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19:08:39
写这个事儿的起因是我在🍠上看到一个帖子问:
一样是帮人类做家务,为什么洗衣机卖得动,洗碗机却卖不动?
改开之后,各种海外家电飞速涌入中国,像冰箱、洗衣机这些,很快就走入千家万户;但跟它们一起进来的洗碗机,却并没有流行开。
我今年装修时,提起洗碗机,也有无数人跟我说那玩意儿没用,然后列了很多理由,什么「麻烦」「不适合中餐」「费水费电」之类的,但我总感觉都说服不了我。
后来我自己把网上能看到的理由都总结下来,抽丝剥茧,一个个研究,最终找到了能说服我的理由。
其实没什么复杂的,就是中国人的厨房太小了。
根据 2021 年奥维云网(AVC)发布的《2021 中国集成厨电发展趋势白皮书》 统计,中国厨房平均面积为 6.1m2。
2024 年,社科院和方太做《家庭中心:中国厨居发展趋势报告(2024)》里也有这个数据:
全国 51.7% 的家庭厨房面积在 5–8m2,14.1% 为 5m2 以下,8m2 以上的只有 34.2%。
不过这份调查针对的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等收入群体,住房空间较为宽敞,100m2 以上的占了 46.1%。
把两份报告结合看,我觉得 6.1m2 这个数据并没有什么问题。然后我们就可以算一下,这个空间有多少能留给洗碗机。
首先,考虑到厨房里还要有烟道、燃气管道这些都要占面积,我就把 0.1m2 分给它们——虽然实际上可能都没这么小。
好,现在还剩 6m2 了。
根据社科院和方太的报告,6m2 大多数应当是一字形或者 L 型。
以一字形布局为例,厨房台面深度通常为 0.6m,过道净宽要在 1.1m 左右,那么厨房长宽约为 3.5m × 1.7m,其中台面的面积应该是 2m2 左右。
厨房台面必备的两样东西:水槽和灶台。它们下面都不能放洗碗机。
燃气灶的宽度大概为 0.6m 左右,小水槽怎么也得有 0.5m,大单槽的宽度通常是 0.75m 左右,应该不能再小了。厨房台面的深度通常为 0.6m,这么一算:
0.6 × [0.6+(0.6~0.75)] ≈ 0.7~0.8m2
那么留给洗碗机的空间就只剩下 1.2m2 左右了,L 型厨房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这也与中金在 2023 年公布的一份研究的结论相符:
以 6m2 左右的 L 型厨房为例,在安置了水槽和烟机灶具之后,消费者往往只剩下安装 1 台嵌入式厨电产品的空间。
嵌入式厨电那么多,这时就得好好考虑一下要装哪个了……
当然,也有台式洗碗机和水槽式洗碗机,但这些洗碗机容积不大,洗不了多少东西,而且也不便宜。使用体验往往赶不上嵌入式洗碗机,很多人「洗碗机不好用」的印象,也是这两种洗碗机留下的。
而且,更要命的是,洗碗机还不能安装到除了厨房之外的其他地方。
像冰箱、洗衣机这些,几乎都可以随意摆放,完全不挑位置。我在北京甚至见过摆在客厅的洗衣机,用盆接水,然后接一根超长的排水管到厕所……
但洗碗机就不一样了,它只能放在厨房,而且往往是需要装修时就预留好,即使是台式洗碗机,也得放到厨房的台面上,接好上下水。
而根据前面的数据,厨房台面面积太小了,就剩下 1.2m2 的面积,你还得煮饭和切菜呢,哪有地方放洗碗机?这个东西使用频率又很高,每次用时接上下水十分麻烦,很容易就落灰了。
我在跟其他亲朋讨论洗碗机的问题时,也有人提出诸如「洗碗机不适合中餐」之类的理由,在我看来也并不成立。
首先,中国人买的美丽废物可不少。
即使现在都没人看电视了,很多人也会习惯在客厅放一台电视,然后为之搭配电视柜、电视墙,还有这两年流行起来的闺蜜机、按摩椅、扫地机器人、跑步机、椭圆仪……哪个占地面积也不小,使用频率可能还不如洗碗机高。
那为什么还有人买呢?还不是因为这些东西不挑地方,有电就行,只要有空位就能放下?客厅放不下就放主卧,主卧放不下就放次卧或者书房,只要房子里有地方,就可以买。
所以,卖不出去肯定不单是因为「不好用」,甚至我觉得这个理由都很值得商榷——洗碗机真的不适合中餐吗?
洗碗机通常要求盘子里不能有食物残渣,然后整齐码放在篮子里。有人据此就说「有这个功夫顺手就都洗干净了」。
不好意思,我还真不那么顺手。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懒惰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阶梯」——懒得洗衣服,就有了洗衣机;懒得晾衣服,就有了烘干机;懒得做饭,就有了外卖、预制菜;懒得扫地,就有了扫地机器人……
这些都是或多或少能给我们省点儿时间的,同理,洗碗机也可以,所以还是那个原因——没地方放且不好放啊。
抛开顺手这个事,洗碗机其实非常适合中餐。
和西餐相比,中餐普遍油大,洗油污恰是洗碗机的强项。 洗碗除油污用的洗洁精通常是碱性,碱性越强,除油效果越好。但是为了保护你娇嫩的手部皮肤,洗洁精碱性也不会很大,只能用小苏打(碳酸氢钠)之类的成分。
但洗碗机就不用考虑这些了,一些商用洗碗块里都直接来氢氧化钠,这除油污效果不是小苏打能比的。
如果以「是否能看到明显的污渍」为洗净标准,那么洗碗机可能确实不如人手。但这都啥年代了?如果以去污、杀菌、消毒为标准,那还得看洗碗机,消毒剂、强碱、高温,哪个都不是手洗能提供的。
中学课本上讲化学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表面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我从未见过人手洗能把碗洗成这样,但洗碗机洗出来的都是这样。
至于洗碗机费水、费电这些理由,网上已有相当多的人做过测试,结论是洗碗机比手洗省水,多用的电也没多少,就算叠加上洗碗块这些,一个月也就一两杯奶茶钱,没多少。
我曾细细观察了一下,跟我说洗碗机「没用」「不好用」的人,基本上都没自己用过。只是听说没用,或者上网看别人说没用,所以也就跟我这么说。
我由此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够判断一件没用过的东西是否有用?
目前我的结论是:那些曾经十分普及,然后销量连年下跌的东西,一定是没用的。 曾经十分普及,意味着普罗大众都有机会用过这件东西;销量下跌,就说明现在大家已经不再需要了。
比如电视,曾经家家户户都有电视,但是后来经过政策一顿瞎改,然后各种娱乐形式兴起,电视销量在我国逐年下滑,直到 2024 年下半年有了「国补」才止跌回暖。这就说明,如今电视之于大部分人和家庭,其实已经没啥必要了,只能算个添头。
此外,像更早的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等等,都能够算在内。这里面有些东西可能会二次复兴,比如自行车,但终究不会达到原来的「必要性」。
而如果这个东西在经历顶峰后,销量开始波动,就说明它恰是生活必需品。比如洗衣机、冰箱这些,家家都有,但更新换代很慢,不会经常消费,所以只能吃存量市场和微量新市场,这样就会导致销量不断波动。
而洗碗机显然不属于这两种情况。洗碗机在中国的销量一直半死不活,远远没达到一家一台的情况,所以其实相当一部分说「洗碗机不好用」的人是没资格说这话的。
我并不想说「人云亦云」这件事本身有多么不好,我更想讨论的是,为什么会出现「人云亦云」这种情况。如今答案也呼之欲出——
还不是因为厨房太小没地方装?
这是我想到的另外一个原因。
想到这个的起因是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提到日本经济发达,但洗碗机也不普及,所以价格并不是人们不买洗碗机的原因。
我记不得当时说这话的人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了,但我当时一下子就想到家庭主妇的问题。
传统中国家庭中,即使男女都有工作,女性往往也要承担起包括做饭、洗碗在内的大部分家务。其他家电,都是服务一家人的洗衣机能洗全家人的衣服,电饭煲焖全家人的饭,冰箱储存全家人的食物,空调能给全家人降温,电视供全家人一起娱乐,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
但洗碗机呢?虽然洗的是全家人的碗,但只有家庭主妇一人能从中获益。那家庭主妇说的话重要吗?
现实就是,太 TM 不重要了,所以当年洗衣机、空调、冰箱、电视这些大家电都流行开了,洗碗机却没有。这应该也是日本人不用洗碗机的原因(之一)。
如今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收入增加,在家中话语权越来越大,社会地位提高,撑起一家的半边天甚至大半边天;而另一边,男性下厨房也越来越常见。两相一结合,自然洗碗机就成为可以拿出来讨论的话题了。
当然,也仅仅是一个话题,因为外卖流行了,直接不用做饭和洗碗,那自然也就没洗碗机啥事儿了。
2024-12-07 13:51:18
好多年前我也想做一个类似的选题,但是被毙了。
终于,有人说清楚了螺丝!
同样作为严肃内容的创作者,我很难理解@智能路障 这种视频需要长达两周的制作周期……
以及,这条视频,就是典型的「假装思考」。
我觉得他跟@老蒋巨靠谱 属于一类人,都是肚子里墨水不多,也没什么深度思考能力,只能靠卖点「假装思考」出来的观点来赚眼球。
比如,为了整顿所谓「乌烟瘴气」的 B 站游戏区环境,这位四百多万粉丝、「2020 百大 UP 主」选择直接在 B 站动态挂人,挂的还是有六位数粉丝的腰部 UP……
而挂人的理由呢,就是对方直播点评了他的视频。怎么,你的视频是什么只有婆罗门才能欣赏的高端消费品吗?
前脚刚说完「乌烟瘴气」,后脚就自己表演了一下什么叫「乌烟瘴气」。
知乎上也有关于这件事的讨论,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眼。
至于他在视频里说商单问题,这个就更跟老蒋差不多了。私以为这俩人都是属于那种商单价值特别低的 UP,其在 B 站的争议度大概不输杨笠吧。
考虑到智能路障做过《尘白禁区》的推广,我觉得他商业价值低也很正常,而且低的原因也并不是他自己以为的那样。
这是 Science 杂志刊载的一篇论文的概述介绍:
美国莱斯大学和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借助猕猴模型发现,30 分钟的短暂睡眠就能显著改善个体的认知行为。在睡眠期间,神经元之间的放电活动趋于同步,清醒之后这种同步模式会迅速改变,变为相对独立放电。这种模式的迅速转变与睡眠后的认知能力提升具有密切联系。
具体来讲:
0 分钟睡眠结束后,猕猴会被指派进行一系列的视觉处理任务,比如分辨前后闪过的图片是否为同一张,这些图片除了出现时间上有间隔,还会经过一定角度旋转来提升难度。与一直清醒的个体相比,30 分钟短暂睡眠可以极大地提升视觉分析和角度区分的表现,并且任务难度越大这种优势就越明显。
但是似乎研究者并没有讲如果超过 30 分钟会怎样。以及我记得这个时间之前是 20 分钟啊?
@晚点LatePost 的一篇深度报道,@阑夕 写了一条「省流」 微博,总结得很到位了。
就我自己的体验来看,字节跳动的豆包真的是能够覆盖我 90% 以上的需求了——毕竟我大部分需求也就是翻译,总结都很少。剩下不到 10% 就是给 Kimi 和秘塔搜索了,ChatGPT 几乎用不上。
别看那帮 AI 博主天天这个炸裂、那个牛逼的,你就看他们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是自己写还是 AI 写就行了……今天的 AI 跟当年的 5G 其实差不多,哪哪都牛逼,除了没啥用外。
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说什么什么人都已经靠 AI 赚钱了之类的。可当年有不少人和公司靠 5G 也赚钱了啊?
至于翻译……如果是自己用,我用的更多的是字节跳动的火山引擎 API 搭配「沉浸式翻译」插件,而非豆包 app;在 LLM 出来之前,我用的是彩云小译,而且续了好几年 SVIP 会员,跟大模型基本上没啥关系。而且我也没觉得 ChatGPT 和豆包翻译的比彩云小译和火山引擎更好。
应该算得上是一篇有趣的小品文,来自田纳西大学的研究者探讨了「扫码点餐」和「试吃」对人们消费意愿的影响。
简单来说,扫码点餐会让你点得更多且更不健康。
说实话,扫码点餐这么多年,我已经基本忘记跟真人点餐是什么样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讨论了很多年。
视频结论比较简单直接,其实背后的原因要更复杂一些,不过作为一条 5 分钟的科普视频,这个深度已经足够了。
看这标题就知道,收藏就行了。我以前也想整理一篇来着,现在看来不需要了。当然,如果你不想去看视频,也可以直接找复旦大学做的「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每年一版。
另外,@大物是也 也做了两条类似选题的视频:
2024-12-05 10:40:07
上周末回家,我看到爸爸在日历上标注了一款「XX 他汀」的药,直接问他:「你咋开始吃降血脂的药了?」
后来和朋友聊起这个事儿,朋友好奇我都没有看到药盒,是怎么判断药效的。我意识到,根据药名判断其针对的病症,是个很实用且很有意思的事,于是决定记录一下。
如果你只是想了解一些常见药名前缀、后缀与针对病症的关系,看这一部分就够了。下面是我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总结的一些常见药物,并不全。
词缀 | 分类与药效 | 举例 |
---|---|---|
~韦 | 抗病毒药 | 奥司他韦(流感病毒) |
~西林 | 抗生素,青霉素衍生药 | 阿莫西林、盘尼西林(青霉素) |
~沙星 | 抗生素 |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 |
头孢~ | 头孢类抗生素 | 头孢拉定、头孢呋辛 |
~他汀 | 降脂药,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 | 匹伐他汀 |
~拉唑 | 胃酸抑制药 | 奥美拉唑 |
~非尼 | 抗癌药 | 维莫非尼(黑色素瘤) |
~利司 | 抗癌药 | 阿培利司(乳腺癌) |
~西利 | 抗癌药(CDK4/6 抑制剂类药物),主要是乳腺癌 | 哌柏西利、阿贝西利 |
~单抗 | 单克隆抗体,免疫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肿瘤与一些自身免疫疾病 | 帕博利珠单抗(抗肿瘤)、贝利尤单抗(SLE) |
~普利 | 降压药 | 卡托普利(短效)、依那普利(长效) |
~沙坦 | 降压药 | 氯沙坦(长效) |
~地平 | 降压药 |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 |
~唑嗪 | 降压药 | 哌唑嗪 |
~鲁司特 | 治疗哮喘 | 孟鲁司特、扎鲁司特 |
~格列净 | 降糖药 |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
~卡因 | 局部麻醉药 | 利多卡因 |
~唑啉 | 治疗鼻塞药物 | 赛洛唑啉、羟甲唑啉 |
首先啊,说一个目前还有用、以后可能没用的规律——
凡是在药名里就写明疗效的药,可以默认没用。
例子太多,我就不讲了。
好,下面我们再聊药名的事。剩下的应该是以化学药品为主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医生在开化学药品的时候,是混用商品名与通用名(也就是上面讲的那些词缀)是混用的,比如「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红药水(汞溴红溶液)」「紫药水(甲紫溶液)」「扑尔敏(氯苯那敏)」这些,都是商品名。但普通人是很难区分商品名和通用名的,于是就很容易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
2006 年,原卫生部出台了一个规定《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生的处方只能写通用名;再后来药监局又要求药企在药盒上,也得区分药品的双名称。
药品的商品名就是药厂自己起的;通用名则是要尽量与外文名相对应,外文名又来自世卫组织,在翻译成中文时,要做到音对应。
而按照世卫组织的要求,这些药物在命名时要成体系,也就是说治疗同一种病,或者主要成分相似的药,外文名的词干往往是一致的。这样在翻译成中文时,就会出现同样词缀的药物治疗相似疾病的情况。
比如抗病毒药物,往往外文名里都会带一个 vir,这个词缀就是 Virus(病毒)的缩写,像抗流感病毒的 Oseltamivir(奥司他韦)和 Baloxavir marboxil(玛巴洛沙韦)、 抗疱疹病毒的 Aciclovir(阿昔洛韦)。
再比如青霉素(及衍生物)类抗生素,由于青霉素原名盘尼西林,是根据英文名 Penicillin 音译过来的,所以现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末尾往往就会带一个 cillin(西林),比如 Amoxicillin(阿莫西林)、Mezlocillin(美洛西林)。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前面才总结出来一份表格。
至于为什么不让化学药也取那些一看就能治什么病的名字……原则上,是根据原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于 1991 年发布的《西药(原料药)命名原则》,其中第二条就规定了:
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 治疗学或病理学的药品名称。
如果你发现,前面那张表格里,你有很多字不认识,或者不确定怎么读,那么恭喜你,是个正常人。
据 2021 年发表的论文《国内西药双名使用形音义考察》统计,如果我们以《现代汉语 3500 个常用字表》为标准,超出字表的都算非常用字的话,那么《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一共有 6886 个化学药通用名,其中有 3738 个通用名中使用了 135 个非常用字,比例超过一半。
所以,不认识也正常。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据另一篇叫《西药英文名称的命名和翻译》的论文,在音译化学药品时:
作为专有名词药名的文字,中文翻译时加上某个偏旁部首,尽量与普通汉字区分开来。 如「-zole」 翻译成「唑 (zuò)」而不用「坐」 , 又如「-done」翻译成「酮」而不译成「同」 。 音译较为方便, 但不能表意。
虽然看上去有点自己给自己找罪受的意思,但普通人这么一看,直觉上就能感受到药品的专业性。正如前面所讲,化学药品的通用名往往需要标示出药理、结构、靶点等等专业信息,涉及到医学、药学、化学等多个学科,再加上又得是音译,就得看着专业才行。
而那些一看就知道能有啥用的药……算了,不多说了。
2024-12-03 10:36:05
众所周知,Mac 电脑的磁盘空间可谓「寸土寸金」,这么多年都是 256GB 起步,根本不够用。而且系统里经常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文件,一个个路径埋得特别深,生怕你能找到它删掉,有些垃圾文件你甚至不知道它们在哪……
于是,就诞生了众多专门给 Mac 做的磁盘清理工具,其中我觉得在「清理垃圾文件」这件事上做得最好的,当属本文的主角 PrettyClean。
PrerryClean 是一款免费的软件,完美支持 Intel 和 Apple Silicon 芯片,新老 Mac 都可以用它。
据这款软件的开发者自己讲,他过去一直用 256GB 的 Mac,时不时就硬盘空间告急,不得不每年花几十刀买另外一款老牌的 Mac 磁盘清理工具。后来就自己开发了这款简单、好用、容易上手的 PrettyClean。
软件官网是 https://www.prettyclean.cc/referral/89fdhG
,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官网免费下载。如果暂时用不上,也可以长按保存、收藏图片,方便以后查找~
说回这款软件。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自己体积小。 安装包只有 6MB,装完后也只有 20MB。要知道,那个号称「装机必备」的老牌 macOS 清理工具 CleanMyMac 安装包需要 120MB,是 PrettyClean 的 6 倍!
作为一个清理磁盘的工具,如果自己占用空间都特别大,显然有点说不过去。
二是扫描和清理速度非常快,且整个过程干净透明,你可以看到 PrettyClean 扫描和清理了哪些文件夹,并且自己选择要删除的文件。
而且,PrettyClean 是只会清理系统和软件运行时产生的缓存文件和日志文件,不会主动清理系统本身无用的文件,比如内置的多语言支持文档。
虽然很多人清理 macOS 垃圾文件时,会把那些系统支持文件也删掉,虽然确实能节省一部分硬盘空间出来,但也会让操作系统变得不稳定,得不偿失,而使用 PrettyClean 清理就不会这样。
最后,PrettyClean 还有个比较独特的功能是,可以扫描和清理 macOS 系统「下载」文件夹中的软件安装包(也就是 dmg
文件)。我自己是经常装完软件后就忘了删安装包,所以觉得这个功能特别好。如果你也跟我一样,那真的可以尝试一下这款只有 20MB 的小工具。
除了清理系统垃圾外,PrettyClean 还能够强力卸载软件,包括软件的配置文件也可以一并清除,但其实能做到这一点的软件很多,倒没有什么特别的。
值得一提的是,PrettyClean 可以扫描与清理一些主流开发工具的编译缓存,比如 node.js
之类的。据开发者说「目前这是市场上唯一支持开发者选项的磁盘清理工具」。
只是我并不是程序员,暂时没有体验这个功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装上试试看~
2024-11-29 18:08:40
这个标题言简意赅,鞭辟入里。虽然自媒体早已进入红海时代,但依然是普通人实现阶级跨越最好的行业。
文章中有一句话:
一个毫无背景和资源的普通人期望自己的创作被人看到,过去所有的一切手段都没有平台算法推荐给予更好的解决。
是这样的。
我和朋友说,做好自媒体其实就是两点:运气好和自己聪明。「运气」就是碰推荐算法,运气好,踩中推荐算法,普通人也有机会一炮而红。
「自己聪明」就是说你得有足够的智力,总结出为什么某一条内容能够踩中推荐算法,从而复制出大量类似的内容。
据我观察,大部分人是不缺运气的,但由于不够聪明,所以很难不断创作爆款。
之前在@王师傅和小毛毛 视频的评论区里,发现过这样一句评论:
王师傅说好吃的一定好吃,毛毛说不好吃的一定不好吃
这句评论非常适合 Omakase。
Omakase,又叫「怀石料理」,源自日本,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菜单,厨子做啥客人吃啥,一般会用所谓的名贵食材或者精选食材来做,所以价格也非常高。
我一直不太能理解 Omakase 这种东西,或者说,中国的「Omakase」可太多了。@王师傅和小毛毛 团队的摄影师「张哥」说「大排档才是中式 Omakase」。
再比如,山东济南本地的烧烤就是类似 Omakase 的上菜形式,客人是没法点单的,师傅烤好一把串后,会挨桌巡场,问客人要不要。写到这,我甚至觉得这是 Omakase 的 plus 版——至少我有选择自己不吃的权利。
以及,我大胆不负责任的推测,日本之所以能诞生 Omakase 这种东西,是因为物产不够丰富,能选的东西太少了,种类凑不齐一本菜单,数量凑不够一盘菜,于是就只能玩这种上菜形式……
又一条@LuvLetter 给@影视飓风 挑错的视频。
有错不可怕,但那个造假的素材属实是让我很意外。不过以我对撸老师的了解,这事儿确实也有可能是他弄错了。
不过视频整体应该没啥大问题,他做测试是真的很认真。以及我真不觉得视频平台降画质有什么问题,以及 YouTube 的模式也并没有很好。此前我曾写过一篇 《或许影视飓风在意的视频画质,真没那么重要》解释了前一个问题,后面的问题,我准备以后有机会单独讲讲为什么说 YouTube 并没有获得很好,以及 YouTube 的观看体验为何远不如 B 站(等国内平台)。
2024-11-25 18:30:22
前几天,「王宝强被举报涉嫌欺诈」这个事儿上了热搜。简单来说呢,就是王宝强在拍《八角笼中》这部电影时,跟「成都恩波格斗俱乐部」聊了个票房分成合作。据恩波讲,双方此前协商,如果电影票房未达到 9 亿,恩波不参与分账;若票房超过 9 亿,恩波要获得 5% 的票房分账。
《八角笼中》最终票房为 22.08 亿,如果按照 5% 的比例分账,恩波应该能拿到大约 1.1 亿的分账。
不过,这只是恩波的一面之词,双方都未公布协议的具体内容。如果按照过往票房分账的条件来看,恩波肯定拿不到 1.1 亿这么多。
首先,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国产影片票房收入,要先上缴 3.3% 的营业税和 5% 的电影专项发展基金(专资)。这部分属于「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 91.7% 才是片方、院线等可以分的钱。
好,现在总票房已经扣去 8.3%,22.08 亿的票房还剩下约 20.25 亿。但这笔钱也不是完全进入王宝强的口袋。
按照电影行业常见的分账标准来讲,院线(就是电影院们)通常会切掉 57% 的「蛋糕」,也就是拿走大约 11.54 亿,再剩下的 8.71 亿才是出品方和发行方们能够拿到的钱。《八角笼中》一共有 5 家出品和发行方,以及 7 家联合出品方。正常情况下,这 12 家公司会按照事前合同约定,分掉这 8.71 亿的票房。
顺便说一句,这 12 家公司里有两家是王宝强的,给演员的片酬、导演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工资,通常也是从这 8.71 亿里面出。
目前,恩波只是说票房超过 9 亿后要分 5% 的票房,但并未明说这 5% 具体是哪部分。如果是扣除营业税和电影专项发展基金后,恩波大概还能获得 1 亿;如果是再扣掉院线分成的话,恩波还能从 8.71 亿中分得 4400 万,也不少;而如果只是跟王宝强的公司分钱,那恩波分得的钱可能就少得可怜了。
这种复杂的分账方式,其实是电影行业的惯例。在这个行业浸淫多年的王宝强,应该是比较熟悉这个套路的。而恩波是影视行业的外行,加上它跟王宝强中间,又隔了一个版权代理方,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我大胆推测,按照电影行业惯用的做账套路,恩波和王宝强分的应该是王宝强两家公司中某一家的收入。这个钱,应该是在扣除税、专资、院线分成,12 家公司分完,甚至是支付掉演员酬劳后,剩下的 5%,恩波很有可能是被中间的版权方忽悠,然后自己糊里糊涂去找王宝强算账了。
其实,恩波格斗俱乐部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别说恩波这种纯外行,就连电影行业内部,也经常算不清楚账。
比如,电影《西游·降魔篇》也闹出过类似的事。当时,电影导演、编剧、投资人周星驰和制作方(之一)华谊兄弟就票房分成分哪部分钱,最终闹上法庭。
按照星爷的说法,双方约定是票房超过 5 亿就分。最终电影票房是 12.48 亿,星爷认为应该分这个钱;而华谊则认为,双方分账应当是自己的收入,华谊一共收入不到 5 亿,因此就不应该跟星爷分钱。
电影是艺术,更是一门大生意。这门生意投资高,风险大,但一旦爆火,票房收入也动辄几十个小目标。
这么大一笔钱该怎么分,在电影诞生后的百余年里,一直是个热门的问题。如今我们这院线和发行方分成的模式,是源于好莱坞。
最早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们玩的是「前店后厂」,一手拍电影,另一手开电影院卖票,这种情况下,收入多少就完全看能卖出去多少票。
但是呢,电影制片厂也并不是完全把握电影院市场,在市面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只开影院、不拍电影的公司。这些公司就只能从电影制片厂采买电影。这时候,电影制片厂就搞出来了「搭售配货」模式:毕竟电影总有好片和烂片,第三方院线想要采买热门电影,就要捆绑购买几部「烂片」。
1945 年,好莱坞五大电影制片厂,以 17% 的电影院数量,赚走了接近一半的票房。
显然,这样下去不行的。1948 年,美国最高法院认定这是垄断行为,一纸裁决让电影制片厂和院线彻底剥离,且不允许电影制片厂打包卖片,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派拉蒙法案》。
至此,电影制片厂与院线分票房的模式大致形成。
而随着电影行业越来越赚钱,想来分一杯羹的人也越来越多。
比如演员们。
最早的电影演员们就是吃一份死工资片酬,有些人的收入甚至完全不匹配其名声。这是因为当年的好莱坞玩的是「大制片厂制度」,演员们都是电影制片厂从小发掘、培养,一份合同买一辈子,人设也是制片厂包装的。像人人皆知的玛丽莲·梦露,就是在第一次婚姻破裂后,得到一份制片厂的合同,摇身一变成为好莱坞的性感神话。
这也使得演员们的话语权逐渐提高。大牌演员可以获得更高的片酬,甚至有机会直接参与分账。比如小罗伯特·唐尼就能从《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的票房中分走大约 5500 万美元。
对于电影制片厂来说,这当然不是个好消息。虽然大家都想把蛋糕做大,赚更多钱,但票房这块「蛋糕」分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能来参与分成的哪个都不是善茬,惹了谁电影都有可能拍不下去。
于是,电影制片厂们一边拍电影,一边又琢磨出来了不少新的赚钱方法。
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娱乐模式先后出现。电影制片厂们也开发出来了票房之外更多的赚钱方法。
比如电视刚出现的时候,电影制片厂就把电影版权打包卖给电视公司。
后来什么录像带、VCD、DVD、付费电视频道、流媒体纷纷出现,电影制片厂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什么流行卖什么,库存电影越多,卖版权就卖得越爽。
再后来,IP 模式崛起,电影制片厂们又开始卖 IP 周边和玩具,钱简直不要太好赚。
而且,以上说的这些钱都是衍生收入,并不是票房,因此往往也不需要跟院线分账,收入全是自己的。因此也就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电影票房没怎么赚钱,甚至还赔着,分账收入遥遥无期,唯独电影制片厂靠着衍生收入,赚得盆满钵满。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好莱坞会计学」诞生了。一部实际大赚的电影,能在好莱坞会计精妙的做账技巧下,变成赔掉裤子的生意,从而减少电影制片厂与演员,以及其他参与方分钱,把大部分收入留在自己的口袋里。
比如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明明每部都大卖,但华纳的会计们算盘一打,噼里啪啦算完后,发现还亏了好几个亿……自己还亏着,自然也就不用跟其他人分钱了。
可以说,在好莱坞,电影不是艺术,「做账」才是。
作为全球电影工业最发达的好莱坞,像做账这种特殊的玩法还有很多。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读这本《好莱坞电影经济的内幕》,里面详细讲述了好莱坞的做账方法和资本操作,破解流量明星幕后的金钱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