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 08:00:00
清明假期可以请 4 休 9,本来计划是去日本,但是由于前期准备不足(bowen:日本会惩罚每一个P 人),所以就在寻找其他选项,刚好当时在读黎紫书的《流俗地》这本书,书中的描绘的世界让我对于马来西亚产生了好奇,于是将目的地从日本调整为了马来西亚,书中描写的城市是一个虚构的“锡都”,现实中对应的是怡保,看了一些攻略,大家推荐的比较多线路是:槟城、吉隆坡、马六甲,本着走到哪算哪的想法,于是买了上海直飞槟城的机票,作为旅程的开始。
如果说之前去泰国曼谷的时候,马蜂窝的信息还有些参考价值的话,马来西亚的信息很多都过时了,感觉可以卸载马蜂窝。小红书上面的信息虽然多,但是准确性存疑,比如不同城市的出关检查,去面前国家是否需要返程机票,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执行。在出发前,我还在小红书上不断的查询,是否需要买返程的机票,如果我后面通过大巴从新山入境新加坡,那我需要在出发前购买新加坡返回上海的机票么?为了保险,我买了吉隆坡返回上海的机票,虽然让我的行程有些被动,但是还好出镜比较顺利,上海浦东的海关问的比较详细。
在浦东机场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工作中养成的习惯,为了给所有回复留出后续可能变动的空间,回复别人问题会不自觉的加上 “应该”,比如 “XX 功能 应该是可以生效的”。于是在出关时有了以下对话:
落地槟城后,走的人工通道,没有进行询问,直接入境。在 ATM 直接取了 400 令吉现金(手续费 10 元),虽然大部分场景都可以用支付宝,但是现金很重要。直接用现金买了 Hotlink 的 7 天无限流量的 SIM 卡,15 令吉,整体用下来还好,在一些偏远地区(比如从乔治市区到巴都丁宜海滩的一段路)没有信号,大部分场景都 ok。
乘坐公交取乔治市区,在等公交时有一个男生也在等(实际上感受来看,几乎看不到游客在槟城坐公交,这是我观察到唯一的游客),听到了熟悉的口音,于是我问了下他是哪里人,果然是东北人,他在网上找了搭子一起。 公交车需要 2.7 令吉,但我现金的最小面额是 5 令吉,所以只能认亏,那个男生更惨,最小面额是 10 令吉,亏的更多。这里很不人性化,我出机场还没有消费,哪里能有 0.7 的零钱呢。
在去市区的路上,我看到了西部数据的工厂,还有些纳闷,为什么工厂开在这里,这里不是CNN 推选的最佳旅游地方么。后面了解到,槟城的制造业很厉害,比如英特尔、AMD、博通(博通的 CEO 陈福阳就是槟城人)都在槟城有公司/工厂,也被称为“东方硅谷”,出口占马来西亚总体的60% 左右。槟城还是世界五大医疗旅游目的地之一(医疗旅游的定义:旅游中包含有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等 3 大元素,即可称之为医疗旅游。意思是,大至内外科手术,健康检查、小至整容美容、养生疗程等等,也包括在医疗旅游内)。同时槟城的国际学校也很有性价比,有很多人会带孩子在这边念书。这些信息让我对槟城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前因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名头以为是一个完全的旅游城市。
在参观龙山堂邱公司的时候,旁边正好有个白人老头,有了以下对话:
槟城的交通是我不习惯的,很难说是行人友好(直到我去了吉隆坡,那是真正的地狱),对于我这种喜欢瞎溜达的人来说,是有些危险的,当地人过马路都是看没有车就直接过,红绿灯的作用不大。路过的寺庙香火很旺,而且香火是免费(随缘)的,相比之下国内的寺庙大部分都要收费,心不诚啊。
这个文案感觉不那么正经
街边艺术
街边路牌
George Town
之前听播客,了解到槟城的一家独立书店,岛读,于是特地去逛了逛,书店很小,进门就能看到一些”禁书“,比如《不明白》,这些书没有开封,不知道里面具体内容是什么。看到了一本讲述马来西亚电影与华语的关系的书,书中提到黄明志在作品中追寻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个是我之前没想过的。孙中山在槟城创办槟城日报时,得到了当地华人很大的资助,当时的华人身份认同是自己是中国人;随着马来西亚成立,华人后代的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认同的更多是华人族群,与政治关联减少?
《不明白》
6 点的槟城非常安静,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坐公交去升旗山看日出。注意到一些印度人的身高与想象中有差距,不是很高,可能是不同的族群导致的?当天是马来西亚的开斋节(马来人新年),所以马来西亚会全国放假,和的士司机聊天,马来西亚主要族群的新年时间不同,相当于他们会过 3 个新年假期。
升旗山视角的槟城
晚上继续坐公交去海滩,公交车非常挤,最开始有 4/5 个华人,其他都是印度人,后面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华人,其他都是印度人,我有点害怕,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但是是害怕的状态,强迫自己找了一个视频来看,告诉自己只要看完这个视频就能下车了。因为下雨,看不到什么,返程的公交车站没有一个华人,我又成了少数派,最后选择了打车,司机是一个印度人,说我非常幸运,刚好他打开软件我是第一个,了解到 Grab 会收司机 20% 的费用,司机很喜欢 Uber,Uber 费用很低,印象中国内滴滴是 25%?
为什么都是1 令吉,签名不一样?
“新”广告牌业
经典机位(只要我来得早,就没有人)
从槟城到吉隆坡可以选择坐大巴/火车/飞机,我选择了火车,在KTMB Mobile 上买了票之后,先坐轮渡从乔治市区到北海,然后直接上车,吉隆坡的火车外貌和高铁/动车一样,但是速度差很多,空调开的很足,需要穿一个外套。火车上非常的安静,感觉比国内高铁安静不少。
双峰塔
出到吉隆坡,第一印象是,吸烟的人好多,第二印象是,和曼谷有些像,大城市,商业发达,查了下人均 GDP 可能和上海差不多?吉隆坡待的几天经常下雨,但是大街上很少看到人们带伞,大家已经习惯了雨过一会就停?吉隆坡的城区规划完全看不懂,到处都是立交桥,很少有人行道,有些走着走着就没了,对我非常不友好。看到有些 beom 脚踏板,好像是共享的?
早上的吉隆坡
当时正好是海外书展,就在 KLCC Convention Centre,于是去逛了逛,门票好像只要 1.5令吉?说是书展,其实大部分都是卖周边、文具之类的,无论是中文区域还是英文区域,热销书都是贩卖焦虑类型的,有些无趣。在 Kpop 商品摊位想着要不要买点什么送朋友,发现品类不多,倒是看到了一墙的 Rosie,到底是顶流啊(后面发现是有特价。。)
热门周边
吉隆坡的商场倒是逛了不少,围绕着柏威年,来来回回穿梭,商场大多是好逛的,要注意开门时间,去中央艺术坊不能太早,太早的话就很多摊位都没有开, 如果要买纪念品的话,可以考虑一下。但是商场和商场之间,非常难受,过街天桥、红绿灯,感觉一般人都走不明白,在横穿一个马路的时候,旁边的一个路人说“没办法,欢迎来到马来西亚”。吃饭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吃了新峰肉骨茶,汤汤水水有一种黄焖鸡的感觉,最终吃了 90 人民币还没吃饱,有点亏。
感觉在喝风油精
齐齐哈尔烤肉走向世界
在 Easybook 上买大巴坐到马六甲,大概需要 2h+ 左右,票价在 12-24 令吉之间,不同的客运公司价格和车型有些差别,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而且客运站最多只能提前 1h 检票,如果提前到了,只能在外面等,需要拿捏好时间。到了马六甲,只能感慨一句交通太差了,因为我想实际的走路逛,所以选择了直接从客运站走到鸡场街,发现走着走着没有人行道了(再一次),看着像是高速路,路上车很多,还是有些危险的。
路过大西洋娘惹餐馆,吃了菠萝饭、鸡肉和炒青菜,整体味道还不错,鸡肉中的香料不知道是什么,没吃过的味道。当天太热了,路上房子都不高,没有什么遮阳的地方,走一阵子就要找个地方歇歇,在一家咖啡店吃了煎蕊,真心不错,是好吃的,比我预期要好吃不少。
马六甲的知名景点都在附近,走走就能逛完了,在荷兰红屋看到了人力三轮,放着抖音神曲合计,搭配着 Hello Kitty 的装饰,有一种奇妙的土味。
马六甲有很多郑和相关的信息,我之前对于郑和的了解仅限于“郑和下西洋”这个字面意思,郑和家族信仰伊斯兰教,早年也是穆斯林,后面改信佛教,是在 10 岁时被掠走执行了宫刑之后分配给了朱棣。在看的时候同时在想,郑和下西洋和伊斯兰教的传播,有关系么,有什么关系?AI 给出的回答貌似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因为这次是自己一个人,所以行程上有些特种兵,日均 2w 步,整体上马来西亚的各个城市都谈不上步行友好,所以下一个旅行目的地应该有一个基本过滤前提:行人友好。
2025-03-23 08:00:00
Dragonfly 采用透明代理方式工作,会通过 [[P2P]] 查找资源,如果找到,则通过 [[P2P]] 进行下载,同时保存一份缓存,给其他节点请求提供文件。弊端:如果要对目标 IDC 服务进行扩容,同时扩容 100 个服务,100 个服务对应不同的镜像,就会全部请求到 Image Registry。此时要么事先同步所有 Image 到目标 IDC(浪费带宽),要么每次跨 IDC 拉取 Image(因为节点故障时,其他节点的缓存已经被删除)。
Nydus,把 image 进行文件级别的索引和分析,启动的时候只下载必要文件,其他的文件等 access 的时候再通过 P2P 网络下载。
Spegel 做了三件事:
我会写一下如何从 0 启动并运行这个项目。读者可能会问,这不是按照项目的文档就能跑起来的吗?不是!这项目是云原生的,它居然没有文档,只有一个 Helm Charts1,命令行的参数看的云里雾里
想到了前阵子同事说 GitHub - casdoor/casdoor,启动 Server 需要同时准备 3 个不同的配置方式:命令行、server 配置文件(ini 格式)、init_data(json 格式)。
No tasks longer than one week. You have to ship something into live production every week – worst case, two weeks. If you just joined, ship something.
If they can’t ship, release them. Our environment is wrong for them. They should go find someplace where they can thrive. There’s someplace for everyone.
It’s not perfect. We ship too many features, many half-baked. The product is complex, with many blind alleys. It’s hard to integrate non-engineers – they aren’t valued.
But, we ship.
Introducing Starlite: A New Python Asynchronous API Framework | HackerNoon
Rise of the Pydantic Stack. What is the pydantic stack? | by Na’aman Hirschfeld | Python in Plain English
[[Starlite]] 的介绍,感觉后面如果有需求可以尝试一下。同时作者的另一篇关于 [[Pydantic]] 的文章,感觉现在这些框架的重点都是对 [[Pydantic]] 的支持。
The Pain That is Github Actions
日常对 Github Actions 使用不多,基本上配置之后就没有关注过,所以文章内容本身没什么想法。Hacker News 的第一条评论非常认同:
LLM Agents are simply Graph — Tutorial For Dummies
喜欢 [[Temporal]] 的这句话:AI applications are inherently unreliable。
Not all AI-assisted programming is vibe coding (but vibe coding rocks)
突然在很多地方看到的词: vibe coding
,直接理解就是 完全依靠 LLM 进行编码
。
I spent 181 minutes waiting for the Zig compiler this week
我日常好像没有统计过自己在一些常做操作的耗时,比如准备测试环境、等待 CI、等待编译时间。感觉可以统计一下看看。
They all follow the same deliberate and dare-I-say selfish rule to how they approach their time: Always do Extra.
The first rule is this: Extra must be balanced against Normal Work. The second rule of Extra is that it must be aligned with your Normal Work.
完全同意,Extra 和 More 是不同的,身边优秀的同事好像都有类似的特质。
Apple 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年龄为 68 岁!近一半的人超过 70 岁,最年轻的 63 岁。高管团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平均年龄徘徊在 60 岁左右。
有趣。用 [[Gemini]] 的 Deep Research 功能搜索了下其他科技公司的董事会的平均年龄:
首先,作者提到你可以把人生体验数值化。简单来说,就是给自己从体验中感受到的快乐打分。这样积累下来,就会有一个每年的分数。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大不相同,因此这个分数是完全主观的。
然后便可以引入『记忆股息』概念。股息是给股东定期派发的分红,即便股价不变,股息也能帮你积累财富。作者认为记忆带来的满足感亦是如此 —— 已经获得的快乐记忆,将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带给你满足感。经过的时间越久,这些积累起来的满足感也就越大。因此可以知道,即便是同样的体验,越早获得收益也就越大。
说到底,在人生的最后,你拥有的只有回忆,是它决定了你对这一生是否满意。
有趣的总结。近些年和朋友的沟通中,能够感受到大家越来越在意自己的“体验”、“经历”。
韦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这种 “男孩文化” 随处可见。它的核心理念是:赚很多钱,买很多玩具,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这也是一种不重视友谊的文化,甚至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定义为 “女性化的”。当下的社交媒体强化了这种文化:它们不断强调 “自我”,而非建立深层的联结。
2005 年时,中国的父母还不觉得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差异。但他们如今不这样认为了。原因在于,我们愈渐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文化体系中,而这种文化很大程度上以个体为中心。我认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并不是这样的,但如今,中国正在快速向这种高度个体化的方向转变,一切都围绕着 “我的成功、我的野心、我的赚钱能力” 展开。
《最后的观星人》,艾米莉・莱维斯克(Emily Levesque),华盛顿大学天文学教授,讲述她自己和天文学的故事。是一本不错的科普读物,我对天文一无所知,看的津津有味。有些词语的翻译也很好。
《仁心俱乐部》,果然不行,编剧能力差距太大,弃了。
《梅西的世界杯:传奇崛起》,任何时候,运动体育都会带给我最简单直接的兴奋感。现在还会时不时的去看一些经典的夺冠记录。
《幸福伽菜子的快乐杀手生活》,不用猜,看名字就知道是日剧,爽剧,感觉这个剧如果放在大陆拍,就会被喷,放在日本拍又很合理,里面的一些吐槽也很可爱。
2025-03-17 08:00:00
Why Go? · microsoft/typescript-go · Discussion #411 · GitHub
Snobbery looking down on anyone not using it and a completely irrational feeling culture of rewriting everything. As Steve says, this may be perception more than reality. It may be a small (but obnoxiously loud) minority. It really might. But it was enough that at the time it was my reality and I wanted nothing to do with it.
尽管已经给出了详细的原因,评论中的很多人还是充满了傲慢。
踩坑异闻录——Windows 前端工具链之痛 - 三咲智子 Kevin Deng
身边用 [[Windows]] 开发的同事只有一个,如果只是兼容性问题还是好的,大部分项目中的 Makefile/Taskfile 等 setup 工具,有可能完全没有考虑 Windows 用户,经常会遇到一些只有他会遇到的问题。
这个报告中的“浅评商业软件发型乱象”,如果是平时工作中涉及到一些 Linux 发行版内容的,强烈推荐阅读,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里面提到了一些商业软件存在的问题:
只要是涉及到软件交付的,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无论是 2C 还是 2B,2B 的单一软件还是软硬件一体,都面临这个问题。有时候以为自己交付的 OS 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做了一些hack 的事情,假设了用户不会对 OS 内部做变更,但最终软件是在用户环境中运行的,很多假设都是不成立的(也是不合理的),导致后续引发更多的问题。
平时都会吐槽外部的软件不遵循一些业内通用标准,其实公司内部的软件也没几个遵循的,“又不是不能用”的理念到处存在。最终只会导致软件越来越臃肿,一个又一个补丁,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从 DeepSeek LLM 到 DeepSeek R1 —— DeepSeek LLM | Oilbeater 的自习室
从论文的路径上来看就是 DeepSeek LLM -> DeepSeek MoE -> DeepSeek V2 -> DeepSeek V3 -> DeepSeek R1。在整理论文时我才发现,DeepSeek 第一篇对外发布的论文是在 2024 年的 1 月,当时他们刚发布第一版模型,即使在 AI 行业内也不被认为是个主要竞争者。然而仅仅一年后的 2025 年 1 月,就已经进化到了 R1 这种业界领先水平。都说 AI 一天,人间一年,但是当真看到人间一年的进展时,还是深深的被 DeepSeek 的速度所震撼。
Yoke is really cool - Xe Iaso
官方文档: | yoke
示例代码:yoke-stuff/within-website-app/v1/app.go at main · Xe/yoke-stuff · GitHub
[[Yoke]] 是一个 [[kubernetes]] 的包管理器,定位与 [[Helm]] 和 [[Timoni]] 相同,Yoke 的 Flights 相当于 Helm 的 Chart。主要的区别是 Yoke 不使用 YAML/CUE 等配置语言,而是使用通用的编程语言来描述资源,可能会想到 [[Pulumi]] ,与 [[Pulumi]] 不同的是,Pulumi 需要准备对应语言的 runtime 和 deps,Yoke Flights 的发布形态是 [[WASM]],Flights 接收输入参数,输出 Kubernetes 资源描述,这里有点疑问,Flights 的接收参数如果过多,最终不会演进为需要一个配置文件的程度么?
Yoke 引入了 ATC 解决这个问题,ATC 是一个 Kubernetes controller,通过定义 CRD,并与对应的 Flights 进行关联,从而将用户声明的配置转换为 Flights 需要的输入,最终部署到集群中。相当于一个简化版的 Operator ?
Flights 的发布形式是 WASM,那其他人如何了解对应的 Flights 的定义?需要引入其他的文档描述?关于 WASM 的能力,官方文档提到 Yoke 暴露了 K8s lookup 接口,这个接口能力足够么,会是一个限制么?
IO devices and latency — PlanetScale
[[PlanetScale]] 的博客,图示生动形象。
《双影奇境》:一部无与伦比、超乎想象、精彩绝伦的双人游戏作品 - Simon’s Blog
对于电子游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陷入了“电子阳痿”的状态里:虽然我有switch、ps5、pc等一众游戏设备,但几乎对所有的游戏都提不起兴趣;在近几年中,我尝试玩过很多优秀的电子游戏大作,但没有任何一款游戏可以让我持续坐在电脑前面、全神贯注地游玩几天,直至通关。我得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电子游戏似乎已经离我越来越远,我也对游戏的兴趣越来越少。
但《双影奇境》这款游戏让我前面所提到的一切负面状态近乎完全消失。《双影奇境》是近几年唯一让我能够废寝忘食地在电脑面前持续游玩了14.8小时,直至通关的游戏。
非常高的评价了。
对话中存在两种让我头疼的现象:一种是「驴唇不对马嘴」,另一种是对方把「两件事」揉在一起聊。这两种情况虽然有些相似,但本质上不太一样,却都会让我觉得沟通变得异常艰难。
这种对话让我反思,逻辑清晰真的很重要。不是每个人都要像科学家一样严谨,但如果连基本的事实和因果都串不起来,那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不否认情绪和直觉有它的价值,可如果完全抛开理性,把毫不相关的碎片硬凑在一起,这样的沟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制造更多误解。
一个可能得解决方式是,在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保持沉默,思考,理清之后再回复。
《流氓读书会》,漫改韩剧,下饭局,只有 10 集。武状元一心想当文秀才的故事。
《仁心俱乐部》,都市医疗剧,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为什么和《机智的医生生活》差距那么大,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目前能够想到的是:编剧能力差距太大;对快节奏的变态追求。
2025-03-09 08:00:00
iPotato | 使用 Cloudflare Workers 搭建轻量级 LLM API 网关
LLM API Gateway 确实很适合 Cloudflare Worker 的场景啊。
再也别问 Singleton 了好吗? - Frost’s Blog
先说结论:在 Python 中,你不需要 Singleton。如果需要,就用模块级别的变量。
for
select
一个 nil chan 相当于跳过这个 case,没有 default 的场景就死循环了。
My intent with “X as Code”3 was always to get knowledge out of people’s heads and into a more inscribed system. Once inscribed, knowledge and process can be shared, versioned, iterated upon, etc.
How to pick a starter project that’ll make someone quit
翻译为人话就是:如何快速让一个员工主动离职?边看边笑,笑着笑着就哭了,感觉在小公司里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
[[送礼]]确实是需要学习的,我之前是一个完全的实用主义,送的东西都是对方可能会用到的东西。后来去学习了一下,发现这是完全错误的方式。一个好的礼物可以拓展对方的生活边界,比如一个新的兴趣方向,一次美好的体验等等。
《善意的竞争》,我觉得属于烂尾了。想想它毕竟是一个漫改剧,稍微有些跳脱好像也能理解了,那就是编剧不行。
《“骗骗”喜欢你》,金晨主演,大鹏监制(最近可能会在很多热门院线电影看到监制这个词,宋方金在播客里提到,现在有一种站台/背书的意思)。符合谐音梗喜剧的预期,算是及格吧,属于那种在院线上映后可看可不看的类型。王皓的脸很僵硬,撑不起大荧幕。
《愤怒到凌晨4:00》,夏夏单口喜剧专场。上次看完嘻哈的《茁壮》之后,写到“在演出结束之后,我脑子里想到的一个演员是夏夏,北京单立人的单口演员,是陕西人,因为她俩在演出过程中表现的那种愤怒,是一致的,只是夏夏的愤怒带来的更多是不解,去内化,而嘻哈的愤怒带来的是行动,这点真是少见。“。夏夏变了,和《焦虑青年》中的她变化很大,变化的原因我觉得也正是这个专场中提到的几件事情,是这些事情让她变得更加强大,无畏。现在的她,还是会愤怒,愤怒之后带来的是行动,极强的行动力,且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也可以用”疯“来形容。
《初步举证》,朱迪·科默独角戏,话剧电影版,强烈推荐每一个朋友去看,我看的那场算上我一共 4 个人,一对情侣,还有一个男生看了半小时走了。刚开始的 10min,台词密集、角色穿插、主角一个人快速高强度的交代背景,让我有些不适应,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很快的沉浸其中。
剧情本身是简单的,年轻有为的刑辩律师,面对自己的法律信仰,当自己的角色被告律师转为原告,会发生什么?律师角色的她是自信的,是对未来生活抱有向往的,觉得原告失败与自己无关,是警察能力不行;原告角色的她,无助,惊慌失措,自我怀疑,之后站在法庭上的她又是那么的勇敢。影片全篇信息量很密集,唯独一段,782 天,难以想象这 782 天是如何度过的。
朱迪·科默,最早知道她是在《杀死伊芙》中,演绎一个女杀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在看《初步举证》之前还在担心,是否会跳戏,事实是不会。她的表演太震撼了,角色穿插,表情的变换,时空的转换,那么的自然和真实。致敬。
2025-03-02 08:00:00
What do I mean by some software devs are “ngmi”?
N period on from now, software engineers who haven’t adopted or started exploring software assistants, are frankly not gonna make it.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s right now are split between employees who have had that “oh fuck” moment, are leaning into software assistants and those who have not.
I suspect there’s not going to be mass-layoffs for software developers at Companies due to AI, instead there what we will see is a natural attrition between those who invest in themselves right now and those who do not.
Docker Hub から GitHub Packages へ移行した
時雨堂的创始人因为 Dockerhub 价格翻倍,停止使用 Dockerhub,转而使用 ghcr.io
了。
为 Proxmox VE 定制 Debian Cloud 系统镜像与创建虚拟机模板
其中,普通云环境的镜像又分为 generic 和 genericcloud 两个变种,generic 相比 genericcloud 额外增加了一些驱动以便部署至裸金属物理机上;而 genericcloud 只包含 VirtIO 等虚拟机需要的驱动,因此 genericcloud 镜像相比 generic 镜像体积更小。genericcloud 镜像的体积普遍小于 350 MiB,不到 Debian ISO 官方安装镜像体积的十分之一。
给 [[Proxmox]] 制作 [[Debian]] Cloud Image,使用 libguestfs-tools
。
Deno shows us there’s a better way
作者将一个服务从 [[Django]] 换到了 [[Deno]],带来的主要体验改进是 DevEx 相关的。这里如此顺利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Deno 和自身的 Cloud 相关服务配合很好?
It is no longer safe to move our governments and societies to US clouds - Bert Hubert’s writings
作者希望欧洲政府不要讲数据迁移到美国的公有云服务上。有趣的文章,现在每当和周围人讨论云上贵州之类的新闻,我都会拿欧洲来举例。
Amazon Now Openly Discloses You’re Buying a License to View Kindle eBooks
[[Amazon]] 也开始了,购买电子书购买的是查看该内容的许可,而不是拥有该内容。
回推特网友问题, 如何做到技术和商业两手抓的, 并没有陷入纯技术的泥潭
很多技术人懂得原理以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 然后把 90% 的精力浪费在和别人争高低的内耗中, 而世界上最赚钱的事情恰恰不是技术最尖端的事情
我的老天爷,做人不需要尊重自己的感受的吗?做人必须努力满足等式得到结果吗?如果尊重自己的感受,那就会尊重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需求,你看世界的时候全都是方法,都是平替。如果只是想满足等式的要求,眼睛盯着结果,那么整个世界里全都是困难,都是障碍。 如果心不得自在,身怎么可能得自在呢?
《善意的竞争》,有一种要烂尾的感觉。
悟饭单口主打秀,最初看悟饭是在北京单立人,可能是 2018/2019 年,很喜欢他的表演,但是后面去了笑果之后就不怎么演出了,之前专场《嘛呢》巡演过一次,没有缘分没看上。他之前上传过一段老赖的视频,我时不时的就会翻出来看一次,文本结构、语言节奏、表演,都很好笑: 单立人脱口秀—悟饭:2019年,我成了老赖。这个主打秀不知道是为了赚快钱还是怎样,感觉老段子的比例太高了,不太喜欢,可能内容和专场《嘛呢》没什么差别?
这次演出发现,看单口演出,俱乐部本身也很重要,主持人能够控得住场(联想到佳佳在播客里说,这个行业一个还不错的主持人太少了),还是应该选一些知名的俱乐部去看。比如之前去无锡看演出全场都是地域梗;去常州看演出全场都是内部梗。这次演出是在上海高笑喜剧,场子很小,观众很跳脱,主持人尽力了,但是也控不住场,导致后面整场演出都有些尴尬,体验不好。
2025-02-23 08:00:00
searchcode.com’s SQLite database is probably 6 terabytes bigger than yours | Ben E. C. Boyter
6.4 TB 的 [[SQlite]] 实例,应该是听说过的最大的了。
Turns out that I’m a ‘prolific open-source influencer’ now :: ./techtipsy
爬虫抓取内容,AI 生成总结,自动化发布新闻,但是 AI 总结是错误的,断章取义,下面真实的用户评论这个错误的新闻。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愈发重要了。
告别生硬翻译腔:构建 AI 驱动的多轮评审润色流程 - Gino Notes
使用 [[Dify]] 将文章进行多轮翻译改写。
A year of uv: pros, cons, and should you migrate
Always try
uv
first. If it doesn’t work (which is very rare), go back to what you did before or find a workaround.
我自己目前个人项目优先使用 uv
,公司内部项目优先使用 pdm
。
Copyright reform is necessary for national security - Anna’s Blog
‘Meta Torrented over 81 TB of Data Through Anna’s Archive, Despite Few Seeders’ * TorrentFreak
故事要连起来看,Anna Archive 20250131 发布博客,提到很多中国的 LLM 厂商与他们合作获取信息,希望美国能够改善版权管理。20250206 TorrentFreak 报道 Meta 通过 AnnaArchive 下载大量数据用于 AI 模型训练。
Running Pong in 240 Browser Tabs · eieio.games
有趣的人,有趣的尝试。
Notion – The all-in-one workspace for your notes, tasks, wikis, and databases.
本来生活应该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得了干眼症,很严重,这个病已经折磨我 4 年多了,到最后我完全没法正常工作了,所以就辞职了。
如果 2 年后眼睛还能承受得住,那是最好的结果,我可以继续做我喜欢的软件开发工作。如果不行,那就得开始真正的搬砖了,主动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会选择不需要看屏幕的有技术的蓝领工作
既然我很可能要干蓝领工作了,所以在国内肯定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知道蓝领在国内意味着收入低、不被尊重之类的,所以必须要来国外干蓝领才行。
计划很明确:为什么计划出国,因为干眼症可能无法继续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如果从事蓝领工作,那么当前国内环境无法得到待遇保证,所以唯有出国。
越来越多的服务功能只在 app 提供了。之前貌似国内很夸张,看这篇文章提到很多国外的服务也是如此了。
为老年人注册过应用的人,就会知道老年人使用 app 有多难。过年期间为奶奶注册微信,一步一个坎。
家电故障引发的一些思考。我的想法是,第一个师傅可能是顺手清理一下三通,就好像日常在遇到主机故障的时候,总会先看一眼基本的 CPU、内存、IO 状态,如果不对就先处理这些,师傅先检查了三通,看到堵塞就清理一下。至于排水泵是否真的故障,全看师傅良心了。
Shape Up 阅读笔记(6)- Scope on Hills: 抛开现象看本质的项目进度管理
Shape Up 阅读笔记(7)- 还有些重要的细枝末节
Shape Up 阅读笔记(8)— 思考:降本增效的本质。
Shape Up 阅读笔记(9)- 思考:管理的本质是支撑和服务。
Shape Up 阅读笔记(10)- 思考:管理成本和战略领导力。
-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愿意主动承认自己「卡住了」,而花了太多时间独自解迷;一般只有到死线将至,工程师才愿意主动「举手投降」,揭示风险,往往却太晚了。——项目经理需要通过对项目进度的观测,判断风险,主动介入。
- 一切风险在没有动手做之前,都不应该被低估。
抛开有效范围说效率就是耍流氓 管理的核心是边界
- 很多人觉得管理的核心是定义流程,这一看就是只在书本上干过管理的瞎几把想
- 拿研发管理这个细分领域来说,开发和测试的边界定在哪里,对应怎样不同的责任,风险,效率。
《唐探1900》,烂,“陈思成可真是一个聪明的吴京啊“。
《善意的竞争》,李惠利主演的韩国漫改 GL 剧,在网上热度不小,开分 9.0+ ,现在 8.9。看第一集的时候以为是楚雨荨那一卦的,看着看着发现不是,现代韩国的老毛病了,掺杂的要素过多。目前可以预见的后续剧情走向是一个小故事(没有宏大叙事)的剧集,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女女剧集在豆瓣上的评分都很高,之后看到的时候要默认 -1 分才行。同事说《哪吒2》里面的哪吒和敖丙也有些 gay gay 的,这是趋势?这方面泰国领先了太多。
李惠利是《请回答 1988》里面的德善,也是女团 Girl’s Day 的成员,2010 年出道。原来韩国女团在 2010 年就已经是未成年出道了,现在网上对于未成年女团跳性感舞蹈批判的那些人,如果回到 2010 年看到 Girl’s Day 的舞蹈,不得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