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iLiu | 老刘修改

70后,生于甘肃,长于河南。曾担任某眼科医院视光部主任,后开办视光工作室。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iLiu | 老刘的 RSS 预览

Ubuntu24.04安装Windterm

2025-10-02 16:25:23

Ubuntu24.04安装Windterm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使用Linux,我发现确实是可以满足我日常的使用。系统也流畅,再没有了之前使用Windows 11的时候偶尔的卡顿,决定长期使用了。既然要长期使用那么EndeavourOS就不是太适合了,毕竟这个以Archlinux为基础的系统,追求的是新而不是稳定。所以我决定换成Ubuntu,而之前科学软件换了一款之后,影响我使用的因素也不存在了。

换了Ubuntu之后,我常用的微信,wps,anytype等软件都有deb的安装包,只有windterm是源码的形式。没法直接点击安装,当然,可以在终端中用命令直接打开,但是不是很方便。找了一下网上的方法,也没有能很好的解决,最终还是借助ai,才安装成功。如下:

下载

在这里下载最新的源码:https://github.com/kingToolbox/WindTerm

安装

首先在opt下建立一个叫windterm的文件夹,把刚才下载的源代码解压复制过去。然后按下列步骤进行:

1. 给可执行权限

进入目录,确保主程序能运行:

cd /opt/windterm 
sudo chmod +x WindTerm
/opt/windterm/WindTerm

如果能启动,就说明没有问题

建立软链接(让你直接用 windterm 启动)(可选)

sudo ln -s /opt/windterm/WindTerm /usr/local/bin/windterm
windterm

之后在终端输入这个命令,就能直接用了

创建桌面图标(应用菜单里显示)

新建一个 .desktop 文件:

sudo nano /usr/share/applications/windterm.desktop

输入以下内容:

[Desktop Entry]
Name=WindTerm
Exec=/opt/windterm/WindTerm
Icon=/opt/windterm/windterm.png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Utility;TerminalEmulator;

保存并退出。然后刷新数据库:

sudo update-desktop-database

现在你就可以在应用菜单里找到 WindTerm 了。

秋日絮语

2025-09-29 18:01:14

秋日絮语

又是一年秋。

周一的清晨,难得的阳光驱散了连日的阴雨。空气里也弥漫着一股清甜的香气。甜腻而绵长的香味仿佛在风里缓缓流动,钻进鼻腔,沁入心脾。古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在这样的季节,桂花似乎成了中秋最鲜明的注脚。

这香气,让我的思绪瞬间飘回了遥远的过去。1998年的郑州,郑州工业大学的校园里,小礼堂旁的那棵桂花树,在微凉的夜色里,将甜腻的香气无所顾忌地释放。那时的我,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总觉得这香味过于浓烈,像一个热情过度的姑娘,让人难以消受。

可岁月是一剂奇妙的良方。它让人慢慢褪去年少时的锋芒,也教会人珍惜那些看似寻常的气息。如今,郑州的街头已然种满了桂花树,每逢中秋,整座城市都弥漫在甜香中。人到中年,心境已不同往昔,那股曾经嫌弃的香气,如今却成了记忆的触媒。每当它再次出现,总能勾起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让我想起青春、想起已逝的亲人,也想起人生中无数个微小却真切的瞬间。

抵达叔叔家,却吃了个闭门羹。大门紧锁,给他打了电话才知道,老两口趁天晴去了城边的地里——他们在那里种了些芝麻和红薯。叔叔也七十多岁了,年纪大了闲不住,都劝他们别摆弄这些东西了,但是他们还是放不下,说趁身体还能动弹,做点农活心里踏实。

我在楼下等他们归来,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本是温柔的时刻,却被花脚蚊子搅得不得安生。蚊子在小腿上肆意叮咬,痒得让人直跺脚。这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在老家院子里乘凉的夜晚,夏天的蚊子成群结队,父亲总要点上几支蚊香,烟雾缭绕中,星空格外清晰。

等了片刻,叔叔婶子回来了。两个人衣衫上沾满了尘土和汗水,却神情满足。中午的饭菜极为简单,几样家常小炒,一壶老酒。叔叔劝我陪他喝一杯,我也没推辞。杯中酒不算烈,却有股子实实在在的醇厚。饭桌上没有什么客套话,都是家长里短,正是这种自然不加修饰的氛围,让人觉得格外踏实。

婶子提起了老家的近况,声音里带着几分叹息。小姑父在三个月前去世,走得安静,没有什么遗言。表哥因为年轻时一时冲动,因追债动了手,被判刑入狱。十几年光阴一晃而过,小姑父始终没能等到儿子出狱的那一天。老人走了,留给身后的亲人只是无尽的遗憾。

小姑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待着,病痛缠身,生活失去了依靠。说到这里,婶子忍不住摇头,叹了口气。其实老年人啊,最怕的就是孤独。病痛也许还能靠药物缓解,可心里的寂寞无人能替。

我想起了年初去世的舅舅。舅舅在世时,虽然也是卧床不起,妗子还得照顾他,但家里有他,总归是个支撑。如今他走了,舅妈像失去了全部寄托,整个人一下子萎顿下来。人到暮年,失去了伴侣,生命仿佛也失去了方向。

人生啊,真是转瞬即逝。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日子长得没有尽头。可当你眼睁睁看着一位又一位长辈离开,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无常。

说起堂哥那一支,叔叔的语气便冷淡下来。堂哥家依旧是一地鸡毛。儿子不成器,整日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孙子学习也不好,贪玩成性。家庭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的往往不是一时的成败,而是几代人累积下来的习惯和风气。(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谋占田园决生败子》)

“家风”这个词听起来古旧,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后代。堂哥一家总爱在亲戚之间占点便宜,看似是精明,实际上却让亲情变得疏远。农村生活的表象常常是诗意的:炊烟袅袅,阡陌纵横,邻里之间热络相处。但在这些田园风光的背后,藏着太多微妙的人情世故。亲情常挂在嘴边,可一旦涉及到利益,情分也会显得脆弱。

我望着婶子微微叹息的神情,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复杂的感受。农村的确淳朴,但也绝非理想化的天堂。生活里的真相,总是夹杂着温情与冷漠,善意与算计。

午后,我独自走在回程的路上。阳光斜斜地照在街道上,桂花的香味依旧浓烈,仿佛要把人的心都填满。可无论香气多么甜美,也遮掩不了岁月的无情。

想起少年时的轻狂,想起如今亲人的渐渐老去,心里不免五味杂陈。人生就像四季更替,有过春天的蓬勃,有过夏天的热烈,也终究要走向秋日的凋零。

可即便如此,生命中依旧有值得珍惜的东西。就像这一日的阳光,哪怕转瞬即逝,也足以温暖人的心。就像这一城的桂花香,哪怕甜得过头,也足以提醒人:在流逝的岁月里,还有一些东西,是恒常不变的。

人生有限,所能做的,不过是在有限的日子里,珍惜当下的人,走好脚下的路。

浅谈阿Q精神

2025-09-25 15:54:43

浅谈阿Q精神

最近看释万行法师的《降伏其心》,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比如今天我俩打了一架,我输给了你。表面上看是你赢了,我输了。实际上我内心的承受力增强了,甚至增强了许多倍。而你的我执、虚荣心、好胜心也增加了,甚至也增加了许多倍。”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这不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吗?然后,翻了一下评论区,果然也有读者说这是阿Q,但笑过之后再仔细一琢磨,又觉得法师所说的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鲁迅笔下的阿Q,是在压迫和逆境中挣扎求生的一个可怜人。他没有能力去反抗,于是只能发展出一套扭曲的心理机制来维持生存。这种机制的核心,就是通过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的方式来面对失败和屈辱,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阿Q精神的具体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精神胜利法: 这是阿Q精神最核心的特征。当他被别人欺负、侮辱时,他不会反抗,而是迅速在内心找借口,把失败看作胜利,把屈辱看作光荣。比如,他被打了,会想象成是“儿子打老子”,或者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从而在精神上取得胜利。
  • 选择性遗忘: 阿Q的记忆是选择性的。他会迅速忘记那些让他感到痛苦和屈辱的事情,只记住那些能让他感到一丝优越感或胜利感的事情。这种选择性遗忘帮助他维持内心的平衡,继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盲目自大: 尽管阿Q在现实中处处碰壁,但他内心却充满了盲目的优越感。他看不起所有的人,认为自己比别人都高一等。这种自大是一种虚假的自我膨胀,用来弥补现实中的卑微。

总而言之,阿Q精神是一种向内退缩、逃避现实的防御机制。它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虽然能让人暂时获得安慰,但从根本上讲,它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人变得更加麻木不仁。

那么,万行法师所说的又是什么呢?法师说,失败让我内心的承受力增强了。这里的关键词是承受力,这和阿Q那种“我没输,我赢了”的自欺欺人完全是两回事。阿Q是在逃避,他拒绝承认失败的存在,把失败扭曲成胜利。他从不面对失败,也从不从失败中汲取任何有益的东西。他的“胜利”是虚幻的,一碰就碎。

而法师所说的,恰恰是直面失败。他承认自己输了,接受了这个事实。正是因为接受了,他才能在失败中反思、总结、成长。他从这次挫折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韧。这个过程,是一种向内成长、直面现实的建设性行为

一个是通过欺骗自己来逃避失败,另一个是直面失败并从中汲取力量。一个是为了维护脆弱的自尊,一个是真正让内心变得强大。这二者的区别,就好比是饮鸩止渴刮骨疗毒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像是饮鸩止渴。它能让你暂时忘记痛苦,但毒素仍在体内,最终只会让你走向灭亡。而法师所说的内心强大,则是刮骨疗毒。虽然过程痛苦,但它能彻底清除病灶,让你重获新生。

所以,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不妨扪心自问:我是在欺骗自己,还是在强大自己?这一个简单的区别,可能就是你未来人生走向天差地别的关键。

从 Windows 到 Linux:重新体验的过程与心得

2025-09-23 09:21:58

从 Windows 到 Linux:重新体验的过程与心得

几年前,我使用过一段时间Linux,后来因为没有官方的微信客户端,并且每三个月需要报税的软件只能在Windows上使用,所以我放弃了Linux,转而使用了Windows 11,过了几年,便懒得再折腾。最近,电脑偶尔会出现卡顿的情况,每次都需要重启才能解决。我曾经重置过系统,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恰好,我看到某位博友写的主力使用Ubuntu24的博客,因此,我决定重新尝试使用Linux,毕竟我的电脑使用场景非常简单,除了偶尔报税,其它基本需求都能在Linux下实现。

我的需求

  1. ​写博客​:主要使用思源笔记。
  2. ​上网​:浏览网页,查找资料。
  3. 微信:官方已经出了客户端,体验基本上和Windows上一致
  4. ​偶尔结合AI写点小程序​:一些简单的开发任务。
  5. ​每三个月报税一次​:这一点只能在Windows下实现。

对于我来说,Linux完全可以满足上述需求,除了报税以外,其他都可以在Linux上顺利完成。

选择发行版

我尝试过几个Linux发行版,分别是:

  • ​Deepin​:虽然其界面精美,但安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将系统烧录到U盘后,安装时屏幕闪烁,无法正常安装,因此我放弃了。
  • Ubuntu:安装没有问题,系统也非常流畅。不过,由于Snap源中有些软件版本过低,且GitHub上没有直接的deb包,我在使用“科学”​时遇到了些许麻烦。同时,安装WPS时,还需要去Windows系统中搞字体,非常繁琐。
  • ​EndeavourOS​:最终我选择了EndeavourOS,使用GNOME桌面环境。这个发行版的软件更新较为及时,且桌面体验与Ubuntu非常相似。安装和使用都非常顺利,整体性能也非常好。

安装过程

现在Linux的安装已经变得非常简单。回想起1999年左右的那段日子,记得我有个室友想尝试安装Linux,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把硬盘搞得无法识别,最后不得不花钱请人来重新分区。现在的安装过程就简单得多了。

我的分区方案如下:

  • ​Snap分区​:8GB
  • ​EFI分区​:4GB(其实EFI不需要这么大,分区时手滑多了个0,结果就这样了)
  • ​系统分区​:80GB
  • ​Home分区​:剩余的全部分配给了Home

安装过程也非常简便,选择在线安装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桌面环境。分区完后,只需要按照提示操作就能完成安装。

安装后的使用

安装完成后,我就开始配置常用软件了。以下是我目前使用的一些软件:

  1. 微信:archlinux安装软件现在是非常的方便了,直接用yay​命令,省去了到处找软件的步骤,这也是很多人使用Arch Linux的原因。
  2. 思源笔记:写博客、做笔记时使用,功能强大且稳定。
  3. ​SSH客户端(WindTerm)​:这是我在Windows下也常用的工具,功能全面,非常推荐。
  4. 小狼毫输入法(RIM):为Linux提供了中文输入支持,配合雾凇拼音方案,和Windows下体验一致
  5. Edge、Chrome浏览器:Microsoft的浏览器在Linux下也运行流畅。
  6. ​WPS​:在Linux上安装WPS办公套件,安装时需要同时安装相关字体,方便使用。

例如,如果要安装微信,只需要在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yay wechat

然后按照提示选择你要安装的软件即可,比macOS和Windows上的软件安装要简单得多。这是我安装完成后的截图:

从 Windows 到 Linux:重新体验的过程与心得

总结

Linux的安装和使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方便,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需求简单的用户。通过选择EndeavourOS和GNOME桌面,我可以顺利完成日常的写作、上网、使用微信、开发小程序等任务。虽然报税这一场景仍然需要依赖Windows,但除此之外,Linux已经足够满足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如果你也是个需求简单的用户,或许可以考虑尝试Linux系统。无论是安装过程的简便,还是软件的丰富性,都能给你带来不小的惊喜。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2025-09-19 07:36:33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读南怀瑾先生的《禅宗和道家》,读到“风动、幡动、心动”这个典故(佛家称为公案)时,我的思绪回到了过去。

记得第一次读到这个公案,大概是在初中的政治课本上。故事是这样的:

唐代仪凤元年(676年),慧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一阵风吹来,寺中的幡旗随风摇曳,引发了两位僧人的争论。一位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位坚持:“是幡在动。”两人争执不下,慧能大师便上前说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

当时读到这里,我心想古人真傻,这看似很有哲理,实则是对自然现象缺乏了解,根本就是一种空气流动罢了,和风、幡、心都毫无关系。甚至到了大学,我和信奉佛教的父母聊起这个公案时,依旧是以嘲弄的口吻,当时还试图用这个典故让他们“回头”。

随着年龄增长,读书和见识也多了,才发现当初的小丑恰恰是我自己。

这哪是古人没有见识,分明是我的认知高度不够,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所以才会去嘲笑古人。这正如庄子所说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我就是那只嘲笑大鹏的​​蜩与学鸠。

古人不仅不愚蠢,反而在思想和心境上高出今人许多。越到现代,物质文明越是发达,但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建树却越来越少。自明代王阳明的《传习录》之后,似乎再也没有新的经典流传下来。

如今再回看这个公案,才真正体会到它的深刻内涵。慧能大师所言的“心动”,并非指生理上的心脏跳动,而是指我们内心的分别、执着和妄念。风和幡不过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真正赋予它们意义,并引发争论的,是人心中的“分别心”。

这或许就是现代人所缺失的——向内观照的能力。我们习惯于向外追寻、向外比较,沉溺于物质世界的纷繁复杂,却忘了回望自己的内心。正如风动、幡动,我们的人生看似被外部环境所驱动,实则,是我们自己的心动,在决定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经历人生。

写到这里,忽然发现,当年和现在对这段公案的不同认知,何尝又不是另一个心动呢。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2025-09-18 08:13:58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我曾以为,理财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股票、基金、保险等等,充满了复杂的公式和博弈。所以,对理财这方面一直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只会挑选一些风险小的项目。也曾在股市上投入了一些,但每次都赶不上节奏,所以慢慢的这方面的心思也就淡了。

前几天偶尔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了摩根·豪泽尔的《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这本书,才发现原来理财也可以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简单的事情,往往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我们很多人都会大精力花在寻找下一个“暴富”的机会上,希望能一击即中,实现财务自由,其实这是很不现实的东西。这本书没有教我们如何赚钱,而是教我们如何守财

这听起来似乎现在主流的消费观向左,但我认为却触及了财富的本质,特别是当下这个大环境中,守财才是更重要的。书中虽然用了大量的例子,但给我印象最深,也是颠覆我原来概念的一个例子是:地球的冰河期并非由某个特别寒冷的冬天造成,而是因为无数个凉爽的夏天。那些看似不够热的夏天,导致上一年的冰雪没有完全融化,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巨大的冰川。我一直以为,冰河期的形成,是突变的,是哗啦一下子,地球被冻上了。

作者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真正的财富积累,靠的不是一夜暴富的“寒冬”,而是日复一日的“凉爽夏天”。每一次克制消费的欲望、每一笔看似微不足道的储蓄和投资,都像那没有融化的冰雪,一点一滴地堆叠,最终形成难以想象的“财富冰川”。

作者还说,很多人把“有钱”等同于拥有昂贵的消费品,比如豪车、名表或名牌包。但这些东西都是已经花掉的钱,是已经变成资产负债的消费品。它们在账面上是负债,因为它们会贬值,并且需要额外的维护费用。

相比之下,账户里的钱——无论是存款、股票、基金还是其他投资——才是你真正拥有的财富。这部分钱是你的流动资产,是你可以随时调动、用来抵御风险或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本。

这本书也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金钱:财富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获得掌控时间的自由。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理解人性的贪婪与恐惧,从而在长期的金钱游戏中稳步前行。

真正的财富秘密,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你守住了多少钱,以及你如何让这些钱,为你赢得更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