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13:34:00
也谈钱 2025-01-20 13:34 德国
齐欣的伙伴给我分享了一个数据,通过我的文章链接投保的读者们,2024 年总共理赔了 182 万:
重疾险平均每次赔付 80 万
医疗险平均每次赔付 1 万
意外险平均每次赔付 3 千
每次看到这些数据,我心里总是先咯噔一下。唉,如果可以真不想大家用上,数字背后所代表的伙伴、家庭,此刻会是怎样的感受。但随后又有点欣慰,一位读者也在公众号后台给我分享了 ta 的经历,印象最深的一个瞬间——
确诊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我有保险,我有保险!」
去年我自己也理赔过两次,一次租车开锁,一次家人住院。有点能理解这种感觉,想到有理赔补偿,想到能把经历分享给大家,感觉就没那么糟了。
对了,突然想起一句话,「快乐分享出来,会变成两份快乐。痛苦讲述出来,会变成二分之一」。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快乐分享是加倍、痛苦就不是,现在想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
也说说数据里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对比吧。不只是我这里,整个平台的理赔数据也是如此 👇 医疗险(包括门诊险)占了理赔件数的六成,重疾险只有 1.34%。但重疾险占了理赔金额的六成
医疗险保额高,但实报实销,扣除医保后的实际赔付很少用到这么多。2018 年我给家人投保时不知道该选多少保额,咨询了一位院长前辈,得到的回答是「大病也很少超过 50 万,再往上也不是钱的问题了」,再加上医保会报销大部分,医疗险基本不会遇到保额不够的情况。
所以投保医疗险保额不是最关键的,更重要的是赔付细节,有没有针对 DRG 的优化(比如外购药)、续保条款如何、有没有器材目录限制等等。
重疾险正好相反,各家保司的赔付标准几乎一样,都以《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为基础。最新版本是 2020 年,里面的 28 种重疾已经覆盖了 95% 以上的赔付率。加上重疾险是确诊即赔,和实际开销无关,选择重疾险的关键就是保费和保额。
这个区别大伙在选择医疗险和重疾险时可以留意下。
……
最后是这个月的清单更新,变化不大,更新了达尔文 11 号(原来的达尔文 10 号超越版依然在售)。
11 号对比于 10 号的变化:
「住院津贴保险金」从可选改为标配(如果 60 周岁前未确诊重疾,60 岁以后因意外、疾病住院,都可以每天领取 0.1% 基本保额的住院津贴,上限为基本保额);
重症赔付之后,中轻症赔付不分组、也没有时间间隔了;
同保障下保费便宜了一点点,1% 左右;
从性价比来讲,达尔文 11 号提升了一点点。但住院津贴保险金从可选责任改成基础责任,所以基础保障贵了大约 2%。不想投保这个选项可以继续考虑老版。
我比较喜欢的、给不同群体的配置顺序,供大家参考:
给自己:医疗险 → 重疾险 → 定期寿险 → 意外险。
给父母:医疗险 → 意外险(→ 定期寿险)。父母一般不需要投保定期寿险,如果依然在偿还贷款等负债,可以酌情考虑。年龄超过 50 岁,配置重疾险通常就不太划算了。
给孩子:医疗险 → 意外险 → 重疾险。
补充:有特殊要求的小伙伴,可以在文章里的任意小程序链接戳进去,预约顾问老师。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的,包括但不限于,有既往症、筛选可以投保的保险,看好一些我这里没推荐的,想要一个完整投保方案,等等等,都可以问~
下面是具体说明。
医疗险的定位是医保的补充,用来补充医保覆盖不到的部分,比如更高额的医疗开支和更好的治疗手段。
挑选时建议大家优先注意这几个要素:是否有针对 DRG 的优化、外购药、保证多少年续保,先确定保障足够然后才是考虑免赔额和具体保费。我比较看好这几个 👇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医疗险可以保证医疗开支,让我们有钱治病。但罹患重疾治疗期间我们很可能无法继续工作,收入会因此中断,但生活开支像住房、餐饮却还要维持。重疾险的典型场景就是补偿中断的家庭收入,主要保障收入风险,而不是开支风险,这是重疾险和医疗险最大的区别。
有的小伙伴会问,那孩子没有工作收入,没有收入风险,还需要投保重疾险吗?实际上买给孩子的重疾险保障的是家长的工作收入,因为孩子如果生病需要照顾还是会影响家长的工作能力。
重疾险是罹患重疾直接赔付,所以挑选重疾险主要看保险的保额和保费,保障尽量高、保费尽量低。我比较看好这几个 👇
以达尔文 11 号为例,重疾的一般配置思路,供大伙参考:
身故责任,我不会选,差价补定期寿险更实在;
缴费期限,选最长的,减少现金流压力;
建议选上住院津贴保险金,60 岁前未发生重疾,60 岁后住院可领取住院津贴,提高保额的可得性;
女生用户可以选上妊娠期重大疾病关爱金,只加价了 10 多块;
有预算可以考虑选上 60 岁前额外赔付,正是重疾险发挥收入补偿作用最重要的年龄段;
癌症二次赔付,有条件可以选,毕竟成年男生 50%、女生 80% 以上的重疾都是癌症;
心血管二次,可选。这个不算普遍适用,但很适合高强度工作的伙伴们(仅限于单次重疾)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定期寿险保障的风险和重疾险一样,也是保障收入风险。
典型场景,比如一个家庭有孩子、有房贷,如果一方意外离世,家庭收入会因此少了一大半,很难再维持正常家庭生活。再或者我们年轻人意外离世,那父母的养老应该怎么办?定期寿险解决的就是这个担忧。
定期寿险也属于一次性给付,同样重点关注保额和保费,通常保到退休年龄就够了。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虽然意外险名义是赔付意外身故和伤残,但用上意外险的场景却更多是这两个:
意外医疗,意外险通常有 2 万左右的意外医疗报销额度,刚好补充医疗险 1 万以下的免赔额;
用来取代飞机、火车出行的单次旅行意外险,性价比明显更高。
我个人会优先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意外险,尤其是给孩子和老人。
每次都要重复一下:看重身故责任的小伙伴建议优先考虑定寿而不是意外险,统计数据来看意外身故大约只占身故的 20%,反而是定寿性价比更高。意外险更重要的关注点在于意外医疗、伤残赔付以及代替旅行中的交通意外。
相关讨论(虽然里面提到的产品大多下架,但思路依然适用):
……
以上就是这个月的清单梳理了,希望对大伙有帮助。
最后几个例行提醒:
投保前一定要认真看健康告知,如实填写;
需要理赔时可以回来找这篇文章,这里也有保单管理和协助理赔支持,可以收藏下,以备不时之需;
每次文章下面都会有小伙伴留言问身体有恙,不符合投保条件怎么办。7 月的那一期我有给大家分享完整的思路,希望能帮到大伙。
有不懂或者比较私人的问题,可以在投保页面里点「预约顾问」,各种问题都可以问,不限于某一款保险,健康告知的问题也可以问。齐欣的顾问小伙伴们都非常靠谱,可以给大家详细解答(预约完记得接陌生号码电话哈)。我给大伙研究保险时的很多对比资料和保费数据也是齐欣小伙伴帮忙提供的,一起谢谢他们 🙏
祝好~
【广告】以上内容包含返佣链接,大家通过这个链接投保我会分到一点收入
2025-01-17 13:31:00
原创 也谈钱 2025-01-17 13:31 德国
再聊聊资产配置,最近经常被大伙问到「不知道从哪下手」。
这里我会分享一些自己的配置,但还请大家重思路、轻结论,里面的具体选择和比例未必适合每个人,切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像上周一位伙伴留言说的,每个人都可以分享「我」的投资,却不容易回答「你」该买什么?
如果觉得资产配置不知道从哪下手,可以先试着一次只考虑一个层次,简化问题。我会分成这三层 👇
「按用途划分」放在最底层,也就是第一层。不用把「资产配置」当成太专业的金融术语,把自己的钱数清楚、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把对应的钱安置好,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初步的配置。理财先是理生活。
很多家庭不投资,但生活也很幸福。统计来看,社会财富约七成来自“人生钱”,来自“钱生钱”只有三成,我自己攒下的财务自由本金,刚好也大致符合这个分布。
所以,先把自己劳动赚到的钱数清楚,不比追求投资收益重要嘛。更何况很多投资最后还亏了…
所以考虑资产配置,我会先把当下能想到的、未来会用钱的用途划分出来 👇
活钱/备用金:应对意外开销、足够家庭无收入生活 3~6 个月。或者升级版,财务自由计划的备用金,经验公式是至少够 3 年家庭开销,以渡过熊市。
家人的专款专用:像我自己计划的回国路费、也太托管在我这的皮肤管理预算等等,我会专门设置子账户放好 👇 这个问题我是吃过亏的,如果不预留出来,这笔钱真的会因为各种理由消失不见
买房首付:像买房这样的大额专门开销也要留出来,和前面专款专用的“小钱”区分开。
这些分清楚了,最后才是用来投资的财务自由本金、个人养老金等等。
对了,这里我没考虑房产。自住房我会看作一笔消费,关注的不是房子的价值,而是月供这样的每月现金流,所以没考虑在资产配置里面。
按照用途把钱划分开,才更容易看清哪些钱不适合投资——短期(3~5 年)就要用、或者不能接受亏损的钱,都不适合用来投资。投资的风险在于,即便我们选对投资、即便我们持有够 5 年,到期后依然可能是亏钱的!
这是我自己评估的 👇 仅代表我的想法哈,大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
这一层次,我先把不适合投资的钱安置清楚:
活期存款/货币基金:1 年内就要用的、或者不能接受亏损的钱。
定期存款:超过 1 年且不能接受亏损的。
债券基金/固收+,适合 1 年以上、且能接受一定幅度亏损的(一般 5% 以内)。 虽然也会亏,但和投资不同点在于,“死扛”回本的时间大致可预期(一般半年)、就算最终亏了也不会幅度很大。不过这也有个前提,需要靠谱的主理人。债券基金整体是稳的,但个别产品暴雷也有过 10% 的亏损。说两个我自己的选择:有知有行的「稳钱」,兴全的「优选稳健六个月持有期 FOF」,谨供大家参考。
储蓄险:适合持有期限非常长,一般 10 年以上,且不愿接受亏损的钱。而且它的安全性也很适合放大资金或者资产隔离。
这样不适合投资的钱就大体安置清楚了 👇
这部分大伙也可以结合之前分享过的这篇 50 万,应该咋配置来看。
先把钱按用途划分好,第二步我会考虑地域分散。 每个用途的钱单独考虑地域分散。
之前一位伙伴的分享我觉得是个很好的例子。ta 有一笔长期投资是计划给孩子出国读书的,于是就配置了美股。考虑地域分散时,可以更侧重这笔钱未来要使用的地方,锚定当地的财富锚。
地域分散影响最大的,还是长期投资,也就是「适合投资的钱」。上周刚分享过一个规划思路 👉 该配多少海外投资 供大家参考。这里先用 70% 国内资产,30% 海外资产来举例:
然后就可以推进到下一层「具体投资」了。
划分好每个用途的钱,每笔钱对应的地域分散,最后考虑具体的投资选择。
有的小伙伴觉得资产配置无从下手,可能也是这三个层次的顺序没有理清楚。如果没有前面两个步骤,上来就是多少 A 股、美股,多少债券,可能就会无所适从。
具体的投资选择之前有分享过一次,这次我按照先地域、再投资的顺序重新整理了一下 👇 当时很多小伙伴问的怎么考虑国内投资和海外投资的比例,现在我有相对稳定的思考框架了,可以看前面上一节的链接。同时也增加了一个 A 股的资产类别,可转债,但这个比较复杂,我还没想好怎么写…
所以这次就不展开说具体投资了,大家可以继续参考之前这篇,以后有机会再单独聊~
这里分享两个我觉得比较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原则吧,也是吃过亏才想明白。
1、持有多种不同类别的资产,降低单一风险对自己的影响,这很重要。
就拿股债配置来说,在牛市里债的收益不如股,那为啥还要买债?因为风险发生时,股债配置结合再平衡,回血速度会比没有债快!👇 亏过钱会更理解 ta 的价值
有了股债配置,一方面跌幅更小、心态更稳,另一方面也是有了无限子弹,永远可以通过再平衡加仓(反过来,上涨时如果心慌也可以通过再平衡来减仓)
除了股债配置,也可以是股、房、黄金的配置,甚至不同投资风格的配置。
这其实也是痛苦最小化 vs 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很多时候痛苦最小化更接近幸福。
2、但也要兼顾自己的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
能理解的资产类别越多、越分散,风险收益比往往也越好,但需要的时间也更多,而且这里也不容易分辨哪些是有效努力、哪些是无效努力。
所以资产配置没有标准答案、也会随时间变化,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适合的选择都不一样。我现在有两个实证记录,财务自由和十年之约,代表的也是同样投资理念(长期持有、均衡分散)的不同选择:
财务自由:本金更多,时间更多,可以追求更精细、分散的配置;
十年之约:本金较少、时间较少,把部分决策委托他人代劳(自己就能更专注于主动收入)
而且大家如果看久了我的内容,应该也会注意到,它们都不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而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先有个很简陋的想法,中间可能还会有几次推倒重来,不断意识到不足、更新投资理念,再回来优化自己的资产配置,慢慢变化成现在这个样子。
资产配置很难有一个最优解,但有往往比没有好。
以上是我目前的资产配置思路,分享出来谨供大家参考。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
PS:上一张题图好多小伙伴说喜欢,今天再选一张同系列的~
2025-01-14 13:30:00
原创 也谈钱 2025-01-14 13:30 德国
整理一下去年读的书里比较有启发的,供找书的伙伴们参考。我划分了几个领域:
健康生活;
幸福开心;
投资理财;
政治历史;
《超越百岁》
如果要选 2024 年度好书,我会选这本。关于健康生活目前我读到最严谨、最体系的一本书。
读完我又有动力增加二区运动了,有氧适能也到了 55 的新高 👇
想改善健康,有数据和凭感觉会差很多。去年回国我回家吃了几天饭,后来我妈的胆固醇指标就又有明显下降 😂 经验:要么亲自记录,要么有个喜欢记录的朋友~
喜欢这本书的伙伴们也可以一起读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掌控:重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一个管健康饮食,一个管运动。
《无伤跑法》
大部分运动我们在开始前都会用心学习,甚至找教练入门。但跑步是个例外,我们觉得自己生来就会跑,这还用学?然后跑步受伤,都怪「跑步伤膝盖」。
我的分享: 从前一跑步就伤膝盖的我,跑步第 4 年了
《时间贫困》
读完《时间贫困》我不再追求更多自由的时间了。虽然时间富裕比金钱富裕更让人幸福,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可支配时间太多也会让人不幸,怎么渡过自由时间比有多少时间更重要。
这本书始于作者压力太大想要辞职,因此开始一系列关于时间和幸福的探索。能感受到作者真的很用心地、用这些的知识和研究,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的分享:今年好书有点多
《人生十二法则》
如果最近情绪不好,尤其是有起床气的时候,先让起床变规律、起床以后立刻吃点东西就会好很多。答案可能比我们想得更简单:
我有许多焦虑的来访者在按时睡觉和吃早餐之后都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贪婪的多巴胺》、《成瘾》
你想要的,不一定是你喜欢的。
放弃追求「快乐」最大化,主动克制,更容易幸福。
我的分享: 戒手机、戒网文、戒动漫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
这本书虽然没读完,但书中的理念带走了——压力只要没有达到创伤的程度,是否有害其实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越是相信压力有害健康,ta 就越会成为一种自证语言。
压力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儿的在意程度,想要无压力除非不在意,哪怕能做到也失去了生活原本的意义。
《冲突的勇气》
和《自控力》的理念异曲同工,在意才会有冲突。所以不要试图躲避冲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化解自己的情绪。
Just Keep Buying / 持续买入
因为这本书,我更愿意做资产配置,更愿意持有现金了。它们也许不能让投资收益更高,但一定能让投资更加反脆弱。这本书现在也有简体版了,书名《持续买入》。
喜欢这本书还因为作者既讲投资理财,也讲怎么过好生活。我的分享:不要购买体验,而是追求满足感。
《适时退出》
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就很难结束,哪怕在外人看来很不明智的选择。在开始以前就想好退出策略,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厌恶的影响。我的分享:提前做好退出策略
《寻找鱼多的池塘》
这本书我今年读了两遍:
实践可转债以前,「这本书的数据好枯燥,我不太用得上」
投资可转债以后,「这里的数据和方法值千金!」
开始读政治、历史题材,这是我去年的一个变化,想更理解世界过去和现在发生的变化。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
不过我依然觉得,更理解世界 ≠ 以此指导投资。有长辈曾经教育我,在中国投资要多看政治。但我就暗自嘀咕「你这么懂政治还亏那么多,我起码这些年还是正收益。可能我没你想得那么不懂政治,但你是真不懂经济和人性 」
《大幻想》《智人之上》
它们都帮我对现实世界有了更多理解,看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置身事内》
今年又读了一遍,重读的原因:想再看看一个想法/改变从提出,到落实,中间需要多少时间和人力。如果不能直接参与改变,至少先让自己理解其中的时间尺度,更多一点耐心。
《向心城市》
想象一下,如果大城市的上班距离和上班时间比小城市都要短了,会怎样?很高兴,是吗?不,这种现象很快就会消失,因为,就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大城市,除非大城市的优势消失了。
这是一本讲城市规划的书,但里面的很多数据、视角能帮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身边的变化。作者是坚定的大城市拥护者,但这本书更让我坚定了在低线城市生活的想法。
因为一线城市人口聚集,必然能提供好于低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如果一线的生活品质还同时好于二三线,长期就会吸引来足够多的人口,通过拥挤、通勤等变化,重新回到平衡状态,所以低线城市的生活感受常会好于一线城市。是我没想过的视角。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
2025-01-08 13:30:00
原创 也谈钱 2025-01-08 13:30 德国
自从重新考虑海外资产配置,这几个问题从来没断过:
美股估值这么高,现在入有没有风险?
能买美股为啥还买 A 股?
资产配置的合理比例是什么?
时间过了两年,我慢慢有个比较稳定的思路了,分享出来供大家讨论交流~
考虑海外投资大体有三种思路:
1、降低投资波动,改善风险收益比。以我们国家社保基金为例,社保基金的入水口、出水口都在国内,却持续配置了 10% 左右的海外投资 👇
2、追求更高的收益、更舒服的体验,最近几年很多观点认为海外投资收益高、糟心少。
3、按 GDP/市值分散,以保持和增长购买力为目标。
我的思路是以第 3 个为基础的,也最符合财务自由这个目标。如果投资是为了保持和增长购买力,配置海外投资就是把这个「购买力」从当地扩展到了全球。
……
所以第一步,我先找了全球 GDP 占比数据
我选择的市场覆盖了全球大约七成的 GDP,但没考虑新兴市场,也没有加拿大和澳洲,出于几个想法:
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新兴市场了;
博格在《共同基金常识》中写到,基金的长期收益 ≈ 股息率 + 利润增长率 + 估值变化。而我发现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利润增长率其实并不高,估值却和美股相似,加上规模也小,就排除了其他新兴市场;
排除加拿大和澳洲,主要是他俩投起来没那么方便,占比也不大,就放弃了。
这样我就得到了一个基于 GDP 加权的基础配比。
……
但斯文森在《不落俗套的成功》中也建议我们,在投资时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偏好。所以我又基于自己在意的方面做了加减分 👇
对计划长期生活的地方,可以保留更多购买力,比如多配置大约五年的家庭开支 👇
基于一个市场是否成熟、投资体验,酌情加分、减分 👇
想到近来大 A 的口碑,可能有小伙伴会想扣更多分 😂 我是这么想的。虽然 A 股对投资者不算友好,但根据有知有行的大类资产报告,长期还是能跟上人均 GDP 的 👇
而且如果把国企、互联网头部企业单独拿出来,它们更在意投资者回报,所以我没有扣特别多。
市场不成熟有弊也有利。如果是个我们更了解的市场,有我们熟悉的投资工具、信任的主理人,不成熟的减分项,也可能变成超额收益的加分项 👇 就看不成熟的扣分,和超额收益的加分孰轻孰重了
这部分我算是比较乐观的,22 年找到了战略平庸这个理念,几个月前又开始尝试可转债,都有超额收益潜力。这部分留待 25 年检验,看看能否延续。
最后考虑当前估值和经济前景 👇
美股估值高是公认的,但增长也强劲,应该没太大争议。A 股现在我觉得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但港股很便宜。最近我把恒生高股息率指数、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中证中国海外互联网指数的成分股找了出来,一份财报一份财报地读,真有种「看行情愁眉不展,看财报喜笑颜开」的感觉。
最后,看各自总分占比 👇
我就得出了一个比较能说服自己的资产配置目标——海外投资的大体范围是 30~40%。
不是「正确」,不是「科学」,而是「能说服自己」,这可能和一些小伙伴想得不太一样。我觉得资产配置很难有个绝对科学、正确的标准答案,一千个人能得出一千种配置。
我的这个配置中,除了客观的 GDP 占比数字,也充满了我的主观偏见。所以这个结论也注定不适合每个人,但这个思路也许是有参考性的:
先基于客观世界确定一个数字基础,我这里用的是 GDP 占比;
然后思考哪些方面是自己主观在意的,基于这些方面打分,体现自己的偏好和判断;
最后得到一个结合客观事实和主观判断的结果。
说是资产配置,但更像是在量化我们对世界看法。
我突然在想,投资中很多焦虑、痛苦的瞬间,根本原因可能不是亏钱,而是我们的投资和对世界的看法出现了偏差,或者我们根本没想清楚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对我来说,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就是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未来规划和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尽可能看清自己的真实想法,知道何时应该修正,来获得舒服和自洽。
以上一点想法,不一定对,谨供大家参考。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
2025-01-06 13:30:00
原创 也谈钱 2025-01-06 13:30 德国
开年迎头暴击,继 9 月末大涨到 3600,上证又回到了 3200 点,大家感觉还好不 有没有小伙伴又开始后悔「如果当初卖了,现在就能……」
涨涨跌跌里,如果能做到,少看、不看行情会更开心。投资收益不是生活唯一的幸福感来源,更何况这几年提供的幸福感还是负的(主要是 A 股)。太关注投资收益,容易忽视生活里还有很多值得开心的地方。
如果做不到,这两年我有个视角变化,也很改善波动中的持有体验——与其每次涨跌中焦虑、涨跌后后悔,不如先把每次涨跌看作再平衡的机会。再平衡也能实现上涨部分卖出、下跌增加买入,却不需要我们人为判断方向。
大涨大跌中有了再平衡感受会好一些,这几个月也很像《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中的一段描述:
2003 年美股指数涨幅只有 1.3%,但因为中间市场两次大涨大跌,耶鲁基金在实时再平衡后收益达到了 8.8%。
通常持仓越分散,再平衡带来的改善越明显。反之如果一笔投资的仓位很重,再平衡的影响会小一些。
像在 9 月末 A 股大涨,再平衡的方向就是卖出 A 股,增加海外投资和现金。
现在上证回到 3200 点,再平衡的方向则是卖出海外投资,买回 A 股(我目前的计划是每个月海外投资仓位增加 0.5%,有时候会两两抵消)
想起来 9 月之前有小伙伴问 A 股是不是不适合做再平衡:
大 A 跌破 3000 进行再平衡,投入大 A 增加了;大A 跌破 2900 进行再平衡,投入大 A 增加了;大 A 跌破 2800 进行再平衡,投入大 A 增加了。大 A 是不不能参与再平衡啊。
但现在看来,A 股这种情况正合适呀。
而且我还发现,我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再平衡方向相反时,很多时候都事后证明再平衡是对的。
像极了《噪声》中的这个观察,为什么投资纪律非常重要——基于自己认知设立的规则,反而可以打败自己的判断,因为规则不容易受到噪声影响。
原本我觉得自己这一年的收益「还可以」,但不幸看了几篇别人的 24 年总结,无奈降级成了「马马虎虎」 。
24 年实证终于完成了本金目标,但距离「可持续的」「10% 年化收益」的目标还差不少。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会把「收益率」和「收益比开支」放在更明显的位置上 👇 来记录财务自由的长期可行性
收益比开支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收益」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的下方,但曙光已现。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长期跟踪财务自由的可行性。家庭开支曲线里,我没有算买房首付、一次性税费和部分硬装的钱。剩下大家能想到、想不到的,房贷月供、家具、家电、旅行、保险、医疗什么的,每一笔都算进去了。
……
最后例行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今天,已经走了 5、6、7 8 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预计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但后来发现钱不需要那么多,开销变少,本金变成了 20 倍),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2023 年,被市场教育,终于开始重视资产配置。不要收益最大化,要痛苦最小化;
2024 年,第一次,500 了;
2025 年,继续观察~
2024-12-27 13:30:00
原创 也谈钱 2024-12-27 13:30 德国
来填个坑,两个月前就和大伙说要聊《成瘾》这本书提倡的「戒断」,结果一直拖到现在。
书里有两句话特别打动我:
我要求那位(游戏成瘾的)患者一个月不要碰电子游戏,一个月的时间足以使大脑的多巴胺水平恢复平衡。
戒断成瘾物质能够重置大脑的奖赏回路,并使我们从简单的奖励中获得快乐。
因为一段经历,我一读到这个建议就觉得「肯定行!」
我收藏过一张图,如何快速调节 8 种负面情绪 👇
如果脑子总是停不下来,就把想法都写下来……如果感到焦虑可以去冥想……如果感到伤心就去运动……如果感觉生气可以听音乐……
最意外的建议是,懒,只要降低屏幕使用时间就好。
我自己刚好做过一次断网实验,一个周末不联网。后来真的,人勤快得不要不要得,也太让我帮忙干活我都老高兴了。真的实在太闲了,浑身使不完的劲。
我们不常意识到,互联网上的内容消费,我们支付的不仅是金钱,也是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
实践戒断以后很明显的变化——以前总觉得没时间,「等用空以后我就去」的事儿,变得容易有时间了。
而且真的「一个月足以」。甚至常常不用这么久,只要打断起初的几次下意识动作,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不会主动想到上瘾的事儿了。
……
作者曾经给一位大麻上瘾的女孩咨询,女孩很抗拒治疗。「我没上瘾!」,她坚持认为自己吸大麻是现实需求——每次我都是感觉焦虑、压力才会吸一点。
但作者还是想办法说服女孩尝试戒断一个月。
一个月后女孩特别兴奋地回来了:
“第二天我就吐了。真是疯了!我从来没有呕吐过。我有一种非常恶心的感觉。那时候我意识到我正在戒大麻,这激励我继续坚持下去。”
“为什么这能激励你?”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我真的上瘾了。”
有时候我们成瘾可能是不自知的。
“那之后的情况怎么样?你现在感觉如何?”
“好多了。哇,我的焦虑减轻了,效果相当明显。甚至连焦虑这个词都没有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们以为自己在用成瘾物质对抗焦虑、沮丧,但其实成瘾物质才是这些程序产生的根本原因。
这背后是我们大脑的享乐适应——我们获得的多巴胺越多,大脑事后调节抵抗多巴胺的活动就越多 👇 所以我们不会得到持久的快乐
但大脑抵抗多巴胺的活动越多,天平就越难向快乐一侧倾斜,我们就得需要越多多巴胺来维持同样的快乐。最后导致一个相反的结果:
长期大量摄入高多巴胺物质最终反而会导致多巴胺不足。
但幸运的是,就像作者前面说的,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成瘾一个月的戒断就足够恢复大脑的多巴胺平衡。
而且通常我们刷手机、消费互联网内容是为了对抗无聊。但急于消解无聊,可能带来更多问题:
无聊也是一个发现和创造的机会。它为新思想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没有它,我们就要无休止地对周围的刺激做出反应,从而无法产生真切的体会。
《倦怠社会》也提倡过「深度无聊」这个理念,认为无聊是创造力的来源。
……
那么,如何界定那些活动是可以考虑戒断的呢?作者书里提到成瘾的定义:
广义的“成瘾”是指,尽管对自己和/或他人有害,但仍然持续且强迫自己消费某种东西或做出某种行为(如赌博、游戏、性)……多巴胺的主要作用不是让人们在获得奖励后感到快乐,而是驱动人们产生获得奖励的动机。它促进了“想要”,而不是“喜欢”。
我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结合了《时间贫困》里的方法——快乐/意义四象限 👇
观察自己、找出那些事后其实并不觉得快乐、也不觉得有意义,却难停下的事儿。我列了几个自己的:
网文:最难停下,事后也很少开心或感觉有意义,头号目标。
独自看剧:我发现自己看剧、看动漫大部分时间不是有明确想看的剧,而是感觉无聊、漫无目的地打发时间。但如果是和家人一起看剧、共度时光,感觉会好很多。
小红书:一般前 5~10 分钟能刷到一些有意义的信息,后面被吸进去的时间性价比就很低了……
所以我就先从网文和动漫开始了——我以为会很难,但实际容易得多。
从那以后我就再没读过网文了,很快多巴胺水平重置,也再没想看过。看动漫中间倒是有段反复,也太回国我一个人在家,突然特别讨厌什么也不做的时间,补完了之前没看完的《尼尔:机械纪元》。等也太回来了,我自动就又切换回了不想看的状态 😂
感觉挺有意思的:
一旦意识到自己上瘾了,这个觉知本身就能带来改变,甚至那个时刻戒断就已经成功了。
来自现实生活的支持,也是戒断的一大动力。
这又是一本对现实生活有改变的书,也推荐给大伙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