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TMT | 钛媒体修改

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财经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TMT | 钛媒体的 RSS 预览

科股早知道:冰雪经济热度持续走高,相关预订已经开始“起量”

2025-10-29 07:38:47

必读要闻一:冰雪经济热度持续走高,相关预订已经开始“起量”

随着各地气温走低,2025-2026新雪季陆续开启,室内外滑雪场的热度猛增,“冰雪”热度持续走高。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多个室外滑雪地的机票和酒店的预订已经开始“起量”。进入10月后,各地的滑雪场、室内滑雪场门票预订量也增幅明显。

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已经从小众运动消费逐步迈向大众化消费,同时旅行+滑雪相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休闲娱乐和度假方式,成为了冬季旅游生活全新的体验。江海证券指出,冰雪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冰雪资源开发、装备生产,到中游冰雪服务与运营,再到下游的冰雪消费及衍生经济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上市公司中有不少企业分别在冰雪产业的上中下游中均有所布局。冰雪经济未来或将成为我国内需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产业链上中下游将迎来发展机遇。

必读要闻二:机构称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61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近日,量子精密测量企业国仪量子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兴泰资本。国仪量子成立于2016年,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专注于高端科学仪器研发与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增强型量子传感器、分析测试装备及行业解决方案。公司此前历经多轮融资,曾获高瓴创投、IDG资本、合肥产投集团等知名机构投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应用场景及市场布局。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6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6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根据IBM和中国信通院报告来看,量子计算目前还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预计未来5到10年有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量子安全在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中国在QKD量子安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量子测量产业当前则已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钛晨报】“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提及金融17次;中国移动董事长调整,中国联通原副总经理一审获刑12年;券商前首席炒黄金期货赚14亿?当事人否认

2025-10-29 07:20:00

【钛媒体综合】10月28日,备受各界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出炉。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金融时报》梳理,“十五五”规划建议17提到“金融”,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等要求。那么,本次建议在提及金融时具体内容有哪些?给“十五五”的金融工作指明了哪些方向?

建议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部分中强调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 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
  • 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
  • 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 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
  • 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丰富风险处置资源和手段,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保障金融稳健运行。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部分中提及,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推动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

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部分中提到,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乡村振兴投入力度不断增强。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部分中提到,落实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科技、环保政策。

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部分中提到,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能力,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部分中提到,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钛媒摘声:

黄金的牛市,要等到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带动实际利率上升时才会结束。长期来看,金价必然有规律性地回归,波动性也将下降,但我们判断未来三到五年,黄金仍存在一个高价窗口期。

——招金矿业执行总裁 段磊

无人配送车将成为整个AI领域里,第一个开始井喷式发展的赛道。2027年,国内加上海外市场,无人配送车的需求量将超过10万台。三年后,北上广等大城市都至少有几千台无人配送车运营,整个行业的总运营车辆将达到几十万台。

——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 余恩源

国内公司:

中通快递被约谈

10月28日消息,国家邮政局约谈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指出中通快递经营行为不规范,随意调整运营规则,存在服务质量不高、快递员合法权益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要求该公司严格落实中通快递服务网络管理主体责任,改进快递服务质量,强化合规经营体系建设,保障快递员合法权益,自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认真落实监管要求,切实整改问题。

中国移动董事长调整

10月28日消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陈忠岳同志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免去杨杰同志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上纬新材:智元恒岳要约收购期满,股票停牌一日

10月28日消息,上纬新材公告称,因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要约收购公司股份事项,公司股票于2025年10月29日停牌一个交易日,并将在要约收购结果公告当日复牌。要约收购报告书显示,智元恒岳预定要约收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49,243,8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00%,要约收购价格为7.78元/股,要约收购期限为2025年9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联通原副总经理曹兴信一审获刑12年

10月28日消息,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兴信受贿案,对被告人曹兴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曹兴信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经审理查明:2005年至2024年,被告人曹兴信利用担任中央组织部干部四局副巡视员、副局长,公务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巡视员,公务员三局巡视员、副局长,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项目承揽、工作调整、职务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者通过他人非法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675万余元。

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净赚1328.56亿元,同比增11.5%

10月28日消息,中国平安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三季度当季同比增长45.4%;营业收入为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竣工投产

10月28日消息,小米位于湖北武汉的智能家电工厂一期正式竣工投产。工厂占地超750亩,总投资规划超25亿元,峰值年产能可达700万套,预计年产值140亿元,将于明年开启空调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全面支撑小米家电的制造与交付。

交通银行原副行长侯维栋被查

10月28日消息,交通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侯维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胡润百富榜发布,钟睒睒四度登顶

10月28日消息,胡润研究院联合衡昌烧坊发布《2025中国百富榜》,财富规模再创纪录:1434位企业家上榜,总财富近30万亿同比增长42%,千亿级富豪增至41位。农夫山泉钟睒睒以5300亿元刷新首富纪录,小米雷军以1960亿财富增幅成"增长王"。此外,前100名中60%企业家具备新质生产力特征,寒武纪陈天石、宁德时代曾毓群等领衔新能源与AI赛道。新能源汽车、算力、生物医药成增长引擎,房地产富豪集体缩水。地域方面,上海首超京深成富豪聚集地(152人),霸王茶姬95后创始人张俊杰以135亿财富首次上榜,成最年轻白手创业者。企业国际化布局提速,1/3上榜者涉足出口业务,宁德时代、美的、顺丰等8家企业赴港二次上市。

吉比特: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8%,拟10派60元

10月28日消息,吉比特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9.68亿元,同比增长129.19%;净利润为5.69亿元,同比增长307.7%。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14亿元,同比增长84.66%。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元(含税)。

巨人网络总经理张栋辞职,57岁刘伟“回归”接棒

10月28日消息,巨人网络公告,公司总经理张栋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原定任期至公司第六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辞职后,张栋将不再担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根据有关规定,张栋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张栋所负责的相关工作已进行了交接,其辞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刘伟为总经理的议案》,同意聘任刘伟为公司总经理,其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六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禾赛科技起诉图达通

从知情人士处获悉,10月28日,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正式起诉图达通侵犯其专利权,目前该案件已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这起案件涉及图达通在今年初CES2025上展示的新品灵雀E1X与禾赛科技的AT系列产品。

网传前国海证券首席炒黄金期货大赚14亿?本人已发朋友圈辟谣

10月28日消息,有市场传闻称:“国海证券首席靳毅炒黄金期货,用3000万的本金,赚了14亿后,就辞职了。”靳毅本人在其朋友圈发文辟谣称,“最早我听到的版本,是某宏观首席……谣言止于智者,兄弟姐妹们。”公开信息显示,靳毅此前担任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目前在证券业协会官网已无法查到他的执业信息。

国外企业:

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将额外购买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服务

10月28日消息,OpenAI宣布已完成资本重组,确立其作为非营利机构控股营利业务的结构。OpenAI表示,其非营利组织现称作OpenAI Foundation,持有其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26%的股份,现任和前任员工及投资者合计持有47%。微软表示支持本次资本重组,并称其现在持有对该PBC的投资价值约为1350亿美元,按稀释后转换后的比例约为27%。微软称,OpenAI现在可以同第三方联合开发部分产品。与第三方合作开发的API产品将专属于Azure,非API产品可在任何云供应商上提供。此外,OpenAI已签约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Azure服务,微软将不再拥有作为OpenAI计算提供商的优先购买权。

亚马逊宣布将裁减近1.4万个岗位

10月28日消息,亚马逊宣布,正在公司内部实行组织架构调整,将裁减近1.4万个岗位。亚马逊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精简层级、调配资源,确保公司投资于最重要的业务领域以及对客户当前和未来需求至关重要的领域。声明称,展望2026年,亚马逊预计将继续在关键战略领域招聘员工。

Adobe将OpenAI和谷歌AI模型加入Photoshop及其他工具

10月28日消息,据报道,Adobe CEO表示,Adobe将OpenAI和谷歌AI模型加入Photoshop及其他工具。

Paypal据称将支付钱包嵌入到ChatGPT中

10月28日消息,Paypal据称与OpenAI达成合作协议,将支付钱包嵌入到ChatGPT中。

特朗普:丰田将在美国多地建造汽车工厂,“规模将高达100多亿美元”

10月28日消息,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丰田将在美国多地建造汽车工厂,“规模将高达100多亿美元”。

特斯拉董事长呼吁批准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

10月28日消息,美国特斯拉公司董事长德诺姆27日致信股东警告称,如果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10年期薪酬计划未获批准,马斯克可能离职。依据薪酬计划,马斯克未来有望获得约1万亿美元市值的特斯拉股票作为酬劳。德诺姆在信中写道,没有马斯克,“特斯拉可能失去重大价值”。特斯拉如果不能营造环境,“通过公平的绩效薪酬计划(激励马斯克)实现伟大目标”,马斯克就可能卸任首席执行官,特斯拉就会失去他的才能和远见。这对股东能否获得“卓越”回报至关重要。

政策风向:

网络安全法完成修改

10月28日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网络安全法的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制定的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此次网络安全法的修改,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新要求,重点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加强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协调。回应人工智能治理和促进发展的需要,修改后的网络安全法明确,国家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训练数据资源、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安全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和健康发展。

潘功胜: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健全稳市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于10月26日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潘功胜表示,下一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继续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继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健全稳市机制。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筑牢金融安全网。

金融监管总局:支持境内险企在香港市场发行“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

10月28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有关保险连接证券事项的通知》,支持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并明确相关要求。“侧挂车”保险连接证券是指保险公司将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事件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巨灾风险,比例分保给专门设立的特殊目的保险公司,特殊目的保险公司为募集全额履行上述赔偿责任的资金而发行的股权或债权型保险连接证券。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特殊目的保险公司将募集的资金存入信托账户,投资于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以及时支付赔款。

市场监管总局探索推进羽绒服等民生重点产品质量分级

10月28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指导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分级赋能·品质焕新”——平湖市羽绒服产品质量分级成果发布活动,着力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加快推进产品质量分级实践探索,推动羽绒服产业发展。下一步,将总结相关领域产品质量分级成熟经验做法,研究选定民生关注的重点产品,推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分级试点工作。同时,将依托构建科学规范的分级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等为核心的发展新优势,遏制低价低质非理性竞争,促进消费增长。

香港金管局:数字港元拟推广至个人使用,筹备工作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

10月28日消息,据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其《「数字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报告》中指出,项目第二阶段已有十一组试点参与,涵盖令牌化资产结算、可编程支付及离线付款三大主题。报告强调,「数字港元」将逐步扩大至个人用户层面,相关技术、法律与商业机制的准备工作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股市行情:

摩根大通:港股估值仍是亚太最低,涨势料将延续至明年

10月28日消息,摩根大通近日表示,当前港股估值仍然相对较低,同时有多重利好因素支持,预计香港股市的这轮涨势还将延续到明年。报告显示,香港股市目前仍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市盈率16倍,是除东盟以外亚太地区最便宜的股票市场。

国金证券宋雪涛:政策合力将加速A股的长期估值修复进程

10月28日消息,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表示,短期看,政策合力将加速A股长期估值修复进程;中长期看,一个更具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的资本市场,其长期投资逻辑也日益坚实。

木头姐:不认为AI市场存在泡沫,但是可能出现调整风险

10月28日消息,ARK投资公司CEO凯西·伍德认为,人工智能并未处于泡沫之中,但是可能存在调整;大型企业需要时间来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并强调从长远来看,大型科技公司的估值是合理的。她还指出,如果对人工智能的预期正确,那么我们正处于技术革命的开端阶段。

中上协:9月末上市公司境内股份总市值105.99万亿,为近4年来各月末最高点

10月28日消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9月统计月报。统计月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444家,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分别为2287、2880、277家。分股份类型统计,仅发A股公司5204家,仅发B股公司8家,A+B、A+H等多股份类型的公司232家。9月收盘价计算,上市公司境内股份总市值105.99万亿,为近4年来各月末最高点。电气、电子及通讯作为制造业次类行业,总市值24.43万亿,高于金融业,占比23%,较上月提升1.8个百分点。

其他重要内容:

中欧将在布鲁塞尔进行会谈讨论稀土问题?外交部回应

10月28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提问,欧盟和中国的代表团将在布鲁塞尔进行贸易协定的会谈,并且讨论稀土的相关问题。请问中方是否打算放松对稀土的出口管制?郭嘉昆表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我们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不要动辄采取限制性的措施,而应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郭嘉昆说,关于具体问题,建议你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纳入55种药品

10月28日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布中选结果。此次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领域常用药品,总体实现了“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预期目标。

特朗普再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数月内将更换人选

10月28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无能”,并称其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届时将换上新的人选。特朗普称,“我们有一个不称职的美联储负责人,但几个月后他就会离开,我们会换上新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特朗普多次公开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并要求鲍威尔辞职。

(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北京日报、第一财经等)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金字火腿业绩深陷六年低谷,莆田富豪跨界芯片按下加速键 |并购一线

2025-10-28 21:18:11

莆田富商入主后,火腿龙头金字火腿(002515.SZ)开启新一轮跨界“狂飙”。10月27日晚,公司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已签署参与中晟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下称“中晟微”)B+轮投资的协议,并支付了预付款。

这意味着,一个月前尚处于意向阶段的跨界半导体投资——以不超过3亿获取中晟微不超过20%股权,即将完成第一轮增资(1亿增资获取9.09%股权),第二轮增资箭在弦上。

这笔备受争议的高溢价(9710%)跨界投资,由金字火腿第三任实控人郑庆昇主导,这距离其入主尚不足五个月,也是他继今年7月一口气推动成立两家半导体公司后的又一关键动作。

快节奏跨界背后是金字火腿主业疲软的压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2亿元、归母净利润2201万元,均录得近六年同期最差业绩。

而作为老牌火腿龙头,金字火腿的跨界史已穿越三代实控人,从创始人时代试水矿产、医疗大健康,到二代实控人主导的闪电式算力投资,每一次跨界均以“快速抽身止损”而告终,为公司转型积攒廖廖。眼下郑庆昇高溢价押注半导体,标的目前营收尚处于数十万元级别,能否跳出此前的跨界循环,值得观察。

一个月落地,加速推进半导体跨界

时隔仅一个月,金字火腿跨界半导体就从意向阶段走到真金白银的投资。根据公告,金字火腿近日向中晟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下称“中晟微”)支付了预付款。

中晟微是一家专注高速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研发设计的企业,今年9月23日,金字火腿就曾公告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金字半导体”)拟不超过3亿分两步增资中晟微,合计获得不超过20%的股权。

刚支付的这笔预付款主要是为推进首轮增资——即1亿认购中晟微新增注册资本,就此持有中晟微9.0909%股权。

金字火腿是一家主营火腿产品的食品生产企业,对中晟微的增资属于典型的跨界投资,又因为是超高溢价投资亏损企业。所以,这项投资计划在9月刚披露时一度引发争议。

据披露,首轮增资是按照中晟微投前10亿估值进行,增值率高达9710%。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晟微的业绩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金字火腿在公告中称“2024年-2025年期间,其(中晟微)斩获多家头部客户量产订单”,但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中晟微的营收仅数十万级别。

中晟微业绩情况

中晟微财务数据

从7月一口气成立两家半导体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福建金字”)和金字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字芯”),9月公布跨界半导体计划,10月末就对中晟微进行首轮增资,金字火腿此次跨界,尽显新任实控人郑庆昇的快节奏。
来源:公告

来源:公告

今年6月初,郑庆昇刚通过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方式从任贵龙手中接棒金字火腿控制权,合计耗资8.7亿。

作为莆田市仙游县知名企业家,郑庆昇涉足房地产、汽车销售等领域,现任上海阿斯顿马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金字火腿董事长等职。其家族是当地知名的豪车代理富商家庭,其80后儿子郑挺和90后儿子郑虎分别任上海阿斯顿马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职位,今年7月,郑虎出任金字火腿副总裁。

值得注意的是,金字火腿今年7月刚成立的两家半导体公司:福建金字和金字芯,法人代表均是郑虎。

业绩六年来最差,三代掌舵者的跨界困局

金字火腿目前拥有火腿、特色肉制品、预制肉制品、定制品牌肉四大核心品类,其中火腿是公司的业务基本盘,贡献近6成营收。

宣布1亿增资中晟微当天,金字火腿同步披露了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2亿元,同比下滑13.9%;归母净利润2201万元,同比减少26%。这是近六年金字火腿同期最差业绩。

主业疲软正是公司近年频频谋求转型的核心原因。从创始人施延军,到第二代实控人(2021.11年-2025.6年)“牛散家族”成员任贵龙,再到现任的莆田富商郑庆昇,三代掌舵者均为推动金字火腿跨界作出尝试,但前两任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

施延军时代,金字火腿曾跨界煤矿、医疗大健康领域,其中最受关注的是,2016年以5.93亿收购中钰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钰资本”)51%股权,试图形成火腿+医疗大健康双主业模式。

然而,中钰资本后续因业绩不达标触发股权回购条款,且无力支付后续剩余款项,最终依靠实控人施延军个人兜底金字火腿才得以收回投资。

在任贵龙主导的阶段,金字火腿将目光转向了火热的算力领域,2023年末,公司以4亿增资入股浙江银盾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银盾公司”),银盾公司的核心业务是AI技术服务、模型云计算平台、智能应用边缘计算综合解决方案。

但仅一年后,因银盾公司持续亏损且预计无法完成1亿业绩承诺,担心业绩受到影响的金字火腿通过股权转让彻底退出。

这两次跨界虽然最终未使金字火腿蒙受资金损失,但从公司当前的业绩表现来看,这种短期试水、及时止损式的跨界模式,均没能为金字火腿后续转型打下基础。此次跨界半导体会不会重走老路,尚需进一步观察。(文|公司观察,作者|张孙明烁,编辑|曹晟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三季度增收近4成扣非利润仅33万,三羊马陷"规模不经济"困局 | 看财报

2025-10-28 21:15:27

图片系AI生成

图片系AI生成

10月27日晚,三羊马(001317.SZ)发布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38.16%,归母净利润120.57万元,同比减少10.53%,扣非净利润33.65万元,同比减少30.33%。

本期财报再次凸显三羊马“上市即变脸”的增收减利困境,公司核心业务是为汽车厂商提供整车公路与铁路联运服务,专注新车运输,尽管营收实现近四成增长,海运及跨境电商物流等新业务驱动作用明显,但低毛利、高管理费用,以及募投项目延期增资转固带来的新增折旧,持续蚕食本就微薄净利润与现金流,其成本管控难题与增长模式的瓶颈已然显现。在此背景下,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现金流状况亟待改善,流动性警报已全面拉响。

营收大涨近4成,盈利仅33.65万元

对于利润下滑,三羊马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系子公司在建工程转固新增折旧及新增子公司管理费用增加所致。
图源:公司公告

图源:公司公告

在建工程转固新增折旧源自公司IPO募投项目“三羊马多式联运(重庆)智能应用基地(一期)”。半年报显示,该项目完成进度82%,H1转固1.91亿元,该项目原计划投资3.49亿元,原定于去年12月底达到可使用状态,鉴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物流市场转好,三羊马将其总投资增加至5.79亿元,可使用期限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

营业收入的增长,源自新增海运及运输代理业务、增加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等业务。三羊马的海运业务主要依托长江水道与中欧班列,“长江内河航运(重庆至上海港)+海运(上海至国外)+铁路(重庆至欧洲)”的多式联运网络,这类非汽车商品综合物流服务在上半年实现366.89%的增速,贡献收入2.84亿元,收入占比从去年的11.63%上升至36.66%。

但需要注意的,海运及运输代理业务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仅为4.63%,延续了传统业务"以规模换市场"的旧模式,收入增速虽快,但利润率同比去年还下降了1.64%,相关子公司的设立致使公司管理费用从2087.7万元增加至4077.97万元,这也是三羊马利润下滑的核心因素之一。

增长瓶颈显露,流动性警报拉响

在物流行业价格透明化的大趋势下,“增量不增利” 的行业陷阱已困扰三羊马多年。自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年均增长率近 10%,但净利润却接连大幅下跌,2025 年更是陷入由盈转亏的局面。

2024年报显示,公司前五大客户是​中铁特货长安民生物流奇瑞汽车、东风小康、百威啤酒,客户结构与上市之初类似,前五大客户贡献了三羊马超过73%的营收,其中第一大客户中铁特货(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第一大供应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均以铁路运力方出现。市场分析指出,这意味着三羊马实质承担了客户外包业务的二次分包角色,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薄弱。

或受此影响,三羊马的应收账款近几年一直是其最大的单一资产,近三年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达到40%、39%、49%,三季度占比达到52%,欠款方均为上述央企、大集团客户。

近五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下降,从2020年的2.9次减少至2025年Q3的2.3次,回收风险越来越高。

应收账款高企对公司资金周转率与现金流形成显著影响,2024年及2025年Q3,三羊马自由现金流分别为-2.36亿元、-0.35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短期借款余额达2.8亿元,而货币资金为2.35亿元(含受限资金),已呈现缺口;至三季度,该缺口进一步扩大,货币资金余额1.83亿元,短期借款2.20亿元,流动性状况愈加脆弱。(文|公司观察,作者|黄田,编辑|曹晟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八马茶业IPO:敲得开的港股门,打不破的次元壁

2025-10-28 19:20:46

文 | 观潮新消费

中式茶企,终于再度冲出一家上市公司。

10月28日,原叶茶企业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八马茶业”)正式登陆港交所。八马茶业以招股价上限50港元定价,发行9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4.5亿港元。截至发稿,八马茶业股价85港元/股,市值72.25亿港元。

八马茶业的IPO之路,写满了茶企上市的艰难。

早在2013年,八马茶业就启动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计划,但初次IPO尝试转年便宣告终止。当时,对于八马茶业所定位的“精制茶制造业”行业,A股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且盈利稳定性存疑。2015年12月,八马茶业挂牌新三板,但未满3年即终止挂牌,转而冲刺深交所创业板。

直到2021年4月,八马茶业创业板上市获受理,但围绕其研发投入占比不足1%的问题,八马茶业收到深交所的多轮问询,后于2022年5月主动撤回了IPO申请。4个月后,八马茶业向深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但在2023年3月,八马茶业第三次撤回上市申请。

2025年1月,八马茶业转战港交所。7月17日,八马茶业赴港上市终于通过证监会备案程序,但“巧合”的是,八马茶业的招股书于同日因“递交满6个月未完成聆讯”而失效。8月28日,八马茶业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于10月12日通过聆讯。

资本市场并非不爱喝茶,现制茶饮企业携手供应链早已纷纷跃过了龙门,资本市场只是不爱原叶茶。

A股门前曾有两次茶企冲击潮,安溪铁观音集团、华祥苑、信阳毛尖集团、四川竹叶青茶业、杭州龙井茶业集团、中茶股份、八马茶业们都是“茶企难入A股”的分母,分子一直是零,“A股茶业第一股”至今虚位以待。

同样从A股转道港股的澜沧古茶,2023年底在港交所IPO时,已经是资本市场门前唯一一家茶企,也是2011年以来唯一一家上市的茶企。

2024年,澜沧古茶营收大幅下降31.48%至3.61亿元,净亏损达到3.08亿元,超过前三年的利润总和;2025年上半年,澜沧古茶营收同比下降38.8%,亏损近2895万元。如今,澜沧古茶的股价已跌至2.88港元/股,相较10.7港元/股的发行价已跌去7成。

澜沧古茶IPO,曾被视为资本市场对茶叶企业敞开大门的信号,但澜沧古茶的业绩表现又进一步坐实了“资本市场不爱原叶茶”的底层逻辑。

相较于新式茶饮的风光,茶叶市场尚未打破大产业小企业、强品类弱品牌的市场格局,在长期依赖手工制造的茶叶行业,八马茶业们要突破天花板,在精细化与标准化中找到平衡;也要打破次元壁,在高端市场与年轻消费群体之间实现兼得。

上市,只是阶段性胜利。

天花板

据招股书,八马茶业是一家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主要从事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标准输出及品牌零售业务,产品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等中国六大品类茶叶以及茶具、茶食等非茶叶产品。

八马茶业在招股书中罗列了多项“第一”以自证身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八马茶业是中国最大的茶叶供应商。其铁观音销量连续十余年位居全国第一,武夷岩茶和红茶也分别连续五年、四年居于全国第一。按销售收入计,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按品牌偏好度计,在中国茶叶市场及中国高端茶叶市场均排名第一。

按销售收入计,中国高端茶叶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890亿元增至2024年的10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7%;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1353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6%。

八马茶业对于多个“第一”的行业地位充满自豪,其在竞争优势一栏中第一条即为:“我们是中国第一且快速增长的高端茶企,已成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茶品牌。”根据Chnbrand发布的2024年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报告,“八马”品牌在中国连锁茶叶品牌中的品牌知名度排名首位。

然而,中国茶叶市场的客群是否“认品牌”还有待商榷。

目前,中国茶叶市场竞争格局高度分散,截至2024年末,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及分销的企业超过160万家。2024年,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仅约5.6%,销售收入合计约为82.02亿元。

按销售收入计,“位居行业第一”的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的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约1.1%提升至2024年的约1.7%。

相较于中低端市场,高端茶叶市场更容易出现品牌效应,这是“礼品经济”的典型特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高端茶叶的销售更依赖线下体验,装潢门面、产品展示、人际互动和空间体验都是撬动销量的杠杆,也是成本所在。

线下渠道占高端茶叶市场的比重很大,由2020年的83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975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9%,高于行业平均值;至2029年,线下高端茶叶分部预计将增加至1287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7%,同样高于行业平均值。

八马茶业的线下销售网络主要由加盟商拓展。据招股书,八马茶业的线下门店数量由截至2022年1月1日的2613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3585家,其中加盟门店数量由2203家增至3341家,加盟门店占比增至9成以上。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下文简称“报告期内”),八马茶业加盟店数量分别为2579家、3054家、3255家、3341家,同期,来自加盟渠道的销售收入分别为9.12亿元、10.73亿元、10.90亿元及5.23亿元,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50.2%、50.6%、50.9%及49.1%。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聆讯后资料集

线下渠道中,直营与加盟的门店数量的对比约为1:9,收入对比约为2:5,加盟模式要向中间商让利。

拓展线上渠道是茶企绕不开的话题。八马茶业已经全面入驻京东、天猫、抖音、美团、大众点评等主流电商与本地生活平台,在线渠道的账户粉丝总数达到4090万人;截至同日,其会员人数超过2600万人。

报告期内,八马茶业线上销售收入分别为4.94亿元、6.23亿元、6.93亿元及3.76亿元,占各期总收入比例分别为27.2%、29.3%、32.2%及35.4%。

不过,尽管八马茶业线上渠道的营收占比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从比例变化情况来看,加盟渠道的收入占比保持在50%左右,被“抢占”的主要是直营门店的收入份额。

整体来看,2022年—2024年,八马茶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21.43亿元,2023年和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6.8%和1.0%,明显放缓。同期,八马茶业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0%和8.9%,也呈放缓趋势。

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八马茶业营收为10.63亿元,同比下滑4.2%;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滑17.8%。对此,八马茶业解释称,收入减少主要由于线下渠道销售下降,同时行政开支上升也导致利润下降。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聆讯后资料集

报告期内,八马茶业毛利率分别为53.3%、52.3%、55.0%、55.3%,净利率分别为9.1%、9.7%、10.5%、11.3%,盈利能力呈增长趋势。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聆讯后资料集

从收入结构上看,八马茶业的核心产品是茶叶。八马茶业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茶叶产品、茶具及茶食,报告期内,茶叶产品销售贡献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6.5%、88.7%、88.6%、90.2%。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聆讯后资料集

因此,八马茶业的营收与净利润规模增长明显触碰到了天花板,而从产品看,主营产品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稳住了八马茶业的整体利润率;从渠道看,线上渠道的快速拓展填补了直营店收入下滑的损失,帮助八马茶业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增长。

八马茶业所处的高端茶叶赛道,依靠会员体系构筑壁垒,是熟客经济,也是礼盒经济,情绪价值与品牌溢价是高利润率的关键。

据招股书,2022年、2023年、2024年,八马茶业线下直营门店会员的平均年度购买金额分别为2860.4元、2840.2元及2469.6元,呈下降趋势。中高端茶叶所面向的中产人群,是消费降级最明显的消费群体;高端礼品和社交方面的需求,也会因资源置换的不匹配而衰减。

品牌溢价需要营销投入的支撑。报告期内,八马茶业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是6.17亿元、6.81亿元、6.92亿元、3.32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3.9%、32.1%、32.3%、31.23%。其中,仅广告及宣传开支一项就高达2.09亿元、2.52亿元、2.76亿元、1.38亿元。

与此同时,八马茶业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22万元、1162万元、1651万元、645万元。八马茶业在多年以前就提出了“智慧八马”理念,打造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茶园+智慧工厂”综合体,促进茶叶加工、包装、物流等生产链条的智能化,强调要“为传统茶产业标准化、科技化发展,探索一条可行的新路径。”

当然,“产品创新”和“智能生产”的预算或许计入了“营销投入”。

高端茶

八马茶业的故事,绕不开一个“王”字。

1741年(清乾隆六年),安溪尧阳人王士让奉旨进京,将自制的茶献入内廷。乾隆品饮后称赞有加,因这款茶形沉似铁,美若观音,故赐名“铁观音”,并将其列入贡茶。

王士让曾在安溪尧阳的南岩山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某天,王士让与友人会文于南山之麓,偶见山石之间有一株很特别的茶树,便将其移植于南轩。经过精心培育,这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如锯有齿,黑洁柔光。王士让自创了摇青、炒青、包揉等茶技,制成的茶得到了文人雅士的认可,由礼部侍郎方苞转献给乾隆皇帝。

以上是八马茶业官网记载的起源故事。作为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的由来有“王说”“魏说”两个版本,“王说”便是指王士让的故事。

历史的细节已经难以考据,安溪县政府官网在对“安溪铁观音”的介绍中同时列出了“王说”“魏说”两种传说。这是一道有两个标准答案的附加题,八马茶业拿到了高分——诞生之初就走高端化路线,乾隆皇帝为你代言。

铁观音被发现后,西坪尧阳周边的宝潭、宝山、留山、柏叶、龙地、林东、大坪等地先后引种成功,铁观音茶园面积逐步扩大,产量逐步增加。清嘉庆二年(1797年)前后,西坪尧阳王氏后裔在乌龙茶初制工艺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铁观音独特采制工艺。

清朝咸丰年间,王氏先辈沿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出发,前往南洋各地销售铁观音,在东南亚创立了“信记茶行”,并立志将铁观音乃至中国茶推向全世界。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是福建安溪“铁观音世家”王氏家族的第13代传承人。王文礼祖父是国有第一茶厂的首席品茶师,父亲王福隆是国有第四茶厂的首席品茶师。

1992年,王文礼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随后南下深圳,在法制报社担任记者。在一次回乡探亲时,父亲感叹家族品牌日渐衰微,王文礼因此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他在一次采访中回忆,“我领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请同事们喝咖啡,当时一杯咖啡几十块钱,一杯红茶二十几块钱,而家乡的茶叶又好又便宜,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文礼开始练习祖传的八道制茶工艺,并找来王文彬和王文超两兄弟,在自家仓库里挂上了“溪源茶厂”的招牌。1997年,兄弟三人在深圳成立公司,次年,一家不足30平方米的茶叶店在深圳罗湖开业。

八马茶业在招股书中的定位是“高端中国茶销量第一”,但从业务数据以及发展模式上看,更精准的定位应该是“最大的中国礼节茶高端品牌”。

在首店开张后,八马茶业并未能如愿抢走咖啡市场的用户,现泡茶与即饮产品的目标用户并不重合。2009年,经由营销专家叶茂中策划,八马茶业将定位从“茶中奢侈品”转向“商政礼节茶”,聚焦商务与政务礼品市场,目标客群明确指向中小企业主。这次战略转型为八马茶业找到了长期发展的思路。

2010年,《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王文礼表示,LV的包能卖那么贵,茶叶也可以,关键在于品牌背后的附加价值。“八马”这个颇为生僻的名字,代表贵族气质——在中国古代,用八匹马拉车象征着高贵。

2012年,八马茶业连锁店规模已经接近1000家,并乘上了互联网电商的东风。这一年,IDG、天图投资、同创伟业等几家机构相继出手,八马茶业完成A轮融资。三年后,王文礼带领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此后,八马茶业一面加速扩张,一面继续着资本市场的征程。2025年初,八马茶业递表港交所,随后“新希望”草根知本集团旗下昇望基金完成对八马茶业6900万元的Pre-IPO轮投资。

招股书显示,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构成一致行动集团,为八马茶业的控股股东,合计持有55.9%的投票权。其中,王文礼持股20.38%,王文彬持股25.38%,是八马茶业的两大股东。陈雅静是王文彬的妻子,吴小宁是王文礼的妻子,王小萍和三兄弟是兄妹关系。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聆讯后资料集

八马茶业管理层也几乎全部由控股股东及其亲属出任。公司总经理吴清标是王氏三兄弟的表兄弟,王文彬的儿子王焜恒任联席总经理,王氏三兄弟的堂弟王文龙任董事会秘书兼联席公司秘书。

在王氏家族的高度控制与治理下,八马茶业在发展初期凝聚力十足。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上市后对规范化治理的更高要求,这种模式也存在诸多隐忧。上市后如何保持公司运营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如何避免利益输送和资金违规占用等问题,都曾是八马茶业上市的阻碍。

据招股书披露,王文彬的儿子王焜恒,与丁世忠的女儿丁斯晴是夫妻,丁世忠是鞋服品牌安踏的实控人之一,安踏系企业与八马茶业存在茶叶采购、场地租赁等关联交易;王文彬的女儿王佳佳与高力是夫妻,高力控股高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王文彬的另一个女儿王佳琳与周士渊是夫妻,周士渊的父亲周永伟是七匹狼男装的创始人,七匹狼通过泉州百应持有八马茶业股份。

一张联姻网络,串起泉州富豪圈的顶流,八马茶业、安踏、七匹狼、高力控股等四大家族企业的实控人,通过姻亲关系构筑起一个庞大商业网络,资产规模合计达千亿。

2023年初,证监会就其IPO申请,就有对姻亲控股方面的质询:“是否存在未认定为共同实际控制人以规避同业竞争、关联交易、股份锁定期监管要求的情形”“是否存在委托持股、利益输送或其他利益安排”。

“与友人会文于南山”的故事延续了数百年,他们比目标客户更懂“高端”。

次元壁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爱喝茶的人和暂时不知道自己爱喝茶的人(失眠的夜晚提醒着我,奶茶也是茶)。

但这不代表茶一定是一门好生意。

从整个茶叶市场来看,我国茶叶有上千种,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十大名茶中,信阳毛尖出自河南,西湖龙井、碧螺春出自江浙,武夷岩茶、铁观音源于福建,黄山毛峰、六安瓜片来自皖南。

一方水土养成一方口味,一方口味养活一方企业,铁观音成就了八马茶业,普洱茶塑造了澜沧古茶。但如前文所述,2024年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仅约5.6%,销售收入合计约为82.02亿元。同年,康师傅和统一冰红茶的市场规模合计300亿元。

在新消费崛起的时代,现制茶饮领域跑出了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等一批新式企业,即饮茶市场则早就站稳了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等巨头,但茶叶市场始终保持着“豪强涌现、却无一家独大”的局面。

2008年,新华社曾抛出过这样的疑问:“七万中国茶厂,为何不抵一家立顿?”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一家茶企能回答这个问题。

茶企不入A股,是因为若将茶叶视为“三农产品”,整个产业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涉及上游种植、中游深加工、下游渠道和终端消费环节的方方面面。

中国茶叶的种植基本还是传统的包产到户,种植者以农民为主。农民种茶树往往靠天吃饭,缺乏工业化的种植技术,天气条件几乎决定了当年的茶叶产量和品质,这就导致茶叶原材料标准化程度低,品质难以把控。

八马茶业从铁观音单一品类拓展至全品类战略,产品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全品类茶叶,除铁观音产品为自产外,其余产品均为代工生产。

报告期内,八马茶业销售自产产品所得收入分别为6.75亿元、9.87亿元、10.6亿元、5.95亿元,而销售第三方制造商所产产品所得收入分别为11.32亿元、11.29亿元、10.76亿元、4.65亿元。 

在销售渠道上,茶叶在商超、KA等现代化商业渠道很难卖得动,门店销售才是主要的经营模式。八马茶业的线下门店收入占整体营收的7成以上,澜沧古茶经销模式下专营店的收入占比也超过了80%。

正见品牌顾问创始人崔洪波曾提到,中国第一代卖茶人自己就是茶农,他们将门店开往全国,培养了第一代茶客。相比于线下商超,消费者更习惯于去传统茶庄买茶,一个茶庄开了十几年,就靠附近的客户养活。

“熟人生意”的特性让消费者对茶庄老板信任度更强,因此相比于现代化的商超体系,门店这种传统渠道仍占据主流,而门店老板对消费者的强影响力也导致渠道比品牌更强势。

现代化程度低,未能摆脱农产品定位,从根源上阻碍了茶企上市的脚步。

比如,八马茶业寻求上市时,定位的问题曾被反复问询。由于“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位列深交所创业板“负面清单”,八马茶业此前递表创业板后,被要求披露将自身归为“零售业”而非“精制茶制造业”的合理性。

八马茶业方面回复问询称,公司将传统茶叶零售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进行了深度融合,属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但从后来转道深市主板来看,这一回复似乎并未得到认可。

在定价体系上,茶叶也与一般的消费品不同。茶叶本质上属农产品,价格受天气影响大,至今也没有明确的价格体系,但采购价格的差异决定了产品的销售价格。

而摆在茶企面前的终极难题,是传统茶企供给和年轻消费群体需求之间的割裂。

艾媒数据显示,中国茶叶线上消费用户中,31-40岁用户占比最高,26-40岁用户占比超过六成。25岁以下的消费者占比不足20%。

新消费企业擅长“制造”需求,本质是对于年轻群体的消费行为预判,抓不住年轻化市场,就难以打开茶叶消费的增长空间,即使茶饼价格炒得再高,也是在舒适区里打转。

2022年,八马茶业成立子品牌“小马茶趣”,对外经营奶茶、果茶、纯茶等产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试水新式茶饮市场,但这一品牌未被列入招股书。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聆讯后资料集

“年轻人的生意不是不做,我在下一个路口等这些年轻消费者们。”王文礼并未忽视年轻化市场,八马茶业在2024年启动“万山红”子品牌,面向年轻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

除“全品类”外,八马茶业还构建起“多品牌”矩阵。

核心品牌“八马”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中国主流茶类,自2010年起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信记号”子品牌专注于高端年份普洱茶收藏与品饮市场,2024年被商务部等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万山红”子品牌则面向新生代及女性消费群体,主打多口味红茶、调味茶和代用茶。

图片来源:八马茶业聆讯后资料集

从均价和销量来看,比核心品牌“八马”定位更高端的信记号已发展成为营收占比约10%的子品牌,而均价更低的“万山红”仍处在艰难爬坡的阶段。

2025年6月,万山红推出“冷泡果茶”系列,有西柚白茶、葡萄乌龙和荔枝红茶三种口味。但“让年轻人爱上喝(果)茶”这件事已经有其他品牌做到了,八马茶业在年轻市场的首要目标不是突破天花板,而是打破次元壁。

王文礼之前也提到过:“国内散装茶,一天一个样,生产者不知道自己要产什么,销售者不知道自己在卖什么,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在消费什么。”

从A股转战港股,与其说是八马茶业们的选择,不如说是资本市场的“驱使”。港股市场更偏爱增长故事,八马茶业不缺少讲故事的能力,但不能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

归根结底,八马茶业要扭转依赖“礼节茶”的发展模式,在年轻市场找到新的增长曲线,来撑起上市后的估值,而这意味着产品研发、生产、渠道布局、营销的全链条重塑。

或者像募资用途里提及的那样:收购或投资于中国茶行业的参与者。

结语

伴随着国潮崛起,国内新锐品牌更懂年轻人的口味和喜好。他们将中国传统茶艺与现代潮流文化、新消费需求相结合,打造出了符合新消费人群的有调性的茶饮文化。

当年轻人爱上喝茶,他们的第一杯茶是新式奶茶,第一杯原叶茶是东方树叶。养生茶、花草茶、水果茶等细分品类相继崛起,都在稀释传统饮茶方式和茶文化的吸引力。

中国不缺好茶,缺的是一个补足了现代化、数字化功课的中式茶产业;年轻人并非不爱茶,只是在“996”的快节奏生活中难以得闲体验烹水煮茶的乐趣;资本市场也并没有对茶企关上大门,反而欢迎将茶从农产品进化为消费品的企业。

没有人永远年轻,总有人正值中年。八马不能只在“下一个路口”等待年轻人慢慢“长大”,而是要让自己变得“年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9月海外短剧揽金$1.9亿,微跌3%,免费模式涌现200+APP

2025-10-28 19:20:45

文 | DataEye

一、9月海外短剧市场收入和下载量

(一)海外预估下载量和收入

2025年9月,海外短剧APP双端总下载量约为1.311亿次,较8月上涨了约1100万次,环比提升超9%;预估内购收入约1.902亿美元,较8月下降近620万美元,环比下跌约3%。

9月海外微短剧市场在收入方面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属于市场的正常波动。但在下载方面,9月双端下载量较8月提升超1000W次,环比上涨9%。

9月,海外微短剧市场涌现出大批IAA应用,且投放素材数均超5000组。例如,9月,RiseDrama这类新兴产品以免费模式强势围攻欧美地区。这种免费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下载。主推广告变现(IAA)的新产品大量上线,满足了IAA用户的增长需求,因此抬高了整体下载量。

此外,从9月海外微短剧在投APP类型来看,IAA类应用上涨幅度最高,涨幅达21%,纯免费模式正在强势渗透用户。

(二)海外微短剧应用下载和收入榜TOP20

2025年9月海外微短剧APP下载量TOP20排行榜中,ReelShort、DramaBox、Kuku TV三款APP下载量均超1000W,其中ReelShort与DramaBox9月下载差距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Story TV与FlareFlow两款APP表现出色,下载量均较上期有大幅提升。其中Story TV下载量暴涨至817W,FlareFlow下载量较上期提升近44%,二者均首次闯入TOP6。 

2025年9月海外微短剧APP收入TOP20排行榜中,ReelShort第一,DramaBox第二,二者9月双端收入均超3000W美元,稳居海外微短剧APP收入第一梯队。 

本期内购收入超千万美元的APP共5席,数量与上期持平。

此外,GoodShort与中文在线旗下产品FlareFlow两款APP9月内购收入均有所提升。其中FlareFlow本期双端下载与收入均有大幅提升,本期其收入涨幅达48%。

(三)重点地区收入和下载剖析

9月海外微短剧市场,双端预估收入中,美国依然占据大头,预估收入接近海外市场半数收入。欧洲、东南亚与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紧随其后,其中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双端预估收入均破亿。

从双端下载量来看,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依靠人口优势断崖领先,双端预估下载均破3亿,且差距较小。中东、美国、欧洲和非洲等国家或地区预估下载也达500W次以上。

从占比来看,9月海外微短剧双端预估收入中,美国占比达40%,较上期小幅下降6%。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占比则分别达14%和11%。日本和拉美地区表现也较突出,占比分别为9%和7%。

而9月双端预估下载中,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依靠庞大的人口优势持续霸榜且下载量断崖领先,占比分别达35%和33%。中东、美国、欧洲和非洲等国家或地区占比也达5%及以上。

二、9月海外短剧市场投放概览

(一)在投素材数: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DataEye-ADX海外短剧版数据,2025年9月,海外微短剧市场共投放广告素材数达159万组,环比上期提升11%。自2025年2月以来,海外微短剧市场投放素材数保持持续递增趋势,本期投放素材数依然创下单月素材量新纪录。

本期在投素材数大增主要由于IAA、IAP、IAAP三类素材投放量的提升。其中IAA类素材投放增量破10万组,IAAP类素材增量接近4万组。

(二)在投海外短剧APP数:三款APP首次上榜

根据DataEye-ADX海外短剧版数据统计,2025年9月,海外在投微短剧APP共计534款,其中新增APP数量达54款。

从新增产品的情况来看,9月新增产品数量较上期下降接近30款,降幅为35%。对应地,在投老产品则提升117款,涨幅达32%,创今年最高纪录。

9月海外在投微短剧APP中,Dot Drama、DramaJoy、Story TV三款APP首次上榜,表现出色,投放素材数均超10000组或接近10000组。以Dot Drama为代表,Dot Drama应用内主要以译制剧为主,多为甜宠霸总与虐恋复仇题材,近期下载量暴涨,9月投放素材数达10191组。

而从APP的类型来看,9月海外在投微短剧APP类型中,IAP和IAA类产品数量均有提升,其中IAP类产品由48席增至51席,涨幅达6%,IAA类产品由170席增至205席,首次突破200大关,涨幅为21%。

而IAAP类产品数量本期则有小幅下降,较上期下降7席,降幅为3%。

当下,海外微短剧市场中,IAA与IAAP模式占主导地位。本月,IAA类产品数量创新高,说明当下纯免费模式成主要发展趋势。一方面,各路厂商正在免费赛道开卷,IAA类产品内容愈加丰富,用户可选择性较高。另一方面,用户的付费能力正在分化,IAA用户占比较高,且尚未转化为IAAP或IAP类用户。

从9月海外微短剧市场双端收入与下载情况来看,IAA类产品的大幅提升,带动了双端下载量的大幅提高,但也由此导致观众群体向纯免费应用转移,双端收入有小幅下降。

(三)热门题材:战神、CEO题材投放上涨 

DataEye-ADX海外短剧版数据显示,9月海外微短剧热投题材中,女频素材投放量占比达63%。男频素材投放量占比达37%,均与上期持平。 

具体来看,情感题材依然稳居第一,占投放总数的34%;都市题材第二,占比28%;逆袭题材第三,占比11%。情感、都市与逆袭题材是海外微短剧市场的三大热门题材,占本期投放素材总数的73%。

总的来看,本期各类题材投放素材占比均与上期持平,CEO与战神题材占比则略有上升。

(四)热门语种:16个语种投放破万

从海外微短剧热门语种来看,9月海外微短剧热投语种中,英语素材数断崖领先,达67.6万组,占热投语种TOP25总投放量的47%。西班牙语稳居第二,二者合计占比接近60%。

素材投放量在1-7万组区间内的语种有14种,葡萄牙语、法语、德语、日语等语种投放素材数表现突出,投放素材数均超5万组。其中葡萄牙语表现突出,投放素材数和占比较上期均有所提升。

9月海外微短剧市场,依然是欧洲地区语种占大头,东亚、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语种霸榜中腰部。其中东南亚地区语种投放素材数较少,但连续多期霸榜,侧面反映东南亚地区尽管语种分散,但观众需求量大,转化率高,仍有较大潜力待挖掘。

(五)素材类型比例:IAP素材投放量转降为升,涨幅达7% 

9月海外在投微短剧素材类型中,IAAP、IAA和IAP在投素材数均呈现增长态势。

其中IAA在投素材增量超11万组,9月涨幅达22%。IAAP在投素材增量接近4万组,涨幅达6%。而IAP在投素材则一改上期腰斩趋势,9月投放增量接近3千组,涨幅达7%。

可以看出,目前海外微短剧市场正在实现“流量覆盖-价值深挖-风险平衡”的战略进阶,从“单一模式试水”迈入“分层变现精细化运营”的成熟阶段。

具体来看,IAA在投素材的爆发增长根源在于其与东南亚、拉美等市场的需求特性形成深度契合,庞大的人口优势决定了IAA类素材的总体大盘。

IAAP在投素材的持续提升则反映出平台在欧美等高价值市场的多线运营策略,根据高付费意愿用户和价格敏感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进行投放,在保障收入上限的同时扩大用户基数。IAP在投素材的反向提升则源于高付费能力市场的内容升级,成熟市场的付费韧性推动了IAP的加速投放。

(六)海外微短剧APP素材投放榜:总榜与增长榜

9月海外微短剧APP素材投放榜中,My Drama和DramaWave投放素材数稳居TOP2,NetShort跃居第三。

从投放素材数来看,本期TOP3产品投放素材数均超10万组,My Drama持续霸榜,投放素材数连续两期突破20万组。Kuku TV、DramaBox、GoodShort等7个APP投放素材数也超5万组。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海外微短剧市场,新旧产品竞争渐趋激烈。近期海外微短剧APP投放榜中,呈现出头部集中、且新产品涌现的趋势。My Drama、DramaWave、NetShort、Kuku TV等头部产品投放素材数持续高涨,同时每期也有部分新产品上榜。

本期榜单则出现Viralo、DramaShorts、Story TV三款投放天数未破百的APP,同时也有4款APP首次上榜,新面孔持续霸榜榜单中腰部。其中Story TV表现亮眼,是首次上榜中投放天数最少的APP。StoryTV是由印度流媒体直播和社交游戏平台「Eloelo group」推出的纯IAA应用,应用内剧集主要以印度本土剧与中国译制剧为主。

此外,9月共有24款APP投放素材数破万组,数量与8月持平。

从素材增长情况来看,9月素材投放增长榜中,昆仑万维旗下的DramaWave和FreeReels表现亮眼,其中DramaWave投放增量接近4万组,FreeReels投放增量则超2万组。 

其中DramaWave是Skywork AI长期布局产品,主打付费模式。FreeReels投放天数则为133天,主打免费模式,投放地区以东南亚与拉丁美洲为主。

从素材增量来看,共有8款产品素材增量超1万组。

9月海外微短剧市场,多款印度本土APP表现突出。Kuku TV、Story TV、Pocket TV和QuickTV四款印度本土APP均上榜,且位列榜单中前部。

可以看出,在国内产商专注微短剧出海付费变现的背景下,印度本土厂商则主攻免费模式,从免费赛道另辟蹊径。

三、海外微短剧热榜

(一)DataEye海外微短剧热榜总榜

9月DataEye海外微短剧热榜总榜TOP30中,本土剧达26部,译制剧共4部。《消失的厨神》译制剧《The Missing Master Chef》蝉联榜首,9月热值达2107.6万,累计热值破亿。

本期海外微短剧热榜总榜中,涌现多种热门题材。除了常见的霸总&灰姑娘、银发婚恋题材外,“冷冻仓+后悔流”依然霸榜海外。葡萄牙语微短剧《30 Anos Congelada, 3 Irmãos se Arrependem》讲述了女主受到家人们的虐待后参加人体冷冻实验的故事,目前在海外累计热值超1000W。

此外,年龄差也成为海外微短剧市场的一大热门题材。《THE AGE GAP》讲述了女主和年下男孩相恋的故事,本期累计热值接近700W。家庭主妇作为海外微短剧的一大受众,年下恋的剧情契合她们对于爱情的刺激幻想。

从主投产品来看,Kuku TV、My Drama、NetShort、DramaShorts在本期榜单中表现活跃,Kuku TV占11席,My Drama、NetShort各占6席,DramaShorts占2席。

(二)DataEye海外英文微短剧热榜

9月DataEye海外英文微短剧热榜中,《The Missing Master Chef》第一,热值达2107.6万;《I Became My CEO's Darkest Secret》第二,热值达1667.8万;《Spark Me Tenderly》第三,热值达1557.2万。

9月英文榜TOP30中,仅有1部译制剧上榜,为《消失的厨神》译制剧《The Missing Master Chef》。该剧连续两期登顶,累计热值破亿。

从本期DataEye海外英文微短剧热榜可以看出,目前英文微短剧市场以“老剧复投”为主流,译制剧与新剧占比逐月递减,本土剧与老剧占据主要地位。

而从主投平台来看,Kuku TV、My Drama、DramaShorts、NetShort、FlareFlow表现活跃。其中Kuku TV占9席,My Drama占6席,DramaShorts、NetShort各占3席,FlareFlow占2席。

(三)DataEye海外日文微短剧热榜

9月DataEye海外日文微短剧热榜中,《スピード婚!旦那様は大富豪》登顶,热值达443.1万;《運命の花婿は二度逃がさない》第二,热值达421.5万;《裏切りの果てに》第三,热值达314.8万。

当前译制剧正在“称霸”海外日文市场,本期日文本土剧占比进一步下降,仅占3席,译制剧占7席。本期有1部新剧上榜,为《お姫様の帰還~兄たち、謝罪せよ~》,讲述了女主为众叛亲离的母亲复仇的故事,本期位列第10。

本期日文榜中,DramaWave、FlickReels和MoboReels表现活跃,在榜单中均占2席。

(四)DataEye海外韩文微短剧热榜

9月DataEye海外韩文微短剧热榜中,《폭풍같은 결혼생활》第一,热值达76.9万;《안녕, 오빠들》第二,热值达59.7万;《약혼연 드라마》位列第三,热值达55万。

本期DataEye海外韩文微短剧热榜均为女频题材,以言情甜宠和复仇两大内容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有2部新剧上榜,其中本土新剧《폭풍같은 결혼생활》登顶,另一部新剧《한여름의 벤델라 장미》则为近期爆款《盛夏芬德拉》的译制剧,位列第12。

本期韩文榜中,DramaWave、DramaBox、FlickReels、HappyShort表现活跃,其中DramaWave占5席,DramaBox、FlickReels、HappyShort均占2席。

(五)DataEye海外葡萄牙语微短剧热榜

9月DataEye海外葡萄牙语微短剧热榜中,《30 Anos Congelada, 3 Irmãos se Arrependem》登顶,热值达485万;《Amor Inesperado》第二,热值达186.8万;《Quadrigêmeos do Tio do Meu Ex》第三,热值达82万。

本期葡萄语榜单中,本土剧数量大幅领先,占17席,译制剧占5席。同时本土剧热度较高,包揽TOP3。

本期共有5部新剧上榜,其中热度最高的为《Quadrigêmeos do Tio do Meu Ex》,位列第3。从题材来看,本期葡萄牙语榜单中,以女频、逆袭题材为主。

从主投产品来看,NetShort、DramaWave、DramaBox、GoodShort、ReelShort表现活跃。本期海外葡萄牙语微短剧热榜中,NetShort占8席,DramaWave占5席,DramaBox、GoodShort、ReelShort各占2席。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