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Xulihang修改

英语专业学生。喜欢随手拍,折腾电子。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Xulihang的 RSS 预览

江南听雨BBS

2025-10-06 20:58:50

最近回家,翻到旧手机,突然怀念起13年刚上大学的日子。这里打算写篇文章,讲下我和江南听雨BBS的一些故事。

大学BBS流行于上个世纪末,例如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北京大学未名BBS、浙江大学CC98等。这些论坛一般都基于KBS系统搭建,一开始需要用Term访问,后来也都可以用网页、手机客户端访问。

BBS一般需要用学校的内网访问,内网有速度快、不用流量等优点,而且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师生在用,成为了师生网络活动的重要平台。然后教育网的建立,使得不同学校还可以通过这个内网访问彼此的BBS。

江南听雨BBS是江南大学官方论坛,隶属于党委宣传部。前身为草创于2002年4月的江南雨论坛,改版于2005年,在2015年闭站。我也算是经历了它最后几年的历程。这里发文记录一下。

我2013年入学江大。当时寝室可以接入校园网或者运营商提供的宽带,教学楼WiFi则只能用校园网。校园网每个月只有500MB流量,但访问教育网、使用搜狗校园网代理则不耗费流量。所以我会收集各种能用校园网访问的资源,比如学校的慕课平台、e江南平台、各种大学的BBS。

江南听雨BBS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平台,它是个比较古老的系统,里面有各种板块,有人分享音乐、有人写日记、有人讨论技术问题、还有人在上面征友(鹊桥)。

之前折腾智能手机时就习惯泡论坛的我,自然也开始在上面发帖了,不过那个时候人气已经一般了,我随便发个帖可能就上十大了。

除了论坛,听雨还有一个BT站(网页快照),可以自己做种,通过校园网分享资源,速度很快。

听雨还有一个社团,但主要经营一些线下活动,不怎么参与线上的管理。社团有公关部、编辑部、美工部、技术部等部门设置。公关主要是拉赞助、编辑部是活动策划、美工部主要负责进站图、技术部则主要负责网页制作。听雨会组织真人图书馆、酒会等各种活动,有经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种账号。

我当时加入了听雨的技术部。不过我们部门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产出,论坛的维护都是由大四的学长站长气体负责。平时部门活动,就是听他给我们做培训。主要内容就是看他分享GitHub、前端相关的技术内容。大一寒假到大一下,我有负责一个图书漂流安卓应用的开发,但主要是我自己设想和开发,后期没有怎么宣传推广,最终没什么人用。大一上结束时,听雨有组织聚餐,当时我们一帮技术宅男坐一桌,不像别的组还要喝酒,比较自在。

到了大二,我当了副部长,算是中层了,每周会参与社团的会议。但新任主席没什么好的方向,最终社团也走向衰败,被同属于党委宣传部的新媒体工作室的负责人接手,慢慢地也就闭站了。

当时社团不努力经营BBS,但还是有一帮喜欢用BBS的人在。在2014到2015年,我也陆续开发了听雨的iOS客户端和Windows Phone客户端。但毕竟我不是负责的人,当时的我也比较幼稚,没有能力推动继续维护BBS,然后BBS衰退也是一个历史趋势。

我在听雨的经历,其实和我现在在软件公司的经历类似。只是听雨的路子失败了,我们公司的路子还能继续走。

入学北京大学后,我也拥有了未名BBS的账号,但总归没有在听雨的那种感觉了。

相关图片

进站:

进站

iOS客户端:

ios

ios-app-store

听雨专属表情包:

创作的目的性

2025-09-11 20:17:50

我最近在思考,我写的博客、发的视频是不是目的性太差了。

比如别人的小红书、B站账号,只专注于一个方面的内容,期望有良好的互动、浏览量,并能通过接广告、卖东西等方式赚钱。而我则是想写点啥就写点啥。

写作更多的对我日常思考的一种记录,一种精神寄托,能达到什么营利性的目的并不是我的主要目的。

就像卡夫卡一样,他写了很多小说,但不以发表小说成为名作家为目的。

虚假宣传

2025-09-11 20:08:50

这两年接触了些开源项目,我觉得很多项目都涉及虚假宣传。

比如叫做React Native Vision Camera的相机插件,号称使用了C++模块,用了OpenGL等绘制技术,相机性能很好。实际使用则各种bug,性能也不佳。

比如叫做jscanify的浏览器端文档边界检测库,声称某个版本极大地改善了各种背景下文档的检测。我以为用了什么黑科技,看了下代码,其实只是用了Canny边缘检测,这个改动效果不一定比之前的二值化方法好。

但他们也不一定是故意的,比如文档检测,可能作者的确觉得效果好,因为他本身对这些算法也不太懂,只是调用OpenCV的接口而已。

转岗

2025-09-09 20:00:50

今年3月,领导联系我觉得另一个产品的岗位缺人,觉得我是最适合的人选。

我考虑再三,还是同意转岗了。在市场部工作的4年,也遇到瓶颈了,做产品尝试下不一样的工作内容。

在公司内部转岗,和到新的公司从事新的岗位,过渡相对容易点。

转岗后,我还是需要处理之前的一些工作内容,或者说保留之前的工作职责,比如写博客。之前部门的会议也还是可以先参加,等以后不需要了就不参加了。

因为我们是小公司,常常需要自己去寻找任务和定义问题,一人承担多项任务,所以我有相对自由和广泛的职责。在转岗初期,我也是花了很久时间确定自己的职责,怎么更好地融入团队,接手前人的工作。

从事产品工作,会更多一些协调沟通与决策的工作,比较适合我这样希望从宏观角度把握产品的人。同时,也有很多文字工作,比如写文档,适合我发挥之前所学的技能。

产品是给整个团队确定方向的,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向,自己可以做什么,可以说也是一种帮助人的工作,和我助人的性格也相匹配。但确定该做什么,的确是比较熬人的任务,需要有一定的洞察力。不过我们毕竟是团队,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

小爱音箱

2025-09-09 19:50:50

小爱音箱是小米推出的智能音箱,参考了国外亚马逊的Echo研发。它是一个智能语音助手,跟它说话,就能查询各种信息、收听各种音频。它也可以作为智能家居网关使用。

我一开始是想买它,主要是需要它作为智能家居的网关,用来串联空气净化器、触摸开关触发器以根据空气的PM2.5浓度自动打开厨房的吸油烟机。后来我发现不用那么麻烦,直接装上止逆阀,厨房就不跑油烟了。

不过小爱音箱的确很有用,直接跟它说话就行,不用看手机屏幕,码字,是很自然的一种交互模式。

最近每天早上都用它来收听广播。

情感中的博弈

2025-09-07 20:23:50

最近看《哈利波特》,在《混血王子》中,有个情节是罗恩和另一个女生在一起后,赫敏为了气罗恩,选择另一个喜欢自己的男生作为自己的约会对象。后来罗恩中毒了,在昏迷时说了赫敏的名字,两人的关系也修复了。

人的感情真的很奇妙,明明互相喜欢,非要整点事情,希望在关系中自己是更被在意的。这就形成了情感中的博弈。

男人喜欢女人,常常希望自己是主动的一方,对方被动接受。如果女人反过来主动,男人会觉得没有面子。有的女人假装被动,引导男人主动,这样实际上是女人在关系中占据主导,但男人也不会觉得没有意思。这样博弈的味道就没有那么明显。

情感中的博弈,是伴随相识到关系结束这一整个过程的。两个人的这种矛盾,成为了两人间故事的推动剂。不过我更喜欢两个人一起解决外部矛盾来深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