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Elizen

分享阅读、观影,以及一些杂谈

RSS 地址: https://elizen.me/index.xml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Elizen RSS 预览

叁拾周刊#002

2024-08-23 08:00:00

生活就像黄瓜,有时候需要整根吃下去,有时候需要细细品味。

八月的天,热得像是老天爷在地上支了口锅,把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给炖了。

黄瓜哲学

最近有个网红"黄瓜男孩"可着实火了一把。这小子在纽约时报上一露脸,就因为一句"有时你需要吃掉一整根黄瓜"给自个儿扬了名。我听了只想说:兄弟,你这是小巫见大巫了。以前我吃黄瓜,那可是一根接一根,连摘带吃,五根起步。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一个真的只是单纯喜欢吃黄瓜的人能因此成名,这概率怕是比中彩票还低吧?

但是,正如那位网红"黄瓜男孩所说。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有时需要一口气吞下,有时则需要细细品味。无论如何,让我们继续在这幅生活的画卷上涂抹属于自己的色彩吧。

生活的调味剂

上周末,趁着天气还没热到能把鸟儿烤熟,我们一家子决定去天津透透气。还写了一篇短文。这种不确定性,不正是生活的调味剂吗?就像我们去天津的那趟旅行,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以为能吃到地道的天津菜,结果却在回京的路上遇到了惊喜。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一个惊喜或者一记耳光。

最近嘟嘟的画画课出了点岔子,学校里的老师像是演了出"人间蒸发"的魔术,把升班的事儿搞得一团糟。这倒是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能用就行。看来这学校的班子,是连草都不如了。

我自己也没闲着,还是坚持了一周去两次球馆,中午的球场成了我的第二个办公室。最近学了个布克的投篮手型,感觉三分球上多了点力量感。不过这屈髋和手型的配合,就跟跳探戈似的,还得多练练。

工作上,各种标准和报告像是怕我闲着似的,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智慧家庭大模型、语音交互性能,还有家用电器的人机交互,这些名字听着就够让人头大的。有时候我怀疑,这些标准的制定者是不是觉得我们的脑子是用来当硬盘的。

时间的沙漏

前几天,我一时兴起,给自己"加餐"了——买了Audible和Netflix的账号。这下可好,耳朵和眼睛都有了新食粮。只是不知道,这算是给大脑加餐,还是给懒惰加餐。幻想自己能躺在沙发上,左耳听书右眼看剧,感觉自己像是个被信息塞满的火腿肠。不过最近最喜欢的节目,是加州 101 在看理想上连载的「这就是美国」。把我之前在顾衡那听的欧洲历史,换了个角度串了起来。

最近还有个奇怪的发现,理发师里近视的比例似乎特别低。难不成剪头发还能治近视?要真是这样,我看我得把家里那小子抓去理发店当学徒了。不过转念一想,要是真把他送去了,怕不是要把客人的头发剪成鸡窝。

时间就这么悄悄溜走,像是从指缝间流走的水。有时候感觉自己像是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在时间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像是被冲走的树叶;另一半则在挤牙膏似的缝隙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像是在泥潭里拔腿。八月的日子,仿佛被太阳晒蔫了的黄瓜,有气无力地躺在案板上,连咬一口的力气都没有。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沙漏里,上半部分的沙子哗啦啦地往下掉,而我却在下半部分费力地往上爬。有时候爬着爬着,就觉得自己像是个陀螺,在原地转圈,看似忙碌,实则寸步未进。

最近还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给懒人的11条生产力建议。看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是个勤快人,只是偶尔会有点儿懒。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不是我懒,只是我的勤快还在路上。”

最后,留给各位一个小任务:试着像品味黄瓜一样品味生活。也许你会发现,生活的滋味,远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周末养老 - 天津

2024-08-19 08:00:00

周末去了趟天津,主打的就是一个挖沙子。这次试了试周五晚上出发的操作,却正赶上这两个月的限号,拖拖拉拉磨到八点半才动身。导航直奔酒店,选的是靠近海洋博物馆的地儿。一路顺畅无阻,但也折腾到很晚才到,娃已经困得东倒西歪,办理入住后直接就扎进被窝。

订的是希尔顿的欢朋酒店,原本纠结过洲际和皇冠假日,但考虑到去沙滩的距离,最后还是选了欢朋,据说早餐很出色。然而,事实证明预期过高,结果远不如之前住过的洲际。

第二天不用赶高铁,舒服地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饭后,出发前往东疆湾的人工沙滩。天儿太热,勉强撑了两个小时,大家就都玩不动了。原计划的天津菜也因排队太长作罢,最后选了万达的一家潮汕火锅,吃了顿下午饭。听说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有烟火秀,夜场票已经卖光,嘟老师也不爱挤人堆。巧的是,我们住的楼层高,还能隐约瞥见点儿烟花,他立刻来劲儿,赶紧穿衣服下楼,开车溜到附近。最后看了十来分钟大烟花,离得这么近,他上次这么震撼还是去年回老家,哥哥带他放烟花,那阵仗虽好,也比不上这场面的壮观。

周日早饭过后,下起了点小雨,本打算去妈祖文化园的计划取消,直接启程回家。路过武清,决定去奥莱逛逛,溜达了三个小时,照旧给他买买买。奥莱没啥好吃的,他也不饿,倒是乐呵呵地吃了个哈根达斯。下午原计划路过山姆买点玻璃水,快到亦庄时,我也饿了,顺便找了家私房菜吃,味道相当不错,是这周末吃得最舒坦的一顿。

晚上回家前,提前给他铺垫好了钢琴练习和英语作业,虽然他不太情愿,但还是认真完成了。最近一个半月,我感觉他的英语听力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每天半小时,除了累了老父亲,成效还真不错。我也正好趁机跟着他复习了一遍英语,这算是一举两得了吧。

叁拾周刊#001

2024-08-16 08:00:00

时间是个顽皮的小偷,它偷走的东西,从不归还。

生活的画卷

又是一周悄然溜走,仿佛指间的沙,想要挽留,却总是徒劳。都说 AI 不会淘汰人,但是 AI 会淘汰在未来不会用它的人。索性,我就试着用一用,看看它有什么魔法和本身,这周开始,写一个周刊类的小系列,回顾这七日的点滴,或喜或悲,或惊或叹。

这周,我给自己添了个新玩意儿——一个立式小架子。本想着能让案头的书籍规规矩矩地站好,谁曾想这架子倒是有自己的主意,摇摇晃晃的,像是喝醉了酒的醉汉。摞起书来才发现,有些书跟这架子一样,看着好看,用着不中。

整理的时候,不免想起那句"读三本新书,就滚去读一本旧书"的豪言壮语。如今看来,这誓言恐怕要和那些被我扔掉的书一样,成为历史了。人生啊,总是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意外,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从书堆里翻出什么惊喜或者发现什么早该丢掉的玩意儿。

小嘟嘟最近迷上了游泳,看他那股劲头,像是要在水里找到前世的鳃。不过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上三个月,他在水里就能自由自在地扑腾了。最近,除了跟我每天读读英语,还给他找了部动画片《Caillou 2024》,我看了两集,蛮有趣的,后面计划带他也看看,权当是英语听力训练。这事儿他也有点沉迷,毕竟每天的 15 分钟英语里,他会跟读一篇十来页的小绘本,这是可以算在他每月的读书挑战里的,等于对他来说,一个月读 15 本书这件事,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然后月底会大摇大摆来找我要礼物,不亦乐乎。

而我,经过两个月的适应期,把读书的数目定在了 6 本,别说,还真比较难,这个月即将过半,我也勉强读完 2 本,逼得我也得找来两三本小册子充数,才能勉强完成,至于我的挑战礼物,是嘟老师亲手画一幅画给我。他对自己的画,很骄傲呢。

学习的乐趣

说起英语,我自己也没闲着。约了个叫 Adam 的外教,每周聊一个小时,名字听着像是要带我回到伊甸园。最近的课上学了说时间的方法,in、before、by、at…突然觉得,时间这东西,说起来容易,可要是细细琢磨,怎么这么多弯弯绕绕?

每周两次篮球,这周只打了一场,最近有点跑起来总觉得双脚不听使唤,像是被谁在鞋底抹了胶水。抽空看了两部电影,《逆行人生》和《煽动者》。辛芷蕾的开场,就值两颗星,但徐峥这片子拍的,我觉得程序员不会喜欢,外卖小哥也不会喜欢,中年人倒是容易一把鼻涕一把泪,狠狠地恨一回。至于煽动者,我也没想到我能坚持看完,足见我对马特达蒙和阿弗莱克兄弟的容忍度有多大。

生活的滋味

上个季度的生日礼物,这个月总算收到,一张蛋糕卡,扫码一看,还可以买月饼,就想着中秋买个月饼算了。现代工业流水线上滚出来的月饼,圆滚滚的,裹着方方正正的馅儿,活像是被时代摁扁了的诗意。也不知道嫦娥若是尝上一口,会不会想着逃回广寒宫去。想起我小时候,都是自己带着鸡蛋,带着面,和五仁的馅儿,跑到一个作坊铺子去做月饼,那时候我以为所有的月饼都应该趁热吃的。

无意中还看到个视频,说发烧其实是件妙事。以前我也不知道,后来明白了,这是咱自己的身体,在分离抵抗呢。这话听着新鲜,细想倒也有理。人生百态,顺境逆境,兴许都是老天爷给咱们的小礼物。只不过有些礼物,拆开来不太好看,但里头的玩意儿,没准儿能让你受用终身。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像是从指缝间溜走的风,你想抓也抓不住。但仔细想想,每一天不都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吗?今天的阳光温柔了一些,楼下的狗叫声少了一些,街角的包子铺多了一种馅儿,这些微不足道的变化,构成了生活的底色。我们在这底色上涂涂画画,有时候画得不像,有时候画得还行,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画卷。

让我们继续在这画卷上挥洒色彩,期待下一周会有什么样的惊喜。

如何才能不变成晒娃狂魔

2024-07-24 08:00:00

我有一个笔记库,是的,我也是一个有时候会记点儿笔记的人。如果你搜索「育儿」或「教养」这样的关键词,里面的内容很少,零星散落在一些文章中。然而,搜索「嘟嘟」或者「日子」这样的标签时,结果浩瀚如烟海,一下子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了。

就说最近记录的两个有趣瞬间,一个是晚上躺在床上,他跑到我们中间去睡,美其名曰保护妈妈,我就在另一侧挤他,想让他回到自己睡觉的地方,他却说:就算你们两个都挤我我也不怕,我是捏捏乐。另一个是上周末,看恐龙展可能比较兴奋,给我出了个题,问我 1+1 等于几,我反问他,应该等于几呢,他说,「1+1 可以等于 2,因为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就是两个苹果,但1+1 也可以等于 1,因为一滴水加上一滴水,还是一滴水。」我刚要赞叹他的想象力,没想到前面全是铺垫,他继续说,「1+1 还可以等于 3,只要把刚才的一滴水分成两滴,那么刚才的一滴大水再加一滴水就变成了三滴。」这等胡搅蛮缠让我一时无言以对。

同样是上周,他和姐姐看《工作细胞》,这次美其名曰学习人体。等我回家,弄了个小黑板往我腿上一放,要给我讲一遍,他负责画圈圈,不会的字我要帮他填进去,有模有样地讲了一下 B 细胞家族,以及什么中性粒细胞之类的东西,我晕晕乎乎,他乐乐呵呵,又拿着小黑板上的成品,给十一讲了一遍,聪明的十一还录了下来,问嘟嘟教父,这玩意儿讲得对么,教父说,这种流畅程度差点儿他就信了。顺便说一句,他教父是个医学博士。

我那个笔记库里,记满了这些日常小事,既谈不上育儿,也够不上教养。这几年,我也读了不老少育儿书,有把持情绪的,有挥舞长矛的,有拿捏科学的,圣杯与剑、小米加大棒,反正有的没的都让你套在孩子身上试试。

有些书是很有用的,但大概三五本就够了,把孩子这个物种讲清楚就行了,父母没必要焦虑,更没必要把焦虑弄到孩子身上。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推荐《教养的迷思》和《自驱力》两本书,一本讲清楚基因和环境怎么影响孩子,一本告诉你小家伙的大脑发育是个渐进的过程,和我们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他们是要一步一步长大的,我们不也是一样学着人家爸妈,都没经验,互相体谅,互相包容最好。

写这么多,是因为最近读了几本闲书,有一本《The Child Code》,讲得也是环境如何影响孩子,基因又如何影响孩子,书的核心就是,用观察的视角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自己独有的气质,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弄成父母想当然的样子。书里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是研究人员观察自闭症儿童,最早医学人员认为是母亲的冷淡导致儿童自闭,这是他们观察到的相关性。随后,通过长期地观察,研究人员发现,是孩子的自闭逐步让母亲变得冷淡。因为孩子不会对母亲的信号做出反应,渐渐地,母亲也减少了和孩子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母亲的行为影响孩子,而是孩子的行为影响了母亲。

当研究人员对父母和孩子进行类似的追踪研究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与其说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更能影响孩子的行为,不如说孩子行为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孩子对教养方式的塑造作用,要大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塑造作用。是孩子在推动父母的教养方式。

这本书的中文序是万维钢写的,我觉得写得蛮好:这本书用科研结果告诉你,孩子如何,跟你「做了什么」关系没有那么大,但是跟你「是谁」关系很大,因为基因在这里有强烈影响。你自己的性格类型跟孩子的性格类型有个匹配度问题,匹配得好的主要是幸运,匹配不好的就需要学习。

回想一下,其实我们一直在跟着他的节奏走,他长大了一点,懂的多了一点,我们和他沟通的内容也逐渐丰富一点,从会爬到会走到会说,一路下来,他才是这个家的领航员。同时,我一直说,嘟嘟给我的教育,比我能给他的多得多得多。

回到文章题目,如何才能不变成晒娃狂魔?我的答案是,不变成晒娃狂魔是不可能的。他已经是我生活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了,他就是我的生活本身。不过我很幸运,我们之间很匹配,让我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观察对象,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读书边角料之 Other Rivers

2024-07-16 08:00:00

写《江城》、《寻路中国》的何伟出了一本新书《Other Rivers》,最近,他参加不明白的播客,听完我印象特别深的几点:

  1. 他两个闺女上小学 4 年级的时候,就知道高考要考 649 分就可以上清华;
  2. 90 年代他在涪陵的学生和 2019 年他在川大的学生之间,有一种很明显的对比,对于 90 年代的人来说,他们在变革时期,得到了很多机会,而川大的学生没有。另外,播客主理人总想问出这两代人中后一代在当下的环境中缺失了更多自由,但何伟却能很辩证地看到,90 年代的学生连自由恋爱的都不可以的,中国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从他刚来的时候不到 8% 到现在已经超过了  50%,中国学生的平均身高大概也在最近 40 年里长了 8- 10 cm;
  3. 他最大的优点是有中美两国的视角,而且他不断地强调,哪里都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这个事情不能单纯地说好或者坏,所以他闺女回到美国依然很卷,还在上汉语言和数学的补课,并且两个女孩貌似也很喜欢这样;
  4. 系统的稳定也是有好有坏的,多年前的中国人没有自由但有经济,如今可能经济不好,自由也没有,他觉得变革的地方在于教育,但是长远才能看到结果,同时,改变系统是非常困难的。

夏天

2024-07-12 08:00:00

每次打完篮球回公司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地下通道,还要穿一个公园,每几个月,公园里就会出现一些大爷大妈,搬着几个小板凳,胳膊上带着袖箍,可能是志愿者,可能是巡视员,三五成一群,坐在公园门口最阴凉的地方聊天,偶尔打量一下来来往往穿梭于公园中的人们。公园去年刚刚改建了一次,地方不大,但是有一篇儿童游乐区,还有一些带着科技感的健身器材以及一条 1 公里左右的健步道。

马路对面的公园已经拆掉了所有栅栏,据说是要和城市合而为一,作为城市功能的一部分,还记得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斯坦福大学,就感受到了那种没有围栏的象牙塔可以带来的震撼。我希望这个公园也拆掉它的栅栏,但它一直没有,听说是因为马路两边分属北京两个城区,自然由两个不同的行政单位管理,拆与不拆,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事。

家门口的朝阳公园有一部分是拆了的,打通了马路和公园的边界,就那么一墙之隔,墙消失了,从人行道进入公园,变成了迈一只脚就可以做到的事,不需要往南往北再走上几百米去找入口。马上就会发现,人们还是喜欢进公园的。

昨天中午,我从小公园回去的时候,几个老年人就坐在一进门的地方,在椅子周围的地上撒满了水,不知是用来清洗还是用来降温,远离他们行动范围的区域,就不见水了。但有几只小雀,在地上溜达,两只小爪子在一滩水中扑腾,水的倒影是一座不矮的高楼,旁边是即将开通的新的地铁,它们就像两个戏水的小孩,但和小孩不同的是,它们不仅在水中嬉戏,踩上两脚,还会低头啜饮几口。无论是打球的我,还是闲坐的老人,又或是几只闲庭漫步的小鸟。大家在这种炎炎夏日里,都在努力寻找让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以下,是嘟嘟制造的夏天。

7 月读书

2024-06-27 08:00:00

5 月和嘟嘟开始了一个阅读计划,我读 5 本「大」书,他读 20 本「小」书,月底的时候我勉强完成任务,他差了几本没有完成。6 月我们做了调整,我读 5 本,他读 15 本,但是活儿不能白干,书不能白读,我们说好,如果我完成任务,他送我一个他画的小卡,如果他完成任务,我也送他一份礼物。

截止到昨天,26 号,我读完 4 本,他已经读到 16 本,一脸奶凶地问我,礼物怎么还没有收到。我两手一摊,今天计划把月初买的玩具带回家。也准备接下来几天努努力,把 5 本书的任务完成,毕竟在音乐和美术上,我已经没有翻身之力了,要是读书这事再被打脸,以后在家里恐怕难以立足。

今天列了一下 7 月的阅读计划,给自己增加两本不太难的小册子,正好用来逼自己学两句英语。和嘟嘟制定每月阅读计划,是一个计划长期持续下来的小项目,不仅仅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竞赛,更是一种观察。尤其今年,他在钢琴课上的进步,以及课后训练时而耀武扬威,时而惨不忍睹的现状,基本说明了小朋友们的学习潜力无限,但学习耐力堪忧。

July-Reading-List

虽说学到什么水平,我们一向对他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惨在钢琴是他自己选的,给了我完美的借口来告诉他,自己选的路,得怎么走,走不下去,要怎么办。毕竟,早一点学会做选择,学会对自己需要负责的事情做选择,这一课比怎么学重要的多。人生到底是靠选择还是靠努力,他也能早早有个自己的想法。至少,没用几个月,就已经学会了如何娴熟地与姥姥讨价还价,以便中午能从幼儿园里跑出来玩两个小时。

小家伙天性就是要调皮捣蛋的,只要他知道捣蛋之后要怎么收场,就可以了。当年,只会贴着十一的脸问,为什么这个蛋糕我不能吃?如今,已经知道和十一盘腿坐下讲道理,我刚才弹琴/拍球/打爸爸是不是干得很棒,那我是不是应该吃个奶片?如此进步,我只能说,对于你,全是未来。

二〇二四年六月二十七日 记。

深夜发媸(39)

2024-06-06 08:00:00

1.

突发奇想回去翻了一下,第一篇《深夜发嗤》是 2016 年底写的,后面断断续续,这个系列一直属于「说真话」系列,或者说,是一个不在乎别人的,主打安慰自己的系列。再看这两年的记录,2021 年一篇,2022 年三篇,2023 年一篇,今年,这是第一篇。

说起来,依然是老样子,本来想写点儿啥,但没什么东西愿意分享出来,嘟嘟最近几个月一直咳嗽,医院大概跑了十好几趟。其他的事儿呢,看了几本书,全是重读,完全没看电影,准备好的剧,拿起来,又放下,脱口秀,摘了几个片段。基本不看短视频的我偶尔也看上一会儿。所以到底是哪变了,哪里不一样了,还是哪都没变,就是心态不一样了。

2.

要说写点儿什么,还是这礼拜才了解的,关于口语文化,文字文化和电子文化的演进的故事。历史传承的进程里,相对于文字文化,口语文化就像是暗物质,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在那里,深邃且巨大。去年开始,我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工作重心,都在所谓的「大模型」上,说人话就是一个叫做 ChatGPT 或各种其他奇怪名字的东西,一个能跟你聊天又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看起来能干一切过去人在干的工作。

最近,有两个关于它的小段子。一个是朋友在尝试用它工作的时候,面对惊艳的效果时表示,人如果用上这个东西,恐怕是要越来越笨了。另一个是,前两天这个 ChatGPT 宕机了,不能用了,有人吐槽,它一宕机我又要被迫使用自己的脑子了。

世上有几部传世的经典,比较有名的就包括荷马史诗,鸿篇巨制,当时却考的是口口相传。钱钟书更不用说,行走的计算机。我也见过一些老师,能精准的说出一道题的答案在哪本书哪一页的第几行,我们的脑子,的确有无穷的潜力,但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文字时代,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默认,书上讲的东西,印在纸上的东西,才是对的;他们会觉得,一切看得见的屏幕都是可以点击的。

我们有可能忘了,单单让大家都识字这件事,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过去有无数曲艺大家,是不认字的,一段段唱,就是一句句背下来的。我不知道哪种是好哪种是坏,这件事情貌似也没有办法用好坏简单评论。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ChatGPT 用多了,我的工作效率变高了不少,但我一定没有变得更聪明。反而是读了《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之后,我倒是觉得脑子里空出了好大一块地方,能装下几本早就想看的书了。

3.

Apple Music 出了一个人工编辑的,注意,不是人工智能编辑的, 100 张伟大专辑的排行榜,不用考虑,去里面随便挑一张,听起来就好,一定不会后悔。我最近在循环的是 The Beatles 的《Abbey Road(2019 Mix)》,除此之外,去年到今年,我收了几个新歌手,Olivia Rodrigo、Royel Otis、Iris DeMent 等等,奇怪的是,为啥我喜欢的歌手都这么不爱发专辑?同样,我爱听的几个脱口秀也不再开新专场。被逼无奈,我现在喜欢看的东西,都回到 90 年代或更早了。

这样也带来一个好处,前段时间我听到一张专辑,1998 年超级市场的《模样》,第一首歌《很久很久以前》直接点燃我。不知道这么听下去,今年年底能不能凑出一个推荐列表。

4.

本来呢,我只是因为手比较小,就一直用小一点的物件,像是 iPhone 13 Mini,大小正合适,可以单手相对舒服的拿着。因为屏幕也小,所以看个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就很没意思,索性就不看了,再然后,看个电子书也费劲,干脆也不看了。

慢慢,好处就出来了,我几乎没有在手机上消费内容习惯,现在连公众号都极少在手机上打开。技术进步太快了,早些年的时候,一台全键盘的诺基亚 E63,都能玩得不亦乐乎,趴在桌子上看一个没有巴掌大的 MP4 播放器,现在手里拿着多大的屏幕,都不够用。不过反过来想想,如果想抵制这一类的技术进步,也很简单,换一台老点儿的设备,买几本纸质书,收藏几张 CD 听,就可以了。

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得有趣。

5.

最后是一句我之前一直在找的话,总算是翻箱倒柜找到了,算是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现在想人间,能让我想起来光线如雨的,都是人齐的时候,父母年轻,孩子矮小,今天还在远方。穿什么衣服不重要。好风水,就是该在的都能瞧得见。

家书(2024)

2024-05-06 08:00:00

老爷子,

一切安好。

当一种生活节奏持续的时间足够长,就会变得简单,简单的时间足够长,就会变得麻木。比如我吧,上班,下班,带娃。甚至每个部分,都可以再分解成几个非常固定的模块,加一些偶有的变化,基本就构成了叫做生活的全部。我记得大概从我 9 岁开始,你的生活就是这种简单,上班,下班,吃药,睡不着觉,继续吃药,强忍着疼痛睡觉,还有后期中午有时候回来给我做顿午饭。无论我在与不在,你的生活都是那么无聊,那么无奈。

那个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无聊,但我同样不喜欢变化。说起来有些矛盾,可以补充一下,准确地说,是不喜欢意料之外的变化。我现在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暗藏着很多可能出现的意料之外,这让我很苦恼,又没有什么办法。也可以说,我不是一个应变能力很强的人,这一点恐怕我要赖在你的身上了。好在,十一在这方面是我的完美的互补,她是家里的将军,总指挥。嘟嘟有时候和我搭乐高,他喜欢当总设计师,却总是让我当副总设计师,不过他真正的角色更像一个督查,负责点评我哪里设计的不好。

他在按部就班地长大,只是大脑成长的速度似乎远超身体,当然身体更不算差,始终是幼儿园里最高的几个。最近半年一直在咳嗽,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反反复复也不见好,最近确诊的情况是有点哮喘,引起的原因可能是过敏性鼻炎。这几个月因为这件事,了解到不少东西,比如这不是个小概率事件,好多孩子都有类似的毛病;比如医院原来有一个叫做变态反应科的科室,最好先挂号到这里查一下,免去很多麻烦;比如其实有一些固定的药物和方法,可以减缓这一现象;比如,我认识的有娃的爸爸妈妈们给我的最终建议,几乎都是,大一点儿就好了。

这就是那些偶有的变化,有时候让人束手无策,有时候无可奈何。

让我更惊讶地是他的学习能力,这一年,除了篮球,因为他经常咳嗽,缺席比较多,其他两个很认真在上的课,一个已经被老师夸成自己的得意门生,另一个经常被老师夸奖他的想象力之丰富。同时,我更喜欢他在语言上的进步,他对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逻辑的理解,很难让我在聊天的时候再单纯地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来看待,他的语言思维是很完备的,在我可以用语言来解释语言之后,他表现出来的接收能力之强,对一个概念理解的程度之深,是可以让我暗自欣慰的。我不记得我的小时候,我也没有体验过别人的小时候,只有他的成长我是完全参与的,我很敬佩,甚至是羡慕。

我不觉得我还有多少东西可以教给他,而且他已经有很多东西可以教我了。这大概也是我期待的样子,他在快速地进步,我在缓慢地前行,如果可以,我还有一些知识之外的东西,叫做经验,可以像一个顾问一样给他提一点意见或建议。如此,在他某一天超过我的时候,我便是欣喜的,又或是骄傲的。那时,他像是一名船长,在波涛汹涌之中寻找自己的方向,我则可以安于某座小岛的一端,无风无浪。

在如何做父亲这件事上,到那一天我可以说,我可能比你好一些些。

两个月前,我看到一句话,没有摘抄下来,也忘了是谁说的,很后悔。我只记得一个大概,说人这一辈子,只有在小孩子快乐成长,父母身体健康,所有人健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它特别打击我,我努力去回忆,却发现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生活。可以和爸爸妈妈撒泼,可以和小家伙一起胡闹。后来我意识到,真得可以拥有这样生活的人,似乎也没有那么多,每个人都生如蝼蚁,在满是泥泞的肮脏的世界里挣扎着生活,小的时候,有幸的被人保护,不幸的被人欺负,大了一些,也试着保护别人,试着寻找爱。然后就像王子川在电影说的那样,他们也是学着他们爸妈,学着人家大人,生孩子养孩子,在一圈里活着。能赶上那种幸福生活的人,不多。

其实聊这么多有的没的,我是想说,我挺好的,所以才能胡思乱想这些东西。但我也不是那么好,因为我没有办法听到一点点关于你的消息。我总是能想起家里那张大桌子,上面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是你的药,早上吃的药,晚上吃的药,手疼吃的药,胃疼吃的药。在我童年里,一个是你的药,一个是奶奶的烟,就是我这辈子的基调。奶奶还很好,妈妈也不错。只有话最少的你,现在更是一句话都不再和我说。

我一直有些朋友,属于那种有事就说话,没事儿别联系的风格,这两年我有了一点变化,就是偶尔会搔扰他们一下,也逐渐从各种群聊中退了出来,转而经常找这些老朋友,真朋友,单独言语几句,哪怕就是一句问好。那种有回应的感觉,就让我舒坦很多,杳无音讯那种感觉,我确实怕了,也倦了。但我的老毛病依然在,就是不会表达,有时候挺耽误事儿的,十一说我就是太容易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这么一想,恐怕我还是要赖在你身上了。

我会刻意去观察自己,到底哪些地方更像你,有你的影子。后来我发现,骨子里那点劲儿,还真像你,但平时可能更像妈妈。你们俩,没啥大缺点,都有小毛病。每次我感觉自己又像你那么倔,就赶紧收一收,但心里也挺痛快,至少这点就能证明,我是你儿,你是我爹。

余不一一,你照顾好自己,我照顾好家里。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各美其美。

二〇二四年五月六日记

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

2024-04-22 08:00:00

这本书放在我待读清单里,应该有两年多了,因为之前吸收了一些好的小习惯,其中一条就是在添加待读或者待看这样的标签时,多写一句为什么。那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因为当初看到了关于书中的某段摘抄,一大段非常有煽动性的文字,让我深受触动,想看看书中讲了些什么东西。不过时光一转,两年多过去,新闻我越看越多,书却一直停在了作者的自我介绍。

终于,今年一次偶然的出差,赶上深圳一场雷暴天气,航班延误、取消,我也经历改签、退票,在机场赚了几个小时的无所事事的时间,索性在读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之后,翻开了这本《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

全书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应该是:有那个时间,多干点正事儿。

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你可能已經在過去十二個月的時間裡,囫圇吞下兩萬多則短聞──保守估計,每天大約六十則。我們就開誠佈公吧,你能說得出其中有哪一則,讓你對自己的生活、家人、生涯、福祉或事業,做出了更好的抉擇嗎?一個如果沒看到這則新聞你就做不出的抉擇。

在被作者讯问的人里,没有人说得出超过两则例子。以两万则新闻来说,这个比例太惨了。我自己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是:一则都没有。那么,

关于新闻

  1. 不读新闻不会错过任何真正重要的事:如果有一件事真的很重要,你會來得及知道的──從專業報導,從你的朋友、丈母娘或任何一個跟你聊過天的人那裡得知。
  2. 超过 99% 的新闻跟你的个人世界无关。我們從新聞裡聽到的事,都是我們影響不了的,把氣力轉移到你能影響的事物上,才是明智之舉。
  3. 越是号称「重大」的新闻,就越是无关紧要。沒有任何新聞是重要到沒有它你就活不下去的。
  4. 每年浪费在读新闻上的时间大概有一个月,与不读新闻的人相比,你每周只有 6 天,每年只有 11 个月。
  5. 如果真有重大事件發生了,即使是住在一個新聞穿不透的蠶繭裡,你還是能獲知消息。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會比所有的新聞企業更忠實地向你報導這件「天大」的事。你甚至還可因此得到詮釋資料(meta-information)的額外用途:你會了解朋友看重哪些事,以及他的世界觀,然後知道該如何評價傳遞新聞訊息給你的人。
  6.  真正關係重大的事件,大多是在你讀一本好書時得知的。
  7. 新闻让我们脑袋里带着的,其實是一張錯誤的風險地圖。让我们高估太空人,低估護士 .高估鯊魚攻擊,低估海洋酸化 .高估飛機失事,低估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高估意見,低估行動……

关于新闻的一点补充

相較於書籍,「新聞」是個新穎的發明,這種文體出現不過才三百五十年之久。全世界第一份日報,也就是萊比錫的《新到新聞》(Einkommende Zeitung),發行於一六五○年。

「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報紙只是假裝它們都知道,日復一日。」早在四十年前,有著敏銳洞察力的馬克思.弗里施(Max Frisch)就已經這樣寫過。

关于「关系重大」的一点补充

「關係重大」的最具體涵義是什麼呢?對此有兩種定義,比較狹義、嚴格地說,如果有某件事能讓你做出更好的決策,那它就是「關係重大」的;比較廣義者則是,所有能讓你更加理解這個世界各種關連性的東西,都是「關係重大」的。

新闻的危害

浪费时间,丧失专注力:

新聞消費的成本過高,因為它是種浪費時間的行為。時間是同時從這三方面虛耗的:首先,消費得花時間,也就是當你在讀新聞、聽新聞、在電視機旁追新聞、在筆電和手機上上下下滑新聞時,你浪費了時間。其次,重新聚焦需要時間,即所謂的轉換模式成本,也就是當你終於能重新專注回到被新聞分心前手上做著的事情時,你已經又損失了一些時間。最後,新聞對你的專注力的干擾,會在你消費過它之後持續良久,好幾個小時過去,那些新聞內容和畫面依舊在你腦海中陰魂不散,反覆打斷你的思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司馬賀(Herbert Simon)早在半世紀前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他說:「資訊會消耗掉的東西顯而意見,它消耗的是資訊接受者的專注力。資訊氾濫會讓人產生專注力不足的現象。」

产生疾病:

新聞會讓交感神經──自律神經的一種──保持忙碌,每一則攪動你情緒的故事,都會促使你的身體分泌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它在血管中流動,不管量多量少,都會削弱我們的免疫系統,並抑制生長荷爾蒙的製造。所以在消費新聞時,你等於是讓自己置身在一個壓力鍋當中,而長期的壓力又會導致消化機能與生長機能(細胞、頭髮、骨骼等等)障礙、緊張不安以及容易感染疾病。新聞消費的其他潛在副作用,還包括焦慮恐懼、具侵略性、眼界狹隘與情緒上的無感。簡單說,新聞消費者等於是拿自己的身心健康在開玩笑。

降低生活品质:

你的日子會過得更有壓力、更體弱多病,而且還會死得更早。這是個特別令人難過的消息,但至少它已經贏得你的注意。

放弃自己的权利:

誰定下了議題,誰就有主導討論的權力。讓新聞記者來決定你該做什麼,未免也讓出太多權力給這些人主導你的人生。

关于专注力的一点科学补充

美國的心理學教授羅伊.鮑梅斯特(Roy Baumeister)就指出,意志力和肌肉的運作方法類似,都具有短暫的時效性。在一場馬拉松競賽之後,你會沒辦法再像一顆網球那樣四處蹦跳。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簡稱ATP),也就是你的肌肉能量用完了,得再重新製造補充才行。而我們的意志力也一樣。針對這點,鮑梅斯特提到了意志力耗損(Willpower Depletion)的現象:假若你的意志力一開始就耗盡了,你將缺乏足夠的毅力去執行下一件需要韌性與魄力的任務。也因此,在你消費了許多新聞的工作日裡,即使不受浪費掉的時間影響,你還是會過得差強人意:因為你幾乎再無餘力完成任何工作了。

神經生物學家羅及基(Kep-Kee Loh)以及東京大學的研究員金井良太則都確認了以下的結論:一個人愈常同時消費不同類型的媒體,前扣帶迴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的神經細胞數量就會愈少。這是我們大腦內部掌管注意力、道德思考與控制衝動的部位之一。而在高度新聞成癮者身上確實觀察得到以下現象:他們的專注力退化,在情緒控制上也出現問題。

那些相对新闻的真正读物

「新聞」的相對物,就是那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或媒體格式,像是長篇的報紙與雜誌文章、論文、專題特寫、深度報導、紀錄片節目以及書籍。……但是要小心:這也遠遠不能保證它們就是重要的。只要它們出現在主要依賴廣告營收以維持運作的媒體上,把新奇的價值置於重要性之上的危險就依然存在。

你該轉而閱讀那些不怕傳遞,也有充分資源能夠傳遞世界複雜性的書與雜誌。對我而言,《紐約客》(The New Yorker)、《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外交》(Foreign Affairs)以及《經濟學人》的科學副刊,就是這類書刊。

极端的不读新闻的方法

你要斬斷所有連結,盡可能讓自己難以連上任何新聞入口網站。你該取消所有新聞電子報的訂閱、馬上把手機與平板裡的新聞 Apps 全數刪除、賣掉電視機(立刻做吧,要是等了太久,就不會有人想買電視了)、刪掉瀏覽器裡「我的最愛」及「書籤」上所有的新聞網頁。還有,絕不要將新聞入口網站設為瀏覽器首頁。首頁就選個從不變動的網頁吧,愈平淡無奇愈好,像我的就是維基百科。

温和的不读新闻的方法

完全放棄所有日報(不論是印刷版或線上版)、收音機、電視機以及社交媒體上的新聞播放,改為只閱讀一份週報(或週刊)。一份,不是兩份或三份,而且請讀印刷版的報紙,不要線上版。理由很簡單,因為印刷版的報紙上沒有超連結。……給自己設定一段時間,就給整份報紙六十分鐘好了。放心地定下計時器吧,這麼做,能將有害新聞對你腦袋和精神的損害降到最低。

如何选择这样一份周刊

選在報導上最不會大肆渲染,在營運上只有極小部分仰賴廣告收入的那一份吧!不過,如前所言,就只選一份。

在我心目中,大概就是经济学人和纽约客,中文读物可能是端传媒,财新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选出一份,确实难。

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其实是编一本对个人至关重要的「每日新闻」

或許它會包括下列新聞:一則有關家庭狀態的報導,關於孩子們今天做了什麼、在想些什麼,而我太太的心裡又有哪些想法;一則關於今天我原本能把哪些事做得更好的回顧,也就是某種形式的一日評論;一則包含驗血結果的家人健康檢查報告;一則有關我姑媽病情的狀態報導。除此之外,還有關於我朋友的身心狀況社區規畫中的減少車輛噪音措施之更新、垃圾處理計畫、翻新廚房的構想、休假計畫、與一個研究者互通的電子郵件、我下一本小說的構想、一個事業上的新點子、午餐時帶給我許多歡喜的一場談話的回顧。然後還會有一則來自鄰里、學校、城市,也就是來自區域或跨區域的通訊報導。最後或許還有關於既定的或已生效的法令變動,以及我身為一個寫作者需要具備哪些東西的報導。

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有我们自己的能力圈(专业领域)

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銘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待在裡面。這個圈圈到底有多大其實無關緊要。知道這個圈圈的邊線究竟在哪裡則非常重要。」IBM的創辦人湯姆.華生(Tom Watson)便是這種論調的鮮活明證。他曾這樣談論自己:「我不是個天才,我只是在某些點上有才,而我始終圍繞在這些點上。」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读书的方法

如果不想忘記自己讀一本書時到底讀了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連讀兩次。

如果你發現一本每隔一兩頁就會向你傳遞新知識的書,請把它讀完。緊接著還要再讀一次,立即且連續,中間不穿插閱讀其他書籍。連續閱讀一本書兩次的效力,不僅雙倍於只讀一次,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效力甚至可高達十倍。這種再讀一次的建議,自然也適用於篇幅較長的文章。

每个小家伙都是马小军

2024-04-16 08:00:00

嘟嘟从去年起,每周在幼儿园以及课外,多了一些课程,像是跆拳道,轮滑,篮球这样的东西,主打一个让他活动起来。除此之外,还有培养美感和乐感的美术与钢琴。据说到了小学,为了不让家长成为手抄报的劳役,美术便成了必修课;至于钢琴,只需求他不要像我这样五音不全便足矣。补充一句,像我这样不会喝酒又不会唱歌的纯种东北人,在东北可算得上是个奇葩。我那些发小在KTV里的喊麦,不逊色于《中国好声音》里的任何一个选手。

他对这些新课程没什么意见,有意思的就玩一玩,没意思的也得坚持。虽然有时会哭哭啼啼、显得可怜兮兮,有时又淘气捣蛋,耍点小聪明,但总归是规规矩矩地上课,认认真真做作业。

周二却有些不同,这天没有课,他下午四点就可以放学,和那帮小伙伴——恐龙小站队的队友们——在院子里撒欢。前两周有一个周二,恰好我外出开会,下午回家比较早,恰巧在院子里遇到了嘟嘟,抓到了观察他的绝佳机会。我确实喜欢观察这些小家伙们。

他和他的小伙伴正懒洋洋地趴在一个半球形的攀爬架上,嘴里絮叨着我听不懂的故事。这时,一位母亲走过来,叫她女儿回家吃饭。小孩们总是不想回家,这位妈妈就开始倒数威胁。我这里得补充一下,倒数真是对付小朋友的一剂良方,他们不知道倒数结束会发生什么,但确信倒数完自己一定会倒霉。

妈妈一边倒数“三、二、一”,嘟嘟和他的朋友们坐在球形架子上,一脸幸灾乐祸地跟着小声倒数。那一刻,阳光从杨树叶间洒下,照进攀爬架的镂空处,也洒在了小朋友们的身上。看着小女孩爬出来准备和妈妈回家,他们俩坐在那儿窃窃地笑。这画面突然让我觉得:每个小家伙都是马小军。

那天晚上,我和他,还有他的朋友们一起玩到很晚,最后也是各种伎俩,他才同意回家。想到这里,小朋友们的天性就是玩耍,任何限制他们玩的事情,都只不过是在这片洒满阳光的纸上随意画一道线,至于这张纸最后是成为一幅完整的画,还是一团乱麻,谁也说不清。

但愿嘟嘟能有更多这样的快乐星期二。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记

幼崽们的超级大脑

2024-04-15 08:00:00

记得以前在某个偶然的午后,我读到过一些关于育儿的观点,大意是在餐桌上与孩子交流时,不要只盯着他们的饭碗,而应该让谈话飞得更高一些。这种抽象的交流方式,在孩子语言能力爆发的阶段尤为重要,能有效地拓宽他们的思维。我家里有一台神奇的装置,名叫“大天才”,这玩意就是个大屏幕,但增强了护眼的能力,每天我允许嘟嘟用半小时。在这半小时内,我通常不会管他在看什么,有时我们甚至会一起讨论一些奇特的主题。

比如说,最近我们聊到了古埃及,这正是我目前的阅读重点。那天画画课路上上,我借机向他大谈特谈古埃及、古希腊、波斯帝国的种种。当讲到波斯如何击败埃及时,嘟嘟突然来了个“溃败”,这词他不仅记下来了,而且还懂得怎么用。再比如,讨论到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他提了个“鸟瞰”,这也是他从那台“大天才”里学来的。

这些瞬间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但更让我欣慰的是,这些经历不仅加强了我们的互动,也深化了他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嘟嘟对词汇的运用,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真正的理解,就像他会用“钢琴菜鸟”来讽刺我一样,对了,最近我还和他解释过什么叫讽刺。我认为,这半小时的自由观看加上我们的深入讨论,正是当年我看到的高阶思维训练的实践,让他在思维的深度上,超过了一些同龄孩子。

这个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作为父亲的一点小小的骄傲。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五日 记

还得是梁文道

2024-04-09 08:00:00

还得是梁文道。

道长又开了新节目「八分半」,去年在「八分」里他说要退休了,休息了一年,这次不仅是回归,还带来了付费的播客节目。我猜测,以他的责任心和玩世不恭的散漫,他多半是用付费给自己弄了个门槛,既然回来做,就要做到一定的水平才行。

论节目水平这个事儿,他应该不需要尊重谁。

第一期本来是讲宫崎骏的新电影,但是熟悉的观众一定了解,跑题一直是他做播客的主题。索性开篇就就开始跑,竟然思考起他就是干啥的。听得出来,他想给自己扣上一个「讲故事的人」的标签,可是对于讲故事和故事,这两个概念,他还是花了好大的功夫,通过讲故事来解释。简而言之,故事这个词儿在今天是被滥用的,至少,远达不到他给自己定的标准。

那究竟什么算是好故事呢?我试着总结一下。你看,我就不太会讲故事,如果换我来讲,我只能把他讲的几个故事,重新给你讲一遍,但一定又没他讲得好。我只能说说我自己的理解。他口中的故事,说的是经验。经验,就是没有办法总结的故事,无论你怎么总结,都会发现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或者某几个角度把它全面概括。而这部分经验,他用本雅明的话来说,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道听途说的,还可以被加工,总之,经验可以被演绎,演绎成新的故事。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讲故事呢,农夫和水手。农夫是很少离开一个地方的,他扎根的土地上有种种故事可以讲给后来人听;水手恰恰相反,水手居无定所,他们远航,冒险,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听到这里我还是蛮震惊的,如果把农夫和水手换一个词,其实就是时间和空间。能穿越时间或者空间两个维度的故事,就是好故事。

本雅明作为思想家,对于二十世纪 30 年代还有没有好故事显然是悲观的,看看那时的报纸就显而易见了,经验逐渐消失,信息大行其道,战场上回来的人们少言寡语,道德经验也落到了政治家手里。回到今天,我也同样悲观,社交媒体把时间和空间撕碎,让一切扁平成一张张网,触手可得,人们的注意力从三维降级到二维。短平快,是讲不了故事的,只有信息,没有经验,让我想起曾经在「拒看新闻的艺术」里大段大段的摘抄。

恰好,在李如一的博客里刚看到,人类对媒介的理解已经从本雅明的「机械时代的复制艺术」到了 Sam Altman 口中的:Movies are going to become video games and video games are going to become something unimaginably better.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2024-03-11 08:00:00

Paul Graham 在The Best Essay中给出了如何写出好文章的答案,更有趣的是,他在这篇文章中也精确地描述了自己一开始构思文章是的误区:

一篇好文章应该是重大的发现,以及能够跨越时间。比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他发现了这件事的不可及性,转而问自己:如何写一篇好的文章。这件事情则变成了程序,有法可依,在文中,他最后给出的答案是:

I started out hoping to get advice about topics; if you assume good writing, the only thing left to differentiate the best essay is its topic. And I did get advice about topics: discover natural selection. Yeah, that would be nice. But when you step back and ask what’s the best you can do short of making some great discovery like that, the answer turns out to be about procedure. Ultimately the quality of an essay is a function of the ideas discovered in it, and the way you get them is by casting a wide net for questions and then being very exacting with the answers.

我最初的目的是寻求关于如何选择话题的建议;如果假设文章的写作本身已经很出色,那么能让一篇文章脱颖而出的,就只剩下话题的选择了。我确实收到了一些建议,比如去探索“自然选择”这样的大主题。当然,能做到这一点肯定是极好的。但如果退一步来看,除了做出那样伟大的发现之外,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实际上关乎于研究方法。一篇文章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文章中所探索到的思想,而要发掘这些思想,就需要广泛地提出问题,并且对找到的答案保持极高的要求。

简而言之,要保持好奇心,提出哪怕非常微小的问题,在上面努力,克服一些技巧上困难,重读,重写,不停审视自己的问题。修改,直至完成一篇文章。

新年快乐,四杯可乐

2024-03-05 08:00:00

新年前就完成了 2024 年的家庭旅行,去了一趟三亚,当然,再一次拖延了一篇播客碎碎念,而且已经是列在我今年的选题里。

大年三十前一天,安安稳稳落地北京,毫无年味的地方,连马路两旁的灯笼看起来都和十一国庆期间挂的一样,暗红色,一点儿也不透亮,更看不见喜庆。初一到初七,行动轨迹和任何一个周末都没有太大差别,去的还是总去的地方,玩得见得都是平时的玩意儿。

不过还好,难得连起来一个半月的假期,前一半飒了,后一半休息,趁着过年,好好在家躺平一下。初四那天,侄女晚上想吃烧烤,小嘟嘟的饮食清单上,烧烤必然不在榜,在北京目前我只推荐一家烧烤店,一家拉面馆,一家麻辣烫,是我榜上三家,无人可以撼动。

过年期间烧烤店也没有关门,担心排队,索性点了个外卖,对于这家店,我的评价就是,他们家的烧烤即便是外卖凉了到家,也比其他店里热热乎乎烤出来的好吃。看着外卖 App 上小哥的行动轨迹,我和十一说,还是我自己去吧,你给外卖小哥打个电话,这单他不用去了。

和外卖小哥联系完,我就下楼准备开车去店里感受一下烟火气,正好停车位前面横了一辆车,不过给我留了一点位置,目测是出得来的,我的车技一般,但是现在车上带满了眼睛也就不怕了,几下闪转腾挪,顺利开出来,十分钟到了烧烤店。

我在厨房送菜的窗口前和老板扯了一会儿,身边全是焦急的外卖小哥,等了有 10 分钟,我也觉得有点儿慢啊,问了问服务员小哥还差多少,原来是鸡翅和蚕蛹没有了,在备货,一边聊一边等,送走一波又一波的外卖小哥,老板也去后厨帮我催了几次,一直差着两三样不是没货就是没烤好。这种时间的拉锯,会消磨掉一个人所有的耐心,但是那天很意外,我没有发火,我看见老板忙前忙后,这桌送菜,那桌送酒,也许很久没在这样的店里吃过饭了,意识里觉得,这就是饭店该有的样子,有开心,有失落,有酒瓶子打翻的声音,有赔礼道歉的免单。

后来我和老板说,还差的菜就算了,店里这么多人,不知什么时候能好,那些做好的,打包给我,我准备撤了。老板急忙给我弄好,递给我袋子的时候,我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神经搭在了一起,嘴里蹦出一句:新年快乐。

老板愣了一下,下一秒叫住我,从冰柜里拿出四瓶可乐,一定要我带走。就这样,我带着一袋子热腾腾的烧烤和四瓶可乐,开车回家。回到停车位前,着实难住了我,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我这个二把刀的水平,出来容易进去就难了,靠着车上的科技,勉勉强强挪进去一部分,但是两边有个金属的档柱怎么我也找不准位置避开,这时候,旁边一个停车的大哥走过来,指挥了两把,顺利入库。

上楼之前,我又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神经搭在了一起,掏出一瓶可乐,送给了大哥。他笑笑,表示拒绝,最后也收下了。

那顿烧烤还是意料之中的味道,保证了味觉上极高的下限。那一天,也是新年里我最开心的一天。

喝了几口茶

2024-02-22 08:00:00

最近在老家姐姐那喝到一点儿好茶,做个记录,顺便推荐一下。

2023 年概览

2023-12-01 08:00:00

天空流白海流蓝,血脉自循环。泥巴植物多欢笑,太阳是、某种遗传。果实互相寻觅,石头放弃交谈。

火光走失在民间,姓氏像王冠。无关领土和情欲,有风把、肉体掀翻。大雁高瞻远瞩,人们一日三餐。

——《风入松》

老规矩,每年三个愿望。希望明年多做减法,减少无用行动的次数,减少新鲜事物的敏感,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不得不说,每跨入一个阶段人的欲望是会随之转变的。今年很明显,我进入了某种低欲望节奏之中,想要的不多,但变得很难。这种感受是由内而外的,和外部环境关系不大,所以,和疫情关系也就不大,单纯是人变了。我很难说今年的我,和五年前、十年前的我,还是不是同一个人。

当然,有一些没变的事情,看起来一辈子都不会变了,有一些总在变的东西,就需要放慢速度仔细审视,好好观察。2024 年,减减速,加加油。

这一年从滑雪开始,争取以滑雪结束。除此,嘟嘟今年的「课余生活」指数级丰富,仅仅在幼儿园,就涉及了跆拳道、轮滑、街舞,同时还有钢琴、画画和篮球,音体美全面捣乱,语数外稀里糊涂。我也很佩服这家伙对于「上课」似乎有某种热情,只要有课上,他就能兴奋起来,我要不停往他脑子里灌一些东西,才能让他满足,目前我在半数领域内已经甘拜下风,全靠 ChatGPT 这种新玩意儿帮我解围。

今年朋友带着去看了国安的首场比赛,我是异常兴奋的,希望他感受现场的魅力,不过很可惜,他坚持比赛开场前韦唯唱的《我们亚洲》,重心就转到了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本想再搞两张北控的球票,带他去看看篮球,没成想年底各种病毒肆虐北京,我也没那个胆量带他跑毒圈,毕竟小朋友们一生病,绝对是人类的巨大灾难。

对我自己来说,今年意外实现了一个有生之年:去看了大叔李宗盛的演唱会。听他唱歌,听他聊天,听他讲过去的往事。他是我任何音乐软件中的霸榜选手,毫无意外。他的歌对我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歌曲和音乐层面,早已经是对人生的态度,是关于人本身的意义。

另一个霸榜歌手同样毫无疑问,是南京市民李志先生。今年从日本定了三张他的黑胶唱片(一,我还没有黑胶唱机;二,朋友一直没去那家店里提货。所以,这个梦想是否成真还是未知数)。但确实从网友那里拿到了他在日本出的唱片 CD 的数字版本。每一张 CD 打开播放,都是熟悉的味道。把自己埋在音乐里,身体中的另一个精灵鱼跃而出,所有的情绪如同彩虹缠绕灵魂。入手的另一张 CD 是张玮玮《沙木黎》,其实你难以想象,这才是他的第二张专辑。

这样数起来,今年我自己进货的小玩意儿的确有点多,《椒麻堂会》的扇子、Fellow 的杯子、iPad Mini6、DJI Pocket 3、一套新的手冲咖啡器具以及半夜和十一跑去吃带你去趟佳木斯的烧烤。

毫无意外,2023 年继续压马路,逛公园。今年去过的地方有涞源滑雪场,古北水镇,三里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宽 Camp,大热荒野,松照营地,香山,百望山,百泉山,水泉沟,凤凰岭,野鸭湖,自然博物馆,鲁迅纪念馆,几次北京内城的 City Walk(北新桥-雍和宫,鲁迅博物馆-景山,五四大街……)。

特别喜欢的是三里河公园,松照营地以及水泉沟。嘟嘟也能从香山跨越到 8 公里左右的长途上,他的耐力有时候超出我的想象。明年正式进入 5 岁,计划带他报一些专业的登山活动。不得不说,大自然永远能让人忘记烦恼,从春到秋,万物生长,我们不过是匆匆过客罢了。当然,在十一生日当天去爬了座野山,经历了一回 110 救援,无疑是今年最刺激的回忆。

至于去过无数次的地方还是蓝色港湾,朝阳公园,温榆河,圣露庄园,明城墙遗址公园,郎园 Station,庆丰公园,星河湾以及 798。可惜的是,说了几年的金海湖和环球影城,至今还没去过,明年这两个地方升级为必去清单。

一年一次的家庭旅行,今年又跑到了云南,这一次是西双版纳+普洱。普洱完全是十一临时增加的行程。整趟旅行可以说都是在无计划的节奏里决定的,有一种说走就走的感觉。对于西双版纳,我得承认我没有什么好感,除了中科院植物园。它闷热的气候让我窒息,也确定了这一维度就是我命运的最南方了。不过嘟嘟倒是很无所谓,什么气候对他来说都 OK,他只是选择在什么地方玩水。

全程最舒适的一段是开车从西双版纳去普洱,车开了大概一个小时,突然温度变得非常舒适,20 度多一点,如果有微风,舒适加倍,我们去了小熊猫庄园,又在普洱住了两天,我一度产生了在普洱养老的冲动,目前丝毫也没有减弱。那里有茶和咖啡,有有趣的菜市场和可爱的人们,有舒适的温度和好吃的菌。那里几乎有我想要的一切生活。

家庭旅行之外,依然没有放过高铁,即便嘟嘟不再如此痴迷,但是只要出行方式有铁轨,他还是超级兴奋。今年高铁去了天津,在极地海洋公园玩了两天;高铁去了沈阳,参加了好朋友的婚礼,他还掺合着当了一次花童。年中还去了北戴河,一样是为了玩水、玩沙子。

可爱的是回家参加侄子的婚礼,嘟嘟一下就爱上了罗大佑。目前他最喜欢的歌曲大概是新裤子乐队的《你要跳舞嘛》、《两个男朋友》,后海大鲨鱼的《Bling Biling Bling》和罗大佑的《恋曲 1990》、《恋曲 1980》。以及,《我们亚洲》。

今年好像没有写东西的欲望了,查了一下,一共写了 32 篇博客文章,但认认真真写得不超过 10 篇。对写东西这件事也没有了太多负担,写蛮好,不写,也不差。思路转变了,写东西的时候状态和情绪也不大一样。现在写的内容和「写作」或者说我心里的「文学」已经没有关系了,我更喜欢用「记录和分享」来形容现在的自己敲在键盘上的这些玩意儿。

不过这也不是坏事,不仅压力小了,反到对朋友的帮助大了一些。明年一样尽力,除了必写曲目,争取努努力,多记录一点儿有趣的回忆。人的确不能太相信自己的脑子,或者保守一点说就是,年纪大了之后,人的确不能太相信自己的脑子。

今年的相机拿起来的次数倒是很满意,也拍了几张我喜欢的照片,双十一入手了一台 DJI Pocket3,同时卖了自己的 Action,也是一次成功的升级,当然,走出去的第一步,拍摄是第二步,最头疼的,其实是坐在电脑前剪辑的第三步。以此为职业的朋友告诉我,要想办法让老婆爱上剪辑,这一点我还不知道怎么跟十一说。

已经彻底抛弃影迷的标签了,无论是主动地,还是被动地。今年看过的电影屈指可数,五星一个没有,喜欢的也就两部《椒麻堂会》和《红猪》,年中补看了《漫长的季节》算是意外收获,至于《狂飙》,是真得没有时间看。年初定下的计划是看完 12 季的《生活大爆炸》,目前看到 S10,剩下的一个月努努力,应该可以完成。很喜欢现在这种追剧的方式,一口气看完一部跨度 10 年以上的影视作品,一年内看到一个人如何走完一个 12 年的轮回。

明年原计划是看《摩登家庭》,但现在在考虑《老友记》。让犹豫在飞一会儿,年底会知道答案的。每年 100 个小时的看剧时间,私以为比看一些乌七八糟的电影强不少。且看看这个习惯能坚持几年,值得看的剧其实有的是。

至于书和音乐,更是一只手就数的过来,反反复复听的还是梁博,陈婧霏,万芳,李宗盛,逼哥,Greg Holden 和 James Blunt。最喜欢的新歌是Greg Holden《HUMANS》,最喜欢的老歌是罗大佑的《五十块钱》。基本没怎么读书的情况下,还是愿意推荐《通宵俱乐部》和《光环中的论语》。

今年可能是我和十一运动最多的年份。她开始瑜伽和健身,我开始规律地每周两场篮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疫情之后我相信更多人会有这种感受。我是对运动特别敏感的类型,看 NBA 的比赛会很激动,自己打球也能让整个人兴奋起来,我忘记了哪些酶和激素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作用,但是我的结论非常肯定,运动使人快乐,快乐的人更容易幸福。

年初的 3 月,快船的季后赛,上面这张照片让我再一次燃烧起来。我看球也超过了 20 年,很大的原因就是总有威少这样的人,告诉我们,你应该怎么办。

有个爱好这件事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小嘟嘟貌似在画画上,有了一点儿兴趣,是为数不多的自己比较愿意操刀的事情。至于篮球,他也会在吃完晚饭的时候问我,爸爸,今天我船赢了么?

除了戛然而止的新冠病毒,今年还冒出了无与伦比的人工智能。OpenAI、英伟达、奥特曼、ChatGPT……的名字无数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科技狂热者,也有世界悲观论,对我来说,它是一次革命,确切的革命,就像我们在课本中见到的那些一样。只不过这一次,我有幸,身在其中。这应该是一件让人兴奋起来的事情。

最后,

生活就是当你忙着制定其他计划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约翰·列侬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 2024 年见。

爬了座野山,蹦了个野的

2023-11-13 08:00:00

双十一历来都是家中的大节日,不过在买礼物这件事上我已经山穷水尽,各种抖音、小红书上「送女友的生日礼物」,要么浮夸做作,要么百无一用。恋爱、结婚与有娃娃,对待礼物的需求来了个 270 度大转弯,主打一个闹不清楚。

十一作为家中有且唯一一个采买大总管,对于「买」东西这件事,我目前大概属于局部残疾。今年回到本源上,打算从化装品下手。在她的化装台左摇右晃了几天,面对一堆不知道哪个文明的语言,基本上也是宣告放弃,最后在双十一的媚惑之前,我倒是入手了一个 DJI Pocket3,作为这几年买买买节日上的唯一消费。当然,还是给十一买了一个不怎么称心的礼物,在及格线上勉强挣扎。

难得今年十一的生日赶在周末,选了个地方,决定爬山,这一次,查到小红书上一个妈妈的推荐,去延寿寺附近爬个野山。一路上风光大美,路上遇到不少骑行的人,中午时分到站,开爬,沿着攻略里的小桥、石板路、石阶路一路攀登,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了山顶,不高,景色没有初秋那么浓艳,不过木栈道很吸引人,15 分钟左右的蜿蜒栈道就能俯瞰山下。

这时候,问嘟嘟是不是要原路返回,因为如果顺着山顶的路继续下山可能绕山一圈,恐怕他体力不足,小家伙信誓旦旦不走回头路,我们也就一路往山下溜达。因为是野山,一路除了几个观景台没有多余的指示牌,沿着修的小石板路一路走一路远,眼看着就不知道绕到哪里去了,天色将晚,心里就起了思绪,觉得再走下去,不知道如何绕出深山,要是走得太远,一老一小可就麻烦了。前前后后走了几趟,感觉不妙,决定打 110。

很快镇里的民警电话打进来,但是他们也不熟悉这片山,两个民警意见还不统一,一个坚持往山下的方向走,一个坚持让我们回头,要是再爬一通,恐怕要四五个小时,老人小孩肯定吃不消,最后觉得沿着路,民警开着视频,往山下探。

所幸,天还没黑,逐渐看到有农家翻地,慢慢进了村子,心里这块石头才算落地,出村民警的车已经在路口等着,把我们带回了延寿寺停车场,路上说道,这个片区每年都有冻死人的,一旦天黑,非常危险,而且山里有野猪和豹子。我心里有点儿打鼓,嘟嘟倒是开心,开始分析,有没有狮子老虎,如果遇见了谁能打过谁呢。

取上车,准备去一早订好给十一过生日的餐厅,车将将启动,天也瞬时黑了下来。回家的路上,车里睡着的小嘟嘟,累坏有有些后怕的我们,算是感受到韩寒说的,虚惊一场是世界上最美的成语。

美餐一顿,又听了嘟嘟给十一唱的生日歌,晚上剪了个小视频,也算是极其难忘的一次生日了。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记。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糟糕的售后体验

2023-11-03 08:00:00

整个 10 月份遇到的最不开心的事情是石头的扫地机器人的售后维修,想到墨问就是用来记录的,好的要记录,坏的也应该记录才对,决定讲一下这件事。

先上点儿价值,我一直是国产制造业的新兵蛋子们的坚实拥趸,希望他们都能做出好产品,我自己本身也是在传统制造业里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深知制造业的不容易,也知道大家的困难,听过各种感人的故事。

一些小东西,我也喜欢尝试新产品,像是小米的,绿联的,小牛电动的,大疆的,也包括石头科技的,这些公司都做出过很不错的产品,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今天说的,就是石头的问题。

我从很早就开始用石头科技,最早一款应该是 T6,买扫地机器人的原因表面上是懒,是解放双手,但更多是希望用机器换来自己的自由时间,那时候小嘟嘟刚出生,每天打扫屋子可能就要半小时一小时,索性决定洗碗机来一套,扫地机来一套,能在很大程度上换来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亲子时间,还是很划算的。

后来更新换代的时候,就闹过一把矛盾,他们竟然没有以旧换新的服务,我还是决定买了 G10,然后自己默默闲鱼走了个二手把 T6 卖掉了。

换新的原因很简单,它支持自己洗拖布了,带了个上下水的水箱。只到今年 10 月份,莫名其妙地回洗之后不出水,联系了售后,发现了更坑爹的几个问题:

后来,更气人的事情来了,修好 10 天,仅仅 10 天,又坏了,而且是同样的错误,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处理方法。当我要发怒的时候,售后会说,请您留下联系方式,我们有专员联系您。专员联系我之后,记录我的问题,说会反馈,表示抱歉,让我再寄修一遍,做个全面体检。

OK,我寄了,弄了,今天收到,一打开就报错…家里老人直接气到原地爆炸。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去联系客服,上面的流程默默走了一遍,至今也没有解决,现在处在一个我很愤怒,但无能为力的阶段。

是的,我很愤怒,但无能为力。这种感觉特别让人不舒服,让人对一个产品不仅仅是失望,是无力。

最后我还想讲一个小故事,前面我说到,我现在在一个转型中的传统制造行业,我们也生产家家户户会用的东西。前些年,有一个海南的客户在新年期间打售后电话,说产品有了问题,那时候我们在海南还没有售后维修的网点,最后公司经过讨论,决定给一个售后工程师买了往返的机票,飞过去检修。

一个好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是从研发到卖出去,而是到它再也无法提供服务的那一天。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得到。

今天写这么多,一个原因是如实记录这段过程,另一个原因是给想买石头产品的朋友们提个醒。

所以也希望看到的,觉得有必要的,转发给你的朋友们。这件事和流量无关,完全是一个无能为力的人心中的一点抱怨。

如果有后续,我会继续在这里更新。

二〇二三年十一出行

2023-10-12 08:00:00

上帝说,如果不开始写,就永远都不会写的。

前段时间,我偷偷立了个 Flag,想从十月份开始,以周记或月记的方式,重新开始记录日常的碎片,这其中水八这段时间更新的博客文章很触动我,也撩拨我的心弦,让我想入非非起来。不过无论是周记还是月记,唯一还在写的只有「札记」,此札非彼渣,但也差不了多少,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不负责。

另一个原因是这几年发现记忆力减退得厉害,或者说尽量不让事情进到脑子里记住,得过且过,不想动脑子。后果就是,很多美好的瞬间,都没留下什么印记。痕迹这个东西,好坏各占一半,美好的部分十分美好,龌龊的那些自然希望赶快消失。

九月底,我把自己内存报警的乞丐版 M1 Mac Mini 送到沈老板那里修,随手把当年没扔的 iPhone X 也寄了过去。他竟然帮我修好了,换了一个屏幕一个电池。当时没扔那台手机,一部分原因是电池彻底坏掉了,但里面有很多照片和数据都没有 iCloud 备份,而用它的那几年,正好是我和十一恋爱、结婚和小嘟嘟出生的时候,总想着有个什么时间什么机会,可以把它再次复原。趁着这次给自己的 Mac Mini 更换硬盘,想着发给沈老板试试,没成想,愿望成真。

有趣的是,开机之后需要输入密码,6位的,已经忘记当时因为怎样的原因要设置成六位了(后来想了想,应该是当时用了 Apple Pay,绑定了什么银行卡)。试了几次终于成功,看着十一的屏保照片,总是回忆起很多幸福的故事。照片和文字总有它自己的力量,一张照片里除了可爱的人,还有时间、空间、味道和情绪。这些东西,恰好组成了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像每次我想重读王小波的时候,都会回忆起当年是如何在出租屋里挑战每周用 Kindle Voyage 阅读一本王小波全集,以及在孔子学院那里买了一套特装版的全集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时候的幸福。

这几年想写东西的时候,会考虑一点技巧,但是回头来看,就像李海鹏说的,选题才是最重要的。看了很多写作技巧的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面对文本时判断好坏的能力,但对于自己写,面对枯燥重复的日常生活,两点一线的十五公里,很难挖掘出什么好选题,换来的,自然就是平淡无奇,了无生气。而生活中仅有的那点闪光的点缀,又因为懒惰,被无情遗弃。

我在九月二十七号打开那台寄回来的 iPhone X,里面有 8000 张照片,500 多个视频,从嘟嘟刚出生那一刻,到他突然会爬,慢慢学走路,里面有去大理的痕迹,有去平潭时飞大疆拍的回忆。这些数字记忆的考古很能给人慰藉。既然如此,那就还是要记录那些琐碎,它们是过去,也是未来考古很重要的一部分。

以上,是一篇过分长的跋。


今年的中秋与十一合在一起,八天假期。

九月二十九日,松照营地。🚗

九月三十日,凤凰岭。🚗

十月一日至三日,沈阳。🚄

十月三日至六日,聊城。🚄 - 🚗

十月六日,回京。🚗

北京两日中秋

半年以前,一个做营地的朋友推荐松照营地,他当时用的形容词是北京露营天花板。这算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但是一方面时间对不上,另一方面确实有些火需要提前预约。赶在中秋,去朝圣了一把,了了心愿。

营地在怀柔,过了雁西湖没多远就是,整条路很好走也很好看,到了营地,排场很足,巨大的月亮灯,日式小路,路两旁始的小雾,儿童游乐区,营地后面长长的小溪,可以路亚可以玩桨板,到了营位区域,也很干净,很大,每个营位配了电,即便是住也很方便。说是天花板的确不为果。不过和我心中预想的还是略有差距,很多不太露出的部分,就没有人负责,而这些细节恰好是我评价标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反,房山有两家营地,奢华程度不如松照,但是处处可见与不可见,老板都是用心了的。这个东西,藏是藏不住。

即便如此,如果有朋友想尝试露营,我也必须要首推这里,拎包日营,可以花很少的价钱,在一个周末约上一些朋友,在大自然的环抱下,寻觅一丝平静。

如果朋友行动力比较强,那我更推荐第二天的项目,爬山。去松照的时候我是带了过夜的装备的,准备择机而定,最后发现晚上还是凉了下去,就开车回了,选择第二天去爬山。在评估了一下路上的堵车状况,转而去了还没打过卡的凤凰岭,此处有一个小朋友喜欢爬的略有「难度」的天梯。

去年开始,尝试带嘟嘟去爬山,对此我也是个十足的门外汉,索性跟着他一起入门,从北京爬山鄙视链的最底端香山开始,逐渐爬了一些小山丘,百泉山,百望山,神堂峪,坡峰岭,戒台寺,水泉沟……都去溜了溜。我倒是真得喜欢上爬山了。

爬山的时候可以自己控制节奏,可以和朋友缓步交流,也可以少闲谈,多疾步,无论何时,上上下下的过程中,整个人和自然是融合的,在城市里,田野间都无法获得这份平静,它能让时间平和流淌,像浅溪,偶尔会忽略时间在动,难得的舒缓与紧张的呼吸交错,整个身体状态似乎就回到了狩猎时期,很原始,很自然,很舒适。

这次去凤凰岭,走的北线上,中线下,是一条大家比较长走的路线。只不过赶上了进山的巴士休假,从山脚下而不是登山口就开始爬,距离略微长了一点。一上一下差不多 8 公里,好在他也算是习惯这个距离了,过程中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不过整个凤凰岭主打的是峰峦叠嶂的石头,视觉上和其他一些小山比,我是不太喜欢,过分单调了。

沈阳婚礼

由于十一在十一期间是否加班的不确定性,整个国庆节中唯一提前订好的就是去沈阳参加老赵的婚礼。为此,他们夫妻两个进行了为期长达半年以上的减肥计划。

婚礼在沈阳北站的万豪酒店,我们一家和 Kai 一家,作为影迷圈的朋友参加。整个婚礼舞台的设计有非常多的心意在里面,两个人的回忆在一张张电影海报和唱片之间穿梭。我们两家算是完整见证了他们的感情生活,甚至说 Kai 哥作为证婚人都不为过。

嘟嘟和依依妹妹临时接了个花童的活,完成的勉强算是及格,对于婚礼这样的场面,他们能理解的只有满屋子的灯光和来来去去不认识的人而已。不过两天玩耍的很是开心,烧烤洗浴,各种满足。

我已经有很多朋友逐渐消失在时光中了,而在北京生活的越久,这里的记忆在大脑中占据的空间也就越大,新朋友进进出出,老朋友来来回回,能记住的越来越少,常回忆的却越来越多。我偶尔会去思考这些对明天无意义的大而空的话题,比如生命的意义,比如我将在何处老去。如今如果说我能给十年前的自己提什么建议,我想我是有很明确的答案的:要狠狠地去体会生活,无论它是好还是坏,都努力留下些痕迹。

极限操作回老家

三号一早坐高铁从沈阳北回京,到家修整一个小时,就开车回山东老家。也算是少有的一次极限操作。回来时选了个商务座,人少,休息的也还好,加上假期中间时段,路上车很少,所以难度不大,很快就到家了。

除了有些家里的事情处理,这次回来的一个原因就是给小嘟嘟带上一个牙套,校正他轻微的兜齿。牙套是上段时间回去找认识的牙医给弄的,没成想两个月过去,他的牙又长了不少,模子用不了了。折腾了一番,等了两天,总算是带上了。

这个东西要整个塞到嘴巴里,顶到上面,用一个类似铁环一样的东西把下面一排牙齿推进去,校正时间大概三个月,听做过的朋友说,嘟嘟的情况大概两个月就可以了。这一点上我的确是很佩服他的,他的性格里有一部分隐忍,至少不是从我这里遗传的,他对信任的人表达的事情,有很强的接受程度,或者就是隐忍,即便这些事情可能会给他带来短暂的不舒服或者身体上的疼痛。比如打疫苗,比如有时候我强硬的带他做的一些篮球训练,我能看出他的不情愿,但在我表示清楚目的和结果之后,我同样能看到他眼睛里有一道光划过,说得是:这是一件我应该做的事情,那让我把它做好吧。

从头至尾,我们只有这样简短而简单的眼神交流,他不会提一个不字,再确认之后也不会再去怀疑。然后,在经历了之后,他依然回到那份纯真和傻傻的开心。这一切,是我不具备的本事,也不是我见到的成年人身上会有的本事。对于他,我是敬佩的。也会尽力保护这份坚强且隐忍的能力。

在家两天,除了弄牙,和姐姐玩,还意外地翻出了两台 15 年前卡片机,充电,可用,成为了他第一台摄影机器,也算是意外收获。不过没有赶上一场音乐节,错过了五十块就能听到八仙饭店、布衣和郑钧的机会。

小嘟嘟倒是玩的开心,四处蹦达,欢欢喜喜。长假对他来说,还只是无意识的八天。

李海鹏非虚构写作课笔记(1) - 阅读出故事的故事线

2023-10-11 08:00:00

李海鹏的非虚构写作课,里面特别打动我的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季节性选题」,一个是「第二条故事线」。

李海鹏的观点很直接,如何强调选题都不为过。抛开技巧不谈,如果遇到一个好选题,怎么写都好看,哪怕就是按照时间线从头到尾记录下来,它也精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哪怕是职业的非虚构作者,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碰到好选题的。这就引发了第一个办法,季节性选题,比如「北京的 2000 万种死法」,其实就是为了清明节挖掘的选题。

但是怎么能知道选题到底好不好呢。一是,从选题中是否能读到故事线,这里我其实还不太理解所谓的故事线到底是什么,需要多读,去消化。二是,要去看是否有故事模板可以用,比如和一个人去做某件事的模板,主题旅行的模板,忌妒与报复的模板,这是一个极大的启发。让我在阅读时有了一个抓手和钥匙,就是这本书,这篇文章,用到了哪个故事模板。

但更不幸的是,很多记者和写作者的现实情况是,好的选题碰不到,能写的季节性选题,都被人写烂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种能力,也就是挖掘「第二条故事线」,他举了「东莞制造」这篇文章作为例子,来源是政府发布打击洗浴等服务产业,但是这只是个普通的选题,而作者最后从色情服务人员其实也有很多身不由己,也是她们那一「制造业」中的一环,一颗螺丝钉出发,延伸到了制造业的逻辑其实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日常行为,思考方式,很多场合,都在用一种「制造业」的思维行事。这个视角,就是作者在一个普通的选题中,挖掘到的第二条故事线。

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自己在普通生活中拥有挖掘深层意义的能力。

家里新添的小物件(2)

2023-10-07 08:00:00

上一篇聊家里添置的小物件是在二〇二〇年七月写的,本打算写成一个系列,定期更新,没想到第二篇姗姗来迟,一晃就是三年。倒不是说这几年就保守到没有添置新物件,实话讲,买的东西还不少,但人这懒惰心一起,确实挺可怕的。恰好发现,之前写的几个东西,在家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升级,索性起个头儿,把这个系列捞起来。

小牛电动车 U1 + U2

小牛电动车

我在去年 11 月份卖了之前的 GOVA,买了一台小牛的 U2,可能也是目前小牛电动车里动力最强的一款,嘟嘟嘴里说的风驰电掣也跟着再一次升级。买车那天很有趣,十一在加班,我带着嘟嘟从朝阳公园回家,路上起了风,搞不清楚是绑在前面的围档在晃还是车架在晃,总之,我俩觉得这辆车有点儿飘。

那时候,北京的疫情比较严重,公司在现场和居家办公之间来回切换,我尝试过两次骑电动车上班,有点儿上瘾,索性,我问他,咱们要不要去换辆车,听到买新的,他也兴奋起来。径直杀到店里,换了这台 U2,从那时候开始,没有最快,只有更快。11 月的北京,疫情之下,路上的车零零星星,我单程上班的时间从 50 分钟缩减到 25 分钟,整整省了一半。当然,利弊总是相辅相成,从家门口到公司门口的方便,让我的体重快速逼近 70kg,当然,利弊总是相辅相成的,体重的增加让我开始每周两场篮球训练。

接近一年的时间,骑行 334 天,5800 公里,通勤节省了 140 多个小时,去年集中看了完整的《绝命毒师》和《风骚律师》,也就 120 小时,生命承可贵,时间价更高。

十一用的 U1,买得更早,深绿色那款,我眼中最漂亮的一款。她的骑行距离远不如我的多,毕竟她要近很多。这两款车承包了我们所有 10 公里范围之内的日常生活,10 公里,足够了。等到这两台「老兵」退役,我一定给它们办场仪式。

手冲咖啡套装

磨豆机

家里的 Nespresso 始终是不败之将,不管何时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一杯品质尚可的咖啡,以解我的燃眉之急。之前想偷懒,弄了电动的滴滤,发现几乎无法控制风味,也没有了自己下场磨豆冲水时的快乐。到今年,老一套的设备不太灵了,每次磨的豆子,都达不到要求,索性换了一套,拼多多上购入一个新磨豆机,CNC 的钢芯,还配了所谓的自研磨芯,以及一个 01 号的玻璃滤杯和一个称重计时电子称。

到手第一天,就迫不及待操练一番,不得不说,整套下来很是顺手,当年卖 30 一杯的感觉又回来了。这不,豆子也下得快了,小嘟嘟也开始上手冲了。创造的过程总是充满魅力,就像他画画一样,控制不好变量的时候,他就喜欢自由发挥,他或许还不知道什么笔触和风格,但是他知道,他画的是一副地图还是一篇沼泽,他在创造画面,我在创造味道。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约到了一个号称北京露营天花板的「松照」营地,去体验了一番,他也在那里上演了自己的手冲咖啡首秀,不得不说,还是有模有样的。

顺便说一句,拼多多已然成为了我网上购物的第一选择,也淘到了不少好货。

iPad Mini6 + Apple Pencil 2 代

iPad Mini6

去年底,我入手了一台绿联的 NAS,当时到:

我更愿意叫它「伪 NAS,假网盘」。不过也正是这些四不像的国产软件特性,让我心动。

这台 NAS 安安静静地工作了一年,没有出现过一次意外故障,自带阉割版的 Docker 也基本满足我的需求,甚至我讲一些外网访问的服务都交给了它来做。目前挂了 3 个盘,容量达到了 14T,用到差不多 8T 左右,默默工作,勤勤恳恳,已经成为我最重要的存储设备。

所以,手上就缺了一个随时可以拿起来的设备,看视频,听音乐以及读一些乱七八遭的 PDF 资料,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 iPad Mini6,完美符合我的需求,重点是符合我手小以及苹果全家桶的需求。那时候在置换自己的 Macbook,在一格小姐姐手里,顺便搞了一台乞丐版,毕竟只是个相比手机块头大一点的播放器。当然,买的时候是以生产力工具为借口,如今,已经是睡前视频神器。

漫长的时光

2023-09-14 08:00:00

哲学老叔说,「人生啊,就是活着比死了好,死了比活着好。」这话,是去给我爸上坟的路上说的,我听懂了。

钰哥在婚礼现场问我,你觉得,咱们寝室下次聚会是什么时候呢?我说,也许不会有下一次了。我们寝室四个人,上一次聚会是 6 年前,我结婚。今天大家都回到哈尔滨,参加龙仔的婚礼,我们也成为班级里第一个全部都结婚的寝室。该回来的都回来了,没回来的也不会回来了。

婚礼在周六举行。周五下午,我坐在出租车里,在阴霾之中匆匆驶上东四环,几场大雨之后,天气变得潮湿,阴阴地像是喜欢发脾气的孩子,憋起一张紫灰色的脸。我没去过北京朝阳站,不过经常陪着嘟嘟在将府公园看那里驶出的火车。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同事讲给我的,他经常坐朝阳站的火车回家,从北京朝阳站到辽宁朝阳市。

出东四环右转进入姚家园路,就能看见不远处高高挂起的北京朝阳站几个大字,开到近处,经过一片朝阳区特有的绿色的临时围墙,似乎在宣告,离我远一点,没看见我绿着张脸。只要你身处朝阳,总能在周围发现一块块铁皮板子圈起来的建筑工地或者待拆区,板子外面粘满绿色塑料草皮。进站还需要绕很远,火车站周围大部分都处于在建状态,一个没有做好开门接客的店强行开门接客。

相比北京,哈尔滨变得更加陌生,我在这里只生活了四年,认识了 10 几个一辈子的朋友,经常在最堵车的几个区域闲逛,吃中央大街的连锁餐厅,除此之外,我对这座共和国长子一无所知。哈尔滨站也是新修好的,同一时间到站的老四告诉我,不要出去,出去了不好打车。我在站内等他,长长一条走廊宽敞明亮,却人声寥寥,想起前几天看到黑龙江高中就读锁区的新闻,人口骤减的省会养老城市,430 分可以上一本的高考移民选择,似乎也起不到多少让这里再次人声鼎沸、夜夜笙歌的作用。

周六一早,很简单配合录像,没有车队,没有复杂的流程,同学大都是开车来的,依然熟悉,依然无话不聊,给龙仔打好这份工。接亲,典礼,酒席,有条不紊也慌慌张张。大家忙乎一通,下午找了个地方,玩起记忆中的三国杀,重温美好当年去了。

弟弟按着导航过来接我,回家。

上次回家是四年前,父亲三周年的时候。每年都会给他写家书,但写信,终究不如见上一面。家里的习俗,有了嘟嘟,爷爷就算是祖宗辈份,叔叔姑夫一起找了个地方,让他和爸爸入土为安了。我还没去过。这次回家很匆忙,只赶这一个周末,巧在碰上弟弟休班,我也不用去朋友家里取车,一路疾驰,路边田野,远处蓝天。弟弟说,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在回家的路上。

这几年,每年的家庭旅行,近郊的,远途的,让我转变了一点想法,只要踏出家门,就要算是旅行的开始,路上有路上的乐趣,目的地有目的地的乐子。上学的时候,回家路上,很少抬头看,不是闭目就是听歌。错过了四周的麦浪,也忘了家乡的模样。回忆都是模糊的,我们熟悉的是包裹在外面的声音和味道,它们撬开一个缝隙,让回忆随风而现,伴着逐渐认出的街道和建筑,想起一个曾经路过的拐角,吃饭的小店,带出来的才是傻傻的当年一群小子在马路上狂笑的场面。我们聊过什么已经忘了,但青春的气息还是一样的熟悉。

到家,就是聊天,吃饭,吃饭的时候继续聊天。见了熟悉的亲戚,问长问短,一顿饭的时间刚刚好,太久了会烦,太短了又不习惯。奶奶的叮嘱永远不变,别打架,别偷人钱。他们换了住的地方,走之前我去看了看,真得不知道下次回来又是什么时候,她们的年纪在脸上的痕迹特别明显,和家里人的关系,从我真正独立之后,就像是李宗盛歌里唱,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

和爸爸的关系也一样,我说的多,他说的少,我尽量多说,让他在病痛的时候安心一些。开车去上坟的路上,来自家里人的叮嘱也都是熟悉的老几套。我和弟弟,现在家里人都不太关心,他们说的更多的是,在外面自己闯,家里人你放心。我没有办法和嘟嘟说出同样的话,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小县城,兄弟姐妹多,相互照顾,挺让人放心的。等到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这些都会成为附加的困难。即便我从来不认为不生是对的,但我的确没有什么办法给别人解释生孩子有多大好处。龙仔上学的时候,QQ 前面一直没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件事也是一样。

「经历」的密度决定一个人的成熟,但「成熟」的定义却因人而异。我家里有很多故事,有些说出来觉得传奇,有些听起来荒唐至极。这些故事就像毛毛细雨落到地上,渐渐映出些倒影,倒影中是我不可能忘记的点滴。有了时间,我会一件一件写出来,攒成个小册子,自娱自乐。

10 年前我坐最快的火车从哈尔滨来北京,需要 7 个半小时,终点是北京站,那个时候居无定所借助在姐姐家一个月,才开始认识这座城市。现在从哈尔滨做高铁回家不到 5 个小时,从朝阳站到家门口 15 分钟。哈尔滨出租车司机依然快如闪电,在车上很容易勾起回忆。听说现在江北有一条适合午夜飚车的大道,改装车可以跑过 210km/h。

也许,大家都在努力寻找生活的意义。

试着造金句

2023-08-24 08:00:00

上海出差

这周去上海出差,吃了几顿一人食,上海的面也确实很好吃,包括朝圣了一下赫赫有名的蛤蜊猪肝面以及上海影城,也挤了点时间看了《封神》和《孤注一掷》,很久没去电影院,只要在影城里泡着就觉得开心,也就无所谓挑片子这个事儿了。

几顿好吃的一人食

因为出差期间错过了重要的七夕,就想着给十一买个小礼物,我自己是有一份小众的礼物清单的,所以就考虑在里面选一选,恰好,Le Labo 在上海是有实体店的,之前第一份给十一的礼物就是他们的经典款 33 号,还是找人帮忙在香港的店里买的,索性就去店里转了转,买了点小礼物。不得不说,上海才是国际化,北京、深圳都不太行。

在上海三天,有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有一天突然脑子里冒出来一句话,赶紧停在闲逛的小河边,把句子记录下来:

我喜欢的街道应该就是路两边的树可以碰碰头。

喜欢上海生活的调调

金句

看过《封神》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尤其今年学到一点点通过「统治合法性」这个视角来看整权更迭的中国历史,也理解了一些孔子嘴里的「礼」到底是什么概念。看到俄罗斯厨子的飞机坠毁,脑子里又冒出来一句:

我们的灵魂在互联网上游荡,就像一个个人牲被献祭一样。

不夸张地说,我觉得这就是当下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每天的心态。整个生活都变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这件事怪他们自己么,肯定不全怪,也不可能不怪。包括我自己,也是这些人牲中的一个,说得好听一些,可能还有么一点点想从屋子里挖出个窗户罢了。像这个博客,就是努力挖出来的洞洞,我希望它有光,哪怕一点点也可以。

我还记得之前说过:有些人在某些时候闲聊几句话,或者写几句文字,可能就影响了另一个人的一生。即便后者在多年以后已经无法想起心中那份感受从何而来。比如,阿城之于我。

人生在有生之年,不妨多东张西望,拼命干,其实浪费生命。商业竞争常常是盲目的,我们不妨有胆量闲一闲。—— 阿城《拖腔》

这份胆量,我肯定不全有,但总是有一点的。这是阿城的功劳,我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去看他的书,理解他的思想,体会一个有趣的人应该是什么样。

英语金句

说起来很有意思,我的英语老师 James 在每堂课上总会有一个环节,Free Talk,他可能给我一张照片,给我一个 Tiktok 的短视频,让我看,以及试着去描述。过程中,他做一些引导,更多的是训练我的大脑用英语思维思考。有趣的是,

课也上了一段时间,偶尔回家在路上无聊的时候,我就会试着用英语自言自语,据说这是个还不错的方法。有一天,我突然在三元桥底,说出一句我觉得很有趣的话: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s are used some useful tools to do some useless things.

没有一个所谓难词,但是从前,我从来没有试着用英语去表达一些观点。

写到这,我甚至在想,要不要开一个英文博客,谢谢自己的日记,听说,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生活在别处

2023-08-07 08:00:00

想给博客改个名字,这个事儿有一段时间了。起因是订阅了几个国外的博客,名字都很好听,甚至有人专门解释了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博客,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这个博客在我手里鼓捣了也有些年头了,能静下心来写东西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是想写的东西其实越来越多。一直没想到用什么方式,什么节奏去记录。重点是,我到底在记录什么。

改名字,似乎预示着某种开始,能给我更多新鲜感。考虑了很多名字,希望它能贴近我,贴近博客里记录的东西。但确实很难,我不是在某个领域记录某些东西,这些杂乱无章,但又从各个角度击穿我自己的文字,让我头疼,也让我欣喜。

有一天,我耳机里蹦出来陈婧霏的《生活在别处》,从第一句开始,就命中了我。我在做的事,不就是记录这些生活在别处的东西么?既然不知道从哪儿开始,那就从现在开始。

博客又有了崭新的名字,生活也开始有了新的趣味。比如,City Walk。

二〇二三年 八月记。

我所知道的订酒店

2023-08-03 08:00:00

我相对是个行动上迟缓的人,所以很晚才开始用拼多多,基本上不用淘宝,微店之类的更是没有涉足,要不是老罗,估计也不会下载抖音看交个朋友和东方甄选的直播。至于李佳琦和薇雅,那都是新闻里的人物。

但对于订酒店,或许我可以聊上两句。这几年计划的每年一次家庭旅行,订酒店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是酒店这个东西,相当套路,中间商赚差价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我这种穷困家庭还想旅游的人来说,去哪里薅羊毛就值得好好研究一番。正好想到几个小故事可以讲一讲。

我发现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直接打电话,也许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在北京或者北京周边,一些不太郊区的地方,如果你已经知道或者去过,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给前台打电话,通常她们会给你一个减去平台费用的性价比相当高的价格,我认为这几乎就是他们的底价了。当发现这样的酒店,我就会记上一笔,下次去的时候,直接打电话去定。比如秦皇岛的阿尔卡迪亚,和阿那亚的黄金海岸相连,除了房间可能稍旧一些,大花园、大泳池以及专属海岸。对于带娃的家庭来说,可能算得上是首选。在我加了一个工作人员之后,几乎可以订到同一时期最低的价格,而且还是海景房。

最近一个气人的事情是这周末,我在美团薅羊毛拿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价格去住天津极地海洋酒店,顺便去玩两天海洋馆。美团上有一家旅行商直播,一系列操作非常丝滑,比某程便宜了几百块,看起来就是美团在补贴,但是嘟嘟这两天有些不太舒服,当我想改期的时候就很麻烦,旅行社和酒店是用邮件沟通,必须要我提供医院证明才能取消,怎么说也说不通。我就直接给酒店的预订部打了电话,什么都没说,就完成了改期,然后他们再通知旅行社就好了。也能看出,旅行社的地位有时候也很卑微。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一些专门做旅行酒店的团队,她们连带着帮很多酒店做宣传,然后拿到酒店能给相对平台更低的价格和套餐。这里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发现旅行」,也用同名的小程序。主打一个小众省心,这几年我没少在上面薅羊毛,每次远程的出行,我都会先去看看他们有没有当地的酒店套餐,几乎不会吃亏,也不需要在去各个平台对比。还有一个省心出游的团队「无二之旅」,之前一直做国际路书的,可能是市场环境,现在做了很多国内的项目,今年看到一个西宁星星沙漠酒店,各路平台上花钱都定不到,但是他们能谈下来,也是很厉害,属于无脑私家团的首选。1

第三种,闲鱼。它早已不是二手交易平台了,很多渠道商现在都直接在闲鱼上架产品,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在淘宝开店,需要交很多保证金以及其他费用,而闲鱼是免费的。所以闲鱼是一个买卖二手的地方,但绝不是一个纯粹买卖二手的地方。订酒店也是一把好手。只不过渠道不一,玩法不一,体验也不太一样。光是我遇见过的,就有把我拉进西门子企业微信群,然后直接协议价预订五星酒店的;也有类似能拿到最低价的野鸡旅行社;还有直接就是酒店工作人员帮忙定的,以及一些五花八门的预订之前完全不知道的套餐。不过这里确实是一个见世界的好地方,如果你有一个想去的酒店我倒是很推荐你先去闲鱼上搜一搜,即便不定,也值得体验。

最后,自然就是各种官方平台,不论是某程,某猪,还是某音的官方直播间,订酒店这个事儿就变成了和大数据斗法的一个过程。你一定打不过它,但它偶尔也会给你惊喜。总之,就是随缘吧。

再补充一些,像是高阶的信用卡/酒店会员之类的也能拿到好价,或者干脆就是朋友开的民宿。住酒店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酒店的设计,陈列,布局,房间的用料和用心,每一个角落隐藏的秘密。

2019 年,我去云南大理,就是朋友的朋友自己开的酒店,面朝洱海,适合发呆。设计感很强,设施很棒,服务很好,住上几天,心旷神怡,自然,我拿到的就是别人无法拿到的价格。

2018 年,我去苏州,住了一个众筹建起来的民宿,老板是清华建筑系的高材生,目标是建 100 个众筹的民宿,我拿着朋友的入住权益,去体验了一次,所有的设施都是全新的,甚至还没正式营业,打开窗帘是落地窗看太湖,美极了。一年之后,我发现那里已经是小红书苏州本地民宿第一名。

2016 年,还是云南,丽江,体验了全套的游客式旅行,住古城,吃古城,老板娘是一个老乡,打开了话匣子就变得热络起来,小城的热闹瞬间也变了一个味道。

2014 年,在北京,我和初中同学,还面对着大城市北京带来的茫然,从北四环步行到了北京站,第二天,他要坐车离开。疲惫至极的我们,被一个举着牌子的大妈带进了一间极破的小旅馆,一间 200 块,我们两个锁上门,衣服都不敢脱,等待天亮。

二〇二三年八月 记


  1. 这两家纯个人推荐,无广告。 ↩︎

最近我在学英语

2023-07-27 08:00:00

最近我在学英语。

准确地说,这是我第一次通过 1V1 的方式来学英语,而且老师 James 是一个之前在清华大学教书的 Native Speaker。最早是 Eric 在朋友圈分享他已经默默地跟着 James 学了一年,现在觉得效果很好,准备去试试拿雅思来考察一下自己。

我和 Eric 聊了聊自己的情况,他也很详细的介绍了 James 的教学风格,优缺点,并且帮我要来了一节英语试听课,试听课结束后,我记录到:

这堂课结束之后,我就选择跟着他学习了。记得第一节课课后我总结了很有趣的现象:

之后,我就一直跟着他在学习,每周 3 节课,每节课 1 小时。到今天,正式课已经上了 7 节。如果让我总结什么收获,说实话,我还总结不出来,很多地方都很模糊,我也几乎没有完成他布置的 Homework,不过偶尔会看看课后分享给我的材料。

但是那些模糊的地方也确实有意义,比如,今年我在补《生活大爆炸》1,虽然大部分还是要靠字幕,但是在溜号的时候,似乎能听懂的更多了。比如,我好像可以用一些英语式的思维去直接翻译一些英语材料。比如,我好像能用英语描述一些简单的东西了,只是在和老外开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语速、语调以及会议过程中的常用语我还是比较陌生。

不过让我有信心的是“怎么学”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真正把它当作一个工具在用,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为了记两个单词和用法。

我不想在上过几节课之后就推荐一个英语老师,但我觉得这种 1V1 的教学方式可能更适合成年人来学习英语,By the way,有时候有些问题真得可以用钱解决。这种 1 对 1 的辅导最大的收获在于,他们可以对证下药,只要是一个靠谱的英语老师,我相信这种进步都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我的目标不算高,在会议上能和那帮老外正常交流,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看懂Moden Family 这样的生活剧,就足够了。

毕竟,其他的事情,可以让 AI 来做。

其实今天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延伸话题,关于聊天。以后有机会在谈。


  1. 我发现,每年集中补一部好看的美剧要比追剧更爽。 ↩︎

特斯拉 Model Y 试驾

2023-07-17 08:00:00

去年因为一些原因,大热荒野(一个营地)送了我一次拎包入住的露营。正好最近连续进山,感觉在炎热的北京,似乎山里是一个很好的世外桃源。上周去了水泉沟,一个必须要二刷、三刷的地方。这周索性决定去一下大热荒野。

营地在房山,一个山顶,对于北京无号家庭,期望摇号这件事已经等于放弃。目前的方案是计划租一个合适的汽车指标,买一辆二手车就 OK 了,但是在选择上,十一(甚至是我)很喜欢理想的 L7,科技向的我自然不可能放弃特斯拉。最近半年左右,差不多把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看了一遍,各有特色,但出彩的不多。看了半年车,我甚至想找一份新能源汽车的工作了,这个东西的可玩性还是很强的。

所以,周末决定租一辆我心心念的特斯拉 Model Y,进山去玩玩。两天时间,开了 164 公里,充电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山姆的国网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几乎一样多,感受到了黑心的资本家们),车是基本款,只有最基本的辅助驾驶。涉及的道路包括城市通勤,火车站,高速和山路,几乎包括了所有我会遇到的道路情况。整体对这辆车也有一个自我感受。后面如果再试驾其他的新能源,我计划做成一个私人的试驾小系列,视频是不可能了,因为全程车里都是一个小朋友在哇哇叫。

废话不多说,对于 Model Y,两天驾驶体验,主要的感受如下:

首先,它是一件非常粗糙的笨拙的却带有一个脑子的玩具。粗糙是它的做工真得很糙,整个车的底盘之硬,转向和过障碍的时候感觉自己做在了一个四方轮子的盒子里,毫无优质的体感可言。笨拙却有脑子是因为安全,它的很多地方需要人为做一些硬性规定,比如辅助驾驶的时候,我可以设定最高速,这导致了这辆具有高强度计算能力的机器,一点儿俏皮和乐趣都没有,它知道在非常合适的距离踩刹车,踩多深,踩多久,也知道在跟车的时候保持非常精确的安全距离,以及精准地避开突然斜插进来的车辆,但它丧失了突然加速以及突破自己一点点的能力,是一个书呆子一样的规则执行者,在这一点上来看,它终究还是一个机器。

其次,在驾驶体验上,我非常喜欢它抬起电门缓行的设定,几乎在我跑的 40 公里左右的通勤道路上,一半时间我使用了辅助驾驶,一半时间我是自己松开电门来控制。在这里很有必要做一个说明,在开启辅助驾驶的时候,我更像是一个乘客,完全不知道它会在哪个位置踩刹车,在哪个位置加速,这让我既能看见路况,又丧失了控制感,这种感觉非常不好。我必须承认,它是一个比我厉害的多的老司机,尤其在处理各种临时问题的时候,如果恰好它和哪个老司机的驾驶习惯更贴近,我可以保证最基本的辅助驾驶,也可以让司机惊呼“Wow!”,但我只会在心里喊“Oh,No!”我花了大概 50 公里的路程来适应它给我的反馈,但依然在每次自动化的时候,让我失去理智。重要的是,当我试着在山路上使用辅助驾驶的时候,它的体验是尤其糟糕的,甚至有一次无法识别到山体,导致我突然接管,我也放弃了在山路上再次尝试使用辅助驾驶,不过在城市通勤上,如果我有足够多的时间适应它,我会越来越喜欢使用它。

再次,在车的基本设置上,所有的内容都在一块屏幕上的设定,太傻了。太傻了。而且所谓高级的在转向灯亮起之后屏幕上会给出摄像头的拍摄的视频,在真正的驾驶过程中,我尝试依赖这种视频来操作,但它的广角完全不符合人的视觉感受,在细弯和窄路上,我觉得它不是一个好的辅助工具,老司机估计也不会看这玩意儿,它很影响驾驶体验。至于换档,我确实更喜欢特斯拉的设计,很容易上手,而且操作方便。

其他方面,

最后,做一个简短总结:我大概率不会买它了,但应该还会租几次玩一玩。除非,它把价格打到 20 万出头,那我应该会以最快速度定车,明年要期待一下小米么,穷逼家庭的第一辆车?在家庭用车方面,它的大小足够了,通勤车的角度,我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是一辆很好开的车。以后找机会试试理想的城市 NOP,然后再细聊这个话题,今年争取把几辆想看的车,都租来试试。

现在,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做手机测评那帮家伙都转行去搞车了,确实是好玩呀。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问我,我觉得这小 200 公里的驾驶体验,基本上可以给出一些靠谱意见了。

一点个人意见

2023-07-05 08:00:00

在微信中看到一篇文章,开篇这样写:

个人奋斗有用吗?在发了2500份问卷、访谈了200人之后,调研最终显示,努力并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处境,决定命运的主要是社会因素。

对这个结论性表达,我似乎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碍于自己的懒惰,很多话都找不到出处,说出来,难免招人诟病和批判。在当代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但不说,也就无话可说了。想了想,讲还是要讲,更欢迎大家来讨论。(在被朋友们批判之后,我需要提前说明,我针对的不是这篇文章的主体,而是在主体之前扣上的这一行引子。)

1,努力和成功本身,不是强相关的事情。仅从我对历史碎片的了解,每个时代都是一辆狂奔的列车,谁能上车下车,和个人没有多大的关系。

2,凭借个人努力改变处境,甚至改变世界的,永远是极少数人,能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处境改变世界的,也只能是极少数人。

3,个人努力还是要的,但是不要把它拉得太长太宽,也不要赋予「努力」这个词过多的意义,它和早睡早起没有区别。

4,所有的阶层,圈子,地缘,都有说不清的复杂性。一脚踩准的可能性极低,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也是个人应该努力的必要条件。

5,资本的积累,资源的拓展,在不同层面有不同意义,边界不要太宽,做事要脚踏实地。

深夜发媸(38)

2023-06-27 08:00:00

01.

今年先后发生几件事,先是年初 Facebook 帐号关停,失去了阅读马世芳、梁文道之流的渠道,后得知他在方格子上开了博客,也就欢心起来。还有微信公众号,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文章违规被删的通知。这周偶然发现,Twitter 帐号也被停用,申诉无果,索性放弃,短消息读多了难免让大脑的沟回变浅,也没多大好处。只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呸!好在,微博给我留了一口血,不知道还可以撑多久。

我对信息的获取已经极尽疲态,不是太少,而是有用的太少,靠大海捞针去找有意思的东西,似乎只是在给自己填堵。现在,又有了 AI 领域的大模型,自己生成,自己消费,自己消费自己的生成,人类已经开始多余了。

再加上我们在创造垃圾这一环境永远跑在大自然前头,我已经看到了一些 AI 应用,输入一些定制化的数据,成为一些定制化领域的应答机器人,以后每个人身边都带着无数的助理,助理之间如果还能沟通,人类好像太多余了。

除了享乐, 不知道人类还可以撑多久。

02.

完全的偶然,促成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了一趟西双版纳,临行前很兴奋,这种背起包就动身的事儿,上一次还是在 2017 年。没想到,热情的西双版纳还附赠了一场说来就来的病毒感冒。

伴随着闷热的热带气候,散了架的身子,去了中科院植物园,去了野象谷,去了总佛寺,还了解了一下傣族文化。意外之喜是顺路去了普洱,看了小熊猫,吃了见手青,逛了菜市场,舒服的让我想迁居这里。

多说两句普洱,在西双版纳北边 120 多公里,从昆磨高速一路向北开,只要离开西双版纳的市界,山上的景色马上不一样,空气中都是迷人的茶香,气候宜人,民风纯朴,小街小巷,有喝不完的咖啡与茶,马路上干净、人少、清爽,菜市场热闹、拥挤、花样繁多。那些不认识的东西,急的十一直跳脚。

这是个美好的恬静的城市,是晚霞都透露出羞涩的粉红的城市。

03.

在看《雄性衰落》的时候,经常气的关上阅读器的电源,以前常说,这届男的不行,越仔细了解,越觉得真是不行。这背后有很多社会因素,我比较关注的一条是媒介对于人与人沟通方式上的改变。

现在的男性青少年,已经习惯于自己的“羞怯”,并且找到了坚不可摧的掩体–互联网–将自己掩埋其中,雄性们已经习惯了电子游戏和网络色情带来的虚幻体验,面对真实世界只剩下两手一摊,逐渐丧失了真正的沟通,沉溺于定制化的、私有化的的互联网生活,似乎人工智能还没有发力,我们就投降了。

同样,女性的崛起有很多因素,但是看下来,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当代男性,女性们普遍就是高级动物,也就理解了北欧国家在做好公共父亲的角色后,婚姻必将成为食之无味的垃圾。

04.

嘟嘟最近喜欢的歌,一首是梁博的《我不知道》,一首是罗大佑的《恋曲 1980》。孩子们对某些东西的敏感,和他们的观察视角,和我们有天壤之别,人类幼崽在幼年时,可以当成外星人来观察。就像冯·诺依曼的同事评价他:“冯·诺伊曼是从一种更高级的物种进化而来,但他对人类进行了详细研究,以至于能够完美地模仿他们。”

这些人类幼崽也一样。

在他这个年纪,更多的是他来分享一些自洽的逻辑给我,而不是我以某种长者的身份规训他。偶尔,他还会用一些天马行空来教育我,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智识上的碾压。

总之,如果说我有什么好的育儿建议的话,我以一个雄性身份存在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谦卑可能是最好的生存策略。

05.

好久没写这个系列,这句话好像也说了不止一次。我从别处偷来了一个思想,如果今天开心,明天开心,那一辈子不也就开心过去了么?这事儿不能细想,我的开心和你的开心很不一样,如何才能各美其美呢。有人是啤酒爆米花,有人是在珠峰上上下下。

但人们总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王佩老师那天专门开了一堂课,讲正视阻力这一问题。对于写这么简单的事,阻力一样有千千万,怎么办?没什么办法。

写就完啦。

祝你每天开心。

家书(2023)

2023-06-05 08:00:00

老爷子,

一切安好。

世界变化太快了,让人目不暇接,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似乎不那么好的消息,一直等着写信和你聊聊。好消息是我们不用再带口罩了,不用再做一种叫做核酸检测的东西,在突然之间,一切都回归正常,回到了你熟悉的那种时光,我也渐渐熟悉了你不在的时光。不那么好的消息是,一切都正常,又似乎有些扭曲,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是是非非,欢乐的瞬间,忧伤的时刻,大到国家的发展,小到门口的杂货店,一切都对,一切都不太对,那种感觉,非常拧巴。

总之,嘟嘟可以每天按时去上幼儿园了,放学后也有一帮恐龙战队的小伙伴满院子跑来跑去,调皮捣蛋,我也进入现在这家公司本应有的工作节奏,十一也忙到恨不得每个月都有一个大型活动要办。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姑夫,姐姐,弟弟也都正常起来,奶奶更是把家里变成了老伙伴们打牌的聚点,当然,我早料到会有这天,要是没有疫情,估计会更快一点。今年计划带嘟嘟回一趟老家,但目前看,估计又悬了,尽力而为。

我今年看了一个电影,我很少和你聊电影,名字叫《椒麻堂会》,讲一个唱戏的角儿,在奈何桥边吃一顿饭,见见老友,聊聊过往。它可以说得很大,几十年的社会变迁都在里面,也可以说得很小,一个运气不算太好又肯定不差的娃怎么世上走完这一遭。有很多中国文艺青年那帮弯弯绕,其实挺没趣味的,但这样的生活志很容易让我代入自己的感受。

还记得恰好是你刚走那年,我看过一句非常杀人的话,父母就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那道墙。你走了,墙塌了,我刚意识到我和它面对面的时候,恐惧,害怕,呆头呆脑,不知所措,后来摸着石头过河,这里踩对一脚,那里踩错一脚,直到今天,很多事情我也没想好,那种无力感会让人特别绝望。唯一值得的,就是我习惯了改变这个词儿,人生是动态的,是随机的,某些地方再用力推,也寸步难行,有些地方又变成什么东西在推着我往前走,一切未知都不会给人喘息的机会,就像打网球,对手可不会等你休息好了再打回来。

我看完电影沉默很久,我不知道你在那里有没有遇见什么朋友,也不知道我以后在那里会不会有一些能喝顿大酒聊聊天的朋友。坐在那,又会是什么感受?你告诉不了我,我也不知道能和谁说。不过,你走完了你的生活,我也要好好走完我的。

顺便,跟着小娃娃,再走一遍以前没走好的。比如,嘟嘟这家伙今年开始学画画了,原因倒是和画画没什么关系,还是想让这个一秒钟都停不下来的家伙,能稍稍停一会儿。孩子们太厉害了,每一个都是哲学家,艺术家,人的天性能随意释放,大概就这几年吧,后面就开始面对规矩,面对方圆,逐渐把自己打磨成另外一个家伙。如果可以,我一定要让他坚持自己的天性,尽可能让这部分时间延长,这对他很重要,对我一样重要。

他的变化不再是每天都看得见那种,而是突然在一个时刻,让你觉得他发生了巨变,这种变化是突然的,而且是毫无保留的,在充满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他开始学会表达,精准的让人意想不到的表达,所以每天和他聊天,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不需要期待什么,他就能给你惊喜,可惜的是,你们没机会聊天了,我也没有很正式的和他聊过你,他对此一无所知,我也不知道怎么开始。再过些时间,再过几年。

现在我开始看一些你喜欢看的东西,比如政治,我学着去了解它,也意识到,我们其实无法脱离某些背景信息去观察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正常生活。那些刻意避开的东西,其实正是时间之海中航行的巨轮的舵把,我们只是在巨轮上过家家。有趣的是,你关心的那些东西,对你的生活毫无意义,我关心的也一样,这么一想啊,我发现我们都很浪漫呢,也许你基因里那一点点浪漫,幸运地传到了我身上,当然,你要是说话的时候也带着一点点浪漫,就好了。

我们之间没有表达过爱吧,正式的那种。

没有。

现在表达好像有点晚哈。我给你讲几个最近的小故事吧,我以前也喜欢给你讲故事。都是关于小嘟嘟的,我知道,相比于我,你现在肯定更关心他。

我们之间很喜欢聊天,甚至在一起的每秒钟都在聊天,有时候他想当一个机甲霸王龙,有时候他想当一架会说话的纸飞机。最近,天气突然热起来了,但他不想洗澡,我告诉他,不洗澡身上会粘粘的,皮肤会不舒服,好像粘了什么东西一样,他说,「那我不洗澡,是不是皮肤就会变成双面胶,一面粘着汗,另一面粘在身体上。」我说,「嗯……」。

还有一天晚上,睡前他躺在我旁边,一本正经地说,「爸爸,你说为什么是上 5 天班放 2 天假,不是上 5 天班放 5 天假呢?这对放假多不公平啊。」

「嗯,其实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上 4 天班,放 3 天假了。以前的人啊,没有时间的概念,后来才慢慢有了钟表,有了一日三餐和工作的固定时间,后来……」

「好了,爸爸,你别说了,我困了,我要去睡觉了。」

「嗯……」。

真得还挺想你的呢。

余不一一,你照顾好自己,我照顾好家里。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各美其美。

二〇二三年六月五日记

雄性衰落

2023-06-05 08:00:00

雄性衰落

[美]菲利普·津巴多/[美]尼基塔·库隆布

无可否认,不仅是在学历,职业,甚至在性的方面,目前雄性们正在衰落。包括电子游戏,色情网站,以及互联网带来的社交屏蔽,是我想读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作者的其他书籍

路西法效应

育儿育己

2023-05-26 08:00:00

播客节目《忽左忽右》从陆大鹏翻译的《基因彩票》入手,聊了一期遗传学相关的内容。恰好我比较感兴趣这个话题,包括 20 世纪的优生学理论在希特勒那里变成残暴的政治政策,美国左翼和右翼对于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不同看法,新达尔文主义在演化和进化上的咬文嚼字,以及表征遗传学冒出来的生命时钟的概念,很好玩也很有趣味。

抛开政治立场在里面的某些作用,仅从个体的发展出发,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究竟是基因作用比较大,还是后天环境影响比较大?这一点在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上,总有各种不同的数据研究和作证,是一个标准的复杂性问题,对于我,最关心的还是高普尼克原来在《园丁与木匠》里提到的理论经过这么多年,是否还能站住脚,即父母对于子女教育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从《园丁与木匠》到《超级社会》,从《基因彩票》到《别相信直觉》,我还是从一些内容中得到了部分论证。

首先,高普尼克的结论依然是对的,父母对子女的后天影响,依然有限。在《园丁与木匠》中,高普尼克用的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行为遗传学中对双生子和抚养这些孩子的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在现在分子遗传学领域的证据来看,也是能够解释的,但似乎遗传力有一点变弱,不过对于目前的解释我个人倒不是很认同。

高普尼克当时有一个结论是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取决于父母,而是他所生活的社区,他作为自然人存在的群体对他的影响更重要,这一点我小时候的生活就能加以佐证,我在朋友圈子和在家里可以说完全是两种人格在存在,但并没有什么不妥,小孩子更会区分「我们」和「他们」(他们也就是大人这个概念)。

在《别相信直觉》中,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又通过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了社区对于孩子影响的重要程度,但他的证据能得出来的结论略有不同,他更关注的是一个人长大后的学业、事业成就等等,他证明了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相对好的社区,孩子们最终会收到朋友的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注意,他特别强调了不是小孩子的朋友,他们其实更容易收到朋友父母身份的影响,比如好朋友的父母是高知,是飞行员,或者是其他一些相对较好的职业,他们以后也有更大概率取得这样的成就。

那,什么是好的社区以及为什么是好的社区会有这样的作用呢?

先说好的社区,书中给出的好社区的标准其实不高:

  1. 社区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2. 社区中双亲家庭比例相对较高
  3. 社区中能按时交还人口普查表的比例相对较高

总结下来,一个好的社区就是大家的文化水平普遍好一些,家庭和睦一些,人又靠谱一些。如果在这样的社区生活,孩子在长大以后有更高的概率取得相对的成功。

那为什么好的社区有这样的作用呢。

《基因彩票》中有一个解释,就是我们首先要承认,基因是有影响的,而且在其他一些书中可以看到,这部分的影响其实很大的,如果与后天环境的影响对比,也许占比更高。在《别相信直觉》中就通过统计数据得出一个结论,如果父母是普通的蓝领中产,从基因层面来说,这个孩子未来的工作工资大概是 56000 美金/年,也是一个美国蓝领的平均水平,如果父母费了很大的力气在后天培养他,比如上各种补习班,鸡娃,对他的后天影响大概只有不到 20% 的影响,会让他从 56000 美金/年,增长到下一个好一点的水平 70000 美金/年。如果把这么多年的心力、时间、金钱都算进去,甚至不如直接把这笔钱留给他来得划算。

结论就是,各位家长别折腾了,没什么用。

更有趣的结论还在后面,书中又举了一些数据:对于一个小孩子,他出生的第一年,父母要做的决策就达到 1570 个,比如是不是要母乳啊,喝什么牌子的奶粉啊,今天出不出去遛弯儿……可以想象,在他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多少决策,费多少精力,而这些不计其数的决策,最终能对他造成的影响,只有那不到 20%。

但是,这 20% 中,有一个决策,只是一个决策,就可以占到这 20% 的 1/4,可以说,只做这一件事情,就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孩子了。那就是选择一个好的居住地,一个好的社区。甚至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通过现阶段的数据证明,美国最好的最适合养娃的地方是西雅图市,搬去那里生活,就 OK 了。可惜的是,没有数据和研究能告诉我中国哪里最好。

总之,我不是一个新达尔文主义者,也不是原教旨主义者,我知道当年社会达尔文那帮人干出了多么肮脏的事情,也知道现在左翼右翼在吵的那些东西不过是利益斗争。我自己的追求其实很简单,尽可能不因为智识上的缺陷,而没有做好一个及格的父亲,及格就够了。

至于小孩子,我从来不喜欢「养育」或者「教育」这类说法,对我来说,相比「育人」更是「育己」。最后,再强调一次,别折腾了,没什么用。

二〇二三年五月二十六日记。


参考资料:

技术是过程知识

2023-05-19 08:00:00

最近 ChatGPT 热闹之后,涌出很多讨论的话题,各种视角都有,伦理、监管、文明以及各个技术角度的解读,我对其中一个话题产生了兴趣,就是技术与文明的关系,包括技术的本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技术到底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等等,后面可能随手摘录一些笔记记在这里。

Dan Wang 在文章中提到,美国如果想复苏,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要做的事情是重新建立制造业,因为技术是一种「过程知识」,过程中的经验无法使用备忘录的形式完备的建立起来,他在文中举了深圳的例子,中国在推动整个制造业前进的过程中,通过这些过程知识培养了一大批的专家,这些专家和经验,产生了巨大的创新效应,制造了许多新兴的产品,比如几大手机厂商、无人机、机器人……Dan Wang 也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与金融和软件,也许是一个错误,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依然在制造业。

同样,《Chip War》一开篇就表示,美国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转移制造业,只保留高端的设计能力,而现在,他们通过芯片法案限制中国的发展,逼迫日本、韩国等重新回到美国制造,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晚了。

Noah SmithHow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World Since I Was Young 中也提到类似的说法:

Now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d skill are still scarce commodities. YouTube can’t teach you how to be a great violinist (at least, not in 30 minutes), and Wikipedia can’t give you the ability to do difficult math proofs. And the knowledge that can be gained from direct experience is often superior in quality to 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a Google search — for example, if I actually go to the Matterhorn, I can see it from a variety of angles and in a variety of lighting. But overall, humans have taken much of the knowledge that they used to have to carry around in their heads and uploaded it to what is, in effect, a single unified exocortex.

现在需要注意的是,理解和实践技能仍然是稀缺的商品。YouTube不能教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至少不是在30分钟内),Wikipedia也不能让你具备做困难数学证明的能力。而直接经验所获得的知识通常在质量上优于从Google搜索中获得的知识——例如,如果我真的去了马特洪峰,我可以从各种角度和各种光线中看到它。但总的来说,人类已经将他们曾经必须记在脑子里的大部分知识上传到了实际上是一个单一统一的外脑皮层。

推动和记录

2023-04-25 08:00:00

最近遇到一个开心的烦恼:我重新用回了 Notion。

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还是看到了薑餅資的一个记录视频,让我意识到之前使用 Notion 的时候,并没有发挥它的长处,而是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下使用这一工具,丢掉了它的 Database 本应具有的魔力。一气之下,看完了她的系列视频,也重新审视到自我的问题:

任何笔记类的工具,最终目的是推动人高效地向前运行,达成目标,而不是简单的记录。

所以很多问题在 Notion 的特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比如,

就像我时隔多年重新用回鼠须管一样,几年之内我在各种笔记工具中流窜,目的却只是寻找一个顺手的记录工具,而从来没有试着透过工具审视人生。

好在,何时开始都不算晚,我用了两天时间,逐一思考自己的需求,完成了 Notion 个人系统的 V1 版本,以最小项目开始,成功运行起来,这是个很开心也很值得记录的事情。

它的意义可大可小,但这不取决于它,而是在于我,这也是我在搭建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

Notion Syetem V1

周末爬山 - 百望山

2023-04-10 08:00:00

自从报了篮球课之后,周末的行程被压缩不少,之前计划的爬山,优先级高了起来。这周去了所谓的太行山脉第一前哨百望山,选了以天很适合儿童爬的路线,上上下下差不多 4 小时,相对轻松,不过嘟嘟下山到一半,也是累得不行。

二〇二三年四月十日记。

骑车

2023-04-07 08:00:00

现在骑的是第三辆电动自行车。我数次向身边朋友推荐,这是 5 公里内神器。也的确有些朋友被我忽悠忽悠着,就买了。好在至今未收获差评。

其实这事儿有个很偶然的前提,往大了说,人的思维模式一旦改变了,也就回不去了,这是另一个故事,暂且不提。往小了说,你就是你生活范围五公里内的合集。只是没想到,更新到第三辆电动车之后,我的范围扩大到了 15 公里,它在通勤路上的霸主地位一旦确定,也就回不去了。

第一辆电动车是小牛的 Gova G0,预售的时候买了,目的明确,要遛娃,周边有不少公园,距离 1-3 公里,不近不远,我懒。性价比之王就此诞生,那辆车如今看来,电池也不行,速度也不太行,但是质量过硬,而且我还自创了拖挂,用它拉着露营车,完成了几次星河湾公园的露营,也是霸气十足,后来如法炮制,在搬家上没少出力。

我经常开它的玩笑,这可是家里的第一辆新能源,而且上了牌照。服役三年,直到有一天,我带着嘟嘟从朝阳公园回家,那天风有点儿大,在路上我加快了速度,突然觉得车子开始摇晃,而且嘟嘟坐在前面,已经有些紧凑了,我就问他,我们要不去换辆新车吧,他问为什么,我说这辆车有点儿太老了,我怕它哪天散架子。就这样,我们当即决定去店里换辆新车。它的小表盘上里程达到了 6000 多公里,我自己都很难相信,这三年我们骑着它去过多少地方,留下多少回忆。过了很久,我意识到那辆车并没有摇晃,只是因为风大。

第二辆电动车在我换车之前就已经买了,因为十一上班的距离就在 3 公里之内,它是一辆十足的通勤车。嘟嘟大了一点之后,周末近一些的地方也都是骑它去。它的速度可以说上了一个档次,也因为这个,我才有勇气偶尔试了一两次骑她的电动车上班,因此一发不可收拾。疫情有段时间,我骑这辆车上班,马路上没人没车,风驰电掣,平日里地铁通勤要 50 分钟,电动车只需要 30 分钟。这一刻我知道那辆 G0 一定会摇晃,我的心已经摇晃了。

如今第三辆车,作为我的通勤车,目测今年的里程就会突破 6000 公里。同时,我不用再早起,不用挤地铁,也不用担心堵车,每天路上有了一个小时听播客的时间,在早晚高峰来来往往的车辆中,像在一个平行世界里穿梭,那一刻我拥有了短暂的自由,我可以欣赏风景,听听音乐,可以感受人流的涌动,鲜花和绿色,而不是办公室里的枯燥和笨重的机械带来的嗡嗡作响,那让我觉得自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生命。而骑车在路上,这一切都不再一样。人的思维模式一旦改变了,也就回不去了。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有一些风,我选择了一条偶尔会骑的路,在一片春色中向公司驶去,路上路过了之前总去的电影院,路过了朋友的家,路过了好友的单位,沿着北二环的河边,肆意前行。又让我想起多年我住在那附近时,摸索出的一条跑步路线:

前几年我住在北三环,真探出一条满意的路,从马甸附近的一个便宜坊开始,一条小路,一路向南,中间穿过一个公园,公园里的健步跑道大概 1 公里,出公园南门一转向,就到了德胜门那条街,临街不怎么走车,路边就是护城河,沿着河沿,向东再跑 2 公里,就差不多到了鼓楼大街附近,我就从这里转向北,往家的方向跑去。一路上人声鼎沸,菜场林立,遛鸟的,买早餐的,菜贩门口讨价还价的,送货的,送孩子上学的,充实得很,各人有各人的事做,没有人低头看手机,有的悠闲,有的急促,让人觉得生命如此不可或缺。这一段路大概也有 1 公里,中间有两个红路灯,我经常在这里慢下来,摘下耳机,或者干脆走一走,听听马路两边人们在聊些什么,匆匆过客,无所顾忌,像鸟儿一样自在。一直往北跑上 2 公里,也就快到家了,路上会看见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老人领着,去附近的学校,一路上有说有笑。

如果是晴天,我总会在路上拍一到两张照片,甚至有一年,我从距离新年 100 天开始倒数,每天一张照片,找主题,去有趣的地方,见可爱的人,拍过喇嘛,拍过天津各色的大桥,拍捏糖人,拍人酿酒,生活一下子变得有趣很多。

今天,我一样没忍住,掏出了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时光不在,时光仍在。

二〇二三年四月七日记。

魅力

2023-04-06 08:00:00

Bear Liu 的推文 下面有一条评论:

那一年王小波插队,被称做王二,年轻的他裸身爬上村口的大树,鸡吧倒挂下来。

我不知道这是思想的魅力,还是语言的魅力,但是我知道,人工智能还没有这个魅力,我也不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它能拥有这样的魅力。

二〇二三年四月六日记。

最近在用 AI 帮忙

2023-03-31 08:00:00

上一篇文章中写过,ChatGPT 火起来之后我在干嘛,多数还是闹观察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就冷静了不少。

我开始用它做一些可以叫做 Project 的东西。

比如,我用它帮我回复了几封给老外的邮件,这个措辞水平是我没有的,它很好的完成了一个与老外沟通续费周期的问题。

比如,我尝试用它做一个画册,因为嘟嘟最近沉迷恐龙,每天回家总能告诉我一些奇奇怪怪的恐龙的名字,加上我的 Midjourney 正无用武之地,索性拿来练练手,让 ChatGPT 给我输出一些 Midjourney 的绘画规则语言,我做了一些图,还让 ChatGPT 帮我写另一个短短的绘本故事,鉴于时间问题,目前还没有完成,但是预计后面可以做一个完整的五分钟绘本。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画,也是我和它们一起合作完成的。

另外最近比较开心的是,我作为零基础水平,用 ChatGPT 完成了真·自然语言编程,在它的帮助下,我写了可以说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 Python 脚本,来帮我完成一些工作上的定制化内容。简单来说,它可以帮助我生成一份我需要的文档,经过改良,它已经成为我看英文书的一个利器。

一整个三月,可以说它在各个地方抢尽了风头,我的建议是,不要关注那些新闻,真正去用起来,从做一个项目开始,从完成一件事儿开始,感受它的魅力,也了解它的愚蠢,同时警惕自己大脑发出的错误信号。

做到哪一项,都是收获。

PS,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是想测试一下新的图床而已。

2023-03-31 记。

Hi,土区 iCloud

2023-03-14 08:00:00

IMG_7178.JPEG

我是很晚才明白「全球化」的意义在哪里,开始懂了为什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能迎来如此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同时,在历史和现在的对照之间,逐渐有了模糊的对于「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这条路非常难走,却十分有趣。

如今在有趣之间,发现我不光可以看看新闻上那些大词,也可以让「全球化」帮助我获得更好的生活。很多数字游民在做这样的事情,我能做的只是小小的对于数字产品的感悟和尝试。比如,薅国际化的羊毛。

「土区」这两年都很火,因为汇率的原因,如果我们的账号是土区账号,可以花大概 1/3 的价格,获得各种网络服务,比如 Netflix,Youtube 等等,iCloud 当然也是必备的玩意儿(就像朋友说的,手机照相的归宿是 iCloud)。自从有了娃,必(被)须(迫)要成为居家好男人,省钱则是王道。

废话就不多说了,下面的教程里相当详细,我只在这里补充几个需要高亮注意的情况:

其他的按照教程(Link)一步一步走就 OK 了,希望大家都能用更少的钱,用上自己更喜欢的产品。

读《这世界的甜蜜与冷漠》

2023-02-17 08:00:00

彼得·施塔姆的《这世界的甜蜜与冷漠》。叶三在微博上推荐的书,因为看到她喜欢作者简练的文笔,找来读了读。在如此简练的文字风格下,能完成这样紧凑、电影蒙太奇一般的结构张力,让人羡慕。而且小说中抛出的话题鲜活,又深刻,如译者在后记中概括的施塔姆在讨论他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你遇到了曾经的你。他做了其他的决定,犯了其他的错误,但他并没有逃脱你的命运。

我可能更喜欢他自己在「记录」说到的故事结构:我是你需要的人,我是你在我身上想看到的人。这个问题不仅跨过了国界,语言,也跨过了时间和空间。加上他清晰的表述,简单的语言所带来的巨大冲剂。难怪《纽约客》会假设:“倘若阿尔伯特·加缪还活着,他或许会像彼得·施塔姆这样写作。”

恐惧

2023-02-16 08:00:00

提两件比较失败的读书往事,一个是很早之前伍迪·艾伦出的自传《毫无意义》的英文版,那个时候很多人还在讨论出版公司因为他的个人问题不愿意接这本书的出版业务等等 balabala……,到去年底发现这本书中文版已经出了。另一个是去年底看到了纽约书评提到的《Chip War》,扫了一眼大纲,配合着翻译插件读了第一章的前一半,很过瘾,也觉得很棒,今年初无论国内国外,几乎对芯片的讨论,都绕不开这本书。

这两本书至今我都没有读完,前者读了第一章,后者甚至一章都没读完。如今来看,失败的不是没读完,而是发现自己有一定的意识和方法去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却因为对英语的恐惧而选择了放弃。

最近在和 AI 打交道

2023-02-09 08:00:00

ChatGPT 火了。

我不知道在技术上如何称呼它,聊天机器人、大规模语言训练模型、通用人工智能,似乎都对,但都不太全面。它知道各种信息,能理解我们的意思,回答我们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生执业资格考试,完成一个年薪 18 万美金的基础 Google 工程师的工作,但会算错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将几个驴唇不对马嘴的故事拼在一起,套公式一样回答不同类型的问题。

但它依然火了。带着更多的通用型的 AI 一起火了。它能做的太多,不能做的一样多,但它让人们看到一点儿不太一样的东西,过去那种模糊不清的算法,没人说得出来的推荐逻辑,似乎现在清晰起来,有人拿它写论文,有人用它编代码,在它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Something」的时候,就和我们在一起,准备好了一同成长。

正好可以聊一聊最近我在用 AI 干些什么。

写写

它可以写的东西那就太多了,最近我用它写一段能执行的代码,写了一封英文的工作邮件,写一个小红书风格的文案,查询了一个在线考试的答案,写了一段仿写汪曾祺风格的文章,写了一个论文的大纲,甚至还写了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立项材料。

image.png

画画

没错,一个完全不懂绘画的我,也开始试着画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很不成熟,但足够满足我自己这点儿小趣味。

a_teenager_shooting_on_a_lonely_basketball_court.png

3411675918783_.pic.jpg

笔记

最近在学习另一种阅读策略,每读一章做一个总结,既然这样,索性把每一章的电子书输入给 AI,让它同步帮我做一个总结,这样对比着学习、吸收、理解,增加了不少趣味。下面标黄的引用就是正在读的一本书,用 AI 做的第一章节的总结,不得不说,比我抓重点要抓得更准一些。

image.png

另外一种情况,就更简单一些,插入视频,导入字幕,生成总结。再看视频,查缺补漏。我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记笔记的办法,因为它似乎成为了一个可以给你反馈的学童,伴你一起。在研究学习、刻意练习这些领域的专辑普遍认同,复习和反馈,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但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关键。

拥有一个可以部分实现交流、反馈还可能比你学得更好、更精的学童,大大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吸收。

4771675916380_.pic.jpg

其实还有很多在做和想做的事情,比如用它整理一些词根词缀,把最近学的单词编成个小故事来背,比如试试用它写一些画画用的 Prompt,比如它可以帮我调教摄影参数拍出更好的照片,比如五音不全的我也有机会做一张自己的专辑。总之,它似乎为我的生命带来了无限可能。

它只辅助,不主导,这正是我现在喜欢它的原因。它不像短视频、外卖软件那样,打开了就给你推送,强买强卖的社交风格,毫无道理可言。它会做一件太多软件本应该做却不去做的事情:倾听。

它会先听你说,陪你思考,帮你思考,在思考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也许它能柳暗花明。这就是我最近和 AI 打交道的时候,最开心的时刻。说这么多,其实它们也很弱,它们能做的上限,取决于我们思考的上限。不停和这些 AI 打交道,我的脑子里就不停地冒出一句话:以后的互联网世界,能提出一个好问题,才是核心竞争力。

最后,不得不泼一盆冷水,顾衡说: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教堂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媒介。在今天的眼光看起来,它无疑是笨重且怪异的,它怎么能和报纸、书籍、电视和手机相比呢?但在 15 世纪,它是一种媒介。按照麦克卢汉的定义,技术和媒介是同义词,一代新技术带来一代新媒介。印刷术来了,哥特式教堂就沉入历史,成为一种装饰物的存在。AI 将把内容供给的数量放大到难以想象的数量级上。相对于我们可怜的注意力而言,它就是无限供应了。Austin 预言,它或许再一次彻底取消现有媒介的现实存在意义,而只是作为一种装饰物存在。这种装饰物很难说是引起真正的注意力的,人们更可能是在无意识的观看,时间似乎在这些内容的表面流逝过去,但它不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影响。无论是信任的崩坏,还是刺激的麻木,没有反馈行为的受众不是真正的受众。

信息的密度和呈现方式,会影响我们对历史的直观感觉,简单而言,顾衡说: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这本书里就说,传播技术普及了以后,人们反而沉迷于这碗“迷魂汤”,在平庸和麻木中不能自拔。在我看来,相比于麦克卢汉和伊尼斯,还是波兹曼靠谱些。在媒介便宜到免费的今天,我们似乎更应该珍视传统,更需要牢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诲。

我已经意识到这个技术,即将改变人们消费内容的逻辑,也会逐渐改变内容生产的逻辑,这个时候就要回到麦克卢汉和尼尔波兹曼的路上去,好好审视媒介即信息。

二〇二三年二月九日记。

公共资源的分配

2023-02-03 08:00:00

有一件事我一直没太想明白。

比如最近,吴刚出演的影视剧《狂飙》,他儿子在剧中有一个角色,这种父辈铺路的事情,在影视圈也还算常见,但在观众心中,总会把它当做夹带私货。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并不反感这种情况,甚至还算得上支持。

婚姻从最古老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一种财产分配制度,哪怕是「爱情」也是后来为了解释通奸才创造出来的概念。社会逐渐进步,大家的整个婚姻观、爱情观和生育观或许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但不可否认,长辈的资源后辈拿来用,在家内属于私事,在公共资源上,就变成一个万人喊打的局面。

读库老六的播客里提到过,家庭环境是不是也可以看做是一种 DNA?家庭环境产生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也会极大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走向。这一点,也是我很喜欢《人世间》这部剧的原因,它并不避讳把这些人情琐碎拿出来讲,反而,恰恰是这些琐碎的人情关系,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

我小时候,总会被教育,说长大了应该当老师或医生,这也逐渐成为我最讨厌的两个职业。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我讨厌的不是职业本身,而是反感被人规训。这两个职业都有着不可明说的好处,以及受人尊敬的传统。我认识一些医生,他们大体是两种思想,一种是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路,自己的人脉资源总能用得上,能在关键时候帮帮忙,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占用了公共资源;另一种,是不希望孩子再学医,因为知道里面的苦。无论是哪种,学医与不学医,都成为了一个从年幼就被讨论起的话题。

教师一样,演员一样,作家也一样……

各行各业差别不大,甚至到今天还有一些企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可以子承父业,老子退休,儿子接岗。我同样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

第一,父母的工作内容不可避免的会带入家庭环境,孩子从小也许就在后台、手术室外、书山书海中长大,不受影响不可能;

第二,既然环境因素不可避免,何不做一些正向引导,如果感兴趣,就帮一把,如果不感兴趣,就随他去吧;

最后,资源分配这件事,历来就不平等,我不是纯粹的共产主义那一套,也不是资本家的思维,但我有些关系,我可以用这些关系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多见见世面,为何不可?

这个话题可以延展到很多地方,有些听起来很黑暗,假公济私,政治腐败,有些就像掉进了钱袋子,子承父业,但有些也是暖心的,可爱的。

在北京,或一些我了解的地方,老师的孩子可以上老师所在的学校,通常被称为政保生,很多老师挤破脑袋想到某些学校去任教,也是这种考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班级有一个同校老师家的孩子,老师是名师,索性带来一整个数理化的教研团队来到高一带我们班,我也很幸运地跟着蹭了几年名师的课,这些课,这些人,让我受益终生,也可以说改变了我的命运。不可否认,我蹭了同学的资源。如何评价这件事呢,她原本不应该来带我们,但是她来了,也许她原来应该带的人里,可能有优秀的科学家苗子,但被错过了,和我一样,也有一些人的命运因为一个人的个人选择被改变了,不知道向好还是向坏。

我想说,社会资源的分配没有一个原则,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只有「人人都自私,社会才会向前发展」,同样,犹太人给世人的形象就是人精,会经商,都是压榨一流的万恶资本家,但往前倒一倒,他们去经商是因为社会不让犹太人做其他在当时看起来是上流的工作,他们只能琢磨当个「中间商」赚差价。

社会不平等,老子给儿子铺路,假公济私……在我看来,这些事情更适合一事一议,而不是画一条整齐划一的线。

二〇二三年二月三日记。

近期读书看报

2023-02-02 08:00:00

木木哥做出了那种「大众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你把东西放在他们面前」的新功能。太适合展示我的近期动态了,考虑这个页面要不要单独创建一个链接

已经添加到首页了,给我的首页实现了大换血。

近期观影

近期读书

随读随写

2023-02-01 08:00:00

前几天读书群里有朋友开始读兰小欢的《置身事内》,因为她在体制内,和我作为旁观者的角度不同,随手找了几张读这本书时候的札记,分享到群内。发现,

一,去看这些札记,才能回忆起当时读了什么,关注点在哪里,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二,读完要多分享,多讨论,多交流尤其是和一样读过这本书的人讨论,能收获比书多得多的信息; 三,复习,重看,才是学习的重点。

读书还是要随读随写得好。

2023 旅行 - 古北水镇

2023-01-20 08:00:00

年前请了三天假,去了一趟古北水镇,看民俗节目,吃大集年货,泡私汤温泉,开心迎新年。

二〇二三年一月二十日记。

博客小更新

2023-01-17 08:00:00

2023.01

这半年多,给博客又鼓捣了两个小玩意儿,一个是文章中实现了图片横排的效果,另一个是挂载了一个服务器上属于自己的 Memo。两个页面基本实现了晒娃和吐槽的主要功能,极大满足脑子里那个无处安放的闲言碎语。

二〇二三年一月十七日记。

2022.05

这两天在木木哥的帮助下,做了大量的博客除草运动。删了很多之前莫名其妙加进来的 JS 文件和无用的内容。增加了从一个 ToC 的 HTML 模板和一个关于嘟嘟的页面。样式是从别的地方抄来的,做得非常漂亮。实现上比较简单,但是最大坑是我之前调用了 Aplayer 的 JS,导致了页面内的中文锚点不跳转,定位问题用了整整两天。

此处再次感谢木木哥。

目前的博客,基本上达到了所有我想要的样子。对 Hugo 的结构也再一次有了理解。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果不会代码,我相信,每几年因为互联网的升级,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博客能活过十年,看起来是很那的,我指的都不是内容,单纯是说一个网站的站点。

最近正好也在整理所谓的「数字资产」,一旦涉及照片、视频,各种富文本,整理的复杂度都是指数级增长,数字资产的保存,在可见的未来,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现在 AI 的会不断生成很多纯数字内容。

希望我的博客,能再活 10 年。

二〇二二年五月九日记。

2022.04

上一次博客更新还是 2021 年 10 月,更换了一下评论系统。

这次主要是修复了读书电影两个页面,之前一直用牧风大师的豆瓣 API,这次直接换了 Github Action 的轮子,功能丰富了不少,而且还自动拉出一个 CSV,也算是给豆瓣做了一个回复。

另外,评论一直没有邮件回复通知,搞了好久,原来是和域名邮箱有关,好在瞎鼓捣一通之后,算是修复了。

目前我的博客,经过我这个二把刀水平的魔改,感觉已经毫无章法了,又很随意,也不知道怎么优化,就像一头老牛,吃得也不多了,走得也不快了,但是没有还不行。

最近又申请了一个域名,但是后悔了,在 Namesilo 花了 8 刀买了 1 年,没想到腾讯,可以 180 人民币买 10 年…现在觉得十分心碎,准备后面转到腾讯云去。新域名要做的事儿已经想好了,但是还没开动,先卖个关子。

2021.10

最近给博客做了两个小更新,一个是更换了评论系统,直接把木木哥那一套代码要过来修改了一下。不过还没有弄数据迁移,现在天天晚上陪娃,几乎没办法开电脑。另一个是把 newsletter 隐藏了,现在可以在边栏访问,但是主页上看不到了,不是它不够重要,而是我觉得它有点喧宾夺主了,博客的重点不应该是如此外化的一种表达,更多的我还是希望这里有点后花园的意思,知道的朋友,能进门的,都应该是一些老朋友。

说真的,这里这不需要太多人,在我自己的设想内吧,有 15 - 20 个人,能常来做做客就很好了。现在网上聊天,乌烟瘴气,想有个清净地已经很难了,大部分时候真正的聊天都是在线下,如果说网上还有个正经地方,我目前只能相信自己的博客。不管什么时候,我在这里写的东西,我发布到这里的东西,肯定都是最真诚的,最想和朋友们分享的。

最近也在思考,怎么能搞一种短微博的形式,更方便的展示在博客上,不想搞的篇篇都很长,好像很多话想说那种,其实简单几句,足够表达完整就 OK 了。之前金冈哥的一套 Wordpress 主题达到我的审美巅峰了,但是实在不想左一个子域名,右一个子域名的弄了,没有精力,也觉得没啥必要。以前发散的太多了,现在能收敛就收敛一点,能在一个地方搞定的,不想去其它地方再安营扎寨了。

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慢慢看吧,有合适的手段,就集成到博客上。现在发布博客也特别方便了,我都是在固定的软件上写,如果用 Mac 就在 Ulysses 上写,要是随手几笔,就在 Obsidian 写,都是可以同步的软件,也都有做好的模板,很方便,而且 Github 有了自己的在线版的 VS Code,一个浏览器全部搞定,我感觉现在我距离一种“浏览器 OS”越来越近了。

几乎一台电脑,一个浏览器,能搞定一切。当然,这背后还有个大家特别容易忽略,但我判断真得有希望改变社会运行方式的技术存在,也就是云计算。我觉得现在吹嘘的各种新技术,其实可能都忽略了云计算未来在其中可能占到的重要性。所以,持续看好 Amazon 吧。

玩雪迎新年

2023-01-16 08:00:00

周末带着大娃娃和小娃娃,跑到圣露庄园去玩了半天雪,城里风和日丽,郊区寒风刺骨。不过开心是真得开心。嘟嘟在车上,还对聊天内容做了总结:

你比一米五高,我比一米五矮。 他爱吃包子皮,我爱吃包子馅。

顺便测试一下 Hugo 主题的图片横排:

Photo by FujiFilm X-T1
Photo by FujiFilm X-T1

晚上去了嘟嘟比较喜欢的失重餐厅消费了一次,还在蓝港买买买,欢乐迎新年。

2023 新年祝福

2023-01-03 08:00:00

去年看到的最好的一句祝福,送给这个崭新的 2023 年:

如果你把这两年当做收获,那就感谢你自己以前的耕耘;如果你觉得这两年是耕耘,那我祝福你以后的收获。

再摘录一段李如一的 2023 年的愿望

二〇二三年,我的願望是有更多人開始認同以下行爲並不異常:花一小時以上去體驗一份內容,其間不插入任何可在一分鐘內完成的體驗。

祝福大家。

二〇二三年一月三日记。

2022 年概览

2022-12-24 08:00:00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 席慕容《青春》

Notes_20221223_150737

老规矩,每年三个愿望。希望明年能做到每天读读书,每周写写字,每月溜溜弯。这张题图,不记得用了多少年,也不记得什么时候收藏在手机里。但生命就是一堵墙,时光将它砸碎之后,在残垣断壁之间,洒下阳光,让人沐浴温暖。老人已离开我们,将灵魂撒向大海。有时候,恐惧是怕我们的,当我们有勇气推开它,它会成为一个缩在角落里的胆小鬼,在阳光下吓得不见踪影。

让自己活在阳光里,做更多事情,期待明天,都会好的。

IMG_2293

IMG_3839

Pasted image 20221223161517

吉诺比利进了 NBA 名人堂,勇士用总冠军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王朝,斯瓦泰克拿了法网、美网冠军,一众小将也陪着梅西走到世界杯巅峰。

我自己也和嘟嘟办了个健身卡,开始旱鸭子学游泳。公司组织了每周一到两场的篮球,让我重新规律地回到球场。作为一个广谱体育迷,今年可以说是舒舒服服地体育大年。

大概,能给我力量的东西,除了音乐和书,就是体育。

6F8D7370-36E7-4453-8853-76A3C944A23F-4862-0000016C9B1CB98D

DSC00533

DSCF4962 因为嘟嘟攒的局开始变多,和依宝逛街看展约民宿,爬香山,看火车,露营 KTV 还放了次烟火。他进入了有自己明确的想法,还能准确表达出来的阶段。沟通越来越简单,沟通清楚就变得越来越难。语言上可爱的地方越来越多,闹情绪不讲理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除了爸爸,我们更多的时候成为了朋友,他陪我看球,我陪他玩健身环,一起跑步,一起打拳。慢慢成为一个称职的家庭小管家,也开始明白,做事情要学会负责任。断断续续上了半年幼儿园,交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也让我们有了新鲜的社交圈。

这一年从围着娃娃转,变成了有商有量的讨论。有点感动,也有点感谢。看着像育儿,可是育己要更多一些。人一辈子没什么机会重新来过的,但有个娃娃在前面带路,这机会真得难得。

IMG_3439

IMG_3435

DSCF5947

压马路,逛公园。今年爬了几次香山,顺路去过一次植物园,登了坡峰岭,也跑了几趟房山云顶。四处露营,四处民宿,四处泡温泉。车的后备箱越塞越满,搬家式露营说走就走。这一年的周末,不是在露营,就是在去露营的路上。从一种尝鲜,到一种习惯。每次站在山尖,都能让人换口气,休息休息。

今年开春和深秋,在外面露营住了两晚,第一次准备不足,冻得大腿抱小腿,让天气来了个下马威;深秋一次,又赶上狂风呼啸,巨大的 12 人帐篷搭好也放弃了,不过局攒得够大,光是娃,加在一起就七七八八,小玩具,大越野,KTV,放烟花,算是今年最开心的一次户外。

玩了一年认识到不管多近的旅行,说走就走都不太行。年底了,整个装备换过一大套,总之,明年一定还要露营,风吹草低不见牛羊,火锅咖啡全都码上。

还有说了几次的金海湖、环球影城,也正式进入待办清单。

IMG_5162

DSCF6860

DSCF6782

一年一次的家庭旅行,今年没去成本来暂定的南京,但是去了更舒服的杭州+莫干山。每年旅行最大的变数在于十一的工作安排,这两年疫情虽然严重,但是她的忙碌程度却指数级上升。很多安排只能一推再推,好在,家庭旅行是一件大家齐心协力要办的事儿,而我们,最擅长的不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么。

在莫干山住了几天,隐隐约约的疫情带来的紧张,整个感受就是包了个山,又包了个酒店。今年劝几个朋友,都拿出几天时间,就找一个无人烟的地方,安安静静放松一下心灵。这一年整个世界都被闹得不轻,人的脑子也容易变得不够清醒,一旦浑了,做什么都容易出错。一是放下手机,二是抬头看看天空,三是认认真真呼吸。暂停键,有时候才是加速的开始。在 F1 的比赛里,什么时候进站加油,也是取胜的关键。

要紧张,也要休息。

DSCF6010

DSCF6012

DSCF5587

今年又把老旧的相机捧了起来,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走到哪儿,尽量背着它,除了拍娃,也拍拍花花草草。我特别喜欢相机的取景框,它就像一个围栏,强制地限制住你的眼睛,不同的焦段,可以带来不同的世界。但我只有 35mm 的定焦镜头,它就这样强迫你去习惯这双眼睛,毫无道理。当你想框进来一些什么东西,就意味着你要放弃更多的东西。

其实,这不就是人生么。

Pasted image 20221223153012

这两年没怎么再碰微信公众号,今年收到接近十次的通知,全都是平台判定以前的一些文章违规,发来的删除消息。我看了看违规的内容,「李志」、「逼哥」、「南京市民李先生」,夹杂着一点社会新闻。

不过断断续续写了 41 期通讯,每周一篇,从 2021 年中写到 2022 年 8 月底。百分制,给自己打了 55 分,还不算及格。这 41 篇里,满意的挑不出十篇。一方面,是写多了,在没得写的时候还坚持写,就只能是凑数;另一方面,写成了四不像,没有清晰的结构,汤汤水水在聊一些关于「选择」,关于「幸福」的话题,但沉淀得不够,话说得太满,读起来就像看一头截肢的大象。

加上我停了通讯写作之后,好朋友开始记周记,一直记录到她和老公回美国,给我的触动特别多,她写回了原来博客的样子,感受自己的感受,再把这些感受如实写下来。每次看完都弄得我心里痒痒,狠她为什么名字都要叫杨洋。哪天忍不住了,没准儿我也开始动笔,周记起来。先不挖坑,也没什么期待。

DSCF7453 今年读书再创新低,20 本,电影也不算多,50 部。但今年从暂停通讯开始,用了 3 个月的时间,看完了《绝命毒师》全季和《绝命律师》全季。

2008 年 1 月 20 日开播的绝命毒师(Breaking Bad),不必多说,是一部公认的佳作。2015 年 2 月 8 日开播的风骚律师(Better Call Saul),作为《绝命毒师》前传,看名字可能会以为是无聊的律政剧,但在许多人心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22 年 8 月 15 日,《风骚律师》全剧终,横跨 14 年的电师连续剧,完美收场,但每一个人物都在剧迷心中跳动着。

《绝命毒师》:S1 到 S5,共 62 集,每集 47 到 55 分钟 《续命之徒:绝命毒师电影》:后传电影,片长 122 分钟 《风骚律师》:S1 到 S6,共 63 集,每集 42 到 47 分钟

整个系列加起来大概 6000 分钟(100 个小时)。这也是今年我在视听上最享受的 100 小时。除此之外,赶在年底前看完了《无间道》三部曲,再感叹港片的优秀。

最近这两年都特别神奇,一段时间集中在 8 月份前后,一段时间集中再年底之前,效率奇高,读读书,看看剧,心思好像不活络了,就像把事儿一个接着一个干完。索性,明年读书也不再设目标,转而到两个主题上,看剧的话还想再努力一次,集中时间把《摩登家庭》和《生活大爆炸》看完。

DSCF6381

DSCF6386 1

今年家里又新添置了一些小物件,本来写了一篇草稿,但是没来得及发,索性算了。家里现在换了两台小牛,十一一辆我一量,这一五公里神器,早买早享受。此外,今年买了一个新的 NAS,给自己的老群晖更新换代一下,买了一个打印机,一个面包机,十一大厨也有兴致亲自动手了。

另外,Switch 终于用了起来,最近几周居家办公的时间,健身环锻炼了 8 个小时,新到的《Sports》第一天就玩了两个小时。家庭活动渐渐丰富起来,生命也跟着跳动着,跳动着,像个顽皮的娃娃,四处蹦哒,好不开心呢。

IMG_6218

今年我有一个最大的改变,是慢了下来。

这一年,全世界都急躁得很,我也相信,再过几十年,人们回首的时候,2022 年是太多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节点,无论是走出去,还是站起来,无论是一条横幅,还是一张白纸,无论是风起云涌的核酸亭,还是烟消云散的白衣人,很多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得学会让它过去。但事情过去,不代表忘记,我们心里也随之被埋下了一颗种子,它现在很安静,很怯懦,很恐惧,我们不要再去吓它,给它浇水,让它感受阳光,等它长成一颗参天大树,让后人乘凉。

让时间安安静静地走,让我们也慢慢前行。就像这句对联:

晴耕雨读自得其乐 风花雪月人间桃源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能妨碍我们享受静夜

——王小波《黄金时代》

保质期

2022-12-20 08:00:00

互联网上讨论保质期的问题,很重要。一些我们长久使用的服务,一些我们内心寄托的地方,它可以随意消失。相比之下,一本书架上的书不会。

那些随便就可以消失的东西,究竟为我们提供多大的价值,我们又要如何看待它。老六选择做读库 App,很大一个原因是他改变了对阅读的看法,那些书买回来不看,一样没用,他提供一年的阅读权限,随着时间越久,每一年的年费价值其实越高。但他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他有着这个世界上坚韧无比的人设,让相信他的人可以安心相信他,只要他在,这份承诺就在,打开读库 App,读库就在。

这是来自个人的魅力,我似乎从来都只相信个人的魅力。

一首歌,写进了骨头里

2022-12-06 08:00:00

按:文章被微信删了,一年多没怎么写公众号,断断续续收到的都是一些违规处理的消息,索性,慢慢搬到博客上来吧。

也不好判断,生活就此会变成什么样子。期待大于紧张,希望多于虚妄。

1

春末夏初的时候,是哈尔滨最好的季节之一。温度没有那么高,但迎面吹来的都是暖风,不热,就是暖暖的。2013年春天,我刚刚开始有胖起来的迹象,提前结束了大连的实习,唯一的收获就是几句半吊子日语,加上这辈子都不做程序员的决心。

毕业大潮就快要漫过所有校园,除了像我这种神经大条跑出去实习,却还主动要求被开除的人,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都像是火烧了屁股的蚂蚁,每天疯狂地奔波在各个大学的招聘市场上,按部就班的从事着朝九晚五的应聘事业,男孩儿们就像是找到了生财之道,女孩儿们就将要嫁入豪门。

我还是每天无所事事,晃荡在篮球场和寝室的床上,陪着我的除了老四,就是李志。老四无所谓的和我跑了几个招聘会,不过我依然没有办法每天早起去争取面试的头一批。感觉自己永远都睡不醒,对一切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李志在歌里唱到“呼啸而过的青春,沉默不语的你”,就是我整个大学最逼真的写照。

那个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走出去能做些什么,即将毕业却还在思考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似乎死在 20 岁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死在刚刚知道李志,刚刚听到“他说这世界不该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不该有的”那首歌里。

匆匆的签下了一份合同,开着玩笑的说,总算是把自己卖出去了,不至于没人要,最后落得个“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公司是广电旗下的一家国企,负责制造和生产电视机顶盒,那时候的广电还没像如今一样在网上被千万人吊打,人们都开始喜欢上网,但电视依然是媒体的霸主。春晚还是所有人期盼着看,而现在早就变成了绑住家人吃一顿团圆饭的牵强理由。

我依然每天和老四在球场上鬼混,打球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春暖花开的季节弄得有点儿秋风飘零的伤感。我不喜欢伤感,但我很容易伤感,所以被很多电影欺骗了,一句台词,一段配乐,就能让我深夜不眠,胡思乱想。老四也和我一起面试了那家公司,但我真的忘记了,他是主动放弃了合同,还是在最后一轮面试没有过关。总之,他如今西装革履地坐在老家的一间银行,过着安逸却也毫无追求的生活,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一年似乎天气一直都很好,所以在球场上的时间很长很长,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也是在球场上,急着下一波上场就匆匆挂了电话,直到球都散了才反应过来,是北京的公司希望能和我约个时间,过去面试。

我突然想起李志,想起那首《春末的南方城市》,想着我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一样,在一个下雨的清晨,从北方的这个城市去北方的那个城市。

我对老四说,“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吧。”

“好啊。”

2

2009 年,我很懵懂的被老爸和老妈送到学校,他们在校园旁的小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办。我则是第一次有了挣脱牢笼的快感,觉得翅膀就在一夜之间长大,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和别人同居,每天起早打饭,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找对面那所学校的女朋友。而就在两个月前,几个长辈还在讨论,我应该学建筑,还是学农业才对。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是获得了上帝的权力,可以主宰自己。

一切的新鲜都难以超越时间。不到一个月,我开始讨厌学校的一切,枯燥,乏味,单调,没有任何的美好。那感觉,在我后来回到学校的时候,找到了答案,在球场上,在教室里,在李志的歌里,我看着那些背着包川流不息的人们:

你像我见过的那个少年

背着青春走在九月的街头

一阵风吹乱了我的头发

天气突然变得如此哀怨

只不过是一场生活

只不过是一场命运

只不过是一场游戏

寝室没有网络的日子过了一年,大家终于找到了各种方法上网。每个人都开始在下课后紧盯着十几寸的屏幕,寸步不离,Dota,魔兽,局域网 CS,好像一切的压抑都随风而逝,风来自游戏。

我突然间变成了整栋宿舍楼里的看客,我也尝试着加入他们,但游戏一开始,我就手足无措,颠倒黑白,完全无法进行下去。唯一能做的,就是独自在桌前,疯狂的刷新网页,希望找到一些有趣的新闻。或者,盯着 NBA 的比赛,反反复复的看。

那年秋天,突然看到了一个新闻,一个民谣歌手,70 天跑了 35 个城市,做了一场叫做“动物凶猛”的全国巡演,目的是为了还钱和录制新专辑。他叫李志。

我被这个看起来长得很邋遢的人吸引了,他做的事情很牛逼,我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民谣,我觉得我要是去听民谣,整个人看起来都会很牛逼。我开始四处去找他的歌来听,却只是在几个很小众的网站上找到了零星几首,但他能做巡演,他以前出过专辑,我却为什么找到,我觉得他更牛逼了,他竟然可以在互联网上让人们找不到。

后来我发现,原来他还有个官网(Http://lizhizhuangbi.com)。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网站,在那里他有绝对的话语权。两个月之后,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沐哥的人,我也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网站。

在那里,有他所有出品过的作品,无论是专辑,还是演唱会现场,全部免费,如果你愿意,可以选择直接给他打钱。那个网站,是迟斌帮他做的,我相信,域名一定是他自己想得。

我开始每天跑自习室,去下载那个网站里所有的专辑和现场,我反反复复看“我爱南京”那场演唱会,我理解不了这个世界竟然会有人写出《青春》和《它们》那样的歌曲,我想象不到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可以在现场请来老狼做表演嘉宾。我更不知道,原来他早就是南京那座城市的音乐地标。

他的现场永远都比专辑好,现场的编曲更好,现场的改编更棒,现场的和声也更漂亮。他不喜欢说话,在台上一直唱歌,最多的动作就是和乐手呼应,然后喝水,接着唱歌。这一切我都觉得新奇,他的声音不好听,在沙哑与不沙哑之间,磨得的心里痒痒,但是你只要坐下来,就很难再离开,他的歌词抓人,完全不是流行歌曲的你侬我侬,我第一次在一个人的歌里听到了态度,是的,他的歌里有一种态度。

我就这样每天听着他的歌,刷着他的新闻,知道他每年都在南京开跨年演唱会,喜欢罗大佑的歌,每天除了吃饭、排练,就是打牌。不断的在网上抨击别人,还有一首大家都爱的不得了,却没有歌词的歌《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跟我说话》。

日子,就突然变得有意思了。

3

我和老四的第一站是沈阳,那是整个中国进入东三省的枢纽城市,也是曾经的工业基地,我作为在大连实习过的人,表现的像个要尽地主之谊的主人,陪着老四逛了沈阳故宫,和在我看来破败不堪的沈阳。

它和大连不同,大连是个海港,一切都负有朝气,那里所有的人都喜欢西装革履,大商场遍地开花,巨大的华表广场和星海湾被一排排的沿海别墅包裹,让人觉得这里有大都市该有的样子。哈尔滨人习惯称自己来自黑龙江哈尔滨,而大连人,喜欢说我们来自中国大连。

沈阳,则是遍地的破旧,在建的地铁和火车站,路上被汽车带起的层层灰烟,所有人看起来都无精打采,每个人都好象是为了生活而生活。曾经的东三省枢纽,中工业基地,尽显一副老派和失落。

我们随走随停的结果,就是不知道下一站去哪儿,他说去烟台吧,我想去看看那里的生活。我说去北京吧,我可还有一个面试呢。就这样,我们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刚出地铁,我就被大城市的样子震的有些轰鸣,四下望去,路是那么宽,桥是那么高,楼又是那么多,那种恐惧淹没了刚到北京的欣喜,我开始担心自己无法在这里生活。

面试进行的很顺利,在我们决定故宫回合之前,我就接到了第二次面试的电话,我告诉自己,也许有戏了。老四因为等我,在北京多住了一天,但他应该和我一样,对这个巨大无比的城市,并没有什么好感。第二天一晚,我们买了两张去杭州的绿皮火车的硬座,匆匆忙忙逃离了国家的心脏。

这是我第一次做绿皮火车,很兴奋,硬座,也无法睡觉,他也无聊的睡不着,我们打开电脑,我认真的推荐给他一场李志的演唱会,2010 年跨年演唱会。早在我的各种暗示下,他就已经开始听李志了,不过总是单曲循环几首特别愤青的歌曲,对《天空之城》,《关于郑州的记忆》毫无兴趣。演唱会被他各种快进,不停寻找那几首他喜欢的歌。

13 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我们几乎没有睡过。刚下火车,感受着杭州的潮湿,让我感觉不安。第一眼,我就讨厌这个城市,它不躁动,却给人一种暗藏杀机的涌动。一路走过江边,巨大的牌匾上写着淘宝城,这次来找的同学,就在一片钢铁环绕的新城里工作,那里代表着杭州的未来,和互联网巨头的一切。

安顿了住处,看得出老四和我一样好奇西湖,我不知道他的原因,但是我想去看看李志歌里的那个杭州西湖,又是什么让他灰飞烟灭:

黄楼里有个男人在弹钢琴

身边的少女偷情

一杯长岛下肚

转身跳进西湖

阴阴的天一直笼罩着西湖,加上整个城市的潮湿,始终让我伴着不安。我坚定的作出判断,南方,不适合我,尤其是有梅雨季节的南方。最终也没有找到“左手的手枪,右手的菜刀”。便强拉着老四去了乌镇。

因为学校临时有事,我们没有继续接下来的行程,我就这样错过了南京,也错过了上海和厦门,也许,也错过了后来去过多次的深圳。

4

毕业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的手机里就已经几乎没有流行歌曲了,除了保留的孙燕姿和李宗盛,装满了各种民谣歌手的歌曲,李志,左小诅咒,周云蓬,万青,野孩子,GALA,逃跑计划,子曰乐队,二手玫瑰,还没有红的赵雷。这些人的名字,很少会出现在电视上,甚至在网络里,不刻意寻找,都无人问津。

这些人里,李志依然是个另类,他独立组建自己的乐队,却实行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并且将自己学到的公司管理那一套拿了过来。无论是后来的独立排练厅,还是 1701 那间经常扰民的公寓。对于李志的这个想法,所有人都特别不愉快:“大家高兴一起玩,你这算什么?要当老板吗?”复活乐队的 LEE 说:“排练迟到扣钱,像工作一样,很多人没有做到,他们不具备这个脑子 。”他觉得这事儿除了李志没人能做到。“李逼他自己不是也经常说吗,不是我的东西多牛,而是你们好多人没有这么去做。”

他从一开始,就是个信奉原则的人,这原则再简单不过,努力,细致,认真,并且直面自己的活。叶三在文章里说,他有详尽的规划:2004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一张唱片,然后休息两年,再三张,随后休息两年,以此类推——直到搞不出来为止。跨年演唱会从2010年开始每年一场。 除此之外, 排练、演出、建设乐队、开文化公司、建 Live House……按部就班。他目标明确,执行严整。他近乎苛刻地管理自己,并试图将正规的商业规则带入音乐圈,“再艺术,只要涉及到人跟人就是商业关系。是商业关系就要有你最基本的底线。”

这么多年,他就像一个斗士,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一个“音乐个体户”,不断的维权、烧碟、制度化流程,在网络上打嘴架,做一个意见领袖,他自己却说:“我从来没想过要塑造形象,我反对任何理由的塑造形象,我只是诚实地面对外界,表达自己。我很坦诚地告诉你我的想法,我的动机,至于这个东西你认不认同,你看不看,你听不听,我完全不在乎,在乎不了。”

也是这种态度,让我一直喜欢这个逐渐便胖的,越来越不像歌手的胖子。他还在自己严苛的规划之下生活,还准备着未来在全国 334 个地级市做 334 场眼熟,让现场音乐变得不再地下,让更多的人能听到、看到、参与到里面来。他也有一个自己的终极目标,他对叶三说,“我不知道我行不行,但我想尝试一下,给更多的人甚至全人类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好的东西。赚多少钱,或者生活有多好对我来说是没有诱惑力的,我想帮助别人,我活着是为了能让这个世界更好。”

也许有人觉得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我还是觉得,他只是个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家伙,选择做一件事,就做好一件事,仅此而已。就像歌里唱的:

我再也不会把自己,愚蠢的交给过去

我的生活和我的想法,从此相隔了万里

我整夜整夜地失眠,不是为了和谁再相见

5

2015 年,我去看了李志“看见北京演唱会”,那是第一次近距离看李志,表演嘉宾依旧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老狼,他没再继续像几年前一样和李志合唱《离婚》,却意外的唱了 Pink Floyd 的《Wish You Were Here》和张玮伟的《米店》,因为大家熟悉的李志永远都只是站在台上卖力的演唱,疯狂的发泄,时不时纯朴的表达一句“谢谢大家”,所以是从老狼的《米店》开始,全场观众才是站起来听的,当然,一直到最后,都几乎没有人再坐下。

我坐在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可以看清他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甚至可以看清他在舞台黑下去的时候,紧张的把松掉的鞋带系紧,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一个演出事故。在观众大批进场的时候,一个女孩子自言自语的问他男朋友:“他怎么能这么火?”我身后两个全场都在狂欢的女生听见后,大笑不止,回答到:“他怎么能不火。”

那场演唱会,他第一次将父母请到了现场,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我过得还不错。他也时刻准备着放弃以音乐为职业这件事。“如果我发现有一件我更喜欢的事情,我会毫不犹豫去做。准确地说,遇到一件我更不讨厌的事。”他说:“真的,我周围曾经有好几个极度颓废的朋友,他们生活里找不到任何乐趣,没有任何目标,没有任何动力。”

演唱会结束的时候,他说:演出就是演出,日子该怎么过,还要怎么过。

是啊,日子该怎么过,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后记

我看了叶三老师采访李志的文章之后,决定也要动笔写一篇李志。我写不出叶三老师那种水平的文章,她写李志,就是在写李志;我写李志,只是在写自己罢了。

现在身边的朋友,喜欢民谣的也变得多了,在朋友圈里做了个小调查,问问大家最爱李志的哪三首歌。结果没有意外,却让我稍有失望。排在前三名的是《梵高先生》,《天空之城》和《关于郑州的记忆》。这和网易云音乐的李志热门歌曲排名,几乎没有区别。

只有一个朋友,给了我这样的答案:

山阴路的夏天(2016 不插电)

和你在一起(2013 勾三搭四)

忽然(2012 108个关键词)

我相信她是真的喜欢李志,至少,她知道,李志的现场,才是最好。

至于我,李志在网易云音乐上上架了 17 张专辑,一共 171 首歌,如果听过一个人全部的出版歌曲作为真正喜欢他的起点,那么我做到了。

还有,叶三老师帮我解答了一个未解之谜,一个我刻意不想去了解的问题:

多年前,李志曾经有过一个朋友,是至今为止,他认为在智商、信息和思想上和他完全对等的一个人。有一年的时间,他们住在一起。那时候朋友每天去上班,李志闲着没事做,朋友下班回来,两人就面对面地聊天,各种话题都聊。突然有一天,他们聊不下去了。“我们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也是唯一的问题,就是维特克根斯坦所指出的语言的问题。比如我说一盏灯是红色的,这句话,我表达的信息,对方不可能彻底地理解。我们再怎么交流都要借助语言这个工具,但是这个工具本身有巨大的缺陷,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解决不了这个。”后来,他们就不说话了。不久之后朋友要去上海,李志写了首歌,请这个朋友填词——那是李志唯一一次叫别人填词。朋友填不出来,李志也填不出来。最后,这首歌就成了一支乐曲,名叫《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跟我说话》。

别相信自己

2022-12-05 08:00:00

人们经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发生了事件 A 和 B,然后发生了事件 C,因为 C 和 A 看起来时间上更靠近,或者事件 A 传播的更广,知道的人更多,会有很多人觉得,是 A 导致了 C,却少有人意识到是因为 B 导致了 C。

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值得注意的地方,事件 B 通常看起来是中性事件,而事件 A 往往是一件很容易挑起人情绪的事。这一规律,在混乱时期,尤其常见。

不知道是否有一个总结这一现象的规律已经被人证实。

简而言之,别轻易相信别人,也不要轻易相信自己。

Hi, NAS. Hi, Jellyfin!

2022-12-01 08:00:00

十一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居家办公,总算有了一点点时间鼓捣自己的小玩具。趁着双十一,买了一个绿联 NAS,我更愿意叫它「伪 NAS,假网盘」。不过也正是这些四不像的国产软件特性,让我心动。

它主要解决了之前群晖无法解决的几个问题:

其他的一些特性暂时没什么用,比如时间机器备份电脑,百度网盘关联下载,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功能。暂时看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索性,就让这台 NAS 老老实实做一个无存在感的家庭存储设备。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一日 记

关注自己的情绪

2022-11-04 08:00:00

了解了一些大脑的工作原理,对于想通一些事情其实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大脑根本的运作就是「接近」奖赏,和「远离」危险。而且后者的权重更高,这是几万年进化得来的,即便科技发展如此迅猛,也不可能在眼见的年月改变这一状态,那么我们就要了解,这个远古的遗留物在面对新的技术冲击的时候,会做出哪些不利的事情。

比如最近我对某位朋友就有一些刻意的言语讥讽,当我平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大脑给她打上了「敌人」的标签。所以很多时候,面对她的言辞,我潜意识里是攻击状态,而不是去理解。如此,形成了偏见,再想沟通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这也留下了我与她有矛盾的表面现象。其实我对她的意见,源自某些价值观上的分歧,但如今,她的每句话都会让我觉得是一种敌对表达,我也就采取了敌对的状态反击。

《效率脑科学》里提到,面对这种情况是,可以有一些办法做出改变,比如,在情绪要站到前面的时候,注意到它,并且暂时让它退出大脑的舞台;比如,给自己大脑中的情绪和感受打标签,把它们标记出来,方便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比如,重新评估,评估我和她之间的关系,评估我们矛盾的根源,评估接下来的做法。

其实写出来就是最简单的标记自己情绪的方法。也能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出现了问题。

向心城市

2022-10-18 08:00:00

我还是想再讲一次,陆铭的书,包括他的研究成果,在短期看可能没有对大众生活的明显改善,但是时间跨度一旦拉长,比如以 10 年为一个周期,在看,他的很多结论以及建议正在逐步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而他本人基于此提出的「空间政治经济学」也是一个很有趣、包罗万象的概念。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致力于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户籍制度的改革这两项内容,借此帮助政府建立更现代的关于城市治理的思维模式。庆幸的是,他是中国可以直接同高层对话的经纪团的一员,是城市治理的专家,是能影响政策的谏言者。

《大国大城》和《向心城市》两本书,非常朴实,甚至为了让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能读懂,读通,读透,他把语言写的非常直白,不论是批评还是建议,一针见血。最后强调一下,我们不可能在明天就看到今天的政策发生期望的转变,也许还会变得更坏,但是,我们要知道如果它可以变好,应该往条路上走,应该做出哪些改变。这才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骂,没有用,骂久了,就麻了。要做准备,然后等待,机会来了,要抓得住,还要抓得准。

如何整理照片录像

2022-10-11 08:00:00

毫无疑问,这是我目前最大的问题。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称之为满意的解决方案。

之前看过一个 Youtube 博主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讲到一个理念,整理照片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一段时间,坐在电脑前,打开 Photos,一张一张看,那些回忆,那些故事,那时那景浮现在眼前,然后哪些需要删掉,自然而然心理清楚。

另外正如李如一说的一点:多设备同步属于鸡肋,硬盘很便宜。

再谈电子阅读

2022-10-08 08:00:00

之前的文章提到了我的选书方法,上周也看完了黄章晋提到的《漫长的余生》。本周又在「巧合」之中,看到陆铭教授的新书《向心城市》已经出版,随即加入书架,和正在看的《九人》放在一起,作为最近两周的消遣读物。陆铭的书,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是理解中国城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

在这里我想跑题一下,多说一点:

顾衡说他用了大概两年半的时间才过渡到适应电子书阅读的习惯上,从他的阅读量和阅读品类来说,可以估计,大概他每年要读 70 - 100 本,每本 350 页左右的书。以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看,这些书每年预计花费 1000 小时左右。

粗略判断,从阅读纸质书切换到习惯阅读电子书,大概需要 3000 小时的屏幕阅读时间,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可能一辈子也很那习惯电子书阅读了。但是,从幼儿来讲,3000 小时对他们来说,并不算太长。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使用 Kindle 等一系列电子书阅读器,总的阅读时间大概在 1000 小时左右,不可算多,但也不算少。目前要说我已经习惯了水墨屏上阅读书籍,也不完全如此。有些时候,一些书存在某种质感,在电子书上,这种质感的消失,会影响到书里的内容给我的感受,但有时候,纸质书除了负担,也别无它用。我家里两套汪曾祺的集子,其中一套,没事儿就喜欢拿出来摸一摸,但另一套,放在架子上就很少再打开。

但电子书阅读在失去空间感之后带来的好处就是,它失去了空间感。就拿陆铭的新书举例,当我看到新书出版,我要做的就是掏出手机,打开微信读书,搜索书名,加入书架。然后在午休时候拿出微信阅读器,打开书架上这本书,随意翻上两页(有老前辈推荐过如何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把书翻到 69 页,如果读着喜欢,就可以读,读着无聊,放弃也无妨)。

开始阅读,因为电子阅读,而变得异常简单。而开始阅读 5 分钟,就有很大概率阅读上 15 分钟,每天读上 15 分钟,一年读完 10 本书,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读书,也从未如此容易。

未来的家庭生活

2022-09-28 08:00:00

自从换了工作之后,就没再聊过和工作有关的内容。一来,工作就是一份工作,有压力,无趣,鲜有刺激;但又热爱,偶尔欣喜。再者,上一份工作涉及的不能聊的内容比较多,也养成了三缄其口的习惯。总之,我对工作和生活还是画了一道三八线的。

最近一直在一个比较头疼的项目上打转,也没有好的思路。反而在旁枝末节的地方上有点儿自己的感悟。随手记录一下,我对未来智慧家庭的样貌做的一点判断:

垄断与兼容

2022-09-27 08:00:00

TK 教主

说美国吧,说美国安全。

大家知道微软是巨无霸,当年差点因为垄断被拆了,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无数小公司围绕着微软吃饭。甚至不少微软员工离职后,几个人做个小公司,专门接微软的单子,活得也挺滋润。可惜各大公司的供应商名录都不公开,否则可以让那帮学新闻的愤怒青年们明白商业生态绝不只是“一鲸落,万物生”。

有些东西就是要产生巨无霸,就是要垄断。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如果不形成巨头,结果就是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不用多,来十五个操作系统,二十个办公软件,然后大家开开心心地互相去做兼容吧。

多加一句,包括现在的 Web3 整日聊的去中心化,再往深看一眼,所谓的去中心化就像王健硕说的,反而是全世界在编同一张 Excel 表格,是在为一个更大的中心化服务。当然,这话可以从两面看。我更倾向于从悲观的一面看。过度的分散,不是好事,会导致的问题更多。

想足够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百家争鸣也许是好事,更多的也可能是民不聊生。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变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起源是TK 教主前面提到:互联网上的数据是会消失的,还举了一个例子,古早时候 BT 下载挂几个月都跑不下来几 k 的数据,最后能下到的地方是迅雷离线,不是它吸血多厉害,而是它保留了历史数据。

一点点人生建议

2022-09-22 08:00:00

自从现代经济的分工模式开始,商品社会的供需关系就有了很大变化。人,准确地说,人口数量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顾衡举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一个老人哪怕躺在床上不能动了,他只要能动动手指头在手机上点个外卖,就能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了手机这种复杂设备的整条生产链,促进了美团这样的平台厂商,促进了外卖骑手的存生现状,也促进了小商小贩的商品销售。

同样的例子,生一个孩子能创造的经济需求是十分强大的。生产尿不湿的,生产牛奶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我们需要理解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你的消费就是别人的收入,你的收入来自于别人的消费。

目前的数据表明,在 2035 年左右,中国的国内养老金支出基本上就达到零结余,可想而知,年纪越轻的人,后面的养老问题越严重,养老问题越严重,反噬大家越不想生孩子,越不生,经济越差。这是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也是一个灰犀牛的问题。我常和朋友讲,上两代人的生存逻辑和今天很不相同,他们高生产,低消费,加上改革开放 40 年的红利,手里大多有钱应付一家老小在当地的基础生活。现在则是大有不同,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所谓的新基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让人口和城市的关系发生了很多微秒的变化。人们不喜欢老家,三线的人挤到省会,省会的人涌向超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建设模式又没能及时跟上。出现了如今一代年轻人躺平、被毕业、绝望、抑郁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堆积到一起就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单一解决任何维度上的问题,恐怕都解不开这个扣子。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形成了如今的「青年一代生活现状」,大家普遍都觉得很累,没有希望,不想生孩子,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生活。

说实话,我也找不到解题的办法。但我有一个基本看法,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身边的小宇宙,而不是大千世界。少看一点花边新闻,少关心一点国家大事,多和朋友聚聚,多陪家人一起。当全部的精力都集中起来,专注到几件日常的小事之中,很多负面的思想自然而然就走了。面对更大维度上的困难,我们本质上也无能为力,但我们要想办法在熬过艰难时刻之后,首先能保持身体硬朗,再谈迎接阳光。

人很难被外界打败的,多半都是自己放弃了自己。

我的选书方法

2022-09-21 08:00:00

教官和叶三提到的书,即便不读,我也一定会记着,有机会扫上两眼。他对罗新老师有如此评价,而我本身有对罗新老师极有好感,这本《漫长的余生》应该是不可不读了。

再者,现在想看到一本书的内容,大概是十年前的人想都不敢想的,我只需要打开微信读书,搜索一下书名,加入书架,就可以点开看了。巧的是,我先点开了后记,想看看老先生记了什么,没想到第一句,就提到了罗新的老师原来是田余庆先生,田先生可以说是中国魏晋南北朝笔法最好的前辈。他的《东晋门阀政治》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这种有趣的碰撞,就是我书架上绝大多数书目的来源。也几乎是我唯一的一种挑书方法。从喜欢的人嘴里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开拓我未知的视野。

叁拾一周:No.41

2022-08-31 08:00:00

本期主题,再见。

没错,如果你会打开这一期通讯,这可能是叁拾一周这一阶段的最后一封信,从 00 期开始,到 41 期结束,努力凑了四十二章经。其实断断续续也写了两年,但是因为能力和认知的问题,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写通讯的本事,中间试着开了两次风格,无一例外,全部失败。我不会追求数据上的光彩耀人,否则我可能放弃的更少。其实把硬币翻过来看,它还有另外一面,简而言之,我没有找到这份通讯的定位,它也没在一周之内给你给我多大的惊喜,但这段时间的素材积累和小报的写作让我觉得很舒适,手里还有一些很好的 idea,不过怎么在通讯中展现,都不合适。

索性,我可能要跑回去写公众号了,流水账的那种。我知道,订阅通讯的你,很大可能也是从那里来,那我们也许可以回那里见。

最后,一点推荐,赵雷发了新专辑《署前街少年》,我不想表达歌有多少听,实际上,和上一张专辑一样,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状态,保持稳定。能在这个时代里保持稳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他做到了。

这张专辑还有一点好处,包括他以前的所有专辑。它自带一种魔力,能让你闭上眼睛看见太阳,就像在大昭寺前喝啤酒的午后,微醺,什么都模模糊糊,却还依稀记得,身体却轻飘飘起来,身旁有几个一直在说话的朋友,听不大清说的什么,也看不太清楚那张脸,但周围的人走在笑,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如果你最近有些疲惫,可以听听他的歌曲,试着闭上眼睛。

祝你每天开心。有缘再见。

叁拾一周:No.40

2022-08-24 08:00:00

本周的主题是,范围。

我还是想围绕着「度」这个词多聊几句,上一期,我和你谈的是自由度。今天想再聚焦一些。在此之前,我想聊两句废话,希望你理解,写作对我意味着什么。

写,就是我的思考方式。大概率每一期的主题我都不会做规划,这可能是自始至终这份通讯唯一不变的东西。在开始最初,我希望写一些连汤带水的内容,概括起来无非就是我希望写出我思考的结果,以及我为何这样思考。所以在最初,我希望自己将每周的思考用通讯的方式展现出来,希望它能在几个主题之内聚焦、切换、聚焦。因此,每周思维的动态流动就是我写作的源泉。这样做遇到的第一个阻碍便是,相互之间的主题割裂严重,没有联系,所以在第一期冷启动之后,时隔半年我才开始写第二篇。在写到 30 期之后又停滞了一段时间,才决定继续。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我没有新的思考,也没有更新已有的思维方式,日子以近乎重复又单调的螺旋样子,日复一复。

在我看来,「How to」是少有的能给人真正帮助的东西,也是我追求的部分真理展现的方式。大家很容易说出金句,但是金句是如何凝炼在大家的脑袋里,这件事没几个大家会合盘托出,即便想,要么是说不清楚,要么是不自知。访谈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巴黎评论》也因此名声大噪。

很多作家的开始方式都不同,但无一例外,成为大家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热爱和坚持。只是每个人的办法不太一致。

我想说,上面那句「写,就是我的思考方式。」,是我开始动笔之前,脑子里存在的唯一一句话,至于你看到的后面的内容,就是我的思考在敲击键盘之后的样子。


范围

范围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度。一句玩笑,我们能在多大的范围内容忍。一个在逃犯,我们要扩大到多大的范围去搜索。这背后,有另一个含义,我们的预算成本有多少。成本可以是很虚的东西,比如一个人跟我们的亲密程度,决定了我们能容忍多过分的玩笑,也可以是很具象的东西,这个在逃犯有多大的威胁,生命、财产、政治秘密……是否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他。

范围可以帮助我们做判断,做决策,也可能影响我们的判断或决策。阮一峰在一篇通讯中写到 2010 年美国旧金山举行 Web2.0 峰会,主办方发布了一张《互联网地图》

这张地图把互联网划分成不同的势力范围,比如,谷歌是搜索王国,脸书是社交王国,电商王国则是亚马逊和 EBay 双雄鼎立。

当时,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就坐在台上。他一看这张地图,就对主持人说:“你的地图错了”。他说:

“地图的最大部分一定是未知领域。现在的这张地图让互联网世界看起来像零和游戏,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正在开拓新疆域,创造价值,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夺走它们。”

你看到世界的范围有多大,你的机会就有多大。前段时间,我的领导在和其他同事交流的过程中,无意间说到一句话:如果你想把这件事情做成,那你就必须多做一点。似乎这和当代打工人的态度有些不同。但这句话,很打动我。很多人喜欢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范围之后的事情,要么不管,要么不敢管。这都是从「完成工作」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职责,但一份工作仅仅是一份工作么?大多数人确实如此。

我还是有一点点不一样的想法,工作和睡觉,可能是整个人生中占比最大的两件事情,我很难不把它们就当做人生本身来看待。所以面对工作,我希望我会喜欢它,继而希望我有能力选择一个喜欢的工作;面对睡眠,我会买个舒服的枕头,住一个舒适的空间。如此,大概我生命一半以上的时光,我大概率是开心的。如果人生的 2/3 我都是开心的,我很难说我没有读过开心的一生。

所以,如何看待范围呢?它是一个动态的、可选的、不确定的,甚至是充满未知的。有句很火的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不无道理。

扎克伯格弄出了 Facebook,如今张一鸣搞出了 TikTok,马斯克造出了 Tesla,这些东西,在我们原有的认知范围内,都是不存在的。张小龙多年前预判了二维码的价值,到今天出门扫码、付款扫码、核酸扫码,成为了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

梅贻琦老先生在谈论教育的时候,讲过做学问的方法:

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以使吾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

把握好范围,才能把握好人生。

本月推荐

《绝命律师》吧。我还是喜欢叫他绝命律师,而不是风骚律师。我刚刚用了两个月时间补完《绝命毒师》,准备接下来再用两个月时间看完《绝命律师》。大概算了一下,每部剧 63 集,每集大概在 45 分钟,两部剧一共消耗 100 小时左右的人生。

这 100 小时,是令人难忘的。

如果给你集中的 100 小时,你会做什么呢?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39

2022-08-16 08:00:00

本期的主题是:自由度。

从我写下这个词的时候,就明白自己讲不清楚它的概念,只能是抛砖引玉,你来接力,给它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定义。

缘起自己对于幼儿的观察,我们应该给他们多少自由度?一个幼童,知道多少,我们教给他们多少,教到什么程度,他们真正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们又认为他们理解到什么程度。

这个度,有多大范围的上下限。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可以自己上厕所么?可以自己上到什么程度。可以看电视么?可以看多久?我们又觉得他们应该到什么程度。如果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是他们的问题,还是我们自由度设置的问题。

如此,和别人交流,我们要抱有多大的希望,又有多大的期待?如果交流出现了问题,是对方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


上限与下限

中文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是,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它能承载的意义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甚至,理解到多深能代表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我们今天打出「陈凯歌」三个字,也许你理解的这是个人,偶尔参加一些导演类的节目,但有人可能理解为这可是《霸王别姬》的导演,也许还有人了解,他还导过阿城的《孩子王》,开篇吸烟的镜头,也算是中国电影顶级的视听调度。

如此,我们给「陈凯歌」三个字下的定义,似乎每个人都不太一样,带着这些定义,再看他说的话,有些话心领神会,有些人不明所以。我们理解这三个字的自由度,可能就不太一样。

这次,我换一个词来形容它,比如,上限与下限,或者,范围?或者,宽容度?或者,智慧?

今年田径世锦赛上出了一桩冤案,110米高栏决赛,夺金呼声最高的Devon Allen 因为抢跑被取消参赛资格。关于抢跑,摘抄如下:

很早以前,是否抢跑由裁判说了算。裁判说你抢跑你就算抢跑。后来世界田联认为这样的操作主观因素太大,需要设立硬性条件由仪器来判断,这样更客观。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抢跑有了硬性指标。当时设的指标是0.1秒(100微秒),这是当时认为的人类反应的下限。也就是说从发令枪响到助跑器能感应到发力,至少需要0.1秒的时间。如果感应的发力比0.1秒快,那就是抢跑。这个标准实行之初,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那时测到的起跑时间大都在120微秒左右,与100微秒还有20微秒的距离。起跑时间低于100微秒基本上肯定是抢跑。但是,从2015年以后,世界大赛测到的起跑时间开始下移,越来越多的人低于115微秒,110微秒甚至低于110微秒。比如这个冤案的主角Devon Allen。他在预赛中的起跑时间是101微秒,只比规定的抢跑线多出一微秒(千分之一秒)。而他在决赛被取消比赛的抢跑时间是99微秒(0.099秒),只比规定的抢跑线少一微秒。就是这个千分只一秒(一微秒)的差距。多一微秒就没抢跑,少一微秒就算抢跑。两次起跑只差2微秒。这个所谓的反应下限0.1秒的可靠性让人严重怀疑。

视频回放,完全无法判定 Allen 抢跑,这些年随着科技在运动员的训练、装备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这些很古早的规则,可能已经影响到天赋异禀的选手们的上限了。

那下限呢?

北京的学区房很火,价格高到离谱,为什么大家还去抢?我争取用最短的语言介绍清楚北京的应试逻辑。

无论是望子成龙还是望女成凤,高考,是第一节点,但是想高考,首先要过中考这一关,在这里,北京有个有趣的现象,海淀区中考普高率大概 80% 多一点,也就是能通过中考进入一个有资格高考的高中比例大概是一半左右,西城区,大概是 90% 以上,东城呢,95% 以上。这样看,似乎大家差不多,但我们具象一点,未来海淀的中考人数,大约在 20000 人上下,其中有多少人上不了高中呢,4000 人,西城中考人数 9000 左右,大概不到 1000 人上不了高中,东城,只有 6000 人中考,三五百人上不了高中。

要知道,我们讨论是什么,是下限。我们不比天赋异禀的那些孩子,在我看来,优秀的孩子,会有各种路子走到优秀的殿堂,但大部分人,就必须要挤过中考这座独木桥,这是个零和游戏,你上我下,你死我活。所以,海底要不要鸡娃呢,4000 个 Say Byebye 的名额,谁都不想得,西城要不要贵一点呢,我只要上了西城的学校,班级里不是最后几名,似乎就问题不大。当然,有人会说,为什么东城更好,却没西城贵呢。这是另一个话题,简单来说就是西城的高中更强,用三年时间能让孩子踩到更高台阶的可能更大,但,那都是奔一个人的上限而言了。

所以,学区房有贵的道理,它保的下限高,上限则是靠自己。还有一句话,也是类似,大财靠命,小财靠挣。只是很多人,要么想着挣来大钱,要么想着逆天改命。这个东西,也许就是自由度设置错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找一个人聊天 ,我们会设置什么样的自由度?看我的通讯,你会有什么样的期望,我有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呢?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38

2022-08-08 08:00:00

本期的主题是 Good News。

观察这个世界,有诸多角度,其中一个,是 Good News,不幸地,我越发觉得我们正在丧失这一技能。读库之前为一套书做宣传,就讲到,这个世界被人熟知和了解的,好多都是恶人、战争、巨大的科学成功,但世界不是这样走到今天的,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人们完全不熟悉,就理所当然地拿来主义,世界的进步,正是靠这些小砖小瓦一点一滴搭建起来的。这套书,叫《医学大神》,每一本大概几万字,讲了许多医学上的去魅、进步和发展。

同样,在我看,我们了解的这个世界,不是靠打败坏人,消灭病毒走到今天的,而是靠爱,靠相互帮助、相互鼓励,靠人类的智慧。靠这些 Good News,而不是 Breaking News。我也希望你能多关注一些好消息,而不是整日沉迷在坏消息和各种八卦之中。

我总是在重复很久以前听到的那句话:如果我今天开心地过,明天也开心地过,那我一辈子不也就开心地过了么。这句话,辩证一点来看,很有道理。

祝你周三快乐。(如果你周三都很开心,说明你熬过了周一、周二,期盼着即将到来的周六、周日,这个星期也就是开心快乐的一周了


DeepMind uncovers structure of 200m proteins in scientific leap forward | DeepMind | The Guardian

AI 可能是我们最常听说,但没有具体感受的一个科技词汇。它到底在干什么,到底改变了什么呢?如果我说自动驾驶,那车到底能不能自己开,自然是显而易见;如果我说机器人,它有没有站在你面前跳舞、搬运东西,也一目了然。但是 AI,真得像空气一样,摸不着、闻不到,却总觉得它在改变人类的生活,看看抖音,怎么就停不下来,吃个馆子,怎么就神奇地推荐了另一家也想去的。

AI 在医学上的应用和进步,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话题,它有能力,也应该,尝试着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比如文章中提到的 DeepMind 的 AlphaFold,

“Essentially, you can think of it as covering the entire protein universe. It includes predictive structures for plants, bacteria, animals, and many other organisms, opening up huge new opportunities for AlphaFold to have an impact on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sustainability, food insecurity, and neglected diseases,” said Demis Hassabis, DeepMind’s founder and chief executive.

“基本上,你可以认为它覆盖了整个蛋白质宇宙。它包括对植物、细菌、动物和许多其它生物的预测结构,为 AlphaFold 在可持续性、食品安全和被忽视的热带病等重要问题上产生影响开辟了巨大的新机遇。”。

Ohio humane society rescues 80 dogs, community rallies to foster them - The Washington Post

‘As each one came through our door, I gently told them, “Your life just got better,” ’ said Lori Carlson of Ohio’s Licking County Humane Society

俄亥俄州利克县人道协会的洛丽•卡尔森(Lori Carlson)说: “每当有人走进我们的门时,我都会温柔地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在努力做一些真正可以帮助别人的小事,比如是枝裕和的新电影《掮客》一开篇,教会门口会有一个婴儿遗弃的保温箱,比如俄亥俄州建立的动物收容所。

穷孩子们的早教课,通向公平的漫长之路

教育问题,大概是全世界都会关注的问题,但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这几年中国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美国教育体系的创新教育,仅在北京,我就一直在关注一土和日日新两所创新学校。

同时,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领头人,十一学校就以项目制教学见长,不可否认,这种办法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效果明显,但问题在于,教育制度没有变化,教育手段变了,是事半功倍还是适得其反,没人说得清楚。

教育需要改革,但教育怎么改革?也许,先从老师和思想下手,不免为一个好方法。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37

2022-08-03 08:00:00

叁拾一周:No.37

为了给自己减压,并且我个人也认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当然,这是第一步而已,如果一直只追求完成,大概率是在画圈圈)。毕竟,通讯的价值是你来决定的,我写完它,是为了放空自己的脑子,为去往更远的地方,添砖加瓦。

所以,决定在通讯中取消开篇关于订阅人数的废话,以及通讯里也许会多一些摘抄和评论,少一点个人的胡言乱语。内容呢,我尽量只涉及一星期之内的阅读和思考上,希望我们依然能相看两不厌。

当然,你也不用担心,原则不会变,通讯最根本的问题,是分享一些关于幸福和选择的话题。


教育

摘抄:

在制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任何政策先行带来的问题都要多于办法。大学还招这么多学生,还是高考这套办法,再多的政策,是能是加剧分化。

同时,我也看到一些教育根基松动的迹象,现在的竞争从高考逐步迁移到中考,在中考阶段强制分流,我不认为分流是坏事,但行军打仗讲得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突击政策就需要牺牲,我们牺牲的,是在政策磨合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他们是无辜的,他们理应收到最好的教育,他们应该过属于他们的生活。

但是抱歉,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哈耶克说,历史就是统治者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要么崩溃重建,要么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红专标兵刘诗昆

读库最新一期《2203》中有一篇文章《钢琴传奇》,是钢琴家刘诗昆的口述史。刘诗昆生于 1939 年,生长于非常富裕的家庭,不满三岁就开始学钢琴。他自己在文章中说到:

我后来能成为钢琴家,一个重要原因是小时候生长在天津。这座城市当时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工业、商业、外贸和海运中心,有不少富裕家庭的孩子学钢琴,在社交场合也有钢琴可弹,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大有人在。 … 那时的中国,要不是生长在适当的城市,没有富裕的家庭背景,或者家长不懂音乐,你都不可能学钢琴,我很幸运,这几个条件都具备了。当时只有上海、天津、哈尔滨、青岛和厦门五个城市的孩子,才最有可能接触到钢琴,因为这五座城市深受西洋文化影响。北平市(今北京市)除燕京大学音乐系有少量学钢琴的学生外,也几乎看不到钢琴。 … 父亲叫刘啸东,又名刘海皋,1911年9月19日生于北京市一个传统大家庭,我的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三代都是科举中考的,曾祖父还是翰林。父亲兄弟姐妹六人,只有他一人比较洋化,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他先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学英文,后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主修声乐,专攻西洋美声唱法的男低音。…父亲早年就利用业余时间教授声乐,后来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等都曾得到他的声乐指导。

刘父除了给予刘诗昆富裕的家庭条件,在他家中还有上万张唱片,还给予了他富足的音乐环境和专业技能。这在我看,是除他天赋之外,最重要的一点。生在台湾的马世芳也是在类似的成长环境里长大,才成为一名优秀的乐评人。

刘诗昆在极小的时候就展示出了音乐天赋,也坚定了他父亲让他学习钢琴的信心。后来就是一个天才儿童成长为的一名钢琴家的故事。但在 1958 年刘诗昆在苏联参加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拿到第二名,那段准备比赛以及赛后在苏联巡演的经历,刘诗昆形容到:

苏联之行是我人生中非常美好、非常开心的时刻,当时我刚满十九岁。获奖后的四五月,正是苏联春光明媚、欣欣向荣的好季节,我的心情也像春天一样。

他也和比赛中的第一名美国选手范·克莱本成为了朋友。在比赛结束后,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范·克莱本获奖回国后,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场场都获得天价演出费。我于1958年6月从莫斯科回到北京时,却正逢全国处于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时期,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笼罩着过热甚至狂热的气氛。

我回国后的境遇同范·克莱本完全不同,不是先到处演出,而是一场音乐会也没举行。文化部安排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去正在北京郊区兴建的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繁重的修建水库的体力劳动。按照当时的思维,这不是惩罚或贬低,而是抬高我,因为国家正在大力宣传“知识分子、文艺人士要和工农兵相结合,脑力劳动要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这才是第一重要和最为光荣的”,按照这一逻辑,我获奖后无论怎样演出,也不如参加体力劳动更重要和更光荣。

修建十三陵水库是“大跃进”运动的一件典型事例,国家领导人都曾带头去水库工地劳动过。我在十三陵水库总共逗留了近两个月,同其他一些文艺人士同住一顶大帐篷,打地铺睡在地上。我的劳动任务主要是用铁锹挖土和用扁担挑土挑石头,当时我年轻,身强力壮,干这样的重活并未觉得过于辛苦和劳累,每天看着白天工地上人山人海,夜晚工地上灯火辉煌,还觉得很有意思、很新鲜、很好玩呢。

……因为得到工农兵奖赏的音乐家才有资格得到世界最高奖赏,因为全世界都是属于工农兵的。

我从北京返回了当时校址还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我当时的身份还是该校钢琴系学生。入校后,我才发现校内几乎空无一人,从一个校工那里得知人们的去向,立即走出校门找人,果然见到附近一条马路上人山人海,全校的人都在那里开挖街道排水沟。

大家见我风尘仆仆地回来了,纷纷围拢过来同我寒暄,我却只字不提人所共知的比赛获奖之事,夺过一把铁锹就同大家一起干了起来……这又成了我的积极表现。中央音乐学院领导夸奖我虽然获奖但没有骄傲自满、高高在上,并根据我返校后的这一类表现,经上报文化部后,树立我为“又红又专”的“红专标兵”。

为让我有更多“又红又专”的表现,中央音乐学院给我做了如下安排:

几次将钢琴搬到一些工厂车间或部队营房里,让我直接给工人或战士们表演,这意味着融入工农兵。

让我参加“大炼钢铁”运动,在泥土地上挖成的“小土炉”里炼钢,从事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

……

我还被下放到北京郊区一个村庄,在那里住了半个月,同农民同吃、同住、同体力劳动。

以上这些都是对我“又红又专”的政治培养。1959年,在“大跃进”的热潮中,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就这样,伟大的钢琴天才一生中有了一段很有趣的插曲。在巨大的宏观的问题上,我们是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但是先扎实练好自己的本领,机会来的时候才不至于捶胸顿足。不要期望别人,要看自己。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36

2022-07-27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三十六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506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610。

让我们回到最初,叁拾一周这份通讯最早的想法就不是去做一些 News 的分享,这也是我一直用通讯替代 Newsletter 的原因。只是通讯也并不准确,在我希望提供一些与「选择」和「幸福」有关的内容时,我想到的最好、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告诉你,我如何选择,我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更接近幸福。

似乎,这个话题还是太大,太发散,难以聚焦,看起来有核心,但似乎核心能连接万物,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那有什么足够小,足够聚焦的内容值得聊呢。今天,顺着这个话题聊一聊。


大与小

我现在用的手机是 iPhone 13 mini,一方面是我自己的手小,经年累月的习惯导致我喜欢能把玩在手里的东西,mini 尺寸刚刚好,配上自家的 Apple Care+ 可以裸奔,不用过分担心。

另一方面,容量比较大,512G,因为我经常将相机里的照片导入到手机中,还包括视频。没错,我也很少用手机拍正式的照片。所以对容量有需求。

上一部手机是 XR,一样比较小。这也是我使用手机的一个小癖好。这样做还有一些隐性的好处:

我几乎不能拿这部手机做很多事情,比如看剧、看电子书、刷微博、刷 Twitter…因为它太小了,根本无法适应。以至于我现在查看 iPhone 屏幕使用时间,平均每天 2 小时多一点,有这个功能的手机都可以去查一下,看看自己是多少。

那有人问我,这些事手机上看不舒服你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换设备做,或者干脆不做。

读书,用 Kindle,用微信阅读器;看剧,用投影,用电视;刷 Twitter,用电脑,再配一个足够大的显示器。抖音?快手?朋友圈?这些只能在手机上操作的,就拒绝。

一页纸的大小很重要,所以任何电脑上的白板软件,都抵不上一面白墙让人的思维清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电影,就不是应该在手机上看的东西。

再做一个补充,看画的时候,现场还是线上,差别是巨大的,而且也是大与小最好的一个例子。

很多画,当你站在巨幅画框的面前,其冲击是全方位的,各个感官都会受到影响。我们似乎被屏幕禁锢得有点久了,的确,屏幕之内有无限的世界,但它把我们的眼睛限制在了 ±15° 角以内,也就谈不上见天地,见众生了。展览也是一样。这是我目前看不上任何元宇宙类产品的原因。

凑巧的是,在我准备发出通讯给你的半小时前,看到如下一段:

有些事情,近看是大的,远看就小了。国王娶亲、公主出嫁,可以在报纸上喧腾得热闹非凡,可以在一个国家里成为压倒一切的大事,然而几十年以后,谁还记得这些事呢?也有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是小事一桩,丝毫不引起人注意,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形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在1905年,住在伯尔尼克拉姆胡同四十九号顶楼里的一个小公务员,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的勤奋,写成了一篇论文。当时注意到这篇论文的重要性的人屈指可数。几年以后,情况也没有多大变化。然而今天,在人类的纪年史上写下了这样一行金色的大字: “1905年是革命的一年。物理学发生了革命,诞生了相对论。”


一本可以节省你 90% 闲暇时间的书

摘抄

“我有个建议,这只会花你二十分钟;比起之后你可望省下的时间,这只是九牛一毛。

请你拿一张纸横放在桌上,由上而下画出直线,把它分成十栏。接著由左到右,用过去的十个年度在每一栏里加以编号,例如从2010、2011……到2019。现在在这张纸的中央横画一条线,也就是说,你把这十栏中的每一栏都分成了上下两半。然后在每一栏的上半部,写下你记忆所及,发生在那一年度的最重要新闻,不要作弊也不要 Google。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要让你知道,新闻的存在是多么短暂。比方说你在2016年那一栏写下「川普当选美国总统」,或在2012年那一栏写下「叙利亚战争开始」,以此类推。你会发觉,这十年内你抓取到自己脑袋里的二十万则(!)新闻,几乎没留下多少痕迹。

接下来请你在每一栏的下半部,记下你的生活在那一年发生过的重大变化:你赢得的胜利,遭受过的沉重打击,你有过的顿悟,性格上的重大发展,你的家庭、事业与朋友圈,你的闲暇生活、精神生活与心灵世界。也许你结了婚,也许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许你决定回学校念书或中断学业,也许你被炒鱿鱼,也许你罹患了癌症或遭丧父之痛,也许你赢了乐透、买了房子、环游了世界、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无论那是什么。

接下来请你好好想一想,有哪一则新闻讯息(从这张纸的上半栏)直接影响了你的人生(下半栏)。

请用一枝较粗的笔,在那则新闻与你的人生事件之间画出连线。在这十年当中,你找出了多少条连线呢?

什么?连一条都画不出来吗?其实你也不必失望,因为这很正常。新闻世界与你的个人生活,就像彼此互不相干的两个宇宙。也就是说,你大可放心地无视那一整个新闻世界的喧嚣闹腾。而即使你找出了一条连线,两者间大概也不需要新闻来作为其中的传输机制。举例来说,假若在2015年的德国之翼坠机事件(上半栏)中,你的岳母不幸遇难(下半栏),这两者之间的关连性,与是否有新闻来传递讯息无关。

仍然没被说服吗?我的老天,你可真固执!好吧,这里还有个建议:请花一整天的时间到市立图书馆翻翻十年或二十年之前的旧报纸吧。你会发觉,几乎所有的新闻报导都错失了重要议题。新闻记者不仅没有辨识出时代征象的慧眼,甚至还错误地解释了错误的征象。举例来说,你可以去翻翻2007年的随便哪份报纸,却几乎找不到一点当时即将发生金融危机的迹象。顶多就是极力吹捧那些超级成功的金融业务交易员。这整起事件被一大团白噪音浓雾环绕,这团浓雾是由鸡毛蒜皮的故事、无关痛痒的事实以及微不足道的丑闻所组成,而那些故事的主角,今天已经不再有人认得。翻阅那时候的新闻,你会觉得简直太荒谬可笑;而十年后,你也会觉得我们今天所消费的「重大新闻」同样荒谬绝伦。”

“这里有一个关于我们可以怎样活化公共空间的点子,而且不必仰赖那些会让人变蠢的新闻。方法如下:

有时候我会有工作上需要的商业午餐,或是与某个朋友进行午餐聚会(没错,其中当然也有记者)。不管我的对象可能是谁,我总习惯这样问对方:当我们最后吃完饭、折起餐巾时,该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是不是个成功的午餐聚会呢?答案多半是:如果能从与我共餐的同伴身上(而他从我这里),学到某些我(或他)至今未知,但既真实又重要的东西──一种有助于我们更理解这个世界的新观点。

特别具有价值且令人愉快的,总是这样的一顿午餐:如果每位共餐伙伴的话题,都能集中在一件事上。这能让交流进行得更为深入,而不是只在表面游移。除此之外,我也会学到这个伙伴是如何处理他的议题、如何与其奋战,以及如何获得有关这个议题的知识──他从我身上亦然。假如我的午餐对象是个记者,他会对我描绘他现在手中最重要的故事。不是两个故事,也不是三个,而是一个。这样我就能得知这个故事的细微之处、其中的灰色地带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这个记者本身的态度(所谓的「诠释资料」)。

十五分钟之后,我们会互换角色,轮到我来主讲。现在反过来,他也会从我这里得知一个目前正在折腾我的问题──只有一个,不是两个或三个。那可能是我书中的某一章,或是一个有关事业的点子。而这也会用掉十五分钟,接下来在 Espresso 端上桌以及结帐之前的时间,我们会继续聊其他话题,或更深入交流彼此刚才的分享。这种模式,我将其称之为「新闻午餐」。新闻午餐结束后,我会步伐轻快地散步回办公室。一顿这样的午餐还从未令人感觉失败过,至少对我个人来说是如此。

我们显然可以进一步思考双方各分享十五分钟的新闻午餐这个点子,并将它公开给更多午餐不只有兴趣吃鱼、吃肉或吃素,也想吸收新想法的人。我们可以在市区租下一个空间或一家餐厅,定期举行新闻午餐。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个手机应用程式或网站,来报名参加(并同时付费)当天的新闻午餐。每个工作天的中午十二点左右开始,两份鲜脆爽口各十五分钟的报告,配上一份健康的午餐。具体的程序或许是这样:一个新闻记者在十五分钟内报告他手边最重要的故事,就一个,不是两个或三个。故事的焦点不在大标题,而是它的背景脉络。记者的手法,也就是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故事的氛围以及调性,都必须包含在报告内容里。一个故事愈具地方性,与大部分参与者的关系就愈密切。

然后是一位科学家(或另一位记者,假若他同时也是专业人士)报告一个因为进展缓慢、太过抽象,既无法提供爆炸性影像,也没剧情可扯上个人,所以几乎不可能上得了媒体的故事。第二个报告同样进行十五分钟。两个报告之后上场的,就是一份健康且有效率的午餐──不论是自助式或有人替你服务。整个新闻午餐所需的时间,包括用餐,大约是六十,最多七十五分钟。

吃饭时可能会谈些什么呢?当然是之前分享的那两个议题。就餐桌上的智慧对谈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出发点了。再加上身为参与者,每次都有机会与一些新的人碰面,他们同样是为了要理解「世界运作之机制」而来。简而言之,新闻午餐是一种趁午休时刻在精神上、饮食上以及社会关系上的提升与精炼。

……

避免无益的闲扯(Avoid trifling conversation)。班杰明.富兰克林的十三个人生信条之一如是说。这一点特别适用在餐桌上:一顿美好的午餐,无论在任何方面都该富含营养。”

——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M].商周出版, 2020.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基石

2022-07-27 08:00:00

上次聊起鸿蒙差不多是去年这个时候,最近鸿蒙发布,又想起一些小事。

大概五、六年前,参与过一次华为技术预研的讨论,他们希望能做一些国产化的技术改良,首选是在蓝牙上,基于蓝牙论坛的游戏规则,他们可以做比较大的改动,甚至重写,以便大幅度提升蓝牙实际的用户体验。

后来,此事在评估过程中没有得到太多外部支持,我也没再跟踪。之后,中美贸易战,所谓卡脖子技术问题,就是针对华为,华为在此前已经有各种培育产业链的计划,但是依然被几个大的技术联盟卡死,除蓝牙外,还包括 Wi-Fi,那次确实得到了包括工信部等一系列部委的重视,「供应链安全」、「软件、系统国产化替代」这些词,开始大面积出现。仅仅是 Wi-Fi 是否可以替代,前后就集中做了几次很大规模的调研,相关领导也反复论证。结论是,基础技术,必须要做到国产化。急先锋,自然是华为。

2019 年,在当时副总理的批示下,通过了 6 个国际化联盟的建设工作。如今,我至少看到并参与了其中 3 个,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工作阶段,包括 OLA、Sparklink 和 WAA。无可厚非,华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担任了核心角色。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商业模式上的垄断,还是技术突破上的高速发展,钱,都十分重要。一些做投资的人,会不停地挖「未来的独角兽」公司,他们关注的指标大概有两个,一个是技术前沿的程度,也就是从 0 到 1,有没有未来;一个是产品化的能力,也就是从 1 到 100,工程化量产的能力。前者决定能不能成,后者决定能不能成功。

这两点,恰好华为都有。而几年前开始埋下的种子,我渐渐看出端倪,似乎要生根发芽了。我不是在这里鼓吹华为的资本和能力。要知道,很多事情,有钱也办不到,有时候光靠个人的努力没有用,也要看时代的背景。

未来 20 年,是技术再一次爆炸的阶段,从技术迭代的周期来看,也是机会最多的阶段,再往后,恐怕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虚无。在这 20 年里,真正改变世界的公司,不一定是华为,但是一定离不开华为的技术。

最近几天,看到两个很小的新闻,一个是高温导致很多谷歌和亚马逊的机房停机,影响了相关的服务;另一个是,部分海底光缆出现问题,导致了日本、香港一些线路出现问题。

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产品背后,却不被人知,也不被关心的基石。这些基石,才是技术发展最坚实的后盾。这些基石发生改变的时候,就是这个世界发生改变的时候。

最后,做一个很私人的大胆预测,以后的产品提供的不是一个一个应用,而是一个一个服务。应用可以被拆分、被打散、被连接、被重新组合成我们每个人想要的样子。

2022.07.27

写在鸿蒙 3.0 发布前

叁拾一周:No.35

2022-07-20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 35 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505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610。

中断之后的重启是很困难的,这也是大部分人不停计划、执行,然后放弃的原因。我也一样。在我坚持背单词 200 天之后,我停掉了,在我写了 34 期通讯之后,我停掉了。真正停掉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理由,比如,

其实它们都有内在联系,很深的联系;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无聊,一个说出来没有任何故事性的原因。背单词很无聊,写通讯也无聊。今天,就顺着这个话题聊一聊。


被「无聊」的生活

梁文道在一期节目中讨论英国一些企业开始试行一周四天工作制的问题,一周工作四天,不是英国先提出来的,包括比利时在内,有一些国家开始因为各种原因尝试一周四天工作制,一方面是疫情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一方面是各个国家内部的人口结构、经济状况,总之,大家开始倾向于尝试新的社会结构,社会认同,社会角色的分工。这其中,也包括了一周四天工作制、远程办公等。

同样,在中国,有一些关于三和大神的报道,在北京,也听说有一些类似的群体存在;而在 B 站上,还可以看到另一群人,他们跑到遥远的澳洲,去打一份非常基础的工作,每天工作 10 多个小时,但是得到更好一些的尊重,以及收入。这些形形色色的人间百态,从侧面看出,我们的社会结构也许正在变化,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一些人宁愿工作两天,玩乐三天,也不要去找一份正式一些的工作?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宁愿漂洋过海去做苦力劳动,也不打算在家乡找一份稳定一些的工作?

每当问题真正暴露出来的时候,用来解释的理由只是用来解释而已。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政策出了什么问题,人们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但问题出现的时候,人们往往不得而知,或者说,人们并不愿意相信,它可能特别简单,特别无聊,也可能特别复杂,干脆说就是混乱。

用「混乱」来形容整个上半年所见的一切,应该不过分。很多大师教人们怎么在混乱的时期保持自己的心静,处理自己的事物,在我看,都是 Bullshit,除了那些不需要担心世俗社会,甚至不需要生活在世俗中的人外,发生的一切都有蝴蝶效应,龙卷风不在今天,就在明天。转头看看,经济、社会:暴力伤害,烂尾楼,长草的 Apple 店,失业率,毕业生,新生人口……问题出现的时候,人们往往不得而知,或者,人们并不愿意相信。

在如此情绪化的介质中,人们很容易被「无聊」,我也是其中一员。在小报中,我写到疫情对很多人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思想上的。我只说对我自己的,本身的,个体的一些细微的影响。

好的方面:

坏的方面:

人们会因为这些坏的方面丧失信心,但如果有人问我,对什么丧失信心,我也无法回答,唯一准确且毫无意义的答案是,对这个世界,对政治 x 科技塑造的未来世界。所以,我会选择亲近自然,来度过自己的「无聊」,会选择重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去感受已逝去的时光,会选择放弃在键盘上敲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会选择拒绝和陌生人的交流,多关心自己的朋友。

也许如此节奏的世界,就是未来的样子,我们身在其中,已不自知,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事情,让自己愉悦,即便是选择「无聊」。

最后,无聊不等于无趣,无论什么时候,要做一个有趣的人,要和爱的人们做有趣的事。

注:因为没有准备写通讯,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四处闲散看到的信息没有整理,故全凭回忆,没有链接,十分抱歉

本月推荐

在卯足了劲儿期待是枝裕和新作品之后,带来的结果毫无意外,是一种忍痛的失望,《掮客》不好么?可能已经很好了,是枝裕和导的不好么,也不算差吧,但是整部电影在我对一个深深喜爱的导演的评判标准下,只能是及格分。

不过好在,《西部世界》回来了。在经过几集让人混乱的时间线排布之后,S04E04 将一切都拉齐,重新给人希望。「觉醒」和不灭的「希望」,是我看到的最让人心动的解释。不见得被机器人控制的世界不好,也不见得控制我们的就是机器人,可能是一个二维码,也可能是一副眼镜。总之,保持怀疑,保持希望。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笔记:抓住关键人物

2022-07-08 08:00:00

最近在看李倩的课程《高效学习法》,有一些比较有帮助的内容,做简短记录。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里聊到的联络人,其实也是同样的概念。这一类角色,就可以理解为网络拓扑中的节点,没有节点,所有人都是孤立的,不想干的;有了节点,系统才能运转起来。

当事人,是某个领域的主导者,而观察家,则是对一个领域有长期观察,甚至对当事人很熟悉的人。高效学习的捷径,不是直奔当事人,而是找到观察家。

两类现成的观察家:百科词条和历史学家。还有一类隐藏在中间的传记作家,比如最近在读的1978 📚 爱因斯坦和1982 📚 法拉第的作者秦关根,就是一个很好的作者,即可以把传记人物的生平简介明了地描述清楚,还能把相关的科学发展也做一个靠谱的介绍。

他山之石

2022-07-05 08:00:00

秦晖说

不管怎么说,要促使这个社会进步,就必须同时存在高调诉求和低调诉求。所谓低调诉求就是我有平庸的权利,别人不能强迫我高尚。高调诉求是说,正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有平庸的权利,有的人就需要有更为高调的诉求。所谓的自由秩序无非是每个人都可以不信什么,每个人都可以平庸地活着,但是恰恰为了捍卫这些“平庸的权利”,就得要建立一种约束当权者的制度,而争取建立这种制度、要求约束当权者,当时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没有理想的人是不愿干的。如果人人都不干,就会出现“世人皆知奴役苦,三个和尚无自由”的困境。所以理想主义,就是比马照跑舞照跳更高的追求,是不可缺的。但是为更高的追求而付出,应该只能要求自己,一旦变成用来要求别人,就很危险。所以我说:“高调再高,苟能律己,慎勿律人,高亦无害。低调再低,若能持守,不逾底线,低又何妨。”所谓不逾底线,就是你不能太低。一个人平庸、自利,那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去害人。交易是很正常的,但是抢劫是不正常的。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鼓励慈善,保障交易,禁止抢劫。鼓励慈善就是所谓的利他,但只能是自愿的,你不能要求别人去为什么东西而奉献。如果你自己要贡献,那肯定是高尚的行为,哪怕你为之献身的理想是乌托邦,也不影响你这种献身的高尚。但是如果你要求别人,这个性质就完全变了。

在哪里都可以写作

2022-07-05 08:00:00

写作软件已经多到数不清了,如果用一个箩筐来装,保不齐都要掉出来。我倒是想到一句俗话,抓住一个医生,就信他。其实问题不在软件,还是在脑子,个人的脑子各有不同,即便大家看见的是同一段文字,冒出来的想法也很难一致。

这是语言的魅力,也是语言的魔力。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就生活在在什么样的世界。没有人有办法把所有前置条件都穷举出来告诉你,最好的办法是告诉别人,我有平庸的自由。

或者说,我有在博客里写短文的自由。


补充一个例子,摄影师 Ericube,iPhone 发布会样片摄影师,相机拍摄就不说了,偶尔有各种手机随手拍(当然也不是真的随手一拍),是最能说明道与术关系的一例。他手里的小米 12 pro,比我手里的 Sony A7m3 还要厉害。

写到这,想起一句名言:成功才是成功他妈,以及,越有钱的人越有钱。

去罗马看戏

2022-06-15 08:00:00

近两年,随着科技百花齐放地发展,在网上写写字、拍拍视频都容易起来,新潮一点的就是 Web3 写作,让文章「永不消逝」,老牌一点的,各种静态博客生成器,可以懒到只负责写和保存两件事,再老一点,还有 Wordpress 这样的平台,点点鼠标就能发布几张照片,一篇短文。视频也差不多,长的有 YouTube、B 站,短的可以选择抖音、快手和视频号。如此一来,路便是通的,真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鲜有人问,咱去罗马干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我看,这 16 个字足够概括 8 成以上的人,所以有趣又必然的事情发生了,模板似的发布相似的内容。露营火了,遍地露营;咖啡火了,到处手冲。直播可以就直播,带货可以就带货。微信公众号的标语不光用来形容公众号,也能形容整个互联网: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品牌多了路好走,照着热门的来一套。千篇一律的东西,很可能出自一个工厂,打谁的标签都可以,买的全是咱家的货,这就叫数字化转型,个性化服务。连明星爆料都得叠楼,没有 1、2、3个反转,营销也不叫成功。但问题来了,这么多戏楼子,哪来看戏的人呢?

前几天,微信公众号发来几个通知,很多年前写的几篇关于李志的文章都被删除了,让我想到一句话,Web3 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是把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无比又不可以随便删改的数据库。这是理想主义者看到的它的美好。公众号也有数据库,但可以随便删改,不光是我可以,公众号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甚至,他们的权限高于作者。所以,不排除哪天风向一变,船就再也靠不了岸,仔细看看,已经变了不是。对我这种性格稍稍内向的人,看到此情此景,只能撒腿就跑。少听,少看,少聊。

好在,张小龙的微信还讲良心,菜撤了,后厨还在,最近准备整理整理被删的文章,转移阵地,放到博客上来,总归是自己颠勺,味道不变,好饭也不怕晚。世界太热闹了,就别去罗马看戏了,人多,危险。

家书(2022)

2022-05-31 08:00:00

老爷子,

一切安好。

时间过得好快,我越过 30 岁,也习惯了 30 多岁。你离开了 5 年,无法形容的 5 年。有时候会冒出一点庆幸,庆幸你没有带着病痛继续生活下去,人世间的糟糕,只会让你的生活雪上加霜。最近这一年,我看到了太多对病中人的不友好和恶意。还记得 2020 年我在里说:

整个世界都在突变,没人上街,没人逛商场,没人去公园。走到哪里都需要带上口罩,一有机会就要消毒洗手,疾病夺人性命,不是玩笑。所有的居住场所开始封闭管理,像大战前夕。有学者说,这是新一个 BC/AC,疫情之前的时代,和疫情之后的时代。经济在衰退,很多人失业,日子变得艰难。

无论如何,我也没想到,一直到今天,我们还生活在病毒的肆虐之中。经济更差,更多人失业,日子更艰难。而那时我提到的所有问题,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变本加厉,重来一遍。可笑又可悲的是,世界真的分裂成了 BC 和 AC,还分裂成了两个平行世界,我国和他国。

这两年来,各种斗争不断,和疫情斗,和经济斗,和人民斗,现在环视整个地球,硝烟四起,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不过奶奶在电话里,几十年始终如一:你可不能跟人打仗啊,不能偷东西。似乎她眼里,世界只有这两件事是险恶的,是不该做的。每次电话里听到她这么说,我都开心一笑,觉得似乎,照旧。另一个能让我平静的时刻,变成了读书。读书的功利性小了很多,也是因为我经年累月囫囵吞枣读过一些书之后,发现,读书无用,确实无用。但恰好这无用,让我不再将读书看得过重,一定要吸取到什么养分才算读过,现在的状态,类似开卷有益。

说说生活。我辞职了,终究还是会辞职的。我完全想象得到我和你说辞职、换工作,你可能的样子,就想考学、实习、毕业决定来北京一样,那张面庞我不可能忘记。不过我也知道,相比妈妈,你会更支持我的决定,也是永远在背后让我依靠着的人,哪怕你身躯弱小。新工作很好,新领导、新同事都很好,同样,新的挑战也大。但我学会了辩证来看这些事情,所有的挑战,都无非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一个节点,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这句话你一定熟悉,我才刚刚有所体会。

嘟嘟上了几天幼儿园的适应班,比我预期的好,但也有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不用担心,都是正面的,正常的。虽然断断续续去了两个星期,就一直停课,但也很好地说明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人帮不上太大的忙。除了爱他,其实什么也不用做。我们自己从来不说爱,也许小时候说过,但我忘了。其实我也不习惯说爱,但总还是对他说一下,或者换个方式表达。直接好一点,还是间接好一点,我也说不准,还是自我看得太多,就总是思前想后。

家里也都好,爷爷有些喘,所以换了个房子住,五楼换到了三楼,我一直没回去,只在视频里看过。妈妈好不好,她从不说实话,我只能认为她还好。今年电话打得多了一些,总也回不去老家,也是越发想念。如今,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想做的事情却越来越少,有些理解你固定时间做几件固定事的习惯了。人一生,真得喜欢的东西,屈指可数,我找到一些,就喜欢一些,喜欢一些,就做一些。

还是希望疫情能快点过去,「过去」在我看来,就是不带口罩,自由出行。这样,我可能有更多的事情和你分享,而不是满脑子的负能量,不愿写在纸上。从家到公司的两点一线,变成床到电脑的两点一线,生活怎么能有趣味呢?我还是喜欢有趣味的生活,不过我相信,明年的信,一定能告诉你很多新鲜事。

比如,嘟嘟在幼儿园的生活……

比如,我们去了哪些天南海北的地方……

比如,我终于又回了一趟老家……

比如……

太多比如了。

余不一一,你照顾好自己,我照顾好家里。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各美其美。

2022-05-31

读书看报

2022-05-04 08:00:00

2022 年观影记录

电影 时间 评分
四海 2022-05-04 ★★★
人生切割术 第一季 2022-04-20 ★★★★★
奇迹·笨小孩 2022-04-15 ★★★★
青春变形记 2022-03-11 ★★★
狙击手 2022-02-01 ★★★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2022-02-01 ★★★

《人生切割术》观后

2022-04-20 08:00:00

很多聊科幻的题材,最后都走到了机器人的觉醒,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之中。《西部世界》是最吸引我的,它存在一个造物主的视角,模糊了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也模糊了善与恶、是与非。

《上载人生》则是把科技作为一种背景,讨论人的意识本身。我更喜欢这个视角,但显然它需要更精细的编辑,这部剧没有走到我期望的深度。如今,《人生切割术》带来了更高级的问题,第一季也吊足了我的胃口,留下了足够多的期待和反思。

这几年,讨论科技伦理的问题时,总会带上哲学。单说科技的进步速度,我对它的迟缓表示满意,也嘲讽过人类自身的自大,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多的,还是人工而已。人们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弱人工智能。很形象,它在某些方面很强,但在更多方面很弱。

这里就不免回顾一个老梗,有人问科学家,我们的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不生产一个可以换被罩的机器人。科学家回答,相比换被罩机器人的复杂程度,不如直接生产一个不用换被罩的被子。你看,人类的回答是多么狡黠,科技又显得多么迟钝。我喜欢一些看起来精密的机械,比如电子芯片,比如人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把汽车变成带着轮子的大 Pad,我坚信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连轮子都可以不带的大 Pad,我们坐进去去,上天入地。

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出现了另一个你,你要如何定义?他是你,他不是你,你是他的造物主?没看过这部剧的人可能对这一串问题云里雾里。我希望在不剧透的前提下,讨论几个问题。

剧中科幻了一种技术,分离手术。做了手术的人,在工作时会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工作会回到生活状态,这两个状态是完全分离的。所以,我们在生活时不会记得任何工作内容,包括自己的所有同事,工作中也一样,完全没有生活的记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单身,有没有孩子,快不快乐。甚至,如果在工作中交了一个异性朋友,生活中的自己也不得而知。当然,剧里的公司,是禁止同事恋情的。

所以,现在有了两个你。一个工作中的你,一个生活中的你。他们的记忆是分离的。好玩的事情也随之出现。我们可以在生活时,忘记工作中的一切不快乐,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工作时都谈不上多快乐,甚至忘记自己的领导,也许生活中他就是你的邻居,你的玩伴。在工作中,也想不起家里的鸡毛蒜皮。不过,如果,我们在工作被欺负,甚至被剥削,被安排做违法的事,生活中的自己也无法知道,生活中,我们暴力、悲伤、快乐,工作时也无法回忆。

更深层次的挑战是,如果那个工作中的自己,在生活中出现了,他将是一个婴儿。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新人类。他还是不是你,他可以拥有你的妻子,你的孩子么?生活中的你,又是如何看待工作中的你,只是为了逃避工作中的不快,不希望带着这些烦恼生活,就创造了一个替你工作的「人类机器人」?如果他是被创造出来的,你是他的造物主,代价就是每天失去了八小时甚至更多的原本自己的时间。

这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和作品去讨论。即便摘掉「科技」这层帽子,我们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也是很有趣的话题。「科技」从加速我们的工作效率,到渗透我们的生活时间,再到《人生切割术》里那样,彻底分离我们的时间,科技作为生产力,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关系。

可是如今,究竟是生产力在影响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关系在影响生产力的进步方向?我深表怀疑。

韩炳哲和陈嘉映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位哲学家,探讨世俗生活的哲学家,很像契诃夫的小说。这部剧和他们的作品在很多角度上可以结合起来看,如今的我们,在一个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的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甚至我大胆一点,今天被送进方舱的人和他们的家人们,如果做了分离手术,这个世界会好吗?

逼哥有一首歌,叫《春末的南方城市》,里面有几句歌词:

不知道有谁能让你述说

你这样的生活到底为了什么

这个城市早已经把我们忘了

路过了青春我们还拥有什么

这让人心慌

让人心慌

送给上海,送给这座春末的南方城市。

叁拾一周:No.34

2022-04-20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三十四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444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456。

近期输入的内容以及自己的信息流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网络问题(公司网络),一个是时间问题(大部分所谓的 input 时间都在公司)。

拿人钱财,XXXX。包括写作,本质上也处于停滞状态,这一点,我在小报里也提到了,手里本来计划要写的通讯,大概还有不到 10 个话题,我本来有一个小计划,写到 50 期左右,就从第一期开始做 update,把每一期聊的问题再拿出来往深聊一聊,往广聊一聊,往有趣的地方聊一聊,毕竟,我也是动态的,网络通讯编辑之便利,更不能让它死水一潭。

今天这一期,同样是一个计划内的试验,从 Flomo 的搜索出发,看看能走到哪里。本期话题,继续聊幸福。


幸福

先说一个大前提,一个心理学上的结论:

幸福发生的频率要比幸福发成的程度更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指数。

我稍微解释一下,我们追求的幸福,如果追根究底,它是一种我们大脑中的化学反应,医学、心理学上,可以用某种医疗手段,通过电信号,刺激你的某些大脑区位,产生幸福的「感觉」。在我看,这么讨论,就没有趣味了。变成《黑客帝国》里蓝药丸和红药丸的选择题,变成一给刺激就会欢快地蹦起来的小猴子。

所以,我的前提里有一个隐含条件,感受,亲自去感受,而不是靠机器。拿抖音举个例子,抱歉,每当我想举负面例子时,字节的产品都是最先出现的选项,我们打开它,随便浏览,它有各种精密的算法通过我们的反馈进行计算,得出下一个推荐给你的视频应该是什么类型的,短视频很短,数据反馈、清洗、处理的速度非常快。可能只需要十分钟或更少,一个人就把算法喂饱了,它会吐出一个孩子给你,一个个性化的只属于你的拥有你的基因的抖音。

我们在里面获得的幸福,是幸福么?我推荐大家去看看《贪婪的多巴胺》。里面有些很有趣的观点。

现在我们把时间齿轮往回拨一些,看看一些逝去的人怎么说。

富兰克林说:

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如此说来,你若教会一个穷小伙如何刮脸,怎样保养剃刀,也许你对他一生的快乐做出的贡献胜于给他一千几尼。钱可以很快花光,剩下的只是胡花滥用的悔恨。但若教会他刮脸,他就免去了一连串的苦恼,不必对理发师苦苦等待,不用碰他们脏兮兮的手指,不用闻他们臭烘烘的气息,不必挨他们老刀子硬刮的疼痛。他什么时候刮脸,全看自己的方便,工具顺手,操作自如,天天享受着这方面的乐趣。

我逐渐确信人际关系中的真实、诚信、正直对于人生的幸福至关重要,我写成了决心书(这些仍然保留在我的日记本里),在有生之年时时躬行实践。

芥川龙之介说:

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影,竹的摇晃,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但与此同时,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必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乐,必须微妙地受苦。

至于我们如何能获得幸福,方法很多,方法太多。有些像达·里奥的《原则》,都是正确的废话。

我喜欢这些废话。

本月推荐

《人生切割术》。

这是我一直关注的话题,科技x生活,科技究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一个很中性的问题,我不想讨论好坏,但是十分想要讨论,我也有明确的自我倾向在里面。

之前的《西部世界》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可能给出了极致的描述,很多年里我不太相信有什么作品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后来我自己写过一个和《上载新生》很类似的短篇小说,不过上载更电视剧范一些,我写的内容更生活向一些。再后来,对的,再后来,我还写了一个《花神咖啡馆》的大纲,和第一章,还发出来了,但是由于「科技」在其中的角色都是以怀疑为主,我选择了暂停。

不论是遥远的《Her》、《机械姬》这样的影片还是小说《卡拉拉与太阳》,里面都包含了一个更深层的值得讨论的议题:意识。这也是所谓的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衍生出来的包括伦理、监管以及其他各种,不过这都是另一个问题了。

这部《人生切割术》,找到了一个在我看来完美的视角去讨论关于意识和人生的话题。这里不过多剧透了,推荐大家去看。我想说的是,

首先,这不是一个「大数据」算出来的泡沫剧

其次,这是一部很有视听效果的作品

最后,这部剧可以衍生出的值得讨论的话题都非常有意思且有挑战性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33

2022-04-06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三十三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427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456。

本以为双周刊可以缓解拖稿的问题,但是带娃和突然忙碌起来的工作,占满了最近的时间。当一个整体局部出现混乱,如何第一时间解决这些混乱,重新回到一个平衡状态,是既有趣又十分挑战的事情。

本期就聊一聊,回到平衡。


回归平衡

「舒适区」,一个被用烂了的名词。所有人告诉所有人,要跳出舒适区,用各种办法。终身学习,刻意练习,从道到术。目前科学界最有共识的结论是一个公式,万维钢用了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话做了解释:

喜欢 = 熟悉 + 意外。

让我们暂停一下,回忆回忆自己的喜欢的东西,食物、景色、电影、音乐、故事、新奇的小玩意儿。大体上都可以套用这个公式。同样,学习一个新领域,也差不多,科学家更近一步,彻底解释了刻意练习究竟需要多「刻意」:

15%。

我来解释一下,刻意练习 = 85% 的旧知识 + 15% 的新知识。不用纠结 15% 的比例,研究数据上应该是 15% 多一点,我认为满足这附近的一个区间就足够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记住,它不是发明,只是发现。

教小朋友认字,一句话中大概出现 10% - 15% 的生字,记忆这些字的效果最好;一份试卷,有 15% 左右的错题,复习效果最高。前者我试验过,后者是论文里说的。

这个发明给教师提供了可以量化的教学设计法则,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实践的高效复习方式。堪称完美?

并不是。

我再强调一次,这是一个发现,不是一种发明。发现的意思是,人就是这么干的,即便现在说不出道理,但大家就是这么干的。发明是把摩托车和雪橇搞在一起,变成雪地摩托。

发现解决不了人本身的问题,发明可以。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单从动作本身来解释,就是不断循环接触 15% 的新东西,这样的效率最高。但是宁浩说了,求存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质。一只猴子在摇树,它赋予了摇树各种意义,我比别的猴子摇得好,摇树是一种使命。归根结底,就是摇树而已,它不摇树,又能做什么呢?

人也一样,万物也一样。我们只是存在而已,因为存在,我们发明出诸多意义。

不好意思,再聊下去,这就变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回到公式。我们完成了一次公式,就进入了一个新的舒适区,我们再完成一次,又形成了新的平衡。我们不断扩大自己舒适区的面积,变得越来越有学识,能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也许运气好,可以获得超额或意外的回报。

我们的生活,被一次一次平衡填满,直到生命结束。我甚至可以再写出一个公式。定义生命的视角有太多种,我只能说,我不喜欢终身学习这一种,更讨厌躺平那一种。

我们不能忘记时间的力量,不能忘记经验的力量,甚至不能忘记父母给予的资本和帮助的力量。我见过太多人,不是终身学习,而是在终身折磨自己,试图打破舒适区,忘记了舒适区其实是一种平衡。

在舒适区里生活,向舒适区外挑战。大多数人,可能都弄反了。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32

2022-03-23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三十二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414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456。

去年底有些预感,后面会相对忙碌,但忙碌程度也超乎我的想象。选题倒是很早就准备好的,但迟迟没时间动笔,这种感觉又恰好映出了本来想写的选题:进行时。

本期就来聊一聊。


我来北京这些年的印象中,北京一直在盖楼、修地铁、建公路…一刻未停。似乎这是一座一直处在进行时的城市。我的老家也一样,每次回去,短时一个月,长则两三年,总是能感受到变化,这条街变样子,那片房子被拆了。每次我注意到的时候,都会在想一件事,它的完成态是什么样呢?

当然,我们可以有两个有趣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它有没有完成态;如果有,应该是什么样子?

它有完成态么?如果从人类的发展,文明的发展来看,发展就是结果,变化就是唯一不变的事。我们一直处在一个「进行时」的世界。即便有一盆冷水——地球会在 50 亿年后因为太阳爆炸而毁灭——也无法使得人们停止「进行时」的状态。因为时间尺度太大了,大到我们没有能力感知。

所以,允许我带你回到微观上。在长沙街头一角,有一个米粉小店,米粉阿姨三十几年,每天早上三点起床,准备食材,给大家做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有些人就在这里吃了三十几年,阿姨可以记住每个常客的饮食喜好,小店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只要是孩子,都可以免费得到一碗为儿童准备的定制米粉,有些熟客、老人可以免费在店里休息,不限时间。

每天,三点,一碗碗米粉,三十几年,从现在信息膨胀的速度看,已经足够长了。我觉得这就是阿姨的完成态,她还会继续做下去,再做十年、二十年,直到生命尽头。

我们再转换一下视角,看看自己上下班路上经常走的那条路,最近一个月、三个月、半年时间,有什么改变么?关了又开的小店,修修补补的马路,拆拆建建的小屋,随着我们的生命一起流动,如果我们稍加细心,也许有些东西就和这些环境同步成为我们的回忆。

比如,一首歌加上一个转角,也许是一段感情最初萌芽发生的地方,那一刻永远印刻在你心里,成为一个「完成态」,以至于每当你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能会心一笑,回忆起当初青涩的某些时光。

让我们更近一步,回到内心,去想一想,我们的回忆里有多少这样的「完成态」呢?表白失败、面试被拒、一次旅行、一场意外,它们是确确实实发生的,不再受环境变化影响的完成时。在那件事情上,We are done.

我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实是很躺平的,我希望追求的是局部时间自由这样一种平衡。我喜欢工作,获得某些成就感,但我不愿因为工作失去过多自己的喜好或精力。这种平衡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完成态。有趣的是,它是动态流动的,就像米粉阿姨,她每天只做米粉,卖给老朋友,也卖给新朋友,它是完成的,也是流动的。

最后,说声抱歉,这篇文章其实是一个进行时的草稿,是我在极短时间内把自己脑子已有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思路成文,为了不打破自己每两周一篇的承诺。其实还有很多本来想写进去的内容,但是这个时候写,很不礼貌。我稍后再看这篇文章是否还能从进行时走到完成态。

本期还想推荐一篇长文的,但最后放弃了,转而推荐大家去看一篇古早的文章。鲁迅的《药》。如果让我推荐,我觉得《药》就是当代中国,这一点也让鲁迅的地位不可打破。

在当下,看鲁迅,别有一番滋味。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如何把生活中零碎的灵感或流水账,建立联系,让他们有价值?

2022-03-23 08:00:00

前置条件

  1. 记录生活(个人、家庭),目的是用来回忆。

  2.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日常需要积累,定期回顾,输出成文,写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3. 阅读,读书要笔记,笔记最好可以很多本书关联,对一件事用狐狸的思维,而不是刺猬的思维。

  4. 具体项目,需要积累很多碎片的东西,最后完成一个项目,即可归档。

具体做法

1. 记录生活(个人、家庭),目的是用来回忆。

由上而下,宏观规划。我有一间自己的虚拟房子,里面放了很多零零碎碎的东西,但是基本原则是遵循一个房子的建造原则,从上倒下做的规划:

这一部分的记录,就是单纯的为了家庭回忆,其实有很多分类方式,比如照片、视频、地点、目的等等。我的基本原则如下:

  1. 随手的东西,就随手记录,重要的是每天有所记录,不需要细化,只留下钩子

  2. 日常类,以月为单位,简单记录,再根据分类细化

  1. 照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以季度为单位,分类整理、存储

2.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日常需要积累,定期回顾,输出成文,写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基本原则:

  1. 一页纸,我目前是以天为单位,如果突然有什么很零碎的想法,或者突然看到某些东西,想要记录,就在这页纸上记录(目前是电子化的一页纸)。

  1. 定期整理、回顾,这是重点中的重点。我会定期强迫自己做一个二次整理,整理基本也是遵照渐进式笔记的原则来做,为了效果更好,我直接换了一个软件来归档整理后的内容。

3. 阅读,读书要笔记,笔记最好可以很多本书关联,对一件事用狐狸的思维,而不是刺猬的思维。

我的阅读电子书和纸质书五五分成,主题上相对聚焦,目标还算明确。基本做法:

  1. 纸质书折页、划线、拍照,分阶段整理,比如系统性逻辑性强的,就按两章左右整理一次的逻辑,文学类的,就简单写一句话评价,对印象很深的短篇单独做一笔记录。

  2. 电子书,划线会多一些,因为上下文容易搜索。最后也是会整理出一些东西,但是都比较凝炼,不再做冗长的笔记摘抄。

4. 具体项目,需要积累很多碎片的东西,最后完成一个项目,即可归档。

项目比较简单,以我现在跟踪语音技术的一些发展举例:

  1. 日常看到的信息,留下一个链接,一句简单概要,打上项目的标签

  2. 有系统输出的时候,就在以项目命名的页面做梳理

  3. 按时间或节奏分发出去

  4. 结束一个项目看看是否有值得复用的内容,然后归档

一个一个项目是工作中的主要内容,笔记更多的是记录时间节点自己的思考,更像是一个 inbox,最后输出到那里要看项目本身,比如下面这个例子,灰色圆点是具体内容,我隐藏了,但是还可以看到工作属性是标准,大概哪天做了相关的工作,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整个项目的思路变化有哪些,基本都可以看到,对于复盘有很大帮助。可以看到一共有 19 个 Link 链接这个页面,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隐性财富。

叁拾一周:No.31

2022-03-07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三十一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388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99。

在写作本身没有压力之后,压力就会从四面八方袭来,比如,我要不要调整通讯的内容和逻辑,我要不要考虑玩一些有趣的文字游戏,我要不要去挑战一些新的领域。

本周主题:策展。


策展与表达

我很少和其它通讯的作者直接交流,一方面,我属于慢热型的人,不习惯也不喜欢硬聊,另一方面是我比较讨厌抱团取暖这种方式,这不是说我崇尚单打独斗,我也没有那样的实力,我只是认为一群更好的人在一起不见得变得更好,但一群很糟的人在一起只会变得更糟。

不过我很喜欢看一些认识的朋友写的通讯。大部分是先认识了人,然后喜欢上他们写的东西,还有一些则是先喜欢写的东西,再想办法去认识作者。不过我还是很少交流,需要交流的时候,也是很官方的通过通讯的邮件或者博客的评论回复。比如,有朝随想的 Cathy,我完全不认识她,但我会读她的每一期作品。如果让我总结,她是一个在「感受」的人。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周围的环境,感受各种情绪。

我和她最近的通信,启发了这一期的主题。从一开始,我就强调这份通讯是一份连汤带水的内容。只有这些东西存在,有这些上下文存在,有来来回回折磨自己脑子的过程存在,一个名词、一种现象或者就是一个概念,被确定下来的定义才有意义。但是 Cathy 给我一个很高阶的解释:

其实发很多链接/推荐阅读——也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表达——我怎么呈现这些内容,如何排列,怎样侧重,怎么去描述/推荐他们,这一部分就是我的表达,对吗? 就好比一个策展人,虽然他没有创作艺术品本身,但是策展本身也是一种表达,对不对?

我对「策展人」本就有着很深的喜好,甚至如果我可以干预,在给娃娃未来的职业选择上,策展人也是一个重要选项。但我也知道「表达」很难,「表达」也意味着更多。比如,态度,立场,责任,以及其它需要承担的后果。

我已经很少看到人在认真表达了,我指的认真,是有论据一二三,有因为…所以。你随处可见的是 Nonsense,只有情绪,没有逻辑。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

表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的。表达是有目的的,无目的的我不能称之为表达。而目的更有趣,往往一个人表达出来的,和它的实际目的并不相符。这又跑到了另一个词汇那里,「手段」。我们需要话费大量的精力,才能分辨出是,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这一点上绕不过去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到底是生产力指导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关系指导了生产力」。

策展人也是有目的的,他希望你能看到某些东西,可能是美学上的,可能是政治上的,也可能是民生的。艾未未、葛宇路,都在视线之内做一些尝试,他们本身即使艺术家也是策展人。他们有着明确的目的,用艺术作品作为手段,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样的「表达」,不长存,不多见。艾未未在 Clubhouse 很火的时候,深度参与过一段时间,每天泡在上面和所有人聊天,其中有人问到他,每天这样泡着,很多时候是同一波人、很多类似的问题,会不会烦?他说,不会,因为今天我们聊完了,大家都吸收了不同的意见,明天的你就不是今天的你了,明天的我也不是今天的我了,那不是很新鲜。只不过有一点,他希望大家记得,不要叫他艾老,他儿子叫艾老。

本月推荐

说了这么多,我今天也是想试水一期内容策展,话题嘛,自然就是俄乌战争。

写推荐语确实不是我的擅长,索性放出来,作为本月推荐吧。

这两篇文章请大家自己去读,也会有自己的解读。我想说的是这两篇文章的作者,第一篇是《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第二篇是《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他们都具有比较宏观的世界视角,和我们看到的局部内容有些不同。而且两个人对于理解世界有自己的知识框架,这一点和福山、亨廷顿等深更政治领域的人也不太一样。

再多说两句尤瓦尔·赫拉利,他的简史三部曲我都是第一时间看完的,当时作为一种娱乐材料来读,多一点对世界的认识。随着这几年世界的变化,我越发觉得他其实对世界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不好形容他是哪一类学派,因为他确实不好归类,我勉勉强强觉得他是世界史领域的「现实主义者」,就像伯林形容华盛顿是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者」一样。他们没有很理想化的信仰,但却常常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两篇文章,我不确定国内能否顺利打开,如果没有解决办法你也无必要来信询问,打不开也不会影响今天的心情与计划的晚餐。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30

2022-02-22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三十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361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99。

30 期,300 人订阅,对我来说,都是里程碑指标。我痴迷 3 这一数字,追溯历史,起因很幼稚,但随着年纪渐长,不断赋予它新意义,直到今天,3 已经超过它本来承载的内容,足以代表生命某些阶段。也因此,我一直设法保持距离,一旦突破 30 期,还没有满意的作品呈现,对于我来说,是失败的。这篇文章写在 2022 年 2 月 22 日,农历壬寅年正月二十二,一个很二的日子,我正在纠结我的 30 期,应该写些什么,才能让 30 赋予我生命某种意义。

最后,我决定,写一些很小的东西。比如,走快一点。


行动

我认识各种领导,也因机缘巧合,见过一些级别不低的领导。关于领导,有好有坏,评价不一。我也有喜欢的,有讨厌的。和上学时候一样,如果我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努力学好他教的课目,反之亦然。如果我喜欢一个领导,就会努力做好他安排的工作。相对来说,我看重人要多于看重人的屁股所在的位置。

领导的行事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组织的作风。这是很有趣的事情。换过几次工作,或者经历过组织架构调整的人,更能理解这一点。Paul Graham 去年写到,有时候,考虑工作,要考虑一个人的性格,让一个热情的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去做沉闷的科研工作,或者让一个学者类型的人去跑销售,往往既工作上不开心,也觉得委屈。对症下药,能分辨自己或别人的「症」其实更重要。同样,一个人恰好和自己的领导聊得来,可能原来被别人说成「爱偷懒」的人就不再偷懒了,相反,一个勤奋的人如果聊不来,也可能提不起工作的精神。我身边有这么一例,一位前辈,可以看做中国发展 5G 最早的专家和领路人之一,后来辞去了所有相关职务,如今闲赋在家,做一些研究。

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其实我想说的是另一件事。领导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有成绩,更容易被人当做榜样或者奋斗的目标,简单来说,他们是一个靶子,一个很多人看齐的靶子。在这些领导里,有人有作为,有大作为,也有人昏昏度日,屁股决定脑袋,弄得组织内部鸡飞狗跳。而在那些好的领导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普遍走得比较快。这句话没有隐喻,就是走路的走。

我观察过很多人,也观察过很久。年龄在这里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你可以说,他们的时间更宝贵,所以走路要快;也可以说,他们更注重效率,也许决策也快,行动也快,简而言之,果断,大胆,所以能取得某种成就,走路快只是一个结果。这些理由,都成立。但走路快,就一定成功么?或者说,成功的人,就走路都快么?

我如果下如此结论,那你们可以直接取消订阅了。这几年我总在看一些理解「个人(个体)」的领域,有一个说法很触动我:我们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能做什么,也许决定了我们的下限。

理解人,或者大到理解宇宙,「能量」是一把钥匙。这也是爱因斯坦的伟大。人的精力有限,如何调节自己的精力,让它发挥在最重要的地方,是一门大学问,也是违背人性的学问,所谓「理性思维」。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宗教气息,当代的知识分子们开始了新的反思,但没有人会反对,科技发展,是推动社会走向更好的最大可能,只要我们懂得刹车。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在这里讨论。

我们还是来谈个人。如果我们今天的状态不好,什么也不想做,郁闷、情绪暴躁,也许手机刚刚丢在了出租车里,也联系不到司机师傅,刚刚被大雨淋过,回到家门口发现忘记带钥匙,要相信,生活比我写得出来的要残酷得多。总之,我们状态很差,在如此状态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我来讲一些我身边人的例子。有人会健身 2 小时,有人会睡觉,有人会读书,有人会看综艺节目,有人会发呆。我会背 85 个单词。大家都有某种办法,来应对情绪不好的时刻。我还听过一个很好的办法,用了很传统的 IF…THEN…的思维模型:如果起床了,就去健身。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论这一天多么糟糕,至少有一件事是「小而美」的,让自己感到幸福,感觉这一天没有被浪费的,哪怕除了健身之外,一事无成。

现在,让我换个角度再来聊一聊。大多数人的思路是,外界发生了一件事——触发了我的某种情绪——情绪导致了我的某些行为。早上起床晚了,到了公司迟到,恰好被领导看见——情绪低落——一整天都没办法好好工作。这当然可以理解,也容易理解。我丟了 100 块钱,不能还让我笑出来。

但是,情绪可以带着我们走,那我们能不能带着情绪走?让我们回到上面领导的例子中。我来换一个说法,领导们是因为时间宝贵,所以走得很快,还是因为走得很快,让自己的时间宝贵?

近些年心理学研究发展得很好,有一派关于此的理论可以作为参考,我们有能力把握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的方法极其简单:每天对着镜子笑。这背后有一整套复杂的积极心理学理论支撑,其中关键是心理暗示对人的积极作用和近些年对脑科学研究的结合。人们通常会认为情绪引导行动,却没有发现实际上行动可以引导情绪。

如果我们每天起床后,就对着镜子微笑,在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通常也会变得更和蔼和正面。同样,如果我们主动走快一点,不弯腰不驼背,保持笔直,也更容易自信起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刚开始背单词的时候,是很抵触的,从 50 个开始,却总觉得背了也不见得用得上,一直背一直忘,有什么用。后来,当我转变思路之后,什么也不管,先背再说,每天的数量就逐渐增加到 85 个,我相信,再过 2 个月,我有信心做到每天 100 个。如果你问我,有用么,我只能说,当我偶尔在一篇文章中看见自己最近背过的单词出现时,幸福感会加倍,当越来越多的单词出现时,我开始能读懂一些句子,后面会不会慢慢拿起一本英文书直接读呢,我也不知道。但我同样有信心。

这就是我今天兜兜转转想告诉你的一件小事,让自己走快一点,让行动先于语言。

本月推荐

又到了不定期的本月推荐。这月的推荐同样是一部大戏《人世间》

故事的时间周期有 50 年,虽然过程中巧妙地避开了一些特殊时段,时间节奏也略快,但是故事性非常强,对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好,一方面是原著描写的托底,一方面是编剧的功力,不管怎样,这部戏在当下社会是难得一见的好剧。目前还在播放中,没有结尾。对于眼见的缺点,也是瑕不掩瑜。

多说一句,我对剧中「父亲」这一角色的人物刻画,非常欣赏,一个普通市民、技术工人,对于家国天下、为人处世的原则把握,实属难得,也是我心目中榜样的做派。自然,有判断好的地方,有判断错的地方,有处理好的地方,也有处理不好的地方,但这一个体的描写,深入我心。对一个人物在历史长河里的塑造,也属难得。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29

2022-02-08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九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348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99。

昨天休假,没有上班,一方面是春节期间日程安排地满满当当,想给自己一个缓冲;另一方面是家里的人类幼崽,麻酱爱好者,过三岁生日,陪他玩了一天。长假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准备假期以及假期之后的后遗症,尤其像新年这种,又是长假,又是传统节日,还是立 Flag 的好时期,更容易让人的精神陷入某种极端。适当的缓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今天的主题,就想聊一聊缓冲。


缓冲

第七期通讯中,聊过一点关于独处的话题。当时话说了一半,留了一个尾巴。那一期中,我提到独处可能是一个伪命题,但适当的独处也是必要的,只是我们要做好选择。如果你拿着「选择」这把钥匙来观察这份通讯,会发现一切的话题都围绕着「我们如何做选择,以及,选择什么」。

人需要独处,人也离不开社交。要考虑好,独处是为了什么,社交又是为了什么。

放假的时候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赖在床上好好睡一天,还可以做饭、看电影、读书、打游戏,娱乐一整天。缓冲,是我在做过这些事之后,独处时做的一件小事。

我身边很多人像我一样,按部就班,做五休二,规律的生活和娱乐;有些人的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少有空闲;还有些人,不需要工作,或者说生活本身就是在工作。无论哪种人,都会发现,他们会给自己设计一些缓冲带。健身,购物,甚至看直播。他们每天、每周总有一段时间固定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也许很轻松,也许很累,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减压的好办法,是在规律的生活之中自己摸索出的一些缓冲自己的办法。

在长假期间,我通常会选择看电影作为一种缓冲。无论多少次我告诉自己,读完一本书,实际情况都是看更多电影,「故意」让自己没时间读书。加入了「小报」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春节列了三件要做的事情:

看《瀑布》

读《清洁女工手册》

听《「跨年」新春音乐会》

其实列计划和写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缓冲,一种在节前的缓冲,让我能在假期迅速进入放假的状态,避免自己因为突然的空闲而无所事事。所以我还在博客更新了一篇文章,写了更详细的新年小计划

回顾照片。这是我通常阶段性会做的事情,今年准备拿到春节时间来做。多拍一些照片,记录一些瞬间,它是最好的钩子。不要在手机上,想办法在电脑上打开一年拍的所有照片(我用 iPhone + Mac + iCloud,在电脑上无缝衔接),放大,一张一张看,想想自己这一年都做了什么,生活的意义也会逐渐显现。

更新简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简历,思考一下除了工作之我外有什么技能,能给别人什么帮助,希望新年再学些什么东西。这份简历,应该能涵盖全部的你。

删软件。看看自己有哪些硬件设备,设备上有多少很久没打开的软件,通通删掉吧,相信我,再放一年,两年,十年,它们依然不会被打开。与此相似的还有游戏、微信聊天记录、购物车、照片、衣服…

列书单。三到五本就好。想看什么主题,新年对什么有兴趣。找来三到五本书,用一年的时间慢慢读。然后从每一本书里挖到更多的三到五本书。一年下来,20 本书,彻底解决一个问题。我今年的主题是「政治经济」,打算读一读福山,读一读亨廷顿,再读一读哈耶克。除此之外,和书同样重要的,我还会列一个观影单子出来,最近收集了一些 90 年代大家推荐的电影,准备找 10 - 20 部看一看。

如果把时间周期再拉长一些,我还有一个更大的不断完善中的生命清单,以便应付老去的岁月。

但是列了清单,真得要去做么?并不全是。列清单本身,是在做一些预期,做一些计划。它本身是对自己未来一个期望,动态的、不确定的。但是列清单这件事,是很好地缓冲办法。随时随地拿出一张纸,写写去年做了什么,今年想做什么,未来有何计划。

再回来看看我在春节的「独处」时间里究竟做了什么,看了三部电影《浊水漂流》、《薄荷糖》和《雄狮少年》,读了《清洁女工手册》前两篇故事,听完了《「跨年」新春音乐会》(上),回顾了一些照片和视频,删了几个软件,找了十部关于「二战」的电影列了清单。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又重新认识了一部分「新的自己」,貌似我更喜欢大社会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我现在对于喜剧的阈值越来越高,好像还是无法适应动画电影带来的冲击却奇怪为何《寻梦环游记》能如此打动我,以及说不出的原因万变之后依然爱 Kindle,对于旅行日渐沉迷,似乎拍照片这件事有所开窍…

当然,感受到这些之后,就会不自主地产生新的想法和行动,然后打开新的一张纸,列一个新的清单,把每一个想法,变成一个小小的项目,在脑海中幻想如何用它们填满新的一年,也明白,在年底回看的时候,会发现最终完成的不到 40%,却也完成了很多意外的事。

计划+惊喜,填满了一年的时光,在时光溜走的间隙,给自己设置一些适当的缓冲,重新规划,重新列一个清单,重新开始。如此以来,既不会让自己走得太快,也不会让自己无所适从。生活,如此而已。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通讯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小报订阅地址:叁拾一周小报(付费产品,可以理解为叁拾一周的番外,或者纯粹对我的支持)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新年小计划

2022-01-29 08:00:00

今年继续在北京过年。我一直觉得北京的春节毫无年味可言,甚至不如一个热闹的周末。有时候想,这与我是县城人、外来人是否有关系。后来认识一些老北京人,了解他们的生活,觉得关系也不大。首先,几代都是北京人的比例其实很低,大都是两三代人扎根北京的,过年也没有什么走亲访友可谈,其次,北京除了是北京,还是首都,政治属性又压制了很多热闹。大家也都差不多。

最近在路上重听老六和陈晓卿去年过年期间聊的,关于好吃好喝、县城少年、大城市那几期节目。不知何时疫情会与生活达成平衡,回家过年也早就成为一件「困难的事」,他们在聊天中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县城是最大的城。这是毕飞宇老师提出的想法。因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你只要照顾好自己就够了,你可以完完全全藏匿于城市之中,但是在县城里,你要涉及的是几千几万人的网络关系,其中的错综复杂,远超人的想象。毕飞宇老师说,他写得了乡村,写得了大城市,唯独写不了县城,他也没见过什么人写出了县城。

的确是这样,虽然我身在北京,好像是在所谓的大都市,但是朋友的数量,生活的范围,交际的圈子,其实很小很小,十几个人的熟人社交网络,多说一点,也不会超过 30 个人。但是在老家县城的同学们,似乎在横平竖直的几条街道里,所有店面都熟悉,路上所有人都认得,走上五米就要停下来打招呼。县城才是最大的城。

既然疫情还在,既然回不去县城,总要让自己的新年过出些味道。今年春节从初二到初六,也算是安排得满满当当。不过有些人就喜欢休息、独处、安静。没娃之前,春节也是我很好的反思时间。历年的习惯依旧不变,对自己,许下三个心愿,今年 不同的是,对内也做了三个行动指南:

对内,多看,少写,不说。

对外,多与人分享,多与人沟通,多与人方便。

除此之外,忽略这些,回看春节,我准备做几件只属于自己的事情。

回顾照片。这是我通常阶段性会做的事情,今年准备拿到春节时间来做。多拍一些照片,记录一些瞬间,它是最好的钩子。不要在手机上,想办法在电脑上打开一年拍的所有照片(我用 iPhone + Mac + iCloud,在电脑上无缝衔接),放大,一张一张看,想想自己这一年都做了什么,生活的意义也会逐渐显现。

更新简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简历,思考一下除了工作之我外有什么技能,能给别人什么帮助,希望新年再学些什么东西。这份简历,应该能涵盖全部的你。

删软件。看看自己有哪些硬件设备,设备上有多少很久没打开的软件,通通删掉吧,相信我,再放一年,两年,十年,它们依然不会被打开。与此相似的还有游戏、微信聊天记录、购物车、照片、衣服…

列书单。三到五本就好。想看什么主题,新年对什么有兴趣。找来三到五本书,用一年的时间慢慢读。然后从每一本书里挖到更多的三到五本书。一年下来,20 本书,彻底解决一个问题。我今年的主题是「政治经济」,打算读一读福山,读一读亨廷顿,再读一读哈耶克。除此之外,和书同样重要的,我还会列一个观影单子出来,最近收集了一些 90 年代大家推荐的电影,准备找 10 - 20 部看一看。

其实每个计划都还有很多细节可以聊,很多有趣的点可以挖。我只是抛砖引玉,也期待你分享一下春节安排和新年计划。要小,要明确,要马上就可以开始。

余不一一,祝你新年快乐,愿你每天开心。

叁拾一周:No.28

2022-01-24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八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313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45。

订阅目标停留在 311 很长时间,这个数字我莫名喜欢,也觉得一个无任何宣传,冷启动的小项目,311 可能就是我的极限了。公众号一直停在 1700 多订阅,偶尔写一下,会丢掉几个,放在那里,又增长几个,其中逻辑我一直搞不清楚,觉得神奇。

本期我想和你聊聊,关于理解。


谈理解

让我们刨除掉所有心理学、生理学、生物科学上的解释,重新来看理解。我写下这段话,你能理解么?20 年前的人能理解么?200 年前的人呢?

能,也不能。

人类有一部分共性,可以跨越时间、跨越空间,只要我说出口,你就能懂,比如爱,比如恨。但人又受限,有不同的宗教、文化、信仰和制度。世界上最悲哀的事就是我们都是为了对方好而不遗余力地毁掉对方。丈夫无法理解妻子,父母无法理解孩子,我无法理解你。

柏林在《观念的力量》里写到:

如果我能反思自身,根据目的——或根据希望、恐惧、愿望、决定、怀疑、爱、恨、自私、原则等——来解释我的行为,那么我也能用它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因为我与他们交往时,已假设他们和我一样。如果我可以这样理解我的现在,我就可以通过回忆和想象力的再创造,来理解我的过去;我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理解与我有关的那些人,例如我的家人、我的宗族、我的城市、我的阶级、我的职业、我的民族、我的教会、我的文化,乃至整个人类。

让我们扩大一下范围。维柯认为,所有民族注定要经历相同的文化周期:从原始社会到野蛮状态和严厉的寡头政治,然后是富豪统治、民主制、言论自由、怀疑论,最后走向衰落;从虔诚、严厉、处罚,到逐步宽容与奢侈,直到崩溃。此后可能出现几种情况:要么软弱而堕落的民族被某个充满朝气的、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民族所征服,要么回归某个强大的矢志复兴的统治者(如奥古斯都,维柯在考察历史时,主要以罗马为对象)所重建的坚定的道德信念,要么彻底崩溃,返回原始洞穴,再度开始一个新的周期。

柏林想说的是,我们要区分开理解,和其他的形式科学。我们理解我们的使用方法,因为那是我们制定的;但是外部自然所遵循的规律,却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只能记录和描述,却不能理解,因为只有按照自己的目的创造了它们的人,才能理解它们。

我想说的是,我们似乎正在丢掉这种理解自我的能力,转而把一切拱手相让,换取别的什么东西。比如,对科技的过分信任,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这其中有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伽利略、牛顿所塑造的科学观,它俨然成为一种新宗教。

根据统计,1979年至1983年间,顶级科学期刊有101项研究,声称发现了很有前途的新疗法或新药物。但是十年以后,其中只有五个发现能够做成产品上市。到了二十年以后的2003年,只剩下一种药物被广泛使用。 所以,你不应该相信新闻报道里面,那些令人兴奋的新医学成果,它们成功的机会其实很小。

科学和科技的成功被无限放大,失败却被忽视。重大科学突破,似乎往往能改变世界,但付出的代价,无人问津。我们不再选择面对面聊天,试图通过对方的表情去揣测对方的心思,我们懒到希望计算机能给我们答案,她饿了,他渴了,他们要分手。

同样,写到这里,我不知道你是否能够理解。但我可以分享给你,我的做法:多问一个为什么。不论下什么样的结论,得出什么样的判断,对一件事情有什么样的意见,记得多问一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为什么这么想,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每件事都多问一个为什么,惊喜往往就在后面。

如果可以,再问一个为什么。即便你不会理解我,也许你能更好地理解自己。

本月推荐

上月推荐《成瘾剂量》,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看了。如果还没有,再次推荐。

最近一个月,我看了一些老片子,和去年自己的片单上一些我认为可能获奖或已经获奖的电影。包括《驾驶我的车》《最后的决斗》《犬之力》。今年的奥斯卡我很看好《犬之力》,从结构、摄影、编剧各个方面看,都是学院派很喜欢的路子。期待它能获奖。

以上这些,你可以挑上一两个有兴趣的看一看,不过都偏压抑,似乎不适合即将到来的春节。所以,本月我打算着重推荐一部纪录片《绿色星球》。这部纪录片还在更新,而我推荐它,除了大卫·爱登堡老爷子披挂上阵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非常先进的移动延时摄影技术,把这个星球上的植物之间的竞争,拍出了极强的紧张感与压迫感。形式上让我想到了去年大呼意外的《小小世界》

随着摄影技术和 3D 视觉的进步,在纪录片的拍摄上,以及导演的表达范围上,可能会有很大的突破。我们理解这个社会的方式,也许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叁拾一周:No.27

2022-01-07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七期,感谢这周新增的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281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11。

各位新年好。每年年底我会通过回看相册里的照片和影像,写一篇当年的概览。已经写了三年,在此之前,是浩浩荡荡的文字总结,长篇大论,如今想来却毫无印象。

今天的主题想顺着概览聊一聊,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

即便有 2013 年的风波和后续衍生的知道或不知道的故事,我依然每年都会读一读南方周末新年献词。那里曾给我许多力量。

在构思这一期内容时,最初草稿箱里只有一句话:一切的美好都将消失。在新年第一稿里聊这样的话题,似乎很不合适,但我必须承认,这就是我之所想,而后我偶然想起了 1998 年南周新年献词结尾写到: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在困难的时候,尤其需要这种力量,所以最后,我选择了李志的歌作为主题,这个世界会好吗?

2019 年我第一次尝试概览这样的总结方式,那一年对我个人来说,有太多的意外和惊喜。我有了一个小宝宝。也许可以说,除了这件事,其他都不重要。

之后的 2020 年,在他应该好好晒太阳的时候,疫情来了。从那时起,我只关心两个问题,如此重大灾难之下,个体的生活以及群体的麻木。这是天然塑造的一元论土壤,土壤上会生长出什么,两年过去,大家有目共睹。这也是我最初写下那句草稿的原因。

除此之外,我还想泼一盆冷水,很多人对成功的理解过分地归于个人。尤其当今对于「成功」的定义趋向于对钱的衡量这一单一指标。人们很大程度上选择忽略时代背景。老道消息的老编辑有一句话可以用来概括他所有文章的起源,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只解释现在。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产业,为何以及如何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我想说的是,社会整体在巨大的发展的齿轮之中,随着车轮滚滚向前,整个时代产生巨量财富,有些人做了很好的判断,坐上了这辆高速列车。如果你问我它还会继续向前么,我依然坚信,但它也很像技术上的第二曲线,很多人死在泡沫破裂的那一夜。疫情无疑是加速器,是个人实体加速崩塌的加速器,也是数字科技脚下的筋斗云。

人们眼见的世界越来越混乱,却同时越来越容易预测。简单来说,社会发展的确定性是在增强的,黑天鹅的概率越来越小,但出现黑天鹅之后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个体生存上,在解释现在时,我选择暂时忽略黑天鹅。但放眼望去,去看未来,我是悲观的。

这是我所有行为的前置条件,是所有选择的第一性原理。在此基础上,再来讨论,我们如何能生活得更幸福。如果生活在战乱时代,活命、有饭吃,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在现在,我想试试列出几条最小集合,抛砖引玉。

第一,有稳定的现金流。工资也好,理财收入、房租都可以。这是我们保证生活下去的基点。

第二,每月有结余。看看各种全民收入统计报告,很多年轻人在负债生活,大学开始各种贷款,上班之后各种信用卡。存款极少甚至没有,负债比例达到 70% 以上。

第三,警惕消费主义陷阱。除了我之前提过的日本生活哲学,还有信息茧房。本质上都一样,供大于求。但最核心的「一天 24 小时」无法改变。

第四,重视自己的精神欲望。低欲望社会有它天然的好处,如果回到斯多葛学派,它能让人归于平静、理性和幸福。但在我看来,同时我们应该增强自己的精神欲望,那是向内的力量,无所谓外界的眼光。比如冥想。

第五,锻炼身体。这是一切的本钱,却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实现。

第六,去爱人。人是社会属性的动物,没有社交,人会完蛋。选择社交,就选择相信,就放手去爱。

如果你有一些好主意,欢迎来信告诉我。

愿你每天开心。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期见 👋

2021年概览

2021-12-30 08:00:00

科学家说宇宙的起源,是来自一场大爆炸,它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但大爆炸之前,可能就只是一片混沌,我想人生也是一样,我们花很多时间,找寻人生的答案,但说不定,答案的本身就是一片混沌。

——《同学麦娜斯》

2021 年,你过得好嘛?


老规矩,每年三个愿望。这是 2021 年对自己提的要求。读书主要集中在后半程,不纠结数量,心态也就放松下来,多关注有用的部分。博客开始写一些通讯,又认识了几个好朋友。今年愿望的实现情况,可以打八分。

今年写了几篇很随意的杂文,像是《去世》,但被微信删了,好在博客还可以看。有时候,我也不知道大家究竟怕什么,但也许正是四面楚歌的未知才让人害怕。疫情两年,「离开」已经变成了麻木的词语,甚至失去了它本有的力量。赵英俊、吴孟达、袁隆平、史景迁、甘肃马拉松、大连…疫情之后,人们会不会重新审视「生命」这个宏大又具体的话题呢?

至少我会。

距离上次回老家已经三年多,是最长的一次。今年终于赶在清明时候回去了一趟,这次是一个人,嘟嘟跟着十一去了天津,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分开出门,她们第一次单独出去玩。

回家见了家人、朋友,一切如旧,一切又都不太一样。我们聚在一起更多的是怀念过去,「怀念」本身有种魔力,它能短暂地让人忘记悲伤或者进入悲伤。但现实不会,一眨眼,就又是鸡毛蒜皮等着你。怀念,可能是另一种躲避。

继续压马路,逛公园。今年去了朝阳公园、北海公园、庆丰公园、东坝郊野公园、圣露庄园、团结湖公园、奥森公园、动物园、海洋馆、军事博物馆、五道营、天坛、颐和园、世园公园、星河湾、玉渡山、古北水镇、雁栖湖、马家湾、温榆河公园、西湖园以及又是不计其数的红领巾公园、蓝港、世贸天阶、三里屯和中央广场。

去年不太一样的是,今年开始探索京郊,驱车 2 小时以内的地方,怀柔、密云、延庆,明年准备一路向南,平谷、丰台、门头沟。现在车上配齐了露营野餐的装备,还在马家湾公园实现了户外火锅零的突破,争取明年能实现户外手冲咖啡零的突破。

现在我心中北京溜娃圣地排名前三基本已经坐稳,星河湾、马家湾和温榆河。不管是溜娃遛狗还是溜自己,这三个地方百去不厌。只剩下一个金海湖,几次想去,几次错过,明年必须提上日程。

换房,这次和以往不太一样。今年是卖了房子,租房住。现在回看觉得自己胆子不小,其实更多还是思维方式上的转变。房子本来一直在网上挂着,但也不算认真要卖,没想到,邻居想买,三下五除二,就定了。

卖之前,是 80 平老破小,1980 年代的房子,每月房贷要一万多,现在,租上了 160 平的三居,人车分流,有花园、游乐场,楼下还有个网球场,阳台可以看到大裤衩和中国尊,2000 年初的房子,每月房租也是一万多。做决定的过程中空落落的,但是看到嘟嘟能在家里骑自行车,院子里可以随便跑,心里认定,这么做,对。

换工作,对我来说算是大事一件。但是我对「工作」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改变。在《深夜发嗤》里我说:

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甚至我早早就做好了在一个事业单位的基层坐稳一小片江山的打算,一直到慢慢老去,然后在有闲的时候搞一辆小车,把我那个旅行清单上的地方,一个一个走完。那些听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才是我要的生活,而且,我确定它们可以实现,甚至,我做好了大部分的准备,只等着远处的时间向我招手,说一句哈喽。
也许是听起来很躺平的想法。但我认为人生大概率就是这样,每个人如果可以,一定要找到那个自己真爱的东西。工作上也好,生活上也好,总之一定要有。我找不动了,也不想找了,毕竟我找到了一个自己真爱的人。在我那个小小的愿望架上,最近又加了一条,让十一能活的更放肆一点。把这个愿望放进去的时候,我高兴极了,我找不到一个比「放肆」更好的表达了,甚至我觉得愿望实现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有我想到它时这么兴奋。

一年一次的家庭旅行,今年选在年中,避开十一工作的高峰期,也怕年底疫情反复。去了福建平潭,人少,相当于包了个岛。

2022 年的旅行计划和小嘟嘟商量,他说想做火车,但又不能太远,时间长了怕他坐不住,最后选在了南京。前几天一看见我就对我说,我们明年出去玩,暂定南京。我说嗯,暂定南京。看了十一的工作安排,加上疫情反反复复,恐怕出行时间也得暂定了。

这两年给家里填了些小物件,今年反过来给自己买了几个小东西,一个得到阅读器,一个 Mac Mini,一些鲁迅的旧书,一个鲁迅的手办,还有一张左小祖咒的专辑《涅槃》。

实物和虚拟化的对比我已经懒得做了。总而言之,或者简而言之,这些东西,你只要摸一摸就让人舒服,让人心安。

2021 年最后几个月好像突然变得无压力了,那种感觉很奇妙,读书也读进去了,看点电影也沉浸了,开始做一些小项目,也不知不觉坚持下来了。这种改变不知是从何开始,但变了就是变了。对一切没有期待,反而期待的一切就都来了。

想起年初的时候想试试日更,没坚持下来,写了 30 天。偶尔逼自己做一点不舒服的事情,总会有些收获,日更过程中也写了一两个稍微满意的段落。后来却不知不觉写了 20 多期邮件通讯,没有中断一周,说不上什么大道理,但事实已经发生。

这些统计数字对我逐渐失去了意义,但也是这些经历耗费的时间塑造了我。

今年,用音乐《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电影《最后的决斗》、电视剧《成瘾剂量》、小说《晚来寂静》、综艺《圆桌派》结束了 2021 年的 12 月。

明年,是崭新的一年,是继续戴口罩的一年,是我和十一的丝婚之年。新年的第一天,是许下新年愿望的一天,是不用工作但要带娃的一天,是嘟嘟的小 CP,他嘴里的依妹儿迈向一周岁的一天。

圆满。


我这一生中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集体——不爱德意志,不爱法兰西,不爱美利坚,不爱工人阶级,不爱这一切。我‘只’爱我的朋友,我所知道、所信仰的惟一一种爱,就是爱人。

—— 汉娜·阿伦特

叁拾一周:No.26

2021-12-23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六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272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11。

2021 年的最后一封通讯,我要写什么?我还有什么可以写?

本期主题,存货。


一封信

Hi,

每年最后一天我会在公号发一篇概览,简简单单地回顾一年的生活,今年的概览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但它过于日常,只是向老朋友们汇报近况,不适合放在通讯里。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内容更适合通讯。2021 年的最后一期,我还是想跟你随便聊聊。

在我完全冷启动,没有任何公开宣传的情况下,在我坚持了 25 个星期无一周间断的情况下,订阅人数开始趋于稳定,270 人。万分感谢,又非常幸运其中有你。我怀疑,300 人可能是我运营水平的上限。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主观也好,被动也好,我对于宣传,总是打不起精神,甚至趋于抵制。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觉得好内容总会被发现,或早或晚,只要一个人对「好」有一定的门槛和理解,所以我只需要一直写,一直写,写出能被人发现的文章就可以;与之相悖的是,我认为我写得东西远不够好,不足以示人。两相加成,我完全放弃了宣传和运营。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更专注于写本身,希望通过写梳理清楚自己内心的种种疑问,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幸和你同行,那很开心,但我也总是强调,其实写,对于写作者才是更大的奖赏,无论读者收获什么,作者一定收获更多。与其说你订阅了通讯,不如说是你陪伴我过走过了一段确定的「时间」。在我的生命里,我们拥有了一段共同的「时间」。这是唯一值得珍惜的。如果你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好,我非常欢迎你也开始动笔,不论是自己写,还是给别人写,或者就在邮件里简单回复两句。

但它的坏处是,我也陷入了「时间」的陷阱,把它搞成了一个「无限游戏」。无限的意思是,它无法变成一个项目,但它的的确确是我很重要的一个项目。也就回到我开篇的话题。我要写什么?我还有什么可以写?

或者说,我还有多少存货?实话说,如果就是读读书,做做摘抄,我的存货有很多,这个世界每天产生的存货更多。如果那么想,就像是先开枪,后画靶子。永远都能命中十环。但如果你来画靶子,我可能都还没找对靶场。不幸的是,「在我地盘儿这你就得听我的」。

我确实不希望它是一个无限游戏,这样会快速消耗掉我对写通讯这件事的热情。之所以到现在还很高涨,是因为我在尝试梳理关于生活的框架。我觉得它快成了。可是成了之后,它会变成生活中的一个一个细节,一个一个决策,再没有写得必要,只需要回到生活。

在读库最早期的时候,对于选文章的标准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当时文章的标杆定为“三有”:有趣、有料、有种。有一个就够了。老六的《读库》在我看来也是一个无限游戏,但他玩得更大,他把无限游戏玩成了自己的「一生」。

我会把通讯写成我自己的「一生」么?大概率不会。在他和李如一的影响下,对于通讯到底是定位成「专栏」还是一个电子「读库」,写到这里,我又一次迷茫了。或许,你可以给我一点启发。也欢迎你来信聊聊这一年你觉得最美好的那个瞬间。

我先说说我的计划。2022 年,通讯会改成双周发。同时,每个月会有不定期的「读书快闪笔记」,形式类似读《张医生与王医生》,数量取决我的阅读速度,按以往数据统计,每月一篇没有问题。除此之外,我可能会回到公号和博客上记录生活,老老实实在「叁儿与十一」上写我的「有娃之后」。我会每个季度 Review 一次通讯的阅读情况,以保证内容和精力上是匹配的,如果性价比不高,我会逐步减少通讯的发布,回收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毕竟我写这份通讯,也有「三不」原则,不骗钱,不骗人,不骗流量。

我在这里老实交代明年的计划,一方面是希望你了解我短期的一个打算,另一方面是想开个头,让你跟我一起,重新思考、重新审视包括一切形式的输入源,是不是一种伪需求。这种伪需求,和短视频、综艺、游戏甚至赌博并无二致,它们让人产生某种幻觉,幻觉刺激我们的脑神经,产生某些快感。我们究竟是在追求「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个过程,还是在追求大脑中的某种快感?如我所说,这个通讯的内核只有一个,如何做出对个人来说合适的决策,让我们生活幸福。

现在,轮到你来做决策了:如何审视自己过去的一年,有多少是欺骗自己的伪需求。

一封回信

写这么多,缘起上周通讯收到的一封来信,我也不做简短截说,索性把来信和回信的内容放下在面,没做任何修改。

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这也是今年的最后一期,祝大家新年快乐。

如无意外,我们 1 月 12 日,周三见 👋。


Elizen,

你好呀!

看到《叁拾一周》更新到25期,我有一些疑问:随着时间的积累,创作者产出越来越多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后来的关注者看到最新的作品,但对创作者之前的作品不太了解,这个时候能否进行交流?需不需要把创作者之前的作品都浏览一下才有交流的基础?

说实话,之前的24期内容我没有去网站阅读,这次也是大着胆子写一封回信,换做以往可能就是想想就算了,不给双方添麻烦。但我最近也订阅了好些newletter,看着邮箱里日益增多的邮件,高兴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焦虑:读不读的完?想要对某个邮件回复时,要不要先把Ta之前的文章都要读一下(光是这么想想都有点焦虑)?要是某个问题创作者之前已经写过、说过怎么办?我的知识、阅历、经验低到作者觉得读我的文字都是浪费时间、根本不想回复怎么办?

所以,就想要问一下你这样的创作者对于这样的问题有什么的看法。  或许,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只是我自己想的太多了哈!

祝好!


感谢来信哇。

我从两个方面来说吧。

第一,创作者肯定是有所长有所不长,能写出来的内容,至少应该经历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推演,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相对深度的思考,放几篇觉得不错的文章链接,简单的写几句评价,这种 newsletter 我自己是几乎不订阅的。除非偶尔几个人,他们的主题和领域非常确定,所有链接都聚焦在极少的几个方向里,我订阅这一类 newsletter 更多是作为过滤器用的。所以之前的文章对于了解作者现在的东西有没有帮助,一定是有的。但是不多。拿我自己举例子,对于 newsletter 我和朋友聊过,我本身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框架存在,非常模糊,如果一定要聚焦成一句话,就是我希望能做出更好的决策,用这些决策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但其中更多得是支离破碎的分支,怎么决策,什么叫幸福?我自己也回答不上来,我只能一篇一篇写下去,在路上寻找答案。只是这个过程是属于我的,你看到的是最后的成文内容,只是一个结果而已,而且,结果,往往只是一种视角,我们可能视角不同,看待结果的意义也不同。从这一点来说,如果你看过之前的文章,我们更容易达成共识。

上面提到的这些,我确实也在 newsletter 里提过。但我想说说第二点。

我最近想写一篇博客(不是 newsletter),聊聊读大部头有什么好处。我不展开说,只说最重要的一点,它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框架。再看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判断出,这件事儿靠不靠谱。快速、判断,这些能力需要训练,一劳永逸。更重要的是,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别人替代不了,这个东西,没读过几个大部头,就是练不出来,任何市面上可以看到的课程,都没用。一旦有了这个能力,谁也拿不走,靠不靠谱,就是一眼可以看出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现在订了很多 newsletter,那就看,粗略的看,仔细的看,其中肯定有大部分,不需要订阅,甚至包括我的,可能对你毫无帮助。满屏幕的闲言碎语和各种链接。会让你变得更好么,我想大概率不会。从这一点来说,你不去看作者之前的文章,也许是节省了自己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感觉焦虑,我的建议是每个 newsletter 都打开看一看,想一想,真得有必要订阅么?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资源极度冗余的年代,如果自己不能做出筛选,就不要相信任何人帮你做的筛选。

愿你每天开心。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叁拾一周:No.25

2021-12-22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 25 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 270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11。

博客搭在一个朋友的服务器上,最近挂了,我也没有去叨扰他,什么时候恢复什么时候同步通讯内容过去,知道有些老朋友还是在用 RSS 订阅的方式看,特此说明。

上周收到两封非常认真的回信,和我分享关于她们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交流和互动让我特别开心,是那种单纯的像花儿一样的开心。25 期,半年时间,即将到来的 2022 年,疫情肆虐的两年,幸好还有这些。

本期聊一聊,关于历史的尺度。


月亮与六便士

在工作领域内,我相信自己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做出准确的判断,大部分可以在几年内实现。这是作为工作,我需要达到的水平。这一点,我不会怀疑自己。

在今天,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的商业产品,背后的技术都是 10 年之前,甚至更早提出来的。而一项技术从正式立项研究到发布,平均周期可能在 8 年左右。这是行业共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确实加快了这一速度,但是目前还很有限。

所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今天发现的前沿技术方向,很有可能代表了我们 10 到 15 年之后的世界。我们可以把尺度放大一点。

比如,2006 年,Hinton 等人在《Science》上发文,其主要观点有:

从此引出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研究,同时也掀起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又一热潮。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人们试图驾驶这匹快马征服星辰大海,已经过去了 15 年。

我们如果把尺度缩小,用今年的眼睛去看明年,也许什么也得不到,也许得到的是一地灰尘。历史和天文,是特别容易改变人们尺度的学科。

人类起源、中世纪、大明王朝、二战,这些概念,和概念背后的故事,在茶余饭后的谈话中随意被人谈起,时间跨度随口便是百年,我们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但我们对经验的适用性却经常忽略。以 100 年为跨度的经验,我们急于让它在明天就见效,这听起来像个笑话,但每天都在发生。《历史的运用与滥用》举了无数的例子。

当然,这不是这本书要讨论的重点,这本书最吊诡之处是,如果你有幸拿到简体中文版和台湾出版的版本,你会在一本讲述历史的运用与滥用的书里亲自体会到什么是“历史的运用与滥用”。书中有一段话,我摘录一下:

在如今我们这个多变且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拥有对某一群体的归属感,会让人的内心得到慰藉。无论我们是基督教徒、穆斯林,加拿大人、苏格兰人,还是同性恋者,这些身份都表明我们归属于一个比我们自己更大、更稳定且更长存的群体。我们所属的群体早在我们出生前就已存在,同时他们也会在我们身后更长久地存在下去。在我们中大多数人已经不再相信来世的时候,所属群体的长存给予我们一种永恒不朽的承诺。然而,身份认同也可能是一个陷阱,将我们禁锢于其中或是将我们与他人分隔开来。

加粗的部分是我标准出来的,从自私的基因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是 DNA 繁衍下去的一个管道,在很多年以前,我们是以集体的概念存在的,甚至,直到 40、50 年前,我们依然这样。如今,这个世界好像开始变化了,个体的声量变大,集体开始退却,或者说,集体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沟通方式,重新塑造社会法则。

再过 10 年呢,20 年、30 年呢?我在笔记中写到:

在未来十年,我的观察视角大概率会集中在社区、自治、去中心化和小群体上。在我看来,这是未来世界可能的样子。

我们也许会回到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也许不会,但我们越来越看中小团体,越来越不相信陌生人,渐渐,我们会回到一个个社群之中,无论是线下的,还是线上的。而这一切,明年看不到,后年也看不到,只是在突然睡醒一觉之后发现,我们已经生活在其中了。

很多事情放大尺度去看的时候,意义消失或完全改变,很多我们曾经称之为科技恶魔的人会拿诺贝尔奖,很多救人一命的东西会杀死更多的人。在经历的过程中,我们一无所知,在有所警觉时,往往对个体而言已无法弥补。

创造历史需要代价,历史不会同情被代价掉的那群人,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各个尺度下,做好记录,尽量不要忘记这些教训。再次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的是:

集体记忆更在乎的是现在而非过去,因为这事关一个群到底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而那些集体记忆的内容常常也会成为人们争论的主要话题,如哈布瓦赫所说的,“人们总会对一个集体在历史上的主要象征或精神,以及这个集体当前同过去的关系等话题形成相矛盾的叙述,为了重新定义这个集体当下的形象,人们会对这些叙述展开争论和协商”。

在熬了两个晚上,看完《成瘾剂量》之后,我在短评里写到:这又是一部历史是一座山,个人就是一粒灰的片子。2022 年到来之前,我不会再看影视作品了,把它作为今年的结尾,是我看待自己、看待历史的又一尺度。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24

2021-12-15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四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265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11。

周末小朋友感冒,低烧流鼻涕。跟着一家人都没睡好,他渐渐好转,我却头疼发冷,熬过一整天,吃了药,还是觉得晕晕的。

本周的通讯想顺着晕晕的感觉聊一下“感受”。


交出你的感受

这两年我和最多人讨论的关于感受的话题,是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差别。除去理论上的因素,有一些很明显的感受差异,比如拿在手里的触感,某一个段落在某个大概位置上的空间感,甚至是味觉感受,都对加深一本书的记忆有所帮助。还有一部记不起名字的电影里,女主和男主走在一起,是因为他在一间小咖啡馆读着一本她喜欢的建筑师的书,那一瞬间永久进入了她的记忆,直到他们分手,直到她为人妻,也不曾忘记。

这种感受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逐渐丧失。好像是当我们坐进科技创造的车里,也同时给我们的双腿加上了一副拐杖。

但科技还有另一种能力。科技对大脑的理解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一点电信号的刺激,让我们高兴,让我们高潮,让我们悲伤,让我们抑郁,只需要一点点电信号,就取代了我们去爱,去恨,去经历。让我们轻而易举获得想要的感受。

科技带来的,是集体记忆的衰退甚至消失。我们不会再在意转角遇见的某个男孩女孩,不会在意一次肢体碰撞,不会用心感受别人的感受,因为你想要,科技就可以给你。

这是我非常不喜欢元宇宙这类概念,以及概念背后想传递给我们的东西:只要你想,我就给你,但是,你要把你的时间给我,甚至你的灵魂给我。我们沉迷于前者,却总是忽略“但是”。

我从不怀疑人类某天可以解构自己,又重新建构,但从文明的角度来讲,有一句精辟的话足矣形容,文明总是最先被摧毁却最晚被恢复的东西。在我看来,一旦它被摧毁,很难再恢复。这是感受的另一弊端,它是可塑的,在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下,只需要两三代人,一个民族的社会认同会大不一样。如今这种情况,随处可见。

其根本,就是我们放弃或者说部分放弃了感受自己,交出了自己的感受,换来一副看似好用的拐杖。那只直立行走起来的猴子,创造了如今这个世界,我们却很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回到爬行动物。这不是危言耸听,只需要一点点电信号。

我的身体激素分泌有些慢,所以在剧烈运动之后,往往比别人晚一天才感受到腿部、背部的酸痛,但我很享受这种酸痛,它让我认真的感受自己的身体发出的信号,它能直观地告诉我,你的身体还可以或者你似乎需要去医院看看。这一切,不依靠每年一次的体检,也不依靠看似繁琐到吓人的医学机器。这一切,只需要我们去感受。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感受一下春天的阳光,夏天的微风,秋天的午后和冬日的刺骨严寒。这些感受来自我们自身,而不需要借助科技的外力。

我想起很小的时候,我和家住楼上的哥哥关系要好,我们的父辈已经是多年好友,我经常去他家里玩耍。他教过我一个很容易获得满足——用今天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获得小确幸——的办法。往自己的大衣兜里放上十块钱,然后忘掉它。那个年代,流行的还是波导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移动支付,每一张钱都摸得到,拿出一张五块和一张十块,感受是不一样的,花掉它的感受更不一样。

后来,我在冬天经常从兜里翻出五块、十块钱,每次有这种意外发现,都能高兴好几天。

如今的我们,越来越难获得满足,这是需要警惕的。


本月推荐

我一直在考虑叁拾一周的内容推荐问题,推荐一篇文章,也许一个下午就读完了,推荐一本书呢,可能要几个星期,推荐一部剧,至今连我自己都没看完《摩登家庭》。

回到最初,我分享的初心,一个是想要表达,另一个是我喜欢给别人埋下一粒种子。我不是你的园丁,哪里种子在你的花园和我的花园可能长得截然不同。但对那粒种子来说,在最初的时候,在你手里和在我手里,它是一样的。

这也是我会做叁拾一周番外,也就是小报童的原因。它更多的,就是一粒种子。

最后我把推荐的频率,定在月份上。每个月,在不确定的一期内容里,加上一点点推荐。

本月推荐:《成瘾剂量》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23

2021-12-08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三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253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311。

上周发现了一个小而美的平台,像微博版的知识星球,有点儿意思,关注几天之后,也申请了一个,“走了后门”,周末就开通了,发了一条,未来还会发很多条。

我把它作为叁拾一周的番外,但也赋予它一些其它的意义和定位。也欢迎大家去关注,文末会放一个访问链接,要注意,订阅得花钱,不多,一年 30 块,一杯咖啡钱。

今天我想顺着这件事,聊一个主题,副产品。


我每年会定一个新年计划,大而空的那种。固定模式是 1 个关键词 + 3 个愿望,比如 2021 年,我的关键词是聚焦,三个愿望是顾家多一点,帮人多一点,反思多一点。

副产品,是 2019 年的关键词,来自郑也夫老师。

他说,文明是副产品,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为了生存整合资源,渐渐形成的产品。怎么理解这个副产品的定义呢,我简单总结,就是歪打正着。小到一个小发明、小发现,大到一夫一妻制、一种文明。其实都是歪打正着的结果。

在媒体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大意是写即是写作的奖赏。很多时候,真正的获得不在自己做的这件事上,而在于它衍生出的各种副产品中。更直白的例子,钱,我看过诸多采访和书,在商业上大家还是有一个共识,如果一个产品就是奔着赚钱去的,那它几乎不可能赚到钱。如果是奔着做一个好产品,或者就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不仅产品可能成功,更有可能赚到钱。像是 Instagram,我经常举这个例子,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小而美的产品,最后被高价收购,国内的,比如大疆,它现在在无人机领域傲居全球。

我的新年愿望和关键词有一个好处,特别简单,特别好记,所以总能想起。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还能做点儿什么。比如今年的三个愿望,我可以说一年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而且做了很多眼见的工作,对了,它还特别容易满足。我觉得可以在这三件事上给自己打一个高分。

2019 年我定下副产品这个关键词之后,它就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进到脑子里,遇见这个词会格外注意,做点儿什么事,也会想有没有什么副产品可以产出,或者它是不是某件事的副产品呢?不知不觉间,所有事情都联系起来了,就用这么一个简单的关键词。

比如这个 newsletter,我定义为带有一点专栏属性的通讯,是我写博客的副产品,而写博客,其实是读书的副产品,读书,是好奇心的副产品。

在这里插几句题外话,因为小嘟嘟从小喜欢各种轮子,后来接触各种车,现在则是聚焦到了高铁上。我在陪他的过程中,会一起看很多相关的绘本、动画。在得到阅读器1里,我找到了一本《三分钟漫画汽车简史》的书。给他读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很有趣的细节,一个是德国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希特勒决定的,不论是处于战争,还是处于民生,宝马、大众,都是在此契机下得以发展的;第二,大众那款风靡世界的甲壳虫小汽车,就是希特勒拍板的设计图,兴建工厂取名大众也是他定的,而甲壳虫的设计,是保时捷设计的,就是后来创建保时捷汽车品牌的设计师斐迪南·保时捷。

以上,可以说是陪娃的副产品。

类似的,还有高等教育是一个富裕社会的副产品;从人的角度说,生孩子是性的副产品2;也许新冠的副产品是让人类从此征服了包括艾滋病在内的一系列传染病,甚至是可以预防部分癌症。

写这份 newsletter 的初衷,我就没有设计付费这个环节,至少我觉得我的通讯,还远远达不到要别人掏钱的水平。但是我也同样有私心在里面,第一是表达欲望的释放,第二是交朋友,第三是写作结构上的训练,第四是希望能实现每月买书自由。

所以在我的计划之内,我的 newsletter 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是订阅人数趋于稳定,或者是内容能相对满意,我可能会以卖单篇读书笔记的形式来做付费内容。但我看到小报童这个产品的时候,我觉得它很有趣,它能让我小步快跑,先行动起来,而它的设计和属性,尤其是颜值,我是完全可接受的。

现在,我可以说,我做了一个叁拾一周通讯的副产品,一个每周 5 条,准备写五年的付费微博版知识星球。当然,我也说了,我对它还有别的定位和期待。暂且保密。总之离不开我写作的基本原则:要么有益,要么有趣。

欢迎微信扫码关注,需要付费的叁拾一周小报童。也算是我商业化迈出的第一步。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1. 他现在很习惯每天晚上用我的得到阅读器画画,然后找一找有没有有趣的漫画书。睡觉前总会说,爸爸,爸爸,你的电子书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

  2. 《园丁与木匠》万维钢解读。 ↩︎

读《张医生与王医生》

2021-12-08 08:00:00

读完这 40 万字《张医生与王医生》,好像看了一部 4 个小时的电影,再一次想起书中也提到的《铁西区》。留几句读后感:

1,我对伊险峰是有滤镜的,极好的那种,不论是他做《第一财经周刊》,还是后来的好奇心日报,直到现在的小鸟文学,就像李海鹏说的,他是中国媒体界凤毛麟角的人物。

2,阅读感受不好,一方面是本书有两位作者书写,一个负责采访,一个负责专栏;另一方面,我对书中提到的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诞生的工人阶级的衰落、士绅化的了解有限。

3,当这些阶级概念以「社会」一词包装成改革开放 40 年的东北展现在我眼前时,书中说到三代人的故事,我心领神会甚至对这种熟悉感到窃喜。

4,伊险峰的重点在前言后记都写得很清楚,通过对他两个同学的采访和大量的资料,想了解曾经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沈阳为何成了城市化进程中掉队的一员,以及在蓬勃发展的 40 年中,知识分子有可能实现巨大的阶层跃迁,就像书中的“奖学金男孩”张医生和王医生 。这样的机会可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也许类似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的士绅化。这本书也让我对那时那事产生巨大的兴趣,或许我们的未来可以在某些过去找到答案。

5,书里对张医生和王医生的父母、爷爷奶奶如何闯关东的简史非常扎实,以及那个我今天似乎不可想象的社会环境的描述。比如赫鲁晓夫楼、每月房租3块2,中间几次提及1996年的张慧娟工资可以拿到小一万,努力让大家感受八九平米的房子因为添丁可以申请到17平米,以及单位是一种什么形式的存在,代表公家,代表一个社会。

6,相比两个医生,我更喜欢书中对几个女性的采访和描写,两位母亲杨淑霞和曾慕芝,张医生的妹妹张慧娟,王医生的妻子李丽和他的孩子,时间跨度从文革前到今天,几代女性对社会的适应性之强,和伴随工人阶级衰落的女性崛起,让我感叹道,不光这届男的不行,上一届也不行,但上一届还有个理由,可以扣上工人阶级衰落的帽子。

7,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在我的记忆中有诸多契合的地方,这本书也让我回忆起很多少年时家中的变化,适应变化所做的决策,改变之后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各种亲戚在社会变迁之中,有的衰落,有的成功实现了巨大的阶层跃迁。

8,张家和王家对于几个孩子的道路规划今天看起来非常成功,但她们都不会用“社会”来表示自己当时的运作,原因书中写道,她们觉得这是为了家庭。而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当时环境下的政治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有多大 能力撬动一个阶级。我觉得直到今天,政治资本也依然是首位的,甚至更盛。

9,王医生妻子李丽,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在包分配的年代放弃留在北京回到沈阳,书里写道“文学于李丽就像一块石子投进湖里,投进去的时候涟漪阵阵,然后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她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什么都没有留下。”还有一个被定义为爱看书的,是张医生的爸爸,但看的都是《高老头》、苏联卫国战争一类的“闲书”,家里人对他的定义也趋向一事无成。好像,我看得最多的也是被定义为闲书的一类。狠扎心。

10,最后一点小惊喜,伊险峰给这本书正式动笔定了一个日子,2020年2月7日。是小嘟嘟一周岁生日那天。也算是我强行加戏安排上的一点小确幸。

刚刚好就很好

2021-11-30 08:00:00

我最近因为换工作又用回 Windows 电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上一个用 Windows 作为主力机的阶段还是 2010-2013 年,后来就一直是 Mac,但是我在用 Windows 的时候沉迷过很久美化这件事,所以又是研究绿色软件,又是研究注册表的,切换到 Mac 以后,也就习惯了先下载一堆需要的各种软件(我自己一直没意识到我是这样做的)。

因为这次开始用 Windows 办公,但我的所有工作流程涉及的软件都在 Mac 上,几乎都没有 Windows 的版本。不得已我又要开始在 Windows 上重新寻找替代品,但是现在公司配的电脑都在域里,让我意外的发现,原来 Windows 自带的很多东西,包括 Office 和系统其它各个部分的联动竟然如此好用,以至于我甚至可以在 Outlook 一个软件内,联动起自己所有其它工具,形成一个工作流上的闭环。

这一点让我很吃惊,我在最初使用 Windows 时,和后期使用 Mac 的时候,从来没有去使用或尝试思考这两个系统内部各种软件之间的联动和联系。后来的移动互联网时期“应用商店”和“下载 App”的概念更是顺理成章。

结论就是,如今我又回到 Apple 系统本身,发现它的备忘录、提醒事项、日历、邮件、照片、Message…各种应用之间是那么顺畅,我甚至完全不需要什么 Things、Spark 这些附加软件,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全部工作,而这些软件提供的交互设计,也许无法战胜 Apple 这种系统级别的打通(这一点,iPhone、iPad、Watch 和 MacOSz之间的联动已经让我很舒适了)。

让我想到这些,是因为最近读了《富兰克林自传》,里面谈到一位住在他楼上的修女,终身布道,富兰克林有幸得到允许去拜访后,发现屋子里只有一个桌子、椅子等极少的物品,但是修女的精神世界非常丰富,他不禁感叹到: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的收入微乎其微。

又加之,我平时喜欢折腾各种软件和工具,所谓提高效率,围着生产力这个词儿打转,但我老婆,在实际工作中,几乎只依靠桌面一个 txt 文件,做相关内容的记录。而她的工作的繁杂程度和涉及范围都远比我高,让我陷入深深反思。开始思考工具x人,或者说资源和人的成就的关系。

叁拾一周:No.22

2021-11-29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二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232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234。

朋友完成了今年的 KPI,100 部电影。还在看电影间隙导演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很羡慕。前些年,每年电影看到 100 部,书读 60 本左右,对我来说是一个指标性的追求。在生活状态彻底改变之后,这种追求,在眼见的几年内只能是一种奢求。时间确实不够用,唯一把握时间的办法,就是好好利用时间。

本期没有主题,想和你随便聊聊。


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小方法

我在第六期提过,改变,往往不在某些重大时刻,通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第八期中也提过,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默认值的方式,改变生活。第九期的主题就是讨论环境改变和改变环境。

如果你一直订阅这份通讯,相信你看见“改变”两个字眼的频率一定不低,第十期、第十二期、第十六期…你也可以理解,改变对我而言多么重要。

我还是举例子来说,毕竟最强大的力量,总是藏在最日常的生活中。

今年的改变,是我学会了降低预期。我的通讯有第 0 期,你可以把它看做试刊,但事实不是,它其实是第一期。我去年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听播客阅读其他人的 newsletter,毕竟没有时间读书和做其它娱乐活动之后,这是极少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我抵制微信的封闭,或者说,我抵制任何形式上的封闭。所以,在听过大量的播客、订阅很多 newsletter 之后,我觉得我想做一个更自我一点的东西,加之李如一的一天世界对我影响极深,通讯,也就成为我表达的一个输出形式,只是在结构上,我更倾向于“专栏”或者是“信”。所以有了那一期。

事实上的第一期,和第 0 期之间,相隔了有半年之久。因为我不满意,或者说,我写不出让我自己满意的东西。说实话,时至今日,让我整期都满意的内容极少,只是偶尔有几个片段,我觉得自己表达还算清楚,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但是这一次我写下来了,22 期,代表着 22 周,我没有以任何事情为借口拖延,或者说放弃。目前,我不知道它会写多久,但是再坚持 22 期,或者说写到 50 期,我有相当大的把握。这也是我想说的,我不再纠结某一期,某一个段落的好坏,我选择小步快跑的模式,你可能也有所观察,每过几期,我可能在结构上有些变动,比如正文之前加个标题,文章底部加一些推荐链接等等,看到别人有做得好的地方,我都会尝试和自己的内容做一些融合,看看是否合适。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降低了预期,我更容易开始了,因为粗糙的开始,我对过程中的改变有所期待,因为所有期待,我在不知不觉间坚持了很久,并且,没有所谓的压力感。

最近,我渐渐开始在其他方面实践这一方法,一个是记账,不去思考复杂的复式记账还是什么记账方法,只想看看,一个月在各个开销上所占的比重,一个是背单词,我已经连续打卡 28 天,在这种及其枯燥但确实重要的事情上我从来没有坚持过如此之久,每天老老实实地打开背单词软件,不再设置什么目标,只是期待能不能再当天看的某个新闻里,和最近背过的单词偶遇。

还有一个是读书。我确实在读书,一直在读书。现在我的原则是,不去对书做过多前置的界定,只要求自己每本书读完,能写出三句话作为收获即可,然后,读完一本,就开始下一本,也不再设定每周一本、每年 XX 本这些非常量化的指标。就这样,11 月,我读完了四本书。

一个让自己感觉更幸福的小方法

最近学到两个日本哲学词汇,一个是 Chisoku,一个是 Wabi Sabi,日本人很喜欢在一些小词里传达有用有趣的哲学思想。

Chisoku 说的是,满足于你已经拥有的东西。比如你去星巴克或者宜家,看到很多漂亮杯子,总是忍不住想买一个,这个时候可以想想,自己家里可能已经有很多杯子,足够几十个人开 Party 了。需求(need)是有限的,但想要(want)却可以是无限的。

Wabi Sabi 是谈论在不完美中发现美。随着事物的衰老和衰退,它们变得更美丽。一件旧物,往往有时间盖上的印记,里面包裹着回忆,是一个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新的东西给予不了。比如一个真皮钱包,一张黑胶唱片。

这些小哲学,是从节俭开始的,但最终走到了自省。其实也是阿德勒哲学的味道,过去是没有客观意义的,全看我们如何解释,当下的我们的目的,才是这些意义的内核。

比如,有些人可能会说,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都要。

相关阅读:Japanese Philosophies That’ll Help You Spend Money Consciously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要记录知识,而不是信息

2021-11-26 08:00:00

信息是死的,知识才是活的。比如:今天,开始写作。这句话对写作没有任何意义,对生活也没有,哪怕加上了背景信息,也能赋予它一定的意义。例如:

今天开始准备 XX 文章的大纲,主要包括1,2,3。

这种最简单的词句,在日后回顾,提供的至少是有效信息。我记得柴静早年说她读自己写的日记,全都是情绪,没有事实,我怎么怎么样了,实际上根本想不起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后来,她换了个思路,只写事实,不在乎情绪,因为同样一个事实,你的观感不等于其他人的观感,这也是她后来做节目的一点原则。

叁拾一周:No.21

2021-11-24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一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206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234。

上周看了很多东西,反而思路是枯竭的,在我获取信息之后,我首先会想,它对我有没有用。大概两年前,我会想它对你有没有用。这是个很技巧性的东西,还是像陈晓卿说的,老师傅叫的是什么真实,就拍什么,不要管观众,现在的导演是你想看什么,我就拍什么。

李如一大概率是 Postman 的忠粉,从他过往的节目里我如此判断。他对 Postman 的作品如数家珍,说实话,我都看过,但我得不出他的结论,却在他提醒之后后背发凉。这和我写通讯大抵相同。

我不会思考你喜欢什么我就写什么这样的话题,因为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发现一些让我开心的东西,一定也能让某个“你”开心。我只要等你来,就 OK。

这就是本期我想聊的,影响。


如果我问你,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说出一个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人,你会想起谁的名字?1

我会告诉你,我的初中物理老师。在我们县城,义务教育阶段是小学五年制,中学四年制,我在初三遇到她。那时候我的物理老师有一项特异功能,她可以一只眼珠不动,另一只眼珠左右扫视,所以经常,她在目视前方的时候,会强调在她右边的我,好好听课。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

除此之外,她讲课时没有废话,重点抓的很好,这是经验带给她的自信,也是我作为学生的幸运。更重要的一点,她身上有一种我在前前后后十几年的学生时代,再也没遇见过的品质,因材施教。

对于性格不同、基础不同的学生,她对待每个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她试图了解大家,成绩差的,想办法补齐,成绩好的,想办法突出,但如果你自己没这个心思,她也将视你不存在一样。

一个我印象很深的回忆,每次考完物理考试,去帮她判卷子,她会拿出另一个班级物理最好的那个同学的卷子,批完告诉我,哎,XX 得了 98 分,你肯定得是 100 吧,把你卷子找出来我看看,然后我就站在她旁边,心惊胆战却又特别激动地等着她批改试卷,最后,我也是 98 分。她的失望至今我也猜不出来是表演还是真实。

但效果明显,下次考试,我会拿到 100 分。如果一个人对我有所期待,我通常不想让她失望。这是我性格里隐藏的部分,她发现了,利用了,帮助了我。

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却只能马后炮地进行总结,在经历它的时候,人们通常一无所知。与此相反,当我们正襟危坐,想要立下重誓,改变自己的时候,有效期通常不超过三天。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爱上物理的,以至于后来,学了通信工程专业,从事信息化的工作,如果回首这一切,时间线一定会交叉在那个时候。

让我回忆起那段甜蜜的学生时代,缘起我刚刚看了 Paul Graham 的Beyond Smart ,里面谈到智力和有创意的想法之间巨大却容易被人忽略的区别:智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被人讨论最多的,由此衍生出宿命论——我没有那么聪明,所以我学不会这些东西。但是有创意的新想法,不一定全部取决于智力。这样想就有意思了,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培养的,能让我们产生新想法的东西,比如:

以及,还有一些很平凡的因素:

我们喜欢评价一个人的成功,说他很聪明,其实背后的原因是想说,如果我像他一样聪明,我也可以。这不是一个好习惯,聪明,或者说智力,可能让我们超越某些临界点,取得更高的成就,但如果只有智力,一切是说不通的,以上这些可以后天培养的品质,Paul Graham 认为更重要。

如果爱因斯坦只有聪明,他是无法成为爱因斯坦的。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1. 这是个好问题,如果你有时间,试着回答一下,如果你想起了某些有趣的回忆,也欢迎分享给我。如在回信中不特殊说明,将视为允许我公开信的内容 ↩︎

Hugo 页面跳转

2021-11-18 08:00:00

之前关注的博客都可以看到一些页面内或者页面间的标题级别跳转,很喜欢,后来用 Roam 每一个块都有唯一值,也觉得太好用了,就研究了一下,原来 Hogo 自带页面跳转和锚点链接的功能。

主要用一下 ref 和 relref 两个指令:

其中ref是绝对链接,relref是相对链接,绝对链接需要写全域名地址和文件的存放路径,相对链接就简单很多,都是针对 content 目录下的内容。

比如,点击读书要放轻松就可以实现页面间的跳转。

这个功能在写一些长文的时候,感觉用得上。不过我似乎有越写越短的趋势了啊。


参考资料:

Hugo页面跳转和锚点链接设置

Hugo 中的 ref 和 relref

叁拾一周:No.20

2021-11-17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二十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81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234。

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能写到 20 期,更没想到,20 期会有接近 200 个人订阅,感谢你的不离不弃。这个通讯目前没有在任何地方做过主动推荐,因为写出来的东西还没有到及格线,关于写的内容和结构,我也一直在思考,小步快跑吧,一点一点来,一点一点改。它有一些自发生长起来的意思,有时候不是我想写什么,而是要写的东西自己冒出来让我写,这种说法很玄妙,不可理解,但确实是这样。

20 期的内容,很松散,但其实有一个主线,我们如何能生活得更幸福。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可以从无数视角观察,回答,所以也很难,几乎每一期都是我的一个视角,我希望画出一个大框框,至少保证自己在航道上。如果你有时候不知道我想说什么,那可以想想这条主线,也许同样的内容,我和你能读出不同的东西。这也是文字的魅力。

顺着幸福,就聊聊这一期的主题:《被讨厌的勇气》。


放轻松去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整理家里的书目,想把一些不看的,不会重看的书处理掉,把一些还没读的书读完。找了个软件扫码登记,粗略统计大概纸质书有 550 本左右,Calibre 电子书库也有 300 本左右(我不关注的书籍即便有电子版也不做统计),加上小朋友的绘本,说家里藏书千册应该是不谦虚的。

这千册藏书让我现在对于读书有了两个很大的改变,必须要说清楚,这也是一点共识。没有共识很多文字在你看来将是毫无意义的,与我而言也是徒劳。

第一,我不再挑书读了。它有一个前置条件是我大概扫一眼目录,看看前言后记,就知道这本书是否可以进入观察书单。这和挑不一样,这样的判断能力是几百本书喂出来的,虽然不多,但对自己的认识无疑更清晰。现在我会去读一些以前看不上的,觉得很俗的东西,里面有一点对我有帮助的内容,那就是赚到。而且这类书,事先做了预设,读起来也没有什么压力,该跳过的地方跳过,该略读的地方略读。

第二,对书的期待低了很多。以前的笔记要么长篇大论,要么在书里划满了线,实际上变成自己知识的内容很少,大部分时间只在“作秀”给自己看。认识清楚之后,放下这部分自我,从一本书里,能收货三句话,三句话中有一句话可以指导生活,做决策,就值得。

还有老生常谈的一点,对读书采用目的论(后面我还会提到),分清楚一本书的作用,消遣、学习,还是什么,不同作用的书阅读策略是不一样的。

以上,是我连汤带水的部分。

目的论、定义回忆和课题分离

以下,咱们聊聊《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豆瓣读书 Top 250,评分 8.6。

这本书讲的是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也就是个体心理学。对于阿德勒,听说的人应该不多,他是个体心理学之父,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其他两位不论是否了解他们的学术思想,名字总该是听过的。近些年来,阿德勒的思想开始受人追捧,我在前几年知道他的基本思想之后,也很喜欢这一派。这次读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也时常对比自己的行为方式,收获不小。我简单聊几个可能帮助到你的内容。

一个是目的论。在阿德勒的思想中,可以说“原生家庭”这个词就是一个伪名词,说实话,我一直不理解原生家庭这个词,甚至找不到一个和它对立的词汇,按我的经验,如果一个概念我解释不了,我就会尝试去找一个与它相反的词汇,也许就能理解它,如果没有,这个词多半是被生造出来的含糊其辞的东西,毫无意义,不予理会即可。

书中提到的目的论很好理解,你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不一定是你所表述的原因造成的。我记得《教养的迷思》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多数人都觉得单亲家庭容易产生问题小孩,流氓混混之类,原因是缺少某一方的爱,家庭的爱不够完整,孩子的情感发育成为了问题。艾莉森·高普尼克在书中说明,经过大量的调查统计,这一现象跟人们常说的缺少爱没有半毛钱关系,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家中因为只有一方来抚养孩子,经济压力巨大,尤其是对于父母突然离世这种情况,压力更是陡增,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活条件的全面下滑,搬到更差的社区,上更差一些的学校,认识一些思想上有问题的孩子的概率更高,久而久之,孩子在他的社会圈子内更容易出问题,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大众喜欢这种扣上原生家庭、单亲家庭的帽子来解释孩子的行为,也可以用目的论来说明。简而言之,这样说,更容易达到分类的目的,我们家的家庭环境好,所以我们家的孩子健康,即便我的孩子出现问题,也不是家庭本身的问题。无非是为了逃避责任。

书里举的例子是,孩子不想出门,不想与人交流,因为他小时候受到家庭里的各种暴力对待等等,导致他如今有这样的行为。但在阿德勒的思想看来,他的目的就是不想出门,才编造出这样的理由。

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你的行为应该由你自己定义。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换一个我熟悉的说法就是,你不想做出改变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当下的状态对你有某种好处。人都想变好,比如想读书,想学些新东西,想有好人缘,但是永远在“想”的阶段,你看不到他任何行动,而你去问他,他往往能给出 100 个理由,听起来十分合理,但本质上,就是他现在的状态很舒服,他自己不想改变而已。

我们的记忆也一样,它是一些模糊的、零碎的、甚至没有明确时间戳的记忆,我们经常拼接这些记忆,对它修饰、隐藏、夸大,表达出一个我们想要的效果,达到我们的某种目的。比如“我父亲从小打我,我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所以我现在会打我老婆,但我不是故意的。”

狗屁。

第三点,也就是这本书的标题,被讨厌的勇气。多年前,我一个朋友在 QQ 群里和另一个不太熟悉的人起了骂战,类似于今天在微信群里讨论某些公共话题,最后上升到了人身攻击。那个人说了一句,大家也不熟,没必要这样。我的朋友随即语出惊人:就是因为我跟你不熟,凭什么惯着你。

她还有一句升华的名言,这些年我时常挂在嘴边,感觉是阿德勒哲学的最好诠释:当你学会了破罐子破摔,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豁然开朗。我们一生能称之为朋友的人,以我的经验,不超过 30 个,这些人就是我们竭尽所能维护的关系,我们最大的经历和时间,应该在他们身上才对,而如今的人们,对陌生人亲热,说真心话,对领导谄媚,不管决策是否正确,在网络上扮演正义之师,杀伐征战,无往不利,对朋友呢?

阿德勒用的办法是课题分离,也就是分清楚哪些是你的问题,哪些是我的问题。说实话,能做到或者说有勇气去这样做的人很少。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你喜不喜欢我,是你的问题,我该不该说是我的问题。有人会认为这样做没朋友,我倒是和阿德勒站在一边,这样做,恰好是打开朋友之门的钥匙。

书里还有很多内容,用对话的形式引人思考。一本书如果能带来一个新问题,它一定是本好书。如果给了你一个明确的答案,则要小心。如果你愿意,可以去翻翻这本书,也许你和我的关注点,并不相同。

一点参考:阿德勒对心理学大众化的强调至今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还是 Apple Music 香

2021-11-15 08:00:00

最近又回到了美区 Apple Music 的怀抱,之前是因为李志的歌在国内下架了,没地方听,所以开了美区的 Apple Music,但是总需要登录美区 Apple ID,有时候下个应用在 Apple Store 切来切去的,很麻烦,转到过 Spotify 一段时间,但它的使用逻辑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一直处于会员状态,却很少打开。

网易云音乐一直在用,在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打开来用。QQ 音乐则是永远不喜欢,不知道为什么,软件一打开就是一种满屏的 Bye Bye 冲我飘来,多次下载多次删。

前段时间也借着双十一的风儿,研究了一下黑胶唱片机和古旧的 MP3,前者不能带着走,后者又需要新填一个硬件,秉承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都处在观察阶段。不过看上了嘿呦的一款黑胶唱机,还有 Lotoo 的一个播放器。黑胶唱机早晚会在家里搞一个,实体物的触感和对生活空间的挤压,是让人很幸福的一件事。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走向幻灭的时代。

这次再回到 Apple Music 只能说一句,真香。无论是它的无损音质,还是对我标记过喜欢的歌曲进行的分析。我时隔一年半以后进入 Apple Music,点开 Lei 的广播,第一首歌是 AC/DC,第二首歌是万青,第三首是田馥甄,第四首是草东…还有 Taylor 重制的 Red,就这么听下去,根本停不下来,而且它标记的无损和网易或者其它平台标记的无损,在听感上差别巨大,我一直理解不了。不论是音乐的触感还是音质上的层次感,远高于其它。

不过还是有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云上的一切都是租来的,它们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哪天一个炸弹落下,炸毁了服务器,只有黑胶唱片机还能播出音乐,或者自己电脑里下好一个个数字文件出得了动静儿。

以前老说越长大越孤单,现在的我是云上的东西越多,越不安全。已经看到有些小伙伴在讨论数据存储、数据备份,甚至是数字资产的问题了。

没错,我也开始关注硬盘了,毕竟我还有大把的本地音乐文件无处安放。

注:想使用美区 Apple Music 听歌有诸多限制,不了解的朋友就不用了解了。想查看各区 Apple Music 区别的可以去看少数派的相应文章

我爱双十一

2021-11-11 08:00:00

我爱双十一,准确地说,我必须爱上双十一。

11.11,是十一的生日。就是我公众号名称里,占了半壁江山,却从来没写过一篇稿子的那个丫头。

和家人说爱,好像有一个窗口期,尤其是大声表达,似乎两个人相处久了之后,就自动屏蔽掉了。黄执中观察到,我们习惯和家人特别客气,却和外人显得热络,这件事似乎弄反了。

我对感情的理解,自始至终没有过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的聊。能保持三个月有的聊,是热恋,两年有的聊是新婚,五年有的聊是伙伴,五十年有的聊是朋友。而我一生最幸运的事莫过于我的另一半既是我最爱的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汪曾祺在《鉴赏家》里对生活做过总结,他说,我念的经,只有四个字“人生苦短”。因为这苦和短,我马不停蹄,一意孤行。所以老人家一头扎进文字之中,天空海阔,反观自己的生活,东看看,西逛逛,亏得有十一一路拉着、拽着、推着、拖着,不厌其烦,才没有迷失。她总说我们是互补的,在我看,她是救赎者的角色。总能从我头上渐渐灰蒙蒙的掉光了叶子的树后面,射出温暖的刺眼的金黄色的光,让人心安。

这两年,以嘟嘟为借口四处逛逛,到处旅行,更多的是我想制造一些家庭的回忆。不知道是年纪还是其他原因,回忆的比重渐渐增加,而我发现,我很少有父母与我三个人之间的回忆,那种一闪念间就能想到的记忆,几乎为零。

前天晚上有一个特别悲伤的瞬间,嘟嘟带着我在家里开大船,之前我们俩在回忆,我们都在哪里开过大船,北京的北海公园、朝阳公园,老家的东昌湖,大理的洱海…然后他说要开船带我去蓝港,开着开着他回头跟我说,爸爸,你没有戴口罩你进不去蓝港。

那个瞬间我特别难过,就蹲下来告诉他,这个世界其实不是这样子的,我们不用一直戴着口罩,去哪里都扫健康码的。从他出生之后就进入疫情的时代,对于他我一直是愧疚的,我经常回想,一个两岁的孩子,出入任何地方会主动要扫健康码,会知道不戴口罩不可以进去,对他有什么影响。我无法估量,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就像我经常希望他再凶一点,也许面对世界的时候能更安全。

在他能自主做决定之前,只能被迫跟着我去玩了,我也想了很多希望和他一起完成的主题,比如一起写一本《北京书店地图》。这些主动制造的回忆里,大多属于我们三个人。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不缺席,有时候很难。

我要做的,就是在十一的生命里不缺席。她给予我的,就是那温暖的刺眼的金黄色的光。

上面那一张照片,是她出生那一晚的月亮,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我就像那颗月亮。

祝十一生日快乐。

叁拾一周:No.19

2021-11-10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 19 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76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181。

我还是不习惯在文章中铺满链接,所以经常一口气写完,简单修改一下就发送了,很少一边写一边通过浏览器整理资料,说实话,这并不专业,一个负责任的编辑或者作者,在写作时同时打开 30-50 个页面是很常见的事情,至少我知道的老编辑就因此痛骂过 Apple 吹嘘 iPad 是生产力工具这件事。想在 iPad 上这样写稿,是不可能的,我相信他,因为我也试过。但是不专业的地方,我会尝试做出一些修改。Review 是进步的最快捷径,所以通讯中有任何问题(关于内容的或完全无关的),都可以随时邮件联系我。

本期就继续聊,我喜欢的大数据。


上周有朋友反馈了两个问题,针对大数据是流氓以及人工智能的创造性。我特别开心有朋友和我讨论,当足够多的人讨论出一个共识,大家的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少,幸福感也可能增加。我不是专家,只是出于兴趣,以及恰好和这个行业有些交集,可能比别人了解的多一点点,但更多我写出来的内容,也都是二手知识,从书本、从视频,从各处散落的地方道听途说,所以我一定不是正确的,但我想要努力接近正确的。

其实这和考古特别像,最初我们对人类的认识,是各个地方独立发展出了智人,但现在古生物学家,人类学家逐渐同意不论是哪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就是来自非洲的线粒体夏娃。共识逐渐形成,争端逐渐减少,也让我越来越同意马克思口中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说回人工智能,留言的朋友也提到了大数据或者说大数据+深度学习催生的现有的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作用。这就是我喜欢的大数据的部分。它们能在某些限定领域内发挥人所不可及的能力。

我想解释一下,第一,要是限定领域内,比如基础科学、医学、材料学、农学、海洋学,在这些领域内,我们一直产生数据,一直在未知的丛林里探索,以前我们像是拿着火把,走一步看一步,还经常兜圈圈,做很多无用功,但是有了大数据,就像是在丛林中点上了灯。我们可能会迷路,但不会再迷失了。现在医学上的CRISPR让治疗癌症成为可能,农业上大规模传感器的应用,数据采集,让两个人可以管理过去几十个人才能管理的新疆棉田,电池材料的研究让新能源成为最被追捧的名词。这些基础科学+大数据,能产生的效用,以及产生效用的速度,远远超出人类。

第二,它们在执行人的智慧,而不是拥有智慧。我们习惯的行为模式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好的例子是手术,其实很多手术没有真正的“技术”含量,比如某些癌症,现在的做法是直接把癌变的器官切除,这个最早的战争期间手臂中弹整支胳膊都要切掉在技术上没有区别,都是简单粗暴,只是现在的医学条件,可以把死亡率讲到极低。如果癌症换成新冠病毒呢?其实科技发展这么多年,对付一些细菌有很确定的药物,面对大部分病毒我们还是束手无策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也许是突破口吧。

但我依然要泼一盆冷水,人类在创造新世界的时候,也同时给我们装上了假肢。我们拥有了汽车,但也弱化了行走的能力。从小冬天就戴帽子,长大后没有帽子更容易感冒。无时无刻,人类都在适应环境。只是过去社会发展是为了人的进步,现在人的进步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我们似乎跑得太快,又跑得太慢。

预告,下一期我可能会聊聊刚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试种羽衣甘蓝(2021-11-3)

2021-11-03 08:00:00

很久之前去一个小庄园玩,十一给我介绍了一个蔬菜之王羽衣甘蓝,聊起它的营养价值,回家后一直在想,这么好的蔬菜这么贵,何不自己动手试试。

我也找了几个家庭种植的教程看了看,梳理了几个种植羽衣甘蓝要注意的事项:

前段时间十一在拼多多上买了种子、育苗器和氮肥,又去了家附近的星河湾公园挖了一些土,那个公园里的土还比较好。然后战战兢兢地开始我们第一次家庭种植。

今天是第三天,小苗已经很好的长起来了,育苗五天之后,就可以尝试移栽了,不过到时候不需要这么多的苗,如果这次种植比较成功,后面准备试一试其它的蔬菜。

Day 1

能看到小种子有一点点冒芽。

day-1

Day 2

其实第二天最惊喜,因为没想到过了一天就涨势明显。

day-2

Day 3

每个育苗盆里放了大概 5 粒种子,大部分都长出来了。

day-2

叁拾一周:No.18

2021-11-02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八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73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181。

我可以看门见山地说,Revue 这个订阅服务的平台很好,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对于 newsletter 这种题材有执念的人的各种需求,还附赠了比较丰富的插件,有一些和社交媒体联动的效果。但是非常吊诡的地方在于,当我的通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想要做更正性的说明,它无法在同一天发出两封邮件(这部分可以理解,权当做它的差异化设计,我认可它利大于弊),但是第二天进行发送的时候,它的链接会自动将编号 +1,而且无法自定义,虽然是个很小的细节,但是我确实无法接受,它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当我发送的是 17 期时,它的链接上是 #18 ,当我是 18 期时,它会变成 #19 。

所以,如你所见,我更换了一个新的邮件分发平台,一个我目力所及之下,目前最喜欢的平台。希望它活得好一点,也就能让我少折腾一点。

今天要聊的话题是,我不喜欢的大数据。


之前我也聊,目前播客和 newsletter 都是很好的一种形式,也都是技术 + 某种传统产品重新诞生出来的产物,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也就拥有属于自己的用户群体。做商业的人,会用私域流量这样的名字去概括,我个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在我来看,读者就是读者,他们通过任何一种渠道获取信息,对某一个作者或者平台产生一定的依赖,都无可厚非,但是用排他的手段保护自己或者保护平台,就是流氓行为。

目前的大数据,就是显而易见的流氓。容我先解释两个概念,第一,大数据,它现在算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输入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人工智能,远远不及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人工智能。而且处在行业内的角度来说,我是非常不看好所谓的“强人工智能”的出现,也就是那种有自己的行为意识,可以模拟人的思考方式与人自主对话,服务大众的人工智能。

现在的人工智能我更愿意形容它为数据的吞金兽。它所有的反馈,其实都来自于我们喂进去的数据,最近也有研究表明,喂进去什么能吐出来什么其实和算法、算力那些神乎其神的东西关系不大,只要喂的是 A,大概率吐出来 B,幻想着它自己通过庞大的学习能力吐出来一个 C,目前还做不到,它所能做的,就是把吞进去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模型分析出结果,这些结果可能会影响人的选择和决策。

这就不得不再提一下《圆桌派》,陈晓卿说因为孩子出国上学,也开始拍一些商业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的制作就秉持着“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模式。怎么解释,他说,以前的前辈只关心事实,事实是什么,我就拍什么,现在的人会关心故事,关心用户想听什么,想听什么我就拍什么。拍我想拍的,和拍你想看的,这中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最好的例子恐怕还是今日头条,一家算法驱动的公司。你喜欢军事,我就每天推送给你军事,你喜欢美女,每天都能看到美女。同样,抖音、小红书等一系列社交平台,逻辑上如出一辙,原因只有一个,时间是稀缺的。你多看十分钟 A,就少看十分钟 B,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现在的歌曲开始讲究技术,5s 内没有办法吸引人,就切换到下一首了。没有人等你的,我只有这么多时间,但互联网无穷浩瀚,我来不及要去探索了。结果呢,大概率探索到的都是一堆太空垃圾。

很久以前有一个形容商业模式的故事,对比中国的店铺营业和亚马逊的一些区别。亚马逊开了一些实体的书店,有人发现,他们在一些卖钓鱼品类的书旁边架起来小摊子,卖的是一些渔具,和书里可能提到的需要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中国的书店呢,除了网红布景,就是咖啡馆。当然,我听过一些书店运营者抱怨,如果不开咖啡馆,书店都很那运营下去,在现在的社会环境里开书店,确实需要一些信仰。但至少目前我还没在中国的书店中看到类似的设计,哪怕是赤裸裸的模仿。

其实亚马逊的做法和思路很好理解,我会去看如何钓鱼,大概率我是想去钓一下的,那我很可能就需要一根鱼竿,这种我替你想到下一步,要远远好过于给你一种“你看,我就说鱼应该是这么钓”的错局。

如今的大数据在做的事情,就是让你一轮又一轮的肯定自己,发现“哦,我好厉害”,或者“我原来可以这么厉害”,当平台上出现了,哇,他怎么这么厉害的时候,或者带来焦虑,或者让你马不停滴地溜回到“哦,我好厉害”的小花园里去寻找一丝安慰。

可是世界上还有窦文涛说的那一种人,我对晓卿没有期待,我就想看看他想拍什么,我对这个老师也没有期待,就想看看他想说什么。不要让大数据不停地告诉我我已经很不错了,就让我漫无目的一点,去偶遇世界的美好和挫折。

提前预告,下一期我会聊聊,我喜欢的大数据。

文中提到的是内来自《圆桌派》第五季 EP6 凡学。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17

2021-10-26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七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69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181。

我的通讯为了保证统一性,一直还同步发在我的博客上,今年乱七八糟的笔记有点儿多,而且一条笔记还变得长了起来,往往写着写着就奔 800 字小作文去了,索性也想发在博客上,打开一看,博客已经被通讯占满了,有些不大习惯,上周就想了办法,把 newsletter 放在一个分类下,在博客主页面隐藏了。如果想从博客阅读的话,可以点击这个链接访问,它也是唯一能保证最终版的地方,毕竟有时候我会回来修改一些东西,用任何第三方工具都不太好搞。

近期,我也在考虑有没有比 Revue 更好用,更亲民的平台可以切换过去。试了几个,都不太理想,先保持 Revue + Blog 这种形式吧。等我有更好的办法再说。

今天想聊的主题是,平均。


这几年,互联网上经常有一些有趣的报告出来,做得简单易懂,但是槽点也多。比如调研一些一线城市收入水平,二三线城市主要爱好,内容类别上五花八门,经常可以提供一些茶余饭后的素材,这几天刚好有一个,关于人口普查率各省情况的报告出来,老钱在文章里做了一些总结,总之,东三省惨不忍睹,省会和一线城市蒸蒸日上。

我又想起这几年对我影响极深的一本书,在各种场合都要推荐一下的陆铭的《大国大城》,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现在,究竟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发展过程里有哪些问题,想要继续发展应该怎么办,书里剖析的一清二楚,从问题到解决方案,也是我们了解中国这个社会机器如何运转的一个很棒的横切面——土地资源。

看过这本书再来看这些年的政策走向,我相信你会有更多感触。多提一点,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惊呼,它是怎么出版的,里面的很多东西切中要害但往往是不可言说的,后来知道,路铭是中央的经济人团队的成员,也是最年轻的之一,也就是说他是需要直接向最高层提供经济建设意见的,也是最有可能左右中国经济分母之一。再回头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受了一部分春秋笔法,也渐渐明白了书里的更多道理,那些解决的办法也在一个接着一个走在路上。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次社会学实践,拉长观察的周期,把现在的政策和书里的内容做一些对应,很有意思。

说回层出不穷的各类报告,特别喜欢用的一个统计手法就是取平均值。比如我看过一个,北京市平均工资,大概是 12000 多,这个报告出来,我有很多小朋友表示,拖了后腿了。稍微查一查会发现有人用另一个参数“中位数”作为标准,得出的北京市收入中位数是 5800 左右。这个数据大概是 2019/2020 年左右的。不过已经还算切实了。

简单做一个区分,平均是就是所有数据加总,然后取平均值,中位数,就是全体样本中最中间的那个位置。对于收入这个指标,显然中位数更具有说服力,在北京工作的一半以下的人群收入是不超过 6000 块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放在一起对比,往往能体现出贫富差距的现状。

但是高薪、发展潜力大、平台大,是所有人向往一线城市的原因。看高薪的时候,人们很少会关注中位数的,他们只是不停地听说,哦,程序员工资好几万一个月,金融行业的人年薪百万。然后大家趋之若鹜,你追我赶,呈现出来的就如同上面的报告里展示的一样。

这也不是说平均值就不好。我见过对平均值的使用最有趣的角度是郑也夫谈论美。他形容一个人如果被定义为美,不是 100 分,而是对称。一个人如果五官是非常对称的,也一定不会很难看,人的美,是没有办法很客观的从 0 -100 这样打分的,那一个人长得越接近平均值,其实往往可能看起来越舒服。

同样的道理,在最近的圆桌派里也讨论到,什么样的美食是好吃的呢,这个标准应该怎么定,好吃,非常主观,再加上一个品质,就更难说清楚。最后是陈晓卿和许子东给我一个启发,陈晓卿说在各种点评网站上,你别找那种分特高的吃,一般如果不熟悉的地方,就找 3.5-4.0 分这个区间的去吃,多半还可以。道理也很简单,高分很有可能是刷的,或者提供的是一些附加价值(比如,100 块钱可以吃一个自带网红拍照打卡的地方),而 3.5 - 4.0 这个区间,一般意味着是大众化的,人数足够多的,评价也不差的。取这样一个相对平均的水平去吃,不会吃到很难吃的,却往往有惊喜出现。

这和我使用豆瓣的方法不谋而合。在豆瓣上,我最喜欢的电影,很少是 8 或者 8.5 分以上的,后来我渐渐总结出的规律是 7.5 分左右的电影,看了通常不会让人后悔,还容易成为年度最佳。其实这个分值也就是一个好片子和烂片子的临界值,越趋向平均值一些,往往意味着越大众化一些。

这种类型的数据,去取中位数,就显得不太合适了。

以上,是我对平均的一点理解,如果你有什么更有趣的见解,欢迎发邮件给我。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闭环

2021-10-22 08:00:00

我之前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是负责做一些技术调研,输出研究报告,通常这些研究报告有两个去处,一部分是某些白皮书的章节,另一部分作为某些课题的科研成果,向上汇报。大部分是后者,这些内容也许在几年之后,有幸成为某些政策出台。当然,这是少数。这样的工作内容也决定了我的工作节奏,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社会机器螺丝钉这样的词,确实没错,我的研究方向虽然听起来很重要,可能成为战略的一部分,但实际上通常是包裹在一个很大的框架之内,甚至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看到最终成品之后,才知道自己的部分占比如何,是核心还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有时候,这些成果是作为某些政策的千里马,有些时候确是为了陪衬某一朵盛开的花。

随着对这种局部战争理解的越多,也就越适应做一颗螺丝钉,人都是从众的。但也会疑问,为什么自己没有机会从头到尾把控一次呢?想来想去,有几个原因。

第一,学历。不要单单从字面上理解学历。学历除了文凭之外,还有两层重要的含义,一个是学习的能力,一个是触达的高度。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博士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是超过本科生的,尤其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内来讲。而且一门技术越向上研究,越能接近它的本质,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技术在产业、政策和历史进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当然,我曾经也是重度的能力论者,觉得看学历不重要,但工作一些年头之后发现,学历除了在工资、职称、落户一些政策上有更好的待遇,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在技术类的工作岗位上,资历有时候占不到很大的便宜,因为技术是高速发展和迭代的,新鲜出炉的博士们带来的往往是国际上最新的技术,最热门的领域,最可能有发展的行业方向。所以,一个博士可能比工作很久的普通员工,一上来就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且,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第二,机制。我之前所在的研究院,在中国通信领域代表着最高权威,有机会承接很多国家级的专项,而这些专项的牵头人,往往不是高工(高级工程师)就是博士,这是一些硬指标。也就直接把本科生、硕士生挡在门外。当然,我觉得这些指标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是机制决定的,这些国家级的项目,会在几年之后成为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词汇,比如“互联网+”,“5G”,“智慧城市”,“车联网”,保险起见,可以引领这些项目开展的,一定要保证经验和技术领先性。这也是我常说的,改变世界的往往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但是大多数人都喜欢把自己放在平均线以上看待。

在我换了工作以后,在企业中,确实有机会从头开始指导一个项目,但我学到的第一课更有意义,就是凡事都要闭环。这可能与公司是一家传统企业有关,流程化的东西非常多,非常复杂,甚至经常让人骂街,但是当我深入这套体系之内,我发现,这样做的好处应该是大于弊端的,首先,它在所有琐碎的事情上做到了流程闭环,使得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能很快找到根源,而且这个闭环的目的不是惩罚性的,是为了推动事情做完,一定要先做完,再来看什么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有意思的是,在很多我觉得细微到可以忽略的地方,也有一个闭环机制,逼迫你再往前走一步,而多走一步,多做一点,确实更容易让事情做成。这是我入职后的最大体会,也让我想起时常能看到的一些职场小课堂里教的内容。

这几天,闭环两个字从工作这根神经里翻墙而出,始终在我的脑子里打转,让我联想到很多方面,比如哪些事情我其实应该多给一个反馈,让对方确认我已经明白,并且明确下一步该做什么。比如之前一些想做一直没做的事儿,是不是可以往前走一步,走最小的一步,完成一次闭环,再看是不是有做下去的必要。而不是先考虑过多负面因素,却总是在待办事项里舍不得划掉呢。

闭环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愿意把很多事情多往前迈一步,可能这一步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研究学习的各种论文和书里,被科学反复证明的一个有效理论是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里很关键的部分就是及时反馈。这种闭环,正是一种及时反馈。

以前,我的工作都是以“完成”来收尾,没有或者说很少有复盘的意义和机会,也往往无法形成闭环,现在,即便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也要闭环,似乎对我很有启发。

从现在开始学习闭环一件小事,看看有没有机会做更大一点的事。

叁拾一周:No.16

2021-10-19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六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62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181 。

我在第六期的时候做过一次推荐,私心上也是想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我会推荐一些什么东西。没有共识很多文字在你看来将是毫无意义的,与我而言也是徒劳。

其实每期我都有一些推荐,连汤带水的那种。一直不习惯传统定义下 newsletter「推荐语+链接」的形式,它过于孤立,过于新闻检索。

我现在很享受这种写信的感觉,没有压力,也不需要刻意设计某些选题,大部分是水到渠成。

但生活总有变化出现,无论是换工作,换城市,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这些事情逼迫人进入一个新的节奏里。

有娃之后,整个人生节奏也是翻天覆地,既饱含欣喜,准备迎接一段新旅程,也明白更多的是一些我无法改变,只能靠改变自己来完成的细枝末节,恰好,这些细枝末节加在一起,渐渐变成生活的常态。

简而言之,我开始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看剧,没有时间出门,也没有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的生活空间被极度压缩(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选择,不愿在父亲这个称谓上负责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本期想聊聊,时间极度压缩之后我还能干些什么。


梁文道刚在新的一期八分里聊了《鱿鱼游戏》和 Netflix,他讲到很有趣的一个问题,现在如果人们聊剧,不聊《鱿鱼游戏》,已经是很落伍的事情了,但是在合理合法的渠道之下,大陆地区是没有办法看到这部已经火遍全球的韩剧的,有趣的是似乎从网上来看,大陆地区的观众看过这部剧的人绝不在少数,乃至于韩国外交部已经发文希望问清楚盗版输出的问题,韩国本土也成立了民间组织“不要偷看我”。

我还没有看过《鱿鱼游戏》,这在三年前是不可能的。热门到这种级别的大剧,我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追完的,因为我有办法在合理合法的平台上看到它,以及,我有足够的时间看它。

第一,我很少刷社交媒体,微博、Twitter,甚至我注销了自己的 Facebook;第二,我是主动出击的类型,目的性很强,每年大概会给自己几个“浪费生命”的指标,比如一年去江浙地区独自旅行三次,比如用十个周末重读一套王小波全集;第三,我理解了大部分人不愿去理解的一个事情,时间没有不够用一说,真正的原因是事情本身的优先级,当微博的优先级高,工作 PPT 自然可以往后延一延,因为你觉得不工作到最后一刻,工作的再好,似乎也是政治不正确。

对我来说,“浪费生命”的比重在我的人生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我认为人生来就是用来浪费的,问题是怎么浪费的有意思,怎么浪费自己不会后悔,怎么负责任地浪费。

浪费,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有时间再聊。

现在,除了上班,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陪娃,每天晚上从饭后持续到睡觉,每个周末只要天气允许都要在户外,甚至有朋友形容我们是“游牧民族”。我前面说s这是一种个人选择,其实说起来理由也很简单,稍稍去关注一点科学的人,通常会得到这样一些结论: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每天的独处时间只有上下班地铁、午休以及周末他午睡的两个小时。这些时间也就成了我最宝贵的部分。我今天想推荐的也是在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时间内,我大概都干了什么。

  1. 看书。

这周,我看了《司马迁的记忆之野》,是一本断断续续持续很久,但没来得及看完的书。刘勃也成功进入我的长期待看名单中。

  1. 看剧。

最近两周,补完了《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也是今年唯一一个看完的综艺。我对脱口秀(准确地说是 Stand-up comedy)很感兴趣,Louis C.K,Jerry Seinfeld,Bill Burr,Hannah Gadsby 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些艺术家。本质来说,国内的脱口秀,秀的成分更大一些,但至少,人们开始发现,这条路是可以走出来的,还是有一点机会的。而称得上脱口秀这个说法的,也就是周奇墨、呼兰和多年前的王建国。

  1. 听播客

这是一种很放松的形式,我现在听的播客也趋于稳定,最推荐的就是《八分》和《忽左忽右》。他们能给我很多入口,也让我产生很多问题,这是进步最简答的办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而进步能用一种如此娱乐的形式获得,可以说是一种幸福。

  1. 看别人的 newsletter

更直白一点,看Platform Thinking。没错 ,这是现在唯一一个我觉得每期能让我得到滋养的 newsletter,并且会一直期待下一期。它的免费版也是我提到的「推荐语+链接」的形式,但他很讨巧也很用心地把几个链接穿了起来,这份用心背后,是作者巨大的付出。

目前看来,这样海绵里挤水的方式还要持续很久,对于读书,我依然建议争取整段的时间来做,这样的效果是最明显的,不要关注任何读书技巧的东西,就坐下来,准备出两个小时,读就好了。一本读完,读一下本。

浪费生命有很多办法的,但是想浪费的有点儿意思,其实很难。祝大家都能浪费得开心,浪费得愉快。

你有没有专门流出一部分时间用来“浪费”,或者你有什么特别有趣的浪费生命的事情在做,欢迎你写信告诉我。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15

2021-10-13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五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59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181。

本周入职了新公司,也开始熟悉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职责以及新的工作模式。在几天的适应过程中,思考了一个今天想聊的主题:追求。


这是我的第二份工作,上一份工作从毕业一直持续到上周,以至于在我出决定之后都迟迟没有缓过神来,我以为,我以为我会在那个岗位上一直工作下去,直到离开北京。而如今我的决定有了巨大的反转,我可以换一份工作,但我要留在北京了。

多年的教育和学习(这里很有必要区分二者,教育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比接受的义务教育以及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而学习,是出于自我对这个世界和某个领域的好奇),对我的思维和认识有着不大不小的冲击。比如,我没有故乡情,却在理解世界格局的划分时,很看重地理环境,我不喜变化,却特别希望自己能卷入这个时代快速多变的风起云涌之中。

对于这些或多或少总是矛盾的观念,它们时常在我脑中打架,但也能长久地相安无事,不至于人格分裂致人崩溃。

我对家乡的概念很淡薄,总是从互联网的角度定义自己为地球村人,所以从区块链成为热门,到后来的 NFT 和元宇宙这些感念逐渐显现,我疯狂地认为,我预感到的那个世界可能已经来了,但是它和我预感的一样,它并不美好,甚至十分邪恶。这又是一个很矛盾的想法,却一直在我脑中。自从互联网诞生,传播的形式不停进化,到今天,可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传播技术,决定了这个世界的未来面貌,什么样的人在传播什么样的内容,什么人有权传播什么样的内容,已经早早决定了人们短期(几十年)可以预见的世界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当传播成为一种独裁,传播也就会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技术总是创造世界又颠覆世界,沉迷某一种技术是盲目的,消灭某一种技术则是愚蠢。目之所及,这个世界上的多数权力对待传播都是盲目且崇拜的。

我们多数时间感觉自己在生活中,却和生活是脱轨的,这也是互联网的“功劳”,在网上,一个人完全可以有几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与生活中可以没有任何交集。可以说,Twitter 和微博,就是最初的元宇宙,直到它们成为传播的出入口,才逐渐变了味道,成为权力的传声筒。

自从豆瓣以及其他平台逐渐进行内容审查和管控,区块链技术被一些有“追求”的人当做避世之道,催生了众多类似 Mastodon 的平台,大家从一片沃土迁往另一片沃土,好像是千百年前的人们从一片水源迁徙到另一片水源,他们是为了生存,我们是为了什么呢?

自由,也许是一个我能接受但并不满意的答案。

曾经的我喜欢未来,不喜欢历史,甚至于很精确地觉得 1600 年以前的历史没有了解的必要,它们不是构成今天这个世界的主要方式,更不可能是未来的,我会畅想各种未来的可能性,直到有人喊出“未来已来”这种话的时候我才发现好傻。

现在的我至少比那个时候成熟了不少。尤其是最近两个有趣的小插曲,又让我拾起这个话题开始思考。

一个插曲是梁文道最近在《八分》聊诺贝尔文学奖,结尾的地方回答观众提问,有人问要不要学古文,读一些古书。他的回答里有一段大意是,不管什么原因,中华文明是非常侥幸地能够传承下来的一套文明,把时间这条轴拉长一点,我们的白话文到今天也就 100 的年历史,如果按中华文明 5000 年来算,前面 4900 年的东西传下来了但我们却读不懂,多多少少觉得有点儿亏啊。

恰好,我最近读的《司马迁的记忆之野》里,刘勃写道:

司马迁的学习异常优秀,十岁就能诵读“古文”。这里“文”是文字的意思,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各种先秦古文字则统称 “古文”。显然在很多人看来:读古文是一种无用但神秘的能力,意味着可以获取不为国家所控制的知识。

是不是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呢?

另一个插曲是我新的办公环境、新的工作内容,甚至是新的已经被我弃用很久的 Windows 电脑,都指向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过分依赖任何一个平台或工具,它们都是某种权力竞争之下相互妥协的暂时性的产物。过分依赖任何一种,都将在下一次世界更迭的时候付出沉痛代价。工具是这样,平台是这样,延伸下去,社会和世界也是这样。

洪流之中,我们能相信的只有人性本身,相信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朋友。这是不断从历史之中汲取的力量,而不是未来可以给人的期望。

所以,容许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引用李如一的那句话,这次让我引用地再简短一点:

在计算设备上推广竖排,并不是反对横排,也不是要让大部分横行的中文用户转为直行(虽然那样会很不错),而是要让想要直行的中文用户知道,二零二壹年的今天,此事可行,而且不难。所有要修的地方都可以慢慢修。

如果有人想去读读历史,我也会说,在二零二壹年的今天,此事可行,而且不难。

去历史里看看,往往能看到未来。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14

2021-10-06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四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41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181。

上一期提到有人推荐这个默默无闻的 newsletter,在朋友圈里找到了答案,是一位少数派作者整理了一些自己关注的 newsletter,我有幸在其中,也加了作者微信,希望以后有机会报答。大家可以去看看他推荐的其它一些通讯,大部分我都有了解,一部分也在关注。

这个领域,貌似同行评议还比较重要,也许跟它的自身属性有关,不论如何,从「内容上的被动接收」转向「先认可一个人,再考虑接收他提供的信息」,在我来看,都是好的。我更一个愿意从人开始,而不是就事论事。

今天要聊的话题是,实用主义 vs 虚无主义。


我微信里有一个认识的人,之前在苹果店上班,传说手里有 100 个比特币,真假暂且不论。总之,财务自由应该是有的。他日常做一门生意,电子产品(主要是苹果系)的买卖和二手回收。他自己有个小店,经营逻辑和盈利我不清楚,但是理念上我极度认可,宁愿多花一点点钱,享受一个足够被人尊重的服务。

简而言之,我现在这台 Mac Mini 是他教我如何买的,把我 2016 年的一台老 Macbook pro 卖给了他,走了教育优惠的渠道,送的耳机他也直接回收了。最后一笔账算下来,我大概花了 300 块钱,把自己跑不动的老 Macbook pro 换成了现在的 M1 芯片的 Mac Mini,从我的日常需求和使用体验上来说,这台电脑用上 5-8 年应该不成问题。

最近,我一个好朋友想买 Airpods Pro,来问我,我直接去问他哪里买便宜?他告诉我拼多多百亿补贴。我也就这么回答了我朋友。一个原因是他的专业,我不需要再找第二个人去了解苹果零售的逻辑和玩法儿,我相信没有人比他专业,即便有,那要花费的代价可能远远高出问他一句;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说的信用,他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足够好,也让我这与他的交易过程中,对他十分信任。

在博弈论里,有一个 tit for tat 理论,是解决囚徒困境的最优策略。我日常也喜欢用,简单来说,就是以牙还牙。它有两个基本原则:

  1. 第一个回合选择合作
  2. 下一回合是否选合作要看上一回对方是否合作,若对方上一回背叛,此回合我亦背叛;若对方上一回合作,此回合继续合作

日常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对于任何人来找我,我都会先选择信任,如果他中间坑我,那我一定会报复回去,如果他诚恳道歉,下一次我还是选择相信。举两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有时候我会买一些听起来很高大上、很玄学的新潮电子产品。如果它真得使用起来非常好,我会不遗余力向身边朋友推荐,希望它越做越好,但如果迭代一段时间,使用起来越来繁琐、复杂,甚至开始给人挖坑,我就会直接弃用,知道我看见它做出实际改变。没错,我说得就是印象笔记

另一个例子,是朋友借钱,这种情况大家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我每次遇到的时候,都会尽可能帮忙,但是我的一个原则是,借出去的这笔钱,不论多少,就先当它丢了。如果对方确实赖皮,有要不回来的时候,这个朋友连同钱就可以一起丢了。

我是愿意先合作的,而且我也愿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一定成本,哪怕最后收不回来,长期来看也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现在我坚持买苹果的产品,就是因为我可以放心的使用,不用担心很多 Android 系统上的麻烦,而且它的功能,我刚好需要,比如打开 Mac 可以浏览 iPhone 上的照片,比如 iCloud 备份。

只是这两年,我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变化,更加实用主义。美化一点形容,就是我开始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只买自己需要的。比如,我最近刚买了一个 iPhone 13 mini,521G。对于一个我需要的手机来说,它近乎满分。内存足够大,速度足够快(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理解,现在的物理硬件堆砌出来的手机,已经都属于资源严重过剩了),iOS 系统可以和 Mac 联动,我不会拿它看视频读书什么的,我有更大更好的投影,有两书柜的书和两个电子书阅读器,我偶尔拿它拍拍照片,也是以捕捉为主,即便是上万的 iPhone 13 Pro Max,也无法和一台几千块的相机去比成像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很小,很轻,拿在手里有种回到 iPhone 4s 的感觉,揣在兜里没有任何压力。足够好了,也足够好用。

包括我的 Mac Mini,也是坊间戏称的乞丐版,最低配置,但是我不打游戏,不运行大型专业软件,只是码码字,非常流畅。

但我最想说明的是,实用主义 ≠ 最低配,也不等于勉强够用。我有一个 HHKB 的静电容键盘,几乎和这台电脑一个价钱。在用了几代 Kindle 之后,我换了一个文石和得到合作的阅读器,价钱也超过了 2000,而且我只用来看书,我会四处收 1970 年代那一版印刷的鲁迅全集,而且几乎已经收全,也会花大几百块买一个鲁迅的手办,我觉得用它当传家宝都很合适。我也会买两大套不同版本的汪曾祺文集,一套大而全,一套小而精。这些东西在外人开来,很没有必要,很「不实用主义」,甚至,有点儿虚无。但这就是我想说的,如果一个人真得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只把钱、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自己想要的地方,他一辈子都会很开心。

这就是我眼中的实用主义。至于如何面对虚无,我把话筒交给顾衡吧,他的回答是我至今见过最好的答案。

有人问他:顾老师,怎么在“认命”的时候不陷入虚无主义?长大之后总觉得,很多事情自有天意,该吃的苦受的罪一点儿都别想跑了,命运早已安排好伏线与价格,躺平任揉搓似乎是唯一理性选择,但却总有一分不甘心的火苗在炙烤心头;读的书并没有带来更多精神解脱,是因为读得还不够多不够深吗?所谓“勇猛精进”“认命不认输”,一时鸡血容易,时时恪守极难,如何在生命中找到锚定点?

热衷于在人生之上、人生之外寻找意义,这也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吧。现代社会的问题一是把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完全斩断,让每个人都成为陌生人群中的一叶浮萍,二是以钱来作为衡量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尺度。

所以不奇怪的是,有的人热衷于买包包,试图通过拥有什么来定义自己是什么。还有的人就是热衷于追寻和认同某种理念,试图在这种理念下寻找到一个共同体去皈依,去投靠。你说的虚无、躺平,又何尝不是一种理念,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呢?就像零也是个数字嘛!

你问如何在生命中找到锚定点,这让我想起罗曼·罗兰那一句早就烂大街的话,他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他这句话的意思,仿佛热爱生活是件多么艰难和了不起的事情似的。但我要说的是,在生活中学会与异见者相处,这比举着个理念的火把寻找同道,需要更大的智慧。在生活中寻找快乐,比在生活之外和生活之上寻找意义,需要更健全的人格。生活本身并不残酷,残酷的是人脑子里的古怪念头。

我可能比较庸俗吧,实在是想不通热爱生活到底有啥难的。我有很多小确幸,比如欧洲杯+啤酒+小龙虾,比如躺在沙发上脚翘在茶几上看一本小说,又比如三五知己瓜子花生大碗茶摆龙门阵,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这一辈子不也就开开心心过去了吗?

最后,希望新订阅我这里的读者们不要对我期望太高,我也就是一个喜欢翘脚看闲书的芸芸众生,摆好大碗茶迎来送往。之所以想写,是因为脑子里偶尔有些古怪想法,不想被它们占据,索性是骡子是马,写出来溜溜。

祝大家,国庆快乐,天天快乐。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13

2021-09-27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三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99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113。

先说一点惊喜和一点抱歉。惊喜是,不知道哪位朋友推荐了我,从上一期发表到现在,订阅人数陡增,新来了 30 多位朋友,小店一下感觉坐满了。最开始,只有城堡阅读前后两次推荐过我的 newsletter(在这里也高举双手感谢),最近看到他改成不定期更新,其实这种节奏我之前经常有(就像我写「深夜发嗤」那个系列一样),可能是突然变了一个环境,或者经历一些美好不美好,总之,精力呢,只有这么多,时间也只有这么多,A 多一点,B 就少一点了。也推荐大家去订阅城堡阅读,它的名气应该不用我再做介绍。

再说抱歉,上一期因为周三当天写,当天发,恰好那天还有些其他事情要办,内容是早就想好的,但发送过于匆忙,有几处错别字,以及结构不够紧凑,我自己都感觉的到。现在写这个 newsletter 的压力已经没有了,每次写的时候有点像写微博小作文,只关心一个段落写得好不好,段落之间的结构舒不舒服,反而更像是一种练笔,只是题材不属于小说、散文、杂文,也不是公众号、自媒体。以后还是尽量按照之前的节奏来,周一午休写,周二午休改,周三一早九点发送。对于 newsletter 后面的一些小想法,也有了一点自己的规划,找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

这也是我今天想聊的一个话题,信用。


有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信用。在我完全不了解「经济」为何物的时候,这句话在我脑袋上重锤了那么一下。我也不想去参考很多书上讨论的那种货币是政府的信用、是经济体的信用这种很官方很教材的说法。只是单纯地觉得这句话很好,我们来重复一下: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信用。

有一本小册子《小岛经济学》,它模拟了一个小岛从零到一建起一套经济体的过程,来解释经济学的发展和一些基本概念。开始时自然没有货币,大家以物换物,但是体量大了之后,人们发现要是打渔的只打渔,结网的只结网,分工合作效率更高,大家能吃到的鱼更多,但时间久了,打渔的不会结网,就有一种担心,以后的渔网只能靠他人,所以逐渐出现了一个第三方——政府(银行)。它们开始发行货币,每个人自己的贡献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应出一个货币的值,用货币进行物品之间的交易。

我们有一个第三方作为担保,我打一条鱼,就值 5 块钱,你结一个网,可以卖 6 块。鱼不好的,卖不了钱就买不了网,服务和品质自然就成了信用的体现。避免麻烦,我们统一把这些商品变成货币,用货币的多少来表现价值,来反应信用。

所以,苹果手机卖的贵。如果去拆机算它的物理成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整个社会运行的过程中,信用往往体现在价格上,用许岑的一句话说,贵就是好。我们现实生活中,总把价格和信用分开来看。好像他们是毫无关系的。

我举一个小例子,道听途说不知真假。德国人修过街天桥,一修修上好几个月,工程只完成了 40%,一个中国人看到了问他们怎么进度这么慢,这要是在中国一个跨海大桥都修好了。德国工程师说,我们虽然慢,但是我们修一个桥,可以保证 100 年不塌。

先不去评价这个段子里的是非和讽刺,我说两个我知道的于此有关的侧面信息。一个是德国人换井盖,一个是在中建上班的同学讲他们建桥的一些小故事,总之,他自己开玩笑地表示,他们自己修的桥,自己都不敢在上面跑。当然,这是夸张了一些。大家可以看看上面换井盖的视频,也可以想想自己家门口的马路是不是经常修修补补。

我们没有实力造一座 100 年不塌的过街天桥么?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不这么干呢?那猫腻就太多了。但长此以往,品质不好,就成了 Made in China 的一个有力注脚。比如小米做高端手机,因为它前期的平价属性以及使用体验等各方面的打折,让他损失的信用是需要要几倍的力量,才能挽回那么一点点的。反观苹果,没有什么创新,就被认为是一种退步,但对应它的售价和销量,以及每次不管多少人吐槽,最后还是会买的现状,这份信用能带来的长期价值,是不可衡量的。

信用,是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的。就像一场演唱会的黄牛票价,是可以反映出歌手的实际价值的。

余下的问题是,怎么让我们在他人那里建立起这份信用呢?

这无关性别、无关年龄、无关国籍、无关喜好,也无关各路小粉红们会喷到的点。这只关乎于作为「人」本身的品质:道德和责任。

天天坚持做一件事,就是一种信用,能说到做到,就是一种信用。这种信用,是超越货币本身,不能单纯用货币和价格衡量的。

而这种信用,就是一个人作为「人」,最基本的品质。不幸的是,不幸的是,这些最基本的,甚至已经被忽略掉的品质,日渐稀少。互联网为人们建立了一个新的身份,同时也给人一种虚拟身份可以不负责任的错觉。如今的「挖坟」,似乎是这种错觉的反哺,两种极端,一种讽刺。

回到自身,回到个体,回到这个小小的 newsletter 上来,信用无非就是保证每周三都躺在你的邮箱里,等你打开它,每个段落我都认真在写。如有变动,我也会提前告知。说实话,保持这份信用其实很难,但不难一点,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本周我读了什么

一些我们身边的小故事,也希望人们能记住,千万、千万、千万不要透支自己的信用。

Z世代“饱食穷民”:我想借网贷体验一把“正常生活”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12

2021-09-22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二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65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80。

如果内容也像股市一样分赛道和周期的话,现在最热的赛道应该就是播客和 newsletter,周期的代表则是博客和 newspaper。

在中文内容的赛道上,则是高山仰止李如一。不论是他一手创办的 IPN 播客,还是现在的一天世界,都是旗舰级产品。也是我,或许还有很多人,最初认识播客与 newsletter 的地方。

如今他习惯在 twitter 上说两句,在 Blog 里写两笔,在三言两语之间,能获得很大趣味。最近他关注在计算设备上竖排书写和阅读中文,还在博客里聊了两句,就是这两局,让我想到今天想聊的话题:基石。


迟到的中秋节快乐,跟大家问候。不知有没有人在中秋赏月,是否觉得中秋节的月亮会比较圆?

每次提起圆月,一定会想起张爱玲,《金锁记》的开头写:「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时空上的转换,描写对象的切换,色彩、空间的交叉。大概写作课上能拿出的范本不会超过这一段了。水木丁读《金锁记》之后写过一个短评,里面说重读朱天文的《最好的时光》,看到里面引了张爱玲的话“我喜欢素朴,可是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机制与装饰之中去衬出人生素朴的底子。”然后她也说:“唯美的缺点不在于它美,而在于它美的没有底子。”然后,她又说:“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能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个底子。”

我很早听说过一句话,中国的小说作者,拿不住 15 万字以上的作品,说白了,中国的小说作者写不了长篇,开始时我是很鄙夷这句话的。后来发现,除了莫言、王安忆几位,的确,在 10 万字以后,文字间满是拖沓、凌乱、匆忙和侥幸。如今看来,就是没有张爱玲所说的「底子」。

这个底子在《西部世界》里还有一个别名,翻译过来,就是基石。我认为剧里最好的片段之一是 Maeve 已经戳破整个骗局,本可以进入现实世界的时候,选择回去,因为她的基石是算法写在她脑袋里的「女儿」,她无法战胜自己。

我们也一样,都有一个自知或者不自知的基石。我定义它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无关乎他人」。也许,它来自基因,但绝不是由基因决定。它是自我和环境杂交出的品种。说简单一点,「集体记忆」就是很多人的基石。60 年代生人的老前辈们,无论事业多么有成,吃饭不会浪费一粒米,七八十年代的很多地方,会一直偷生,生出女儿直接弃婴,直到有个儿子为止。这种观念性的基石对人的塑造,远远超过基因本身。而这种观念性的东西,往往来自环境。可能是家族的,也可能是社会的,甚至,现在看来,某些可能是全人类的。

回到个体上,每个人的基石都不一样,这种参差,也造就了一个无比复杂的社会网络。很可怕的一种,就有些类似《西部世界》,人类 vs 机器智能。马上要发射的载人航天会送三明宇航员进入空间站,生活 6 个月,刚刚结束的一次旅行是 3 个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环绕地球生活,将不再是个问题。我们的孩子,一生下来便进入一个读屏时代,我两岁半的娃娃会在我看手机的时候问我,你是在看朋友圈么?

李如一在一天世界里到「Neil Postman 认为印刷术的发明让成年人得以拥有秘密(因为儿童不识字),遂而造就了童年这一概念:童年即无法接触这些秘密的时期。但电视文化的出现让秘密不再是秘密,儿童和成人的区别渐渐消失。Postman 在七零年代末写这书时看到的主要是儿童变得越来越像成人,如今的日本我看到的是成人变得越来越像儿童。」不仅仅是日本,在我眼见的世界各地,在 TikTok 流行的所有地方,不需要再区分童年和成人。

这些问题都在让我思考,基石的标准和定义可能变了,可能已经变了。我也逐渐怀疑自己曾经坚信的那些人类共性的美好和美德,是否会因为机器的「智能」而改变。至少,我觉得一个项飙、一个罗新、一个李如,一个…是远远不够的。

回到今天的开头,李如一在写竖排中文现状的时候,结尾是这么的:

敝人凡事不喜欢先问为什么。既然已经可能,就放手去写,去读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计算设备上推广竖排,并不是反对横排,也不是要让大部分横行的中文用户转为直行(虽然那样会很不错),而是要让想要直行的中文用户知道,二零二壹年的今天,此事可行,而且不难。所有要修的地方都可以慢慢修。

我,在此,强烈建议订阅我这份默默无闻的 newsletter 的各位,把上面这段话仔仔细细阅读几遍。在我看来,这段话,阐释了当今一切互联网的弊病。之后,请重温张爱玲所说的: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能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个底子。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11

2021-09-15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一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63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80。

最近 newsletter 都是周一午休写,周二午休改,设定了周三一早九点发送。但是忙碌的九月打乱了节奏,上一期因为是自己思考很久的一些痕迹,通过写作梳理了一些思路。而本期的 newsletter,我只有很粗略的一个大纲。写作这个行当里,有一句名言,你永远不要把后厨给客人看。想了想,就顺着这个大纲,让大脑自己流淌,写出什么发什么。

本期的想聊的主题是,提问。


我的提问三原则

学会如何提问,比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重要很多。

举个例子,各种知识付费的平台上,最喜欢做的一个内容,就是听书。对于听书,时常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听书无用,书还是要自己读。另一种是,作为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听书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也有人来问我,听书好不好,有些付费的可不可以买。我确实没办法回答,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好问题。拿我自己的体验来说,去年有一本特别火的《How to take smart notes》,在各种效率平台上广泛传播,也诞生了诸多的衍生品。我有限的英文水平,粗粗读了一遍,就放下了。今年这本书有了中文版,我用了几天时间,读了一遍,发现外界依托这本书总结的各种经验,于我都没有什么用,而全书对我帮助最大的一句话:不要在乎你的笔记从哪里来,而要关心你想让你的笔记到哪里去。鲜有人提。

我总结这是「提问」的第一原则,要明确自己的前置条件。

不论我们发出何种疑问,都是且只能是通过自己的经验,而我们的经验在遇到新问题时,并不靠谱。经验这个东西,就像是导航软件,只能借鉴参考,不能无脑跟随。我们随口提出的问题,很可能自己没有验证过,网络上也许有答案,或者就是个伪命题。就像听书,问我听么,我只能回答听。但是,熟悉的领域我从不用听书作为信息获取的渠道,不熟悉但是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往往可能先听几本,而完全不了解的领域,自然是先找本权威的书,上一门大师的课,打通任督二脉再说。

「提问」的第二个原则,不用刻意追求答案。

经常有人说一句「懂的人自然懂」,第一是大家在信息上没有偏差,你是教授我也是教授,你的业内黑话我全都理解,第二是很多东西,它就是跟不了判断。有些人是带着答案来提问的,所以他要的往往不是正确答案,而是被问的人,给他一句肯定。有些人,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问题是什么,任何答案都可能适得其反。

我们从一个问题那里最想得到的是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思维逻辑,而从一个答案里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数字,一句话,一个不由分说的结尾。

所以我经常推荐别人看自传,尤其是大量描写了失败过程的自传。成功都是加码的,人们通常对自己的肯定都要大于否定,而习惯忽略环境变量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失败的部分不会,成功的人,普遍更加珍惜自己的失败经验。

「提问」的第三个原则,问一个好问题,往往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问题。

这是我读书的一点经验,读到一本让我拍手叫好的好书,如果问我最大的收获,几乎都有一条,这本书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给我,它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脑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小种子就生根发芽,带我去到本该去的地方。

这就是成长的过程,一个疑问接着一个疑问,解决一个问题又来一个新问题,我们不断前进,不断总结经验,不停升级打怪,游走在这场关于「人生」的无限游戏中。

本周我读了什么

提问的智慧中文版(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

成年人法则 - Miao Yu | 于淼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10

2021-09-07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十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61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80。

这几年综艺节目看得极少,所以看到上期提到的《再见爱人》有点儿出圈的意思,内心还挺高兴。尤其是当下,除了一些亲密朋友,我对外不做任何推荐。也许在 newsletter 里倒能任性一点。

这个节目是因为老狼推荐了郭柯宇的新专辑,我才注意到的,因为她安静好多年了,一下子冒出来,又是出专辑,又是参加节目,看起来想适应一下现在的流量社会,但人物刚刚发的稿子,让我更喜欢她了。

里面有一段特别打动我,还做了摘抄:

节目里有一段,章贺骑车要拐弯,看后面有没有车。我说没有车,亲爱的,走走走,别撞着。我会靠在他身上说亲爱的,你能知道那不仅仅是爱情吗?有的时候变成朋友,反而才会有这个很自然的称呼。比爱情深情多了。我不会暧昧,我抱他就是真诚地抱,觉得彼此都挺不容易的。我们俩缘分这一场,到了大自然这么壮阔的地方,天地间儿女情长太微不足道了。爱情太渺小了,或者说它的层面有一点单薄。你温暖我,我也要温暖你,我们要有情有义的。

也真得是这样,当我们能自由的感受天地大自然那种奇妙的时候,会觉得人生如此渺小,很多心结、放不下、郁闷,在壮阔之下微不足道。现在早就是资源过剩的时代了,纯粹的饿死人已经不存在了,如果能换个视角,改变一下方向,重新感受、审视自己的生命,这辈子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好多好多。

不知不觉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写了 10 期 newsletter,本期正好聊聊:生命周期。


如果去网络上搜索「生命周期」,更多的内容是指向产品生命周期这个概念。是指产品从准备进入市场开始到被淘汰退出市场为止的全部运动过程,是由需求与技术的生产周期所决定。很多产品都是昙花一现,或者三五年之后被人遗忘,被新技术造就的新产品彻底取代,好一点的,会自我革新不断升级。

举个例子,汽车。在未来,电动车替代燃油车应该是很大概率的事情,油车会变成古董般存在。往前看,最早的马拉火车,蒸汽机车,燃油机车,电力机车,就是一段段工业技术不断升级,革命自我的历史。这些产品服务完自己的生命周期,也就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往近一点看,新时代的小朋友们是铁定无法接受功能机的,或者没有 QQ 和微信的那种手机。我小时候,能有一个可以打电话的手机,是财富的象征,我父亲费了很大功夫搞到一台波导手机,足够炫耀很久,这大概是 20 多年前的事情。20 年,功能机的生命周期。如今,苹果的 iPhone 1 年 1 款新机,如果没有大的创新,股价随之暴跌,人们对于新产品生命周期的期待,从 20 年缩短到 1 年。

我还想到几个有趣的生命周期。

七年之痒。祖辈流传下来的很多经验,都浓缩成了民间谚语,智慧结晶。很多时候,我们试图突破这种禁锢,但是往往发现不过是在一遍一遍轮回。婚姻有没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呢?一段热恋之后,同居已久,我相信爱情的趣味是会褪色的,但又像嫁接的古树,上面长出任何可能都不意外,是朋友,是亲人,是爱人,都是,也都不是。如果我们没做好准备,冒然踏进来,那就容易估错自己对这段感情的生命周期。一辈子?不一定一辈子都是爱情的,或者说,不可能一辈子都是爱情的。这是常识,却也是很多人走错的开始。

生命。这本应该是生命周期最原始的意思,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消逝。但「人」这个物种总是在对这个过程发起挑战。而挑战也开始有了一些有趣的反馈。

比如脑机接口,我十分看好它在未来对残疾人或者健康人的辅助加成,如果技术逐渐成熟,它将当之无愧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一套钢铁侠的衣服,当我们用「意念-神经-电信号-机器智能」来驱动自己完成那些看起来无法完成的事情,这个世界的趣味会增加很多。

比如云,大数据存储,有一部电视剧《Upload》,和我很早时候写的一个短篇大纲类似,人可以在死后,选择把自己的所有意识上传,不同价位对应着不同的生活,在那里,继续自己的生命,也可以随时和还在世的亲人联系。对于生命的延续,我个人喜欢两种思路,一种是作品,有传世之作,这个人在某些方面就等于永生,但作品也一样有生命周期的,能传世是很难的,像苏格拉底,像华盛顿;另一种,是很世俗的,《寻梦环游记》里提到的那种,你还在另外的地方活着,直到这个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你也就彻底消亡。

我喜欢后一种。

关于生命,还有一点,人体的基因、细胞,终生目的就是不断繁衍、继承。但人的细胞大概经历六个生命周期,就消逝了,一次完整的新陈代谢可能是 20 年左右,也就是说,就算一个人身体健康,终生没有疾病,大概率活到 120 岁,也就死去了。现在的各种生物制药,还没看到可以突破细胞本身生命周期的。基因剪辑是一个方向,但它会带来什么,也许是人类无力承担的。

把视线拉回来一点看,我经常去大望路那边的庆丰公园溜娃,从东门进去左转,沿着缓坡走 100 米,有一个被保护起来的古树,200 多岁了,经历了几个世代变迁,它依然在那。人呢,大概率 120 岁就挂了。有句郭德纲总说的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如果再走远一点,去去西北、川藏、云南,任何一个可以扑进去的大自然里,那片一望无垠,就是生命周期这四个字最好的注脚。

我们的人生,有时候太微不足道了。如果今天开心一点,明天开心一点,是不是一辈子就开心过去了呢?一辈子,也才 120 年罢了。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9

2021-08-31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九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58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也提升至 80。

近几年,纯粹在专辑上吸引我的,只有郭顶的《飞行器的执行周期》和 Gred Holden 的《Chase the Sun》,Gred Holden 也是 James Blunt 之后我最喜欢的一位歌手。更多时候,现在的歌手们已经习惯了用 EP 替代专辑,一首一首单曲发来发去,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偷懒的行为。专辑本身是有它自我成长的逻辑的,用心与否,一张专辑便可判断。

上一期我提到五条人的两张新专辑,就是一个相对饱满的故事,整体性和艺术意味都很强。而左小祖咒去年出的两张子母专辑《台湾》《我爱台湾》,更是趣味十足。

为什么如今歌手更喜欢 EP 而不是专辑呢?我想顺着这个问题聊一聊本期的话题:环境和改变。


是环境改变,还是改变环境

上面说到的偷懒,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最早是从抖音开始,作为目前短视频界的王者,抖音一再挑战人们对于娱乐属性的阈值,更有研究得出当代人的吸引力法则:如果一首歌开始 5s 没有吸引住你,人们便会切换下一首。最广为人知的,因为这种改变而崛起的歌手,就是 Billie Eilish。在听过她的新专辑《Happier Than Ever》之后,小破不入渠写

听 Billie Eilish,整个过程有点像经历「邓宁·克鲁格效应」。

你第一遍听 ocean eyes、bad guy 的时候,感觉抓耳、好听,这个时候你身处「愚昧之山」。

你开始听 bellyache、when the party‘s over、xanny,觉得听不明白,这个时候你身处「绝望之谷」。

等到你听了几百遍,真正沉入 Billie 和 Finneas 的世界里,听清楚她的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符,每一轨音效,每一颗情绪的颗粒的时候,你就走在「开悟之坡」上了。你会意识到,她绝不只是一个天才那么简单。

她是时代背景和个体天才碰撞在一起,被技术和社会肌理互相摩擦产生的火花点燃,最终引发的一场聚变。

在 Happier Than Ever 里,我明显感觉到那座「愚昧之山」变矮了,听了两轮,我似乎就已经站在一个更平缓的「坡」上。这或许是 Billie 变成熟的一个标志,或许是我变成熟的一个标志。

我在写本期话题的时候,也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环境」和「改变」作为关键词,可以有两种解读,一个是环境造成的改变,一个是改变环境。对此,我想分开聊聊。

前者经常是被动发生的,我们因为各种情况,从一种环境切换到另一种环境,总要做一些改变,比如上大学,刚刚开始工作,结婚,有了孩子,大多数时候这些情况都发生在我们没有准备好或自以为准备好的时候,很多习惯也随之改变。

这一点,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来自朱迪斯•哈里斯 (Judith R.Harris)的《教养的迷思》,书里谈到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原生家庭,不是内部,而是生活的社区、学校,每天一起打打闹闹的那群小伙伴们。孩子的行为是受自己所在群体的影响,家长们其实完全不用自作多情,觉得自己可以伟大到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当然,来自基因遗传的那一部分不可避免)。

其实这有力地解释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有的单亲家庭孩子非常努力、出色,很小就知道分担家庭事务,而有的则是问题不断,越来越不听管教,如果单亲家庭这种原生问题是必然的、统一的,那就无法说通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朱迪斯在书里说到,她们对一种群体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就是那些父母突然离异、或者一方因意外去世的,这些孩子本来不是单亲,但因为意外成为单亲家庭,家中失去一个经济支柱,生活压力大增,不得不尝试更换环境,降低生活成本,这些单亲孩子不可避免地换到了一些环境相对较差的社区生活,接触了很多社区内的问题少年,逐渐,自己也成了问题少年。这才是单亲家庭孩子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对比我自己,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我在家中是从来不说脏话的,似乎这根神经可以自动关闭,在外也是随时随着环境变化,如果是一群不怎么说脏话的孩子,我就不说,如果是一群比较混混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我也会主动去说。这可能是我自身的一种社交选择,随着环境的变化,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

所以,环境的改变,对人的行为其实有很大的影响,但我们更喜欢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环境。也许是后者的成就感更强,更容易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施展在聊中国历史的演化时,引入了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地理环境,并且塑造了一个草原-大陆的政治模型,因为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等等,经常性会发生草原帝国攻击内陆的情况,蒙古、大金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是环境导致的被动改变,所以当他们成为帝国之后,也不主动接过政治大旗,每一次草原帝国的侵略,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酒足饭饱之后,还是要回老家去,回大草原的。

而第二种解读,改变环境,往往是主动出击。比如,不满现状,为了某些兴趣和理想,突破自己,改变自己,环境也往往随之改变。

对于这种主动改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我们是先有的所思所想,才有行动么?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如果我们先让自己行动起来,改变起来,改变也就真得发生了。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如果你每天起床,对着镜子微笑一下,那这一天,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也可能更好的处理和应对。不需要先做心理预设,说我今天一定要努力工作,或者要微笑待人,只需要到了办公室就先泡杯茶,整理一下工位,检查一下邮件,很可能自然就进入了不错的工作状态。

我最近在看一档婚姻观察纪实节目《再见爱人》,里面一个目前婚姻有着严重问题的嘉宾王秋雨说:其实心里也知道,很多困难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困难,你所认为,我做不到,我改变不了,我就是这样的人,但当你愿意为她做出改变,可能就真的改变了。

让行动走在语言前面,改变也就随之而来。其实改变,不需要多大的心理建设,要么是外界环境突然变化,你不得不做出改变,要么,你先动起来,改变一两个微小细节,改变也会自然发生。

本周我读了什么

《结婚是一场共谋,离婚也是》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听歌系列之直到对的人来

2021-08-31 08:00:00

偶然在微博上看到老狼推荐,郭柯宇的新专辑《直到对的人来》,找来一听很喜欢。歌曲有些复古老情歌的感觉,歌写得认真,音乐做得也很认真。要知道,1995 年电影界下了两场大雨,一个是夏雨,另一个就是郭柯宇。

后来才知道,她参加了芒果台的《再见爱人》,纪实节目也在追。配着节目再听,更喜欢了。

觉得她的歌有时候像万芳。

叁拾一周:No.8

2021-08-24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八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56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60。

五条人发了两张新专辑《一半真情流露,一半靠表演》《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从销量上看并不符合他们出圈之后的流量,小众音乐,还是小众。五条人在我看来已经不是简单的音乐人了,仁科身上有很强的哲学气质,我很喜欢,阿茂是一个柔和版的左小祖咒,他们这个组合的灵气与魅力,缺一不可。他们是如何把自己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的确很奇妙。

这让我想到本期想聊的话题,基因和默认。


电脑出厂是有默认配置的,智能手机也有,它们带有一个操作系统,意味着它们的参数和软件,是可以自行调节的。这一点,和一般的电器不同,一个电饭煲多久可以蒸熟一锅米饭,基本是固定的,你换一个电饭煲,该是多久还是多久,但电脑和电脑、手机和手机,不是这样。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不一样,即便是 Android 系统,小米和华为也不一样,OPPO 和 VIVO 也不一样,这种不同是非常直观的,体感上拿到手就会觉得不一样,你可能喜欢这个,我可能喜欢那个。时间久了,大家都有各自的使用习惯,一半是自己的喜好,一半是被系统培养。被培养的这部分,我好事地把它定义为「时代基因」。

在大学期间,我偶然间接触到一个领域,「Windows 美化」,从寻找一张好看的壁纸开始,到换图标,换字体,换操作界面,修改注册表,寻找各种好看好用的绿色软件,后来养成了一些使用习惯,还写了一版《Windows 装机手册》。以此为开端,懵懂之间我认识到一个道理:搜索很重要,原来这个世界的大部分问题都已经有了答案,只是我们不会搜索。

从搜索开始,又强化自己的搜索技能,去认识一些牛人,知道了 Chrome,知道了 VPN,沉迷一些技巧手册类的东西,开始想要表达,有了自己的博客。逐渐成熟的过程里我又认识到一个道理:语言的魅力,原来这个世界上是人人都可以发声的,只是我们早已习惯了被安排了应该如何发声。

这些道理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我的「时代基因」。

后来,偶然接触到了 Apple 这家伟大公司的产品,iPhone、Mac,发现不需要任何修改,默认值就很好。然后一直用,用到今天,也没想过再换。工作时间有时需要一台 Windows 电脑,每次拿起来,都很陌生,也不习惯,不仅是和 Mac 不一样,和我以前用的那些 Windows 也不一样。有几次动手按照记忆中的手册,重新安装了一些插件、软件,做了简单的美化处理,但在用完后都草草收拾一下,回到自己的工位打开 Mac,感受一个系统可以带来的美好。

这种习惯成为基因,就会开始复制和繁衍。比如生活上的习惯,我开始关注一些不用怎么动手动脑就能提升幸福感的小东西,在欣赏各类作品的时候会特别注意作品身上的质感,听的音乐也变得小众起来,读的东西往往开始带有社会性,喜欢短篇多于长篇,等等。

默认值的改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我的不断提升,就像打游戏里的升级打怪,随着阈值变高,默认值也变高,另一种是直接改变基本参数,对基因进行修改,比如游戏里常见的作弊器,主角一出场,不是 30 条命,就是无敌。

上面聊的其实都是前一种,也是我习以为常的一种。但前段时间,读库老六在一个音频节目里和潘采夫聊天,对比大城市和小县城的生活,各有利弊,大家也各有选择。过程中,潘采夫提到一句让我眼前一亮的话,他认为宗族家庭中的那些家族习惯,也未尝不是一种基因。那些仪式感的东西,根深蒂固地、一代一代地传承着,这种很地方、乡村的士绅社会里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想要改变它是非常难,甚至是不现实的。

回归到自身,之前读过一本小书《哲学与幼童》,内容忘记得差不多了,但书里一些思想还有些模模糊糊的印象,简而言之,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孩子本身有他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逻辑,我们不能预设他们「什么都不懂」,在他们提出自己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对待,而且这些问题,往往非常具有哲学性,如果我们愿意深思,也许对自身的帮助更大。这些思维、逻辑,有一部分是来自基因的,另外一部分,是在我们和他们都不自知的情况下使他所接触到的生活环境,在他们大脑中建立了某种链接。

我举两个小例子,我家的小朋友,2 岁半,认识的东西肯定不多,最喜欢轮子、车、大飞机、挖掘机这些东西,终日沉迷。前段时间,我带他坐了一趟高铁,很兴奋,开在桥上的时候,突然高兴起来,转身对我说「大高铁飞起来了」。我趴到他身边,从他的眼睛里向外看去,确实和飞起来一样,但如果坐回自己的座位,景象就完全不同了。同样,开车在路上的时候,每过一个过街天桥,他总喜欢说过大洞了,直到有一天我和他打车才发现,从他的位置看出去,那天桥就像是一个大洞一样。

此外,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带他坐地铁的时候,告诉他不要越过黄线,掉下去是很危险的,他很认真地对我说,「嘟嘟不能掉下去,嘟嘟要是掉下去了,嘟嘟就变成地铁了」。那时候,我一半在笑,他为何这么可爱,一半在感叹,他们果然都是哲学家。

其实默认值是可以调的,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他们从生来就习惯听别人的安排,这个可以吃,那个不可以吃,这句话可以说,那句话不可以说,从没有问过为什么。所以当他们拿到一个手机的时候,开机什么样,就什么样,装了什么软件就用什么软件,大家用微信,我也用微信,这种「别人什么样,我就什么样」不知不觉便成为了一种「基因」。

还有一些人,会意识到默认的不一定是好的。他们开始寻找,开始努力,开始挑战,开始不可避免地反对宗族里的既有模式,想办法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基因」。

这两种生活方式,我无权评论好坏,更无法说清楚对错,只是我恰好选择了后一种,也可能是和我固有的基因殊途同归,无论如何终会走向后一种。我更没有权力把自己的「时代基因」繁衍给别人。但我时常困惑,我爱听李志,每天在家里放二手玫瑰,喜欢 NBA,这两年读莫言上瘾,家里全是汪曾祺的书,小朋友没得选,可能已经遗传了我的「时代基因」。

只希望,他可以去检视在他没有选择权的时候我强塞给他的默认值,是不是他喜欢的,并且,他有勇气去改变。至少,我不会告诉他「什么事就应该是什么样的」。黄执中有句话说得好,人都是用自己被爱的方式去爱别人,每个人给人家的都是他所谓得到当中最好的部分,但这部分是真得好么,或者说是他爱的那个人希望得到的嘛?我觉得不一定。

我也时常反问我自己,我的生活和生命过程里,真的有一些是好到可以默认值开箱即用的么?或者只是大家都这样,我也就这样了?

很抱歉,今天的 newsletter 是一封纯纯的 letter ,如果非要说 news 的部分,就请大家去听听五条人的两张新专辑吧。


我的 newsletter 目前没有做任何宣传,除了使用当前的工具进行发送外,还同步到我的个人博客中,有人专门发邮件来问我订阅地址,对此表示抱歉。订阅地址以后也会附在下面,当然,如果你们喜欢哪一篇,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阅读。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Hi, Obsidian

2021-08-18 08:00:00

折腾无休无止

尝试一下传说中的 Obsidian

叁拾一周:No.7

2021-08-17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七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55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60。

家庭旅行之后,被要求居家隔离 7 天,做两次核酸。今天终于重新坐回电脑前,突然对独处有了新的想法。

本期就聊一聊,独处。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一直把这句话当做书本上需要背诵的标准答案,至于来自书本上的内容,多半在考试之后,就抛诸脑后了。这是我在学生时代一个非常神奇的技能,那时候,有的老师要求背诵某个段落,我能在极短时间内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因为背完可以出去玩,可以早放学,我常常是第一个举手走过去的。奇怪的是一旦背诵完成,走出校门,就忘得一干二净。后来明白,这只是恰好运用了大脑的一些技巧,完成了背诵。这跟掌握知识,没有一点关系。现在想起来,对自己当时的投机取巧,难免有些后悔,以及不好意思。

相比之下,我是一个很能「独处」的人,直到我发现这是一个骗局。刚工作的时候,每到长假,我可以在家里待上七天,除了吃饭之外,不出家门,有两年的国庆假期,我一口气读完了《光荣与梦想》和一套王晓波全集。当别人提起独处的话题,我虽然很少表态,但是内心中有着莫名的骄傲。

可是后来发现,一个人在家读书、看电影、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最后还是要在网上找人交流,对于社交的欲望反而更强。就像现在写 newsletter,本质上也是希望和人交流,希望不屈服于各种平台上恶心人的条款。唯一的区别是学生时代大多是面对面,而且你感兴趣的东西朋友又不一定感兴趣,现在,无论多小众的喜好,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同好,交流的成本变得极低,交流的欲望随之增加。

这种欲望的增加,我认为也是「娱乐」必然兴旺的原因。1980 年代初,乔布斯率领团队研发麦金塔电脑时,曾想将这台电脑命名为「自行车」,取其帮人类大脑跑得更远之意。但麦金塔最终败给了 PC,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开放的 PC 系统上拥有更多的游戏。而当乔布斯东山再起,无论听音乐的 iPod、刷微博的 iPhone 还是打《愤怒的小鸟》的 iPad,都成了新的娱乐首选。

独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本身可能是个伪命题。人是群居性动物,必须、必然要有社交,不然不会开心。顾衡,马斯洛那个五层楼的需求层次理论,罗素就笑话他,说最高一层叫个“自我实现”。连个做烧饼的都没有,你能实现个啥呀。

其实我觉得,可以把马斯洛的话翻译一下:人需要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去思考。最近两个星期,可以用马不停蹄来形容我的生活,每天有很多非常实际的事情去做,大到签合同,小到在支付宝里交个电费,几乎没有任何时间阅读、记录或者思考。这些正是我认为独处时最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的「独处」,在现有的网络环境里,已经变得不现实。不论是我们主动还是不得已把自己交给社交,参与到网络世界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对于这种节奏,斯图尔特·布兰德认为,「我们变得太过短视了。所有东西都变动得非常快,所有人都在同时干多件事情。投资也是为了获得短期的回报,民主政体也是被短暂的选举交替的循环所主导。快速的进步是好的,但它也是过于投机取巧了。当一切都在快速变动的时候,未来看上去就像明天一样。但是真正重要的是 10 年或 100 年之后的未来。」

在这种「快」之中,不停有人出来喊,我们要慢下来,或者干脆躺平。但真正能慢下来的人,屈指可数。比如,不用微信。人物前几天刚刚采访了几个不用微信的人,我觉得大家能多一个视角,非常好。

这几天,关于阿富汗和塔利班,沸沸扬扬,成为了全民皆讨论的话题,关于此,我的了解十分有限,对这一话题也很感兴趣,但在看过政治学者、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宗教研究者、知识分子、国际关系学者以及大量的书和边角料之前,我恐怕不敢轻易和别人交流。而这些东西,不找一个独处的时间恐怕很难吸收。这也是如今我极少在网络上做「表态」的原因,不懂的地方,先去弄懂它,弄懂之后大概率不需要再表达了。

人需要独处,人也离不开社交。要考虑好,独处是为了什么,社交又是为了什么。我们可以选择躺平,可以选择丁克,可以选择一切自己喜欢的选择,但是选择往往意味着,我们要承担选择的后果,如果无法承担,那我们极有可能是在作恶。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6

2021-08-11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六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52 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60。

上周家庭旅行,暂停一期 newsletter,这种偶尔的偷懒很容易让人获得成倍的幸福感。之前提到的顺序感,是需要偶尔打破它的,比如这次的旅行,就是打破自己习惯的生活节奏,打破每周双休,工作日早九晚五上班的习惯。

做事的顺序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犯错,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墨守成规,被一种规则绑架。而偶尔的跳出来,就是用另一个自己观察自己,换一个视角体会生活的意义。改变,往往不在某些重大时刻,它通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忽然想开一件事,做了一个小决定,对某人产生好感,或者像我一样,偶尔过安检,故意不摘下背包,刻意营造一点冒犯,这些行为都能在细节上给自己一些反馈,感受到生活真实存在。

人们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面对面的交流,哪怕是碰撞都少得可怜,生活瘫缩成两个世界,他人的一颦一笑,不再有人关注,而屏幕里即便知道是演戏,也努力跟着共情。我经常在地铁上观察那些沉浸在虚假世界中的人们,每当这时,就会想起《黑客帝国》里的蓝色小药丸。

本期聊一聊:推荐。


没错,我终于要开始推荐「内容」了,这本该是 newsletter 的固定板块。但我有自己的原则,简单概括两点:第一,我不想推荐独立的文章,我希望推荐一些「人」,一个可见的活生生的个体,但我有必要解释一下,比如《人物》杂志,比如《读库》,我是把它们当作独立个体看待的,也就是说它们是符合我的筛选标准的,因为它们有着明确的风格,或者说个性,恰好是我喜欢的那种。

第二,这些内容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的,即便现在看不出来,它也会逐渐显现出来,代表了我在某个阶段,准确地说是很长一个时期内所关心的话题,它们由某些人写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自成一派,比如教育、城市规划……然后你会发现,作者 A 会被作者 B 引用,作者 C 会提到 A 和 B 的不同。当这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一个人大概率是可以对这个领域或者话题发表一点自己的意见了,比如在自己的作品或者和朋友聊天中,聊一聊美国政治,经济建设,巴尔干地区混乱的历史原因,我一定是愿意听一下的。

在我看来,单篇的文章没有意义,或者说「推荐」一个个单独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文章背后的人和他付出多年精力关心的问题,以及关心同样问题的不同人之间的联系,才是我们应该关注、了解和学习的。

我在第一期中说的连汤带水,其实可以理解为上下文的意思,不管我说什么写什么,我希望把环境交代清楚,把背景交代清楚。简而言之,就是我是在什么情况有了这样的判断。这跟段老师提到的,现在流行的一些 B 站 up 主在做的事情一样,有些人说的是准备,有些人说的是机会。准备有套路,可以学,机会则毫无指导意义。我想聊的,也是我的准备。

我推荐的当然是二手知识,但我不希望它成为你的三手知识或 N+1 手。我有能力解构、加工、分析和整理多篇文章,所以这些二手知识在我手里就像是后厨准备的食材,当我端出来的时候,它应该是一道完整的菜。即便可能不好吃,可能少了一些佐料。但它是一道用心的料理,我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也许是刀工,也许是味觉。 也许不久之后,我会做出几道招牌菜。

今天,主要想推荐两篇文章,第一篇来自 GQ,是对郑州暴雨一次很好的侧切描写,时间顺序,采访几个亲历的人,写法上有些老派的新新闻主义。重要的是,在这种大型自然灾害面前,能够老老实实做一份记录,其实事后再看是最珍贵的。很多热点的文章,辞藻华丽,东拼西凑,投机取巧,在重大事件正在发生时,除了添乱没有任何帮助,而事后,又把事实搅成一片浑水。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关于「记录」的记录。

《读库》的选稿标准里有一条说:

如果您的文章试图以小见大,或直接以大见大,以探讨人生终极问题和家国大计为己任,我们也要对您敬而远之。我们要的不是高度的概括性,而是极度的细部展示。具体地说,如果一篇三万字的稿子,其第一段提到的某件事、某个人,有可能被写出三万字,那么这篇稿子就显得大而无当了。我们要的是“对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我知道得很多很多”。

推荐:《郑州暴雨前后,一座城市的时间表》

第二篇文章,自然是想对暴雨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暴雨,我查到的官方说法是这样的:

台风。台风“烟花”虽然距离我国还有小一千公里,却远程控制了河南暴雨。在“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在河南集结成雨。

地形原因。偏东气流在河南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地形导致降雨范围集中,雨势更强。

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导致降雨持续时间长。目前只有等台风“烟花”更靠近我国后,环流形势出现调整,截断水汽来源,河南的雨才能停。

说实话,这些原因,无法满足我,更像是一种搪塞语言。所以我查到了下面这篇文章,也了解了,不只是郑州,全世界在环境保护上,都正在遭遇空前挑战。恰好,在我写这封 newsletter 的时候,看到一条新闻,帝企鹅可能因为气候变暖而在 2100 年灭绝

2100 年,是一个努努力,我很可能还活着的年代,而在我活着的年代,有可能看到南极的冰彻底消失,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们一直在见证一些「奇迹」,有些让世界改变,有些让人类改变,有些让生活改变。但这些改变,有些好,有些缺很糟。

推荐:《不只郑州暴雨,欧洲洪水、北美野火,气候变化在提速?》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5

2021-07-28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五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45位。我的下一个目标是 60。

最近还是在思考 newsletter 的选题和它的组织结构,「表达我的观察」,是最初的愿景。但是如何表达,表达什么主题,一直在思考中,「叁拾一周」是一个很独立的小项目,我有很多独立的小项目,比如整理读库年表,整理李志的全部歌曲和作品,整理一篇王小波小传。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似乎我的大脑是割裂开的,我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与生活中的自己毫无瓜葛,同时,我很享受这种割裂。

我希望这个小项目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产品,在带给你们一些愉悦之前能带给我足够的乐趣。做 XX 事会让我快乐,是我选择做一件事的第一原则。

本期聊一聊:顺序。


如果我们在一个名词后面加上「感」,往往这个新造的词,就变得有些哲学意味,也容易让人停下来思考一下。比如,焦虑 - 焦虑感,幸福 - 幸福感,顺序 - 顺序感。

我开始重视顺序感这个词,是因为 Flomo 创始人少楠的产品沉思录里 Fonter 提到,「做事情顺序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问自己,这个事情的顺序是不是这样子的」。Fonter 举的例子是疫情期间,每天只要一起床,就出去健身两个小时。这就是一种顺序。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某一天没有任何目标,没有任何具体的事情和计划要做,浑浑噩噩地度过一天之后,也知道自己还是完成了一件事,健身两个小时。

它会让人安心。

上一期中我说道,我们学习知识,应该是用来做决策的,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前几天叶三在微博上,「思想理论水准再高,不能贯彻于行为,无法做到言行一致,就一钱不值 ​​​」。盖伊·特立斯(Gay Talese)在《王国与权力》一开头就说,「消息如果不被报道,就没有任何影响」。同样的道理,学习再多的知识,如果不去用,那就等于没学。

我们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思考是为了做更好的决策,决策是为了减少错误。而思考,要消耗大量精力。如何管理我们的精力,就是打造最坚固地基的根本。市面上对于精力管理的书籍、课程很多。从不同视角提供不同方法。比如如何增加专注力,如何使用 GTD 规划任务,如何高效办公…在我来看,它们要做的事情都是想办法将一些事情梳理出一个流程,有了流程自然可以无脑操作,减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消耗的精力。

首先,要普及一个知识,我们每天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它有一个值,一旦我们把精力消耗在多任务来回切换上,就没办法把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如何保持精力、如何恢复精力,都值得学习,也有一些简单的办法。对于如何保护我自己的精力,大概有三种办法:

  1. 思维模型
  2. 工具
  3. 做事的顺序

思维模型,很好理解,遇见一个情况,如果可以调动我们已有的思维模型,就不需要一事一议,耗费精力去思考它。丹尼尔·丹内特(Daniel C. Dennett)写过一本《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里面就提供了很多好用的思维模型。

工具,或者说自动化工具。它纯粹用来解决我们在一些重复事情上的需要消耗的大量精力,可以交给工具的事情,就让工具来做,这才是我们和智能机器应有的合作方式,而不是被工具绑架。在 AI 领域有一句很有洞见的话:没有 AI 行业,只有行业 AI。如果这个顺序错了,很难做出好的产品。

最后,就是做事的顺序。比如,用日历,而不是 Things 之类任务清单工具,其实也是一种顺序,任务是一种重要程度,而不会给人一种直观的顺序感。还有一种顺序感很有用,拆东西的时候拆下来的部分,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摆放好,装回去的时候反着来,就不会出错、遗漏。

如上述,其实思维模型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工具,而所有的工具,都是为了给自己做的事情创造一种顺序。有了顺序,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不用再耗费精力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去思考要干什么,只管做就好,如此,自然能省下大把的精力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

比如我自己,就很喜欢 IF…THEN… 这个思维模型。只要我上了地铁,就打开电子书看;只要我到了公司工位,就先烧水-检查邮件;只要我有一个想法,就马上记录下来…

这些很小的习惯,往往在生活里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不需要再消耗你的精力。还记得么,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这里省下来多少,那里就多出来多少。

最后,分享一个你一定听过的著名禅宗故事:

小和尚在寺庙修行很长时间,仍不得要领,问老和尚:“师父啊,怎么修行才最好?”

老和尚回答:“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打坐的时候打坐。”

小和尚就觉得很奇怪:“我不正是这样吗?”

老和尚回答:“你吃饭的时候在想睡觉,睡觉的时候在想打坐,打坐的时候在想吃饭,此不同也。”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人类真是一个可爱的物种,伟大又如此卑微

2021-07-22 08:00:00

7 月 20 号发生了两件事,一个是 7.20 郑州特大暴雨,超级自然灾害,还有一个是贝索斯的太空旅行,这两件事以时间线的方式呈现在我的网络上,对我冲击非常大。前几天,听看理想的播客,段志强老师提到一句话:^^历史的面貌是未来决定的,我们怎么理解过去实际上是我们现在的状况决定的。你的选择对不对其实不是选择本身决定的。^^我想顺着这句话整理一下我的思路。

现在的人们似乎有一种「历史」的狂热,关于历史的书籍层出不穷,用各种手法、角度重新介绍历史、解释历史。但他们都是站在现在回看历史,没有真实的历史,不论谁写的,资料如何详实,都不是真实的,或者说最多是部分真实的。我觉得这种「部分真实」对我们去观察现在和未来,没有指导意义。它可以起到一部分所谓的「吸取教训」的功效,但对真正的未来,它其实无能为力,未来也无法从这种部分真实的历史中推断。究其原因,就是科技发展和环境。

对于各种历史学派来讲,我比较喜欢在施展那里看到的理论,历史跟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促成很多历史事件的原因中,环境不可被忽略,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和大自然是相互作用的,哪一方都不能忽略另一方,一旦不注意,对双方的个体带来的都是巨大地不可承受的损失,比如这次郑州的特大暴雨,比如逐渐增加的稀有动物灭绝。

但是不论马斯克还是贝索斯,他们又给我了另一个维度,我们即将或已经拥有了突破这个星球自然限制的能力,现在可以眼见到我们已经有了将一些疾病转化为长期慢性病的能力,比如美国 FDA 批准近 20 年来首款阿尔兹海默症新药阿杜卡奴单抗(aducanumab),首个 HIV 成年患者的完整长效方案 Cabenuva。这些医学上的突破,加之脑机接口、基因剪辑、大数据医疗、CAR-T 疗法和面对疫情如此快速的疫苗方案,似乎长寿已经不是梦,如果大胆一点,将人类的碳基和电子的硅基相结合,「永生」也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了。

至此,我觉得时空在这里就分裂了。

一部分人追求遨游太空,寻找一个同样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一部分人,在灾难面前为衣食发愁。面对这种极度的宏观和极度的微观,我自己是混乱的。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写下来的意义在哪里,我只是想老老实实把它们记录下来,把我的所见所得,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期待未来的某个时间,我能找到一些答案。

《锵锵行天下》第二季有一期节目里邓李才教授讲到有没有外星人。他当时说:关于有无外星人这件事,我只相信两个信念。

第一个,一定有,原因是因为太阳绝对不是那么特殊的一个东西。像我们现在知道,太阳这样的恒星是最多的,银河系有两千亿颗,两千亿颗里大部分是类似太阳这样的星球。星系有多少呢?几千亿个星系,几千亿乘几千亿,这么大的一个庞大的数目里头,演化出一个地球这样的行星,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个信念是,我们碰不到。从地球这个角度来说,人类(中华)文明 5000 年吧,现代科学你算 200 年,而且现在尖端科学能够进行星际旅行,才几十年。相当于这个窗口很窄,但是我们地球上已经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了,那么多瘟疫。我是研究恒星的,我认为地球的终结一定是太阳的演化,那是四五十亿年以后的事情。但是现在如果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把自己灭掉了,所以人类存在那个窗口非常窄。所以这个时候,你说你要站在这个窗口里头,有外星人来访问,或者你出去找外星人,那个窗口会非常窄。

看到这里我很受震撼,我们再站在极度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一下,即便存在外星人,我们作为一种生命偶然存在在宇宙里和地外生命偶然存在在宇宙里,这两者能相遇的机会,在浩瀚的时间窗口上就是极度微观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我们本身,也可以忽略不计。

但同时,我还会被另一种极度的微观感动,它迸发出的力量似乎比发现外星人让我更受冲击,比如刘德华最近发的一个视频:一个认认真真工作 40 年的普通人

40 年和浩瀚的宇宙,有什么可比性么?人类真是一个可爱的物种,伟大又如此卑微。

我只能说,寻找人类的意义,和自己人生的意义,同样重要。

叁拾一周:No.4

2021-07-21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四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读者,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38 位。

想看 M1 Mac mini 踩坑记而订阅的读者,你们可能要失望了。我周一刚刚收到新的 Mac mini,在设置、迁移、使用上遇到了一些问题,目前还在整理和体验,后面会专门聊一下。简单来说,还是「真香」。

本期想聊一个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叁拾一周」将长期讨论的话题:知识的效用。


关于知识的效用

效用,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或投资的相对满意度的度量。对于投资而言,是指投资者从不同的投资组合中获得的满意度。

获得知识,相比「学习」,我认为它更是一种投资。我们投资了大量时间,获得各种知识。幼儿时期,学习生存技能,童年时期,学习考试技能,青少年时期,学习思考和判断的技能,成年之后,学习决策技能。这些技能背后,由各种各样的知识构成。

那么,如何去评价我们获得这些知识的效用呢?我们对自己获得这些知识的满意度又有多少呢?

比如说,小孩子学会走路、吃饭,不用带尿不湿,我们可以说他们有了基本生存的能力;考试,是学生时代最容易判断一个人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毕业后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选择一个喜欢自己的城市,可以作为评价知识效用的标准。

我再问一个问题,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么?有多少是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换取的,有多少是运气,又有多少是在运气来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抓住它?这两天,所有人都在关注河南的暴雨灾害。我在上一期提到,开车和游泳不单单是爱好,而是生存技能,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遇到郑州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时,会游泳很可能救自己一命或救他人一命。这时候,知识的效用已经最大化了,知识 = 生命。

关于决策判断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 5 月份出版了自己的新书《噪声:人类判断力的一个缺陷》(Noise: A Flaw in Human Judgement)。这本书对于我理解知识效用,提供了很大帮助。

书里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判断,也就是做决策。做好的判断,正确的判断,减少错误。我们学习再多知识,都是为了在某件事情发生时,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小到去哪里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大到一个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们的人生追求,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深刻影响我们今后的生活。由这些决策推进我们的人生,是否满意,是否幸福,可能是对知识的效用最好的评判。

卡尼曼对「判断」是有一个精确定义的:判断是大脑对事物的测量,并且必须形成一个客观结论。它的特点是,客观、可验证。万维钢在这本书的时候,提到一个例子:

张艺谋新片《悬崖之上》上映了,小王看完特别喜欢,给了五个星;小张看完不怎么喜欢,给了三个星 —— 这些不是判断。人们对电影的评价是非常主观的,你喜不喜欢都有理,没法论个输赢。但是,《悬崖之上》这部电影最终的票房能达到多少,这个是一道判断题。你可以不喜欢它但是判断它的票房会很高,也可以很喜欢它但是判断它的票房会很低,判断跟喜好无关 —— 而你的判断,至少在理论上,将来是可以验证的。

判断的目标不是为了打动人,不是为了表明立场,不是为了说服人 —— 而是为了接近事实真相,避免错误。书中提到这样一个公式:错误 = 偏差 + 噪声。偏差,是系统性错误,是打靶的时候枪有问题,永远偏向某个方向。噪声,是手不稳,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而卡尼曼厉害的地方,是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对错误来说,偏差和噪声的贡献是一样大的。减少噪声,哪怕结果都是偏的,也比既是偏的又有噪声好一倍。哪怕你不知道偏差有多大,也应该减少噪声。书里有论证公式和一些例子。

他的上一本书也正是在讲偏差。我们把一个效应叫做偏差,是因为很多人在这里会犯同样的错误。偏差不是毫无规律的错误,而是“可预测的非理性”,是大脑中的思维定势。关于如何避免偏差,以后再讲。相比偏差,噪声是完全不可预测的,没有方向性。那我们怎么办呢?

卡尼曼又给了一个关于噪声的公式:系统噪声^2 = 水平噪声^2 + 模式噪声^2。系统噪声是可以判断的,比如国际上都关注的人口问题,在这个时期各国出一些促进生育的政策是一定的,这就是系统噪声,但政策与政策是不同的,水平噪声就可以理解为这些政策的制定者这个人本身的区别。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公司的发展方向在一个时期内是规定好的,这是系统噪声,但是部门前后来了两个领导,行事风格可能大不一样,这些就是水平噪声。

除水平噪声之外的系统噪声,就是模式噪声。模式噪声可以理解为前后两个领导对同一个同事的态度。上一任领导可能喜欢话多的、爱表达自己意见的,下一任领导可能完全相反。模式噪声是一种相互作用,还有一定偶然因素。这里领导的喜好可以理解为一种稳定模式噪声。

所以关于模式噪声我们可以理解为:模式噪声^2 = 稳定模式噪声^2 + 偶然噪声^2,其中偶然因素是不可控的,红酒专家给一种红酒打分,他尝了一口,打了个分数 —— 过半个小时又尝了一口还是这个酒,他给出同样分数的可能性只有 18%。对于偶然噪声,最好的办法,就是过一段时间再做一次判断,给自己取个平均值。

到此,关于噪声的公式继续细化,系统噪声^2 = 水平噪声^2 + 稳定模式噪声^2 + 偶然噪声^2。

同样举万维钢的一段话:

稳定模式噪声是判断者跟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因为你的日常习惯,可能因为你从小的经历,可能因为你的知识、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你对某些事情的判断就是不一样。你可能因为自己是南京大学的毕业生而更喜欢聘请南京大学的毕业生。你可能因为自己认为体能最重要而最爱招体能好的球员进国家队。你可能因为自己曾经错失了治疗一个肺炎患者的机会而更倾向于让肺炎患者住院。你的稳定模式噪声,代表立体的、全面的、你独一无二的思维习惯。

卡尼曼的思路也逐渐清晰了,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判断,或者影响别人去做出一个判断,我们要怎么办?我们应该关注稳定模式噪声。关注你自己或者你想影响的那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做什么样的判断。

关于性格,传统的认知是这样的:你是个外向的人就什么时候都外向,你是内向的人就什么时候都内向。但是新一代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性格其实是个跟场景有关的东西。有的人在同辈人面前特别外向,在长辈面前特别内向,有的人正好相反。

我们都是和外界互动的产物,不要被大脑欺骗,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主观评价,时刻让另一个自己观察自己,弄明白自己在某种环境下面对某种情况时会如何如何,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减少犯错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才能获取我们所学知识的最大化效用。

最后多说一句,我们学习知识,应该是用来做决策的。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叁拾一周:No.3

2021-07-13 08:00:00

这是「叁拾一周」第三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用户,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30 位。

很偶然的一个数字,我在微信里简单聊过自己在做这件事,初期订阅的用户是 12 位,上一期发完就暴涨 18 个人,我一度怀疑是某人推荐了我的通讯,如果是这样,可以邮件联系我(地址见文末),也许我们可以交个朋友,也许有什么地方我也可以帮助你。上一期刚刚聊到,对陌生人或者说网络世界中一个不认识的人,能先以信任待之,已经是 21 世纪新传统美德了。

本期聊一聊我在学开车时的一些收获,以及三个关键词:暂停、磨合和距离。


未来的车还需要开么?这是我观察未来的一个小视角,它的上一层是城市建设,下一层是当前最火热的自动驾驶,而母题则是人和人的互动。对于未来,我也在 Telegram 上建了一个频道「未来生活手册」,希望能从里面提前感受到未来的样子,不至于未来已来的时候茫然无措。当一件事情出现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恐惧和担忧,才更有可能看清它的全貌。

至少目前,车还是要开的,即便在部分车型上,允许我们偶尔放松。我拿到驾照的时候很晚,中间为了适应北京的路况还找过一个陪驾教练,上了六次课,之后便没什么机会开车。但内心中我是坚持要学会开车的,我称它和游泳为两大生存技能,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这几年我开车的频率略有增加,一是回家要开长途,二是周边短途自驾遛娃。车开的时间越久,人车合一的感受越明显,从一开始,手不知道放在哪里,到现在,可以分神聊天,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在学车时候,我自己也经历了三次关于车和人生的认识。

第一次,是在电视剧《奋斗》1中,主角陆涛(佟大为饰)的父亲( 张晨光 饰)教陆涛开车,便借此机会告诉陆涛一个人生道理:学开车,要先学会刹车。很简单的道理,那时候陆涛不明白刹车的道理,在事业上、感情上十分激进,后来女朋友分手,事业也做不起来,备受打击。

能在适当的时候让自己暂停一下,是我当时学到的道理。在后来几年中都很受用,逐渐变成了每个月找上十五分钟的时间,简单回忆一下,过去的一个月里,有没有两三个过于激进的决定,是不是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这个办法,大概率不会让人过分偏激,同时,永远保持另一个「自己」时刻观察着自己。

第二次,是在驾校,刚开始学习时,我的老师并没有按照流程教我起步、挂档、停车这些,而是直接开车带我去驾校后山一条练习的道路上,从头开始,一气呵成告诉我如何让一辆车跑起来,先不要管多快多慢。大概三周左右时间,他就陪着我,在 20、30km/h 这样的速度上磨,这个过程中,教会我各种情况的判断和应该怎么办,有一次,他直接带我到马路对面一条还没建好的赛车道上,让我试着加速,感受一下一辆车真正开起来是什么样子。

那天傍晚,他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如果你看到前面胡同口滚出来一只皮球,应该怎么办,我说减速慢行,他说错,你应该刹车,因为很可能马上就会从胡同口跑出来一个小孩子去捡皮球,你减速可能已经来不及了。那是我人生中上过最好的一堂课之一。接下来的流程我似乎飞快地掌握了,科目二、科目三和科目四,非常顺利,在路考那一天,考试的老师给我的评语是,你车感不错。

这让我想起了艾佛森,他从小就抱着篮球睡觉,走路拍球,日常拍球,球不离手,最后人球合一。可能大部分最终进入 NBA 的球员,都有这样的过程,但我不了解他们的故事。人和一件物品、一件工具呆久了,一直和它磨,逐渐会有一种感觉,它不再是外物,而是自我的一部分,比如高级木匠、制琴师、酿造日本酱油的木桶和我们手里的智能手机,一旦彼此之间磨合到平衡的状态,使用起来会非常舒服。

同样,如果和某种思想在一起磨的时间旧了,它也会内化成我们的一部分。但这种思想是从外部传播而来,还是从自己的疑问出发而到,最后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

第三,是陪驾的教练。当时课程已经过半,除了我一直不算熟练的侧方停车,主要的练习就是从驾校学来的手动档向日常开的自动挡切换,以及对真实路况的判断。那一天,在北京西二环的路上,傍晚,车不算多,可以看见暖暖的夕阳,我们往园博园的方向开,周围的车都开始加速,越来越快,我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不时盯着仪表盘是否有超速。教练这时问我,怎么判断在路上可以开多快?我说,看导航和指示牌提醒吧。他说不,要看你前后左右的车开多快,你需要关注的不是导航提示的指标,而是你和前车的安全距离,在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时,你可以尽可能地快。

从那以后,包括我真的开高速的时候,时常想起他这句话,对导航的依赖也逐渐降低,慢慢学会了依据我与其他车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我自己的速度,和应有的变化。

渐渐地,开车这件事成为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不再需要双手紧握方向盘,提心吊胆在路上。而在学车的过程中,也开始理解人生,让自己暂停,与身边的物件磨合进而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以及和他者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

希望刚开始学开车的朋友可以学到一点点驾驶的小技巧,老司机们可以从车转向,看看自己的人生。


有任何问题欢迎发邮件给我,也欢迎转发给你们的朋友。

订阅地址:叁拾一周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下周三见 👋


  1. 我最爱的国产电视剧,没有之一。 ↩︎

叁拾一周:No.2

2021-07-08 08:00:00

这本来是要发在微信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取名《近况》。开头是这么写的:

没封号,也没消失,其实最近输入还格外勤奋,但就像无题里说的,单纯是没什么可写的。输入的越多,提炼出来的东西越简单,要么三两句就讲清楚了,不值得写一篇文章,要么写就需要长篇大论,最好加上一定程度的辩论。索性就不写了。

按照以往惯例,聊天节目是我这里最火的,就聊聊近况好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但写着写着,主题明确,也到了我心目中一篇通讯的体量,索性原封不动发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本期聊的是我关于订阅邮件通讯的几点建议。


最近在写「不是 News,只有 Letter」的「叁拾一周」,写了两期,间隔半年时间,恐怕第三期又会遥遥不可期1

我一直想聊一聊 NewsLetter 这个东西,我认为它和播客一样,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载体,要远好于平台性的东西,比如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Twitter 这一类产品。目前看,在 AC 时代,我们面临得已经不是信息爆炸,而是信息绑架,这两种内容形态,都是脱离其中的好办法。并且以我的观察,这两种内容形态,正像雨后春笋一样生机勃勃。

NewsLetter,或者简单点,我们叫它邮件通讯,就是一些人基于各种原因,用邮件或登录网站的形式查看某个特定的人发给他的来信,我们通常叫做订阅制。信有两种,收费的,免费的。内容参差不齐,但大体上都是作者的观察、观点、访谈和推荐2,总结一下,可以理解为付费/免费订阅了某人的专栏。

我订阅了很多这样的通讯,最早是从李如一的会员通讯开始。今天上午刚刚订阅了郝海龙的「林中来信」。说实话,付费的,普遍价格不菲,而且定价几乎都是仿照李如一最初设计的价格作为参考,但价值,就各有千秋了。阅读这些来信的过程里,我也有筛选,删减,逐渐到今天,形成了比较稳定地订阅风格。

对于这种通讯本身,我有几个建议。

第一,是否订阅的核心原则是作者。如果今天老六、李海鹏、黄章晋这些人开了付费的订阅制通讯,我不会关心价钱,一定第一时间订阅。他们的阅历、经验、学识各个方面,能给予我的滋养太丰富了,哪怕一期只有一句话。这一句话,不知是踩了多少泥才淌过来的,说它们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也不为过。

第二,订阅你认知之内想要了解的。最好的例子是 Dailyio 和方可成的会员通讯,一个在科技领域,一个在传播领域,可以给出足够前沿地、先进地以及正确地观察和判断。记住,如果一旦超出你的认知,你是无法判断它是否正确的,谁都不想被牵着鼻子走,尤其还会被带到错误的路上。

第三,要警惕那种三五个链接,一两句短评的内容。但其实这是目前中文通讯里最常见的一种,英文的倒好一些,像是 Substack3 上很多都是传统媒体里的记者在做,更多的是访谈和观点,也更像专栏一些。中文通讯则可能是我们太习惯了发言要有个平台,感觉被某种神奇力量附体一样,总是追求在一篇通讯里塞满各种推荐文章,却看不到这些文章里或一期一期通讯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此,我刷刷微博岂不更开心。最不适地一点是,读一篇这样的通讯往往会同步打开十几个新链接,我吸收完一期这样的内容恐怕都要两个星期,所以我绝不相信那种每周稳定输出一期像是导航栏目一样的通讯,它们带来的毁灭性要远大于收获。我宁愿花大价钱坐飞机去看火山喷发,也不要住在火山脚下。

第四,不要把通讯当成一个平台。我们可能是一直被互联网教育的一代,互联网上有什么,我们就用什么,似乎从来没问过,我们要什么?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判断不出来,就去读书,什么订阅也不要看。

第五,要稳定。说来惭愧,这是我订阅的原则之一,我却自己鸽自己,所以活该没人订阅。但道理还是这个道理,要稳定,即便出现一两次意外,不要紧,长期稳定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付费订阅,这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信任。信任,对陌生人或者说网络世界中一个不认识的人,能先以信任待之,已经是 21 世纪新传统美德了。

第六,拒绝团队作战。我不排斥团队作战,但一定要有主编,团队人数不可以多。一旦做成规模,团队不可避免,但在没有规模的时候,就想着团队作战,这个产品从一开始就走错路了。而且团队,意味着它已经变成了生意,生意就是另一个维度,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内容可能退而求其次了。中文世界里,老六和老六的《读库》是望尘莫及的存在。我曾经一度以为老编辑的「老道消息」能努一把力,成为互联网世界的《读库》,但很可惜。不过好消息是,老六明确表示,电子版就在路上,而《人物》杂志拥抱互联网之后,肉眼可见「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一流水准。

第七,不符合上述内容的通讯,全凭直觉订阅,我喜欢为最大。只需要记住一点,今天你喜欢,就订阅,明天不喜欢了,记得取关。

下周见 👋


  1. 没想到,第三期就这么不约而至。 ↩︎

  2. 文章也好,视频也好,形式不限。 ↩︎

  3. 目前最火的通讯订阅平台,有强大的后台,可以发送通讯,管理订阅用户,设置付费等,国内无法访问。 ↩︎

暴雨

2021-07-01 08:00:00

今天7月1日,

建党100周年,2021年下半年第一天。

暴输,暴雨,暴跌。

幸亏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

手有雨衣,户有余粮,

加油满仓。

家书(2021)

2021-06-28 08:00:00

老爷子:

一切安好。

今年总算回去了,机票改了又改,赶在清明节看看你,看看家里。都好,勿念。但是时间紧任务重,总是很难安安静静聊一聊。索性,还是在信里讲。

小嘟嘟 2 岁多,整天活蹦乱跳,把人累得不行。去年信我说他十五个月了,爱说两个字,一个是「疼」,一个是「好」,除此之外每天爸爸爸爸爸爸喊个不停。今年他厉害不少,中文英文的,混着说。中文我已经不太担心了,词汇,逻辑,组织语言,已经可以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个成熟的小家伙了。英文,他没有环境,但我有信心。有机会,要去多接触,多适应。

一方面,我惊讶于小朋友学习能力之强,我发现可以用交流的方式跟他讲述一些事情后,语言这项本能就发挥了不小作用。他经常给我一些意外,尤其是语言上的,因果、转折、递进、比喻、反问,张嘴就来。现在他喜欢火车、铁轨、大飞机,以及玩沙子和救火。有一次,我带他去地铁站看地铁,随口告诉他,要注意安全,小心不要让自己掉到铁轨上,他很严肃地跟我说,「嘟嘟不要掉到铁轨上,嘟嘟掉到铁轨上嘟嘟就变成地铁了。」

另一方面,是时间的力量。时间能改变一切。每隔一段时间我会给他量身高称体重,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即便站在墙边的尺子下,也很难看出他长没长。尺子旁边有一个客厅顶灯的开关,几个月的时间,他努力去够,突然有一天,他可以自己打开开关了,然后就兴奋地每一个屋子都要去试一试。可是回到尺子边,我还是看不太出来他真的长高了。后来发现不是个头,是胳膊,手,都长大了一些。这些微弱,在指标量化之前,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就像历史的痕迹,和一些对你的思念。看不到,但确实存在。

除此之外,我自己变化也很大。很重要的一点是我的眼睛似乎开始从内转向外了。

「自我」这个词,这两年我总能碰到,即便不承认,其实外部的声音是听得见的,我有些过于看重「自我」了。行动上就是优柔寡断,这我很久之前就和你聊过,但是当时没找对症状,给自己断错了病。自我太大,就看不到别人,看不到外部。这确实不好。

现在,有了小嘟嘟,再大的自我都没用,一是他听不懂,二是他也不听。还能怎么办,只能蹲下来,想办法跟他讲清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是我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和改变。当然,改变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改变了,就会后悔当初。不过后悔值得纪念,不值得徘徊,这个道理我很早就懂了。

改变之后,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现了。有人开始用可爱来形容我成为父亲之后的样子,也是倍感荣幸。还有以前拿起来就嗤之以鼻的书,如今也看得进去了。翻一翻,翻到一句有帮助的话就觉得很值。行动上也是,不拖沓了,他睡醒了,就会把你摇起来,拖沓没用,你无法和他讲道理,他睡醒了就会叫爸爸,就是让你起来和他玩,你再无奈,再气愤,也只能起来和他玩。

也不评价别人了。这很重要。当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几乎颠覆了我的价值观。我们怎么可以准确地评价一个人呢,不可能,所有的评价都是马后炮。你只能说,他在当时当地的那个环境里,是那样的一个人,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换一个对话对象,他可能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人是极度复杂的。就像你,面对我的时候,和面对妈妈的时候,就是两种态度。以前我只知道站在我的角度看你,那是不准确的。现在我可以理解的更多了。即便有些晚,但永远不算晚。

这个世界好像是更糟了,我的生活还是美好的。我常用的一个标签是「幸好还有…」幸好还有十一,幸好还有小屁孩。疫情还在继续,不痛不痒,但让人很不舒服。带着口罩,去哪里都要看健康宝。生活也是割裂的,一部分是触手可及的菜市场、大公园,每天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一部分是互联网,躺平、焦虑和抑郁症。这些东西应该是在家里坐下来聊的,我以前就爱在你们看着电视剧的时候,聊八卦,现在没机会了,就弄个小本本,记下了。似乎想不起童年你和妈妈和我的共同记忆,现在学着做一个父亲的时候,希望别错过,也别落下。

家里也都很好,妈妈很好,爷爷奶奶很好,姑姑姑父,叔叔婶婶,都很好。弟弟也在哈尔滨工作了,买了房子安了家,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回去转了一圈,就自然会想一个问题,一个孩子好还是几个孩子好。你走的时候,全是家里人在张罗一切,所有的流程我是麻木的,按部就班的机械完成。可是家里人这个概念,越来越单薄了。以前我有过想法,是和一些朋友一起变老,但是如今感觉,这还是不一样,所以即便我确定了不会再要一个小宝宝,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其他的方式,让小嘟嘟和我们,都能不丢掉「家里人」这个想法。

如今面对面的社交关系越来越弱,大家似乎都避开主动交流,我不希望我也进入这样一个循环之中,我很喜欢七大姑八大姨的混杂世界,人是社交动物,没有了表达在我看来是非常可怕的。即便表达的环境可能变差,但是可以被表达的东西却逐渐变多。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和你们表达,几乎不用询问,每天放学之后,我都会把学校里有意思的事情讲给你听,我至今还认为这是个很好的习惯。我越来越大,你能发表的意见越来越少,但是你永远在听我讲,永远不嫌我唠叨,这极大的空间感里充满了你的包容和爱。每次我讲完,你就是两句话,「吃饭吧」,或者「睡觉吧」。

如今想想,你也是很可爱呢。

余不一一,你照顾好自己,我照顾好家里。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各美其美。

叁拾一周:No.1

2021-06-09 08:00:00

好久不见。其实这是我的第二封信,上一封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一开始计划用 NewsLetter 的形式,最终决定去掉 News,只留 Letter。你也可以理解为,我只想写信,并不想说教。但这个过程从两封信的间隔可以看得出来,下定决心并不容易。甚至写与不写,也犹豫很久。

今天要说的话,和昨天想写的、已经选好的内容相差甚远,可以说毫不相关。


我要记录什么?

周三好,

读库《0901》中唐诺1写了一篇《棋士》,聊羽生善治2。文章从日本将棋棋士羽生善治开始,「历数将棋与围棋、国际象棋等的异同,又从当代顶尖棋士的进步差距谈到“物竞天”的生物学法则,以建筑物的“巴比塔”迷思谈到进化的上限,再从对棋入迷的心理谈到人们自主学习的心理,再由此谈到眼高手低的“欣赏”与“实干”之间的差距……读的时候只觉得字字珠玑,自己的大脑已经转的飞快才堪堪跟得上在前面侃侃而谈的导游唐诺先生,他仿佛是在闲庭信步,可是我早已追得气喘吁吁,他还不忘回过头来给做个鬼脸。顿感他像一只坐在自己精心编织的蛛网上悠然自得的大蜘蛛,饶有兴味地看着你这个辨不清东南西北的小猎物。」最后,则聊到了唐诺笔下的「右墙」,我把它理解为上帝封赐的极限,距离它越近,进步的可能和幅度都越小。

文章里唐诺认为羽生善治这种犹如神迹之人,是天赐的,极其罕见的。我们每周准时坐在电视前,仔细观看和分析羽生善治的每一手棋,「绝不会使你变成羽生善治如棋盘中“飞”化为“龙”,怎么会不知道呢?」(P226)。可能博尔赫斯晚年的一句话能解释一部分,「我觉得我读过的东西远比我写出来的东西要来得重要多了。我们都只阅读我们喜欢的读物一一不过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一定是我们想要写的,而是写得出来的东西。说得对,是为了看懂,多看懂一些,而不是成为。如果万事万物都要“你成为”才算数的话,那我们眼前的世界图像也未免太荒凉了,所以波赫士3补了这句重话:“我认为当代文学的罪过就是自我意识太重了。」(P226)

说了一圈,总算说回到我最初的表达:我要记录什么。下面这段是和 @DemoChen 聊天时说道的:

我倒是有一个自己的关键词,就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此处的人也可以替换成某件事,某个现象)。看一个人,判断一个人,要个体化一点,他在某些场景会表达出某些观点,但在另外的地方又可能完全相反,一个人是要和周边的环境放在一起看的。我想要做的东西,就是去挖掘有没有人影响了环境,或者反过来被环境影响了(科技现在可能就是很大的一个会影响人的外部环境)。

比如,你读到这封信,是否会被我影响到,改变今天余下时间的思考方式。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个人的一切外在表现都是连汤带水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小时候在家庭环境下是一个从不会说脏话的孩子,好像只要一进家门,管理脏话那部分的神经就自动关闭,自动化到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完全不需要我刻意控制。但是在朋友中间…嗯,会说,但不多。

我想记录的,正是一个人「连汤带水」的这部分。这是我的一个选择,我们可以从各种视角观察整个社会的变迁,一个人的成败,明天与今天的不同。但我更想弄清楚,哪一部分是从久远的历史里连汤带水带过来的,哪一部分又会在未来加入我们生活的这一锅混沌的汤中。


叁言

你把三十年前流行的东西,混搭上现在的元素,它将重新流行。

———— Elizen

如果你有话想对我说,来信请寄:[email protected]


  1. “后文字时代”的作家,真正的知识分子。朱天心的先生。 ↩︎

  2. 堪称当今最优秀的日本将棋棋士,羽生世代的代表人物,号称“泰然流”或“无双流”。所获冠军和荣誉众多,并获得七项头衔的“永世称号”,亦是日本将棋史上第一个达成七冠王与“永世七冠”的人,改写了将棋界多项历史纪录。 ↩︎

  3. 「博尔赫斯」台湾译法。 ↩︎

鸿蒙 OS,道阻且长

2021-06-03 08:00:00

华为昨天发布的鸿蒙 OS 非常牛,非常棒,非常好,重要的是,非常对。

我一直有个业内偏见,家居里的互联,所谓智能家居,智慧家庭,都是伪命题,伪需求。你家的冰箱和你家的洗衣机有什么可互联互通的。但是手机、电脑、电视、手表、音箱、车,VR/AR,这些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和一切互联,互联一切。路上的红绿灯、广告牌、随处可见的显示屏,随处都看不见的传感器。

最后,这些东西就会变成你的娱乐管家,管理你的阅读、新闻、影音;你的健康管家,管理你的身体状况;直到成为你的家庭管家,管理你的社交、计划、旅行,每日生活。

但是,这些东西,苹果也在做,而且苹果的打法一向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技术储备非常深。更重要的是,库克之所以接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在苹果做的供应链管理非常厉害。

真的想成,炫酷的效果,深厚的技术都没办法单打独斗,这不是特种兵战争,是集团军正面作战。想掌控全局,做到顶级,供应链至关重要。这一点,不知道也不太了解华为是何能人在驱动。

能预见的是,过几天苹果的发布会,华为做得这些东西苹果也会在底层打通,而且他们已经打通了。它们基础更强,生态更好,产品更硬。

鸿蒙 OS 想并驾齐驱,在我来看,道阻且长。

希望华为继续加油。

广告

2021-05-26 08:00:00

上一篇《去世》不知道得罪了哪个夺命阎王,也跟着去世了。微信后台说,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我实在不能理解,也是出于好奇,就提了个申诉,想知道哪里违反,又违反了哪里?

确实,上一篇文章阅读量不低,当然,是拿我这小破庙日常的香火来比。结尾也发了一点牢骚,写了一点感想。本来想靠着这里实现买书财务自由,但也无奈。一来,买书的节奏不好把握,几个月不买,一个月买几次,都时有发生;二来,一个月写几篇,一篇赚多少香火钱,也没个准头,至于哪篇看的人多些,哪篇少些,我确实不会运营;第三,因为阅读上的感受,我还是把文中广告关了,底部的,需要靠点击才有可观收入,也相当于自断一半出路。

不过要说我写公众号胸无大志,也不是。写到今天,流量是不可能的,出书我不敢讲,心里还有点儿念头,毕竟还有些密而不发的未完成草稿攥在手里。但这都是后话,也不是这里常聊的话题。志在哪儿,如果说有,第一,希望能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第二,希望能影响几个老朋友。第三,希望能认识几个新朋友。最后,连贼都不走空,希望来过的人起码能听说见过「邓宁-克鲁格效应」,能多一点认识自己。

说实话,至今我望着这张图,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但愚昧山峰大概率是翻过去了,到没到谷底,只能等时间给我答案。


前言有点儿多,说回正题。今天的题目是《广告》,但此广告非广告也,而是广而告之。

很久以前我接过一个广告,是一本戴建业老师的书,报酬呢,就是这本戴建业老师的书。总听说编辑穷,图书行业穷,接触过才知道,此话可能不假。不过那时候不懂,觉得有人找上门来,送你本书,看过了好就说好,不好可以说不好,哪有这种好事儿,乐呵呵的就接了。当然,后来就再也没有广告商找上门了。

不过还有一个逻辑,意思是你先把广告给做了,等着广告商来找你。但我这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恐怕雨点儿太小,激不起什么浪花。数一数,这些年我的广告做得也不少,看过什么,读过什么,听过什么,发现了什么好玩的,都在这里聊过。没办法,说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这就是生活啊,和现在每天带孩子只能聊孩子一样。

写这些是没有广告费的,因为自己喜欢,不是别人花钱买我喜欢。当然,也是先把广告做了,万一哪天有人找上门来付钱,皆大欢喜。

我日常喜欢拍点儿照片,朋友们知道,朋友圈也常发。从来不敢说摄影,摄影就专业了。不玩器材,也玩不起。一个 FujiFilm X-T1 配了个 35mm 定焦头,大部分时间用 A 档,P 档,偶尔自己扒拉扒拉那些按钮,试试手动挡,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玩的,最近看小麦老师写的信,名字叫《去無方向的信》,读到第四篇,忍不住留言了,这说得就是我啊。结论也简单,必须手动挡,不是其他的不好,而是其他选项它没用,它拍不出心里想要的那张照片。

以前拍照片儿的时候,就总觉得哪里不对,明明想要这里亮一点,模糊一点,拍出来意思却不对,不是这少一点就是那多一点。后来更是因为修图软件的兴盛,彻底把我带跑偏了。先拍出来,不行咱可以修啊,曝光高点低点,景深多点少点的,先记录时光,再修正它,这不是活脱脱历史修正主义么。小麦老师信里有句话,「再快的自動對焦也沒有不對焦快」…这话算是把我打回原形了,是啊,我拍照片追求个什么呢?无非心里有个念想,把它拍下来,要是不讲究点,只图个记录时光,买个手机随便拍不就完了。

说到底,人还是得有点儿追求,往复杂里说,得在平坦的路面上曲折前行。

小麦老师的信,我是打算一封封看下去的,毕竟打过招呼留过言,信里的生生就是我。说白了,这信就是写给我的。你要去看,这信就是写给你的。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坐在桌前,花着本该潇洒娱乐的时间,认认真真给你写信,一封不够再来一封,翻来覆去想给你讲明白一个事儿,这样的好事去哪儿找。

今天的广告而之到此结束。


写到这,我突发奇想。还玩什么 NewsLetter,再好的 News 也不如 Letter…直接写信不就得了。

索性,我把我的邮箱留在下面,你随便写,我随便回,但咱俩最好能聊点儿什么,电费不贵,一点就发送,可是信的内容,多少得是用心了的。当然,如果经过你的同意,我有把信全部或部分公开在这里的权利。

来信邮箱:elizen.me#gmail.com(请把 # 号替换成 @)

去世

2021-05-24 08:00:00

左晖去世。链家网创始人。

朋友圈都在转他生前著名的一句话,做难而正确的事。去年恰好出了一本关于他的书《详谈:左晖》,很多人拿出来读。

我不了解他,但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企业家,链家我还算熟悉,这几年看房、买房、卖房,没少打交道,但自从他弄了个贝壳 APP,一定要把数据指标量化,指导大家怎么买怎么卖,我就有点儿意见了。在我看,买卖这个东西,根子上是信任,信任这个东西,要回到人身上。房子买卖,在中国是个大事,不管几线城市,都是拿出了不小一笔家庭开支,来购买一个固定住所,这东西就像相亲,总归是得看上了眼儿,才能往下聊,熟悉了之后,优点缺点自己衡量,觉得值就下手,不值那就拜拜。

很多人还在传一句话,可能是链家内部的某种文化,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话不错,但非要把星星弄成火,就没意思了。

袁隆平去世。

值得国葬吧。但要说这贡献到底有多大,我不敢评价。黄章晋 2018 年写过一篇文章《袁隆平神话》,搜一搜,总还找得到,究竟这水稻厉害到什么程度,写得明明白白。我看到一个评论,意思是,袁老早年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晚年有点儿不思进取了。

我相对了解的一个事实就是,水稻这个东西本身,对人民吃饱肚子这件事,其实意义没那么大。有人写过一本书聊粮食问题,大概是 70 年代以后,吃不饱肚子饿死这件事儿,其实在全世界都是个伪命题,饿死人有,吃不饱饿死的也有,但因为粮食短缺吃不饱饿死的,没有。

吴孟超去世,中国肝胆外科专家。

这是超纲的命题,人我没听过,但知道了功绩,很厉害,很敬佩。说实话,写到的这些人我都很敬佩,哪怕我有人家十分之一的成绩,那也是莫大的能力。但总是这么敬佩一个人,是有问题的。

我一直是一个看成绩说话的性格。演员有没有小三不重要,那是他的家事,与我喜欢不喜欢他的作品无关。但生活总是拖泥带水的,家事处理不好,恐怕也没心思接好戏,圈里也不见得混得开,好戏也不见得找上门,这些东西,因因果果,相关性也不小。大概率,人品和作品,是挂着钩的,挂了多少,因人而异。

吴老厉害,厉害在本事上,不过负面评价,因此消失,估计也不妥。人无完人的,理念美那是文艺复兴硬挤出来的文化。一个人,全面总比片面好,片面也可以比全面重要。评论里讲,治疗肝癌的微波消融技术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而在大陆至少晚了 5 年。这抹不去功绩,但总能让后来人警惕。

甘肃马拉松死亡 21 人。

一个牧羊人救了 6 个。我早上看到这条新闻,有两个判断,第一,赛事主办方准备工作做得不好,第二,运动员自己准备不足。天灾,也是人祸。该负责的负责,该调查的调查,该纪念的纪念。

去年《读库》采访了张梁,中国登山探险家,下面是他的百科简介:

张梁,中国登山探险家,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员工,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张梁自2000年到2018年间,18年,36次攀登,登顶雪山25座,经历4次重大山难,9次放弃冲顶。2005年及2008年,张梁先后以探险方式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2017年10月完成登顶地球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山峰,2018年6月完成登顶全世界七大洲最高峰 ,完成“14+7+2”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

他干的事儿比马拉松厉害多了,但是至今,毫发无损。那篇采访里,完整地回顾了他的每一次登顶和放弃,7000 米以上的高峰,遍地白骨,从身旁摔下粉身碎骨的人,北极遇见的熊,数次在距离 100 米、200 米就登顶的时候选择放弃。

他在采访里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登山这个东西,准备要足够充分,意外情况判断要足够快,能上不能上,不能犹豫,也没时间犹豫。上的去还下的来,才算是完成了一次登山。只有勇,是对山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要有勇有谋。

大连一人报复社会,开车闯红灯,撞死五人。

我是先看到的视频,后看到的新闻。图像和文字的震撼力确实不同,看见视频的时候,心理上受不了。文字倒是让人平静了一些。

听说是投资失败,有人开始做文章,是投资了虚拟货币失败。不论哪种失败,报复社会,那种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态度,不体面。

当然,这个世界上不体面的人,不体面的事儿,数不胜数。管不了别人,有时候头脑一热,也管不了自己。脑子里始终能有根弦的人,就已经成功了。

我也持有一点儿数字货币,不多,涨跌也不太关心,持有无非是一种好奇,和希望自己能在牌桌上观察。我对这东西有投资意外的态度。但跟好奇的朋友们讲过,原则就两条,第一,投出去的钱,就当它丢了,看看自己兜里丢了多少钱无所谓,第二,别上杠杆。


最近去世的新闻有点儿多,还有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我偶尔会想一个问题,就是人死后究竟代表什么。或者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我是有一点点自己的看法的。

其实我们可能普遍低估了个人的力量,索性就把这部分权利让渡出来,换取权力机构对我们的保护,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娱乐,媒体,传播…等等。我们选择退一步,负责获取,而不是创造。这是时代因为各种原因走成了今天这个模样。我们暂时只能接受,但接受,不应该等于放弃。

去年,我学到了一个词儿,叫当事人合意。把以前的一些想法串了起来,其实很多问题不是没有解法的,只是我们在第一步选择了放弃。我和一个学法律做法律的朋友聊天,讲到,立法这个东西,是应该滞后一些的,激进了不是什么好事儿,如果一个现象出现,比如数字货币,立个法,说可以搞,或者不可以搞,都很简单,一刀切,但是一刀切也就注定了,一半是可以的,一半是不可以的,凭什么那一半就不可以呢?暂且不谈合不合理,为什么这一刀要五五开呢?四六行不行,三七行不行?现在大家选择把当事人合意这部分权利让渡出来,让有关部门去商量,去替我们定了。

我们得明白,是我们先抛弃的,主动让别人替我们做主才有了某个政策。等到政策出来了,我们再去谈论它合不合理,其实是路走错了。

有些很大的政策,所有人都盯着,房子,教育,所以走得很慢,也怕出错,但每个政策出来,总是一样的,一刀切。怎么切,被切掉的人,都不会满意,结果就是,永远没有人满意。

以前,欧洲有个组织,叫行会,各行各业的人在一起,有什么问题大家商量,也就是当事人合意嘛,不管最后怎么定,总归是所有人像所有人负责,也没有人会事后跳出来反对,道理都一样,事后跳出来,它不体面。

说得有点儿多,也有点乱,回到刚才的问题,人死后究竟代表什么,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在我看,只要活着的时候,影响过身边的三五个人,这些人因为你提出的某些想法改变了生活,或者记住了你,和他们亲戚、朋友、孩子提起过你,弦外之音不管多么微弱,它被人听到了,被不止一代人听到了,感受到了,影响到了,就足够了。

要知道,大多数人活一辈子都搞不清楚自己这一代的事儿。

无题

2021-05-18 08:00:00

有时候观察公众号也很有趣,不写订阅数量涨,写则跌。很多号都这样。

最近我也没写,说实话,就是没什么可写的。自从有了娃,生活单调至极,同时丰富至极。现在九成以上的空闲时间都在带娃,就这一件事,你说单调不单调,丰富呢,就是怎么带,在家玩什么,出门去哪里,每天变着花样陪他,或者说变着花样让他陪我。

很多地方以前不想去,懒得去,觉得麻烦,现在说走就走,也不含糊,含糊也没用,他在旁边嗷嗷叫,我要出去玩,我要出去玩,那既然答应了,总得做到吧,收拾箱子,背上书包,随时出发。跟他谈不了借口,借口没用,他不听,也听不懂,听懂了也听不进去,反正想去哪里,就一句话,我要去,任你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

书也没时间看,电影院就甭提了,这样反而乐得清闲,新闻也不看了,重要的落不下,不重要的没必要关心。反倒把精力都省下了。干什么不是干,哄孩子也是个大课题。每天有空了,就看看给他买什么,说到底,买得还是我想要的,借人家嘴给自己买个心安罢了。

这小家伙脑子不笨,多少还算是聪明,27 个月,已经会跟我讨价还价了。早上起得早,我还没走,在床上赖着,摸着电视遥控器,左摸摸,右摸摸,也不说话,就看我笑,我问他,你在哪儿找到的遥控器啊,他说柜子上,我说你还挺聪明,知道遥控器在哪儿,他眯着小眼睛,看起来就是心里有话,我说怎么了,他说,那我能看会儿么。那种明知道跟你使诈,却让你没办法的劲儿,还真是让我没办法。

前几天,自己躺在床上不睡觉,在那里把自己会的词儿,全拉出来,来了一遍排列组合,自己写了首诗。

如果大海 也能跑

更多的船

大湖 也能跑

更多的船

爸爸是四号船 嘟嘟是五号船 妈妈是三号船

咱们一起去旅行 好不好

我是不希望写点儿东西,都是在聊他。所以还试着开了几个短篇小说的头,想拿回一点儿自己的时间,但没写下去,几个框架倒是都想好了,哪天捡起来接着写,也不怕。为了写,又乱翻乱看了不少东西,明白自己的确没那把刷子,不过判断小说好坏的火眼金睛的确比以前好了。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不写,这里也就荒下去了,因为确实没时间干别的,也没时间琢磨别的,别的那些东西仔细琢磨琢磨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但就这么荒下去,我也舍不得。跟自己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都是自己砌的,没个由头就让我推倒它,那肯定不行。另外,还是我以前老说的,那些热点没意思,连浮尘都不如,真有点儿意思的,也写不了。

怎么办?我前两天看了《寻汉记》,你们要是信我,就去看看,不赖。我是奔着任素汐去的,我也喜欢这姑娘,最早是去看她的话剧《驴得水》,看着舞台上她扇自己巴掌,扇到谢幕还没缓过来,打那时候我就挺喜欢她。但这次,发现了也是演话剧出身的王子川,在戏里演一个摩的司机,演活了,所有劲儿都是对的,浑身鸡皮疙瘩讨人嫌那个得瑟样儿,但骨子里是体面的,这没有专业练过的,它出不来这感觉。

讲私心,我也想过我要是能帮上忙,给小嘟嘟安排一个未来,我想让他干点儿什么。两个,一个是策展人,一个就是演员,话剧演员。但是,到底有个什么造化,那是他自己的。我不敢替他定。

电影里,王子川演的杜威也说了这么一段话:

他们也是学着他们爸妈,学着人家大人,生孩子,养孩子,在一圈里活着,假装给咱划条线,从这头到那头不许出圈了啊,咱这刚一听都吓坏了,其实到底怎么回事儿呢,都他妈不知道。

我告诉你,咱都被骗了。还以为他们丫生下来就是大人呢。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小屁孩也是第一次做儿子,都别装,都体量对方一点儿,以后也就没那么乱七八糟的事儿了。大概率,我能教他的东西不多,体面,得算一个。真论知识,可能小学六年级就到头了。

说来说去,还是聊娃。就到这吧。

爱死机,爱发电

2021-05-17 08:00:00

虽然,我还没看,就发现网上各种喷,豆瓣评分也落到 7 分上下,但是就算新一季再垃圾,也比大部分国产电影好吧?

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现象,豆瓣电影,7.5 分上下的作品,其实是最好看,看起来最舒服的。

问题永远不能解决

2021-05-12 08:00:00

问题永远都不能解决,只是用一个更大的问题来掩饰当下的问题。

所以,历史是复杂的,不能从单一角度去看,去整理,去借鉴,可历史足够复杂,不做简化,只能深陷泥潭,把自己也埋进去。

所以,去看过往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他们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变通的办法,建立模型。面对极度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明白,不能单一角度看,也不能全盘无遗漏地看,筛选关键词,以某些准则指导自己的决策,不断更新自己的关键词,更新自己的模型。是最现实同时最有成效的办法。

所以,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就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

这,就是现实世界。

得到电子书试用体验(5月31日更新)

2021-05-08 08:00:00

开箱即用,只对自己负责的测评。(未完待续)

5月31日更新

其实跟电子书关系不大,发现得到有个大坑啊,我正在读的一本书阅读器上下载到本地了,还是可以读,但是打开网页版发现它下架了,现在搞得笔记没有办法导出,而且我也不知道(也不敢尝试)如果我联网了,阅读器上的本地书籍会不会同步给我干掉。

之前 Kindle 上买的书也有联网更新(其实就是删减部分片段)的情况出现,不知道得到怎么处理和解决。

感觉买硬盘最靠谱,也应了那句老话,数据还是放在自己手里最安全。

5月8日更新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深度使用中,又有几个点值得聊一下。先说缺点:

第一,电容笔到了,马上拿起来划线,误触率极高,它既然做到 7.8 寸的大小, 就应该想到误触率的问题,目前我几乎没办法把手压在屏幕上划线,只要碰到,就会触发翻页。之前用过 Pad,虽然不能这么比,但是使用感受上确实差了不少。

第二,保护壳到了,一个字,带上了沉,今天送的皮套也到了,我还是准备裸奔+官方皮套了。壳的质感一般,而且带上去,又大了不少,实际作用只是多了两个侧边栏翻页按键,没什么真用途。

第三,送了一张说是类纸膜,我也贴上了,但是那种磨砂感再加上误触,真的是无 Fuck 说。

解决了几个问题,值得说一下。

这几天更新了一次系统,用()画出的部分,可以直接变成横线了,刚用笔的时候我还在吐槽,哪个产品经理设计的,误触率这么高,竟然还要一行一行画。好在是更新的比较快。只是它的识别还不是太准确,而且变成划线需要等待的时间肉眼可见。软件体验上的问题,只能看看后续更新情况了。至少不是硬伤。

传书的目录有了,在设置里,有一个本地文件管理,传进去的书可以直接用 Boox 本身的阅读器打开,这个阅读器怎么说呢,及格线吧,自定义程度高,但是要每一本书定义一次,而且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没用成功安装我喜欢的字体。

优点也还是有的,该夸要夸。

Boox 自带的这个阅读器,读 PDF 的文件,还是不错,自动的剪裁匹配,识别率非常好。这应该是 Boox 自家的本事。我其实是尽量不读 PDF 的,如果真的只能读 PDF,大概率会去买纸质书了。不过这一次,倒是读进去了。

在得到阅读器上读完了一本止庵老师的《受命》,正在读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和朋友聊起来,才想着读一读的。

所有配件都到了,综合下来,我给 Kindle Voyage 定 10 分的话,我现在的 Kindle Oasis 1 代 8.5 分,得到阅读器,我会打 7.5 分。

上午开箱 (4 月 27 日)

新到的得到阅读器 Pro(不是发布会上的 Max,那个太大了,而且我发现那个是 200 多 PPI,就放弃了),开箱使用半小时,低于预期了。

第一,屏幕边框的突起,以及手感,不如图片中显示的高级,也不如我手里的 Kindle Oasis 舒服。

第二,300PPI 要在普通刷新模式下,才能发挥实力,但是普通刷新也没有 Kindle 的干脆利落,实际感受只能有 Kindle 刷新的八成左右的肉眼体感。很多地方会有一个加载中的过程,这个在 Android 软件里可能是给人一种等待的缓冲,但是在电子书上,就是一种延迟严重的残影。

第三,如果使用传书功能,书只能在传书记录中找到,调用 Boox 自己的阅读器,没有其他任何优化,传书功能在我的颜值标准里,基本等于废掉了,也不会用了。

以上,是我最关注的几个地方。笔还没到,没办法感受。另外,这个大小,说实话,可能对我还是有点儿大了。感觉底边框不用留那么大的。

但是有一个优点要夸一下,如果你愿意,可以在阅读器里使用其他阅读软件,得到做的很开放。

下午更新

用了一天,在实际阅读中另一个我很看重的地方是划线,目前体验也是没有 Kindle 好,不过习惯了一会儿,那种卡顿感也还能接受,不知道后续笔到了,会不会好一些。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吐槽的细节,是我觉得阅读设计的逻辑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我可能会翻看之前的划线笔记,但是点过去之后,就找不到回到刚才阅读位置的地方了。点击返回,是回到书架位置,这个很不方便,不知道是我还没找到操作方法,还是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在纸质书阅读中,在一本书里翻来翻去是常有现象,回到当前阅读位置应该是一个标配才对。

这一点,Mac 自带的 Books 是目前我用过的最好的,Kindle 也还可以。

最后,带上壳,有些重了,保护壳的质感也不好。

前提

2021-04-22 08:00:00

提供一个直观的判断标准:我想写 100 个字,针对这 100 个字阅读量应该有 10000 字,吸收、处理、输出,一整套流程在经过训练之后,速度可以很快,甚至感觉像是直觉、不经意或者潜意识里完成了这份工作。

重点是,这 10000 字的阅读,是少不了的。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一段文本信息时,经常忽略了「前提」这个重要部分。一段话被随意摘录出来,可以供给给正反两方来用,大家都能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角度,问题就在这里,他们会刻意制造某种「前提」,让你从他们规划好的路径出发去思考。

不幸的是,大家很容易上套,奇葩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经常跟朋友说,看一个人说话,要看他没说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没有烟花的新年

2021-03-16 08:00:00

3 月 14 日是传统农历新年里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晚上也给嘟嘟剃了个头发。他特别小的时候,比较害怕呼呼出声的东西,剃起头来又哭又闹很麻烦,后来想到个办法,在剃头的时候给他看碰碰狐的《形状儿歌》,十集,全放完大概 18 分钟,时间刚好剪一次头发。

剪头的步骤是姥姥教的,在屋里足够暖和的时候,开电视放动画,脱光坐好,盖上围布,用一个有吸碎头发功能的电动剃刀开剃。现在他已经不反感剃头这件事了,熟悉流程,配合默契。对剃刀在头上滚来滚去的摩擦也习以为常。但意外的是,至今他对吹风机好奇又恐惧,每次有人在家里吹头发,他总是要过来看看,但是给他吹的时候,却坚决不可以。

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一个不是很好听的词,驯化。人类一直是驯化的主语,我们驯化各种生物,让它们成为餐桌上的美食。我也看过一个纪录片,从 DNA 的角度来分析世间万物,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物种不是人类,而是小麦,它们成功的驯化了人类,使得人类离不开小麦。而它的种植面积、产量也是居高不下,稳坐前三。类似的彻底改变人类历史的物种还有很多,棉花、钢铁、咖啡、​病毒等等。​

我开始思考我是什么时候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可以确信的日期,大概是上了高中。在此之前,我也是被驯化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现在不能做以后能做。而我又以同样的方式告诉嘟嘟,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现在不能吃以后能吃。我在以安全为借口围起来的篱笆墙内,对唯一的观众大肆发号施令。他回以微笑、冷眼,以及不知所措和毫不在乎。

就在昨天晚上,十一给他买了一些旺仔小馒头。他喊着要吃,吃了一袋儿之后还要吃,我觉得抓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借此开始了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目的是希望他明白一周有 7 天,7 天一个轮回,一个创世纪。我拿着我们正在玩的积木给他讲故事,告诉他,这是1,2,3…7,代表了周一、周二…周天。妈妈给你买了 7 袋小馒头,你今天吃了一袋,如果再吃一袋,明天就没有吃的了,明天想吃,就只能吃后天的,后天呢…以此往下,讲到最后,我几次确认,确信他已经听懂并且明白我的意思。之后我问他,那你今天还吃小馒头么?

他说,还吃。伴随着响亮回答的,还有十一和姥姥的笑声。

这是一次失败的驯化。但我依然确信,他开始理解一周有 7 天这件事了,就像他知道如何分辨整点时间一样。8 点是看巧虎的时间,他从来不会认错,他也知道不到 8 点,不可以看。

这样的驯化是双向的,他也在驯化我。他让我学会了如何更耐心一点,如何放慢说话的语速,以及,如何把玩到无聊的玩具再玩一遍。

我在来北京之前,每年的新年都会在家里过,有时候是我,有时候是妈妈,会买很多鞭炮回来,是按日子算好的,三十儿晚上一挂,初一早上一挂…一直到正月十五。我负责一到时间就点着烟头,下楼去放炮,每次点着之后,我都会退很远,看着一挂鞭噼噼啪啪放完,经常楼下有好几家一起放,蹦起的灰尘和炮仗碎屑满天飞,很像是一场战争的收尾。我不抽烟,那是我每年仅有的几次吸烟时刻,保证烟不会灭,而我,就是发动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

这几年我没在家里过年,才知道,很多地方,像北京的市区内,是不会放鞭炮的,连挂彩灯的人家都很少。今年过年,我很想念家乡的鞭炮,想念我拿着烟头下楼,想念点火儿之后跑得很远,想念大张旗鼓的吸烟,想念县城对一个人的驯化。

嘟嘟一定不会记得我在他 2 岁的时候就教他一周有 7 天,甚至以后他都不会记得他是什么时候明白一周有 7 天的。

我以前不能理解很多父母的行为,包括我自己的父母,但现在我从来不和没有孩子的人讨论这些。我想这就是驯化,一道安全的篱笆墙,当我自己可以独立思考的时候,我就拼命往墙外跑,如今我在努力地建一座新的篱笆房。

现在看起来并不坏。毕竟我知道,有一天,他也会拼命往墙外跑,而我能提前一点告诉他,篱笆房的门在哪。

家庭

2021-03-15 08:00:00

今天的北京黄沙满天,PM10 重度污染。这样的天气,除了工作还能干什么呢。因为实验室评审,比以往提前半小时出发,小区里的叔叔阿姨们有买了早饭、买了菜回来的,有要去买菜的,大踏步在院子里锻炼的,对于灰头土脸的天,无视之。

早起有很多好处,不言而喻,我有一段时间也早起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不过以后还是会早起的。有各种玄幻心理学分析早起这件事,123 列个不停,教一个人怎么早起,各种准备,各种步骤。要我说,早起,只需要一个准备,早睡。这种类似的分析,层出不穷,又又又让我想起李盆书里的金句,你写一篇关于鹅卵石的论文,不是鹅卵石里真的有什么论文,而是你需要一篇论文。

类似的,还有今天想说的家庭。关于家庭问题,网上能搜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我就说最近刚刚看到的两个。一个是有人发推,说济南一女大学生在宿舍选择了自杀,根据女孩最后发布的一个朋友圈来看,这个女孩之所以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她的原生家庭,她的父亲。另一条是一个微博,讲的是一个优秀的育儿博主,单亲爸爸,辞掉高管职位,异常用心,照顾孩子,专心育儿,最后送去了常青藤,然后,孩子在国外自杀了。

说实话,我到今天都不知道原生家庭的定义是什么,所以特意去查了一下百科,英文里根本就没有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最后回到中文,查到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说法,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这意思,原生家庭的判断,就两条,一个婚否,一个是否独立生活。再分割一点,上寄宿学校之前,或者说上大学之前,基本都是原生家庭了。之后,如果独立生活了,也谈不上原生不原生了。现在人们总说的,也就是上大学之前这段时间,因为经济、生活能力等原因,我们必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个时间内出的问题,就可以理解为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玄学就来了。这个事儿,只有统计学层面的分析,因为我们没有两个完全一致的家庭做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示,某些家长,过度溺爱,过度严厉,过度教育,家暴…数不胜数的原因,导致了后来孩子的自杀、抑郁等等情况。但我没见过哪些专题研究过在类似的环境下,有没有成功的,或者仅仅就是正常成长起来的也没受过太多影响的孩子呢?偶尔可能冒出来一两个新闻,或者某个名人自传,描写手法基本上都是父亲如何不是个东西,孩子最后却成为大人物,这个出发点,是孩子的自强不息,惊人毅力,天赋异禀?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有的孩子就自杀呢?

光在原生家庭四个字上找原因,至少说服不了我。

十一怀孕的时候,我看过一本《教养的迷思》。这本书我觉得任何打算生孩子,想要了解一下自己或者是小孩子这个物种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百利而无一害。书里做了大量的社会实验,其中一条,说得是单亲家庭,这个更容易出问题对吧,社会新闻永远的热点之一。统计,又是统计哈,统计结果表明,美国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矛头就指向了单亲家庭四个字,抛妻弃子的丈夫,与人苟且的妻子,不幸意外的老公、老婆,总之,单亲家庭,疏于管理,缺少一半的爱,孩子心理就不健康了。书里是什么结论呢,结论是,以上所述,狗屁不通。

单亲家庭的孩子,之所以犯罪率更高,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缺少一方导致的家庭经济水平下滑,不得不搬家,或者生活在社会环境相对落后的社区,孩子则被迫和犯罪几率本就很高的一些社区孩子玩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犯罪率自然上升。至于爱和不爱,爱多爱少,影响很小。

全书很大篇幅也是讨论这个,一个孩子最终发展成怎样的人格,童年时期的确极其重要,遗传是一方面,但最关键的,是父母提供给他们怎样的社交环境。他们的同龄玩伴是什么样的人格,他们更容易是什么样的人格,所有的社交、阶级、嫉妒、恐惧、愉悦、自信、分别心,这些概念都是在那个环境里习得的。在他们眼里,大人是一伙儿的,小孩子是一伙儿的。作为家长能做的,只是一个观察家,一个问题发现者,一个引导者。用《自驱型成长》中的话说,我们更像是一家公司的顾问,而不是发号施令的董事。我们可以提意见,但不要去按下开关,或者直接拔掉电源。这才是原生家庭、单亲家庭的问题所在。

除此之外,我们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儿,就是最好的榜样了。

文学金线

2021-03-14 08:00:00

这两年我读了很多短篇小说,经典的像契诃夫、斯维拉克、莫言,当代的像双雪涛、李静睿、王占黑。也看了不少短篇小说写作指南。

大概十天前,我写完一个短篇小说的开头,1000字,行云流水一般,还给一个作家朋友看了看,但总觉得哪里不对,我反反复复地读过几遍,思路还算清晰,语言不华丽,也不想追求华丽,故事大纲在脑子里很久,谈不上不熟悉。我始终无法理解,什么地方让我困惑。

直到刚刚,我看完TK教主的文章,忽然意识到,短篇小说之于我,可能就是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以及甲壳虫的啤酒瓶。

这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和认知,反而让我异常平静。我们生命中的重大决定,都是在极其普通的日子极其普通的某一瞬间做出的,就像此时此刻。就像当初我决定来北京工作。就像庞麦郎无意间听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歌。

我会认真地完成它,不管多久。但完成之后它将不再属于我。这个过程里我幸运地获得一份礼物:一篇短篇小说好不好,在读完它之后,我就知道。

似乎,我在今天摸到了那条文学金线。

周末推书《间谍与叛徒》

2021-03-13 08:00:00

周末推书,《间谍与叛徒》,去年关注到这本书,上周找来读一下,还没读完,很过瘾。讲的是一个关于克格勃特工判投军情六处的真实故事。除了书的内容本身好看之外,我在里面学到最多的,就是间谍特工的工作模式,极强的忍耐力,记忆力,规划能力和执行力,以及超乎常人的敏感性,逻辑思维和情绪控制。

也是去年,我尝试模仿产品沉思录,想做一个「向XXX学习」的系列专题,昨天发的向产品经理学习,其实就是阶段性观察的结果。向间谍特工学习,也很有意思。出自之外,还有向医生学习,向NGO组织学习,向顶级运动员学习,向建筑师学习,向王小波学习等等。

有时间再给大家分享。

像产品经理学习

2021-03-12 08:00:00

在任何一个行业时间长了,无可避免地会陷入瓶颈期,也有人称为平台期,看不到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考验人的执行力,大抵也在这个时期。是选择跳出来,尝试其他岗位,比如我认识很多程序员,做到一定年纪,就转岗为产品经理。或者在领域内选好方向持续深耕,比如医生,确定好方向,以专家为目标。

我认识不少真的假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

他们普遍爱发声,即刻,一个死过一次的社交平台,几乎就是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后花园。终日观察这个,观察那个,一二三四手的消息满天飞。可能是特别需要一种存在感。

他们比较喜欢新产品、新东西。这也可以理解,产品经理嘛,当然要做出新的、有意思的玩意儿,才能吸引用户不断买单。

他们比较信奉互联网玄学。张小龙、王兴这种,只要说点儿啥,能被解读出千万种意思和趋势。说到这,不得不佩服一下鲁迅,门前两棵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这话也能被解读出千万种意思,但鲁迅到底啥意思,没人知道。

他们出圈比较快。可能是乐于表达,喜欢在互联网发声,我经常看到一些产品经理出来创业、或者是干一些副业。这个比例好像远高于其他行业,当然,我也没有数据,只是瞎猜。不过有一点还是需要提一下,我在《学习究竟是什么》笔记里记过,Paul Graham 讲到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其实适合不同的职业、领域,选错了,人是很拧巴的。也许产品经理们正式是因为性格比较跳脱、容易出圈,跨界,才选择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吧。

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将将及格的水平。这话说出来一定招人打,但是我的有限普遍观察,产品经理界似乎特别容易封神,因为某个产品成为国民级产品,或者某些产品的创意都来自某人。但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有创意的,或者做出某款国民级产品的,始终是很小很小的一波人。大部分的产品经理,都没有跳出任何一本产品经理指导手册的范围。肯定很多人会说,大部分行业的大部分人,也都是及格水平啊,你说的岂不是废话?我说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一家医院,放射科,四个医生,足够了,可能水平高低不同,1 个很厉害的,3 个刚及格,但是换成产品经理呢,一家医院,可能有 14 个放射科医生,还是 1 个很厉害的,3 个刚及格,剩下的 10 个怎么办呢?很简单,把一个事儿,按步骤分解成 10 个,一个负责一摊,齐活儿。你让我说这 10 个也是几个水平的医生,抱歉,我没法同意。

我也观察过我认为厉害的产品经理,也有几个有趣的现象。

他们喜欢交叉领域,普遍爱读书。他们在职业中期,都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专著。任何一款产品,最后是给人用的,那就必然涉及人的选择、人跟人的沟通、人的决策。研究这些,也许比研究更换某一种分钱图标,可能要有用一些。

​他们都有自己的产品哲学。简洁、克制、交互、设计逻辑,各个方面,你只要拿出一款好用的产品,一定能感受到这是谁做的,有谁的哲学味道在里面。

他们的洞察力很强。洞察力不是简单的观察能力。只知道观察,就像一个时刻知道如何遵守红绿灯规则的司机,但是善于洞察的​司机,知道哪里将要安装一个红绿灯。

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按照这些标准,我也可以称呼她为产品经理。她之前在建筑行业为国内顶级的设计师做培训,可以说她是国内做游学的鼻祖级人物。当时我不理解,都已经是顶级了,还培训什么呢?后来看她的教师名单,罗大佑、张大春、是枝裕和…这些设计师已经在建筑的规则体系内做到顶级了,他们也到了自己的平台期,也一样需要突破,创造伟大的作品。他们需要的其实是建筑之外的东西。声学、美学、视觉艺术。

还记得我和十一去苏州玩,一定要去苏州园林嘛,但是进了园子,乌压压全是人,十一就想走了。走之前她问我,你知道为什么苏州园林有名气么?我当然不知道,它和任何一个景观型景点,对我来说,都无区别。之后她给我科普了一下,所谓苏州园林,真正厉害的地方正是它的建筑设计,你在园林内的任何一个地方向远处眺望,亭台、山水、树木,层次分明,远近得当,可以说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一副极美的风景画。但是那天,我们身边全是行色匆匆的人,似乎逛园子有时间限制一样,可惜的是,我没见到一个,停下来远眺的人。

这让我理解了一些优秀产品经理的共性,可能对他们来说,好的产品应该在产品之外。当然,我观察的视角依然有局限,不见得准确,也请产品经理朋友们批评指正。

其实,我们终身都在打造一款产品,对不对?

虚惊一场

2021-03-11 08:00:00

韩寒说,虚惊一场是世界上最美的成语。

—— 记嘟嘟腹泻发烧。

参差书店

2021-03-10 08:00:00

前几天午休抽空看鲁迅的《野草》,是 1973 年一版一印,干净,没有其它杂质,但也破旧,定价两毛。

这让我想起去年的深秋。参差书店还没有搬家,在五道口,我第一次去取书那天,中午阳光特足,几公里远,就骑一辆共享单车过去。那时候疫情还没有结束,路上行人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看起来都很急,嘴巴外面各式各样的口罩,但都是一片浅蓝,我时间充裕,骑的不快,有些回到校园的感觉,又恍惚是生活在未来某个世界。

到了地方,依旧是扫健康嘛,打电话,让八月下楼接我。到了店门口,再登记,消毒,带手套,一系列保护措施,才走进静悄悄的书店。

参差书店是我这两年去的最多的,它离万圣不远,但是万圣的书一来枯燥、深奥,二来都是新书,我大多新书,不是网购就是直接看电子书了。参差书店不太一样,店主八月以前在读库工作,本就让我增加一层好感,她的经营方式虽说困难,但总算有自己的风格,主要一些很少在网上出售的比如汉唐阳光出版的书,或者某些作家签名本的新书,但最主要的还是二手书。

一进门,屋子很小,30 平左右,四排大书架,中间还有一个方桌,上面是一些最近主推的新书。窗台上常年放着四五摞准备寄走的旧书。我让她帮忙关注的就是鲁迅全集和伯林的一些作品,也偶尔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她发一些专题书,就提前预订,抽空去取。去年差不多在她那买了 7 成左右的纸质书。

买来的书,更多用来收藏,部分书也是读过的。这几年除了我一直关注的当代华语作家和一些比较火的非虚构作品、认知科学作品之外,其它种类的书读的很少,今年我本打算定两到三个主题读一读,突破一下,但读书时间一再压缩,现在看来已经不可实现,只能回头去读读老书了。连吴军定下的读书计划,一年也没超过 20 本,还有 10 本是略读的。我赶紧伏案重新规划,把目标定到了 12 本,暂时来看,按部就班。

但参差书店就没有那么按部就班了,我以为会想以往一样,在夏秋季节,多次造访,不过年前就接到通知,书店搬家了,折腾春节前后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搬到了回龙观那边,我再想过去,就只能提前规划好时间,想来麻烦很多。不过还好,有什么书,我可以随时微信八月,随时可以买,只是逛书店又少了一个选择。

春节前后,我和十一带着嘟嘟去三里屯玩,发现通盈中心的言又几书店关门了,换成了一家日料还是烤肉。我俩也是唏嘘不已。书店里开咖啡厅,或者咖啡厅里开书店,我都觉得是一个增加收入的好方法,只要把人留在书架面前,总还是有生意做的。如今看来,也是比较难啊。毕竟,读书不能马上变现,还浪费不少时间。道理说的再多,也不如看得见的实惠。

我原来也有过开书店的梦想,但是成年之后,清醒地认识到,开书店书店,是不一样的。

希望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多去参差书店转转,逛哪里都是逛,商场可以,书店也可以。

基督教的基本分化

2021-03-09 08:00:00

读书读到了英国宗教改革,很有意思。以及后面宗教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但是被各种教搞得晕头转向,索性查了一下基督教究竟是怎么回事。

罗马教会是多神教,而且对信仰比较宽容。但是摩西带着自己的族人去了应许之地迦南,也就是巴勒斯坦,信奉的人只有一个上帝,成为了一神教,而上帝许诺的就是只加冕犹太人。这就是《旧约》。

罗马教会和犹太教,就此对立。而犹太人数次败仗,总是被人欺负,大家就开始怀疑自己。后来出现了基督,他宣称上帝许诺的是来世,而且不是犹太人也可以信奉,被罗马教会钉上十字架,反而火了。大家开始信奉基督教,有了《新约》。

基督教不限种族,迅速发展长大。那罗马教会又不太行,被蛮族欺负,君士坦丁东迁,罗马教会给法国当了 70 年儿皇帝,后来想复兴重建,就开始搞赎罪券,加上印刷技术的普及,这赎罪券满天飞,君士坦丁也搞不了了,就称自己为东正教,也就是在东边的正统的罗马教,西边的就改名叫天主教。

后来马丁路德搞的 96 条罪状,引发了宗教改革。英国则是因为皇帝要娶二房,直接弄出了国教。之后,被宗教搞迷糊的人,就搞出了新教。这些欧洲人乘坐五月花号,去了美洲大陆,也就是最早的 300 万白人 WASP,建立了美国。

复盘

2021-03-08 08:00:00

读书笔记算是一种复盘么?我以前不这么觉得,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进步,持续向前的,学习新知识,直到去年,我看了谢益辉(https://yihui.org/cn/)的博客,他有几篇非常棒的读书笔记,和其他有趣的文章,我断断续续在他的博客里晃荡了一个月,把所有文章通读了一遍。即便我没见过他,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谁,生活中有怎样的朋友,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思想上已经有过深度交流了。

后来看到一位文学教授指导学生的时候,讲到他的读书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读1 本新书,就要回头读 1 本旧书,这是对做学问来说了,我修改了一下,读 3 本新书,就要读 1 本旧书,最好这一本旧书能与在读的书目产生一些联系。以此,作为我读书的第一原则。这也改变了我最初对读书的一种认识。这一本旧书成为了一种复盘,而且是和当下有关联的复盘。

目前的实践中,我发现这种复盘带来的信息量和思考,远远超过几本新书。所以推己及人,我认为把书换成其他任何载体,都成立。我们可以复盘具体的工作内容,复盘某一道菜,复盘某一时间段的电影,复盘一切,复盘人生。

最近十一在坚持某种饮食减肥,我也看不懂,但是每天早上都要手冲咖啡。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每天重复,每天复盘,我已经感觉我在手冲上的进步。并且对精品咖啡的历史产生浓厚兴趣。

复盘的核心看起来是回顾,更重要的是下一步,记录是在记录当下,复盘的时候要能看到自己哪里还有进步的空间,哪些地方要停下来,那些地方改进,那些事情可以着手做起来,基本上我自己还只是停留在记录,不断切换记录的形式,但从来没有深入到复盘中去,这基本等于原地踏步,或者说小马过河。这样渡过一年又一年是不会有什么复利以及改变的。

最近的基金理财也让我有了一定的感悟。不管怎么理财,用知识或者信息做判断,理财最核心的地方是进场+交互。要把钱扔进去,要买入卖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习也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也好,交互是理财的终极。赔与赚,只是副产品。我也能理解孟岩说的那一句,最终取得多大的收益基本等于一个人的全部认知。这种交互其实也是复盘。

今天是 3.8 妇女节,也顺便复盘一下王小波很久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作为一个男人,我同意自由女权主义,并且觉得这就够了。从这种认同里,我能获得一点平常心,并向其他男人推荐这种想法。我承认男人和女人很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别的:既不意味着某个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优越,也不意味着某种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高明。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寻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假如我是她的父亲,我也别无所求了。

理科思维

2021-03-07 08:00:00

李如一在《一天世界》里聊过一个有点儿辩证思维的问题,也是他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按照他的理解,一个声音片段被记录下来,成为唱片,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听到这一段声音片段,它已经是“假”的了,因为这段片段经过了各种加工和处理。极端一点,连演唱会现场使用了麦克风,也可以等同于“假唱”。

他想表达的是,现在的人们听歌,听唱片,听网上的数字媒介,都是“假”的,但却对假唱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这是他不能理解的,依照这种逻辑,人们应该对假唱有更高的包容度才对。

扯远了,我不是想说“假唱”这个话题,而是想聊聊李如一始终保持高度的辩证思维,这倒是相当难得的。

很久之前读《哲学与幼童》,列举了不少小孩子的哲学家思维,作者的观点就是,要想办法保护这些思维,这是孩子的某种天赋。

我想起昨天晚上,嘟嘟睡觉之前跟我闲聊天,突然说起红十字和黄十字,我跟他讲,红十字是有意义的,它代表了救护车、医生、治病救人,而黄十字是没有其他意义的,它只是黄色的十字。嘟嘟反复念叨这句话,指着十一的手机说,妈妈的手机是没有意义的。笑得我不行。

有的时候他还会制造一种莫名的因果和相关的关系,比如爸爸是大,妈妈是小,嘟嘟是小。比如嘟嘟不好好吃饭,就不能玩沙子。比如爸爸的手机能开共享单车,姥姥的不可以。

他经常关联起两个看似无关,却总能以某种他理解的形式联系起来的事情,时常给我惊喜,我也尽量刻意保持他自我生成的这些逻辑关系。但不知道,上学之后,他会被学校教育打磨成什么样子,会开始区分“共识”、“事实”和“观点”,还是会讨论“应不应该”和“可不可以”?

王小波的杂文,有极大的黑色幽默、批判性和逻辑思维在里面,这也是他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一种文学魅力,但查阅历史会了解到,他父亲是人民大学的逻辑学教授,他从小就会看一些和逻辑思维有很大关系的书籍,这样的先天优势,是其他作家不具备的。

逻辑、统计、经济、社会学,这几个理科思维,看起来还是越早接触越好,即便最后没什么成绩上的帮助,也能让人明白,学开车第一件事是要学会刹车。

货拉拉拉货

2021-03-06 08:00:00

前两天看到了一个货拉拉跳车的新闻。公安机关回述了案件过程,有几个地方能理解,但想不通,最大的疑问来自为什么要跳车?是对司机改变路线的恐惧?或者是蛮横无理的反馈?说不清楚。

我 2018 年用过一次货拉拉,那时候十一待产,换房子过程中折腾的人筋疲力尽,等到要搬家了,新换的房子也在附近,最开始就蚂蚁搬家,小件东西一天一点,到最后只剩下大家电和家具。跟装修师傅约了个时间过来帮帮忙,他是朋友介绍的,也算比较熟悉。他跟我讲,你约个货拉拉,我找两个人帮你把东西抬下去。

这导致我初始的认知就是货拉拉只管拉货,不管搬运。简单点说,我以为它就是个大号出租车。

然后就下载软件、注册、预约。预约过程中我还记得,有一些附录选项,印象深刻,恰好是这次跳车新闻里提到的,比如如果需要搬运是什么样的费用,如果车到了等待多少时间之后要开始计费等等。

装修师傅经验丰富,搬家当天告诉我,咱们先搬,搬的差不多了,再叫货拉拉,这样车一到,就装车,不耽误时间。所以等货拉拉来了,也就简单的装车,出发,卸车,结束服务。

全程仅有的交流也就是“师傅,走吧”,“来根烟么?”

我是相信所有选择离家到城市里工作的人,都只是想多赚点钱,让家庭生活更好一些,货拉拉司机是这样,跳车的姑娘也是。

世界上的确有很多难到让人坚持不住的时候。比如我不知道姑娘为什么搬家不找两个朋友帮帮忙,在预约的时候是没有注意到搬运服务和等待时间还是注意到了只是不想多花一笔钱?比如司机师傅就真的是急于接下一单还是耽误太多时间心中有些不耐烦导致情绪失控?

说到这我想起契诃夫有一篇小说,讲一个在高压政治环境下的文官,一天他去看戏,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吐沫可能溅到了前面一位将军的身上,他因此局促不安。

回家和老婆商量,两个人都异常紧张,第二天,他决定去将军办公室亲自道歉。终于等到大人物,低声下气,说我把吐沫星子溅到您身上了,我不是有意的,将军说没关系,我都忘记了。他却一再解释不是故意的,直到将军气到不耐烦,把他赶出去。

这一下,他更多疑了,以为将军真的生气了,后果不堪设想,第三天又去道歉,弄得将军哭笑不得,又把他赶走了,路上他想,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吧,再也不来了。但是他不知道信怎么写,决定再去一次。这次将军真的生气了,脸色发青,周身发抖,大喊一声“滚出去!”

然后契诃夫写到:切尔维亚科夫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退到门口,走出去,到了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他信步走到家里,没脱掉制服,往长沙发上一躺,就此……死了。

《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马小远说韦一航就是怂,觉得日子没希望,就要丧着过下去么?这个世界上,被生活折磨的人太多了,比你生活艰难的人也太多了。

我看到货拉拉的新闻后,真的希望大家不管是打车的,还是开车的,对人能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关心,多一些信任。毕竟,我们都不知道对方现在是不是遇到了麻烦,生活艰难。

美妙人生

2021-03-05 08:00:00

看到一篇文章说,因为对当下的教育体制不满,决定孩子在家里培养,自己教,后来培养出的孩子特别棒。有人就去采访。最后在很多类似的家庭中找到了一点共性,大概就是传统。而且非常传统。学的都是各个领域的经典,不能再古旧了。

这让我想起之前听到的艺术创新,真正的艺术大师,都是谙熟传统,再从传统中另辟蹊径,寻找自己的趣味,最后成为大家的。那些没学过正统的东西,一上来就谈创新的人,大多站不住脚,他们根本不知道历史在哪里,哪里有值得关注和突破的地方。一个好例子就是葛宇路,他其实对艺术的整个脉络都非常熟悉,对各家所长了如指掌,才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

同样,吴军老师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想快速进入一个领域,最好的办法是读三本书,第一本是正统,第二本是专著,第三本是前沿。

但是传统有一个无法破除的障碍,就是慢。慢在当代是个悖论。没办法慢,不能慢,慢不起。悖论的另一面是,这个世界是聪明人用笨办法建造出来的。笨办法,背后还是慢。怎么平衡这样的快与慢呢?

我想起刘慈欣《球状闪电》里一段非常有价值的话:

“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间里到处摆放着的那些小幅水彩画,它们的技法都很传统,画得中规中矩,从中看不出什么灵气来。这些画映着窗外的电光,像一群闪动的屏幕,“我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是啊,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妈妈若有所思地说。

停车太难

2021-03-04 08:00:00

日更完成了 1/10,打算分阶段做一个小总结。

我在文章开始日更中也说了这一次挑战自己的初衷:在我看来,这一挑战,其实是个好玩的事情,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日更背后,还是希望能够在文章上「回归生活」。咋个回归法儿,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更为敬。

但是目前来看,「回归生活」确实比较难,像李盆在写《羊呆住了》一样,在把自己埋进生活的土里更难,这种突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字游戏,而是现象-本质-现象的一个轮回。我只能说,修炼不够,还要加强。

哭不出来梦与幻想关系聊了几部看过的电影,写完才意识到我竟然如此偏爱赛车类的作品。似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一直隐性关注的话题。比如匠人,大企业家,他们是和他们创造出的产品联系在一起而形成完整人设的。乔布斯和 iPhone 就是最好的例子。

位移读《野草》两篇就是当时日当日毕的文章了,没有提前的选题准备,没有任何思考,只是因为听了播客,读了书,想记录一下。

一点可能从不做梦是对大脑的一次清空,在吸收、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很多杂质,要是一直占在脑子里,可能会把大脑变成垃圾场。所以还是要找个出口,把它们倒出去,但垃圾还有另一个定义,释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日更,倒是个很好的回收站。

这十天里,从状态到写作过程到最终成文,最满意的是跑步停车太难,它基本就是我希望日更能达到的状态。我也顺藤摸瓜反思了一下自己,这一类的文章,需要足够的经历,要么自己去经历,要么从其他作品中去感同身受,别无他法。经历本身的珍贵,是无法替代的。

另外一点,要记录,而非创造。我们本就应该,本就可以用记录来完成这一切。小说是一种创造,记录是一种本真。如此说来,我又敬仰起老六做的《读库》。他的选稿标准里有一句话,“如果你的文章试图以小见大,或直接以大见大,以探讨人生终极问题和家国大计为己任,我们也要对您敬而远之。我们要的不是高度的概括性,而是极度的细部展示。具体地说,如果一篇三万字的稿子,其第一段提到的某件事、某个人,有可能被写出三万字,那么这篇稿子就显得大而无当了。”

这句话,在我桌面最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着我。要​把自己埋进生活,不要大而无当。要记录,不要创造。

记录还有一个好处,它会变得无压力,记录只需要忠于自己,忠于生活,而创造不行,创造代表着价值,代表期待。

停车太难

2021-03-03 08:00:00

北京堵死了。

所有人都知道北京堵死了。早晚高峰是谁发明的词?精准而形象。

但我依然买不到车,没错,买不到。你想在北京拥有一辆自己的车,需要符合很多苛刻的条件,如果没有北京户口,还要更苛刻一些。似乎这些政策就是为了缓解北京拥堵,像大多数政策一样,严苛而无效。和学校内的学期课程表一样,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哪一节课可以逃。还记得整个高一,每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地理,我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会去七班上课,一整个学期的地理课,我都在操场上打篮球。每次我堵在路上的时候,总能想到这件事。我的班主任知道么?其实她知道。这些政策没起什么作用,政府知道么?我猜它也知道。

只要你在北京打过出租车,上过三环,稍一开口问问路况,一定有司机吐槽那条公交专用线。另一个出租车司机都知道的,是一家叫西直门拉面的小馆子,去年冬天,我差不多每周都要去一次。公交车道每天早 7 点到 9 点,晚 5 点到 7 点,只允许公交车行驶。这两段时间,也就是早晚高峰的时间了。那条公交专用线,并不是新建的,而是硬生生占了一条车道,改建的。

所以问题出现了,道路规划。为什么当初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呢?为什么每次太阳宫那里的进出口,日夜堵车呢?我唯一能回答的应该是西大望路那条左转道,一年 365 天,它堵 365 天,要是一年 653,它一样会堵 653 天。左转道一转过去,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 SKP,那个买 LV、Prada 需要排长队的地方。与之对比,你如果在西大望路右转,向南开车 1 公里,到通惠河,再向西,没多远就到了一个创意园,郎园,人烟稀少。一边是物质,一边是文化。人的追求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览无遗。

我原来对北京的道路规划颇有微词,直到社会学教授郑也夫,给我上了一课。他问了个好问题,道路的本质是什么?道路的本质,是让一个人能安全的从 A 到达 B,结束了。如果没有道路,如果没有道路上的一些指示牌,没有整套交通系统,所有人一定都想最快的从 A 到达 B,那个时候,恐怕是事故连连,也许一个人再也没有办法安全的从 A 到达 B 了。当然了,郑也夫可能是国内最早反对私家车的,他更支持地铁建设。私家车在日本,不是每天要开出去的交通工具,而更像是一个偶尔用一下的玩具,需要去超市采购,周末带孩子去郊区游玩,他们日常上班,很多人都是不开车的。郑也夫形容“精明的日本人”。

也有学者说,轿车的城市就是一个沥青化的城市,丢掉了绿色,丢掉了露天咖啡座、露天茶馆,把这个城市原来很多的街变成了路。

这些道路,其实深深的改变着我们的日常行为,我很喜欢上海的街,它几乎还保留着街道的感觉,马路不宽,许多小店、咖啡馆临街而立,大家无形中生活在一个社区之内,菜市场,书店,没几步路就能遇见附近的邻居,老朋友。但是北京很难,几乎出了二环,就全是大路,路上一排排被困在车里的孤独的人,从马路这头到马路那头,只能走一个长长的天桥或地下通道,而过去之后,无非是对着地图软件,看看距离终点还有多远。

没有街,只有路,人们无差别地退回到自己的小区里,自己的房间里,自己的手机里。更重要的是,去任何地方于朋友相聚,如果开车,到达目的地之后首先面对的不是朋友见面的期待,而是无处停车的恼火,甚至,一场会面,都会因停车问题变得不欢而散。

从不做梦

2021-03-02 08:00:00

今早听到一条好消息,东东枪加盟读库。他早年在《读库》上发表的郭德纲访谈,至今记忆犹新,而去年的《六里庄遗事》,也是本有趣味的书。老六是用梦照进现实的手法,写完整篇文章。恰巧,我刚读完鲁迅的《野草》,一本散文集,里面大量的文章开篇都是“我梦见…”。让我好生羡慕。

我很少,或者说,几乎从不做梦。次数可以用年来计算,一年 3 - 4 次,也许更低。甚至开玩笑认为这是影响我写作的一大因素,我的灵感源泉在睡梦中是关闭的。

徐皓峰说有一次他拍专题片,路过一个书摊,买了一大套博尔赫斯的作品,之后久久不能平复,很内疚,很自责。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是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写故事训练的,写出一个好故事的过程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但是他作为科班出身,经过四年的专业训练,却想象不出博尔赫斯如何写出这些魔幻又真实的故事。

双雪涛也不是科班出身,貌似刘慈欣也不是,但他们的作品我都很喜欢,不知道平日里是不是也会做很多梦。

说道梦,不得不提一下今敏,我今年有几个影人计划,第一个就是今敏,目前除了动画短片《妄想代理人》,其余的电影作品都已经看完了,设想很好,原本打算之后写一篇以今敏为主题的小文章。但是看完发现,有些过于自信了。他的电影中,对于梦和现实以及自我的探讨,已经远超一个导演的职责范围,探讨的话题我暂时还没有能力分析。

不过有一点可以简单说说,今敏的电影里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与自我对话,不论是借用机器,还是自我的人格分列,还是其他手段所产生的梦境,他借用梦,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突破自己。的确,能诚实地对待自己,这句话说起来容易,想要做到,可能太难了。

每一天,我们都在无数次地骗自己,用各种手段在大脑中虚拟一个幻想世界,一旦发现它和现实世界出现了分歧,人也就陷入混乱状态,有些人处理的好一些,想到解决办法,有些人选择逃避,暂时把问题搁置,有些人思想上过不去,渐渐抑郁。这背后都和能否诚实一点面对自己息息相关。

也许这样来说,不做梦,也让我少了很多虚幻的烦恼。

当然,至于鲁迅那些梦,亦真亦假,是真的做梦,还是借花献佛,就不好说了。

关系

2021-03-01 08:00:00

上星期小宇宙爆发,不仅日更七天,还抽各种时间补了春节档想看的几部片子。

《孤味》5 星,《同学麦娜丝》5 星,《吉祥如意》4 星。

《孤味》我还拉着十一又看了一次。这几部电影有一个内在线索,讲的都是关系,亲情关系(能一直在一起吃饭聊天的同学觉得不亚于亲情,甚至强于亲情)。这种关系非常微妙,甚至在当代日渐式微。

我这一代人,没有兄弟姐妹,但还有一点机会,我的父辈普遍有很多兄弟姐妹,90 年代到千禧年,人口的流动没有这么迅速,大家小时候都在一起玩,有事儿也一起商量,大一些,有不少要好的同学,经常都是三五成群,有课一起逃,有架一起打,没有手机打卡,也没有压死人的作业。

现在不一样,至少往下一代,别说独生,话题已经转向生还是不生。我不想讨论生育和人口问题对国家、社会有什么影响,那很重要,但是太大了。单就从这几部电影来看,关系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孤味》是一部完全的女性视角电影,母亲和三个女儿之间的关系,《同学麦娜丝》可以看成是男性视角下的关系,《吉祥如意》则是更常见的一种家庭关系。

电影里讲得是发生在这几种关系之下的人生。转换一下视角,我们会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面对离家出走的父亲,面对在葬礼上还要拉选举票的兄弟,面对如何照顾一个失智的弟弟,这些活生生的话题,后面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大鹏在《随机波动》的播客里聊到,他的亲表姐和扮演她表姐的刘陆,两个人在大年三十那顿年夜饭上的表现,演员是情绪失控,痛哭不止,理解不了表姐为什么十年都不回家一次,而表姐一直在低头看手机,他自己说,他觉得表姐可能不是冷漠,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选择这种方式逃避。

片子结束之后,我在豆瓣留下短评:小城故事多,难分喜和乐。我也在县城长大,经常去农村的大爷家玩,不论是环境还是生活内容,都和《吉祥如意》差不多。他记录的这次天意,类似的或者更让人苦恼的事情,我也知道很多,这其实是 4 星的主要原因,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难多了,我希望大鹏在记录之后,能提出问题,但没有。

其实问题很清楚,现实一点,三舅谁来照顾(他在随机波动里确实有聊到),超现实一点,过快的资源丰沛让我们形成了两种人格,大城市里的和老家的,如何平衡这两种人格呢?​

当然,这一切回到最初,我们得先有兄弟姐妹。如果没有呢?一个独子,妻子带着孩子走了,妈妈病重,人是傻的,这现象并不少见,他们的生活会怎样?会有人来管么?

是不是要生育,生几个孩子,父母,兄弟姐们,亲戚朋友,人正是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应对极其复杂的不同的未来,可能正如莎士比亚的名言: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关于关系这个话题,未完待续。

读《野草》

2021-02-28 08:00:00

看鲁迅《野草》,三篇文章看得非常爽。《风筝》、《狗的驳诘》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风筝》有点儿像朱自清写的《豆腐》,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几个简单的段落,一篇意义悠长的文章就出来了。

《狗的驳诘》则是高级的讽刺,人说狗势力,狗说自愧不如,还解释惭愧在哪些地方,把看起来至高无上的人,说得跑掉。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把三种人进行了一通比较,奴才呢,是甘愿做奴才,却总想成为奴隶主,聪明人呢只有同情没有方法,傻子呢,直接上。

跑步

2021-02-27 08:00:00

可能和最近的日更有关,这几天精神都跟着抖擞起来,就像长跑,新手总是一开始抢先,中途便弱下来,高手则是眼里无它,只按自己的节奏来,不疾不徐,不紧不慢,你快你的,他跑他的。一场马拉松有两个挑战人性的地方,一个是生理极限,据说在 31、32 公里的时候,一个是心理极限,在 36 公里的时候。过了这个极限,人能感受到与上帝偶遇的愉悦。

跑步我不太行,至今的记录还是因为探错了路,多跑了 3 公里,勉强凑到 10 公里。但总还是跑过的,没摸过人类的极限,倒是摸清楚了自己的极限。

在我看来,跑步一定要在户外,在马路上,绝不能在跑步机上。一双好的跑鞋很重要,选好一条舒服的路也很重要,要有上坡下坡,坡度不要超过 5 度,最好从家门出发,再回到家是一段环路,能画个圈圈,一圈下来 4 - 5 公里,路上没有红绿灯,周围的楼房不要太高,沿途有菜市场或者小公园,烟火气要足。这样一条路跑下来,心里装的不是沉重的步伐,而是路上的芬芳。

前几年我住在北三环,真探出一条满意的路,从马甸附近的一个便宜坊开始,一条小路,一路向南,中间穿过一个公园,公园里的健步跑道大概 1 公里,出公园南门一转向,就到了德胜门那条街,临街不怎么走车,路边就是护城河,沿着河沿,向东再跑 2 公里,就差不多到了鼓楼大街附近,我就从这里转向北,往家的方向跑去。一路上人声鼎沸,菜场林立,遛鸟的,买早餐的,菜贩门口讨价还价的,送货的,送孩子上学的,充实得很,各人有各人的事做,没有人低头看手机,有的悠闲,有的急促,让人觉得生命如此不可或缺。这一段路大概也有 1 公里,中间有两个红路灯,我经常在这里慢下来,摘下耳机,或者干脆走一走,听听马路两边人们在聊些什么,匆匆过客,无所顾忌,像鸟儿一样自在。一直往北跑上 2 公里,也就快到家了,路上会看见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老人领着,去附近的学校,一路上有说有笑。

如果是晴天,我总会在路上拍一到两张照片,甚至有一年,我从距离新年 100 天开始倒数,每天一张照片,找主题,去有趣的地方,见可爱的人,拍过喇嘛,拍过天津各色的大桥,拍捏糖人,拍人酿酒,生活一下子变得有趣很多。

我是在带嘟嘟玩的时候,想到跑步拍照片这些事儿,我发现陪他玩的时候,一部分出于自愿,一部分是他主角感太强,必须要所有光都打过去才行,我就很少玩手机。早上刚去了朝阳公园,从西门走到东门,一路走走停停,陪他打球,看鸟,探险,找轨道车,手机在兜里就没拿出来过。公园里一路上也是,很少看到人低头玩手机,想想也好理解,毕竟来都来了,总要好好逛逛,手机什么时候不能看?

朝阳公园也从今年春节开始,正式成为免费公园了,硕大的公园,还是不见人多,我想,人总有找到让自己生活有趣的办法吧。爱逛公园的人,免不免费都会来逛,就像北京的 SKP,名牌包包排队多久价钱多高,都会有人去买。

慰籍自己的灵魂,方式不同,办法总在,逛公园不见得比看手机让人愉快,跑步也不一定比买包让人更嗨。

但是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劝劝你,趁着春天正好,早起一天,去家附近的菜市场转转,你可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点可能

2021-02-26 08:00:00

我有一篇写了 500 字开头的短篇小说,话题跟科技有关。过程中,包括查资料,看新闻,读书,想到一点可能,与小说无关,也无处安放,在这里记录一下。

未来蓝领工人的角色会有怎样的转换?

中国经历了 30 年高速发展,很多当时生活在农村的人,中学学历都没有,就有机会进入工厂,靠全球化这口大锅吃得饱饱,养育了几个孩子,但心里都明白,在工厂里造机器的比流水线上赚钱多,一心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开始抓教育,国家机器也一样,要加速运转,要乘风破浪,大学不停扩招。到今天,一个总被拿出来讨论的话题就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公司招不到人。这后面的原因,很可能在这里。那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现在科技大炮越打越响,越响越得打,人工智能(AI)是排头兵,冲在最前面,但 AI 能干嘛?它有点儿像四维空间里的东西,时间对于它来说,是显性的,一会儿像婴儿一样训练,同时又可以像大学生一样分析,它的核心是算法,为了让它更好地训练,需要不断喂它东西,看它能吐出来什么,有的精英教育一些,明确告诉它哪个是对,哪个是错,有的就完全是放养,地大物博,全扔给它,能捡到什么算什么。

就这样,一个新时代的蓝领诞生了。现在喂给它们的东西,都是人挑挑拣拣出来的,哪个是狗,哪个是猫,人先看明白了,拿去训它,这些人,干的是看着很高级的活儿,厉害点儿的可以叫科学家,但和 30 年前进工厂的工人本质上一样的。这是个带着「科技」帽子的渔夫,但渔夫还是渔夫,渔夫就要打渔。

不过有些渔夫聪明了,他们训练另一种 AI,让它们自己去建模,自己去网上看猫看狗,然后自己画猫画狗,再喂给其它 AI,看它们能吐出什么。这些人就不是渔夫了,他们成了工厂里造机器的,而不是流水线上的。

什么时代都需要蓝领,也别瞧不起蓝领,有些蓝领在以后,也可以被叫做科学家,他们可能是驾驶无人机种地的农民,可能是开飞车的出租车司机,也可能是穿着一身盔甲装备的垃圾回收员,或者是一个带着爱德华那样剪刀手的伐木工。

他们依旧干得是很基础的工作,是我们习以为常经常忽略他们存在的工作,但是没有他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不见得还适合人类生活。

可是一切看得见的美好,出现了一个悖论。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当蓝领,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流水线上工人,而不是工厂里造机器的科学家。

你看,这又回到人本身了。我的小说也因为这个,写不下去了。科学怎么改变,如何进步,我们要处理的不是人和科技的关系,而是人和自己,人和他人,人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这与科技无关,却带着科技的帽子,招摇撞骗。

位移

2021-02-25 08:00:00

这两天李如一的播客一天世界“回光返照”,不仅更新,还请了嘉宾。以往都是他一个人单口相声,现在听他被人“怼”,很有意思。

节目聊打口碟、音乐、唱片和假唱的关系。罗敏在听他们说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局外人,提醒者,不断让李如一和另一位主播页边对当代青年介绍清楚各路背景信息,什么是打口碟、磁带、唱片。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完全不知道这些东西。它们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玩物。

同样,这两天随机波动(另一档我很喜欢的播客节目)请了作家荞麦,她刚刚出一本新书《普通婚姻》,其实想借着书描述一下他们八十年代那一代人的生活路径,她自己常常怀疑,年轻时候那些梦想啊,上大学时的憧憬啊,好像现在全都不见了,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她说道西祠胡同的历史,那是有了互联网之后国内最早最鼎盛的 BBS 论坛,她们在混西祠的时候,从来没有人讨论要赚多少多少钱、要培养什么职业技能,大家都还是读书、电影、文学,有没有两把刷子,都得在上面大书特书,但现在西祠没有了,那段时光好像也没有了。

李如一指出这是“后稀缺时代”。他们原来那个年代过于匮乏了,那些打口碟不管是商业也好,还是兴趣也好,它们就这么毫无道理地培养了一代人的音乐品味。但是音乐还有好多不被人触碰的种类,他喜欢的实验音乐、噪声音乐,大众勉强还能接受的重金属、死亡摇滚,现在都败给了数字编曲,网上最流行的一句话不是说,如今的音乐,前 5s 抓不住人,就失败了,只有 0101 这种编码最容易刺激人,所以万青那张新专辑《冀西南林路行》,不论褒贬,还有几个人用音乐做音乐呢?

而作为一个准专业乐评人,李如一说了一句很有洞见的话,他说唱片是时间的位移。

什么是音乐?一个人,一群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了一次演出,或者产生了某种声音,它成为一个声音片段,在那时那刻演出就结束了。但唱片的出现,让今天的我还能轻易地听到 60 年代的 Folk Music,我在 Youtube 上关注了一个列表,专门播放那些六七十年代的老歌,也许是偏见?每一首歌都那么好听,每一首歌都那么不一样。换成现在的流行音乐,这种差异化的匮乏和网络资源的丰富,相当讽刺。

老歌,老杂志,老电影,旧小说,常看常新,总能挖到不少宝藏。如果把时间位移到今天去看他们,不仅不会过时,时常非常激进。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垃圾场里,在无数垃圾堆中扒食吃,喂饱自己匮乏的精神小怪兽,但我们总是被一进门那座巨大的山峰唬到,金光灿灿,漫山遍野,新鲜的剩鲍鱼,刚被倒掉的大龙虾,还有咬了一半的酱猪蹄子滚着油汤,山顶上正往下轱辘着不知道是什么的美食,我们就爬呀爬呀,一路爬一路吃,越吃爬的越慢,越慢越想爬,想看看山顶上还有啥。

其实,不过是几只嗷嗷叫的猴子和鸡,跟我们一样在扒食吃,他们左手边立着一个被油手摸得模糊不清的牌子,上面写着,前方左转。

梦与幻想

2021-02-24 08:00:00

本来今天的主题应该是别追女生,因为有朋友在昨天的哭不出来中留言,想让我聊聊怎么追女生。我一看,很好的选题啊,还带着滚烫的鸡汤气质。但是好巧不巧,我看了《同学麦娜丝》,也带着滚烫的中年男人的一地鸡毛,再不写,眼看着汤要溢出来了。

单刀直入,先说个人评价,5 星。它应该是我视听世界里台湾版的《独自等待》。

我和身边很多影迷朋友不太一样,一聊起「最爱」这个话题,有说小津安二郎的,有说希区柯克的,有说伯格曼的,还有喜欢贾樟柯、李安的,总之,跑不出大师这个圈子。我倒是比较大众,有两部华语作品,喂出我不少价值观,一部是电视剧《奋斗》,一部就是伍仕贤导演的《独自等待》。

你今天让我聊《独自等待》拍了个啥,我还真聊不出来,要是有人说这部电影很一般,我也想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这两部影片我不知道看了多少回,上句台词出来,下句八九不离十,就像听见冲锋号,脑子里就两个想法,不是上,就是跑。有句短评差不多能形容我的感受:就是这个味儿。对,就是这个味儿。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图尔特在 60 年代判一个淫秽作品案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淫秽物品,但我看到它时我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句话挪到我看电影这张炕上,也一样说得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喜欢的电影作品,但我看到它时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同学麦娜丝》,肯定是我的座上宾了。

趁着刚出锅滚烫的热乎劲儿,想聊两句我看电影时想到的一个话题,梦与幻想。电影的主角是四个同学,加上麦娜丝是五个,算上导演可能是六个?总之,这四个男人,都有各自的梦想,或者干脆没有梦想。人到中年,活得特别像北岛的诗《波兰来客》: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汪峰不是很爱问一句话,你有什么梦想?我是觉得年轻时,人一定要有点儿梦想或者幻想,别人知不知道无所谓,可以昭告天下,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个秘密项目。它就像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大路,其实没人知道罗马在哪儿,你怎么走,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你要是回到轴心时代去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谁能告诉你有什么意义呢?大概率到死掉那天,我只会说人生无意义,人生本身就是意义。

这话有点儿绕,有点儿哲学了。我说个通俗易懂的,电影里有一个主角,叫吴铭添,大家叫他添仔,有特别清晰的梦想,要做一个电影导演,清晰到可以给市长拍宣传片,参加立法委员选举,和前委员秘书上床,在同学的婚礼和葬礼上拉票,电影结尾被导演冲进镜头里胖揍一顿,你说那时候他还有梦想么?还是他的梦想变了?

还有一个主角,绰号毕结,毕结的意思就是结巴。他没什么梦想,朋友要他帮忙他就帮忙,工作是替死人完成生前的愿望,给他们做纸扎屋。就一步一步被生活推着走,40 岁了要照顾奶奶,工作也很一般,一直没结婚,好不容易交到个女朋友,生活充满憧憬,突然有一天,他结巴好了,然后呢,被认错,让人打死了。

我说到这不是想跟你聊梦想,聊人生,聊生命的意义。我说了,人生无意义。《同学麦娜丝》也好,《独自等待》也好,我想说的是生活,仅仅是生活,我们得去生活。夏雨在《独自等待》里偶遇李冰冰,喜欢上了,谈朋友了,分手了,猜忌,郁闷,烦躁,夜不能寐,做梦拿气枪打爆楼下广场舞大妈的鼓,但是第二天还是得起床,还得开店啊,楼下大妈还是鼓照敲,舞照跳啊。《同学麦娜丝》里的电风,工作好到公司觉得没有他不行,但是怎么样呢,升职没有,加薪没有,领导好言相劝,工作做好和工作做对是不一样的,哪里不一样?他心里不知道么,知道的,这句话他在被辞退那天翻译了一下,工作会拍马屁和工作不会拍马屁,是不一样的。后来他跳河了,别担心,他会游泳,只是想跳一下。

那个镜头之后,导演黄信尧加了几句对白,我觉得可以用来结尾了:科学家说宇宙的起源,是来自一场大爆炸,它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但大爆炸之前,可能就只是一片混沌,我想人生也是一样,我们花很多时间,找寻人生的答案,但说不定,答案的本身就是一片混沌。

但不论如何,如果人到中年,你有几个朋友,能固定时间,定期聚聚,打打牌,吃吃饭,聊聊天,都是一件不能再美好的事了,尤其是在看起来大到无边无际的城市里,我们其实很孤单的。

哭不出来

2021-02-23 08:00:00

看完《你好,李焕英》,我经历了生命中少有的失眠。十一同学依旧哭得很厉害,她共情能力太强了,动起情来像个娃娃,两只手会呼扇呼扇得摇,你要是离远点儿看她,活脱脱一只小野兔。

我失眠,正是因为我没哭。我又没哭。看完电影已经很晚了,躺在床上,左边十一右边娃,都已经熟睡,突然就产生强烈的空虚感自责感。我怎么又没哭呢?索性开始认真地反思自己。

记忆里印象很深的一次看电影看到哭,是 2017 年,刚刚追到十一之后,请她去百老汇看香港影展,《阿郎的故事》,非常日常的剧情片。杜琪峰导演,张艾嘉,周润发主演。一个父子情深,浪子回头的故事。骑骑摩托车,打打牌,吃吃饭,闹一闹,去海边转一转,可能任何一个生活在类似厦门这种沿海小清新城市里的家庭,都可以轻松做到。

没有过多关于爱的直观表达,但我还是哭得很厉害。

去年秋天,有一次我带嘟嘟去朝阳公园,从一个人很少的小侧门进去,湖水,落叶,正午阳光,湖边的栅栏在地上映出正方形小格子模样的影子,他踩着叶子嘎吱嘎吱响,特别开心,我就在旁边压着格子走,那天又想起了《阿郎的故事》。

故事的结局是阿郎作为大龄选手参加赛车比赛,死了。这场比赛是阿郎希望儿子能知道他有多爱他,但他没说,他只是去参加比赛。

最近一次看哭是看《极速车王》。电影讲得是福特,我更关注赛车手肯·迈尔斯的成长故事。他对车的痴迷和爱。看到迈尔斯在最后一次试车时发生爆炸不幸去世之后,马特·达蒙饰演的谢尔比在他家不远处看着迈尔斯的老婆和孩子,我大哭不止。

不论发生什么,生活都得继续,但对经历过的人来说,怎么选择,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件事上没有高低对错。就像表达爱,到底怎么表达,每个人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你要在有机会选择的时候去选择,有机会表达的时候去表达。

我也不会大声说爱,我的表达方式可能更像阿郎,或者《甜蜜蜜》里,张曼玉和黎明在快餐店里互道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所以我看《你好,李焕英》哭不出来,看《海边的曼彻斯特》哭不出来,看《女人的碎片》也哭不出来。但我看《狗十三》哭得很厉害,看《生活多美好》能哭到睡不着。

回忆很美好,憧憬也很美好,但经历更重要。今天,你去问嘟嘟,什么是爱,他会告诉你,用心就是爱。

去生活,去经历,去感受细枝末节,去感受一地鸡毛。

开始日更

2021-02-22 08:00:00

王佩老师在白板报的公众号倡导了一个小活动,日更 100 天。

之前加入的一个读书群,每季度也组织类似活动,我比较保守,一直没有参加。一是写作时间少,二是想写的内容也不够丰沛,最重要的原因是,如今写作时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自我审查意识在里面。我时常注意到这件事,不喜欢,也没办法。觉得那还不如不写。

倒是最近读的《羊呆住了》一书,让我有些动摇,作者李盆文章造诣极高,文字像是陈酿,不知道在酒桶里泡了多少年,一闻,就舍不得喝,得小口咂摸。我读得很慢,经常读完一个段落就要想上好几天。他的文章很吸引我的地方,正是他成功地避开了自我审查,他选择在另一个赛道,不,是另一个平行宇宙里玩,那个宇宙就是「生活」。

彻底回归生活,一头扎进土里。李盆完成得很好。

他笔下的生活不是人物特稿,不是小镇奇闻,也不是社畜、丧、八卦新闻、科技创新,它就是生活本身,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教女儿算数,和自己谈心。反倒成了一股清流。

王佩老师也提出了日更五原则:默认状态即写作;固定时段日更;每次写一件事;学会精准表达;不要规定字数。

这五条很实际,尤其是后三条,击中了我,没有字数要求,每次又只写一件事,哪怕只写一句话,打磨好这一句话,才能打磨好一个段落,才能打磨好一篇文章。我记得苗炜说,一篇好文章,无非就是一个好段落加上一个好段落,如此而已。

这样一来,日更的难度降到了最低,王佩老师则更进一步,连日更主题都准备出三种懒人包。看了几天他的更新,我摩拳擦掌,不大忍得住了,也想撸起袖子试试。

100 天,不是很难,我干过很多坚持 100 天的事儿。100 天,也不太容易,不过预期很低,断了也就断了,没准儿,这就是我最后一篇日更的文章。你们对我断更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在我看来,这一挑战,其实是个好玩的事情,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日更背后,还是希望能够在文章上「回归生活」。咋个回归法儿,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更为敬。

《学习究竟是什么》笔记

2021-02-04 08:00:00

万维钢在《学习究竟是什么》这本书里提到了写作和研究,关于写作,他是基于“当前科学理解”这样一个前提:

最重要的前提是“当前科学理解”,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信任当前科学家们的共识。

比如,一个四岁的孩子应该背很多唐诗、认很多字、学习加减法么?脑科学家的看法是 6 岁以前就是玩,在玩儿的过程中学习怎么跟人打交道,学习各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他给写作定了一个新的分类,科学写作,也就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写作,科学家应该为科学作家服务,科学作家为读者服务。所以他的专栏不是写“我知道的事情”,而是“读者想知道、应该知道的事情”。不管你想没想到,只要这个思想好,我就要让你知道。

这个思路很好,毕竟我们现在都深受无限大的信息杂质毒害,李盆在《羊呆住了》中很犀利地调侃这种现象:

阅读已经普遍生活方式化的时候,读者潜意识中关注的是,这种知识在社群中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关注度、钱、名声、一种生活方式的满足、疲惫生活的代偿、抵消虚度时间带来的内疚、辩论中的优势、智力虚荣的满足、输出欲与倾诉欲、比较与考据的游戏感等等。

我们大多时候,确实就沉迷于这种次级知识,他举例说:

当你写出一个鹅卵石的论文,并不是因为鹅卵石里面有什么论文,只是因为你需要一个论文。

我们只是把这种次级知识当做生产工具、社交工具和消费品。

那么,到底如何避免这种次级知识呢,或者换个角度,如何学习我真正想要的知识呢?其实万维钢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我认为他正是遵照自己的前提,基于当前科学理解,从道及术,完整地把学习这件事儿讲透了。

毕竟,相信科学家的普遍共识,还是比隔壁大娘的靠谱一些。

言归正传,把这本书的笔记拉出来溜溜,也算是实践书中说到的必要难度理论,要是有什么逻辑上的错误,希望各位看官批评指正。这篇笔记始于去年 12 月初,中间穿插很多事情,断断续续写到今年 2 月份才写完,是一个跨年项目了。

学精第一

第一部分,直奔主题,讨论当下基于科学理解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包括什么是刻意练习,如何进行好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森·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刻意练习被广泛传播,是因为其中谈到的一万小时理论。但是,刻意练习的重点不是练习的时间“一万小时”,而是练习的方法,对此总结为三个方面:

只在“学习区”练习

我们都知道,学习有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在学习区学习效果最好,但一万小时这个理论,让大部分人以为在学习区学习的重点是时间,大错特错。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刻意练习最关键的部分是基础训练。也就是练习套路。练的是长期工作记忆。

学校教育的问题也在于此,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保证大家都在各自的学习区,但是学校教育关注的是平均水平线的孩子,要让他们听懂。他们在意的是统计数字,不是个人。

在学习区练习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在哪儿学,要始终保持在学习区,一个是学什么,学基础、学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是有某种结构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我们的大脑如何掌握一项技能,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神经元之间通过不断的练习,建立强连接,一是神经元外面包裹的髓鞘的粗细,但两种观点结论都是一样的,大脑是可以训练的。

这种训练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工作记忆,人脑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大概就是 4 个东西,对应我们的短期工作记忆,它跟我们的智商有关系,通过训练是难以提高的。类似于内存。所以,学习真正练的是长期工作记忆。长期工作记忆储存的就是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它们是一个一个的块,有组织有结构,我们要练习的就是这一部分。它类似于硬盘。

书里还提到一个观点,作者以前瞧不起背围棋定式,觉得高手应该随机应变,但后来才发现,随机应变才是笨办法。我想到了自己学英语,为什么一直没有效果,第一,拒绝背,总想着掌握规律,见招拆招,随机应变,但其实面对真实状况时,最好的办法是脑子里已经存储了许多的范式,直接拿来就用就好了,随机应变也是在大量的范式基础上,去做微小的创新。第二,投入的时间少,根本没资格取得好成绩,这一点,就涉及到优先级,如果一件事优先级非常高,自然有时间处理它,所以“没时间”是一个伪命题,准确的说法,是我们没有把想做的事情排到高优先级的位置。

那究竟怎么练呢?简单来说,就是大量地有针对性地训练最基础的部分。

书里有个我很熟悉的例子,体育比赛中的以赛代练是没有效果的。同样写作也是如此。哥伦比亚学院文学写作系的系主任,严歌苓的老师舒尔茨夫妇在 2008 年给复旦大学开设的创意写作课,第一课教学生怎样“听”。让学生描述一个刚才听到的声音,不断追问:声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联想?旁听的严峰突然明白了舒尔茨讲的是什么,他教的是文学最物质化、最技术性的层面,就像弹吉他时不停地爬格子,毫无艺术性可言,确是通向艺术自由的必经之路。我也看过关于学钢琴类似的说法,练基本功,大量地训练基本功,这样在未来随便谈什么谱子,都变得很轻松,而不是一首曲子一首曲子去练,那只能是原地踏步,和“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区别。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想着随机应变。

另外,

对于学习来说,要反对“功夫在诗外”,学什么就要练什么,功夫就在功夫上。如果是创造性的活动,确实可能需要不同领域之间的借鉴,但在学习上,不要滥用这句话。

训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要从实战出发,一切都是实战,并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及时反馈

知道怎么在学习区正确的练习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想事半功倍,产生效果,就必须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这里的关键点就两个,一定要有反馈,反馈一定要即时。

万维钢还在这里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反常识观点:

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已,但熟悉不等于理解。想要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反馈。在科学界,就有同行评议这个步骤,也就是一种测验。

其实想想也很好理解,一个东西究竟学没学会,要么是看能不能向别人讲清楚,讲明白,要么就是通过某项考试或者测验,取得好成绩。

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要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我之前看过一个清华的学霸讲如何在大学学习,如何通过一门考试,他的核心就是要有一个错题本,这个错题本记得无所谓漂不漂亮、整不整洁、别人能不能看懂,就是不断解决错题本上的一道道题,自然能搞定一门考试。

现代的老师,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同意线上教学这种模式,线上教学,完全忽略了反馈这一层面,一个老师在屏幕一端讲,学生有没有认真听都不知道,更不要提如何观察学生,如何提供帮助了。这一点和我对家长的态度也不谋而合,家长的作用不是教育,而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那么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应该让学生做什么呢?

自己调研相关知识

独立或跟人合作完成项目

到相关企业实习,把知识用上

写论文

其实现在国内外的创新教育,不论采取的形式有什么不同,本质上都是这样的项目式教育,在项目中解决问题,用到什么学什么,学会什么用什么,这和应试考试已经没有关系了,是实打实地培养人。一些厉害的学校,可以在课程设计层面把项目和应试挂钩。比如十一学校,就是很好的例子。

刻意练习不是娱乐

最后,就是态度问题了,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刻意练习一点儿也不好玩。

练习这个事儿,要单独练习,一万小时理论,针对的也是刻意练习的时间,哪怕是单独练习的时间。重点是要区分练习和娱乐。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你看完任何一个纪录片后都会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有可能是错觉。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来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

一个现实:世界上并不需要一千个钢琴大师或者一万个足球明星,这些少数的幸运儿已经把所有位置都占满了。如果你想享受快乐童年,你的位置在观众席。

认清现实没什么不好,任何人都有权利或者说也应该为了更好的人生去奋斗,但如果能早一些,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天花板,其实更有可能突破天花板。做好观众席,和一个钢琴大师,都可以一生幸福,但两种选择的路径,并不兼容。

而且,我们也不能忽视基因和兴趣在其中的作用。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谁能坚持下来。

如果统计那些钢琴大师的授业恩师,都是顶尖名师,可是如果统计他们的启蒙老师,往往没什么名。但这些老师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非常善于调动孩子对钢琴的兴趣。他们能让孩子一上手就爱上这个乐器。

而任何一种能测量的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都是天生的,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所以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

简单来说,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但兴趣可能是大师们最大的先天因素。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能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

书里还提到有研究表明,最高的学习效率=15.87%,什么意思呢?

所谓的学习区,可以套用一个公示:喜欢=熟悉+意外。在学习区中学习,最好的配比就是 85% 的熟悉(旧信息) + 15% 的意外(新信息)。这样创造出来的环境,能让人体验到“心流”。

15.87% 不但是学习中的最佳训练出错率,也是心流率,也是文艺作品的最佳意外率。

我印象里喜欢的影视、音乐、文学作品,多半是有一种别人替我说出我一直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话,却又在此基础上,说出了一些让我很意外的内容,这种熟悉+意外,给人的感觉最舒服。

这些关于学习的道,背后都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包括什么成长性思维模型、必要难度理论等等吧。把它们综合运用起来,才能更好的在学习区进行刻意练习。

到这里,基本上如何学习,已经讲清楚了,总结一下:找到要学的知识的教材,老老实实的看,进行测验,即时反馈,对不懂的、不了解的地方反复刻意练习,再测验,再反馈,直到自己学会。学习过程中,可以有一些技巧(艾宾浩斯、多场景也就是必要难度理论、15% 意外率等),更重要的一点是,学习不是好玩的,刻意练习也不是,寓教于乐只是虚伪的幌子,没有足够的努力是没有办法学到新知的。在学习之前要想清楚,是真的为了提高某种技能,习得某种新知么?怎么学的前提,还是要考虑清楚为什么学?这才是第一步。

而学习的东西,如果是自己的兴趣,就更有可能坚持下来整个枯燥、无聊、让人暴躁容易放弃的过程,恰好基因里也喜欢它,就有了进一步成为大师的可能,但这份概率,非常的低,要有清楚的认识。

如果说第一部分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就是万维钢还说了一句大实话:

慢慢学才是好办法。学得太快,知识没有更彻底地长在大脑之中——毕竟大脑不是硬盘,是肉长的,而长肉需要时间。

我们身处这样的时代,不求快,可能总怕被人落下,但是求快,最后才会被人甩在身后吧。

学广第二

这一部分,想要讲述的,就是从刻意练习向功夫在诗外扩展。

自由技艺

这个广,怎么定义呢?我想到了现在市面上很火的 K12 教育,提供的都是这样的服务,有人称为博雅教育,有人称为素质教育,万维钢用了一个更有概括性的词汇,自由技艺。

自由技艺,Liberal Arts,原本是古罗马时代的一套课程,被认为是“自由的人”应该掌握的一套学问。古罗马的“自由”的意思是你不是一个奴隶,你有参与公共政治和社会事物的权利,这才叫自由。很多人把它翻译成“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博雅教育”。但是可能把它矮化了。自由技艺的特点,就是不分工,不为任何具体的职业做准备,而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如今没有奴隶了,自由技艺培养的更多是“拒绝被统治”的人。

其实包括美国的、欧洲的或者是香港的顶尖大学,他们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是进行类似的通识教育,在后期才选专业,选领域,进入研究生阶段,才是研究项目。大一大二在做的事情,也就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但是,自由技艺从古罗马开始,通过演变,到了中世纪被确定为七个项目,其实都蕴含着统治者的统治之道:

文法。掌握语言。

逻辑。掌握逻辑,才能读懂东西。

修辞。为了说服别人。

算术。管理财产。

几何。推理。

音乐。音乐被视为与世间的法则有关。

天文学。则是自然界的法则。

这七个技艺中,演化出三个最重要的技能:

批判性思维。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能不能独立思考。

交流。有没有个人风格。

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不具备模式识别的能力,也就是掌握了哪些经验和套路。

这正是一个人,在进入某一专业之前,最应该掌握的三项技能,是所有人的屠龙刀,是任何专业技能的基石。

流行文化常常能吸引人去渴望某种生活,而真正的艺术,却能让人质疑那种生活。

最好的例子,就是知识分子应该是永远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却阐述新的观念的人。

目前的市场,出现的问题就是需要交叉学科的知识,而且是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史、哲学、政治这些自由技艺的课程。因为当前的趋势就是机器越厉害,只会机械化技能的人就越廉价,自由技艺就越值钱。

对于学习人文学科,万维钢也总结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学事实。 第二层,学观点。 第三层,学方法。

这些技能,整体都是偏软的,也很难通过简单重复的大量练习来提升,更多的是在综合应用中不断实践,所谓的学徒制的深层意义就在于此。所以刻意练习是有它的使用范围的。

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非常有限;环境局面越是可控和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越大;局面如果是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越小。

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在刻意练习事半功倍的领域刻意练习,才有意义。

年轻人应该多讲讲“刻意练习”,出来混要多想想“功夫在诗外”。可是我们搞的这种教育,强迫小孩每个周末出去学习各种“才艺”,长大了越学越专一,什么吹拉弹唱早就不用了——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

创造第三

这一部分,讲得就更外围了,学了知识,干嘛呢,要用起来,要去创造。其实主要在讲的就是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的《学习之道》。

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书里首先解释了这两种思维。

集中思维是脑力工作者的本钱。只有集中思维才能掌握套路和抽象感念,才能让你的脑子里先有一个“答案区”。

面对很多问题时,我们预先形成过一个思维定势。在遇见类似问题的时候,直接调用思维定势去解决问题。

发现思维,其实就是给大脑足够的时间去建立新连接的过程。最好的使用办法是什么都不想,因为它可以在后台无意识地运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但是它有一个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前提:灵感不是轻易产生的,它要求你之前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花费了大量的集中思考的时间。

书里有一个小例子,我们通常学习新技能的时候,总觉得哪里别扭,但是停一停,睡一觉第二天再看,发现就舒服多了。这一小段“不练”的间隔期对大脑非常重要。可以用健身来打比方,练举重、练肌肉,要是每时每刻都举,那肌肉是没有办法生长的,总要挺一段时间长肉。所以说,我们的思维也是这样,我们需要休息,给它们时间,让它们生长。

这就是《自驱型成长》里说的默认模式网络,它们占据我们大脑能量消耗的很大比重,但我们目前对其知之甚少,它是通往潜意识的路径。往往这样能产生更好的创意。

Paul Graham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极好的文章《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里面就提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其实适合不同的职业、领域,如果选错了,人是很拧巴的,我简单翻译一下:

Independent-mindedness seems to be more a matter of nature than nurture. Which means if you pick the wrong type of work, you’re going to be unhappy. If you’re naturally independent-minded, you’re going to find it frustrating to be a middle manager. And if you’re naturally conventional-minded, you’re going to be sailing into a headwind if you try to do original research.

独立思想似乎更多的是天性问题,而不是培养问题。这意味着如果你选错了工作类型,你会不开心。如果你天生具有独立思想,你会发现做一个中层管理者是很令人沮丧的。而如果你天生就有传统思想,如果你想做原创性研究,你就会驶入逆风。

那些可怜的人,正是在错误的位置上终其一生努力奋斗,却不见看花结果,Paul Graham 也说,如果有人能早一点告诉自己这其中的区别,该是多么幸福啊。

从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引申出了学习的本质。

所谓学习,就是把进入到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写进长期工作记忆之中的过程。所谓创新,就是把长期工作记忆中的相关内容调出来,放在短期工作记忆里跟新信息形成配合的过程。

集中思维,就是在此时此刻的短期工作记忆里强化这个新信息。而发散思维,就是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之间的通道。

这一章还提到了前面说的默认模式网络,如何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当我们什么都不做,处在默认模式网络的时候,大脑要消耗掉全身20%的能量,而做一个任务时候,我们只是多消耗了5%的能量。我们的大脑每天平均有46.9%的时间都处于默认模式网络。

科学界目前对这一部分的了解也不多,我就不引用书中的说法了,但是默认模式网络确实能让人的潜意识工作起来,能让自己不同的记忆之间产生连接,形成创意,进入默认模式网络的办法倒是可以训练的,其实进入默认模式网络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什么都不想,也就是西方现在最主流的冥想,甚至有人用脑科学+冥想这一套理论去解释佛学,先不提准不准确,这个思路倒是挺有趣的。

文化自觉

有了这种连接,如何能实现真正的创造呢?

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项目,因为疏离感能激发创造性。

书中举的数学家高斯的例子,高斯一辈子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工作,但别人完全想不出他是怎么完成的。数学家阿贝尔抱怨高斯「就好像走过沙子的狐狸,用尾巴抹去自己所有的脚印」。而高斯的回答是:一个自尊的建筑师不会在盖好的房子里留下脚手架。这就是创造的魅力。

《唯一的观众》也给了一个建议,你创作,应该是为了满足自己——这个唯一的观众。不要问别人喜不喜欢,应该问自己喜不喜欢。

真正在修炼的时候,是要练自己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不是品味。品味是你自己喜欢什么东西;文化自觉,是你知道现在别人都喜欢什么东西。品味能提升你的生活质量,而文化自觉能允许你从事一门创造性的事业。

文化自觉是“模式识别”,就是心里有个好的模型。优秀的XXX应该是什么样。

文化自觉是“范例”,灵光一现也就是这么来的。

文化自觉是“刻意吸收”。

这个词儿用的很有指向性,让我想到喜欢一个东西和能胜任这份工作,其实并不见得是正比的关系。我就常常看到影视从业者抱怨自己的影视工作,甚至让他们讨厌自己曾经喜欢活动,看电影。文化自觉和品味也一样。

要修炼高端技艺,就是像单田芳的评书艺术这样:没有秘密,明明白白把配方写成书别人也拿不走,甚至手把手教都教不会。

都说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创意都在最厉害的那帮人的脑子里。我倒是相信,就算他们一五一十写出来,对正常人也没什么帮助,他们形成这些想法的逻辑脉络是时间堆积出来的,是长在自己身上的肉。知识付费里一个很大比重的内容「听书」也是一样的,给人感觉很好,半个小时就搞定了一本书,但是你只知道结论,不知道作者形成这一结论的逻辑,时间长了,思维能力必然退化,「听书」真正帮助的,是那些替你读书,写出逐字稿的人,他们在不断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更精炼的内容提供给你,他们练的才是肌肉,而你知识他们盘子里的鸡。

策略第四

这一章和下一章,就是一些关于学习的术了。进入真刀真枪的实战阶段,讲述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学习路径,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以及怎样避坑。

自学

首先,学习这件事情,万维钢的态度是,自学就够了,而且最好是自学。他举例霍金,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以我为主,方法就是自学。

霍金的老师要求霍金读一本统计物理学的书并且做习题。过了一周霍金来见他,没交习题作业,但是带来了“标出所有错误的那本书”。

一个足够自立的人,应该以自学为主。因为自学,可以自己控制节奏。万维钢读书的时候,就纯读书。

哪怕读的是网络小说,我也从不一心二用。我认为这个根本区别不是内容不一样,而是形式不一样。

能有这种态度,很难不成功。

但是自学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它有一些基本的条件,是美国教育家苏珊·克鲁格提出的“成功教育金字塔”理论。

首先得有自信心啊,要相信自己能从这里面得到想要的东西;其次,是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意志力、自控力、时间管理能力,还有组织、计划和安排自己的行动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学习的时候能不能自己调查一下用哪本书,把相关的材料都准备好,自己弄个文件夹组织所有的学习资料和练习内容,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最好还能把学习成果形成一份报告?你能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该学的时候就学,从不拖延呢?你能不能做自己的教练,经常考核自己的水平、检测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呢?

文本处理能力

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进入真正的自学状态,而自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文本处理能力。

第一级,阅读一段文字,或者一节课,能不能抓住它的重点。练习方法就是记笔记。

第二级,是有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能不能从书里找出来答案。

第三级,是建立自己的系统。

说实话,我觉得要达到万维钢说的自学水平,是很难的。单单是第一级,就困住了大多数人,而到了第二级,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个搜索引擎能搜出来的答案,就太简单了,公示习题都会,不一定真的理解了,要多看其他书里的人怎么解释同一个问题,要有不同的视角,课本只是指向月亮的一根手指,我们要追求的是月亮本身,多参考几根手指更容易定位。

重要的是,可能每本书的讲法都不一样,定义都不一样,有的还是明显错的,多读几本,能收获自信,你的见识已经超过了那个作者。

我觉得九成的自学者,在这里已经倒下了。他们逐渐沦为次级知识的爱好者。消费次级知识,躲回自己的小屋子里。不断重新开始、放弃、开始、放弃。

如果真能越过第二级,建立系统,其实很简单。

知识是个系统。作为自学者,个人知识系统应该是具体的,你得把它写下来。你应该对每一个课题都准备一个笔记本,根据自己的思路划分章节和专题,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好所有的要点、心得和应用技巧。

这个系统是自己的,而你的关注点和别人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没必要事无巨细地总结你认为没意思的知识点。不要平淡的废话,不要花哨的脑图,要字字见血,直指人心。

学习的目的,是要应用,不是摆出个12345,ABCDE。需要切磋,可以是交流、是测试、是参加考试。跟人过招,才知道自己学的怎么样。在实践中学习,需要啥就学啥,学啥就能会啥,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兵器第五

这一部分就是手握屠龙刀,真刀真枪开始了。这一章中,对我帮助最大的部分是强力研读笔记,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简洁明了。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的书或文章的联系

我就不展开了,其实都是一些一听就懂的被前人嚼碎了的大道理,但是付诸实践者只能说是少之又少。要记得,读书笔记才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

无为第六

这一部分其实是在讲功夫在诗外了。我们学习了很多,很会学习,真正的创造,却可能是在无为中产生的。

我理解这里的无为,其实可以等价于心流,在进入心流状态之后,做事更可能成功,更可能坚持,更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无为,是意识和潜意识、冷认识和热认知的完美合作。我们可以尝试着控制一下自己的大脑,看看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会有下面这些状态,那也许就是真爱。

忘记自己

忘记时间流逝

获得丰富信息

做复杂工作毫不费力,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

书里还顺便解释了进入“心流”的整个过程:

平常状态下,我们保持有意识的机警,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活跃,脑波是β波。

工作状态,心流的前兆是大脑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它们能提升注意力,提升敏感度。

慢慢关闭大脑中的声音,β波逐渐被α波取代,这是一种安静舒适的脑波,比如做白日梦的时候就会有。

进一步深入,会分泌“内啡肽”和“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减轻痛苦,进一步集中注意力,大麻素还特别擅长建立遥远的连接,带来创造性的发现。

到达极致的时候,进入θ波,睡眠中才有的脑波,潜意识也就占据主导。这时大脑会分泌“血清素”和“催产素”,让我们感到和平、幸福、充满责任感。

最有意思的是,在整个心流阶段产生的这六种激素,就是大脑可以产生的分泌愉悦感的全部激素。

换句话说,幸福,就藏在心流里。


这本书我阅读、整理笔记、反思,大概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过程中也不断在实践,包括这篇笔记,其实就是实践的结果。我觉得对我来说,我在今年已经选好方向,订好计划,后面慢下来,练习基础组块,迭代,这个过程如果顺利,会一直持续下去。我也会每隔一两个月,重新回来对照笔记中的要点 Review 一下自己的进度。

如果没有行动,没有改变,这本书、这篇文章读与不读,是没有区别的。另外,我的文章中也不会再出现加粗这样的强提示标记,因为我发现它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暗示,好像我的一切语言都是为了最终将你引向它,但是抱歉,整篇文章才是全部,每一个字都是重点。

高颜值网易云播放器

2021-02-02 08:00:00

同志们,

上车要快,废话少讲。

废话,咱们还是讲两句吧。

我一向自诩是个音乐虫子,听的歌不算正统,也没有多么偏门,基本也就是外国乡村,国内小众,部分硬核摇滚,还有点儿北欧现代。

但是就这么点儿兴趣,已经被互联网给我撕得稀碎。最爱网易云音乐,但是版权少得可怜。听听逼哥吧,得去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美区,听听郝云啊,大爱的 James Blunt 啊这些主流音乐,都还得再弄个 QQ 音乐。Spotify 倒是算全的,但是可惜了,最近发现逼哥的歌也下架了不少,又不符合我自己的使用习惯。就这么在网易云音乐和其他一切之间来回奔波,实在是奔波不动了。

这不是昨天,有人在 TG 推荐了一个神器,马上搞下来看看,这一看不要紧,我耳机从早上带到现在,就没摘下来,原来那个味儿,它有点儿回来了。(别报希望听逼哥,对于逼哥,我山人另有妙计)

好,废话结束,上图。

播放器首页

发现页

个人主页

专辑页面

歌词显示

除了高颜值,重点来了:

我最喜欢的是第四条和第六条,上面截图中,郝云的新专辑《艳阳高照》就是 Unblock 的,无缝切换到了别的播放源。

还有其它一些特性,大家可以自行前往项目主页查看:

https://github.com/qier222/YesPlayMusic

祝好。

听歌系列之成长小说

2021-01-29 08:00:00

双手和舌头,至少留下双手。

—— 海朋森

取消每年常规的书影音十佳,其实挺无奈的。因为看得少,少中再选少,不负责任。但附加的好处是少了一些期许,随便什么街头小灶还是玉盘珍馐,通通都到碗里来。

去年一整年,我还是听李志最多,偶尔听听宋冬野、窦唯、声音碎片和低苦艾,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左小祖咒,他的《台湾》《我爱台湾》子母专辑,让我沉迷至今,包括 2019 年的《四大名著》,如果现在聊左爷还是《乌兰巴托的夜》,可能已经落伍很久了。

我其实偷偷整理过去年喜欢的专辑或者歌手,但是很遗憾,我漏掉了海朋森。所以今天要专门写下来,隆重推荐。

在此之前,我想插两句话,聊一下「勇敢」。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看完《十三邀》采访罗翔之后,我觉得勇敢这个词儿可能已经丟了

在音乐上呢,去年谭维维的《小娟》是很勇敢的作品,也是在听海朋森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喜欢的音乐里,「勇敢」这个母题似乎占据了很大比重。这是音乐赋予的音乐之外的意义。

勇敢的音乐不是燥,勇敢是可以脱离音乐作品之外而存在的,勇敢是用音乐包裹着的,需要敲碎音乐本身才能得到的,它是有意义的,是表达者刻意为之的。

勇敢,不是敲着鼓点动次打次,全场躁起来,满口脏话,勇敢能承载一个人、一个社会、一种弱小的声音,勇敢,可能是不允许存在的。

我听的逼哥,早年的张楚、窦唯,万青的《万能青年旅店》,声音碎片的《没有鸟鸣,关上窗吧》,Greg Holden 的《Chase the Sun》,都是我这些年很喜欢的歌手或专辑,他们做的就是勇敢的音乐。

如今,让我去选最近五年里,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依然还是 Greg Holden 的《Boys in the Street》里那一段:

My daddy’s dying

But he’s finally realized I’m not lying

We sit in silence but we’re smiling

Because for once, we are not fighting

He’d say, “There was no way of knowing

‘Cause all I was taught

Is men only love women, but now I’m not sure

My son, keep kissing boys in the street

而五年之后如果我再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极大可能会有海朋森《春风》中的一句:

但愿有朝一日我能像春风一样,

不带期许地吹拂着你,

那时,你也不复爱我。

其实,2020 年有两个乐队是新晋到我的名单中的,假假条和寸铁。假假条是在用自己的音乐砸烂自己这个时代的音乐,寸铁则是无畏旁人,只对自己那个未知的朋友说话。

而海朋森的陈思江是我极少知道的一个 90 后,在为社会的某一个角落呼喊,或者说的狂妄一些,我觉得她是在为这个社会呼喊。在她之前,这样的呼喊我只在李志的歌里见过。

澎湃新闻专访中就,去年的这张新专辑《成长小说》从词演变成曲的过程如此自然而然,中间没有其它阻隔的原因,可能是作为「四川音乐学院正规军出身的海朋森,能摆脱理论束缚和多识者所受的种种诱惑,很难得。新作《成长小说》的编曲和制作也是他们自己,器乐表达精准,情绪到位。偶尔独立于强大的思江的人声,得到自己的一束光。」

她真的是一束光。在《新都人》里她唱,「国家比爱情更远,广场比舞蹈更远,旗帜比景色更远」,《每天的行军》里长达三分钟的军鼓敲打却也配合着行尸走肉的人们,直到《撞进白昼》中,她终于发出呐喊,「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共同世界?」她说,至少别做一个残忍的人,你们的自由屈指可数!

这像不像李志歌中唱的,这个世界会好吗?陈思江是勇敢的,海朋森是勇敢的,她们不是想红,不是为了什么战斗,她们只是在表达。

而真正地表达,需要足够的勇敢。海朋森却说,双手和舌头,至少留下双手。

依然要向奇葩说致敬

2021-01-25 08:00:00

By Insist (2020)

不是很喜欢讨论这个话题,或者说很不喜欢讨论这个话题。

昨天晚上在家里陪娃,客厅里播《奇葩说》,当做背景音,主题是讨论独立女性应不应该收彩礼。双方激战,你来我往,最后好像是席瑞赢了,但很不凑巧,他那部分没有听到。

不过我还是发了一条微博: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依然要向奇葩说致敬,无论它披着如何艳丽的娱乐外衣,依然扮演着可见的公共知识分子角色。

悲哀,但无奈。

托马斯·弗里德曼是我看到的第一个表达新冠对社会影响的专栏作家。从他以后,几乎所有在讨论这件事的媒体、机构、作者,都会引用他的说法,BC(Before Covid-19)和 AC (After Covid-19)。他的手法是借鉴了公元纪年的分类办法,为这个社会重新画下了一条分割线。它意味着过去和未来,意味着旧与新,意味着已知和未知。

那个时候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观点如此富有洞见。后来随着疫情反反复复,世界也在一片混沌之中向前游走,不知方向,不知终点,更不知终点是好是坏。

我印象里最深的是一篇美国大学教授写的专栏,她在文章中提到,疫情开始后五六个月的时间里,美国的学校都选择停课,在家用网络课堂替代线下教学与考试。

她的女儿刚刚好是高二,居家期间,她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直到她的女儿来找她,说自己快疯掉了,想要出去见见小伙伴们。她第一反应是惊讶,她以为所有的青少年,早就习惯沉溺于网络世界,终日宅在家里,社交媒体、娱乐视频、网络信息,这些东西已经侵占了她们大部分时间,在她看来,她正在担心的是如何让这些孩子们关闭网络,走在一起,坐下来聊天。可是她的女儿却让她意识到,也许她的担心是缺失的,不完整的。

随后她组织了一些教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得到的结论让她非常震惊。她所调研的范围内,70% 以上的孩子,在疫情期间达到了中度抑郁的程度。这种隔离的社会环境,缺失的线下社交,并没有像她担心的那样被日益膨胀的网络所替代,它们依旧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线下社交的需求。

直到今天,也没有人可以判断疫情何时结束,我们仍然处在巨大的未知和恐惧中,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有没有人在关注他们呢?

我们看到一些负面新闻,跳楼,无差别故意杀人,家庭暴力,是否有媒体去追踪他们背后的动机,也许是他们生活的很艰难,也许是被疫情折磨的没有了生计,也许单纯是自己抗压能力很差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抑郁。

我很希望有一个社交媒体去做一个类似「后续」这样的专题、词条、标签之类的东西,去持续关注这些负面新闻形成的动因。曾经的好奇心日报是我最大的希望,但如今它不在了。

前几天还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也很伤感,报告说因为新冠疫情,美国将要毕业的这一代大学生,终身的平均收入,会降低 1% - 3%。这没有任何道理,就因为疫情,就因为灾难,就因为他们恰好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们就不得不承受这样一个时代赠予他们的果实。

同样,连我家 23 个月大的娃娃,出门前会说戴口罩,进商场之前知道要看健康码,这些东西会怎样影响他们这一代的未来呢?我不知道。

在看《十三邀》采访罗翔的时候,我记下了简短的笔记。

不管同意与否,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集体潜意识。对罗翔和许知远来说,“勇敢”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是一个高级的词汇。

反思我们这个年代呢?

这些东西一定会逐渐成为他们的集体潜意识。包括 B 站,微博,抖音…它们不见得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但它们足以改变一代人的思想。

等到千帆过尽,尘埃落定的时候,会留下什么呢?至少,我觉得这个时代,“勇敢”这个词似乎已经丢了。

这也是我不喜欢讨论这些话题的原因,我原来觉得这种半开放的公共讨论无意义,我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提供建设性意见。但其实只是我不够勇敢,我没有办法像罗翔老师那样,让行动走在语言前面。

所以我很感谢罗翔,感谢许知远,感谢十三邀,感谢马东,感谢奇葩说。

要不然这个社会,真的连“讨论”本身可能都要丢了。

向猫看齐

2021-01-20 08:00:00

By Théophile Steinlen

周末照例带嘟嘟出去玩儿,我问他,想去哪儿玩呀?

去图书大厦。

之前一个周末,我单独带他出去玩时,去过一次家附近的图书大厦,不知怎么,他就记住了这几个字。前几年,我读过一本《哲学与幼童》,大部分的内容都忘记了,但记得书里一个说法,每个孩子其实都是一个小小哲学家,有时候我们用「孩子」这个说法,以及用看「孩子」的眼光去和他们对话,其实是限制了我们之间的可能性。

成年人在理解世界的时候,习惯了和已知的,或者是幻想中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不论它艰难与否,我们总会给自己找到一个说法,让一件事成立。对于孩子来说,他并不关心一件事的后果,他们只关心这件事本身,这恰好是他们的无畏和我们的小心翼翼之间的差别。

有哲学家拿人和猫来做对比,举了几个例子:

猫生活在当下。

人生活在(想象中的)未来。

猫不会制定“未来计划”,猫不认为自己需要做到什么然后才能幸福。

人觉得幸福是一个目标,是一种需要不断努力接近的东西。

对猫来说,没有受到直接威胁时的状态,就是幸福。

人焦虑。

猫不焦虑,除非猫受到威胁或者身处陌生之地。

人被语言控制。

猫不被语言控制,猫只依赖自己看到、嗅到、听到、尝到、触摸到的东西。

猫服从自己的本性。

人压抑自己的本性。

猫享受自己拥有的生命,并因生命本身的感觉而感到满足。

人寻求从存在的痛苦中解脱。

其实也可以把这里的猫换成孩子。

还有一种说法,学生最好的家教,应该是比他大一点儿的孩子,而不是家长和老师。我们已经习惯了 1+1=2,答案都印在脑子里,面对算不出 1+1=2 的孩子,我们气,跳脚,郁闷,难以理解,但我们清楚地给孩子讲过,为什么 1+1 就等于 2 么?这个过程,让我们自己来解释,恐怕也很难,我已经忘了我是怎么学会最基础的数学运算了。

但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仅知道正确答案,还知道自己是怎么学会的,因为他们刚刚学过嘛。他们可以把这个过程也讲清楚,我就见过我侄女儿给嘟嘟讲基本的乘法,从 1 乘 1 开始,当然对于嘟嘟来说这是天文一样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只认识 1 而已。但是我发现小侄女对于整个数学运算的过程,很有自己的想法和逻辑,并且我也听懂了为什么 1x2=2,1x3=3,换做我来讲呢?肯定讲不出来。

小孩子需要了解的是过程,不是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在我看也不是一个好观念。前几天,十一跟我说,不要让他学简笔画,我问为什么?她说简笔画会让一个人的思维固化,以为这个东西只能是这个样子。

好巧不巧,周末嘟嘟喊着要去图书大厦嘛,我们就去了三里屯的 Page One,在童书区读了两本很有意思的小绘本,《汽车多多多》和《火车多多多》。

嘟嘟对于车的痴迷,已经近乎癫狂,我正愁着怎么用汽车作为出发点,引导他产生新的兴趣,难道我要先学学怎么造一辆汽车么?这两本书倒是给了我很大启发。书里的内容简单的不得了,就是各种各样的车,但区别于我经常给他买的那种,用成年思维给汽车分类的绘本书,比如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之类的,这两本书的车,是长长的汽车、短短的汽车、洋葱汽车、西兰花汽车,甚至还有透明汽车。

在这里,车变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车,孩子们能认识更多东西,大小、形状、物体,相比我脑中已经固化的汽车样式和分类,在给嘟嘟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我的惊讶程度远远大于他。满脑子都是,「这也可以」?

所以说成年多可怕呀,我们就生生把自己的无限游戏玩成了有限游戏。把自己从一个哲学家培养成了小镇做题家。

说到这,我又想起前几天的一段摘抄:

孩子是活在当下的人。你跟一个孩子说,这个作业虽然很没意思,但是你也要写,你现在写作业,将来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才能挣钱养家……你说的这些他体会不到。他体会到的就是写这个作业太没意思了。

成年人的取舍不会那么苦,因为大人懂道理;但是孩子是真苦。

我在想,咱们有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像孩子或者猫看齐,享受自己拥有的生命,并因生命本身的感觉而感到满足。

使用 Hugo 从 0 到 1 搭建个人博客

2021-01-19 08:00:00

我喜欢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他们是研究理念的,他们永远要站在一个制度的对立面。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依然推荐用 RSS 订阅的方式阅读新的信息,使用 Kindle 或者直接读纸质书,在独立博客发表文章,谨慎地使用抖音一类短视频服务。它们部分或全部地站在了当代社会的对立面。但在我看来,这却是回归到互联网本身的必经之路。

再一次细数我十年来的独立博客历程已无必要,无非是单调的一个时间列表。过程中,倒总是包含一个关键词「折腾」。如同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我选择独立博客作为我的信息传播渠道,也就必须融入这一传播介质之中。所以,这也是一篇关于「折腾」的文章。

在查阅多方资料,以及[木木哥]和其他朋友的帮助下,我 2020 年使用 Hugo 重新搭建了自己的博客网站。最近,我想如法炮制,用最快的速度给一个新入手的域名搭建网站,却发现「建站」这件事是一件典型的超低频操作,一次建站,除了爱折腾的人,对于大部分像我一样,只是寻找一个能舒舒服服写东西的地方的人来说,几年都不会有大的变动,所以当初对着电脑从 0 开始搭建出博客的过程,已忘到九霄云外。

对此,就启发我要写下这样一篇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本文也因此分为上、下两个章节,基础篇和进阶篇。今天先讲基础篇,使用 Github 搭建免费的 Hugo 个人网站。

第一部分,基础版:使用 Github 搭建 Hugo 网站。

1. 注册 Github,创建 repo 仓库


Github 是全世界程序员的福音书,一个技术人不可能不知道的开源技术社区。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让它成为我们自己网站的第一个落脚点。

注册 Github,就像注册任何网站一样。进入 Github 网站,点击Sing Up,输入自己的用户名、邮箱和密码,完成账户验证,点击Create account,之后可以选择你的职业,你想用 Github 做什么,或者干脆跳过,直接下一步。

查收你的邮箱,点击确认链接,完成注册。

点击右上角+ - New repository,填写 Repository name,点击Create repository

到此,Github 上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你会得到如下图一些完全看不懂的东西。没关系,我们输入一个 Repository name ,点击 Create repository ,开始下一步。

2. 安装 VS Code 和 Git,开启折腾之旅


我们在本地的电脑上,还需要安装两个软件,一个是 Git,一个是 VS Code,Git 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是我们连接 Github 的钥匙,而 VS Code 本身是微软出品的一款程序员使用的开发集成工具。我们不需要懂得这么多,只把它看成是我们的博客管理平台就可以了。

2.1 安装 Git

去 Git [官网]下载,按照默认配置一直下一步,安装。

安装完毕,打开桌面的快捷方式,我们需要现在本地创建一个 ssh key,这个目的就是在你的电脑上生成一个密钥,获取之后,在 Github 上输入,就把你的电脑和 Github 连接起来,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快速、方便地保存自己的本地文件到 Github 上,并生成网站内容。

//输入下面的代码,获取密钥(双引号内容为你自己注册账号时的邮箱):
$ ssh-keygen -t rsa -C "[email protected]"

在默认目录中找到 .ssh 中的 id_rsa.pub 文件,打开,复制。

回到浏览器中,进入 Github [设置] 中的 SSH and GPG keys,新建一个 SSH keys,标题自己起,Key 的内容就输入刚才复制的文件中的值,然后添加。

回到本地的 Git 窗口,输入如下代码,验证是否链接成功。

$ ssh -T [email protected]

成功之后,输入下面的代码,绑定自己的 Github 账号,到此,连接本地和 Github 的工作就完成了。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XXXX"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2.2 安装 VS Code

点击进入 VS Code [官网],选择自己的版本下载,我这里是 Mac 版本。如果安装不熟悉,就一路默认配置。安装完成,打开 VS Code 软件。点击Extensions,安装所需插件。在这里也推荐几个必备和好用的插件。

进入 Github 选择刚才建立的 Repo,复制 HTTPS 链接,在 VS Code 中切换左侧边栏到 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中,点击+,粘贴地址,回车。

之后就可以在 gpm 中找到相应的 Github 项目。右键点击你的项目名,选择在文件管理器中打开。

2.3 安装博客

点击[下载](提取码: g5xe)我准备好的 Blog 网站文件。将下载好的文件解压后,Copy 到项目文件夹。找不到本地文件夹,可以在文件管理器中右键自己的博客项目,选择打开目录。

解压后的文件内容目录如下:

├── archetypes
│   └── default.md
├── config.toml # Hugo 配置文件
├── content
│   └── posts # 文章目录
│       ├── hello-world.md
│       ├── hugo-single-link.md
│       └── huo-zha-le.md
├── static # 静态文件目录
│   ├── images
│   └── photos
│       └── 刘堃现场.jpeg
└── themes # 主题目录
    └── hyde
        ├── CHANGELOG.md
        ├── LICENSE.md
        ├── README.md
        ├── archetypes
        │   └── default.md
        ├── go.mod
        ├── images
        │   ├── screenshot.png
        │   └── tn.png
        ├── layouts
        │   ├── 404.html
        │   ├── _default
        │   │   ├── baseof.html
        │   │   ├── list.html
        │   │   ├── path.html
        │   │   ├── single.html
        │   │   └── terms.html
        │   ├── index.html
        │   ├── partials
        │   │   ├── comments.html
        │   │   ├── head.html
        │   │   ├── head_fonts.html
        │   │   ├── hook_head_end.html
        │   │   └── sidebar.html
        │   └── shortcodes
        │       ├── link.html
        │       └── music.html
        ├── static
        │   ├── Bmdb.min.css
        │   ├── Bmdb.min.js
        │   ├── apple-touch-icon-144-precomposed.png
        │   ├── css
        │   │   ├── hyde.css
        │   │   ├── poole.css
        │   │   ├── print.css
        │   │   └── syntax.css
        │   └── favicon.png
        └── theme.toml

2.4 配置博客

回到 VS Code,打开项目管理,右键自己的项目,选择在当前窗口打开或者新窗口打开。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修改了。Hugo 的基本配置都在 config.toml 中,可以参考如下信息:

baseURL = "<https://ittenblunt.github.io/my-blog/>" # 修改为自己的博客地址
languageCode = "zh-CN"
title = "Itten's Blog" # 修改“”中的内容为自己的网站名字
theme = "hyde" # 如果以后启用其它主题,在这里替换主题名字
disqusShortname = "" # 如果使用 disqus 评论系统,在这里填写自己的 disqus 用户名 
hasCJKLanguage = true
enableEmoji = true

[permalinks]
  posts = "/:filename/"

[Menus] # 边栏目录
  main = [
      {Name = "Archives", URL = "<https://ittenblunt.github.io/my-blog/posts/>"},
      {Name = "Tags", URL = "<https://ittenblunt.github.io/my-blog/tags/>"},
      {Name = "Photos", URL = "<https://ittenblunt.github.io/my-blog/photos/>"}
  ]

[params] # 指定发布的文件目录和博客描述
  # dir name of your blog content (default is `content/posts`)
  contentTypeName = "posts"
  # description abou this website
  description =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params.valine] # 我把它默认甚至为关闭了,想打开可以修改 false 为 true,填写 valine 的 appId 和 appKey 即可开启 valine 的评论系统。(目前 valine 好评在下降,很多人更换了自己的评论系统,我还没有折腾,暂时不提供这部分教程了。想用的可以参考 <https://valine.js.org/> 操作手册)
  enable = false
    appId = ''
    appKey = ''
    placeholder = '既然来了,那就留个痕迹吧~'
    visitor = true

修改之后,点击左侧边栏源代码管理,在消息框中随便输入,例如「updata my blog」,点击对勾。点击左下角master旁边的上传,之后可能会有弹窗,需要关联自己的 Github,在弹出的网页中同意关联即可。

现在,网页进入自己的 Github 项目,就会发现,我们本地文件已经全部上传好了,但它还不是最终的博客形态,Hugo 是需要进行编译才能产生静态网站页面的工具,这部分工作,在下一小节我们交给 Github 自动完成。

3 配置 Github Action 实现自动化部署

我们在自己的项目中新建一个 gh-pages 分支。

	name: Deploy Hugo # 任君喜欢
	on:
	  push:
	branches:
	  - master   # master 更新触发
	jobs:
	  build-deploy:
	runs-on: ubuntu-18.04
	steps:
	  - uses: actions/checkout@v1
	
	  - name: Setup Hugo
	    uses: peaceiris/actions-hugo@v2
	    with:
	      hugo-version: latest
	
	  - name: Build 
	    run: hugo
	
	  - name: Deploy
	    uses: peaceiris/actions-gh-pages@v3
	    with:
	      personal_token: ${{ secrets.personal_token }} # 填写你自己的 personal_token
	      PUBLISH_BRANCH: gh-pages  # 推送到当前 gh-pages 分支
	      PUBLISH_DIR: ./public  # hugo 生成到 public 作为跟目录
	      commit_message: ${{ github.event.head_commit.message }}

Commit 提交,看看 Action 是不是成功了,再看看 gh-pages 静态文件是否更新,到此,你的独立博客就算搭建成功了,为了方便,可以重新在 VS Code 中下载一遍自己的项目,保证它们的同步。现在可以访问你的博客地址,欣赏一下自己的成果了。

如果你没有改动 config.toml 文件的描述信息,打开它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

现在你就可以在本地的 posts 目录下开始写作了。新建一个 .md 格式的文件,填写下面的基本信息,开始博客之旅。

---
title: 
date: 
tags: 
---
balabalabala...

到此,大功告成。可以欢呼了。

后话

基础篇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会更新进阶篇,包括域名注册、DNS 解析、VPS 的购买和配置、通过 webhook 将 Github 内容自动拉取到自己的服务器等。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搭建好了的小伙伴,就应该写起来了。

老叔新芽,Mac 维修

2021-01-07 08:00:00

年前项目比较多,需要在两个地方来回跑。

之前办公,一直插着电源,外接一个显示器,很少拔掉电源单独用,在支架上冷落已久。这一次在去大理之前,久违的亲密接触,没想到就发现了大问题,这老 Mac 电池鼓起来了。

正好最近在自己的 iOS 群里看几个老友相继摸上了 M1 芯片的 Apple Mac,我也十分眼馋。想着,这岂不是老天爷眷顾,赶紧打电话预约天才吧,约到了当晚的维修,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医死也就重生。兴高采烈奔着三里屯的 Apple Store 就去了。

到了店里,扫码登记,上楼,排队,提供信息,一溜操作,心弛神往,等到工程师过来,硬件扫描一通,跟我说,

接着显示器用的吧?

嗯。

平时也不拔电源?

嗯嗯。

是电池鼓了,你这 16 年的电脑用到现在,电池循环才 100 次,太少了,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咱们电脑连接电源的时候不走电池,直接给主板供电,接上显示器久了,就有这个问题。

哦。

我给你走个键盘计划吧,电池和键盘连着的,全换了。你知道键盘计划吧。

嗯嗯嗯。

那你填一下单子。

就这样,第二天我就接到了维修好的通知,准备好证件,又去了一趟三里屯,扫码登记,上楼,排队,提供信息,一溜操作,取回了我的返修 Mac。

只是,不再心弛神往。只能再战几年。

大理

2021-01-06 08:00:00

第一次坐飞机,往返表现都还不错。

在大理比较嗨,算是给新年开了个好头。

2020 年概览

2020-12-31 08:00:00

愿我有普通的美好生活,也有不普通的美好生活,像以往一样,可以为之付出很多,也无妨为之舍弃很多。我要提醒自己不要为了成年的欢乐而忽略内心中的孩子,为了追寻成功而花费的日夜终有尽头,而无论命运带来什么,都只不过是人间再平常不过的事而已,没有什么会特别针对我,也没有什么会特别施惠于我。 ——《佛祖在一号线》,李海鹏

我在 2019 年概览里说,不想再用枯燥无味的文字长篇大论,也不想对任何大事小情发表意见。这一年,对我而言,是难忘的,也是足够艰难的,但同样充满希望。

转眼,2020 年就要过去了,于我来说,是鸡飞狗跳的一年。疫情成为所有人的关键词,2020 年必须过去,但不能就这么过去。它还是难忘的,且变得更加艰难,但同样充满希望。


老规矩,每年三个愿望。这是今年的,算是完成了三个小目标。希望在帮助别人的方面做更多事情。其实嘴上说帮助别人,更多的是反思自己。新年的愿望,有些想法,还不完善,和去年一样,尽量小,尽量明确,尽量增加幸福感。

一些事,因为疫情停下了脚步,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我们。我无力去梳理那些离开的人们,有赫赫有名的,有默默无闻的,有吹哨人,有无辜者,有对生活失望的,有被生活折磨到崩溃的。

这些人里,我不认识的多,认识的少,认识的人里,没感情的多,有感情的少。科比,不能不提。恰逢我看了乔丹的纪录片《最后的舞动》,我不善于对人做比较,但我心中有评价。科比,和乔丹,不分伯仲,乔丹是我仰慕者,科比却是踏踏实实的陪伴者。

即便是嘟嘟,我也希望他能体味到真正的竞技体育精神,在场上,什么都是背景,只有一种声音,要赢。而对此最好的诠释者,我所见者,唯有科比。

嘟嘟周岁拍了个 Vlog,也恰好是我的第十个 Vlog,我对剪辑算是有点心得,但是对视频脚本一无所知,所以每次超过三分钟的视频,就发掘自己驾驭不了,但内心又有些许瞧不起短视频,觉得那配不上我心目中「Vlog」一词。索性,后来放宽了心,改为「家庭录影带」。

我没有经历过亲手拿起摄影机满街拍的时代,但是手机如此便利,我还是坚定视频有它自我的力量,它的视听语言信息量可以做到很大,这样勾起的回忆,明显强于文字表达。所以,Vlog 还是要拍。

压马路,逛公园。今年去了故宫、慕田峪长城、红领巾公园、朝阳公园、朗园、儿童公园、圣露庄园、奥森公园、南海子公园、将府公园、798、动物园、汽车博物馆、铁道博物馆以及不计其数的蓝港、芳草地、三里屯和中央广场。公园和大自然真的是个好地方,不论什么公园,环境优美,散散步,都使人心旷神怡。

明年还准备打卡颐和园、双秀公园、温榆河公园、电影博物馆、天文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以及,不知道能不能去的环球影城。

吃吃喝喝。疫情初见平稳之后,朋友们都憋的不行,在朝阳公园野餐了一次,去第五季烧烤了一次,在慕田峪长城脚下大吃大喝了一次。吃吃喝喝中,也走过了我自己火花四溅的三十岁

读读写写。今年在写上是很失败的,不是写的少,而是写得不好。今年有两篇文章意外过了 1000 的阅读量,已经是我这里少见的现象了,一篇是写五条人,算是一个热点,另一篇是不知怎么火起来的听歌吧,但其实我今年最满意的是一些有娃之后应该直到的事由纪念日想到杨德昌

不过好处是,少动笔和长时间的思考,让我确认以及确定了很多东西,对于明年的写,目标逐渐明确。

同时,今年也创下了「看」的新低。

电影就不用说了,40 部不到。书更是。不过遇到了几本意外的好书,几首好听的曲子,几个让人泪目的瞬间。

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是需要反反复复去读的好书,不断地读,不断地给反思,不断地提问。我们也就不断地生长。同样,陈嘉映的《走出唯一真理观》也是如此。

此外,读了许多当代华语作家的书,也重启了重读鲁迅的计划,即便没有完成,但是内心十分愉悦。

至于电影,《外出偷马》,想哭。《极速车王》,哭了。《阳光普照》,想哭却哭不出来。

音乐呢,十分意外,今年我喜欢的歌手分分发力,可能是疫情对做音乐的影响很小。左小祖咒的子母专辑《台湾》和《我爱台湾》,这已经不是音乐了,是艺术品。而谭维维的《3811》也是属于作家的作品。

七和八

杂七杂八。这一年有几个关键词,主动或者被动的引导着生活,「疫情」、「魔幻」、「制度」。换做我自己,也有几个关键词,一直伴随着一年的生活,「视角」、「信息茧房」、「教育」、「传统」。

这些词对应的事情都非常实际,非常微小,往往是从一个很小的问题出发,最后却走到了很宽的道路上,宽到需要有修岔路,需要自己选择走哪一条岔路。我也从一个爱说话的人,变得审慎许多,从一个科技乐观派走向了科技悲观主义。

但与此同时,我也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大概就是上面两句话。如果再加上一句,就是「去生活吧」。

另外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是新填的小物件,电动车、iPad、Switch、咖啡壶。每一样,都让生活有趣一些。

爱依然都在。读书、看剧、追 NBA,看自己喜欢的综艺。

我喜欢看到我喜欢的人出圈,赚钱,赚大钱。因为我坚信我喜欢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怎么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就像五条人在歌里说,

「要知道我是风的儿子,死于高贵的忧郁」。

走。到生活里去。这是生命唯一的意义。

今年去了秦皇岛,山东老家,最后赶在疫情又要来势汹汹之前,去了一趟大理双廊,既见朋友,又晒心灵。我也发现当代人很焦虑,大家都焦虑,而这种焦虑,大都是自己找的,去上个瑜伽,或者找个大理这样的环境,什么也不干,放松几天,就很治愈。

你们可以试试。


我纠结了很久,是说自己到今天快 31 岁了呢,还是 29 岁 19 个月。我其实更喜欢后者。但不论如何,时钟在拨动,我们抵抗不了时间,我们也不需要抵抗时间,这个世界太喧嚣,让沉默的人显得有点儿傻。

我希望自己在新年里,再「傻」一点儿。

软件系列之Flomo

2020-12-18 08:00:00

120,36,84。

现在我可以来聊一聊了。

今年,我有很大一部分精力,分给了所谓的 PKM,也就是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怎么记笔记。缘起我现在写作,已经很少是一本书一本书读下来,然后整理笔记,梳理成文,更多的,是从为什么开始。

为什么德军在一战、二战中都是两线作战?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校?

为什么农业社会不如采集社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却依然从采集转向了农业?

户籍制度和建设用地指标是如何阻碍社会发展?

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学习?

这些问题不是某一本书可以给出答案的,它需要大量的阅读各种资料,书籍、论文、网络上搜索得来的信息。我需要做的,就是确定主题,持续跟踪,直到我对某一个为什么,足够了解,形成自己的判断。那么 OK,转向下一个。

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我自己一个很大的问题:关于资料的协同。我尝试过各种笔记软件,原始的文件夹流派(印象笔记、为知、OneNote),大纲/标签流派(Bear、Workflowy、幕布),到现在的数据库流派(Airtable、Notion),以及新兴起的网状思维流派(RoamResearch、Obsidian)。综合下来,各有所长,缺点也都明显。

直到 Flomo1 出现,它就像量子跃迁,也像是金庸书里的某本秘籍,打通了人的任督二脉。这不是说它是独一至上的绝学,而是它将一切「过往」串联起来,打通了整个环节。没有人是从零开始的。

关于此,我想再跑远点儿,多说几句。

我在之前的《笔记应该记什么》中提过我的观点:笔记首先要记一个好问题,一个钩子,而不是一个答案。我们用印象笔记,收藏、收藏、收藏,却再也不看。用 Bear,用 Notion,用各种软件,写来写去,却发现需要一段材料的时候找到它很难。在信息时代,没有人可以靠熟读八股文走天下,就像麦克卢汉所说,我们创造了工具,而工具也在塑造我们。如今,更多时候是,我们看到了有用的信息,收藏起来,当需要使用它时,能够迅速找出来,引用。

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人,关注的是收藏-需要-寻找这一路径,但忽略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有用。我认为这是几乎所有不断尝试各种工具,不断思考如何记笔记,不断推倒重来的人,最大的结症:我们陷入了工具的漩涡,渴望被工具塑造,却忘记了我们使用一款工具的目的。这不限于效率工具,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追求某种事物,到头来发现,我们只是被这种事物驱赶着前行。大到资本,小到基因。

回归主题,我想聊的就是有用。我们现在知识焦虑、信息焦虑、教育焦虑,各种焦虑层出不穷,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已经习惯或者被迫习惯了被信息推着走。每天都有花式热点,反转再反转,各种信息杂耍一般蹦到我们面前,你躲也躲不掉,它们都是算法精心设计出来的,就像是量身定做的痒痒挠,特别知道我们哪里痒,哪里痒就挠哪里。长此以往,我们已经不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只关心今天怎么还不来挠我。

我们已经忘记了最初打开一个搜索引擎,想要找什么?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完全被淹没。所以,我们收藏再收藏,整理再整理,到了想用的时候,却早已不记得自己曾经收藏过。因为绝大多数的收藏,其实都是「无用」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时刻关注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给他们建立一个钩子

认知科学里有个必要难度理论,大意就是,你输入信息时越困难,提取的时候越容易。回想一下,你认认真真坐下来读一本难啃的书,记下笔记,和你在网络上快速浏览某一篇文章,记下来的东西,哪一个在事后回想起来更清晰。答案无疑是前者。

所以关于 PKM,在我看来有两个重点:有用和钩子。寻找并记录那些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给它们建立一个钩子。这是开始记笔记前最需要思考清楚的问题。而用什么来记笔记,不是那么重要。

我们的大脑可以同时关注/处理 4 个左右的事情,多了就乱了。而我们神奇的大脑还有一个叫做默认模式网络的东西,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潜意识。什么时候这个默认模式网络工作呢?就是当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如果某段时间,你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但是迟迟没有解决的办法,你可能搁置或者放弃了,但突然某一天,在一个不经意的时间段,你脑子里一下蹦出了答案。这就是默认模式网络在发挥作用。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有一派观点是说,你学习到的知识其实并没有忘记,只是储存在大脑深处的一个个小盒子里,如果你对一个问题持续关注,吸收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当你不再思考它们的时候,默认模式网络就开始在其中建立链接,直到你突然被某一个钩子叫醒,发现答案已经出现。

这里涉及了关于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一些知识,我就不赘述了。总结一下就是,如果我们有一直关注的(也就是真正对我们有用的)问题,只要我们持续输入相关的信息,给它建立一个钩子,那么这些信息就不会丢失,当我调用这个钩子的时候,所有与之有关的信息也就会出现,并很可能产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联系。创意、创造,就由此而来。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记笔记呢?搞这些 PKM 用来干嘛呢?

我的答案是,它们能帮助我做决策。也能避免让我受到人云亦云的影响。

举例来说,我今年很长时间都在关注北京的学区房问题。经过很多信息的收集、处理,它现在已经能相对很好的帮我做出一些购买决策。而这些决策,影响的是几百万资金的流向,它不是一件小事情,它还关系到整个家庭的资产配置、教育资源、宜居等等多个方面。可以说,这些决策会在未来几年十几年,严重影响我的生活。

但是很不幸,我见到太多人记笔记,只是记笔记,应付一场考试,把书摘抄一遍写一篇读书笔记,仅此而已,更有甚者,不是记笔记,而是收藏笔记,几千篇笔记,连收藏的标准和主题都没有,以至于我完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言归正传,我要强烈推荐的 Flomo,浮墨笔记,就是一个极好的用来解决有用和钩子问题的笔记工具。我不再过多介绍它,你们可以去它的官网查看它的说明。我只聊几点我使用它时,体验的到不可替代性。

它还有很重要的批注、标签无限层级、API 等功能,可以创造出很多好玩的东西。

当然,这篇文章就是「如何记笔记」这个钩子,在我脑子里持续很长时间之后,完成的一份答卷。同时还有的,是文章开头的三个数字,120,36,84。

我在使用 Flomo 84 天的时间里,创建了 36 个标签,120 条笔记。有些我觉得有意思的,可以给大家参考,我有一个 #日子 的标签,专门记录一些小嘟嘟的事情,比如打卡了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意外状况;一个 #Question 的标签,则是记一些我想要持续关注的话题;一个 #人物 的标签,关注一些我喜欢的人物信息。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知道的太少,而是我们想得不够多。

这应该是我 2020 年最后一篇文章了,这么操蛋的一年,我一点也不会怀念它,也不想写总结系列了,只希望它快点过去。后疫情时代我们怎么能生活的更好一些,才是我接下来要关注的问题。


最后是一点儿番外篇,都摘自我用 Flomo 记录下来的笔记。

读库的老六在年会上说道,「现在的这些小朋友,有没有做好十年规划,把十年细分到每一年,每一个季度,每一个月,每一周,给自己做最具体的安排,还是就在那儿干等十年,空耗十年?这里面都是很现实、很具体的问题。」

同样,吴主任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人这一生就是西西弗斯往山上滚巨石,没有取得完满的那一刻。实现了某个目标之后,获得短暂的喜悦和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满足之后直面未来的茫然。实现目标之后的空虚感强烈程度与成就大小成正比。只有立即定下更高的目标才能缓解这种虚无感,简单说就是又有事做了。没完没了,直到死去。失败了呢,失败是常态且必然带来痛苦和沮丧,有些人会因此陷入自责,开始各种自我怀疑。」

同样的,还有罗翔老师,他说「那时候也接触过很多“泡沫哲学”,比如:人生没有意义,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人要及时行乐。再比如: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嘛,只要我开心,我管你干吗呢?今天我们到处也充斥着这样的观念,年轻人依然以这种放纵来彰显自己的自由,但我觉得这恰恰表明我们是不自由的。在今天的时代节奏里,我们所获的知识比过去多多了,人也因而越来越不能确定方向,越来越虚无,因此我们就更需要有一种定见,在不断变迁的社会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出一种相对确定的东西。」

阿城在《脱腔》里是这么说的,「人生在有生之年,不妨多东张西望,拼命干,其实是浪费生命。商业竞争常常是盲目的,我们不妨有胆量闲一闲。」阿城也说过,当代人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无聊。

我要是再往下追问,这种无聊从何而来?答案很可能与科技有关。科技创造了一个新的存在于虚无之中的「美丽新世界」。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活的很好。在你不爽的时候,还有人给你索玛。

而科技,正在大步流星地制造一种又一种索玛,以满足人们不断递增的无聊。与此同时,轴心时代的哲人们提出的问题,就随着索玛产生的快感,被迅速遗忘,直到没有人能再记起。

这个世界越来越少的人能提出真正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这样一个工具,能让你在三五年的时间里,做出几个好的决策,深入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那么,各美其美。

愿你们每天开心。


  1. 使用我的注册链接,你可以获得 14 天的 Pro 会员。 ↩︎

由《冬天》想到的

2020-12-02 08:00:00

昨天看了一篇短文,朱自清的《冬天》。提到朱自清,很多人还能背出「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很多人因为它出现在课本上,就习惯性拒绝对作者进一步了解。《冬天》一文,非常短,就四段,文章结构可以作为一篇范文来讲。前三段,写了他记忆里的几个冬天,一次是在家里吃火锅豆腐,一次是杭州与好友划船,还有一次,是回忆在台州短暂居住的一段时光。

三段,三个不同的时期,从孩童、到青年,再到一家人。文字纯朴,但这种过渡堪称典范。尤其在第三段结尾,回忆之后,先说「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紧接着一句「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结尾则非常简短:「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苗炜提及这篇文章,是想说好句子的重要性。文章里他引用了费什书中的一句话,有个画家,别人问他为什么喜欢画画,他回答,我喜欢颜色。你喜欢颜色,就可能成为一个画家。同样的道理,你喜欢句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作家。我们对一些基础要素的喜爱,会让我们利用这些要素搭建出更宏大的东西。

正是最近,我在读《小说界》,看到辽京写了一个短篇《吸允》,标题比较吸引我,也就顺便读了读,开篇没几句,就读到这样一段话:

苗苗已经睡了两个多小时,估计快醒来了。平常,苗苗一睡着,莉莉的时间就开始倒数,怎么都不够用,心里想着她可别醒过来,这一分钟别醒,下一分钟也别醒,让自己多享受一會儿成年人的独处,这独处也是颤巍巍的,随时会被一个翻身或者一声哭叫打破,因此她心里并不安定,把时间都用来计算时间。

读完这一段,我短暂地怔住了。不停地回忆嘟嘟平时睡觉就比较怕声音,怕光照。一旦他睡着,家里是那么安静,遮光窗帘,走起路来的捏手捏脚,在他身边怕他乱踢被子着凉,随时都可能哭泣和翻身醒来。

在他睡着的时候,时间依然不属于我自己。有时候,我拿起一本书看上三五页,便觉得这时间是偷来的,不是自己的。辽京笔下的那种期盼独处和获得独处之后的颤巍巍,精准地击到我心上,对我来说,这用词十分准确。而她又说道,「因此她心理并不安定,把时间都用来计算时间。」这里的计算,也是一个极妙的动词,时间是看得见的,我们能在钟表上看见,能在物理空间中感受一秒一秒的流逝,但我们能和它抗衡么?很难,可「计算」一词,让时间有了紧迫感和动态感。时间也因此变得既珍贵又无奈。

现在谈论写作,大家已经不常用比拟的手法了,更多的是像上面写的这种短句、白描,这样的文章有力量,我比较喜欢的是冯唐的《三十六大》,那种力量感箭在弦上,绷得很紧,而冯唐是有能力做到张弛有度的。我想,这也许和他说的「文学的金线」有点关联。

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在短篇小说或者杂文中尤其重要。我也推荐大家去看看朱自清的《冬天》,感受一下它的结构、节奏和力量。

周日断电惊魂

2020-11-29 08:00:00

周日经历了一次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说,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就一定会出错。

前段时间我收到短信,提醒家里电费不足 30 元,当时有事情,就耽搁了,后来这件事儿虽然一直惦记着,却被大脑隐藏了,没注意到它。直到上周,我又收到一条信息,提醒我已经不足 10 元。才恍然,要交电费了。之前,我家里的 NAS 因为一次意外断电,损失了一块硬盘,好在里面的资料我及时转移,没有很大的损害。对于断电,我确实心有戚戚焉。

这一次险些漏交电费,心中不免一惊,赶紧补上。不料,我在周六交的电费,周日凌晨家里突然断电,检查过后确认,整栋楼都停电了,真的是应了那句民谣:“面包落地的时候,永远是抹黃油的一面着地。”一次实打实的重创。

周日一早,打电话询问,原来是整片街道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已经在抢修。不久,恢复。检查了一下 NAS,完好无损,石头落地。

由纪念日想到杨德昌

2020-11-25 08:00:00

昨天和十一聊天,突然发现,我们两个对一些纪念日渐渐模糊起来,不知道为何,我现在对纪念日越来越不敏感。

似乎把精力放到家庭生活中,以及躲避职场上的烦恼,面对叫做中年危机的魔鬼时,总会让人变得麻木起来?

今天是杨德昌的《一一》在戛纳首映 20 周年的日子,我也是在微博看到。想起以前自己总爱说的话,我刚出生那年这个世界如何如何,如今是如何如何。十年前是怎样,八十年代是怎样。

过去就是好的么?不见得,但过去一定有好的部分。

我们都是踩着前人的路在走,走两步记得回头看一看,就不会错的,更不会走到老路上去。

贾樟柯在看理想上架一门讲电影的课程,里面有一句话大意是说,你看现在的导演拍的片子,说是新片子,其实都是旧酒,没有任何新意。我也同意微博上一个朋友说的,评什么 21 世纪伟大的电影,先把九十年代的片子看了,还有六七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看完,还有默片。默片时候,蒙太奇已经被玩的登峰造极了。

好电影是有的,但要先找对了路,走下去就不会错;好生活也是有的,但要记得回头多看一看,再往前走。

分享一本书,纪念杨德昌:《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书中有段对话:

杨德昌曾对我说:“念真,我们何其有幸生在这个时代。”
我反问:“什么时代?”
他说:“我们就看着柏林围墙倒掉耶!”
柏林围墙是在他青少年时期盖起来的,
到了四十岁,
竟眼睁睁看着围墙倒塌,
像是看着一种制度的兴起,
有生之年,又见证其解体。
他的电影风格,像是跳开一个距离,
观察、理解整个社会状态后,
做出的综合评述。
他在写论文,而非描述。

我是看香港电影长大的,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但是年纪大一点觉得台湾电影好看,它慢,跟生活一样,你急不起来,急了,就乱了。后来喜欢是枝裕和也是这个道理,它离生活近,看看别人的生活,别人的困境,再比着自己的看看,有时候能释怀一些,有时候能多一点同情。

还有贾樟柯,他的片子是拍小人物的,但他可不是拍小电影的,他的电影落在时代上,是缩影,所以小百姓不爱看,也看不懂。他的电影也慢,快的片子也慢,时代就这么慢。现在快了起来,再看,片子是快了,流水线,十个电影一个样,剧本都是模块化的,这里拿一段,那里截一段,现代的改古代,古代的来一点科幻,本质上没变化,永远让你看不出这是哪一年。

5.12 纪念汶川地震楊葵老师说,大地震已12年。作为一个前编辑,老想一个问题:大历史事件后,经过一些年沉淀,该有好作品诞生。比如二战后,全世界出现很多好小说、好电影、好戏剧,这一点上中国比较弱,可能因为当时全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大地震至今,也未见好作品。同样,今年的疫情伤筋动骨,搅扰很深入,但愿过些年能有好作品。

说实话,我看到任何会有好作品出现的希望,这两年有一部好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导演胡波,是用死亡唤醒了一小部分的人,然后呢?也没有什么了。

我现在看电影的时间少了很多,但是并不急,好片子就那么一些,和读书一样,反反复复地看,看不够的作品也就那么多,它们安安静静躺在那里等你去撩拨,比追着一部又一部装着“旧酒”的新作,感觉强很多。

好电影能让人舒适,舒适并不都是愉悦的,也可能很痛苦,因为要思考,它会留一道痕迹在心里,像是一道车辙,你走过去就是走过去了,但随时可能被人拽回到原地,一回去,还是会心心念,唉,当初在这有颇多感慨啊!

多发现一些让人舒适的东西,生活自然也就舒适起来了,即便,常常伴随着痛苦。但也总比不思考,一味喝旧酒,来得好些。

听歌系列之芳草地

2020-11-24 08:00:00

早上地铁随机播放到了陈粒的芳草地,特别喜欢这种舒服的、俏皮的编曲,却又非常慵懒聪明的作词。

从陈粒嘴里唱出来的歌,只能由陈粒来唱,她的词都好像是量身定做。比如:

空手走进 白日雾气

笼络这世间平凡睡意

眼里停泊着万家灯火

嘴唇艳不过酉时日落

这种感觉就像宋冬野,他的歌曲一样无法由别人代替。一句「山前没相见,山后别相逢」,任何人都抵抗不了他的嗓子。

我常说,这可能是老天爷赏饭吃。更难得的是,宋冬野和陈粒,大部分的词曲都是自己创作,意味着他们做得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音乐。从这点上讲,他们不是职业歌手,是纯粹的音乐人。

纯粹一词,当世难能可贵。

叁拾一周:No.0

2020-11-18 08:00:00

这是一次轻装上阵,也是一次负重前行。

我将过往所有的认知打包归档,希望能用写信的方式延续信息的意义。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对信息价值的判断。我希望能尽力保留住有趣、长效的信息。这也是我感兴趣并开启写作的目的:记录那些半衰期足够长的信息,直到它们演变为某种智慧。

信息传播的媒介一直和信息样式与内容相互影响,迭代前进。文字或将逐渐退化到次要地位,就像我坚信,纸质书不会消失,却会在某一天成为一种文化图腾。

但文字确实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即文字提供了一种抽象思维,我们必须经过大脑的处理和运算才可以理解一段文字的含义,而图像则会被大脑直接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短视频的成功。它迎合大脑,不抵抗。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危险的警告,如果我们长期浸泡在大量图片、短视频的媒介中,我们的抽象能力是否会退化?我们的文字是否会消失?目前为止,我对此是悲观的。

这是叁拾一周的第 1 期。本期内容主要讨论「历史性解释和语义性解释」。


历史性解释的意义要大于语义性解释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回顾历史。但历史真假难辨,不可证伪,一切发生,皆为过往。每个人都可以从历史中节选一个段落,以证明自己当下正确。这种解释可以分为两类:历史性解释和语义性解释。

那些冠以“子曰”的语录,一个语言事件如果同型地是自身的叙述,至少给我们带来一个解释上的风险:我们通常会问“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而不是“那件事是什么意思”,而前一方式有可能通向语义性的解释,虽然我们的本意是要获得历史性的解释。

刀尔登,《鸢回头》。

无法区分这种解释是很危险的。同时这也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夏朝究竟存在么?

读过历史书的人,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本身产生疑问。难道夏朝还可能不存在么?这是一种标准的语义性解释,但我想聊的是它的历史性解释:夏朝为什么要存在?

这个问题起源于我在思考如何向嘟嘟(我家娃娃)解释他是个中国人。衍生出的问题便是如何定义中国,如何定义华夏民族,是政治属性还是民族属性决定了他是中国人。法国大革命之后,最大的变化是法国的皇帝没有了,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人民则获得了普选权,法国属于人民,但法国不可能属于全体人民,为了定义法国,而产生了法国人的定义,那就是法兰西民族的人民才是法国人,他们拥有法国,拥有普选权。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是华夏民族,其中的夏,就是指夏朝。这样一来,夏朝就拥有了它的历史性解释,我们是华夏民族,所以必然有一个夏朝。也就有了如今考古学上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这是在语义中寻找历史正统性。

我在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01》时,很大的篇幅就是在讨论这种历史性解释。宫本一夫在书中说: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是在中国在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后,为加强民族意识,把古代中国定位为先进文明而进行的。就像汉代至唐代,都曾把炎帝、伏羲、女娲从传说中发掘出来,作为史实来进行考证一样,其目的在于确定本民族的祖先,肯定其先进性和文明性。同时这也是一种国家战略,为的是对中国文明作为领先世界的四大文明之一的事实从科学的角度加以证实。中国的大国意识,也鲜明地反映在当前的这种历史观之中。(大陆版翻译)

当我们仔细回看中国的历史,会发现,从汉代开始,复兴周或者夏,以达到政权的正统性,就已经是帝王惯用的手段。司马迁的《史记》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记录这一正统性。包括《史记》中很多资料,取自春秋战国时期,却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资料背离甚远,也是假借文字的语义性解释赋予其历史性意义。

所以,在语义性解释中,夏朝无所谓存不存在,但是在历史性解释中,夏朝一定要存在。

当然,这本《从神话到历史》更多地是在讨论,从考古学的视角观察,夏是否可以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国家形态。答案是相对确定的。

豆瓣链接 | 全书章节笔记


当代艺术的价值

有一种区分艺术分类的办法深得我心:从客户的角度区分,也就是艺术品是做给谁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当代艺术,会得到一个比较悲观的判断:当代艺术品,是给收藏家们做的。它既不同于古典艺术做给帝王将相,也不同于现代艺术做给中产阶级。如今的当代艺术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独立价值的闭环。

因此,当代艺术变得越来越讲究概念,脱离大众,成为收藏家手中的玩物,用来保值,获取拥有它的附加价值。一件艺术品是否值钱,值多少钱,取决于艺术家的师承,策展人的安排(和它一同展出的还有那些值钱的艺术品,决定了它的价值),收藏家的流转,和赋予其上的概念。

观察当代艺术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角度,很多让人不明所以的展览,其背后究竟有多少艺术价值,还是更多的只是一种保持地位的手段。值得思考。

顾衡在「得到好书榜」的栏目中介绍了格雷森·佩里的《哗众取宠》一书,佩里对当代艺术的价值总结的特别好。

这为判断当代艺术的价值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角度。

豆瓣链接


每期推荐

故事 StoryStudio:一个台湾人做的有趣的历史网站。

日记可以怎么记

2020-11-13 08:00:00

接上文,笔记究竟要记些什么

我这个随手记的重点既是随手,也是随机。今天是一篇番外,并不在原有的框架中,来聊一聊朋友在评论区问到的日记问题。这样的写法也是实践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媒介即信息」。

我在上文中提到过几种笔记形式,朋友觉得她记录的近似我说的日记,每天干了些什么,看起来像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答案。

其实日记也可以很有趣,很有用。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我们来说说鲁迅日记。

我有一段时间,模仿鲁迅行文风格,写了一阵子日记。同时也对他的日记做了点儿研究,鲁迅日记都记些什么呢?研究结果部分如下:

鲁迅日记向来以短著称,言简意赅,没有废话。这属于他自己的文学风格,和当时的白话文发展应该关系不大,因为同时期的郁达夫写日记就喜欢长篇大论。

鲁迅日记里有两个值得说说的有趣地方,第一是人情往来,鲁迅对于请客吃饭、花销明细记得相当清楚。第二是购书,哪天,买了什么书,花了多少钱,也是非常仔细,而且每一年年末,鲁迅还会专门针对一年的购书,再记录一份详细清单。

可以简单理解为,鲁迅日记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回顾,回顾具体的生活事件。这一年,去了哪儿,见了谁,给谁写过信,看了什么戏,吃了谁请的饭,买书花了多少钱。结构清晰,重点明确,每一日的记录很简短,方便回顾。

对比当代,可能鲁迅缺少的,就是一个 Excel 表或者一个统计软件。这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日记类型的笔记应该结构化,方便我们后续的回顾,也同时减少我们过度的发散。

第二,是曾国藩的日记,无数后人研究曾国藩,主要就是研究他的日记。我发现他的日记可以被概括为积极心理学。他在日记中不断打磨自己的想法,增进自己的认知,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智慧。

这种正向迭代的「日记」,可以算作一种主题笔记。读书,修身,齐家,带兵,每日三省吾身,所有笔记不外乎探讨几个大主题,不跑题,不发散,长此以往,有收获,有帮助。每一篇日记,都是建立在过往的所有日记之上。

在今天有一个派别,专门研习这种做法。像我在一个好用的笔记系统中提到的 Roam就是其中翘楚,也是这个领域的革命者。这一派主张不要弄什么分类、层级、标签了,我们就用「钩子」。而承载这个钩子的,就是日记,或者改用当代流行说法,Daily Notes。

可是现实中有一个问题,我们的信息过载太严重了,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如何保证自己不喜新厌旧,不见异思迁呢?没有办法。但是 Roam 提供了一种可能,这需要我们像曾国藩一样,明确自己的大主题,围绕着这些大的主题,我们可以放开了记,最后这些杂乱笔记所形成的网络,由 Roam 负责组织,恰好就像鲁迅日记一样,最终呈现给我们一种高度结构化的,对我们记录的「已知」和我们已经记录却未曾思考过的「未知」的一种杂交。已知到未知再到新知,让我们逐渐拥有自己的智慧。

为了更明确这一派的设计逻辑,我简单用 Roam 做个示范。当你打开 Roam,它会自动建立一个以当天日期为标题的 Daily Notes,且标题不可更改。你所有的记录,都在这一页空白纸上。剩下的,就是放开了记。

放开了记,就有一个问题,我今天记自己吃了什么,明天记自己去了哪儿,后天什么都没记,日子久了,这日记就没什么回顾意义了。而 Roam 中最让人激动的功能,双向链接,它恰好解决这一问题,它就是从曾国藩日记到鲁迅日记的钩子,让笔记有了从思考到结构化的可能。怎么做呢?

上图中就是一个例子。每一个在 Roam 中被[[]]标记出来的文本,自动变成一个新页面,我用它来结构化我的日记,以达到类似鲁迅日记的回顾功能。其中,[[Morning Page]]中,我会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今天情绪怎么样,有哪些怕自己忘掉的事儿,[[MIT 3]]是我从一位博主那里学来的,简单来说,就是记录下一天中最重要的三件事,[[Daily]]就是纯碎的流水账了,一天下来,我再回头看一看,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将它用[[]]标记出来,简单打个标签,作为后面的某一个主题。

剩下的事儿,就交给 Roam 了。比如我简单汇总了一个读书页面,在记录时候加上一个标签,甚至不加标签,点击这个 Books 页面回顾时会看到我哪天读了什么。点击任何一本书的标题,就是一个新的页面,书摘、笔记随意写在里面,相互引用的内容也不需要复制文本,只需要把某一段落的唯一标识引用到需要的地方就可以了,还能同时看见某一句重要的话,在哪里被我引用,引用了多少次。这对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个跃迁式提升。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在当代,日记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建立起一种既有结构化(鲁迅日记)又有主题性(曾国藩日记)的笔记系统,这种笔记系统可以方便我们回顾,在笔记间产生关联,形成联想,从而达到已知和未知的杂交,发现新知,拥有智慧。

Roam 是这方面的一个好工具,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先明确自己的理念,建立可操作的系统。切记,工具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事半功倍。

先写到这,后面继续补充。

笔记究竟要记什么

2020-11-11 08:00:00

接上文,一个好用的笔记系统

我们先抛开一切笔记工具,来谈谈笔记究竟在记些什么。

学生阶段略过不谈,学生更应该记一个错题本,而不是长篇大论的板书和重点。

大家记笔记用来做学问,比如钱锺书;大作家记笔记以创造新作品,例如纳博科夫;还有一些人,不记笔记,记日记,为了回顾和回忆,像是鲁迅的日记(当然,对于专门的研究项目鲁迅会整理大量资料,应属于做学问)。

谈论一个好用的笔记系统,更多人当然希望做前两者,笔记中记录经验、信息,以便未来可以复用、可以创新、可以联想和旁征博引,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关于笔记究竟要记什么,我的观点是:笔记首先要用来记一个好问题,一个钩子,而不是一个答案。

也就是我上文所提到的,知识体系应该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按照我的观点,记笔记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比起笔记本里收藏的各类美食菜谱,我会倾向于记一句“如何做松鼠桂鱼”。前者是信息、是很多问题的答案,而后者却是我们自发提出的一个问题。它会成为一个钩子,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如何判断一条鱼的好坏,如何处理一条鱼,如何使用刀具,如何选择配料,直到如何做出一盘松鼠桂鱼。

通过这种自下而上,我们最终形成的知识体系,将会是“如何做出一桌好吃的饭”,它恰好指向了我们原本收藏的各类美食菜谱,到那时,笔记本里收藏的这些菜谱,才有了它存在的真正价值。它可以作为一份参考,在我们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供一些恰到好处的建议。否则,让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现有的笔记系统,那些曾经随手收藏的内容,我们打开过几次,又反复研读过几回呢?它们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答案,甚至我们都不曾为这些答案提出过合理的问题。

人们常说,笔记应该是我们的外脑,第二大脑,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但如今人们的笔记更多只是一个收藏夹,一个随意把东西丢进去却很少打开看一看的抽屉。这样的抽屉因为科技发展,成本近乎为零,没有成本,没有负担,容易满足人的欲望,却恰好背离了大脑的运作机制:必要难度理论。这样的抽屉也就变成了一座孤城,一个荒岛。

先写到这,后面继续补充。欢迎讨论。

一个好用的笔记系统

2020-11-10 08:00:00

推荐一个好用的笔记系统 Notion

它可以说是革新了笔记产品这个行业,当然,在它之后还有一个叫 Roam 的后起之秀,从另一个层面上改变了整个行业。

它们都有一定的科学背书,但在我看来,很多人对于记笔记这件事,首先是给予笔记系统的权重不够,俗话说,给他们的时间不够多,一个人如果一天中有两个小时在自己的笔记系统中打磨自己的知识库,我相信不论是 Notion 还是 Roam 都能创新一个人的思维。

记笔记有一个好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但下笔的时候便会发现,思维常常跳脱,理解的东西没办法准确输出,这就是问题所在,基底没有打好的前提下,质变谈何容易。所以先给自己的笔记系统足够的沉浸时间,泡在这个环境里,等到规模效应出现,再谈论其它。那个时候,什么样的工具,便只是辅助,真正的精华已经在自己的脑子里。

但是一个好的笔记系统,可以让这件事事半功倍,Notion 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有足够的结构化和灵活性,而且很多时候只有想不到,并不是它做不到。这就讲到第二点,知识体系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市面上大多数笔记软件,重结构,轻便利,但是 Notion 这方面已经足够成熟。

先写到这,后面再慢慢补充。

我第一次关注到冥想是从赫拉利的书中了解到他每天都花几个小时冥想,而达里奥的书又一次提到了冥想。我至今也真正没付诸实践(我强烈怀疑我会睡着,因为我闭着眼睛集中精神入睡非常快),但我感觉写东西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弱一些的冥想替代方式。做饭和写作是少数我能几乎完全掌控自己思维和注意力的事情。其实也不一定要正儿八经写作,有时候甚至我在回帖或回邮件或写代码时,突然就会冒出一个绝妙的主意。

一个靠卖灵魂为生的人

2020-10-30 08:00:00

我现在写得东西太温和了。

曾经我是很追求先锋的,写,包括读,从李海鹏的《佛祖在一号线》开始,一步步走到张晓舟的《死城漫游指南》,它们对我的冲击非常大,让我对文化开始产生自己的态度,像是五条人的实验性,我就是从张晓舟那里知道的。

写的时候也很想模仿他们,抱着炸药包冲进去那种,后来发现不行,他们是浸泡在文化里的,从里往外,生根发芽,我是个闯入者,怎么努力都没用。

小说呢,就更不用提了,摸索个几篇,便败下阵来。写小说还是靠天分吃饭,尤其在大量的垃圾面前,淘出一本好小说和一个好作家已经成了不太现实的事情。这份天分给到谁,谁最好别看其他人写的东西,一看,自己的风格就没了。

像是最近大火的陈春成,他的小说确实有点儿意思,人还是 90 后,走的路线让我怀疑可能是受到过一些马来西亚作家的影响,但这股气儿特别好,希望别断,走下去,在同质化这么严重的环境里,这种独有的文字风格异常耀眼,藏都藏不住,也难怪第一本书就到了众星捧月的程度。

但是说回来,他的小说不太是我喜欢的类型,马尔克斯已经在那了,卡尔维诺也在那,那是很难,或者说根本翻不过去的山,现在的年轻作家,投机取巧惯了,长篇驾驭不了,就弄短篇,短篇还千篇一律,想挖出一个心仪的作家难上加难,这两年看上了黄昱宁,但是没办法,译者出身,那身文气已经被侵染的差不多了,至多是个职业写作者,优秀的作家恐怕又谈不上。

说到底,还是回去经典,像是斯维拉克,在中国出了一套小说集,看过的人可能不多,估计多半会认为写得平平无奇,全是老掉牙的梗。但转过来特神奇的一点是,他的小说我读完,看着目录,差不多每一篇都能复述下来大概的故事情节,翻转的套路。你再换一本现在中国作家攒出来的短篇集看看,能记住一篇,一篇里有几个段落让人叫好,这钱就算你没白花。我忍不住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少在那些新锐作家身上浪费时间了,少读十本二十本,可能还是赚了,起码没做负功。

想来想去,写这条路算是封死了,我也只能读了。读到好东西写一写,没办法,自从放弃了寻找李海鹏那样的锐利,就转而拥抱王小波了,他的文字能模仿,但是灵魂谁也碰不得。王小波大概就是那种,你看了你觉得我也可以啊,但是一下笔就发现自己哪儿哪儿都不行。这跟李海鹏还不一样,李海鹏那种,你可以学,你进到那个圈子里,泡着,泡的久了就开始模仿,总能出来个模样,到王小波这,越学越是四不像。

日子久了,就成了如今的温和模样。

这感觉是前几天看左爷的采访冒出来的,抑制不住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狂吹的独立音乐三驾马车,就是李志、左小祖咒和周云蓬。当然,都是从词的意象上来说的,音乐性我不懂,我连音准都不行,体会不了那些特高雅的。但这仨人写的词儿,我喜欢,那曲儿唱出来,听着也舒服。

就拿左爷今年出的一张专辑《台湾》来说,里面有首歌的词是这样的:

我把月亮戳到天上 天就是我的 我把脚踩入地里 地就是我的 我亲吻你 你就是我的 我用旧外套当枕头 我就是你的

这词前六句是冯唐的一首诗,冯唐,你一听这名字,油吧?后两句是左爷加上的,你再从头读读,是不是就有那个味儿了,这就是艺术。左爷,十足的艺术家。

我再说一个艺术家才能干的事儿,左爷一直是中国实体 CD 难以跨越的高山,屡创单张专辑定价记录。去年他做了四张专辑,合起来一个名字《四大名著》,谁要忍得了他那破锣嗓子就去听听,全是中华魂,实在不行,你找来词儿读读,我保证你会回来留言一句牛逼。要是看不出来牛逼在哪,就再读读,实在读不出来你也回来,把我这号取消关注得了。

更牛的,是他今年年初年末出了两张专辑,叫《台湾》和《我爱台湾》。这两张专辑什么关系呢,子母专辑。《我爱台湾》里全是他喜欢的台湾老歌,就跟他喜欢太平洋的风,喜欢台湾的老哥儿陈升一样,那是他文化给养的来源,他重新谱了个曲子,做了一张翻唱专辑,《台湾》就更有意思了,他用了完全一样的编曲,自己填了词,又弄了一张出来。而且《台湾》还比《我爱台湾》出的早。

像是《我爱台湾》里面的《多少柔情多少泪》,在《台湾》里就是《很高兴认识你》,《恋曲 1990》在《台湾》里就是新裤子的《没有理想的人不开心》,《在雨中》就是《台湾》里的《2303》,别的不听,你光听那个曲子,就让人神魂颠倒。

左爷有两句我印象深刻的话,一个是一次演唱会,在线直播,我在家里听的正嗨,他在台上来了一句「你们听不懂我的歌,你们只是崇拜我。」突然,直播就中断了,就没有然后了。另一句是采访时说的「其实好多人不想听我的歌,但不听我的歌不行啊,显得不懂艺术啊,就得强迫自己听啊。」你说这话说出来,怎么让喜欢他的人到处吹?显得自己多假啊。不过我倒是无所谓,我估计我也撼动不了几个人的音乐品味,让他们去尝试一下。

但话说回来,在中国大陆乐坛,左小祖咒代表了一道门槛,一个你不可能忽视的存在。

再随便举几个例子,电影《最爱》、《一座城池》、《罗曼蒂克消亡史》,甚至是《夏洛特烦恼》都看过么?里面到处是左爷的名字。他离大众并不遥远,但他确实想尽力保持小众。

对于《台湾》和《我爱台湾》这两张专辑,他自己说「你看我天生就是抢钱的人,别人用一个伴奏做两首歌是鸡贼,我做两首歌就是艺术。」甚至《台湾》那张专辑,他找过袁泉、周迅一众好友录过一个版本,最后因为觉得太好听了,就把这个方案给取消了。

端传媒采访他的时候问他为什么会怕自己的歌太好听?

搞笑版的左小祖咒回答是:「我怕我太火了,所以我就收着了。我这人特别怕火!」正经版的左小祖咒回答是:「我怕听众太容易接受。他们太容易接受的时候,我就不敢出。他们太爱听这些歌的话,会不会就不会听我以前创作的歌了?这是我的一个小小顾虑。」

说来说去,我其实想说,这大概就是我理解的艺术吧,不管是音乐还是文字,或者一幅画。我也希望自己能靠近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至于别人怎么看,左爷有两句话说的特别好。

「所有人看待事物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你一直用一个美丽的形象给别人,但可能在别人面前就是个傻X。人们对你,永远有他的判断,也不会给你说真话。像我这样又能咆哮,又能唱高音、低音,还能念咒⋯⋯像我这种演唱水平,你说全球有几个?能唱能喊能吼也能吹牛X,睡觉都在写歌。但人们对你还是有他的固定判断。」

「我希望你们对自己好一点,不要总感觉自己不好。不好,那你对自己好一点就行了。」

最后,昨天升哥生日,祝他老人家生日快乐,虽然他已经被迫成为大陆综艺节目中作词人一栏的「佚名」了。

不好意思各位,又写长了。最后再送一句我常说的话:

人哪,还是得先让自己爽。

左小祖咒新专辑《我爱台湾》

2020-10-20 08:00:00

听到左爷这张新专辑,我整个人的都沸腾了。他在音乐品味和造诣上,是标准的艺术家,只不过他的歌声,或者说他选择的艺术表达方式,很多人接受不了。

但我依然相信,这张改编专辑足以打动所有人。

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店)

2020-10-19 08:00:00

小嘟嘟特别喜欢车,各种车,所以周末带他去了一趟铁道博物馆(东郊馆),没想到因为疫情,所有原本可以上去的火车,都不允许进入了,气的他嗷嗷叫,最后还是院子里停了两辆可以玩的挖掘机,安抚了他幼小的心灵。

放几张我的 Cutaway 照片。

我们在扮演上帝?

2020-10-12 08:00:00

这几天陆续颁发了诺贝尔各个奖项的得主名单。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

你说巧不巧。我读书少,读诗更少,但我还读过几首她的诗。

起因现在看来还有些讽刺,就像端传媒在报道里写的 ,「格丽克的诗歌写作倾向于内心的自剖,经常被评论者与读者定义为自传型诗人,阐明创伤、欲望、悲怆,也持续借由书写追忆童年、家庭生活、父母手足,其书写向度没办法让人立即联想到被大众认知诺奖想追求的“普世价值”。

简单来说,她的诗好读,也好理解,诗本身又是走向内心,去结构自己的那种类型,正是这么一个不太像诺奖得主的诗人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印象比较深的像是《一张纸条》,很有博尔赫斯的味道:

生出来,身体便与死亡定了约。 从那个时刻起,要做的一切都是欺诈—— 你独自上床。也许是睡了,也许再不会醒来。

这首诗前面写的很简单,就是去看医生,得知自己快要死了,描写了女性和女性之间、生与死之间、我和我自己之间的关系,在面对死亡之前,不会有人去关注,直到需要面对,又慌然失措。

她的诗很好读,也没有过多的古典主义和政治色彩在里面,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活着,不想死。理解这句话,会更容易理解她的作品。

关于生死,可谈的话题太多了。不仅仅是诗,还有纯粹的生理上的生与死。比如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颁发给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病原体科学研究所主任埃曼纽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生物化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发现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上做出的贡献。

你说巧不巧,我前两天还就看了一个专门讲 CRISPR 的纪录片。

简单介绍一下,CRISPR 最早出现,是在 1993 年,一个西班牙的科学家在研究只能生活在比海水盐度还要高十倍的环境中的一种细菌时,发现了它。其实是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翻译过来大概是「聚簇规律间隔回文重复」。

上面的每一段 REPEAT 就是这种重复,我们的 DNA 中就包含着大量的这种间隔重复,但是在重复之间的 SPACER 空间,则完全是种迷。而科学家发现,一小部分被病毒感染而存活下来的细菌,会长出一段新的 SPACER 片段,与病毒中携带的片段完全吻合,这些细菌再次遇到病毒感染的时候,能够准确地分辨出这一病毒,而将它消灭。简而言之 CRISPR 是一种免疫系统。

消灭病毒的,是一种叫 Cas9 的蛋白质,它像是一个可编程的,精确的手术刀,我们可以在其中加入一段培育好的 RNA 片段,这样当病毒或其它入侵者进入,只要与 Cas9 中存储的序列匹配,我们就可以精确地找到它们,切断,干脆利落。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轻松切割出任何 DNA,只需要改变那个 RNA 的小段落,而这已经不是技术上的困难了。至此,CRISPR-Cas9 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可以精确切断,并且重新装配上我们编译好的 DNA 片段。最重要的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 DNA,我们了解的还不多,但已经比曾经的无知好了很多。比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它就是单个基因突变所引发的疾病,我们只需要通过 CRISPR-Cas9 修改这一小段基因,就能从根本上治愈它。再比如,你想有更多的肌肉,你希望每天只睡 4 小时就能精力充沛。都可以做得到。

再比如,可以选择让你的孩子有更高的智商,可以有一支没有痛感的特种部队。如此,我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又重复了一遍杜德纳教授的话:**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多么刺激又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相信这些在不久的将来,技术上一定能实现。但同时也引发了我很恐怖的幻想,它的伦理红线在哪里?Are we playing God?

从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到优生学的泛滥,再到美国部分州的生育干预,种族歧视的衍生品一直不断。人何以为人,始终是个哲学问题。这么多年在抗争的女权主义,人权问题。在技术面前,将不复存在。

白人比黑人优秀么?不一定,我可以买到更好的基因片段,我可以「生产」出远超平均水平的孩子,性与繁殖的脱钩将越来越大。这项技术如果允许个人定制自己的基因,那未来的人就不是「生」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更可怕的是,如果他们是被带有特定目的而「制造」出来的,那人类将被重新定义。

这是极端但也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国际学界一致的态度是不允许在精子卵子中进行基因编辑和干预,因为只有改造了卵子或精子的 DNA,才会遗传给下一代,否则,这个改造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死亡。这是最后一道防线,但也是生物科技乐观派所反对的事实。如果我知道我的孩子在胚胎过程中患有某些遗传疾病,而 CRISPR-Cas9 可以治愈它,医学就选择无动于衷么?个体与全体,要在什么关系下产生新的平衡?资本与生命,越来越纠缠在一起。谁来撬动这块奶酪呢?

我相信下一个真正的科技革命很有可能发生在生物科技领域,与之相比的是工业革命或者互联网革命。比如,基因编辑、脑机接口。而通常你意识到你处于革命中,是在革命发生之后。

我是一个相对的科技悲观主义者。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中立的,无价值的,但人会站队,人有自己的价值观,而我倾向于如果一个技术有作恶的空间,人一定会去作恶。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微信之前,我们如何劳动也是朝九晚五,需要做到办公桌前,才可以真正开展工作的,而如今,微信的到来,带来了什么呢? 7x24 小时,我们随时都可能被拉回到工作状态中去,我们因此失去的(家庭生活、个人休息、亲子时光)远比得到的多,会有人说这是科技带来的进步么?我更愿意称之为科技带来的剥削。甚至几十年后,不无可能产生一条完整的基因黑产:贩卖一些修改过的基因片段,部分地改变某些人的生物特性。

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产生了很多变化,我无权对这种变化发表意见,我清楚地知道个体和人类不是对等的关系,但我喜欢一个词,叫「可持续发展」。没人知道我们会不会去到新的星球生活,就像马斯克说得一样,即便可以去到火星,第一批人是一定要死在那里的。但这个星球如此伟大的孕育了整个世界,我们却一直试探着攫取它,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的。毕竟,我们还并不了解我们的基因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我却一直能看到人类作恶的行为。这是很悲哀的事情,也是很悲哀的事实。

前段时间 TIKTOK 在美国的遭遇,有一篇文章中写了一句话,「算法没有对错,但算法必须政治正确。」我们在当今一个如此 Chaos 的时代,没有哪一种政治正确是真正的政治正确。我们更多要问的,是千百年来,那些优秀的哲人一直在问的问题:

人,何以为人?

参考资料:

来自海丰的五条人

2020-10-10 08:00:00

整个夏天让我欣喜的就是五条人出圈了。

在此之前,我最喜欢的三个中国独立音乐人是周云蓬、李志和左小祖咒。对于独立乐队,可能野孩子和低苦艾是心中至爱。他们大抵属于一个分类,民谣。对于摇滚,或者说主流独立音乐,像是痛仰、后海大鲨鱼、达达,都只是常听而已。

这两年因为乐夏,又找回了不少带着耳机听歌的感觉。其实音乐有一种很特殊的空间属性,比如谈起许巍,我马上就想到毕业时独自一人在来北京的火车上不停循环他的歌,再说李志,我在青岛沿着海边狂走几公里的时候,耳机里全是他的歌。这种链接只需要一次触发,就能将很久以前的回忆勾勒出来。这也是 Live House 或者音乐节对我的重要意义。

而五条人是什么时候蹦到我耳朵里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记得有一年,在对外经贸大学打完球,大汗淋漓,觉得自己走不到吃饭的地方了,耳朵里突然冒出来一句「亲爱的春天小姐,她站在烟店的门前又是一夜等待」。那一瞬间,吹过的风都变了味道。后来我知道了这张专辑叫《广东姑娘》,后来又听到了我最爱的那张《梦幻丽莎发廊》,后来,我知道了这个乐队叫五条人。

叶三在《我们唱》里专门有一章写五条人,这是第一次我看到关于仁科的描写,书里她写道:「在博尔赫斯书店,仁科买了一本吉尔·德勒兹的《电影I:运动—影像》。他熟练地在扉页上盖上博尔赫斯书店的钢印。收款台旁边的书架上摆着菲利普·图森全集,封面是仁科的女朋友设计的。其中一本《急迫与忍耐》的封面上,一个人安详地躺在远去的公共汽车旁,双手放在胸前。仁科说他是这幅画的模特。」当时他形容自己 29.7 岁,一个非常知识分子又俏皮的形象就在我脑中闪现出来。

对仁科来说,阿茂的哥哥“500元先生”和一个叫楚雄的朋友,可能在少年时严重地入侵了他的大脑。「楚雄推荐大量的音乐、小说和诗歌给他,读完听完,两人认真地讨论“哪里好”和“为什么好”。除了文艺,仁科还会和楚雄聊哲学,聊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具体问题和形而上观念。“有时候聊到早上八点钟,不睡觉,那时候不睡觉也不会困。”」

我当时读到这里就想起了关于李志那首《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的歌曲背后的故事,那也是叶三的书里写的,「多年前,李志曾经有过一个朋友,是至今为止,他认为在智商、信息和思想上和他完全对等的一个人。有一年的时间,他们住在一起。那时候朋友每天去上班,李志闲着没事做,朋友下班回来,两人就面对面地聊天,各种话题都聊。突然有一天,他们聊不下去了。“我们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也是唯一的问题,就是维特根斯坦所指出的语言的问题。比如我说一盏灯是红色的,这句话,我表达的信息,对方不可能彻底地理解。我们再怎么交流都要借助语言这个工具,但是这个工具本身有巨大的缺陷,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解决不了这个。”后来,他们就不说话了。不久之后朋友要去上海,李志写了首歌,请这个朋友填词——那是李志唯一一次叫别人填词。朋友填不出来,李志也填不出来。最后,这首歌就成了一支乐曲,名叫《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

如果生命中有一个朋友愿意无休止地和我聊一些形而上的东西,那个人也一定是和我完全匹配的一半。我们时常的自言自语,也无非是自我与本我的碰撞。

那时的仁科和阿茂住在广州石牌村,一平方公里的石牌村内住着五万多人,人均居住面积1.3平方米。居民绝大部分是外来户,他们之中有学生、IT从业者、“走鬼”(摆地摊)的小贩、作家、酒鬼……当然,还有音乐人。后来,是周云蓬的经纪人佟研看上了他们,要帮他们出唱片。2009 年一张《县城记》让他们成为“广东民谣音乐圈最大的惊喜”。当年年底,“五条人”当选《南方周末》的年度音乐人。乐评人李皖给《县城记》的评语是:“他们用家乡土话歌唱着县城里的人和故事。地域如此之小,世相却如此之大。”后来火的《广东姑娘》、《梦幻丽莎发廊》已经把视角脱离了海丰,他们的视野也跟着越走越远,在500元先生看来,仁科是个读书人,“天分极高又很勤奋,这很恐怖”。

今年,他们彻底出圈了,一切都从违反规则开始。有人形容这是一场行为艺术,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他们对待音乐的态度。在乐夏里,他们淘汰、捞回来,淘汰、捞回来,淘汰、捞回来,直到最后,他们已经占领了大众,就像仁科在复活赛走入群众中去一样,高呼着「呼呼呼」,那一场长达 8 分钟的演出,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仁科和阿茂的一次凯旋。他们懂得大众文化,懂得互联网媒介,他们在半决赛加入了所谓高级的合成器,制止了专业乐迷的发言,那不是一种挑衅,更多的,更像是一种入侵。一种被孤立为方言音乐、世界音乐的艺术形式,对于北方、京圈的攻城掠地。以北方语系生态圈为成长背景的一部分京圈音乐人和乐评人、音乐工业专业人士,他们听东部、南部音乐的时候一向都会「出问题」。这套审美对华语独立音乐的理解,无法跳脱两个范畴:「燥起来」的北方「老直男」掏心掏肺系摇滚、民谣和「略显高级」的京味洋径滨英语西洋风格作品——这几乎可以涵盖大部分如今中国独立音乐界的乐队了。问题在于至少从节目上来看,这些在独立音乐界占据话语权的人,一听别的东西,鉴赏与审美力就失灵了,缺乏对各种多元音乐的感受力,眼界很窄,还爱看不起别的地方。而五条人,则实打实地在这个舞台上漂亮了一次。

叶三那本书里有一句我摘抄下来的话,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用它作为准线来校正自己:「“总有人觉得‘五条人’很底层,”500元先生还说,“在我看来他们高贵得要命。咖啡手冲的,对麦当劳文化特别了解,喝茶也不会随便,三餐很正常,女朋友固定,这些都是正宗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都看错他们了,他们生活得很自由,很自然,而且很高贵。”」

2006 年,20 岁的仁科,写过一首《时间是某天上午》,里面有一句歌词,浪漫又俏皮:

要知道我是风的儿子,死于高贵的忧郁。

参考资料:

叶三. 我们唱. 理想国丨台海出版社, 2017.

孫小椒:樂隊的夏末——京圈搖滾,與被流俗理解的五條人.

有娃之后应该知道的事儿

2020-09-28 08:00:00

坐在那的时候,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1. 带娃和带娃是很不一样的。天使宝宝极少,就是吃得好睡得好,看天看一天,一坐坐一晚的那种。嘟嘟是顶级的睡渣和吃渣,又拥有着人类顶级的代谢能力,结果就是,吃饭 1 小时,睡觉 5 分钟,一跑跑 1 天。如果他能有 3 分钟坐在一个地方只玩一个东西,那只能是我产生了错觉。
  2. 最好的防蚊药是扇子。买一把大的扇子吧,扇起来虎虎生风的那种,搞不好还得买两把,你一把娃一把,他扇你,你扇他。什么防蚊喷雾、防蚊贴纸、防蚊纽扣,都只不过是跟蚊子打了个照面,大家相看两不厌,该亲你一口还是亲你一口。而且小朋友们的肉,鲜嫩,吸引来得都是顶级的蚊子,一口一个包,一个包恨不得一个月才消下去。对蚊子的赶尽杀绝已经成了夏秋季节我们家的头等大事。
  3. 淘宝上好看的婴童衣服,就像是那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没什么用的哲理。说到底,它不告诉你这东西到底行不行。等你买回来就发现,对于小朋友的衣服,好看远没有好穿解决问题。幼小的小身体如果按捺不住,分分钟就是肚脐被晾着,然后就着凉,然后就感冒,他们还不会擤鼻涕,偶尔从鼻子里吹出一个巨大的泡泡,我数次想拍下来这一幕,都没有合适的机会。感冒虽然是自限性疾病,但毕竟也是“七天的绝症”,对于不会处理这种情况的小孩子来说,这就是极端情况了。买那种好穿的,能穿的,该穿的衣服吧。好看,请家长们先放一放,你们的孩子都可好看了,他光着的时候最好看,不需要衣服加持了。
  4. 尿不湿还是大王好。别听任何品牌忽悠你,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很小很小,或者大一点了只需要关心夜用的时候,请买大王天使。这是几乎尝试过各种品牌,尿过家里各色床单之后的切身体会。无论是从舒适度,容量,干爽情况,腰的高低,腿的胖瘦各个角度来考虑,大王天使是最好的,没有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最后总归是要回到罗马的。
  5. 别听人安利哪款奶粉好。你家的孩子能喝哪款,就是哪款好。这是来自朋友的经验,总有些奶不好或者不想喂奶的妈妈,奶粉就成了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当然,如果你有本事雇个奶妈,那就略过这一条。我曾经推荐一个品牌给刚有娃娃的朋友,告诉他,这是十一几乎打印了所有大品牌奶粉成分表,并逐一分析过之后得出的综合指数最高的一款,信十一,比信我靠谱。然后他悲痛地告诉我,他已经买了各式各样的奶粉,无奈孩子就是不喝,在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选择的时候,他们只会听从本能乱选一通。没办法,听他的吧,毕竟是他要长大,你只是变老。如果真的要我推荐一款,我还是同样的答案,A2,澳洲进口的版本,从一段喝到三段。我甚至怀疑,是这个奶粉让嘟嘟有了一点澳洲人的血气方刚,喜欢在大草原上狂奔,步履不停。
  6. 喂奶喂到什么时候?听天由命吧。各种外界原因让你被迫选择,甚至还有嘟嘟这种主动放弃的。不管愿不愿意,都没关系的,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娃多你一口少你一口都能长大的,考不考得上清北不是这口奶的问题。当然,如果你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那么能多喂一天就多喂一天吧,我说的是母乳。权威告诉我们,喂到两岁没问题的,重点是,前半程是解决他的温饱,后半程是让他吸收一些必要的菌群。任何的奶,都没有母乳产生的菌群,它最显著的作用就是在幼儿园所有孩子都生病的时候,你的娃可以大摇大摆张牙舞爪四处乱跳。这是人类母亲赐予的礼物,科技做不到。
  7. 让他出去跑,不想跑的天使宝宝就推到太阳底下晒。你的娃在家能得到充分的爱,在外面才能得到全面的健康。近视,千古奇病,你看古代文人没眼镜,人家也不怎么得这病。对于近视,不要诬陷给电视和作业了,电视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真正导致近视的原因,只有一个,缺少足够的光照。让你的孩子有充足的户外时间,看多久电视都不会近视的。当然了,你让他在户外跑,他也就没时间看电视了。两全其美不?除非你想在家看电视,那就请允许你们一起近视吧。
  8. 少看育儿书。我给备孕或有娃的朋友推荐过几本,《教养的迷思》、《园丁与木匠》、《自驱型成长》和《美国科学育儿百科》。其他的,不看也罢,最好还是别看了,那些书解决不了你在带娃过程中遇到的鸡毛蒜皮的问题,怎么换尿布,怎么喂饭,怎么拍嗝,怎么洗澡,怎么知道他是饿了还是不舒服,什么书也比不上一个带过娃的丈母娘。所以说,金牌月嫂也有她贵的道理。至于我说的书,大部分只解决一个问题,让你对做父母这件事不再恐惧,以及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告诉自己,大家都一样,这不是你的问题。
  9. 陪他玩,只要有时间就陪他玩,没有时间就创造时间陪他玩。所有的最新的脑认知科学都在讲同一个事情,小朋友的成长,的确有一个窗口期。0-3 岁如果注意,可以提升或者解决后面的很多问题。比如语言能力、情绪能力和逻辑能力。他们的脑神经正在疯狂的极速的生长,他们是一块没有边界的白布,在长大以后划定界线之前,你帮他走到多远,他就有多大的空间。这是需要学习的,你放弃了,就等于替你的孩子放弃了,我理解这是犯罪啊。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陪他玩,全心全意地陪他玩。剩下的,不过都是些事半功倍的技巧罢了,比如学英语最好从听开始,学语文则是认字更重要。
  10. 做好你自己的事,在他成年之前,甚至在这不长不短的一辈子里,你是他唯一的偶像。他尊重你,爱你,敬仰你,你得首先做好你自己。不要去教他什么,你连他长大后出个门是坐出租汽车还是出租飞机都不知道呢,你觉得你能教他什么?去观察,去诊断,去发现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去想办法和他一起解决问题,告诉他你也会遇到难题,你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这是他最好的学习。
  11. 爱你的老公或你的老婆,早早让他明白,你们才是一家人,他要从你的户口本上被踢出去的,他有他自己的人生。告诉他,你是因为喜欢他妈,才生的他,不是反过来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就是“脱钩"。从一开始,你要记得,你和娃之间的最好的关系,就是从亲密走向“疏离依然亲密”。

深夜发嗤(34)

2020-09-22 08:00:00

01.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尝试恢复周更。写作大概是唯一能让我静下心,体验到心流的事情了。

02.

八月份一口气买了不少书,在公号里做了记录,还顺便写了一篇文章,推荐了一下刀尔登的《鸢回头》,尴尬的是,目前只有这本《鸢回头》和一本《顿悟的时刻》没有读完。简单的做个 8 月份书目回顾。

这是本挺有趣的旅行游记,而且去的地方是罕有人深入的中亚,我们实实在在的邻居。书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作者时不时表达的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对于这些国家的深远影响,整个中亚遍布着俄罗斯人、各种斯坦国人以及朝鲜人、德国人、中国人。这样的政治产物,造就了很多扭曲的身份,国别与身份,也很有象征性。一个人,可以出生在俄罗斯,长在乌兹别克斯坦,说着塔吉克斯坦的语言,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畸形的存在。

书中讲到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大概有 1/3 的吉尔吉斯男人去俄罗斯打工,妻子就留在国内。很多男人在那边认识别的女人,成家,之后就不再联系国内的妻子。妻子去俄罗斯找丈夫,发现丈夫早已不在原先的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俄罗斯那么大,想在另外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真的太容易了。

一本任晓雯练笔的作品,有很好的文笔和很大的问题。文笔是练出来的,问题是任晓雯多写长篇,对于小说结构和布局有自己的套路,但是换作中短篇小说,结构太大,容量装不下,很多地方就一笔带过了,偶尔的带过是点睛之笔,但这本书里有太多明显是为了保持结构的删减,就使得阅读过程中我经常跳脱出来,想想如果换作长篇,她会在这里怎么写。

不过文笔确实是好,而且她似乎有种力量,想把一些东西写出来,不仅仅是小说,而是希望承载一份历史的厚重。总之,依然是当代作家里,我非常喜欢的一位。

大概我对淡豹的喜欢人尽皆知。她和项飙一样,是学人类学出来的,但是因为对于社会本身太感兴趣,又不喜欢学术一派,就进入了媒体。但是这本小说我挑了几篇,读了 60%,弃了。

本质上,我不知道是不是该把这本书定义为短篇小说,里面充斥着大量的理论表达,这种理论表达,带着大量她个人对于社会的观察,对于本身的观察和反思,但作为小说,它很另类,也谈不上什么结构,多半是文思泉涌而做,可能有些人很喜欢这种作品,但我更认可把这些表达消化到角色中。比如双雪涛的小说,没有割裂开社会与人,反而效果更好。

我的年度推荐。它的篇幅大概等于整个八月我的阅读时间。这两年读书,基本集中在育儿、认知科学、哲学和短篇小说几个方面。会有哲学这个主题,我自己也比较意外,准确地说,其实是哲思。对于哲学我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形而上学的理解中,而进入哲学,也没有系统的学习理论,只是为了解决自我的问题。包括我刚刚看完的《西部世界》和正在看的《异星灾变》,都可以划到我定义的哲学中。它们讨论人的意义人与智能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在读过一些通俗哲学之后,陈嘉映和项飙,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于我这种门外汉很友好,另一方面,他们的文字比较朴实,大道至简。关心的话题,也是非常实际,所谓接地气,但这股气我明白,不是那么容易接上的。尤其在一些非常理论化的学科中,能把话讲清楚的人很少,讲清楚又简单易懂,则更难得。甚至,不排除一些半吊子学者,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半吊子,一定要写的形而上,故意让别人看不懂。

项飙这本书,是一本访谈录,一年时间,三个地点,三次访谈,在聊天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联系,一些主题。所以这本书非常散,也非常好读,而理解到哪里,又给人很大的空间。

书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何理解乡绅思维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这两个比较大的主题。

关于边缘,项飙说*“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不够、天真真实地表达出来,就会很可爱,不要装腔作势。”而从现代性上来看,“边缘”和“中心”变成一组对立关系,中国人又有那么强的中心情结,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造成极大的焦虑。权力和资源过度集中。人们常说“红二代”一般不腐败,因为从小家庭条件比较好,钱无所谓,我想是有道理的,你看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新闻报道,不少巨贪都是从社会底层上来,包括在学术单位里,那些从底层上来的人往往更加容易变本加厉,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边缘”的定位。他不认这个命。为了从边缘进入中心可以不择手段,进入中心之后觉得原来在边缘学到的那些做人原则也可以统统不要。*

项飙提了很多问题,一些是他正在困惑的,一些是有他自己的答案的,对于边缘和中心的关系,他最后举了一个例子,“我突然想到日本的福冈,它做得比较好,它不用它和东京的关系来定位自己,它会通过它和韩国、中国,特别是山东青岛的关系来定位自己,认为自己是东亚的交汇点。我们广西也定位为东南亚的门户,日常中它跟东南亚的交往很多,这方面的文化意义也应该挖掘出来,让老百姓觉得他们每天干的事情其实很有意思,而不是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再干这个,一定要到北京去。”

在这种关系中,乡绅思维就变得很有趣,什么是乡绅思维呢,就是自己照顾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一个村子,一个小圈子,总有那么一个人,把身边人的情况摸得很透,又能在政策中寻找到平衡,“他们的立足点是自己的小世界,但能够和大体制进行沟通和迂回,利用大体制,对大体制有解读,有自己的说法。如果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乡绅在今天是完全可能的,要做好乡绅,就是要把自己的小世界弄清楚,对大的体制、权力也理解得很透。”“最重要的是他(乡绅)代表一批人,不断把他们的情况表达出来,乡绅就是一种代表,是分析性、理解性、代表性的,是话语的提炼者、发声者,当然也是原则、规则的制定者。”

找好自己的定位,经营好自己,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平衡自己的历史来源和自己现在的行动,这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这本书说的过多,但也只是这本书的一小部分。他还讲了很多我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有机知识分子机械与精确的区别阅读的功力等等。

03.

我有时候关注的话题比较大,所以除了线下和朋友聊一聊,很少写出来,这些话题也谈不上阶段性成果,但总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对于我思考方式,认识世界的角度产生一些影响。

比如有娃之后,我关注教育,除了他这个年龄的启蒙教育,还有 K12 教育。里面有很多问题,一些是商业性的,一些是制度性的,很难改变,再说学区房,对于某些人是纯刚需,对于一些人是无所谓,还有一些人,是不得不选择无所谓。这里面的问题都很难拿出一个非此即彼的解决方案,也没有解决方案,本质上是一种平衡,也只能追求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点的高低,最后回到人身上,就是资源,是钱,是社会地位。

所谓的中产(我都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中产)焦虑就出现了,在这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循环里,每个人都想尽可能达到更高一点的平衡点,这样在做选择的时候,对于下一级,就是降维打击。

这里就有另一个问题。有些人说,这是人民币玩家的世界,另一些人说,这是阶级固化。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前者可能通过努力升级,后者则是拼命通过教育改变。但是很不幸,以我的观察,这种努力和改变,都很难跳出本来的阶级。因为阶级,不是等距的楼梯,迈上一节和另一节不是同等的付出可以实现的,甚至不是一代人可以实现的。

04.

黄章晋刚刚发了一篇文章,从他儿子不想让别人知道爸爸是骑电动车送他上学讲到了阶级,文章里他说社会的残酷,孩子不是通过知识才知道的,而是自己感受到的,这个真实社会,可能孩子看到的远比成年人想象得更残酷。他们什么都懂。

前几天那个山村女校的校长,被人说是填鸭式教育,她承认,她就是填鸭式教育,对她们来说,考出去,是首要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考出去,只有出去了,才能彻底换个阶级,才有后面的机会。否则,怎么办?一辈一辈留在山里,一辈一辈种田种地?我挺理解,也很同意,对她们来说,高考是唯一的机会,她们同样可以选择最后回到大山去做接棒人,但那是她们走出去之后的选择,前提是,社会要先给她们一个选择的机会。

这些问题是共性的,关联的,是短时间甚至一直都不会有答案的。我们能怎么办?或者再缩小一点,我能怎么办?我怎么和我的孩子讲阶级,讲教育,讲社会,讲社会制度?

黄章晋在文章最后说,只要孩子相信我,我就对他有信心。

05.

九月份的读书任务估计是完不成了。争取最后 3 个月,100 天,集中在某个主题上,啃掉一两本大部头。

为什么小孩子看起来什么都不怕

2020-09-09 08:00:00

你的职责不是要包办你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帮他们学会怎么掌控自己的生活。

嘟嘟比较早会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我们发出的那个「声音」,大概是从 14 个月左右开始的。他对于某些音节发音的掌握还不是太好,比如「公共汽车」他会发成「蹦蹦汽车」,「G」这个音经常被发成「B」和「D」,但是会发的音节吐字已经相当清楚了,也早早就会说整句话,而不是零星的单词。

现在他可以轻松地背出几首古诗,26 个英文字母,从 1 数到 30,也认识了市面上的大部分车型和车标。但随之而来一个新的问题和挑战,他懂得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并且在我给他足够的选择权(让他有控制感)时,他以极快的速度学会了讨价还价。

比如早上,他会坐在床上跟我说,「要穿自行车的袜子」,而我手里拿的是画着直升机的袜子。比如晚上,他会在喝奶之前,比较两款奶说,「这个好,喝这个」。比如在回家车上,为了安抚他会带一些水果零食,他会说,「吃葡萄,不吃枣」。让我感觉到他对语言有了很好地理解能力的一次,是我骑着电动车带他出去玩,一上车,他自己说,「爸爸把爸爸的把,嘟嘟把嘟嘟的把」,吐字清楚,表达清晰。

所以基于他现在的交流能力,我在和他有关的事情上,会很正式地与他进行讨论,而不单纯把他看做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一岁半小婴儿了。

这些转变是我在读了_《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_一书之后习得的。书里介绍了一种养育模型——权威型养育,既不同于完全溺爱,放任孩子的父母,也不同于什么都要替孩子做主,安排好一切的父母。这两种常见的错误观念,是家长倾向于认为只有两种方式来对待孩子:要么专制,要么宽容。但权威性父母传递的信息为:“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成功,但我不会试着强迫你做什么,我说到做到。”“终其一生,只有父母能提供而且应该提供的,只有无条件的爱(在他身边,支持和帮助)和一个让他觉得安全的归宿。

书中提供了一种思维上的转换,我们不再作为孩子的「家长」,而是孩子的「顾问」。仔细想想,一个好的商业顾问都会做些什么:他们能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而且心知肚明哪些问题最为紧要。为了让客户达到预期的目标,他们会引导客户考虑自己愿意做出的承诺甚至牺牲。他们还会提供建议,却不会强迫客户必须做出改变,因为他们打心眼里知道,“做出改变”在本质上是客户自己的事。许多父母希望凡事都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并尽可能地保护自家孩子免受苦痛,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重构。说句大实话:**如果你想给孩子更多的控制感,你就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控制欲。**当一家公司的业绩没有达标或者没能充分发挥潜能时,那它所聘用的那个没啥水平的顾问,其实也就成了问题的一环。请记住,你的职责可不是要包办你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帮他们学会怎么掌控自己的生活。这种重构意味着,尽管我们应该为自家孩子提供引导、支持、教育、帮助和约束,但我们以及孩子本人更要一直心中有数——孩子的生活,那是人家自己的。正如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写过:“借由你,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不属于你。”

当然很多家长最初也包括我,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怎么可能相信我的孩子要为他自己的教育负责?他的大脑可还没发育成熟。”研究证明确实是这样,“12 - 18 岁的孩子大脑发育特别活跃,会构建重要的新的神经通路和神经连接,但是前额皮质的决策能力要到 25 岁发展成熟,情绪控制更晚,大约需要到 32 岁,青少年比其他群体更容易有过度反应。”但上面那句话也揭示了更关键的一点:他需要发展的空间。看看嘟嘟就知道了,对于很多他无法表达的事情,他现在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唯一的表现就是不明所以的哇哇大哭。所以 2 岁,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如何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引导孩子的情绪,让他学会控制自己。

书中还引用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模型,讲的是胜任力(胜任力是指某个个人能够恰如其分地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它将胜任力分为了四个阶段:

嘟嘟现在还处在第一阶段「无意识地无能」。简单来说,就是不知道自己不行。所以登高他不怕,踩着危险的东西他不怕,我开车的时候他总想把我的把,他也不知道害怕。家长们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第三阶段,知道自己可以。但如果他不靠自己顺利通过其他阶段,家长们想再多都没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缺席,要站在孩子身后,一直提供支持和指导(这也是这本书的重点之一,如何让孩子获得正向压力,增长他们的韧性和抗压能力,从而避免焦虑、抑郁等疾病)。做好一个顾问型父母。

关于胜任力的第四阶段不自觉地胜任,还有个有意思的发现,先解释一下不自觉地胜任,比如 1+1=2 这样简单的数学问题,我们已经不需要大脑进行什么运算了,甚至已经无法解释我们是怎么得出 1+1=2 这个结论的,同样的像是驾龄很久的司机,开车已经变成了非常机械的运动不需要再费脑子了。这解释了为什么大一点的孩子经常比父母更适合当家教。因为他们在不久前自己刚学完,所以他们记住了那些知识真正完成内化的所有过程,而不是父母这种已经把数学学到向呼吸一样自然而无法教自己的孩子。

在今天,《论语》还能怎么读?

2020-08-07 08:00:00

大约每个人读书,总是有些目的的。有人从书里找答案,有人只是娱乐、消遣,有人为了博闻强识,还有人为了增添技能。读书是个好办法,也是笨办法里最快的捷径。至于那些聪明办法,反倒四处是陷阱,条条是弯路。

我所读书目里,还有一类,没有目的,却有期待。比如莫言的小说,常常想,他若把故事搬出农村,搬出那个时代,会写成什么样?比如老六的读库,会不会又捕获到一个优秀的作者?又比如,刀尔登,这个让我欲罢不能的才子,每每有新书出版,定要第一时间找来看看,一边期待一次新的思维碰撞,一边暗暗咒骂这个家伙又从才华和学识上让人自惭形秽。

上个月,刀尔登出了一本新书《鸢回头》,上架建议是传统文化,书呢,讲的也确实是孔子、老子和庄子。但一读便知,这不是大众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普及读本,更不是中小学生必备文章的解释注脚。这本书讲孔子,更讲刀尔登眼中的孔子。

刀尔登看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书是读给自己的,为自己读书这句话,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我们读书大概是想得到些什么东西的,但纯粹的为自己所求,却少之又少。总不免为了些虚名、利益读书,这无可厚非。但刀尔登可敬之处是选择了一条让自己舒服但艰难且看似无用的路。

读他的书,不论是早年笔名三七所著的《玻璃屋顶》,还是后来的《中国好人》,或者这本《鸢回头》,每一单篇,都有集大成的思想在里面,通篇练达,不太像现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那些文章,恨不得全篇铺满金句,很怕三句话不抓人眼球,页面就被关掉了,流量就没有了。他的书完全是另一种风格,有所思想,却不易总结,一篇文章常常要反反复复看,才能在其中琢磨出味道来,有些像篝火,一层包着一层,一眼望去色彩斑斓,但温度最高的部分离了底色变无法存在,其存在又是无法眼见的通透白色。你只能通篇去读,通篇理解,通篇感悟,才能摸索一二。

但这不是说他就没有金句,而是他的金句,不是提炼更像是延展,不仔细阅读每篇文章,单看金句,就容易看着高大上,却难以理解。比如“孔子是很好的人,但「传统文化」中的孔子不一定是;《论语》是很好的书,但「传统文化」中的《论语》不一定是。”又或者“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是不是听着很有道理却不太理解?其实还有后半句“这话不错,如果把「反动」理解为以自身为对象。”倘若不听他娓娓道来,那就很难理解究竟何为「反动」了。

若要浅谈刀尔登的“孔子”观,那孔子首先是个人,不是圣人,是个学识渊博的人,是个好人。古往今来,百家取其话术进行加工,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细数历史长河数百条名言警句,孔子一人恐占据半壁江山,这是权力塑造出的孔子,但民间一样口口相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算是社会化的孔子。可如何能刨除这层层外衣,再看看孔子本身呢,脱离了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孔子?或许有点唠叨,偶尔自相矛盾,读书广博,好为人师。

如今,孔子已是圣贤,是轴心时代不可忽略的人物,无论是政权塑造的,还是民间神话的,刀尔登最终想表达的,是所谓圣人,我们很难,或者说无法抛开社会驯化这一层面,在不同时代总是有人借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警句为我所用,立规矩,撑门面,分敌友。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刀尔登看来,好的《论语》读本,是没有掺杂译者和时代价值灌输的文本翻译,但他也表示,没有价值灌输的话,《论语》要看些什么,又值得一看么?至少,我在这本《鸢回头》里看到了一种思路,一个答案。比如,他在书中说到,“起孔子于地下,看到当今的纷繁之象,他多半会喜欢的,甚至会天天守着电视看,也未可知。”

诚然,这是他一家之言,至于为何出此言论,还是请各位自行到书中一探究竟。

书与岁月

2020-07-29 08:00:00

最近养成一个新习惯,阅读严肃一点或者有目的性的书籍,要边看边记笔记。甚至有了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对于这类书,不记笔记等于没看。什么是严肃书籍呢,或许可以解释为那些带着问题去读的书。比如我最近在读的一本是育儿的《Self-Driven Child》,一本是《好的经济学》。前者是希望了解一下如何养成有胜任力的宝宝,后者是想知道在这样的艰难时代我们是否还有好的出路。

当然,还有一些书,就属于地铁/睡前/入厕读物了。比如这几天在读的黄昱宁写的《假做真时》。随时随地,拿出 Kindle,看上两眼,过过瘾就行。

读书这个话题我聊得太多了,最近也是听了吴军老师的讲座,又有些感悟。吴军老师给了一些阅读的方法论,我觉得很好,其中一点是说如何快速进入一个领域,需要“建立阅读体系三步走:读正统,比如教材;读文献综述,了解领域当前的状态;读个人专著。”这是个极好的入门法则,可以在三五本书之内对一个体系有全面的了解。从前我读书,大概就像在油菜花地里肆意奔跑,漫无目的,但心里知道想看的就是油菜花,偶尔步子迈得太大,容易跑出圈子,撞见隔壁的瓜田,算是运气好。现在很少这样,尤其是正统的书,最好一字一句啃下来,这点慢功夫,不可不做,不可马虎。一旦入了门,后面的步子可以快,可以跑,可以跳。但入门之前,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走。

就拿这本《Self-Driven Child》来说,我目前的速度是一周读 1 章,全书共 14 章,目前读到第 4 章,大概需要 3 个月的时间。但是仅仅前 3 章我就已经做了大量的笔记,很多关于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书中都有详尽的讲解,不知不觉间把我读过的很多育儿书重新联系起来,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逐步变得清晰,迷雾散去,远山近景清晰可见。

这是我能给出的关于读书最好的解决方案:扎扎实实读上三五本基础,练好基本功,然后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作者,沿着自己喜欢的道路狂奔下去,多读,大量的读,自然越读越快,越读越精,越读越明。

其次,自然是写。记笔记是写,读后感是写,随手在书上画两笔,也是写。写了,就更容易进到脑子里。别听别人忽悠,找什么第二大脑,看见好东西就复制粘贴,一键转发,转过去的,多半不会再看了。黄昱宁在《假做真时》里写到吴劳前辈,上海译文最出色的责编。书里是这么形容的:

在电脑不够普及、网络还是一个传说的年代,吴劳凭着他的 photographic memory(照相式记忆)成了全社的 walking encyclopedia(会走的百科全书)…比方说,外文小说对话里随口提到一个人名,我们个个摸不着头脑,吴劳记忆里的某个抽屉却已经徐徐打开了。“是那个电影吧,格蕾丝·凯利演的,对,一定是。”

Johnny Harris 也有过类似的说法,他讲述如何在数码时代保存我们无法计数的照片,办法就是,坐在电脑前,打开 Photos,删。对,删掉大部分照片,在删掉它们的过程中,回忆那一天那一刻,发生了什么,画面、声音。留下几张喜欢的,可以勾勒出当时回忆的,就够了。数 G 的照片如果只是存在手机里,并不能让你回忆起 2014 年 7 月 10 号我干了什么,反而会形成大量的压力。被删过后的相册,才是记忆的宝库。

小破不入渠是这么形容的:「整理记忆」,特别是在信息如洪流一般的今天,是一个无限庞杂,又无比重要的工程。所以我会学习 Johnny Harris 的方式去整理照片,但绝不只是整理照片。我还要用歌单和写作软件,把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重复去吃那些从小吃到大的餐馆,反复品尝很多味道。写每一年,每十年的总结,把握叙述记忆的权利。年龄越增长,我越珍视这些东西,常常翻看以前的照片、文章,听以前的歌单,重新回味记忆中某个片段的触感。这些瞬间,一切记忆的突触,成了我灵感的重要来源,也成了我紧张、焦虑时最好的抚慰。

我大概也是这样的做法。下笔记录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和记忆混杂在一起的,只有这些联动才能尽力保存记忆的完整。比如,我至今仍然记得,在庞贝古城的时候,我看见十一在凝望脚下的路,感受那份古老延展至今的震撼时,她那一张被阳光打中的脸,在 2018 年。

Bob Dylan 新专辑《Rough and Rowdy Ways》

2020-07-20 08:00:00

就像过年一样,Bob Dylan 直到今天还能发一张如此高质量的专辑,不知道那些年轻人听了作何感想。

从这个角度看,碧梨确实很强。

我是如何给小嘟嘟播放巧虎 DVD 的

2020-07-20 08:00:00

在家里,目前我给小嘟嘟看的主要有几类视频:

简单介绍一下。

CocoMelon 是 Youtube 上特别火的一个频道,有将近1 亿订阅,更新比较频繁,以家庭单位为故事背景,内容丰富有趣,比如如何吃饭,如何洗手,如何鼓起勇气等等,我最近经常给嘟嘟放的是《Construction Vehicles Song》,因为他现在太喜欢各种车了,所以也是百看不厌。在 B 站有一个勤劳的搬运工一直在同步搬运这些视频,本来我也想自己来弄了,看到有好心人在做,就不再浪费资源了。其实同步的还有更幼儿化一些的 Super Simple Song,但是我给他试着播过几集,不是很喜欢。可能有些过于卡通化,他不好理解。

碰碰狐是韩国的一个儿童教育品牌,也比较火,很多视频都配有中文字幕。它属于一个完整的教育平台,有 App 和各种视频辅助儿童教育。我只是给嘟嘟放了碰碰狐得儿童视频,他最喜欢其中的形状儿歌,基本上是靠这个视频认识大部分形状的。

叽里呱啦是儿童英语启蒙,其实是市面上类似产品比较多,K12 教育本身就是一片蓝海,观察了一段时间,因为他喜欢那个呱呱,再加上我试听了几节课觉得还不错,就订阅了这个。在这里多说两句,通过陪小嘟嘟看叽里呱啦,我认清一个问题,所有的线上教育都只能是下线教育的补充,绝无替代的可能,不论各家说辞如何,各位家长可以自己感受一下。线下的、面对面的、三到五人或者十人以内的,可能是最好的教育模式,不管是英语,还是其他通识教育。儿童阶段,最重要的是反馈,从我和他一起学习就可以看出,如果我不给他相应的引导和后面的反馈,只是让他自己坐在那里看,什么老师讲,形式多新颖,都毫无用处。

最后,就是十一一直给小嘟嘟订购的巧虎了,它是一个台湾品牌,自然也就带着台湾人特有的性格,耐心。我们订购的是大陆版。每个月会配合发来几本书,一个玩具,加上配套的一个 DVD,每期都有一个主题,比如睡觉,公共汽车,刷牙等等,玩具+书+DVD 是一整个循环。他可以在 DVD 中观看到动画版的书,这样再看书的时候就不陌生,配合玩具,很容易加深他对一个概念的理解。巧虎的书也是他现在最喜欢翻看的。

不过这就有一个问题,我在家中是用 NAS 来播放视频,这样不论是在电视还是投影上,只需要连接到 NAS 就可以观看了,之前我是单纯的把 DVD 中的视频文件拷贝出来,格式是 VOB ,发现在我家国内和国际版小米盒子上,播放都不够流畅,总是出现卡顿。按道理我在家中看 40G 左右的 4K 原盘电影都很流畅,所以觉得奇怪,只能怀疑是解码器和小米盒子的性能问题。之前在极米的投影中没有这个问题,可是最近它们更新了一次系统,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让我很挠头。

查了一番,最后觉得找一个转换软件,将 VOB 转换成 MP4 格式,才能一劳永逸。先是看到了很牛的万兴优转,不过它的付费去水印让我很不喜欢。最后找到了 HandBrake 这款软件,它开源,支持全平台,使用方便,设置简单。

我简单介绍一下它的使用方法。

我是在 Windows 上使用的(因为我的 Mac 没有光驱) ,下载之后正常安装,打开,如下图:

放入 DVD 后它可以直接识别到 DVD 源,打开,在 Preset 处选择 SuperHQ1080p30 Surround,也就是 1080P 30 帧 H.264 格式的视频,这是我找到的比较不错的格式。

然后在视频页面,将质量设置为 5,这里的数值越小,代表质量越高,但是没有必要设得过低,它是一个指数变量,数值越小转换的时间也越长,更不需要设置为 0,即无损,除非你的 DVD 本身是无损的,否则适得其反。

然后点击开始编码就可以了。一般像我转换一个巧虎的视频,大概 20 分钟左右,需要 30-40 分钟时间不等。它比较好的一点是还可以自己封装字幕,以及对这种分章节的视频可以按章节做标记。如果在 Windows 上用 potplayer 或者 Mac 上用 IINA 来观看,就可以看到每一个章节在视频轨道上都有一个标记,可以方便点击,快速定位。不过这些暂时我都用不到。

Hand Brake 确实是一款非常容易上手的软件,对于需要简单进行转换的视频,是个很好的工具。

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最后还是推荐有条件的家长,尝试购入一台 NAS,这是我目前觉得和打印机一样,在儿童教育阶段最能发挥功效的利器。

《给青年作家的信》摘抄

2020-06-29 08:00:00

科伦·麦凯恩. 给青年作家的信. 翻译 陶立夏. 科伦·麦凯恩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32218.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我家也有儿童节了

2020-06-01 08:00:00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十一大朋友和嘟嘟小朋友节日快乐。

因为今天是工作日,就选了周末的时候带他去一个很漂亮的庄园野餐,提前过节。天气不错,蓝天白云,还有些晒,预报说傍晚有雨,也就不太担心。一般周末我和十一带他出去玩的时候,都要提前准备很多东西,他的尿不湿、水杯、奶瓶、奶粉、零食,他用的湿巾、纸巾、防晒,如果要开车去远一点的地方,一般还会带着推车、帐篷、餐垫以及我们的食物。

每次早上他吃完饭,解决了个人问题之后带他出门,很少会有早于十点钟的时候。这次选的园子不远,开车半个小时车程,导航躲避拥堵没走环路,穿过望京到红砖美术馆附近,就到了目的地——圣露庄园。来这里玩的几乎都带着小朋友。不过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家里,装备很齐全,一个野餐推车方便不少,还有便携的桌椅,都是常出来野餐家庭的必备。

我们在园子里找了比较中心靠河的位置。这次和我们在一个树下野餐的还有几个家庭,相互认识可能还有些亲戚关系,就准备的很全,不仅有桌椅餐垫、食物,还带了便携式的火锅煤气炉、手冲咖啡滴滤壶,孩子们带了水枪、水弹、雨衣和换洗衣服,看得出来,是常出来玩耍的一伙儿朋友。全天都是几个孩子打打闹闹的热闹场面,家长也时常跟着跑跑跳跳。几个男孩子,年纪从 3 岁 到 10 岁,没有一刻停歇。再看看远处几个带着女儿来玩的家庭,基本都是爸爸在地上,被当马骑,男孩女孩差别之大,肉眼可见。

整个园子 540 亩地,刚进园的路正在翻修,铺了一层加固网,不是很好走,经过一处转弯就算进入了园子,草坪很绿,质量也高,修理的非常整齐,这种草坪就是视频中常见的美国大学校园里学生们三三两两聚集的草坪,躺在上面柔软,有些许湿气,但很舒服。我在斯坦福大学里见到过,国内的大学多是树木和长凳,少有这种草坪。

在指示牌的位置可以大体浏览整个庄园,有大片的葡萄架,架子上的葡萄还是青绿色,珍珠般大小,几片葡萄区域挂满了葡萄架,在采摘季节应该会很好看。有一片帐篷区,但是毫无遮挡物,在户外体验中是个失败的设计。其它区域,除了烧烤区可搭帐篷外,就不允许搭帐篷了,保护草坪可能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零零星星可以见到一些帐篷,也都搭在了稍偏僻的地方,我大胆猜测,一是怕工作人员找来,二也是怕破坏草坪。整个庄园里有一条小河,是活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引流而来,园子两端,东侧有一个马圈,可以骑马,西侧有一个鹿圈,有 7、8 头小鹿,大部分区域都以草坪为主,也是风景秀丽的主要卖点,园区中心偏西,有一座方正建筑,中餐厅,暂时没有营业,进院不远还有一座球形建筑,去看了一下,是马术训练营。专属的儿童区域不多,草坪上的小足球场,以及远处一些蹦床、吊床和玩沙子的地方。再远一点就是采摘园,这次没有去看,但见了别人摘回来的水果蔬菜,还算新鲜。

我们野餐的区域也叫赤脚区域。其实所有草坪我都尝试过,赤脚没有问题。小嘟嘟刚开始还不敢光脚走在上面,但是看见大家都跑来跑去,自己那闲不住的精神又来了,最后也就忘记了光脚与否。让我想起在家吃饭的时候,之前怕他乱摸乱碰,会告诉他一些东西「烫」,要吹吹才可以吃,现在反倒是他,在饭桌上摸见什么都喊烫,只能再苦口婆心教他「凉」。

不仅如此,他现在还知道了一点点「谈判」。最近又在长牙,摸到东西就想往嘴里放,经常一不留神就在某个角落咬着个东西跑出来,冲着你笑,一种「又被我吃到了吧」的傲娇表情,一般我都跟他讲,吐出来,给你拿梅吃,会用一些干果跟他换,他也老老实实交出来,昨天夜里,同样的情况,被我和十一发现,十一跟他讲吐出来,拿梅吃,我拿到他嘴里的东西,就转身准备离开,没想到他仿佛看我要跑,恍觉自己上了一当,大喊,拿莓!15 个月的孩子,小小年纪,实在可怕。

而在园子里,和我们临近的几家,有一个 3 岁的小男孩,小名钢镚,确实人如其名,在水枪大战中,他后背背着水箱,是唯一一个拥有独立弹夹的武器,凭借这把长相酷似灭火器的武器,他屡败屡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从他口中大喊的拉着长音的胜利,让我见到了还只知道「拿莓」的小嘟嘟的未来。小小年纪,实在可怕。

其实这个大园子对他来说,只是提供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他现在除了跑跑走走,还很难理解自然和美景与人的关系。不过书上也说了,小孩子在六岁之前,更多的是建立大脑神经元的广度,六岁之后才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深度。这是人类的生理极限,除了天才的儿童,不要和极限对着干,那些小小年纪就被钉在学业这座十字架上的孩子,很可怜。所以如果家里的孩子还小,尽量接触更多、更陌生甚至更复杂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

除此之外,让孩子多接触别的孩子,他们的大脑里已经预设了一种基因,用来区分「孩子」和「大人」,我们再怎么努力,在他们看来,和他们也不是一伙儿的,别的小朋友才是。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一些,就找到那些优秀的孩子,让他们成为朋友。

再说说这种类型的庄园,很适合一家人野餐,休息,度过一个轻松一些的周末。如果是一些朋友一起去,会更好。


写在最后。

上个月公众号的底部广告点击以及赞赏收入共计 54 块,买书 56 块,距离读书财务自由又差了一点点,本月加油。

深夜发嗤(32)

2020-05-28 08:00:00

01.

最近做了很多废脑子的工作,才发现想成为真正的脑力劳动者,是非常难的。我说的脑力劳动者是指,目标明确,周期短,信息密度极大,需要进行决策的工作。

这一次尝试,打破了很多固有的思维。也再一次印证了一句话,做完比做好重要得多。我常年混迹于一些和生产力/效率有关的网站,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就是如何做好一件事。但少有人从做完一件事的角度去谈。

工具控一个普遍的思路是,建立一个流程模型,按照流程执行,Getting Things Done。问题在于,他们花费极大的力气去建立模型,模型建立之后,就没有了。我想起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中,作者赤羽雄二有一条建议,买来的书,马上读,因为一旦不读,很可能就不会再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没读,说明它还是不够重要,并不是你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那就要重新回到问题上,到底要解决什么?想清楚再去买书,买回来,立刻读。自然也就没有了囤书这一说法。工具控的问题就在这里,流程辛辛苦苦的建立,但发现,自己面对的问题可能变了,流程不管用或者说不好用了,继续更新,周而复始,问题依旧。

直到如今,我也偶尔会陷入这种魔咒,比如最近,我发现了一种叫做 PARA 的个人信息组织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处理项目,建立领域,保存信息资源,使之能更好的达成自己的终极目标。

我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它,觉得它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利器,照猫画虎,笔记做了不少,等到一步一步执行的时候发现,它依旧不合适我自己的项目,或者说我的问题它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说到这,我时常在看类似文章的时候,想起十一,她没有 Todo List,也不讲究 GTD,工作电脑的桌面上,只有一个 TXT 文件,想起什么,或者要做什么,就打开它,一切尽在眼中,有些得道的感觉。个人生活上需要记录的,无非就是 Apple 自带的备忘录,偶尔用一用印象笔记记录一些家庭琐事。比如昨天,她发给一张截图:

再看我偶尔记的笔记或者日记,自愧不如。

02.

说到《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这本书,是我在看了得到罗振宇讲刷书的套路时,拿来做实验的一本书,一个多小时,用刷的方式看完了。

我是很佩服这种类型的作者,用自媒体的角度看,这不就是把一篇干货文章能说清楚的事儿扩成一本书骗钱的么?非也。即便我是刷完的,也很有收获,作者,或者说我喜欢的这一类作者,讲得不是术,而是道,更难得的,是术与道都给你讲清楚,这是需要一些本事的。

一些文章讲如何快速的阅读,步骤罗列了一二三,你看了觉得很有收获,打上干货的标签,但背后的因果并没有弄清楚,是所有的书都适合这样做么,稍稍一想,就困惑了。赤羽雄二讲得更多的是他的逻辑,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挤时间读书,既然自己只能挤时间读书,那么怎么才能高效读书。这是全书的逻辑。

对赤羽雄二来说,他在麦肯锡工作,每天日常的工作就要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有时候陪客户吃饭会到一两点,而第二天还有一些报告要做,除此之外,他经常要迅速熟知一些领域,并且深入进去,了解其中的产业链条。这些外部条件,自然让他只能挤时间读书,而不读书,又很难完成本职工作,自然就有了这套高效阅读的法则。不先理解背后的因果,只看干货,很难把武器用在对的地方。

如果是一个做历史研究的人,恐怕就不适合这样的方法了。当然,也可以有一篇《如何快速阅读历史文献》的干货文章,或者一本《我是怎样读历史文献》的书。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看看后者,了解其中门道。

赤羽雄二说,在 30 岁之前要读 300 本书,我及格了。

03.

疫情之后的世界,是我现在经常关注的话题。疫情短期不会结束,目前医学界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如果夏天的高温对其无用,再有些随机突变,可能「疫情之后」这个说法本身就变成了一个伪命题。

可以预见的是经济的衰退,这也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经济一旦衰退,自己是不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呢?有些人会回去重新看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或者因为灾祸导致的经济衰退,人们都是如何渡过的。

罗新老师在随机波动的一期播客中说了一段话,大意是历史指导不了未来,但是越了解现在越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历史没有真相,也不能重复,但总是似曾相识。现在的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历史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少,但却发现我们也越来越容易理解历史。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人们来看是反常识的。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人们喜欢存钱,但是人们越存钱越不消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是越差的。一句话解释,你消费的钱,是别人的收益,只有你消费了,别人才有收益。同样,只有别人有消费,你才有收益。

所以到底要不要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存钱呢?

另一个话题,世界上已经有 1/3 的国家实行了负利率政策。中国还坚挺着。但是一次一次的刺激经济,长远来看,会导致什么后果?是房价攀升还是遍地荒芜的工业园?没人知道。多说一句,即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房价在世界超大城市的比较中,依然是非常低的。

这些都都是离我们非常近的东西,就关乎着隔壁的菜市场会不会涨价,出行能不能更便利。但这样的观察有一个远近的问题,要站到多近的地方看世界,又要站到多远的地方看生活?

04.

小嘟嘟最近突然多了几辆车,有两轮的平衡车,有三轮的平衡车,有四轮的平衡车,还有一个滑板车。有些是朋友送的,有些是看他在外面喜欢就买了回来的,还有一些是觉得他以后一定用得到的。

但是无一例外,只要是车,他嘴里的 Car,他只喜欢把车放倒,用手去转轮子。偶尔看着你,翘臀舞动起来,等着你给他唱《The Wheels On The Bus》。

昨天是他出生后第一次晚上带他出去遛弯,也是他第一次直接看见弯弯的月亮。感谢两会蓝。在路上,他学会了认识面包车和卡车,在看见的时候会急于表达,让你知道,而一旦有辆车开过来,就会打开嗓门,大声喊 一句 Car,标准的美音。除此之外,在看见苹果和香蕉的时候,他也会直接说 Apple 和 Banana,而不是苹果,香蕉。哦,还有 Bear 。

一个小趣事,一天,他在吃饭的时候,十一说 put on your bib,穿上围兜,但是误把 bib 说成了 daiper 尿不湿,小嘟嘟就低下头摸着自己的尿不湿,奇怪地看十一,她才发现自己口误了。

孩子们的未来都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我很难想象,这些极有创造力的小家伙们,会如何改变这个世界,又会如何理解这个世界。

05.

当然,有好的消息,就有坏的消息。

中国适龄儿童高中录取的比例在 50% 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们,未来有一半要去高职读书、学技能,而可惜的是,中国的技术类院校,和德国这样的先进国家相比,要差得很远。对于技术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传帮带,师徒制,目前的中国高职技术院校的教学体系并不完善。高职的确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对于孩子来说无法完成高中学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但社会机器只需要正常运转,从不会关心每一颗螺丝钉是不是还有其它的作用。

希望人工智能在未来会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06.

两个周末前,下午小嘟嘟睡觉的时候,我和十一在餐厅喝茶。不一会儿,听见客厅里小小的一声「啊!」赶紧跑过去,发现小嘟嘟扶着墙在等我们,那是他第一次睡醒后自己下床。

我觉得很值得纪念。

读100年小说,看懂中国(一)

2020-05-20 08:00:00

因为近期在读鲁迅的几本书,就着手找了些辅助资料看看。其中饶有趣味的是许子东讲《20 世纪中国小说》。这是一门在看理想上线的课程,许子东计划是用 100 期节目,读 100 年小说,看 100 年中国。所谓的 3 个 100 的计划。

我初听了鲁迅的一两期节目,发现不行,这个课程要从头来学。一来我读小说甚少,但这两年对短篇小说有很大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二来,我所读的书,按照标准,大多数属于当代小说,就不免遇到一个问题,即便是好的小说,为何是这种结构与文体呢?与更早年代的作品比较是继承还是有所突破呢?这门课确实给了不少帮助。

目前我快听完了 1917-1941,也就是五四时期的小说。有些有趣的知识,记录一下。

1.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将清代小说细分为七类,但是许子东还是大部分采用了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中的划分,最后将晚清小说划分四类:青楼狭邪、狭义公案、丑怪谴责和政治幻想。其中晚清最有市场和影响力的,就是丑怪谴责,包括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2. 晚清和五四时期的小说作家,多有两种除写书外的谋生手段,晚清是办报,五四是教书。

3.《官场现形记》的写法是用故事说话,没有一个贯穿全局的主人公,所谓跑人跑不停,但是李伯元在写作中,仿佛是上帝视角,毫无情绪在里面,以极端冷淡、冷静的口吻叙述。比如一个巡抚要高升,准备走之前给仆人安排妥当,就找了个肥差让仆人去做,文中直言,也要让身边的人出去捞两个。「捞两个」这样的词儿,在晚清之后直到今天,恐怕也没有人写得出了。

4.《官场现形记》里讲到为官的手段有两种,一个是捐官,一个是买缺。捐官是合法的,政府公开标价的,但是一个职位可以被卖多次,却只有一个真正能坐上官位的,这个官位,就叫缺。所以捐官之后只有一个名头,想真正做官,还得买缺,自然,就有了肥缺和瘦缺。买缺的钱,却是地方官赚走了。所以当时一个官,有三种开销,一是家庭日常,二是买官的成本,三是政治资本,所谓办事需要上下打点。

5. 现在看到的《官场现形记》只是上半部,李伯元的本意是,中国当下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官坏,老百姓上行下效,自然好不了,所以先讲清楚官是如何坏的,在把想做官的人放到一起,向上学一样叫他们什么是好的,再放出来做官,社会自然就好了。

6. 鲁迅的伟大之一就在于他不仅看到官有问题,更是看到官与民交叉部分的问题,也就是国民性。但鲁迅也是第一个反思自己的人,当时的比喻手法是说,人们普遍愚昧,像是被关在一个黑屋子里,革命者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打开窗子,让人们看见外面,但到了《伤逝》的时候,鲁迅却在想,是不是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开了窗却没有门呢?让人们看见外面,反而是痛苦的。

7. 与《官场现形记》不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则是包含情绪,对喜欢的喜欢,对批判的批判。

8. 从晚清小说一直到五四时期郁达夫的作品,对于青楼的描写,都沿袭了《海上花列传》的本质,青楼不是欢愉场所,青楼里更多的是一种模拟家庭环境,比如一个姑娘长期只服侍一个客人,甚至客人和姑娘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嫉妒心理。比如在青楼多半的活动是喝酒、打牌、聊家常。

9. 鲁迅的《药》可以说是 20 世纪中国小说的总标题,《狂人日记》则是总纲。

10. 从《狂人日记》看鲁迅的文章,多有三层意思,一个是“看与被看”;一个是“独异与庸众”;还有一个是“希望和绝望”。这是看鲁迅作品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其中的看与被看,就是主人公“我”看到别人在“看我”。想想就很有意思,他们为什么看我呢?我为什么关心他们看不看我呢?放到今天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11. 鲁迅作品中另一个关键就是“奴隶和奴才”。在《灯下漫笔》中鲁迅回顾中国历史就是两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可是奴隶怎么做着做着成了奴才呢?这就是《阿Q正传》的核心,奴隶是生态,奴才是心态。奴隶变奴才,有三个条件,其一,精神胜利法,要在奴隶生活中找到乐趣,赞叹、抚摸、陶醉;其二,不仅被比自己强的人欺负,也会欺负比自己弱的人;第三,翻身之后,也希望做主子,有自己的奴才。想一想当下的社会环境,也是很有趣。

未完,后面读到有意思的地方,会继续写一写。

五月二十日。

ChangeLog

2020年05月21日

家书(2020)

2020-05-03 08:00:00

老爷子:

一切安好?

今年是要回家看你的,照规矩,三周年是大事。现在又有了变化,能否回去变得不确定,整个世界都在变。

我胸前的坠子刻着「叁拾」,这名字也用了些年头,等熬到了这三十的关口,还真是不太想认。命运就这么把人推搡着往前走,一点儿借口和余地都没有。这两年才看清楚时间,它轻声细语,却把痕迹刻得重重。日子越久,越怕时间太快,是我今年常有的感慨。

嘟嘟长得很好,比同龄孩子要稍高一些,看起来超过我希望很大。吃得饱,也睡得香,之前一直是个睡渣,最近有不少起色,也能让我和十一睡个整觉了。似乎家里最需要关心的就是他,最不用关心的也是他。每天回到家看见我,嘴里就会爸爸爸爸爸爸说个不停,要是做了什么坏事,你一问他谁干的啊,他还是会喊爸爸爸爸推卸责任给我。

这是个古灵精怪的家伙,脑子活络,记忆力也好,马上 15 个月了,会说不少词,有些还是英文词儿。大概 10 个月大,他就懂得一些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冲你喊,用手指,瞪眼看,总之,一旦他有了明确目标,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想吃蓝莓,草莓是不可以的,橙子葡萄就更不行了。走路也不错,会挪腾几步之后,没几天自己就走起来了,也没用人掺着练,现在喜欢跑,总磕到头,碰了就喊“疼”,另一个爱说的字儿是“好”,你问他什么都说好,“回家好不好?”“好。”走到家门口,头一扭,手一指,刚才说得就都不算数了。

还没跟你提,姥姥去世了,去年年底的事,妈陪着最后一程。不知你们见面了没。她也算是操一辈子心,吃苦的人。我最近看《读库》里面一个短篇故事,讲八十年代的一年四季,从新年开始,大年初一,早起,要先吃一碗煮好的百合,苦,孩子们都偷偷倒了,再喝一碗煮熟的枣,甜,抢着吃。小时候不知道,意思是先苦后甜,长大了才明白,大概人生就应该如此吧。作者的祖父年轻时穷,能吃苦,娶了一房媳妇,死了,又娶了一房媳妇儿,到老了算是得了甜。所以心态特别好,多活一天就开心一天,多一天就是多一天的甜。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苦,到最后也没甜。我想姥姥就是这样的人吧。

小时候,大多数亲戚都还没住上楼房,到了新年总是要固定一天,去姥姥家里吃饭,前后两间房,中间一个小院子,不大,比二姨家的院子小多了,但东西也齐全,常吃的都有。那时候喜欢屋前屋后藏猫猫,路只够一个人走的,几条胡同穿起来,像是迷宫,到今天我还能记得路线。我是最喜欢闹脾气的一个,因为不爱人多,多了的人也没什么话好说,往往是吃完就吵着要走。后来住到了楼上楼下,也是年节才过去看看,但熟络很多,也爱聊聊天说说话了,前几年回家,还会想着去看一眼。姥姥一直身体都很好,是我最不担心的一个。每天跟着太阳作息走,太阳升,起床,太阳落,听听收音机,睡觉,不看表,也不用关心时间。本是该得甜的日子。说是先摔,后傻,病在脑子里,等到抢救已经来不及了。

你是她骄傲的女婿,我也算是她骄傲的外孙,她走了,你我都不在,不知会不会有些心寒。我对姥姥的感情没有妹妹重,她从小跟在姥姥身边长大,但思绪里对至亲的离世,确实痛得厉害。这层亲情是好东西,得传承下去。

去年底,妈妈照看姥姥,也就从北京回去了,她还是不适应北京的生活,对她来说,这里太大了,太大,就会空旷,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抵不住那份空旷,妈妈是个不敢操心的人,空旷了人就渺小,太小了会丢掉仅有的那点存在感。她适合老家。几条不长不短的马路,每条横街都有相熟的人,可以敲的门。那里是她土生土长的地方,现在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需要她,说起来有些归宿的意味。但于我来说,她在哪里开心,在哪里就好。她对自己的生活有安排,有时候听着觉得挺幼稚的,但谁不幼稚呢。大事上她不再做主了,听我的,似乎她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大的决定,连你们两个相识都是家里安排的相亲。见一面,也就定了,定下来,就是一辈子。你们那个年代真好,想法不多,可以想想的事儿也少,过好日子是最重要的。

嘟嘟本来是正该出去跑的年纪,但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我说的全世界都在变。这次不是科技驱动的改变,那样你还能理解一下,这次是疾病。我也不好举例让你明白,几百年前的大流感、鼠疫,你都不清楚不了解,最近的 SARS,其实除了囤一囤板蓝根,似乎在老家也没闹出多大动静。但是这次不一样。几百万人感染,几十万人被夺去姓名,而疫情还在继续,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好转起来。

进入 2020 年开始,整个世界都在突变,没人上街,没人逛商场,没人去公园。走到哪里都需要带上口罩,一有机会就要消毒洗手,疾病夺人性命,不是玩笑。所有的居住场所开始封闭管理,像大战前夕。有学者说,这是新一个 BC/AC,疫情之前的时代,和疫情之后的时代。经济在衰退,很多人失业,日子变得艰难。

我没经历过改变世界的事,现在正在经历着,疫情真正过去之后会如何,还无人知晓,但这个世界一定会变个样子,总体更好,局部更坏。不知道我们一家能站到哪一边。我想你也没经历过这样的大事,对你来说,九十年代的工人下岗,是件大事,但你也走过来了,没有大眼光,也拼出个小富即安。2000 以后的地震、金融危机,都是咱们家够不着摸不到的东西,全是新闻里的故事,故事里的故事。

我现在不敢随便说大事了,我发现大和小,是不能简单定义的。西瓜大,芒果小,但芒果和草莓比呢?一切都要一事一议。世间一粒灰,个人一座山。疫情刚开始传播的时候,每一个去世的人,都让人心痛,都去关注,而时间和状态久而习惯之后,十六万和十七万,只能当做数字来看,不能想,不敢想。韩寒说世间最美的成语是虚惊一场,我连虚惊都不想要,虚惊也会让人吓破胆的。只希望我身边的人,我爱的人,一切安好。

我你也不用担心,成家以后,又做了父亲,成长不少。有时候还有些孩子气,自己也知道。改变习惯确实挺难的,但目标在,路没错,走就成了。今年的日子不好过,就先努力过好自己的,努力工作,照顾好家人,不再是空话套话了,是有意义的。至于疫情,我相信总会有个出路,有个结果。明年在向你汇报。

今年的信写得早了些,一是希望疫情不会耽误行程,能回去看看你,也就提前写了,而是父亲节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节日了,我也做了父亲,也要过节,怕临近没了时间。

余不一一,你照顾好自己,我照顾好家里。各司其职,各尽其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

2020-04-21 08:00:00

每天地铁上班的时候,都能在安检台前听到一句话,大意是说地铁安检采用的是「非配合式体温检测,无需接触。」我趁着背包过安检的时候,站在后面看了看电脑屏幕,一套简单的流程,先识别移动的人,然后识别到额头,在额头上标识一个红绿变色的小三角,三角越红表示温度越高,连接屏幕的是一台电脑,上面装着一个小软件,地铁工作人员设置的报警温度为 37.3℃。

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是那句「非配合式」。通常,配合才是好的,非配合莫名有种抵抗的感觉。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不接触总要好过接触,可检测体温确实一种「不配合」的检测办法,不知当初设计这句广播的人是处于怎样语境考虑。

去年读了一本《存在主义咖啡馆》,关于萨特和波伏娃的八卦杂谈,顺便聊了聊存在主义。萨特和波伏娃最引人关注的八卦,就是他们放弃了法律上对婚姻的约束,采用一种合约方式延伸两个人的感情生活,每两年他们会讨论一次是否要继续这样的生活,中间也有诸多嫉妒、怀疑,但直到萨特去世都没有分开,一起携手几十年。

萨特自己的书中有句名言,存在就是虚无。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中两个重要的观念,就是自由选择和积极主义。

虚无和自由、积极之间的感觉,总让我觉得像是地铁里的体温检测和广播。但理解了虚无的意义,就很容易理解自由从何而来。一个最好的例子,是萨特在他每日都要去的花神咖啡馆里看着服务员端着一个杯子,他问自己,我们说这个服务员是一个服务员,这个杯子是一个杯子,是同一回事儿么?

不。大不相同。

服务员是一个服务员,不是注定的,她可以在下班后变成一个歌手,一个作家,一个革命领袖。但一个杯子,永远是一个杯子,它被打碎也是一个破碎的杯子,甚至它都无法选择自己把自己打碎。

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们有没有意识和意识支配的行动。人是没有存在的本质的,是虚无的。而这种虚无,恰好代表了自由。人可以自己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

人就像是一个空的容器,我们生下来就是虚无,只有里面填进了什么东西,人才获得了自己的本质。人和物的区别就是,人可以选择,而选择还是动态的。在萨特的学术定义中,就是「自在」和「自为」,那些被决定的不能改变的就是自在,那些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就是自为。

我时常观察嘟嘟的行为变化。一岁之后,他明显有了部分自主意识,无理的表达中开始有了明确的诉求。虽然只会很少的词语,但已经可以应付自己大部分的生活。

给他穿上新衣服,他会自己跑去照镜子,在餐桌上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拿给他错误的东西他会直接拒绝。也能理解和创造一些有趣的行为,知道转圈是什么意思,如何转圈,自己还发明了一种对「重摔」的理解,当我喊重摔的时候,他会身体前倾,半蹲下用双手拍地面,表示自己重摔了。有限的英语启蒙过程里,他在看见苹果的照片时会大喊 Apple 而不是「苹果」,也能理解 UP 和 DOWN 是上下的意思,尽管他会经常弄反。

有趣的是,他对车轮和五星红旗的喜爱程度。车轮是因为他经常听《The Wheels on The Bus》这首儿歌,五星红旗则是家里最初有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更小一点的时候,他还会在外面指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不走,反反复复让人念。

那时我不仅感慨,其实教育出一种人格是多么简单,就是在他还是一张白纸,一个空杯子的时候,填进去一些东西,然后不停地重复。所以我总是想办法,如何能给他填一些我认为更好的东西。我知道「我认为」的局限,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拓宽我的局限。

直到我理解了萨特虚无即自由的含义,我开始重新思考,比起我给他填进去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他是一只动态的空杯子,他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倒出里面的东西,填上他自己的。

没有他是什么这样子的说法,只有他想成为什么。那是他的自由。

写在最后。

《十三邀》采访金宇澄,说到有一年他看《世界文学》,一打开是越南小说专号,他当时心里就很不舒服,后来他想,也许那些欧美人打开文学刊物看到中国小说专号,也是同样的感觉。

自此之后,对于写作他就彻底放下了。

从老罗口误说开去

2020-04-17 08:00:00

似乎昨天没有人听到老罗直播的口误,也许真的是看直播的人太少了?

在这探讨一个语言学问题,不严肃。


01

老罗最近几场直播我都看了,算是忠心耿耿的螺狮粉(专门形容我这种只看不看的可恶家伙)。要我总结,三场下来,数据感人,气质没了。

刘润老师说得挺好,老罗再怎么折腾,外界再怎么调侃,他都有自己的梦,现在干的这些事儿无非是为了梦想买单。

48 岁,还能有这样的改变,商场上的战绩如何暂且不提,但就老罗这个人,不可谓不成功。

几年前我看过 Tinyfool 老师的一篇文章,属于那种一脚踹醒梦中人的感觉。他讲的是「面子」和「脸」的问题。核心就是中国人都太爱面子,往往最后丢了脸。本质上还是中国人没搞清楚什么是「面子」,什么是「脸」。老师举了学英语的例子,大家都想学好英语,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找个老外开口聊嘛。开口,成了中国人的老大难问题。一谈到开口,总是有人说,我发音不好啊,我听不懂啊,我不知道聊什么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觉得开口这件事,丢人了,没有面子了。

面子有那么重要么?我们应该要脸,而不是要面子。老罗身上背的债,完全可以弃之不理,最差也不会落到贾跃亭那个地步,人家现在还能闪转腾挪搞重组,日子过得也风生水起。老罗不怕没面子,老罗怕的是丢脸。所以老罗可以在直播间刮胡子,上跑步机,但还是会自掏腰包买湖北的橙子,拿到直播间 1 分钱五斤卖出去。

交个朋友。

02

昨天兽爷在文章里好顿怀旧,估计弄得不少人涕泪横流。

上来就聊独唱团,那是韩寒梦想的合集。我那时还小,买不到,但手里藏着电子版,舍不得给人看。所谓的千古之绝唱,我家之独唱团。我给你们看看封皮,过过瘾得了。

看看作者目录,周云蓬,罗永浩,石康,彭浩翔,韩寒,梁文道,咪蒙…别瞧不起那时候的咪蒙,那篇《好疼的金圣叹》,我打赌十万个十万加作者也写不出来。就跟兽爷说的一样,那篇文章金句频出,结尾的时候更是来了一句“这个时代配不上他”。

可惜的是,现在换做人人都在追赶这个时代。世上一粒尘,凡人一座山啊。不管是拜倒在资本的石榴裙下,还是外卖的摩托车旁,我们好像再也没能走在时代前头。它老人家平静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跟着他老人家的,还有轴心时代的大思想家们,20 世纪的新思想家们。我怀疑完全是因为他们那个时代交通、联络都不方便,除了思考,也干不了什么正事儿。

不过我们今天信息这么发达,似乎依然没解决当年留下的问题。就让它随风去吧。盖伊特立斯说,不被报道的新闻是没有价值的。同样,不被思考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

想那么多干什么?看看抖音买买货,买二送一呢。

交个朋友。

03

老罗可能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知识分子,他博览群书,我信,但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么,好像并没有。网上流传的语录,只不过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批判,就像尼采喊着上帝死了。但是尼采疯了,老罗没有。

这个时代好像也不再允许人们批判了。

所以你看到韩寒去跑步了,潘石屹报名参加了青少年 Python 编程大赛,老罗也卖起了同行的货。他和刘作虎换着穿了带有对方公司 Logo 的体恤,一本正经的达成合作。一晚上送了 20 部手机,可惜的是我一台也没抢到。

羡慕那些有缘人,一加是台好手机。老罗也是个还在进步着的主播。

我心底里觉得不论年纪,不论职位高低,不顾自己的颜面,能知错就改,能快速迭代,就是值得人尊敬的。

我尊敬老罗,尊敬韩寒,尊敬潘石屹,但我不喜欢咪蒙。她想要面子,我怕她最后只能是丢了脸。

老罗昨天在宣传一加的时候,照他习惯的办法弄了个 PPT,挂上了各家媒体对一加的疯狂赞美。其中有一个,不知道是出自哪里,说的是「旗舰杀手终成旗舰。」

说实话,我的语文水平也不高,这句话老罗觉得是赞美,也可能是事前准备仓促。但在我看来,完全是讽刺。旗舰杀手难道不是专门用来杀旗舰的么?混到今天混成了旗舰,怎么看,都不像是夸人的话。

如今我再去翻《独唱团》,觉得最逗的地方不再是石康答宇轩问里说的,「以前不太在意金钱,但现在我也希望奋斗一下以提高创收,因人到中年,有点钱可以不麻烦别人。」

反而是咪蒙那篇文章里的一句「一个纸团上写的“好”。另一个写的“疼”。」

因为这是我那幼小的儿子,最会说的两个字。

希望这个时代配不上他。

创建了一个「狂人日记」

2020-04-16 08:00:00

我最近想法特别多,以前都是能发的发发微博、朋友圈,不能发的在日记本里写写就算了。但搞来搞去散落一地,回头想找点儿啥都找不到,也不是我的风格。

所以干脆弄点儿好玩的,在本地开了一个《21世纪鲁迅日记见习指南》。正巧,B言B语的作者写了个教程,特别简单。我就跟着搭建了一个,配合 iOS 的快捷指令,一键 Push 到网站。爽到飞起。

欢迎访问「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博客增加了 Valine 评论

2020-04-13 08:00:00

扒了木木哥的主题在研究,本来想弄一下文章内直接撸照片文件夹,试了半天没成功,反倒是随手把 Valine 评论给偷了过来,好用。

好像木木哥那里没有具体教程,可以去他的网站搜一搜


ChangeLog

更新了 Valine 评论邮件回复 2020-04-14

博客增加了文章内链样式

2020-04-13 08:00:00

还是扒了木木哥主题样式

又搞了一下文章内链接,测试一下样式:

写作

#thinking
好像我一直在写。 写公号,写博客,写微博。写读后感,观后感。小时候,写小说,写作文,写思想汇报。大一点,写表白的情书,写部门的简介。 一直在写,但都不是写作。

弄这个东西其实和文章里插入音乐一样,各有优缺点,优点就是方便,缺点自然是迁移成本好。好在现在用了一整套自动化流程,除了写其余都不需要关心,目测会使用 HUGO 相当一段时间了,也就先不考虑迁移的问题了。而且这些平台,除了 Bitcorn 我还真没发现更好更便捷的,无奈它不太给力啊。

折腾到现在,感觉没有什么需求了。

爽歪歪。

蓝色港湾,晒娃上瘾

2020-04-13 08:00:00

折腾了一上午,终于搞定了在博客内插入指定文件夹内的图片,之前不报错,也不显示,原来是没有在single.html里加上引入 PATH 的代码:

{{ .Render "path"}}

搞定之后爽歪歪。

接下来准备研究一下瀑布流和灯箱效果了。

来一曲东北灭火朋克

2020-04-09 08:00:00

个人喜好,奔走相告。

我一直喜欢的东北灭火朋克历时十五年,终于发了新专辑了。

写作

2020-04-02 08:00:00

好像我一直在写。

写公号,写博客,写微博。写读后感,观后感。小时候,写小说,写作文,写思想汇报。大一点,写表白的情书,写部门的简介。

一直在写,但都不是写作。

处处都有好的写作,一本好书,一句好台词,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篇专栏文章,少则 140 字,多则 1500 字,5000 字,10 万字,40 万字。好的写作就是好的写作,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我知道,我写的东西不是。但我希望它是。迫切的希望。

双雪涛聊过《水浒》里面有一段描写:

便去包裏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钼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他说其中用词取、挑、盖、拿、拽、锁、带、投、踏、行,基本没有重复,很迅速地把林冲的动作勾勒出来,直接把他推到了风雪之中。

毕飞宇也在《小说课》里讲过,通过《水浒》一段精妙的描写,风雪山神庙的林冲,其结局走向是必然的,而且是唯一的。

这是好作品,好的写作。

当代环境之下,小说开始变得冷清,非虚构写作,认知科学写作,经济学通识,各种通识,拔地而起。经典被淹没了。经典是好东西,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有文学,还有文明。

经典被误读,已经习以为常。包装一下,变成了通识教育。虚伪。许倬云老师说,**要把所有人走过的路,当做你自己走过的路。**现在的教育培养不出这种人了。我们都是检索机器。

我不想做检索机器,不想一味增长自己的搜商,我想看看前人的路,也想看看自己的路。它们可能哪里交叉。在写作上。

这是我唯一的机会。眼里只有自己,只有脚下的路。走得好,光明大道,走得不好,也不会影响他人。还是许倬云老师说,往内看,先安顿好自己。

写,要写给谁看,要写什么,要怎么写。

写给自己,写给大众,写给流量?我不知道,先写出来再说。但我知道,写作的人都是阅读的儿子。我知道,我快从阅读里走出来了,就快了。我要去继承阅读,去写作,马不停蹄。

写人,写事,写物?短篇就是短篇,不要总想着放进家国大义,看看海明威,看看汪曾祺。长篇就是长篇,该事无巨细就事无巨细。非虚构就是非虚构,采访是核心,冰山之上要锋芒,冰山之下要宏大。事实,观点,解决方案,能写好哪一个,就先写哪一个。

怎么写?多思考,少动笔。读书后思考,学习后思考,娱乐后思考。思考家、国、天下。功课先做好,才有后话。上得了牌桌,至少现有筹码。写一个字,就认真对待一个字,写一篇,就认真对待一篇。日积月累,不是闲谈。

先想清楚,再开始动笔。

一旦动笔,不要回头。

我的数字生活进阶-001

2020-03-31 08:00:00

01. 超强大的 Roam Research

最近发现了一款软件,Roam Research,可以简单理解为幕布的特高级版本,最重要的是它能实现双向链接,以及从笔记生成类似神经网络一样的视图。对于扩展自己的信息,所谓的用已有的「A」+ 已有的「B」,创造出全新的「C」,这款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见到的最上乘的应用。

但我尝试之后,暂停了下来。不是它不够好,而是以我目前的需求,我觉得自己驾驭不了它,有兴趣,或者想要挑战一下的朋友可以尝试,下方是它的官方链接。目前仅有 Web 版本。不过这是一款很有门槛的软件。

Roam Research

02. Notion 与石墨文档

纯 Web 的笔记类软件,我目前只使用 Notion 和石墨文档。

Notion 也是一款被吹捧为 All in One 的软件,但对我来说,它最强大的地方在于无码构建数据库。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长期对独立博客感兴趣,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的博客都在追求纯静态化,古老的 WordPress 一样的需要用数据库来记录的博客已经没落许多,但笔记应用,却纷纷「模块化」、「数据库」起来。很大一个原因是,知识是需要结构化的,需要相互关联的,链接越紧密,在调用的时候能掌握的信息密度就越大,越有可能创造价值。而博客则不然,文章与文章是独立的,关联很小的。所以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我使用石墨文档,只有两个用处,一是完成副业「极客时间」的编辑工作,他们的小伙伴使用石墨文档进行在线协同办公(其实我特别想要常识一下飞书,据说非常舒服);第二就是工作中需要进行微信群内表单统计工作的时候,会使用石墨文档,它直接关联生成 Excel,后期处理起来方便很多。

而 Notion 我一口气白嫖了 50 年的使用权,我觉得它能完成的工作非常多,甚至有很多是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的。我目前在用它集中处理一些在线课堂的学习笔记,以及个人的电影和读书记录,因为它的数据库结构化,可以很好的链接作者、导演、百科等等方面的内容。也是非常好用。

03. 印象笔记与 Ulysses

作为本地笔记软件,印象笔记的插件之全面,还是目前任何平台都无法比拟的。对于需要后续处理、归档、查阅的内容,我都会集中保存在印象笔记中。它最近新开发的一众功能除了桌面便签,在我看来,都是鸡肋,没有真正解决它的瓶颈问题。而它也在开发类似 Notion 的模块化 Web 端笔记页面,我试用了一下,属于治标不治本。在我使用的过程中,印象笔记一直是作为一个外脑存在的,在这方面,它只要守得住底线,我就不会抛弃转向其它同类型的软件。国外也有很多笔记达人,很好地实现了在印象笔记中的 All in One,不过我还是坚持术业有专攻。

最近一直在打磨自己的写作流程,才决定彻底抛弃 Bear,回归 Ulysses。Bear 强大的颜值一度让我痴迷,但是它在写作过程中又始终在俏皮的边缘,无法让人静下来,文字都跟着不正经起来。Ulysses 则不然,每次打开它,都让人正襟危坐,生怕对不起键盘敲出的字来。而且,目前我也整在 Ulysses 上打造一套标准化的写作流程。初见模型,希望它能更好的和印象笔记联动起来。

04. Devonthink

Mac 上神一般存在的软件,但我只用了它极少的功能,作为在处理工作文件过程中的补充。它的强大指可以让很多人抛弃印象笔记,但我觉得没有必要,而且我不建议用它来处理纯粹的网页剪藏的内容,它的保留文档的方式,有些过于原始化了。

最后一个建议,在软件的使用上,谨记: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比任何时候都害怕衰老

2018-10-09 08:00:00

很胆怯,比任何时候都害怕衰老。

以前从没有过的恐惧,忙起来没有用,忙乱起来还好一点。专注做一件事,就总会有小鬼从脑子里冒出来,像是莫言讲过的故事,只能两件事、三件事一起做,感觉精力全部被占用了,好像就不再胡思乱想了。

刷微博,会看见老去,朋友圈也会,豆瓣更不敢看,丧的一逼。不喜欢豆瓣,终日充斥着我丧我有理的的态度,多半是用来装逼,用假“抑郁”来对抗世界,告诉世界我不一样,好像活得很独特,也很独立,看看豆瓣有多少人在用就好了,大家都很独特,也很独立。但是豆瓣有意思,明明是大众事件,豆瓣用户总能做出来一副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感觉,不是一个人这样,也不是一群,是整个豆瓣。不过总能发现几个,大隐隐于豆瓣的人,不是和全世界对抗,也不告诉全世界我很特别,甚至,都不想告诉豆瓣,他们存在着。找到一个,如获至宝,一条条广播看,能看一下午。有意思,解闷,不做作,不装逼,就写写生活,写写自己,写的天马行空。

很郁闷,比任何时候都害怕衰老。

微博不行,关注的越多,关注的越少。不是绕口令,琢磨琢磨就懂了。原来是微博控,当做资源宝库用,后来放弃了,资源多了,是累赘,还容易头疼,而且,微博也找不到什么好资源,都是跟风多,奉献少,到现在,基本上只关注三个会发或者会转资源的人,足够了。上微博,最多的人都在看热门话题,用 Moke,找不到热门,也从来不看,只要最近冒出什么八卦,不用微博,哪哪都能看见,肯定落不下,紧着躲,也躲不开,是真不习惯看这个,谁结婚了,谁出轨了,哪个明星出事了,哪个领导下台了,很无聊,也理解不了每天守着微博等着别人八卦的人,究竟怎么想的,是因为就算自己出轨也闹不出新闻,上不了热搜么?

微信用的最多,群里聊天多,看别人在群里聊天也多,自己跑出去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很少,有时候挺羡慕,有些人发个截图,和朋友侃天侃地,还顺便教育人生,好像一对一,就不会聊天了,没有互动,对着屏幕,也解决不了别人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无奈,就刷刷朋友圈,变得和微博差不多了,只不过是删减版的。经常关了朋友圈,不影响什么,但确实会错过一些朋友的生活轨迹,结婚了,旅行了,换了工作,不会广而告之,但是会发朋友圈。其实往前数几十年,人一辈子就那么几个朋友,有事情,有变动,一定写信告之,要不然,就联系不上了,几个也没有了。现在说弱关系,比强关系强,那是没遇见麻烦,遇见了,弱的还是弱,能帮忙的,还是老朋友。这么说有些绝对,但还是觉得微信聊天很难,发语音不如打字礼貌,打字还容易累,最后都变成表情包了。群里聊聊还算好的,你一言我一语,不会太尴尬,也有讨论的意义,进退的余地。不过还是躲不开,祸从口出。

很可怕,比任何时候都害怕衰老。

看了今年的《奇葩说》,老婆怀孕,奇葩说的导演妹妹帮忙留了两个现场席位,时间赶不上,身体也熬不住,就没去。连着要了两年,连着给留了两年,明年应该不好意思再去要了,不过年纪大了,脸皮越来越厚,可能也就无所谓了。

喜欢李诞,除此之外,没看见什么惊艳的人,辩论水平很低,论点都很糙,但看得出来大家准备的很用心,节目效果非常好,比之前每一季都好,要说能记住谁,飞飞吧,在加一个陈铭,他们俩是真厉害,其他人,且看且聊了。

李诞是真喜欢,插科打诨,但是肚子里有货,是真学问,自己培养出来的价值观,不是谁灌输的,也不吃老一辈那一套,自己和这个世界碰撞,哪儿碰出问题,修补哪,最后落下一个硬硬的壳,是能玩转世界的那种人,不是被世界玩的。想说服他很容易,也特别难,不会一成不变,但是对自己坚持的原则绝对坚挺。如果哪天做梦,我变成了自己最满意的那个人,大概就是李诞这个调调。简而言之,他应该是活明白了。所以说出“人间不值得”,我还真不意外。

很无奈,比任何时候都害怕衰老。

人生来就不平等,从基因的角度来看,就不平等。有些人,天生就有某些优势,基因工程,能让这件事成真,到时候,该去搞音乐的搞音乐,该去拍电影的拍电影,喜欢搞学术的就让 TA 搞学术,才是真的因材施教。能做到么?我相信能,但也是有钱的先能。没钱的只能看着,死守高考这一条路,踏过去就踏,踏不过去,就死在独木桥上。碰巧有人和基因匹配上了,那是万幸。

富人有富人的焦虑,穷人有穷人的焦虑,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就像装在两个紧挨着的玻璃瓶里,看着我离你一指的距离,但是压根就没联系。不用仇富,也没必要,穷富都有自己的麻烦,都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把社会看得平等一点,努力去做一些自己踮着脚尖能做到的事情,让家人感觉到幸福,就足够了,也足够难。

今年听了一个老专家的讲座,也是今年唯一一个让我有所改变的讲座。他说,以前的世界,是人和物理环境的二元世界,你给周围什么,周围就会反馈给你一些什么,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变成了人、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三维世界。很多东西,不是你想抹去就能抹去的,也不是你想留下就能留下的。想一想,你带着手机出门,它会留下你一整天的行走轨迹,它就在那里,不管你看不看得见,以后的时代,总会有人把这些东西用起来,用在哪里,做什么,没人知道。等到强人工智能时代,这个社会最底层的规则都会发生改变。它们如何处理我们看不见的信息,又会如何帮助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同样没人知道。

人总想用人工智能解决人的问题,但是人已经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存在了。

也很幸运,比任何时候都害怕衰老。

2018.10 记。


Changelog 2020.03.31

0001-01-01 08:00:00

二〇二三年九月

二〇二三年九月

2023-09-25 记:

周末乐乐来北京看西城男孩的演唱会,周六和嘟嘟一起逛了郎园 Stastion,周日嘟嘟去打篮球。

2023-09-26 记:

早上用新的一套手冲套装,咖啡水平又上了一个档次。

2023-09-27 记:

昨天沈老板帮我把古早的 iPhoneXR 修好了,换了一个屏幕一个电池。当时没扔那台手机,一部分原因是电池彻底坏掉了,里面有很多照片和数据都没有 iCloud 备份,总想着有个什么时间什么机会,可以把它再次复原。趁着这次给自己的 Mac Mini 更换硬盘,想着发给沈老板试试,没成想,愿望成真。

有趣的是,开机之后需要输入密码,6位的,已经忘记当时因为怎样的原因要设置成六位了。试了几次终于成功,看着十一的屏保照片,总是回忆起很多幸福的故事。照片和文字总有它自己的力量,一张照片里除了可爱的人,还有时间、空间、味道和情绪。这些东西,恰好组成了人生的全部意义。

2023-09-27 22:39 记:

晚上参加 IEC 的会议,总算是达成了一些共识,明确了接下来要做的方案。未雨绸缪,计划先写一版草稿出来,免得又到后面成为压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3-09-28 14:22 记:

中午一起吃羊蝎子,过了把嘴瘾,回看九月份,大部分的工作有了一个转折的拐点,当然,也有一些新的挑战,变被动为主动,可能是最好的办法。希望十月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ack Home

人来人往

0001-01-01 08:00:00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2024 年记:

进来在读王小波,读欧洲史,希望今年能看完老友记和宋飞正传。

认真准备落户资料,仔仔细细看房,买房,卖房,等着小娃娃步入少年学堂。

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里摸索,希望做出点成绩,也一定要做出点成绩。

参考书目

0001-01-01 08:00:00

按:目前手里的图书资源足以搭建一座大型图书馆,这得益于庞大的搜索引擎和书籍数字化的进展。除传统的纸质书外,还有大量获取书籍的新渠道。亚马逊 Kindle、微信读书/网易读书/豆瓣读书/得到电子书(唯一买了读书年卡会员的APP)、各种电子书阅读器,层出不穷。相应的电纸书也从 Kindle 专享格式 azw3、PDF 盗版、群众自制,到中信/湛庐/上海译文等出版社主动出击,保障品质。已然无法忽略电子阅读市场。

但是依然有部分书籍,在纸版的加持下,可以获得远超电子书的阅读体验。这也是不可更改的事实。短期内,亦或长久看,都是确信无疑。而我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书籍重新整理、分类、归档、留痕。让每一本书,都有一个简要说明书,以便嘟嘟查询。或遇到问题时有法可依。

我读过的书,正在读的书,以及需要重读的书,也许是我们开始交流的最好桥梁。


短篇小说

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

莫言

如果我没记错,这套系列作品是莫言自己编的,其中第二本《秋水》中有一篇《白狗秋千架》,对我影响极大,它对于社会和命运,赋予了我认为最好的诠释,除此之外,它真得在聊人性,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那一部分。

非虚构作品

间谍与叛徒

[英]本·麦金泰尔

历史被描述的方式有很多种,见光的和见不得光的,二战里那些相互之间私下签订的盟约,冷战期间美苏的谍战,都是揭开历史丑陋面纱的木棒,轻巧,却又沉重,间谍与叛徒用极度舒适的文笔记录了这段有趣的历史,强烈推荐。

我的书评:间谍与叛徒

嘟嘟小记

0001-01-01 08:00:00

我在一些笔记软件中记录着一个 #日子 这样的标签,主要是仿照感恩日记,对生活可能被遗忘的美好做一些记录,其中大部分内容回看的时候都能想起一些有趣的瞬间。

试着在这个页面内做一些摘录。

三岁五岁记

鼓励的力量

暑期的时候,想给他找点事儿做,选了个游泳,在我看来,这是和开车一样,必须要点的技能点之一。夏天,玩水他也开心,但和篮球一个毛病,连教练的评价都一样,这小家伙理解能力很强,就是会偷懒,结果就是进步很慢。我一直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因为我自己的意识中,竞技体育是最好的培养这种不偷懒和竞争性的项目。

后来,他的篮球教练课后叫住他,带他看了一下他们今年拿的北京各个校区之间的 U6,U9和U12 的银牌,金牌和铜牌(不得不说,他们校区蛮狠的),教练表示,嘟嘟是一个实战性选手,希望他增加基本功的训练(每次上课,几乎教练一直在喊,嘟嘟,使点劲儿,使点劲儿嘟嘟),选他进比赛班,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小家伙一下子就悟了一点点,觉得哦,我应该发力,我应该努力完成一些动作,这样我就可以进比赛班,打比赛了。

鼓励这个东西,有时候我说没有用,十一说也没用,但是来自一个他所在的团体或者组织,给他肯定和鼓励,起到的效果远超家里人。

屁嘟绘画记

小屁孩今天去画画课,画了一下午,盲看下去,我猜画的是保护海洋的主题,海里一堆垃圾,一个小士兵在海上,表示出一种战斗姿态。但是当我分享这个给嘟嘟时,又遭到了鄙夷,他说这是安徒生的一个故事,故事名字我没有听清(后来知道,原来是《锡兵》),但是讲的是一个士兵被冲进了下水道。

这让我意识到,像《安徒生童话》和《一千零一夜》这样的童话故事,包括郑渊洁写的那些,我没有看过任何文字的版本,对于书上到底是如何展开故事的,毫不知情。整个童话王国,我是个十足的门外汉。

在嘟嘟出生之前,绘本也是另一个我从不涉猎的话题,后来读了一些绘本,惊叹自己是多么无知,一个好的绘本故事带来的能量是多么巨大。我在白嬉娜的绘本中看到了故事的力量。也想起梁文道说过,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说故事的人,而他对故事的定义非常苛刻,我却认为很多优秀的绘本作者,却都做到了。

安徒生童话

薇薇老师最近带他又是去花卉馆写生,又是参加安徒生美术比赛。私以为,就算所有课外班都停下,画画他应该会强烈要求保留下来。

堵车

堵车,但是很开心,路过常看火车的地方,看了 5 辆火车,从内燃机车到高铁。

小朋友的开心,有时候相当简单。

过敏性咳嗽

最近嘟嘟持续的咳嗽,各种药和医院都尝试过,一直不见好。周末上午带着嘟嘟去社区做一个简单的抽血化验,同是咳嗽了两星期的我也跟着做了一个,健康程度令人发指,也就排除了病毒和细菌的可能。

这件事也就更离奇了。比较难受的是他的年级还不太会咳嗽,每次如果有痰,就总是要吐到呕,导致吃饭成了个大问题。我也是嗓子痒痒,没什么法子。

下午,去挂了同仁堂中医医院的专家号,带他去试试中药,走廊里各种小朋友的咳嗽声不绝于耳。专家也是驾轻就熟,美其名曰这病叫「过敏性咳嗽」,总结之到位,我也无话可说。接下来就是照方抓药,回家自煎。

晚上睡前吃了一副,明显见效。且看后续吧。难怪医学博士朋友说,中医这个东西,不加价值观的最好评论,就是不要评论,它是一门神奇的经验医学。

经验医学,也算又学了一个新名词。

练琴

去年底开始给他报了个钢琴,目的明确,练练他的专注力,顺便感受一下音乐的美好,一练起来发现,他坐在那里浑身上下都是毛病,手脚一直不老实,每天做作业,几乎是连哄带骗加上吓唬,也不见效。想起以前同事家的娃,去年考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小提琴第一名,我是一路在朋友圈看着她练琴练哭长大的。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开窍了,爱上了这东西,考试前恨不得把琴供起来,保佑自己能过。

想想这些小家伙,多半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的,但是学着学着可能就爱上了。

无比真诚

孩子说的话,通常是无比真诚的。没有虚情假意,他生气就会说生气,他开心就会说开心。在此之外,嘟嘟有着明显比我强大的同理心,在内在的方面,我可以断言,他继承了我和十一相对都好的那一面。这让我高兴并感恩。

最近十一身体有些不舒服,手脚有时候会发凉。一天,以预防感冒为目的,嘟嘟喝了一碗姜汤,当十一表达了她有些冷之后,嘟嘟主动去抱她,说:我就是你的姜汤。

他是可爱的,认真的,真诚的并且毫无保留地释放爱。不知道,我们是从多大开始,学会了虚情假意?至少,他们不会,希望他们永远不要。

流感

似乎今年不得一次流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北京儿童。嘟嘟还算是整个幼儿园最后一批感冒的,而且是在我们全家都经历过一波感染之后,也说不清楚他中招是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家里的爸爸妈妈。难受是一定的,但他在这方面毅力很强,不动声色,该怎么玩就怎么玩,知道自己觉得不舒服到一定程度,就表示困了累了想睡觉了。睡着的时候 39 度,看起来可爱至极,心里面可怜兮兮。秉持着尽量不去医院交叉感染,先是通过美团上门检测测了流感病毒,然后在线问诊问了两个熟悉的医生。也无例外,病就是这个病,药还是那些药,吃了就好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好了两天,突然一晚梦中惊坐起,一会儿说耳朵疼,一会儿说脑袋疼,这可难住了我俩,没办法,医院终究跑不了了,凌晨 2 点,先是中日友好,然后儿童医院,查到 6 点,最后是鼻窦炎引起的头疼,再一打听,好家伙,简直是北京人通病,连特效药都有。喷了两天杀菌消炎的喷雾,也就正常起来,不过可怜的娃第一次熬夜,真得是困毁了。

能多注意的,还是多注意吧。

课外班

这周开始,嘟嘟每周要上的课外班包括:跆拳道,轮滑,街舞,画画和篮球。周一到周日,七天五节课。

九月十八日,第一次参加跆拳道课程,学习了基本的礼仪,和简单的格斗式、马步出拳。上课的样子很可爱。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不想限制他对无限可能的试探,所以让他多见,多尝试,希望某些能进入他的灵魂。

一个人,一定要有个一辈子的爱好。

2023-09-20 记:

周二街舞。嘟嘟比较厉害的一点是来者不拒。今天晚上在幼儿园跳街舞,选曲是权志龙的《Good Boy》,十一追了好多年的老牌偶像。一个八拍的动作,全学会并且可以跟着节奏跳下来。除了惊讶,还有一点让我开心,他没有继承我五音不全的毛病。

2023-09-21 记:

周三轮滑,被教练表扬,有一定的运动能力,第一堂课就能走起来,对这项运动并不排斥。或者说,他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不排斥,包括不认识的人,这一点很好。

游戏嘟

去年开始,把已经吃灰的 Switch 拿出来,和嘟嘟一起玩健身环,不得不说,游戏模式对娃娃的吸引真得太大了,后来因为新冠,不建议剧烈运动,就把游戏换成了 Sports 和马里奥派对。最近嘟嘟在 Sports 里打高尔夫的时候,打出一记沙坑切球直接进洞,进球瞬间他几乎是满屋子疯跑,和所有人拥抱,更让我坚定了体育精神对于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恰好昨天,在玩马里奥派对的时候,游戏过了大半,我们两个眼见都没有机会取得胜利,有些失望的嘟嘟和我说「爸爸,咱们两个是一伙儿的是吧」,可见对于输他是不情愿的,但他发现面对失败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我鼓励他坚持到最后,我们当然是一伙儿的。

到了公布赢家的时候,总是出其不意地会给一些奖项以催生一些意外,意外的是,所颁奖项竟然全是嘟嘟获得,再加上他拥有的金币数领先,一跃成为最终冠军。他也看到了坚持的意义所在。

不得不说,在这种游戏中让他自然习得的品质是我知道的最好办法。

你需要联网么

今天家里停电,很多设备无法联网,嘟嘟问,「小爱同学怎么不能说话了。」

我解释到,「它需要联网,我们的路由器也没电了,所以它无法联网,就没有办法跟你说话。」

「那悟空可以,悟空是充电的」。

「但是,悟空他们都比较笨,不联网也没法和你聊天」,我说。

一会儿,来电了。嘟嘟突然问我,爸爸,你也需要联网么?家里所有东西都要联网,你怎么不需要联网。

从幼儿园开始

二〇二二年九月一日,终于等到正式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已经适应了很久的幼儿园生活和往常一样,只不过从中午 11:50 放学,变成了傍晚 16:50 放学,他还特意和我强调,是傍晚,不是晚上,因为晚上我就会下班了,傍晚我还没有下班。第一天意料之中没有睡觉,意料之外是得了甲流感冒。半夜十点钟烧起来,第二天有其他小朋友经过医院确诊是甲流。再次停课,吃药,一天半烧退,精神状态也不错,脸蛋明显瘦了一小圈,就这样迎来自己作为学生的第一个九月,后面,还要出去家庭旅行,回京可能要隔离,和他小伙伴们也许要十一见了。

从纪录片开始

自从用《中国高铁》入门了纪录片之后,最近又看完了《史前星球》,对纪录片有了一个模糊认识之后,我们俩人开始看《蓝色星球》,目前第一季即将看完,后面已经安排了《绿色星球》、《小小世界》以及《航拍中国》等有趣又好玩的纪录片。

幼儿园哭不哭

年初开始上了适应班的嘟嘟,第一周表现奇好,逐渐发现,原来幼儿园需要天天上,不是之前去小绿洲那种,什么时候想上什么时候上。第二周开始,到了幼儿园门前,哭,大哭,抱着人哭,撕心裂肺地哭。第四天,跟幼儿园的孙老师说,「我今天很勇敢,我就哭了一下我就不哭了」。

一岁三岁记

十一感冒(2022.04)

最近十一感冒,反反复复十分难受。晚上,嘟嘟和十一在阳光房玩了一会儿,听见妈妈咳嗽,看着我说:

唉,你这个可怜的老婆啊!

北京海洋馆

打卡北京海洋馆,基本上一路都是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这是什么…然后从头走到尾,啊,我找到我小丑鱼了,你找到你要找的大海龟了。

在海洋剧场表演的时候,海豹都快表演完了,嘟嘟还在问我,它什么时候下水啊?它怎么还不下水?

我的相册

0001-01-01 08:00:00

我的观影

0001-01-01 08:00:00

我的阅读

0001-01-01 08:00:00

流言蜚语

0001-01-01 08:00:00

狂人日记

0001-01-01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