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ite icon读写错误

calon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读写错误 RSS 预览

更换 Hugo 主题

2024-05-19 08:00:00

一时手痒,将自己修改后用了好几年的 Simplicity 主题,改为了 PaperMod
同时将 Hugo 程序也升级到了最新版本。

本来是为了实现自带站内搜索功能,而不依赖于 Programmable Search Engine
结果升级和更换主题后,发现一堆设置要改,许多自定义的东西要从头来,且做个记录。

首先是配置站内搜索,参照主题的帮助文档和示例配置来就行。

然后是首页风格,从文章列表式改成了简介首页式的。

页眉的链接通过配置修改。

变更了默认字体以及微调字体大小——之前的主题调整 CSS 花了不少时间,现在懒了。

改了网站的副标题:To Input and Output Error is Human.

发现新版本的 Hugo 仍然默认 markdown 格式不使用硬回车(hard line break)。
老版本用的 blackfriday 插件,新版本默认用 goldmark,又要改配置(hardWraps)。

发现新版本的 Hugo 图片资源相对链接变了,历史文章中展示的本地图片全部失效…
于是又摸索着调整了图片资源目录,以及修改了历史文章中的图片地址。

RSS 默认不输出全文,修改 RSS 模板配置。
不过自从由 Inoreader 切换回本地 RSS 阅读器(RSS Guard),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订阅源分别设置是否自动打开原文后,订阅源是否输出全文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对那些看重访问量、精心设计了页面的 blogger 倒是好事。

发现新主题默认不启用项目和文章分类,于是增加项目页面,插入分类代码,并且调整为看上去和标签(tag)并列。

调整日期格式,改为自己更习惯的格式。

修改生成站点时指定的默认输出目录。

修改新建文章时的默认模板,改回自己更习惯的格式。

关闭了主题自带的黑暗模式。

增加文章大纲功能。

重新配置 Giscus 评论系统、各种统计脚本。

迁移 favicon、logo 等静态资源。

暂时应该没有非改不可的东西了,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欢迎留言、来信提醒。

真小人与伪君子

2024-05-12 08:00:00

网友:

某莆田白手套网站公关副总裁这类说话特别狠,特别绝,显得根本不把任何下属当人看待的管理者,说实话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可以说是预期之中,完全不意外。
真正可怕的是那一类话说得很软,很照顾听众情绪,但下起手来一丝一毫犹豫都没有的人,西方话讲:“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

类似伪君子和真小人选哪个的问题。伪君子之所以还需要伪、还需要说软话、还需要做表面工作,就是他还知道,在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心中,真君子依然有价值,依然受尊重、依然要尊重,他也知道他做的事见不得人,底线是不能太难看。但真小人则公然无视所有规则,底线全无。毫无疑问真小人更可怕。
相比之下,伪君子眼里,至少还另外存在一种虚拟想象中的真君子,而自己要去伪成这个样子。伪君子对自己有诸多要求,一定得伪得够像才可以,被揭穿还知道破防。满口仁义道德,至少他还知道有仁义道德。至少他自己也清楚自己人格撕裂、双标、做的事并见不得人、自己缺德的很,还得给自己找理由合理化。

在真小人看来,世界上只允许有真小人和伪君子两类人。
如果你看上去不是真小人,则要么是虚伪,要么是还没有被现实教育的假清高。

伪君子的危害在于隐蔽和背叛带来的伤害。
所以即使是讲仁义道德,在极端情况下也少不了与道德无关的对等报复原则。

Axelrod 比赛简化的长期博弈中,那些一开始就不合作的程序竞争力不强,对应于真小人;
危害最大的是先假装合作,后续阶段再背叛的程序,对应于伪君子。

碾压与抗拒

2024-05-10 08:00:00

苹果公司近日发布了一支新版本 iPad Pro 的广告《Crush!》:

在广告中,液压机缓缓降下,压碎了许多物件,包括:
音乐领域的节拍器、唱片机、小号、钢琴、乐谱、架子鼓、吉他、音箱;
绘画领域的颜料罐、蜡笔、木头人偶、石膏像、画笔、粉笔、画板;
影视领域的照相机、录像机、镜头、场记板;
游戏领域的街机游戏机、国际象棋、愤怒的小鸟瓷器玩偶;
服装设计领域的假人模特、皮尺;
以及桌面电脑、显示器、打字机、台灯、闹钟、地球仪、书籍、便签纸,等等。
最后是 Emoji 表情橡胶玩具被压到变形,以及所有物件被压爆,颜料像血一样流淌。

Crush All

Crush Emoji

Crush Blood

随着液压机缓缓升起,原地出现的是新的 iPad Pro:

Crush iPad Pro

这则广告引起了巨大争议,以及疑似抄袭创意

Twitter 用户 Reza Sixo Safai 发布了倒放这支广告的视频,被碾压的物件在视频中慢慢从碎片复原。
他对苹果说:我修正了这支广告。

推友 Nod Young

它粗暴地粉碎了我们记忆中最美好的生活元素,真实的乐器、柔软的纸张、流动的颜料,以及滴答滴答走个不停的钟……这些事物的消失可能是必然的,但这个“灭亡”并不值得庆祝,更不应该鼓励人们去砸烂和粉碎它们。

推友 Alamo The Dødsfange 说:

我觉得这个广告的野心其实已经超越了《1984》。
1984时代,对标的仅仅是IBM。而新广告对标的,是曾经一而再被苹果颠覆的行业和领域。如今你只要拥有一台苹果设备,像我这种完全不懂乐理的人都能通过软件编出一首需要大量昂贵乐器才能完成的曲子。而且还挺唬人。
而视频里表达出来的,就是血淋淋赤裸裸的现实。
工具越来越厉害。人越来越不重要。新的更强大的工具将旧工具完全碾碎,而后上车的人只能被先上车和他们的后代碾碎

我的评价是:
新事物明显优于旧事物时,人们才会为全面取代欢呼。苹果的广告试图引导消费者遐想新产品具备这个能力,对不买账的消费者来说就是反面效果。
苹果经典的《1984》广告宣称要对抗的是电脑行业绝对优势的大佬,要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精彩。而《Crush!》暗中传递出来的信息,是碾压和消除一切传统的工具,只剩下唯一的那个设备。
这个野心太大,给人的感觉是,随传统工具被碾压、消除的,还有苹果设备替代不了的那部分体验和价值。
伴随这些传统体验和价值的,还有人们的记忆和情感,都有一种被彻底否定的感觉。除了狂热分子,大部分人追寻工具进步的心态还没有激进到这个程度。
所谓颠覆、取代,对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但对更多的人来说,还没到这个地步,在他们看来,你凭什么就把我更钟爱的东西给碾碎了?就因为只有你们觉得足够颠覆和取代了吗?这才是要举着锤子反抗的那个1984。

Leslie 在 blog 中说:

我当然能从这条广告片中看到 Apple 想要传达出的那些隐喻。可是,隐喻与一众象征人类文明的视觉元素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一家号称将包容与多样性作为价值观的公司,要碾压一切人类文明。

我想要问 Apple 一句,摧毁一切的创造真的是创造吗?!

现今的科技公司不仅仅是产品的制造者,更是文明的塑造者。Apple,作为科技界的巨头,却在最新的广告片中宣扬「摧毁一切」的创造理念,让人不禁反思:这样的创新,真的是我们所期待的吗?这样的科技公司真是向善的吗?Apple 就能代表创新的权威吗?

科技的发展应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加速器,而不是破坏者。从火的发现到轮子的发明,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当科技开始试图定义什么是必要的文化遗产时,我们可能需要停下脚步,重新考虑我们的方向。Apple 的广告片中,那些被液压机压碎的象征人类文明的物品,无疑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冲击背后,也是一种极端的 “Think Different” 理念。但是,Different 不应该是对传统的否定,真正的 creative 应该是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每一种文化元素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值得全人类去学习和尊重。科技的发展,不应该是以牺牲这些文化多样性为代价的。Apple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其产品设计和市场策略无疑影响着全球数亿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然而,当这种影响力开始向「定义一切」倾斜时,请务必警惕。科技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它应该鼓励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将所有人都框定在一个统一的思维模式中。

和菜头

新广告看起来是要摧毁每一个人的生活,把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全部压缩在一个13英寸见方的小薄板里。它以极为强势的表现方式强调了苹果产品的优点,却对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人本身毫不关心,完全走到了1997年广告的反面。

它采取了攻击性的内容,侵略性的视觉,但是没有提供任何可以让人产生共识和共鸣的价值观。尤其是广告后段,看到黄色Emoji小人偶的眼珠子都被液压机挤到爆浆时,我感觉到的是羞辱和愤怒。它是我生活中的无用之物,但我喜欢这样的小东西,辛劳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无用之物,人才得以支撑下去。

反而是逆转版广告成功打动了我,它在明确传递出一种价值观:生活中那些细微小事值得人去追求,值得人去珍视。它也在介绍一种人生观:从强大高效的机器中暂且撤离,回到线下,回到生活。就像是视频最后的缓缓转动的唱机,它讲述了世俗生活中那些微小静谧的幸福。它甚至还暗示了一种可能性:机器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更好地阅读纸书,更好地绘制油画,更好地演奏乐器,更好地和家人朋友欢度时光。

人类社会的“架构师”

2024-04-14 08:00:00

IT 系统架构师思考用不可靠的部件构造出可靠的系统——比如“凤凰系统”。当某个具体的零部件崩溃消亡时,能够有新的零部件重新代替其作用,维持系统的整体稳定,因此要设计出方便某个服务顺利地“死去”与“重生”的架构,比如:
要拆分服务到一定的粒度,生死更迭时对整体的影响较小,甚至无感知。
服务之间互相解耦、隔离,不要因为某个实例异常,影响一大片。
要能够及时监控发现服务的状态。
要建立标准服务,方便扩展伸缩和管理。
等等。

类似地,人类社会架构师思考如何将寿命短暂、智商低下、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本能驱动、意志软弱…有各种弱点的个体,组合成繁荣、和谐、活跃、常青的组织。

不过,IT 系统架构师要销毁重建的不可靠部件可不会包括自己和同类个体,因此在谈到销毁重建时毫无压力——那毕竟都是非生命的存在,没有感知,没有感情,也不会反抗,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创建,也为了保证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而被“处理”。

将这种思路运用到人类社会中可就难说了。

如果完全照搬 IT 架构设计的思路,将具体的人看作抹除个体差异、完全为整体而存在的零部件——那么他完全有可能心安理得地按下批量销毁人类的按钮,只要他相信能够找到同质的替代零部件,相信这一切有利于某个集体的存续。

问题的关键主要不在于笃信这个目标于是不择手段,而在衡量目标的过程。
如果他认为个人本身毫无存在价值,除了为集体存续而存在,那么在衡量目标时,根本就不会将每个个人的意见纳入考虑,不需要顾虑他的求生欲望和反抗能力,“人”也就和容器差不多,成为只需要服从控制的“对象”,随时可以接受命令销毁重建。
最极端的时候,“我”可以由架构师降格为代理,连自己都愿意为了实现唯一有意义的目标,主动成为被销毁的“对象”,以及将这种行为美化为宗教圣徒般的献身——至高的“神”就是世界、集体背后的那个终极架构师。

最荒谬的是,以个体牺牲为至高美德的“圣徒”,会指责那些保卫个人价值、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构建组织并反感牺牲的人,是有道德洁癖、不敢承担“处理”责任的伪君子。

夫妻吵架不是末日

2024-04-13 08:00:00

看到有推友说

昨天去开家长会,听校长讲话。
校长说,在家夫妻间一定不要吵架,吵架会伤着孩子。
如果非要吵,我教你们一个方法,那就是赶紧离。
离了比吵架对孩子更好。

在我看来,两个人一起长期生活不吵架不现实,一吵就离极端了点。
我们家两个人之间吵完了,还会和孩子沟通,告诉他人有情绪、有矛盾很正常,吵架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不代表我们互相敌视,把话说开了、情绪下去了、有了解决方案了,这个事就过去了。
不要因为害怕吵架而回避表达诉求和问题,既不畏之如虎,也不要随意上升激化。

维系家庭稳定的首要因素是爱与信任,而不是吵不吵架这样的表象。
表面一团和气的和谐家庭私底下可能是同床异梦,各自出轨。

如果相信对方是为了家庭而据理力争,凡事往好的方面想,那么吵架后一起解决了影响相处的问题,可以修复关系,甚至可能更进一步。
如果失去了信任的基础,每一次吵架会导致裂痕扩大,那样才导向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