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panda995 | 熊猫不是猫修改

成都,程序员,摄影爱好,电子游戏爱好者。博客主要内容是NAS和电子产品评测。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panda995 | 熊猫不是猫的 RSS 预览

羞涩消失,快乐满仓,众测君X香蕉君的甜蜜大餐来啦!

2025-09-12 17:53:38

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其实是想拒绝的(才怪)。毕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体验完五款产品,对于一个过了25的中年男人来说,也算是个“严峻”的挑战。不过,秉持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信念,熊猫还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也是非常感谢值得买对我“身体”的信任,这次的产品真是应有尽有。从“备战”伴侣赤尾套、大象遇水即发套,到“战场”辅助的大象润滑液和杰士邦喵不语女用穿戴,样样俱全,甚至还有熊猫未曾探索的道具——蜡烛,也算是开阔了熊猫的XP了。
全家福

作为成年人,明目张胆地追求快乐其实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事。无论是增添激情的小玩意,还是让人脸红心跳的配件,根本没必要顾虑。勇于尝试才能发现更多的快乐,就像一场精彩的派对,既然有各种酒水,何必在角落默默无闻地喝水呢?

“助燃剂”

很多时候,如何发起邀约和推进情绪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总不能真有人日常过得像“片”一样,随便说来就来吧!恰到好处的邀约方式和逐步递进的情绪渲染,能极大增强男女双方的满足感。而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一些小道具或许会带来不同的体验。
开场

缚栖葫芦低温蜡烛

熊猫在这方面算是颇有经验,不过再厉害的“老司机”,行驶的里程也是有限的。这次的upko缚栖葫芦低温蜡烛,正是熊猫未曾探索的领域。
小葫芦

熊猫之前也测评过upko的产品,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对这个品牌我是非常喜欢的。这次的小葫芦虽然是非常规道具,但upko的设计依然让我满意。包装清新自然,缚栖两字展现出浓厚的中式美学,意指“约束”与“栖息”的完美结合。
外观

产品从名字到外观都充斥着中式美学,陶瓷材质的葫芦造型显得非常古典。绿色款采用绿色器皿和蓝色蝴蝶结,蜡液则是夜光绿的混合蜡;而黑色款为红色蜡液,没有夜光效果。
切面

器皿采用横向切面的设计,呈现出天地盖的形式,避免了蜡液暴露在外而积灰的情况。同时,棉芯使用了美国进口的HTP棉芯,可以在持续燃烧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易断芯。
棉芯

未曾尝试的新鲜事物,首次使用决定先测试一下温度。通过葫嘴轻轻送出液体,心中即紧张也有点小期待。温度大约在50度左右,散发出温温热热的触感,微妙的热度带来一阵阵刺激,有点像小火苗在身上跳跃的感觉。
上手

一夜无语过后,迫不及待想分享一下熊猫的体验。点燃蜡烛的那一刻,整个感官就已经被唤醒,会涌起一阵忐忑与兴奋。蜡液缓缓滴落,温度刚刚好,既亲密又带着一丝微微的刺痛感。此刻如果你是旁观者,你会看到这种刺激感被无限放大,就像欣赏一场禁忌的盛宴,非常绝秒。

当然了,虽说是低温蜡,但使用时还是得注意一下安全,同时记得要双方你情我愿。

杰士邦喵不语

小葫芦主要还是作用于体表的皮肤,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它获得理想的感官刺激。对于一些天生较为冷淡的人来说,想要达到最佳状态,就需要一些刺激度更强的道具。
喵不语

杰士邦喵不语的设计十分简约而可爱,猫爪的造型与穿戴属性巧妙结合,再加上名称整个产品属性非常突出了,小巧的体积出门时也恰好非常方便携带,材质也是FDA食品级硅胶材质,既亲肤又安全。
穿戴

猫爪的造型与小裤裤非常贴合,约60克的轻盈重量与仅有9毫米的厚度,让佩戴几乎无感。此外,采用强力磁吸的固定方式,确保即使在日常携带或是进行双排运动时,也能稳固不脱落。
固定方式

小猫爪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控制,内置了8种不同的频率,此外,它还支持录制个性化的定制频率。通过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将控制权交给队友,随时随地进行远程操控。偶尔冷不丁地给对方来上一下“强度”,惊喜与刺激并存。
远程控制

猫爪的小肉垫恰到好处地触及小花蒂——女性最敏感的区域之一。随着震动的波动,身体的曲线也会随之起伏,带来愉悦的体验。队友建议使用时最好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快感,秒到其实并不是最佳快乐方式。
震动

“助推剂”

大象医用润滑液

充分的“助燃”是为了更好的交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的小道具,对于一些新手小伙伴,想要畅通无阻,其实润滑液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象润滑液

大象医用润滑液为水润型润滑液,主要成分就是水与甘油之类,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丙三醇和丙二醇。由于采用医用配方,该润滑液未添加其他成分,确保了更高的安全性,特别适合新手用户或者有这方面顾虑的用户。
水润型

水润型润滑液的优点在于其流动性强,易于清洗。不过相对的其粘稠度相对较低,长时间使用时可能需要适时补充,以保持最佳的润滑效果。高流动性也使得润滑液能够很好地渗透至小花园,大象的pH值控制在理想的5.5,恰好符合女性的生理需求,更加温和亲肤。
润滑液

“护航剂”

大象遇水即發

尽管“开车”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对于熊猫来说,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后完全没有要二胎的打算,因此安全性始终是重视的首要问题。
大象套

大象的果冻套家里其实本身就有,不过这礼盒装的果冻套设计十分有趣,名为“遇水即发”,即代表了果冻套丰富的润滑液含量,一“发”到底,同时作为新年限定,还寓意着一“發”到底的美好愿望。不得不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果冻套

果冻套的润滑液含量高达1200mg,大象称之为“3D果冻立体玻尿酸”,由五种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组合而成,能够层层渗透,充分发挥其润滑效果。独特的配方不仅保留了玻尿酸本身的优良润滑感,同时还融合了甘油的持久性,使用体验更为顺滑舒适。
P9959277.jpg

赤尾套

这也是熊猫第一次使用赤尾的安全套,拿到的是铂金至薄无储精囊版本,看定位是赤尾家的旗舰薄款。
赤尾套

套体是一体超薄设计,提供了无储精囊和有储精囊两种版本。无储精囊的版本贴合度非常出色,超薄的一体化设计不仅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感,还增强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度,非常适合有经验的“老司机”使用。
润滑液

润滑量充足,粘稠度也相当理想,长时间使用,依然没有出现变干的情况,确保了舒适的体验,事后的清洗过程也非常方便,加上价格对比其他家的薄款更为划算,算是经济实用套。
特写

写在最后

熊猫始终相信,道具是桥,而不是目的,大胆探索,温柔相待才是成年人该信奉的,成年人追求快乐不必遮遮掩掩,不妨从一只小猫爪、一汪清润或一盏小葫芦开始。

最后愿大家每一次按下开关发车,有灯光、有节奏,也有刹车。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
尾图

极空间开启全自动视频翻译神操作,识别、翻译、做图文,一键全搞定!

2025-09-11 21:00:49

NAS、键盘、路由器······年轻就要多折腾,我是爱折腾的熊猫,今天又给大家分享最近折腾的内容了,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阿里嘎多

引言

虽说中文目前在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很多时候一些冷门的资源或者短片都还是生肉,没有官方中配就算了,甚至很多连中文字幕都没有。虽说大部分视频网站都有翻译与字幕功能,但很多其实体验真不咋样。

而随着AI和NAS算力的飞速提升,许多全自动化的翻译项目应运而生,熊猫我也把翻译的任务转移到现役的极空间NAS上,“拯救了”我的翻译需求!
项目页

Chenyme-AAVT的功能非常齐全,不仅能通过Whisper模型进行声音识别,还能生成字幕文件,最后通过大模型进行翻译。同时支持音频识别,视频识别和字幕翻译。除了这些,它还可以利用AI直接生成视频的图文博客,并支持声音模拟!项目现在在GitHub开源,地址是:https://github.com/chenyme/Chenyme-AAVT

部署准备

Whisper模型现在已经全面转到本地了,所以本地项目部署我们需要自行下载模型文件,模型下载地址为:https://huggingface.co/Systran
识别模型

这里熊猫用的是极空间Z423旗舰版,因为项目支持GPU和FFmpeg加速,所以模型的选择自然是越大越好了,当然自身设备的性能也要能跟上才行,理论来说性能越高自然识别速度越快,但这也受视频长度影响。
设备性能

模型下载之后我们需要得到config.json、model.bin、README.md、tokenizer.json、vocabulary.txt这几个文件,同时在极空间中新建文件夹model用来存放模型文件,模型的所有文件需要存放在同一文件夹内,最后的目录树规则应该是这样的,model\faster-whisper/xx模型文件夹。
模型文件

项目部署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拉取镜像了,打开极空间的Docker,在镜像仓库中输入镜像名:chenyme/chenyme-aavt。随后直接下载就行,版本选择latest即可。
镜像拉取

整个镜像完整下载下来有7.4G,所以整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如果没有速度可以尝试换一下加速器配置,这里比较推荐docker.1ms.run,稳定好用。
加速器配置

拉取完镜像之后在本地镜像中双击镜像,通用设置这里记得关闭性能限制,同时可以开启核心显卡调用与特权模式,这样方便后续调用GPU加速。
设置

文件夹路径这里,我们新建路径,转载路径为/app/model,本地路径则是我们创建的model模型文件夹。
文件夹映射

最后则是端口,容器端口为8501不可更改,左边本地端口根据自身NAS的端口占用情况来定,有冲突换就行了,默认8501也可以。
端口

所有设置完毕之后点击应用就能启动容器了,这时候查看容器日志,能看到首次使用的登录密码,默认都是chenymeaavt。
容器日志

项目使用

通过极空间的远程访问,我们就能来到项目的主页了,首次登录需要输入验证密码chenymeaavt。主页提供了AI助手,可以在这里问一些使用教程的问题。
主页

侧边栏能看到音频识别、视频识别、字幕翻译以及声音克隆等功能,不过正在使用之前我们还需要进到设置界面设置一些东西。
设置

主页的AI助手也支持模型设置,这里可以更换模型,模型的类型还是非常多的,国际主流的GPT、Gemini与国内的deepseek和kimi等等都支持,同时也可以更换API对接地址。
识别后端

紧接着是识别后端的设置,这里我们选择FasterWhisper - LocalModel,此时项目就会调用我们自行下载的模型,在下方还可以选择GPU加速与VAD辅助,想要精度高可以调整VAD辅助检测。
翻译设置

翻译设置这里往下翻也有非常多的模型设置,同时也支持提示词的添加和修改,如果没有特殊需求,默认即可。
识别设置

点击下方的视频识别,能看到顶部四个选项,分别是视频识别、批量翻译、图文博客以及参数设置,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先检查参数设置,识别模型能看到已经正常加载了。
识别与翻译

再往下能看到翻译设置和字幕设置,这里可以调节字幕的字体与字号。最后则是图文博客的模型选择和一些详细设置了。
视频翻译

这里熊猫选择了一段5分钟的英文短片,首先项目会调用我们下载的模型进行音频识别,这时候的CPU调用大概在28%左右,随后会对字幕进行分离与翻译,这个阶段因为用到的是在线的API,所以并不会占用本地的性能。
日志

最后项目会将字幕文件嵌入视频并生成新的视频文件,这个过程需要用到FFmpeg,此时能看到Z423的CPU调用来到了90%左右,整个过程会因视频的长度来决定生成速度。
视频合成

最后,项目会生成两个预览窗,同时播放原始视频和生成视频,在下方还能看到字幕的预览。
效果展示

音频识别的道理也是同样的,先进行音频识别,在进行字幕生成。图文博客这个功能比较新鲜,项目会提取视频的关键帧与音频文件,最后针对音频和视频关键帧进行AI分析,最后获得一篇符合视频内容的图文内容。
图文生成

写在最后

Chenyme-AAVT 这套方案让视频翻译和字幕生成变得简单和高效,整个体验非常丝滑,无论是日常追油管,还是处理一些需要翻译的外语视频,都能轻松应对,推荐有需求的可以部署尝试。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
尾图

和照片互动?NAS 部署 AI 智能相册,瀑布流+网格双布局!

2025-09-10 18:37:46

NAS、键盘、路由器······年轻就要多折腾,我是爱折腾的熊猫—多面手博主!咱主打的就是一个 “技能不压身,干货不掺水”

引言

虽说借助 Docker,咱们能让 NAS 解锁超多可能性,挖掘出更多 NAS 的功能和用法。但我们回归 NAS 的本质,它说到底就是个存储工具。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存得最多的就是照片和影视资源了。
相册

不过照片终究是静态的,大多时候就只是保存回忆的一种方式。但随着 AI 发展,照片现在能被 AI 驱动成动态场景。那既然 AI 这么厉害,咱能不能直接用 AI 让照片说话呢?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这么神奇的相册 ——Photonix。
开源地址

Photonix 现在在 github 开源,是个新晋项目,中文名叫光影画廊,地址是:https://github.com/li88iioo/Photonix。作者还提供了 demo 让大家体验。不过嘛,demo 里的内容要是截图放出来,估计得打码才行,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去查看。

主要特性总结一下:AI 智能交互强,AI 画中密语沉浸式,自定义提示词多样,异步任务不阻塞,智能缓存降成本。图片管理优,流式加载快,缩略图智能,视频处理全,布局自适应。安全防护好,一键模糊便捷,密码保护灵活,路径校验严,速率限制防滥用。性能优化牛,多库分离,缓存高效,线程并发,索引智能。用户体验佳,PWA 支持离线,适配全端,触摸键盘操作便捷,搜索历史智能。

项目部署

Photonix的作者提供了Dockerfile文件,不过还是的咱们自己构建镜像,所以需要将整个项目文件下载下来,也可以直接打开NAS的SSH端口,通过命令git clone https://github.com/li88iioo/Photonix.git拉取文件。
拉取项目文件

随后回到NAS的文件管理,打开项目根目录,将其中的env重命名为.env,其中development是开发环境使用,默认已经配置好了,直接启动就行,production则需要我们自行去更改其中的内容,内容都有对应的注释。
环境配置

打开NAS的Docker界面,熊猫用的是绿联,支持compose,直接导入根目录中的文件,不过其中的映射和端口等内容需要根据自身环境去更改,其中/opt/photos为照片存放路径,/app/data为项目数据路径。
项目创建

最后点击立即部署,这时候就能看到项目正在构建项目镜像,耐心等待即可。最后项目会生成项目app与redis容器。
项目详情

项目体验

项目启动之后通过绿联的远程访问或者浏览器本地输入都可以访问项目界面,首次会进行图片的加载,需要等待一会儿。在图片完成加载之后就能看到对应的内容了,这次熊猫也是直接把攒劲的珍藏都拿出来了。
项目界面

右上角可进行搜索与设置,点击下方的排列图标可以切换网格与瀑布流布局。点开设置可以看到能设置访问密码,这样能防止珍藏泄露,同时下方有个AI设置。
AI设置

将AI密语的功能打开,输入我们的AI服务地址、key以及对应的模型,保存之后就能和图片进行对话了。
蜜语

打开蜜语功能之后我们再次点击我们想要查看的图片,会发现图片下方多了个一小方框,点击一下,神器的事情发生了,AI会通过识别人物与场景来进行第一人称视角的对话,非常有趣。
AI密语

当然了,该功能也就仅限于此了,并不能真的和“她”进行对话,这就需要作者后续的开发了。

写在最后

该项目出色的点并不在于AI,而是在于瀑布流式的照片存储,界面非常美观,熊猫觉得用来作为收藏照片的地方非常不错,赏心悦目。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
尾图

写作文本的 “神医” 来啦!绿联部署nk Battles,多维评分加建议

2025-09-08 18:20:58

NAS、键盘、路由器······年轻就要多折腾,我是爱折腾的熊猫—多面手博主!咱主打的就是一个 “技能不压身,干货不掺水”

引言

这两天我翻了翻笔记软件,好家伙,突然发现文章总数都 800 多篇了,创作字数也快到千万了。虽说写了这么多,但老实讲,我写过的东西基本不回头看,因为每次再看都能发现好多错别字,或者表达不对劲的地方。在熊猫文章里找错字,都成粉丝们的保留节目了。
错别字

不过最近我也是尽量每次写完都检查两遍,但纯靠人工实在是太慢了。所以我就琢磨着用 AI,好巧不巧,还真让我找到个巨有用的项目 ——Ink Battles。(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Hoshino-Yumetsuki/ink-battles
项目介绍

一个 AI 驱动的作品分析平台,它能用 AI 分析用户上传的文字和图片内容,从多个维度给作品打分,还会给出内容解析和建议,你可以理解为让 AI 做阅读理解,读你写的内容。

项目部署

这次部署用的是绿联 6800 Pro。之所以选择绿联,也是因为我现在大多数 AI 驱动的项目都在绿联上跑着。而且绿联本身也支持本地大模型,再加上有 PCIE 扩展这玩意儿,以后还能外接显卡扩展本地的算力。
桌面

Ink Battles 的作者给了 Dockerfile 文件,不过需要自己构建镜像。所以第一步就是先把项目文件下载下来,解压后放到 Docker 的文件夹里,就像这样哈。
文件管理

这儿得注意,下载下来的.env.example 文件得重命名成.env。而且还得自己建个 compose 文件,源文件里并没有。打开绿联的 Docker,在项目里新建个项目,把下面这串代码输进去,同时把文件目录设成项目的根目录。

version: '3.8'

services:
  node-app:
    # 基于当前目录的Dockerfile构建
    build:
      context: .
      dockerfile: Dockerfile
    # 容器名称
    container_name: Ink-Battles
    # 端口映射:主机端口:容器端口
    ports:
      - "3600:3000"
    # 环境变量配置
    environment:
      - NODE_ENV=production
      # OpenAI 相关
      - OPENAI_API_KEY=sk-xxxxxxx
      # 自定义代理或兼容 Azure 配置
      - OPENAI_BASE_URL=默认为OpenAI地址
      # 指定模型 (可选,默认 gpt-4o)
      - MODEL=gpt-4o
    # 重启策略:容器退出时总是重启
    restart: always
    networks:
      - app-network

networks:
  app-network:
    driver: bridge

代码

这里面端口、API 相关的内容,得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改。有一点要注意,因为这项目得用到图片识别与内容识别,所以选模型的时候,得选支持 Vision 的模型。
日志

最后构建并创建项目,日志出现这样的内容就代表项目成功部署了。

项目使用

通过绿联的快捷访问或者浏览器手动输入IP与端口号就能访问项目了,左边为内容输入界面,支持文本和图片,右边则是评分模式。
首页

评分模式非常多,可以多选,也能单选,还可以不选。一般按照自己内容的形式选就行,比方说常规的测评啥的,选初始门槛、产出编辑、内容特点跟文本法官就成。同时,内容输入那会显示字数统计,不过统计是按字符来算的。
评分

文本内容的评分只支持文字内容,不过实际测的时候发现能解析 Markdown 格式的图片地址,但图片内容不会去分析。满分是一百分,综合战力评分是根据各维度评分和总评算出来的。各维度分了多内容,每项内容也都有对应的分数,还会显示得分的地方和不足的点。
维度评分

最后会有一个作品的概述,可以理解为剖析,同时会有优势亮点与改进建议,不得不说AI分析得还是头头是道的,结论也符合逻辑。
总结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AI在阅读理解这块的确是比我要厉害多了,不过我发现测试下来,鲁迅的文章居然和我的文章分数相差不大,是不是等于我也算是当代“鲁迅”了呢?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
尾图

赛博算命?NAS 上的命理分析平台!八字紫微易经,多模型深度解读

2025-09-06 19:46:27

NAS、键盘、路由器······年轻就要多折腾,我是爱折腾的熊猫—多面手博主!咱主打的就是一个 “技能不压身,干货不掺水”

引言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能用 NAS 来赛博算命,天桥下的算命老先生,每次路过他都说跟我有缘,只需一张就能帮我占卜算卦。这么瞅来我兴许天生就是玩 NAS 的料,注定会有这么一天拿 NAS 来推演我那坎坷的一生。
封面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这么神奇的项目—神机阁,项目名字听上去就非常玄学了。该项目能通过AI进行八字命理、紫微斗数、易经占卜等专业分析服务,且支持多模型,同时得到的结果也会通过常语,方便普通人更好的理解,同时项目整个界面也非常好看,非常正能量,项目开源地址为:https://github.com/patdelphi/suanming,作者也提供了demo供大家尝试。
项目界面

项目部署

项目作者提供了非常清晰的Docker部署过程,不过因为项目的镜像并没有上传到DockerHUB,所以需要我们自行进行项目的构建。这里熊猫以绿联NAS为示例,其他NAS操作流程大同小异,根据NAS环境变通就行。
绿联NAS

打开绿联的SSH端口,随后我这里通过命令cd /volume1/docker来到熊猫NAS中的Docker存放目录,再通过git clone https://github.com/patdelphi/suanming.git,将其项目下载到本地,如果你的NAS没有安装git,也可以直接到项目页下载项目。
拉取项目

随后我们回到绿联NAS中,将项目中的.env.example文件更名为.env,其中的内容涉及到AI的对接地址,key以及模型,按需填写即可。紧接着我们还需要编辑一下compose文件,查看其中的端口、映射,将其根据自身的NAS环境更改。
项目创建

最后创建项目,进行本地镜像构建以及运行容器就行,在容器运行之后,其日志会显示这样的内容,这时候项目也就完成部署了。
日志

项目体验

部署完成咱们就可以正式开始赛博算命了!,整个界面很红,可以看出虽说咱们是个玄学项目,但是界面是非常正能量的!!!
界面

在正式开始赛博算命之前,咱们还需要更新自己的档案,这里需要填写自己的正式姓名、出生年月和时辰,最后则是性别和出生地址。因为这些资料都比较敏感,所以个人建议自部署本地使用。
档案

确定好信息之后我们回到首页点击开始分析,这时候能看到项目一共提供了四项内容,分别是八字命理、紫微斗数、易经占卜与奇门遁甲,每一项也有对应的解释,讲道理,熊猫一个都看不懂。
算法

前两个主要是算命或者运之类的,后面主要是算事物发展和人生的,这里熊猫就只演示一下易经占卜吧!点开之后会有各种问题类型,例如事业、婚姻、财运、学业、家庭等等,选择对应的类别之后还提供了预设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自己输入。
算命

这里熊猫算了一下我的事业,很快啊!就给到了各种信息,但我是一个都看不懂,什么乾坤八卦,完全看不懂,但是可以看到整个内容非常非常的多啊,个人感觉比天桥的老头要靠谱很多,也可以点击右上角下载下来,支持Markdown、pdf以及png长图这几种格式。
卦象

不过,就算看着再靠谱,看不懂那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候再点击右上角的AI解读,AI就能将卦象直接解答,AI会分析卦象的含义,同时给出寓意以及建议,最后还会附上一个卦象的总结,安排得明明白白。
卦象解读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这一套下来的确是比天桥老头靠谱很多,最主要是它不不需要我的钱,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试试,不过还是得说一下,内容仅供参考,不可过分依赖。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
尾图

键盘越粉,打人越狠!当猛男遇上 ATK A87 桃夭粉键盘

2025-09-05 18:32:27

在电竞圈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键盘越粉,打人越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电竞选手的外设啊?据熊猫观察,好多电竞选手都有粉色的外设。像咱们比较熟悉的打野选手 Tian,还有FPX战队的核心辅助刘青松,就特别喜欢用粉色键盘。除了白色和黑色,粉色算是很多人会选的颜色了。我身边就有好几个玩 CS 的大佬,用的都是粉色键盘。
电竞选手

既然电竞选手都用,那我也用,四舍五入我也是半个职业选手了。于是带着这种年头,我上手了 ATK 的 A87 Pro 桃夭,一款 “从头到脚” 全是粉色设计的键盘。
包装

收到键盘就想吐槽一点,键盘都全粉了,甚至接收器都做了粉色处理,可附赠的线居然不是粉色,逼死强迫症系列。不过还好一般都用 2.4G 模式,有线使用的场景特别少,不过还是希望ATK能改进这一点,线材能和配色统一一下。
配件

键盘用的是全粉的套件,键帽也是粉色的透光键帽,第一眼看过去,感觉特别亮眼。套件的粉色比键帽的要淡一点,键帽的粉主要在轮廓上,因为透明的缘故,所以颜色会显得更为突出。
外观

接收器藏在底部的脚架处,且接收器也是粉色的。脚架能三段调节,角度分别是 4.5°、13° 和 17°。我个人挺喜欢 13° 这个倾角,对我平常打字的习惯来说,更合适。
脚架

顶部键盘的功能键唯一做了其他材质,应该是为了隐藏天线之类的,特别考虑了蓝牙以及2.4G的信号接收问题。键盘支持三模连接,也支持MAC和WIN系统切换。
功能区

键帽是原厂高度,既然是透光键帽,那肯定是 PC 材质。跟 PBT 键帽比起来,PC 键帽确实更容易打油,不过 PC 材质摸起来手感更柔和,挺适合长时间用键盘的用户。PC 和 PBT 这两种材质各有优缺点,要是觉得不合适,到手后自己换套键帽就行,一套键帽也不贵。
整体外观

键盘用的是 Gasket 结构,敲击手感和整体稳定性都挺不错。有专门的 PET 声优垫和消音底垫,来优化敲击时产生的空腔声。整体敲起来的声音有点像麻将音,不过会稍微低沉一些。
敲击感

键盘用的是高特的冰蛇轴,轴体是全透的,搭配透光键帽,玩灯玩家狂喜。轴体的触发压力为 40±10gf ,触发行程为 3.6±0.2mm,出厂就带润滑,敲击的时候回弹反馈挺好,用起来特别跟手。
轴体

轴体本身是有导光柱预留位置的。不过轴体和键帽都已经是全透的了,所以导不导光其实没啥太大影响。把灯效打开,视觉冲击非常夸张,感觉是我用过光效亮度最高的键盘,甚至觉得屏幕挂灯都能省了,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
灯效

不过熊猫也发现一个坏处,在晚上环境光暗的情况下,灯效打开之后键帽的键位符就看不清了,如果对键位不熟悉的小伙伴估计要适应一下,或者到手换一下键帽。
暗光场景

键盘内置了 12000mAh 的电池,再加上第二代 SmartSpeed Wireless 无线技术,续航能力和无线连接稳定性都挺不错。作为一款玩灯的键盘,在灯效全开情况下,也能连续用差不多一周。
续航

最后则是熊猫最喜欢的驱动了,讲道理,网页驱动真是个好东西,建议各大厂家都开发支持网页驱动,对于一个有强迫症的人来说,真不想为了一个外设去额外下载一个几乎不怎么打开的应用。
网页驱动

ATK的网页驱动目前已经上线3.0的Beta版,界面支持自定义,同时在一些细节上也更为出色,例如主页能同步键盘与鼠标的配色、 实时显示电量等等。
驱动界面

虽说是网页版的驱动,可功能一点都不缺。常规的灯光设置和改键操作它都支持,像组合键、宏设置这些也都没问题。和常规的驱动应用比起来,没啥区别,不过它胜就胜在方便,光这一点就足够了。
驱动功能

最后,ATK A87 Pro拥有非常多的配色选择,对于不喜欢光污染的选手,也有不透键帽的选择。百来元的价格兼具性能和颜值,各方面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如果对于键盘的颜值和手感都有所追求,但预算不太高,那么ATK的A87 Pro其实算是不错的选择。
尾图

以上便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还算有趣或者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收藏,最后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咱们下期见!
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