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 11:42:00
本文为线下书籍分享演讲稿,非日常更新博客文章,文字风格会有所不同。
在开始分享“好书”前,我想先聊一聊“何为好书”——哪些特征会使我认为一本书值得被分享、被推荐。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读者,我们的生活远不如大多数作品中所描绘的那样完美。因此我对“好书”的定义之一便是是否切合实际。
这种“切合实际”,并非完全不能添加任何不符合现实社会的成分,只是应把握好一个度。与实际生活一模一样的作品会很快使人觉得索然无味;而太过脱离实际的作品虽能在阅读时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新鲜感与振奋感,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在阅读完作品后的空虚感——作品中所描绘的虽然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但谁都知道这不可能,它没有思考与回味的价值。
我对“好书”的定义之二是它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复杂的情绪是我们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也是构成我们日常生活最基础的事物。
我曾因为某些原因体验过一段“没有感情”的生活——我对周围的人和事几乎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我不会同情别人,也不会感到快乐、悲伤或者是愤怒。偶尔的情绪起伏,也会很快就平复下来。
这种感觉相当不好,我甚至不知道这段时间是否算得上是人类的生活。我似乎与整个社会脱了节,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由此可见,情感对我们而言有多重要。
因此,我更愿意读一本能够引起我情感共鸣的书,创作时也会尽力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更加通透彻底。
老实说,概括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每一部作品都是由无数个细节共同编织而成。但很遗憾的是,概括甚至连主剧情都无法完整描述。为了整体考虑,我只能选择其中的三个进行简述。
故事一
女运动员正在为奥运会参加集训,而她的男朋友却患上了癌症,时间所剩无几。女运动员无法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继续坚持和回到恋人身边之间做出决定。
解忧杂货店给出的建议是放弃奥运会,回到恋人身边。而根据之后女运动员的感谢信可以了解到,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女运动员的男友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她自己也因为能力不足,没有入选参加奥运会。而那一届的奥运会,日本并没有参赛。
故事二
一个从小就热爱音乐的男生,在考上大学以后,决定放弃自己的经济专业,走上音乐这条路。不出意外,他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男生并没有屈服,而是坚持自己的决定,日日苦练,参加各种业余唱歌比赛。但他的辛勤付出并没有换来他人的赏识,甚至一位音乐评论家还说他没有天赋。
在参加奶奶的葬礼时,男生向解忧杂货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但解忧杂货铺并没有支持他,而是劝他放弃自己的梦想,换一条前途更加光明的路。
当然,这名男生也像上一个故事中的女生那样,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他在一场火灾中为了救一个男孩而英勇牺牲。
故事三
一名男生的家庭生活本来十分富裕。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在生活上变得节俭起来。后来他才知道,父亲经营的公司背负了巨额债款,且父亲打算在他开学的前夕潜逃。
男生不理解父母的做法,也不愿接受辍学、失去朋友的处境,便向解忧杂货店寄去了信件。杂货店告诉他应当阻止父母潜逃,或与父母一起共度难关。
依旧与前两个故事一样,男生并没有听从解忧杂货店的建议,而是在服务区上了其他的车,离开了这个家庭。
多年后,当他回到曾经生活多年的小镇,得知他的父母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未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跳海,以掩饰这一切。
故事还有两个,但另外两个故事的主题没有以上三个的鲜明简洁。以上三个故事已经可以满足接下来的话题,因此不再过多概括。
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一种真实,而又有深度的情感。这种情感很平凡,却有着一种别样的魅力。
整本书都透露着一种很深的矛盾感,每个故事的结局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正如我们的现实生活一般——我们无法同时做两件事,不论这件事微不足道,还是重要到能够影响到我们的余生。更令人无奈的是,事情的结局总是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甚至在外人眼中,很可能就是一个悲剧。
但我想说,有些时候事情的结局并不重要,他人的看法亦不重要。就像人生的旅途一般,重要的是过程中的美好风景。
三个故事中,三位咨询人最终都没有听从解忧杂货店给出的建议,而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我会觉得,三位咨询人的做法有些自私,而杂货店给出的建议又有些不近人情。但仔细想想,他们又都没错,不过是因为一个站在个人角度,一个站在公众角度上罢了。
我主张不在意他人看法,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但我却无法说这么做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这本书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真实、矛盾,而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奇妙感受。也许,这才是生活,这才是人生。
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会将一本书衬托得更加生动。
上周六回家时我选择了参加本地一场和我有共同爱好者的聚会,放弃了和某个外地朋友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唯一一次见面的机会。
其实我算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聚会,尽管规模很小,但依旧令我难以忘却。这是一段很奇妙的经历:我和几个仅仅在网上聊过一两天,甚至没聊过天、也不知道姓名、年龄等信息的人,在线下一起相聚、一起玩耍、一起拍照,甚至一起聚餐。
整个聚会中我们的沟通都很愉悦,我没有感到陌生人之间才有的那种隔阂。这是从前的我根本不敢想象的事。
就像《解压杂货店》中的故事那样,我选择了一条路,另一条路就会成为我的遗憾。但有时,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勇敢地去选择一条自己从未走过,或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路,或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个全新的世界。或许,这本书也在隐晦地向我们传递着这个道理。
做出选择后,或许你会丢掉了亲人,丢掉了爱情,丢掉了信仰,又或许丢掉了性命。但你或许获得了自我,获得了自己存在的意义,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又或许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梦想。
但空闲时也总会时不时地幻想:如果做了另外一个选择,我还会像现在这样落魄,或是说像现在这样幸福吗?有所获得的同时,总会有所失去。有时人们只会在失去的那一瞬间,才会发觉曾经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美好。
认真地对待你人生路上的每一个交叉口,无论你选择了哪一条路,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
2024-08-13 03:18:00
博客的迁移,既是对从前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迎接。虽然不知道未来是否美好,但依然保有一丝丝的期待。
我不爱做一些在我看来没有意义且不必要的事情,但是迁站这件事,已经想了很久了,也终于在最近几天彻底完成。
首先,国内的互联网管控有些过于严格,至少对于我而言,不是那么令人舒服。各种备案、审查制度不仅繁琐,而且效率低下。
也有时,博客可能会因为一些言论而被采取各种限制措施。虽然目前我还没有遇到,以后也不会发表这些内容,但难免有被误判的风险。
也许各种错误的限制都可以通过后期的申诉来解决,但这些流程都繁琐又耗时。还是那句话,我不爱做一些在我看来没有意义且不必要的事情,我只想把本就不多的精力花在有用的地方。
其次,最近PCDN刷流量的情况依旧没有停息的迹象。之前我为了把访问体验尽可能地提升,给全站分别做了动态、静态CDN,虽然截止到目前都没被刷过,但风险依然存在。
老实说,我并不怕被刷流量。CDN的技术支持那边可以帮忙实时监控并阻断,就算被刷也能直接减免账单。商务亦是个很好的人,甚至愿意自掏腰包补上被刷的钱。
不过,这些得花费在我看来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还要给技术支持和商务添麻烦。萍水相逢,愿意帮忙已经感激不尽;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多少有些不合适。
到底要不要把博客迁移到海外,一直是个令我纠结的问题。我喜欢更方便一些的动态博客程序,这意味着Vercel、Github Page这些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迁移到海外固然可以解决前述的所有问题,因为海外有相对宽松一点的制度,也有许多免费好用的“赛博菩萨”。但海外也意味着网络不如国内CDN那样高速稳定,访问体验的降低基本是跑不了的。
海外的那些“赛博菩萨”,尤其是Cloudflare,简直就是个人站长的天堂——哪里还能找到如此强大又免费的替代品?但仅一条“网络质量不好”,就能给所有大陆地区的站长浇一盆冷水。
我承认,我以前也是被浇冷水的一员,但现在,不是了。
网站良好运行的这段时间,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个人博客不是商业网站,我们要的是真正愿意静下心来阅读的访客,不是充斥着大众互联网特有的浮躁气息的人。
而这些访客,他们愿意等待,愿意多花一些时间来了解一个个独一无二、默默讲述故事的博客。当然,访问体验也不能太过于低下——这是一种对乐意访问我们网站的访客的不重视。
既然是迁移海外,还是需要独立服务器的动态博客,那Cloudflare基本是跑不了的。免费、海外速度高、搜索引擎友好,再加上正确配置WAF规则,几乎可以抵御一切攻击的特点,没有不考虑它的理由。
首先,考虑到大陆地区的用户基本都会被Cloudflare分配到美国节点,因此我也将源服务器选择到了洛杉矶以尽可能降低延迟。当然,选在其他地区延迟也不会大多少。
我曾在几个月前写过《优雅地使用Cloudflare,让你的网站又安全又快》一文,详细说明过Cloudflare在国内的网络特点。因此,在兼顾安全性与访问体验的前提下,用Cloudflare直接代理全站显然是不可行的。
所以,我依旧采取了原文中的做法——动静分离,关掉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尽可能减少从Cloudflare路由的流量。唯一不同的是,这回静态资源将由海外地区的CDN进行分发。
海外地区其实有挺多国内访问速度不错的CDN,例如Cloudfront等。但这些选择需要一笔不大不小的开销,且同样存在被盗刷、攻击的风险。因此最终我将目光落在了Gcore上。
Gcore每月提供的1TB免费流量完全够用。虽然官方的CNAME地址解析出的泛播IP在国内处于被墙的状态,但通过优选IP可以轻松绕过这个问题,且节点的网速一个比一个快。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可以说完全享受到了海外平台的便利,如防御、全自动SSL证书、几乎等于无限制的全免费计划...... 同时,访问体验也并未降低太多——白天依旧是秒开,晚高峰可能也就慢了一点点。
迁移到海外,不是为了躲避审查制度,而是找一个相对舒适一些的创作环境,尽可能避免被一些琐事打扰。
迁站完没几天(前天),某个博主们的微信群里就起了一场冲突。无他,就是因为对国家的看法不同。
在我看来,批判本不是件坏事;相反,敢于站出来指出一些他人认识不到,或没有说过的缺点反而是一件好事。但在对基本事实认知不清的情况下,只因事物的一部分而对其全盘否定,显然是不明智的。
我批评过我们国家的某些缺点吗?当然批评过,例如很久以前我批评中国互联网现状的那篇文章。但我也不会因此就对整个国家全盘否定,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制度或现状是100%完美的,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制度或现状一无是处。
提出问题,是希望它能变得更好;否则,这些所谓的“问题”就只是单纯的抱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能看见缺点的目光是狭隘的;能长久保持的理性思维,才是值得学习的。
2024-08-03 00:18:00
精心选取的治愈系氛围音乐,边放边读体验更佳。
[hplayer]
[Music title="Ever Eternity" author="Dennis Kuo" url="https://www.baiwulin.com/usr/themes/handsome/assets/music/Ever-Eternity.mp3" pic="https://www.baiwulin.com/usr/themes/handsome/assets/music/Ever-Eternity.jpg" type="mini"/]
[/hplayer]
整个七月份,既没有上自己的博客写东西,也没有去看其他人的博客。自我的感觉是,表达欲几乎降到了0,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很低靡。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并不短,似乎做了很多事情。可等忙完以后,却又觉得什么都没做。
7月31日晚突然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emo了好几个小时才憋出一小段话。但发布至“闲言碎语”中时,也已是8月的凌晨。至此,7月的我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眼睁睁地看着最自由的一个月就这样过去,却又什么都不能做。是的,不是我不想做,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我不能做。这种苦涩,难以表达。
谨以此杂记,勉强保留些我在7月的碎片。
整个7月,几乎没有做什么对于我而言有意义的事,因此也没什么事件可详细讲述。
首先是拿到了C2驾照,C1感觉没什么必要,私家车很少有手动挡的。驾校给我的感觉,就是可有可无——科目一和科目四完全跟驾校不沾边,科目二和科目三也可以靠自己练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低门槛,导致很多新手上路不敢开、易出事故。
之后也购买了一些furry的周边。有果糖含量的背包;有Fur-Paw家的吧唧和鼠标垫,今天还到了两片香薰;还有GentleFur家的香水。不过香水是从一位up手里半价买来的,严格来说...应该不是给人设计的。总体来说,买到的这些东西都很令我满意。
正好呢,本月也是天城存档三周年的发布时间,因此便趁这个时间把天城的官网和存档线上下载中心制作了出来。本来官网都已经做好一大半了,结果考虑到下载中心需要账户体系,而且有个用户社区似乎也不错,索性就直接弄了个Flarum。
至于下载中心,前端技术我本就不行,加上时间紧,只来得及做后端;至于前端...纯HTML。好在后来另一位成员(APG)重写了前端部分,目前来看还是相当美观的。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来玩一玩我们的存档(天城官方网站)。
思想斗争了许久,还是想专门写一写它,理一理它。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对这项爱好有着不同的情感。
furry,是个小众的爱好,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而那些喜欢它的人,又要分为不同的类别——只是因为外观而喜欢,还是同时因为它独特的精神层面的魅力而喜欢。
当然,我是后者;在这里,我也只讨论后者。furry有很多年龄较小的爱好者,小学、初中的比比皆是,我不敢说他们全是前者,但至少大部分都是;年龄越大,才越有可能是后者,越能领悟这其中的精神内涵。
这个圈子一直不被外人所理解——他们觉得,那么大的人喜欢这种东西是幼稚、甚至是脑子不正常;他们觉得,为这项爱好花这么多钱是败家、不懂得珍惜;他们觉得,大热天顶着太阳出毛是自找罪受;他们觉得,兽展这种东西无聊至极、惊讶为什么居然有人愿意花钱去参加......
在我眼中,furry是什么?仅仅只是一个可爱、招人喜欢的外观吗?不,它还是一个帮助人们脱去“面具”的存在。
生活中有太多负担和顾虑,让我们总要戴着面具活着——许多话、许多情感,我们不敢说、不能表达,生怕会因此引发一些不好的结果;许多事不敢做,只因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 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纵使有再多人适应,或可以忍受这样的生活,也总有人需要短暂离开、甚至是想要摆脱这样的生活。而这,才是furry真正的魅力所在。
有了这样一个外观,我们“不再是人”——只要我们愿意,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是谁;我们有了一个动物的外表,所有行为都将被“动物”二字重新定义,不再需要符合“人”的标准,可以毫无顾虑地做那些我们平常想做,却又不好意思做的事。
动物的智商水平和人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因此许多放在人身上显得幼稚的事,放在动物身上会显得无比真实。而兽展,也就是一群有着同样爱好的人,通过这种“原始化”的行为,表达与传递最原始的感情。
兽展上,所有人都可以与自己喜爱的角色互相合照、拥抱、打闹;只要不是不礼貌的行为,基本都不会被拒绝。这不过是一群在现实中活累了的人,在互相慰藉、取乐。
也许有人觉得,释放生活中压力的方式数不胜数,这种取乐方式实在难以理解。那是因为,他们不懂这些聚会对furry爱好者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也不懂别的事物所能给予furry爱好者们的精神财富远比不上一场聚会。就像一个每天都能随心所欲吃到甜食的孩子,不会明白糖对于几乎吃不到甜食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又有怎样的吸引力。
我不是一个只愿意看到事物表面的人。因此,furry从一开始最吸引我的地方就不是外观。
我很爱出去玩,去和朋友聚一聚。然而每次结果都和我的预期相差甚远——出去玩的过程中,我会感到无聊、没什么事可做;回家后,又会感觉这段时间被毫无意义地浪费掉了。总有人告诉我,“生活就是这样”,有时我甚至也会觉得可能是我的要求太高了,直到我了解到furry这个群体。
第一次真正了解它之后,我便无比确定,这才是我想要的“社交”。这不是单纯的“出去玩”,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治愈”,一种精神上的“放松”。
——“furry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活下去”
——“算是...帮我走出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的一束光吧”
——“没有它,也许你们就见不到今天这个开朗的我”
——“唯一一处可以放飞自我的心灵港湾”
——“我觉得,这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但是,它对我来说真的如同生命般重要”
一道道声音,或爽朗、或平静,但却都无比坚定。无数人通过这个圈子找回了许久未曾感受到的、名为“快乐”与“幸福”的感觉;也有无数人通过这个圈子,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对自己的肯定。因为,这个圈子早已超越它的表面,进化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鼓励与温暖。
更有许多人,通过这个圈子,成为了线下的朋友。闲来无事几人可以小聚一番,或吃饭,或一起出游拍照;上大学的,可以多人合租,一起畅所欲言......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只是外人不愿去倾听、去了解。他们对的furry的印象,也许还停留在互联网的骂名中。
一群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交集的人,却有着无比相似的经历——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情感上的欠缺或伤害,都曾失意过、抑郁过。唯有这样的经历,才会使人明白这种这份感情的珍贵。这是一群人的相互温暖、相互救赎。
也许有人告诉过你,年少时不努力,长大后需要加倍偿还;但可能没人告诉你,年少时的感情欠缺,长大后也需要加倍弥补。
外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时空阻止不了他们相聚的脚步;也不明白,聚会上的每一次相拥、每一次打闹意味着什么;亦不明白,这一个个在外人眼中看似平平无奇的互动,对于这群人而言有多么珍贵。
可曾听闻有个名词叫做“展后PCD”?是否知晓它的中文全称叫做“展后抑郁综合症”?——这是大多数兽展参与者或轻或重都会有的情况,而在普通的漫展上却基本不会出现。只因这是一场已经突破二次元、一场真正交心的展会。
外人不明白,这些人在离开前,面对昨日无比热闹,今日却冷冷清清的酒店大厅、昨日灯火辉煌,今日却大门紧闭的主会场、昨日满是涂鸦、今日却空无一物的签绘墙时是什么心情。只有那怎么看都觉得拍少了的照片,和物料带里的纪念品,在提示着他们,这不是一场梦。
——“这是一场永远都不会被外人理解的狂欢”,就像我们这代人永远不会理解经历过饥荒的那代人对粮食的珍惜一样。
也许有人觉得我把这个圈子描述得过于美好了,忽略了太多的黑料。但我的描述对象,本就是深爱着这个圈子精神内涵的那群人,他们才是那片真正的“净土”。
创作时长:共计18小时,历时两天。
背景音乐挑选、更换4次。
文章自我审阅19次,大调3次,微调5次,细节修改8次。
“不敢奢求活在梦中,但依然向往梦中的世界。”
愿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
2024-06-26 00:13:52
嗯,相信我,这是一篇水文......
Netlify是一个与Vercel类似的Serverless平台,二者都提供免费计划。
Netlify的免费计划比Vercel的免费计划提供更多的额度,并且由于Netlify有严格的审核机制,使得注册门槛抬高,因此滥用情况要比Vercel好很多。很明显的一点就是netlify.app在国内没被墙,而vercel.app已经凉透了(官方已经更换了vercel-dns.com用来给自定义域名做CNAME解析)。
另外,Netlify给用户使用的底层基础设施全部是亚马逊云(AWS),目前中国地区访问在Netlify上部署的应用都会调度到新加坡的AWS节点。AWS的网络质量想必无需多言,效果杠杠的,网络高峰期访问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虽然Vercel底层基础设施也是亚马逊云,但由于它使用的是自己的泛播IP,并且数量少、滥用多,经常在国内的某些地区隔三岔五抽风。Netlify的IP都是AWS的原生IP,所以大陆地区访问稳定性方面也要比Vercel强一些。
注册Netlify时,务必使用境外地区的干净IP进行注册。国内地区访问Netlify官网虽然没有任何问题,但Netlify基本上已经将大陆地区的全部IP进行了debuff,不挂代理进行注册会导致接下来的账户验证环节过不去。
与常规的海外网站注册流程一样,Netlify也要验证一下邮箱有效性之类的。这些步骤按照提示走就行,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此处不再赘述了。
完成之前的验证后,便进入了实名认证激活账号流程,Netlify借助Stripe完成该操作。与常规实名认证不同的是,Netlify全程不会得知用户的实名信息,Stripe只会向Netlify返回是否通过的结果,相当于一个更严苛的人机验证。
国内地区的用户肯定是过不了Netlify的实名认证的,原因想必无需解释。因此,我们需要使用Netlify账户激活的备用方式——填写情况说明表单(第二项)并等待人工处理。第二个选项只有使用境外地区的干净IP进行注册时才会显示,国内IP直接注册是不会显示的。
注意在提交表单前,一定不要好奇心泛滥去尝试Stripe实名认证,否则验证不通过账户会被封禁。
(亲自尝试的结果:遇到验证不通过后还想激活,它会告诉你给账户激活组发送邮件说明情况,然后等待人工审核。但当邮件发出后,会立马收到系统的自动回复,大意是说“这个电子邮件地址所绑定的Netlify账户没有购买付费支持计划,不能获得人工支持,因此工单已经被自动关闭”。就...挺无语的,账户都激活不了,我怎么购买付费支持计划。而且,账户激活组,不就是处理这种无法正常激活的问题的吗,这还自我矛盾地要求付费支持计划,属实是有些抽象了。)
直接往下走,找到大意是“如果你无法正常完成验证流程,请填写此表单”的选项(一般是第二项)。用英文说明你是中国大陆地区用户,无法通过Stripe的实名认证;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再补充几句,说明你不是滥用等等。
接下来,耐心等待个一到两天左右,你的账户注册邮箱会收到一封邮件,告知你的账户已经激活,可以登录查看。此时直接进入Netlify官网并登录,就能看到账户信息完善界面。正常选择后,Netlify账户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其实Netlify账号的注册也没多大难度,就是雷点有些多,多尝试几次基本上也就注册上了。专程写个文的目的,也就是让后来者少踩点雷并水文,顺便吐槽一下Netlify的奇葩“账户激活问题组”。图片都是以前的,有部分界面当时没截图,因此文中只能口述了,见谅。
2024-06-08 23:23:0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时期,亦是那个尴尬频发的时期——“考的怎么样啊?”
也许在平时的小考试中,学生或家长之间经常会这样问对方。然而在高考,亦或是其它具有较为重大意义的考试结束后这么问,显然会令自己看起来很没情商。
在此情况下询问他人考得如何,基本是出于以下两种心态:觉得可能是试题过于简单,想问问他人觉得题目难度如何;的确觉得自己发挥不错,想跟别人分享或炫耀。
假如是前者,那么询问他人的感受完全没必要。首先,我们对自己的水平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再结合自己做题时的感受,基本可以确定试题难度如何。再者,每场考试结束后不久,网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的相关评价,完全不用急这一时,不如把时间用在复习下一场考试或让自己放松上。
假如是后者,那基本不用我多说什么,“胜不骄”的话相信大家都听过。别人比你考得更好,这是自己把脸伸过去让别人打;别人跟你考得差不多,这是无用的尬聊;别人没你考得好,你获得了毫无意义的优越感,却给他人留下了一个负面印象,从而给自己的未来设置了一个潜在的障碍。
但无论你是前者还是后者,只要你表达出了“试题很简单”的意思,别人都会觉得你在炫耀。这不是因为别人小肚鸡肠,这只是正常人下意识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还在问别人考得如何,就很抽象了。
是希望找到一个考得比你好的人自虐,还是找到一个考得和你差不多的人当一回难兄难弟,亦或是找到一个考得比你还差的人寻求心理安慰?还是那句话,有空在这里做无用功,不如把时间用在复习下一场考试或让自己放松上。
当然,这种情况相较于考得好问别人的现象,要少得多。毕竟,考崩了的人,大都没什么心情和别人交流。
如今已经不是高考刚刚恢复的那个年代了,“高考成绩决定一个人这辈子的命运”这句话,也几乎已经成了一个笑柄、一种讥讽。
考得好一点,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考得不好,那就上一所相对差一点的大学,或者是大专。但等这一切都结束,到了该找工作的时候,就又是另一个起点——学历高不代表你能找到好工作,学历低也不代表你只能干低收入的活。
我们在名为“教育”的这口泥潭中摸爬滚打十几年为的是什么?是一份工作,一个可以令我们满意的收入。而收入又与一个人的价值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大多数人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基本都和工作、生活无关。因此,学历并不是一个人价值的直接体现,而是一种属性、一个标签。你可以凭借着高学历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但你的能力和价值未必足够让你留下来。同理,学历不高的人,如果有着很高的价值,那他照样可以拿到可观的收入。
因此,不必把高考看得过重。考得好,不代表未来一帆风顺;考得不好,也不代表前途黑暗无光。能给彼此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做真正有意义的事的人,才是有情商、值得交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