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23:58:38
今天我下班之后,像是往常一样看会b站的视频,这时候,qq 收到一个邮件,我的微软账号正在进行安全信息替换;想到之前也收到过这种邮件,可能是那种撞库的,我没怎么在意,只是点了取消,这次我明确的看到的要替换的邮箱是个类似临时邮箱的东西,这明显是有人已经登录了我的账号的,赶紧就去看了看。
好在这种安全信息修改都不是即使生效的,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之前的安全信息都还是生效的,所以我才会收到这种通知信息。
我也是立马取消了这次的安全信息修改,然后开启了所有的账号安全选项,删除了密码登录,失效了之前登录的所有设备。
然后我开始复盘一下这次账号的问题。
攻击者的ip也没必要给他打码了吧,而且也换了多个ip地址
在今天下午的时候,我的账号出现了多次ip登录记录,最后一次登录,开始替换我的账号安全信息,然后就是这时候我收到了邮件提醒。
后面我在网上也在搜索相关关键词,毕竟不会没人无故盗你的账号。发现在我之前,也有好多人提到自己的手机经常收到登录允许提示。
这里说下微软的这个安全功能,就是你在电脑上登录时候,直接输入邮箱即可,然后手机上会弹出登录允许,这本来是一件很方便的功能,不用输入密码了,也可以避免你的密码泄露。但是如果别人知道了你的邮箱,不断地尝试登录,你又不小心点了允许,这是别人就可以登录你的账号了。所以一定要核对登录信息,不要误点了。
然后接着上面我找相关信息说起,有人提到了微软 Bing 积分,我突然一惊,原来我的账号早就被盗了,之前一直纳闷我的积分怎么突然没了,为此我还工单联系了客服。
上个月的时候,我的积分被兑换了14000
客服说无法退款
这里说下什么是微软积分,大概就是 Bing 和 Edge 的一个活动,你使用 Bing搜索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礼品,上年我就兑换了一杯星巴克,后来也兑换了 50 京东E卡,这次门槛变高了,我也是攒了快一年,快可以兑换 100 块钱的礼品了,然后就是被盗我账号的人提前兑换了,礼品码估计也是被他已经使用了。
说到这些,Edge 浏览器上还存在一些我的保存的一些密码,我不怎么使用edge,这些都是之前什么时候从 Chrome 同步过去的,之前我还用火绒监控了Chrome 数据目录,防止其他程序读取 Chrome 数据,但是每次弹窗也是烦,有些程序读取快捷方式也是涉及到读取 Chrome 目录,这时候感觉 Mac 那种沙盒还挺好。
现在我已经把其他我的主要账号都检查了一下,没想到自己还能挨这一遭,借用我找相关信息看到的一句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我所有账号都开启了2FA ,希望大家都引以为戒,100 块钱是小事,其他信息被盗了就不好了;
之前看到一个科技博主 电丸科技AK 油管账号被盗了,被人投放了诈骗信息,账号还被油管官方封禁了,好在最后成功找回,吃饭的家伙丢了就不好了,更何况我们搞互联网的。
下一次就是检查一下我的浏览器插件,乱起八遭的开源项目也是别乱用,比如最近发生的 AList 事件。
2025-06-13 23:50:03
继上年学了游泳之后(前文),今年夏天外边也是挺热,办了个健身房的月卡,想去继续练练。
今天游了还没有半小时,就已经心跳蹦蹦的了,手臂也没什么力气,比上年差了不少,上年游了大半个小时才感觉到累,勉强还能坚持一小时。
还是要继续加强锻炼,不过锻炼完后去感觉是真的爽,浑身轻松的感觉。
2025-06-02 21:11:43
![]() |
![]() |
---|
右 | 左
左边是上年在老家的时候,侧方位停车的时候划到了,右边的时候,最近洗车的时候发现的,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划到,感觉像是划到了树枝还是什么。
想起两年前刚买车的时候,洗车划到了门,很是心疼呀,网上买了所谓的划痕修补液,结果才发现是智商税,颜色还是有点差异的,本来不明显的划痕,涂上了之后,更加的显眼了。然后又去重新补了漆,本来一面漆600好像,我这就办个保险杠,收了我350。当时觉得还不算贵,不弄心里会一直膈应。
后面被划了之后,虽然还是心疼哈,明显就比第一次好点了,钱包更是心疼,因为是保险杠,也就不管了。
这两年车价也是跌了不少,看起来是前两年买车的亏了不少,我也是这么觉得,但是也不完全是吧,虽然亏了钱,但是学到了教训呀,如果是买房,那亏得更多。况且,我感觉这两年心态也被锻炼了很多,这才是主要的。
2025-06-02 16:51:22
多图预警
剧透预警
上一作的小象
呜呼呼
我的壁纸
喵星人
又一个壁纸
景色还是不错吧
洛克人
画面还是比上一作美不少的,但是玩法我个人感觉是有点腻了,比上个作品少了很多可以互动的彩蛋。
最后的关卡还是非常惊艳的。
2025-05-25 14:27:05
大约在一个月前,2999入了这个 macmini,本来以为已经是抄底了,没想到后面还有更狠的,一星期后 pdd 可以 2800 多了,后面京东还有 2999 带万兆网卡,没想到这也能背刺,使用了快一个月了,这里说说我的使用感受,也是第一次用 mac 的系统。
本来入的这个原因也是因为想体验下 mac 的系统,也可以学学 mac 上的软件开发,下面也是根据这些来展开。
上年这个时候,我2999入了一个 windows 的 mini 主机,amd 7840hs的 cpu,有着 32g 的内存,作为我家里的主力电脑,现在这个电脑被我拿到公司了(自带家伙上班...),macmini 现在就是我的主力 pc 了。
桌面环境,拍摄原因显得很暗
macmini被我放到了桌子下面,还有一个是我的游戏pc
刚开始的使用还是有点别扭的,比如复制粘贴的快捷键有点不一样,输入法的中英文输入之间的切换不喜欢,文件管理器看起来也没有windows的高效;后面使用一阵子也是慢慢都解决了,快捷键只能重新适应,输入法安装搜狗输入法之后也是好用了非常多,和我在windows上用自带的微软拼音输入法差不多了,虽然我也不喜欢安装第三方的这种软件,但是mac上还是得做一点妥协。
资源管理器里面的快捷一些快捷操作也是慢慢熟悉,最常用的比如打开命令行,可以直接右键下面的地址栏,windows 地址栏则是在上面,我觉得 mac 的访达虽然的确不如 windows 的高效,但是在美观和流畅性上,还真是吊打 windows 几条街,也不知道微软怎么搞的,打开个资源管理器都能一卡一卡的。
macos 上好多名称感慨是感觉很别扭,这里就管他叫 ‘包装‘ 吧。
macos 上到处充斥着对于对于系统底层的包装,不能说是好是坏,现在我觉得还能接受,一开始还是挺反感的。
举几个例子
对于文件管理来说,mac 并没有展示真实的文件系统,而是隐藏了系统文件,并且展示的内容也进行了包装,进行了自然语言描述,这个对于电脑小白来说无疑是友好的,知道底层这些东西也没啥用。
mac的应用程序其实就是一个文件夹,这个和 windows 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之前我还以为是类似 linux 上 appimage 的东西呢,毕竟可以直接拖动,后来经过群友提醒才注意到。
shell里面展示 开始的D代表这是一个文件夹
访达里面展示
文件夹里面内容
只不是系统识别到这个文件夹是.app结尾的,就是去读取指定的配置文件,识别程序的图标等信息,把原本的文件夹展示成程序的模样。
至于程序的安装,大部分你在网上下载到的程序,像是后缀为.dmg
的,其实macos 的磁盘映像文件,类似 windows 的 vhd ,一种虚拟硬盘,打开后会自动挂载,然后提示你把程序文件夹拖动到自己电脑的 application 文件夹,即完成所谓的安装,其实就是文件复制过去,虽然windows也是。
首先就是 16g 内存够不够用了,对于我的使用场景是,非常够用,感谢 AI,让苹果终于舍得加大内存了,不过现在内存也是足够的便宜,我的游戏pc,200多块钱就整了32g内存,反观苹果这还是太贵了。
平时我在家也就是写一点小东西,虚拟机什么的都是跑在nas上,公司的电脑一直不关的,有时候开发也是直接远程连接公司电脑。
然后就是一些非我的本职工作,也就是一些玩一玩的部分,比如视频剪辑,然后还有修图。这个也是我当时萌生换 mac 的主要想法之一,之前那个 amd 的 mini 主机并不是性能不够,而是驱动还有一些编解码器实在不行,写代码打游戏还凑合,剪视频太卡了,blender 的驱动支持也是有问题。
硬盘方面,第三方有些扩容方案,只需要拆开更换硬盘小板,价格大概是800一TB 左右,我这边是没什么必要,直接是挂载 nas 的硬盘,没有万兆网卡,毕竟这个还需要各个设备都支持万兆才能发挥最大是实力,对于我来说千兆也够了,照片视频什么的都放在nas上,修图也是直接在 nas 的盘上,本机只放软件和部分软件数据,还是很够的。
相比于 windows 版本的小米服务,少了很多功能,比如不能共享摄像头,共享剪切板,现在的这个,也就传个文件方便点,后面的功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感觉小米一直是这个尿性,面向发布会开发,发布会雷军吹完了也就是结束了。
自动挂载 nas 分享,macos 自动的挂载和 windows 也差了好多,只能用第三方了,苹果也算是养活了不少独立开发者呀。
本来我也是很抗拒这种垃圾清理的,奈何苹果的金子硬盘,感觉腾讯这个也没什么广告,挺简洁的,还能状态栏显示系统状态,也不用下载其他监控 app 了
文本编辑器,我用于替代 windows 上的 nodepad++
其他的软件也都没什么好说的了,现在不过度折腾了,不然又是没有头了
mac 打游戏肯定是不可能滴,另外硬盘也不够下的,就用之前组的电脑远程游戏,两个电脑都是网线连接,延迟也是非常的低,但是还是可以感知的。
这里推荐一下 网易uu远,目前用着不错,我连接公司电脑也是用的这个。不过不知道是 4k 的问题,还是 macmini 编解码的问题,感觉延迟是比我的另一个windows 笔记本高的,玩的时候有明显的眩晕感,后面我也是买了键鼠切换器,放弃了远程方案,游戏就直接显示器切换信道,然后切换键鼠。
最近一段时间的体验还是不错了,电脑放在桌子下面基本也没啥感知,没有什么发热和噪音,实用性相比 windows 没那么高,不过后面精力也来越少,也是越来越佛系,也不想折腾各种东西,反而觉得 macos 非常棒了,macos 到现在还没出现什么bug,各种任务说不上性能多好,起码都不会拖后腿。
后面要是 macbook 可以一直保持这个价格,下次换笔记本时候肯定要整个 mac了,现在的笔记本续航和 bug 实在是太难受了。
2025-04-30 11:43:43
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和折腾,我想我大抵是顶不住了,最近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在想想自己的出路,自己能力的提升,现在我倒是觉得,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
这一年都是在弄自己的项目,公司上工作的事情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吧,日常工作,做的不够好。自己也不能说什么努力吧,毕竟精力还是有限的,我感觉自己很多的情况还是花在了自己的情绪调节上。
现在亦是如此,人是如此,社会如此,都有个调节过程,我想我需要一个调节的过程,后面应该会多花点时间在游戏读书以及社交上面了,然后就是博客这种自我内容的输出。
相机也没咋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