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00:00:48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白露 (White Dew),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莲》元·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初秋》唐 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25-09-01 00:00:00
9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九个月,是小月,共有30天。
2025-08-29 12:00:20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又叫乞巧,农历七月初七,原为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灵巧的女儿节。因为下半年的公众假期比较少,近几年被商家鼓吹为中国情人节来创造商机。
2023年 | 8月22日 | 星期一 |
2024年 | 8月10日 | 星期五 |
2025年 | 8月29日 | 星期四 |
2026年 | 8月19日 | 星期二 |
2027年 | 8月8日 | 星期六 |
2028年 | 8月26日 | 星期五 |
2029年 | 8月16日 | 星期三 |
2030年 | 8月5日 | 星期天 |
2031年 | 8月24日 | 星期六 |
2032年 | 8月12日 | 星期三 |
迢迢牵牛星 佚名 〔两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025-08-23 00:00:00
处暑(End of Heat),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热将尽。处暑,已到了高温天气“三伏”之“末伏”,气温不会异峰突起。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明·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处暑》宋·吕本中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处暑后风雨》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立秋》明代: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2025-08-15 18:18:00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截至2010年8月 2017年7月 2023年5月 2024年9月 2025年7月,中国已有整整40 52 56 59 60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41项,自然遗产15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5项。 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拥有世界遗产。
1.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2.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去过两次
4. 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5.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6.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北京的和沈阳的都去过许多次
7.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去过3次
8.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去过两次
9.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0.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去过两次
11.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12.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13.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14. 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
15.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6.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17. 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去过许多次
18.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19.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20.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21.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22. 福建省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24.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25.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2000.11 文化遗产、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 2003.7、盛京三陵(辽宁)2004.7
去过许多次
26.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27.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28. 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29. 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2003.7 自然遗产
30. 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7.1 文化遗产
31. 澳门历史城区 2005 文化遗产
32.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7.12 自然遗产
34. 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7.6.27 自然遗产
去过云南的和贵州的
35.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007.6.28 文化遗产
36. 福建土楼 2008.7.7 文化遗产
37. 江西三清山 2008.7.8 自然遗产
38. 山西五台山 2009.6.26 文化遗产
40. 中国丹霞地貌(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族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2010.08.01自然遗产
4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2011年 文化遗产
42. 元上都遗址 2012年 文化遗产
43. 澄江化石地 2012年 自然遗产
44. 新疆天山 2013年 自然遗产
45. 红河哈尼梯田 2013年 文化遗产
46. 大运河 2014年 文化遗产
去过其中好几处,例如:扬州高邮段
47.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2014年 文化遗产
48. 土司遗址 2015年 文化遗产
49. 花山岩画 2016年 文化遗产
50. 神农架 2016年 自然遗产
51. 青海可可西里 2017年 自然遗产
52. 厦门鼓浪屿 2017年 文化遗产
好像去过3次,最后一次是2014年
53. 梵净山 2018年 自然遗产
54.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2019年 自然遗产
55. 良渚古城遗址 2019年 文化遗产
56. 泉州 2021年 文化遗产
57.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2023.9 文化遗产
58. 巴丹吉林沙漠 2024.7 自然遗产
59. 北京中轴线 2024.7 文化遗产
去过许多次
60. 西夏陵 文化遗产
最后推荐一个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网站,可以看到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巨长无比。
2025-08-07 00:00:00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the Beginning of Autumn),也称七月节,二十四节气过半,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下一个节气是 处暑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
《立秋》[南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夕有怀梦得》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立秋》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六月十三日立秋》宋代: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立秋》明代: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