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johnbens修改

正在做跨境的古典品牌营销人| 个人投资者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johnbens的 RSS 预览

OneKey Pro 硬件钱包 & OneKey Lite 备份卡

2025-10-07 14:05:26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OneKey Pro 硬件钱包 & OneKey Lite 备份卡

最近开始严肃研究和参与 Web3 的投资和交易。除了测试执行交易策略外,资产安全的管理也很重要,所以花了不少时间研究硬件钱包。

一方面我们家风格的确比较谨慎,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可以挥霍在安全事故上。

其次回想过去,因未知而产生的有关安全性的恐惧也是阻碍我们早早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想通过这次学习研究来打消这方面顾虑。

OneKey Pro 硬件钱包 & OneKey Lite 备份卡

经过各方面比对,最后选择了 OneKey Pro + OneKey Lite 的方案。

其实硬件钱包领域选择并不多,首先能过颜值这一关的就是 Ledger 和 OneKey 了。OneKey 是由来自中国的团队创建的品牌,不论是网站还是产品外观设计上都非常在我的点上,小巧精致。

OneKey Pro 硬件钱包 & OneKey Lite 备份卡

其次触发我认真研究 OneKey 的一个原因是它们的产品支持 Fido2,因此除了硬件钱包外,设备还可以用作其他平台软件的验证器来使用。

当然 Ledger 的产品在设计力上我认为是更胜一筹的,但最后没有选择的主要原因有 2 个:

  • Ledger 价格还是略微有些贵。
  • Ledger 不是开源的,提供云备份恢复的服务,这和助记词永不触网的原则又似乎有冲突,这里面的黑盒还是让我感觉不安。
OneKey Pro 硬件钱包 & OneKey Lite 备份卡

虽然是在 Shopify 独立站购买,但是 OneKey 在台州有国内仓库,发货也非常快,隔天就能到上海。

到手后从包装,到印刷品,产品都非常符合想象,质感很好,开机后花几分钟就可以创建好新钱包,并且与手机绑定。

OneKey Pro 硬件钱包 & OneKey Lite 备份卡

OneKey Pro 支持用 Passphrase 创建隐藏钱包,这样做有 2 个好处,一个是同样能实现多个钱包资产分开管理的效果,但又不像多套助记词那样管理起来非常麻烦。

其次 Passphrase 有更高安全性,哪怕主助记词泄露或者被破解,只要没有获得 Passphrase 密码那也无法进入隐藏钱包,因此助记词所直接对应的主钱包可以用来做虚晃一枪的“防火墙”,存一点小额资金,而大部分资金都存在由 Passphrase 对应的隐藏钱包中。

OneKey Pro 硬件钱包 & OneKey Lite 备份卡

在整个配置过程中,我还是产生了些疑问,也发在了 X 上,很快得到了团队成员的反馈。而这也是我非常喜欢 OneKey 的一点:非常开放,有问必答,愿意交流。

助气词备份方面,除了一份手抄版之外,我还使用了 2 张 OneKey Lite NFC 加密卡。为什么是 2 张呢,一方面是我希望进行异地存储,另一方面,OneKey 官方经销商的有赞店铺里 Lite 有买一送一活动,那就先薅为敬了。

OneKey Pro 硬件钱包 & OneKey Lite 备份卡

整个备份过程非常方便丝滑,先校验一遍助记词,然后设置好 NFC 备份卡密码,再备份助记词就完成了。

至此我也算完成了踏入 Crypto 的第一步,作为差生文具多的装备党来说,这个方案完成后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钱包有了,那钱在哪儿呢?

最后如果你也对 OneKey 的产品感兴趣,欢迎访问链接 或使用邀请码:43M4P6 获取 95 折。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你对我的创作进行打赏。
  • 你的订阅、评论并分享给好友❤️,也是对我很大的支持及帮助;
  • 你也可以访问网站介绍📑,更好了解我及这个网站。
  • 如果不喜欢,希望你留下建议,并分享给你讨厌的人😜。
订阅我们

能做“复杂而不难”的事

2025-09-17 19:30:47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让资产自由流动起来 |假设检验
在微观层面打破货币的“不可能三角”
能做“复杂而不难”的事
能做“复杂而不难”的事

在上一篇内容「让资产自由流动起来」发出后不久,美港股投资圈就发生了一个“大新闻”:盈透证券 IBKR 收紧了对中国地区用户的审核,要求中国国籍,新注册的用户,提供在内地之外的居住或工作证明。

能做“复杂而不难”的事

可以说中国大陆投资者本身就在“Hard 模式”,而这种局面在可预见的未来只会愈发严峻。

而哪怕过去几年美港股账户,银行卡开户的风潮很盛,新闻一出身边还是有不少人抱怨没来得及开户,紧张是否还有机会,这引出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许多人无法做“复杂而不难”的事,严重缺乏行动力。哪怕是按部就班根据流程、计划执行的能力。也许可能的原因有:

  • 懒惰
  • 缺乏时间
  • 缺乏能量精力
  • 把“复杂”直接和“难”画上等号,给自己增加心理障碍。

我不在此深入讨原因——这是每个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篇内容想讨论的是:为什么我们应去做“复杂但不难”的事,尤其在资产管理与投资中。

大部分人不做

是的,这个理由看起来非常荒诞,但很真实。投资并非“聪明人的游戏”,而是执行者的游戏。多数人输在不去执行,而不是没能力。

而我们的优势就来自于此:去做那些大多数人明知可行却从未去做的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 开立香港/美国证券或银行账户,搭建跨境资产通道,就可能让你领先 90% 甚至99% 的人。
  • 长期坚持定投 SPY 或全球指数基金,往往就能跑赢多数在 A 股短线搏杀交易的散户。
  • 养成早睡早起、合理饮食并定期体检,会显著提高健康与长寿的概率。

少数人选择行动,多数人选择拖延;优势往往属于前者。

Just Do It

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相信:最有价值的能力不是聪明,而是把想法付诸行动的能力。聪明或许是天赋,但执行是可被选择与训练的。是否能迈出第一步,决定了你能否走完那一万步。

能做“复杂而不难”的事

“复杂但不难”的事,就是锻炼执行力的最佳起点:流程可拆解、步骤可复制,本质上并不困难——关键是是否愿意开始。

而且这类事情带来的正反馈确定性很高,完成了就是完成了,成就感随之而来。除了即时的正反馈,还有可能随时间而产生复利。

我们都听过这个段子:

一个人每天都在祈祷:“上帝啊,请让我中一次彩票吧,我真的需要这笔钱。”
日复一日,他跪拜、祈祷,却始终没有结果。
终于有一天,上帝忍不住了,愤怒地对他说:
“孩子,我也想帮你,可你至少得先去买张彩票啊!”

数年前我开始行动,也是有一天突然意识到我和太太总在说:“早知道当时买苹果的股票”,“早知道当时买特斯拉的股票”,但我们甚至连个股票账户都没有。

Talk is Cheap.

再也不想做嘴炮王者的心态,让我开始从这些复杂但不难,有反馈,有收益的事开始,逐渐锻炼自身的执行力。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最后这一点,我觉得同样是对「让资产自由流动起来」内容的一个补充。

之前看过一部 Netflix 推出根据现实故事改编的短剧《Inventing Anna》/《创造安娜》。除了 Julia Garner 的颜值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女主对「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这个金句的真实演绎。

能做“复杂而不难”的事

事实上到最后一步如果女主真的成功,那这一切就是白手起家,美国梦最生动案例而不是一个惊天骗局了。

能做“复杂而不难”的事

但这个故事还是带给我很多启示。自信先于行动,很多时候,你并不是因为确定自己能行才去做,而是因为开始做了,才逐渐变得确定。

我们都希望追求生活上/财务上的自由。那就不妨先“假装成为”那些已实现自由的人:站在他们的位置,观察他们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管理资产,然后复制可行的行为。

因此每当有家人朋友问我“就这么点资产,XXX 这样做有必要吗?”我都会告诉他们: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所有决策不应由“麻烦”或“是否必要”来驱动,而应以“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为准。

慢慢的也许有一天,我们现在假装的,努力才能有的行为和生活会成为我们的习以为常。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你对我的创作进行打赏。
  • 你的订阅、评论并分享给好友❤️,也是对我很大的支持及帮助;
  • 你也可以访问网站介绍📑,更好了解我及这个网站。
  • 如果不喜欢,希望你留下建议,并分享给你讨厌的人😜。
订阅我们

内卷的“猜疑链”

2025-09-10 18:00:23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内卷的“猜疑链”

最近用微信读书在上下班的路上把三体完完整整的听了一遍。再一次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大刘在这 3 部作品中的每一个科幻点子都有很大的延展玩味空间,顺着脉络想象下去都非常有趣。

之前的内容中,我说过如今的内卷像是一种囚徒困境,或者剧场效应。然而这种现象用“猜疑链”解释,也完全说得通。

商品越来越多,购物越来越难?我想聊聊消费与品牌 | 假设检验
当狂躁随着经济增长一同冷静下来,狂欢过后,我们会开始思考:在更稳定,节奏更慢的社会,我们要如何生活?我们的欲望、目标、情绪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
内卷的“猜疑链”

面对下面的情景:

  • 持续温和通胀:收入提升 - 物价提升 - 产品服务更好 - 支付意愿提升
  • 持续通缩:收入下降 - 物价下降 - 产品/服务越来越差 - 支付意愿降低

如果我们是抽离现实的,站在上帝视角,那我相信每个人都非常容易做出选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但这需要全社会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而如果无法构建足够的信任和彼此的理解,那么“猜疑链”就会建立:

虽然我们口头都说不内卷 - 但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真的不内卷 - 我也不知道别人是否相信我真的不内卷 - 我也不知道别人是否知道我是否知道他们真的不内卷

只要有一个人打破了信任,开始率先抢跑内卷获利,那又势必引发连锁反应。国人非常习惯于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最终导致大家在内卷的路上越走越窄。这一块我们在之前的内容中已经详细解释过了,就不再赘述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近似科幻的画面:5 月份才约谈各个平台反内卷,转眼间这个闪促,那个闪购就开始了。

这种行为是非常虚伪的,打着为社会发福利的名义去压榨社会,长远看只有平台获益(这一点,我想在之后的一篇长文中详细解释讨论)。

但用户的确非常容易被这样的虚伪所欺骗,一次又一次。哪怕他们的手法从未改变,还是熟悉的味道。就拿外卖来说,更便宜,更快就是平台眼中的更好,全然没有食品安全的考量,明厨亮灶这个词似乎也在远离我们。卷到现在的后果就是我在叫外卖时,除了有实体店的,我去过的品牌外基本都不敢点,选择少的可怜。

就像三体中针对“功利主义”和“道德主义”的探讨,我们也面对着“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选择:

  • 选择“功利主义”,那就是“去他球的大环境,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你卷我也卷,先赚一波再说,大不了跑路”。
  • 选择“理想主义”,那就是“放眼长远,做难而正确的事,但又真切的要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模糊的未来”。

当然,现实与三体不同,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发动“黑森打击”让“作恶者”或者“异己”消失。但幸运的是,我们面对的终究不是一个决定生死的抉择。

每个人的消费与行为都在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而每个人也最终会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你对我的创作进行打赏。
  • 你的订阅、评论并分享给好友❤️,也是对我很大的支持及帮助;
  • 你也可以访问网站介绍📑,更好了解我及这个网站。
  • 如果不喜欢,希望你留下建议,并分享给你讨厌的人😜。
订阅我们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2025-09-05 18:30:42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本文原文发布于我的投资交易分享网站:「长牛笔记」

投资与交易需要我们关注获取许多信息,但我们的精力并不足以覆盖全部内容,而且许多内容有效性并不高,因此快速对内容总结,判断是不是值得投入时间查看就很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搭建 n8n 工作流实现追踪 youtube 博主,并自动获取最新内容,提取核心思想,并推送到邮箱。demo 邮件如下: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这篇文章我们分享如何实现这一点:

什么是 n8n

n8n 与 Dify 类似,是个开源自动化工具,通过可视化拖拽连接不同应用,让数据自动流转。 比如自动发邮件通知、同步订单信息或汇总报表,无需编程即可搭建工作流,数据完全由自己掌控。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搭建 n8n 和 Dify,可以阅读下面 2 篇文章: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工作流搭建

要实现这个效果,其实并不复杂,主要需要以下几步:

  • 通过 RSS 模块订阅 Youtube 账号
  • 通过 API 抓取 Youtube 视频字幕
  • 使用语言模型对字幕进行整理
  • 对语言模型输出的内容进行格式调整
  • 嵌套到邮件模板,并进行发送

整个流程的节点如下: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RSS 模块

我们进入 n8n 面板之后,通过右键“add node”或者右上角的“+号”按钮都可以调出模块界面,搜索 RSS 后会得到 2 个结果,差别如下: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 RSS Read - 单纯读取当前 RSS 最新内容,可能反复读取同一条内容。
  • RSS Feed Trigger - 由 RSS 更新触发,每次读取都是最新内容,不会重复读取。

RSS Feed Trigger 更符合我们的需求,把它添加到画布,将链接添加进去即可。Youtube 频道订阅链接是:

  • https://www.youtube.com/feeds/videos.xml?channel_id=这里填写需要订阅的频道 ID

频道 ID 在频道介绍界面,最下方“分享频道”按钮中可以获取。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一切配置正确后,如果触发这个节点,那么返回结果如下: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API 字幕获取

下一步,我们通过一个新节点来获取 Youtube 视频字幕。因为 API 只能抓取而无法生成字幕,因此对能够订阅的博主有一定限制,要么博主本身会上传字幕文件,要么他开启了 Youtube 自动生成字幕功能。

我使用的是 Supadata,它的优点是每月有免费额度,可以抓取 100 条视频字幕,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用量了,同时官方提供 n8n 节点,配置起来也比较方便:

  • 配置 Supadata 的 API 密钥
  • 选择来源为“youtube”
  • 选择操作为“获取字幕文件”
  • 最后配置 RSS 抓取的视频地址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完成上述设置后,我们就可以从 Youtube 视频中抓取字幕文件了。

AI 总结

下一步我们将抓取的字幕文件投喂给 AI 进行总结,n8n 集成了大量语言模型,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我们在这个环节需要完成几个配置:

  • 输入 API 密钥
  • 选择要使用的语言模型(我目前在用的是 GPT-4.1 Nano,因为价格非常便宜)
  • 填入内容总结的 Prompt 指令
  • 将前一个节点获取的 Transcript 文本配置到 Prompt 中。

在这里需要注意,如果后续想要通过邮件发送,那必须要让语言模型按照固定的 JSON 格式来输出,方便进行格式调整。

格式调整

接下来我们使用一个“Code”节点来将语言模型输出的内容转化成 html 格式,实现区分大标题,小标题,板块内容和标签等内容。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喜好来进行格式设置。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邮件发送

最后我们使用一个“邮件发送”节点来完成发布。在这里我们需要:

  • 配置邮箱账号的 SMTP 信息
  • 配置发件人及收件人
  • 导入 html 代码,我们可以直接发送前面生成的代码。但如果想要美观一些的话,也可以用类似 Postcard 这样的工具生成邮件的 html 代码,再把我们前面生成的内容代码置入进去。
用 n8n 追踪你喜欢的 Youtube 博主

启动上线

完成全部配置后,我们只要将这个工作流激活,就可以定期收到总结邮件通知了。不知道这个内容对你是否会有帮助呢?由于 Substack 不允许上传 json 格式的文件,因此如果你想获取这个 n8n 工作流的模板文件,欢迎点击下方文件下载。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你对我的创作进行打赏。
  • 你的订阅、评论并分享给好友❤️,也是对我很大的支持及帮助;
  • 你也可以访问网站介绍📑,更好了解我及这个网站。
  • 如果不喜欢,希望你留下建议,并分享给你讨厌的人😜。
订阅我们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2025-09-01 19:30:00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大伙伴们,见信好!

是的,这是时隔 2 年后“重启”的假设检验 Newsletter。这个周末去了趟南通和如皋,原本是因为万豪给的房券快过期了,去刷房顺便 “City Walk” 和 “Staycation” 一下。但没想到却意外收获了一个好玩的体验。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我们是奔着一些美食前往如皋的,发现有个“李昌钰刑侦博物馆”,就是从小听说的“神探李昌钰”,这立马激发我和太太的兴趣,前往游览完后可以说完全超出预期。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整个博物馆体量不小,我们中等速度逛了一圈大概不到 3 小时,事实上如果仔细阅读文献资料,体验全部内容,5-6 小时也不一定打得住。

博物馆中展示了李昌钰的成长工作经历,介绍了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当今成就。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更着重介绍了李昌钰参与的一些著名案件。结合这些案件叙事和脉络,把刑侦的大量基础知识系统性,专业的介绍了一遍。信息量非常大,感觉如果把这里面的资料全部吃透的话,也算半个侦探了。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虽然我这样形容,但千万不要以为内容很枯燥,整个体验实际非常有趣。随着浏览动线每个案件徐徐展开,有无码逼真的犯罪现场,尺度之大,我只在小时候的禁毒宣传中见过此等画面。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同时在中间穿插着一个个知识点,让知识用一种有趣,毫不费力的方式流入脑中(当然,最后大部分也流出了)。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最后甚至有互动环节,最后几个案件让你根据现场证据来进行推测与判案,验证一下学习成果。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整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刑侦中使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技术来还原事实真相的魅力,完全能代入那种用证据说话,破解一个个不可能后的成就和其他复杂的情绪。我也特别喜欢李昌钰博士反复说的一句话“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也就是今天标题的来源,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到如皋,推荐花一些时间去体验一下,目前都不需要门票哦。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PS:四宜糕团 - 好吃!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音乐:

「Ramer Sans Rame」- Akofa Akoussah:点击收听

前 2 周在上海浦东美术馆遇到了 《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 这个展,屏幕上播放的艺术家访谈中听到了这首歌,一下子抓住了我的耳朵(网易云音乐仅有的一些评论也基本都是红月之后来的):旋律温柔、节奏松弛,法语女声轻轻唱着,既陌生又让人觉得熟悉,又有着浓郁的非洲特色。

让我惊讶的是,这首歌竟然来自 1976 年,距离今天已经快 50 年,但听起来一点都不过时,有些音乐会因为它的真诚和质感,让人忘记它其实已经跨越了几十年。对我来说,《Ramer Sans Rame》就是这样的一首歌。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你知道吗?

你看像中国公厕里,经常有人抽烟,还有蹲在马桶上面的,那为什么别的国家的人不在厕所里干「坏事儿」?

观察完一圈我发现,他们厕所的顶灯光照度通常将近100勒克斯,而我们这儿的厕所光照度只有五六十勒克斯。

回国后我专门做过测试,当厕所室内的光照度只有五六十勒克斯的时候,每天都得保洁两遍,调到一二百的时候,一周才需要打扫一次。周边商铺的人也特别愿意来这间厕所,觉得这里更干净。我访问他们,为什么你们不在里面随地乱扔垃圾了,他们说,屋子亮了,人就不好意思干坏事儿了。

查看原文


箴言:

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 亨利•考夫曼

一旦你发现了这一简单的事实——你所谓的‘生活’,你身边的所有事物,都是由那些并不比你聪明多少的人虚构出来的,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宽广许多。你可以改变它,影响它,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让他人来使用。一旦你了解到了这一点,你将从此变得与众不同。
— 乔布斯

读了什么:

给窗户涂上酸奶,可作为低成本的房屋降温措施点击阅读

就像英国工程师 Tom Greenhill 建议在窗户外面涂上酸奶,作为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解决方案,可让房子在遭遇热浪时保持凉爽。
Greenhill 承认,这似乎是一个 “完全古怪的想法”。但根据自己的实验,他还没有发现这一策略的负面效果。

LOEWE 的解法点击阅读

当我加入 LOEWE 时,品牌非常资产阶级、非常紧张(tight),它用奢侈品牌的名头困住了自己。但是当我开始研究品牌过去的档案,并结合自己对西班牙文化的理解,我知道这当中有许多乐趣,有轻巧(lightness)在其中。
与法国、德国、英国截然不同,它是一种轻松和幽默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希望 LOEWE 应该具备的,因为这能让它成为一个真实的品牌。
- Jonathan Anderson

一个设计工作室如何优雅地死去?:点击阅读

我们最大的缺点是没能建立起真正的流程。”缺乏严谨的流程让工作室无法持续运行下去。确实工作室每个项目都有项目负责人,有定期检查,但却没有责任制度。由于四名成员都是合伙人,谁也不是谁的老板,都不敢对对方的工作指手画脚,“当然也没有人喜欢被指手画脚”。

Trust the Process 相信过程(流程)点击阅读

Our process is built on trust — but it’s also a pretty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his Is How To Have A Long Awesome Life:点击阅读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ubjective age (how old you feel), not your actual age, is in fact a better predictor of your overall health, memory abilities, physical strength, and longevity.
研究表明,主观年龄(你感觉自己多大) ,而不是你的实际年龄,实际上是一个更好的预测你的整体健康,记忆能力,体力和寿命。

最后插播一则广告:我们的朋友「数码荔枝」为大家带来了暑期的特惠活动!

「假设检验通讯」#021 -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精选学习、办公软件,低至 6 折优惠,轻松带回家,例如:

优惠活动持续至 2025 年 9 月 12 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查看。


谢谢阅读「假设检验通讯」第 21 期,我是 John。这是有关:阅读、生活、品牌与投资的 Newsletter,点击下方按钮即可订阅,你也可以访问介绍📑了解更多,也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订阅、评论,分享给好友❤️,甚至打赏;如果不喜欢,也欢迎留下建议,并分享给你讨厌的人😜。

我们下期再见!

John Cheng - 2025.08.31

让资产自由流动起来

2025-08-24 12:23:16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让资产自由流动起来

过去几年,我一直对让家庭的资金能全球流通非常感兴趣,拉着太太和我一起开了各种香港/美国银行卡,美股/虚拟货币账户等等。

虽然家人没有特别反对,但能感觉到他们还是不理解的,只是本着对我的信任,以及在他们看来这可能是我小小的“兴趣爱好”所以也就放任我折腾了。

但实际上我认为“资产自由的流动”这件事在当下和未来对每个人,特别是身处中国大陆的我们都非常重要。这篇文章就来说说我的理解和想法。

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又称“三元悖论”(Trilemma),是国际金融学中的一个核心理论,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以下三项政策目标

  • 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
  • 资本自由流动(Free Capital Mobility)
  • 独立的货币政策(Independent Monetary Policy)

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两项,必须放弃第三项。这就是所谓的“不可能三角”。

中国的选择

中国的选择非常清晰:选择固定汇率 + 独立货币政策,放弃资本自由流动。

因此有许多针对跨境资金的相关政策,如我们熟知的年度购汇限额 5 万美元,以及对于公司来说各种复杂的国际收款、付款备案流程。

国家层面的选择没有对错可言,完全是利弊权衡。事实上,我理解甚至认可中国这样的政策选择,因为这是宏观维度保护整个社会的最大利益。

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是残酷的。当大量短期热钱进出市场,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都会带来巨大的波动和冲击。这些波动也与普通人息息相关,面对这样的情景时,那些对金融认知有限、资产配置单一的普通居民,极易成为波动的牺牲品。

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泰国、韩国、印尼纷纷爆仓,而中国守住资本管制,成为为数不多挺过风暴的新兴市场经济体。

说个更现实,更眼前的例子,如果中国完全放开资金流动,那么当下可能会有更多人卖房跑路,房价跌更猛,更多外资撤离,经济环境更差,更多人失业,很难想象那会是个什么景象。

所以管制资本流动,实际是给国内社会经济增加了一层缓冲,减少受外部波动的影响。这是国家政策对社会整体的保护,一种“家长式风格”的保护,为我们做决定、设限、兜底,以及更强监管。

既然这个选择是为了整个社会最大利益,而并非针对特定阶层,因此不同视角必然会有不同感受。就和近几年高强度“反诈”政策一样,受到保护的大部分群体是无感的,其中大多可能也没有足够的认知意识到这一点。

而对另一部分本不那么需要这种保护的人来说,这样的政策就有代价与不便:为了宏观稳定,牺牲了部分微观层面的自由。

打破“不可能三角”

如果我们对自身资产管理,增值有更多想法的话,就会发现,在中国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优质投资选项并不多:

  • 国内股市整体从规则、监管到参与者都远不够成熟;
  • 在国内上市的优质公司并不多,估值还都不低;
  • 基金渠道庞杂,坑多利小;
  • 房地产门槛高、流动性差;

而真正能享受全球增长红利的资产,以及更丰富的配置工具 — 美股、债券、国际基金、等几乎都无法直接触达。

所以让自己资产可以自由流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通向更好资产管理的必经之路。

这样,我们在微观层面打破了“不可能三角”,身处国内即能够受到稳定货币政策带来的好处,又能够更好的把握全球机会与红利,从跟随“国运”升级到跟随“球运”。

就像“我们住在一堵墙内,但在墙上开了几个窗户”。让我们在当下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多了一些选择和可能。

PS:说个很 geek (可能有点奇怪)的视角,哪怕不考虑后面要做什么,就单单从“个体打破不可能三角”这点能带给我们理论、概率上的优势,就应该把它抓住。(就像概率学里面的 Monty Hall Problem)

More to Come

我希望通过接下来的一系列文章,把过去几年的投资历程做一个回顾与总结,也借此梳理接下来的想法和方向,这是系列的第一篇内容。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也欢迎订阅我的博客,或者通过评论,回复与我进行交流。

  • 谢谢阅读,欢迎你在 X 即刻上关注我。
  •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你对我的创作进行打赏。
  • 你的订阅、评论并分享给好友❤️,也是对我很大的支持及帮助;
  • 你也可以访问网站介绍📑,更好了解我及这个网站。
  • 如果不喜欢,希望你留下建议,并分享给你讨厌的人😜。
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