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Yachen Liu修改

软硬件、投资和杂文。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Yachen Liu的 RSS 预览

2022 空调选购思路

2022-06-27 23:51:00

作为一个面对选择时,不尽可能选出一个最优解就会不舒服的选择困难症患者,我在买任何东西时都会把自己逼成个专家。这次遇到了最难的挑战——空调。

空调不仅选项众多,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参数下就能有几十个型号,而且,实际使用上的差异并不会很大,这更加大了做选择的难度。举个例子,比如要买电视,只要对比过 OLED 和 LED 的区别,只要预算允许就可以很容易排除掉一大半选项。而空调领域几乎没有什么特性可以让你以排除法选择(定频变频算一个),大部分功能都是可有可无的。

另一方面,空调领域也不存在可以让你闭眼买的品牌,曾经人们口中的王者三菱电机和其他日系品牌,其产品早已显得与时代脱轨,国产品牌又各有各的问题。

以下内容主要是我最近在选购挂机时的一些经验与感性,候选品牌主要有格力、美的、COLMO、松下、大金、三菱电机等。

一、基本参数

首先我们从空调最基本的参数看起,匹数,一般来说是根据房间面积选择匹数。空调的匹数指的是「空调消耗功率」,而非空调的制冷量,制冷量才是衡量空调制冷能力的参数。另一个重要参数是「能效比」APF,其计算方式很复杂,越高表示空调越节电,通常简化为「一级能效」、「二级能效」、「三级能效」。

所以理论上来说,同样匹数的空调,一级能效的机器比二级能效的机器制冷量要更高,不过由于差距非常小,所以通常不必在意。

大厂品牌的产品,基本不存在虚标的可能,否则就是不合格产品,所以直接拿空调的参数表来看参数即可评估空调的核心能力。记得除了制冷还需要看制热的参数。(不过根据先看评测最近的评测结果,小米空调似乎靠大风量在 APF 值的测试上作弊了,建议国家管一管)

另外,变频空调的最大峰值功率通常大幅高于额定功率,变频空调可在刚启动时以峰值功率工作快速制冷,所以相同匹数下变频空调比定频空调凉的快,除非预算特别紧张否则不建议购买定频空调。

这里可以破除的一个常见误区是,部分人会评价一个空调好的理由是「制冷效果好,凉的特别快」,一般非故障情况下,凉的快不快就是制冷量的区别,凉的快就是匹数高而已,并非值得吹嘘的优点。觉得不够凉要么是故障了要么是匹数没买够,或者是定频空调启动慢。

二、核心科技?

一方面格力的广告语「掌握核心科技」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坊间普遍认为三菱等日系品牌最牛逼。那么到底怎样评价空调的核心,我认为从用户的角度看就两点:参数和产品质量。

  • 参数:由于选购空调时,空调的匹数是一个固定参数,那么所谓的技术和用料差异,从结果看基本就只差在能效比上,所有空调偷工减料的地方也大都是和能效比相关(如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的区别)。
  • 产品质量:格力已经卷到了十年保修,各一线品牌也普遍提供了六年质保。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大厂家的产品间质量差距不会很大,不然是不敢做出长时间的质保承诺的。

所以,我粗浅的认为,直接对比参数是最直接的能从客观上评价空调核心是否优秀的标准。对于这个观点欢迎指正。

据此去对比市售的产品,两三千元就已经能买到一级能效的国产品牌产品,而三菱、大金等日系品牌,六七千的价位买到的依然是二级能效的产品,要过万元才能买到一级能效,而且看具体值还不一定比国产品牌好。这让人疑问,所谓的牛逼到底到底牛逼在哪里,对用户有什么意义?(不过我看到的1.5匹机器能效比最高的产品确实依然来自三菱电机,APF 可达 5.77,售价10900人民币。)

另外关于噪音问题,新机器各家基本都是同一水平,没有发现有某家在噪音控制上存在显著优势。通常也会在参数表中注明。

三、外观

空调的外观是最想人吐槽的地方,都 2022 年了,日系品牌们大多维持着十几年不变的外观设计,配上古典的LED数字显示器和几个发光二极管,感觉是在卖时光机器。这边小米都已经开始上 OLED 显示屏了啊。(并没有推荐小米的意思,大金线下有款彩色系列的机器设计很好看,可惜全线二级能效…)

国产品牌在这方面也不甘示弱,格力和美的的设计越来越廉价和奇葩。当然外观这事有很大的主观成分,主要看自己喜不喜欢。

更值得吐槽的是遥控器,松下过万元的机型,遥控器充满了廉价塑料感,目测物料成本可能不会超过几块钱。其他品牌也大都好不到哪去。小米和美的部分型号还行。

四、功能性

空调的功能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风感舒适性

各家空调在风感上花样层出,都是为了解决冷风直吹带来的不适感。

  • 格力的主要改进是 360 度旋转挡风板。
  • 美的在无风感上有许多专利,其挡风板也可以大角度运作。
  • 大金主打康达效应。
  • 三菱做了全域慧眼自动识别人体,COLMO 也有类似的技术。(但我觉得这个功能噱头略大,欢迎体验过的读者补充感想)

由于卖场无法体验空调真实风感,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前很难对这些技术进行体验和对比,目前也未能看到有对这些技术做横向深度对比的评测。但是风感特性对使用感受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欢迎大家反馈。

  1. 清洁与杀菌能力

同样也是百花齐放,基本分为以下几个路线

  • 冷凝水自清洁:几乎所有品牌
  • 特殊涂层:很多品牌均有宣称
  • 带电粒子:松下(nanoe x)、三菱、COLMO
  • 加热:格力、美的、COLMO
  • 机械刷洗:大金、COLMO
  • UVC:格力
  • 易拆洗:很多品牌均有特定型号支持

同样的,消费者几乎无法自行对这些技术进行对比,目前也未能看到有对这些技术做横向深度对比的评测。不过这项技术影响并不大,也就是长时间使用后空调是否容易出现异味的区别,定期清洗空调即可。

  1. 睡眠曲线

这个是我比较看重的功能,我通常入睡时会觉得不够冷,而半夜又会觉得过凉。睡眠曲线功能可以让空调在睡眠时随时间自动调整温度。格力和美的支持 App 自定义睡眠温度曲线,三菱和大金是内置了固有的睡眠温度控制程序。

  1. 抽湿相关

主要是是否支持在制冷时自动抽湿维持湿度,很多品牌均有部分型号支持,一些型号还支持自定义目标湿度。

  1. 方便控制

基本就是 WiFi 控制和语音控制,这项功能很容易对比这里不再详述。

  1. 新风和空气净化

现在新出的高端空调都开始将新风功能集成进空调,我是比较反对这种设计的,因为空调的尺寸太小了,滤芯不够大,进风量通常也只有新风机的1/10,对安装环境要求也很高,有需求还是安装独立的新风机更为合适。

  1. 适应特殊环境

部分空调可以支持在五六十度的外部高温环境下使用,如格力的冷酷外机,如果有特别需求需要考虑。

五、购买

空调的购买也是门大学问,以格力为例,同样是 1.5 匹一级能效的机器,至少有 20 个型号,各个型号间的差距微乎其微,一般连他们自己的销售都搞不清。各种型号还分为线上专享、线下专享、京东定制、苏宁定制等等。

更坑的是,同一个宣传型号其具体机型会悄悄变化。比如同样为格力「云锦2」,其机器型号由初期的 KFR-35GW/NhAa1BAj 改为了 KFR-35GW/NhAd1BAj,减配了。据说这是「行业习惯」,把旧机型减配为新机型让路。这种套路无疑再次放大了选购难度,甚至部分商家在减配后没有更新商品描述,直接上升为欺诈行为,不过这如果被发现了可以要求假一赔十。(我选择直接用脚投票,将格力踢出了候选品牌)

这个问题只能靠自己仔细对比参数,线上线下多逛逛才能摸清。

六、安装

有句话叫空调三分买七分装,师傅安装的过程是否严格符合标准操作会直接影响空调的效果。具体细节可以去知乎上搜索学习。

最容易被师傅忽悠的地方是管道抽真空的时间,现在变频空调多使用 R32 型冷媒,其非常害怕水分的干扰,长时间的抽真空可将管道中的水分彻底气化排出。比如1.5匹应抽15分钟。但是有很多师傅几分钟不到就了事了。原因在于现在几乎所有品牌空调安装都是外包团队(似乎只有三菱还是自有团队),对师傅的把控性不够,师傅嫌麻烦敷衍了事。

安装时务必监督师傅抽够时间,建议安装过程开启监控摄像头用于之后可能的维权投诉。

小结

以上是我最近选购空调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通常来说我是比较愿意花高一点的价格买一些性价比略低但是确实好的产品的。但是经过仔细对比后,我是真的不推荐购买日系的高价产品,不仅核心参数没有优势,功能性上也远逊色于国产品牌,给人的感觉是躺平了十年不断吃老本。

但是国产品牌又存在各种让人不适的套路,所以选购空调真的就没有让人放心的选择。

我这次先是购买了松下一级能效的1.5匹机器(日常价 5500,618 优惠价3800),但是送到后感觉整机做工很廉价,师傅安装时只抽了几分钟真空(那时我还没去了解空调安装细节),运转起来有明显的冷媒流动声,被我要求退货了。

目前准备给美的高端子品牌 COLMO 一个机会,等之后装好用上再来更新。

谎言与真相

2022-04-23 23:43:19

人们厌恶谎言,追求真相,这是写在基因里的「原始欲望」。述说与传递真相的行为,本身就构成其原动力,不需要为任何额外的目的所服务。

而谎言一定是有目的,没有人是为了撒谎而撒谎,即使是最荒诞诡异的文学作品中,也未曾有想到塑造这样一种反派的形象。大多数反派即使在通过谎言达到自己的目的后,也总是迫不及待地主动拆穿自己的谎言倒出真相(除非隐藏真相对他依然有用)。这种揭示真相冲动总是存在,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要只有当存在其他目的时,才会去压制对真相的欲望。

要说为什么这是基因的一部分,想起来也很简单。只有正确的认识了现实,认知了真相,才有可能采取正确的动作,来确保自身的生存。连现实都无法认清的生物无法延续,注定被自然所淘汰。

所以,谎言则永远是作为手段而非目的的存在。只要有人撒谎,背后一定有其动机。但是反过来,如果有人非要去责问一个人传播真相有什么目的,这就很可笑,对真相的追寻本身就是目的。

互联网与房价

2021-08-20 20:44:42

今天看到这样一条推「杀教育杀中介杀互联网,就是不在房价的始作俑者身上找原因」。

然而要我说,互联网虽然难说就是房价问题的始作俑者,但至少也是推手之一。虽然我也持有一些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票,但是我依然认为最近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打压是有道理的。

一、房价居高不下来源于需求

为什么一线城市的房价如此昂贵,本质上还是供需决定的,一旦放开购买限制和限价,房价几乎一定继续猛涨。从「供」的角度考虑,北京已经容纳了二千余万人,交通等公共资源已经非常拥挤,增大住宅土地供应就意味着有更多人进入,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所以问题还是得从「需」这边来考虑,是什么使得这么多人都愿意背井乡,留在一线城市生活,在我看来有两个核心原因,一是经济水平,二是工作成就感。而这两点都和「中心化」的公司确实密切相关,最常见中心化的企业就是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下文主要说互联网企业。

二、中心化企业中心化了利润和决定权

经济水平一方面指的是中心化企业员工本身的福利和待遇远比其他行业优厚,另一方面是只有在人均经济水平发达的地方,各种服务业才能蓬勃发展,即使你年薪百万,在一个三四线县城的生活水平也不会能高到哪去。这种集中化的富裕使得城市间的物质与精神满足性差距变得巨大。

以互联网公司来说,它确实是高效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断地去「优化」了各个行业,其结果就是在各种行业得到优化的同时,其利润分配权都被转移到了中心化的互联网公司的高层手上。当他们握稳了这个分配权的时候,所有下层机构和人员,所能拿到的利润都是经过精打细算的刚刚好而已。

只有靠近这个中心,才能赚到更多的钱,不仅是员工,各种提供企业服务的 agency 和 vendor 也是如此。无数的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朝着互联网公司所在的中心点挤去,经济上唯一的反向阻力就是房价。

只谈钱太俗,每个人都有除了经济需求外的其他追求。不巧的是,工作成就感这项重大人性诉求也被中心化影响了。处于中心的员工,操控着一个个现在几乎是全民都必须接触和使用的产品(比如 App 或金融产品),虽然他们也许也没有完整的决策权,但多多少少还是能做出些工作,造成一些影响,获得成就感与掌控感。而处于这个系统边缘的人员,并没有什么能参与到决策中的机会,只能像提线木偶一样,遵循设计好的工作流与标准作业流程而工作。在中心化互联网公司的挤压下,其他城市的有掌控感和成就感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如果不甘满足于这样的工作,就得动身前往大城市。

三、互联网企业的利弊

互联网企业导致的中心化问题,是对社会的弊端。而其正面作用,则是对于社会效率的提升。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微信和支付宝等产品在近几十年里确实大幅提高了社会运转效率。

但是从一个国际化角度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确实不争气。除了提升社会整体效率外,我们能看到一些国际互联网企业在扎实的做着推进硬科技发展的事情,在一些先锋政治问题发挥影响力,承担着社会责任。

然而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靠提升效率占领市场后,反而开始研究怎样通过降低用户效率获得用户关注并转化为经济利益,这是不道德且没有社会责任心的事情。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对社会的几乎是唯一正向贡献就是提供社会效率,现在他们还想把这点功德都变现了。而且除此之外,几乎没做出什么真正的创新或者有什么其他的社会贡献。

所以你说政策上打压互联网企业有问题吗?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我支持的是合理干涉,如取消税务优待、反垄断等,不是直接毁灭。你说这种干预是对自由市场的不尊重,我觉得我们已经看到了,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一个自由环境下,是在向成为社会毒瘤的方向一路狂奔。

(Disclaimer:社会问题非常复杂,可能有非常多的影响因素导致了现在的结果,本文仅从其中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可能有一定偏倚。这些想法尚未经过更系统化的验证。)

HiFi 迷思

2021-07-08 18:52:48

要说谈论什么事情最容易引发争吵,HiFi 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有技术流关于各种曲线和参数的唇枪舌剑,还有玄学派能听出火电水电的段子。喧嚣之余,HiFi 的争论就是关于人的主观评价这个问题的集中表现。

无法区分的差异

以科学或者是客观的角度来讨论 HiFi 问题时,最常见的一个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盲听测试。如果一个人在盲听的时候根本无法区分两套系统间的区别,那么这种音质的提升就是没有意义的,也根本不必追求。

一个几乎无法区分的差异是无损和高码率压缩音频,具体来说,我和我身边绝大多数的朋友都无法区分 256Kbps AAC 编码和无损编码的音频的差异,对于少数能听出差异的「金耳朵」,如果把对比标准提到 16bit/44.1KHz vs 24bit/192KHz,目前我还没遇到能区分出的神人。

可以在这个网站进行盲听测试:http://abx.digitalfeed.net/itunes.html

另一个无法区分的差异是线材,为避免误解这里指的是合乎正常的电气指标的线材与动辄成百上千的 HiFi 线材的对比,而非与一些劣质线材的比较。纵然有无数商家和烧友号称区别「显而易见」,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正经的盲听测试中,受试者能区分出线材的区别。

能区分的差异也可以是不相上下

除了完全不能区分的差异外,不同器材间确实存在着明确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可以在盲测中被显著的察觉,但是问题是怎样区分优劣和高低。

一个客观的方式是,找大量的人来重复进行盲听测试并评分,总评高的产品更优秀。但是这有两个问题:

  1. 这种方式虽然客观,但是却又和实际使用情况不符:我买的耳机只是给我一个人用的,其他人的评价的意义有多大?
  2. 一些廉价的器材可能是确实存在着一些硬伤,但是超过某一价位后的产品们,却可能只是音色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高低优劣之分。一些研究甚至显示,不同耳机间的区别完全可以靠软件调整 EQ 相互模拟。

煲机

一个在 HiFi 爱好者中非常流行的理论,新买的器材是需要「煲」的,只有运行过足够的时间后,器材才能到达最佳的运行状态。耳机要煲,音箱要煲,功放要煲,播放器要煲,甚至连线都要煲。

关于煲这件事,同样没有任何正经研究表明其对音质有改进作用。以逻辑思维去思考,为什么器材在老化的过程中,一定是往好的方向去发展?为什么不可能是老化后音质劣化?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其最大的可能性,是使用者在不断使用这套系统的时候,自己越来越喜欢和接纳这套系统,所以煲的并不是器材而是大脑。这个说法比老化改善音质的理论要靠谱的多。

这同时也揭示了折腾 HiFi 时的一个最大不可控因素,听音者的偏好。

高价安慰剂效应

大多数朋友都应该听过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益不仅在涉及主观评价时可以生效,甚至是在治疗生理疾病时都明确地有效。这说明了我们大脑在相信某件事可产生的力量。

安慰剂效应有很多衍生研究,很多研究都指出,价格高的安慰剂能明显的比价格低的安慰剂有效,这里引用其中一篇的原文:

Expensive placeb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otor function and decreased brain activation in a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comparable to, albeit less than, levodopa. Perceptions of cost are capable of altering the placebo response in clinical studies. (https://n.neurology.org/content/84/8/794.short)

在 HiFi 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会觉得高价产品的产品效果更好。不仅是高价,更高级、更复杂、更庞大的系统同样会提高我们的评价。

最要命的是,在听音这件事情上,唯一重要的结果就是听音者的评价。

仪式感

所以,纵然无法在盲听中区分出无损和压缩音频的区别,大多数人依然在听无损音乐时能获得更高的享受。这其实是从一种仪式感中获得了愉悦,这种愉悦与付出的代价——金钱和折腾成正比。这和之前讨论祭祀时如出一辙,我们本能的相信,付出一定会获得回报,付出越多回报越多。

同理可适用于一切涉及人主观评价的事情上,没有人能品尝出手冲咖啡时小数点后的克数与水温差异,但依然不妨碍从这种繁琐的准确性中获得愉悦。

那既然听音的目的就是获得愉悦,而仪式感与安慰剂效应又能明确的提高愉悦程度,那向这种非理性投降又有什么问题吗?可能唯一需要警惕的是,不要让别人利用高价安慰剂赚取暴利吧。

操作系统 API 的变迁

2021-06-09 14:06:24

能力型 API

计算机最早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操作系统的概念,应用程序直接操纵所有硬件资源。这有两个大问题:一是一台电脑上仅可以同时运行单个程序,二是程序代码是和特定硬件平台绑定的。于是操作系统出现了,以分时的方式让多个程序可以同时运行,同时将硬件细节抽象为更易用的高层 API,应用程序不再需要直接与硬件打交道。

自然地,这个时候操作系统 API 的设计,主要考虑点是「如何优雅的将硬件能力暴露给应用程序」。传统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是以这样的理念去设计系统 API,所以在 Windows/Linux 等系统上,你能看到各种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的程序,因为系统 API 提供的是能力。

另外除了硬件能力外,还有一部分是调整 OS 自身功能的能力 API。比方说在 Linux 上通过 PAM 机制自定义用户鉴权。

任务型 API

然而从 iOS 开始,这件事开始被显著地改变了,操作系统的 API 的设计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提供硬件能力,而更可能是为一个既定任务而设计。
举个例子,为了实现垃圾短信过滤,在一个传统操作系统(如塞班)上的 API 工作流可能是:

  1. 通过 SMS API 读取用户短信列表。
  2. 判断是否为垃圾短信。
  3. 通过 SMS API 将垃圾短信删除。

而在 iOS 上,第三方程序要想进行短信过滤,需要使用 Message Filter app extension,API 工作流为:

  1. 系统收到一条短信,主动唤起选定的 filter extension 程序。
  2. 程序被告知该短信的内容。
  3. 程序告知系统判断结果。
  4. 系统根据该结果进行后续行为,如单独放入垃圾信息中并不进行提醒。

同样是完成垃圾短信过滤这一个任务,在这两种 API 设计理念下,是完全不同的模式。前者是依靠系统开放的 SMS API 的能力,完成了短信过滤任务,但其实这些 API 可以被用于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而后者在设计 API 时,就是专为短信过滤这个任务而准备的。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能力型设计的 API 灵活度高,给了开发者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和稳定性隐患。而任务型设计的 API,可以在不断丰富系统功能的同时,继续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但在这种设计下,开发者是很难跳出 Apple 的预先定义去创造新的功能的。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抉择和取舍的事情,包括 macOS 在内,目前 Apple 新提供的 API 大多为任务型 API,能力型 API 在不断地被移除。比如原来可通过 socket filter 来实现防火墙、流量劫持等功能。而在最新的版本中,防火墙必须通过 Content Filter Providers 机制实现。

算法型 API

近些年来,Apple 在不断的向开发者提供一些算法型的 API(不过可能应该叫 Framework 更准确)。这部分 API 并不一定非要由操作系统所提供,他们是一些复杂算法的封装。

比如:

  • ARKit(Integrate iOS device camera and motion features to produce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s in your app or game.)
  • VisionKit(Use the iOS camera to scan documents like those you capture in the Notes app.)
  • ShazamKit(Find information about a specific audio recording when a segment of that recording is part of captured sound.)
  • Natural Language Framework

这些算法实现起来相当复杂,一般需要具有相应学术背景的工程师才能做的比较好,或者需要从其他企业购买成熟的 SDK。这对于中小型开发者来说很困难。特别是,如果开发者只是在某个边缘功能上需要用到一点点这些算法时,是绝对不会接受所需要付出的时间或金钱的。

然而 Apple 将这些算法作为 API 直接提供给开发者,让开发者可以轻松的「杀鸡用牛刀」。举例来说,在我的密码管理软件 Elpass 中,允许用户通过摄像头直接扫描文件作为附件。VisionKit 可以轻松地实时从摄像头数据中找到文件边缘,然后将文件平整化,得到非常近似于扫描件的效果。我的工作量大概只有 20 行代码左右,如果不是因为 iOS 提供了 VisionKit,我是不可能去考虑实现这个功能的。

通过将复杂算法封装为 API/Framework 提供给开发者,极大地提高了 iOS App 的应用素质,这确实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当然这样也将不少开发者绑定在了 Apple 生态,因为一旦脱离这些 Framework 应用的核心功能可能都无法实现。

渴望矩阵

2021-03-04 20:23:20

我将人类意识的核心总结为两件事:

  1.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核心为规律的寻找和应用
  2. 自身渴望的追求。

这两件事相辅相成,因为第二件事实际上是:希望客观世界能够到达一个我们主观上所希望的状态,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才能达到这个统一,而最有效的改造方式就是利用规律。

1. 规律

1.1 什么是规律

我们的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在某个维度下,如果两个系统处于完全相同的初始状态,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会按照完全一致的轨迹进行运动。

我们无法从根本上证明这个命题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在人类的发展中,无数我们曾经认为是没有规律、不讲道理的事情,一个个被解决掉。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使得我们对这个命题的确信度更进一步。

这个命题会有很多等价的表述,如「上帝不扔骰子」、「存在即合理」(注:中文中这句话在翻译后产生了严重歧义,这里的合理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而非合情合理)等。

经过完善和系统化总结的规律,又称为理论。

认识和使用规律是意识体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唯一有效手段,即使是一些微小的活动也无一不是在利用规律。举例来说,如果我渴了,就会将杯子放在口前,倾斜一个角度,于是便能喝到水,每一个步骤的背后都是对规律的使用:我触碰杯子杯子绝不会爆炸,我用合适的力度拿起杯子杯子不会滑掉,略微倾斜后水会流入我的口中,而不是喷涌而出。这些都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利用这些规律去满足我们的需求,而每一次规律的生效也都加强了我们对这个规律的确信。

1.1.1 规律有对错之分

但是我们认识到的规律,也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像食疗中「以形补形」这种毫无效果的规律依然能流传至今。

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地心说与日心说。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于是总结出规律:

  1. 太阳一定是从东方升起。这当然是正确的。
  2. 太阳是在围绕地球旋转。这其实是一个相对运动的问题,以地球为参照系这样说也没错。
  3. 一切星体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就是绝对的错误了。

1.1.2 规律有优劣之分

即使都是正确的规律,也是可有有优劣之分的,举个例子,重力这一规律为万有引力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而万有引力又是广义相对论中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说,广义相对论优于万有引力理论,万有引力理论优于单纯的重力理论。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根据计算的精度要求,选取「劣等」的规律进行运用。

1.1.3 底层规律与上层规律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进行规律的总结,即使已找到了底层的规律,上层规律的寻找同样是必要的。纵然物理学是一切其他学科的根基,但是并不可能完全靠物理学规律去进行预测与改造世界。

举个例子,我将一枚骰子扔到空中:

  • 假如我清楚的知悉所处的物理空间的所有信息,包括骰子的初始位置姿态和速度,以物理学规律是可以精准的计算出最后骰子落地乃至多次弹跳后的最终结果的。但是很明显,在现实中这几乎不可能,环境因素太多无法准确测量。
  • 但根据概率学,不需要任何复杂计算我也知道,每个数字都有 1/6 的可能出现。且只要扔的次数足够多,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应该基本一致。

1.1.4 规律的相容性

如果在高低维度上得到了两个不同的规律,那这两个规律一定是相容的,如果出现冲突则代表某一个规律一定是错误或者不完善的。高层规律作为表象一定可以用底层规律进行解释。比如化学中的很多规律实际上是物理中原子与电子间的规律的高层表现形式。

1.2 寻找规律

正确的规律的寻找是困难的,即便像万有引力如此简明的一个公式,也耗费了牛顿这样的百年一遇的奇才前后近二十年的时间进行总结。

我认为是否能找到正确的规律,取决于两点:

  1. 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在天文望远镜被发明出来前,不可能找到日心说这样正确的规律,这就是时代的限制,我们几乎不可能总结出超越时代的规律。
    同样的,在社会和政治方面,一个人的观点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阶级的限制。
  2. 自身的思维能力
    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的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到底从何而来,是否可以靠后天去主动训练,目前还是个迷。我认为这种思维能力的差异的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关于规律的认知。拥有更强思维能力的人,能比其他人更快更准的发现正确的规律,也能比其他人能更迅速的判断一个规律是否正确。

科学历上那些璀璨的名字,无疑都拥有超强的思维能力,部分人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代的限制,准确的预言一些在他的时代还无法被观察的规律。

1.2.1 规律拆解能力

除了寻找规律本身,我认为有一项思维能力值得单独讨论。我们所接触到的现实,很多时候都不是由单独的规律所导致的,是多种规律叠加的结果。能否从众多的规律中准确的找到具备支配地位的规律并运用,也是一项重要的思维能力。

2. 渴望

我似乎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汇来表述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人的欲望,也可以是诉求、希望、目标、渴望、追求、愿望等等。

具体来说,即我们内心会持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对客观世界的诉求,我们一切的行为皆是在让我们的各种诉求变为现实。也可以说,人的唯一目的是在不断的追求各种「感觉」的满足。

渴望 行动
渴了想喝水 举起杯子喝水
想拥有一辆车 压缩消费存钱购车
看到贫困儿童心生怜悯之情 进行捐赠

有一些渴望,特别是完全和自己相关的欲望,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词语去描述:占有欲、色欲、食欲、表达欲、控制欲、成就感、高贵感等等。但是有很多的渴望还并没有对应的词汇,比如行善的诉求、创造的诉求等等,中文里往往只给一些不太好的诉求冠以了「欲」的后缀,而事实上,我认为本质上他们都是一类概念。

叔本华概括出人类行为的三个基本源头:利己、利他、害他。我认为这并无必要,请看这样一个例子:

我看到一个人在虐猫,我十分难受,于是揍了他一顿。

请问在这个例子中的两个人的两个行为:虐猫和揍人,该怎样用利己、利他、害他三个基本源头进行对应?你会发现很难。所以我认为应该抛弃这种分类。虐猫是满足了那个人的一种变态的精神需要,但是这种行为是一般正常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当我看到这种行为时,就产生了要制止甚至惩罚这种行为的诉求,于是便有了后续的动作。

同样的,我看到一个贫困儿童的募捐宣传进行捐款,也是对自身这种怜悯心的情感诉求的满足。

所以我认为,本质上这些行为都是一致的,都是对某种渴望的追求所产生的动作。你可能觉得这有点强盗逻辑,但是既然这里是在尝试以一个统一的理论去解释一切人类行为,那这个理论必然要能容纳所有人类行为的可能性,而不是不断地增加特例。

那在这个逻辑下,利己、利他、害他又有什么分别,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到底善与恶有什么区别?其实很简单:

  • 如果一个行为能满足个体的渴望,对他人无影响,那这样的行为社会可以接受,和善恶无关。
  • 如果一个行为既能满足个体的渴望,还能满足他人的渴望,那这就是善。
  • 如果一个行为满足了个体的渴望,却使得他人的渴望所不能实现,那就是恶。

但这涉及到一个社会共识问题,评价一个行为是否能满足他人的渴望取决于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的「渴望矩阵」。而这是会随着时代而改变的,所以并没有绝对意义的善与恶。

2.1 渴望矩阵

每个人都有各种渴望,而且各种渴望之间还有强烈之分,可以用代数中的向量来表示,一个向量的两个维度分别是渴望的种类和渴望的强度。一个人会有多个渴望向量,即构成了一个渴望的矩阵。

我认为,渴望矩阵是对一个人最根本的描述。正是因为渴望矩阵的不同而产生了个体的差异。而渴望矩阵离整个社会群体的平均渴望矩阵偏离最大的人,即为社会所不能容忍的极端异类。

如果一个人的渴望矩阵中,多数的渴望是可以和他人的渴望在同一个行为下得到满足的,这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而如果一个人的渴望矩阵,要靠破坏他人的渴望的行为才可以实现,这就是一个邪恶的人。

2.2 渴望产生的探究

渴望是怎样产生以及渴望是怎样变化,依然是可以去找寻规律的,当然这可能极其复杂,目前我们的了解还只是一些皮毛,比如我们知道幼年经历极其重要,在幼年有过不幸遭遇的人很可能成为异类。

关于渴望的规律有待于心理学、社会学乃至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我认为人既然也是由物质组成的,那根据规律的相容性,人的思维也一定遵循规律。不过这就意味着自由意志是幻象,并不存在。

比方说有这样一条规律我十分认可:在追求某项渴望时遇到的挫折越多,渴望得以实现时的满足感就越强烈。这能很好的解释近几年来电竞游戏中吃鸡模式的繁荣,获胜率的大幅下降使得玩家对胜利的追求越发强烈。

2.2.1 原生渴望和衍生渴望

有一些渴望是原生性的,最直接的例子是饥饿与渴,这两项渴望可以直接在生物学上找到具体的驱动激素。而一些更高层的渴望,这可能是另一个渴望的延展表现。

比如对金钱的渴望,可能是来源于对物品的占有欲,这时金钱欲就是衍生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财富已经足够我们买下大部分想拥有的物品,那对金钱的渴望就会大幅降低。但是另一些人的金钱欲也可能是原生的,拥有金钱这件事本身就能给他带来极大满足。当然了,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是原生和衍生两种状态的叠加,不过度有不同。

2.3 渴望与现实

使得主观渴望与客观现实相统一,只有两种方式:

  1. 改造客观世界
  2. 改变主观渴望

而如果渴望与现实持续不能统一,精神就会像免疫反应一样,产生各种痛苦的负面情绪:愤怒、嫉妒、失落、沮丧等等。如免疫反应一样,这些痛苦会促使我们去更加努力的改造现实或调整欲望,获得统一。也正如免疫反应一样,如果这些负面情绪过于强烈或长期持续,对精神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人对现实的改造能力是有限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规律,这已经在前文中反复论述。但终究有一些我们无法达到的现实,如果这种不统一的差距已经大到让人痛苦,那另一个方式便是调整自己的渴望,但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部分人在遇到这种差异时,会采用欺骗自己的方式避免痛苦,这和在因免疫反应发炎时使用类固醇激素一样,偶尔用以调剂可行,但是长期使用必将产生严重后果。欺骗自己即放弃对现实的准确认知,如果对现实的认知都是错误的,则不可能找到正确的规律,更别提改造现实。当遇到某些无法再欺骗自己的事实时,才追悔莫及。

2.3.1 宗教与信仰

宗教和信仰对人的精神的真正作用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宗教和信仰来调节自己的渴望矩阵。以达到现实与渴望的统一,从而脱离痛苦。

而对于宗教的一种错误用法与理解是,希望寄托于神的力量来改变现实,这显然是无效的,即迷信。本质是一种错误的规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