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cnfeat | 笨方法学写作修改

笨方法实验室的创始人,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笨方法」。作品《笨方法文化手册》、课程《笨方法学写作》。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cnfeat | 笨方法学写作的 RSS 预览

卡片创作标准流水线 01:初衷

2024-11-29 08:00:00

我还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

当时我刚刚开始接触卡片创作,站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纸张前,心里就像被一团无形的迷雾包围,什么都看不清楚。

桌上散落着便签、笔记本、索引卡,每一张纸上都写满了零散的想法,却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能把它们串起来。

“混乱”,是那个时期最真实的写照。虽然我渴望有条理地记录自己的思考,但每次拿起笔,所有的思维就像潮水般汹涌而来,又瞬间消散。

写下的每个字都像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海浪一来,它们就消失无踪。

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凌乱的想法整理成系统。没有方法,没有明确的步骤——就这样在混乱中摸索了很久,完全找不到头绪。

于是,我开始从历史上的卡片创作高手汲取经验,例如纳博科夫、卢曼、王云五、姚雪垠、钱钟书、艾柯、梁文道、赖声川、梅棹忠夫……

我也结合了个人的探索与实践,逐渐提炼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卡片写作流程。

随着这套方法的逐步完善,我的创作效率大大提升。以前沉浸在“混乱”中的我,现在能迅速捕捉灵感,整理思维,创作变得不再难。

朋友和同事们开始向我求助,询问如何像我一样,迅速记录并整理自己的思考。

这让我想起当初的我,站在那堆凌乱纸张前时的无助与迷茫。如果能为像我一样的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而简洁的创作流程,或许能帮助他们避免我曾经历过的困惑。

通过这条路径,他们可以高效地开始卡片创作,迅速抓住自己的思维火花,而不至于迷失在无数的碎片和疑问中。

自己的方法不仅对我有帮助,似乎也能够为他人提供价值。看到别人用我整理出来的创作方法开始高效记录自己的思想,那种内心的满足感远超过任何创作成果本身。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我能将这套方法标准化,制作一条简单而高效的卡片创作标准流水线,那么不仅能为自己节省时间,避免创作的无序与混乱,也能帮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

新手必看:如何选择卡片创作的最佳尺寸?

2024-11-28 08:00:00

《思想无边界,切勿纠结卡片尺寸》中,我曾提到:“新手不必过于在意卡片尺寸,重点是马上开始写。”因为行动胜过纠结。

然而,实践显示: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往往难以快速起步,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探索时间。

因此,我建议新手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起点。在历史经验和个人实践的基础上,我推荐两种经典的卡片尺寸:

第一种:3×5 英寸索引卡

如果你是新手,想尝试卡片写作的魅力,3×5 英寸索引卡是经典中的经典,几乎是无可争议的首选。它不仅是历史上无数知识大师的工具,也被知识管理界视为“标准答案”,是新手起步时的最佳选择。

它具有以下优点:

尺寸适中

3×5 英寸的卡片大小恰到好处,既能容纳一个完整的想法,又不会因为过大而让人产生心理压力。横向书写的宽度非常友好,每行能容纳约 8-10 个字,几行即可清晰表达一个思想。它逼迫你言简意赅,专注于核心内容,避免废话堆砌。

灵活便携

小巧轻便的索引卡可以轻松放入口袋、随身包或夹在书页中,便于随时记录灵感。无论是阅读时的批注、通勤途中的思考,还是会议上的记录,3×5 英寸的卡片都能快速满足需求。

案例超多

索引卡的使用有厚实的历史积淀,你可以参考历史上卡片高手的一手资料来观摩使用方法,例如:

  • 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使用索引卡构建了庞大的知识网络,这种方法助他高效产出 70 多本书和无数论文;
  • 作家纳博科夫用索引卡撰写小说,完成了《洛丽塔》等文学经典。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司马贺用索引卡试图模拟出人脑的最初形态,构建出第一代人工智能机器「逻辑理论家」;
  • 图书馆学家莱曼·亨利发明了“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的书目卡片格式,成为图书馆记录系统的全球通用格式。

第二种:A6 格式卡片

相比于传统的索引卡,A6 纸张裁片在自由度与实用性更高。

现在,我随身携带是方便撕开的 A6 本子。外形上,它看起来仍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本,但在我眼中,它已然“庖丁解牛”,成为一张张独立的卡片集合。

所以在使用上,我我完全按卡片的方式操作:

  • 只写正面,不写反面,每个记录独立存在,便于翻阅与整理。
  • 竖着书写,每行约 8-9 个字,6-7 行就足够容纳一个完整的想法。

对于新手,A6 本子更友好的原因还有两个

  • 一是本子表面符合传统笔记使用规范,随时掏出来写,可以免除周围人群投来异样眼光的心理压力。
  • 二是市面上的 A6 本子超级多,更经济灵活,随便就可以买到,无需特意去买索引卡。

小结

还是那句话:卡片创作的核心从来不在于尺寸,而在于记录与思考的行动力。

不管你选择的是 3×5 英寸的经典索引卡,还是 A6 本子的活页,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最好的卡片尺寸,永远是你能立刻用起来的那一种。∎

数字时代的反叛:一个重度卡片写作者的真实日常

2024-11-27 08:00:00

“为什么还要用纸质卡片?电子卡片不好用吗?”

“这样的卡片写作方式,是不是太费事了?”

这可能是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在 Notion、Obsidian、Logseq、workflowy、Flomo、语雀、飞书等强大的数字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依然在背包里装着纸笔的人,看起来像个数字时代的异类。

不是因为我不会用数字工具,恰恰相反,正是在尝试了各种数字笔记之后,我更加确信纸质卡片的不可替代,我心中有个执念:在思考和创作这件事上,工具的先进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真正帮助你思考。

是的,比起电子笔记,纸质卡片确实多了几分”麻烦”。但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步骤——掏出卡片、书写、整理、归档,让我的思考变得更加深入,创作更加自由。

作为一个重度卡片写作者,我想分享我的日常实践。这不是一个教程,而是一份真实的使用记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每日必做

每天早上会写下好几张卡片,分成战略、创意、事务三类,事务类当天完成,创意记录在待办,每周检视,战略收集到项目,每周每月检视,择优置顶。

每天对照昨天的卡片,昨天的卡片,永远置顶的卡片来开展当天的工作。

卡片是所有思考的起点,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终结这些卡片,包括完成卡片写的事情,将卡片的想法完善到电子卡片中。

完成的卡片,立刻放到卡片盒中,已完成的卡片不再用任何价值,不再回头看。

每天睡前,我会整理当天的临时卡片,将有价值的内容转入永久笔记,已完成的则立即归档放入卡片盒,保持思维的轻盈。

我对卡片盒的定义:只是用来放置已处理过的卡片的容器,即「动态清零」工具,再无其他价值。

生活场景

我的背包里始终装着 20+ 张空白卡片。购物时,我用它列清单;等候时,我用它记录思考;旅行时,我用它收集印章;在医院陪伴孩子等待时,我用它与孩子即兴作画。

有一次在地铁上,听到旁边的小孩问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妈妈回答:“天空是大海的梦。”这个回答太美了,我立刻掏出卡片记下。

对于突发的灵感,我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立即记录,保持原始感受。

阅读场景

每本书都会配 10 张以上的空白卡片当书签。读到精彩之处,抽出卡片写下想法。

例如读《设计中的设计》,一段文字让我想到了三个具体例子,立刻写在卡片。一本书读完,这些“书签”就变成了精华笔记。我曾写下这样一张卡片:“如果你要教人设计,首先,你得告诉他设计教的不是设计,而是人生。这会让学习态度端正,视野宽阔起来。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设计而看设计、学习设计,学习到的设计仅仅是表层,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阅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个段落深深触动我,我立刻抽出卡片,记下:“长跑是一场与自己对话的旅程。写作何尝不是?——村上春树。”随后在卡片写下自己的感触:“创作和长跑的共同点:孤独、持续、节奏感。”

不同类型的书籍需要不同的卡片笔记。专业书籍,我会记录核心概念,并配以实际案例和个人理解;文学作品,我着重记录打动人心的句子,以及由此激发的感悟和联想;传记类书籍,我关注关键事件及其带来的启发;实用类书籍,则重点记录可以实践的方法和改进建议。

工作场景

开会时我不使用笔记本,而是用卡片记录。一张卡片只记一个要点,会后整理时可以直接排序,无需重抄。例如最近产品讨论用掉了 12 张卡片,摊开后,问题和解决方案一目了然。

管理复杂项目时,我会将每个关键环节写在一张卡片上,排序分出重点击破的卡片,每天完成一个阶段的卡片就放进“已完成”卡片盒中。

遇到棘手问题时,我先写下所有困惑点,每张卡片记录一个问题。然后分别为每个问题写下可能的解决方案。这种“问题—解决”配对法,能帮我快速找到突破口,尤其适合在紧急项目中使用。

项目结束后的复盘同样离不开卡片。我会记录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值得改进的地方、可以优化的流程,以及对团队的建议。这些卡片不仅是经验的总结,更是未来项目的脚手架。

写作场景

写文章时先用卡片写下所有想到的点,然后再开始根据主题组织卡片。将散落的卡片摊在桌上,调整顺序,文章结构自然浮现。例如最近尝试写作冲刺,每天写一篇文章,完全使用这种方法,比以往顺畅得多。

从卡片到文章,我遵循一个自然的过程:先是头脑风暴,记录所有相关想法;然后按主题将卡片分组;确定各组卡片的顺序;补充必要的过渡和例证;最后进行精修润色,确保文章流畅自然。

在写作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几类卡片:承载核心观点的主题卡片,支持论点的论据卡片,生动的案例卡片,以及写作过程中迸发的新想法。这些卡片相互支撑,共同构建出完整的文章框架。

整理场景

卡片整理遵循一个简单的节奏:每天处理当天产生的卡片,每周梳理主题找寻联系,每月进行深度思考提炼主题,每季度进行系统归档和回顾复盘。这种渐进式的整理方法,让思考更有层次,创作更有深度。

每周末,我都会整理一周的卡片。例如,有一次发现连着三天都在思考“概念”这个主题,于是把相关的卡片摊开,像拼图一样排列,一篇关于“卡片创作到底是什么”的文章框架就此完成。

每季度进行一次卡片大清理,将积累的卡片按主题归档。那一叠叠厚厚的卡片记录了我的思考轨迹,翻看它们时,总能发现自己思维的变化。几个不同时期的观察串起来,就是一个选题。深夜写下的一个句子,第二天可能变成一篇文章;随手记下的观察,半年后成为项目的灵感来源。

整理卡片时,我经常发现“意外之喜”。例如,上个月我整理时发现三张看似不相关的卡片:创意流水线、汽车工厂技术革新方式、图书封面的设计方法。放在一起,竟然擦出了火花,成为了一篇关于“卡片创作标准流水线”的文章初稿。

整理电子笔记永远没有翻卡片时的惊喜多,整理卡片写作的过程就是整理思路的过程,不要急着连接所有想法,让其自然衔接。

小结

七年的卡片写作告诉我——最好的工具不是最先进的,而是最适合你思维方式的。

卡片创作的方法,前人早早已经在用,的确不是什么创新的方法,但它确实让我的思考和创作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这或许就是我至今仍在坚持的原因。

如果你也想尝试卡片写作,不必纠结工具,先准备几张卡片,写下今天最打动你的一个想法。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发现,那些看似原始的纸片,也有可能成为你思考和创作最得力的伙伴。∎

本文首发《个人生产力发展指南》

创作开挂第1步:打破25个认知偏误

2024-11-26 08:00:00

当你拿起笔的那一刻,你以为你在创作, 其实你正在与大脑的固有模式拔河。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天生具有惰性。当我们试图突破舒适区、开启创作进程时,杏仁核会释放焦虑信号,杠杆状回路会主动抑制创造性行为,让我们不自觉地退回舒适且熟悉的状态。

换句话说,你的每一个创作想法与动作,都被大脑精密的”防御系统”悄然阻挠。

创作,不是天赋的展示,不是灵感的降临,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首先是一场与大脑固有模式的持续巷战。

想要创作开挂?首先要hack你的大脑,破除这些认知偏误——

01. 完美第一稿

创作的第一步是探索,不是结果。完美来自于反复修改。

02. 一气呵成

推敲与重塑是创作的常态,逐步完善才是好作品的来源。

03. 模仿即失败

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创造性往往诞生于借鉴与重组。

04. 无限积累,拒绝输出

不需要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开始创作,立刻行动。

05. 拒绝”不够好”

不完美的作品是成长的记录,也是进一步创作的基础。

06. 创作必须从0开始

创作是非线性的,可以从任何一部分开始,并逐步完善。

07. 创作无法被”训练”

创作是技能,和任何其他技能一样,通过不断实践可以持续进步。

08. 创作会有回报

创作的成果未必会被所有人认可和理解,创作的价值在于创作本身。

09. 天才才能创作

创作是持续练习的结果,努力决定高度。

10. 读者会主动理解你

清晰的表达和逻辑是创作者的责任,不能依赖读者的主动理解。

11. 创作必须面向大众

创作能够触动少数人有时更重要。

12. 创作需要”取悦”读者

创作首先要忠于创作者自己的想法,他人开心只是结果。

13. 成功作品源于偶然

成功的创作常源于长期积累、实践与刻意训练。

14. 创作需要更好的工具

创作的核心是思想与表达,工具只是辅助,一张卡片即可。

15. 早有别人做得更好

不要以为别人已经完成的创作,我再做没有意义,你的意义在做本身。

16. 只有足够时间才能创作

利用碎片时间积累灵感,长期坚持同样可以完成伟大作品。

17. 创作要在情绪最佳时开始

创作可以成为情绪调节的手段,压力和低谷反而能激发深刻的表达。

18. 有灵感才能创作

二流创作者才拼灵感,一流创作者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创作习惯。

19. 大作品才能证明价值

每个小作品都是创作价值的体现,也是大作品的基石。

20. 创作成果需要一次性”震撼”

很多创作的价值需要时间积累和读者沉淀,才会逐渐被理解和欣赏。

21. 创作越复杂越好

简洁和清晰同样能传递深刻的思想,甚至更有力量。

22. 创作只属于某些领域

创作不是只有艺术家和作家才需要,创作适用于任何需要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领域。

23. 创作是孤独的

创作可以是协作的过程,交流和反馈能让作品更丰富。

24. 创作可以脱离俗世

创作总是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连,理解世界的脉搏是更好创作的基础。

25. 创作必须避开平凡

平凡中蕴藏着最深刻的故事,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表达方式。∎

写作无需胸有成竹

2024-11-25 08:00:00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一定毁掉过无数潜在的创作者。

我经常听到写作新手这样说:”我总觉得要等到把整个思考都想清楚了才能动笔,但每次等到想清楚,那股创作的冲动却已经消失了。”

当我们谈论胸有成竹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北宋画家文与可喜欢画竹,据说他在画之前,总要在脑海中想象好竹子的样子。这个典故逐渐演变成了”做事要先胸有成竹”的处世哲学。

然而,这种理解某种程度上误解了创作的本质。

画家文与可要追求胸有成竹,是因为水墨画的特性使然。水墨画讲究一气呵成,一旦落笔就难以更改,每一笔都必须准确到位。如果要修改,往往意味着推倒重来,成本极高。

但写作的性质完全不同。在这个数字时代,写作可以无限次修改,每次修改都创造着新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当我们在写作时,思维在流动,灵感在涌现,往往能发现最初构思时未曾想到的东西。

于我而言,我最好的想法往往不是在构思时产生的,而是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蹦出来的。如果总是等到胸有成竹,很多精彩的想法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认知科学研究揭示,人类大脑在行动之前往往会高估想法的成熟度,低估实践的价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会陷入”完美准备”的陷阱。

我们总觉得再多准备一点,想得再周全一些,作品就会更好。但实际上,这种追求往往适得其反。

真正的写作是在写废稿中完成的。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在至少三个卡片版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些看似完美的文章,背后都藏着曾经支离破碎的卡片初稿。

写作无需胸有成竹。它不应该是等待所有问题都想清楚,而是在掌握基本方向的前提下,敢于开始创作的勇气。

你不必也不该期待在动笔之前就预见最终的效果。真正的创作往往是在写作过程中逐渐成型的。

与其等待完美的构思,不如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创作系统。这个系统首先是快速完成初稿,把想法倾倒在卡片上。

然后通过反复修改,逐步完善作品的结构、内容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你常常能发现意外的惊喜。

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但也不需要等待所谓的完美时机。真正的”胸有成竹”不是起点,而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达到的心流自信。∎

创作卡顿将永远存在

2024-11-24 08:00:00

凌晨三点,我又一次对着空白卡片发呆。

所有创作者都深谙这种感受:词句不听使唤,想法支离破碎,明明心里有千言万语,下笔时却如同凿冰。

有趣的是,当你终于承认创作卡顿将永远存在时,某种奇特的释然感倒是涌了上来。

就像你我都经历过的那些时刻:熬了一整晚的方案还是不够好,画了一半的插画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写到一半的代码突然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而那些创作高手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卡顿和解。

有人选择用运动突破—— 村上春树每次写作遇阻时就去跑步,乔布斯则喜欢在斯坦福校园里漫步。

有人通过改变环境寻找灵感—— 宫崎骏带团队深入山林,金庸在晨光熹微时散步,最终在《天龙八部》里写出了乔峰的命运。

但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最终让你骄傲的作品,往往就是在这样的”卡顿”中诞生的。

还记得那次你放弃挣扎去洗了个澡,回来时突然灵光乍现的感觉吗?或者是那次你实在写不下去,躺在床上刷手机,却在快要睡着时想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当你深夜对着屏幕发呆时,或许村上春树也正在某处的跑道上寻找灵感,宫崎骏可能正在涂改他的分镜头。

这些来自不同时空的创作时刻,让你不再孤独。

卡顿不是创作的终点,而是创作的一部分。接受它的存在,就是接受创作的完整面貌。

当你的最终成品在展示时,只有我们知道那些深夜里的挣扎。

正是那些卡顿时刻,让你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