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17:43:15
前几天终于抽出时间通关了这款在 PS2 发售在 PS3 高清重制在 PS4 彻底重制的经典游戏。
《汪达与巨像》真的是一款好游戏。上田文人对情感的拿捏实在是非常细腻。
每次面对巨像时,远远观察着几层楼一样的巨像时的震撼;
每次和巨像战斗时,找不到弱点无从下手的窘迫;
每次找对巨像弱点时,终于有机会一鼓作气干掉 BOSS 的激昂。
这些情感随着十六个巨像的战斗过程越来越强烈,却又在每次突然归为寂静无声的、沉重的最后一击的对比下,显得特别空虚。
每次打完 BOSS ,我都会呆住好久,有点茫然、自我怀疑,甚至是强烈的孤独感。
这是一个杀掉 BOSS 后松了一口气,但却产生不出喜悦感的游戏。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男主几乎没有说话,一个人、一匹马、一张弓、一把剑,和一个直到最后男主都没见到她醒来的女主。他不知道将付出多大的代价,甚至不知道自己做的一切能不能有结果,但汪达只留下一句——
「我早有觉悟。」
------------------------------------
现在游戏里的拍照模式可太棒了,最适合我这种不务正业的玩家。
2019-11-27 14:03:47
作为一个从不追热点的博客(其实是追不上),我终于在微信群接龙功能上线一个多月后,开始写这篇博客了。
起因是10月17日的时候,各个微信群突然发现微信版本更新时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入口——接龙表格。
广泛讨论的原因
比较神奇的是,相较于近期微信上线的其他小功能,比如“语音上划转文字”,接龙功能引起了很大范围的讨论和传播。
这里简单分析一下接龙功能受到广泛讨论的原因。
1. 触发方式比较特殊
这次的接龙功能,实际上入口是隐藏的。它没有像其他的功能一样放在 [+] 里,而是在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时自动浮入的。用户使用时,会有一种“发现彩蛋”的感觉。
2. 常见场景本身具有争议性
接龙这种大面积刷屏的消息形式,恐怕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比较反感的、避之不及的。而且实际上大部分接触过“群接龙”这种形式的人,第一时间能够想起的场景都是微商或社群的报名接龙。
鉴于微商、私域流量的这个应用场景本身,就是个很具有话题性(或是说槽点)的内容。“微信为微商量身打造的功能”,这件事很容易就成为了一个吸引眼球的段子流传开来。
3. 褒贬不一
抛开原本的常见使用场景来说,大家对于接龙应该如何使用其实也有很多不一致的想法。
很多人在尝试找出更多接龙适用的场景,比如我分别在不同的群里看到了活动报名接龙、成语接龙、独立博客接龙。但实际试用下来,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这种形式与刷屏无异,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群聊节奏。
我的思考
围观了大部分人的讨论后,我发现话题基本是围绕在**谁会用**、**怎么用**、**好不好用**几个方面。
但仔细思考下来,我倒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觉得值得记录下来。
这个功能实现得怎么样?
具体的功能之前的介绍和讨论已经足够多了,这里不再费口舌。
以往的接龙,操作方式是接龙发起人自行编辑好“接龙模板”,参与人需要手动复制并填写后重新发回到群内。鉴于微信内换行和多行文本编辑的蛋疼程度,微信群接龙功能单纯在编辑效率层面上的确是有了质的提升。
但这个接龙功能的定位实质还是编辑器,编辑后返回的和发送的依然是文本。
接龙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人表示,接龙如何简化了编辑、如何方便了统计等。但我觉得这些地方并不是接龙的核心。
实际之前也有很多活动报名工具,可以更美观地展示活动内容,更高效地获取到参与人的信息,并进行汇总统计,更别说还有核销、转化率分析等全流程服务。但微商群还是更喜欢接龙这种最原始简陋的方式。
具体分析原因来说,除了因为这种单纯的文本形式门槛更低、更易于理解,其实接龙这种形式,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进行**持续的曝光**。
任何单一入口的报名工具,都避免不了会被淹没在大量的群聊消息中。
在 QQ 、微信中,管理员会选择在“群公告”固定展示;但依然需要依靠人为定时喊话提醒查看。
在 Telegram 、Slack 中,管理员会置顶,或单独开设一个不可发言的“公告群”,专门向成员发送通知;但很容易被忽略掉。
因此,接龙这种多一人参与就会多一次传播的形式,能够以超低的成本高频触达核心用户,是绝佳的天然裂变工具。(当然前提用户是不被骚扰到逃跑……)
微信思路的转变?
最出乎我意料的一点是,这次接龙入口和交互的理念与以往大不相同。
按照微信一贯的思路,这个接龙属于每个人即用即走的功能,如果不作为刚需放在 [+] 的快捷功能里,那妥妥是要用小程序实现的。
如果是让我来做,我也肯定是出个活动报名小程序来承载这种“群助手”的角色,接上小程序的动态消息功能显示当前参与人数的进度,每个人只填完自己的信息就走人,根本不需要管别人干了啥。
但是,这次微信没用小程序,直接在输入信息时新增了一种交互方式,唤起一个高层级的入口,跳转到全新的界面完成操作。
微信以往功能的交互方式,给我一种“对聊天信息本身的侵入性很弱”的感觉;而这次的方式,不仅是直接在信息输入过程动态插入了流程,还在直接在信息框增加了入口。
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微信上会有更多类似的功能和交互出现?
按照这个思路,也许可以期待一下单个消息框内的单选、多选,进而衍生出可选择分支的对话系统?
再激进一点,也许很多年后可以有直接消息框内嵌的 inline 小程序?
当然,就实际情况而言,按微信这谨慎克制的尿性,别说再激进点了,怕是倒退回去改掉这个功能我都不意外……
拖了好久终于写完了,去截图时候,发现这个功能还真他娘的下线了?
2019-09-10 20:52:45
黑白三角创意笔记法来自于日本畅销书籍《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
该方法又称为纸片拼贴法,因为它可以借用摆在桌子上的几张纸片+文字,随意组合来实现创新。
1) 对灵感的归纳:找出灵感的共性并抽象出概念,对概念的应用可以让灵感更容易闪现;
2) 结构化思维:先为灵感限制(明确的)方向,再混合这些灵感达到创新的目的。
黑白三角笔记法属于结构化思维的思考方法。
广告创意,头脑风暴,游戏灵感,产品细节,营销活动
快速、稳定地想出好点子。
主题:面向独立开发者的产品笔记
左侧:编程,设计,交互,需求,文档,用研,竞品,原型,运营
右侧:变现,社区,设施,创业,知识管理,共享,沟通,流量,外包
组合:
主题:面向女性用户的记账软件
左侧:消费,支出,统计,图表,信用卡,理财,商家,社区,工资
右侧:化妆品,抖音,猫,奶茶,比价,拍照,明星,手账,聊天
组合:
也称为共鸣三角形,透过三角形两侧,找出介于发送者(产品生产者)与接受者(产品消费者)两者之间的共鸣,这些共鸣就是潜在需求的种子。
黑色三角,指有些阴暗面、负面情绪、不满的三角。
主题:男人的袜子
左侧:结实,防滑,纯棉,透气,防臭,环保,弹力,柔软,排汗
右侧:破洞,运费贵,脱线,掉色,薄,起球,忘记买,售后差,假冒
组合:(实际上后三个在左侧没有出现,不应该放入组合内?)
2019-01-19 20:22:00
奶奶去世了。
1月3日上午接到了电话,匆匆忙忙买了4点的机票赶回家里。
说起来,本来元旦的时候,姥姥去世三周年,我想回家看看姥姥,同时见见可以爷爷奶奶。但出乎意料的是小姨和舅舅都说不回去了,又临近过年,最后就放弃了回家的计划。
边收拾行李边和女票和公司说要马上回家的事情,眼睛里不免有点湿润。但很感觉对不起奶奶的是,我没有那种如遭雷击的特别悲痛的心情。我的性格的确是这样,在我仅仅二十几年的不成熟观念里,死亡和离别并不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情。我也许是有一种“人固有一死”的情节,在亲人还在的时光里不要留下遗憾,离别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甚至我曾经觉得就算自己不久就会死去,自己也能坦然面对。所以,每次自己或亲人离家远行,或是亲属过世,我都没办法像很多人那样痛哭流涕。
大概在别人看来,我会缺了些人情味、待人很冷漠吧。也不知自己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有所改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了。
说实话,这两年关于奶奶的记忆有点少。
在外地工作后,一年只有过年回家的几天能见寥寥数面。比较深刻的记忆还都是上学时候的事情。姑且在这里记录一些零散的记忆吧。
奶奶的腰椎有问题,年纪大了之后腰就变得越来越弯,有两节脊椎已经疏松塌陷,后来已经几乎是探着半个身子在走路,直到前些年做手术注射了支撑物才勉强不再加重。腰椎的问题让奶奶生活很不方便,坐立都很难借力,走路要几乎90度驼着背,上下车的时候也多有不便。
奶奶是个文人,对于自己这番模样是有些难为情的,所以刚弯了腰的那段日子几乎不愿出门;后来稍稍接受了一点,家人又给她备了个小推车,让她可以用弯腰推着车的姿势走路,同时身体多了个支撑,多少也能减轻些行走时的压力。奶奶这才愿意在劝说下出门散散步。
然而近半年,奶奶不知怎么,突然身体变得更差了,而且对谁都很大脾气。换谁去照顾都会一通抱怨甚至怒言相向。两位姑姑和爸爸几次都被气得流泪想出走。我过完年后便没有回过家,具体情况也无从得知,但也是忧心得很。我一度想回去劝劝奶奶,以我对别人心思的敏锐度和奶奶对我的喜爱,应该能比他们更能把握到关键。
这次突然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着实很难相信。这半年奶奶身体诚然不佳,但精神上倒一直称得上矍铄,不见萎靡之色。这段时间爸爸和两个姑姑轮流照顾着,奶奶还会和他们开玩笑,还能和爸爸猜成语。
去世那天早上,爸爸在奶奶家值夜完,照例和奶奶猜词。
“男大?”
“当婚!”
“女大?”
“当嫁!”
奶奶的回答还挺中气十足。
爸爸放心地把奶奶交给小姑,出门上班了。
谁想到爸爸刚上班没多久,就接到了小姑的电话……
说到电话,这几个月给奶奶家打电话也非常少。
最早出来工作那段时间,每周都会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
后来变成了每周奶奶会给我打来电话;
后来爷爷健忘了,打电话时候能感受到爷爷怕自己重复问我话被我发现他健忘的事,总是说几句就忙着把电话推给奶奶;
再后来尤其是奶奶生病严重后,就很少打电话了。每次打电话,也是刚聊几句,奶奶就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匆匆忙忙把电话挂掉了。
最后一次通话,是奶奶生日那天。
每次爷爷奶奶过生日,全家人都会一起去外面吃饭。我们几个小辈若是不在,就商量好在吃饭的途中打个电话祝福一下。这次奶奶生日,似乎只有我一人未到。打电话时候,奶奶一反往日的含蓄和内敛,对电话大声地说:“就差你啦!我想你啦!快回来吧!”
每念及此,甚是遗憾。
说起来,我的个性实在是有够懒,对家人的好奇心或者八卦心不足,导致至今对很多家人的事情都不甚清楚。比如妈妈这边在广东、香港、马拉西亚到底有多少亲戚;比如姥姥姥爷是怎么重组的家庭;比如我的籍贯为什么会在开封;比如奶奶为什么叫爷爷时用的是另一个名字;比如奶奶的眼睛为什么有一只是假的。
关于奶奶的假眼睛,我小时竟一直没能发现。直到某年小学还是初中,我才在奶奶午睡时发现,奶奶的一只眼睛是不会闭上的。回家悄悄问了妈妈,才知道奶奶的那只眼睛原来是假的。
据说奶奶以前的家庭也是个大家族,奶奶在家是不用太多做事的。那这只眼睛,是在什么时候、在怎样的情况下换用了假的呢?
说起奶奶的家族,我也是很少了解。说是以前住过石家庄还是平顶山,姨奶奶那边现居洛阳,好像爸爸他们小时候又是从四川过来的?
建国前过来的这一辈人,实在是有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啊。
奶奶是一名语文老师。
我从小到大都特别喜欢语文,和奶奶的培养脱不开关系。
奶奶退休后,对我语文素养的培养仍然非常重视。几个孩子里,姐姐玩心较大,两个弟弟粗枝大叶,只有我心思细腻,对语文兴趣最是浓厚。于是爷爷奶奶从小就教我诗词、对联,讲解平仄、韵律的基础知识;带我阅读优秀的散文;不厌其烦地分析各类文章的手法和寓意;遇到报刊连载的优秀文集,也都会专门裁剪归类,留与我阅读。我从小作文里的素材和事例,十之八九都是从奶奶的推荐中得来。
说起来也是很奇妙,我在高中以前,遇到的语文老师全都和家里人认识,每个语文老师都把我当重点关注对象来看待,真是想学不好都不行。
小学的时候,在我们家属院的子弟学校上学,当时奶奶也在这里任教,放学后常去奶奶办公室玩,学校的老师都挺喜欢我。
三年级转学,再遇到的语文老师和爸爸的朋友相熟,有特别吩咐过对我多多关照。
初中开学,第一天语文老师就笑吟吟地问我:“你还记得我不?”原来也是以前奶奶的同事,小学时候就经常见我。
到了高中,我遇到了足以让我崇敬一辈子的屈海生老师,更是把“语文”植入了我的生命。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如果不是奶奶,我可能没有机会在“语文”上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机会接受这么多迥异的思想,没有机会练成如今还算足以自傲的“淡泊”心境吧。
这些年来每次逢年过节,都会有奶奶的学生登门拜访,祝福道谢。我却从来没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向奶奶说过一句谢谢。
奶奶,聂老师,您一路走好。
未完待续。
2017-06-14 10:40:49
自从博客切换到 Ghost
,就没了自带的评论系统,所以之前使用了 多说
作为评论服务。
如今,多说宣布在2017年6月1日停止服务,目前已经到最后一天,看起来也没有挽回的可能了。
还是切换到其他第三方评论服务吧。
大概找了一下市面上比较多人在用的第三方评论服务,大概如下——
GitHub Issues
,是个很不错的思路,Github 官方也确认了不涉及滥用。但不能回复别人的评论,必须使用 Github 帐号登录。最后选择了 网易云跟帖 。
网易云跟帖默认界面实在是和现在的主题太不搭……而且按钮是什么"发表跟帖"、昵称后面带xx省xx市网友之类,看着实在太影响心情= =作为一名审美观正常的前端,怎么能容忍这种情况,废话少说,动手吧。
好了,开始改造。
参照目前主题的设计风格,和之前多说评论随便改出来的风格,强行用CSS调成了这个样子——
之前多说改造的效果:
改造后的网易云跟帖界面:
大概就这样子了,如果我足够闲的话,其实连布局都想改一改= =
需要说明的是:
!important
强行提高优先级。::before
和 ::after
强行修改。具体改造内容如下:
发表跟帖
改为 发布
xxx人参与
改为 x条评论
抵制低俗,文明上网,登录发帖
改为 说点什么吧…
网易云跟贴,有你更精彩
改为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跟贴了
改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匿名
调整完用起来才发现,网易云跟帖其实也挺烂的= =
网易的帐号系统真的是……我想改个评论昵称,在 网易云跟帖
里找不到更改的地方;网易通行证之类的改了对这个也没影响;网易云音乐等其他服务还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最后终于在一个叫 网易跟帖
而不是 网易云跟帖
的地方找到了这个昵称的修改。改完昵称又发现头像上传还是用的 Flash ,在 Chrome 下直接不显示= =||
数据导入也是有问题,从多说导出来的 JSON 里明明是有数据的,但有些人的昵称不知道为什么会读取不到,然后网易就给分配了个 有态度网友06Qy7S
……
评论数量也有问题,官方默认显示的是 x人参与
,但实际上我自己评论了6条,它就变成了 6人参与
……我强行改成 x条评论
,又发现点了个赞后这里的人数又加了1……这文案我该怎么写???
网易云跟帖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支持匿名评论,这样用户留言的门槛高了很多,并不利于促进小博客陌生访客的交流。(虽然我这地方也没人来……)
不过还是欢迎各位使用第三方评论系统的朋友来交流下,找个没那么坑的服务玩下去。
就啰嗦这么多吧。
距离上次博客更新已经一年,也许又要是下一年的博客再见了。
2016-04-28 00:35:27
以前用 Wordpress 的时候,对 Ghost
默认主题 Casper
喜欢得不得了,以至于自己还移植了半个(因为弃坑了……)到 Wordpress 上。
现在真的跑来用 Ghost
了,又觉得这主题字大色少,在中文环境下难看的不得了。
于是把 Ghost
的主题市场从头到尾逛了一遍。
真特么……该说是缺乏市场经济竞争氛围的结果吗……?稍微有某个部分好看一点的主题,都是收费的,价格还都是 $5 - $20 不等。免费主题质量就比较堪忧了,好不容易选了几个简洁好看点的,换上去发现细节问题很多。坑。
最后突然发现现在在使用这个 Ghostwriter
。
完虐全场。
简洁而风格独特,排版功底深厚,细节和过渡动画非常细腻。而且似乎是我唯一找到的单页 AJAX 加载的主题。
不过当然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我的需求的……于是计划自己改造。
计划修改内容如下:
HEXO
的 Next
主题)
Velocity.js
CSS3
Ghost Hunter
性能有待验证)本来想多做点再发出来的,最近事情突然又多起来了,估计这破计划迟早药丸,索性先放出来等死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