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ite iconYangZhiPing | 阳志平

内容包含:认知科学、读书笔记、创业管理、科学计算、Web开发与开源软件。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YangZhiPing | 阳志平 RSS 预览

我的2017年

2017-12-31 08:00:00

今年于我而言,是一个重要节点。我推崇以十二年为节奏,24 岁到 36 岁的 12 年是自修的 12 年;那么,接下来的 12 年,我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将去往何方?我目前身在何处?一年下来,答案渐次清晰。

思想者与行动者

也许是过去两年加班太多了,高强度工作累积下来的身体欠账,今年爆发了。全年下来,小病多次。五一前夕、十一前夕,均在医院打点滴度过。恍然惊觉,已经不再是那位 18 岁,可以不吃不喝,连续写上数万字的少年了;也不再是那位 24 岁,通宵写代码,早上依然精神抖擞,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的年轻人了。

老了老了,前些年听大家说「阳老」的外号时,暗暗引以为荣。当真躺在病床上,一天又一天打着点滴时,你才发现,你没有想象中坚强。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书没读,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没做。六月份,友人去世,你叹道:这个世界会留给那些轻狂的年轻人有多少时间?

曾经希望我去世时墓志铭如是写:思想家;作家;企业家,这位轻狂的年轻人,没有辜负他的才华与好运,他的作品曾经让世界不一样。那么,如果只选一样,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答案终于浮现。我希望自己首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如果侥幸能像阳明一样,立德立言立功,当然最好;倘若只能选一样,家乡王船山先生是我的榜样。

这一年,目标明晰后,渐渐地,厌倦肤浅讨论,回到源头思考,在人类思想体系脉络中,置身其中,瞻前顾后,我可以做一点什么贡献?答案是建立自己的道统、学统、文统。

什么是道统?安身立命的学问,或称信仰——以认知科学、行动科学、心灵哲学改造后的新道学体系。什么是学统?安邦治国的学问,或称知识——以五大元学科与高阶模型为代表的人类高级智慧。什么是文统?洗心养气的学问,或称修炼——以中国韩愈、桐城派的古典文体为骨干,兼容西方平克等人的古典风格。

这一年,在道统上,与师友讨论新道学体系,撰写《新道学》一书大纲;完成《大宗师三部曲》第一本中的两章;发表演讲《五百年前的学习型社群——来自阳明学士人社群的启发》。宋明理学,诸子百家,不乏奇珍异宝,可惜今日识者少矣。身为一个中国人,再怎么信奉西方宗教,也不如欧美有先天基因与模因优势;信仰选择,本身也会遵从进化法则。这一年,花费了极大力气,研读中国士族文化传承脉络,遍览诸子百家、魏晋门第、阳明学士人社群、明清书院等,偶尔夹杂西方古典学脉络。

这一年,在学统上,写作《认知三部曲》系列著作,思想框架历经多轮迭代,终于到了八月份,其中的两本纲要成熟,到了年底,完成书稿大半。生日会上,也是开智大会第二天的开智沙龙,发表演讲《认知与改变:从高阶模型到日常生活》。人类高阶智慧与现实生活从此通融,无所碍。

这一年,在文统上,组织翻译《古典风格》、《风格感觉》等书;授课认知写作学两期,新增六百余门生,撰写《文心三部曲》系列著作;发布人工智能写作辅助工具 ——《写匠》。认知写作学四期发表演讲《快写慢改》;到了认知写作学五期时,门生逾千人,为答谢各位支持,开启南下讲学之旅,先深圳、再广州,继而杭州、上海。在深圳、上海写作课答疑课上,演讲《字里行间》、《篇章结构》;亦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风格练习:如何成为有趣的人》。

我是阳志平,我是思想者,也是行动者。

作者与读者

原本四十五岁前不出书。然抄袭我者日众。有直接抄袭者;也有恶心抄袭者,用我发明的模因,假装成是自己的洞见,以人生导师面目糊弄众人,偏偏最后还来一句:我也听阳老师说过这个观点。兄弟,不是我说过,而是我发明的!世间哪有那么多洞见,坐不了冷板凳,哪来的创新?

这批打着知识付费名义的抢劫犯,不仅抢劫了众人心灵,还想拉我背黑锅。殊不知,关于知识付费,千年前的柏拉图已说:所谓智术之师,不就是用批发或者零售的方式经营精神粮食的人吗?柏拉图劝众人,我的朋友,赶快停止吧,不要把你最贵重的财产拿去赌博,因为购买知识的冒险性比购买酒肉大得多。殊不知,欢乐苦短,忧愁实多。写作还有另一种用途:安放自己的心灵。

终于不想再沉默。24岁到36岁的12年,是博览群书的12年,而接下来的12年,是著述的12年。

这一年,3月底与中信出版社签署出版协议,接下来,《认知三部曲》、《文心三部曲》与《大宗师三部曲》,学统、文统、道统九本将陆续出版。12月底与三联出版社签署出版协议,从数百篇文章中,精选三十六篇,结集成书。先是以精选集告别24岁到36岁。接着37岁到48岁,用12年时间,陆续出版完毕《认知三部曲》、《文心三部曲》与《大宗师三部曲》九本书,此生无憾。

这一年,认识一位出版界朋友,听说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一流的出版工作是造词,尽量造那些能在口语世界流传的大词。比如他出版的《故事》、《角色》、《对白》编剧三部曲就是如此。上帝分配给每位作家的写作配额是有限的,作家应该专注心力,出版少数作品。按照我习惯的术语,大词即大模因,因此,那些游戏之作,不再出版,岁末,不断问自己:我希望给世界留下什么大模因呢?

这一年,除了写书之外,全年给《财新周刊》的「心智专栏」供稿32篇;个人微信公众号与博客发表29篇。思想以质胜;文字以美胜。我的写作风格依然是不写时事,追求美感。值得推荐的文章,归类如下:

  • 演讲:古典教育与未来教育、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
  • 答疑:学习十二问、知识十二问、卡片十二问、职业十二问、生活十二问
  • 推荐序:《心流》推荐序:胜利者一无所获、《智力是什么》推荐序:人生标准九
  • 心智学徒:给自己的教育、七月夜谈、新人七法
  • 安静者:37岁,谢谢你、致弯道超车者、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 写作:文成法立——中国写作之道、写作十二问
  • 招聘:当脑认知科学遇上教育

再说说读书。这一年,读书比往年少,好书却远超去年。因为工作忙碌,以电子阅读为主,购买电子书远超往年,总计 2301 本;总计购买实体书 1124 本,其中京东 77 本;亚马逊 1047 本。另有师友、出版社赠书 300 余本。

这一年,读书最大收获是,对宋明理学略知一二。世人只知朱子阳明,却不知横渠二程,象山船山,颇为可惜。流俗之所非,而大美存焉;立天立地立人,反经研几,精义存神,以纲维三才,贞生而安死,则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新建「正蒙学社」,向张横渠、王船山两位先贤致敬。

这一年,开出书单远超往年。因花费极大精力带团队,先后组织数十次读书会,精读人工智能、儿童脑科学、认知科学等好书。最值得推荐的书单是:碎片时代的经典阅读(1):什么是作家? 、 碎片时代的经典阅读(2):宇文所安、艾柯与卡尔维诺 广义来说,我的所有文章都是读书笔记;狭义来说,过去一年最喜欢的读书笔记则是:2016年读书札记

这一年,给四本书写了推荐序,其中已出版弗林教授的《智力是什么》(人生标准九)、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的《心流》(胜利者一无所获)。2018年将出版平克的《风格感觉》、李晓煦老师的《三生有幸》。

我是阳志平,我是作者,也是读者。

创业者与安静者

这一年,安人心智集团发展顺利,团队人数从三年前刚起步的四人到今天近百人。核心子公司有两家:爱贝睿(基于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儿童教育机构)与开智(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科技公司)。我作为掌门人在这里感谢所有师友的支持。过去三年,整个安人心智走得低调且扎实。从零创造一个健康、快乐且富足的认知科学公司,始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这一年,爱贝睿最棒的产品是「未来脑计划」家庭版 —— 基于脑科学的宝宝专属成长方案。怀胎十月,一朝分娩。闭关研发许久,终于在上周发布。上线三天,销售火爆,看了妈妈们的感言,感叹过去一年,辛苦也值了。

这一年,开智最骄傲的产品是「写匠」—— 基于人工智能的中文写作辅助工具。这款产品闷声研发近两年,仅为写作班内测,于11月月底,正式对外发布公测版。

除此之外,两个团队还干了不少大事,比如爱贝睿团队出版《养育的选择》、《聪明养育》、《自主教养》等育儿畅销书,累计百万读者;自制视频课程8门,并与得到、喜马拉雅等合作推出系列音频课,成为儿童教育领域的头部品牌,十万付费用户,千万播放。

再如开智团队成功举办第三届开智大会:创造与热情,路意、陈虎平、黄扬名、李雪凇四位老师奉上精彩演讲。大会结束时,不由感慨万千,一个如此奇葩的大会,不谈名利多谈内在动机;不谈知识变现多谈知识源头,竟然不知不觉,坚持三年了。异类遇见异类,追求内在动机的人,每一年,在此相遇。

这一年,依然在培养人才上耗费极大心力。与 23 岁第一次创业最大区别是,早已明白,什么是商业,什么是浮华;什么是可以妥协的,什么是永远坚持的底线;谁是同甘共苦的同行者;谁是无关痛痒的看客。三年来,聚集越来越多内在动机驱动的同行者。

在中高级人才培养上,还尝试了一种新方式——全职学徒。从数百封简历中挑选出一位同学,她恰恰是第一位来信者。当时的理由是:一个人最迷人的地方却是其矛盾之处。理解一个人,要看其矛盾之处。 果然,我的直觉对了。这位同学担任我的全职助理大半年,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执行高效。带着她见了无数大牛,看了无数项目,我想,她的视野从此大不一样。

令我想不到的是,我从学徒身上学到的东西同样极多。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用曾国藩的话来总结,再合适不过——人有四大福相: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人有两大凶德:傲慢和多言。

年轻气盛,肚子里有货者,容易谋生,常常不够谦逊,傲慢多言。历史上无数故事可以佐证。那如何让一个人既保持锐气、内在动机驱动、真诚,又能谦逊、慎言?其实颇难。曾国藩、王阳明有时候做得好,有时也不够好。24 岁到 36岁之间,我只会告诉那时的我,一意孤行,心气第一;到了今天,我则会说,戒惧慎独。

思想也好,行动也罢;写作也好,读书也罢;创业也好,生活也罢,我希望自己始终是一个安静者。我的人生,如果提取最大公约数,我称之为「安静者」。它语出《道德经》,「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这是一段我反复吟诵,赞赏不已的好文字,谈尽人情世故与求知真相。翻译为认知科学版,意思是:1)no zuo no die;2)有理性思维才算聪明,光智商不够;3)高理性思维符合自然之道,能规避风险;4)怎样提高理性思维?致虚与守静。也就是古版专念与自我决定论;5)光理性思维还不够,还需同理心与灵性。同理心来自换位思考,灵性来自登高山,涉大川,观沧海,与自然一体。

在这样一个难以静心的时代,如何真正安静下来?答案在王维那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安静。——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依然是安静。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却说,王维不是一个真正安静的诗人,而是一个用很大力气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人。那是「安禅制毒龙」;也是「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小结

我是阳志平,我就是我,独一无二。

阳志平 2017-12-31

备注:2014年总结,请读:再见,2014(上) 与 再见,2014(下)。 2015年总结,请读:旧岁;2016年总结,请读:我的2016年。

创造与热情:写在第三届开智大会之前

2017-08-05 08:00:00

从来没想过,我这样反社交的人会担任策展人,操盘一个大会快三年了。从来没在公开场合提过开智大会。在这里,借同事采访之际,整理一下我办开智大会的初心,聊聊我为什么要办一个这样的大会,召集那些从不追逐名利的、内在动机驱动的演讲者。低调的开智大会,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Part1.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Q1. 今年是第三届开智大会了,阳老师您举办开智大会的初衷是什么?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大会,我是一个反社交的人,熟悉我的师友都知道,我从来不去拜访什么人,都是对方来找我。参加大会的人越多,那么你的收益越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我担任策展人,举办一个大会三年。

在举办首届开智大会时,我并不清楚开智大会意义何在。当初举办时,还碰到经济上的困难。约好的赞助商放我鸽子,我正想顺其自然地放弃。不想,陈虎平老师力挺,二话不说,第一时间捐赠几千元,劝我发动开智社群众筹。短短十五分钟内,收到开智社群众筹两万元。不少老师还在感叹,为什么不给自己参与众筹的机会呢?

于是,一个内向的人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联系场地、演讲者,最终,首届开智大会顺利举办。

回头看,促成首届开智大会的有两位关键人物。第一位是首先提议的安替老师。2014年10月开智书友会成立,聚集两百博士;2015年1月开智青年群成立,聚集三百青年。安替老师当时在开智青年群中调侃,年轻男女穿着正装去参加舞会是最美妙的事情。三百荷尔蒙冲动期间的高知青年越聊越来劲,最终决定筹办一个线下大会——虽然三年后依然没舞会。第二位是陈虎平老师,在我想放弃举办时,他的一句话说服了我:别去想什么意义不意义,将这么多好学上进的年轻小伙伴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是意义。

Q2. 演化三年,开智大会做对了什么?

第一届开智大会成功举办后,我突然明白了,开智大会是一个异类的年度盛会。你喜欢追逐内在动机,常常思考人之为人的那些谜题,如爱与智慧,如美与好奇,然而,你总得不到周边人的理解。直到有一天,你来到了开智,元科学、高阶模型、同侪信任与最小行动,无数可能的自我开始浮现,前路从未如此清晰。

每个年轻人在成为自己的路上,都走过弯路,24岁到36岁这段时间,错过的总是多过得到的;遗憾总是大于收获。绝大多数人放弃了,最终成为名利驱动的动物。总有少数人,坚持走到底,成为内在动机驱动的人。如果由这些年龄在35岁以上的异类来给年轻小伙伴,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我想,多多少少,有所启发。

正因为我是一位异类,我理解那些年轻人走过的弯路;也正是多年来,我离名利躲得远远的,反而身边聚集了一大帮内在动机驱动的「中年」小伙伴。 如此一来,从首届开智大会,就形成了她的独特格调与强大气场:

第一,保持纯粹。开智大会没有任何赞助商。 不是不想拉赞助,而是当时拉赞助失败了,最后变成社群众筹。阴差阳错,从此不需要讨好任何赞助商,根据自己的品味来做。一些技术大会,由于迁就赞助商,不得不安排一些无聊的演讲,送票都没人去。开智大会虽然收取门票,但每年售票都是秒光。

第二,创造模因。 开智大会成了新型模因的产卵场。每一届开智大会上,都会涌现出精彩模因,如第一届安替老师的「时空选择论」;第二届徐毅斐的「四不像」都是精彩模因。由于没有做任何线上直播,纯粹线下体验,提高了模因保真度,最终影响了不少小伙伴的行为。

第三,远离名利。 如果有讲者怀揣商业目的,我一定不买账。异类遇见异类,这是开智大会的意义,每一年,给这类内在动机的人提供一个相聚的机会。每一年,天南海北,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Q3. 说说开智大会如何挑选讲师以及每年的主题的吧?

我在首届开智大会举办之后,写下了挑选演讲者的标准:

  • 不装,为人热情,乐于助人
  • 有公认的作品
  • 有独特审美
  • 内在动机驱动,不为名利所束缚
  • 有内在热情,一下子能击中人心的那种
  • 演讲侧重人生故事,有情感披露,时隔十年后回看视频,依然能感动

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内在动机驱动与作品。 在每年大会上,可以看到这些内在动机的讲者,如何走自己的路。有的老师走得特别顺;有的老师走得没那么顺。当下是否拥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并非我在意的。我更在意的是演讲者是一位有趣的人。

再说一下开智大会的主题选择。我是一个懒鬼,推崇批量解决问题,因此在筹备第一届开智大会时就想好了未来。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将人类美好品质总结为六大美德和 24 种人格优势。每一年,我会根据当下时代主题,从人类美德中挑选两大美德,相辅相成,形成张力。人类美德不同维度,交错在一起,这种矛盾,比单向度的人更有意思。 比如首届开智大会主题是「爱与智慧」,其中「爱」隶属于仁爱类优势;「智慧」隶属于智慧类美德。第二届开智大会主题是「美与好奇」,其中「美」隶属于卓越类美德;「好奇」隶属于智慧类美德。

人类美德灵感生成器

Part2. 创造与热情

Q4. 说说今年的开智大会主题吧!

2017年第三届开智大会主题是「创造与热情」(creativity and zest)。其中,

  • 创造:隶属于智慧类美德,缺失该人格优势,导致「从众」;该人格优势反面是「平庸」;该优势过度导致「怪癖」。
  • 热情:隶属于勇气类美德,缺失该人格优势,导致「克制(禁欲)」;该人格优势反面是「死板」;该优势过度导致「多动、过度活跃」。

我喜欢「创造与热情」,认为它是我的生命写照。未来我也会以「creativity and zest」为题,拟作开智主题曲。这两个词凸显了开智社群的创造者气质:一方面需要用作品说话;另一方面能够坚持大时间周期。

三分钟热度容易,但坚持大时间周期不简单。拿今年的演讲者路意老师举例,一米九的大帅哥,他的生活与众不同。多数人创业奔着融资、上市去,工作与家庭失衡。但他在2012年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五年,安静地呆在深圳郊区,陪着可爱的女儿,与家人安静地生活。团队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地方。不融资不吹牛,不知不觉以品味赢得了几百万用户。

再拿陈虎平老师举例,我在微博上开玩笑说他是一位鸡血娃,虎平特别不像中年人,他甚至比20多岁的小朋友更热情。他的生活单纯有力,迄今翻译、创作10余本书,十年下来,平均一年一本。

再拿陈虎平老师举例,我在微博上开玩笑说他是一位鸡血娃,虎平特别不像中年人,他甚至比20多岁的小朋友更热情。他的生活单纯有力,迄今翻译、创作10余本书,十年下来,平均一年一本。

Q5. 介绍一下阳老师如何认识这四位朋友的吗?他们都有啥有趣的故事?

开智大会演讲者普遍拥有一种跨学科的气质。路意老师读书时念的是飞机管制,但如今是一位有意思的设计师。他从事过5年的算法研究和软件工程,后转行从事6年的用户体验设计与管理,之后再次转行以产品创新进行创业。

我与路意老师结识在开智书友会。在书友会里,他分享了大量读过的英文书,当时就觉得蛮有品位。之后在深圳开智沙龙,就做了精彩分享。此外,路意老师还是《深泽直人》简体中文版的译者。

与虎平老师是通过微博认识的。虎平如果推崇一个人,他会推崇得特别绝对。当时他密集读完我的博客,不断在微博上引用我的文章,从而得以认识。认识虎平之后,发现我们品味一致,兴趣重合极大,如都喜欢认知科学、演化论、心灵哲学等等。

虎平老师是一个内在动机饱满,单纯有力的人。首届开智大会举办,他第一个掏钱支持,《追时间的人》出版,他自掏腰包买来两百本送给值得送的年轻小伙伴。每次与虎平见面时,都发现他在操劳整个中国与整个一代年轻人而非自己利益。 他说过一句话我十分感动,他说攒钱没什么意思,还不如资助那些有潜力的年轻人。年轻时,能遇到虎平这样的老师,会多么幸运!

与李雪凇老师结识类似虎平。他是一位创办了二十年的集团公司董事长,房地产营销圈的公认大师。中国多数豪宅营销都由他的团队策划推广。他也是狂热的认知科学与重度阅读者。当他发现买到的认知科学图书上,不断出现我的名字时,他就去读我的博客,然后叫助手联系我。当时以为这人肯定是那类我不太想结识的名利驱动的人。见面之后,才发现雪凇是一位极有趣的人。之后带团队小伙伴回访雪凇团队,惊呆了,在朝阳区一个三层独栋,近两百位设计师,围着成千上万书。第一次见到一位将公司设计为图书馆的小伙伴。

跟黄扬名老师的结识相反,是我跑到台北找到他的。黄扬名老师坚持写了十余年博客,一篇博文提到了他对注意力评估App开发的看法。我觉得写得太好了,写了邮件,约了去台北拜访。第一次见面,是在台湾大学附近的一个咖啡馆里,两人聊了很久。但发现我误解他了。我是冲着儿童注意力去找他的,可他那时科研主攻方向是老年人认知老化。因此,当时并没有直接合作。机缘巧合的是第二年,我开始做认知老化,想到这个是扬名老师主攻方向,又跑到台北和扬名老师启动合作,共建实验室,也就是安人心智的认知与情绪实验室。

自从2014年创办安人心智集团以来,最幸运的事情是遇到一批非常聪明勤奋善良真诚的小伙伴们。毫不夸张地说,扬名老师是我的贵人。认识扬名老师之后,先是合作开发了两款中老年人脑力评估与脑力训练的App;接着又是在儿童脑认知科学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上线课程、App等。当然,我最喜欢扬名老师的童心!扬名老师会特意飞到香港,就是为了看米菲展览;扬名老师也会为了感谢团队小伙伴,快递一堆好喝的台湾奶茶过来。

从我与各位老师的结识过程可以看出,内向者社交不二准则是用作品说话,你的作品能够让你和很多人建立君子之交。另一个启发是,这些老师对技术理解都很深刻,并且用产品来承载思考。传统社会,你的品位只能影响一两个人,但这些老师的作品,可以影响数百万人。对于创造者来说,技术可以成为他的思想品位审美的放大器。

Q6. 一位创造者总会有热情消退时?阳老师您如何调整?

一位创造者,肯定会存在低谷期和高峰期,热情消退不可避免。有低谷是正常的,但是要从低谷中学到一些东西。

2008年,我处于低谷。我从低谷中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个人节律,时间的节拍比目标更重要。你每天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比你用这些时间来做什么更重要。有人会关注我要达成什么目标,这个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每天的生活节律:你是每天热衷参加无聊聚会,还是花时间读书思考?五年十年之后再看,会产生复利效应,把你和别人区分开。

村上春树说,职业小说家与业余小说家的区别,在于不论喜不喜欢写,每天都会写10页左右。希望你构建更好的时间节拍,成为职业创造者,而不是一个一辈子打酱油的创造者。

Part3. 异类遇见异类

Q7. 开智大会带给您最大的惊喜是什么?

开智大会演讲者多是我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他们,但是通过他们的演讲,我发现了他们不一样的维度。第一届,我在听到安替老师的「时空选择论」时太激动了;第二届,在听到徐毅斐老师的《慢慢地做一只麋鹿》时,当场哭了。创业不易,徐老师在三百人的会场,认真剖析自己作为一名四不像的异类,一次又一次探索的经历,感人至深。我期盼十年后,重温开智大会的历期演讲,依然感动。

Q8.您希望大会变成开智群友的小众聚会,还是变成一个更有影响力的大众活动?

一个坚持三年的大会,会有自己的生命力。未来的大会,究竟依然小众还是变得更有影响,这不取决于我,更多是开智社群小伙伴共同决定。无论如何,未来开智大会,我会始终坚持这三条底线:

  • 选题的坚持: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建一个美好世界,坚持以人类美德选题。

  • 讲者的坚持:每年的演讲者必须是内在动机驱动的。

  • 格调的坚持:坚持前沿科技,面向未来,反民科反鸡汤。
 除去这三点,其他开智大会每年的形式、人数、场地,都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妥协。这就是开智大会的底线与妥协。

Q9. 开智大会的口号是鼓励内在动机的人相遇,那您认为每一年异类聚集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内心渴求什么?大会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开智大会马上第三届了,她强调异类遇见异类,是内在动机者的聚会。在大会期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不少年轻小朋友的职业生涯因此改变。我讲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第一届开智大会,有一位做金融的小朋友开智晚宴期间,坐在安替旁边,被安替老师说的眉飞色舞,毫不犹豫抛弃了金融行业的高薪,加入了安替老师的财新世界说。看似这是一个年轻人被理想感召,踏上英雄之旅的故事。但是结局不同于所有人想象。成年人的行为模式往往已经固化,她跟着安替老师创业一年多之后,又回到了金融行业,因为媒体行业的薪资与金融行业还是蛮大的。虽然最终退回去了,但是这段经历,我相信对她的人生有极大影响。

有时候就是通过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职业生涯出轨,会让你更明白自己真正的动机。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有时候你也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强大。

第二个故事。与我身边的一位同事有关,时间到了第二次开智大会。他是一位做了五年的资深HR,但一直想转型做算法工程师。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转型成功忐忑。但是他来了开智大会之后,看到这么多内在动机、朝气蓬勃,不断思考的小伙伴,信念一下就坚定了。他在今年一月份离开长沙,加入了开智团队担任全职算法工程师,是团队中公认的人品与能力标杆。

第三个故事。一位我不太熟悉的朋友,她原本在南京,业余热爱绘画,但一直得不到周边人理解。去年参加第二届开智大会时,受到了徐毅斐老师的影响,离开了舒适圈,来到北京工作。在徐老师手下获得极大的成长。

回头看一下这三位小伙伴,有的人改变之后又回去,有的人改变比较顺利。历届开智大会演讲者年龄都在 35岁以上,可以给你在年轻时的异类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开智大会是一个触发器,但你的道路,终究得你自己来走。

小结

就像我创立了开智一样,开智其实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我。在《追时间的人》后记中,我写道:

或许,我于世界与知识,是一位贪心者。《心智三部曲》向GEB致敬;《文心书话》写在平克的《风格感觉》(the sense of style)之前;《黑暗三部曲》向阿西莫夫与《银河英雄传》致敬,旗下的安人心智公司向Deepmind与保罗.巴赫-利塔(Paul Bach-y-Rita)致敬。我更希望成为平克、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但命运偶尔会将你推向布罗克曼的位置。以一位创作者姿态,向那些曾经感动过你的人,也许就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知识传承的觅母吧。九败一胜,行进的路径,曲曲折折,进步时欢然,退步时淡然。

这也许就是人生与命运的真相吧。

热情地创造,无论胜败。即使行进的路径,曲曲折折,进步时欢然,退步时淡然——这也许就是人生与命运的真相吧。

阳志平
2017-08-06

创造者手册001:开篇语

2017-06-18 08:00:00

1

心情有点低落。昨天下午,突然收到好友程老师发来的信息,一位朋友不幸因病于周六清晨去世。2014年5月,我发过一条纪念彼此友情的微博:

十年时间,当面深聊过的心理学站点负责人是蓝心网的杜;PsyTopic 的肖;还有早年华夏心理的刘。风吹雨打去,曾经的喧嚣都会淡掉。而不以心理学为宣传点的,心理学人做的卖性用品的,开幼儿园的,市值日益庞大。

这位朋友,是 PsyTopic 创始人肖,一位毕业于华东师大心理系的心理学人。当年,正是通过程老师的介绍,我得以认识这位才华横溢的同行。程老师以审美与思想著称,一直被我暗暗认为是朋友圈中最聪明的人。他极少给我引荐俗气的人,当他眉飞色舞谈起一位朋友,恨不得介绍我们马上认识时,我知道,这位新朋友,准是同类。他们的名字叫做——创造者。

2

今天心理学人毕业后,从事用户体验、产品经理等工作,屡见不鲜,而在十年前,却是稀罕。肖从心理系毕业后,投身IT业,离职后以独立设计师身份谋生。他业余创办的PsyTopci,致力于心理学科普,以他独特的审美,影响了当时不少心理学爱好者。

世事多变,多年未见,却是永别。

上次合作,还是汶川地震时期,我在地震当天下午,发起一个灾后心理自助组织,而肖则提供了精美的灾后心理自助手册彩页设计。在一周内,给灾区捐赠数万份。之后,又捐赠我组织各位心理学人联手编撰的《灾后心理自助手册》图书七万册。

Hualaoshi

上次见面,忘了是上海还是广州。那时,我还在经营一家心理测量公司。与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一样,心理系学生因为独特的知识结构,往往毕业多年后依然以曾经学过这个专业为荣。不少投身心理学行业发展的心理系学生,都是情怀大于商业。以肖的才华,同时在设计、编程与心理学三个领域的修养,投身任意一个当时热门的互联网公司,都可以获得高溢价,然而,他只是默默地设计、写稿、编程…….. 以一人之力维护着一个流量不小的心理学科普网站。

那时的我,同样如此。有感于中国心理学领域,骗子横行,伪科学流行,各路同行完全漠视国际通用的各类心理学家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因此,我在2007年,发起了中国首届心理商业机构年会,广邀各路同行与会。在会上,将《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强制派发,并要求与会同行,签署《中国心理学从业者公约》。

现在回头想,这事多么中二。邀请同行与会、强制签约。如果是现在的我,做不出这类事情了。不过,年少时就是这么轻狂。

3

可是,这个世界会留给那些轻狂的年轻人那么多时间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微信那头告知我消息的程老师,有点难过。

而我,同样有点难过。

自从放弃心理学家的身份认同后,改用认知科学家来锚定自我,我已经远离当年那个心理学圈很久。再看到乱七八糟的什么色彩心理学,什么NLP,什么灵修,我知道,就让那批混蛋去骗好了,跟我有什么关系?世界还有那么多好书等着我去读,还有那么多迷人的智慧等着我去探索。

三年前写的那段微博,调侃只做心理学的,反而不如一些将心理学应用在儿童教育、性用品营销中的发展顺利。我的安人心智集团,同样多了一家儿童教育公司。

只是,半梦半醒之间,每位心理系学生依然会记得信度效度、双盲实验、因素分析,那些早已揉入血液中的那些东西。 我真的忘记了吗?

难道,心理学工作者只有善用人性的弱点,才会发家致富吗?难道,非要去融资,非要去创业,这才是创造者唯一的路线吗?

我不相信。

4

想起了另一位同样早逝的英才 Aaron Swartz。

他14岁,创造了RSS规范,影响了我的阅读行为十年;之后又设计了Markdown语言规范,又影响了我的写作行为十年。

2006年1月,他创办的公司 Infogami 与 Reddit 合并。之后,Reddit 被出售,他跟着去旧金山工作,然而,这却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成了之后导致他自杀的因素之一。

人类之创作,多半是出于创造力、好奇心、新鲜感,以及对个人英雄主义的信奉——我肯定可以做出伟大的作品,当然,还有信仰,或者追求真理或者追求美感。但是,今天的创业者真的需要的是这些吗?

权术、对人性弱点的利用、各类吹牛以及复杂而非简单的社交、所谓的团队精神,当然,还有各类抄袭。这些,日益成为创业者的标签。创业者的焦点转为:我如何利用各类人才与资源做出超级大大利润的事情。 在这样的视野之下,创作者成为可以被牺牲、被忽悠、被洗脑的棋子。

而创作者的标签:创造、好奇、作品、信仰、热情、善变、敏感、孤独、个人英雄主义,不再重要。它们真的适合创业者的品味吗,被创业者真正尊重还是背后嘲笑?是团队中的基石还是壮大之后可有可无的一份子?今天的人们,还有谁知道那些优雅的产品背后的贡献?

各类手工作坊主人与个人英雄,成为庞大的商业集团的广告点缀。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上市公司来显示自我成就吗?这应该是我们要用一辈子去追求的东西吗?

5

五年前, Aaron Swartz 自杀时,我写下了上述疑问。五年后,我没有清晰的答案。

只是,我知道,我不得不诚实地聆听自己。昨天下午,我一直在问自己,如果明天即将离世,我希望我的墓志铭如何写?

曾经希望我去世时的墓志铭如是写:思想家;作家;企业家。

不过昨天我不断问自己,

这个世界会留给那些轻狂的年轻人那么多时间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应该贪心。

原本,按照我的行程表,我应该尽快去给旗下各家公司融资、尽快让各家公司去上市、尽快去洽谈一个又一个高管,给安人心智集团引入一位又一位合伙人,剩余不多的时间,留给《认知三部曲》、《文心三部曲》与《大宗师三部曲》九本书。按照这样的行程表,这样一本类似去年《工作谈》的小书,怎么也排不上号。

世事多变,同样,意味着我可以用作品来纪念那些创造者。

那些在时间表上可有可无的事情,就让它彻底消失吧;那些看重的事情就让它成为唯一吧。人类除了商业、利益、金钱、名利,同样还有好奇、热情、敏感、脆弱。

因此,这本完全不在预计之中的《创造者手册》就此开写。它将延续我在2016年写的《工作谈:高阶模型》漫谈风格,在接下来的工作谈第二季中,我将谈谈创造者的那些关键词。那些轻狂、生猛,不愿意与多数人一样的「异类」。 它们是创造者新手手册吗?也许是,因为它的确会谈到成为创造者的那些技能;也许不是,因为它与工作谈第一季不同,问题多于答案,断言多于证据。

6

这个世界会留给那些轻狂的年轻人那么多时间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但这真的重要吗?

每位异类,也许可以像我一样,在离世时的墓志铭上如是写道,

这位轻狂的年轻人,没有辜负他的才华与好运,他的作品曾经让世界不一样。

谨以此悼念你,Lightor。

文成法立——中国写作之道

2017-06-02 08:00:00

此文是在认知写作学四期上课期间的即兴灌水,给各位同学示范如何快写慢改。未来会收录在我的《文心三部曲》系列著作中。著述、讲学、翻译、外加写匠等人工智能写作辅助工具,均是我重续文统的尝试。召集志同道合者,我将其命名为新古文运动:以中国韩愈、桐城派的古典文体为骨干,兼容西方平克等人的古典文风,提倡简单、清晰的写作风格。

Ways

我开创的认知写作学师法古典文体。所谓古典文体,西方代表作是 Clear and Simple as the Truth ,此书即将由开智文库出版简体中文版。另一本代表作是认知科学家平克的大作 The Sense of Style ,我正在写中文版推荐序,即将在大陆正式出版。 在中国此类流派则是从诗经到韩愈到桐城派再到曾国藩。

曾国藩推崇桐城派;桐城派推崇韩愈;韩愈则发起古文运动,向《诗经》、《论语》、《左传》与《史记》学习写作。那么,他们有什么主张呢? 这就是文成而法立,言出而法随。诗经如此。韩愈如此。桐城派亦如此。曾国藩还是如此。

文成法立,与中国文字与声音相互脱节有关。在《诗经》中,先有优美诗歌,才有诗歌句法。文字在前,规则在后。作品在前,赏析在后;自然在前,句法在后。这是中国写作源头一开始就讲究的。到了韩愈则是气盛则言辞皆宜,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到了桐城派,敷衍出义法之说,辩论文与法。

什么叫义法?简而言之,中国文人一向追求文以明道,将写作视之为安身立命之所。命在哪里?易经那里。你可以将《易经》理解为古代版的《黑天鹅》,告诉先民如何应对小概率随机事件,天惶惶,地荒荒,天命在我,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可以理解为古代版的《灰犀牛》,告诉古人如何应对大概率伤害事件,如困惑中国数千年的洪水。

为了对抗命运,回归写作真意。桐城派领袖人物方苞在八股文盛行时,号召重回经典,向韩愈学习,提出义法之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以义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写作,要言之有物,得有信息点;还得言之有序,组块得清晰,降低人们的认知负荷。 桐城派独得文采之秘。方苞以文章雅正著称。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认为:

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 、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茍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古文辞类纂序》)

为文者八,神、理、气、味是文章的精细活;格、律、声、色是文章的粗活。说完了桐城派。再说一下曾国藩。当年,三十岁出头的曾国藩,刚刚来到北京城厮混。当时的思想界跟今天类似,牛鬼蛇神横行,学派林立。曾国藩陷入思想混乱之中,不知道未来的路走向何方。他时而想成为一名作家,专攻辞章之学;时而想成为一名经世之才,专攻经济。还想成为一名历史学家,专攻考据。那时的历史学家更像是公共知识分子,借考据之名,指桑骂槐,点评世道。当然,他还想成为一名思想家。那时的思想家跟今天也不一样,更多遵循宋明理学,可以区分为道统之传与自得之学。道统之传是儒家正统,自得之学需要提出一套自洽的思想体系,成功逆袭。历史上最著名的自得之学,正是阳明心学。

曾国藩挣扎在四种取向之间:思想家、历史学家、作家、经世之才。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想成为:民科、公共知识分子、作家、大 BOSS。大家想想看,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同时 hold 住四个方向?所以,曾国藩非常痛苦。他的学习、生活习惯还不好,抽大烟,乱读书。曾国藩自承,原本庸人,三十开悟。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开悟的呢?

一切变化来自当时坐镇京城的湖南大儒唐鉴。翻到百年前的曾国藩日记,可以找到历史上的这一重要时刻:

至唐镜海先生处。问检身之要、读书之法。先生言:「当以《朱子全书》为宗。」时余新买此书,问及。因道:「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 又言:「治经宜专治一经,一经果通,则诸经可旁及。若遽求兼精,则万不能通一经。」 先生自言生平最喜读《易》。 又言:「为学只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辞章。考核之事,多求粗而遗精,管窥而蠡测。文章之事,非精于义理者不能至。经济之学,亦在义理之内。」 又问经济宜如何审端致力。答曰:「经济不外看史。古人已然之迹,法戒昭然。历代章,不外乎此。」 又言:「近时河南倭艮峰(仁)前辈用功最笃实。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先生尝教之曰:「不是将此心别借他心来把捉才提醒,便是闲邪存诚。」 又言:「检摄于外,只有’整齐严肃’四字,持守于内,只有主一无适四字。」 又言:「诗文词曲,皆可不必用功,诚能用力于义理之学,彼小技亦非所难。」 又言:「第要戒欺,万不可掩着」 云云,听之昭然若发蒙也。

这段话也许是影响中国百年国运最重要的一段话。正是有了唐鉴的点拨,改变了曾国藩。之后,曾国藩又直接影响到乡邻毛泽东。这段师生对答,就是曾国藩开悟的转折点。当时曾国藩在北京所面临的信仰选择、学派选择,不同取向相互纠缠。然而,湖南大儒唐鉴用一个巧妙至极的框架,将社会上纷纷攘攘的各类思潮予以统一:天下学问,归于义理;义理归于反身戒欺。

三十岁出头的曾国藩接触的一切先进思潮,无不被这句话囊括。曾国藩顿觉昨日之种种,蔽若尘土,幻如朝露,皆虚妄也。 回头看,为什么义理、反身戒欺如此重要?这就是我反复说过的:写作是人类给自己发明的大时间周期的最小行动。人类是基因与模因奴隶的机器人,更喜欢抽大烟,而非坚持日课。唐鉴的反身戒欺,帮助曾国藩成为自己的主人。之后,曾国藩将其细化为修身十二法:一主敬、二静坐、三早起、四读书不二、五议史、六谨言、七养气、八保身、九日知其所亡、十月无忘其所能、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门。

当年的曾国藩非常激动,写了系列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往事的后悔,以及对未来的向往。这就是《杂诗九首》。我们先看看第一首。

早岁事铅椠,傲兀追前轨。张网挈陬维,登山追岌。述作窥韩愈,功名邺侯拟。三公渺如稊,万金睨如屣。肠胃郁千奇,不敢矜爪觜。稍待兰蕙滋,烈芬行可喜。岂期挝驽骀?前驱不逾咫。滔滔大江流,年光激若矢。春秋三十一,顽然亦如此。染丝不成章,橘迁化为枳,壮盛百无能,老苍真可耻!樗散吾所甘,多是惭毛里。

春秋三十一,顽然亦如此。三十一岁了,我还是如此,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了。再看看最后一首。

谁能烹隽燕?我愿燎桑薪;谁能钓巨鳌?我愿理其纶。南涧笔苹藻,可以羞鬼神。大材与小辨,相须会有因。嗟余不足役,岂谓时无人!

虽然我不是大材,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亦能成器。他在写给另一位前辈的信件中,如此感谢唐鉴:

国藩以兹内省,早岁所为涉览书册、讲求众艺者,何一非欺人之事,所为高谈古今、嘐嘐自许者,何一非欺人之言!中夜以思,汗下如霤。顷观先生所为楹帖「道在存诚」云云,旨哉其闇然君子之言乎!果乎诚而不欺,则圣学王道又有他哉!镜海先生庶几不欺者也。

道在存诚!曾国藩从此步入正轨。文风承自韩愈与桐城派一派,推崇「为文全在气盛」。又如是说:

奇辞大句,须得瑰玮飞腾之气,驱之以行,凡堆重处皆化为空虚,乃能为大篇,所谓气力有余于文之外也,否则气不能举其体矣。

他对古典文体的继承,最典型的文论莫过于《湖南文征序》一文。试读开篇: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第二段第一句「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向中国写作最古老的源头「文成法立」致敬。同样,「约有二端:曰理,曰清」,又是致敬桐城派。之后曾国藩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立言文章八美:

尝慕古文章之美者,约有八言:阳刚之美曰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曰茹、远、洁、适。蓄之数年,而余未能发为文章,略得八类之一以副斯志。

句法有阴阳,文章亦有阳刚阴柔,阳刚之美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曰茹远洁适。曾国藩独得刚毅好强,一生屡败屡战。试看曾国藩论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此六卦《大象》,最切于人。颐以养身养德,鼎以养心养肾,尤为切要。

从此,文品人品高度统一。至此,曾国藩找到了通往心灵自由之路。暨选录古今诗十八家,积攒社会资本,再建湘军,无所依傍,浩然独往。多年后,又有后生小子毛泽东继承气势磅礴文风。这就是中国写作之道。文以明道,写作是洗心养气的学问,关乎自我修炼,文成可安身,可立命,可治学,可经世致用。

在《诗经》那个时代,它是文成而法立,言出而法随;在韩愈那个时代,是气盛则言辞皆宜;在桐城派那个时代,是以义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在曾国藩那个时代,是自然之文,也是文章八美。在认知写作学这个时代,是修辞以立其感,也是忧来生别离。

  • 阳志平
  • 2017-06-02

道统、学统与文统

2017-03-29 08:00:00

本文为写给开智部落三期成员的欢迎辞

很高兴与各位同学在春日相逢。今天惊觉,去年十月组建的开智部落已逾千人。蛮有趣,一个想法,半年后演化成今天这样。有幸与大家一起见证了开智部落从零到一。App,WebApp,卡片,直播,im 等根基日渐稳固。我相信,1000+ 创造者聚集在一起,在认知科学与前沿技术加持下,将使得未来开智派系发出更强声音。

说说我的取向,道学文三合一。在道统上,我并不认同杜维明等儒家老路子,骨子底里不信佛来不信道,推崇帝力于我何有哉。多年前,梁启超在北大讲授《传习录》时,开篇语谈「道学与科学」之分,科学尚博,道学则一言半句,可以毕生受用不尽。我要构建的新道学,它不同于阳明心学或宋明理学,而是以认知科学、心灵哲学、本土心理学、行动科学这样能够与现代科学话语体系对接的新学科为根基。

在学统上,借助历次演讲,我厘清了人类的高阶知识体系——模型、故事、行动三者而已。如果以 100-1000-10000 年为尺度,你该如何掌握改变世界的核心力量?孔子喜欢文行忠信四科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柏拉图推崇辩论、修辞与文法智者三艺,以及算术、几何、天文与音乐贵族四科。在今天,我倡导五大元学科。

在文统上,三年四期认知写作学的讲学,数千学员教学相长,终于明白了,我要掀起二十一世纪的新古文运动,重返古典文体。所谓古典文体,西方代表作是 Clear and Simple as the Truth ,此书即将由开智文库出版简体中文版。另一本代表作是:the sense of style ,平克大作,我正在写简体中文版推荐序。

在中国类似流派则是从韩愈到桐城派再到曾国藩。在《诗经》那个时代,它是文成而法立,言出而法随;在韩愈那个时代,是气盛则言辞皆宜;在桐城派那个时代,是以义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在曾国藩那个时代,是自然之文,也是文章八美。

牛鬼横行时,我本楚狂人。不信公知远离世事。人生本已寂寞,难以述说,然既然下山来,便应如履薄冰,秉承初心。我之心智学派,始于丙申;文行忠信,义利相济。重返中国文化源头与世界巅峰智慧源头。阅读经典,修身养性,日有寸进。孔门三千,贤人七十二,文行忠信,十大弟子。今有后生小辈,不自量力,聚集志同道合者,谈诗论文,创造产品,好奇探索世界。

  • 道统:安身立命的学问,或称信仰;
  • 学统:经世济国的学问,或称知识;
  • 文统:洗心养气的学问,或称修炼。

我之道统是修己以安人;学统是五大元学科;文统是古典文体。《认知三部曲》、《文心三部曲》与《大宗师三部曲》,先叙学统;再述文统;后建道统。至此,立言可以矣。

春服既成,风乎舞雩,期待各位同学在开智部落,日有寸进。

  • 阳志平
  • 2017-03-29

备注:周六,终于与出版社正式签署图书出版合同,接下来,《认知三部曲》、《文心三部曲》与《大宗师三部曲》,学、文、道九本将陆续出版。十年藏剑,今日乃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