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TechNode | 动点科技修改

创办于 2012 年,是国际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TechNode | 动点科技的 RSS 预览

FF启动Crypto飞轮分拆上市

2025-09-13 15:42:52

北京时间2025年9月13日,共享智能电动出行生态公司Faraday Future宣布,根据整体的战略规划,公司正在积极筹划将其Crypto&C10及加密相关资产和业务独立拆分并推动公开上市。公司将在即将到来的919发布会上正式披露详细信息。

此次分拆上市计划将打造两个独立上市体系——FFAI以及旗下专注于Crypto飞轮的新公司——两者既独立运作,又可形成战略协同赋能。这一拆分计划将成为公司战略的新支点,有望为FF及其股东带来显著的增量价值。

C&C10公司将由“三驾马车”核心业务驱动,其中包括C10 Treasury,目标是更快实现其Web3战略愿景,释放最大潜力。正如公司在816发布会上所提出的战略方向,此举将进一步推进构建“独立运转、双向赋能”的Web2+Web3双引擎循环增长体系,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微软计划加码算力集群,助力自研大模型与OpenAI等对手展开竞争

2025-09-13 15:35:26

微软计划扩大用于训练自家人工智能(AI)模型的算力基础设施,希望能与OpenAI、Anthropic等对手一较高下。

微软消费者AI业务负责人Mustafa Suleyman周四在全员大会上表示,公司将对自有算力集群进行“重大投资”,用于模型训练。

与会者透露,Suleyman告诉员工称,对微软这样体量的公司而言,具备AI“自给自足”的能力至关重要。除了打造自研模型之外,微软也将深化与OpenAI的合作,并与其他AI模型开发公司合作。

这家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目前主要依赖OpenAI旗下的ChatGPT为其产品提供AI赋能。不过,随着双方各自推出竞争产品并寻求扩大合作伙伴,紧张迹象时有显现。DeepMind联合创始人Suleyman去年加入微软,负责自研模型并打造面向消费者的AI业务。

英伟达正收缩云计算业务

2025-09-13 15:30:38

周五,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英伟达正逐步缩减其初兴的云计算业务,据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已减少吸引企业客户使用其DGX Cloud服务的努力,并计划主要将该服务用于自身,包括为公司内部研究人员提供支持。

这一战略调整表明英伟达在云服务领域遭遇有限需求。英伟达此前承诺花费130亿美元从大型云服务商租回自家AI芯片,并计划通过转租业务实现1500亿美元营收目标。

英伟达云业务的收缩可能反映出其定价策略面临市场阻力。据协助多家公司谈判云业务的人士称,AI开发者对DGX Cloud服务器的高价存在抵触,其价格通常高于传统云服务商。

来源:华尔街见闻

苹果公司AI高管Robby Walker将离职

2025-09-13 15:25:36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最资深的人工智能高管之一Robby Walker将离开公司。

Walker是少数几位直接向人工智能主管John Giannandrea汇报的高管之一。在今年早些时候之前,他一直负责Siri,直到这个语音助手的管理职责转移给软件主管Craig Federighi。Siri的一些承诺改进因公开推迟而成为苹果公司的一大挫折。

在卸任Siri职务后,Walker成为负责开发新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搜索系统的核心高管之一,该系统旨在与Perplexity和ChatGPT竞争,计划于明年推出。

他目前是负责苹果的Answers、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团队的高级主管。据知情人士透露,Walker计划于下月离开苹果。

亚马逊AWS首席执行官:我们正打造人工智能的基础构建模块

2025-09-13 15:21:24

在云计算领域的竞争中,亚马逊旗下的 AWS(亚马逊云科技)仍是主导者,但增速放缓导致部分投资者持观望态度。

“我们目前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这项技术蕴含着巨大潜力,” 亚马逊云科技首席执行官马特・加曼(Matt Garman)在雅虎财经《Opening Bid》节目中表示。
加曼补充称,AWS 仍在 “打造基础构建模块的早期阶段,我们认为初创企业、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及智能主体工作流(agentic workflows)时,都会迫切需要这些模块”。

来源:新浪财经

印尼呼吁社交及互联网平台免费提供AI内容检测功能

2025-09-12 16:54:43

印尼通信与数字化副部长Nezar Patria近日在雅加达的一场公开活动中表示,随着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的快速扩散,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需要提供AI生成内容检测功能,以帮助公众识别虚假信息、防范风险。他强调,这类工具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并成为平台标配。

近几年,deepfake已经从小范围实验逐步走向大众应用。根据Sensity AI的统计,过去五年间相关内容增长了550%。Nezar指出,真实数量可能更高,因为生成视频和照片的应用程序已经足够普及,用户几乎不需要门槛即可制作。他认为,像Meta和Google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拥有算力和算法优势,本可以在内容鉴别上发挥更大作用。

在监管层面,印尼目前已通过《电子信息与交易法》、《个人数据保护法》、《数字空间安全条例》等多项法规,政府也在准备针对AI的专项监管框架,要求技术应用必须符合“伦理、有意义、负责任”的原则。Nezar强调,创新不能脱离安全边界,数字空间需要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同维护。

事实上,印尼社会对deepfake的担忧正在上升。反虚假信息协会Mafindo透露,印尼在2023年首次发现deepfake案例,如今扩散速度明显加快。据介绍,这类内容更多被用于网络诈骗以及政治相关议题。相应的,Mafindo主席Septiaji Eko Nugroho表示,当前,在印尼流传的诈骗类虚假视频中,deepfake已占据绝大多数。

在此背景下,印尼政府正尝试通过监管、技术合作与社会组织的多方联动,寻找平衡点。一方面,AI的普及带来效率与创意的新空间;另一方面,deepfake等衍生风险已成为数字治理绕不开的议题。对于印尼而言,这既是技术应用的挑战,也将是检验其数字政策能否跟上时代步伐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