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Zackwu | 无辄的栈修改

在新加坡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热爱编程和探索新技术。业余时间喜欢阅读中国文学、观看经典香港电影、欣赏华语音乐。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Zackwu | 无辄的栈的 RSS 预览

写在人生首马一个月之后

2024-10-16 08:00:00

其实小时候的我并不喜欢跑步,也不喜欢运动。

我至今记得初中时候,体育课上跑了几圈之后的我,眼前的世界蒙上一层仿佛窒息的白雾,脑中只剩下零星的小黑点乱飞。那时候的我,尤其是在读了《红楼梦》之后,暗暗在心中将自己与林黛玉相对照,甚至带着一点小小的骄傲,认为自己的体弱是某种天妒英才的必然。

所以现在想想也有些奇妙,我后来居然喜欢上了跑步,甚至完成了一场 42.195 公里的马拉松。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

今天,距离悉尼马拉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赛后的兴奋与疼痛似乎也快要消散。正好有些空闲,回顾我的跑步历程,复盘人生第一场马拉松。

开始跑步

接上文,初中的我害怕跑步后的痛苦感受,所以在和老师申请之后,避开了所有体育课上的跑步内容。

直到高中时候,某个无甚特别的晚自修间歇,或许是阅读并相信了跑步的益处,或许是意识到了身体健康(对学习成绩)的重要作用,或许是觉得运动可以释放学业的压力,又或许只是单纯想去散散步吹吹风,我下楼来到了操场,慢跑了两圈, 800 米。我不记得当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也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决定的,但自此之后,几乎每晚我都会去操场上独自奔跑,一直到高考前的那一夜。

大学时期,应该和很多国内的大学类似,我所在的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一定量的跑步(大概是 80 公里?)。很多同学对此十分不开心,但我乐在其中,甚至偶尔还会帮室友刷一刷跑量。从宿舍楼下出发,穿过宿舍楼群,穿过桥洞,一路跑到南区体育场,然后一圈一圈地慢慢跑着,结束后去体育场旁边的教育超市买一瓶鲜奶或者酸奶,一边喝一边吹着风慢慢走回宿舍。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和室友一起跑步,我们讨论着即将到来的上海马拉松。我们学校每年会派出很多学生去上马做志愿者,因为可以加素质拓展分,所以报名者甚多,需要通过志愿者协会的面试才有资格。我和他对于这样的事情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尤其是掺杂了加素质拓展分的「功利」因素,我对此甚至有些嗤之以鼻。但不论如何,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身边的马拉松赛事,也开始思考我的跑步:当时的我不在乎配速,不在乎距离,也不在乎跑量,只是随意地跑着,每次也只能跑不到 5 公里,但参加马拉松的想法依旧让我感到兴奋。我畅想着,假如我每个月可以进步 1 公里,那么只需要一年多,我就可以从 5 公里增加到半程马拉松的距离,参加明年的上海马拉松(我并不知道上马没有半马),再过一年就可以参加全程马拉松。

马拉松训练当然没有那么容易,后来的我也渐渐淡忘了这个目标,疫情封控更是让毕业前参加上马的想法彻底泡汤。

半马

毕业后,我来到了新加坡。热带的湿热让跑步变得愈加艰难,但我依旧是慢慢跑着,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在路边的人行道上。

直到 2022 年的某一天,我在某处看到了新加坡马拉松的报名信息,自我评估之后,报名了半程马拉松。21 公里的距离,让我开始有些严肃地对待跑步,于是,跟着 Nike Run Club 的半马训练计划,我一步步地增加我的跑量和速度,充满期待地准备首次半马。

然而天不遂人愿,赛前的几个月,在跑完一次超过 10 公里的「长距离」之后,我突然觉得心脏部位有些不适。就医并未检查出任何问题,但是心脏的不适感让我有些畏缩,渐渐地降低了训练强度。就这样一直到了比赛前几天,我再次咨询了医生,得到了可以正常参加半马的评估,终于下定决定。

作为第一次半马,如今回顾来看,新加坡马拉松或许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四点半天没亮起跑,比赛日当天下暴雨,沿路没有观众,如此等等。但当时的我,怀揣着对心脏健康的惴惴不安,依旧是无比激动地跑完了半马,拿到了第一块跑步赛事的奖牌。至于所谓的心脏不适感,后来也确认是我当时服用的某种药物所导致的错觉,并没有任何实质问题。

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此之后,我一连报名了好几场半马比赛:黄金海岸,墨尔本,以及港珠澳大桥。

伤痛

有人说,第一场比赛之后的兴奋期是新手跑者最容易受伤的时期,缺乏经验但又充满了太多热情。正是如此。

在跑完黄金海岸的半马之后,没有充分休息和恢复,我第二天又参加了 10 公里。当时便感觉格外吃力,却没有意料到,这将会导致我的第一次跑步伤痛,跟腱炎。

一开始的我对此不以为意,只是休息了几天,依旧坚持跑步,甚至还强行参加了之后的墨尔本和港珠澳大桥半马。因为伤痛,这两场比赛前我并没有很充分的准备,比赛当天也只能是忍着痛跑完,并没有很好的成绩。

几个月后,跟腱炎依旧不见好转。我渐渐意识到,或许,我需要认真面对伤痛,而不应该急着去跑更多的赛事。于是取消了近期的好几场赛事,包括原定为首马的新加坡马拉松。去看医生,接受治疗,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抑制住跑步的热情,停跑了一段时间。

全马

训练

随着跟腱炎慢慢好转,我又重新开始规划起下一场比赛,但不同的是,我不再像之前那样冒进,而是决定从零开始,认真训练,为第一场马拉松做充分的准备。考虑到悉尼马拉松即将加入大满贯的传闻,加上地理位置的便利,我最终选择了悉尼马拉松。

因为之前受伤的教训,这次训练我使用了一个 AI 跑步教练,TrainASOne,并且十分谨慎地逐步增加跑量和强度。许多跑者应该都听说过 run slow to run fast 的理念,但有时候我依旧会自我怀疑,我都已经跑步这么多年了,真的有必要 9 分配(每公里 9 分钟的速度)甚至 10 分配慢跑吗?这时候便需要一点信念,相信 TrainASOne 避免受伤的理念,说服自己以非常慢的速度渐进。

另一方面,为了严格遵守训练计划,我从原本的夜跑,改成了早起跑步。我从未预料过我会是一个能够早起的人,并且在我人生的某些重要早晨,我曾不止一次地睡过头。但是为了马拉松,我居然做到了每天六点起床,在天还未亮(新加坡常年七点日出)的时候出门跑步。看着天色越来越亮,城市逐渐苏醒,晨跑让我享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由,有一种「我在一大早就已经完成了训练计划」的满足感。

就这样,日复一日,训练了小半年,虽然我每次都觉得今天的自己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但我渐渐可以跑得更远,更快,也更加轻松。我想,这次我应该准备充分了。

比赛

比赛当天,一大早起床出门,按照脑海里预演过的流程,前往起点,开始跑步。

天气比预计的要凉快一些,风也更大一些,但悉尼马拉松的赛道和预期一样多坡,全程有不少爬升。前 35 公里的我虽然对于反复上下坡有些烦恼,但是倒也轻松自如,按照预定的配速稳定跑着,心里计算着大概的完赛时间。然而到了 35 公里之后,脚上渐渐有些疼痛,爬坡也开始有些吃力了,中途走走停停了几个坡,一直到最后终点前的下坡冲刺,终于勉强在 4:20 的尾巴上完赛。

回忆这 42 公里多,路线和沿途的风景已然有些记不清了,但围观群众的热情、跑者的氛围让我难忘。在泠冽的晨风中,和数万人一同奔跑在悉尼的街道上,听着路边无数陌生人的欢呼,这比起日常一个人枯燥的训练,实在是再棒不过了。

2024 悉尼马拉松奖牌

赛后/伤痛

这次马拉松,我自认为赛前准备相当充分,可惜在赛后又疏忽了。

静休了两天之后,自我感觉大腿的酸痛似乎已经过去,便开始了下一趟旅行,殊不知我的身体其实还很劳累。因此,在旅途的奔波和游山玩水的远足之后,我的膝盖开始隐隐作痛。

在旅途中一个陌生的小镇,早晨的我出门慢跑,却第一次因为膝盖疼痛而没法继续,只能给女友打电话来接我,一瘸一拐地走去会合地点。无比沮丧。

吸取了上次跟腱炎的教训,为了避免情况恶化,这次的我立刻停止了跑步,并去看了理疗师。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我需要停跑并做强化肌肉力量的练习。有一点失望,但是也没有太意外,毕竟这次马拉松的最后几公里,我的下肢比心肺先到达极限,是我目前的短板。

所以,现在?

当我意识到马拉松是一项耐力运动,当我一次次在跑道上看到年龄比我大几倍的跑者,如今的我,心态也更加耐心。我知道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也相信终有一天我会跑得又快又远,但那一天并不一定要很快发生。如果以十年的时间尺度来思考跑步,一时的伤痛和停跑其实改变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一直跑下去。

如今,我的膝盖已然渐渐康复,也是时候重回跑步,为下一场赛事做准备了……

二十四岁,充满变化的一年

2023-12-03 08:00:00

这是一篇迟到了一周的生日博文,但或许正如标题,拥抱「变化」是我这一年的年度主题。当然,还是要向关注我的现实朋友/网友们说声抱歉。

如果你在去年阅读了我的生日博文,或许你当时会觉得那篇文章充满了语焉不详的朦胧,对一些事情有所遮掩。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各种意义上,当时其实并不是一个写总结的好时机:许多重要的事情恰处在变化的前夜,抑或悬而未决,抑或不便对外透露。 而在文章中随笔一提的后续文章,最终也一直拖延未写。

所以,希望今年的文章可以好好地梳理清楚这一年的各种变化,清晰地在人生里程上留下一个印记。

这一年最大的变化,是去年十月在澳大利亚自驾游的同伴,成为了现在的女朋友。从推特网友,到自驾同行,相遇是随机的偶然;而在去年生日时,是分别后的思念,是透破窗户纸前的忐忑,有太多思绪不能写下。告白之后,依旧是身处异地,她在悉尼,我在新加坡,生活与工作,但有了遥遥的牵挂。得益于国际航班的复苏,又因为我的新工作(在一家金融公司)不支持跨国远程工作,过去这一年里,我在悉尼/新加坡航线上来来回回,对所有航班的时刻与价格几乎已经熟稔。

好几次,在礼拜五下班后,充满期待地前往机场,坐上夕发朝至的航班,努力地睡上几个小时,然后在第二天清晨,南半球的寒冽中,拥抱睡眼惺忪或者同我一样兴奋难眠的她,忘却飞行的疲惫与出入境的琐碎等待;然后又在周一的午后,不情愿地登上返程的航班,用八小时的飞行与三小时的时差,消化离别,重回没有她在身边的日子。

几个月前,她来新加坡远程工作,我在凌晨结束一段出差回到新加坡,迫不及待想要与家中的她相聚。打车回家的途中,我让司机在附近的花店稍作停留,带着几支玫瑰上车,不知是因为买花还是异地的辛苦,司机感慨了一句 Lucky her,我一时有些错愕:幸运的人难道不是我吗?于是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Lucky me。现在想来,过去一年的奔波与温暖,都是 Lucky us。异地分别不是主动的选择,只是因为爱的人现在恰好不在同一个城市。而在未来的种种可能性中,我能看见,也和她一次次规划,无数种美好,所以彼此愿意等待而心怀幸福。

宕开一笔。在我的自我介绍页面,我写我的运动爱好「如今仅剩跑步」,倒也没错,但在过去一年,这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同学们为了素质拓展活动的加分,也出于往届的历史渊源,纷纷参与上海马拉松的志愿者活动。出于某种追求纯粹目的的不合群,当时的我并没有参加,但是当我独自在南体(田径场)一圈圈夜跑的时候,不论是 21 公里还是 42 公里,都感觉无比遥远却心生神往。曾经和好友畅想,当时的我可以一次跑五公里,那么只要每年让自己多跑几公里,也许有朝一日就可以参加上海马拉松,但可惜我在实现之前就已离开上海。

所以人生中的第一次半程马拉松,留给了去年 12 月的新加坡。在自我怀疑与犹豫中,我最终顺利完成,彷佛征服了一座看不见的高山,在我的跑步轨迹上留下了一双看不见的脚印。在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我兴致勃勃地报名了更多的半程马拉松,并准备在一年后(也就是写下本文的今天,但很明显,我没有参加,而是在写作)挑战完整的马拉松。借着参加半马的名义,在这一年,和她去了不同的地方,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比如黄金海岸,比如墨尔本,跑步的多巴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混入了我的生活。

然而乐极生悲,跑步新手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操之过急。在我雄心勃勃地觉得自己已经征服半马之后,在我骤然加大训练量准备全马之时,跟腱炎不期而至,让我不得不暂时停下脚步。至此,已然数月。期间在不甘心的试探(比如强行跑了两个半马)和伤痛折磨的无奈中反反复复,最终不得不认清现实:一时的休养是为了以后跑得更远,跑步是未来几十年的事情,相比之下,停跑几个月来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和解,是一节必修的课。长期思维听上去不过是简单的道理,却总需要付出代价后才能明白。不知道在跑步内外,还在哪些方面,还有多少节这样的课等着我。

或许是工作?是的,过去一年内我换了工作:在写下去年的文章之时,其实已经拿到了现在公司的 offer,并决心从字节跳动离职,只是当时还在各种流程中,所以没有写明。

对于字节跳动的工作,其实我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可以谈,在去年的文章和曾经的实习感受中,我想说的大抵已经说完了,这也是我这次离职没有再写一篇类似「我在字节跳动全职的一年半」文章的原因。而且另一方面,我知道字节的同事们都是优秀的人,在工作期间,我已经感受到了不少同事的能力和经验出众,只是公司的环境和文化如此,很多事情没法选择。

而新的工作,在工作内容上,我的职位依旧是软件工程师,除了改用一门小众编程语言 OCaml,每天的日常依旧是写代码,并不直接涉及金融与交易,只是偶尔需要了解一些专业术语与概念,类比之下,大概类似于互联网行业的「业务」开发。但从公司整体的技术栈来说,和互联网公司追求(或者发明)时新技术的思路不同,我司在很多方面依旧使用着相当「传统」的技术,比如,没有使用 Docker/Kubernetes 之类的云原生方案,而是部署到具体的物理机或虚拟机。但在一开始的惊讶和不适应之后,我也渐渐理解了这些背后的原因。我相信,不论使用何种框架或者工具,作为软件工程师,最核心的技术能力都是相通的。

但更大的不同,其实不在技术上,而在于工作的环境。我一向自认为英语能力尚可,但第一次在完全英语的环境中工作(微软中国和字节跳动新加坡都只能算是不同程度的半英语环境),最初还是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比起身边无比优秀且英语母语(或者至少有多年英语环境学习/工作经历)的同事,我仿佛失去了语言能力,只能一点点地重新学习如何沟通交流。有时候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我个性寡言少语,还是因为不懂得如何用英语自如表达,才显得比其他人沉默。过程是艰难的,但也是必经之路,好在同事们都相当包容理解。

除去语言因素,公司整体的文化氛围依旧和字节跳动相去甚远:更严格的工作生活分离,更注重代码质量和 code review,更多的代码之外的人际沟通,更充分的入职培训与辅导,更频繁地和上司的一对一聊天,更多的邮件往来……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谈论工作不是本文的主要意图,所以就不一一展开了,如果有必要的话,或许之后会写一篇文章来专门探讨这份工作。

整体来说,我对现在这份工作相当满意,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有所获得,同时也有足够的空间留给生活。考虑到工作在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这次跳槽带来的积极变化,可谓是相当幸运。

最后的最后,一些似乎重要又似乎没有那么重要的变化。在这一年,我拿到了新加坡的 PR 身份:曾经对此心心念念,但拿到后我的生活似乎又没有太大的变化,工作与生活照旧,只是多了一点点安全感,不必担心失业后被逐出我生活了两年多的家。我一直觉得所谓归属感是一种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可这一年不论是因为出差还是因为旅行,去了很多地方,当飞机落地樟宜机场时,它的亲切与熟悉,它的高效与可信赖,让我无比心安。

所以,就这样飞来飞去,就这样停下脚步思考,就这样在新的环境中,写下过去一年的变化,迎接新一年的变化。顺便给自己一个,迟到的生日快乐。

二十三岁,当时只道是偶然

2022-11-26 08:00:00

在人生的坐标轴上,倘若我需要为过去一年找到某些独特的标签,那么,唯一可以贴上的,大概只有:这是我第一个全职工作的完整年份。去年今日尚存一些对校园生活的怀念与对照,以及身份切换与来到异国的种种新鲜感,但时至今日,这些似乎已经快要消失殆尽了。

所以,回顾这一年,我的第一感受是平平无奇,按部就班地工作与生活,没有太多的波澜。至少,没有我可以现在公开写下来的波澜,或许不久之后,我会再写一篇文章。

但转念一想,此时此刻,我所面对的工作与人生,选择与纠结,似乎早已在过去一年(甚至更久之前)的各种不经意间偶然地注定,只是随机地延宕至今。

那么,就用平淡与偶然来标记这一年吧。

平淡

在过去的一年,我的博客没有更新任何文章,第一次让两篇生日文章无缝衔接,其实已然说明了一切的平淡。当然,也有我表达欲的淡退,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翻看去年的文章,其实当时的我已经隐隐感受到了所谓「工作的平凡(triviality)」。但坦诚而言,理性上的认知与实际的长期(其实我知道一年也不算长,毕竟将来的职业生涯还有几十年)感受是两回事,而这一年的平淡更多指的是后者。

去年写下生日文章的时候,我加入字节尚且不到半年,大概处于一种新鲜劲头与繁琐日常的交叠期间。而在之后的这一年,这样的平淡感整体与日俱增,尤其是在我渐渐熟悉了解项目、提升能力之后,愈发觉得所做的项目乏味与质量低下,试图推进的一些改变也因为其他人看不到明显的收益和我个人能力不足以独支而无疾而终,因而陷入了更深的倦怠,对工作的兴致转移到生活中的各种其他事情,比如烹饪与运动。

今年四月,绩效结果出来之后,在主动选择和领导建议下,我内部转组到了一个更加有意思、也更加有技术含量的方向,重新点燃了对工作的热情(毕竟工作内容更加满足我入职前的想象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几乎从零开始学习到了许多,同时也稍微做出了一点事情。

然而变化总是无常。在不久前的半年绩效评估结束之后,又因为新加坡与中国的组织架构变动,我被动地转到了另一个更新但是也很有意思的方向。随遇而安,毕竟只是工作而已,再次以新人的身份在组内学习,重新上手。

工作上的事情总是如此,乏善可陈,也不便提及太多细节。

而在热带生活,我也渐渐失去了对时间流逝的真切感知,每天彷佛都一模一样。T 恤们排着队,在我身上、脏衣筐、洗衣机和衣柜里来来回回,我甚至有点对它们感到同情。不过,我的感受又不同于很多人对新加坡的感受:很多人不喜欢新加坡,因为它太小,很容易让人厌倦。但对我而言,生活的重复与平淡,责任不在于新加坡,或者说,与环境无关,而更多在我本身:哪怕是新加坡这样的小岛,我居于此一年多,去过的地方甚至不如游客们一日内打卡的景点多。而且,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重复与平淡是我的主动选择,反而意味着舒适与自在,并不是一种抱怨。生活而已,唯一的缺点就是没什么可写的。

偶然

回看很多事情的发生,其实不过是偶然。但偶然的魅力不在于偶然,而在于一丝一缕的关联与注定。

来新加坡与字节跳动,则是一切偶然的开端。2020 年,字节跳动刚刚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外分部,而之前与我共同在微软实习的朋友恰巧在字节跳动实习,且他所在的组正在组建对应的新加坡团队,因而机缘巧合,我拿到了面试机会与 offer,成为了首批为数不多的直接从国内校招来到新加坡的幸运儿。后续的国内直招,据传因为 EP(Employment Pass)的配额原因而并不顺利,所以我偶然间搭上的,算是某种意义的首班车与末班车。

虽然不愿意去谈,但是回想这一年大陆的各种防疫消息与事件,以及近期各种骇人听闻的新闻,我似乎又觉得自己偶然间成为了幸运儿:我在国内期间享受了那段可以自由境内旅行的防疫红利期,毕业前和室友们一起快乐地旅行,一次核酸检测都没有做过(我人生唯一一次核酸检测是在樟宜机场落地)。但这都不过是偶然而已,和我的能力或选择并没有什么关系,而目前尚在大陆的朋友们也什么也没有做错。可是,这种偶然又是为什么呢?谁造就了这种偶然呢?

上文说到我对工作的倦怠,应对倦怠的方法之一是转移注意力到生活。今年十月份,我休了一个长假,三个礼拜有余,只身飞往澳大利亚,和朋友一起自驾游。偶然认识的朋友,偶然定下的行程,偶然决定的自驾,偶然看到的彩虹与各种沿途风景,以及偶然的收获。在行程结束后的几个礼拜,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自我怀疑与对未来的怀疑:如果一切都是偶然,那么对未来的各种美好规划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过家家,命运并不会参与。但现在的我更愿意这么想:既然无可避免,人生的魅力便在于事的偶然与人的缘分,随时准备面对下一刻的未知。

另一个方法则是,用更多的空余时间提升自我。在百无聊赖的航班上,仔细阅读逃生手册不失为一种消遣。从我对工作不再兴致高昂的那一天起,落入俗套地,我开始学习准备有朝一日的降落伞,Leetcode 刷题也好,提升英语能力也好,LinkedIn 探索也罢……虽然现在还没有到需要跳伞的那一天,但如今回首,我似乎也做完了很多事情:Leetcode 周赛全球前 100,不再担心任何公司的技术面试;雅思 8.5 分,不论是为了将来移民还是面试,都至少有了信心;以及各种日积月累学到的技能与知识。偶然而已,不过或许某一天这些偶然可以拼凑成完整的注定。

总结

这篇文章的时间点比较特殊,平淡与偶然尚且交织,很多事情尚无定论。但也无可奈何,我的生日就是今天。所以如果你读下来觉得不明所以,你的感受是对的,很抱歉。

总而言之,在完整地过完这一年之后,我对工作的看法和去年大体一致,只是多了一些切身的体会。而对于生活,或者人生,我则越来越失去了掌控感,越来越感受到随机与偶然的魅力。但现在最棒的事情是:不论是工作还是人生,我都还有几十年的光阴慢慢去探索,所以,顺其自然地随机漫步吧。

在热带的第二年,祝我生日快乐。

二十二岁,追寻更大的世界与更平和的内心

2021-11-26 08:00:00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明天。—— 我自己

又是一年的光阴。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是我这辈子第一个穿着 T 恤度过的生日,伴着窗外阵阵夏夜晚风。(所以,本文的 BGM 可以是 夏夜晚风 - 伍佰 & China Blue。)

这一年,或许是近些年来我的生活发生最大变化的一年:从听课写作业的学生,毕业成了开会写代码的程序员;从上海闵行郊区的宿舍群居,搬到了新加坡市区的出租屋。新的生活,新的工作,其间发生的许多事情对于一年前的我完全属于意料之外。当初辗转反侧做出的选择,这一年来,其实也已经或多或少地被推翻了一些。

去年生日前后,决定毕业后去阿里云而忍痛拒绝了微软和 Shopee 的校招 offer。但谁能料到在春节前后,意外地从在字节跳动实习的朋友处得知字节跳动正在扩张新加坡团队,几轮面试之后,最终又决心毁掉了和阿里云的三方协议。其后,毕业前的几个月,一面是在学校做着毕业设计,一面则是准备着各种毕业后赴新加坡的事务。疫情期间,虽然说服了父母,但不论是办理护照还是签证,都感觉彷佛是在和整个世界逆行。

七月,一张机票,从上海的酷暑飞向了热带的永恒夏日,开始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也开启了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而现在,回顾我这充满变化的一年,又有什么感触呢?就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心路历程吧。

工作

熟悉我的朋友们或许知道,在大学期间,我曾在字节跳动有过一段 不甚愉快的实习经历,但也算是机缘巧合,我重新踏入了同一条河流。当然,也不完全是同一条,至少,是在不同国家的流域。

在字节跳动新加坡的工作,作为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一如当初在字节跳动我的第一次实习工作,都给我带来了一些认知上的变化。

工作本身,基础架构,按照我入职之前的幻想(脑海里堆叠诸如分布式、存储系统、NoSQL 等等听上去「高大上」的技术名词),带有不少神秘的高技术含量色彩。但在入职后,渐渐熟悉了组内的项目和工作内容,随之也不断地实现了祛魅:所谓的基础架构,其实也不过是写代码,所追求的目标或许在某些时候倾向于极致,但多数时候,对于多数的团队成员,需要做的事情其实和其他领域的项目也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对于我来说,这几个月的工作,开会讨论、写设计文档、编码、写测试、Code Review、线上运维等等,应该也算是比较常规的职业开端了,不好不坏。

但需要说明的是,认清工作的平凡(triviality)对我来说并不主要是一种失望,更多地,反倒让我能够有更加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工作。譬如,我现在很清晰地认为,工作的本质无非是替公司解决问题而获得报酬,因而会有很明确的界限感,追求 Work Life Balance,而非许多(尤其是国内的)字节员工将工作与生活完全揉杂的态度(工作日加班、周末和领导同事一起出来玩)。试图在工作中(过度地)追求个人成长和技术成长,或许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本末倒置」,将工作的副作用当做了目的。因此,当团队领导对我说「你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这句话的时候,我相信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他的企图完全是相反的:如果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就不应该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

那么,从这些角度来看,其实我对这份工作目前的状态相当满意:从来不加班,每天我有充足的时间属于自己,不论是打游戏、刷剧杀时间,还是看书、写自己的代码。

这样就很好。

生活

作为典型的小镇青年,在拿到新加坡工作 offer 之后,我才有了自己的护照,第一次来到异国他乡。但与此同时,我又是一个相对宅家而习惯独处的人。所以,生活上的变化,不大也不小。

来到新加坡,有两件意外且有趣的事情:一是当地人的英语和中文一开始都我来说都很费解,不过熟悉之后,倒也算是能领悟新加坡的特色语法和用词了;二是这里虽属热带,没有四季之分,但由于降雨很频繁,所以整体气候其实不算炎热,体感上比上海的夏天要凉快。

而在其他方面,除了初来之时的陌生感与各种琐碎事务处理,时至今日,我的生活已然完全找到了相对舒适且稳定的轨迹:工作日,八点起床,九点到下午五点多在家工作(因为疫情,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去过办公室了),之后则是和朋友的聊天交流,以及属于自己的娱乐、运动、学习时间;周六上午,早早起床,规划好周末两天的食谱,然后去附近的超市买食材(逛超市并拎着一堆东西回家,有一种简单而充盈的满足感,伴着「不够发达」的物流,这让我几乎戒掉了网购的习惯),在做午饭和晚饭的时间之外,做家务,打扫卫生,当然还有娱乐和阅读。另外,作为一个除了睡觉就在上网冲浪的人,我很喜欢新加坡的网速和无界的互联网,这给我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唯一的不足,或许是偶尔会觉得有一点孤独难以排解,只能独对自我。不过,也只是偶尔罢了。

另外,说回到上一部分提到的「个人成长」。如本文一开头的我自己的那句引言所述,「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明天」,不像很多同龄人,我并不焦虑于成长的速度。平均而言,我每天投入到学习的时间应该不过一个小时,甚至没法读完技术书籍的一个章节。但在这一年的各种纠结与挣扎之后,不论是关于人生选择还是竞争,我渐渐学会了放平心态,用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和节奏,慢慢来会比较开心。

总结

所以,如何总结我这一年呢?我没有确切的答案,即便有,我相信再过几年,当我回头来看这段时光,大概率会推翻我所作出的任何总结。

但不论如何,工作与生活,变化与选择,不断地向外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向内追求心灵的平静与从容,是我已经做了,正在做,也将继续做下去的事情。

二十二岁,学会和世界、和自己相处,生日快乐。

更换域名,以及一些其他变化

2021-11-13 08:00:00

简而言之,在过去的一天内,本站完成了以下几件部署上的变化:

  • 域名从 www.imwzk.com 更换为 www.zackwu.com
  • 上一条的潜在影响是,新域名没有(将来也不打算)在国内进行 ICP 备案,所以网站无法继续部署在国内云服务上
  • 因此,本站的部署由 Github Action + 腾讯云(国内)+ AWS(海外),切换为统一的 Netlify + Cloudflare CDN

上述变化,从网站访客的视角来看,大致会有以下影响:

  • www.imwzk.comimwzk.com 的访问请求会被 301 Moved Permanently 重定向到新的域名(希望原来的朋友们不会迷路)
  • 国内的朋友们,访问本站可能会出现 十分明显 的速度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可能无法访问
  • 海外的朋友们,访问本站应该没有任何体验差异,如果有,应该是些微地更加顺畅丝滑

而对我自己而言,这几天的感受变化有:

  • 部署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 原本是手动写 Github Action 流程来做构建,并主动上传至腾讯云对象存储,刷新腾讯云 CDN。这一套流程有一点繁琐,但好在可以自动化,平日也不算负担;但由于国内的特殊网络状况,在特殊时期,Github Action 与腾讯云的交互偶尔会出现网络问题,导致部署失败,不得不多次重试,有一些恼人。
    • 现在使用 Netlify 自动构建,几乎不需要任何配置,且顺带获得了相对完善的 CI/CD 体验。
  • 云服务更加简单易用
    • 对于轻度的云服务个人用户(与之相对的,是各大云服务商追逐的企业用户、大客户),国内的几家云服务商,腾讯云其实已然算是相对用户友好的一家。但强制使用微信扫码登录,敏感操作强制扫码验证,以及交互方式略微僵硬的管理后台,相信其他使用者和我应该有同感。
    • 现在使用 Netlify 和 Cloudflare,整体的感受是,不论是 UI 还是交互,都更加用户友好,普通用户应该可以更加符合直觉地轻松上手,而专业用户也能拥有更多更强大的高级特性。
  • 离更加自由的互联网更进一步
    • www.imwzk.com 这个域名当初于腾讯云注册,并完成了 ICP 备案(唯一目的是使用国内的 CDN,优化国内的朋友们的访问体验)。
    • 备案自然非我所愿,按照我对互联网的理想,我痛恨一切审查与备案;但真正的问题是,为了一些正当的目的(如更快的访问速度),付出一点没有实际损失的代价(仅仅是在线提交了一些材料),这是否算是可以接受?曾经的我的答案倾向于肯定,但现在的我渐渐认识到,默许即是纵容,不说 Yes 也不说 No,希冀持着保留意见而获得好处,这种沉默在庞大的制度面前其实相当于 Yes。每一个沉默的 Yes 都意味着制度的瓦解可以沉默地往后推迟几秒。
    • 另外,按照个人网站备案的规定,理论上任何形式的用户交互内容均是不被允许的(比如,文章下面的评论区)。虽然我至今没有因此收到任何通知,但这始终是一条可以被选择性执法的软肋。我讨厌这种有把柄在别人手上的感觉。当然,这个把柄本身,按照我的认知,其实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最后,如果你依旧认同我的理念,依旧愿意继续阅读我对生活的记录与思考,别忘了更新一下你的 RSS 阅读器中本站的订阅链接,你的浏览器书签,又或者是对本站的友情链接。

抱歉带来这样的小小麻烦。

We shall meet in the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darkness. — 1984

初来新加坡,一份简单的个人金融事务指南

2021-09-22 08:00:00

写在前面

本文是一份简单的、不全面的、不一定靠谱的、仅仅依靠我的个人经历产生的个人金融(Personal Finance)事务指南,将会从我的视角介绍新加坡日常个人金融的基本情况,并给出一些仅供参考的建议(当然,绝对更不构成投资理财建议,这里就不赘述免责声明了)。

大体而言,本文会涉及普通外国人在新加坡日常生活会遇到的主要个人金融场景,比如 SingPass(其实这并不属于金融),银行账户,信用卡,数字支付,保险以及投资理财。而出于篇幅和其他原因,本文不会包括租房,水电网络,日常消费,网购外卖,看病医疗,新加坡工作体验等话题,虽然这些活动某种程度上也和钱息息相关,也需要一定的探索和适应。不过,将来我或许也会单独开文谈谈这些话题。

在开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国内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两个多月前直接通过校招来到了新加坡的字节跳动,因而从零开始探索了新加坡的个人金融的各个方面,其间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加之不甚了解新加坡个人金融体系与国内(特指中国大陆,下同)的差异,踩了一些坑,所幸整体还算顺利。因此,写这篇文章,分享我这几个月的经历与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以及两个月前的我,如果有时光机的话。

顺便说明,本文不会带有任何推广链接,所以可以放心阅读。

SingPass

有趣的是,虽然本文的主题是个人金融,但率先讨论的 SingPass 其实并不是金融产品,而是新加坡政府运营的数字化身份证明。援引一段其网站上的介绍:

Singapore Personal Access (or Singpass) is Singapore citizens’ and residents’ trusted digital identity for convenient and secure access to thousands of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 services, online and in person.

其对于个人金融的重要性在于,当有了 SingPass 之后,在申请诸如银行账户、信用卡等金融产品时,可以直接从 SingPass 一键获取并验证个人信息。客观来说,虽然新加坡的数字支付不如国内发达,但在这个方面,比起国内的许多产品动不动就要求上传身份证(甚至要求手持)进行实名制,新加坡能有这样官方的数字化身份信息平台,还是很值得称赞好评的。

而使用 SingPass 申请的好处是,不仅省去了很多手动填写表单的麻烦(比起国内银行开户,新加坡银行会要求提供格外多的信息),也能够更快更容易地通过申请。后者基于我和室友的超小样本对照试验:我俩有着基本上完全一致的背景信息,但是在申请信用卡时,他由于一开始没有使用 SingPass,等了将近一个多月也没审批通过;而我的几张信用卡均在一个礼拜内申请通过。

因此,在入境新加坡并获得了合法的签证身份之后,即便尚且没有收到实体的签证卡,我的建议是提前在 SingPass 官网完成注册和身份验证(可能会邮寄一次性验证码到登记的居住地址,这需要等好几天),以便尽早获得 SingPass,避免影响后续的其他事项。而如果不想等待数天的验证码邮寄,抑或是在网上注册流程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带上身份证件,选择就近的社区网点现场办理,可以当场完成

银行账户

对于绝大数人(或者不谨慎一些,所有人),拥有新加坡的本地银行账户(Saving Account)以及相配套的借记卡(Debit Card)是开启个人金融生活的第一步:为了准时收到公司发的工资,为了给房东交租,为了给国内的亲友汇款,不一而足。

开户

理论上来说,不同于申请信用卡,开立银行账户(即国内银行的储蓄卡)是一件没有任何门槛的事情:不需要工作证明,也没有收入门槛。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的金融体系格外看重居住地址证明(Proof of Residential Address),在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之外,所有银行的开户和信用卡申请都一定会要求提供有效的居住地址证明,很多人(比如之前的我)往往会在此遇到困难。而什么是有效的居住地址证明呢?以 DBS 银行的开户文件要求 为例,其他银行也大体类似:

Proof of Residential Address

Provide the latest copy (within last 3 months) of any of the items below:

  • In Principal Approval (IPA) issued by Ministry of Manpower
  • Work permit of foreign domestic worker (domestic helper) issued by Ministry of Manpower before 24 August 2020
  • SGWorkPass App screenshot for foreign domestic worker (domestic helper) issued by Ministry of Manpower after 24 August 2020
  • Letter of offer
  • Letter of employment
  • Latest payslip
  • Local utility bill
  • Local telecommunication bill
  • Local bank statement/credit card statement
  • Letter issued by government of other public bodies regulated for AML practices in a FATF member country
  • 2Letter from regulated insurance companies in a FATF member country
  • Acceptance letter from school (restricted to official letters from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or schools under the purview of Council for Private Education or Ministry of Education)

简单来说,即是明确带有姓名和住址的上述文件之一。其中,最为常用的一般是水电网络账单、其他银行结单(Statement)。而对于初来新加坡的外国人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即便已经租好了房子,首月也并不会收到水电网络账单;offer 文件和雇佣合同之类的文件上,一般并没有住址,即便有,也大概率是来新加坡之前的国内地址;更不用说递归调用的其他银行结单。

基于此,一部分公司会为员工出具证明,比如 Shopee,从而使其可以在合作的银行(UOB 银行)十分简单顺利地开立账户。而如果公司不提供这类证明,比如字节新加坡,那就得靠自己开动脑筋灵活发挥了:

  • 理论上而言,单纯的租房合同(房客和房东之间)不被视作有效的居住地址证明(我个人猜测原因可能是难以验证其真实性),并不包括在上面引用的文件列表之内。但部分银行的部分网点,实际上会接受租房合同,这就需要多走访几家网点尝试了。我室友即是在 OCBC 银行通过租房合同成功开户。
  • 租房合同本身难以验证,但如果换一个思路,作为租客,在租房时需要承担印花税,会得到一张政府机构出具的印花税单(Certifacte of Stamp Duty),上面包含了租客的姓名和房产地址,这毫无疑问是可验证的。因此,尽管 DBS 的上述列表中没有提到,但根据我的亲身实践,印花税单是有效的居住地址证明文件,可以用以开户。

选哪家银行的账户?

在来到新加坡的首月,由于尚未具备充足的证明文件,为了尽快拥有银行账户和借记卡,其实往往没得选:要么选择公司合作的银行,要么选择能够接受你的地址证明的银行。

而在此之外,如果有选择余地,新加坡的金融体系相当发达,在银行方面,实现了「中西交融」,大致有以下类别的银行可选:

  • 新加坡本土银行,如 DBS、UOB、OCBC
  • 西方外资银行,如 HSBC、Citibank
  • 中资银行,如中国银行

较为完整的列表和对比可以参见 SingSaver 或者 MoneySmart 网站上的信息。(顺便一提,这两个网站的信息极其丰富有用,尤其是关于信用卡。)

然而,对于一般人,即没有一大笔资产要存进银行账户的人,这些银行账户其实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他们的基础年化利率都一样地低,即便精心钻研其复杂的利率公式(比如通过投资、购买保险等行为获取 bonus 利率),也不过是获得 1% 左右的年化利率,我个人认为从时间精力成本上来看是不必要的

因此,如果要选择一家银行的银行账户,我的建议是不必考虑其提供的年化利率,而更多关注以下方面:

  • 手机 APP 和网银的易用性(这一点强烈推荐 DBS,我个人感觉其使用体验胜过国内所有的个人银行,甚至有排名为证(仅供参考)
  • 网点及 ATM 的分布(毕竟新加坡目前还是现金支付社会,ATM 取现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跨行取现会产生手续费,这一点推荐 OCBC、UOB、DBS 等本土银行)
  • 转账回国的方便程度(没有使用过其他银行的服务,但 DBS 汇款回国内银行账户相当便利,工作日可以做到几乎秒到,而且汇率相当优惠;不过这一点并不太重要,因为市面上有许多第三方的跨境汇款工具)

可能你注意到了上述描述对 DBS 的偏爱,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目前使用的就是 DBS 银行账户,虽然没有使用过其他银行的银行账户,但其体验已然相当令我满意。而且在我的个人金融体系中,银行账户是不甚重要的一环,所以没有过多的研究对比。另外,一个额外的小例证是:我室友一开始使用 OCBC 的银行账户,但向我多次吐槽后,最终也转向了 DBS。

信用卡

真的需要信用卡吗?

有些人可能会视信用卡为超前消费的坏习惯,在此我也不打算论述信用卡对于个人金融的必要性。事实上,在绝大多数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信用卡确实不是必需品,完全可以用现金支付和借记卡替代。

不过,考虑到新加坡金融体系依旧是较为典型传统的西方金融体系,很多场景下信用卡是主流甚至默认的支付选择,我建议最好还是拥有一张个人信用卡。另外,超前消费本身并不一定是贬义词;相反,如果从个人现金流的角度来看,信用卡可以在消费行为和实际支出之间制造时间差,只要按时还款,相当于始终从银行获取了无息贷款,顺便还能享有各种信用卡权益

因此,只要你不是信用卡有额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费,在新加坡,拥有信用卡绝对是一件必要且收益颇丰的事情。

从哪里了解信用卡信息?

如前所述,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信用卡的选择相当丰富,其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网站获取:

这三个网站的信息丰富程度上大同小异),不过偶尔会有不同的新用户促销活动,可以对比使用。且除了简单的列表对比,这些网站对一些话题还有较为详尽的博客文章分析(不限于信用卡),有空可以多浏览,熟悉了解新加坡的金融体系。

另外,如果想要详细了解某张具体信用卡的规则(Terms & Conditions),可以前往其银行的官网查看,一般都会有单独的页面,以及多个冗长的英文 T&C 文档供研究。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你兴冲冲地用某张卡花了一大笔钱,期待获得丰厚的返现,却最终发现这一消费早已被 T&C 排除在外。

总体上来说,与国内相比,新加坡的信用卡种类更加丰富(你能想象国内的一个城市就有上百种信用卡发行吗?),权益(不论是返现还是积分里程)都更加简单直接且丰厚新用户礼也相当诱人。

所以,选什么信用卡?

按权益简单且不完全分类的话,新加坡的信用卡大概可以分成两类:

  • 返现(Cashback)信用卡
  • 积分里程(Points & Miles)信用卡

如果你和我一样,单身年轻低消费,也不热衷于飞来飞去和住酒店,那么,Cashback 类型的信用卡大概是更佳的选择。省去了积分里程的缓慢积攒与过期失效,而是简单直接的消费返现。

而就 Cashback 类型而言,大体上依旧可以做细分:

  • 无门槛无上限的绝对返现(Absolute Cashback)
  • 带有消费门槛(比如每月最低消费 600 新币),消费类别(比如仅限于超市购物)甚至特定商户(比如仅限于某些超市品牌),以及返现上限(比如每月封顶 20 新币)的返现

后者听上去似乎充满了限制,让人很不爽?是的。但大部分卡属于后者,往往会拥有更高的返现比例,往往会特别针对了一部分人群的消费习惯进行优化,因而特定条件下可以达到 10% 以上的消费返现,相当诱人。因此,如果你有一些时间和精力,不妨使用上述三个网站稍微浏览一些这些信用卡的规则,如果有和自己平常消费习惯匹配的卡,那将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而如果你不想付出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又或者你像我一样,单身年轻低消费,无门槛无上限的的绝对返现卡则是简单省心的不错选择。这类卡一般来说不限制消费的类别(当然,少数特定消费类别可能会被排除),也不会设置每月返现的上限,而是简简单单地给出一个返现比例(如 1.6%,且新用户前几个月一般享有更高的比例,如 4.5%),适用于所有满足条件的消费账单。这里简单列出这一类别的几张信用卡(其实屈指可数):

另外,上面列出的前两张卡还具有某种隐藏的福利:这两张卡的无门槛返现几乎支持所有的消费类别,如保险费用、水电账单这种大部分卡不支持的类别;且适用于 GrabPay 钱包充值,倘若叠加 GrabPay 本身的 1.2% 消费返现,也算是相当不错的比例了。(这点在之后的移动支付章节会再详述。)

最后,我的个人建议是,可以申请两到三张信用卡:

  1. 一张无门槛返现信用卡(简单粗暴,适用于大部分消费,且可以叠加 GrabPay)
  2. 一张比较贴合你日常消费习惯的信用卡(譬如,如果你经常去某家超市购物,那不妨办一张对这家超市有额外返现的信用卡)

如何申请?

最基本的注意事项是:尽量在有几个月的工资发放记录之后再申请信用卡。不少银行会期望申请者提供最近三个月的工资单和银行账单,申请者从而可以较为容易地通过申请,并获得较高的信用额度(一般上限是月工资的四倍)。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想要尽早拿到信用卡,或者并不是很在意额度的高低,那可以在收到第一个月工资之后开始申请,依旧是可以顺利通过的。

在申请信用卡时,除了身份证明和居住地址证明(这两者想必你已经在之前开立银行账户时解决了),还需要提供工作和收入证明等文件。依旧是以 DBS 的信用卡申请材料 为例:

a) Valid Passport (with at least 6 months validity)

b) Employment Pass (with at least 6 months validity)

c) Latest Income Tax Notice of Assessment

d) Latest computerised payslips

e) Company letter certifying employment and salary in SGD (dated within last 3 months from date of card application) + Copy of Staff Pass

f) A copy of your Telecommunication or Utility Bill (For new DBS/POSB Bank customers only)

而结合我的实际申请体验,简单来说,主要需要准备公司出具的雇佣证明(最好能带有薪资)、最近几个月的工资单,以及偶尔可能会被要求提供的最近几个月的银行结单(需要有工资发放记录)。另外,向工资账户所在的同一银行申请信用卡往往会简单许多,可以省去不少额外的证明文件,也大概率会有更高的额度。

最后,如果真的要申请信用卡,记得去前面提到的三个网站浏览对比:不同时期,不同网站,会提供不同力度的新用户促销活动。有时候,申请一张信用卡并满足一定的消费要求,可以获得数百新币的现金奖励,千万别错过。

数字支付

不同于国内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的两大巨头对立与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在新加坡,数字支付依旧处于「野蛮竞争」的发展阶段,在很多场景下,并不是主流(甚至不是可选)的支付手段。但也正因如此,探索新加坡的数字支付,尽量做到无现金,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网上购物

在新加坡进行网上购物,不论是 Shopee、Lazada 之类的电商,还是 Grab、Deliveroo 之类的外卖,某种意义上其实和国内没啥区别:添加借记卡/信用卡(之后统称为银行卡)到钱包,然后支付即可。但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平台往往有各自的钱包服务,而非普适大一统的微信支付、支付宝。因此,网上支付可以大致分成:

  • 每次直接使用银行卡,输入卡号、CVV、有效日期(这是比较传统的支付方式,如水电账单支付)
  • 平台特定的 ShopeePay、GrabPay 等钱包,抑或提前向钱包充值,抑或付款时直接从银行卡中扣款(适用于 Shopee、Grab、Lazada 等新兴 APP)
  • Paypal 支付(十分类似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的体验),但在新加坡的适用范围很有限、主要是一些国际化(此处特指欧美)的平台会支持
  • Google Pay 与 Apple Pay(体验最为良好,适用于部分手机 APP,如 Shopee)

或许有点复杂?是的。但不管怎样,在设置好 Google Pay(包括 Apple Pay,下同)和常用 APP 的支付手段(ShopeePay,GrabPay)之后,整体体验还算良好,能够应对多数场景。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相比于两大巨头垄断,这也算是某种自由竞争市场吧……

线下支付

相比于网上购物,线下支付的复杂度似乎又要更高一些,不同的商家所接受的支付方式形形色色。大致可以分类如下:

1. 只接受现金

作为一个依赖现金的社会,新加坡有许多商家只接受现金支付,醒目地贴着「Cash Only」。不过,由于移动支付的普及,稍微有些规模的商家都会接受除了现金之外的支付手段,一般仅仅是比较小或者比较传统的商家才会只接受现金,如食阁的小商贩。

Cash Only

2. 只接受现金,NETS 以及 PayNow 等现金性质的支付手段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新加坡的许多商家(尤其是购物商场内的)都会配有 POS 机,理论上是可以支持信用卡消费的,但或许是出于费率考虑,不愿意承担信用卡的渠道费用(尤其是高昂的 AMEX),他们仅仅接受 NETS 或 PayNow 等现金性质的支付手段。据我的不完全观察,这些商家一般处于中等规模,且利润率不是特别高,比如连锁的五金店、日用品店。

NETS,应该是新加坡本土的支付渠道(至少我在国内和其他国家没有见到过),有点类似于香港的八达通。可以在便利店很方便地买到 NETS 储值卡,用现金或银行卡为其充值,可以用于公交地铁和各种接受 NETS 的商家消费,用途相当广泛。此外,新加坡的一些银行发行的借记卡或信用卡,如果带有 NETS 标记,并绑定了银行账户,也可以当作 NETS 卡使用,每次消费时直接从银行账户扣款。

PayNow,我理解为新加坡官方推行的移动支付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用来转账、扫码支付。PayNow 本身没有独立的 APP,而是依附于各家银行而存在,是内嵌于银行 APP 的一个功能。而在用 PayNow 扫码支付时,则相当于直接从个人绑定的银行账户转账给商家,依旧是现金性质。顺便一提,如果在新加坡使用 Google Pay,其转账功能即是通过 PayNow 实现的,也支持用 Google Pay 进行 PayNow 扫码支付

3. 接受现金、NETS & PayNow 以及信用卡

再上一些规模,如 FairPrice 超市、屈臣氏、小米之家(是的,新加坡有小米之家)、较贵的饭店等,这些商家的 POS 机都会支持信用卡支付。一般来说,VISA 和 MasterCard 是广泛被接受的,而 AMEX 由于其格外高的费率,普及率稍微低一些。

在这些商家,即可轻松地刷卡消费。如果将信用卡添加到 Google Pay,且手机支持 NFC 功能,可以直接使用 Google Pay 来进行无接触支付,非锁屏状态下挥一挥手机即可,方便快捷,体验上明显优于国内的二维码支付(无论是扫码还是被扫码)。

另外,如果你还记得之前提到的信用卡介绍,部分信用卡(如 DBS Live Fresh)针对 Google Pay 这种无接触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有着额外的返现(如 5%),方便快捷之余,还能一举两得地赚得返现。

4. 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支付和上述三个类别其实是正交的:只接受现金的商家可能会接受二维码,支持信用卡的商家也可能不支持二维码,且 PayNow 即属于二维码支付。而且不同于国内,我在新加坡似乎没有见过被动式的被扫码支付,而只见过主动的扫码支付。而关于二维码,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各个支付软件的独立二维码,如前面提到的 GrabPay 和 PayNow,以及各家银行各自推行的支付 APP(如 DBS PayLah,但基本没啥使用的意义)。就我的观察而言,GrabPay 二维码在新加坡的普及程度尚可,尤其是各种餐饮商家,如果提供了扫码支付,大概率是 GrabPay 的二维码(或者下述的万能码);PayNow 也有一定的普及度,毕竟其是新加坡官方推行的支付手段。除此之外的其他二维码,往往都是个别出现,我一般直接无视,甚至宁愿回退到现金支付。

奶茶店的 GrabPay 二维码

二是新加坡政府推行的「万能二维码」。有多万能呢?见下图。可以看到,这样的二维码同时支持了数十种支付平台,甚至包括了国内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样的二维码,我主要在食阁商贩处见到,尤其是 Chinatown 的小商贩。

Chinatown 见到的万能二维码

5. 公交地铁

在新加坡,日常出行基本上完全依赖步行和公交地铁,因为打车实在太贵了。和国内城市的公交地铁系统类似,可以购买单次票,但出于便捷和省钱考虑,使用 NETS 卡或者银行卡是更推荐的选择。

如前所述,可以在便利店或者其他地方购买并充值 NETS 储值卡(或者类似的 EZ-Link 卡),刷卡乘地铁。而如果有了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则可以直接刷银行卡,省去了一张额外的 NETS 卡。当然,既然能用银行卡,Google Pay 自然也是可以的,过闸前只需要解锁手机,然后 NFC 一刷而过,体验相当顺畅。

6. GrabPay 与 GrabPay Card

最后,或许值得单独讨论一下 GrabPay,以及其配套的 GrabPay Card。

在扫码支付的时候,不同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可以直接从绑定的银行卡扣款,GrabPay 本质上是一个需要预先储值的钱包,需要先从银行卡充值,然后才能支付给商家(当然,可以设置自动充值)。而就目前而言,GrabPay 支持无手续费从信用卡充值,这意味着信用卡的适用范围得到了巨大的扩展。如果你像我一样,不喜欢从储蓄的银行账户消费,那这一点应该会很令你满意。而如果你使用的是无门槛返现信用卡,且其消费类别没有排除 GrabPay 充值,你还能获得相应的返现。

而在扫码支付之外的场景,GrabPay 还提供了可以申请的实体卡GrabPay Card。这是一张 MasterCard 的借记卡,刷卡消费时从绑定的 GrabPay 扣款。其好处在于,可以在需要银行卡的场景使用 GrabPay,叠加享受 GrabPay 提供的积分福利;且如果你的信用卡是 AMEX 等不怎么被支持的卡组织,这相当于将其转换成了广受支持的 MasterCard。

我的建议

那么,在新加坡,既然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支付手段,商家对其的支持范围也各异,该如何应对以尽量做到无现金呢?我的建议是:

  • 在有银行账户之前,使用现金和 NETS 储值卡应对大部分商家,而如果遇到万能二维码,则可以方便地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
  • 在有银行账户但无信用卡时,可以开通 GrabPay、申请 GrabPay Card
    • 如果商家支持刷卡,使用 GrabPay Card 或者借记卡(可以添加到 Google Pay 使用)
    • 如果商家支持二维码支付,使用 GrabPay
    • 如果商家只支持 NETS 或 PayNow, 使用银行账户配备的借记卡(当然,需要支持 NETS),用 Google Pay 扫码 PayNow 支付
    • 准备少量现金,以应对 Cash Only,必要时通过借记卡在 ATM 随时取现
  • 在有信用卡之后
    • 大体思路同上,不过尽量用信用卡取代上述的借记卡,且可以综合消费场景选择最合适的信用卡
    • 如果信用卡有 NETS 标志,且绑定了银行账户,而没必要使用借记卡进行 NETS 支付
    • 如果信用卡绑定了银行账户,ATM 取现也可以直接用信用卡完成

而就我目前的体验而言,Google Pay + GrabPay + 信用卡 NETS 支付基本上可以覆盖大部分的消费场景,钱包里只准备了少量现金(大概每周消耗不到二十现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愿意,在新加坡是可以做到很大程度的几乎无现金生活的,而且我的个人观点是,NFC(如 Google Pay)是一种比扫码支付优雅很多的方式。不过,这就见仁见智了。

个人保险

谈到个人金融,保险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尤其是作为外国人,在新加坡,你我没法享受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一旦遇到任何意外或者疾病,只能完全靠自己和(公司和个人)保险。因此,我的个人建议是,尽早配置好个人保险。

公司团险

如果所在的公司尚且还算体面的话,那么大概率,公司会为所有的雇员购买集体保险,算是一项相当有用的员工福利了。不过,这样的公司团险的覆盖范围和额度往往各异,取决于公司的福利水平。以字节跳动为例(当然,这里不会透露具体的公司保险政策),和 AVIVA 合作,提供了较为不错的公司团险,覆盖了住院、意外和人寿,且保障范围较为全面,但如果细看保障额度,会发现相当局促

Death Benefit: 10,000

作为收入还算体面的程序员,身价怎么看应该都不止一万新币吧。因此,为了提升自我身价,或者说,为了更全面更充分的保障,自行购买个人保险显得尤其重要。

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公司团险和个人保险是互补的,缺一不可。公司团险的额度虽然有限,但在另一些方面,公司团险却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譬如感冒发热之类的小毛病,基本上没有个人保险会覆盖(因为发生概率太高而且不可预知),但公司团险一般可以覆盖(因为根据大数定律,公司雇员够多则整体发生概率趋于稳定)。

此外,如果你和我一样为字节跳动工作,那么友情提醒:公司每年可以报销一定额度以内的个人保险开销,可以帮助你省一大笔钱。

基本的保险种类

关于保险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我推荐阅读这篇文章以及其指向的拓展链接:An Ultimate Guide: Key Insurance Policies You Should Get In Singapore 2021,可以对新加坡的保险有一个较为基础全面的认知。而如果你有听播客的习惯,也可以收听 保持通话:虽然讲述的内容是国内的保险行业,但其实很多内容是相通的。

而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浅薄的自我学习之后),比较基本且必要的种类有:

住院险(Hospitalization)

不同于国内目前的廉价医疗,如果没有保险的话,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很昂贵,仅仅靠自己是很难负担起住院医疗的费用,更别提较为优质的私立医院。因此,住院险应该是最为必要的保险种类。

在选择住院保险的时候,就我的经验而言,主要需要关注其适用的医院级别(什么等级的公立医院?是否包括私立医院?),以及作为外国人,其是否支持除新加坡的海外医疗(包括哪些国家?海外医疗的报销范围与额度?)。另外,住院保险的保费和年龄正相关,趁着年轻,尽早购买可以省一点钱。

意外险(Personal Accident)

如果说住院险关注的是医疗的手段(如住院、手术),那么意外险则是从医疗的缘由着眼。顾名思义,这主要覆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意外:譬如运动骨折,如果没有严重到住院的程度,住院保险是不会发挥作用的,意外保险则显出其必要性。

另外,意外保险的保费和年龄无关,毕竟意外发生的概率和年龄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重疾险(Critical Illness)与人寿险(Term/Whole Life)

重疾与人寿其实是两种保险:前者在确诊重疾时赔付,后者在身故时赔付,但都是一次性赔付固定数目。但对我而言,重疾险是作为人寿险的附加条款(Rider)购买的,且两者较为类似,故在此一并讨论。而按照相似的逻辑,这两种保险保障的是人身健康本身,无关医疗:只要身故或者确诊重疾,不论是否接受医疗,不论接受何种医疗,便会赔付。

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是购买定期寿险(Term Life)还是终身寿险(Whole Life)?前者可以自行确定一个固定的年限,比如保障到六十岁,每年交费,六十岁后失效;后者终身有效,需要支付一定年限的保费,之后不必支付。关于两者的讨论有很多,也没有一定的结论,所以需要个人权衡取舍。可以参考这篇文章:Working Adult Guide: Term Life Or Whole Life Insurance, Which Should I Get?。当然,还有第三种选择:带有投资性质的 ILP(Investment-Linked Policy),不过由于我的个人偏好,倾向于将保险作为纯粹的风险抵御工具,而不希望带上投资属性,便不做介绍了。

那么,选哪家保险公司的哪种保险方案?

我不知道。而且购买保险是一件相当私人且个性化的事情,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自己做功课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

不过,在我购买保险的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公司的保险中介,和他们的交谈过程中,我其实额外学习了解了很多新加坡的医疗和保险体系。我的总体感受是,我接触的中介都还算专业,而且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保险行业竞争相当充分(依旧是你能想象国内的一个城市有近十家保险公司吗?),甚至有身在大陆的国人慕名前来购买保险,不同公司的保险方案其实大同小异,性价比都还算不错,没有太大的差异。

如果你打算购买保险,我的唯一建议是:借助 Seedly 等网站做足功课,然后多约几个不同公司的保险中介,花时间和他们多聊一聊,选择你觉得靠谱的那一个。

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是一个相当有趣也相当复杂的话题,作为投资的初学者(俗称「韭菜」),在此,我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分享,仅仅简单分享我的个人体验。

低利率

首先,之所以需要投资,是因为在新加坡,银行存款的利息低到可以忽略。如前所述,即便各种 bonus 利率叠加,对于一般人,能获得的年化利率也不过 1.0% 左右,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几乎可以认为没有任何收益。且作为没有身份的外国人,也无法享受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养老储蓄计划(利率大概会有 3% - 4%,不过比较难提前取出)。

而另一方面,至少就我的学习探索下来,新加坡没有类似国内类似余额宝、朝朝盈等方便无脑且(几乎)零风险的投资产品。诚然,可以购买 Moeny Market Fund,本质上就是货币基金,但我个人觉得购买起来不是很方便(比起国内方便的支付宝买基金)。当然,这仅仅是我作为初学者的简单观察,欢迎指正。

自由市场

在新加坡,最大的好处是充分自由的金融市场,没有外汇管制,有各种的投资选择。甚至,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很方便地把新币转成人民币投入到余额宝中。

相比于身在国内投资美股的万般阻碍,在新加坡可以十分方便地投资全球市场,开办一个股票账户(如 Tiger,Moomoo),即可投资新加坡、香港、美股市场的证券。其中,我觉得格外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各种 ETF 以及 REITs,风险相对较可控,收益看上去还算稳定。不过依旧是不构成投资建议,毕竟证券交易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RoboAdvisor?

有趣的是,在新加坡,智能投顾(RoboAdvisor) 相当流行(或者说,广告宣传做得足够猛烈,让我觉得其相当流行)。我没有对其做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大体上是通过算法来进行资产配置,并可以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和市场偏好进行选择。

如果不想在投资上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妨试一试。

最后

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地写了两个礼拜,从一开始的一时兴起想要分享个人经验,到差不多写完时的深感不足:这份指南实在不是很全面靠谱,甚至有点称不上指南。所以,十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让这份不全面不靠谱的指南变得更加全面而靠谱,可以帮助到更多和当初的我一样的朋友们,初来新加坡而探索个人金融世界。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还没有来新加坡,但是对在新加坡工作有兴趣,欢迎和我联系,或许,将来有机会可以在新加坡做同事也未可知。至于怎么联系我,请看左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