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19:13:48
已经有 4 个月没有好好开始写作了,其实这段时间里,有很多值得被记录的事情,但总是提不起劲来写,人总是有惯性的,这种惯性的力量之于我仿佛更加强大。
做一件事,冷启动是最难的,与之对应的,热停止也是很难的(hhh 我造的词),但只要迈过了这个坎,就能如同冰雪消融后的春天到来一般美好。
也不扯太多有的没的了,我还是想坚持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历,但与之前不同,这次的首发平台我选择了 medium,不再是 xlog 了,不过也会同步更新文章上去。
xlog 之前有几次不太好的体验,比如存储草稿没办法多端同步,比如评论区的管控,还有之前点击发布文章之后就会发布好多重复的,这些让我很困恼,但是也没有心思去反馈了,xlog 确实是我非常喜欢的平台。
这次我选择了 medium,这也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一个平台,虽然这里面的文章有时候给我一种标题党的感觉,但这个简洁优雅的平台还是让我有种被吸引住的感觉,我没有什么心思去吹有多好的体验 hh,因为感觉很容易被打脸,但目前阶段,我还是觉得 web2 的体验比 web3 好太多了,可能是我真的被监管给 pua 的吧 hh
写作内容还是以技术文章 + 生活文章为主,离别歌大佬曾今写过这段话,我认为值得多次品读:
经常有人问我,我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今天在这里分享一个最简单的答案:对技术,我是有目标的,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我的博客不停更。如果有一段时间我博客一个月没有新文章,我就会特别着急,我会想我能研究什么东西,然后写一篇日记。
当然,慢慢的我发现,自己经常会有时间研究各种东西(不用愁没有东西写),当然也会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竭尽全力就半途而废。我也做过很多半途而废的事情,也说过很多不负责的言论,但这些点滴都在我的博客里我永远不会删。
安全界有个很知名的理论:“不能够相信用户的所有输入”,但我坚决不支持这句话被放到现实生活中,我选择相信而不是怀疑。怀疑的生活会变得很累,如果你总是考虑怎样去防范他人。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自己的思考,在停止更新的这段时间里,基本上也是用 flomo 来进行记录及日常回顾的,我也只是一个不断吸收信息然后过滤再转述的人罢了。
正好我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发现 medium 又开始提示我保存失败了,估计是又检测到了什么关键词之类的吧。。。放弃了,果然被打脸了
那我还是重新回到 typora 的写作吧,目前的写作方案就是 typora 写作,picgo + 腾讯云 cos 作为图床存储,再使用坚果云备份文章(坚果云有 1G 上传流量,对于纯文本来说绝对是够用了,其实一直想搞个 nas 的,但奈何家里网络条件太差了)
非原图,原图太大了,我怕 CDN 流量超标 hhh,都是朋友圈压缩过后的,所以噪点会比较多
周五晚上没睡好加上空调温度太低,导致我早上起来极度不适,于是索性休了一天年假,在家宅了下,死亡搁浅的进度推进不是很多。
休息一天还是会让自己心情好点,并且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恢复。周六一大早,六点二十左右,当一般打工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已经带着我的相机前往莲花山去找小鸟了
林鸟其实是很难拍的,因为林鸟普遍都藏在山高林密的树丛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空气很是清新,但其实这时候只是空气清新而已,氧气浓度并不是很高(这是很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因为晚上植物都是在进行呼吸作用的呀哈哈哈)
但我还是想挑战下林鸟的拍摄,提前在小红书上找好了攻略,其实也就是一些经验贴,但并不能保证自己就能遇到的刚刚好,在漾日湖边找了找,只看到几只天鹅,于是继续往山里进发
树林荫翳,鸣声上下,只有在山中才能体会到欧阳修笔下这句话的意境
欸那只,学名叫斑颈穗(sui)鹛(mei),毛的颜色和树枝很像,让本就因早起而视线模糊的我分辨了好久
但是林鸟真的太难找了,我走了好久,明明听到了好多只的叫声,但就是找不到,正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抬头一看,枝头上停了一只红耳鹎(bei),红色的小点点点在眼睛正下方,真的好漂亮哈哈哈(但还是没有小翠漂亮 /doge)
还是准备考虑购入一个望远镜了,纯靠肉眼和相机定位有时候挺困难的,望远镜的视野更大,更方便找鸟,不过还是等我多出去拍拍吧
继 5.2 去满格家玩之后,再一次又去满格家蹭饭了,这次还带上了我的 switch,相机及无人机(东西有点点多)
顺带一提,switch 的玛利欧派对游戏,直接把我和 hh 给整崩溃了哈哈哈,我们的运气也太差了吧
但不管怎样,满格的手艺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下图如果不说是在满格家,会真的以为是在饭店啊!
z8+24120 拍摄,非原图,微信朋友圈已经帮我压缩过一遍了
与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当然还少不了可爱的冲冲:
以及没有迟到的晚霞,当天都下了一阵雨,我们听着外面的雨声,在房间里玩三国杀和 switch 游戏,临近 7 点时,我从窗户边看向天空,发现天空竟然意外的蓝,于是果断上楼,终究还是没有错过绝美的晚霞
2025-07-04 00:00:00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本书其实是萨特的一篇演讲稿,正如作者在开头所说到的,“是针对几种存在主义的责难为他辩护”,有人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悲观的学说,“鼓励人们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而共产党人则批判存在主义给了人太多选择,这是一种犹豫不决的 “观望”,是 “另一种资产阶级哲学”。萨特为了回应这些责难,在这篇文章中深入地探讨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 ———— 存在先于本质,人是自由的、选择塑造自我,以及选择如何影响他人与世界。
“存在先于本质”,但凡了解过存在主义的人基本都听过这句话,但这句话又经常被人误解。其实很简单:人并不是被预先设定好的成品。我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吧,我们这些上班族,整天说自己是牛马,是打工人,但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定义我们的本质,我们之所以成为牛马,成为打工人,其实都是我们自身的选择。
“没有任何人”,即不存在上帝,传统观念认为,人由上帝创造,带着固定的 “本质”—— 比如理性、道德或善良,就像工匠制造裁纸刀时心中已有刀的用途和形状。就像我们传统文化中,孟子宣扬” 人性本善”,荀子宣扬 “人性本恶”,存在主义则直接掀翻了这个桌子:没有上帝,没有预设的本质,没有所谓性本善,性本恶,人只是先 “存在”,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逐渐塑造出自己的 “本质”
举个例子,你是英雄还是懦夫?不是天生的,而是你通过一次次选择决定的。比如,你选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你就成为了英雄;选择退缩,你可能就成为了懦夫。正如萨特所说:“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 这不仅意味着你是你所认为的模样,更是你愿意成为的模样。你的人生是你主动设计的结果,而不是被动的命运安排。
这种观点让人一下子解放出来,但是又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你看上去似乎有无限地可能去塑造自己,萨特在书中讲了一个笑话,一位 “因为说了句脏话就自称存在主义者” 的老太太,她的选择 —— 即使是满口脏话 —— 也是她对自己人生的定义。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存在主义就是在鼓励人们夜夜笙歌,即时享乐,追求自由吗?
萨特在书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存在主义的自由并非轻松的礼物,而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因为没有上帝、没有预设的道德准则、人必须独自面对选择,并且承担后果。
萨特用一个军事领袖的例子说明了这种 “痛苦”:一个指挥官接到进攻的命令,但他必须决定如何执行,多少士兵的生命将取决于他的判断。他无法逃避选择,也无法完全推卸责任,因为即使 “服从命令” 也是一种选择。
再比如,想象你是一名医生,面对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做高风险手术可能带来 20% 的生存希望,但也有 30% 的死亡风险;不做手术,患者可能只剩三个月生命。你必须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可能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这种 “没有标准答案” 的处境,正是存在主义所谓的 “痛苦”。
正如萨特所说:“所有的领袖都懂得这种痛苦。它阻止不了他们采取行动;相反,它是他们行动的真正条件。”
这种痛苦并非消极的绝望,而是行动的前提。因为人必须向前走,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你无法停滞,只能通过行动定义自己。
存在主义的另一个核心观点是:你的选择不仅塑造了自己,也在塑造他人,甚至整个世界。
萨特认为,当你选择成为某种人时,你在心中树立了一个 “人应该如此” 的形象。比如,你选择做一个诚实的人,你不仅在塑造自己的诚实,也在向世界宣告 “人应该诚实”。反过来,如果你选择做坏事,你也得扪心自问: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这种相互影响要追溯到现象学了,比如你看到的苹果是红色的,别人大概率也是如此;你面对的困境,比如学业压力或职场挫折,别人也可能感同身受。因此,你的行动会成为他人的参照,就像有人在大街上抬头望天,周围的人也会不自觉地跟着看。
这种 “他人即地狱,他人亦天堂” 的悖论,揭示了我们生活在一个 “主观性林立” 的世界里:每个人的自由选择都在相互映射、相互影响。
萨特举例说:“我在创造一种我希望人人都如此的人的形象。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
这意味着,你的每一次选择都在为人类书写一个可能的未来。伟人如甘地、马克思,他们的选择不仅定义了自己,也为人类的解放树立了榜样。你呢?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选择又将如何影响他人?
存在主义的自由是彻底的,但也因此令人不安。你无法用 “天生如此” 或 “环境所迫” 来为自己开脱。比如,一个将军如果把失败归咎于 “上级的命令”,他就是在逃避自由,萨特称之为 “懦夫”。同样,如果你说 “我本可以成功,只是没有机会”,存在主义会反驳:你没有行动,所以你没有那种 “成功的本质”。莫言、余华的天才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离开了行动,天才不过是空谈。
这种彻底的自由意味着,你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萨特说:“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你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
你咨询别人时,其实早已在心中选择了你想听的答案,就像《解忧杂货店》里的老爷爷所说:人们来问建议时,其实已经有了答案。这再次提醒我们:选择是你自己的,责任也是你自己的。
尽管存在主义强调自由的痛苦和责任的沉重,它却是一种乐观的哲学。为什么?因为它相信人可以通过行动创造意义。
基督教的绝望源于 “被上帝抛弃”,而存在主义的 “绝望” 却是对自由的清醒认识:你必须靠自己赋予人生意义。
萨特说:“存在主义是乐观的。它是一个行动的学说。”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预设的本质,而在于你通过行动不断书写的故事。
你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行动,都是在塑造你自己。你是你的经历、你的情感、你的痛苦与欢乐的总和。
正如萨特所说:“一个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径。”
你接触过的人、走过的路、吃过的烧烤摊、迷失过的夜晚,都构成了此刻的你。而未来,你依然可以通过选择去成为你想成为的模样。
总结下萨特的观点:
最后以萨特的话来结尾吧:“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 —— 这就是说,去发明吧。”
ps.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读这篇文章,一切取决于你,不过都读到这里了,求个赞不过分吧哈哈
2025-07-03 00:00:00
手工编写一个 wasm 模块,wat 代码如下:
(module
;;声明需要提供内存
(import "env" "memory" (memory 1 2)) ;; 初始 1 页,最大 2 页
;; 写入 i32 到内存[offset]
(func (export "writeToMemory") (param i32) (param i32)
(i32.store
(local.get 0)
(local.get 1)
)
)
;; 从内存[offset] 读取 i32
(func (export "readFromMemory") (param i32) (result i32)
(i32.load
(local.get 0)
)
)
)
然后编译为为 wasm 模块
wat2wasm memory_test.wat -o memory_test.wasm
编写 js 代码
const fs = require('fs');
(async () => {
const memory = new WebAssembly.Memory({ initial: 1, maximum: 2 });
const importObject = {
env: {
memory: memory
}
};
// 读取wasm,分配内存
const wasmBuffer = fs.readFileSync('./memory_test.wasm');
const wasmModule = await WebAssembly.instantiate(wasmBuffer, importObject);
const { writeToMemory, readFromMemory} = wasmModule.instance.exports;
const inBoundsOffset = 65532; // 正常偏移
const outOfBoundsOffset = 70000; // 越界偏移
// 测试正常写入和读取
writeToMemory(inBoundsOffset, 123456);
console.log("读取数据:", readFromMemory(inBoundsOffset));
try {
// 👇 试图越界写入
console.log("尝试越界写数据");
writeToMemory(outOfBoundsOffset, 999);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越界写错误:", err.message);
console.log(err);
}
try {
// 👇 试图越界读取
console.log("尝试越界读数据");
console.log(readFromMemory(outOfBoundsOffset));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越界读错误:", err.message);
console.log(err);
}
})();
运行结果,可以发现此时是报错的
❯ node main.js
读取数据: 123456
尝试越界写数据
越界写错误: memory access out of bounds
RuntimeError: memory access out of bounds
at wasm://wasm/488cc87e:wasm-function[0]:0x59
at /Users/rayepeng/Documents/code/wasm-memory-test/main.js:26:5
尝试越界读数据
越界读错误: memory access out of bounds
RuntimeError: memory access out of bounds
at wasm://wasm/488cc87e:wasm-function[1]:0x61
at /Users/rayepeng/Documents/code/wasm-memory-test/main.js:35:17
2025-07-03 00:00:00
回看我的 flomo 记录,以 “博客” 关键词搜索,可以发现我的一些思考过程:
但是我又实在是没有太多能写的东西,我感觉记录每周发生的事情,是一种好的方式,但长期的流水账记录,让我不禁有些厌烦,文章应该言之有物,至少表明一个主题思想吧,仅仅是把自己的生活呈现出来,放上几张带自己水印的照片,越来越多的注重在图片上,而不是文字本身,似乎有失一点博客原本的价值了
写博客的人基本上都说为自己写作,但是又有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读者的赞美、搜索引擎的流量,正慢慢地改变我们的写作方式,即使没有人直截了当地对你说,我想看这个,但还是会为了满足想象中的读者需要而写作。及时止损,即使要做一个 “违背祖宗” 的决定。
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最开始写博客的动力是什么?利用 2P 法,应该有两个:
- 持续不断地让自己输出有价值的东西
- 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形成自己的 “快照”
圈子混久了就会觉得这群人都有毛病
说实话我有点反感独立博客的那群人了
我不喜欢自以为是的沟通
停更的原因里,“流水账” 这个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这周做了啥,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以及拍了哪些照片,感觉每次都是这个套路,那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当然是有的,我们的思维常常过于跳跃,就如同看到白臂膊,马上联想到一系列事情,看到 “流水账” 这个词,马上也会想到一些不好的东西,觉得这是坏的
但我还是要问一句,真的就是这样么?流水账就真没用吗?你怎么去定义流水账呢?
我们暂且不去考究这个词原来的含义(只是我懒得去整理了),流水账与之关联的词往往有:“枯燥”,“乏味”,“无聊”,“缺乏思考”,这些词算是一篇文章可以被称之为 “流水账” 的必要条件了,注意并不是充分条件
我们为什么害怕流水账呢? 本质上就是担心自己写的东西被认为是无聊或者 balabala,那只要不无聊,只要有读者(自己也算是读者),只要读者觉得有趣(实际上也确是,经常回看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我还经历过这么有趣的生活呀),这就足够了
传说曾经有个国家,生活在这里的人记忆力都非常差,往往前一秒发生的事情,这一秒已经忘了,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随身都带着一只笔,不停地记录
于是你会发现这个国家的人在对话的时候特别有意思,一边嘴上在说,一边手里不停的在写,还要时不时看看自己所写的内容。
你会觉得他们很可悲,因为我们的记忆力足够强,我们可以记住很多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我宁愿成为那个国家的人,因为我愿意保持记录,随时回看自己的记录
当然,这个故事是我瞎编的哈哈哈
2025-07-03 00:00:00
这是一篇拾遗文章,作为我的回忆补充
跟着山羊老师一起去汕尾吃喝玩乐 + 观鸟~
也是在读书分享会上第一次认识了山羊老师,然后知道了观鸟这种偏小众的爱好,恰逢深圳每到冬季,总有大批的候鸟来深圳过冬,深圳湾好多好多的海鸥、黑脸琵鹭,简直就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哈哈哈
于是也开始入坑了观鸟和打鸟,设备升级了一轮哈哈哈,跟随着山羊老师的安排去了汕尾观鸟,喜提自然名 —— 小翠
不得不说山羊老师的安排非常合理,我们下高铁后就直奔住宿点,就在高铁站周围,环境尚可,楼下还有家烧烤店笑死
紧接着的两天行程也安排的满满当当,本来规划自驾的,但考虑到去的地方都很偏僻,所以选择了包车,事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因为很多路段,不是老司机真的不会开
第一次外出实地观鸟,新手光环 buff 叠满,我们直接远远地看到了彩鹮,在中国被认为灭绝了将近 70 年,近些年才有记录,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这是它原本的样子:
当然还有很多记录下来的鸟儿,不过为了节省点 CDN 基本都是压缩后的图片了,权且记录下
2025-03-06 09:51:42
其实过年在家就应该记录一下的,但一直忘了 hhh,在家基本都是在看书休息,也没做什么事情,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第一次买了相机之后回家的
以往春节回家都是不太想出去的,天气冷,熟悉的朋友也基本都是要回乡下过年(我倒是不用回乡下,一直在城里),除了找找陌生人打羽毛球之外似乎也没啥能做的
但今年是第一次买了相机后带回家的,作为一名自诩为风光摄影师的刚入门新手,第一次有了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出门的动力,于是在回家的头两天,每天早上 6 点多就起床出门去爬山了
第一天早上没蹲到日出,但是天气还算不错,拍了几张西湖山的照片
第二天早上继续爬山,竟然第一次看到云海!尽管这座山也就 200 米出头,但却能真实地感受到云海的流动,以至于有朋友看了照片以为我是用无人机拍的
下山边修图的途中,《滕王阁序》的一句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突然击中了我,细想一下还挺适合风光佬的
其实过年在家就应该记录一下的,但一直忘了 hhh,在家基本都是在看书休息,也没做什么事情,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第一次买了相机之后回家的
以往春节回家都是不太想出去的,天气冷,熟悉的朋友也基本都是要回乡下过年(我倒是不用回乡下,一直在城里),除了找找陌生人打羽毛球之外似乎也没啥能做的
但今年是第一次买了相机后带回家的,作为一名自诩为风光摄影师的刚入门新手,第一次有了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出门的动力,于是在回家的头两天,每天早上 6 点多就起床出门去爬山了
第一天早上没蹲到日出,但是天气还算不错,拍了几张西湖山的照片
第二天早上继续爬山,竟然第一次看到云海!尽管这座山也就 200 米出头,但却能真实地感受到云海的流动,以至于有朋友看了照片以为我是用无人机拍的
下山边修图的途中,《滕王阁序》的一句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突然击中了我,细想一下还挺适合风光佬的
漫才兄弟表演的太好了
我连续刷了好多次漫才兄弟的表演,非常上头,湖南塑普,加上无厘头的搞怪,他们在脱口秀的表演节目基本都是模拟某个场景,如租房,打车,去餐馆吃饭
这些场景中总是能融入一些对现实的讽刺,最后决赛的演出是模拟丧尸剧,其中一句 “现在酒店不都有摄像头”,又好笑又直戳现实,更绝的是在最后的一小段两人历数所有演出的模拟场景,“你讲漫才的旁边一直是老子晓得不” 哈哈哈哈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