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 Tabs
其次,是那个在推特上饱受争议的 Auto 模式——但说实话,这次我反而觉得它真香。 在使用 Windsurf 期间,我的典型工作流是:先用 Gemini 2.5 Pro 进行整体架构设计和思路讨论,待方案明确后,再切换到 Claude 4 Sonnet(或 Sonnet Thinking)来执行具体编码。我一直希望能有一个 AI 能自动完成这种“先规划、后执行”的流程。而 Cursor 的 Auto 模式,恰恰在规划能力与编码准确率之间找到了不错的平衡。只要目标清晰、指令明确,它就能自主推进任务,几乎不需要频繁干预,体验非常接近我理想中的“全自动编程助手”。
再者,关于模型支持的问题。由于 Windsurf 被收购等种种原因,其与 Anthropic 的合作关系似乎出现了裂痕,导致至今无法接入最新的 Claude 4.1 Opus。而 Cursor 不仅第一时间上线了 Claude 最新模型,还作为首批 IDE 实现了对 GPT-5 的第一方支持,稳定性也更胜一筹。
因为我有了 AI。 我的那些曾经只停留在 todo list 里的想法,终于可以一个个实现。 遇到不懂的编程问题,再也不用鼓起勇气去论坛提问,不用斟酌措辞、讲究“提问的艺术”,也不用担心被人嘲讽“这都不会?”——因为 AI 会不厌其烦地、随时随地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给出针对性的修改建议,甚至手把手带我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