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ite icon1Q43 | 虹线

自称:评论尸。代表作《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垄断的困境》《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 公众号”赤潮AKASHIO",播客”二维吾码”主理人。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1Q43 | 虹线 RSS 预览

Apple Watch 健康、运动类 App 个人横评

2024-10-22 15:36:02

去年 10 月份,我的随身附件从 Galaxy Watch 切换到了 Apple Watch,这让我在健康 App 上的选择多了好多。

毕竟,众所周知,Android 手表的第三方生态几近于无。Apple Watch 这边虽然最早被认为是美丽废物,但这些年有用的 App 也多了起来。

但戴了 Apple Watch 多年的用户,可能由于用户习惯的原因,一直没有购买任何 App,所以总觉得 Apple Watch 在运动健康的功能上似乎还赶不上国产 Android 手表。

在这一年期间,我也算是买了一些主流的 Apple Watch 联动的运动、健康类 App,在这里也算做个大横评。

我将我正在使用的 App 分为运动类和健康类两大项。

本文,可以配合我录制的这期播客一起食用

我在用:

健康类

我对健康类的诉求其实是这样的:这个 App 必须提供 iPhone 上内置的健康之外的分析功能,如果只是将健康里的数据拿出来以更好看的图表呈现,那么我大概率会弃用,这就是为什么我弃用了 Grow 和 Otter Life。

更具体来说,我希望理想中的健康 App,是能够将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与我一天、一周、一个月和更长时间区间中的趋势结合,给出更具指导意义的发现和洞见。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我只发现 Welltory 一个 App 实现了。

Welltory

这是一个我从 Galaxy Watch 时代就买断了的 App。

Welltory 的愿景是成为一个 All in One 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工具,它主要通过分析你的日常活动与 HRV 之间的关系来给出健康建议。我曾在这篇文章里简要介绍过它。

HRV 是 heart rate variability,心率变异性,是一个可以用于衡量我们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你是 Apple Watch 用户,这几年一定也在小红书上查到过很多依据 HRV 测量心情或运动状态的 App。

但不得不说,几乎所有的国产 HRV 检测 App 都不太准,因为 HRV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指标,它可以被拆解为 SDNN、HR、Mean HR、rMSSDD、pNN50、MxDMn、Moda、CV、AMo50、SNS、PSNS 等数十个完全不同的指标。

而国产的 HRV 类 App 之所以一般不显示这些指标,或仅提供一个情绪、压力等级,是因为这些指标与你身体状况的联系并非直接线性,而是复杂的相关关系。如果一个 HRV App 背后没有海量的样本数据支撑,那么它就很难通过这些数据真正的反应出 HRV 所代表的含义。

Welltory 是一个在全球拥有 1000 万用户的老牌健康监测 App,他们通过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共享用户 HRV 数据改善自身算法。能够通过 HRV 分析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好的,如广告一般的贯口结束了,接下来讲讲人话体验。

Welltory 的 iOS 版本目前提供三个大的全天指标,分别是 Wellness(健康)、Battery(能量) 和 Pressure(压力)。在这个部分,它的作用和国产的 HRV 检测 App 差不多,也就是起到一个仪表板的作用。

但 Welltory 对每次 HRV 的检测会提供更细致的报告,告诉你在那次检测时,身体正处于什么状况。

点击查看 Welltory 的一次详细测量报告(大图)

Welltory 还有一个我蛮看重的东西,就是它试图全面“监控”你的生活,并寻找你生活方式与身体状况之间的关系,并且这个过程是自动的。

比如说,我在 Welltory 里连接了 RescueTime。这是一个记录你电脑和手机使用状态的 App,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检测你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时间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娱乐、工作还是社会交或购物等)。当我把 RescueTime 与 Welltory 连接后,Welltory 就会开始分析工作状态与我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分析:

Welltory 集成了数百种可以观察你生活方式的第三方 App,甚至包括 Twitter、Facebook、Reddit、Google Docs 和 Github 等非常离谱的第三方应用,如果你日常使用西方互联网应用,那么可以说 Welltory 能监视你的一举一动,并将其与你的健康状况联系起来。但值得注意的是,Welltory 对大部分应用使用 ifttt 来中转连接,这意味着你除了拥有 Welltory 会员之外,还需要有 ifttt 会员。

Welltory 也支持标签自定义系统,你可以定义个性标签,钉在你自己的 Feed 上,这些标签后续也会被分析进你的健康程度。比如,如果你想研究某种药物对你身体的影响,你就创建一个该药物的标签,然后在每次吃药的时候点一下。如果 Welltory 发现这个药物对你的身体有影响,那么后续就会产生出分析报告。

但是,别急着买 Welltory 的缺点也很明显。

Welltory 最大的缺点是,为了准确的分析上文提到的所有指标,它比较依赖更为准确的检测。这意味着,你 Apple Watch 在静态时随机测量的结果,可能不被计入它的检测范围。在我打开了 Apple Watch 的 AFib(房颤历史)功能下,它一天也只能完成 3~4 次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其“All in One”健康检测的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对比之下,在打开 AFib 之后,我的 StressWatch 能显示 70~80 次测量结果。究其原因,Welltory 要求每次 HRV 检测至少包含 100 次以上的心率数据,这意味着在 Apple Watch 的静默测量中保持手部 3 分钟左右的完全静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难达到的。

另外,就是 Welltory 使用了 Google 的云服务,这意味着你必须全程🪜,且数据加载缓慢。

因此,如果不是之前在是用 Galaxy Watch 的时候买了终身制会员,我应该是不会给 Welltory 继续续费的。

Welltory 分订阅制和买断制,99 刀一年或 399 刀终身,各种西方节日的时候有打折,同时支持 Android(需搭配 wearOS 系统智能手表) 和 iOS 有需要的可以入。

这也是少数支持 Android 系统的第三方健康监控 App。

如果你不想折腾,可以看下面的 StressWatch。

StressWatch

StressWatch 是一个在小红书上非常流行的 HRV 监测应用,你可以将其理解为超超超简化版的 Welltory。

这两年有许多独立开发者开发了一系列基于 Apple Watch 的健康仪表盘类应用,但我选择 StressWatch 的原因是,它似乎是唯一一个考虑到 HRV 是复合指标的国产 App。

也就是说,你在 StressWatch 里看到的 HRV 读数并不总是和苹果健康 App 里的读数一致,它会更贴近你的实际情况,这一点在 App 的说明和作者参与的播客里都有提到。而其他的此类 App,入 Grow、OtterLife 等,基本就是把健康 App 的数据拿出来做了个皮肤和表盘就交差了。

在更新了 iOS 18 之后,StressWatch 大幅强化了“行动”功能,这个功能类似于 Journal 功能,它会记录你的每日行为。但到目前为止,StressWatch 还没有自动计算这些行为与你的 HRV 之间的关系,你只能通过它的图表自行发现规律。希望在后续的版本中,能够增加上自动分析吧。

StressWatch 的国区有买断价格是 168 元,按年付费是 118 元。

运动类

我对健康类的诉求与健康类相似,就是 App 本身需要给出超出苹果健康之外的建议。但与健康类 App 不同,我要它能够给出对运动本身更直接的建议,比如我今天该不该练,练多久,练多重

在这方面,我认为海外的 Ayhlytic 和国内的 PeakWatch 是比较出色的。

Athlytic(即将弃用)

Athlytic 是 Apple Watch 上非常火的一个运动类 App,它与 Welltory 不同,主要作用不是健康监测,而是用非常直观的界面告诉你今天应该进行多大强度的训练。

因为之前在欧美运动员圈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智能硬件叫 WHOOP,这款运动手环开创了订阅制硬件的先河,你卖了它的手环之后,还要每月交会员费才能获得运动分析——既然如此,那能不能用 Apple Watch 追踪到的数据来提供相同的分析呢?这就是 Athlytic 的主要功能。

简单来说,Athlytic 会根据你每天早上起床时,一整晚的生命体征结合算法和你的过往情况,计算一个你当日理想的训练载量范围。然后,你当天无论是去撸铁、跑步、骑车还是日常走路,都会增加这个训练载量。

当到达预期训练载量和突破训练载量上线的时候,它会通过通知来提醒你。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 Journal 的功能,允许你每天早上标记前一天的生活行为,比如 Junk Food,Sex Activity 等。在收集一段数据之后,它会告诉你你的这些行为会对你的训练载量有什么样的影响。

Athlytic 的 Journal 功能与 Welltory 的区别是它是确切可预期的,就是只要你坚持每日进去选择你的行为模式,Athlytic 就一定会以单一的图表展示出你的这些行为与恢复状态之间的关系。但 Welltory 那个是随机的,出不出结果完全取决于他们服务器端的 AI 开不开心。

不足的是 Athlytic 的 Journal 功能没有自定义标签的功能,这意味着你不能添加你自己认为会影响训练但它没有预置的行为模式,这也是我决定在今年的订阅到期之后换到 Eclipse 的原因。

除此之外,Athlytic 在单次运动分析上也比较详细,它会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

点击查看 Athlytic 的一次运动详细报告(大图)

对于撸铁来说,Welltory 没办法取代 Athlytic 类产品。尽管他们都使用同样的身体数据,但 Athlytic 直接给出针对运动的建议,而 Welltory 的建议往往更散漫,你没法一眼就知道你今天是否该训练,训练多久。

Athlytic 的价格按年订阅是 193,按月订阅是 26 元,对于国内用户来说还是很贵的。

Eclipse Yourself

Eclipse 是另外两款知名健康类 App AutoSleepHeartWatch 的开发商 Tantsissa 在 2024 年新发布的 App。它与 Athlytic 一致,旨在通过多种数据提供一个运动和生活指导。

Eclipse 通过“日食”这一概念,来激励你达成活动、恢复与就绪三者之间的平衡。这三者分别代表着你的每日运动量是否合理,你昨天睡眠为今天一整天的充能水平,以及你今天早上起来那一刻的状态:

这个概念是蛮不错的,但用过 Autosleep 和 HeartWatch 的朋友可能会有预期,Tantsissa 这个厂商在前端界面设计上似乎没有正常的审美。Eclipse 延续了这种不正常的审美,界面花的一塌糊涂(且不协调)。

但我之所以想用它取代 Athlytic 的原因,是它比 Athlytic 提供了更强大(有效)的图表,并且支持自定义标签。

怎么算是比 Athlytic 更有效的图标呢?我们以它对“恢复”维度上的洞见为例:

由于 Tantsissa 奇怪美学的干扰,初看这三个表格可能觉得乱糟糟的。但我解释一下,你可能就能明白它的实用之处。

每个线段条代表一个维度,在第一张图中,分别是周一到周日的恢复水平,蓝色的条代表曾经的历史记录,因此蓝色越重代表在那个水平的情况越多,而蓝色的点则代表历史所有情况的平均值。也就是说,在第一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历史水平,周四到周五的晚上,我的恢复往往是一周中最差的。

红色的线段,代表今天的水平,还是在第一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刚刚过去的是周三,但我这次的恢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出现在了线段的片左侧。

理解了如何读图之后,我们来到图二和图三,就会发现它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按就寝时间计算,我在 23:05-23:35 这个时间段睡觉,会有更大的几率获得更好的恢复值。

——按运动量计算,当我当日的运动量在 447-521 大卡时,会有更大的几率获得更好的恢复值。

正是这个洞见功能吸引我将 Athlytic 换成 Eclipse 的,因为它提供了更好的指导,而不只是简单的将数据呈现汇总。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Eclipse 在界面设计上远不如 Athlytic 漂亮、直观。如果你是外貌党,还是建议 Athlytic 或 PeakWatch。

Eclipse 的国区价格很友好,68 元一年,几乎是 Athlytic 的 1/3,还有中文(但翻译的不好)。

PeakWatch

PeakWatch 是 StressWatch 的作者山寨 Athlytic 的作品。原谅我用山寨,是因为它们的功能实在很像。

但对应的,如果你嫌 Athlytic 的价格太贵、界面没有中文、 不符合中国人的用户习惯,就可以买 PeakWatch。它的主要功能和 Athlytic 一样,是通过最直观的图表告诉你当日的训练量和恢复状况。

点击查看 Athlytic 的一次运动详细报告(大图)

相比 Athlytic,PeakWatch 缺少了行为与恢复状态之间相关分析的 Journal 功能。但在图表上比 Athlytic 更丰富,比如它可以提示你每日电量(类似 Welltory),还可以看到你当天的运动量与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在前端设计上,也比 Athlytic 更贵了。

在算法准确性方面,我还是蛮相信这个开发者的,他似乎是唯一个在国内的健康仪表盘 App 里认真做算法的。PeakWatch 的电量计算与 Welltory 的相似,在运动载量的计算上,我甚至觉得比 Athlytic 更准确一些。

PeakWatch 的终身会员我也卖了,198 元。按年付费是 128 元。

训记

与上面三个不同,这个 App 其实不是运动监测,而是训练类 App,它是专门用来撸铁的 App。

你可以理解它是 Keep App 里自定义训练计划的超级超级加强版,你可以通过它来创建完全自定义的健身房训练计划,内置了国内常见的几乎所有训练器械和所有流行的训练动作,并且每个动作都配备了文字和视频的说明。

超级组、热身组、单边训练、递减组、组间有氧、替补动作……你能想到的任何在健身房里可能的情况,它都能放进计划里并记录下来。

简单来说,如果你到了健身房不想请私教,又对着器械不知道如何下手,用它就行了。

通过训记制定训练计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再也不用在健身房想今天要练什么了,因为你只需要定下你一周的计划,比如周一练胸、周二练腿、周三练肩。接下来,你只要把之前的训练日往后复制到当天就可以了。

在训练的过程中,它有自动计时的功能,在完成每组之后,你只要点一下,到时间了就会通过一个通知来提醒你该练下一组了。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方便的调整每组的实际次数和重量,所有的数据都会被记录下来——到下次训练同样内容的时候,你就可以在这次的数据上加量。

你可能经常在健身房里听到哪些独自训练的大神,手机会发出“叮”的一声刺耳通知,别怀疑,那个就是训记。

这个 App 几乎是去健身房撸铁必备,大幅降低你每次去健身房的心理门槛和智力负担,再也不会忘记自己练到哪了。

训记是国内的一个独立开发者的私人作品,88 元买断制,超良心。 而且支持 iPhone 和 Android 端,数据还能同步。

我弃用:

Yazio

这是一款视频热量计算器,能够帮助你计算每天摄入的热量,并写入苹果健康的数据供其他应用读取。

如果你尝试过计算你的饮食热量,那么 Yazio 是你的最佳选择。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除非你放弃中餐,否则你就没办法计算饮食热量。

和国产的薄荷健康热量比,Yazio 更纯粹,界面更好看,没有广告,自带轻断食功能,食品库中包含了更多的包装食品,扫一扫就能直接录入了。

和另一个国外更流行的 MyFitnessPal 相比,它视频库中的中餐更多,订阅费更便宜(国区 188 元/年)。

但总得来说,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吃外卖、外食、中餐,这种热量计算就毫无意义。

比如,同样一份炒饭,油可以差 3~5 倍,如果不是你自己做的知道放了多少油,那你怎么写呢?

Grow\Otter Life

这两年在小红书上很火的健康仪表盘类的应用,这两个我都是试用之后就放弃了。

主要是因为它们并不提供任何分析,只是将数据从苹果健康 App 中读出来以一个更漂亮的前端显示在手机或手表上。

我不需要这种类型的应用,所以就没有继续下去。

记录一次濒死体验

2024-09-11 11:37:29

上周日,经历了休克之后,被 120 拉去急救的人生初体验。

虽然可能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是也算是难得的经验与体验,所以姑且还是写一下。

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周日下午 16:15 左右,我和朋友进了一个文创园的甜品店。我朋友去点甜品,我占了一个桌子等待。我在将包从身上放到旁边的椅子时,手指突然传来尖锐的刺痛。缩手一看,发现上面有一只疑似蜜蜂的虫子。

我本能的甩手,将虫子甩掉,然后心想完了,这是被蜜蜂蛰了。朋友点单结束后,我和他说我被蜜蜂蛰了,我们查了查 ChatGPT,感觉应该没啥事,把刺挑出来就行了。

然后花了大概 5 分钟的时间,我们把手指处的蜜蜂刺拔了出来。在这个时候,除了手上的巨痛之外,我还没什么其他感觉。

大概又过了 5 分钟,甜品上桌,我吃了没两口,突然开始感觉到视野狭窄,眼前出现水纹样模糊,因为之前有过惊恐发作和低血糖的经验,所以我知道这是昏厥的前兆。但是它的来势非常凶猛,完全不同于此前其他疾病引起的那种缓慢的前兆,所以我立刻和朋友说:“打 120,我不行了。”

根据朋友的描述,我基本是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立刻就倒在了桌子上。但其实很快,我的意识就已经恢复了,我能够听清之后他打电话和急救的整个过程,但难以说话。我本以为这段时间是闭着眼睛的,因为我不记得任何画面,但我朋友和我说其实我全程是睁着眼睛的,只是似乎没有焦点。

我病发时所在的那个文创园距离附近一个救护车的停车场只有一条街的距离,所以在电话之后大约 5 分钟车就到了。

来了之后,急救医生一边测量生命体重,一边问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原因——蜜蜂蜇伤、是否是过敏体质——不知道,应该是、有没有其他基础病——没有、有没有用什么药物——没有。

根据后期我自己和朋友的回忆,在救护车来的时候,我的血压应该是跌到了 60/40,指尖血氧低至无法测量,属于危险水平,但心跳正常。

在被送上救护车之前,120 急救人员给我静脉注射了半支肾上腺素(不知道具体毫升数)。

肾上腺素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在注射完肾上腺素之后, 心跳立刻飙升到了 200,血压上升到了 166(不知道高压低压)。与死亡相比,肾上腺素把人带回来的感觉其实更难受。

因为休克的话,除了最初的前兆阶段,几乎除了听力之外的五感都消失了,因为肢端供血不足,甚至连手上被蛰到的疼痛都感觉不到了,尽管这个状况实际是非常危险的,你却感觉不到任何痛苦。但当注射肾上腺素后,以心脏为核心的机体强制重启,心脏会感觉非常难受,呼吸也变得非常急促(吸不进气)。但其实对于过敏性休克来说,心率能被肾上腺素拉起来,基本就已经渡过危险期了。

所以,COD 等游戏里打一针肾上腺素活蹦乱跳的设定当然是胡扯的,因为肾上腺素的生效期大约也就 30 秒~3 分钟,在它的有效期里其实你也会难受的难以行动,根本不是马里奥的无敌星星。

这个阶段我能记住的,就是急救医生一直安慰我:“已经好了,已经好了。”

在 120 上还吸了一会儿氧,也是在车上的阶段,其实我就已经基本脱离危险了。等到朝阳医院的时候,只剩下休克和肾上腺素带来的疲惫。

之后,就是在朝阳医院被开了 4 个小时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其实这个输液应该只是为了让我在医院留观 4 小时不要走,防止你发生别的意外又要叫一次救护车。在这 4 个小时输液的过程中,我还犯了一次先兆性偏头疼的老毛病,我感觉这不是休克导致的,而是那针肾上腺素的后遗症。

再之后,就是回家休息,第二天依然疲惫,第三天完全康复。

救护车的出车费是 50 元,车上急救是 240 元。朝阳医院院内治疗费一共是 570 元,其中主要是四个大血全项的化验(生化、凝血、心脏、血电解质),以排除后遗症或其他潜在风险。无自费项,到医保年线之后都能报,以救命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

事后我在网上查了查,大部分人被蜜蜂蛰伤后,确实只会出现局部症状(就是疼与肿),只有严重的过敏性体质才会出现全身性的症状,甚至是休克。虽然我不确定蛰伤我的是不是蜜蜂,但从伤口的恢复状态看应该就是普通蜜蜂,因为我甚至水还没挂完,我手上被蛰伤的地方就只剩一个小红点了(虽然依然很疼)。

虽然此前我一直也是有过敏性鼻炎,但通过这次的经历基本可以确定是严重的过敏性体质,以后要更加注意了。

一般来说,蜜蜂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关于这次蜜蜂会蛰我,应该是我“主动”招惹了它。我虽然当时是在甜品店的室内,但当时甜品店的窗户全部打开,也基本就是户外的状况。我怀疑我在将包放在椅子上的时候,或者在入座的时候,身体或包碾到了蜜蜂,但又没有碾死,因此遭到了蜜蜂的报复。

这次比较幸运的是,我病发的位置处于城区,能够有比较及时的急救,因此没有大碍。肾上腺素属于是急救常用要,所以只要是能在急救车覆盖的范围内,基本都不会有大问题。

但如果在山区或难以有肾上腺素的地方病发,过敏性休克可能就比较危险了。

因此,在这之后我也查了一下,游戏里那种可以自己使用的预充式肾上腺素注射笔在国内的情况。实际上,在淘宝和京东都可以买到进口的肾上腺素注射笔(Epipen),价格约为 1000 元一支,这个价格以救命来说其实不贵,但问题是它的有效期只有 12 个月,这就有点难以接受了。

根据网上新闻,中国大陆在 2023 年 1 月批准了另一款肾上腺素注射笔在 Jext 在大湾区定点医院的试点使用。Jext 的保质期比 Epipen 长,可以到 22 个月。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淘宝和京东都买不到。

希望肾上腺素注射笔的试点能尽早结束,扩大进入全国医疗系统,到时候应该也能有办法便宜买到放在身边备用。

在此之前,如果你是强过敏体质,或者是怀疑自己蜂毒过敏也不用太担心。肾上腺素注射笔虽然贵,但安倍瓶的肾上腺素是廉价的急救常用药,到县一级的急救机构基本都会有。你更需要注意的是,在蛰伤后第一时间向身边的人求助(哪怕是陌生人),说明自己存在的过敏情况,并让对方迅速联系 120。

当然,远离虫多的地方,不要主动招惹毒虫更是大前提,实际上生活在城市里的大部分人一生都不会被蜜蜂蛰伤。

Coze收费后,普通人最应该学的AI低代码产品是这个

2024-07-29 10:20:22

从 ChatGPT 上线以来,有一句流行语说“AI 不会淘汰人,只会淘汰那些不会用 AI 的人”。

然后很多非技术出身的人,对 AI 的认知始终处于朦胧的状态——有时,他们觉得 AI 无所不能,但有时又觉得 AI 什么都做不到。

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很简单,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无法分清 AI 作为一种产品和 AI 作为一种技术分别的能力与局限性。

比如,我的同事会问我:为什么他的 ChatGPT 不能批量处理表格中的数据。

这是由于 ChatGPT 是一个产品,在工程设计上,它不被允许在对话过程中自我调用。这意味着,你无法让 ChatGPT 根据 Excel 中的某一列单元格里的内容,去输出另一列单元格里的内容。

还有同事会问我:我为什么用你给我的 OpenAI API,无法实时搜索互联网上的信息。

这是因为 API 不是一个产品,它不具备任何大模型之外的工程型能力,如果希望既能搜索资料,又使用 API 的某些能力,那么就需要额外搭建一个工具,帮助 API 来读取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信息。

如果我们把 AI 比做人,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I 产品(如 ChatGPT、豆包) – 是一个被厂商在手里塞满了固定工具的人,它除了对话和思考,还可以使用厂商规定的功能帮你完成一些任务。但由于成本和安全的限制,一般厂商会在它的思考能力、输出能力和能使用什么工具上有所限制。

AI API – 是一个手中没有任何工具的人,你除了和它对话和思考(使用它脑内的知识),它无法帮你做任何其它的事情。但是,你可以将一些自己需要的工具(比如 Excel、Notion)放到它的手上,这个时候它就能按照你的要求行动。

这落在实际使用上的结果,就是 ChatGPT 可以直接阅读阅读 PDF 文档,但你的 PDF 文档可能不能超过 10 万字(受限于 OpenAI 的成本)。而 GPT-4o 的 API 无法直接读取 PDF,但当你搭建好一个工作流让它能够读取 PDF 的时候,它就能阅读 100 万字的 PDF,但成本是由你来承担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为了让 AI 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我们最好是使用 API 的方式来使用 AI。但同时,为了让这个“双手自由”的 AI 手里能用上趁手的工具,我们需要自己为它打造一些工具,也就是设计一些工程,让 AI 能够与这个世界互动。

但问题来了:我原本就不是技术人员,我如何打造工具给 AI 来用呢?

那就是 n8n。

以上这段,是我和@汐笺 写的 n8n 中文教程的序言种摘录的片段,这个教程刚刚正式上线,你可以在这里取用:http://n8n.akashio.com/

n8n 是一个 Coze 的开源免费上位替代,一个可视化低代码自动化 Workflow 平台,能够方便的让不会写代码的朋友体验 AI 开发的乐趣和效果。

用它可以轻易的创建很多扣子完成不了的复杂自动化 Workflow。比如 Webhook 触发,比如 1000 多种第三方接入,比如发起自定义的 HTTP Request。

并且因为 n8n 不是从这一轮 AI 浪潮才开始做的,所以它的生态也比这一轮 AI 后才涌现出的 Workflow 工具(比如 Dify)更完善,官方接入的集成服务更多,社区更活跃。基本上来说,如果你是那种办公室的文职人员,之前曾经想过要更高效的处理文案和数据工作去学 Python,那有了 n8n 之后,那就可以不用去学 Python 了。因为 n8n 编排一个自动化流程是这样的,你根本不需要写代码:

在这一轮 AI 崛起以后,其实有很多所谓 AI 原生的 Workflow 工具在社交平台都非常的火,比如 Coze 和 Dify。但经过我们的对比发现,其实还是 n8n 这个相对老牌(2019年上线)的自动化工具在个人使用上的性价比更好:

而对于 AI 的部分,n8n 的接入方式也更加自由,采用的是 BYOK 的方式,你可以按需用你自己的 API Key,直接给你享用的模型付费,而不是受到 Workflow 平台的限制买昂贵的调用包。

比如我基本就只用 Google Gemini,因为在现阶段几乎就是免费的,而效果却和 OpenAI 的差不多。

我在去年做明日故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 n8n 了,这一年 n8n 的进步可以说是飞速,已经变得越来越好用了。

这个教程其实我们在 7 月初就大概写好了,但中间因为调试上线耽误了一些时间。正好赶上这段时间 Coze 开始收费了,很多人在找替代品。

感觉是时候让 n8n 在中文圈子里火一下了。

这个教程还非常基础,肯定没法解决 n8n 使用中的所有问题,所以也同时在教程里放一个群出来。有玩 n8n 的同学,欢迎扫码入群。

群和教程都是免费的,欢迎随意加入/取用。

下沉地区的基建,5 年后还有人修吗?

2024-06-30 10:30:00

之前,许多读过我之前《幸福的积分》或者《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的读者都会有标题里这样的一个疑问:中国下沉地区里那些因转移支付而建起的完善基础设施,是不是昙花一现?

因为我在这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这几年我一直重复的一个观点就是:年轻人真的如果卷不下去了,可以试着去到县城,或者比县城更下一级的乡镇去“躺平”。因为在过去十年,也就是这一代“小镇做题家”们从老家出走到北山广深内卷的这些年,天量的资金被国家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挪回了他们彼此的家乡。

这造成了两个结果:

第一个,是大家觉得一线城市越来越卷了,“大城市赚钱大城市花,一分也别想带回家”其实是个错误的认知。大城市的消费之所以昂贵,除了商业地产成本高之外,很大原因是这些城市承担着转移支付源的作用。你的钱不是没有回到家乡,而是没有通过你的账户回到家乡。

第二个,是许多人并没有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尤其是家乡所在的县城在硬件基础设施上的变化。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县一级行政区和地级市,虽然很难说生活品质赶上了一线城市(上限),但它保障基础生活品质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下限)。

对于“躺平青年”来说,不停电,有自来水,有供暖,通快递,有外卖,能网购,生活品质就有了最基础的保障。而有人躺平,也就意味着有了需求,躺的久了,躺平青年就可以在原本的空城生出新的经济活力。

这便是我这个观点的完整逻辑。

但每次当我在不同的场合提到这个逻辑的时候,总会有开头提到的那种质疑:这些基础设施,现在看着又新又好,那 5 年以后呢?10 年以后呢?坏了之后还有人修吗?有钱修吗?

在之前新周刊针对关于明日故乡的采访中,我详细解释了这个问题,但后续可能是因为稍微有些敏感,所以这部分内容没有被放出来。

铺垫了这么半天,我先直接说答案: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在三线城市有没有钱,而在于一线城市有没有钱。

修建基础设施这件事,如果在一个完全遵从市场逻辑的国家里,它的逻辑是:

在这个地方修了基建,根本没人用,也收不回本,以后不建了。

但在一个驾驭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它明显遵循于一种“制内市场”的逻辑,也就是:

在这个地方修了基建,根本没人用,证明建的不够,那就从别的地方挪点钱再建点。市场经济就是用来赚钱修这些路的,而不是反过来。

在 2020 年之前,也就是脱贫攻坚的最后几年其实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根本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基层干部怎么动员,甚至你送城里的房子当地居民都不愿意走。

但你一旦把路修通了,这些人自己骑着摩托车去县城里走动走动,他突然说:你不要扶了,我要走了,我原来这地方确实没啥可住的,还是城里住着舒服,好玩。

这个在某种程度上,你说从城里到这个乡镇的那个路,是不是就白修了?你要是在其他国家,可能是这样的,而且你按经济账算也确实是。

但在中国的话,因为基本国策在这里,那它宁可这条路白修,它也要修,所以才会有从 1999 年开始的村村通工程等一系列看起来“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当然,费力得并不只是抽象的“国家”二字,更多的是那些财政盈余地区与经济发达省份的企业与个人。

因此,“这些没人用的地方的基建,会不会在 5 年后崩溃”这个命题的关键变量,是一线城市的人还能忍受被转移支付多久。

因为对与经济相对落后的下沉地区来说,他们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钱,不是这两年突然没有钱的。他们之所以能建设那些看起来十分豪华的基础设施,完全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富过,而恰恰是因为他们足够穷,所以可以管经济相对富裕的地区或行业伸手要。

而这对于许多提出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来说,构成了一个闭环:如果你觉得北上广深好,不想回到三线。那么你在北上广深的生活就会越难(因为被抽钱),去补贴了你不想回去的三线。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2 年,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财政净上缴额占全国总额的近 4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2022 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超过 40 万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建投入。

如果你认为这都是过去时了,不如看看这几年的新动向:

  • 2020 年,国内开放了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信托);
  • 2023 年,公募基础设施 REITs 允许发行的范围扩大,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商业项目也被纳入允许的范畴;
  • 2024 年,中国开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化解地方债、城投债问题,这些国债的主要仍然用于“拉动基建投资”。

你可能听说了2024 年 1 月国务院下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 12 负债较大的 12 个省市除了民生工程外,不得出现新开工项目。但你没注意到的是,这个文件里规定了 6 种豁免情况,基本上就是说虽然地方不能开新项目,但中央依然可以在这些地区开新项目。

因此,这个文件更像是一个解决化解地方债的文件——你地方不要自己借钱搞基建了,中央来直接给你从其他地方挪钱。

你可能还没注意到的是,2023 年年末,一干中央金融机构刚刚和辽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要在 3 年里向辽宁投放 5 万亿资金用于“振兴东北”。

尽管有不少相关的研究显示,中国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在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比已经比 21 世纪初低了许多,但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油门基本是被踩死的———这可能甚至完全不是经济学上的考量。

所以,还是我在上文提到的那个观点:只要一线城市的人不崩溃,一线城市的财富就会以债股税补的形式被转移向下沉市场,化作那里“无人用”的基础设施,直到这些基础设施有人用为止。

你以为你的钱没有带回家乡,其实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钱都已经全回家乡了。

你大可说这种策略是不尊重市场客观规律,但你也可以说这是中国特有的“决不让一个人,一个地区落下”的共富决心,在这里我不想预设立场做价值判断。但对个体而言,答案是非常清晰的:个人意志和宏观政策角力,这别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了,根本是小拇指拧不过大腿。

对于仍无法在一线城市定居(全款无贷买房)的漂一代,继续在一线城市租房上班的结果,结果无非是同时为两座城市服务:一座是他当下生活工作的这座留不下的城市,另一座是他下定决心绝不回去的城市。他日常的消费溢价建设了前者,他(和他供职的公司)扣除的税利债费建设了后者。

可以说,如果在个人层面只算经济账,在无法于一线城市落根的这个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尽快回/去三线城市“躺平”(但不必买房)其实已经是最佳选择了,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解决当下的环境。

所以,回到标题里的问题:5 年后三四线城市的基建谁出钱来修?

当然是一线城市打工人“扣”掉的工资来。

🙏少读点书,多刷刷抖音吧

2024-06-18 10:58:41

根据微信读书的统计,我 2023 年一共阅读了 118 小时,读完了 30 本书。这两个数字与 2022 年和 2021 年相比几乎腰斩。

2022 年我仅在微信读书的阅读时长就达到了 282 小时,并且读完了 52 本书。并且那一年,我有很多书看的是纸质版和 Kindle 版。因此实际上,我 2023 年的阅读量跌到了 2022 年的 1/3 左右。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比如 2022 年有很长一段封控的时间待在家里,2023 年超规格的出差和全国四处旅游。但更重要的,其实是我在 2023 年开始践行一个我一直想尝试但一直不敢的行动:不要把读书当成习惯,不要把阅读当成寻找答案与成长的唯一方式。

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就已经有这种感觉了。因为,在一个快速流变的世界里,知识本身理应是速朽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时间雨的作品,要么非常宏观(比如哲学与物理),要么非常微观(比如积极心理学和烹饪),而夹在此二者之间的部分,都在以月为单位更新。

而恰恰,现代世界的主体就寄宿在中观层面——我们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人、事、物,左右我们情感的经历、境遇、情景,都源自中观世界。

而在一个动态的中观世界里遇到的事情,去书籍的静态世界里寻找解释,多少是有点缘木求鱼。

因此,与许多古法老鸡汤建议相反,朋友和我聊天时,我常说的一句话是:

对,我的答案就是多刷短视频,少看书和图文媒介。

为什么应该多刷短视频?

很多人看到这里,第一反应一定是:刷短视频,不会落入信息茧房吗?

这正是我想说的,信息茧房恰恰是获取信息的优势,而非劣势。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微博和微信等相对开放和被算法左右较少的社交平台上,信息的丰度和速度远远落后与抖音和快手。

比如,我很早之前就在某个短视频刷到过有关国内青少年抢劫的短视频,甚至直接刷到过青少年流氓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战果的视频。但直到我在微博上指出这一点,很多微博的用户依然表示十分震惊。

这其中蕴含着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如果信息茧房能将人困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那么它也必定能增加平台整体对信息的容忍度。

随着中式政治正确和取消文化的盛行,在类似广场式社交媒体中,内容容忍度会越来越低。我曾在《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中描述过这个现象——人们在 QQ 群、垂直论坛里更有可能展开有趣的讨论,而在微博和 Twitter 上要么是无意义的政治正确废话,要么就是无下限的 F-Word 骂战。因为一些小圈子的内容,在圈子内大家认为稀松平常,但在圈子外却可能被另一部分人或是法律认为无法容忍。

我们很难想象会有县城小流氓在抢劫店铺之后在微博上炫耀自己的战果,因为这样的内容会立刻被一线城市的网友举报,如果平台不管,平台也会受到牵连。而在完全由算法支配的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内容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会受到监管——因为算法平台的审核逻辑是,除特别敏感内容外,内容需要“破圈”到一定程度才会触发审核。

这意味着,这些内容会像用户的朋友圈一样,仅局限在原发用户的小社交圈里传播。而对于社会观察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换句话说,你只要掌握了主动穿越不同信息茧房的能力,那你就成为了掌握第二法的平行世界旅行者。

这样的平行茧房世界有多少呢?

根据 2024 年 CNNIC 的《第 5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短视频用户数(去重)已经超过 10.5 亿人,用户渗透率占整体网民的 96.4%。而如果你曾在县城或更下一层的乡镇点开过抖音/快手的本地频道,你就会发现在这些地区,人们发布短视频的频率比大城市高的多——你天天加班没生活,但人家可有。

尽管这些短视频可能没有精良的制作,没有上下文,甚至没有意义只是单纯的自拍分享。但我发现只要刷的足够多,刷的方法对,就能够拼凑出某个地区,某个时段完整的生活、工作与社会叙事。

对于当下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青年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老话里,后半句反而是更难做到的。毕竟,对于现在我们这样的所谓“知识青年”来说,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前半生基本都在象牙塔里读书了,而进入社会之后能不能行万里路,完全取决于有多少钱和工作有多闲。

但在赛博世界里,利用好短视频,你将有机会比从图文媒介和书籍里更直接的感受到真实世界。在读《县中的孩子》之前,你有没有刷进过县中孩子们的社交圈?在看《人物》关于小镇青年开咖啡店成功/失败的故事之前,你有没有研究过一个小镇上咖啡馆的抖音 POI 下面都有怎样的视频?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例子是,今年去年年末有一条新闻讲一个小伙花 80 万在上海开面馆,6 天就倒闭。我当时在群里和人讨论的时候就说,这是典型的不刷抖音导致的后果。但凡这个人日常有刷抖音的习惯,在他开始计划盘店的过程中,就应该能刷到比如@勇哥餐饮说 或@小罗说餐饮,这样的账号。

刷到这样的账号不一定能让这个小伙的店开起来,但应该能让他在投钱之前就知道他的店绝对开不起来。

因为你从书本上学习餐饮管理经验,与现实世界的时差至少是 5 年起步——只有那些活过 5 年的餐饮管理人才有时间和精力来梳理一下自己的经验,但等你阅读到他们沉淀下的文字时,他们的早期经营策略早就不适合当下了。疫情 4 年期间,仅就我从抖音上观察到的餐饮经营策略就至少变了 3 次,并且从我的体感来说,我周围那些“活下来”的餐厅也确实是跟着这些趋势在变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些账号的目的最后大部分是卖课或咨询服务,但你看这些账号,最惨也不过是被这些账号骗着买了他们的几千元的课程或几万元的咨询。而不会像一些愣头青那样在快招公司或不合适的点位上投资几十万,然后进退维谷。

我感觉,关于当下许多社会问题,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内容更像是通用型的锤子,而以短视频形式记载的内容更像是千奇百怪的钉子。首先,并不是所有的钉子都需要用锤子来钉,其中一些可能本就是膨胀螺丝。另外,即便是你真的打算抡起锥子,你也要先看好钉子再抡锤,不要四处出击把墙砸漏了。

如果我这篇文章仅仅到此为止,肯定会有人骂街,毕竟抖音、快手和视频号的默认信息流大家懂得都懂,确实存在时间黑洞,内容质量差,信息茧房的问题。

那么,如何有主观能动性的刷短视频,把短视频 App 刷成一个立体的中观世界?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五个方法:

如何在短视频的平行宇宙中穿梭

1. 多账号策略

目的:主动规划信息茧房。

解释:

正如上文所述,要通过短视频感受丰富的客观世界,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在不同的信息茧房之间穿梭。

但由于竖屏短视频产品的最初设计是为了让我们沉迷,这注定了你如果只用一个账号刷短视频,那么很难达到在不同信息茧房之间穿梭的目的。

那么,最简单的策略,就是要建立多个不同的账号,并且要刻意的将它们的 Feed 训练成面向不同的信息茧房内容池子。

具体方法:

  1. 第一,申请多个账号,但由于目前抖音的风控较为严格。你用多个手机号在同一个手机上登录,可能会触发账号锁定。因此,我的建议是你开一个抖音账号,一个快手账号,一个视频号。这三个 App 在内容量上大差不差,但用户群体差异较大,因此这三个 App 本身的分发模式就不太相同,有助于达到我们的目标。如果有条件,你也可以刷刷 Tiktok/Reels/Youtube Shorts,结合 Reddit 看一看,我觉得很多近些年欧美的社会情况与西方一些严肃大报的描述是有偏差的。
  2. 第二,做好账号内容规划。你在每个账号想要看什么,最好是固定的。不要某段时间对某类内容感兴趣,就在每个账号中都刷同类内容。否则,你每个账号很快就会被刷成一种用户画像,失去我们建三个账号的意义。

在第二点中,有一些更细节的技巧对账户的推荐算法进行快速的初始化:

  1. 注册账户后,首先对于一种通用主题进行主动搜索,并点赞 20 个视频,我选择的是“猫”。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干掉短视频平台对账号冷启动时默认的那些令人不适的内容(比如低俗擦边)。
  2. 然后,在最初的 3 天,每天对目标主题进行搜索,并点赞 20 个你觉得不错的视频。比如如果你对县城生活感兴趣,那就瞄准某几个县城,搜索并点赞你感兴趣的内容,并点赞。
  3. 在一个主题完成后,在第二个 3 天再启动第二主题的训练,比如你希望一个账号还希望和教育相关,那么在第二个 3 天再对教育进行搜索,然后点赞。
  4. 在第二个 3 天时,时间流里应该已经有足够的县城主题内容了,这时你就不需要主动搜索县城相关主题了。你只需要正常观看县城主题的内容,感兴趣的点赞,不感兴趣的快速划过。算法就会根据你的行为自动学习你究竟是哪种类型的县城内容感兴趣。
  5. 每个账号同一时期最好不超过 5 个主题,否则就会散焦,算法推荐的效率就贬低了。
  6. 相近的主题尽量放在一个账号下,这样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不要把太互斥的内容放在一个账号下,比如你把土味和摄影放在一个账号里可能就不太合适,这样会扰乱算法的精准度。

另外,对用于观察世界的账号来说,不要当作正常账号使用,否则你正常的短视频喜好(也许是擦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洗掉你想要的主题。所以,在刷专用账号时,遇到自己特别喜欢,但不感兴趣的主题(比如擦边),快速划过就行了。如果着实是想看,可以用私信转发给自己真正用来沉迷的账号。

2. 时间连续策略

目的:让碎片化信息连点成西线。

解释:

信息碎片化是短视频受到抨击的另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不是短视频独有的,因此解决方案也和以前的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类似,只要善于“挖坟”就好了。简单来说,中国目前最古老的短视频平台是抖音,它承载了 2016 年以来过去 8 年互联网上的大多数视频内容。

如果你想知道某个事物的历史,或上下文,你可以像文字互联网那样去翻翻过去的视频与过去的评论。

具体方法:

和搜索引擎一样,短视频的搜索一般一共了时间范围的选项,但它们的选项只有“倒序”没有“正序”。也就是在抖音里,你只能搜索到“最近一天”“最近一周”“最近一个月”“最近半年”但无法搜索到 6 年前。

这里面有三个方法,一个是把时间直接写进搜索关键词里,比如“2020年 淮南”,这样会有一定的权重把旧视频从搜索结果里捞出来。另外一个,是先找到一个持续关注某主题的账号,然后从他的主页一直往下翻,翻到对应的时间点(真正意义上的挖坟)。

第三个方法则是即刻网友@冬米酷 补充的,可以利用抖音官方用来做投放营销的巨量算数进行挖坟,这个平台类似于一个更复杂的抖音版微博热搜榜。它会以行业、地区、关键词、品牌等维度记录历史热度与榜单,它不能直接帮你找到某地过去的视频,但能够让你看到过去某地曾经火过什么,某个账号的历史热度曲线等,知道这些数据后,你可以回到抖音去更有的放矢的挖坟搜索。

同理,快手的磁力引擎,小红书的蒲公英,腾讯广告的视频号专区也可以提供类似的支持,但在注册上可能要稍微麻烦一些。

3. 地理伪装策略

目的:看看你真正看不到的地方。

解释:

由于推荐算法的机制,短视频平台上大部分的内容根本不出圈。如果你自己曾经尝试做过短视频,并且失败了,你就会知道大部分短视频会卡在 500 播放。而我们最初的目标,也是通过这些播放量不到 500 的视频来观察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世界。

那么,如何找到这些 500 播放的“宝藏”呢?

答案就是通过模拟地理位置,“去到那些视频的旁边”。

具体方法:

这个策略有严格和宽松两种方法,先说宽松的:

抖音和快手都有个“本地”频道,这个频道默认是你的所在地。比如你在北京打开抖音,那么在顶部就会有一个叫“北京”的频道: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你只要轻点这个“北京”,就会进入一个全国地理位置选择的界面,接下来你就可以自由穿梭啦。

首次穿梭到一个地区,该频道的前 20 条内容基本都是本地商家投放的广告,接下来的 30~50 条内容可能是当地 KOL 曾经火过的一些历史视频或旅游攻略。所以你要耐着性子多刷一刷,才能刷到那些本地用户当日常朋友圈发的内容。

但通过这种方法伪装地理位置其实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你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刷,由于地理围栏仍然起作用,你可能会漏掉很多灰色内容(比如大胸妹子穿着高叉旗袍在农村土路上走来走去和纹身精神小伙甩着撬棍巡街等)。

因此,如果你想真正的贯彻这个策略,你需要在网上搜素“Android 伪装定位”,实现在系统层面飞到某个地区,从而欺骗抖音、快手或微信程序。

当然,除非你感兴趣的话题真的和如此灰度的内容相关,否则我觉得按宽松的方法飞跃区域已经能让你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了。

另外,就是如果你已经去到某个地方旅游或出差,一定记得按照这个策略多刷刷本地频道。这也是我之前写游记,有读者留言问为什么我只去这么几天就能观察的如此仔细的原因。结合时间连续策略,短视频的本地频道,仿佛让我拥有了一个立体的时光机,能够看到我所站的地方是如何从 8 年前走到现在的。

4. 群体伪装策略

目的:观察内容以外的“关系”。

解释:

我曾在 2020 年发过一篇需要付费的短文(现已免费),描述了当时在下沉市场,很多中老年用户用快手群代替微信群作为日常社交工具的现象。抖音借鉴了这种模式,大力发展抖音群,在后续的几年里飞速发展。如果你家里有高中生或大学生,你可以问问他们,你会发现最新一代年轻人在抛弃 QQ 的同时,将抖音当成了自己的重要社交工具之一。

几乎每个大学宿舍都会有几个抖音群,他们不仅在这些群里互相分享来自抖音内的短视频作为社交货币,有时甚至会将抖音当作他们日常的兴趣型社交工具,比如建立社团或兴趣小组的抖音群。

这给了我们一种意外的机会,我们不止能观察那些他们发出来的、静态的朋友圈式内容,还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他们的社交行为与动态的每日生活。

我就曾在疫情期间混进去过几个县城中专和地级市酒吧的群,见证过几段海枯石烂的小镇爱情故事。也让我观察到了不少县城消费者与一线城市迥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具体方法:

作为一个他者,你是不可能进入那种完全基于身份的群的, 比如大学宿舍群或社团群。你有机会的,是进入兴趣群或一些商业机构、区域主播的私域群。

对于县城和地级市来说,酒吧、台球厅和 KTV 等娱乐场所的私域群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一般这些商业场所在抖音上都有账号,然后会引流让你进他们的群有优惠。你当然不是冲着优惠去的,但可以借此进群。

然后,你要注意观察群中的节点用户。如果是酒吧,那么一般会有一些常客或者干脆是酒托在抖音做小网红。这种小网红真的是特别特别小的那种,比如她/他可能只有几千粉丝,然后会不定时的开那种不露脸的聊天房直播(抖音)。

这种不足 10 人的聊天房,有人一晚上能聊 4 小时以上,简直可以被称作城市化一代 00 后的新村口

你稍微刷点小礼物(几十块),就能和这些主播混个赛博脸熟,就下来你就日常上线进直播间和这些人聊天就行了。下沉地区的人们在网络上分享的开放度超乎一线城市的想象,混到(头像)脸熟之后你想问啥问就是了,在他们看来,在直播间里聊八卦和线下奶茶店聊没啥区别,还便宜。

实际上也确实没啥区别,因为他们的直播间一般只有十几人,甚至几个人。你我这样的外来者,根本是他们想象不到的。甚至说,比起我们这些根本不住在他们那的人,他们更害怕被本地的八卦对象听到。

除了群之外,沿着短视频下方的文字描述和评论区中的 At 关系,有时也会有意外收获。

5. 将短视频纳入知识管理

目的: 避免“刷 1 小时感觉没有收获”。

解释:

还是由于短视频产品最初的设计是为了让我们沉迷,因此即便是你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刷短视频,也很有可能浪费很多时间却一无所获。尤其最让人懊恼的是,你明明记得自己从短视频平台获得了某个知识,但后来却再也找不到了。

这个时候,你需要将 PKM(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思路引入到短视频的使用中。关于什么是 PKM,以及 PKM 的一些基本思路,在网上已经有很多了,在此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少数派搜索相关内容

但目前,全网似乎还没有一个关于短视频的 PKM 完整方案。

因此,我的方法也仅仅是抛砖引玉。

具体方法:

抛开视频不谈,PKM 的基本步骤要满足:获取、整理、查询。

换成人话就是将知识存起来,建立起好用的系统,方便日后查询和使用。

我也按这三个基础步骤来讲讲我是怎么做的:

收藏:

我最初尝试直接使用抖音、快手或微信视频号里内置的收藏,其中抖音的收藏虽然非常好用,但它仍然有两个问题:1. 博主和平台可能会删除视频;2. 多账号策略之后无法进行统一的搜索和整理;

所以后续,我基本都采用将视频下载到本地的方式进行收藏,这一步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基本是要求你手动下载,并手动在你的知识库(比如 Notion 或 Obsidian)中填入对应的信息(发布账号、发布时间、原始链接、视频附件)。

整理:

为了方便后续的查询,我们肯定不能把视频和链接往知识库里一丢就完了。因为这样你后续根本不可能找到你想要的视频,也就不可能去利用他们了。

在整理方面,有两个方案可以解决后续搜索的问题:

1. 全片转文字式:

利用飞书妙记、讯飞语记或 BibiGPT 等工具,将短视频全片转换为文字,并保存在数据库中。这其中最便捷的是 BibiGPT,因为它支持直接贴抖音链接转文字,省去了手动下载视频、剥离音轨再上传视频的过程,并且支持对转换后的文字进行总结。而且,目前 BibiGPT 也支持一键将撰写和总结后的内容,保存到 notion,flomo 和 Obsidian 等知识库,所以算是方案一里比较省事的工具了。

BibiGPT 总结的摘要会略短,实际使用可能需要使用全文配合 notion AI 二次整理

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受限于短视频的特色,有些视频可能没有口播内容,或口播内容有口音问题,转文字后的结果不一定能作为日后搜索用的字段。尤其是在下沉市场那些当作日常分享的视频,很多根本没有有意义的音轨。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手工描述一下自己收藏这个视频的理由了。

因此,目前我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

2. AI 概要式:

这种方式需要你有一定使用 AI 的能力。

你可以利用 Gemini Pro 1.5 或 GPT-4o 等具有视频识别能力的大模型 AI,要求其总结视频内容并提取关键词。我的 Prompt 是这样的:

You will act as an operator of a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You will generate text messages for subsequent retrieval of my uploaded videos.
These text messag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Summary: a Chinese summary of no more than 300 words, explaining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video.
Tags: 10 Chinese tags related to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video.
Classification: select a category that match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video from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观点, 事实, 知识, 新闻, 旅游攻略, 菜谱]
Keep in mind that this content is used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so it should help users to the search for video content.

因为我用的是 Gemini 1.5 Pro,它在使用英文 System Instructions 时效果更佳,所以我的 Prompt 是英文。它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你将扮演一个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操作员。
你将为我上传的视频生成用于后续检索的文本信息。
这些文本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摘要:一个不超过 300 字的详细中文摘要,说明该视频的主要内容,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描述视频内容。
标签:10 个与视频主要内容相关的中文标签。
Category:从以下分类中选择一个符合视频主要内容的分类[观点、事实、知识、新闻、旅游攻略、食谱]
记住,这些内容是用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维护,因此它要能帮助用户最大限度的搜索视频内容。

它的效果是这样的,可以说非常理想:

接下来,你只要把摘要、标签和分类都贴到你自己知识库的对应字段,必要的话稍作修改,后续想要找到这段视频也就不难了。

根据实测,目前 Google Gemini 1.5 Pro 可以直接精准的识别视频中的所有元素,包括音轨、画面上的文字和画面本身。这意味着它与我们人工所能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因此可以做非常全面的总结与关键词提取。

理论上 GPT-4o 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但目前 OpenAI 尚未对所有人开放 GPT-4o 的视觉分析能力。在 ChatGPT 中的 GPT-4o 无法直接分析视频,它会试着将视频中的音轨提取再转成文字进行分析,成功了较低几乎不可用。

好在 Google 在 AI Studio 中给所有人提供了每天 1500 次的免费 Gemini 1.5 Flash 请求和 50 次的 1.5 Pro 请求,基本上来说是够用的。

等到 Google 给 API 开放视频上传的权限,或者 OpenAI 开放 GPT-4o 的视觉识别权限的话,整个工作流会更顺畅一些,也说不定会有 AI 开发者开发直接将这个工作流嵌入 Obsidian 的插件。对于动手能力弱的人,可以先尝试方法一用 BibiGPT 来生成总结。

查询:

在将短视频适当整理之后,其实查询这一步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讲的。

反正无非就是用你常用的知识管理系统,比如 Obsidian 和 notion 来进行搜索。为了方便检索,我建议一条短视频在知识库中应该包含以下字段:视频原作者ID、视频AI摘要(或转文字全文)、视频AI标签、原视频文案(直接复制)、发布日期、原始地址(可选)、原视频附件。

这两者现在也都支持用 AI 来做内容检索,所以后续搜索起来是比较方便的。

小结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我标题党了一把。因为我并没有想要劝大家不要读书,但我确实想劝大家(有能动性的)多刷刷短视频。

其实,2023 年我读书少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在 2021、2022 年我读书比较多的年份里,我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浪费时间”。

尤其是在社科领域,当你漫无目的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阅读本身也会变成一件痛苦地事情。因为有很多看标题或简介开始阅读的书,读到一半却发现并非没有价值,而是并不感兴趣——如何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书,是很长一段时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但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可以再向前一步推——我究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是一个好奇心十分外露的人,我很少能主观察觉我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到底对什么样的命题、课题和话题感兴趣。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抖音(短视频平台),这个在无数批判性文章中写到的“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邪恶产品”。

随着短视频应用的普及,如果你注定要使用一个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的产品。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这家公司在赚你钱的同时,帮你做点事呢?熟悉我的朋友也知道,这符合我一贯的隐私与价值观——大公司可以偷我数据,我也阻止不了,但你得给我带来足够的便利,不能光顾着自己赚钱。

这并不意味着书籍和图文是没有价值的,但我认为它们发挥价值的前提,是你首先要从书本与图文报道之外找到真正的问题。让短视频帮我发现问题,就是我解决“读书无用”的解决方案。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视频互联网的时代,所有文字性的内容,哪怕是最优质的记者做的最扎实的报道,比如《正面连接》关于中国沉默的中职学生的报道,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二手知识”。如果你真的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如果你有一个渠道可以直接与中职生做朋友,那么你为什么要等到《正面连接》写出这篇非常优秀的报道才开始关注这个话题呢?

对于我这样偏宏观与中观的叙事写作者来说,找到钉子——找到正确的问题——远远比找到锤子(理论框架)重要的多。因为在纷繁的现代世界里,作为个体,摸清问题的形状永远比回答问题更有价值。因为,问题本身可能有无数种解法,甚至可以说,对问题的定义本就会形塑问题的答案。

而问题的形状是视觉的,感性的,碎片的,片面的,不是文字的,理性的,框架的,完美的。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始在 2022 思考如何将短视频作为我的重要信息、知识、观点获取通道。读过我之前几篇长稿的朋友可能也早就注意到,从《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开始,我就大量的在引用短视频信源而非书籍、文献信源了。

也因此,当很多人问我是如何想到我一些文章中“奇葩”的角度时,我总是回答:不然,你多刷刷抖音吧。

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当作玩笑。于是最近终于抽出空来把这个方法写成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