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22:36:06
出自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歌手 Jeremy Zucker,今年 11 月发布最新的专辑 《brent iii》
具体的生活细节永远是比较平淡的,但是蕴藏在其中又有一些惊喜。它们可能闪现与一首与你灵魂共振的歌曲,闪现于一两句书中的摘录,闪现于一段视频中。
如果有一个观察者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个人一生的每一 0.000000...001 秒钟(假设有这样一个时间单位),注意我说的时间其实也是可以观察的,因为它不过就是类似长度的一个单位罢了。
它其实会发现人是根本没有动的,想想 “飞矢不动” 理论吧。这样的工作也太无聊了吧,还不如把这个人晾在一边,等想起来了再看看。
这样的观察才是有意思的,那么这么说,是不是连续不间断的人生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趣味呢?只有片段化的,离散的,才是最值得铭刻的。
如果离散化的人生也有一个最小不可分割的计量单位,那是什么呢?
ps. 11 月 7 日立冬了,刚好二十多年前一个人出生了
是为本周报序
付航最后一期的视频,第二次看确实会觉得很感人,也无外乎评委们及现场观众都是又哭又笑的
我第一遍看的时候,其实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长得像” 猴 “的人,略显浮夸的表演,能拿下冠军
但当我把决赛每位选手都看完之后,尤其付航前一场,小鹿的表演可以说是有些冷场,付航面临的的难度更加可想而知
但他还是出色的完成了,凭借他优秀的文本,对于悲喜剧融合的艺术
他开场的时候就说到,这是喜剧之王,又不是悲剧之王
但他的演绎中,我能感受到悲喜剧本就是一体的,尤其他讲到他的女朋友时:
” 你还记得我说过这些话吗 “
” 哎呀说这些干嘛,怪恶心的 “,” 不过付航你要记住,早点回来,我在家里等你 “
我愿称之为对人类感情描述的最佳文本了
抛开大立场,特朗普真是大丈夫当如是,当年白宫晚宴被嘲讽,素人打穿希拉里。4 年前光环被斩尽,随后而来的嘲笑、污蔑、栽赃、刺杀,78 岁子弹擦伤仍然高呼战斗,美国巅峰时期那代人的精气神真的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老头越是逆境越是顽强,活到这地步人真的无遗憾了。
美国大选最后投票定格在了 312:226,懂王拿下了所有摇摆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坊间基本都在说,懂王这次可以说是大赢特赢,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基本都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完全可以登基加冕称帝了。
今年不知道为什么额外关注大选,尤其是拜登退出,哈里斯接任后,美国大选相关的视频几乎是一个不落地在刷。
选举前,从哈里斯和特朗普的种种表现来看,我都是几乎无条件相信懂王会胜选了(除非民主党搞一些小手段)
真的非常讨厌民主党,那一套歪曲的政治正确理论,怎么都无法洗清楚,懂王的回归可以说是挽救了美国的命运(奇怪为啥我这么高兴哈哈哈,但不管怎样中国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最近看书,有个作者提出了一条比较有意思的理论:
在中国,基本都是对人不对事的,那些当官的,但凡涉及到一点政治黑点,基本就走不下去了,不止是官员,连我们普通人也时刻生活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但凡有一些在旁人眼中看起来 “出格” 的动作,就会 “社死”
生活在集体社会中,免不了时时刻刻要和别人打交道,不管现在互联网公司怎么强调要 “对事不对人”,但社交的压力其实一直都存在。
反观在西方,是经典的 “对事不对人”,总统候选人可以被判刑,有政治黑点的人照样可以继续他的政治生涯,普通人则更加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尽管现在大城市中的我们,逐渐演化出原子化的个人状态,可是你所在的公司、你所在的社群、都是你的压力来源。
每当一个吃瓜的 pdf 在微信群传播,我总是在想,这背后的人到底要承担多大的压力,要有多强大的内心,才能抵抗得住这背后无数双眼睛的贪婪目光。
扯远了,庆祝下懂王,也祝福那些买了川大智胜股票的人吧哈哈。
6 点半的深圳,蓝色的天,残留的路灯,远处的春笋,感觉还挺有意境
追不到的晚霞(in 前海石公园)
打车的时候偶然发现后排座位也有这样一个后视镜,感觉非常有用,这样每次下车的时候就不用提心吊胆后面有没有车或者人来了,建议普及。
感觉很多事情就是这样,靠贴标语、喊口号,其实比不上真正的实物有用
动漫:
音乐:
播客:
摘录的一些金句观点:
更多分享可以加入我的频道:https://t.me/RayeJourney
2024-11-11 22:23:13
一直以为 Makefile 是独属于 C++ 项目的,看到这个文件就比较头大,因为少不了需要执行一堆 make 命令来等待编译链接。
不过最近才了解到,make 命令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相反,它可以有效地组织开发项目中会使用到的各种命令、环境变量、shell 命令等。
除此之外,Makefile 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配置一些自动化的前置步骤,比如 python 项目的 pip install, node 项目的 npm install 等
最后,Makefile 还可以依赖本地的文件,如果文件没有更新,则与之相应的任务并不会执行,有点类似于本地的 CI 了
接下来就认识一下 Makefile 的简单编写以及实例吧
因为 Makefile 的设计初衷其实是监控本地的文件是否有更新,再去触发一系列动作,所以单纯的 shell 命令执行得使用.PHONY(虚假)来实现,比如
dev:
@echo "Hello, world!"
.PHONY: dev
Makefile 是分步骤进行的,每一个步骤都会有其前置任务,其写法一般是:
target1 [target2 ...]: [pre-req1 pre-req2 pre-req3 ...]
[recipes
...]
最简单的举例,比如我们想执行一个 next.js 项目的本地预览,其前置条件必须是已经安装了对应的 dependences,那么就可以这样写:
dev: node_modules ## 开启本地服务
@./node_modules/.bin/next dev
.PHONY: dev
node_modules: package.json
@yarn install
这里就构成了一个依赖的执行顺序:
根据上述简单的示例就可以看到,Makefile 可以让我们清晰有序地管理一些常见的开发步骤,免去诸如修改 package.json 但是忘记执行 yarn install 的 “悲剧”
可以看到在上面的示例中,有通过 ##
来编写注释
此时如果在 Makefile 中加入下面这段:
help: ## Show this help
@echo "\nSpecify a command. The choices are:\n"
@grep -E '^[0-9a-zA-Z_-]+:.*?## .*$$' $(MAKEFILE_LIST) | awk 'BEGIN {FS = ":.*?## "}; {printf " \033[0;36m%-12s\033[m %s\n", $$1, $$2}'
@echo ""
.PHONY: help
就可以自动生成注释了,即输入 make help 自动打印帮助文档,是不是非常神奇呢 hh
hugo 管理博客有几个最简单的命令,如开启服务器,生成站点静态文件等,我们可以将其都放在一个 Makefile 中
all: help ## 默认打开帮助文档
serve: ## 启动服务器
@echo "Starting Hugo server..."
hugo server
build: ## 构建站点
@echo "Building the site..."
hugo
clean: ## 清理生成的文件
@echo "Cleaning up the public directory..."
rm -rf public/
help: ## Show this help
@echo "\nSpecify a command. The choices are:\n"
@grep -E '^[0-9a-zA-Z_-]+:.*?## .*$$' $(MAKEFILE_LIST) | awk 'BEGIN {FS = ":.*?## "}; {printf " \033[0;36m%-12s\033[m %s\n", $$1, $$2}'
@echo ""
.PHONY: all serve build clean help
默认的命令 all
就是显示帮助文档,而帮助文档的生成只需要写清楚注释即可自动完成,现在输入 make 命令的效果如下:
$:~/develop$ make
Specify a command. The choices are:
all 默认打开帮助文档
serve 启动服务器
build 构建站点
clean 清理生成的文件
help Show this help
当然这里只是最简单的展示,你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对应的依赖文件,以及 new post 的操作也都是可以集成进来的。
首先,假设我们的 python 项目入口为 app.py,那么我们最终执行的目标就是
run: ## 记得加注释,可以自动生成帮助文档
python app.py
.PHONY run ## 因为并没有依赖文件,所以需要使用.PHONY
其次,python 肯定有前置依赖需要安装,一般依赖都会写在 requirements.txt,于是我们有
setup: requirements.txt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当然,一般还会补充一个 clean 的命令,于是有
clean:
rm -rf __pycache__
由于每个人电脑上本地的 python 环境变量都不同,当然这个也可以用 docker 来解决,不过 python 本身提供了 venv 这种更轻量级的解决方案,于是可以
python3 -m venv venv
-m venv 代表使用 venv 命令,创建一个虚拟环境,位于 venv 目录
此时安装依赖就可以使用
./venv/bin/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因为此时 pip 是位于 ./venv/bin/ 目录下的
所以得到 Makefile
venv/bin/activate: requirements.txt
python3 -m venv venv
./venv/bin/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但是每次都要写 ./venv/bin/
比较麻烦,可以使用变量做一下简化
即声明一个变量 VENV
它的值默认为 venv
目录,但是你也可以通过命令行传递的方式来修改
引用变量的方式则是 $(VENV)
,可以理解为简单的字符串替换,于是 Makefile 就可以修改为:
VENV = venv
PYTHON = $(VENV)/bin/python3
PIP = $(VENV)/bin/pip
run: $(VENV)/bin/activate
$(PYTHON) app.py
.PHONY run
$(VENV)/bin/activate: requirements.txt
python3 -m venv $(VENV)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clean:
rm -rf __pycache__
rm -rf $(VENV)
.PHONY clean
有了 GPT 之后,其实 Makefile 完全可以让 GPT 来代劳,对于其语法完全可以做一个简单了解,能看懂就行了,所以我也只列举出了最简单的语法以及对应的示例。
不得不说有了 AI 之后,诸如此类的工作已经完全不用开发者操心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以前觉得一些麻烦的,不太想了解的技术细节,其实往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具体到 Makefile,完全可以将其当做一系列命令的封装,以及一些繁琐依赖人工记录的步骤,甚至可以将其当做 README 文件来使用了。
2024-11-06 21:47:12
我最喜欢的歌手萨莎,出自她今年的新专辑《Me Again》
我自觉是一个很难坚持长久做一件事情的人,过于理想主义,或者说是天真加上完美主义吧,总是容易头脑发热,却又无法长期坚持下去
本来以为写博客也是这样一个半途而废的事情,最开始是被 xlog 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开源创作社区所感动,拥有一个 web3 的博客是一件非常 cool 的事情。
在融入 xlog 社区之后,也不断经营自己的 blog,认识到了同样很多写独立博客的朋友,在书写自己生活的同时,也总是能收获到一些认同感,同时也被追求独立博客的愿景所感动。
然而随着工作上日渐繁忙,以及自己状态的持续低迷,我好像开始逃离这一切。喜剧之王单口秀上,阎鹤祥讲述自己为了逃离郭麒麟,逃离说相声,他骑着摩托车,穿过中亚欧洲,越过大西洋,越过巴拿马海峡,抵达潘帕斯草原,来到了地球上离自己家乡最远的对跖点。
在这个点上,是他离自己烦恼最远的地方,你再也无法迈开任何一步,你想爬到最高处,离烦恼更远一点,可是那连一棵树都没有。
但反过来,你之后走的每一步,都是离自己曾经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我本来并不打算去尝试 follow 应用的,因为我知道我自己连 rss 订阅应用都换了好几个,也并没有坚持把 rss 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来。
但当我下载体验之后,我知道这确实是一个只存在于理想中的应用,虽然它可能还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它确实就是我今年的最佳应用了
流畅的阅读体验,合理的订阅分类,众多的独立博客作者,大量的优质订阅源,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无不让我第三次感动。
一瞬间,我感觉我又活过来了,曾经被压抑的表达欲望,曾经对自己的种种质疑通通烟消云散,我相信我是可以坚持写下来的。
是为本周报序
早上 6 点 15 左右起床,简单洗漱后就直奔深圳湾。
第一次接触到打鸟的乐趣,遗憾的是腾龙 28-200 能拍到的实在是太有限了
深圳湾,早上 7 点左右的天空,太阳刚刚从云层中探出来,远处的天空中有淡淡的红光,这四只小鸟的飞行动作,让我疑心是不是一只鸟的慢动作回放😂
朋友说这种副厂的镜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优先照顾广角,像腾龙 28-200 就是这样,一种是优先照顾长焦,并且疯狂安利腾龙的 50-400,好吧我又想买镜头了😅
不过天鹅湖倒是非常值得一去,咔咔咔一顿拍,结果发现拍的都不咋地.. 勉强放几张能看的吧:
第一次接触到 “观鸟” 这个稍显小众的爱好,感谢见夏学姐的提议,让我深深入迷了
喜欢观鸟的朋友都会给自己起个自然名,比如这次的讲师就叫山羊, “见夏” 这个名字也是来源一种植物
这确实是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作者手绘了许多鸟类,并且在书中给它们取了好多有趣的别名
书的封面:
作者画的小鸟太有趣了哈哈:
文章:
视频:
追剧:
音乐:
更多分享可以加入我的频道:https://t.me/RayeJourney
2024-11-05 09:14:46
This message is used to verify that this feed (feedId:41342818708527119) belongs to me (userId:41336155791057920). Join me in enjoying the nex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browser https://follow.is.
2024-08-04 23:22:22
写作不同,写作需要先有个想法。为了把这个想法表达出来,一个人不得不围绕着这个想法自己和自己争吵,自己和自己辩论。话语随口而出,随风而逝,然而文字却要落在纸上,所有人都隐隐约约知道,文字可能是自己的另外一张脸,需要慎重对待。
—— 和菜头
我发觉欠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这其中又有太多残留在我记忆中的种种过往,有与不同人的时空交错,有与这个世界的诸多互动,有太多值得我去仔细思考的会回忆。
我好像一直愿意相信平行宇宙的理论,相信此刻的当下无非是由我的选择所展开的多维宇宙在此刻的一处投影罢了。最近也刚好看到了一部美剧《Dark Matter》,讲述的就是多维宇宙的故事
如果你习惯于漫威宇宙中对多维空间的描写,其中的主角穿梭到不同时空之后,仿佛跟没事人一样,还能顺原路找到自己的家,周围的人事物也都没有任何变化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真实的多维宇宙远没有那么简单。《Dark Matter》 是改编自同名小说《人生复本》,由于美剧节奏太慢了,于是我先把小说看完了。
本以为穿梭平行宇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你要知道不仅仅是你此刻的选择影响了,他人的众多选择也会导致这个世界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角前几次穿梭的世界几乎都是末日景象,哪怕在他掌握了穿梭的秘诀之后,也几乎难以回到只被自己选择所影响的那个当下。
这才是真正的多维宇宙啊,莫要以为真有什么后悔药,哪怕真的有也得历经千百次的尝试。
所以好好记录当下吧~!
距离高中去北京旅游过之后,算是时隔多年再一次来北京了,不过此刻我已经不再是当时那个懵懂的高中生,因为这一次是来出差的。
如果要深入一个行业,当然是要去见识其中的每个人。我们此次的出行就是抱着这样一个目的,去和微信小游戏的开发者们做一次深入交流。
给开发者介绍我们的能力,科普常见的问题,介绍最优的解决办法与最佳实践,同时感受开发者们的热情,解答他们的困惑。
但我对于北京还是很抵触的,高中的那次旅途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好笑,在北京的六天就没有吃一顿好的,完全不符合弗兰人的口味。又想起了辅导员在我们出发之前的聚餐上说的,这可能是你们这次北京旅途吃的最好的一顿了,辅导员真是诚不我欺啊 hhh。
于是在北京几乎不敢独自去任何地方吃饭,中间也和一位老同学及一位在阿里工作的同事吃过一次饭,要么北京烤鸭要么羊蝎子了。在北京,敢于随机选择一家餐馆吃饭的人才是真的勇士。
开发者大会结束之后居然还空出一天,但是北京的常见景点,如天坛,颐和园,故宫,毛主席纪念馆,博物馆,长城等基本都去过了,于是也没有心思去,本想着要么去一趟首都图书馆待一天来着,但还是跟随导师一起去了一趟圆明园参观下。
晚上则去了一趟罗刹海,一个不算太大的琥珀,感受下北京弄堂的悠远,见识下王府的恢弘大气。
整个北京之行感觉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深刻印象,尽管是一座历史古都,但其在我心中的地位却远不及西安洛阳南京等。
收获最大的是读完了一本书《三国前夜: 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699839/
为了减肥,真的是为了减肥,在羽毛球教练的建议下,开始了每天早晨的空腹有氧跑步
最开始坚持起来还是挺难的,毕竟跑步也中断了一段时间了。
以前跑步是喜欢横冲直撞的,上来就马力开足,跑步机时速直接干到 11、12,开始狂奔。
但很快就坚持不下来,坚持跑个五分钟已经是极限,于是只能减速到 6,开始慢走喘气,等到体力堪堪恢复一段又开始狂冲。
但我觉得有必要稍微调整下,于是就保持 9km/h 的速度,试试能不能坚持跑半小时。
本以为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毕竟 11km/h 都可以跑,9km/h 不是小菜一碟吗。
但很快你就发现,坚持匀速跑步,才是一项更大的挑战。
刚开始跑的时候自然觉得没啥,甚至觉得速度还能再上去,但奈何被跑步机限制了,于是只能慢下性子。到后期又发觉体能跟不上去了,此时又不能减速。
于是开始领悟到,如果我能坚持匀速跑下来,应该对体能有很大的改善。
目前已经坚持跑了两个月了,6 月跑的比较勤,7 月因为北京出差的关系则中断了一些。
不多说了,猫猫真的好可爱,虽然不是我养的(下午去川鸽家一起拍猫猫)
欢迎 join 我的频道,https://t.me/Raye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