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Zhijun TAN | 土木坛子 修改

主要内容包含虚拟卡、区块链等。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Zhijun TAN | 土木坛子 的 RSS 预览

为什么可以利用CAGR预测分析比特币未来10年价格?

2025-07-31 00:00:41

昨天分享了一篇文章利用CAGR预测分析比特币未来10年价格,没想到网友们异常关注,我本意不过是自己的兴趣研究记录而已,有些内容我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细说,因为我自己已经非常清楚。既然网友们如此关注这个话题,有必要再次说明解释一些内容。

首先声明:过去不代表未来,上一篇文章和本文都不过是兴趣研究而已。历史经验教训表明,没有深入了解的朋友请勿轻易涉足比特币,我见到玩BTC亏钱的朋友多于赚钱的朋友,认知和动手能力不够的朋友很难驾驭BTC。赚钱的事情从来都不简单,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CAGR

先来说说BTC的历史CAGR,从历史数据来看(见上图,网址:https://charts.bitbo.io/cagr/):

  • 4年期的CAGR历史最低值发生在2025年4月13日,年化7.1%,其它日期的4年CAGR值都基本上稳定在30%以上。
  • 10年期的CAGR历史最低值发生在2023年11月19日,年化42%,其它日期的10年CAGR值都基本上稳定在50%以上。

那有没有负的CAGR?确实发生过,5年期的CAGR历史最低值发生在2022年12月16日,年化-2.9%,显然这是最不利的熊市,但只发生了几天就回正了。其它日期的5年CAGR值都基本上稳定在50%以上。

综合这些不同时间窗口的CAGR历史数据,我在上一篇文章结合其他人的观点,使用了30%、40%、50%的CAGR值来预测,是有一定根据的。

但还是那句话,历史不代表未来。未来的话,常识上来讲BTC的体量如此之大,它不同时间窗口的CAGR值可能会降低,但即使按Power Law的规律降到17%,10年也能增长4.8倍。17%的CAGR复合年化收益率,比肩放高利贷的收益。国家规定4倍LPR的年化利率就是高利贷,2023年7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55%,4倍LPR也不过14.2%。如今上哪里能找到比放高利贷还好的生意?

Power-law

为什么要用CAGR来衡量BTC的收益?我们都知道,BTC短期内价格波动巨大——尽管近年来波动百分比幅度大大降低了,但长期来讲它几乎就是稳步上升,因此,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窗口来计算它的CAGR,这样就能跨越牛熊,衡量它长期投资的收益率。我们往往夸大短期收益的幻觉,而忽视了长期复利的魔力。与时间做朋友,慢慢变富才是王道。

那为什么有相对足够的理由相信BTC还能上涨?从供需面来定性分析,需求端来说,BTC目前的普及率其实并不高,哪怕是美国人,也不过是14%左右,东大国人的普及率你们自己可以感受,只怕更低,随着时间推移,认可BTC共识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供给侧来看,BTC的总量就是2100万,实际上可供交易的量连同未开采出来的量,也估计只有几百万个而已。

而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法币供给量每天都在增加,法币贬值时时在发生,只不过好的国家贬值得慢一些。说句大白话,假如你手中有印钞机,怎么会忍得住不印钞稀释别人的财富和自己的债务呢?

最后一个事情,BTC的持有者,从10多年前的极客到后来的散户,再到接下来的科创企业,再到近些年的机构投行,再到最近世界最大的强国美帝主权国家战略比特币储备,特朗普总统亲自下场,再加上BTC的ETF美元稳定币增加流动性且方便资金入场,以及相应的监管立法确保这些利好政策,BTC的基本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参与者变了。BTW,并不是BTC需要美国,而是美国需要BTC。

我们可以看一下巴菲特公司的股票,为什么要定价一股500多万?他有意不让财富量级不够的人拥有,所以他的股票价格稳步增长,换手率超低,因为持有者被选择性地限定为超级富豪。

BTC这些年来的野蛮生长,具有反脆弱性,它的生命力异常强大,即使你认为它是一个郁金香泡沫,它的基本盘的共识也足够强,足够支撑这些泡沫——何况这点泡沫目前还不算什么,数字黄金BTC离实物黄金的市值20万亿美元还差得远。

诚然,任何投资早期回报大,但是风险也大,后期回报率低,但风险性小。BTC也不例外,早些年谁能料到它的生命力如此之强,担心它会失败,因此风险高收益也高,以后收益相对低一些,但风险也相对低多了。换句话说,在我们可见的将来,BTC成功的概率远远大于它失败的概率——我这里依然采用了概率的思维,没有百分百的事情。

无独有偶,15年前的昨天,BTC的创始人(或团队)中本聪同学说了下面这句话:

“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 it, 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 sorry.”

我认同这个理,也是这么做的。本人无意向大家普及BTC,更没有教大家赚钱的本领。以上胡言乱语,请勿当真!

利用CAGR预测分析比特币未来10年价格

2025-07-30 00:00:01

bitbo-cagr

历史背景参考

10多年前,我分析过比特币的极限价格,目前来看,当年的预测还是有一定准确度。根据 charts.bitbo.io 提供的图表显示,比特币在过去多个 10 年周期中的实际 CAGR 表现优异,历史上任何一个10年的 CAGR 从未低于42%,在所有主流资产类别中长期表现最强,我们可以根据 CAGR 对比特币未来的价格进行预测分析。

未来 10 年(2025–2035)的 CAGR 预测情境

  1. 基准情境 – 约 40% CAGR
    ARK Invest(方舟投资)预测比特币到 2030 年的 CAGR 约为 40%,基于全球采用率与网络活跃度。若保持此增长率到 2035 年,其增长倍数为:(1 + 0.40)^10 ≈ 28 倍,假设当前比特币价格为 $118,000,则到 2035 年价格约为 $3,300,000。
  2. 保守情境 – 约 30% CAGR
    与 MicroStrategy 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提出的长期年化 30% 增长率一致。10 年后增长倍数为:(1 + 0.30)^10 ≈ 13.79 倍,即比特币未来可能达到 $1,300,000 左右。
  3. 激进情境 – 超过 50% CAGR
    ARK 等机构的乐观模型中,预计比特币可能达到 50% CAGR。对应增长倍数为:(1 + 0.50)^10 ≈ 57 倍,即到 2035 年,可能达到 $6,700,000。

总结表格

情境 假设年复合增长率 2035 年预计价格 说明
基准情境 ~40% $3,300,000 方舟投资的基础预测
保守情境 ~30% $1,300,000 Michael Saylor 的观点
激进情境 ~50% $6,700,000 极度乐观假设(高 adoption + ETF)

为什么 CAGR 可能改变?

  • 网络效应加强:如闪电网络、稳定币、Token 化资产 RWA 的推动。
  • 制度性资金进入:ETF、退休金配置、主权国家战略比特币储备等将增加市场需求。
  • 稀缺性驱动:比特币供应固定,长期内稀缺资产优势显现。

风险与注意事项

  • 比特币历史上曾出现多次 80% 以上的价格回撤。
  • 这些预测是基于理想状态的长期增长,现实可能出现波动。
  • 全球监管、宏观变化、竞争币种等都可能带来干扰。

总结一句话

如果比特币的价格未来能保持年复合增长 30–40%,到 2035 年价格可能在 $1,300,000–$3,300,000 之间。若维持 50% CAGR,则有望达到 $6M+ 的价格。

之前也分享过类似的预测:10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不会在2021年之前达到,但不会迟于2028年,从此之后,比特币的价格不会再低于10万美元。100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不会在2028年之前实现,但不会迟于2037年。2037年以后,比特币的价格不会再低于100万美元。

知识百科:

CAGR(复合年增长率,也称复合年化收益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的计算公式如下:

cagr

其中:

  • 期末的价值:例如最后一年价格
  • 期初的价值:例如最初一年价格
  • 年数:时间长度(单位为“年”)

CAGR的含义:表示这笔投资如果每年以相同的百分比增长,比如10年后刚好从 $300 增长到 $30,000,那这个百分比是多少。它平滑了年度波动,适合做长期比较。

声明:本文由ChatGPT的人工智能和作者的人类智能共同完成,不构成投资建议,纯属兴趣研究。

本文发布时,BTC的价格约为117800美元。

69元买回童年的回忆,也买回对贫穷的记忆

2025-07-22 00:00:22

“钻石”牌老款电风扇

家里办公桌上缺一台电风扇,我便打算从网上买一台。打开手机APP一搜索,各种各式的风扇扑面而来。其中一台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钻石”牌桌面风扇,价格更是实惠,才69元,毫不犹豫便下单了。

吸引我的并不是价格,而是这个品牌。近30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母买的第一台电风扇便是“钻石”牌电风扇,它陪我度过了很多个夏天。

有一年(大约97或98年)暑假,我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用木棍一样的东西伸进正在高速旋转的风扇里,不出意外的意外发生了,里面多片风扇叶中的一片当场就断了……

当时,这把被损坏的电风扇把我吓坏了,要是被父母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用今天的段子来讲,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这可是家里唯数不多的大电器,估计没有上百元也得好几十元,反正这不是一笔小钱,超出了我的认知,父母知道后一定会把我痛骂一顿。

怎么办?我急中生智,发现扇叶是塑料的,于是用从县城里3元钱买的502胶水把扇叶粘起来。如同“钻石”牌电风扇的质量,502胶水质量也很好,粘好扇叶后的电风扇根本就看不出来,使用起来更是不受一点影响,父母自然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我自己挖的坑我自己填好了。

一直到后来我远走他乡,等我回家想起这把电风扇的时候,我再也找不到它了,也许它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寿终正寝了,哪有什么东西是不朽的呢?很多年后,我看到电风扇,我都能想起这个故事,想起这个品牌,它让我想起了贫穷给我的的恐惧。

因此,今天想买电风扇时再看到这个品牌,我就想再买一台当年的电风扇。很快,第二天我就收到货了,开箱即用。品牌没有变化,外观设计则充满着现代感,整体上除了插头外,能看到的都是塑料,可能这样能快速降低成本和提高制造效率吧,也因此,它的价格用今天的物价也不过是69元,远远不如30年前的几十元贵了,这也说明,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结果是日用品的价格越来越低。

可惜用了几天后,我发现它的定时器根本没有定时功能,和它低廉的价格一样,看来它的品质控制也低了。我本可以找商家换一台,但想想嫌麻烦,退来退去浪费的时间我都赚回来这点钱了。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我觉得残缺和不完美才是常态。这把“钻石”牌电风扇就当我买个情怀,它时刻提醒我贫穷带给我的恐惧。所以我把这个电风扇的故事写下来,算是一个回忆吧。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2025-06-22 00:00:40

zen

以前读过一部分《明朝那些事儿》,我觉得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方式向我们这些对历史研究不深的人有趣地描绘了明朝的历史。这展现了作者幽默的写作手法以及深邃的思想境界,比如他在书中所说:

按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

“当年明月”的真名叫石悦,曾是一名广东顺德的海关公务员。据说凭借这部小说,他的版税连续7届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远超千万元,年纪轻轻就实现了人生财富自由

后来听说他得到了提拔去了上海,仍旧从事公务员工作,因为赏识他的一位“大佬”调任到了那里,担任重要领导岗位。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况当年明月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当年明月后续没有再创作出更多的作品,这也正常,毕竟担当重任去了。

但最近一两年,我陆续听到一些关于他的传言。据说他被送入某家精神病院,原因是对女性下属有不当行为。具体事情真假不得而知,但他进了精神病院这一事实,似乎八九不离十。作为这样一位对历史看得通透的人,最终竟以精神病院为归宿,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这里可能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他真的患上了精神疾病。在体制的旋转盘上,即使他再聪明、再通透,也难以独善其身,最终真患上了“精神病”;第二个可能是,像他对历史那样的熟悉和敏感,察觉到了某种危险,于是主动“装疯”,进了精神病院,这反而对他是一种保护。不论何种可能,虽然他如此了解历史,最终似乎也成了历史的牺牲品。

另一个人物是对岸的柯文哲。我很多年前关注过他,对他非常敬佩,他在《生死的智慧》里讲到关于生死的话题和人生意义,认为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用了一个a的n次方的比喻,当一个人为社会做一点点正贡献,a大于1,a的n次方就变得很大,相反,这个值则就变得很小。

我曾说柯文哲是一个敢言的人,他能超越党派之争、利用新媒体宣传、选举过程中透明公布竞选经费,这些新的变化让我曾经很期待柯文哲在台北市长职位上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就是这么一位特立独行的台大医学教授,对生活和人生也看得非常通透,也绝非享乐主义者。后来他竞选台北市市长从政多年,过程中我没有关注,但最近我得知,他因涉入政治献金案与京华城案遭检察官依法侦办与羁押,最终落得入狱的结局。看到他满头苍白的头发,想起曾经的名医教授,我不禁感到唏嘘。

两位优秀、有才华、有专业技能,甚至怀有抱负的人,前者出生于1979年,后者出生于1959年,刚好相差一代,却只因进入政坛,结局并不美好,纵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政坛。他们到底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还是被人设计陷害,不得而知。但从当年明月到柯文哲,我想这些聪明有智慧的人,也许并没有真正看透命运;即便他们看透了,却不相信自己大概率会落得历史人物的悲惨结局。

他们可能不相信一旦进入体制,融入政治这台庞大而冷酷的机器,便难以保持自我。无论他们多么聪明、多么有智慧,也难逃例外。甚至恰恰相反,他们的聪明、智慧与才能,反而成了推向他们滑入深渊的力量。

我们常说“激流勇退”,但真正能落到每个人身上,又有多少人能拒绝诱惑、做到激流勇退?想到当年明月曾在《明朝那些事儿》书末曾说过: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要是他再想起自己曾经的感悟,不知会有什么新的感悟?

《褚时健传》:他做错了什么?

2025-06-21 00:00:16

褚时健

我不吸烟,对烟草行业不知情,读完《褚时健传》这本书后,我对这个行业才算有了一点了解。这本传记比较完整记录了褚时健从出生到去世的一生历程。这本书有五百多页,对于一位活到90多岁的名人来说,用这么些篇幅来记录他的生平,并不算多。

我刚开始甚至不认识他的姓氏:褚。读完后我有一个整体感悟:一个人的一生,命运与时代有很大的联系,命运脱离不开时代这个大背景。褚时健无疑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和牵绊。

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生于云南边境华宁县的一个小村庄矣则村,他的事业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云南。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农村少年,小时候和其他小孩子没什么两样,家里孩子多,作为老大的他,平时上学、抓鱼,干农活。家境贫寒、父亲去世,他不得不早早承担起家庭的主要责任。

一个人的优秀,从小事中就能看出来。比如说他在家里酿酒时,就比别人更动脑筋。他发现温度决定酿酒酵母的生长,于是他通过控制温度的方法,提高了酒的产量,小小年纪,酿酒产量就是比村里的人高。从这里便能看出他一生大概率会有所成就。这让我体会到,做事情要动脑子,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就代表着有多少先进的生产力。

对褚时健来说,他一生中很重大的一个转折,是他的堂哥从省城昆明回来劝他要继续读书。他最终得到母亲的支持,离开家乡去省城读书,这使他终于走出了出生地,像我这种普通人家,如果不是求学,基本上是走不出自己的出生地的。他的堂哥可以说是他的贵人,当然他的堂哥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当年就算是地级市的状元了,万里挑一都不为过。

到了省城以后,在学校表现优异的褚时健,在建国前成为一名游击队员。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选择的队伍在后来看是非常正确的,他跟对了党和政府。命运之神再一次垂青他,他没有牺牲在战场,而他的家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战火中死了好几位亲人。

作为一位根正苗红的老革命,解放后他自然算是革命功臣。在早期革命工作中,不论是征粮还是其他事务,他都兢兢业业,干得风生水起。但风暴终究会来打破平静。或许在工作中有过失,留下了被人抓住的“辫子”。在反右时期,他还是被划为右派。

被划为右派后,褚时健跌入了人生谷底。在红光农场改造时,他甚至看不到人生希望。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命运就是这样,到了谷底或许就有转机出现。他调到了糖厂当副厂长。当时虽说大家都在搞意识形态的革命,并不真在乎生产。但世界总需要一些实干的人。褚时健从原料到技术,不断进行改造,在有限的资源下,活生生把糖厂的生产水平提升上来了,这一系列过程,锻炼了他对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对团队的管理能力。

我个人认为他有一点做得非常好:实事求是。比如在糖厂,他着力改善职工福利,职工群众得到了实惠,自然也就打心底拥护他的领导,无论哪种意识形态,谁不愿意让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呢?他甚至开动脑筋,把糖厂的甘蔗渣拿来造纸,实实在在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和成果。

褚时健人生真正的巅峰,是他离开糖厂后进入玉溪卷烟厂。烟草行业本身就是垄断行业,更是暴利行业,我认为,相对而言,理论上比糖厂就更容易干出事业,就像赚钱就要离钱最近的行业才能相对容易赚到钱。

虽然对于烟草行业很陌生,但万法不离其宗。褚时健改革了玉溪卷烟厂的生产水平,提升了该厂的烟草质量和品牌。他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提高了农民的烟叶种植水平,串换到了难得的辅料,提升了职工薪水和福利,总之把整个玉溪卷烟厂推进到全国前列,甚至走向了世界。从烟叶质量、生产制度、生产设备、成本控制和烟草专卖等各方面,都做得极好。

我回想起90年代看电视时那句久久不能忘记的广告:山高人为峰,红塔集团!它就是玉溪卷烟厂基础上形成的红塔集团,我才想起当年在广东销售但不知来源的阿诗玛香烟原来也是由它生产出来和。红塔集团后来还探索了海外发展,投资能源、交通,甚至涉及金融领域,都取得了不菲的战绩。

正如《易经》所言:亢龙有悔。人生到了巅峰,也就意味着可能即将到来的下坡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激流勇退?

盛久必衰。褚时健的人生亦不例外。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很难说他到底错在何处。作为一个大型国企的领导、改革先锋,他贪了多少钱,我个人觉得很难用对错来评判,他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正如国家所言,“功不抵过、过不掩功”,他最终还是受到了法律制裁,他自己也承认了贪污事实,且放弃上诉。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的打击也极为沉重:妻子被抓,女儿死于狱中,自己被监视居住失去人身自由,再到最后定罪入狱。

60多岁的褚时健再次跌入人生谷底。但人们并没有抛弃他,在狱中甚至不少人给他零花钱,出狱时据说累计上百万元——那是2000年左右,但他只是扔在狱中的图书馆里。有关部门也算对他法外开恩:服刑时可以在监狱三公里范围内随意活动,他被安排在监狱图书馆做管理员。服刑两年后,他便因病保外就医,从某种意义上,这相当于释放了。

从监狱出来后,总想找点事情做的褚时健,不能也无心再从事烟草行业的工作,曾经的一代烟王回到老家山上种水果——从湖南引进的“冰糖橙”,利用云南的气候种植出更好的品质。对于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白手起家种橙子,利用业已成气候的互联网,把自己种植的橙子做成了知名品牌“褚橙”,一度成为一种励志的精神文化品牌,这确实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有志者事竟成。

直到去世前,他都坚持在他的果园亲力亲为。从生产技术、公司制度,再到销售和危机处理,他采用年轻时取得的智慧从容应对。这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所遇到的困难和波折,都一一克服了,也给他的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农业基本盘。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褚时健的成功有赖于他的坚守,而这种坚守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是固执。比如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两年,他自己控制自己的饮食,固执地不摄入蛋白质,导致免疫力极度下降,可能因此而没能活到百岁。如果他当时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合理摄取营养,也许真的可以活到百岁。只是那样活到一百岁的他可能就不是褚时健了。

纵观褚时健的整个一生,他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多起多伏,做出了那么多超出常人的事业,我们普通人无法企及。我始终认为,往往是时势造英雄,很少英雄造时势。褚时健出生于改革开放前,经历过跌宕起伏的90多年人生,与他取得的成就相比,他所承受的苦难与折磨,我在书中难以切身体会。想到这里,我脑海里就回想起长者的那句金玉良言: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