,方便员工记录客户往来、保存沟通记录、或跟踪项目进展,提升整体效率。

邮件的收发无需实时在线,这一点也适合工作中需要时间思考、处理细节的沟通。例如,向上级汇报重要项目时,员工可以在邮件中条理清晰地阐述细节,让上级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查阅与回复。这种节奏不仅尊重了双方的时间,也有助于提升交流的质量。

2. 私人社交场景的适用性

除了工作,邮件在私人社交中也有独特的应用场景。与即时通讯的频繁互动不同,邮件更适合与陌生人联系、维系那些不常联系的关系,或处理需要仪式感的交流,比如正式的邀请函和长时间未联系的老友之间的沟通。给多年未见的朋友汇报生活近况,通过邮件传递的信息显得更加厚重,邮件的正式性与周到也使得这些交流变得特别,让收件人感到被重视和真诚。

在私人交流中,邮件的适用性体现在其对内容的“沉淀感”。它不仅能展示寄件人的真挚情感,还方便收件人长久保存。相比即时通讯,邮件在重要或长篇的交流中提供了更稳定的载体,便于日后翻阅和珍藏。

除了与朋友之间的沟通,邮件在个人与陌生人、团体和公司等的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我需要与某些博友交流时,除了在博客上留言外,还可以直接通过邮件进行沟通,不仅能保证内容的隐私性,还能避免打扰到对方。如果在某些软件使用上遇到疑问,可以通过邮件向软件开发者反馈。对于某些公司提供的服务问题,除了提交工单和致电客服外,向售后邮箱发送邮件详细描述自己的问题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听起来,邮件似乎可有可无,但实际案例却充分展示了其重要性。

例如,我曾玩过一款由国外知名游戏公司制作的游戏。在发布中文版后,这款游戏却一直存在严重问题,导致无法正常游玩,中国区玩家只得被迫改用英文版。尽管许多人在论坛反馈或提交工单,客服却多次推脱责任,需求被完全忽略,拖了几个月毫无进展。最终,我找到该公司业务部门总裁的工作邮箱,详细描述了情况并发送了一封英文邮件。对方总裁很快看到了我的邮件,立即安排了一位中文专员与我联系,经过持续沟通与跟踪,最终解决了问题。

还有一次,我购买的口罩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与销售方沟通时对方一概不认。我直接查询了相关主管部门官网提供的邮箱,通过邮件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证据一并提交给了监管单位。监管单位随即安排人员对店铺进行了检查,不仅提供了执法人员现场督查的照片,还专门对我进行了赔偿事宜。

各种各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五、国内多数人没有邮件的使用习惯的原因

国内邮件使用没有形成习惯,原因非常复杂,根据我的经验,我列举了一些原因。

1. 不会用邮件,历史背景与教育问题

在早期的信息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互联网刚普及的时期,电子邮件的使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时人与人沟通,多使用公共聊天室、MSN、ICQ、QQ等即时聊天软件与贴吧、论坛等BBS系统,除此之外就是短信和电话。学校教育中对于计算机技能的培训也往往集中在基础操作和文档处理软件的使用上,缺乏对邮件功能和礼仪的系统教育。这导致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对邮件的使用不够熟悉,甚至不知如何撰写正式邮件。

加之许多中小企业工作场合,由于公司规模小、内部运作不正规,并不依赖邮件办公,在招聘时只考察专业能力,并不考察邮件沟通能力,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局面。

2. 喜欢和别人套近乎,社交文化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在这一方面更具优势,因为这类软件提供了更为轻松的社交方式,可以通过加好友来快速建立联系。许多人倾向于通过熟人关系进行交流,邮件作为一种相对正式的沟通方式,难以适应这一习惯。此外,即时通讯的“即时性”与非正式性让人们在沟通中更容易建立亲密感,而邮件常常被视为严肃的交流方式,限制了这种轻松的社交氛围。

3. 自己的事情优先级高,不在乎打扰别人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倾向于希望快速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太考虑他人的时间和回复节奏。即时通讯的“秒回”文化使得人们习惯了快速交流,不希望等待。这种心态导致他们在沟通中表现出急迫的需求,认为及时回应是一种礼貌,而邮件的延迟性和缺乏即时反馈的特点反而被视为一种效率低下的沟通方式。人们常常倾向于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来获得快速响应,而不是通过邮件这种更需要时间来思考和构思的方式。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在与他人沟通时,常常错误地将邮件当作即时聊天软件使用。这种误用不仅体现在缺乏合理的格式和礼貌用语上,很多时候,信息内容也显得特别简单,往往只是一句话、含糊不清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种随意的沟通方式不仅降低了信息的清晰度,还容易造成误解,影响沟通的效果,从而给对方造成不良的印象。对方可能会认为发件人缺乏专业性、重视程度不足,甚至可能影响后续的关系和沟通。

这种现象更反映了国人对即时通讯软件中“追问”环节的依赖,而不是在一开始就一次性清楚地阐述自己的问题。许多人在寻求帮助时,仅发出一个简短的“XXX不能用了”,然后等待对方主动询问细节。这种沟通方式就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提供信息,而不是全面地表达问题的背景、前因后果及具体情况。提问人懒于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只想把自己的困难抛给对方。

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让人们习惯于快速、简洁的交流方式,导致他们在面对邮件这种相对正式的沟通工具时,仍然保持这种习惯。许多人可能缺乏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意识,未能意识到提供充分的上下文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相反,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认为,等待对方的追问能让交流更加轻松、自然。这种依赖追问的方式不仅使得问题解决变得低效,还可能让对方感到困惑和不耐烦。

被邻居的恶意投诉搞崩溃了

2024-11-02 18:30:00

事情背景

我从四年前开始患上重度的抑郁症,后来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自杀未遂,辞职在家治疗了几年,这是一段很痛苦的过程。今年5月份的时候,终于可以勉强不借助药物“正常”生活了。

因为长期没有上班,所以一直对房租的价格特别在意。十月初,因为房租涨的太贵,我刚从同小区住了三四年的另一栋楼,搬到这栋同户型的房子,依然是90平,两梯四户(两电梯两楼梯),8年房龄,两室一厅。

日常作息

日常的作息是这样的,朋友在十几公里外的互联网大厂上班,每天晚上十点左右才回家。回来后可能会洗漱,和我说说话,或者看看电视,一般十一点半就会准点上床睡觉了。我因为长期疾病的困扰,基本睡的都很晚,三四点后才会睡着,所以在他十二点前睡着后,我也会很安静的在家里待着,做自己的事情,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第一次被投诉

刚搬过来的一个星期后,周五的晚上十点多,我和朋友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电视的音量也只开到了15,窗户也都关闭了,结果就有人来敲门。开门一看是物业,物业说声音小点,说我家里有吵闹的声音,有邻居投诉。我说我们没有人在家里活动,两人一直在沙发上看电视。物业说,在防盗门外能听到屋内的声音。

当时我们很疑惑,在门外听到客厅的声音本来就是正常的吧?左邻右舍之间隔着两道防盗门、一个楼梯间以及多个房门,另一侧的两户邻居甚至还多一道防火门,按理说隔音应该足够。更何况,我的客厅紧邻的是隔壁的客厅,并非卧室;而电视墙后面是我们的卧室和厨房,隔壁并不挨着卧室。

如果是楼下投诉就更无法理解了,首先客厅的楼下也是客厅,其次我们一直坐在沙发上,没有走动,更没有挪动任何家具桌椅,并且家里的地板上还铺了地毯,桌椅下方都垫了缓冲垫。

我们也把疑问告诉了来巡查的物业,表达了我们的疑惑,也问了具体是哪一户在投诉,物业则含糊不词,说也不知道哪一户投诉,就只知道有投诉有噪音,说是我这一户产生的。最后也没有给出确切答案,事情就不了了之。

也因为这次的投诉,当天晚上我就失眠了,通宵没能睡着,一直在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次被投诉

在接下来的一周,我一直都小心翼翼的生活,看电视音量从15调到了10(10以下我自己都听不清电视里在说了什么),日常分贝测试也不超过20,一到晚上走路都很轻,精神紧绷的过了一周。我因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对于这种敲门投诉本来就很敏感,好不容易放松的精神因为这个躲在暗处未知人士的投诉,时刻处于紧绷状态,感觉有一个人在暗处一直在监控我一般。

这周五晚朋友回家后,我和他依然在沙发上用10的音量看电视,时不时互相交流下剧情。刚到11点,结果门外又有人来敲门,开门一看又是物业,说又有投诉,说让我们小点声。我说我们家里没什么声音啊,都在沙发看电视呢。物业说家里有人说话和笑的声音,在门外能听到。我朋友和物业再次确认,到底是谁在投诉,物业也死活不说。

这个时候我状态就有点不对了,我明明小心翼翼了,电视已经很小声了,门外都已经听不到了,难道连在家正常说话都不让说了吗?窒息感顿时袭来。这种暗搓搓在暗处偷偷打小报告监视我生活的人真的让我的精神快崩溃了,物业走了之后,我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我朋友看我状态不对劲,直接给物业前台打电话,质问对方,说我的精神状态已经被邻居恶意投诉搞崩溃了,要求物业告知到底是哪一户在投诉,好方便我们解决问题。如果不提供,直接报警且起诉物业。物业一看事情闹大了,赶紧透露说是楼上投诉的。

没想到不是左边也不是右边,更不是楼下投诉,而是楼上投诉,我听到后直接蒙了。上次被投诉完我就彻夜无法睡觉,熬到了第二天,一直在自责和自我反省,到底是我哪里做的不对。这一周精神就已经很不好了,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现在又来一次,意思说我在家里天天躺着啥事都不能做?

面谈与崩溃

朋友带着我直接坐电梯上楼,敲楼上的门,问问到底怎么回事。过了一会,门里面传来一个三十多岁女性的声音:“谁啊?”,我朋友说:“楼下的,你不是投诉了吗?”,屋里面愣了一下,可能在猫眼偷看,直接气冲冲的对门外喊:“你们扰民了知道吗?”

本来我的精神就处于崩溃的边缘,被屋里的人这么一喊,直接崩溃,浑身颤抖,直接瘫坐地上,当场就哭了出来。这个时候我的疾病复发了,我的崩溃状态是我无法自主控制的。

我在楼道向我朋友哭诉:“生活容易吗?治疗了几年好不容易停药几个月,又被她给搞崩溃。日常生活怎么会没有任何声音?她们每天在楼上咚咚咚走路,下水道冲水,用砧板做菜,甚至还有东西砸地上,翻找东西等等,我在楼下都能听到,也吵的我很烦,我也没说啥,大家都互相理解。为什么我们这有一点说话的声音她都要一次次投诉?折磨人很好玩吗?在这个小区住了这么多年,上上下下几十个邻居,怎么就她天天在投诉?如果睡眠质量差,是不是因为神经衰弱或者失眠?是不是得去看医生或者吃药?”

我的朋友看我状态很差,也看那位女士悄悄的在门后不露面,我朋友直接选择了报警。等了几分钟警察才来,我朋友下楼去拿劳拉西泮应急,让物业和警察控制我的情绪。警察对我说“现在在执行公务,你别坐在这里”,我当时正处于发病状态,根本听不下去,最后警察只能让我先挪到墙角坐着。吃完药后,警察也在一点点安抚我的情绪,在此期间也在楼梯间试图问一下情况。而那位女士即使警察来了,也没有出门,一直在门内偷听,似乎与自己没任何关系。

了解完情况后,警察和物业搀扶我去楼下看看情况。经过一番查证,的确我们这边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电视的声音也并不大。我就先在家里,一个物业人员留守在我身边,随后警察去楼上敲开了楼上的住户门,核实情况。同时楼下的物业配合警察将电视调到50,这个音量在家里已经是耳朵受不了的程度了,在楼上观察声音的传导情况。确认完毕后,警察下楼说,电视声音10-20在楼上基本是听不到的,但是在客厅正常说话,楼上是能听到说话的嗡嗡声,虽然听不清。警察下结论说,这个不是我们的问题,这个是楼板隔音的问题。接着警察问我们诉求是什么?

我朋友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故意制造出噪音,我们日常在家说话,是我们基本的生活权利,并且我们已经尽可能减少声音的传递了,你要说晚上不让我们说话,这显然不现实。而且我是法学专业的,这点声音根本不够成违法,这种投诉明显就是恶意投诉了。而且我的朋友双相情感障碍好不容易好转,被这人一折腾,直接病情恶化,这件事我们回头还要保留起诉的权利。”

警察说:“那现在具体需要我们怎么做呢?” 我当时还没从崩溃中完全缓过来,但是由于楼上那个人从头到尾一直在暗处,根本不敢和我们见面,只知道在背后投诉。我对警察说,我希望她下楼当面对我道歉。警察听完直接上楼去找楼上协商了。

大概是和楼上谈妥了,警察带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士,抱着不好意思的态度来到我家里,看我这个状态,也不好说什么。最后憋了句:“本来是邻居也是互相忍让,但是这些天你们搬过来后,我一直没睡好。”

我说:“你在卧室,这点声音都让你睡不好,代表你睡眠有障碍啊,要么是失眠要么是神经衰弱,一点点声音都受不了。我们这里也有安眠类药物没吃完的,要么你去看看,如果不想买药我们这边也有药你先吃着?毕竟我朋友每天晚上十点后才下班回来,总不能不让我们日常作息了吧。”

她苦笑着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了,主要是你们声音太大了,太吵了,不然我也不会投诉”

我说:“我们并没有大声说话啊……警察也可以作证,我们楼下正常音量说话楼上都能听见嗡嗡声,你让我咋办?我们也不是故意产生噪音,难道每天晚上我得贴着朋友耳朵说悄悄话才行? 请问我每天晚上四五点睡,你有听到我有声音吗?我每天都紧绷着生怕吵到邻居。”

她说:“这倒没有,四五点我早睡着了。”

我说:“那不就得了,你也知道互相忍让,因为我睡得晚,我每天在次卧睡觉到早上的时候,一直被你们楼上走路的咚咚咚,找东西声音,剁菜和冲水的声音吵醒,我从来就没投诉,一直都在忍着你们,我什么也没说。你倒好,我们在家里说话,你一次次躲在物业后面投诉,而且还不敢来亲自敲门说,暗暗的让物业来说,让我们猜,你知道你的这个行为给我造成了多大影响吗?你睡不着就说我们是扰民,我被你搞的没法睡觉我又该找谁?你要是正大光明的来敲门协商,事情都好办,你背后偷偷告状几个意思?”

她被我搞的有点尴尬,说:“我是东北的,说话直了点,抱歉,主要不还是考虑当面上门事情就严重了吗,所以就想让物业来找你们调解一下。”

我说:“就因为你不露面,搞的我这一个多星期过的什么日子?你根本不清楚我提心吊胆过日子什么感觉,我好不容易治疗有所缓解,被你一搞我日后怎么办还不知道,你要是不信,我三四年来的所有双相的病历和药都在这里,你可以亲自确认。你把我搞崩溃了,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到时候我无论做出什么事都不知道,伤害自己伤害别人都有可能。”

事态缓解与后续影响

警察看事情有点僵持,就说:“物业加你的微信,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微信沟通,就别敲门了。” 我说:“算了别找我,为了稳定病情我不能接受任何刺激,为了治疗我都四年没回家过年了,为了这个事情你们微信联系我,我受不了,要联系也联系我朋友。”

昨晚事情结束后,我一直情绪崩溃到三四点才睡着。

今天早上十点多,我就再次被楼上的走路声、翻东西声音、东西砸地上声音、剁菜声音给吵醒了,根本睡不着……

这种“恶人先告状”的自我中心的行为真心让人难以接受,我处处忍让她们的日常生活声,她却不允许我在自己家里说话,我的忍让换来的竟是无休止的投诉。

喜提江苏反诈大礼包

2024-10-12 13:42:00

闲来无事测了一下我的这个网站的全球的DNS解析情况,就用一些工具进行了全球长PING,意外发现我的网站在江苏地区全部被DNS劫持到了「221.228.32.13」。

全球PING测试截图

经过一番搜索,这个应该是江苏反诈的污染IP清单。我又测了一下其他的网站,在江苏地区一切正常。我反思了一下,我只是一个个人博客,之所以会被江苏反诈盯上,应该是有他们所认为的“敏感”话题吧,虽然我自认为这种事根本算不上“敏感”,也上升不到需要屏蔽的程度。

在这里我谈论过我的性少数群体身份,我谈论过我的信仰,我喜爱的亚文化圈,我的病情与自我认同,也都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单纯叙述我自己的事情。这些内容也丝毫和「诈骗」扯不上任何关系,却被认为是「诈骗网站」,实属有点抽象。

关于申诉,则不考虑了。我看网上有不少人尝试申诉过,过程无比复杂,需要提交各种材料。我的话就算了,既然这么麻烦,干脆不要去做,想屏蔽就屏蔽好了。面对这种事情,我能做的也不多,之所以把服务器设立在中国境外,也只是单纯无法接受中国境内太多的手续罢了,没什么特殊原因。

无论是否接受,我就是我,这是事实。这是一个展示我自我内心的平台,尽管可能会不被某些地区的主流文化认同。不管是否接纳,我,以及我这类人群就是存在着。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坦然接受现实。

又一次搬家了

2024-10-08 22:30:00

距离上一次搬家已经三年多了,这次的租约到12月到期。房租不断上涨,以前通过中介租的房子,中介为了自己的利益,禁止租户和房东直接沟通。后来通过一些渠道拿到了房东的联系方式,经过沟通发现,涨价的并不是房东,而是中介,而且中介抽成比例非常高。三年前租房的时候,房租大概是每月5000元,现在已经涨到6000元。

原本打算和房东商量,等租约到期后避开中介续租。然而中介却要求房东清场三天,并通过中介的验收,才能终止与他们的合同。这个方案最终无法实现。

从今年七月开始,我们就在找合适的新房。由于小区物业有自己的租售处,可以直接与房东签约,价格相对便宜,一般在4500元左右。不过,由于没有中介参与,房屋的硬件条件完全看运气。一直到了九月底,才找到一套合适的高层房源。之所以考虑这套房,是因为装修不错,层高也高,采光良好,视野开阔(还能看到北京市中心),面积约89平米。但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必要的家具和电器。

基本的生活设备如床、冰箱、洗衣机都没有,沙发也坏了,没有电视机,玻璃台面的餐桌桌腿已经生锈,厨房的水池还漏水。所有这些都需要自费处理。如果自己购置家电,日后搬家时,运输这些物品也会成为一笔不小的支出。10月1日签合同时,我们和房东商定,第一年每月减免500元的房租,用来抵扣部分家具和电器费用(包括沙发、餐桌、床、冰箱、洗衣机等),一年后这些物品的产权归房东。由于需要购置和维修的东西较多,入住日期从10月7日算起。

接下来的十一假期,对多数人来说是放松的时间,而对我们来说,却是痛苦的搬家日。签完协议两天后,搬家时才发现次卧缺少暖气片,采购和安装费加起来花了一千多元,因为没有在签合同前提前提出,这部分费用只能自付。签合同时电视机的费用也忘了计算进去,这部分也需要自掏腰包。以后如果再次搬家,如何处理这些家具和电器还得自己操心。好在厨房下水道的问题是在签合同前提出来的,所以物业作为介绍方,承担了配件的采购和上门维修的费用。

尽管事先对房屋的关键部分进行了检查,国庆期间还是发现了新问题。比如,三个纱窗坏了,更换一个要几百块,考虑到成本,只能自己买纱窗胶带进行修补。与中介的模式不同,所有物品的采购、运输、安装都需要自己负责,房屋的损坏也得自己买材料修理或者花钱找师傅帮忙。过去遇到这种问题,直接交给中介,工单提交后自然有人来处理,费用也包含在了租金中。

家里的书和杂物特别多,约搬家公司来估算时,他们预估光是书就能占用五六个立方,还有几十个收纳箱,总量大概十个立方。除去这些书和收纳箱,剩下的物品大约有16个立方,搬家公司预估总费用为3600元左右,最高计算量不超过18个立方,超出的部分由他们承担。为了省钱,外加新的住处和原来的住处在同一小区,所以我们决定自己搬走书和收纳箱,剩下的16个立方物品交给搬家公司搬运。如果自己搬不完,搬家公司会帮忙,但要按实际产生的立方数加钱。我从网上订购了一辆承重力较强的小推车,配合家里几个空收纳箱,花了三四天时间来回几十趟,才把书和收纳箱搬完,还顺带运了几趟大件物品。

10月5日搬家的那天,搬家公司五个人一早就来了。因为新家里的沙发和餐桌不能使用,需要处理掉,提前和物业协调过,可以把它们放到地下室,有需要的人可以拿走,于是当天让搬家公司先帮忙把这两件大件搬下楼。

处理完这些后,正式开始打包,一直忙到中午才打包了一半。附近没什么吃的,国庆期间便利店也没准备多少盒饭,我们订了七人份,几乎把店里的现做盒饭扫空了,甚至因为便利店菜量不够,我们自己的两份盒饭只有两份菜,师傅的是三份菜。原本想让师傅们在家里吃,但他们坚持到楼下去吃,我们也不好强求。下午又打包了两个多小时,装满了一整辆卡车的东西,还没完全装完。搬家队长说,一辆卡车的容量是18个立方,除去他们自己的设备和包装物,还剩16.5或17.5个立方(我记不太清了)。我们决定先运一批过去卸货,留两位女士继续打包厨房剩下的易碎物,然后再用推车分批运过去。

等所有东西打包运输完毕后,搬家公司最终按16个立方的价格收取了3600多元,并没有额外收取搬运两件大件家具的费用。

其实最麻烦的才刚刚开始。1号到4号,我一直在自己搬书和收纳箱,搞得浑身酸痛,膝盖也肿了。5号搬家公司搬完家后,面对新家里堆满的几十箱物品,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心里满是绝望。一边整理,一边崩溃。虽然箱子上都做了标记,但有些东西还是找不到。而且即便找到了,打开箱子后才发现,这些东西根本没地方放。望着堆成小山的搬家箱子,从5号到7号,我一直在崩溃与恢复的循环中徘徊。也许是因为目前的心理状态下,我本来就不擅长处理这种事情吧。

幸好他保持了冷静,逐步安排拆箱工作,情况才慢慢好转。直到今天,拆箱工作才算彻底结束。不过沙发和电视机还没到,大概要等到10号或14号才会送来。下个月还要把门锁换成智能门锁,旧门锁实在太破了,而且过去几次忘带钥匙不得不找开锁公司,我实在不想再体验一次那种尴尬了。

这次搬家,我们的额外开销也不小,零零碎碎加起来得上万元。但总算一劳永逸了,比每个月被无良中介剥削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