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11:05:00
今年春节,我妈郑重地对我弟说他已经八岁了。“今年几岁了?”“七岁。”“不对,你已经八岁了。记住,你已经八岁了。”她当时讲他八岁还是九岁我已经记不清了,这约莫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好多好多。
当我妈怀孕时,我还在上小学。那时我也说我“怀孕”了。我妈笑了笑,问:“几个月了?”我当时估计是从医院等候室电视上知道,一个月肚子是不会大的,便回答一个月。过了几周她又问,还是一个月。她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我的肚子还是那样。(最近缺乏运动,肚子胖了起来,可以说五个月了吧。)不知是哪位老师跟我们说的,要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可以把篮球塞进自己的衣服里。我曾经这样试过,细节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弟就开始在里面闹腾了。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在我们半躺在床上看书玩手机的时候,我妈突然间叫了一声,用手捂着她的肚子,估计是我弟又开始踢了。到夏天,我们吃西瓜,我妈边吃边对我说,她怀我的时候很喜欢吃西瓜,所以我也跟着爱吃西瓜了。
有次看《宝贝老板》,还是其他什么电影,我妈对我说,有了我弟之后他们对我们的爱不会少,不要担心一份爱被分成两份,他们会给出两份爱,我和我弟一人一份。我弟也会因为我更幸福,因为有三个人在爱着他。此后,我爸和我妈又在不同场合对我说了很多次,当时的我还不理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要重复如此多遍,写完这段话我的心酸了。
我妈生我弟,我到医院的时候,我弟已经出生了。没过多久,我妈那家人就从百公里外的老家赶了过来。不知道我弟当时怎么了,动不动就在蓝光箱里睡觉。有时他没戴眼罩,我靠着蓝光箱盯着他看,呆萌呆萌的,很可爱。先前刷到过一个视频,新生儿视力是逐渐发育的。刚开始看到人围着他时只能看见一个圈里面的模糊画面,估计是几个月后成黑白的,再过段时间才能看见彩色的世界。视频底下有条评论说,他看着看着眼眶不知不觉就湿了。我也差不多,在看那个视频的时候想起我曾经也有那么一个时候被几乎所有人温柔地爱着。我弟的出生,对于小学的我来说是一种震撼。生命原来就是这么诞生的吗?我就是这么来到这个世界了吗?
我也许在那个时候意识到,我已经成为一名哥哥了。可能因为我无情,每次打完弟弟后我都觉得自己很正确,写下这句话,提醒我这个哥哥的身份,对之前的挥出去的手十分后悔。有人说,打完孩子之后自己的心比孩子还疼。每次我妈打完我或者我弟之后,她都会说她非常后悔。
我弟大一些,我家购置了一辆婴儿车。我们带弟弟出门玩,他躺在婴儿车里。婴儿车里有挂着星星吗?不知道。弟弟多少次在婴儿车里睡着了呢?也不知道。我有时会像我妈那样把我弟抱在怀里。他头顶貌似有个东西一跳一跳的,妈妈说那是什么东西,我忘记了,她叫我千万不要去碰。有时候摇着摇着,我弟就在我怀里睡着了。“宗林学会哄弟弟睡觉了。”我爸,又或者是我妈在旁边轻声地对我说。
可能当时我还小,我弟给我们家带来的唯一的意外就是我们叫他几乎没有反应。他有个绰号叫“淘淘”,因为他在我妈肚子里时特别淘气调皮。我们一直叫他“淘淘”,他好像没有听见。这当时让我爸妈担心坏了,还带他去做核磁共振,这才放心。他不爱听别人的话,这似乎成了习惯。现在我们叫他放下手机,或者放下橡皮泥过来吃饭时,他也是爱理不理的。
可能是因为我不太喜欢说话,或者手机比我们彼此交流更加有趣,又或者说我们玩手机的内容截然不同,连手机都交流不来,我们家近年来都比较安静。我从学校回到家,再从家回到学校时,我妈都会抱怨几句:“你在家说的字用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我弟的出现给我们家带来了一些变化。我妈出门买菜,安排我弟做数学作业,也就是些算术题。写完,我弟估计就写了一点,便不知学谁那样说:“我累了,要休息了。”然后他就在客厅的垫子上玩,有时坐着,有时趴着。等我妈回来,便会发现整个客厅被我弟弄得一团糟。
我弟学说话比较晚。一方面在难过的时候没有办法表达出来。他很喜欢哭,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对着我妈哭。那种哭对我们来说是突然的。可能他提的问题我们听不懂,我们没有办法回答他,他就把眼睛眯上,嘴巴张开,哭了起来。有时,他会扑在我妈的怀里,要抱。
学英语和生物时,做题不时会看到令我感慨万千的研究。什么“低母性行为会导致心理创伤”啦,什么“吸烟会使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影响后代发育”啦,什么“智能手机会对早期教育中各项关键能力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啦……我很怕看到这些东西,不是因为研究报告和情境推理题难,而是因为会联想到伤人的现实。我家貌似有“怪罪”的基因,凡做错什么事出个什么岔子都要把别人数落一遍。路上但凡堵个车就怪别人瞎安排,自己事情没交代清楚就责备别人没有主动问明白,等等等等。我明白,我是懦弱的。
说话比较晚,另一方面是他会在与别的小朋友玩耍时占据劣势。他想荡秋千,不会跟别人说“我可以玩一下吗”之类的,而是直接将正在荡秋千的小朋友拉下来。他在家里很敏感,在外面又很愚钝。在这方面,我妈比我担心得多。有一次,我妈、我弟弟和我在小区里的游乐场玩。实际上,我弟弟在玩,我妈看着我弟,然后我不知道在哪里自己听自己的歌。估计是我妈看见三四个小孩都围着我弟,还就急忙上去拉开,把那伙人骂了一顿。我闻声过来,跟我妈说那叫假想防卫,人都还没动手她就先防卫上了。她不听,一直说:“那群小孩把他围住了,一定要欺负他了。三四个人围着他。”我觉得她太敏感了,她觉得我没有尽到做哥哥的责任。我弟上小学,也被人欺负。我周末回家有时会听到母亲在电话里跟别人抱怨班上有哪个孩子特别坏。我没想到小学会给家长这么多事情。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可能是幼儿园,还是在幼儿园以前,我弟就开始被人不看好。有一天晚上,我妈哭着跟我说:“原本生我弟是为了将来我有个帮衬,没想到会这么不争气。”一段时间后,我爸在餐桌上跟我弟说,把他卖掉好不好。我弟听不懂,也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要对他有所苛求。我妈随即叫我爸不要这么说。“他们会给出两份爱,我和我弟一人一份,我弟也会更幸福,因为有三人在爱着他。”这段大概是九年前说的话,像回旋镖一样刺中我的心。
原先过来陪护的外公已经失望了,原先跟他玩的已经不太理他了。我问自己,我有像当初说的那样爱着他吗?
这篇文章原本写在作业纸上,足足写了四张。周末又用Deepseek图片转文字,再花了点心力校对了一遍。
2025-04-19 22:14:26
这是很早以前计划发的文章,可能是图片转文字太麻烦,或者打字一个个打太费劲,拖到今天才发。这段原先写在学校的作业纸上,今晚用Deepseek图片转文字,发现对我原先的语句做了修改,校对了一遍,有些改了回去。
周末,母亲就重疾险续保的事情与我交谈。“要是我那天被挂在墙上了……”
母亲算是第一次跟我谈起她的身后事。我起初感到意外,一个年纪还没到五十的妇女已经开始讲“如果有一天被挂在墙上”了吗?后又觉得有些惘然,自己已经十八岁了。母亲也从过去的照片里变得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不得不说:她貌似经历了这个年龄的其他女性所没有经历的东西。
父亲,从来没跟我们提他年轻时的经历。虽说母亲曾主动问过,但他只字不提。他年纪已过半百,头一回觉得他老,是在那回签房贷合同的时候。他和母亲还在担心他那年纪还能不能贷到款。父母两人向来互相诟病:母亲嫌父亲心里没家,一点责任感都没有;父亲嫌母亲把家里的事安排得一团糟。他曾经吸过烟,也曾经戒过烟,但现在估计又吸上了。虽说父亲常为了赚钱而不着家,但当我需要他的时候,比如需要送药的时候,他又常能出现。
在我小的时候,周末爸妈常要上班,走的时候不叫醒我。等我醒来,打开房间门就发现门前留了张字条,字条上大抵是“宗林宝贝,爸爸妈妈今天上午要上班,锅里留了稀饭,配肉松,爸爸妈妈中午回来”之类的话。字条通常用一罐热好了的花生牛奶压着。字条有时候是父亲写的,父亲的字有骨头,有时候像是母亲写的,她的字是软的。
有些不经意间拍下的照片,往后回过头来觉得饶有趣味,而郑重拍下的照片却无法引起心中的波澜。有些回忆,当时只道是平常,回过头来已成过往。
2025-04-06 09:01:12
距离高考还有约莫六十多天的时间。
这段时间在学校也有写一些文字,不过夹在试卷袋里,几次想要带回来发在这个博客上,但都没有做。
中文博客列表导航部署在这个服务器,服务器重装的时候因为我不太会用 artalk,所以部署后评论都没绑定上,索性又换回原生的评论系统。评论虽说不在了,但文章还在,各位博主还会来这看文章,甚好甚好。
最近有关人工智能的作文很多,我们也考了两次。原本想将作文转成文字发在此处,发现 Deepseek 输出的结果不甚人意。无妨,直接发在这里吧。也算是让这篇水文有了些料。
2025-03-02 11:35:19
建议配合音乐「Towards the Light」阅读
今天距离高考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
初一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不要把书都堆在桌子上,叠得那么高,你们又不是高三。”高三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书在课桌上叠得老高老高,刷超级多超级多的试卷,承受超级大超级大的压力。这跟我在一些校园连续剧中看到的关于高三的渲染也差不多。高三,紧张,压迫,奋斗。是这样吗?
初三那年,原本以为应该是挺紧张的,结果回头看,也只不过是刷了该刷的卷子,听了该听的课。中考前夕,我们也都没有再把书拿起来复习,估计都认为考前抱佛脚没有什么用,那天晚上可能是我初中过得最快活的日子。初一那个时候作业少,但是也没有想到要做什么,初二忙,初三也忙。就那天晚上,自由,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同学们有的在彼此出题,有的在讨论要去的高中,还有的在聊着中考之后要做什么......初三经历过之后就觉得没有之前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虽然现在还没高考,虽然现在还没有高中毕业,但是现在我也觉得高三没有那么可怕了。我们同学大多都刷起题来,看到同学刷题就会说几句「别卷了啊」,然后回到座位自己刷起来。原先高二打算的高三把游戏停掉的同学,游戏还是照打。体育课原先打篮球的也都在打篮球,做作业的也都在体育场旁边做作业。我们段长在谈纪律的时候跟我们说:“高三没有特权。”高三貌似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跟初三一样,高三也有几场模考,几场质检,一堆周练。每次班主任将周练成绩张贴到教室的后面,大家看了一下,拍了拍考在前面的同学,就接着做自己的事情了。考试多归多,但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这次考差了,在学校里面挺郁闷,出了校门心情就好了。
高三也没有那么可怕,它与高一高二一样,也只是高中的一个年段而已。
现在九十多天还能有这种心境,机会怕不多了?
2025-02-12 10:47:00
林林杂语开通了同名公众号,用来发布博客网站上的一些文章,相当于博客的「精选版」。您如果想要交流也可以直接往公众号留言,我看到后会回复。
2024-11-15 19:57:00
博友圈子里面每年都会有大把的人写年终总结,有记流水账似的把每个月发生的事情都写一遍的,也有挑年里几件大事出来细说的,有拖到第二年“年中”才写的,也有提前写的。我便算是提前写总结的那一茬人。
这也不算什么光荣的事,只是新近动笔较少,无话可说,只好旧事重提,包装一下,变成新事供玩味。今年也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同于去年还会整整所谓“研究性学习”以及英语报纸这种学习之外的杂活,今年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提及的东西。之前,我的英语老师叫我要静下心来,要settle down。嗯,“settle down”,这可能就是我今年的主题。
我的心总有一种沉不下来的感觉——看到别人在玩什么东西,心里便想着“我也要玩”,看拼多多和淘宝的时候看到心动的东西就放到购物车,现在购物车已经“塞满”了。欲者,生也。静者,净也。在学习的时候常想着学习之外的东西,自己用“正念”的方法,“沉下心来,沉下心来”。今年可以说是我与自己做斗争的一年。
家庭现如今也毫无掩盖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初中那会还不似这般忧愁——那时候父母的吵架还没有那么大声,动手次数也屈指可数。但,还记得刚上高一那会,我爸不在家,我妈倚着餐桌对着我哭。我还记得我初一那会写我弟,躺在蓝光箱里面睡着了,很是可爱。谁料到,如今我弟弟在小学被同学欺负还不会喊老师,我爸背上了沉重的房贷,我妈顶着我爸的辱骂,在工作、给我弟陪读和休息时买菜做饭做家务这三点连轴转呢?我还记得当时我妈说在我小的时候,一天晚上她抱着我在床上蹦来蹦去,谁料到,如今的家这般满目疮痍呢?
我妈说,她有的时候真的很佩服过去自己。今年早些时候,我爸出车祸,我妈既要陪护我爸,接送我弟,又要上班,还要不时来学校看我一下。“现在想想看,那么难的坎都越过去了,那还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呢?”
困难是今年的基调。
是啊,那么难的时刻都度过了,那还有什么事情能难住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