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20:45:27
在「1024 程序员节」这一天,Follow 开启公测了,意味着即便没有邀请码也能使用;但是会有部分功能受限,仍需要邀请码才能完整体验。
很巧的是,在那两天前我刚好关闭邀请码申请表,结束了赠码活动——这真的只是个巧合,我并未提前知道 Follow 要在哪天公测……😂😂😂
在本文中,我要说下这次赠码活动的一些事。
关于「Follow 是个什么东西」这命题,其官方的说法是: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以及它最直观的使用感受,就是个 RSS 阅读器,可在我看来当然没有如此「简单」。
有关注我各类 SNS 账号的人应该会发现,我极少会去关注其他账号——要么一个也不关注,要么就只关注个别几个。
这并非是我在耍大牌(也没资格耍😭),也不是不懂礼尚往来,相反,我对每一个关注我的人都心存感激;尤其是那些长时间关注,甚至为我付费的人,我都会想办法回馈他们!
我之所以不想去关注其他账号,是因为那些平台的功能设计几乎都把「信息的生产和消费关系」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强行绑定,这跟我的需求强烈不匹配!
绝大部分时候,我只想与他人建立信息层面的关系,而并不想建立社交层面的——仅仅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看某人发的内容,不愿被任何人知道「我」在看,除非我主动去互动。
说白了就是,我可以成为对方信息消费者中的一个数字,也就仅此而已,除了被计数「+1」之外的其他信息不愿意被对方及其他人知道——我的「存在」仅限于数字「+1」。
在那些主流 SNS 中,只看到 X 的「列表」能满足我这需求,我可以建很多个私密列表:
另外,在信息输入这方面我是主动获取型的,而非被动推荐型,因而我只想在发布内容时才去登录那些平台,浏览内容最好是能在一个平台或工具里看到所有我在其他平台想看的。
由 DIYgod 发起并开发的 RSSHub 打破了孤岛化的各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使我上述两个需求得到满足成为可能——它将其他平台的数据统一转换为「RSS」这一标准格式,再通过 RSS 阅读器接收查看。
然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方案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 RSS 阅读器免费使用时有订阅数的限制,如 Inoreader 只有 150——这也无法满足我的需求——谁叫我是个大穷逼了呢!😂😂😂
今年的某天,无意中知道了 DIYgod 他们在开发一个叫「Follow」的能承担 RSS 阅读器角色的应用,当时并没太在意,也没去了解这应用到底是啥。
我平时在哔站看视频相对较多,大约在 9 月初,有些厌倦每次都要搜阿婆主名字到他主页里找视频看的体验,但又不想妥协地去点「关注」,这时我想起了 Follow。
在去了解相关信息时,得知因处于内测阶段而需要邀请码才能使用,并且被我捕捉到了 pseudoyu 的身影,从此开始了我使用 Follow 的生活——谢谢🐙君!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有🐙君的给予,我才能这么快地用上了 Follow;我也想将善意和机会传给其他人,于是决定搞个赠送邀请码的活动。
根据 Follow 当时的机制,使用者每天可签到获取 20 个 $POWER,兑换一个邀请码需消耗 100 个 $POWER,也就是靠签到每个账号得 5 天才能有一个邀请码:
正因为搞一个邀请码还是有一定成本的,才会出现「一码难求」的情况,甚至有人在「海鲜市场」出售,价高的能卖好几十块钱!
所以说,我想把这「宝贵」的资源尽可能留给那些真真正正需要的人,而非给白眼狼浪费掉;再加上我想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这都影响着活动的规则设计与效果。
我说的「真真正正需要的人」是指像我一样有上述「奇怪」需求的,或者把 RSS 订阅作为日常生活刚需的人,那么如何从活动参与者中准确地鉴别出来就很重要了。
我也想不出什么高招儿,就用飞书多维表格做了个有几道开放性问题的申请表:
每个答题的人都得加我微信才算有效地参加活动,一方面是要达到我扩大人际网络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发放邀请码时进行联系。
虽说想要留给「真真正正需要的人」,但实际这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筛掉那些白嫖怪、白眼狼的表面说辞,我是打算有效参加活动的人都给邀请码的。
既然是做活动,那肯定会出现参与者排队的情况,否则就是次彻彻底底失败的活动——没什么人参加的活动当然失败啦!😂😂😂
排队的问题难以避免,但可以想办法减少排队时间,最合规且最朴素的方法就是搞多个账号啦——正好我本身就有虚拟身份隔离的需求,并且已经有好几个 Google 账号。
在 9 月 28 日那天,我分别于微博、即刻和 X 上宣布了赠码活动的开始;到 10 月 7 日时,差不多 10 天过去了,只有 10 个申请,估计大多来自于 X。
在 10 月 7 日当天,我的两个公众号上也各自推送了活动信息,然而收效甚微。
第二天,在跟别人讨论工作相关问题时提到了 V2EX,想到我注册了 10 多年却没怎么去看过,恰巧正在做这活动,就上去发个帖吧!
让我没想到的是,V2EX 的流量还是挺大的,帖子发出去才 3、4 天,申请数就暴涨了 40 来个,都有点超出我那些账号所能承载的邀请码生成压力了!
令我啼笑皆非的是,帖子下面有好几个阴阳怪气的评论,还有人特意跑到申请表里说类似的话:
这些人明明可以闭嘴刷走,却非羊圈里跳出个驴来——显大个儿!想要合理化白嫖怪思想和行为是吧?!
得亏我搞了个申请表,筛的就是这帮人!不然邀请码给他们了,那些「真真正正需要的人」和其他友善的人不就损失机会了?!
不过,就算有申请表也没拦住所有人:
真的是离了个大谱!!!
为方便申请信息的审核与邀请码的发放,我对原来的飞书多维表格做了一些改进增强:
其中,申请信息回收表的「进度状态」字段有「待审核」、「待发放」、「待使用」、「已使用」和「未通过」这 5 个值,我用这个字段将记录进行分组展示:
别人填写申请表后,飞书会发送消息提醒我,数据则直接进入到「值为空」那个分组里,代表我还完全没去处理。
初步处理后的记录,要么进了「待审核」,要么就是「未通过」;前者在我找时间集中处理并审核通过后,就会进入以「待发放」为开端的邀请码发放流程。
匹配到下列条件的人会被标为「未通过」:
在真要发放邀请码前,我会确认下对方是否还需要邀请码,因为在排队期间有可能从其他地方弄到了;这时会发现,有的人已经把我删掉了,有的人真从他处弄到邀请码了,这些我也会标为「未通过」。
鉴于此,「未通过」的含义除了字面意思外,还包含「不必了」的情况。
我把分组后的记录先后以「是否支持或帮助过我」、「需求程度」和「提交时间」这 3 个字段按照「顺序」排序:
邀请码就以这个排序结果进行发放。
那些买过我的付费产品和打赏过我等为我做出过贡献的人,是优先级最高的,日后若再有回馈类活动,也会依此原则处理。
其他人我会根据答题情况来判断参与者是否为「真真正正需要的人」,是的话就会把「需求程度」标为「高」——这就是为啥我会在宣发时强调要认真填写——可惜绝大部分人都被判定为「低」。
我在本文中解释了自己不喜欢在 SNS 上关注其他账号的原因——把「信息的生产和消费关系」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相互解绑。
那么可以换位想一下,要是其他人也这么对我,自己能接受吗?
我认为自己是能够接受的——
首先,我最关心的是那被用来计数的数字,也就是有多少人与我建立了相对长期、稳定的信息接收关系,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发出去的内容所能触达人数的下限。
其次,我虽然也很想知道那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谁?是怎样一个人?有没有互相认识一下的可能?甚至是走到线下成为朋友?但我想把这主动权交给对方,自己只管敞开心门就好。
我做这次 Follow 邀请码赠送活动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增加有成为朋友可能性的人,而那些白嫖怪、白眼狼是绝对无法成为朋友的!
2024-10-08 22:40:22
本文是付费文章系列「破局之路」的第 23 篇正式文章,主要讲述以下内容:
本文的完整内容发布在语雀、小报童和微信公众号上,打包进专栏/合集中买断制出售;关于价格、大致内容范围以及适合人群等,请见该文章系列的介绍页。
2024-09-03 20:35:51
之前写的文章《Web2 终是末路,Web3 才是归宿:接触 Web3》和《Web2 终是末路,Web3 才是归宿:拥抱 Web3》的标题看起来有些危言耸听,还有人说我是标题党。
可这两篇文章说的是我向 Web3 全栈工程师转型的经历,「Web2 终是末路,Web3 才是归宿」是对我个人而言的感受与选择,算不上是对行业的总结及对他人的建议——本文正好相反。
有人看完那两篇文章后评论留言:「从头到尾都没说为什么 Web2 是末路。」确实,主要原因上面也说了,它们是讲述我个人经历的,不是说行业与职业发展建议的。
另外,关于「Web2 不行了」的观点我之前也较为完整地表达过,在《对前端同行的最后一次劝诫》中有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在我付费专栏里的一篇文章《看工作看得我「蕉绿」了》中。
为保障这一系列文章的连贯性、完整性,现将那篇付费才能看的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拿出来,下文是在它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来——
去年中秋节,我在跟🐷摆摊时闲来无事,就打开 BOSS 直聘看看工作。
把期望月薪范围调高点,并设置了自己擅长的方向后一查看,以往满眼的纯螺丝钉岗位大多消失不见,映入眼帘的是 Web IDE 开发、Electron 资深开发、前端技术总监、前端团队负责人等较高端岗位。
它们合起来的月薪范围大致在 35k~70k,想想就很爽!但一看要求,嗯,我不配……
有人抱怨找工作难找,需求饱和了;有人哀叹招人难招,人才可遇不可求——在那时,我算是真的感受到并理解了这其中的矛盾与沟壑。
在常规的招聘市场上,我处于一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境地,很是尴尬——若做螺丝钉,大材小用,对用人单位来说性价比低;但当有规模团队的顶梁柱,能力、经历上又有所不足。
以上为我在找工作时所面临的一方面问题,另一方面是前景问题,这影响着工作岗位、公司、行业等的稳定性(生命周期的长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在整理前端相关内容专题时,介绍中特意强调了——
「前端工程师」是以 HTML、CSS、JavaScript 等 Web 前端技术为核心解决网页或基于 Web 的应用相关问题的「软件工程师」。
像利用 Canvas、WebGL 等技术去做些绘图、游戏等的话,已经脱离当下一般意义上的「Web 前端」范畴,他们的知识体系则是以图形学等为重,目前不在本专题的范围内。
堂主在关于玉伯离职的知乎问答里有提到——
新一幕,是 AI 结合下的行业新时代,扑面而来的技术生产力大升级,产品表达大重构,和商业重塑。
作为技术实现的职能之一,前端也会迎来新时代,前端所承载的体验科技的价值,会被更广泛的人群所共识,逐渐成为基础认知。
玉伯领先当时,认知、创办且做成了蚂蚁集团的体验技术部。理念、产品、团队、影响力、业务价值,沉甸甸的成绩。
玉伯成名于前端,成就了诸多的技术产品和体验技术部这个团队。下一个行业周期,我相信玉伯继续有能力、空间和足够的人才,去 Make Something Better, Promote Something Change,成功于业务和商业。
而前端,前端所谓的“问题” 多是认知的局限导致。AI 生产力为底层引擎的新时代,对交互和体验的价值交付的新课题,可能“前端”的精彩才刚开始。这肯定不意味还会继续全承载在我们所熟悉的浏览器内的 2D 页面。
结合这两个,让我想到去年年初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前端已死」。
这个话题我于 2020 年就在知乎问题《前端会有未来吗?》里表达过观点,并专门写文章《前端有未来吗?》更详细地阐述。
在那一年后,我又补充了一些相关思考——
5~10 年后,Web 开发会有大量工具人失业,并且入行门槛变高,薪资/涨幅变得更低,已经不会像几年前那么吃香了,工作 6 年以上的人应该有所体感。
这个职业已经开始要往下走了,是时候考虑下 5~10 年后自己该做什么了,尽可能及时调转方向,调整赛道。
我想说的是——Web 开发相关的职业,如前端工程师、Java 工程师等快到头了。并不是说找不到工作了,而是将会越来越难找且赚得还少,离「高薪」这个词渐行渐远。
二十年前,中国进入 PC 互联网时代;十年前,中国和世界一起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二十年间,随着各种互联网公司的野蛮生长,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并腾飞,追赶并超过了其他国家。
然而处于这个阶段,很多事情已经处于平缓区,十年后,无论互联网在形式上再怎么变革,Web 开发也不会激起多大波澜,跟 Web 开发没多大关系。
目前来看,未来是数据智能、混合现实、图形化技术、结合生物/生命科学的计算和一些基建方面的。相对来说,Web 开发就是一些「砖瓦工」工作。
任何工具类事物(如科技、技术、服务等)都有时效性,所以如何将它们所产生的利益、价值最大化是很重要的。
我想到的基本点在这都告诉你们了,用不用得起来是你们的事——
- 第一手信息的获取渠道及敏锐的嗅觉——比绝大部分人早一步甚至 N 步了解世界的发展及自己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能够搞钱的空间;
- 快速学习的能力——降低掌握新工具的时间成本,省下来更多获取价值的时间;
- 拥有发现工具适用和落地场景的火眼金睛——快速并大力地推广,借此升职、加薪、赚钱;
- 尽量铺大——增加、延长获利;
- 开启下一个循环。
文章《属于我的三年·第二年》中的「一点思考」部分对上述观点进行了些许完善,且与今年写的《对前端同行的最后一次劝诫》有所呼应。
后来我把上面提到的文章与想法以及平侠在 2019 年写的《前端之未来》全部重温了遍,试图从中觅得在找工作时的切入点。
无论是平侠的《前端之未来》、我的《前端有未来吗?》,还是堂主在知乎上的回答,都在表明「前端很有未来」,但此「前端」非彼「前端」——
抱着以 HTML、CSS、JS 这老三样所代表的「传统 Web 前端」不放的话,长期来看没有未来;但以「解决人机交互问题」并「提供优良用户体验」为目标的「前端」是有未来的。
这两个「前端」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与 HTML、CSS、JS 相绑定的,开发时它们都会高频用到;而后者的内涵是动态的,可以是老三样,可以是 WebGL,更可以是与 Web 完全无关的。
像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沉浸式技术(immersive technologies)、智慧空间(smart spaces)等方向涉及到的「前端」,与「传统 Web 前端」之间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若按上文提及的堂主回答中所说的前端发展的 15 年(2008~2023),显然目前「传统 Web 前端」是处于衰退期,没几年可「活」了。
而「下一代」可能会完全不同的「前端」具体是用什么技术?它的生命周期又能有多少年?会有「传统 Web 前端」持久吗?
另外,代际交替并不是错开的,而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较少人察觉到;待到大多数人知道且有所行动之时,入局可能就比较晚了。
这些文章也都认为「前端」可在产品的生产与商业这两个领域发展——前者是提效,节流;后者是圈地,开源。
随着软件工程相关理论愈发完善,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所面临的问题很容易从已有知识与经验中(跨界)找到解决方案。
从而,「螺旋上升」中的「螺旋」会转得越来越快,以至于螺不螺旋已经无所谓了——相同或相似问题重复出现,只要解决问题的模型与模式没变,技术与工具的改进将没啥意义。
也就是说,提效、优化的天花板越来越容易触碰到。
在商业领域也是类似的——商业立足于人性,而人性几千年没啥变化,只不过是新技术出现后,将已有的东西又全部重做了一遍——又一个「螺旋上升」。
当然也会有些许「例外」,就是像电器、计算机等「奇点」类的事物出现。
从过往经验来看,生产与商业这两个领域哪个周期更长,说不准,但生产领域的衰退有可能伴随着某特定技术的衰退——「传统 Web 前端」都不用了,还费力气搞它们的基建干啥?
这些文章都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去说,给的建议也是针对抽象的一批人的,对于某个具体的人也许参考借鉴的意义有限——正如社会上「旧岗位消失,新岗位出现」的问题。
就拿我来说,大龄且处于代际交替的节点,所擅长的技术是「旧时代」的,而「新时代」的技术具体是啥还不明朗,且学习门槛高,要达到工作水平的周期长。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更倾向于招有实际工作经验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我一个刚「转行」的,当实习生吗?若要招实习的,他们干嘛不要一个既年轻又听话的?
将上文稍微简短地概括下——
未来的主流人机交互技术很可能不再是 HTML、CSS、JS,即使仍然是它们,但已不重要或与现在相比变得面目全非,相当于学习新技术,并且要掌握图形学等略硬核的基础知识。
新技术相关知识学习门槛高,达到可工作水平周期长;代际交替具体要多久不清楚,但应该用不了几年,越早踏入「新时代」越好。
这些年传统互联网行业增长乏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绝大部分前端工程师所掌握的是作为「旧时代」技术的「传统 Web 前端」,且在业务导向的公司中工作。
若仍将视野局限于 Web2 的话,从技术周期及生产与商业的领域周期来看,前景可谓是一眼就望到头了,只有不几年可「活」。
虽说去技术导向的公司工作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能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这也仅是留给少数技术精英的选项,与绝大多数做业务前端而技术不够精进的人没啥关系。
对这部分前端工程师而言,尤其是已从业 5 年及以上的,「传统 Web 前端」这「旧时代」技术俨然已成为难以甩掉的历史包袱,继续留在 Web2 很快就会迎来职业生涯的末路。
在《质疑 Web3,理解 Web3》中我对自己所理解的「Web3」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只要不是愚蠢的人都看得出来,即便只掌握「传统 Web 前端」技术也可很平滑地从 Web2 迁移过来。
并且,从当前 Web3 行业的发展阶段来看,其为依赖「传统 Web 前端」的前端工程师们的职业生涯强行续命至少 10 年——把 Web3 称为这部分人的「归宿」不为过吧?!
自从我开始写 Web3 相关文章以来,总有人评论留言说去中心化、区块链、Web3 违法之类,让他们列出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时就没后文了。
我就想问:「在国内,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机构、互联网大厂等组织中都有应用,他们是在公然知法犯法吗?还是说他们不懂法?」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2024-08-29 17:49:57
听到「Web3」这个词,你会作何反应?
至少从我发布的前两篇文章评论区来看,大部分人留言「坐牢」和「割韭菜」这类文字;可见他们并不了解 Web3,而且 Web3 被严重地妖魔化了。
质疑 Web3 是合理且应该的,任何事物都需要被质疑,这才能越来越接近其本质;但他们那不是在质疑,而是带着偏见在歧视。
本文将阐述我对 Web3 的理解,以此为其正名。
内容创作者是我众多身份中的一个,虽说我有经营了 10 多年的个人网站,但在当下这个时代若想自己所创作的内容被更多的人看到,不得不借用内容平台的潜在流量。
作为内容创作者来说,最苦恼的事情莫过于没人看自己用心创作出的内容,要真是自己水平问题那还能接受,但若是因为被内容平台进行限流、仅作者可见等处理了导致的呢?
被处理后收到的系统通知往往是「你的内容不符合规范」这种语焉不详的文案,根本看不出自己的内容到底哪里不符合哪条规范。
更不合理的是,通常没有有效的申诉途径——要么是压根儿没有申诉入口;要么是申诉了无人处理;要么是处理的人随便糊弄——在内容平台面前,创作者有尊严可言吗?
这还只是我与他人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中的一个事例,它们之间的共性是中心化平台很难最大化公正性,主要原因是:
用户与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是对立的:
可正如上述的几点「主要原因」,中心化平台很难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事,那么用户的权益就无法很好地得到保障,只留下 3 个选项:
无论选择哪个选项,结果很可能都是「离开」。
可是,离开了,然后呢?是不再做相关的事情了吗?还是说再换到其他同类中心化平台上?难道那个平台就大概率是能很好地保障用户权益的?
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数字服务的大致样貌,我在《闲聊个人服务:革「to C」的命》中进行了描绘。
最终,那些注重自身权益且有所想法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去中心化」的平台,并视其为救命稻草。
当谈论「去中心化」时,必须要明确被去中心化的事物是什么,如数据所有权、数据控制权、计算方式、通信方式等,否则就会鸡同鸭讲,驴唇不对马嘴。
有些人秉持的是绝对去中心化主义,但这就像想要绝对自由及平均主义一样——痴心妄想。
实现「去中心化」需依赖于分布式网络结构,即一个网络中的节点间可相互直接通信,无需经过某个拥有控制权的中转节点,那个中转节点就是「中心」。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没有「中心」统一指挥调度的话,网络中的那些节点岂不是乱套了?!它们之间还怎么进行通信与协作?!
抛开计算机网络不谈,看看人类是怎么做的——
人类个体间的通信需要借助符号、语音等能够传递信息的媒介,同样的媒介单位在不同的体系中的含义会不一样,只有两人在处于同一体系时才能进行通信,比如都用汉语交流。
那么,人类个体间在没有指挥者的情况下是如何朝着一个方向使力协同工作的呢?大概有下面几种:
这些都是参与者之间所达成的共识或要遵守的规定,靠最终形成的一致的规则去约束并协调每个个体的行动,从而完成某个具体任务。
综上所述,「相同的媒介体系」与「一致的行动规则」是实现「去中心化」的关键所在!
将视角转回到计算机领域,「相同的媒介体系」就是数据类型与编码,「一致的行动规则」则是协议与标准。
另外,正如上文所说,绝对的「去中心化」是不存在的——在一个整体看起来是分布式的网络中,其中的某个节点也可能是一个有「中心」的更小型网络。
人们当下的数字生活离不开 Web,无论是浏览网页或使用原生客户端应用,都很依赖于它。
从 1989 年诞生至今,为满足各类需求 Web 相关技术已经得到蓬勃发展,甚至当下的发展方向有些远离其发明者的预期了。
在这 35 年中,因生产生活中使用方式与思想浪潮的变迁,每几年就会出现一些集中性的特点,以此去分期断代,并在「Web」后加上自增的数字命名。
很多介绍 Web3 的资料会将其描述为「Web 3.0」,或与「Web 1.0」和「Web 2.0」放在同一层级进行比较——作为一个措辞敏感的人,实在很难认同。
把表示「代」的数字用「X」替换的话,有「Web X.0」和「WebX」这两种构词形式,它们之间的含义有很大差异。
代与代之间并非取代的关系,而是共存,哪个占比更多就是「主流」,占比少的不会完全消失,但会被「忽略不计」。
Web 是由 Tim Berners-Lee 在 CERN 时发明的,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在互联网上共享以图文为主的资料文档等,天生就有「去中心化」的基因,自己电脑就可作为服务器。
那时,CSS、JS 都还没有出现,PHP、Java 就更不用说了,网页不光是完全静态而无法交互的,也看起来很是简朴——正如当时人们的想法一样——仅仅是知识共享而已。
随着令网页变得更漂亮以及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变得动态化的支撑性技术的出现,网页开始向个性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进而逐渐涌现出五花八门的个人网站、商业网站,让 Web 充满朝气。
大约在 2004 年之后,Web 的主流应用形式转向社交化、平台化,大量 SNS、XaaS 类产品迎面扑来,占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台方掌握大量用户与数据,商业价值水涨船高。
以 2004 年左右为分界点,之前 Web 的应用形式主要为信息发布类内容网站,这对用户来说内容是「只读」的,被称为「Web 1.0」。
而之后 Web 的应用形式则更多的是用户可参与内容创作和分享互动的平台服务,即「可读可写」,被称为「Web 2.0」;这时明显地呈现出中心化特征,与 Web 的初衷相违背。
上文是从 Web 的应用形式进行断代的,作为 Web 发明者的 Tim Berners-Lee 并不认同,他在自己笔记中从技术发展与解决问题的层面划分为:
其中,「Web 3.0」就是借助一系列的协议、标准与技术,使网页内容强化为易被机器读取并理解的结构化数据,将整个 Web 变成庞大的知识图谱、智能网络。
Tim Berners-Lee 所构想的「Web 3.0」可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应用于知识工程、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社交网络等领域。
在 Tim Berners-Lee 所构想的 Web 中,「去中心化」是天然的、无需特意强调的,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偏离预期走向了以中心化平台为主流的模式。
这时,以比特币为首与 Web 相关技术不同的另一个同样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相关技术诞生,由于是在中心化平台横行的时代背景下且自带货币体系,它的「去中心化」带有叛逆的意味。
加密货币交易与记录不可篡改是区块链的基本特性,因而发展出以加密货币为中心的各类金融活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目前区块链相关技术应用相对成熟的领域就是去中心化金融,即「DeFi」;因其具备股票、外汇交易等的特点,并且无监管,很容易造成经济损失,需要十分慎重。
区块链相关技术的应用领域或多或少都会带有金融属性,也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与行业,也就是「Web3」。
之所以叫「Web3」,跟上文中阐述的 Web 应用形式层面的「Web 2.0」的中心化特征有很大关系,同时与 Tim Berners-Lee 所构想的「Web 3.0」之间可以说有较大差异。
为了与未采用区块链相关技术的 Web 关联产品与行业划清界限,将它们称作「Web2」。
本文从个人的经历与理解出发,述说了去中心化的缘由与底层逻辑,并试图解释了「Web X.0」和「WebX」这两种对 Web 分期断代形式的含义。
我致力于探索研究面向个人与家庭去中心化及数智化的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 Tim Berners-Lee 的「Web 3.0」还是「Web3」都无所谓;但若考虑到我的职业发展,那就唯有「Web3」。
Web3 是个黑暗森林,到处潜伏着对自己资产虎视眈眈的人,需要无时无刻地提高警惕,谨慎对待一切,才能保全自己——这就是无监管的弊端,想要自由的代价!
2024-08-24 14:50:55
在上篇文章《Web2 终是末路,Web3 才是归宿:接触 Web3》中,我大致回顾了借由「Web3 前端训练营」向 Web3 全栈工程师转型的学习经历。
在训练营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常会看见有人问:「学完能找到 Web3 的工作吗?」更有甚者,会抱着传统思维想要找稳定的 Web3 工作……
从我当前的了解来看,Web3 行业是变化莫测、相当动荡的,不存在「稳定」一说,某个项目一夜之间就消失不见了也很正常;硬要说的话,可能交易所算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说,想入 Web3 这行,必须接受工作的不稳定性,大力地拥抱不确定性——让自己变得富有弹性、灵活性,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学习新知识,以应对不断的变化。
对于自称「独立开发者」的我来说,自然不会将收入锁死在「打工(找工作)」这一个选项上,而是要丰富其多样性。
除了《开发者,独立吧!》中「老生常谈」的那些之外,在 Web3 圈子里又多了「赏金任务」和「黑客松」这俩别具风味的——当个「赏金猎人」也很不错!
作为在国内 Web3 开发者圈子里也算有些影响力的 OpenBuild,不算「Web3 前端训练营」还组织了很多活动,包括刚刚结束的「ETH Shenzhen」。
这届「ETH Shenzhen」包含两部分:分享与圆桌会议;黑客松比赛。其中,黑客松参赛队伍若未获奖,广东省外的会有差旅补助。
在大会开始的半个月前,有个训练营学员专属的线上黑客松,实际可以认为是与「ETH Shenzhen Hackathon」进行联动的环节,两者可用同一个项目,于是我就顺势都参加了。
在参加训练营之前,我就有了以自身为中心社区化发展成为类 DAO 组织的想法;训练营学习中做 NFT market 时,让我觉得那个想法具备一定可行性。
那不如借助参加黑客松这个机会,使其更为具像化一些,作为参赛项目,日后成为我「互联网自由宣言」阵营的另一个作品!
经过一天左右的思索,我确立了项目的名字与定位——
中文名为「吾界」,英文则是「Selfverse」,它们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自)我」就是「世界」或「宇宙」本身。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内心世界的呈现;若想活得精彩,就得先丰富充盈自己的精神,以形成较为健全的、体系化的、内外循环的「生态系统」。
真实、完整的「自我」往往隐藏得很深,与他人进行交互的是经过层层过滤且一定程度上粉饰过的「人格面具」。
这在现实生活中自不用说,即便互联网有匿名性的特点,绝大部分人也不得不或多或少地遵守人际交往中的那些「潜规则」。
当下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很多人需要在网上维持相对稳定的「人格面具」,尤其是借助于数字手段靠它维生甚至致富的人,像自由职业者、独立黑客、数字游民等等。
有些流行的、更通俗易懂点的词可以把「人格面具」给换掉——人设、影响力、个人品牌、超级个体……
定位是提供一系列工具作为基础设施帮助有需要的人更轻松地打造「人格面具」,并促进加强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用不拘泥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为使用者解决问题,将部署、托管、管理等使用层面的选择权交给他们。
本项目为我设想中的「面向个人与家庭去中心化及数智化方案」的重要一环,未来会与 LinXoid 及 KnoSys 进行深度整合。
训练营线上黑客松的比赛时间虽写着是 8 月 1 日到 10 日,但宣发时 1 日这天基本已经结束,并且要在 10 日下午 2 点前提交,因而实际开发时间很可能不足 8 天。
具体到我身上的话,是 3 日中午开始进入开发,先写支持 RBAC 的智能合约,于 5 日单元测试通过;从 6 日起编写前端界面,本以为两天就可搞定,结果没想到是我低估了角色权限控制相关处理的复杂度,最终在 9 日下午联调完成。
接着就是准备项目的介绍材料,并以 PR 的形式提交到训练营 GitHub 仓库中,时间十分紧迫!
由于我的项目想法太大,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实现全部已有构思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先做一小部分功能:
为了节约开发时间,前端 UI 组件库我选择的是用起来比较熟悉的 Ant Design 与 Ant Design Web3,并且用 Vite 部署为纯前端单页面应用。
虽说「ETH Shenzhen Hackathon」可在线上参与,但最好还是到线下场所去,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这个黑客松于 8 月 16 日下午至 18 日晚上在深圳举行,我需要乘飞机前往,为提高容错性而买了 15 日航班的机票。
16 日的第一个环节是黑客松参赛人员签到,会得到专属纸制腕环以区分身份;在 X 上完成互动还有含文化衫、帽子、袋子等的「大礼包」可拿,与训练营时收到的完全不同,全新设计!
然后是接连几个赞助方的工作坊——开场的那个可能是准备不够充分,秀了一波现场 debug 技能,导致没有顺利讲完;忘记是在第二个还是第三个时,我离场去写自己项目代码了。
要是看了上文中的视频,可以发现付费作品只是个空壳子,并没有实际内容,就像买了本只有封皮而无内页的书一样——参赛这几天主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我要做如下处理:
我先把相较简单的访客个人中心给做了,因觉得用户标识只用钱包地址的话会显得过于苍白、单调,就加入了像 MetaMask 那样根据地址生成的 Jazzicon,并将所有头像都改成这个。
接下来,把之前已经想了一些逻辑的代币基金、系统设置、用户登记等智能合约代码给写写完,就差不多到破冰派对环节了。
主办方点了烤串、披萨、炸鸡、啤酒、汽水等外卖到会场,看到吃的喝的大家都一拥而上,很快就分完,也顾不上聊什么天——看来都饿坏了……
这一天我轻微地 social 了下,有在杭州就已见面交流过的,也有事先在网上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连接,这次是首次面基的。
回到酒店后比较晚了,我项目的这个版本还是有些开发工作量的,时间较为紧张;鉴于我不想准备路演用的屁屁踢,这两天必须得开发完毕——我决定码力全开熬夜干!
听着许巍、BIGBANG 等人的歌,把文章智能合约写完以及与资金流转相关的部分智能合约调整好没问题之后我就睡觉了,那时马上凌晨 4 点。
后两天的流程大体相似:
那些嘉宾的分享我几乎没去听,而是全力备战最后一天下午的路演,为此我 17 日晚上真的通宵达旦,总算把剩余功能基本都搞定,这下可以安心了!
到了 18 日,把项目收收尾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跟他人分享下自己的项目,于是拎着电脑到前台附近找在做大会志愿者的同为训练营学员兼助教的人,正好他没在忙。
我坐在他旁边,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功能,还说了一些较为远期的构想,如:把自己作为价值承载物吸引他人投资,向投资者发放代币以证明其权益,日后达成某(些)条件时可获得回报。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详细地向别人介绍我的项目,在说的时候心中有种激动之情;他有认真地听我在那「吹牛逼」,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还给了一些建议。
终于到了路演环节,大概 30 来个参赛项目,给每个项目 10 分钟,全部搞完再算上中断休息等时间,总共要奔 5、6 个小时去——我是第 10 个。
由于我的项目要演示完整功能流程的话,无法 10 分钟内完成,就在到我之前先把初始化配置弄好,演示用数据加好,以节省上台后的时间。
在我正式路演时,几乎没有再做什么数据变更操作,而是对着已添加好数据的网页介绍;仅仅这些就已经差不多把时间占满,只给评委留出提两个问题的余地……
要问我上台紧张吗?意识层面的回答是「不」,并没有心里忐忑等感受,可能是做自媒体拍 vlog 锻炼出来了;但我身体好像不这么觉得,还没说几句话声音就开始颤抖了,后面我一直在调节控制。
我项目所参加的主赛道是「开源工具与基础设施」,使用方式有点类似于 WordPress;并且项目背后的理念和设想自认为比较新颖,需要对潜在用户进行长期教育与培养,因此暂无商业化的想法。
然而,纵然我已事先声明,评委依然问出了相关问题,这令我有些尴尬,不知该怎样回答他们……
黑客松结束了,晚上放松地与 OpenBuild 及训练营的小伙伴们一起吃了这趟深圳之旅的最后一顿晚餐,次日我就乘飞机回杭州了。
我认为自己的路演是失败的,感觉获奖的希望极其渺茫,只要不是 0 分,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虽说在 10 分钟内说清楚我的项目是办不到的,但这不能作推脱的说辞,尚有很多改进空间,如:
这下我领悟到了,打黑客松也是在下一盘棋——整场比赛中,给开发、路演材料准备、social 之类的时间占比如何分配,这会影响到实际工作量与 social 对象等的设计与安排,从而影响获奖概率。
黑客松于我而言有两种意义:
除了写代码,这几天我在 social 上也比往日投入了更多精力,以前我在线下是不太爱说话的,主要是在听别人说;而这次我不仅较积极地被动式交流,也会主动去跟别人说话,包括完全陌生的人。
但还是有所不足,因为我 social 的对象基本都是之前已经有一定联系的了,「全新」的极少极少。
像这类技术性活动很多技术人会有个误区——为学习技术而参加——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最终大概率会失望而归。
以前我就是这种人之一,在 2017 年前总会参加各类技术性活动,但很少使我有「学到了」的感觉,大多时候是「不过如此」,因而直到今年之前我就没再参加过。
如今我的看法改变了,参加活动更重要的是了解业界动态,与他人交流并建立深度连接,进而寻觅合作的可能性——这些是对自称「独立开发者」的我来说提高事业成功率的关键。
至此,我这 3 个月左右的从传统互联网行业 Web 前端工程师向 Web3 行业全栈工程师转型的初期阶段经历总结就结束了。
对我来说,由于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所形成的抽象模型网络在背后做支撑,转型从技术层面讲难度不算大,稍有难度的是从庞杂的区块链体系和多变的 Web3 行业中提炼出较为稳固的模型,并积累有价值的项目经验。
要入 Web3 这行,就得在思想上坚定地撕下「稳定」这块狗皮膏药,「灵活」及「高效」才是自己最大且最强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