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elmagnifico | 云浅雪修改

程序员,架构师,无人机集群表演设计师,嵌入式工程师,maya插件开发者,多智能体研究者,独立游戏爱好者。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elmagnifico | 云浅雪的 RSS 预览

2025新主机

2025-08-11 00:00:00

Foreword

要换电脑了,老电脑已经八年了,内存老是出问题,动不动开机就卡启动界面,新3A都玩不动了,显卡够用但是CPU不够,小马拉大车,很难受,也是时候换一个新的了

主机

很久之前就被背插种草了,距离第一款背插也都出了2年了,应该可选择性比较大了吧?实际并没有,这种需求还是太过小众了。

这次主要就是冲着极尽简洁的机箱正面,没有多余的线材显示出来,看起来模块化的思路来弄。

主板选型

优先选背插主板,实际市面上能买的很少,可选择性很少,只能凑活

华硕 TUF GAMING B850-BTF WIFI W,能买,1900,有BTF显卡槽,但是没有USB4,音频接口也偏弱

华硕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BTF,难买

技嘉 X870 AORUS STEALTH ICE,难买

技嘉 B850 AORUS STEALTH ICE,能买,2450,相对完美一些,但是没有板U套装

技嘉 B650E AORUS STEALTH ICE,能买,2200,只有一个PCIe插槽

微星 B650M APE WIFI,上一代

微星 B650M PROJECT ZERO,难买

微星 B850 GAMING PLUS WIFI PZ,难买

微星 PRO Z890-S WIFI PZ,难买

实际只有3个能选的,每个都有点缺点,选起来很难受。

BTF显卡槽供电是600W,刚刚够5090,虽然看了测评,这个接口抗高温、抗大电流都还行,但是那毕竟是拿来测试的,不是量产版本。

image-20250729172534277

最后选择只能是:技嘉 B850 AORUS STEALTH ICE

CPU选型

9950x3D,多核,但是CCD问题

9900x3D,也有CCD问题

9800x3D,无CCD问题

image-20250729172916459

游戏上差距其实非常小,2-3%,CCD问题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自动调节来解决,9950x3D的好处是他可以多开,主力CPU0开游戏,后台挂一堆其他东西都是ok的,最后还是选了9950x3D

机箱选型

乔思伯 TK3,539

image-20250713221334377

乔思伯 TK2,789

image-20250713221354439

乔思伯 D300,439

image-20250713221632694

尺寸上,D300更高一些,TK2和3偏矮胖一些,都支持背插,以海景房来说,TK系列更好看一些。TK3是2的青春版。

但是TK3的前面版IO更多一些,同时支持的显卡也更长一些,只是机箱相对软一些。

机箱最后选了TK3

散热选型

360和280冷排,散热效果基本差不多,看能放进去哪个,280少了一个风扇,明显噪音效果会更好一些

420更强,但是机箱不容易适配

image-20250729122523754

联立隐流二代,侧向水管,可以固定隐藏部分水管,水管可以很短,整个面上看起来更清爽一些

二代有两种TL、CL,还有无风扇版本,我有猫扇就不需要他的风扇了

散热选型:联立隐流二代无扇叶版本

内存选型

白色可选也比较少,而且我还要48G大小的,基本就只有这么几个选择了

威刚 D500G 釉白 48GX2 6400 C32

女武神二代RGB-白色 8000 DDR5 48G(24Gx2) I 海力士M-die颗粒CL38

金百达 星刃白灯【8400/C38】24G*2

宏碁掠夺者DDR5冰刃24G*2套装8200MHz 海力士内存

频率越高,越难大容量,正常游戏48G就够用了,如果日后还需要拓展,96就行了。

所以选2个24G高频率的就行,主板只能做到8200,再高也没啥用,剩下位置给拓展用

image-20250729173449918

内存选择:宏碁掠夺者DDR5冰刃24G*2套装8200MHz 海力士内存,主板方有官方验证过

电源选型

航嘉 MVP P1200(白) 1200W白金 ATX3.1

image-20250729173517412

电源选择比较少,直接选航嘉就行了,功率选的比较大为了后续升级使用,也是白色

其他

风扇有多的,倒是不需要

硬盘本身固态就很多,也不需要,移动过来就行了

显卡用之前的3080Ti,移动过来即可

汇总

主板:技嘉 B850 AORUS STEALTH ICE

CPU:AMD 9950x3D

机箱:乔思伯 TK3

散热:联立隐流二代无扇叶版本

内存:宏碁掠夺者DDR5冰刃24G*2套装8200MHz 海力士内存

电源:航嘉 MVP P1200(白) 1200W白金 ATX3.1

显卡:索泰天启3080Ti

风扇:猫头鹰*6

总体算下来价格1w出头

image-20250811015834995

唯一问题,显卡是黑色的,等60系出了弄个白色的或者巧克力色的,再把显卡线给隐藏掉,正面就很简洁了

装机

等待收获

显示器

老显示器是LG34UC88B,34寸,3440*1440,75Hz,主要是刷新有点拉跨,分辨率也有点不够看了

想换一个新的,目标尺寸大概是40寸以内,比34大,IPS的屏幕,曲面带鱼屏21:9,支持HDR,同时分辨率可以达到5K,120Hz就行,最近显示面板有点百花齐放的意思,各种屏幕都有,想要这个标准的还有点不好找。

选型

联想,P40W-20,40寸,5120*2160,75Hz,淘汰

INNOCN,40C1U,40寸,5120*2160,100Hz,IPS,直屏,淘汰

INNOCN,45C1R,44.5寸,5120*1440,120Hz,HDR400,VA,淘汰

飞利浦,40B1U6903CH,40寸,5120*2160,75Hz,淘汰

惠普,Z40C,40寸,5120*2160,75Hz,淘汰

戴尔,U4025QW,40寸,5120*2160,120Hz,IPS Black,HDR600

川升,CS40X,40寸,5120*2160,120Hz,Nano-IPS,HDR700,淘汰

MXHA,M40C,40寸,5120*2160,100Hz,IPS Black,基本和川升一样,淘汰

LGKC,无型号,40寸,5120*2160,120Hz,LG-Black IPS Black,HDR600,淘汰

星华辰,UP40R2,40寸,5120*2160,120Hz,Nano-IPS,HDR600,淘汰

iPlaoe,W40A Max,40寸,5120*2160,120Hz,Nano-IPS,HDR400,淘汰

AOC,AG405UXC,40寸直屏,3440*1440,144Hz,IPS,HDR400,淘汰

LG,40U990A,40寸,5120*2160,120Hz,Nano IPS Black,HDR600

LG,39GX90SA,39寸,3440*1440,240Hz,MLA+OLED,HDR400,淘汰

LG,45GX90SA,45寸,3440*1440,240Hz,MLA+OLED,HDR400,淘汰

LG,42C4/C5,42寸,3840*2160,144Hz,OLED,性价比很高,但是办公、文字、白屏问题很大,由于是电视,启动很慢,启停要用遥控很不方便,淘汰

三星,42S90F,42寸,3840*2160,144Hz,OLED,淘汰

基本全淘汰了,只有LG和戴尔,而且他俩的这个型号基本应该是同一个面板出来的,参数基本是一样的

这两个均价都1w左右,国内没有代理,保修没有保障,感觉不划算,很快就会被打下来

纠结半天,找不到合适的产品,退而求其次,换成32寸的4k显示器,刷新率有120Hz就行,但是面板得要QD OLED或者MLA+OLED

AOC,AG326UD,32寸,165Hz

LG,32GS95UV,32寸,240Hz

三星,S32FG812SC,32寸,240Hz

三星,S32DG802SC,32寸,240Hz

image-20250812003136601

AOC最便宜,也能满足要求,其他的几个就算了,他们这个价格我再加点都能上戴尔的5K了

实测体验确实比之前的LCD显示器强了好多,效果确实不错,但是亮度很明显下降了,然后这个AOC的音响说是2个8w,对比了一下还不如我老LG的5w,发声位置也不太对,双声道感觉都是从中间出来的,左右声道不是很明显,音量开上来感觉也不是很大声,容易听不清

这款AOC的面板已经第三代QD OLED,而其他对比的LG三星都是第四代产品了,第四代面板亮度更高一些,但是也就一些,烧屏控制得更好,彩边也优化了一点,刷新率也上去了,不过没啥用,现在4K是谁也不能真的这么高刷新,只能糊弄一下眼睛。

品牌背调

HKC慧科,65亿注册资金,还是挺有实力的,有自己的面板生产厂,不是其他杂牌能碰瓷的

INNOCN联合创新、泰坦军团是其子品牌,深圳市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

LGKC,名字碰瓷,背后是华辰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w,可想而知啥水平了

星华辰,同LGKC,一家的另外一个马甲

iPlaoe,这个名字碰瓷iphone+aoc,广州为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w

川升,深圳市川升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w,母公司四川川升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w,看了下Boss,没有研发,只有销售,顶多是个组装代工厂,还是很小的那种,软文、买量弄了不少。

MXHA,四川云昊众联科技有限公司,跟川升差不多

这几个没注册资金的小厂,应该都是拿的尾货面板,多少都有一些瑕疵点,然后人工组装以后包装成自己的产品,本质上还是LG、三星等厂商的面板,和自己DIY差距不大,主要是给你做好了结构适配,弄出来了显示器固件,各种参数HDR、FPS、拖影等等一些认证是完全没有的,属于是有啥用啥,不挑的人才能用,售后是没保障的,3年售后,不到1年一个产品就没货了,后续只能通过换货或者其他渠道进行处理。

IPS区分

Nano IPS,色彩比普通IPS更好,但是对比度不高

Nano IPS Black,在Nano IPS基础上提高了对比度,解决了漏光问题

IPS Black ,在IPS基础上提高了对比度,解决了漏光问题

Fast IPS,响应速度最快

LED区分

QLED,可以认为是MiniLED+WOLED的合体,但是这种文字边缘泛彩色,没办法解决

  • ULED、Neo QLED 量子点LED都可以认为是一种QLED
  • 早年三星的QLED不是OLED,属于是单纯给LED加了一个背光叫做了QLED,但是这种技术不如现在的QD OLED,后期三星又把QLED捡起来了,但是此时指的是类似QD OLED的技术了,这个名词就被三星弄乱了
  • 这个一整套技术的峰值亮度上不去,这里似乎有一些不可能三角,要高亮度、对比度就没色准,要色准、高亮度就没刷新率,三者不能兼得,只能选其二

QD OLED,TCL的商标,类似于QLED技术,QDEL

WOLED,多个白色发光,本质上还是OLED,但是总体看色彩发白,饱和度降低

Mini LED,分区背光,分区数量有限,经常能看到各种分区数不够造成的黑泛白

Micro LED,可以说Mini的进阶版,分区数超高,但是价格逆天

MLA OLED,LG的技术,对标QLED

目前来说QD OLED应该算是现在能买到最好的了,但是OLED这种屏幕对于办公、大量文字白屏显示略有一点不够好,字体容易有彩边,看着容易眼花。

分辨率/接口

image-20250812230327713

DP 1.4a,DP 1.4b

DP接口为了提高带宽,推出了DSC的压缩技术,带了DSC的就是b,没带DSC的就是a

但总的来说1.4支持到4K 144Hz 10bit

HDMI则有点尴尬了,比较老的HDMI完全拉不动4K 120以上,还好我这里是DP1.4a和HDMI2.1,165Hz支持,如果买三星或者LG的240Hz,还有点点危险。

DP好在可以双线同时连接来扩展带宽,也就不怕对未来的扩展性不够了。

Summary

后续等到Zen6出来以后,考虑再把9950x3D换掉,下一代GPU出来以后再把3080Ti换掉,等5K普及了再把这个显示器换了,还得好久。

实测3080Ti还是能勉强4K 60Hz的,就是画面一激烈掉的有点厉害

Quote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10927

https://bbs.nga.cn/read.php?tid=43522406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7378386336256709

小米高阶驾驶培训体验

2025-06-29 00:00:00

Foreword

上次发布会的时候就说有免费的高阶培训,之前还有9999的精英驾驶培训,不过那个时间对不上,也不好弄。顺带出差,也去体验了一下,机票住宿等成本差不多也是2000多点,就当我付费了,主要是看能教你漂移、救车什么的,这个部分技能本身就有些缺失。

北京

落地

上次来北京,还是工作时出差,都过去八年了,一落地感觉就是灰蒙蒙的,北京的霾还是没治理好啊,习惯了深圳的蓝天白云,北京给人一点压抑的感觉。

培训的地方在凯泽汽车运动体验中心,也是个非常偏的地方,昌平区。先打车去了酒店,北京的出租车可真贵啊,网约车到地方也就120不到,这个司机最后给我搞了200多,被坑炸了。酒店也没选好,没选到昌平区有人烟的地方,跟前都很荒,去哪打车都不好打。

昌平是真的偏,有种我去东莞的感觉,整体建筑也很老旧、就是个小县城的感觉,人倒是挺多的。顺带去附近大学门口(中国政法和中国石油大学)吃了点东西,确实量大管饱、还便宜,就是食之无味。

培训

image-20250629164625980

凯泽汽车运动体验中心,这个地方偏的离谱,进去沿岸走,路边还是在打井的?我一脸问号。

image-20250629164921770

进去以后往前走,就是小米签到的地方了,这一场是Ultra专场,大部分都是Ultra的用户,跟前停的都是Ultra,也有一些从外地过来的车主。

image-20250629164800062

一上来签到,交保险,这个要你自己支付,然后工作人员再把你付的钱转给你,真的免费而不是还要你掏一点。会问你是不是经常开车,是新手还是老手,然后给你分组。四组人,大概20个左右。

安全培训课

image-20250629170359383

基本都会有的,教你怎么调整座椅、坐姿,怎么刹车、转弯之类的基础内容,除此以外还有最近一些事故说明。我去之前,刚好就有事故在培训中发生了,一个学员直接开上墙了,人没啥大事,不过车估计要赔个十来万,说是刹车当油门踩,不知道为啥。静态授课内容不能录像,但是可以拍照,后续的外场培训可以录像、拍照,没啥限制。小20分钟的课上完以后就根据分组,各组教练带走培训,每组2车人。

外场培训统一都用Su7 Max车型,培训项目就是往死了造刹车和轮胎,反正不用你掏钱。正常培训顺序是,加速、制动、紧急变线,绕桩、低附着路面驾驶、金卡纳,这样循序渐进的,但是由于4组人,不可能一组等一组,所以顺序其实是乱的。这里小米是根据你开车的熟练度来分组的,越新手,相对的顺序就越正常,老司机则是反过来的,也能理解吧

加速、制动、紧急变线

image-20250629162435098

这个算是比较有用的,让你在加速以后,急刹时紧急变线。大概是急加速到70-80km/s,然后刹死,打方向,同时还要不碰到桩桶。不过每人只能开个五次,练习的次数还是偏少了一点,如果真的有意外是可能派的上用场的。

绕桩

image-20250629170459858

image-20250629171042310

这个绕桩,比想象的简单一些,有点类似麋鹿测试,不过速度比较低,就还好

低附着路面驾驶

image-20250629171239992

image-20250629162457452

之前看介绍说是这个地方教你怎么漂移,怎么漂移救回来,实际去说这个不教,其实他们第一次培训应该是教了的,但是发现有问题,很多人教不会,而且比较危险,所以后续改了内容。

这个课也比较实用,雨天或者是雪地,就会出现这种打滑甩尾,同样的我在赛道上也遇到了这种抓地力不够的时候,速度又高,这种情况要怎么救车就很有意义,可惜他不教。只是告诉你在这个地方怎么创作甩尾,也就是你如果在抓地力不足的时候,刹车,猛打方向,会出现什么结果,但是具体咋救没教你。

由于我们练习的快,还有多一些时间,教练就说了一下大概要怎么控回来,首先是下意识松油门,反打方向,缓刹车,等车稳了以后,给油,方向回过来,出来就行了。

如果算上漂移就是猛给油,猛打反向(车起漂),松油门,反打方向,缓刹车,等车稳了以后回方向,给油出弯。实际要练好,得摸准车身惯性将尽的时刻,然后才能操作得流畅,才能熟悉什么样情况下可以空的住,可惜这个练习时间也是五圈,不足。

金卡纳

image-20250629162509666

正常最后就是金卡纳,把前面的培训综合一下,正常这里应该也要计时,看看你是否有进步的。实际这个环节去掉了,应该是这个计时可能会导致大家有好胜心,弄出事故。

这个最大问题在于,看桩桶识别路,平常不习惯看这个,很容易感受不到路的边界在哪里。如果小米团队下次用个石灰粉之类的东西,直接画一下车道,我感觉是更好的选择,而且这个东西要洗掉也很简单,施工难度不大。

桩桶很多时候,他们开车开出去了,会把桩桶卡到车底或者车轮侧面,带着一起拖行,反而不好。

培训结束

image-20250629173030329

每个培训大概是半小时,总的弄完大概用了2.5个小时,再加上等人30分钟,一共三小时。培训完了以后就给你个证书牌牌,签个名,大家一起合照,还送个小米的帽子,就散场了。下一组人还在后面排队,一天感觉也就能培训4组,勉勉强强80人吧。

Summary

总体体验还行吧,就是练习有点少,有些深一点的东西不给教,作为普通人培训还行。

看来救车、漂移啥的还是得去找赛车场的培训方去做,平常想学一下不容易。

小米这个怎么还是没搞定珠海的赛车场啊,一直在北边开展活动,南边感觉被抛弃了

重庆游记

2025-06-27 00:00:00

Foreword

重庆十二日行,不过还是以工作为主,闲时去逛逛。距离我上次去重庆(2013.10)已经过去接近12年了,物是人非,很多地方是以前我都没听说过的,甚至以前都没有的地方。

物是人非,上一次匆匆地来,匆匆地走,很多东西都没怎么体验到,这次我在重庆很想你。

重庆

落地

六月八日中午落地重庆,此时深圳已经很热了,没想到刚落地的重庆竟然还这么清爽,皮肤还没适应过来,出乎意料。不过这丝凉爽,几个小时后就再也感觉不到了。

弹子石老街

image-20250626005252396

住在了离弹子石老街非常近的地方,这里距离机场非常近,20分钟就能到。这年头什么老街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群,青石老建筑,有点民国时期的样子。住的这个由于是属于长嘉汇,又离老街这么近,基本消费都是景区级别的,比深圳的日常消费都还要高一点点。

长嘉汇购物公园,那就更离谱了,比深圳还贵,感觉价格是深圳普通CBD的2倍,不知道重庆本地人是咋消费得起的。

这个附近日常人确实不多,尤其是白天,人烟稀少,但是到了晚上,人相对就多很多了,难道是出来乘凉?但是重庆晚上一点都不凉快啊,闷热闷热的。

弹子石广场

image-20250626222559821

弹子石广场看江景,看朝天门,看夜景不错,后面是重庆规划展览馆,晚上也亮灯

img

十多年前第一次去重庆,最喜欢吃的就是他了,那会好像还不是预制菜,可以看到后厨在炒。最喜欢的就是川菜小炒,乡村基就可以选两三个小炒,小份量拼一起变成一个套餐,当时觉得可以吃一辈子都不厌烦的那种。

现在去,上餐不超过一分钟,啥都是预知好的了,没了烟火气。广场周边的餐馆吃了个遍,就一家炒的味道和我小时候吃的川菜很像,其他家感觉差别还是有点大的。

龙门浩老街/下浩里

image-20250626213706686

石头建筑群,在山上,需要走一点台阶,还好不是很高,人文气息比较重,整体规划也还行,路上还遇到了佛造像和拓印馆,免费看,收费体验拓印,带小孩可以去玩玩。

比较巧的是DNF 17周年,在这里做了活动,有一些打卡点或者游戏点设置在山城上,老街也是类似的,全国地摊该有的他都有,还有一些重庆这边特有的糖水摊子。

白天来是非常热的,晚上可能好一点,山城晚上灯光也更好看一些,山顶有一片小玻璃栈道,可以看这个类似绣花针的东水门·长江大桥

image-20250626223746443

路上偶遇一个猫猫,好想喊他起来重睡

长江索道

image-20250626215211999

索道过去只有一趟,价格30,体验极差,需要等至少半小时起步,还是淡季,索道车厢大概一次坐三四十甚至更多的人,拥挤程度和早晚地铁差不多,没先到好位置,那你就站中间啥也看不到了,你也不可能挤的动,对比越南的世界第一索道,能说拉跨,建议别来。

当地人说这就是他们以前的公交系统,大可不必来吃苦。

解放碑

image-20250626220425238

解放碑附近人还是挺多的,重庆的市中心,这个高楼的密集程度,我感觉堪比深圳的城中村,都挨得太近了

image-20250626215746243

解放碑跟前吃了一下防空洞的老火锅,就是红油,以辣为主,能吃,周边街道上一个火锅店挨着一个火锅店,多得离谱,满大街也都是火锅的味道。

后来出租车司机跟我们说千万别去市中心吃,太坑了,可惜晚了,我们都吃完了,费用也确实不低。

洪崖洞

经常听人提起的一个地方,总感觉有点韩国地名的味道,其实就是长江边上沿着悬崖建的一些仿古建筑,高低跨度挺大的,里面错综复杂的

image-20250626220809962

内部看起来有点香港老街的赛博朋克感觉,实际上很多特产店、潮玩店、服饰出租、拍照出片的店。稍微靠外一点就是同质化严重的全国地摊店。

image-20250626221858723

洪崖洞下入口还有个小瀑布,洞里有点祈福的小道具

朝天门

image-20250626221722519

朝天门没啥特殊的,晚上从对面看过来更好看一些,重庆也就夜景不错了

image-20250626222513866

李子坝

image-20250626222255412

就是那个著名的重庆吃火车、吃地铁,地铁穿楼的地方,不过这个打卡,估计要从江对面拍更好一些,这个位置很难,而且人超级多的。

十八梯

image-20250626223022386

十八梯是因为吃水的井距离居民住处刚好十八步石梯,所以叫十八梯,也一样的是老街风貌,十八梯很大一片,不过看起来路对面还没改造完成,很多店铺都还是空的。

image-20250626223338006

老街上总是有一些非常不和谐的,大俗之物

image-20250626223959802

还有这种非常无厘头转圈的鸭子,不懂什么意思。

晚上去了个苍蝇馆子,烧鸡公,贼辣,红油里捞鸡肉吃,中午吃了火锅,晚上再吃这个超辣的,我是顶不住了。

磁器口

image-20250626225302756

匆匆那年,磁器口是我重庆唯一重复去过的地方,一下车我有点陌生,这好像不是当年的磁器口啊,这建筑也太新了点,我记得以前的磁器口可是又老又破的。

image-20250626225747197

磁器口新街入口,这温度计38度,确实是一水的新建筑,宽阔的街道,焕然一新的石砖,没了那味道,也有可能是重庆这种街太多了,审美疲劳了。

新街有个磁器口历史博物馆,看到15年磁器口才被认定为文化老街,那我当年来的时候还啥都不是呢,顺着博物馆一直往下走,就能走回老街了

image-20250626230136407

小小网红打卡点,梵高风格的小巷子

image-20250626230603714

老街这里好多麻花店,好像当年还带回去给老爹吃过

image-20250626230741934

老街尽头就是江边了,旁边是各种洪水曾经淹没的高度

image-20250626231126492

磁器口里还有一个西魏古刹,宝轮寺,内部不允许拍照,寺内的修士还有猫猫求领养,我去看了一下刚出生一两个月,还很小的猫咪,很可爱。

西南政法大学

image-20250626231010672

沙坪坝,西南政法大学的老校区了,似乎没多少学生,都是继续教育的成人了,校区也很小,走了一会就从另一头出去了。

晚上去了重庆很有名的火锅店:俊杰火锅,人也超多,平常日子里也要排队,主打一个辣,第二天主打一个窜,以后还是要量力而行,该鸳鸯的还是鸳鸯吧,能吃辣,但是不能一直吃辣。

Summary

重庆实在是太热了,蒸笼一样,这个地方只适合晚春天或者晚秋来玩,其他时间绝对不会再去了。

整体重庆没啥特别好玩的,山城、古镇、老街实在是太多了,看的人疲劳,只有夜景值得一看。

重庆的司机倒是都挺好的,聊起来也都很热情,开车可是真狂野啊,还是路上电动自行车少,可以飙一点,对比深圳这么开早就撞人了。

重庆不禁摩,路上各种轰轰轰叫的重型摩托,炸街一流。

STM32 DMA数据丢失

2025-06-26 00:00:00

Foreword

STM32 DMA数据丢失,这个问题还挺常见的,之前我也遇到了,不过由于只是首数据丢一个字节的数据,对于整体不是很大影响,所以没在意这个事情,放过去了

之前遇到的”DMA PWM输出第一个bit bug”

https://elmagnifico.tech/2020/06/03/Dshot-STM32-PWM-HAL/

DMA

这次这个问题变得很严重了,每次数据传输都有比较大的概率丢一个bit的DMA数据,很是奇怪。还有一个小现象,似乎电压波动更大一点,丢的概率就更大一些,这个现象一度让我以为是电源问题,想丢给硬件去解决。

不过后面仔细看了一下现象,怀疑了一下问题发生的点,后续还是软件解决了。

问题情景

还是发生在Bidir-DSHOT中,由于每次数据发送需要接收返回的内容,所以Timer 触发 GPIO的DMA并不是循环模式,而是单次模式,工作完成以后切回GPIO Input模式等待接收,收完再切回输出,以此循环

https://elmagnifico.tech/2023/04/07/bi-directional-DSHOT/

相当于每次DMA传输都是首次DMA,这个首次发生数据丢失,这个数据本应该是0的,输出却是1,而后面的数据都是正确的,这个概率还不低,会直接影响到接收方的电调识别,导致这次的Telemetry无法返回。

方案一

由于Bidir-DSHOT的特殊性,驱动中传输结尾本身就会发送一些没用占位符,那么同理,我们可以在传输前也发一些占位符,让首bit出错,出现在没用的地方,不影响后续电调的识别。

Bidir-DSHOT的波形本身也比较特殊,空闲时是高电平,那么基于此只要在DMA传输开始前先传输3个字节的高电平信号,再开始真正的

数据传输,那就可以了。

这个方案是最简单的,改动几个数组就行了

方案二

也是突然灵机一动,想到这个DMA和Timer有一些特殊性,是不是二者的时间没有对齐导致的。

Timer启动,理论上第一次启动就立马会触发DMA搬运一次数据,但是如果此时DMA没有启动呢?所以DMA错过了一个bit的数据,下次Timer再次触发,此时给到DMA的搬运序号就递增了,那么DMA就开始搬运第二个数据,这个流程如果猜想正确,那么就完美符合我们当前的现象。

这个验证也比较简单,估计在DMA和Timer启动之间加一点延迟,让DMA启动延迟大一些。实际看到,确实可以造成100%的数据丢失,延迟足够大甚至有可能丢更多。

那么解决起来也比较简单,先让DMA启动,在确认启动的情况下,再去启动Timer,避免二者有配合间隙,实测后,DMA丢数据的情况基本消失了。

Summary

我的突发奇想,也同时让Cursor去解决了一下,Cursor给的解决方案基本和我的想法一致,他两种方案同时都做了

image-20250625232936283

说明这个问题还是经常有人遇到的,之前放过去了属实不该

Nintendo Switch2

2025-06-05 00:00:00

Foreword

NS2总算发布了,今天就直接拿到了,ns1总算可以淘汰了,各种小问题已经懒得折腾了

Nintendo Switch2

预定

香港官网直接预定的,3750港币

image-20250605224323443

但是为了这个专门弄了一个香港手机号,-229

自提,交通来回,-75*2

算下里成本都3800了,而京东或者pdd、淘宝各种折扣打下来最低可以弄到3000单机器

自提地点选了西九龙高铁站的自提点,不出站都能提走(其实还是出了)

image-20250605224605144

自提

群友3号就从顺丰APP上看到了发货,实际也确实是3号就寄出了

顺丰还必须得是香港顺丰,挺难安装的,安装完成就能看到提示了,4号就显示派送了,但是被官方统一要求5号才能取

【順豐速運】單號SF3179698366232,閣下的包裹預計派送時間只作參考,根據寄方統一要求快件將在6月5日順豐站營業時間內正式開放自取,屆時請留意APP的取件通知。謝謝 。

从4号开始取货时间一改再改,很急,直到5号早上10点多,我都到高铁站了才显示可以取货了,但是高铁还要等1小时

image-20250605224914025

出高铁站,到达G层,再拐上去就能看到顺丰网点了,很多人过来取件

image-20250605225336782

image-20250605225126144

拿到手直接就开箱了,迫不及待

开箱

image-20250605225441241

第一感觉可真大,按上手柄以后感觉还是有点松垮

image-20250605225530789

不更新完进不去主页,新的肩键很松,感觉有点廉价

image-20250605225611079

本身手柄是磁吸上去的,吸上以后中间还是有个缝隙,不像以前是严丝合缝的

image-20250605225941273

image-20250605225632837

第一批还是太急了,TypeC口做工没对齐

image-20250605230400904

支架的阻尼感还可以,比1代的好,左右看起来只是宽了一点,但是上下宽了挺多的

以前ns1的收纳包放不下ns2了,兼容不了

image-20250605233234712

这个英标插头是真的恶心,转换头也大,合在一起超级难看。适配器最大功率是60w,20V3A,基本上现在新一点的适配器都能做到这个功率了,甚至转换器本身都有65w的供电口

数据转移

启动时有一个整体转移,需要插sd卡,还要ns1在旁边,我又没带,不走这个流程又进不去,只好先不转移,后续回去以后再一个个账号转移。

转移也挺简单的,两边账号登录以后,很快就全转移过来了

ns自带256g存储,比以前32强太多了,暂时不用买那天价的sd卡了

  • 最近才买的512给ns1,ns2还用不了,简直血亏

image-20250605230824887

游戏直接开uu下载,还是很快的

image-20250605232313212

常玩的游戏都下完还有一百多G,暂时都可以不考虑SD卡

就是现在的虚拟卡系统,转来转去的需要蓝牙配对,配对起来有点慢,太麻烦了

主机模式

ns2插进底座里,可以前后晃动,有点松胯,对比ns1晃动范围大了很多,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散热更好一些,不像一代闷罐

image-20250605235453625

有一说一,传送道森林是真的快,以前我记得我都能去撒个尿,现在一下就好了

image-20250605235500214

这都是买了高清材质包,然后开的游戏

image-20250605235515831

可以看到是4k输出,60hz,120hz需要游戏独立支持才行,同时电视也得是hdmi2.1或者更高标准才行

同捆的马车世界,比赛和马车8好像差不多啊?就是多了一个自由探索,有点地平线的意思,但是里面有很多小挑战,小关卡。但是不像地平线开放世界,他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方式,只是地区地图很大,很复杂而已

老手柄匹配到新机器也非常简单,流畅,用起来没问题,只是充电又得回到老机器上充,这个稍微麻烦了一点。新手柄磁吸还是非常强的,取下来有专门的按钮,主要是靠顶出来脱离磁吸范围的,硬拽也能取下来,但是容易拽歪,损坏接口。

卡带/虚拟卡

image-20250608004708190

以前是可以主副账号同时登录多个机器,然后就能共享游戏,离线模式下可以同时多人玩同一个游戏,互不干扰,也就是淘宝中出租账号的商业模式,而新的系统强制使用了虚拟卡。

虚拟卡要求每个游戏仅能存在于一个机器上,一旦转移到别的机器上,即使同账号,你也不能打开了,这样就封堵了出租账号的共享漏洞。由于我是全数字版,以后分享给朋友账号就不行了,只能虚拟卡给别人玩了,好处是不用到处登账号了,坏处是共享不方便了。

续航

续航基本没啥提升,电池容量在那里,玩塞尔达大概就是2小时半不到就完全耗尽了,刚好够坐飞机,从坐下一直玩到降落,刚好没电

Summary

整体系统是比以前流畅了许多,特别是进商店啊,打开游戏,启动速度都比以前快了好多,感觉和ns1不是一个世界了

Su7 Ultra下赛道

2025-05-20 00:00:00

Foreword

记录一下Su7 Ultra下赛道的准备,还有一些难找的信息、科普内容都汇总到一起了

安全

头盔

赛车头盔有下面一些品牌:

  • Xquip,好像是唯一的国产品牌,入门型号FF-S4,FIA认证大概要2700左右,SA2020认证只用1700

  • OMP,优点是视野大,入门型号GP-R,2900左右

  • Aria,优点是帅,其实感觉好像差不多,入门型号GP6S,3400左右

  • SPARCO,入门型号W01,3000左右,碳纤维版5500,好便宜

  • Bell,高端牌子,入门型号GP3,4600左右,经典型号RS7,5500多,碳纤维版9700多,

  • Stilo,好像最便宜都5300,主打拉力头盔,GP类的好像比较少

我买了Aria GP6S,还行,送两个头套,不用额外买头套了

HANS 汉斯

image-20250520024043165

主要是防止你颈椎折断的,他需要和头盔适配,两个卡子是和头盔上的汉斯扣固定的,防止你过度低头,后面的靠背是防止你后仰过度

汉斯价格也不低,最少也要2000大几百

头套

image-20250520023934410

头套,如果头发比较长,头盔是比较紧的,容易夹头发和反折耳朵,所以大部分人会带头套然后再带头盔

还有赛车服、手套、鞋啥的,暂时还用不到,就先不考虑了,赛道日基本头盔是必须品,其他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安全标准

赛车上的安全标准大概就是这么两类,FIA主要适合欧、亚地区的赛事,SA2020来自于Snell适合美国那边的赛事。由于这个规则不断演变,安全性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这个标准一直在变,可以看到后缀的数字

  • FIA8859-2024

  • SA2020

FIA8859-2024,是现行标准,对应到头盔,每个头盔寿命只有5年,过了以后安全认证就不过了,它对应拿到的那个认证也只有5年有效期。国内一般都是认FIA的设备,所以无脑选FIA即可,不过价格也贵一些。

安全带

四点式的安装要求,挺麻烦的,随便改的只能说能用,但是能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就要打个问题了

image-20250517224146009

image-20250520012631047

Su7 Ultra改装四点式安全带

image-2025052010151344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bQDY2Ejs

先说明高翔的改装方式是完全错误的,四点式的安全带本来就不能被固定在座位自身上,这样这个安全带根本就没起作用。

这里要相对正规的安装,是需要使用后排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卡扣(ISOFIX),做个转接即可,这样平常也很好取下来。

image-20250520013848194

把这个插入到ISOFIX接口,然后四点式安全带连接到这个卡口即可,原本ISOFIX的带子就不要了

这个地方可能角度也有点偏大了,也可以系在座椅放下以后的黄色卡口上

image-20250521223045968

接这个黄色(也有可能是银色)的固定卡口,安全性上可能会更好一点(这种方式是不需要ISOFIX的,直接安全带就能接了,长度也够)

image-20250520101543677

腰部的安全带需要锚定椅子下方,这个板(L型拉环扣)需要把座椅弄起来固定上去,可以让4S店帮忙弄一下,也很简单,到这里基本上这个4点式的安全带就完全弄好了

改装成本很低,四点式安全带二百左右,ISOFIX二十多,L型拉环扣十几块,一共二百五不到就能解决安全带问题

  • 注意,四点式安全带上路不合法,被拍到也认为没系安全带,会扣分罚款

这种方式是改动最小的,也相对安全,同时也最灵活的,电车就算日后需要年检了,也很简单就取下来,完全看不出来改装的事情

改装过程

到小米4s店,跟他说明安装方案以后,他感觉是可以装的,不用收费,作为整备环节之一

  • 记得去4s店办理需要带物理钥匙

小米4s的车间不给参观,但是由于我要沟通方案,还是进去了,其实好像也没啥机密的,就正常维修店

  • 小米的接待说,他们的门前台阶雷达是扫描不到的,高度可能和车底差不多,可能会蹭到,让我用离车泊车注意一下,小米车底盘大概是15cm,不同款高度略有不同

这个L型扣板和座椅其实有点不适配,座椅的滑槽下面有一个卡位方块,需要卡到车底盘下面,这个东西,还挺长的,大概有1cm高度,扣板的孔是过不去的,直接放这个方块下面,那你螺丝都拧不上了

image-20250601122410996

  • 因为轨道两侧是比螺丝高的,所以L板无法直接放进去,高翔是把螺丝垫高了,然后L板架到了轨道上面,这样这个螺丝就没吃满,少了1cm左右,这其实有点危险

然后我摸了一下,这个前面还有一个定位的长柱子,这个柱子就比较细了,扣板可以扣下去了。

但是还是对整个座椅有点影响,他把座椅垫高了一点一点,大概3mm左右,这就导致后面轨道不是完全卡下去的,稍微有点影响安全

  • 相对螺丝少吃了3-4mm,比高翔的好一点,但是也不多
  • 无论哪种改装,都会导致原本这个滑轨的装饰盖,盖不回去了,美观-1

弄完以后我的4点式安全带就可以真实用了,试了一下还是很牢固的,但是会限制到座位前后移动,安全带的扣和座位侧面有点阻碍。

后续发现座椅下面有一个几毫米的空间,可以穿过布带,那这个方案还能做的更好。

顺便在4s店看了一下最近传的比较多的大灯上盖板翘起的问题,确实有,很多外面晒的车,多少都有一些,微微弓起了,能看出来不是以前的严丝合缝。

拖车钩

考虑到你可能上墙,所以有些赛道要求你必须安装了拖车钩才能上赛道。

image-20250520011456711

Su7和Ultra都是在车右侧灯下有这么个活动门,旋转就能取下,拖车钩在后备箱的工具包中,旋紧即可,同时外接电的电源线也在这里,车彻底没电时,这个电源线可以外部充电,从而打开前备箱,进而维修充电什么的。

拖车钩安装以后,这个盖子可以放到后备箱里,那个红线可以塞回里面,最好带个胶带把正负极粘一下,防止碰到一起了,有个老哥直接现场拿胶带粘前面了,稍微有点搞。

赛道

主要是深圳周边的,可能可以去玩的赛道

珠海国际赛车场-ZIC

图片

ZIC的赛道日,需要关注公众号珠海国际赛车场ZIC1993和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ZIC-1993,还有一个公账号是精彩乐动,应该都是ZIC官方的活动号,赛道体验或者活动可以通过他们获取相关信息

image-20250519201502845

报名用的是微信的报名工具,填一些基本信息就可以了,双人套餐更便宜一些,不过是两人共享时间,时间上有点少

  • 还有卡丁车也能体验,还行吧

ZIC的赛道日比较少,大概一个季度能来一次,珠海赛道日可以不用自带头盔,还挺好的,对车也没啥要求,你就只管开就行了。

ZIC赛道算是相对其他来说比较合理的,适合GT类型的车去跑,Su7也有一战之力。

纵观全国所有赛道,只有珠海赛道是最长的,直线给的也是最多的,非常适合新手去体验一下超级速度,适合Ultra去玩,其他赛道相比之下直线就比较少了,弯道就比较多,珠海的服务各方面做的也都算是不错的了。

珠海也有半年卡,1999,可以跑5次,每次30分钟,也就是一次200,还是挺不错的。

广州从化国际赛车场

img

赛事活动关注公众号:从化国际赛车场,从化赛车场主打摩托和卡丁车,汽车的很少很少,日常是可以买卡丁车票去玩,但是汽车赛道日基本没有,所以可以忽略这个赛车场

广东国际赛车场-GIC-肇庆赛车场

图片

GIC之前说要拆掉的,后来又停了,由于这个名字和麻涌的都特别像,我们就用地名称呼,这个是肇庆赛车场,赛事活动关注公众号:广东国际赛车场

image-20250520002812022

GIC这个价格看起来挺便宜的,而且可以玩的时间,看日历很多,他一节30分钟,珠海15分钟,差距啊…

image-20250527101609151

GIC赛道体验也是有活动的方式,报名需要询问对应的联系人,价格是750,时间不一定,需要每次问

广东竞速国际赛车场-麻涌赛车场

图片

麻涌赛车场的活动需要关注公众号:广东竞速国际赛车场或者是方舟赛车,有活动会发公告

麻涌赛道日大概是一个月一次,价格就是贵一些688,但是胜在时间长,相当于一伙人包一天了,然后不含头盔,需要你自己处理

image-20250519194446351

麻涌的赛道日,价格688,含保险。车不允许用热熔或者半热熔轮胎,不能改装。新手第一次就是需要弄个头盔,其他倒是没啥大问题。

麻涌赛道偏小,弯道超级多,而且都是那种180的掉头弯,开起来难度还是挺大的,适合弯道选手,车比较轻的那种。Ultra在这里没有明显优势,反而很危险。

image-20250601121056895

惠州福岗赛车场

图片

没有任何联系方式,老的运营方的公众号:惠州福岗赛车场,基本都没人管了,所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只是看B站或者其他分享偶尔有在这里玩的信息,但是具体怎么个规则,可能还得现场去了才知道。据说:全天票800,半天票600,半小时300,10分钟150,这个18年就是这个定价

福岗赛道是最小的,一共才1.4km,据说是卡丁车改的,比较适合小车漂移。

赛道日

赶上的赛道日就去体验一下,本来刚提车那会3月底就有ZIC的比较大的活动赛道日,然后就给错过了,后来4月底好像还有一个,去了越南也错过了,这次5月底的总算赶上了。

ZIC赛道体验之旅

image-20250525195543106

赛道体验之旅基本大差不差,都是这样的

image-20250525193748964

5.25去ZIC赛道日体验

行程大致如下:

10点前签到,然后接着开始赛道前培训,20分钟结束,接着大家下去开车到维修区排队,10点30等待安全车带着跑2圈回到维修区,然后就是正式的15分钟。大致30分钟结束,然后第二组继续上一个循环。如果双人体验,自行决定15分钟何时回到维修区换人。

  • 如果遇到红灯闪烁,记得慢开回到维修区,可能有人事故了
  • 注意赛道上撞车了,是各修各的,不存在保险和甩锅,撞坏赛道是要额外赔付的

实际体验,新手还是挺多的,一场会亮个一两次红灯,有车故障停在路中,也有Ultra冲下沙石地导致红灯。再加上慢车很多,实际跑起来很难跑出像模拟器里一样,完整的一圈。

提前跑模拟器还是有用的,至少你知道在哪里需要刹车,你对能不能过这个弯以及后果认知是很清晰的,上了赛车场就跟回家一样熟悉

上午弄完了,下午就可以去玩卡丁车了。卡丁车也很近,过了赛道桥往后走就到了,卡丁车还是比较好的,车子也还行,提供头盔、汉斯,现场工作人员都帮你弄好。

image-20250602164722845

下午是电车油车的半年卡活动,油车人很多,但是电车据说人很少,就4个电车,还2个Ultra,他们就能完整开一圈,可以开到1.50+,还是很不错的。等下半年年卡放出来,再去玩玩,年卡一场好像是半小时,算来下一场才200块,很便宜。

  • 深圳去珠海有了深中高速,比以前快多了,而且到赛车场可以三连高速直接到赛车场附近,三连高速的测速很少(主要是珠海段少,而且存在假测速),路又超级宽5车道+,晚上去车少,可以开到200+,很恐怖

小米的这个赛道大师,数据不能导出,赛道也不会自动录个单独的一圈的视频,哎很蠢,想对比一下别人的数据或者跑法,就不行。

麻涌赛道日

image-20250601120130050

5.31去麻涌赛道玩一天,实际安排其实很差。

image-20250601114645618

说是自由跑一上午,其实实际给新人就只有一节,然后另外一节是中午没人要的时间,下午还有一节直接用来比赛了。每节时间间隔都非常长,等起来很消耗精力。摩托车是临时加上去的,然后又临时去掉了,整个时间安排现场又有改动。

麻涌赛车场,新人培训,也是野人培训的,有很大偏见,对比珠海来说不够客观,也不够专业,培训者好为人师。

  • 新人副驾不能带人

我上午跑的第一节就跑出了我的最快,74秒,中午太热了,根本没状态,都是80多秒。

实际麻涌赛道由于过短,人又多,分组很多,但是每组只有8个人,而且分时间入场,跑起来更像一个人在玩,新人基本没有超车什么的危险的行为。整体可以完全沉浸其中挑战自我,这点比珠海好。

下午太热了,我提前撤场了,然后计时赛中就出现了Ultra和Max相撞的情况,两人双双退赛,Ultra车损可能高达5w,还得自费,那个老哥直接血亏。

我跑模拟可以跑到61s左右,实际开发现,确实有很大差距,很多地方速度不敢提上去了,赛道比较滑,过弯都是磨着轮胎叽叽叫着过的,赛道中同一个位置(T5转T6)spin了两次,尾巴刮到了一点树丛,还好及时救回来了,没有出更大事故。

看了一下分组赛成绩,油车,类似86这种在这里非常快,都接近60s,全场最快有一个60s的,非常厉害了。

image-20250601115714747

每组的前三可以得到一个小奖杯,可以上领奖台,有点意思。

如果是第二次去玩,就是非新人身份,可以提前去了提前进去练习,晚上弄完了也有自由练习时间,甚至还有自由包场时间(价格也还行)。

大佬指点说很多地方入弯太快了,一直响轮胎,可以更慢入,更快出弯。

image-20250602164653042

Ultra Club

Ultra Club赛道的会员服务,不支持小赛道驻场,只有珠海这种大赛道才有赛道驻场(目前情况是非小米官方组织,连场都进不去,很尴尬

image-20250519194027662

去赛道日前,预约上面检查,他就想你开去4S店检查,感觉让他上门服务也有点不情不愿的。别人up主那里就各种凌晨服务、很舔,到你手里就有点看人下菜的意思了。服务还是有的,四点式安全带让他们协助安装了,遇到了一个小哥很积极,人很好。

具体到赛道日的时候,珠海由于是官方的,非小米的,所以赛前检查他们进不去(小米竟然没把这里的关系打通,我服了),他们就在车场门口等我,放胎压,检查一下常规的东西,安装拖车钩啥的,虽说是附带小米的赛道大师讲解,教学,但是实际上这个人没下过赛道,没跑过模拟器,赛道大师你觉得他能用过吗?

  • 之前我是去深圳做赛前整备,深圳的也以为是他们开车(专用整备车)去珠海,能进赛车场。后来得知他们进不去,就换成了珠海的。感觉深圳的更专业一些,珠海的相当于是小店的维修师傅,很多东西不知道,服务做的就差一些(这里感觉还是得加强,珠海本地就是赛车场,要是服务弱了,这咋用)。
  • 由于Ultra会员也只有2000人,所以整个服务跑的都不顺畅,磕磕巴巴的,感觉没几个Ultra会员预约过他们的服务,要么就是被他们各种借口给搪塞回去了,从而减少了服务项目。

跑完以后,再开回来给他们继续检查,说我胎没热起来….那个冲出赛道的也直接预约拖车送回店里检查去了。

image-20250526100105316

这是之前一个车友进石子地以后的情况,地上很多石头,清了两次才弄干净,这种情况Ultra会员可以免费处理,还是挺好的。

车友会

官方一直没有车友会,找个其他人也联系不到,给你拉群,就只拉你一个,我服了。我自己组,珠海一天就遇到10个Ultra,遇到一个我拉一个。

有需要进群的可以找我拉进去

漂移

漂移场地找不到,之前有一个中山的三角漂移场,不过好像也倒闭了?现在也联系不到了。

DDD漂移俱乐部

image-20250517230145332

DDD漂移俱乐部在广东省珠海市快泊停车场,看了下场地也很小,不如三角漂移场,自由玩价格还行,但是体验价格有点贵的离谱了。更有性价比的地方,深圳附近再没听说了,大概就是这样吧

ZIC漂移

麻涌漂移

麻涌赛车场,漂移500,4h

image-20250601121158622

还有漂移教学的价格,挺贵的,不过如果能教会还是挺不错的。

其他

其他正经赛车场好像都有一块区域给漂移使用,比如福岗赛车场,珠海赛车场,但是具体收费?体验什么的好像都没有说明,等我去了看过再补充

Summary

国内这个赛道信息有点难找,普通人想进圈子都比较困难,本身安全设备也不能少,而且由于小众,价格下不去,玩车的的额外成本还真不少。

总体来看珠海ZIC是最适合Ultra去玩的,正规、总体价格相对也不贵,容错空间大,失误也比较难致命,培训体系都比较完整客观,可惜的是能去玩的时间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