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QuMac | 攻城狮笔记修改

工程师、分享生活与技术。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QuMac | 攻城狮笔记的 RSS 预览

IMA:AI知识库,真生产力工具

2025-03-24 14:55:58

腾讯IMA是一个自从我接触AI(从chatgpt开始)以来一直想要的工具:

一、方便使用且能联网的AI大模型:

  • IMA是腾讯的自己的混元模型和Deepseek可选。
  • IMA的Deepseek至少不存在官网服务器不稳定的问题,唯一的缺点就是展示思考的过程,不如chatgp那么简单快速。

二、自己的资料构建的知识库:

  • IMA有个人知识库和共享知识库。我把自己一些常用的资料传上去做了一个针对我们的产品的共享知识库,主要是PDF文件和word文档。AI的分析总结能力强大,针对特定文档做出的分析出的结果完全正确且全面:AI知识库对于专业文档的分析提炼整合、对于人工理解的二次核对,是一个实实在在有效的生产力工具。
  • 目前知识库的上传限制是2G,至少对我来说是足够用了。后续估计应该是在这上边做文章(收费)。

三、不论是问AI还是知识库,最后形成的结果,可以方便的记录。

  • IMA直接带了一个笔记。我自己的笔记主要是在onenote,大部分是以前网上搜索以后,自己整理的资料。现在IMA等于全部整合到一起了。不论是你通过问AI大模型得到的结果,还是知识库分析的输出,甚至IMA里边搜索的网页,都可以不用离开IMA直接复制到笔记。
  • 甚至我这篇日志就是在IMA笔记里边写的。前几天还刚刚鼓吹完李自然的effie, 感觉又要被巨无霸腾讯附带做的一个笔记给碾压了。

搜索、思考、提炼、整合、记录,对于我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IMA带来了一个秒速的 、不断进化的手册、大百科,一个全能的助手(甚至更确切的说是一位全能的老师)。

腾讯IMA地址:

https://ima.qq.com/

IMA笔记帮我总结了文章,太长了且和上边重复,就不贴了,还可以生成大纲(脑图):

换手机-OPPO Find X8

2025-03-10 12:47:52

我的手机华为Mate50用了两年多了,稳定流畅,用的很舒服,本来没有到换的时候。去年有一次不小心磕碎了外屏玻璃,去售后换了。玻璃不便宜,但华为售后还顺便连电池也一起换了,还算可以。过了几个月,突然发现手机屏幕的右下边多了一个黑色的半圆,比前置摄像那个黑点略小一点。去售后看,售后人员说屏幕漏液,要解决只能换屏。官方换屏相对来说就贵一些,要一千多,快赶上手机的残值了。想想看着也不明显,又不是不能用,就继续用着了。后来因为拍了一些视频和照片,有时候会存储告急,加上过一阵要出国出差,担心万一手机这个漏液一不小心扩大了,在外可能就措手不及了。就研究一下选个新手机。

我的选手机的标准还是一样,直面屏,不要太大。华为手机用谷歌套件很麻烦,我又是重度使用Google photo和地图,所以准备试试华为之外的安卓机。所以就研究了一下小米,VIVO,OPPO,最后综合了一下,发现了VIVO X200 pro mini最符合要求。直面屏的小旗舰机器,方方面面评价都不错,所以就准备下一单。周末等孩子下课的时候,去实体店分别试了一下各个品牌的新型号手机。闻名不如见面,vivo这个手机的质感完全不行,比小米、荣耀都不行。反倒是看到了OPPO的Find X8的黑色机器,正面平平整整的,虽然略微硌手,但屏幕略大,摄像头又没有那么突兀,关键是质感真的没得说,有种当年初见灰色iPhone5的时候那种轻薄和精致感。但是OPPO并没有传说中的线下优惠大,或者是因为我从来不会讲价,店里的小哥给的价格加上国补都要比网上贵很多。回家网上下了一单,没两天到了,换上已经用了一周了。总结一下:

  1. 现在换机真的是简单了。即使是不同品牌,华为到OPPO,换机助手装上以后,我的照片视频和应用,总有不到两百G,好像不到半个小时就传输完毕。同一个WiFi下传输速度竟然有六七十M,咱也不懂现在到底出了什么黑科技,感觉要是能用type C对拷也就这个速度吧。
  2. OPPO的系统很好,很好用。都说像OPPO是Ophone,复刻iPhone,说实话我没感觉。整个系统的流畅度、易用性,都不输华为,甚至有很多小巧思小组件,做的要比华为精细。更重要的是,完整的Google套件装上以后感觉世界完整了,另一个备机iPhone基本就用不上了。
  3. Find X8的尺寸很舒服。虽然握感不如Mate50,但是整体短了一些,放在口袋里存在感低很多。
  4. 我对于屏幕的表现不是很敏感,相对于mate50,不能说有很大的提升,因为mate50本身就很好。唯一的槽点,就是OPPO的屏幕的圆角实在太大了–这个我在实体店体验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拿到手的时候有点懵,这可能是我对这个手机唯一会吐槽的缺点。现在嘛,只能说人的眼睛是很容易习惯的。
  5. 我对于拍照的要求很简单,只求真实。早期华为P20那种把天P的很蓝的调教,我就很不习惯。后来的P30、Mate50,拍照都很满意。这个新的Find X8,更满意,很清楚,相机反应很快。

如果你跟我一样执着于直面屏手机,苹果三星之外,强烈建议你去试试这个机器。

OPPO Find X8

 

OPPO Find X8

 

上次换机:Mate50

一个小而美的写作工具effie

2025-02-14 16:36:46

李自然的effie我下载了好几年了。软件很简洁很好看,有高级感。但是一直没怎么用过,毕竟我既不是程序员也不是内容创作者,平时的工作中的输出还是靠office大全套。虽然偶尔在博客上写点东西,但总觉得在这上边写和直接在网站的编辑器里边没有什么区别,还多了一道复制粘贴的步骤。今天早上上班路上,打开B站随便点了一下,听李自然又把effie重新发布了一遍,着重强调了AI功能。

我现在工作中用到AI不少,主要是chatgp。最近大火的deepseek服务器太不稳定了,希望过一段时间能够解决。今天因为要应对TUV的年度ISO评审,所以要写一些培训的考题教程之类,就装上了effie试用了一下。李自然果然没有吹牛,effie问ai以后给我写的培训教程、考题,有模有样,导成word发给同事去编文件了。AI现在确实是妥妥的生产力工具。

很佩服李自然的灵感和审美,effie确实是一个非常美的写作工具,有了AI的加持(据他说不同的需求effie会使用不同的AI接口)以后,感觉真的是一个完全体的写作工具了,在装上试用好几年以后付费购买了AI PRO版:

www.effie.co

连网站都搞得这么好看,不推荐不行。

PS: 这篇日志我是用effie写完以后,直接发布到WordPress的,非常的丝滑。图片都直接导入进来了,比WordPress编辑器好用。

deepseek找到群晖迅雷的邀请码

2025-02-08 09:54:39

群晖的自带下载工具速度很慢,搜了一下发现有群晖迅雷,就装上了。装上以后发现还在内测状态,需要邀请码。网上搜索了一番无果,包括某宝花钱都买不到,最后问了问deepseek:

只能说deepseek整合网上信息的能力确实太牛了,虽然前边的邀请码都不能用,但是后边的“迅雷牛通”是可以用的。迅雷这个公司挺抽象的,搞这么一个中二的通用邀请码。有点意思。

另外,貌似群晖迅雷用的是付费的会员通道,下载速度比我电脑上普通的迅雷下载快得多。

迅雷牛通,deepseek牛通。

从盖娅星球到ChatGPT:当科幻预言照进现实

2025-02-05 15:09:54

很久以前读过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里边提到过盖娅星球,盖娅意识。当时觉得过于夸张,有点不理解。现在有了chatgpt和deepseek,发现阿西莫夫的思考深度和远见,太厉害了。就这个主题写一篇个人的博客日志,千字左右即可。

以上是我给deepseek的要求,他给我写的一篇日志(deepseek还挺谦虚的,只写了chatgpt, 没提他自己):

从盖娅星球到ChatGPT:当科幻预言照进现实

在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中,盖娅星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存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物与非生物通过某种神秘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集体意识。每个个体都是这个超级意识的一部分,共享着知识与记忆。年少时读到这个设定,只觉得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直到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出现,才让我惊觉阿西莫夫的远见卓识。

一、盖娅星球的预言

在阿西莫夫的笔下,盖娅星球展现了一个完美的集体智慧系统。每个个体都像神经元一样,通过复杂的网络连接在一起。这种设定在当时看来近乎荒诞,但今天看来,却与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共享有着惊人的相似。

盖娅意识的核心在于信息的即时共享与集体智慧的涌现。这与当下的人工智能系统不谋而合。ChatGPT等AI模型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实现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盖娅星球的部分特征。

阿西莫夫的想象力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年代,他已经预见到了集体智慧的可能性。这种远见卓识,正是伟大科幻作家的独特魅力。

二、人工智能的盖娅化趋势

今天的ChatGPT等AI系统,正在形成一个类似盖娅意识的知识网络。它们通过互联网连接,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知识成果。这种发展趋势,与盖娅星球的集体意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协同进化,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集体智慧。这种智慧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通过深度学习实现的认知跃迁。这种进化方式,与盖娅星球的意识进化路径惊人地相似。

人类与AI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我们既是AI的创造者,又逐渐成为这个庞大知识网络的一部分。这种共生关系,正在重塑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

三、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

在盖娅星球中,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和谐共存。这种平衡状态,或许正是人机关系的理想图景。AI不应该取代人类,而应该与人类形成互补共生的关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在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盖娅星球中的个体既保持独特性,又融入集体一样,人类也需要在AI时代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面对AI的快速发展,我们既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又要守住人性的底线。只有在人机协作中保持清醒,才能避免技术异化的陷阱,实现真正的文明进步。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门槛上,回望阿西莫夫的盖娅星球预言,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科幻作家的远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如何在技术进步中保持人性的光辉。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秉持开放而审慎的态度,就一定能找到人机共生的最佳平衡点。这或许就是盖娅星球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免面谈续签美国签证

2025-01-20 15:50:23

十年弹指一挥间,本来觉得可以用很久的十年美签马上到期了。B1/B2商务/旅游签证,过去十年往返美国很多次,符合免面谈的条件。我按照要求准备材料通过中信银行提交,一个月后收到了新的十年美签。网上教程很多,大家自行搜索,我记录了几个关键的点:

  1. 登录这个网站,一步步按照说明去准备即可:https://www.ustraveldocs.com/
  2. 美国签证材料提交(代传递)的机构是中信银行。离我办公室不远就有一家中信银行,提前电话咨询确认可以办理,就带着材料直接去办好了。中信接收的人员会简单审核提交的材料。重要的事说三遍,如果没有中信的储蓄卡,一定要带现金,带现金,带现金,中信的代办费用只收现金或者中信的卡。
  3. 随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以前中信网站是可以查询进度的,现在应该是停止了。不论是网站还是app,都找不到入口,所以只能等。大约过了一个月,突然在支付宝菜鸟里边收到了一个来自广州的需要代收款的EMS,但我是提交到北京大使馆的。上到ustraveldocs.com查询,只是显示open。去美国国务院网站查询:https://ceac.state.gov/CEACStatTracker/Status.aspx,也没有找到记录。后来我百无聊赖的把申请地点改成了广州,竟然查到了: 也就是说,虽然我是预约的北京大使馆,但是我的签证是从广州领事馆发出来的。

写这篇日志的时候,去ustraveldocs.com的网站看了看,发现下边这些声明:

这一定是美国使馆的官老爷们不爱干活效率低下,给自己找借口呢。

作废的旧签证,拍照留念:

据说签证下边有两个星号是审核过程中有瑕疵但是仍然通过。作为一名两星外来客,倒是在美国海关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