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18:39:33
新加坡企业在人工智能(AI)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方面的投入正在快速攀升,但在落地能力、组织准备度与未来风险管理上仍存在明显差距。
来自Kyndryl与Dell Technologies近期发布的调研显示,尽管新加坡本地企业在采用速度与战略重视程度上位居区域前列,但在基础设施、数据、人才与整合层面的挑战,正在限制AI从试验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步伐。
Kyndryl在报告中指出,新加坡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将AI投入提高了33%,但只有24%认为自己已“完全准备好”应对未来技术与安全风险,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1%。
与此同时,本地53%的AI项目仍停留在试点阶段;58%的受访者难以跟上技术演进节奏;68%认为当前IT基础设施尚不足以管理未来风险。尽管全球54%的组织已看到AI带来的正向回报,但在新加坡,ROI压力仍在加大,领导层被要求提供更快、更实质性的成果。
Dell Technologies的调研则显示,本地企业的AI/GenAI采用率高于区域平均水平。52%的企业处于AI和GenAI的早中期部署阶段,高于亚太及日本地区(47%);已有27%的企业进入实际部署阶段,15%在GenAI工具的使用上达到较成熟水平;另有21%虽已设立战略负责人,但尚未明确具体的AI/GenAI应用场景。尽管采用率领先,95%的企业在整合AI时遇到不同程度的挑战,44%认为难以跟上技术变化,47%对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走向缺乏确定性。
两份报告均表示,人才与技能缺口是新加坡AI落地的核心瓶颈之一。只有26%的本地企业认为员工具备足够的技术技能来抓住AI机遇;而在Dell的调查中,99%的企业认同需要强化与AI相关的能力建设,约三分之一企业将“选择合适的技术合作伙伴”视为主要困难。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批判性思维(52%)、创造力(46%)以及业务流程理解(44%),被认为是最关键但同时也是最短缺的技能组合。
在基础设施与数据治理方面,难点同样突出。全球层面,仍有70%的CEO称,他们当前的云架构更多是“意外形成,而非设计所得”;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正在重新规划其云与数据策略。Kyndryl的结果显示,新加坡企业在数据主权与跨境数据风险上所面临的压力不断上升,而Dell的调查则指出,本地有97%的企业在AI数据准备方面遇到障碍,其中涉及数据隐私与安全(41%)、敏感数据处理(37%)、基础设施整合(36%)以及内部专业知识不足等实际问题。
ROI方面,新加坡企业明显更谨慎。Dell的调查显示,本地企业对AI的平均ROI预期为26.9%,低于区域33.3%的平均水平,同时也落后于印度(38.4%)和东南亚(37.3%)市场。42%的受访企业对AI在短期内的实际价值持保留态度。与此同时,AI的能源消耗、环境影响以及数据中心能效要求也被纳入各企业的基础设施策略:93%的受访企业担忧AI对环境的影响,97%正在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节能硬件、功耗管理、算法优化以及散热技术的升级。
综合来看,新加坡企业在AI上形成了“采用率领先、战略重视度高,但整合复杂度与准备不足并存”的特征。随着AI投入持续上升,各类型难题也在快速显现:组织内部的技术债、数据主权风险、技能不足,以及跨团队协作与流程创新能力的缺乏,都在延长AI从试验走向规模化落地的周期。
展望未来,两份报告均认为,新加坡企业在人才建设、基础技术架构和跨部门协同体系上的调整,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AI应用的推进速度与落地效果。对于多数组织而言,真正的挑战不再是“是否采用AI”,而是在快速变化的技术与监管环境中找到明确的前进路径,并在速度、风险与回报之间做出平衡,从而决定其在区域竞争格局中的位置。
2025-11-19 18:03:22
现在轮到谷歌数到3了。
今天凌晨,谷歌正式公布了Gemini 3系列模型,并率先上线Gemini 3 Pro预览版。按照介绍,开发者现可以在Google AI Studio直接调用API,Gemini应用已同步切换到新模型,企业与开发平台侧的更新则也已经纳入近期计划。
对外而言,这次发布看似沿袭了大模型迭代的惯常节奏,但从谷歌的表述方式到模型本身呈现出来的能力,都暗示着一个趋势:Gemini 3不再只是参数与跑分的跃迁,而是在尝试重新定义“模型在系统中的位置”。
Gemini 3 Pro被谷歌归纳为三个核心变化:推理强度提升、事实一致性增强、多模态能力从设计之初就内置而非附加。这意味着模型在对话中处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不再需要分阶段切换,而是以统一的方式理解信息结构。
官方给出的示例依旧贴近日常场景:把家里几种语言混写的手写菜谱拍照丢给它,它能整理成一本统一格式的家庭菜谱;把一串长视频讲座交给它,它会把关键知识点拆成交互式卡片,甚至生成简单的可视化工具来辅助记忆。在Gemini应用中,Canvas工作区能够支持更完整的“小项目”;在Gemini Labs里,它也能根据你的问题生成类似杂志排版的界面。
这些特性看上去像是一次体验层面的升级,但真正让Gemini 3 Pro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在各类评估中的表现出现了领先式的变化,而不仅是“略微更准一点”。
过去一年,模型在各类基准测试中的差距往往停留在小范围波动。现在,一些关键指标第一次被明显拉开。

最突出的表现落在高难度数学与复杂推理方向。Gemini 3 Pro在MathArena Apex中拿到23.4%的正确率,而上一代模型为0.5%、Claude为1.6%、GPT-5.1为1.0%——这是长期停滞区间第一次被大幅突破。
在跨领域推理考试中,这种差距继续扩大。例如在Humanity’s Last Exam中,Gemini 3 Pro的无工具得分达到37.5%,工具模式则提升至45.8%,高于上一代的21.6%和GPT-5.1的26.5%。在GPQA Diamond中,它也以91.9%领先于同类模型的83%—88%区间。
多模态方面的变化则更集中体现在“界面理解”能力上。谷歌首次在技术资料中单列屏幕截图理解,模型不仅能识别内容,还能把握界面结构、按钮层级与可操作区域。
在ScreenSpot-Pro中,Gemini 3 Pro达到72.7%,而GPT-5.1仅为3.5%,Claude为36.2%,上一代Gemini为11.4%。这里的差距不只是识别率问题,而是决定了Agent是在“凭感觉点击”,还是确实理解界面语境。
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Agent在操作电脑时是否能保持“情境意识”——能否基于界面判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对于任何期待AI“完成任务”的系统而言,这类能力远比单纯的图像识别更关键。
更广泛的表现也与谷歌想强调的方向一致:Gemini 3 Pro在多学科理解、视频推理和事实一致性上都拉开差距,并在工程类任务中显现出更高的稳定度。
例如在SimpleQA Verified中,Gemini 3 Pro达到72.1%,而同类模型普遍落在30%—35%区间;多语言综合能力的MMLU中,它拿下91.8%,略高于GPT-5.1的91.0%,并领先Claude的89.1%。
在工程类任务上,它不仅能处理更复杂的代码生成,还能在涉及实际环境的测试中稳定执行。例如在Terminal-Bench 2.0中,Gemini 3 Pro达到54.2%,而Claude为42.8%,GPT-5.1为47.6%;在长链路任务Vending-Bench 2中,它的收益为5478美元,而其他模型普遍在1500—3800美元之间。
不过,Gemini 3真正有意义的部分,不在于单项能力的提升,而是谷歌围绕它构建的系统形态。伴随此次更新推出的Antigravity,是一个以Agent为核心的开发环境。它并不是“补齐代码空缺”的工具,而是让模型能够直接参与开发流程:理解需求、拆分任务、生成代码、运行测试、检查界面效果,再回到代码层面调整。
于此,谷歌通过把不同模型组合使用,让Agent在编辑器、终端与浏览器之间自由切换,从而承接一段完整的执行链。对于结构不算复杂的项目,它已经能承担起实际工作。
面向普通用户的变化,则更集中体现在Gemini应用和Google搜索上。Gemini 3 Pro从第一天起就是默认模型,而应用内的“Gemini Agent”可以处理多步决策任务,例如归档邮件、安排行程或处理需要反复查找信息的事务。搜索端的AI Mode也开始呈现更动态的信息布局,包括结构化数据、图片、时间轴甚至交互组件。这些变化来自于Gemini 3对查询的拆分与重组,再由生成式界面组合展示,背后依赖的是更强的意图理解能力。
此外,谷歌在这一代模型中主动强调了一个方向:Gemini 3 Pro在回答时更少迎合用户,而更倾向于提供有信息密度的反馈。“降低迎合性”既对应今年的对话安全讨论,也说明谷歌正在尝试把“内容质量”变成产品特性,而不是语言风格。
基于上述这些,不难发现,Gemini 3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跑分领先多少”,而更多的是,它把能力重新组织成一个能坚持执行任务、能跨模态整合、能在真实环境中保持结构稳定的系统。对谷歌来说,这提出了一个与GPT系列不同的回答:AI不仅要强,更要稳;不仅要会生成,更要懂场景;不仅能理解界面,更要能在界面中持续行动。
当然,接下来,Gemini 3能够走多远,所依仗的远非这些看起来很漂亮的跑分和能力,而是在日常使用中,能有多少真正留得住的地方。
2025-11-19 14:49:17
保时捷已经认清了一个现实:电动汽车(EV)的市场普及速度远不及几年前预期。2022 年初,时任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曾预测,公司新车型销量中纯电动汽车型占比最高可达 80%。如今,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已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洁而务实的新战略:为消费者提供其所真正所需。
澳大利亚《Drive》杂志近期采访了保时捷澳大利亚公司 CEO 兼董事总经理丹尼尔·施莫林格(Daniel Schmollinger)。他透露,公司最新策略的核心在于兼顾不同用户群体,既满足渴望电动化转型的客户,也尊重仍钟情燃油车型的拥趸。施莫林格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自由选择权,取决于他们对电动化的接受程度,或是否仍钟爱传统内燃机车型。”
保时捷正加速开发一款基于奥迪 Q5 平台的全新燃油动力跨界 SUV,用以接替初代 Macan,该车型最初并未列入规划。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确认投产的继任车型将不再沿用“Macan”之名,并预计将采用奥迪多款车型已在使用的“高端燃油平台”(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 PPC)。
谈及内燃机布局,新款卡宴(Cayenne)与帕拉梅拉(Panamera)的 V8 发动机至少将延续至 2030 年代;下一代 718 Boxster 与 Cayman 将主要转向电动化,但其高性能版本仍将保留内燃动力系统,极有可能搭载源自 911 GTS 的混合动力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无论如何演变,718 车系的生命周期注定将先于 911 终结。楚芬豪森(Zuffenhausen)总部已多次明确表态:希望 911 这款标志性跑车,最终成为保时捷品牌历史上最后一款纯内燃机车型。
对于已准备转向电动化的用户,除第二代 Macan EV 和 Taycan 外,一款纯电动版卡宴将于本周晚些时候正式亮相。此外,内部代号为“K1”的全新三排座大型 SUV 未来将同时提供内燃机与纯电动两种版本,这一调整推翻了保时捷此前仅以纯电形式销售该豪华旗舰 SUV 的计划。
施莫林格强调,保时捷有能力动态调整产品矩阵以契合市场需求:“我们不做评判,无论你有什么想法,对我们来说都没问题,而且从生产角度而言,我们有能力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
然而,保时捷产品组合中一个明显的空白正逐渐显现:初代 Macan 将于 2026 年年中正式停产,而其继任者直到 2028 年才会面世。这一长达两年的空窗期恐将对销量造成严重冲击,毕竟,作为保时捷旗下两款 SUV 中尺寸较小却常年稳居销量榜首的车型,Macan 对整体交付量贡献巨大。事实上,其燃油版缺席的负面影响已在欧洲显现:受去年生效的全新网络安全法规限制,该车型已于 2024 年被迫提前退出欧洲市场。
得益于大众集团的强力支持,保时捷尚有足够底气修正此前对电动化浪潮的过度乐观预判。但更宏大的行业背景不容忽视:欧盟已坚定推行 2035 年起全面禁售新内燃机汽车的规定。这一强制政策正是众多传统车企激进押注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因之一。此外,日益严苛的欧盟碳排放法规迫使车企必须提升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以降低车队平均排放水平,从而规避高额罚款。
归根结底,全球汽车制造商正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电动汽车在盈利能力与市场受欢迎程度上仍远逊于燃油车;另一方面,从监管合规角度出发,电动汽车又是必需品。
2025-11-19 14:40:33
据悉,马来西亚餐厅软件平台FeedMe宣布获得500万美元融资,由Integra Partners领投,Cento Ventures参投。
FeedMe表示,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进入泰国市场、扩充工程团队以强化AI相关能力,并推出面向商家的支付与信贷类金融服务。
作为创业背景,FeedMe称,目前东南亚餐饮行业仍普遍依赖分散的工具,导致数据割裂、运营效率下降,叠加人工成本上涨与高失败率,行业对自动化、库存优化与数据化运营的需求进一步增强。
于此,FeedMe的系统以餐饮场景为切入点,将POS、外卖整合、电子发票、扫码点单、排队管理、支付、财务管理、厨房看板、人力系统、库存管理、AI运营工具与CRM等整合在同一平台,实现前后端的一体化运营体验。
目前,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企业已服务东南亚超过11000家商户,收入自2021年以来增长逾十倍,包括ZUS Coffee、Christine’s Bakery、Salad Atelier、Hock Kee Kopitiam等连锁品牌均为其客户。
投资方表示,看好FeedMe在餐饮数字化领域的产品节奏与区域连锁客户基础,认为其有望在东南亚建立餐饮业“统一操作系统”式的产品范式。
2025-11-19 11:17:29
据悉,谷歌宣布推出Gemini 3系列模型,并率先上线Gemini 3 Pro预览版。官方称,Gemini 3 Pro在多模态理解、推理能力与代码生成性能方面较上一代模型显著提升。
根据谷歌公布的信息,Gemini 3 Pro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包括在LMArena得分1501 Elo,在Humanity’s Last Exam与GPQA Diamond测试中取得更高推理成绩,并在MathArena Apex、MMMU-Pro、Video-MMMU等评测中刷新此前成绩。Gemini 3 Deep Think模式将进一步增强复杂问题求解能力,目前仍处于安全评估阶段,将在未来数周向Google AI Ultra订阅用户开放。
在开发者领域,Gemini 3在WebDev Arena、SWE-bench Verified和Terminal-Bench 2.0等测试中表现优于上一代,并可执行更复杂的任务规划。谷歌表示,后续将继续推出Gemini 3系列的更多版本。
谷歌称,Gemini 3已经过多项安全评估,增强了对提示注入、误导性指令和滥用风险的防护能力。
在使用层面,据悉,Gemini 3自今日起将陆续面向不同用户推出,包括Gemini应用用户及Google AI Pro、Ultra订阅用户在搜索AI模式中的使用范围,开发者可在Gemini API、Google AI Studio、Gemini CLI及Google Antigravity平台中调用,企业用户可在Vertex AI和Gemini Enterprise中接入。
2025-11-19 11:01:44
据悉,Cloudflare日前发生的大规模服务中断已全面恢复。此前,该故障曾导致包括X、ChatGPT、Canva等在内的多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一度无法访问。
公司表示,事故由一份用于应对潜在安全威胁的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异常膨胀所致,该文件体积过大,导致负责处理流量的软件系统崩溃。Cloudflare称已部署修复措施并展开调查,但部分用户可能仍在陆续恢复过程中。公司同时强调,没有证据显示此次故障与攻击或恶意活动有关。
根据故障跟踪平台Downdetector的数据,用户提交的相关报告峰值超过1.1万条,随后逐步回落至约2800条。Cloudflare称,当天UTC时间11:20开始,其某项服务遭遇“异常流量激增”,导致部分流量出现错误。
报道指出,Cloudflare的网络承载了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互联网流量,因此此次故障影响范围较为广泛。
另据此前报道,上月亚马逊AWS也发生过大范围故障,导致Snapchat、Reddit等多个网站和应用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