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一盘家常菜

有点念旧的攻城狮一枚,争取在做个优秀安全研究员的路上多走几步。

RSS 地址: https://life.wellwellsleep.com/feed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一盘家常菜 RSS 预览

腐烂与防腐

1970-01-01 08:00:00

物质在一个过程中失去其原始性质或质量的过程,称为腐烂。

以上是 AI 辅助编程助手帮我写下的第一句话。MarsCode 挺有趣,估计未来写写八股文满分作文大有可为,毕竟高中那会儿的作文,都喜欢先写个名人名言作为「题记」。

几天前苹果又开了一年一度的发布会,发布了 iPhone 16 系列。作为一名历经 4S->6->XR->13Pro 的老苹果,对 13、14、15、16 的变化,几乎没有任何感知。哦,好像「刘海」小了一点点,换了 Type-C 充电口,再就是纸面数字越来越大、沟道宽度数字越来越小的 A 系列 SoC。
菜头说,现在苹果在搞的,叫 「防腐工程」

我能理解伟大不可能继承,如果库克比乔布斯还要伟大,这么一代代下去,地球人也许很快就可以乘坐苹果的产品前往火星​了。乔布斯是一座尖峰,这意味着在他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一地寂寞,只是我低估了库克的无趣​无聊程度,就像是一个管家继承了主人的别墅,他比主人还熟悉别墅的一砖一瓦,随时在​清洁维护,打蜡抛光。但是重点根本就不是这个,是​在平地上出现一栋别墅,不是么?​乔布斯的苹果当年就是干这个的,不是么?

作为见证了智能手机从零到饱的旧历人,4S 让我毫不犹豫放弃了安卓,6 让我用上了指纹解锁,XR 让我用上了全面屏和面部解锁,13Pro 让我用上了更贵的手机,并且第一次摔裂屏幕……下一部 iPhone?大概得让 iOS 自然淘汰才值得一换吧。手机对我而言,功能只有寥寥几项:打电话,接发消息,看视频,听音乐,查地图,以及运动记录。我很难想到除此之外的功能升级,会对生活带来显著的影响——即便是被寄予希望的 Apple Intelligence,从官方按理看也只是对锦上添花的额外雕琢,没有使用体验上的耳目一新。以 iPhone 起家十几年的苹果,正在走向平庸,走向小心翼翼,走向所有大公司的宿命——腐烂。

除非,有一个愿意打破成规领导变革的人。他大概率不是这位温文尔雅的 LGBT——身为少数群体获取多数人的承认已经非常艰难,为何还要挑战得来不易的赞美呢?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AirPods Max 的更新:两年前的产品,加个颜色,换个充电口,原价照卖!


如果说,苹果的腐烂外部看在于对创新的干涸,随着组织扩大,高层不下场干脏活,基层相互推诿责任圈越画越小,则是组织发展中最容易走向腐烂的征兆。

在现实中,越来越复杂的组织构成,却没有清洗的责任边界,使得一旦问题出现在模糊地带,便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状态。基层当然不愿意跨出边界,高层不下场更是发现不了问题——更多的情况是当场口头指挥一下,没有合理的责任追溯和监控机制,回过头来问题依然会被忽视。直到破洞越来越大,影响面足够大到从高层也能看到的损失,才会一声令下,赶紧加班堵漏。

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业务没有喊,就是没有问题」,如是而已。


到底是细节决定成败,还是先向前狂奔出了问题再补。两个极端,却各有优劣,很值得思考。
人类社会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了解现实,学习现实,带着目标缩小问题。这种方法论的收获,或者说对于人性、社会性的理解,摒弃思维中标准化、均一化、抽象化的建模习惯,先从低维认知的层面理解用户,是在这个「接地气」工作中最大的收获。


瓜越来越可爱和有趣,最近喜欢黏着下班后的我玩玩具、跑跑跳跳。都说女儿的峰值是四五岁,得抓紧享受陪伴她的时光。


荷兰签证在一个半月后返回护照,拒签,说因为之前挪威标注了拒签信息。于是翻出去年挪威移民局最终给的长长的「决定书」:五年欧盟区禁入。
耶,未来五年的旅游目的地可以抠掉一个洞了。不过工作出差受限很操蛋,挪威真是欧洲奇葩——非欧元区,非欧盟,但是是申根签证区,赶紧公投出去吧!

观巴黎奥运

1970-01-01 08:00:00

暑假 的福,最近下班回家总能打开电视,边吃晚饭边看两三个小时的奥运比赛。记忆中的奥运会印象有些遥远,张口就来的除了 08 年北京,就是 96 年亚特兰大,00 年悉尼。大概是因为那会儿在上学,每天除了学校生活,最大的乐趣就是回家和家长一起看看电视。而当年中国人的娱乐方式也相当单调,奥运会的举行无疑成了那段时间街头巷尾最大的新闻。04 年雅典奥运会因为高中住校的原因,没看上几眼。只记得陈忠和带领的女排在金牌赛让二追三终夺冠的第二天早上,班主任不惜花了半堂数学课的时间,口述了整个比赛跌宕起伏的过程,并借此鼓励我们坚持到高考。
开始工作之后,奥运会仿佛就成了新闻里的名词,再没留下深刻的印象。12 年伦敦,16 年里约,21 年东京,倏然而过,直至 24 年巴黎。此时电视已经不是家中必备的电器,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推送也冲淡了奥运新闻的热度。以至于到了今年的奥运会,电视台记者只能靠硬凑 CP(couple)和问些低级弱智问题来博得观众的注意,并养活一大堆 AI 洗稿自媒体账号。
奥运会开幕的前几天,我和朋友打趣说,还是赶紧珍惜看奥运的机会吧,再过十年没准就成为机器人奥运了。这项单纯依靠人类本身的生理能力进行竞赛,一次又一次地将运动员推向体力崩溃边缘的活动,在当前看来好像有些越来越稀罕——或者叫复古。被吐槽较多的举重,信息时代前一直代表着人类力量强者的象征,而如今却仿佛应该收拾收拾搬入博物馆——就像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将毛利舞收藏为博物馆的一项表演一般。当然,我自己本身就是运动爱好者,充分享受肌肉收缩、心跳加速带来的多巴胺快乐。不过,将运动当成职业,在罗马斗兽场一样的奥运场馆中被全世界观众瞩目——前提是大伙还在乎这些比赛,好像有些……过于复古,恐怕很快就会到达改革的转捩点。巴黎引入的极限运动和霹雳舞是一种尝试,下届有望加入的电子竞技则是更明显的变化。到时,禁而不绝兴奋剂可能要让位于外挂和黑客了吧。


由于自己在家,能简则简,接近一个月瘦了 4 斤有余,成功回到近五年低点。同时左上肢伤病尽数无碍,恢复执行中断数周的通勤骑行和超猩 HIIT,精力水平开始回升。只是 Apple Watch 监控的睡眠质量一直差强人意——6-7小时的睡眠中,清醒时间虽然很短,但深度睡眠总和也很难突破一小时——不知道是个体特征,还是真的精神亚健康。总之,一方面很想念家庭成员的热闹,另一方面也着实享受着完全自主的生活作息,有一种「啊,我仿佛很自律」的海市蜃楼。


1 号自己去广州办了新加坡的终结和荷兰签证的申请,恍惚间有种以前自己在新加坡跑东跑西的错觉。坡岛的领馆相当低调,在一栋写字楼某一层的一个房间里,只有一个保安负责开门和登记预约,相比之下 TLS 签证中心则宽敞豪华得多了。有趣的是在我顺利办理 PR 公证和见证签字的等待间隙,观察到一位不懂英文、带着小学年纪男孩且和丈夫离异的一位女士办事。她「大概」通过和坡人假结婚的方式换了国籍,孩子也随之入了坡籍,此次来是给孩子过期的新加坡护照做换证。然而当领馆人员问她孩子护照过期两年,在中国如何证明其身份时,她支支吾吾只说登记上学后就不需要看身份证明。是的,他们显然在中国用未注销的身份证和户口生活,需要出国时再使用新加坡护照。只是没想到坡国领馆盘问如此细致,露了马脚。
当年在国外曾看到太多中国女性用各种手段试图留在当地,我自己因头铁要回国而对她们的行为颇为不解。原来,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自己不再是那个愣头青,允许接纳更多的故事和更大的参差了而已。

成年人的暑假

1970-01-01 08:00:00

两周前突然决定和家人一起回东北放个暑假。于是和妻女、父母一起到哈尔滨,住在岳父母家,享受东北「并不太凉快」的夏天。其间去伊春住了两晚,走了几个自然类公园,一方面发觉嫩江平原之广袤,另一方面对东北终于回过神学会点搞旅游的方式而欣慰(虽然大部分仍显笨拙)。回哈后我开始感冒低烧,直到独自回深的这个周末才基本能动。虽然这个暑假简短而匆忙,能从工作中脱出一周享受家庭,也是很棒的一种休息。现在非常羡慕欧洲国家每年动辄一个月的带薪年假,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真正的做些想做的事情,减少因错过亲历重要时刻而后悔。如果把工作单纯地视为生存的手段,就应该给人保留生存之外的精力和时间,不是么?

记录一下东北洗浴中心的步骤免得下次又忘了:
- 领手牌,鞋子作为抵押。分性别进更衣室脱光衣服,自己冲澡泡池子,泡池子还能看电视;
- 找搓澡师傅排队搓澡,默认就喷点醋或者啥也没有硬搓。师傅此时会极力推荐搓澡的时候搞点高级材料,问清价格再上。
- 搓完可以蒸一下或者再冲澡泡池子。洗好了在更衣室换场内衣服去休闲区,可以和其他人汇合,也可以按摩等其他服务。
- 结束时再更衣室退回场内服,可以再去冲一下,最后回更衣室换回自己衣服。
- 用手牌结账,换回自己的鞋子。
 
看一群老大爷光着身子在池子边喝茶嗑瓜子聊天,这大概才是经典模式。

回深后成了单身汉状态——家人都在东北乐呵,独自一人生活而不受任何约束。本想着开始新一轮的缩食健身计划,结果自己感冒没好利索不说,眼看到了周末就开始下雨。好在奥运会开幕,打开发霉中的 IPTV 机顶盒,在 CCTV5/5+ 的大量广告中穿插着看了几场比赛。今年的奥运会好像在我的年龄层中毫无热度,不光开幕式直播时只有欧洲的朋友留了点记录,开赛以来对比赛赛程和金牌播报的声音都小了不少——以至于电视机前的我退化成了老年状态,你播什么我看什么,完全不知道后面有没有喜欢的内容。或许是太久没看电视,已经忘了电视该怎么看……
由于错过了开幕式直播,看了各方片段解说显得法国人一无是处,秉着眼见为实找来网络源大致看了一遍。法国人的想法很妙,但能力上完完全全控不住场。不论是散落在城市各地只能通过摄像机远景拍摄的舞蹈和造型,还是围绕着铁塔的集中式表演,设计者太想把整个巴黎的建筑框入摄影机,用建筑和经典表达文化和艺术。但下雨的巴黎,到处是湿滑没有清理的舞台,看着舞者在积水的平台、地毯跳舞,真为这些顶级艺术家捏一把汗。更可惜的是由于摄影机位有限,无法像体育场内拉上摄影滑索,对着建筑上的艺术家仰拍的摄影机镜头表层滴满了水珠,在夜间高亮度的灯光下一照,再厉害的镀膜和镜头也拉不回满屏的水渍炫光和对比度稀烂。想到现场观众大多数时候也是在大雨里一起看大屏幕,这次的现场观众大概是史上最大的冤大头。
法国人的艺术、浪漫和自由,如果没有这场雨或许会有数倍强于本次的诠释,很可惜,内容或许还行,对艺术、平权的玩梗我都充分接受并认为的确是法国人的特色,但观看效果一塌糊涂。
如果说 08 年中国人是谨小慎微但成就经典,24 年法国人则是胆大心粗,没留下太多印象。


周末和同事喝酒,大家很自然地对工作有些吐槽。喝到第三场,聊着聊着就成了哲学局,开始探讨目标的缺失与人生的虚无。回过头来发现自己还算是幸运的,一直能找到一些愿意奋斗的目标,并有机会为之努力。同时总有几个当下的心头爱好,能够及时地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虽然工作常常不如意,但生活中永远存在的几点星星之火,能够提示我黑暗之中的希望,并成为果腹和御寒的工具,得好好保存起来。那么……R6 II,买了!指拨和后拨,换了!
其实,根本上应该是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热爱吧,但这真的很难和他人交流……


下周去广州退 SPR 以及申请出差签证。找 SPR 签注的机会重新翻了一下旧护照,看着那本皱巴巴的护照里盖满了各国的出入境章,在各国晃的那些年一幕幕重现。
退回新加坡身份证和申请返还公积金,意味着和坡岛彻底断绝了联系,再没有一点点法理和证据上的关联。坡岛四年,我很想念它。

年少气盛离坡那天留下的照片
年少气盛离坡那天留下的照片

办公室哲学

1970-01-01 08:00:00

最近在与其他人的碰撞当中,学会了一些「抓大放小」「智慧躺平」的办公室哲学。终于对「管理者」三个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高层领导」的工作内容打开了新的大门。

主要内容:

  1. 只说模糊话,千万别说清楚目的
  2. 只指派解决问题的人,千万别说清楚怎样算解决
  3. 只要结果八九不离十,中间的过程可以无视
  4. 只要财务数字看不到,都是成本
  5. 只要员工不集体闹事,就踩住这劳资最后的红线
  6. 只要出了问题有人接锅,过程的风险就就不是风险

管理技能:

  1. 唬住下级
  2. 蒙住同级
  3. 交付上级

这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职场生存守则。从细节工作走出,抱着高要求的心态回看细节执行,很难期待在实际生产中取得完美贯彻。很快就会发现由于认知、知识、能力造成的差异,再也无法通过手把手传授、培训的方式弥补,只能降低要求,能用就好。当组织规模越来越大,执行效率和成果打折越来越厉害时,「带团队」三个字就只能朝着严刑峻法的方向演进。管理和执行之间从儒家转向法家,用结果交付好坏衡量能力和态度,成为必然的结果。中国的团队管理不需要人情和信任,强东最近也看清了这一点,有言曰: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毕竟本质上是劳动换金钱,保持良好的级别隔离,也是饱含着互不打扰的敬意。

一个小公司走到这一步,也算是成熟了一点吧。


小瓜近日成功被某示范幼儿园录取。录取短信是这样写的:

【szsy幼儿园】家长您好! LZH 小朋友被我园预录取为2024年秋季小班新生,请于7月14日(本周日) 14:00 来园参加新生家长座谈会并办理入学手续。温馨提示:请带上孩子的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不带孩子,父母一方或双方来园,不可由他人替代。

时间地点要求都很清晰,是优点。
对家长人选提出要求,是牛逼。

之前说了,从普惠转公立,就等着给老师当小工,第一次通知就体会到低人一等的腰酸,也是办公室哲学的外溢吧。


年轻人的演唱会热忱令人咋舌。几千块的票,黄牛加价也要搞。中年人怕了。

一颗螺丝钉

1970-01-01 08:00:00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知名公司裁员的消息纷纷登上热门消息。除了裁员,还有裁了之后反悔又把人招回来,再登一次热榜。大公司顾及公关影响尚且如此,小公司的「人员优化」更是基本操作。现在的工作单位由于业务增长放缓,已经冻结所有招聘编制并要求酌情降低人力成本。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就像电车难题,司机角度当然选择轧死一人,但躺在铁轨上的不管多少人,都只有 50% 的生存概率。

曾经有阿里的「福报」论,王健林的「小目标」,彼时大厂如日中天,大厂的高薪高强度有人艳羡有人求。而今盛极而衰,大厂员工也两股战战。除了「中华有为」依然占据舆论高点再狼性也能获得满场喝彩,其他的大厂,不管是不是科技行业,都已经不再是「毕业员工」的无脑选择。最近彻底点爆打工人心态的,一个是宁德时代的「897」(早八晚九一周七天)「奋斗一百天」——但海外员工除外;一个是 Manner 咖啡员工泼顾客事件——一个人忙活一个店,难以执行却不许扩编。在人力资源调配市场化的过程中,随着行业内卷,加剧压迫的只能是用工成本的单人绩效。国内之所以工业品便宜,用国外 30% 的成本达到 80% 的效果,就是因为每个环节都在舍弃利润和压榨用工成本。当无序的价格战从下游消费终端开始向上游层层推进的时候,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的收入都将奔着社会平均工资而去,谁也过不上舒坦日子。

「工会」,一个大部分人不知道,现实存在却丝毫没有存在感,或许是唯一的解。不过城市工人的福祉在现阶段还排不上号,「撸起袖子大干快上」依然是未来十年的主旋律,毕竟城里打工顶多累一点,没空生孩子,又不是吃不上饭。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当然希望通过竞争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价格战是一方面,产品力是另一方面。过往过于低廉的融资成本,以及一张白纸的互联网共享经济,使得价格战的优先级远大于产品设计——零和游戏下多圈一点就是两倍优势。现在经济增长放缓,中美对抗,终于使得资本市场迅速冷却,烧钱发展的模式受阻,被迫重新审视扩张方式。我们曾经嘲笑欧洲企业发展如一潭死水旁的一股小溪,几乎完全依赖「原生成长 organic growth」,同时工会成为发展的巨大阻力。于是我们学习美国用资本迅速催熟行业,快速建立行业级的竞争优势,完全忽视个体在发展大潮的挤压和碰撞,因而产生了上文中的越过越苦。
作为国际知名的宁德时代,和国内咖啡连锁巨头之一,却仍在靠单纯提高工作强度的方式提高产出,让人失望。把做咖啡的员工像流水线计件一样计酬——甚至还不如,因为工资是固定的且仅供温饱——也是一个很有话题的讽刺。随着一直为傲的人口红利逐步衰竭,新世代年轻人对精神享受开始有更高的追求,或许从消费端的萎缩开始,会逐步有一些变化。

的确,让组织发展(这个组织可以是公司,可以是行业,可以是国家)时兼顾螺丝钉的体验,对于习惯威权和大力出奇迹的中国人来说不太容易。昨天翻 linkedin,发现曾经在坡岛的前同事们时过十几年,好多依然在原公司工作。于是在微信上与另一个回中国的前同事聊了两句,我们都认为那家公司是目前职业生涯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对了,那是一家法国科技公司,新加坡分部是亚洲区总部。我曾经以为工作就应该是那个样子,work life balance,同事关系友好,提倡分享,每天为学到了新东西而发自内心的快乐。看来不是我太天真,而是入行在了楼顶,现在不得不一步步走楼梯去地下室。不知道退休的时候,还有没有机会去楼顶看一眼上面的风景。


给阿瓜报了小区里著名的公办幼儿园。从私立普惠园到公立示范园,老师和家长的优势也掉转了过来——从园方服务家长变成了家长服务园方。可大鹅非要挤这趟车,收着肚子憋着气也要上,摊手。


摔车手折了两周,体重慢慢回升。之前折腾了拼命运动两三个月的成果只需要一个月就荡然无存,真棒。

摔车

1970-01-01 08:00:00

周二的早晨,多云不晒,湿度适中,温度凉爽,对于刚刚结束持续几天的降雨、转瞬即将进入盛夏的深圳,是个难得的天气。我穿上速干衣,背上装着备用衣服的小包,推出几天没骑的自行车,开心地骑车上班去。
1 档骑出地下车库,语音告诉手表「开始户外骑行」,计时倒数开始,切 3 档上路。因为天气舒适,一路上心情超棒,骑行在人行道上也不觉得行人乱窜——深圳的骑行道是人行道上一条以颜色和质地区分的小路,因为较铺砖路更为平整,加上铺设的位置方便行走,几乎都是人车混行。正好绿灯经过十字路口,眼前是长达 1.5km 的缓下坡,中间只有一个红灯,是上班路上较为舒畅的一段。换到 5 档开始提速。这条路在早上一般人不多,小电驴也远不到运作高峰,今天没有戴遮阳帽视野良好,因此稍稍提速,一般问题不大。车篓里一直带着自行车头盔,但白天热,视野好,速度不快就没有佩戴。一般我会在晚上回家时戴头盔,因为部分路段和机动车道合并,长下坡极速破 30km/h,夜间视野也不太好。
骑出大概 200m,前方是一个公交站台,因此骑行道整体向人行道方向缩窄。前方有两个大约是晨练的人,五六十岁,女性,走在骑行道上。捏闸减速,寻找两个行人行走的规律,准备从他们身边骑过。他们走在路中间,打铃铛提醒,准备从他们左侧经过。结果其中一位向左侧快速移了两步,使得左侧路径被堵死,两人中间的缝隙又不足以安全通过,于是……
最后的记忆是我从自行车的左前方飞了出去,在地上侧滚了一圈,面朝天的时候眼睛看到的天空和树杈有些模糊。自行车在我脚的方向侧倒,车把上装的反光镜和车尾部红色泛反射镜碎片飞到了宽阔的内侧人行道上。两个行人中一个停下来看我的伤势,还说去买点碘伏,结果没买到就离开了。
开始回过神来,看了下左膝有擦伤,右肘擦伤,左胳膊抬不起来,全身痛得动不了。Apple Watch 在疯狂震动,勉强把左手挪到眼前,上面提示「你可能受到了严重摔伤,是否启用紧急服务」类似的话语。点击「好」,手表开始拨打 120。想想离家不远,家人都在,关了 120,给大鹅打电话。手机在车包里,够不着,于是用手表拨电话。一会儿大鹅来了,和路过的辅警留了信息,爸妈也开车到了,一起去北大医院急疹。后面的事情没有什么转折,双氧水清理创口的时候嗞哇乱叫了一通被大鹅笑话,拍片发现手腕处挠骨疑似有一点损伤。不太重,万幸。

手表记录显示摔车前最高速度 23km/h,发生碰撞时大概在 20km/h 以内。骑车通勤近一年,这条优选路线也就走了近一年。一年当中能记起来的大约有两三次和行人差点碰上,两次和电驴差点碰上,一次和骑共享单车的女性几乎碰上(我跳下了车因此只是腿磕了条疤)。从总通勤骑车次数约 200 多次来看,约 2% 的事故概率,造成了 0.5% 的事故。尚不提我不是一个激进的车手,大部分人行道骑行时间即便顺畅,也都老老实实控制在 15-18km/h 的速度上。这么看骑车上班好像还是挺危险的……

事后回想,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只是,以后怎么才能畅快的骑车呢?

买新车

1970-01-01 08:00:00

今天是儿童节,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已经不像五六年前,硬装自己是孩子,携男女朋友外拍吃喝晒幸福。成家带娃的家庭晒娃在学校的表演,没成家的中年人们默默地忘记这一天。
昨天早上幼儿园活动,小瓜参演了「太空小狮子」舞蹈。三四岁孩子的集体舞即便天天练习,老师场下比划,也逃不过台上大部分孩子呆若木鸡或嬉笑成群的场面。不过和大多数家长一样,跑去幼儿园,花上两个小时看满地乱跑的娃们,直男的心变得异常柔软——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有所求,给人的只有快乐和无奈……看着全场做布朗运动的孩子们,真心佩服老师们作为牧羊犬的护圈能力。

说回正题。老爸动了换车的念头,自从开混动的雷克萨斯上了瘾,就想把十二年的汉兰达也找个归宿换新车。今天大湾区车展第一天,一家人跑老远去宝安的会展中心看车。占了 7 个展馆的车展相当成规模,但目标清晰的我们基本就奔着问界和理想而来——虽然也顺便看了看纯电的小鹏 G9 和岚图梦想家,但考虑到日常充电难题和长途焦虑,还是选增程式。对了,比亚迪独家占了一个馆,旗下各品牌在一个馆内争奇斗艳,不过看看内饰,只能默默离开……
最后在理想 L6/L7 中定夺。由于身边人有不少选择理想,因而略有耳闻也小有乘坐。整体做工感觉不错,L6 略短,处于中型 SUV,L7 则长了不少,放倒后排完全可以铺床睡觉。二者之间五万块差价,区分了「经济适用型用途」和「家庭轻奢型出游」两种用户群体。从个人角度而言,由于满员长距离行驶的机会屈指可数,因而倾向于经济适用型选择。但 L7 宽敞到泪目的后排空间,让爸妈无法割舍。差点敲定之际,聊到政府购车补贴——有的车厂说新能源车采购 8k 补贴和旧车置换数 k 可以共享;有的车厂则说取二者较大值。几千块补贴对于二三十万的整车价格影响不大,却有可能成为落笔签字的第一滴墨水。转头去找问界。
虽然「中华有为,全靠华为」,浮夸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不亲民的价格,和不觉得惊艳的产品力——华为的硬件能力国内首屈一指,但应用商店和各类菊厂 App 却让人浑身发麻——让我对问界缺乏好感,但增程式电车拿得出手的属实不多,于是来到问界展台。
问界的站台被绳索围住,不许参观。绳外人山人海,挤满了举着自拍杆、稳定器的自媒体群众。以为是余承东、任正非亲临现场,然而等了半个小时丝毫不见有任何改观。一家人又渴又饿,只好作罢。回家途中,临时改道去家附近的问界 4S 店逛逛,没想到中年女销售能力超群,搞定了叠加的购车补贴,老爸的爱国情怀再次占领高地,定了问界 M7——购物果然需要冲动,和销售的火上浇油。
由于我不是驾驶爱好者,平时出行更是喜欢让出方向盘让女司机上阵,因而对于买新车没有狂热期待。但是从不自觉的二选一比较中,还是能看出理想与问界在产品思路上的偏向:
相同点:

不同点:

除了价格上近乎一对一锚定,总体而言个人不觉得二者有太大区别。我更喜欢理想,因为不喜开车,坐的多;家中其他三票都投给问界,觉得做工精细,好看。加上非党员父亲的爱国情操,那就少数服从多数,结案。

小时候天天看公交车司机左脚狂踩离合右手猛兜换挡杆,梦想着自己能伴着变速箱的咔咔和油门的轰鸣当司机。长大之后却成了家里唯一不爱开车的人,或许喜欢是放纵,爱真是克制。


工作的内容渐入佳境,但业务侧收入来源的改变,使得从上到下也面临着成本压力。急速扩张+急速收缩的戏码没想到在小公司也能轮回得如此之快。论大公司里做一只屁都不懂的初级打工人,也相当有无知的快乐呢——如果大公司活得持久的话。

雷暴

1970-01-01 08:00:00

运动群
截至4月28日,第一期运动打卡赛季截止。五个星期的时间,体能和体型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晨间体重大概降了 3kg,最低到了 80kg 以下;三分钟一组的 200 个跳绳,可以很轻松的完成 11 组;跑步心率暂时没有太大起色,似乎稍稍有所降低;猩猩的 BodyCombat 大概能跟跳 90% 的内容——最新套路里的 32 个 burpees 太凶了,每次都会跳抽筋——平均心率 160+,最高心率 180 出头,比之前有了不小的改观。最重要的是,即便中午不午休,下班回家也不会感觉特别疲惫,精神状态很舒适。坚持下去,或许会迎来更大的身心改变。

计分板里的Z是我
计分板里的Z是我

雷暴
广东近几个星期疯狂下雨,而且是突然之间电闪雷鸣倾泻而下的暴雨。每年被台风造访的地区理应对降水习以为常、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由于今年的雨水实在太多,两座大水库开闸泄洪,粤北、粤西许多乡村被淹——这几乎应该是少雨地区才会出现的情况,今年在广东竟然发生了。
深圳的暴雨在省里并排不上榜,但也好几天被推送短信「短时强降雨」。正午的天空乌云遮天像傍晚,半夜的天空被闪电劈成白昼。小瓜也学会了新词:「我不喜欢下雨,我喜欢雷暴!」

武汉之行
五一去了武汉,这座生活过十多年,却几乎快没什么印象的城市。武汉的建设虽然可能赶不上深圳变化快(深圳属于每个月都会发现有些变化,比如界面铺子黄摊),但这次去发现其商业综合体和公共休闲设施令深圳出来的我们十分惊讶和羡慕。
大概是因为面积够大,走马观花发现武汉有好多商场,更奇怪的是每一家人流量都还不错,这与深圳形成鲜明对比——深圳的大多数商场里人都不多,即便是餐馆层,也不见武汉那么兴旺。大概是深圳的年轻人没有「逛商场」的习惯,网购和赚钱才是这个城市的主旋律吧。
汉口江滩、武昌江滩、青山江滩,将流经城区的整个长江发掘成了本地的城市公园。小时候的江滩只有泥巴,土堆和墙,现在的江滩有栈道、滑板乐园和大片的绿地。当深圳的人们挤到狭小的深圳湾公园摩肩擦踵观鸟的时候,几十公里长的长江江滩给武汉市民带来了最棒的活动场地。再加上治理后的东湖,几十公里长的沿湖骑行绿道看得我脚丫子直痒……
从武汉回来,和大鹅讨论对武汉的感觉,共同的答案是:武汉的节奏更舒缓(虽然汽车司机的火气不小),更有烟火气,更习惯于用自己的节奏生存。商场、江滩的建设,给了人们更多享受生活的机会。作为从深圳来的短时游客,这种体验是舒适的。

还体验了一把蹲街边过早
还体验了一把蹲街边过早


最近在反思,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还时不时地会冒出来。职场的交付准则,是「我有我的标准」还是「能用就行」,真是一个「菜贩子的铁盘称」——难以平衡。

提效的尽头

1970-01-01 08:00:00

清明节假期请了几天假,带上爸妈到韩国汇合了先去游玩的妻女。18 年二人世界的时候去过韩国,彼时恰逢世界杯,晚上在街头炸鸡店喝啤酒看球,和棒子们大呼小叫,记忆犹新。这次带着爸妈和小瓜,虽是自由行,但住行还是规矩了许多——人到中年,特种兵旅行稍嫌劳顿,毕竟好不容易放个假不是?
景福宫,民俗村,南北战争纪念馆,青瓦台,明洞(商业区),汉江公园,再就是各种购物场所……韩国的英文指示非常糟糕,本国年轻人英语几乎难以开口,再加上对外国人近似鬼画符、无法输入地图软件的文字——看看人家日本,起码还能靠变体中文蒙一蒙——总之对于旅行体验并不算友好。不过家人旅行的重点在于「同行」,以及「买便宜货」,加上饮食习惯基本满意——除了参鸡汤,让糯米星人第一次没吃完鸡肚子里的糯米,另一佐证是没有拍照...
说到家人旅行,疫情前的自由行都是拖着爸妈跟着我们特种兵——大量乘坐公共交通,住 airbnb,吃乱七八糟的当地食物,很少购物。疫情三年和外公外婆的离世,让对旅行桀骜不驯的本人开始重视家人团聚、共同经历的时间。即便自己对行程不太感冒,也可以接受「玩什么不重要,与谁一起玩才重要」的设定。毕竟,能和爸妈一起出门逛逛的机会在逐渐减少吧。


阿瓜同学最近在学习自主排便——之前只愿意穿上尿不湿找到一个角落蹲着唔唔,直至可能因为粪便污染,导致外阴感染。于是在瓜爷爷的「肥皂头」武力胁迫下,阿瓜终于自己坐上了小马桶,在一家人的围观下哭着完成了第一次马桶排便。唉,人类的幼崽要是没有成年人帮助,怕是真熬不到后期智力腾飞的一天。

用力的瓜
用力的瓜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讲 国产碳化硅的崛起。想到当下电动汽车产业的集体狂奔——尤其是把手机行业卷破产,转头来折腾「大型手机」电动汽车的「前」手机厂商们。理想好不容易借增程式 L 系列薅点利润,立刻被纯电 MPV 拍在沙滩。华为借 AITO 的壳高举「中华有为」的问界,小米则干脆带着几百万设计费的「XIAOMI」新 logo 产出了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速7」。当一群带着每年几百上千万销量经验的野人们横扫每年为十几万辆苦苦挣扎的汽车新贵们,真为辛辛苦苦趟了几年坑还没收来得及收获的电动车先驱感到可怜。当电动车舍弃油路管路,与小时候的四驱车在原理上没有本质差别,核心能力成为电子系统时,年轻人的第一部「大手机」接着拉动内需的春风,悄然吹入消费力砥柱的心里。
固然中国的电动车产业看起来站在了全世界的前列—— Tesla 有些力不从心,传统车企甚至还没摸明白电子系统的门把手,而国内电动车甚至能像机海战术一样打出车海战术:在继续填补高中低档 SKU 的同时,已有系列还能一年一更。随着产能的快速爬坡,两三年内就会出现国内电动车需求下降,小虾米挤出赛道的状况。高效迭代和生产的尽头是什么?似乎并不是安居乐业朝九晚五 WLB,而是无尽地「我的CPU快一点」「他的音响多几个」「双目Lidar精准度更高」直至「我有四组SiC电源芯片而你只有两组」......
中国的企业,似乎天生善于把饭锅的每一个角落都吃得干干净净再刮一刮,这或许是源于我们俭朴的古代传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或许是农耕文明的经验告诉我们,安稳的等待,才会得到上天最好的馈赠。

想起最近定工作计划,说要在本年把部门单位时间产出效率翻倍,唉,自己也是局中人。


最近裸称体重接近 80kg 边缘,不知道本月能否实现跌穿 80 之壮举。如达成,三年来第一次回到 7 字头,必须要发个朋友圈!

终于貌似组局成功的健身群

1970-01-01 08:00:00

自从来到了新部门,发现除我之外的三个小伙伴都在楼下健身房办了年卡——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年景,面对卷钱跑路的鼻祖,年轻的小伙伴们仍然愿意贡献自己的信任和现金,相当难能可贵。于是心想,在给自己设定运动目标的同时,拉上同事们一起竞赛,会不会是一件一举 N 得的美事。讨论了一下很快成了行,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还设定了门槛要求:

  1. 每个自然日中高强度运动30分钟(平均心率>120bpm)算作一次运动打卡
  2. 按月为周期,在数科部白板用「正」字记录打卡数
  3. 入会费100元,周期结束时冠军获得奖金(可以考虑投食垃圾食品)

周期一个月,到时见分晓。

这个三月是买 AW 三年以来运动量最大的一个月,天气舒爽,心情愉悦,叠加「单身汉假期」,留下了大量的运动时间。上周除了日常通勤的来回 9km 自行车,三次慢跑,外加两次猩猩 HIIT,着实把自己累得半死。这周开始调整强度,一次高心率 HIIT,两次慢跑,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虽然下周要休假出去玩,怕是有点难。

至今为止运动量最多的一个月
至今为止运动量最多的一个月


看完了 Netflix 拍的外国版「三体」。虽然自己是读了五遍以上原著的忠实三体粉,但对网飞大改特改的「新·三体」,却也没什么失望——或许是因为看完腾讯版,对打破次元壁的从想象到二维的实现,已经没有太多的新鲜感。网飞版把原著三本书里大量人物——有些关键人物甚至只是穿针引线出现了一下就彻底消失——进行了合并,人称「牛津五人组」。五人组里包括原著的汪淼(挺好看的墨西哥妹子),云天明(瘦白弱鸡男,合理),程心(华裔妹子,物理大拿),罗辑(美式大胡子黑人),胡文(据说原著里云天明朋友,完全没有印象)。同时维德的出场时间大幅提前,和常伟思合并;章北海出场大幅提前,选了个印度人,目前表现窝囊。
抛开原著的执念,网飞版三体就像任何一部网飞或 Apple TV+ 或任何西方流媒体上的一部电视剧。大部分人物通过爱——情爱、单相思、友情、亲情——聚合在一起,推进剧情。原著三体大量渲染的对人类文明的拷问,电视剧里几乎没有太多的提及。唯一留下的,就是「你们是虫子」这一句话,试图把人类作为一个集体,但实际观感有些突兀,不知道意义何在。
值得肯定的是,用八集讲完了原著一本多的故事,相比腾讯版拖了三十集,可是爽快多了——我竟然都没怎么按快进。此外,维德和大史的选角深得我心,送星星的云天明看得我热泪盈眶。
可惜,某些国内的傻逼小朋友,就爱抓着「昂撒」和「政治正确」写大字报。这帮孩子被灌了什么迷魂药,看到白种人就知道在网上吐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