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Oneday | 一天世界修改

Lawrence Li 主理,IPN 出品的博客。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Oneday | 一天世界的 RSS 预览

數字原住民的品格

2025-07-14 09:51:33

「妳回信息的速度和質量堪比 LLM」好像成了某種流行語。本人最近亦獲此殊榮。朋友問 YouTube 上的盜版「八分半」是出自梁文道的哪個節目(自然,盜版沒有打出名字)。我給了 Podcasts小宇宙的鏈接。給鏈接而非截圖大概就是獲獎理由。

毫不懷疑今天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可以發鏈接,或是知道但不會發。發鏈接的步驟並不比發截圖更多,找到那個箭頭從小方塊裏指出去的圖標即可,況且截圖還同時涉及按實體鍵和點擊屏幕兩類操作。退一步說,就算發鏈接更麻煩,也是麻煩自己,方便對方。這是數字原住民的基本教養。

上週和朋友吃飯聊到 accessibility 一詞的譯法。目前在華文世界計有無障礙、可及性、親和力三種。其中親和力爲台灣 Jedi Lin 私譯,主要用在 web accessibility 領域。其《網頁親和力》一書也由中國的電子工業出版社出了簡體中文版。問道於友人,他認爲親和力意在提示 accessibility 不應只是一種由官僚機構提供的設施,而是親善發心的具現

親善是數字原住民的品格。僅僅因爲三歲就開始用「智能」計算設備並不意味着妳是數字原住民。

點此讀豎排版)

日本的櫻花,加拿大的櫻花

2025-07-03 11:28:28

既然 James Gleick 都把它寫了出來,編輯也把它印在了《紐約書評》上,我恐怕也應該記一筆下面的經歷。

加拿大兒童文學經典《Anne of Green Gables》屬於在日本的地位超越本國的作品之一,歷年來反覆被改編爲各種媒介,包括目前正在 NHK 教育頻道播出的《Anne Shirley》,以及七九年高田勳導演的電視動畫版。小說本身也有超過十個譯本。其中,一九五二年出版的村岡花子譯本尤以其流麗的語言而備受推崇。上週動念,試問各家語言模型村岡譯文好處何在。回答大同小異,幻覺並未出現,不過也流於泛泛之談。於是又摘了具體的一段譯文問:

What’s so good about Muraoka Hanako’s translation of Anne of Green Gables? Here’s a real passage from her translation of Chapter 2:「あの、『緑の切妻屋根』のマシュウ・クスバートさんですか」と、きわだって澄んだ美しい声でたずねた。「お目にかかれて、とてもうれしいわ。もう、迎えにきてくださらないのじゃないかと、心配になってきたもんで、どんなことが起こったのかしらって、いろいろ想像していたところだったのよ。もし今夜いらしてくださらなかったら、線路をおりて行って、あのまがり角のところの、あの大きな桜の木にのぼって、一晩暮らそうかと思ってたんです。」What do you think of it.

ChatGPT, Perplexity, 和 Claude 都提到了村岡的本地化功夫。戰後初期,日本民衆不諳西洋文化。爲便於她們理解,她做了很多類似「把 Twitter 譯成微博」的事。如九零年代新譯本的譯者松本侑子所說,在松岡譯本裏,原文中的《聖經》段落常被刪去,覆盆子果汁被置換成草莓果汁,岩梨被超譯爲山楂……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不過,在具體舉例時,三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上文中的「桜の木」,即櫻花樹。例如 ChatGPT 是這麼說的:

注意譯文提到了「桜の木」——原文中可能是蘋果樹或類似的什麼。這營造了一種微妙的日本感,不會違和,反而與讀者的文化想像共鳴。

如果不多個心眼翻查原文,至此一切都像汽車維修員隨身攜帶扳手一樣合理。

“I suppose you are Mr. Matthew Cuthbert of Green Gables?” she said in
a peculiarly clear, sweet voice. “I’m very glad to see you. I was
beginning to be afraid you weren’t coming for me and I was imagining
all the things that might have happened to prevent you. I had made up
my mind that if you didn’t come for me tonight I’d go down the track to
that big wild cherry-tree at the bend, and climb up into it to stay all
night.”

不知該說什麼,只想起苗木誠和霧切響子的對話:「這就是妳眼中的優雅嗎?」「我在海外住了很長時間,所以這類日式風景很新鮮。」

據說,英國民歌「Under the Spreading Chestnut Tree」是在戰後日本被美國佔領期間傳入,譯爲「大きな栗の木の下で」,作爲兒歌流傳至今。那剛好是村岡翻譯此書的年代。上文中「大きな桜の木にのぼって」一句亦可填入此曲第一句旋律。

點此讀豎排版)

2025-07-02 13:43:55

隔壁的卡座坐了六名中學生。三人各自看手機,另外三人從三個不同方向盯着平放在桌面的另一台手機上的影片。千萬不要把這想成默片般的畫面:在任何時間點都有不少於兩人在說話、玩鬧、調轉手機方向分享屏幕上的內容。「多任務」是絕對多餘的概念。眼觀屏幕,耳聽八方,隨時進出符控流域早已是本能。每一次轉頭觀察都能看到角色交換。原本貌似在 doomscroll 的已經加入了閒聊三人組,原本上下顛倒盯着屏幕看影片的那位則用自己的手機玩起了遊戲。每個人的視線都在不斷調整方向,任何時間點都有不少於兩人說話。

Dynamicland 有幾大原則:動態(dynamic)、可編程(programmable)、線下協同(communal)。「夫妻各自滑手機」是她們反對的場景,但沒有人能否認上面這個人手一台手機的中學生場景是 communal 的。如果和《宋飛正傳》第八季第三集「The Bizarro Jerry」裏 Kevin 和 Gene 安靜地坐在客廳看書的場景比,它牽涉的媒介也是 dynamic 的。

點此讀豎排版)

2025-07-02 11:40:19

Laura Michet:

買那台 iPod 之前我用的是一台陽春得多的 MP3 播放器……不過它對我的影響要比 iPod 大,因爲是它讓我開始在網上玩盜版,並在一台舊筆記本上裝了 Linux 專門用來玩盜版。我的電腦技能因此大大提升(雖然未至於拿 Linux 當主力機),緊接着一點一點學會了基礎萬維網開發,最終進入了遊戲開發行業。

今時今日還有「數字原住民」嗎?一方面,在網上消費正版已經成爲常態,但這並不代表在網上消費盜版的人變少。如果一首歌在 Apple Music 和 Spotify 找不到但 YouTube 能聽,去 YouTube 聽很可能就是在消費盜版。和 Michet 的時代不同的是,去 YouTube 消費盜版不會提升電腦技能。

點此讀豎排版)

剎那圖鑑的端到端加密私信

2025-06-26 09:04:02

今早要發一些特定的內容給朋友,才想起來去查一查剎那圖鑑(Instagram)有沒有端到端加密。照理說同屬 Meta 旗下,WhatsApp 和 Facebook Messenger 有,剎那圖鑑也應該有。果然是有的,不過也果然藏得夠深。

  1. 進入對方頁面,點 Message;
  2. 點頂部對方用戶名;
  3. 點 Privacy & safety;
  4. 點 Use end-to-end encryption;

這會新開一個對話,其中有鎖標誌以及 end-to-end encrypted 字樣。不過不知是否刻意爲之,端到端加密的信息發出後,回到私信首頁下拉刷新,這份對話就會消失,像是強制增加了「發後即焚」功能,令人費解。此外,在瀏覽器裏用剎那圖鑑就看不到端到端加密對話了。

儘管如此,藏得深的功能往往都是好功能,請善加利用。

(順便,剎那圖鑑和 Threads 都是可以在電腦瀏覽器裏用的。)

點此讀豎排版)

2025-06-24 12:54:28

Bobby Tung 開了豎排博客哂蟹齋或許的確登峯造極,但這種輕量級的、並非僅僅用來演示的博客更加重要。它告訴我們在網頁上豎排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

點此讀豎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