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iYuren | 山野愚人居修改

偏旅行、生活体验的个人向博客。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iYuren | 山野愚人居的 RSS 预览

车辆第一次出故障

2025-11-21 10:45:26

前两天早上,和往常一样下地库前提前远程启动车辆,发现远程竟然启动不了,远程启动之后过一会儿就自己熄火了。

上了车,手动启动车辆没见熄火,但发现发动机的故障灯亮了,反正还能开,先送孩子上学再去上班,抽时间去4S店检查一下。

快中午时直接去4S店,我说赶时间,立马给我安排检查,维修人员拿OBD设备连上查看故障代码,显示碳罐控制阀卡滞常开。特意google了一下,解释如下:“碳罐电磁阀是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吸附燃油蒸气并适时释放至发动机燃烧,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和燃油浪费。其内部填充活性炭颗粒,采用电磁线圈和衔铁组件控制阀体开闭。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发动机工况精准调节工作频率,寿命按切换次数衡量。”

这玩意比较便宜,4S店卖才70多元,不过人工费却有100元,好在车还在延保周期内,自然是无需交费了。更换也是特简单,引擎盖打开,就在发动机前侧,直接拔管和电源线就可以更换,全手动,无需工具。

维修的人员说,这玩意也是个易耗品,我说既然是易耗器,那下次有问题了,我是不是可以在淘宝买个自己更换了,维修人员说确定可以,但你还是必须来我这里复位故障,因为你没有OBD,另外你读不出故障码不知道具体问题,也不能瞎换。好吧,专业的事还给专业的人来做吧。

马拉维湖2日游

2025-11-17 13:17:34

在马拉维待了一段时间,临近回国,我们一致提出了出去游玩一天的建议。在马拉维,最有名的就是马拉维湖了,该湖差不多占了马拉维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世界第四深湖。马拉维湖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是一处典型的断层陷落湖,狭长且深。

从我们居住的地方,开车过去大概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在湖边也有接待旅游的酒店,头一天提前订好的酒店房间,第二天一早便驱车而去。

来到酒店,环境还比较优雅,毕竟我们选的是最贵的一家酒店。

下午稍作休息,便约了一条快艇,出湖游玩兜风,湖中有岛,岛虽不大,但鸟多,大大小小的群居其上,湖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儿游于其中,不由得感叹这里的自然环境还保持着“纯天然”。

沙滩漫步也是一种享受,脱鞋赤脚跟着沙子,感受着沙滩的温柔,也极为舒畅。


吃喝也是重要的环节,虽然没有中餐,但这里的食物我们还算习惯,也算精致。

住宿房间也可以,我单独一间房子,有大床且宽敞,晚上安静得很,偶有猴子在你门前窜来窜去,早上醒来你也会看到成群的猴子在湖边觅食。

湖边随笔

2025-10-20 21:25:59

早餐后的我,静静地坐在沙滩的长椅上,欣赏着眼前的景色:脚下是柔软的沙滩,高大的棕榈树安静地矗立着,远方的湖水绵延望不到尽头,一只小船就像被图钉钉在湖水上,一动不动。没有一丝风,所以吹不起波澜,时间似乎静止了,把眼前的一切凝固成了一幅水彩画,而我就是画中的一抹背影……

已不知多久没有这么“从容”了!工作的羁绊和生活的琐碎,让我们总是逃不离,时过境迁已然佝偻白头……而此时,我静静的的坐在椅子上,无所想,亦有所想……

坐了很久,任阳光洒在身上,灼热感让我不停地移向阴凉之处。那阳光似乎不应该如此炙烤,而应该是温柔的,像恋人、像爱人般的温柔,在彼此无助时能安抚烦躁,让平静触手可及!

孤独的自己,其实并不孤单,当早餐后人们四下散去,还有一位朋友愿同我溶于此间水彩笔墨中,那些憧憬的、不甘的、烦闷的、以及眼下的,挥成一缕风,吹过棕榈、拂过湖面,于是我听见婆娑沙沙、我看见波光粼粼,就连那小船摇摆着风帆也似要远航……

刹那间这幅水彩画一下子活了,那么的惊世骇俗,画中的那一抹背影,似也渐渐清晰,在沙滩上跛脚前行,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走向地方,走得从容不迫……

在马拉维的日子

2025-10-14 23:57:29

在马拉维,我们临时租了一套房子,仅仅用于晚上下班回来有个睡觉的地方。房子看着还算大,但里面没什么陈设,我们自己买的上下铺的床和办公桌。房子里有水龙头,但没有水,于是买了几个大水桶来存储水,用于日常的生活使用。

房子四周有围墙,由于白天家里没人,也找安保公司雇佣了24小时值班的保安,虽说是保安,其实也就简单的看家护院,保证大门口24小时有人值守而已。

房子在Balaka镇上,每天单程得开车半个小时,由于早出晚归,房子里没人收拾,于是便雇佣了一位住在附近的村民每天来打扫卫生、洗洗我们的工装等家务,一个月的工资也就12万瓦查(瓦查是马拉维货币单位),按黑市汇率折合也就200元人民币吧。

平常和她也没什么接触,她也只是本分的工作着。每天很早就头顶着水桶给家里打水,我们上班之后便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我们有需要洗的衣服会提前放到自己的桶里,她只要看到桶里有衣服,就会帮我清洗。

偶尔我们在外面吃饭,有时饭菜点多了,我们其中有位老同志就会打包带回去,给这位保姆。有一次一起回去,晚上刚好保姆在家,这位老同志亲手把打包的饭菜给她,她竟然下跪双手接下,这举动真是吓着这位老同志了,赶紧把她扶起来,告诉她不必这样!

仅仅一份打包没吃完的饭菜,竟也折人下跪感谢,不由得感慨生活不易、生存不易!

最近由于工作接近尾声,加上每天往返路程太远,暂时搬家到工作近的地方。每天我们蚂蚁搬家一样的搬东西,这位保姆似乎发现我们要走,给我们留了几张纸条,大意就是(奇契瓦语Chichewa):这份工作对她很重要,家里只有她和女儿,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无论我们去哪儿,请把她带着!

但我们怎么可能带她,只得实言相告,我们工作快结束了,快要回国了,让她另行找工作,而她——面色凝重、全是对未来的不可期!

生活依然会周而复始,我们与他们,可能就是萍水一逢,以后谁也不会记得谁,但贫穷的影子却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走过大千世界,看过灯红酒绿、也曾纸醉金迷,在这里,我们也见到了一贫如洗、衣不蔽体……同样活在世上,却是两种不同的生存体验,不由得感叹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很庆幸我们生在一个不断发强大的国家。

▲保姆在打水

▲保姆的信

▲Balaka的早晨

▲Balaka一角

▲路边小孩

马拉维见闻

2025-10-05 21:39:04

来马拉维已经有3个多月了,在此期间在周边转了转,也看了看,对这里也算是大致有了些了解,下面我聊聊几个比较特别的地方。

汽油紧缺:

来到马拉维不久,开车出去路过加油站时,发现有很多汽车和摩托车停在加油站外面,沿着路排着长队。不明所以然的我问同事,这些车都都停在路边干什么?同事轻描淡写的告诉我,在等汽油!

这边的加油站并不是天天有汽油供应,运来汽油后会很快销售完,会有缺油期。这些车主在知道加油站会有汽油运来里,就会来排队,不然车没油了就会很难过。

所幸的是,这边柴油貌似还能连续供应,可能家用柴油车少吧。比如我们项目部,有2台车,一台皮卡是柴油的,而另一台车则是烧汽油的,动不动也会闹油荒,汽油接不上的日子就让它安静的停在院子里。

缺少汽油,这也导致有了汽油黑市,基本就是一些人在有汽油的时候,囤积汽油,然后在没汽油的日子以高出正常油价5倍左右的价格再出售,这利润可真是可观啊。

汇率不稳定:

汇率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这里除在经济孱弱外,主要就是没什么外汇储备,美元在这里管控的很严格,入关超过携带35美元就必须报备,出关超过35美元若没有报备会直接没收。

按这里的官方汇率,人民币与当地货币的比为1:250,但实际是市场上的自由交易却是按黑市汇率进行,黑市上人民币与当地货币的比为1:600,这个差距可就大了去了。正规汇率和黑市汇率并行,在当今国家中也是少见了!

自行车的士:

出去逛,第一次看到把自行车当的士用的。满大街的自行车,后坐都经过了改造,比如加了软垫,这样坐着舒服,再加个扶手,这样用手扶着更稳妥,还有的给后座加了减震弹簧,这样可能会更舒服……

非洲——马拉维

2025-07-31 21:42:08

又一次背起行囊,出差非洲的马拉维,估计在这里要待3~4个月吧。

来非洲,最怕的是坐飞机,中转次数多,乘坐时间长,特别是像我们这种腰椎不太好的人,就是一种典型的折磨。航程是先飞香港耗时2小时,再飞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耗时10小时,最后飞马拉维的布兰太尔耗时4小时,累计飞行时长16小时,这还不算中转换乘等待时间。

这次虽然中转好几次,好在都航班都是比较准时,除了落地埃塞俄比亚时在空中转了好几个“8”字等待降落外,基本还算顺利。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每次来非洲都要从这里中转,可能来这里的中国人多,航站楼里面都有中文标识了。

飞机落地于马拉维的布兰太尔,飞机降落时看到这个城市,都是低矮的房子,高楼大厦是很难看到的,城市道路也不算宽阔,可能是机场位于郊区的原因吧。

在这里办理入关手续很简单,可以直接办理落地签,在盖章前会问你来此的目的,住哪儿等,也不会刻意刁难。但是出关取行李里,我被要求开箱检查,因为里面有给别人带的设备配件。对方要求申报,然后据实报税,但这个流程走下来会比较耗时,也需要交税,随即给了当地20000当地货币(折合人民币约30元吧)把我放行了。

出机场觉得饿了,接我的同事带着我去找了一家肯德基,吃了一个汉堡,随即往工作的地方赶路。

一路向北过来,周边尽显荒凉,道路也只是双向两车道,时不时的坑坑洼洼。颠簸两三个小时,到达Balaka,欲知后续,请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