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08:00:00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9:03
这篇充满讽刺意味的评论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局长的行为,是其长期以来用主观“感觉”和政治需求取代客观现实的又一例证。作者以戏谑的口吻开篇,称特朗普的体重、高尔夫分数和净资产等数字早已“顺从”于他的意愿,并引用了特朗普在法庭上的证词,即其净资产会“随着市场、态度甚至我自己的感觉而波动”。
文章将这一模式与特朗普否认2020年选举结果相联系,并指出,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是因为经济数据“不够爱国”。作者认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数据“合作”,以符合政府的政治叙事。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当政府领导人开始摧毁提供客观事实的机构时,整个社会将陷入一个由“感觉”和虚假信息主导的“迷雾”之中。在这种环境下,没有人能真正了解经济的真实状况——无论是繁荣还是衰退,利率应升或降,气候是变暖还是变冷。作者悲观地预测,这种对事实的摒弃将使所有人都“在黑暗中无助地摸索”,最终,被征服的将是数字,而人们也将因此失去自由。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7:56
本篇报道揭露,在“MAGA”圈内颇具影响力的律师蒂姆·帕拉托雷(Tim Parlatore)于2022年10月雇佣了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长达近25年的私人律师达伦·因迪克(Darren Indyke)。帕拉托雷曾为特朗普处理机密文件案,现为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的私人律师和五角大楼顾问。
因迪克不仅是爱泼斯坦的长期律师,还是其遗产的联合执行人。他目前正被两名女性起诉,指控他帮助管理了爱泼斯坦用于实施犯罪的复杂金融网络。对此,因迪克在法庭文件中予以否认,且未被刑事起诉。帕拉托雷在接受采访时称,他雇佣因迪克是因为其在公司法、金融安排和飞机等资产购买方面的“宝贵经验”,并表示“爱泼斯坦那点事”与他无关。
文章指出,这一雇佣关系对特朗普及其核心圈子具有极高的政治敏感性。爱泼斯坦案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象征着精英阶层的腐败,而特朗普一直标榜要根除此类现象。帕拉托雷与因迪克的合作,加上他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的紧密关系(他帮助赫格塞斯通过了提名确认,并成为其在五角大楼的关键人物),使得这一联系尤为尴尬。文章还提到,帕拉토雷本人也曾对爱泼斯坦之死发表过阴谋论,暗示其死亡是为保护权贵而被“允许”的。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7:54
本文评论了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媒体上以核武器相威胁的举动,认为这是一种极其鲁莽和危险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转移公众对其执政困境的注意力。事件起因是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帖,声称为了回应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言论,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
作者认为,特朗普此举的实际军事意义可能不大,因为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本就在全球巡航。然而,其象征意义却极为令人担忧。文章指出,此举暴露了特朗普对核武器威慑的根本性无知,他似乎将核潜艇视为可以随意挥舞的玩具,用于在政治上受挫时分散公众视线。作者分析特朗普的动机有二:首先,通过与梅德韦杰夫(而非普京)进行口水战,来营造对俄强硬的假象;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利用核危机话题来转移公众对本周一系列坏消息的关注,包括爱泼斯坦问题的持续发酵、经济形势恶化以及支持率下滑。
文章最后强调,历任美国总统都对使用核威慑语言极为审慎,而特朗普则打破了所有禁忌,开创了一个总统可以为个人政治利益而轻率动用核威胁的新时代。尽管目前对手国家可能已将特朗普的“戏剧性”考虑在内,但这种行为一旦被当真,后果将不堪设想。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7:20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总统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局长埃里卡·麦克恩塔弗(Erika McEntarfer)的决定,将其定性为一种“典型的威权主义举动”——当现实不符合你的意愿时,就否认现实。作者认为,此举属于特朗普“愚蠢冲动”而非“阴险计划”的范畴,其直接原因是BLS发布的最新就业报告显示上月就业增长不及预期,并大幅下调了前几个月的增长数据。
文章指出,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长期以来一直抱有一种阴谋论,即经济数据被操控以帮助民主党。作者尖锐地揭示了特朗普逻辑上的矛盾:在拜登执政时期,共和党人声称BLS向下修正数据是为了掩盖先前的美化;而现在特朗普执政,向下修正数据又成了“为了让共和党和我看起来很糟糕”的阴谋。
此外,作者还分析了特朗普的愤怒与其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攻击之间的冲突。特朗普一方面声称经济比数据显示的要强劲,另一方面又要求鲍威尔降息(通常是应对经济疲软的措施)。文章的结论是,特朗普错误地认为操控统计数据能够影响选民观感。事实上,选民对经济的判断基于自身感受,而非报告数字。篡改数据无法欺骗公众,只会让政策制定者更难驾驭经济,最终可能反噬其身。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6:02
本文指出,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家的“特朗普强劲经济之谜”已经解开:事实证明,经济根本没有那么强劲。此前,尽管特朗普政府实施了大规模关税,美国经济数据却出人意料地表现良好,就业增长强劲,通胀稳定。这一现象让许多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也让特朗普政府有了吹嘘其政策成功的资本,并可能因此更加大胆地推行新一轮关税。
然而,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发布的最新修正数据显示,这种强劲表现很大程度上是“海市蜃楼”。报告显示,上月仅新增7.3万个就业岗位,远低于预期。更重要的是,此前两个月的数据被大幅下修,从报告的29.1万个工作岗位净增,修正为仅3.3万个。这使得过去一个季度成为自2010年以来(除疫情初期外)劳动力市场表现最差的季度。
文章进一步分析,所有净增长几乎都来自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医疗保健行业,而关税本应提振的制造业已连续三个月失业。同时,通胀数据也在上升,经济正呈现出几个月前经济学家预测的“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迹象。面对这一现实,特朗普政府的反应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承认数据“不理想”,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则在社交媒体上指责BLS局长伪造数据并将其解雇。文章总结道,经济反弹的赌注看起来比24小时前糟糕得多。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4:44
这篇报道深入描绘了加沙地带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通过当地救援人员的亲身经历,揭示了饥荒的残酷现实。这些救援人员在自己也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仍在竭力帮助他人。文章聚焦于两位加沙本地救援人员:乔治·安东(George Anton),加沙城圣家天主教堂援助分发项目的运营经理;以及尤素福·阿尔维赫里(Youssef Alwikhery),一名职业治疗师。
国际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的最新数据显示,加沙大部分地区的粮食消费和急性营养不良状况已达到饥荒阈值。安东和他收容的400人所在的教堂食品储藏室已经空了,他本人每天只靠咖啡和茶度日。阿尔维赫里则描述了试图从官方援助点获取食物的“死亡游戏”,那里人群拥挤,枪声和爆炸声不断,许多人在寻求援助时丧生。由于无法获得援助,他每天只吃一顿饭,甚至烧掉了自己的专业教科书取火。
文章强调,救援人员自身的困境加剧了救援工作的难度。阿尔维赫里提到,他的儿科病人因严重缺乏热量而无法进行康复锻炼。安东则在深夜冒着危险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报道以安东令人心碎的话语结尾:“你知道,我们只是在死前尽力而为……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我们所有人都会饿死。”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2:11
这篇影评高度赞扬了2025年版的电影《白头神探》(The Naked Gun),认为这部由连姆·尼森(Liam Neeson)主演的重启之作,是对应景、纯粹的恶搞喜剧(spoof comedy)类型的一次完美回归。
影评人认为,连姆·尼森是接替原版主演莱斯利·尼尔森(Leslie Nielsen)的绝佳人选。尼森在过去二十年里塑造了无数严肃、硬汉的动作英雄形象,他那“面如磐石”的表演风格,在荒诞的喜剧背景下几乎无需调整就能产生巨大的喜剧效果。
文章指出,在当前充斥着严肃大片的电影市场中,这样一部纯粹的闹剧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导演阿吉瓦·沙弗尔(Akiva Schaffer)成功地再现了原作高密度笑话的风格,情节松散,完全为各种插科打诨服务。影评人赞赏该片对“毫无意义的愚蠢”的坚持,并希望这部电影的成功能够为影院带来更多的类型多样性,不仅仅是“带点笑话的动作片”,而是“本身就是个笑话的动作片”。文章最后表达了对这类“傻得可爱”的喜剧能够复兴的期盼。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2:00
本篇是《大西洋月刊》的“图书简报”(Books Briefing)栏目,探讨了将业余爱好(hobby)转变为持久习惯(habit)的价值。作者从自己在疫情期间尝试了多种爱好(如弹尤克里里、冲浪、编织)但无一坚持的个人经历出发,反思了“浅尝辄止”(dabbling)与“持续关注”之间的区别。
文章引用了索菲亚·斯图尔特(Sophia Stewart)整理的一份书单,这份书单中的书籍展示了“我们爱好中存在的可能性——即使是我们不擅长的爱好”。作者从中得到启发,认为自己虽然享受尝试新事物的乐趣,但也可能陷入了追求即时满足的陷阱,未能将注意力持续投入到工作之外的领域。
作者指出,那些能对人产生深远影响的爱好往往涉及身体力行,例如园艺或网球,这些活动能让人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仅仅为了享受而追求一项活动的决定是“深刻人性化”的,并且从旅程中学习比追逐即时回报更有价值。最后,作者推荐了克里斯托弗·贝哈(Christopher Beha)的小说《自我毁灭行为索引》(The Index of Self-Destructive Act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1:00
本文提倡一种“浅尝辄止”(dabbling)的生活态度,认为人们应该为了纯粹的乐趣而追求业余爱好,而不必在乎自己是否擅长或是否能带来实际产出。文章推荐了八本书,每一本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一理念。
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在一个将时间和注意力视为商品的世界里,仅仅为了享受而追求一项活动是“深刻人性化”的。这种尝试为成年人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罕见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推荐的书籍涵盖了各种爱好,并揭示了其内在价值: * 佩吉·奥伦斯坦的《解开》 (Unraveling):通过从零开始制作一件毛衣的过程,赞美了手工艺过程本身带来的喜悦。 * 谭恩美的《后院鸟类编年史》 (The Backyard Bird Chronicles):展示了一位著名小说家如何以新手的身份重新拾起绘画和观鸟的爱好,并通过热情的投入获得成长。 * 琳达·巴里的《想象这个》 (Picture This):倡导将绘画作为一种自发的表达方式,鼓励人们“愿意花时间做一些毫无理由的事情”。 * 凯伦·沃尔龙德的《为浅尝辄-止辩护》 (In Defense of Dabbling):直接赞美“有意的业余主义”,认为人们应该以快乐为导向,自由地尝试各种事物,而无需追求精通。
总而言之,这份书单旨在提醒读者,爱好中的可能性存在于过程、学习和纯粹的享受之中,而非最终的成果。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10:34
本文探讨了Zyn尼古丁袋和电子烟等无烟草尼古丁产品的兴起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困境。与传统香烟相比,这些产品的健康风险要低得多,因为它们不涉及烟草燃烧。然而,关于尼古丁本身对人体的长期影响,科学界仍缺乏明确答案,这使得公共卫生信息变得模糊不清。
文章指出,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些公共卫生专家认为,如果成年人使用这些产品作为吸烟的替代品,从而减少危害,这是可以接受的。另一些专家则担忧,这些新产品是烟草巨头用来吸引新一代用户上瘾的“新花招”。
文章的核心问题在于,尽管尼古丁的认知提升效果被证实是温和的,但其潜在风险尚未完全明确,包括可能加速肿瘤生长和带来心血管风险。然而,目前最确凿的负面影响是其极强的成瘾性。尼古丁的成瘾性与海洛因相当,而Zyn和电子烟等产品的使用方式更为便捷和隐蔽,可能加剧成瘾问题。这种成瘾不仅带来高昂的经济成本(重度使用者每年可能花费数千美元),还会造成心理负担,迫使人们做出违背自身利益的行为。文章结论是,尽管新产品解决了吸烟最大的问题,但由尼古丁成瘾引发的许多更微妙的问题依然存在。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09:00
本周的图片集锦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精彩瞬间。内容包括上海的一场机器人拳击赛、中国多地发生的洪水、德国的一起火车脱轨事故、印度被遗弃的公交车、加拿大的一场表演犬秀等多样化的场景和事件。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08:00
这是《大西洋月刊》播客节目《洪水线》(Floodlines)在卡特里娜飓风20周年之际推出的特别篇章。节目回访了原系列的核心人物勒安·威廉姆斯(Le-Ann Williams),探讨了这场灾难如何持续影响她和她女儿德斯蒂妮(Destiny)的生活。
本集内容显示,自上次节目播出五年以来,勒安经历了更多的人生悲剧,包括继父的突然去世和兄弟的被谋杀。这些变故迫使她成长为家庭的“基石”,努力维系因灾难和变故而分散的家人。节目通过勒安和她16岁的女儿德斯蒂妮的视角,探讨了创伤的代际传递。德斯蒂妮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飓风,但她的生活却被母亲的焦虑和灾难的集体记忆所笼罩。
节目揭示了母女俩在面对未来时的不同选择:勒安深爱着新奥尔良,梦想在这里拥有自己的家,以此重建被摧毁的生活;而德斯蒂妮则计划离开这座城市去外地上大学,代表了新一代希望摆脱历史创伤的愿望。这一集深刻地描绘了悲伤、记忆、韧性以及一场历史性灾难如何在几代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08:00
本文是对斯蒂芬·斯塔林·格兰特(Stephen Starring Grant)的新书《邮差:我在阿巴拉契亚送信的狂野之旅并最终找到归宿》的一篇书评。评论者认为,这是一部引人入胜且多层面的回忆录,融合了疫情反思、对蓝岭山脉的热爱、对乡村邮局的人类学观察以及对政府紧缩政策的批判。
书的核心内容是,作者格兰特,一位50岁的白领营销人员,在疫情期间失业后,回到阿巴拉契亚的家乡,成为了一名乡村邮递员。这段经历让他重新审视了体力劳动的尊严、公共服务的意义以及自己的身份认同。
评论者赞扬格兰特以同理心观察同事和社区,避免了对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刻板描绘。书中不仅展现了送信工作的艰辛和惊险(如在土路上打滑、被黄蜂蜇),也记录了与当地居民的温情互动。更重要的是,格兰特通过自己的经历,赞美了美国邮政服务(USPS)在维系社会“连续性、安全感和常态”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尖锐批评了邮政工人的恶劣工作条件。
评论者认为,本书最深刻的洞见在于区分了“工作”与“服务”。尽管格兰特最终重返白领岗位,但他的经历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何在一个国家里,选择服务性的人生道路往往在经济上和社會地位上都如此不受重视。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1日 06:00
本期播客节目《美国的独裁》(Autocracy in America)由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主持,采访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深入探讨了其新保守主义地缘政治观、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美国应如何在世界舞台上运用其力量。
博尔顿在访谈中表达了以下核心观点: 1. 对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批判:他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是交易性的,缺乏连贯的战略思想。其第二任期的用人标准是“效忠”而非专业建议,这对国家极为危险。 2. 对联盟的担忧:博尔顿深切担忧特朗普对北约等联盟的根本性不信任,并认为他仍有可能单方面让美国退出北约,此举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3. 对乌克兰问题的看法:他预测特朗普政府将对乌克兰战争保持距离,并怀疑欧洲是否有能力填补美国军事援助,特别是情报支持的空缺。 4. 博尔顿的干预主义观点:他主张美国应保持强大的前沿军事存在以威慑侵略。他支持“政权更迭”,但澄清这不一定意味着派遣地面部队,而是通过支持当地民众推翻独裁者,然后让他们自己建设国家。 5. 对美国未来的信心:尽管对现状持批评态度,博尔顿对美国的未来仍抱有信心,他相信“美国例外论”,认为美国的制度终将经受住考验。
2025-08-01 08:00:00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8:36 (美东时间)
本文认为,唐纳德·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已经从最初承诺的“美国优先”经济现实主义,转变为一种“扭曲的理想主义”。如今,他正利用关税等经济手段,来实现其个人的、非经济的政治目标。这一转变不仅背叛了他对选民的承诺,也引发了严重的法律和外交问题。
文章指出,特朗普正在利用关税威胁来干预他国国内政治。例如,他因巴西起诉其盟友博索纳罗而威胁对巴西商品征收50%的关税,并因加拿大承认巴勒斯坦国而威胁与加拿大达成贸易协议。这与他早期宣称的将美国人利益置于海外价值观之上的立场大相径庭。
从法律层面看,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因为博索ना罗的起诉或加拿大的外交决策,显然不构成对美国的“不寻常和非凡的威胁”。在外交和道义上,特朗普的行为构成了对主权国家内政(如巴西的司法程序)的干涉和对盟友(加拿大)的欺凌,其动机并非为了美国的经济利益。
文章结论是,这种政策最终损害了美国。它不仅通过提高物价伤害了美国消费者,还侵蚀了美国的国际信誉。作者辛辣地评论道,选民们得到的不是“美国优先”政府,而是一个“博索纳罗和内塔尼亚胡优先”的政府。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6:00 (美东时间)
本文追溯了“注意力经济”的起源,认为19世纪廉价日报的兴起创造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注意力经济,并从根本上重塑了美国人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当时由此引发的关于智力衰退和思想庸俗化的焦虑,与我们今天对数字媒体和人工智能的担忧如出一辙。
文章以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一世在美国内战时期的观察为起点,他指出当时生活必需品已简化为“面包和报纸”。19世纪的报纸以其耸人听闻的内容(如火灾、谋杀、丑闻)和追求新奇的风格,培养了读者快速浏览、注意力分散的习惯。
这催生了第一批批评者。亨利·戴维·梭罗等思想家警告新闻业的“入侵”,敦促人们“不要读《泰晤士报》,要去读‘永恒’(Eternities)”。威廉·詹姆斯·斯蒂尔曼等学者则担忧报纸正在催生“杂乱无章的头脑”,并对民众的“心智发展”构成破坏性影响。
文章将这些19世纪的焦虑与当代对互联网、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的恐慌进行对比,认为历史在不断重演。但作者也提出,这一次可能真的有所不同:人工智能能够承担智力乃至情感劳动,这可能使人类心智的工作变得多余,从而使梭罗对于思想被“铺成碎片”的担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3:52 (美东时间)
本文分析了高级医疗监管官员维奈·普拉萨德(Vinay Prasad)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然离职的事件。文章认为,这一事件揭示了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健康”(MAHA)运动的核心矛盾:尽管其表面上对大型制药公司持怀疑态度,但最终,商业利益和政治便利性压倒了其宣称的原则。
普拉萨德是一位以循证医学和批评制药行业而闻名的学者,被FDA局长马蒂·马卡里(Marty Makary)委以重任。上任后,他因限制新冠疫苗使用和试图暂停一种昂贵且效果存疑的基因疗法Elevidys而引发巨大争议。后者招致了制药业、患者团体和右翼评论员的猛烈攻击,他们指责普拉萨德是“一人死亡小组”,破坏了特朗普的放松管制议程。
文章指出,MAHA运动存在内在矛盾:它一方面声称FDA是“工业界的傀儡”,另一方面又倡导赋予患者获取未经证实疗法的“尝试权”。普拉萨德的离职(据报道由特朗普亲自下令)表明,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亲商业的立场占据了上风。
最终,普拉萨德被一位生物技术企业家取代,而FDA领导层则公开表示要与行业领袖加强合作。文章总结称,普拉萨德的遭遇证明,在当前的政府中,尽管言辞激烈,但制药公司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3:20 (美东时间)
本文的核心论点是,哈马斯正在故意加剧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因为大规模的饥饿和死亡能够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从而削弱以色列的国际地位,并帮助哈马斯在对其有利的条件下结束战争。
文章首先承认加沙正面临严峻的饥荒,人道援助物资分发陷入混乱。但作者引述与加沙民众的对话指出,当地人对哈马斯将他们置于此种境地感到愤怒,认为哈马斯为了自身存亡不惜牺牲整个加沙。
作者认为,制造饥荒是哈马斯的“最后一张牌”。哈马斯从以色列限制援助的政策中获益,因为平民的灾难性处境为其赢得了国际同情和对以色列的压力。证据包括:哈马斯的支持者在网上攻击一切援助努力(包括卡车运输和空投);哈马斯在停火谈判中的强硬立场也与此策略有关——如果人道危机得到解决,他们将失去重要的谈判筹码。
文章最后呼吁,以色列和国际社会应认清哈马斯的这一策略。作者建议,对抗哈马斯的最佳方式是“让食物淹没加沙”,通过缓解民众的痛苦来剥夺哈马斯的战略工具。同时,作者也赞扬了由法国和沙特阿拉伯推动的、并得到阿拉伯联盟支持的联合国会议,该会议公开呼吁哈马斯交出武器并结束其在加沙的统治。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2:00 (美东时间)
本文探讨了“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这一心理现象,即有能力的人内心深处却觉得自己是个骗子。文章认为,这种感觉虽然普遍且对幸福感有害,但可以通过具体的方法来克服。
作者指出,即使是像约翰·斯坦贝克这样的文学巨匠也曾深受其扰。这种现象在需要展现自信的高技术领域(如医生)以及追求完美的个体中尤为常见。一个有趣的反讽是,真正担心自己是骗子的人,恰恰可能不是骗子;真正的骗子从不怀疑自己。
文章提出了三种克服冒名顶-替综合症的方法: 1. 改变自我对话方式:停止对自己进行严厉的、非理性的批评,像对待你所爱的人一样善待自己。 2. 追踪个人进步:将注意力从尚未达成的目标上移开,转而记录和审视自己已经取得的技能和知识,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 3. 寻求同伴支持:加入一个由处境相似的专业人士组成的社群,坦诚交流内心的不安全感,会发现这种感受非常普遍,从而减轻孤独感。
文章最后将冒名顶替综合症与“凡尔赛式谦虚”(humblebrag)进行对比,指出后者是真正虚伪的表现,其伪装的谦逊只会令人反感。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1:45 (美东时间)
本文是一则活动预告,宣布《The Atlantic》将举办一场线上对谈活动。
活动将于美东时间8月11日(星期一)下午2:30举行,由《The Atlantic》主编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与特约撰稿人阿瑟·C·布鲁克斯(Arthur C. Brooks)进行对话。讨论将围绕布鲁克斯的新书《幸福档案:关于工作与生活的洞见》(The Happiness Files: Insights on Work and Life)展开。该书基于布鲁克斯在《The Atlantic》广受欢迎的“如何构建人生”专栏。订阅者将有机会在活动期间向布鲁克斯现场提问。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1:20 (美东时间)
本文分析了动画剧集《南方公园》(South Park)最新一集对唐纳德·特朗普的辛辣讽刺。文章认为,尽管表面上该集在嘲笑特朗普,但其创作者实际上是利用特朗普作为“特洛伊木马”,对剧集的母公司派拉蒙(Paramount)进行了更大胆、更具风险的尖锐批判。
此前,《南方公园》的创作者曾表示,关于特朗普已无更多可说,难以进行讽刺。然而,最新一集《山巅布道》(Sermon on the ’Mount)却充满了对特朗普的惊人笑料。文章指出,这些笑料背后的真正目标是派拉蒙近期的行为:该公司在寻求与Skydance合并的联邦批准期间,不仅与特朗普就一桩诉讼达成1600万美元的和解,还取消了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的热门节目,科尔伯特本人称此举为“一笔巨额贿赂”。
剧集将这些现实事件巧妙地融入剧情:特朗普起诉南方公园小镇,耶稣现身警告镇民不要抗议,反问道:“你们真的想落得和科尔伯特一样的下场吗?”
文章称赞这种手法的“朋克摇滚”精神。通过利用特朗普这一极具争议性且能吸引眼球的人物,创作者将一个复杂的行业内部事件,转化为一个既尖锐又易于被广大观众理解的故事。这不仅成功地“咬了喂养他们的亿万富翁之手”,也证明了在当今政治环境中,仍然存在着进行有效讽刺的空间。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1:00 (美东时间)
本文报道了一项颠覆性的科学发现:作为世界第三大主粮的马铃薯(土豆),其进化起源于大约800-900万年前一次古老的番茄(西红柿)与一种名为Etuberosum的开花植物之间的杂交事件。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我们对杂交在进化中作用的理解,也让“薯条蘸番茄酱”这一搭配变得更加奇妙。
传统上,生物学家认为跨物种杂交是罕见且不成功的进化旁支。然而,这项新研究通过对120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进行分析,解开了马铃薯基因中同时存在番茄和Etuberosum特征的“悖论”。研究证实,整个马铃薯谱系源于一次单一的远古杂交。
这一事件堪称进化的奇迹。马铃薯的两个“亲本”都不能形成我们食用的地下块茎。但它们的杂交后代却做到了,它从Etuberosum那里继承了形成地下茎的结构,又从番茄那里获得了促使块茎生长的基因开关。这一全新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更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繁衍,并演化出今天超过100个物种。
文章总结道,这一发现证明了杂交可以成为强大的进化创新力量。它不仅具有深刻的科学意义,未来还可能启发科学家通过基因技术,培育出更抗病的马铃薯品种,甚至诱导番茄植物长出可食用的地下块茎。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0:42 (美东时间)
本文是一篇摄影图集,记录了在新加坡举行的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的精彩瞬间。
在过去几周里,来自200多个国家的超过2500名运动员齐聚新加坡,参与了涵盖六个水上运动大项的77个项目的角逐。这组照片捕捉了赛场内外的动人时刻。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10:00 (美东时间)
本文严厉批评国会通过《一项又大又美的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向移民执法机构拨款超过1750亿美元。文章认为,这笔巨额资金相当于一张“空白支票”,缺乏有效监督,其主要受益者将是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的私营公司,同时它将资助一场规模庞大且可能不分青红皂白的驱逐行动。
文章指出,这笔拨款超过了除美国和中国外任何国家的年度军事预算。然而,法案对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等机构的资金使用几乎没有设置任何限制,而这些机构过去曾有财务管理不善的记录。
文章揭示了其中的利益链条: 1. 私营监狱公司:像CoreCivic和GEO Group这样的公司预计将获得巨额利润。文章详细描述了政府高官与这些公司之间的“旋转门”现象,例如前ICE官员在这些公司担任高管,而现任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和边境沙皇汤姆·霍曼(Tom Homan)都曾为GEO Group工作,这构成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2. 科技公司:由特朗普支持者彼得·蒂尔(Peter Thiel)联合创立的Palantir等科技公司也已获得合同,用于帮助ICE追踪移民和建立“主数据库”,进一步扩大监控系统。
作者认为,政府的执法策略并非以效率为导向,而是为了制造“人类的痛苦和折磨”。大规模的资金被用于购买不必要的“玩具”,而非精准执法。最终,这种不受约束的支出将建立一个难以逆转的、庞大的移民拘留和监控系统,使许多人和组织对其产生财政依赖。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09:25 (美东时间)
本文分析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文章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在加沙饥荒问题上公开与内塔尼亚胡产生分歧,是因为他相信内塔尼亚胡为了维持个人政治权力而故意拖延战争,这与特朗普希望迅速结束冲突、稳定中东以服务其“美国优先”议程的愿望背道而驰。
近期,特朗普公开反驳了内塔尼亚胡关于加沙“没有饥荒”的说法,并派遣外交特使前往该地区。文章援引政府官员的说法,特朗普认为以色列的军事目标早已实现,内塔尼亚胡持续的军事行动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总理职位。
特朗普的动机是多方面的: 1. 个人和政治挫败感:他将外交政策视为个人能力的体现,加沙和乌克兰战事的持续让他感到受挫和“羞辱”。 2. 对人道危机的反应:特朗普似乎被垂死儿童的影像所触动,这与他过去因类似照片而下令采取军事行动的模式一致。 3. 国内政治压力:特朗普也意识到,其MAGA基本盘中的非干预主义者(如玛乔丽·泰勒·格林)对美国卷入海外冲突日益不满。
尽管存在公开分歧,但文章指出,这不太可能导致美国对以政策的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仍然将冲突的根源归咎于哈马斯,并抵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提议。白宫官员坚称,盟友之间存在分歧是正常的。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07:50 (美东时间)
本文报道了一起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惊人案件,揭示了检察官可能为政治利益而滥用死刑的黑暗面。案件中,一名地方检察官被指控向验尸官施压,要求其将一名婴儿的死亡鉴定为“他杀”,目的竟是为了“赢得选举”。
案件的主角是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县的地方检察官杰森·沃尔什(Jason Walsh)。一份提交给州最高法院的请愿书指控,沃尔什告诉该县验尸官蒂莫西·沃科(Timothy Warco):“我需要这是一起他杀案”,以处理11周大婴儿索耶·克拉克的死亡案。据称,沃尔什随后迫使沃科出具了一份将死因列为“他杀,由摇晃婴儿综合症/虐待性创伤导致”的死亡证明。
文章指出,此案不仅是严重的检察官不当行为,也暴露了死刑制度的根本问题:本应为“罪大恶极者”保留的极刑,实际上可能被检察官当作政治工具,即便在被告是否有罪尚不明确的情况下。
案件还涉及科学争议。“摇晃婴儿综合症”作为一种诊断已受到科学界和法律界的严格审视。一位资深法医在采访中表示,该理论“没有科学依据”。
尽管最终州政府驳回了这份被指控为欺诈的死亡证明,但被告乔丹·克拉克仍面临死刑指控。此案引发了对司法公正的深刻质疑,也让人们思考,在美国的司法体系中,可能存在多少个“杰森·沃尔什”和“乔丹·克拉克”。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07:00 (美东时间)
本文通过历史比较和现实观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论断:由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美国作为全球科学超级大国的地位正在经历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我毁灭式的衰落,这与苏联和二战前德国等科学帝国的覆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文章以苏联科学家罗альд Сагдеев的经历为引子。他亲眼目睹了苏联科学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干预而腐朽,并最终移民到当时科学实力如日中天的美国。如今,他再次在美国看到了相似的衰落迹象。
作者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对美国科学进行一场“有控制的拆除”: * 政策攻击:大幅削减科研预算、解散科学顾问委员会、对联邦资助的研究施加政治审查。 * 人才流失:对外国研究人员的敌视态度和签证限制,导致人才外流。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美国科学家正在考虑离开。同时,中国、欧盟等国家正在积极招募这些科学家。
文章将此与历史上的科学衰落进行了对比: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扼杀了科学交流;苏联因政治需要而摧毁了其遗传学研究;纳粹德国清洗犹太科学家,导致大量顶尖人才(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流向美国,直接促成了美国的科技霸权。
作者认为,与历史上的波动不同,美国此次的衰落是“前所未有的内部破坏”。尽管私营部门的研发仍在继续,但它无法取代政府对基础科学的长期支持。文章最后以悲观的口吻总结,全球科学本身将继续发展,但美国的领导地位可能就此终结,一个时代或将落幕。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1日, 06:00 (美东时间)
本文是《Radio Atlantic》推出的三集播客迷你剧《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No Easy Fix)的第一集文字稿。该系列旨在探讨旧金山面临的普遍存在的成瘾和无家可归问题,这些问题正威胁着这座城市的未来。
第一集“消失点”(The Vanishing Point)通过一个名叫埃文(Evan)的男子的故事,为整个系列奠定了基调。埃文是一个芬太尼成瘾者,靠在城外商店盗窃(他称之为“工作”)来维持毒瘾,并露宿街头。他的故事揭示了在旧金山,支持这种生活方式的地下经济是多么轻易。
剧集将埃文的个人困境与旧金山面临的更广泛危机联系起来。在疫情后,由于远程办公导致市中心人口锐减,无家可归者和毒品问题变得异常“显眼”。新上任的市长丹尼尔·卢里(Daniel Lurie)已承诺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首要任务。
本集还介绍了另一位关键人物莉兹·布鲁伊利(Liz Breuilly),她是一名志愿者,无偿帮助焦急的家庭在街头寻找失踪的亲人。
故事的高潮是,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的埃文终于向莉兹承认,他“准备好了”要离开街头,戒掉毒瘾。这个“准备好了”的时刻,正是城市干预策略所依赖的关键节点。剧集以此为悬念,引出了核心问题:当一个深陷泥潭的人终于准备好接受帮助时,拯救他会有多困难?这为后续剧集铺平了道路。
2025-07-31 08:00:00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6:58 PM ET
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要求下,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人正计划提前五年重新划分该州的国会选区,旨在为共和党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增加五个优势席位。州长格雷格·阿伯特已召集州议会举行特别会议,并公布了一份可能使共和党在得州38个众议院席位中占据30席的新地图草案。尽管此举面临选民和民主党人的强烈反对,但鉴于2003年最高法院曾裁定宪法不禁止“十年中期重划选区”,共和党人拥有足够的票数和政治意愿来推进该计划。
这一举动可能引发一场全国性的“不公正划分选区战争”(gerrymandering war)。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等民主党领袖已发出警告,如果共和党一意孤行,民主党将在其控制的州(如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纽约和马里兰)采取报复性措施,重新划分选区以利于本党。这反映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许多民主党人采取了新的策略,即以与共和党同等的政治强硬手段进行回击。
然而,民主党的报复性策略面临两大难题。首先是程序上的障碍:在加州和纽约等州,独立的重划选区委员会掌握着权力,将权力交还给政客是一个复杂且缓慢的过程。其次是更深层的伦理与战略问题:选举法专家大卫·贝克尔指出,极端的党派性选区划分存在风险,为了在更多选区实现微弱优势,可能需要削弱在其他选区的领先地位,这会使这些新选区在潜在的“蓝色浪潮”选举中变得脆弱。文章最后引用共同事业组织(Common Cause)政策主管丹·维库尼亚的警告,这种“以攻击民主来回应对民主的攻击”的趋势,将极大地损害公众对政治体制的信心,加剧已经普遍存在的政治犬儒主义。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6:14 PM ET
当前电视界出现一个新趋势:以《熊家餐馆》(The Bear)和《急诊室故事》(The Pitt)为代表的“焦虑诱导型”剧集正大行其道,取代了以往流行的“舒适剧”和暴力奇观剧。这些剧集通过单镜头长镜头、实时叙事和特写等超现实主义拍摄手法,让观众沉浸在角色所面临的高压、混乱和日常焦虑之中,获得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并主导了艾美奖提名。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此类剧集受欢迎的原因。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温迪·贝里·门德斯指出,观众通过观看这些剧集体验到一种“替代性压力”(vicarious stress),这种在无风险情况下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能带来快感。与恐怖片的惊吓不同,这些剧集营造的持续性压力更贴近观众的现实生活体验。此外,沉浸式的故事叙述能增强观众对角色的共情,使他们在观看时产生真实的压力反应。
这些剧集的主角不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而是努力度过艰难轮班的医生或追逐餐饮梦想的厨师。他们面临的职业困境和人际关系压力具有高度的现实感,让观众,尤其是成长于经济动荡和行业变革中的年轻一代,感到共鸣和宣泄。文章最后指出,尽管这些剧集充满压力,但它们也展现了坚韧的力量。主角们虽有缺陷却能力出众,他们总能设法度过难关,这为观众提供了“坚韧的榜样”,并传递出一种慰藉:艰难的日子终将过去。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4:11 PM ET
一款名为“Tea”的约会建议应用程序旨在通过允许女性评价约会过的男性,从而“帮助女性安全约会”。该应用于上周迅速走红,用户数激增至200万。然而,其成功迅速引来了网络上男性的愤怒。他们在4chan等平台上集结,并很快泄露了该应用的数据。第一次泄露包含超过7万张用户照片,包括用于身份验证的证件照;第二次泄露则曝光了超过110万条私人信息,内容涉及强奸、堕胎、出轨等高度敏感的对话,以及用户的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
文章指出,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既悲哀又极具启发性。尽管“Tea”应用本身存在缺陷,如缺乏正当程序和可能沦为八卦平台,但针对其用户的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恰恰印证了女性最初寻求这类应用的根本原因:在当前约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作者认为,“Tea”的出现是必然的,它反映了在后#MeToo时代、女性权利受侵蚀、以及年轻男性政治立场右倾的背景下,女性在约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对问责机制的渴望。
最终,这起事件以一种可怕的讽刺方式证明了其用户的担忧是合理的。那些对“Tea”用户进行恶毒攻击的男性,生动地展示了“对女性的仇恨依然存在”。同时,该应用在承诺保护用户隐私后却出现严重安全漏洞,也暴露了科技公司在保护女性方面的不足。当女性试图通过建立互助网络来保护自己时,最终却再次被厌女情绪和技术失误所伤害。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1:22 PM ET
著名体育记者莎莉·詹金斯(Sally Jenkins)将于今年9月15日加入《The Atlantic》担任特约撰稿人。詹金斯在过去25年中一直担任《华盛顿邮报》的首席体育专栏作家,并曾在《体育画报》的鼎盛时期贡献了杰出作品。
《The Atlantic》主编杰弗里·戈德堡在内部公告中盛赞詹金斯为“美国最伟大的在世体育作家之一,也是当今最优秀的特稿作者之一”。戈德堡强调,詹金斯的写作领域远不止体育,她曾撰写过关于希拉里·克林顿父亲的深度报道、关于9/11世贸中心废墟的感人故事,以及对最高法院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的动人悼词。
詹金斯曾因其在《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文章入围2020年普利策评论奖决赛,是30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体育记者。她也是首位入选全国体育广播员和体育作家名人堂的女性。此次人事任命是《The Atlantic》近期一系列重要编辑人才引进的一部分。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11:33 AM ET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施压,要求其降息或辞职,这严重违背了央行独立性的历史准则。特朗普曾公开称鲍威尔为“笨蛋”和“顽固的骡子”,并亲自造访美联-储总部进行施压。文章分析,特朗普希望降息以在短期内提振经济,尽管当前GDP增长强劲,而通胀率仍高于2%的目标。
文章指出,特朗普的行为恰恰印证了央行独立性的必要性。历史上,尼克松总统曾成功向美联储主席亚瑟·伯恩斯施压以降息,助其赢得连任,但此举最终导致了197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美联储的结构设计旨在使其免受短期政治压力的影响,专注于实现价格稳定和最大化就业的长期目标。美联储主席一旦被任命,除非有严重不当行为,否则不能因政策分歧而被总统解雇。
尽管特朗普非常希望解雇鲍威尔,但此举在法律上存在争议。更重要的是,真正制约特朗普的是市场本身。如果鲍威尔被强行解职,将引发市场恐慌,导致投资者抛售债券,从而推高长期利率——这与特朗普希望降息的目标完全相反。因此,这场特朗普发起的“战争”,是他自己也输不起的。文章警告,真正的风险在于特朗普可能会误判市场反应,认为无论他做什么,市场最终都会适应,从而做出可能引火烧身的危险赌博。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10:30 AM ET
在本期播客中,《The Atlantic》的戴维·弗拉姆(David Frum)与达特茅斯学院的经济学教授、贸易史专家道格·欧文(Doug Irwin)共同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他们一致认为,这些政策基于错误的经济逻辑和对历史的误读,对美国经济具有破坏性。
核心论点如下: 1. 关税伤害而非帮助制造业:关税提高了钢铁、铝等关键原材料的成本,使得依赖这些输入的美国制造商(如汽车、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最终将导致美国制造业出口萎缩。 2. 关税无法解决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资本账户的镜像,主要由美国国内的低储蓄率和高政府借贷驱动,而非贸易本身。关税只会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减少美国出口(如大豆市场被巴西和阿根廷抢占),从而可能加剧逆差。 3. 关税是累退税:关税的成本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它不成比例地加重了低收入家庭的负担,因为他们收入中用于购买受关税影响的商品(如食品、服装)的比例更高。这实际上是将税收负担从富人转移到了穷人身上。 4. 历史被用作错误论据: * 19世纪末:美国工业的崛起并非源于高关税,而是得益于大规模移民、资本积累和广阔的国内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因素。 *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虽然它没有直接引发大萧条,但它通过引发全球贸易战和报复性关税,极大地加剧了危机。 5. 破坏盟友关系:对加拿大、欧洲等盟友征收关税,破坏了美国的国际关系,削弱了其制衡中国的地缘政治能力。
节目总结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一个基于“嫉妒、怨恨、无知和对外国人的不信任”的骗局,它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干预加剧和腐败滋生,最终损害的是所有美国人的利益。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7:00 AM ET
本文节选自作者托马斯·查特顿·威廉姆斯即将出版的新书,他认为,要理解今日美国社会的分裂与瓦解,必须回溯到五年前,即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被谋杀后的那个夏天。那一时期发生的事件,深刻地塑造了美国当下的政治和社会生态。
文章的核心论点是,2020年夏天的社会正义运动,虽然其初衷(反对种族不公)具有正当性,但其中一部分演变成了无法无天的骚乱和暴力。更关键的是,当时许多左翼人士将这种违法行为视为可原谅甚至是一种政治美德。这种对法治的漠视,为右翼势力提供了模仿的蓝本和借口,最终在2021年1月6日的国会山骚乱中达到了顶峰。作者将2020年夏天的骚乱与国会山事件称为“同室操戈的双胞胎”,两者都源于一种信念:即自身的道德优越感赋予了自己在使用暴力和无视法律时不受约束的权利。
作者指出,2020年的抗议浪潮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特殊背景下爆发的,疫情带来的焦虑、社会停摆以及对特朗普政府处理方式的不满,共同为大规模动乱提供了土壤。弗洛伊德之死成为了一个引爆点,激发了一场“宗教狂热般”的社会正义运动,但也催生了一种“压迫性的道德恐慌”。
最终,这种由左至右蔓延的“无法无天成为一种执政哲学”的现象,导致了美国政治被“悲伤与狂怒”主宰。无论是明尼苏达的街头,还是华盛顿的国会大厦,这种激情都在侵蚀着美国的自由主义秩序,使社会陷入了危险的对立与撕裂之中。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6:00 AM ET
埃米尔·博夫(Emil Bove)被参议院确认为美国第三巡回上诉法院的终身法官,文章认为,这一任命标志着特朗普时代通往司法权力高层的路径发生了危险的转变。博夫的崛起表明,对总统的绝对效忠和充当其政治“打手”,已取代传统的法律资历和保守派法学理念,成为获得司法提名的首要条件。
现年44岁的博夫曾是特朗普的刑事辩护律师,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后迅速进入司法部担任要职。在此期间,他被指控采取了一系列极具争议的行动:亲自开除参与起诉1月6日骚乱者的检察官;以终止对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的腐败调查为交换,换取其在移民围捕行动中的合作,导致多名检察官辞职;并被举报人指控曾建议司法部以“去你妈的”(Fuck you)的态度藐视法庭命令。
尽管博夫的提名遭到了超过900名前司法部律师、80名退休法官乃至《华尔街日报》编辑委员会等各方的强烈反对,共和党参议员仍然以50票对49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他的任命。文章指出,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主要依赖保守派“联邦党人协会”(Federalist Society)筛选司法候选人的模式截然不同。随着特朗普与该组织关系破裂,他开始倾向于提拔像博夫这样忠诚的“执行者”。
文章最后总结道,博夫的成功向有抱负的律师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对总统的“完全谄媚”可以是一条极好的职业发展道路。他曾经看似“正常”的履历,以及他现在看似“正常”的晋升之路,或许很快就会成为美国司法界的新常态。
2025-07-30 08:00:00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晚上8:07
一篇围绕演员西德尼·斯威尼(Sydney Sweeney)为American Eagle拍摄的牛仔裤广告所引发的争议,深入剖析了当代互联网话语体系的失灵。文章认为,这场风波是现代信息生态如何扭曲文化和政治讨论的典型案例。广告中“genes/jeans”(基因/牛仔裤)的双关语被部分网民解读为宣扬优生学乃至“纳粹宣传”,迅速点燃了舆论。
文章指出,这一事件清晰地展示了一个可预见的循环:进步派人士表达真实或夸大的愤怒;保守派和右翼分子则利用这种愤怒,将其描绘成“觉醒文化”歇斯底里的表现,以巩固自身立场;随后,内容创作者和媒体纷纷涌入,追逐流量,将这场争议变成一场“注意力奇观”。
作者的核心论点是,这已不能称之为“话语”(discourse),因为各方参与者并非在进行有效沟通,而是在各自的平台发布声明,互相成为对方的素材。这个过程剥离了事件的原始背景,并叠加了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政治焦虑、文化挫败和阴谋论,最终将真实的社会关切(如对优生学思想抬头的担忧)消解为无意义的、服务于算法的在线内容。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放大器的角色,常常不加甄别地引用少数网民的言论,将其塑造成普遍民意,进一步加剧了混乱。最终,这场“话语”狂欢除了让各方都感到愤怒并获得某种道德优越感外,并未产生任何建设性成果,只是维持了平台机器的运转。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晚上6:59
文章指出,减税这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共和党稳操胜券的政治策略,正逐渐失去美国民众的支持。最新的《华尔街日报》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美国人反对共和党新推出的“一号美丽大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这与2017年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减税法案同样不受欢迎。
作者认为,民众对减税态度的转变主要源于三个因素: 1. 税负已显著降低:经过四十多年的持续减税,美国的整体税负,特别是针对高收入人群的边际税率(已从1980年的70%降至37%)和企业税率,已远低于历史水平。 2. 收入不平等加剧:选民普遍认为,近年来的减税政策主要惠及富人,而他们不愿在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背景下,继续为富裕阶层减负,尤其当减税与削减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挂钩时。 3. “减税能自我增收”的理论破产:共和党长期宣传的“拉弗曲线”理论,即减税能刺激经济增长以弥补财政缺口,已被里根、小布什和特朗普时期的实践反复证伪。民众对不断增长的国债和赤字感到担忧。
文章最后指出,尽管民众对减税的热情消退,但他们同样不愿支持增税,这使得美国政治陷入一个僵局。两党政客都避免提出全面的增税方案,导致解决国债问题和维持社会服务资金的挑战日益严峻。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晚上6:41
本文探讨了纽约曼哈顿枪击案枪手肖恩·塔穆拉(Shane Tamura)的案例,他曾是高中橄榄球运动员,在遗书中推测其精神问题可能源于慢性创伤性脑病(CTE)。文章认为,这一事件凸显了CTE“自我诊断”的危险逻辑。
核心论点是,由于CTE目前只能在死后通过尸检确诊,其症状(如记忆丧失、性格改变)又与多种其他疾病重叠,公众对其日益增长的恐惧和了解不足,正导致一种有害的自我诊断趋势。当人们,特别是前运动员,将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归咎于一种被认为是“无法治疗、不可逆转”的CTE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宿命论式的绝望,放弃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甚至导致悲剧性后果。
文章引用了多位神经学专家的观点: * 仅有高中橄榄球经历的人患上CTE的风险“相当低”,其风险与运动生涯的长度和强度正相关。 * 将抑郁等症状直接归因于CTE是“非常有害的逻辑”,因为它暗示患者的命运已定,无法改变。 * 枪手本身有“明确的精神健康史”,其暴力行为的根源远比CTE更为复杂。
文章总结称,尽管对CTE的研究非常重要,但过早、不准确地将其与个人行为和精神状态联系起来,可能会掩盖其他可治疗的病因,并给患者带来毁灭性的心理暗示。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晚上6:14
这是一篇针对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提出的《晴空法案》(Clear Skies Act)的讽刺评论。该法案旨在禁止在美国境内进行“天气改造”,包括地球工程、人工降雨等。
文章作者以戏谑的口吻指出,这项法案所针对的问题(大规模天气改造)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真正的极端天气成因——气候变化——却被视而不见。作者模仿法案的口吻,提议将禁令扩大到更多“不存在的”或与天气有关的迷信和神话事物上,例如: * 北欧神话中的雷神托尔(Thor)和女巫。 * 能预测天气的土拨鼠菲尔(Punxsutawney Phil)。 * 文学中的“悲惨的谬误”(pathetic fallacy)。 * 冰雪皇后(Dairy Queen)的“暴风雪”(Blizzard)冰淇淋。 * X战警中的暴风女(Storm)。
通过罗列这一系列荒诞的禁令对象,文章巧妙地揭示了原法案的荒谬性。在讽刺清单的末尾,作者加上了“肆意排放温室气体而不顾气候后果”,并附注“(嗯,值得一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立法者们在回避真正的环境问题,转而关注虚构的威胁。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下午5:11
这篇图片报道综述指出,加沙地带正面临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饥饿问题正演变为饥荒。由于以色列封锁了大部分食品和援助物资的进入,加上加沙内部援助分发的困难,导致当地约200万巴勒斯坦人被推向饥饿的边缘。
联合国机构已发出警告,饥荒和营养不良的证据日益增多。前往拥挤的食品分发点的平民面临着被以色列士兵射杀的威胁。根据加沙卫生部门的报告,自战争开始以来,已有超过130人死于“饥荒和营养不良”。尽管以色列声称在过去两个月内允许了5000辆援助卡车进入,但援助组织表示,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下午4:45
文章评论了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赛斯(Pete Hegseth)决定禁止国防部人员参与所有智库及类似民间机构举办的活动,此举始于退出历史悠久的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作者认为,这项政策并非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而是源于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怨恨、不安全感和恐惧”。
作者,一名前国防部雇员,分析了该禁令背后的三个可能原因: 1. 怨恨:官僚体系内部对参加此类会议的“福利”感到不满。 2. 不安全感:赫格赛斯及其团队中许多缺乏国防事务经验的官员,害怕在汇集了顶尖专家的场合中显得无能或尴尬。赫格赛斯本人就曾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 3. 恐惧:这是最核心的“特朗普式”原因。官员们最大的职业风险是公开发表与特朗普意愿相悖的言论。由于总统的政策方向取决于其个人情绪和好恶,任何公开的实质性表态都可能带来风险。因此,保持沉默、避免与外界交流成了最安全的选择。
文章结论认为,这项“闭关锁国”的政策将严重损害美国军方、政府官员、学界和商界之间的关系,阻碍思想交流,使国防部与现实脱节。长此以往,这将削弱美国的国家安全,是一种由狭隘和自我保护驱动的短视行为。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下午1:00
在这篇“亲爱的詹姆斯”建议专栏中,一位读者来信称自己很少回想过去,除非被特意提醒,并为此困惑是否错过了某种核心的人生体验。读者表示自己记忆力尚可,但更倾向于担忧未来,而非沉湎于过去的失败或荣耀。
专栏作家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er)回应称,这种不纠结于过去的能力并非缺陷,而是一种“超能力”。他以自嘲的口吻将读者的状态与自己“对旧怨耿耿于怀”的性格进行对比。帕克建议读者,应该将这种“天赋”用于善途:去找到那些可能曾伤害过你或对此心怀愧疚的人,告诉他们一切都已过去;去安慰那些被负罪感和悔恨困扰的人,告诉他们已经获得了自由。文章的核心观点是,能够放下过去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值得珍惜和善用。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上午11:40
这篇书评介绍了尼日利亚作家埃洛戈萨·奥松德(Eloghosa Osunde)的新小说《必要的虚构》(Necessary Fiction)。评论认为,这部小说为日益疏离的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流行病”提供了一剂良方。
小说通过描绘一群在原生社区中感到格格不入的尼日利亚酷儿角色,展现了他们如何组建新的“选择家庭”(chosen family)来获得归属感和支持。评论者指出,小说的核心洞见在于,它将家庭的概念从血缘继承的义务,转变为一种持续意愿和相互选择的行为。书中一个关键场景“真相圈子”,生动描绘了这群朋友如何通过坦诚脆弱的对话来构建和确认彼此的联结。
评论认为,这种“选择家庭”的模式不仅是酷儿群体的生存必需品,也为所有在原子化社会中感到孤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在人们越来越依赖技术但内心却愈发孤独的时代,小说提醒我们,真正的联结源于面对面的、真诚的互动和相互扶持,而非继承的义务。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上午8:00
文章驳斥了社会上对婚姻制度普遍存在的悲观论调,认为尽管面临来自左右两派的批评,美国的婚姻制度正显示出新的韧性和复苏迹象。
作者指出,与安德鲁·泰特(Andrew Tate)等“男权领域”影响者所宣扬的“婚姻对男性无益”的论调相反,数据呈现出另一幅图景: 1. 离婚率下降:自1980年代初以来,美国的离婚率已下降近40%。 2. 家庭结构稳定:非婚生育率在2009年达到顶峰后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生活在已婚家庭中的儿童比例自2012年以来有所回升(从64%升至66%)。 3. 婚姻适应性强:现代婚姻已非50年代的模式,丈夫在育儿和家务上的参与度显著提高(父亲每周育儿时间从1965年的2.5小时增至2024年的9小时)。 4. 婚姻带来益处:无论男女,已婚人士的幸福感、财务安全和寿命均显著高于未婚同龄人。一项2022年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夫妻对自己的婚姻感到“非常幸福”。
文章承认,婚姻的复苏并不完整,尤其在不同社会经济阶层之间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男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困境是导致该群体结婚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但总体而言,婚姻制度正在自我调整并重新稳固,它仍然是社会的重要基石,为个人幸福和子女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上午7:00
文章深入分析了以色列在加沙战争中人道主义政策背后的政治动因,认为导致当前灾难性饥饿危机的根源在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其极右翼执政盟友之间的“腐败交易”。
核心论点是,内塔尼亚胡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执政联盟并保住权力,不得不迎合其联盟中两位极端民族主义部长——本-格维尔(Itamar Ben-Gvir)和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的政治诉求。这两位部长公开主张对加沙进行种族清洗,并希望通过切断人道援助来“鼓励”巴勒斯坦人“自愿迁移”。
因此,以色列在人道援助问题上采取了自相矛盾的政策:既没有从一开始就建立替代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的新机制,也没有彻底开放援助,而是在国际压力和国内极右翼要求之间摇摆,时而收紧时而放松援助,最终导致援助系统失灵和人道灾难。
文章指出,随着美国政府更迭、战时内阁中的温和派离去,内塔尼亚胡受到的唯一压力便来自极右翼,这使得以色列的战争政策实际上由极端分子主导。这种为保全个人政治权力而牺牲战略清晰性和人道原则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以色列的国际声誉,也让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共同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上午7:00
文章揭露,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美国教育部已大规模裁撤了其内部负责防止浪费、欺诈和滥用行为的团队,此举将使学生和纳税人极易受到掠夺性营利性大学和诈骗者的侵害。
文章指出,新任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Linda McMahon)在今年三月解雇了该部门欺诈预防和质量保证团队超过80%的员工。这个团队原本负责调查滥用联邦学生援助资金的案件,例如文章中详述的休斯顿一家名为“职业生涯培训学院”(PCTI)的贸易学校,该校招募无家可归者,伪造文凭并以其名义秘密申请大量联邦贷款。
作者认为,特朗普政府以削减“浪费、欺诈和滥用”为名义瓦解联邦机构,但裁撤反欺诈团队的举动恰恰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相当于“解散了警察”,向潜在的诈骗者发出了“可以随意从ATM机取款”的信号。
此举的时机尤其危险,因为政府新通过的法案首次允许学生使用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s)支付短至八周的职业培训课程,而这类课程历来是欺诈的重灾区。在解雇了负责监管的人员之后再开放这一领域,几乎注定会产生恶劣后果。作者总结,这一系列操作是特朗普政府治理方式的缩影:混乱、可能违法,并且与保护纳税人资金的初衷背道而驰。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9日, 上午7:00
本文通过一名前联邦调查局(FBI)特工的亲身经历,揭示了该机构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正在经历的“激进的去专业化”过程,即对总统的忠诚度已凌驾于专业能力之上。
文章主角是迈克尔·范伯格(Michael Feinberg),一位有15年经验的保守派特工。他因与FBI前特工、著名的特朗普批评者彼得·斯特佐克(Peter Strzok)保持友谊而受到高层调查,并最终被迫辞职。范伯格认为,FBI的新领导层——局长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和副局长丹·邦吉诺(Dan Bongino)——痴迷于“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正在系统性地排挤有经验、有原则的专业人士。
这种清洗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1. 专业能力流失:像范伯格这样在反情报(特别是针对中国)领域有深厚专业知识的特工正在离开,导致FBI应对复杂国家安全威胁的能力被削弱。 2. 资源错配:FBI的资源正从调查严重犯罪和外国情报活动,转向协助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进行移民围捕,这不仅浪费了高级特工的技能,也破坏了FBI在移民社区中建立的信任,使其更难调查跨国帮派。 3. 政治化风险:一个被清除了独立声音、只讲求政治忠诚的FBI,极易被当权者用作打击政治对手的工具,从而侵蚀法治。
范伯格形容FBI的新领导层“喜欢装扮得强硬,但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担忧这种文化将使FBI变得越来越政治化,最终危害国家安全。
2025-07-29 08:00:00
原文发布于: 2025年7月28日 18:45
本文的核心论点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决策和世界观主要受电视等大众媒体驱动,而非依赖于情报简报或专家建议。这种对媒体画面的过度依赖,使他能够与普通民众产生共鸣,但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他的理解力,并使他极易受到外界操控。
文章以特朗普对加沙饥荒问题的回应为例。他判断当地存在“真正的饥饿”,其依据是“电视上那些孩子看起来非常饥饿”,并声称“那是无法伪造的”。作者指出,尽管特朗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其方式却暴露了一个严重问题:作为总统,他本可接触全球最强大的信息网络,却选择从电视画面中获取信息。
文章引用了特朗普前新闻助理霍普·希克斯的证词,她表示特朗普在面对负面新闻时,首要关心的是“外界反应如何”,这进一步印证了他对媒体观感的重视远超事件本身。这种倾向与他对独立专业知识的怀疑态度相结合,他曾声称“比将军们更懂ISIS”,并且不信任情报界,宁愿相信普京的说法。
这种狭隘的信息渠道带来了巨大风险。首先,它使特朗普极易被影响,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等人已将“上电视”作为向总统传递信息的有效策略。其次,在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日益成熟的时代,特朗普“眼见为实”的信念尤其危险。
文章最后警告,特朗普不仅受电视影响,还试图直接控制电视新闻。他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寻求对广播公司进行前所未有的控制,这可能形成一个危险的闭环:总统从那些听从他指令的频道获取信息,从而构建一个脱离事实的“自我现实”。
原文发布于: 2025年7月28日 16:35
本文认为,特朗普政府正通过制造关于“通俄门”调查的阴谋论,进行一次“滑稽而绝望的”尝试,旨在转移公众对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丑闻的注意力。
文章指出,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声称发现“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奥巴马政府策划了“俄罗斯干预2016年大选以帮助特朗普”的虚假叙事。随后,特朗普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段AI生成的奥巴马被捕视频。作者分析,此举意在向其追随者传递一个信息:真正的丑闻是奥巴马的“阴谋”,而非爱泼斯坦案。
作者逐层剖析了这一说法的虚假性。首先,其转移视线的意图昭然若揭。其次,起诉奥巴马或其高官的想法是“痴人说梦”。最根本的谎言在于,它建立在一个已被证伪的前提之上:即俄罗斯在2016年没有试图帮助特朗普。
文章列举了多项证据反驳这一说法: 1. 两党共识:2020年,由共和党主导的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明确指出俄罗斯的目标是“损害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活动”并“帮助特朗普竞选”。报告得到了包括现任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在内的所有八名共和党成员的认可。 2. 情报来源:委员会的结论基于“包括原始情报报告在内的多种信息”,后续报道披露美国在克里姆林宫附近拥有一名高级别线人。 3. 公开事实:2016年,俄罗斯官方媒体(如RT)持续为特朗普进行宣传;俄罗斯的“水军”和机器人在社交媒体上攻击希拉里、赞扬特朗普;在特朗普“录音门”丑闻后,俄罗斯立即泄露了窃取的民主党邮件,以转移焦点。
文章最后总结,这是特朗普惯用的策略,即通过抛出一个更夸张的谎言,来将一些较小的谎言注入政治话语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将话题从爱泼斯坦案上移开,而将关于2016年大选的修正主义历史写入公众记录,则是他不应得的次要胜利。
原文发布于: 2025年7月28日 09:42
本文作者Jemele Hill指出,WNBA(美国女子职业篮球联赛)球员要求大幅提高薪酬是完全合理的,因为这恰恰反映了联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期。球员们面临的“好问题”是,如何让薪酬与联盟爆炸性的增长相匹配。
文章开篇描述了WNBA全明星赛上球员们身穿“付给我们应得的报酬”(Pay Us What You Owe Us)T恤进行抗议的场景,这成功地将她们的劳资斗争推向了主流视野。然而,外界对此反应不一,许多批评者援引报道称WNBA常年亏损,认为球员不应要求更多。
作者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亏损”论调是劳资谈判中的常见策略,并指出NBA在过去也曾使用类似说法。更重要的是,过去NBA所有者对WNBA的投入并非慈善,而是一项“即将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
文章用大量数据证明了WNBA的巨大商业价值: * 明星效应:凯特琳·克拉克(Caitlin Clark)等新星的加入,使联盟人气飙升。 * 收视率与销售:2024年ESPN收视率增长170%,今年整体收视率增长23%,门票销售增长26%,商品销售增长40%。 * 媒体版权:联盟从2026年开始的新媒体版权合同价值高达22亿至30亿美元。 * 球队估值:新扩张球队的加盟费高达2.5亿美元,现有球队中有10支估值超过2亿美元,金州瓦尔基里队更是高达5亿美元。
在联盟价值飞速增长的背景下,球员目前仅获得总收入的9.3%,这一比例“令人尴尬”。相比之下,NBA、NFL和NHL的球员能分到约50%的收入。球员们并非要求与男性运动员同工同酬,而是要求获得与其劳动所创造价值相称的收入分成比例。
文章最后以NBA早期的发展类比,指出每个职业体育联盟都经历过财务起伏,但球员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从未停止。如今的WNBA在其发展阶段比同期的NBA更为稳固,随着联盟的成长,球员的薪酬理应同步增长。
原文发布于: 2025年7月28日 09:22
本文的核心论点是,第二届特朗普政府已经彻底终结了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推广民主”外交政策,这一转变不仅 emboldens 全球的专制者,也标志着美国外交全面转向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对全球民主事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文章以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开篇:特朗普集团将在贝尔格莱德兴建一座特朗普大厦,而选址正是1999年北约(NATO)为制止种族清洗而轰炸的南联盟国防部大楼遗址。此项目与被指控压制媒体、走向独裁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合作,生动地体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性转变。
文章回顾了冷战后美国及西方国家利用外交、援助和制裁等手段推动全球民主化和人权发展的历史。然而,这一趋势在布什政府因“建国”战争失败而信誉受损、奥巴马政府采取低调策略后开始衰退。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则加速了这一进程的“死亡”: * 系统性拆解:政府大幅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打击旨在支持海外民主价值观的“国家民主基金会”,并削弱美国之音等对外广播机构。 * 政策转向: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宣布,美国将不再轻易谴责外国的虚假选举,除非涉及美国重大利益。 * 全球连锁反应:世界各地的独裁者已收到“信号”,并开始变本加厉地打压异己。文章列举了柬埔寨、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和萨尔瓦多等国的案例,其中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因其铁腕治理甚至受到白宫的赞扬。
文章最后指出,这种转变不仅损害了全球的民主运动,也侵蚀了美国自身作为“山巅之城”的道德感召力。当小唐纳德·特朗普访问塞尔维亚,盛赞独裁者并谴责民主示威者时,“推广民主”的时代显然已经终结。
原文发布于: 2025年7月28日 09:00
本文作者以其作为残障人士的亲身经历,深刻揭示了在当前住房体系下,残障人士寻找一个安全、无障碍的居所是何其艰难和屈辱。文章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对残障人士长期的排斥历史,以及由此产生的、完全忽略其需求的建筑设计。
作者通过几个痛苦的个人故事来说明这一困境。一次,她因公寓楼煤气泄漏需要紧急疏散,但电梯停运,使用轮椅的她和年幼的孩子被困在八楼,生命安全完全依赖邻居的善意。在日常生活中,她也常常因为房屋设计问题,无法进入家中大部分房间,被隔绝在家庭活动之外。
文章指出,这种经历并非个例。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的数据,6%的美国家庭因住宅无障碍问题而生活不便。作者将此问题追溯到历史根源:从禁止残障人士出现在公共场所的“丑陋法”,到将他们送往收容机构而非融入家庭生活的普遍做法,都导致了如今的住房存量普遍缺乏坡道、电梯和无障碍设施。
即使残障人士试图改造住房,也会面临重重障碍: 1. 经济成本:改造费用高昂,许多人无力承担。 2. 法律困境:对于租户而言,相关法律复杂,房东可以利用“不当财务负担”等漏洞拒绝改造。 3. 社区阻力:历史建筑保护规定和邻里的偏见都可能阻碍无障碍改造。作者曾计划建造一栋完全无障碍的房屋,却因邻居的反对而被迫放弃。
文章最后升华主旨,指出无障碍设计不仅关乎残障人士的尊严和权利,也与每个人的未来息息相关,因为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建筑能够为身体的脆弱留出空间,那么衰老或许会变得不那么可怕。无障碍的家能让残障人士、老人和伤者完全参与家庭生活,这不仅丰富了他们自己的生命,也丰富了他们家人的生命。
原文发布于: 2025年7月28日 07:00
本文深入剖析了五角大楼政策负责人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Bridge" Colby)的战略思想及其对美国国防政策的深远影响。科尔比的核心主张是,美国必须将几乎所有军事资源集中用于对抗中国,即便这意味着要削弱在欧洲和中东的传统承诺。这一“中国优先”的立场在特朗普政府内部极具影响力,同时也引发了巨大争议。
文章指出,科尔比认为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挑战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国家,因此美国需要为未来几年可能发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好准备。为避免冲突,美国必须优先应对中国。这一观点标志着他个人思想的转变——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他主导制定的《2018年国防战略》还主张同时应对来自中国、俄罗斯等多个方向的威胁。
科尔比的战略思想已在实际政策中有所体现: * 具体行动:他被认为是近期美国军方暂停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的幕后推手,此举激怒了共和党鹰派,但受到了“美国优先”派的欢迎。 * 资源再分配:他主张将五角大楼的资金从陆军转向更适合在亚太地区对抗中国的海军和空军,并建议将部队从欧洲调往亚太。 * 对盟友施压:他曾告知英国,其海军应专注于应对俄罗斯,而将西太平洋留给美军主导。他还对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潜艇协议提出质疑。
科尔比的立场在美国内政和外交上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批评者,包括参议院的鹰派共和党人及欧洲盟友,认为他的策略过于简单化,忽视了中俄等威胁的内在关联性,并可能损害美国与盟友的信誉。然而,他在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中拥有大量支持者,包括副总统J.D.万斯和史蒂夫·班农,并被视为未来的国防部长或国务卿人选。
文章总结道,科尔比的崛起和影响力,象征着共和党内部一场关于美国全球角色的深刻变革,即从后冷战秩序的捍卫者,转向一个资源有限、必须做出艰难战略取舍的大国。
原文发布于: 2025年7月28日 06:00
本文以寓言式的笔触,描绘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如何从一个代表国家理想与能力的巅峰机构,一步步衰落,并最终将其太空雄心拱手让给了一位私人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作者认为,这种转变不仅使美国对一个反复无常的亿万富翁产生了危险的依赖,也用其个人的、带有反乌托邦色彩的火星殖民幻想,取代了NASA曾经代表的全人类科学探索精神。
文章追溯了NASA的兴衰史: 1. 黄金时代:阿波罗计划是冷战时期为彰显国家实力而推动的产物,它代表了政府主导下实现宏伟目标的信念和能力,使NASA成为美国自信与实力的象征。 2. 愿景的消逝:登月成功后,NASA的宏大后续计划(如登陆火星)因尼克松政府削减预算和公众情绪转变而搁浅。航天飞机时代,NASA预算受限,逐渐从技术主导者变为依赖承包商的官僚机构,失去了创新动力。 3. 马斯克的崛起:马斯克敏锐地发现了NASA留下的真空,并创立了SpaceX。奥巴马政府转向商业航天政策,并给予SpaceX一份价值16亿美元的关键合同,这“拯救”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公司。
如今,SpaceX已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发射了美国95%的火箭,其星链(Starlink)系统对美国军方至关重要。这种依赖在乌克兰战争中暴露无遗,马斯克可以单凭个人意愿影响战局。作者尖锐地指出,马斯克对火星殖民的执念,源于其个人的末日情结和科幻小说式的英雄幻想,其核心是一种技术性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旨在“重新设计人类”,这与NASA“为了全人类”的初衷背道而驰。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特朗普政府的预算案正在加速这一进程:它削减NASA真正卓越的科学研究项目(如探索宇宙起源、监测地球变化),转而资助马斯克的火星计划。这标志着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变——从卡尔·萨根(Carl Sagan)所代表的、充满人文关怀和科学怀疑精神的探索,转向了马斯克所代表的、崇尚个人意志和粗暴工程力量的征服。NASA亲手“设计”了自己的衰落,而它曾经的创造物(私营航天)如今反过来支配了它的命运。
2025-07-28 08:00:00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文章认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在效仿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削弱本国的反腐败机构,这标志着全球治理出现了一个危险的新范式。作者指出,泽连斯基近期签署了一项法案,严重削弱了乌克兰反腐机构的独立性,而此举正值这些机构的调查接近其核心政治盟友之际。尽管随后因大规模民众抗议,泽连斯基被迫提出撤销该法案的新立法,但其最初的行为已经暴露了问题。
文章的核心论点是,泽连斯基的行为是在“特朗普时代”背景下发生的。特朗普政府系统性地 dismantling(拆除)了美国过去为遏制全球“盗贼统治”(kleptocracy)而建立的机制。具体措施包括: 1. 暂停执行《反海外腐败法》(FCPA),并公开宣称美国不再监管外国贿赂行为。 2. 摧毁支持民主和反腐的政府机构,如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国家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这些机构曾为新兴民主国家培训记者、法官和监督组织。 3. 形成“特朗普主义”,即利用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保护腐败的独裁者免受问责。文章以特朗普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腐败及政变指控辩护为例,说明他如何将对强人领袖的司法追究描绘为“政治迫害”。
作者总结道,特朗普通过从美国外交政策中剥离反腐败的道德词汇,正在重塑全球秩序,为一个不受约束的盗贼统治时代奠定基础。在这个新世界里,腐败不再是负债,反而成了一种资本。曾被视为民主堡垒的泽连斯基,如今也利用这个机会来保护其盟友的非法利益,这证明了新范式的形成。文章最后指出,唯一的希望在于美国过去几十年帮助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公民社会和独立机构,它们仍在乌克兰等地抵抗着向寡头政治的倒退。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这是一首诗歌,其核心是挑战美国西部开拓史中被粉饰和浪漫化的主流叙事,并要求为那些被遗忘和被抹杀的历史发声。
诗歌以一种充满紧迫感和控诉的口吻,质问读者(或历史的记录者)将如何处理那些被掩盖的“恐怖”真相。叙述者代表了那些在历史中被边缘化的群体,特别是其祖母的经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珍贵的石榴石戒指,最终却在历史中被“抹去”。
诗歌批判了将历史“胡椒般撒上”穿着白头巾、乘坐篷车的“女主角”和戴着宽边帽的“好斗父亲”的传统形象,称之为谎言。它呼吁直面历史的“罪行”和“赤裸”真相,让那些“尚未被看见的幽灵”——那些被遗忘的死者——进入故事。诗歌的结尾,叙述者强烈要求,在“糖果苹果牛仔”的虚假神话破灭之前,她祖母的名字必须被“像它已成为的紧急事件一样”被说出,以此强调对历史正义的迫切需求。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唐纳德·特朗普所代表的“冒牌资本主义”(ersatz capitalism)——充斥着裙带关系、腐败和对自由市场的攻击——正在严重侵蚀公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任,从而为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的复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文章首先回顾了历史:苏联式社会主义在生产上的失败(以生产了8亿双没人想穿的鞋子为例),以及20世纪末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的长期不稳定、新冠疫情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冲击,终结了此前的“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时代,催生了激进主义思潮。
作者认为,特朗普在两个方面极大地助长了反资本主义情绪: 1. 行为上:他的商业行为涉及欺骗客户和供应商,其政府充斥着公然为富人服务的“富豪”和利用公款享乐的“骗子”。疫情期间的经济政策加剧了贫富分化,许多救济资金被欺诈性地攫取。这让人们感到资本主义就是一个被操纵的系统。 2. 言辞上:特朗普本人及其顾问(如斯蒂芬·米勒)用“偷窃”、“抢劫”、“掠夺”等词语攻击全球贸易和自由交换,声称这是别国剥削美国的工具。这种言论实际上是在为国家更多地干预经济正名,与资本主义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
这种幻灭感导致了社会主义思想在年轻一代中的兴起。文章以纽约市民主党市长提名人Zohran Mamdani为例,他主张政府经营杂货店、提供免费公交等。作者批评这种“新社会主义”只关注如何分配财富,却回避了如何创造财富这一根本问题,其方案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文章最后总结,当世界最大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本身就在进行“有组织的抢劫”时,它就无法有力地反驳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是“有组织的抢劫”的批判。因此,要捍卫市场经济,就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净化,清除特朗普式的腐败。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本文作者、音乐家Gabriel Kahane深情地哀悼了传统纸媒中详尽的本地音乐与艺术活动列表(listings)的消亡,认为这不仅使新兴艺术家难以被发现,也让公众失去了探索多元文化的窗口,最终导致了整体文化生态的贫瘠化。
作者回忆了自己2003年刚到纽约时,像《Time Out New York》、《The Village Voice》等出版物的活动列表是他的“圣经和路线图”,引导他发现了无数小众但深刻的艺术表演,并对自己的音乐生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在过去十年中,由于广告收入下降和新闻业的转型,《纽约时报》、《纽约客》等主流媒体大幅削减甚至完全取消了这类列表。
文章指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未能填补这一空白。相反,算法驱动的推荐系统和以点击量为导向的文化新闻业形成了一个“文化新闻的衔尾蛇”:媒体只报道已经流行的东西,从而使其更流行,进一步挤压了非主流艺术的生存空间。作者还批评了“流行主义”(poptimism)的异化——这一最初旨在纠正批评界精英偏见的运动,如今却演变为对泰勒·斯威夫特等超级巨星无休止的报道,加剧了文化焦点的单一化。
作者强调,小众文化和主流文化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许多流行音乐的创新都源于实验性的“高雅”艺术。活动列表的消失,不仅让艺术家失去了重要的曝光机会,也割裂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更让后人失去了一份宝贵的城市文化生活史料。文章最后呼吁,艺术机构或媒体巨头应认识到活动列表作为“公共产品”的价值,并考虑恢复它们。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本期周日文化版邀请了《大西洋月刊》的助理编辑Luis Parrales分享他近期欣赏的文化作品。
Parrales的主要推荐包括: * 近期最佳小说: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公羊的节日》(The Feast of the Goat)。这部历史小说以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特鲁希略独裁统治为背景,探讨了独裁政权留下的持久创伤。Parrales称赞其文笔清晰,尽管主题黑暗,但可读性极强,并展现了人性的韧性。 * 近期最佳非虚构作品:道德哲学家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的《依赖性的理性动物》(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该书有力地反驳了将个人自主性视为最高理想的观点,主张正视人类在衰老、疾病面前的脆弱和相互依赖性。 * 音乐推荐:他推荐的安静歌曲是Courtney Barnett的《If I Don’t Hear From You Tonight》,喧闹歌曲则是Chappell Roan的《Femininomenon》。 * 近期重温的电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焦土之城》(Incendies),他称之为一部现代索福克勒斯悲剧。 * 喜爱的喜剧演员:柯南·奥布莱恩(Conan O’Brien),称其为“美国喜剧之王”。 * 对他意义重大的音乐家:乌拉圭唱作人豪尔赫·德雷克斯勒(Jorge Drexler),赞赏其歌词充满人文主义的奇迹感,能将科学原理与爱情、政治等主题巧妙融合。
原文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本文深入剖析了德克萨斯州民主党国会女议员贾丝明·克罗克特(Jasmine Crockett)的政治风格及其在党内的处境。文章认为,克罗克特代表了民主党内一种新兴的、模仿特朗普式粗暴和对抗风格的政治路线。这种风格为她赢得了大量基层选民和网络粉丝,但也让她在党内建制派中备受争议,并最终限制了她在国会内的权力晋升。
克罗克特以其在听证会上的尖锐言辞和社交媒体上的“回击”(clapbacks)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她用“漂白金发、劣质身材、男性化身体”(bleach-blond, bad-built, butch body)来回击共和党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的言论。她认为,在特朗普时代,民主党人需要更凶猛的斗士来对抗共和党。这种策略使她成为MSNBC观众眼中的明星和党内顶级的筹款人。
然而,文章通过她竞选众议院监督委员会民主党领袖失败的经历,揭示了这种风格的局限性。尽管克罗克特认为自己是最佳人选,但她在党内领导层的投票中仅获6票,排名垫底。最终胜出的是被认为更善于建立共识的罗伯特·加西亚。许多同事私下认为她“纪律涣散”、“像一门松动的大炮”,其言论(如称呼使用轮椅的德州州长为“风火轮州长”)可能会疏远温和派选民。
文章指出,克罗克特现象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民主党是否应该采纳这种对抗性策略来激发选民热情?支持者认为这是必要的,而批评者(如民主党资深策略师詹姆斯·卡维尔)则担心这无助于赢得选举。克罗克特的支持者多为党外的普通选民,他们在集会上高呼“克罗克特当总统”,但她在国会内的同事们却用选票拒绝了她的领导。文章最后暗示,克罗克特的道路反映了民主党在如何应对当前政治环境方面的深刻分歧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