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XiangShiTan | 响石潭修改

博客包括“学习 生活 工作 思考”四方面内容,每周码文字,碎碎念。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XiangShiTan | 响石潭的 RSS 预览

仙人抚我顶

2025-09-11 22:05:37

阅兵至今,有自豪感满满的覆盖全球,也有刻骨铭心的北京之行。再次走进老胡同,本以为胡同是个别区域,后来发现到处都有,胡同就是人们的家,只是装修有好有差,房间有大有小。这里不是公园,不是景点,是一个个温暖的家。有炊烟袅袅,有鸟儿鸣叫,有老者攀谈,这便是活着。

IMG_20250907_084842.jpg

一面墙,一扇门,有电表,电线,还有一个美美的福字。再配上一段文字,胡同也变得文艺起来。甚至一个转角,某某某故居跃现眼前,不管是谁,胡同还是那个胡同。或许,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会有烦恼吧,不过那些都不是事儿,别总是欺负以前的自己,他当时一个人站在雾里也很迷茫。

IMG_20250907_085445.jpg

你看,这偌大的一面墙,红红的牵牛花,还是夹杂的野草,自然而自在。突然有种回到老家田间地头的感觉,倒有了几分亲切感。当野草也能在大城市里面自由生长的话,那么假以时日,或许城市也便成了青青草原。生命啊,有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不管是何种环境,都有着勃勃生机。

IMG_20250907_085211.jpg

再看这屋檐,哈哈哈哈,狗尾巴草丛生啊,你说这方寸之间,是不是又是一番天地啊。这世界也好,这一片瓦砾也好,动物也好,人也好,我们自己的身体就是大自然,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我们在天地之中,天地在我心中,我与天地融为一体。我们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如此。

IMG_20250907_085059.jpg

瞧,这谁家的门口,一个鸟笼,一只鸟儿,它在里面注视着行人,啾啾啾。嘿,它可不担心明天会不会下雨?后天会不会打雷?从不提前焦虑,不预支烦恼,车到山前必有路,继续啾啾啾的叫着。鸟儿都能如此快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舒缓呢?不要活在别人眼里了,真实比完美更有力量。

IMG_20250907_082941.jpg

一棵树,大大的V字,伸展而自信的感觉。顺着树干望去,便是湛蓝的天空以及智慧的老神仙,仙人抚我顶,突然觉得世间万物皆为空。不是生活太难,是我们把“难”的感受放大了;不是烦恼太多,是我们给了烦恼“困住自己”的权力。回归本心,渐渐的,感受到,生活原本可以如此自在。

解读梦境.jpg

天空的美好

2025-09-09 07:56:00

凌晨四点醒来,又睡着了,入梦。

在家里,手机的屏幕不知道啥时候给弄坏了,给父亲说了下。嘿,父亲三下五除二拿了一个榔头把破碎的外屏给砸开,原来内屏也坏了,唉,手机彻底凉凉。似乎这个人并不是父亲,而是一个街头修手机的师傅。我心想,这下好了,估计至少要花一两千元了。

解读梦境.png

然后去了学校,或者说是一个培训的地方,山清水秀,能看到山峰,看到碧浪,看到霞光。我们几个同学想着是不是请一下这里本地的老师一起吃吃饭呀,第一次别人倒是答应了,第二次再邀请时候就被拒绝了,对方说,反反复复这样就没意思了。在这里参观,看到别人的工作真的做的很精细啊,给签约的居民除了提供服务外,还可以赠送一个小手办,有好几种,其中一个同学买了一个恐龙的手办,15元,准备拿回单位也效仿着推进工作。

解读梦境 (1).png

回到教室,我的课桌子上面放着母亲住院的账单,自费了的一百多元,总额是四千多元,我心想“看哇,这就是买医保的好处”。坐下,和同学与老师闲谈,有一个同学说“陈锐你是不是又写什么文章了,好几个批评我们现在政策的是不是你写的?”我说“没有啊,我就很久以前写过我们的工作不如新都区做的好,别人投入真的很高,极大的促进签约工作的开展,我是实话实说,还不能写么?但是后面类似的文章就不是我写的了,你想如果是我写的,网络这么发达的,我岂不是早就被找上门了,就不会坐在这里了。”

解读梦境 (2).png

本科的辅导员正在给我们讲几个在网络上不宜做的事情,其中特别提到如何给自己写网络简介,有严格的规定,并举了几个例子,如我是一条游泳的鱼儿。突然天色昏暗下来,透过窗口,似乎整栋楼都在颤抖,哗啦啦的倾泻着烟尘,仿佛是地震了。急忙走到窗口边,看到原处层连叠嶂的山峰或者是云层突然缓缓的动了起来,似乎有一个是头部,有一个是身体,渐渐的头部开始转动,身体也跟着挪动,天啦,这是一只大恐龙么,占满了整个天空。

解读梦境.png

看来是真的,我还以为是海市蜃楼。急忙拿出手机拍摄,一只小鸟儿从远处飞了过来掉在地上,我捡了起来,抛向空中,鸟儿便飞起来停在了头顶的屋檐上面。当我再望向天空,只看见恐龙的尾巴,它正逐渐离开人们的视野。这时候,天地恢复了明亮,地面上车辆继续行驶,一切照旧。

解读梦境.png

我心里想,哇,这是天上的老神仙啊,你这是来看人世间了么?来看我了啊……非常欣喜……

骨汤咕咚时,活着

2025-09-02 06:42:04

五点,梦醒,无眠。

每每心力最弱的时候,父亲便会走进梦中。父亲戴着一顶毛线帽子,微驼着背,正拿着扫帚清扫家门口。进家门,右侧有一个狗窝,但是狗不在里面,说是因为狗晚上要吠叫,便在另外的地方养着了。狗窝旁边有一口大锅,正在咕咚咕咚的冒着泡,里面煮着给狗狗的食物,大骨头。再往里面走,母亲也还在忙着做家务。好像有谁去世了,梦里还很清晰,我还泪花长流,此刻却也记不起来。

后来去参加一场会议,我在会场摆弄办公本的手写笔,一不小心笔尖给整坏了。于是出会场,途中看到我研究生导师。他带着一顶帽子,年轻很多。我和导师在会场外面闲聊起来,很多年没见,分外亲切。我说,老师,你怎么瘦了很多啊。老师取下帽子,我戴在自己头上。此刻,老师似乎就是一个小孩,竟然蹦蹦跳跳的去玩了。我回到会场,光溜溜的,没穿衣服,可周围的人倒也没觉得奇怪,似乎习以为常。

梦里还有很多情景,连续不断,唯独上面的两个镜头,残留了下来。这段时间,每每有同事来倾诉科室的里管理的困难,大都涉及事实、观点、立场、信仰,四者。总的来说事实是认知的基础,观点是对事实的解读,立场是解读的角度滤镜,信仰是滤镜的底层模具。四者属于层层递进的影响关系,信仰决定立场,立场筛选事实,事实支撑观点。具体而言:

①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真相,可验证、可证伪、不依赖主观判断的客观存在,是对事物是什么的描述,不受个人意志影响,不随是否有人相信而改变;②观点对事实的主观解读,是基于个人经验、偏好、认知对事实的主观判断,是对事物好不好、对不对、值不值的评价,核心是我认为是什么;③立场是个人或群体基于自身身份、利益、所处位置形成的倾向性立场,选择性关注有利的事实,核心是我为谁说话;④信仰则指导行为的底层核心信念,是个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无需实证却深信不疑的核心信念,是对世界本质、人生意义、价值判断的终极认同,决定了立场和观点的底层逻辑,影响对事实的接纳程度。

在科室管理中,很多冲突源于混淆四者的边界。理解四者的区别后,沟通会更理性。对事实只争论证据是否充分,对观点尊重差异,不追求统一,对立场先谈利益,再谈观点,对信仰保持敬畏,不强行说服。不要把观点当事实争论,不能忽略立场谈观点,更别试图用事实反驳信仰。

呃呃呃,记录梦,思绪跑到哪里去了~~梦里的导师,实际已去世六年,也罢也罢~~活着便好~~

一江春水话草堂

2025-08-31 18:10:44

八月最后一天,思绪万千,最近心总是飘忽的,没有了着落点,似乎要飞到高空,去和这白云肩并肩,那是一种何等的畅快淋漓。这也是昨天去杜甫草堂的因素之一,看看大唐的盛装,品品杜甫的沉吟,或许能够静静定定。经过大雅堂,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经过工部祠,但终究想着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儿。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入秋的真真凉意,今天的蓝天白云,却也是无可奈何。

IMG_20250830_154832.jpg IMG_20250830_145320.jpg

又看到一个多高的楼,万佛楼,上书心生万福,落款宗性,想到了文殊院的宗性法师。心生万福,福由心生。或许,杜甫在草堂吟诗的时候,他的心是苦的,所以写出来的诗歌都是那么的包含民间疾苦。言为心声,写别人,也是写自己,写自己,也是写内心中的那个天下。我在想,假使李白住在草堂的时候。他会是怎么样的状态?会须一饮三百杯,管他春夏与秋冬。老子内心都是福,世间能奈我何?呼儿唤出,拿酒来!

IMG_20250830_160311.jpg

有一个亭子,春水。不由得联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杜甫笔下的春水,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色。“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景象,清晨,春水上涨,淹没了沙滩,晃动了柴门。飞鸟争浴,鸣叫喧嚷,为春日增添了无限诗意。这种自然,这种恬适,相当的悠闲。奈何岁月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IMG_20250830_160209.jpg

在草堂,荷花盛开,鱼儿游动,三三两两的游人给鱼儿投食。你看这莲蓬,是不是想起了杜甫的《狂父》,是为“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静,雨浥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一年杜甫52岁,那些有钱的高官故人,看见杜甫落魄,连信都不回,自己的孩子,长期饥饿,面色不良。杜甫在美景之下画凄凉,凉凉凉。

IMG_20250830_144403.jpg

最近雨水较多,加上草堂里树木多,竹林多,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地面上,石阶上,乃至大树上,处处都是苔藓。真真的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竹林茂密,很多竹子上面被游客刻字,XX到此一游,确乎有些煞风景啊。想想当年杜甫对于竹子的那份爱哦,诚如“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你说杜甫他老人家是不是很可爱?我要保护竹笋哦,管你来客是不是嗔怪。

IMG_20250830_144549.jpg IMG_20250830_161617.jpg

出草堂东门,迎面一个杜甫的塑像。我在想,这该是杜甫心中的自己形象吧,或许是人们心中的杜甫形象吧。或许,当年那个在浣花溪畔的杜甫,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老父亲,要教育孩子,要修缮茅屋,要……又在想,如果没有杜甫在这里生活过,仅仅靠浣花夫人能够把这一方田园保留至今么?会不会这里早已经是高楼大厦了?据传杜甫离开成都后,其旧居部分被西川节度使崔宁辟为别墅供浣花夫人居住。

IMG_20250830_161356.jpg

杜甫于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为躲避安史之乱,从长安流亡至成都。在成都的日子是杜甫一生中难得的快乐安稳时光,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杜甫一生创作的1400余首诗中,其中有大约475首是在成都写下的。杜甫在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五月离开成都,共居留6年。成都期间,有赖于好友严武的帮助。严武病逝后,杜甫再度陷入困顿“无所依”的窘境,只得“游东蜀依高适”。不料屋漏偏逢连天雨,行船恰遇顶头风 。杜甫赶到东蜀时,高适也正巧去世。为躲避“蜀中大乱”,其后的五年中,杜甫只得带家人南下避难,在湖南一带颠沛流离,于59岁时病逝耒阳。

759年,杜甫举家由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入川,年底抵达成都。760年春,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结束流离数年的生活。761年末,严武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予杜甫帮助。762年盛夏,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764年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在三月回到成都。765年初夏,严武离世,五月,杜甫在无奈中与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

唐代东都文物精华展

2025-08-30 20:42:57

下午去杜甫草堂看“梦回洛阳”唐代东都文物精华展。该展览以“梦回洛阳”为叙事核心,以杜甫的第一人称视角为线索,回溯唐代洛阳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融的盛况。洛阳唐三彩主要发现于隋唐洛阳城的四周,时代多属武则天至玄宗的盛唐时期,主要作为陪葬明器使用。

IMG_20250830_154335.jpg

彩绘牵马佣,超喜欢这个,感觉特有松弛感。牵马佣目视前上方,神态,表情都特别的到位。或许,他在凝视苍天吧。

IMG_20250830_154353.jpg IMG_20250830_154526.jpg

三彩马、彩绘陶侏儒俑。你看嘛,马超级壮实,我又想起前几天成都博物馆看到的陶俑,不比不知道,无法想象还还是唐朝后的明朝。

IMG_20250830_154304.jpg

彩绘陶马及驯马佣,唐人尚武,经常大规模狩猎,逐鹿山林间,射鸟宫苑中。嘿,人和马,你来呀,你来呀,互相逗着玩儿。

IMG_20250830_153206.jpg

唐铜镜,一个镜子啊,这背面也太漂亮了~~当然,或许因为是贵族或者皇亲国戚的墓地,普通老百姓多半也没有这个待遇。

IMG_20250830_154714.jpg IMG_20250830_153045.jpg

舞动起来,唐代女子服饰主要由裙、衫、帔构成,妆容追求大胆创新,浓艳华丽,喜用腮红、口脂、花钿等,追求个性、崇尚华美。

IMG_20250830_152907.jpg

唐代男子日常多裹幞头,着圆领窄袖袍衫,束腰带,内着裤褶。官员礼服级为紫、绯、绿、青等色的宽袖袍服,并佩銙,盛行穿乌皮靴。

IMG_20250830_152750.jpg

唐三彩骆驼,体态健硕,背部设鞍具,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唐代三彩以铅为助熔剂,烧制后釉色呈现黄、绿、褐等斑斓色彩。

IMG_20250830_153308.jpg

IMG_20250830_153243.jpg IMG_20250830_153013.jpg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女性社会地位相对较高,骑马出行、参与社交活动较为普遍,这类陶俑正是唐代女性生活与审美风尚的生动写照。

IMG_20250830_152609.jpg

唐三彩骑马胡俑

洛阳地处中原,连通丝路,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各国使节、学子、僧侣与客商汇聚于此,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唐代胡俑中的“胡”主要是指粟特人,在中国古籍中亦称“昭武九姓”居住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以擅长经商而闻名于欧亚大陆。他们或定居洛阳经商,或往来丝路贸易,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者。

IMG_20250830_152702.jpg

唐代杨国忠银饼,杨国忠银饼正面铭文写的是“通州税口银纳官朱义云二十三两”,1970年洛阳隋唐宫城遗址出土。

从“通州税口银纳官朱义云二十三两”这十几个字来看,“通州”是地名,唐代属山南道,位于现在的四川省达县,这说明了银饼的产地;“纳官朱义”,即主管纳税的地方官员朱义;“云”,有专家认为是银饼的成色或等级,“二十三两”,是银饼的重量,唐代的“二十三两”现在称重约940克。

IMG_20250830_152646.jpg

开元通宝、乾元重宝、波斯银币。

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所开铸的唐代主要流通货币,并非指唐玄宗的年号“开元”。乾元重宝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为应对安史之乱后的财政危机而发行,是唐代第一种‌年号虚值大钱‌,初期1枚兑10枚开元通宝,后因私铸泛滥导致恶性通胀,最终废止‌。

IMG_20250830_153522.jpg IMG_20250830_153215.jpg

IMG_20250830_153534.jpg

IMG_20250830_153600.jpg IMG_20250830_153610.jpg

三彩三足盘、三彩罐、三彩豆、三彩罐、三彩执壶、纹胎三足盘、三彩盂、绿釉唾壶、绿釉多足砚、三彩瓶,太多的三,真的是三生万物。

IMG_20250830_153716.jpg

三彩子母盘

由‌中心大碗‌与‌环绕的多个小杯‌组成,用于“宴饮”或“祭祀”场景,兼具实用性与礼仪性。器物表面施以黄、绿、褐等釉色,釉料在高温下自然流淌、晕染,形成斑驳却不失秩序的色彩层次;部分小杯内壁可见类似“叶脉”“水波纹”的纹饰,是唐代三彩“随形赋彩、釉色写意”的工艺特色体现。

IMG_20250830_154440.jpg

黄釉净瓶,造型简洁流畅,釉色温润如玉,兼具实用与礼仪属性。日常可作盛水、盛酒器,也可用于祭祀、宴饮等礼仪场合。

IMG_20250830_154224.jpg

唐代石雕舒相坐大势至像,采用‌半跏趺坐,头戴高耸的‌发髻‌,饰有‌璎珞、宝珠‌等配饰,衣褶流畅自然,贴合身体轮廓,展现唐代服饰的宽博风格。飘逸洒脱,完全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菩萨形象。凡此种种,一行下来,不得不得感慨唐朝的强大,默默点赞。

有形无形,皆有灵

2025-08-30 10:15:17

周六,降温,秋凉。Coco奶奶刚给我几根豇豆,咀嚼起来,自小喜欢吃生豇豆……

你说神奇不神奇?一个泡沫箱,一堆泥土,一颗种子,阳光和雨露,便长出苗,开出花,结出果。豇豆,除了泥土供给的微量元素外,大量的碳是不是就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形的气体变为了有形的蔬菜。而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手一挥,感受到风的划过,这是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手的相互摩擦么?明明是有的,可就是看不见,这是人类的狭隘么?或者说人类的局限性么?

IMG_20250830_100814.jpg

既然有形的植物具有生命力,那么无形的看不见的哪些呢?是不是也有别样的生命力?是不是在无形中也会有一个世界,无形看不见有形,有形看不见无形。而无形,也会组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是我们无法看到。可以说话,可以思考,可以生,可以死。或者无形可以是更高级的存在,飘飘荡荡,无处不在,他们知道可以从有形中变化获取无形所需要的原料,他们有着自己的一整套运行生存法则。

那么,你说这世界上是不是可以有灵魂,可以有鬼,可以有仙,只是我们看不见,他们其实实实在在存在,无形而已,但并不是没有。他们在浩渺无边的无形和地球生命的有形之间,生生不息的相互转换。比如,人死了,烧成灰,矿物质回归大地,碳则回归二氧化碳,进入无形世界,组成无形的个体。呃呃呃,复杂了……所以,生死相序,有无相成,都一回事。物质循环,有形无形,皆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