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00:00:00
这次杭州之行,是补完年假的随性决定。既不是旺季,也不是周末,只想在初冬换一座城市走走看看。
目标放在了杭州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与良渚古城遗址。
除去北京这种“世遗大户”,中国还有3个拥有3处世遗的城市(杭州,上饶和洛阳)。前几天还做了世界遗产的攻略。为了清掉年底最后几天的年假,这一次我选了出行最为便利的杭州。
避开了从众的西湖(毕竟去过太多次了),这次我的目标非常明确:京杭大运河与良渚古城遗址。两天时间,两处世遗,一场由 AI 辅助规划的行程。
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由南至北贯穿 7 省市、23 座城市,全长超过 2700 公里,各段风貌差异很大。我以前陆续走过其中几个片段:天津的三岔河口、江苏高邮段,扬州段,以及苏州段。
杭州段的重点主要集中在 拱宸桥一带,包括拱宸桥本身、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大兜路、小河直街等区域。这里既有老街巷的气息,也能看到运河历史与城市生活交织的样子,是整个大运河系统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段。
周一上午从上海南站出发。地铁半小时多一点便到车站,周一的南站安静得有些出乎意料。C411 列车 11:36 抵达杭州,天气晴朗,空气里有点初冬的凉意。
出站后直接前往水上巴士 1 号线起点站濮家码头,吃了简易的午饭,又等了10来分钟,就登上了渡船。虽说是淡季工作日,中午这班船始发站依然涌上了五六十人,直接把靠窗的位置都占满了。虽然第二站只有3,4人上船,但到了第三站武林门船上的位子就完全坐满了。
票价三元,船行四五十分钟。窗外的运河水被微风推成碎亮的纹理,两岸时不时飞起几只白鹭。这风景说不上惊艳,但那份从容与性价比,绝对值得。
我在信义码头提前一站下船。这样便可以沿着河边一路散步,不用走回头路。从大兜路到小河直街,再到桥西历史街区,午后的街巷显得温和,行人不多,没有刻意营造的喧闹感。再往前走便是拱宸桥。桥上望出去,是熟悉的大河景色,让我想起两个月前在南宁赣江边看到的景象,仿佛在不相关的城市里复制出了一种相似的宁静。
大运河博物馆因周一闭馆而没有进入,但也因此,这一段景区显得安静。步行基本替代了所有的交通工具,一天走下来超过两万四千步。
告别运河,从拱宸桥步行到附近的地铁大运河站,乘 5 号线前往三坝巷。酒店就在地铁旁,位置方便,周边一般,是 DeepSeek 推荐的,但也算过得去。
晚上预约了浙大紫金港校区。工作日晚间 19:00–21:00 对外开放,从东门走到南门,直线也接近三公里。冬夜里的校园不显冷,灯光柔和,路边的共享电单车成片停放着。没有特意去某个景点,只是在校园的道路上缓慢走过去,用步伐的节奏感结束这一天。
前一天走得多,夜里睡得出奇地好。早上醒来已是快八点了,许久没有在旅途中睡得如此踏实。九点准时退房,坐地铁 5 号线前往良渚终点站,在附近吃了简单的早餐,然后换滴滴。十点整抵达良渚博物院。
周二的博物院人不多。良渚文明的展品虽没有浩大的规模,但内容精炼,结构分明。玉器、祭祀体系、稻作文明、城址构造……每一块拼图都在诉说着五千年前的辉煌,整体给人的感觉相当完整而有力量。大约一个小时,我便顺着展线走到了尽头。
离开博物院后,步行前往两公里外的国家版本馆。导航推荐的“良渚文明绿荫步道”让这段路变得非常惬意。道路安静,树影轻落,是那种“可以专心走路”的路径。若是有共享单车,骑行过去应该会更理想。
国家版本馆的建筑比展品更有记忆点。整体布局庄重,结构干净利落。进入之后随意参观了一圈。展厅并不算多,可能仍有部分在布展,但建筑本身已经足以构成一趟短短的观赏体验。
中午从版本馆打车前往良渚遗址公园。遗址公园的尺度大得惊人,视野极度开阔。进园就买了观光车票,淡季工作日的好处再次显现:不用排队,随到随上。听说节假日每站上车都要等一小时,肯定会影响体验。
虽然真正的考古遗址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不容易看出深意,但公园里 “一眼望不完”的竹林、开阔的地势、轻微的风声,都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安定感。
午饭在南城墙附近的“外滩 5 号”。餐厅的名字很高大上,其实价格还算承担得起。随便吃了份简餐,简单却充足。
观光车的几个站点中,我对雉山印象最深。山体不高,却有一种静默的存在感。加上今天人少,走在竹林间时有种被整个空间温柔包裹的感觉。除此之外还去了南城墙、大帽山和反山王陵。如果时间充足,每一站都值得停一会儿,不赶时间地多走几步。
时间被火车倒逼得有些紧。为了赶上 15:50 的返沪列车,我大约在 14:10 从西门离开,打车前往良渚地铁站。再乘地铁到杭州东站地铁出口时已是 15:25,本以为要改签。关键时刻请教了小红书的 AI,没想到路线指引异常精确,从下车的位置到电梯、到闸机、再到星巴克与 10 号电梯,无一差错。最终仅用十分钟便抵达检票口,还提前两分钟到。两天的旅程在这样的节奏里悄悄画上句号。
这两天的行程并不算长,却意外充实:一个看见大运河冬日平静的下午,一个读懂良渚文明的上午,一段在竹林里慢走的午后。杭州这座城市,总能在不经意间,让人重新获得一种安定的感觉。良渚尤其如此——很值得下次带家人再来一次。

2025-11-22 00:00:00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小雪(Light Snow),每年约从11月21日至11月23日起开始,气温较之前下降,黄河以北区域温度逐渐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夜冻昼化,雪量则由小而大。



小雪十月中(唐•元稹)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小雪(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冬景(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沁园春.小雪 (宋.陈睦) 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 念翠鬟双耸,舞衣半卷,琵琶催拍,促管危弦。 密意虽具,欢期难偶,遣我离情愁绪牵。 追思处,奈溪桥道窄,无计留连。 天天。莫是前缘。 自别后、深诚谁为传。 想玉篦偷付,珠囊暗解,两心长在,须合金钿。 浅淡精神,温柔情性,记我疏狂应痛怜。 空肠断,奈衾寒漏永,终夜如年。

2025-11-07 00:00:00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立冬(Beginning of Winter),是冬季的起始。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宋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早冬》唐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2025-10-30 00:00:00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重阳节也是敬老节,人们会在这一天探望长辈,送上祝福和礼物,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关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 (元)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2024年 | 10月11日 | 星期五 |
| 2025年 | 10月30日 | 星期四 |
| 2026年 | 10月19日 | 星期一 |
| 2027年 | 10月9日 | 星期六 |
| 2028年 | 10月27日 | 星期五 |
| 2029年 | 10月16日 | 星期二 |
| 2030年 | 10月5日 | 星期六 |

2025-10-23 00:00:00
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降 (First Frost),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 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 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八声甘州》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2025-10-20 09:00:00
我原以为世界遗产是按山川、湖泊这样的景观来分,其实 UNESCO 有一套更专业的官方分类标准。
自然遗产的评判,聚焦地球演化与生物保护:
文化遗产,必须至少满足以下一项标准。
| 类别 | 价值标准 | 代表遗产1 | 代表遗产2 |
|---|---|---|---|
| 自然遗产 | (vii) 超凡自然美景 | 黄山 | 九寨沟 |
| 自然遗产 | (viii) 地球历史的杰出范例 | 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林) | 泰山 |
| 自然遗产 | (ix) 生态与生物演化过程的典范 |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 武陵源(张家界) |
| 自然遗产 | (x)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 |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
| 文化遗产 | (i) 人类创造力的天才杰作 | 莫高窟 | 云冈石窟 |
| 文化遗产 | (ii) 文化交流的见证 | 澳门历史城区 | 鼓浪屿 |
| 文化遗产 | (iii) 已消逝文明的独特见证 | 殷墟 | 西夏陵 |
| 文化遗产 | (iv) 建筑或规划的杰出范例 | 故宫 | 平遥古城 |
| 文化遗产 | (v) 传统人地关系的典范 | 杭州西湖 | 苏州古典园林 |
| 文化遗产 | (vi) 与重大思想、信仰或事件直接关联 | 大运河 | 五台山 |
以下为我从上海出发,尚未造访的18处中国世界遗产,按旅行难易度排序(易→难):
| 序号 | 遗产名称 | 地点 | 交通情况 | 旅行配套 | 适宜季节 |
|---|---|---|---|---|---|
| 1 | 良渚古城遗址 | 杭州 | 🚄 高铁30分钟到达,地铁直达景区入口 | ✅ 成熟,适合半日或一日游 | 四季皆宜,夏季注意防晒 |
| 2 |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 江苏盐城 | 🚄 高铁2小时,有专线接驳 | ✅ 交通便利,平原舒适 | 春秋鸟类迁徙季节最佳 |
| 3 | 澳门历史城区 | 澳门 | ✈️ 上海直飞,步行或公交游览 | ✅ 景观集中,紧凑易行 | 四季适宜,避开重大节假日 |
| 4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 北京 | ✈️ 飞北京或🚄 高铁,再换乘公交 | ✅ 半日游,适合顺路行程 | 春秋较适宜 |
| 5 | 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 四川 | ✈️ 上海飞成都,再高铁1小时 | ✅ 住宿餐饮全,适合多日游 | 春秋气候佳 |
| 6 | 庐山风景名胜区 | 江西九江 | 🚄 高铁4小时,换乘巴士 | ✅ 山顶住宿多,适宜避暑 | 夏季避暑,冬季观冰雪 |
| 7 | 福建土楼 | 漳州/龙岩 | 🚄 上海至漳州约5.5小时 | ✅ 土楼文化集中,体验深度 | 秋冬晴好季节 |
| 8 | 五台山 | 山西忻州 | ✈️ 飞太原,长途车入山 | ✅ 佛教名山,设施完善 | 夏秋最佳 |
| 9 | 梵净山 | 贵州铜仁 | 🚄 高铁6小时,再转交通 | ✅ 近年开发,索道步道完善 | 春秋适宜 |
| 10 |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 广东江门 | ✈️飞广州/深圳+高铁汽车 | ⚠️ 景点分散,自由行需规划 | 秋季光影最佳 |
| 11 | 红河哈尼梯田 | 云南红河州 | ✈️ 上海飞昆明,再包车翻山 | ⚠️ 山路多,客栈丰富 | 11月至翌年3月灌水期 |
| 12 | 土司遗址 | 湖南永顺 | ✈️ 飞张家界或铜仁,再转车 | ⚠️ 遗址分散,规划重要 | 春秋温和 |
| 13 |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 吉林集安 | ✈️ 飞长春/沈阳+高铁长途车 | ⚠️ 交通班次稀少 | 夏凉冬寒 |
| 14 | 元上都遗址 | 内蒙古锡林郭勒 | ✈️ 呼和浩特或乌兰察布包车 | ⚠️ 设施简单,适合历史爱好者 | 夏季草原佳 |
| 15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 云南澜沧 | ✈️ 飞西双版纳/普洱+汽车盘山 | ⚠️ 新晋遗产,配套建设中 | 春秋茶季 |
| 16 | 巴丹吉林沙漠 | 内蒙古阿拉善 | ✈️ 飞银川或阿拉善左旗,越野车 | ⚠️ 需专业团,游客限制 | 秋季凉爽 |
| 17 | 西藏布达拉宫 | 西藏拉萨 | ✈️ 直飞拉萨,需高原适应 | ⚠️ 门票预约限流 | 春秋舒适 |
| 18 | 青海可可西里 | 青海 | ✈️ 飞西宁/格尔木,青藏公路远观 | ❌ 禁止游客进入核心区 | 夏季路况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