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08:00:00
我一个周大概会去一次单位,一方面是因为我本来就是在家工作,另一方面是单位经过统计发现我们系每天来上班的人数不到两个,于是把我们工位全改成临时工位且就保留了两个办公室。后果就是本来我还一周去两次,结果去了要开远程会办公室要是有同事比较尴尬,所以就干脆不去了,似乎别人也这么想,半年下来我们仅存的两个办公室都天天空着了。上次我去的时候恰好碰上个同事,中午吃饭聊到了大选,他是拉美裔,结果开口就说非法移民都是罪犯,得赶出去。我当时都惊了,就算这个同事只是个硕士,没有系统学术训练,但这种政客忽悠人的叙事自己都不知道查一下文献吗?很早就有人做过研究,非法移民的犯罪率并不比正常人高,甚至是更低,川普用的数据仅仅限制在了非法移民群体里的犯罪人数,并未与正常居民进行对比,或者说,普通人根本没意识到犯罪率本来就不低。另一个让这个叙事流行的原因在于确实这几年美国边境非常宽松,可能确实肉眼可见很多移民群体,也会出现海地移民吃猫的谣言,但看见外来户就认为犯罪率高确实是一种偏见。
其实,就我成长经历而言,国内也有类似现象,那就是农民工进城现象。我读小学时住在城郊接合部,离家比较近的小学因为规划问题不收我们小区的学生,因此我得去比较远的小学,走过去大概要半个小时的样子。因为父母双职工,我需要独自上下学,那时候父母就天天嘱咐,城郊接合部附近建筑工地比较多,如果有外地口音的人跟你搭话,赶快往家跑,很可能是人贩子或坏人,而且时不时就会有传闻出来说哪个地方又有家庭丢了孩子的。不用说,锅都是外地人的,特别是那些没户口的农民工,当时还有交不少钱把农村户口转城市的现象。外来人是坏人的叙事持续很长时间,直到后面城郊农村开始搞按户口征地给补偿才消停,消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农村人基本都变成了城市人,经济地位平等也就没了偏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独立经济体,例如大都市圈,外来移民对经济的贡献总体正面。很多人强调外来户抢了自己工作,但那些低薪或重体力劳动的活本来就是没人干,真花高薪给本地人,可能又要抱怨人工费高。这点在大城市特别明显,如果没有美国的外来移民或中国的农民工,大城市再高的薪水都不够服务业消耗的。而且也有声音说合法移民有贡献,非法移民吃福利,这个也是逻辑叙事而不是事实,就算吃福利,非法移民也补充了人口,而发达地区人口基本都是负增长。想保持经济发展,没有人也是空谈,东亚这几个国家人口全都负增长了,还面临老龄化压力,没有开放的移民政策,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当前世界上能叫上号的大都市的外来移民(含国内移民)比例都不低或在上升,就没见过单一原住民城市可以长期发展的。至于说乡村,不管你喜欢与否,美国的中部花园小镇与国内的三线以下城市恐怕都会面临相同的历史命运,可能有反覆,但趋势不会变。
另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加拿大,加拿大暴力犯罪率是比美国低的,但经济上加拿大比美国是差一点的。就我在加拿大跟美国的居住体验而言,加拿大更偏向福利国家一些,对底层救助比较多,税收比较重其财富二次分配会降低贫富差距。也就是说,单纯认为穷人社区犯罪率高也有问题,可能贫富差距比平均数更有预测性。这点倒是能说明城乡犯罪率差异,大城市属于陌生人社会,贫富差距比较大,更可能出现散发的暴力犯罪,乡村贫富差距相对小,熟人社会里存在解决矛盾的其他手段。而外来人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地位比较低,喜欢聚居抱团,很可能被经济地位比较高的原住民针对,贴上一堆有的没的的标签,而支持这些标签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两个的个案。
说到个案,马斯克有个孩子做了变性手术,这成了很多中文互联网里的一个典型大选叙事,认为美国学校鼓励儿童变性且这是马斯克支持川普的原因。其实这事也很容易查,JAMA Open上有2016-2020年的数据(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0348),四年间全美不到五万人做过变性手术,12-18岁的占比7.7%,也就是不到400人,分散到每一年平均不到100人,而2016年美国12-18岁人口大约3000万人,也就是当年每30万个青少年才有一个做变性手术。就算是学校大力鼓励变性,这个比例也低到比罕见病还罕见的极罕见病水平了,更不用说有些孩子如果不做这个手术,大概率也会因为性别认同抑郁甚至自杀。互联网确实让人更感性了,很多国内的钢铁直男能跟马斯克共情孩子是否变性,但就是不知道去查查统计数据,更不用说马斯克本就是个信奉多子多福的人,其中一个出问题对他能有多大影响很难说。至于说他支持川普,我觉得更可能是为了他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少点政府监管。
新闻里的个案更多是内因与外因结合后的结果,任何单纯把问题归因给个体或社会的解释都很幼稚。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是一个抽象的数字,但每一个数字背后的那个人不是均质的。每个悲剧性的个案都是一个链式反应,起因可能就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糟糕的天气,要知道一个反常规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另一个反常规的反馈,反复叠加后心态崩掉并不意外。而要想中断掉链式反应,就得提高应对意外的心理稳定性,例如告诉自己最差的情况不过如此之类。但这种挫折教育目前似乎被鼓励式教育取代了,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在面对负面处境时直接绝望,然后触发一系列悲剧。同时,当大环境偏负面时,心态崩掉的概率也就更高了,还会有模仿效应,当年张国荣自杀那个月香港自杀的人也变多了。此时要中断链式反应往往需要其他大新闻,很遗憾,可能是更负面的,可能从个人引导这个角度更能解决级联式悲剧。
说别人不如说自己,我读书考学其实相对顺利,受挫不多,但在其他领域,特别是竞技类体育项目里我几乎就没收获过啥胜利,都是被别人按地上摩擦的水平,而我那个年代的电子游戏难度也都很高,哪怕玩游戏都是手残被虐。因此,如果想提高自己反脆弱的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参加些人菜瘾大的项目,例如竞技体育项目或游戏,在这些有关输赢但无关生死的博弈里是很容易构建出一个处乱不惊的心态的。同时,多次面对输赢也有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很多时候就是努力了也没结果,甚至越是努力结果越差,啥也没做也可能赢,这背后没有那么多的宏大叙事,只是宇宙里一次简单的随机热涨落。如果一味逃避比赛与竞技,害怕挫折,总是在别人的庇护下成长,那么遇到的第一次人生挫折很可能就成为最后一次挫折。
回到我那个同事,在逐一反驳掉他的论点后,他终于说出了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几年物价涨了,换一届政府也许还是不解决问题,但总比维持现状好。或许选举本身就是社会负面情绪的一次释放,从这层意义上也不算那么劳民伤财了,只是谁也不知道还会释放出些什么玩意。
2024-11-06 08:00:00
同很多苦于中学作文的学生一样,我没少编名人名言。两个重灾区,国内统一甩锅给周作人,国外一般就是塞姆·克莱门斯,或者说更常见的那个名字:马克·吐温。
如果我还没有老年痴呆,我读完的第一本外国文学作品是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实话说读的时候我一直没反应过来说的是国际象棋而不是楚河汉界。当然,我肯定在更早的时候读过儒勒·凡尔纳的全套科幻小说跟《福尔摩斯探案集》,但即便如此,当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听到《象棋的故事》这个书名还是很不高兴,说我应该去读《平凡的世界》,毕竟中文表达还是中国作家更擅长。我部分听进去了,去图书馆借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显然很多中学生也有类似的思路,我是一本长篇都没借到,只找到了《白马啸西风》跟《鸳鸯刀》,看完之后剧情没记住,就知道太岳四侠是草包。此时还流行读名著,但我对名著的概念基本等同四大名著,此处我还得把《红楼梦》踢出去换上《封神演义》,因为《红楼梦》这本书是有魔力的,我每次读不超过前十回必然睡过去,再想读已经记不起人名了。中文名尚且如此,音译的外国名就更晕了,但我第一本读完的长篇小说确实是《百年孤独》,那里面的名字不但是音译还很像,但却出奇的可以读下去。小图书馆排书是那种小抽屉里一堆书卡,你得找到一个书号告诉图书馆员,然后馆员去藏书室取出来,我判断书好坏的方法很简单,拉开抽屉,看哪一个卡片边缘比较黑,就说明看的人多。跟《百年孤独》一个抽屉的还有本书看的人应该不少,那就是《百万英镑》,而作者就是后来被我反复编造名人名言的马克·吐温。
其实我对《百万英镑》的印象并不深,但另一短篇《竞选州长》是印象很深的,非常喜欢里面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后来我又找来了《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也是很有趣的读物。之后又从杂志上了解到马克·吐温不仅是个作家,还是个演说家,有很多名人名言,这不巧了吗,正愁自己作文里编的名人名言找不着主,反正也没人去核查马克·吐温的演讲稿,索性就你了。而且不知为啥,我觉得马克·吐温跟爱因斯坦长得很像,隐约间觉得他可能也是个搞科研的。但高考之后,我便与这位先生没了交集。直到上周末,我在搜我这边图书馆附带的博物馆门票时看到了马克·吐温故居,虽然没有优惠(买一送一,我一个人没意义),霎时间有种老友重逢的感觉,然后就直接买了门票去了。
我是在去博物馆前才去查了下马克·吐温,这才知道这是个笔名,而这个故居倒也不是马克·吐温最后生活过的地方,但却是其生活时间比较长的房子,其最著名的小说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故居这种博物馆其实不好逛,这个博物馆采取的是讲解制,不接散客,每天会有几趟讲解是化妆讲解,具体说就是讲解员其实也是演员,会扮演成克莱门森的一个家庭成员来介绍这个三层小楼。我参加的讲解是由马克·吐温的黑人管家来介绍的,这个管家历史里记载很少,只有一张照片跟一份手抄电报的记录,但从马克·吐温的各种资料里还是可以还原出一位曾经做过奴隶,跟马克·吐温女儿关系很好,喜欢赌博且兼职厨子拿第一高薪的形象。我们这个讲解员或者说演员也很用心,很多地方都做了很深的功课,就这么一个三层小楼,他讲了一个半小时,最后还讲了很多自己对马克·吐温的理解然后很认真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个鬼屋,晚上有时也有讲解活动,似乎有人看到过马克·吐温女儿的白色身影,而他是绝不会在晚上讲解的。
玩完角色扮演,博物馆主区还有几个展,里面展示了马克·吐温各种奇奇怪怪的经历,他申请过自粘剪报本的专利,也曾在报纸上出205美金找一把英产雨伞,并且说伞值5美元,200美元是用来运送小偷遗骨的,他的穿衣风格也很特色,总是白色西装。反正从这些展品里可以看出马克·吐温是一个有趣的人,一个看了照片就追求富家千金的暴发户,一个给总统出过回忆录的作家,以及一个喜欢旅游度假的人。他自己的经历与那个年代是密切绑定的,像极了他一本书的名字:《镀金时代》。
最后肯定就是逛博物馆商店,你总能从博物馆商店里见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我搞了一个写着马克·吐温真名人名言的橡胶书,可以攥着解压,上面写着:
Cheer up, the worst is yet to come.
2024-10-20 08:00:00
各位专家好,下面由我代表帕克文明报告下我们对地球文明里素食伦理的研究进展。
在微波炉·适用纪元留下的资料里,我们观察到了一种神奇的素食伦理现象,体现为碳基生命对下等动物对上等植物的虐杀的美化倾向。这种倾向性其实在其他低端文明里也短暂出现过,但地球发展过程中这个文化现象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其核心原因在于地球自身研究进展过于自负,对碳基生命的演进做出了不恰当的假设。
相信在座各位都明白,任何生命都是信息载体,地球最早期的生命就是几段自复制的核酸片段,自复制过程会保留并传承环境信息,而有些传承下的信息会让分子本身更适应周边环境变化,信息堆叠形成的稳定分子就是生命。生命出现后,信息便被区分为外在环境信息与遗传信息,遗传信息是相对保守的,其客观上抽象出了环境变化的规律,这种从环境信息抽象规律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我们当前识别生命的主要方式。当然,这个过程需要环境提供能量输入来维持,也就是恒星能量捕集器或更广义的核能捕集器,小分子在能量传递与捕集上有先天优势,因此我们会看到早期生命会优先具备大分子调控合成小分子的能力。这本是个与世无争的过程,但捕食行为的出现让能量利用过程变得复杂。
在捕食行为中,生命个体会通过直接同化另一个个体来摄取小分子,这样会提高自己摄取环境能量的效率。有意思的是,很多被摄取的生命转化为了更高等生命的一部分,例如线粒体,这样实现了共同适应性。现在的研究通常就是用个体生命的复杂度来定义生命的演化等级,地球上主要生命形式有两种,单细胞生命与多细胞生命,他们之间可以通过摄食来互相转化,有时也会通过病毒来传递环境适应性信息,当然我们也发现个别不负责任的文明通过病毒在地球上做实验,是哪个就不点名了,你们那种用宇宙高能射线在火山口核酸雕花制造病毒的把戏不难被识别。
在多细胞生命中,地球文明错误将植物归类成了低等文明而动物归类成了高等文明。他们忽视了两个基本事实,第一个就是植物的单细胞信息复杂度更高,第二个就是完全没发现植物间的化学通信手段。根据我们对地球遗传信息的观察,最早期的植物实际上是动物演化而来的,而那一段的文明被完全湮没了,没有留下类似微波炉·适用的记号。在某个时间段,高等动物文明意识到自己的能量获取方式是无法高效利用恒星能源的,因此他们选择对自己的细胞进行改造,先是加入了无线恒星能源捕集器,也就是所谓的叶绿体,然后又改造了生殖系统,使得个体可以在不干扰其他个体或借助环境条件调控的状态下产生后代,再后来,他们加入了根茎系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获取能量时的能量消耗,最后的最后,他们改造了神经系统,剔除了意识这个副产品,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永续。这个过程持续了几万年,很容易抹除所有存在过的痕迹,但我们确实直接观察到了。这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之前都是假设碳基生命是硅基生命的中间形态,但高等植物的出现却给出了另一种生命自由的选择,这个选择确实可以在较长时间里可持续传递信息及其负担的文明。
接下来出现的动物文明,准确说是高等植物文明前身的高等动物豢养的一些宠物在失去控制后自由进化出的文明,在其演进过程中出现了素食伦理。在这种伦理观下,动物吃动物是不文明的,同类不可食,但动物吃植物是文明的,因为植物是低等的。实话说,就地球动物文明的发展程度而言,这个伦理是自洽的,但从观察者视角,这属实倒反天罡了,他们即没意识到植物间其实存在海量信息交流,也没意识到进化的顺序,我们很好奇这个地球动物文明发展的后续,是走向虚拟化,走向星际殖民化,还是跟他们的前辈一样,进行高等植物化改造。
我们的确观察到了高等植物化改造的迹象。例如,地球文明也出现了小分子调控上瘾现象,他们称之为吸毒,在沉迷中的文明个体其实很像是剔除了意识系统的高等植物。另外,地球文明在繁荣阶段也出现生育率下降与个体原子化倾向,相信他们也会研究出类似自花授粉的高等植物生存策略。最后,技术层面上,起码在微波炉·适用纪元里,我们看到他们也初步实现了体外生命维持系统,迈向高等植物只差观念上的转变了。
基于以上观察,我们很好奇他们后期会如何反思自己的素食伦理,而我们也在设法解读三代文明期间高等植物间传递的信息,初步结果显示他们并不后悔这个改造,对动物伦理也没有负面评价,甚至是没有评价,他们传递最多的信息很简短:
今天阳光不错。
最后我们还是要重申一下,地球是大家的地球,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搞清楚我们的来源与未来的方向,我们坚决维护观察不干涉原则,反对对地球文明任何形式的接触。
愿星空与你同在!
2024-10-14 08:00:00
读大学时有节讨论课是关于系统论的,我跑到图书馆借了几本书研究了下,发现一个词被反复作为对立面提出,那就是还原论。因为那时思维里还有高中时代的备考遗毒,所以我就望文生义,认为这个还原论里的还原跟还原反应里的还原是一件事,那系统论就是跟还原反应对立的氧化反应,然后就彻底糊涂了。这种糊涂一直持续到我年龄增长毫不费力把高中知识都忘光,再看到还原论这个词更多是简化与抽象还有自下而上。
网上有个说法,高中毕业生掌握的知识是个人综合实力的顶点,此时你元素周期表能全背下主族跟部分副族,也能看懂电路磁场做受力分析,还能算遗传病概率跟细胞工程原理,几乎就是给足资源就能手搓新世界的状态。当然,我说的是理科生,文科生能干啥我不了解,但吵架没他们引经据典多。这个状态其实是一种幻觉,高中传授的知识很大程度都是一种对真实世界的简化,牛顿力学、元素周期表、还有中心法则进化论就基本支撑了物化生体系,所有的高中水平科学问题都能回归到这几个原理。
也就是说,这些学科的构建是通过基本概念的排列组合来完成的,而这一思想来源应该是数学与几何学。以几何学为例,欧氏几何就直接来源于五条公理,公里导出为定理,现实中的几何问题或现象被描述为命题,几何学要么就是在用公理与定理来判断命题真伪,要么就是通过定理公理推导出可被实际世界验证的命题,当某个命题不能被当前理论验证,那么就需要新的理论或对先前的理论加上定语来限定解释范围。高中的科学教育几乎严格遵守了这套体系,物理就从力学原理开讲,后面逐渐引入热学、电磁学、光学,在结尾处引入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每一个方向都是从原理开始推导,逐渐解释世间万物;化学从化学反应开始讲,然后沿着元素周期表讲原子结构,之后讲金属非金属,重点讲下有机物,然后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生物从细胞到组织到器官到个体到种群到生态系统,分子层次原理靠中心法则,表型原理基本进化论就够了。这套系统从构架上自下而上,是非常典型的还原论理论体系。
但伴随阅历增长,还原论体系是非常容易被挑战的。核心原因就在于还原论理论热衷于原理推导下的逻辑,过分追求演绎泛化,把一些有定语的理论当成了广义基本定理。当个人经历与这套逻辑矛盾时,很多人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维护理论的保皇派,喜欢用科普式简单论断来进行判断。例如方舟子有次被采访,里面就提到红茶菌这种保健品,方舟子攻击的点在于胃酸环境下细菌无法存活,因此红茶菌无法存活,也就不能可能有保健效果。这个论述逻辑上是对的,但前提错了,因为胃酸环境下是有能存活的细菌的,例如幽门螺旋杆菌,是否应该用不全面甚至错误的理论来得到一个正确的陈述,这是很多搞科普的人自己都把握不好的点。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彻底抛弃之前的理论,转而去接纳一种描述上模糊但几乎不能证伪的理论,例如阴阳五行或星座等玄学,这些理论特点就是你无法挑战,其逻辑框架自洽,没有解释不了的东西。后面这一种没法讨论,其理论上的过度抽象造成了解释不唯一,在现实生活中是需要有解释权的人来解释的,例如算命先生,最高法院大法官还有宗教领袖。
不过我周围遇到更多的是第一类,那就是在还原论指导下的傲慢。很多科技成果都是记者在还原论指导下写出来的,经常会把其中复杂的部分忽略掉,但又会连接上现实生活,很容易搞出“研究发现,XX是引起XX的元凶”这种标题。我现在跟很多做生命科学的人打交道,经常就被这种对理论的过度自信搞的啥也说不出来,有时候我如果拿数据展示了其假设上的问题,他们会首先质疑数据而不是假设,当数据符合假设或课本上知识后,他们又会认为新技术下的数据没啥新东西。这就很尴尬了,我引入新技术却只能验证你们已知的东西,那你们这套逻辑下新技术本身也没啥意义啊。如果当作探索工具来用,新技术下的结果又会产生几百倍的假设待检验,这个时候他们又会说,这样的研究没有故事,没法收尾。这就是我说的还原论下的困境:又想发现新东西,又不敢挑战理论体系本身,真发现的结果必须要有故事性,也就是形成简单的因为所以逻辑,而这个故事性其实是迎合我们大脑的单线程处理能力的,与真相没有必然关系。
这是需要改变的,最大的改变在于要意识到当前世界不是完全可被解释的,是不需要那么多解读的,多数解读是过度解读或缺乏证据的。都不用说解读世界运行的原理,解读一个人包括解读自己在我看来都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人们行动的理由是荒唐的、随机的,但会被意识找一个合乎逻辑的角度来形成解释,如果没有这个解释,很多人是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的。我们喜欢寻找最原始的行动原理,然后打上一个概念标签作为解释的终点,这个终点无法再被进一步解释,或者说解释权留给了每个人自己,这个概念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可以是财富权利名誉,可以是福音偶像来世,但一定不能是随机混沌未知。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第一性原理就是随机的呢?
我反而觉得这是无所谓的事,阿米巴虫在找食物的时候是不需要眼睛的,人类的探索过程也是不需要类似还原论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指导思想更多是技术性工具性需要原理定理逻辑来整理复杂的事实,但不代表原理定理是唯一的或对的。有些人会说对称的理论或间接的理论更可能是真的,但这只能是人类用审美来进行的自我欺骗,一个理论为真是没有特性的,甚至理论本身可能就是概率化的,是按照概率来起效的。这样的想法对还原论信仰者是不可接受的,这就相当于说原理跟定理没有绝对普适性,这样构建在上面的所有理论都要去乘一个概率来生效,这跟概念的稳定性本身就是冲突的。在概率化的原理体系下,讨论本身也没有意义,因为总有原理外的情况,但话说回来,如果全在原理内也没有讨论的必要,所有的讨论都会发生在不同原理体系下,如果能达成共识,一定是某个理论被抛弃或吸收了。人们日常的交流其实就是三观的碰撞,融入还是隔离是最终答案,普遍的答案其实还是互相尊重对方的不可理喻,这个世界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互不兼容的个体可以形成稳定的家庭、国家与社会,这也许本就不是一件需要解释的事。
如果当前所处宇宙是高等文明设计的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绝大多数生命都是NPC,我们并不知道哪个是主角与在哪里,甚至只是为了另一个星系的故事当星空背景板而出现的低等文明,我们的物理参数都是为遥远的主角而设定的,我们是否存在对于玩游戏的玩家毫无意义。这可以是众多终极解释的一种,当然想到这里就会发现,这种形而上的解释本身就没有多少意义,更多是锻炼想象力。
我并不是否认还原论,我也追求一个可被完全解释的世界,但被解释这件事本质就是收缩高维想象世界可能性到一个低维度抽象物理规律的过程。前提是存在规律,我越来越意识到现实世界的很多事并不存在规律,也就谈不上解释,而对无规律的事物总结规律想“还原”本质,本身就不是一个尊重规律的行为。
换句话说,还原论的对立面并不是系统论,而是对可解释性的信仰,当我们技术发展证明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解决问题时,科学本身将迎来一次危机。
2024-09-29 08:00:00
注 1 疏2体是时间尺度3上的后人对前人4留下信息的二次解读。5
所谓注,就是对经6的解读 7注的出现会晚于经,那个时候应该是连一般文化人8都读不懂经了,需要出个文化人来重新解读。 ↩︎
疏就是对注的进一步解读,如果出现疏,就说明后人连前人为经写的注都看不明白了,必须上套娃。 ↩︎
千万不要忘了所谓前人与后人,可以是一个人,更可以是你自己,你敢读你十年前写下的文字吗?能读懂吗?还有共鸣吗? ↩︎
所谓经,狭义就是先秦儒家经典,广义则可泛指任何理论 ↩︎
其实就算在经出现的年代,也会存在对经的解读,这一般被称之为传 ↩︎
也就是说,此时文字是有排他性的,懂的人并不希望不懂的人能很容易看明白。 ↩︎
前现代社会技术文档的传承不喜欢用文字,而是家族或行会居多,信息保密很重要。 ↩︎
区域性一般是被自然条件限定的,有时候一座山就能隔出两种语言甚至世界观。 ↩︎
这有可能是我们找不到外星文明的原因,他们本意是最大效率收集能源,但实质上掩盖了所有发出的信号。 ↩︎
农业社会或封建时代或前现代社会的核心则是政治,或者说意识形态,现在所谓的意识形态对立本质上封建余孽思想的留存,现代人只谈钱。 ↩︎
拙劣的标准化只是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然后就被海量标准描述符淹没成了高维诅咒。 ↩︎
决策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都是信息不全时的行为,信息要是全了也不用决策,选择唯一。 ↩︎
这可能是人类最虚妄的感觉,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掌控感根本就不是生存必需品。 ↩︎
有意思的是统治者例如古埃及法老也想通过修建金字塔来延续自己今世的权利,而不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
这里要区别识字与文盲,识字不多也是识字,但同时也是文盲39,很多职业要求识字但不多,满足糊口要求即可,至于说通识教育,太奢侈了。 ↩︎
这份报告里很多地方很不专业,但却具备很高重复性,可以照着里面数据复现一座民国时期的城镇风貌,现在的大学生假期要是能对自己家乡出这样一份报告,会少很多无病呻吟与无端幻想。 ↩︎
最重要一条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历史本身就是个过滤器,日常生活的琐碎被当成了噪音,没有被记录的资格。 ↩︎
写书人有两种,一种是故意夹带私货,例如司马迁的《史记》49,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夹带了私货,忽略了自己记录本身的偏好[^311122]。 ↩︎
司马迁很像是现代人,很早就表露了“天下熙熙”这种经济利益优先的主张。 ↩︎
智能手机这个时代一定会是后面各类文艺作品创作素材最多的时代,留下了太多可挖掘的数据51,很多现象当事人可能是意识不到已经发生的。 ↩︎
也就是说,也可以被非人智能体查看,那可就是个有点忧伤的故事了。 ↩︎
这当然也是写作者水平的体现,但有经验的读者应该可以识别出这种把戏。 ↩︎
读同时代人的作品倒是不太用顾虑时代差异,但文化差异还是很容易体会到的。 ↩︎
这个文体是我认为最自由的创作形式,作者可以把一句话扩成各种文体,同时也可以提醒读者里面的层次嵌套59,读者可以自由决定跟不跟这缕思绪。 ↩︎
这应该是互联网特供文体,纸质版很难玩这个把戏。 ↩︎
也就是时间尺度上,这篇文章可能也会进化,也会自由发展,当然,作者不一定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