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00:00:00
不知不觉,有笑有泪地看完了7季的《The Office》,像是看了一部长篇小说。
在最初的第1季,我完全感受不到好笑之处,只觉得生理和心理的不适。第2季之后,办公室里角色们的形象逐渐丰满,以至于让我总能在滑稽之下感受到一丝丝悲凉——最典型的就是灵魂主角Michael Scott。
Michael在一家名为Dunder Mifflin的纸品销售公司工作,从销售一路干了20年,终于成为了Scranton分部1 的总经理。他大多数时候都非常神经质、低情商、古怪,只是偶而靠谱。他把Scranton分部视为自己的“家”,而员工们则是自己的家人。显而易见的是,员工们反过来不会这么想,只是把他视为老板而忍让和迁就。
Michael对亲密关系和家庭有着一种理想化的迷恋。这种迷恋会投射到他与员工、上级、约会对象等人的身上,而这种投射的“错配感”常常会成为剧情中的笑点。直到S2E18,Michael借用儿童节目录像带中童年的自己,说到他的理想:
get married and have 100 kids, so I can have 100 friends, and no one can say ‘no’ to being my friend.
一句台词勾勒出了Michael的画像:没有朋友、渴望家庭;也解释了他为何如此喜欢待在办公室:因为公司上下级之间的契约关系,没有人可以拒绝成为自己的“朋友”。然而,Michael又不是威权式地命令,而是真的喜欢公司和员工,在他的心目中,只有Prince Paper(一个家庭经营的纸品公司)可以与Dunder Mifflin媲美。
Prince Paper出现在S5E13,Michael接受任务要去这家公司打探“敌情”,但了解过后才意识到这家公司就是自己梦想中的公司(家):父亲是老板,母亲是前台,儿子是销售,孙女做作业。Prince Paper无比温馨,以至于他离开后一度不忍将情报汇报给上级,不愿意这个公司(家)被毁掉。
Michael的确非常喜欢Prince Paper,在他决定辞职(S5E21)之后,他的就职意向清单上只写了两行:
Prince Paper;Other Companies
Prince Paper是除了Dunder Mifflin之外,他第一也是唯一想去的地方,可惜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是:我们已结束经营。不知Michael是否会在某个时刻怀疑,是自己毁掉了自己梦想的公司(家)。
尽管Michael曾说过在办公室里,Pam是妈妈,Ryan是儿子,并且还把这两个人拉来一起开了一个“家庭”纸品公司(Michael Scott Paper)。但是,他也的确想要组建一个基于情感关系的真实家庭。
Jan是Michael的上级女领导,她在Michael为数不多的发光时刻中着迷了,随后两人开启了一段“虐恋”。Michael总让Jan感到抓狂,但Jan却表示自己沉醉在这种失控感之中。而当Michael和Jan正式同居在一起,Michael才感受到了他们是多么亲近而遥远。
我们可以在著名的Dinner Party(S4E13)中看到他们如何相处:卧室里,Michael睡觉的地方是床尾凳上;腾出两个房间给Jan发展香薰蜡烛事业,而自己待得最多的地方是车库;为Jan挥金如土甚至要去兼职话务销售员,但只为自己买了一个奇小无比的壁挂电视;因为Jan多变的情绪,多次为之做接扎。
Michael爱上Jan,可能是因为没想到如此漂亮的Jan竟然愿意和自己约会。他似乎没有去考虑两人是否合适,以至于他时常觉得不快乐,在这种有毒的情感关系中倍感失落。最终,两个人分手了。
Holly是Michael的同事,两个人在一个频道上,笑点一致,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在一起了。但总公司认为分部经理和HR作为恋人,有违公司管理,于是将Holly调往了7小时车程外的另一个分部,两人也不了了之。
Michael始终难以忘记Holly,编剧也终于让Holly在第7季回归了办公室。两人重新走在了一起,在Michael向Holly求婚时,我发自内心地感动。因为当我理解了Michael的一些落寞,也就希望有个人能够和他真心相爱,温暖彼此。
沉浸在幸福之中,Michael决定离开办公室之家,前往Colorado,和Holly一起生活,组建自己的家庭。Michael也在此告别了《The Office》剧组,不再担任第8、9季的主角。
当然,除了Michael,《The Office》的其他角色也都各有亮点,总能让人捧腹大笑。我觉得这部剧属于远臭近香,尤其是第1季太过冷幽默,我一度放弃了。后来从第2季重新开始看,才感受到了The Office的魅力。
用Billie Elish的话说:“When I wake up, I put on The Office. If I’m making a burrito, I turn on The Office.”
Scranton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次于费城、匹兹堡、阿伦敦、伊利和雷丁的第六大城市,开车2小时可前往纽约市(Dunder Mifflin总部所在地)。Scranton也是拜登的出生地。 ↩
2024-09-15 00:00:00
2020年末,公司的一位供应商客户经理在工作场合告诉我,“买基金”。那时,A股基金被不断推高、炒得一片火热,我在半知半解中也上车了——一个韭菜,诞生了。
四年过去,上证指数从最高处将近3700点,跌到了最近的2700点。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未来的走势似乎依然不被看好。我也在今年,正式加入“追涨杀跌”的散户阵营,止亏割肉,宣告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韭菜。
以下是我在Day One的关于这个投资经历的心路历程,现在看来觉得自己好傻,但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人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2021-03-08
今天基金大跌,基本上是不赚钱的持续赔钱,赚钱的已经赔干净了。但是,我心态特别淡然,因为我准备长期坚持下去,做好定投,他们有一天终会带来收益,“做时间的朋友”。
2022-02-11
晚上洗澡的时候,又想到了我其实陷入了那种追涨杀跌的状态。在2020年底一片涨势的情况下入局,没有及时离开,一路跌下来,后面也不敢补仓,其实就是那种心理在作祟。
其实跌下来的时候,我应该坚持定投,这样才有意义,否则以为等着涨回去,到时候是卖掉吗?肯定又会舍不得。当你不卖的时候,你没有赚也没有赔,当你真正需要这笔钱的时候,再取出才是正确的。
2022-02-18
基金定投的事情,觉得应该趁现在都很低去继续定投。所以决定每次发工资的时候,存进去一些。因为去年一直没弄,这两个基金已经亏了20%+了。争取尽量把成本拉低,慢慢转正吧。
2022-03-03
今天因为基金浮亏,我狠心补了仓,各补了一千块,因为想更快得拉低成本。当时买在了高点,去年没怎么管,最近才意识到是个抄底的好机会,希望不会再有“底”,慢慢涨上去。
2022-03-07
今天也是股市重跌的一天,但数字对我已经无感了,我看到数字跌了只觉得开心,因为是个建仓+补仓的好时机。真的是醉了,又买了700块。现在想想上周买了2000,有点操之过急了。
2022-03-08
昨天的大跌延续到了今天,之前买的两支基金的成本还是蛮高的,昨天补一支,今天补了另一支。值得反思的是,在市场没有好转的情况下,上周草率地各投入一千块,现在看来有点为时过早了。定投切记的是过早用掉所有的资金。目前考虑是这个月不再碰这两支基金了。
晚上有知有行发了黑板报,并表示第六期开始发车。20点发布的消息,其中包含了买入的比例,我按照说明在招行操作买入了,但其实买入的是明天的净值份额。这点也是蛮迟钝的,是黑板报机制的问题。至此,用一万块建了仓,希望跟车理财能有不错的收获,这是我想要真的去尝试的。
2022-04-21
今天又是股市大跌的一天,昨天发了工资,按照定投计划各投出100元,今天又是下跌,就又各投出100元。
在微博上看到“新低不买,新高不卖”,本来想着算了吧,不买了。但是又觉得我本身就是按照计划定投的,今天不过是昨天的定投金额未支出的一半,所以还是下手了。
这是跟随着有知有行策略买的理财。但是我自己在2020年买了两个基金,感觉翻身无望了,越来越低了。可是行情也都是这样,不知道何时才能迎来转机。
2022-04-29
在前两天跌到所谓的“钻石坑”之后,这两天的收益在上涨,刚在想是不是买少了,这就陷入了一种惯性的思维,马后炮、后见,也就证明了自己的不够勇敢。但这不重要,我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这些资金能够尽快回本吗?尤其是20年买的那些。
所以千万不要再想什么买少了之类的,不如再有机会的时候去抓住它。同时也要坚定自己的方法,比如选择性的定投,比如坚持跟着有知有行和且慢做理财,不必想着赚大钱,但让资产保值增值,就是一种运气和福利了。
2022-11-18
这周遇到了债券跳崖式跌跌不休。把手上能赎回的钱,都赶紧赎回了,今天应该可以顺利到账。但那些定期的,就没到时间拿不出来。
投资这两年来,才过不少坑,比如追涨在2020年最高点买入,全然不知是泡沫,随后没有卖掉,一直到现在还在补仓。随后在基金里也没有吃到肉,买的固收类累计收益还可以,但这次债券又给我上了一课,真是要了解大行情、然后要及时止盈。
2023-09-07
今年二级市场依然很差,再多的强心剂也都没有起到什么大的效果,投资收益也不是很好,但至少没有较大的赔本。
2023-12-05
今天的郁闷来自于糟糕的二级市场行情。A股再再再再次跌破了3000,虽然之前已经被打击过了,但这次却觉得很无奈,很无力,从2020年开始投资的主动基金,因为买在高点,时至今日还是亏的,再次亏到20%+,因为仍在不断加仓降低成本,所以亏损的金额也更大了。此外,在且慢和有知有行买的被动型的指数基金,也因为大盘很差,以至于开始亏损。整个基金理财都像是个坑,怎么也填不满。
当然,也有盈利的时候,比如主打短线交易的网格策略,就会盈利不少。但我也慢慢退出,不想再放太多资金和心情在里面了。说白了,A股真的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后续能有机会退出,我会慢慢退出,转移到海外的一些投资上(虽然更是门外汉)。
或许,我这种初始资金没那么多的,也不至于非要搞什么投资,不如就老老实实投资一些货币基金或者银行理财。比如每年2.5%,和五年10%,相比之下,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是不是?但是趁着这次大跌,我还是又往里面加仓了将近2000块钱。不知道会不会是个失误。
2023-12-11
又是跌跌不休的一天。早上看到行情不好,觉得是不是应该部分减仓啊,于是在支付宝赎回了有知有行的黑板报六。
但是买的易方达蓝筹和兴全合宜就没那么幸运了,两个加起来亏了两千,以至于我都不敢下手去赎回,选择无视,卸载了APP。
这样,基金理财就剩下且慢、有知有行和上述两个基金,不想再操心了。
2024-01-11
近期A股跌的厉害,在豆瓣小组,如果说2020-2021之交,话题都是基金买买买,那么现在,在跌破2900后不断下探,小组里则一直在讨论割肉。这就是追涨杀跌。
缅A、癌股,这些词语被人们用来形容A股。这就是散户的市场情绪,同时面对国家和国际环境,大家都缺少信心了,或者是觉得那些市场规律在政府强有力的手的干预下,有些失效了。
在E大的投资策略中,昨天发的车,他今天看数据说不少人都不再跟车,他可以理解,但他觉得他的策略很克制。我也认同。所以我继续跟车了。
经历了牛市末期和漫长的熊市,我也认为在A股讨论“长期主义”或“价值投资”这些西方词语,似乎有些牛头不对马嘴。反而按照E大所言的“低买高卖”,更符合投资逻辑。
不知道未来市场如何,但作为其中的参与者,希望它能越来越好吧。人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
2024-01-18
清仓了易方达蓝筹和兴全合宜,前者亏损-34.17%,或者亏损-28.36%。
2024-01-22
又是大跌的一天,意气用事地清仓了长钱计划。上周清仓的两个主动基金,今天一看,一个继续跌3%+,一个跌1.82%,幸亏退出了,没有继续亏下去,就是赚了。
2024-01-23
E大说,清仓割肉的人,看到后续的涨会比现在跌跌不休还要备受折磨。我觉得我不会这么想,因为止盈和止亏都是投资里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4-04-29
跟着E大的投资,前一段卖出的美股,都收获了50%+的收益。最近A股和港股又有点“复活”,亏掉的也慢慢回本。
前面那些亏损的,就当是学费!
2024-08-05
且慢之前的那些A股的基金我都清仓了,不想再碰,觉得很烦。只留下海外的基金。
即使后续再有什么逆转,我也不会难受,因为我不认可这个市场,我投入再多在我不相信的事情上,我只会觉得不舒服。更何况还亏了不少钱。
看外网消息多了,总觉得国内经济一片溃烂。A股亏就亏了,但我的亲人朋友都在国内,我更多的希望还是中国经济能走出通缩,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
这就是我用人民币投资A股从进场到离场的全过程,期间充满了自我怀疑、自我鼓励和自我否定。
在这几年的投资经历里,我赚的少、亏的多,也慢慢体会到一些道理。
坚持投资。可以一年2次,或者4次。同时按照时间差和空间差来投资,6个月、或者-10%。这是E大的一条微博给我的启发。我回看我的操作大多很随意,跌了补点,无限仓位,最后补得不想再补。
低买高卖。并不是投入的钱就完全不拿出来,而是可以通过调仓来实现动态的均衡。这其实很难做到,因为总说“Time in the market, not timing the market”,但我觉得至少要警惕泡沫以及等待均值回归。
不追热点。热点就意味着集中度过高,也容易造成追涨后的扑空。我似乎在当前的美股基金中又看到这个迹象。
远离噪音。市场上的噪音很多,通常影响的短期和局部,而长期来看,会被拉平。
资产配置。这个是针对投资里的钱,如何做好比例分配的,我最近也开始做了。
来澳洲以后,我也开通了这边的投资账户,对标E大的操作买了一些基金(IXJ、TLT等),同时正在践行上面的这些理念,控制住自己时常想要入场的情绪。
我不知道这是否又是一场轮回,只是币种从人民币变成了澳币,市场从国内转向了海外。我希望过往韭菜的经验教训,真的被我用亏损付了学费。我也能够遵从理性、遵守规则,知道我在做什么。
2024-06-11 00:00:00
In the first month of living in Australia, W and I have already got our WA driving licenses, and we thought we should buy a car quickly. However, until now, we haven’t done so.
We discussed buying a second-hand car, which would give us more flexibility, freedom and convenience to explore the city and enjoy life. But we hesitated and analysed the reasons as follows:
Living close to the city, convenience is high with free access to public transport and some places are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Commuting to and from work on weekdays is preferable to public transport as parking in the city is expensive. Car use scenarios were limited to weekends.
Weekend plans included walking in a place we hadn’t been before, shopping for ingredients, relaxing at home and exercising. For long journeys, we use Uber or Didi.
If you want to do the financial maths, the cost of taking a taxi is far less than the expenses of buying, using and maintaining a car.
We all know it’s a way of thinking and living without a car. If we had a car, our weekend plans might change. But for now, we’d like to settle down first.
As for me, I’m fond of walking. If there’s enough time, the distance is not very far, and the weather is nice, I’ll walk to my destination.
In my article ‘Folded City’ I wrote:
Convenience as a quest for efficiency is represented by transport. The human foot is seen as backward, slow and incapable of keeping up with the march of time. Cities are designed less on the scale of the human body and more on the transport service.
The same is true of Perth, but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roads and their sides are a bit more ornamental. I keep looking at the gardens of the houses I pass, subconsciously comparing which ones are well-kept and which ones aren’t.
I also think about what’s going on down there as I walk.
Usually, I unconsciously scan everything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Watching plants, birds, people. Smiling politely to those who come my way.
Listening to English-language podcasts to improve my listening skills by carefully identifying what the hosts are saying.
I also listen to music, but at a much lower frequency, more to create a separation from the outside than to listen.
Murmuring what I see in English.
Destination means ‘purpose’. When I’m walking, I’m thinking about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it.
If I am in a hurry, I’ll pick up the pace and occasionally check the map to see if there is a shortcut I can take.
If I’ve already taken that route, I’ll try to take a different one.
Another green space to walk or exercise in next time.
When walking in Bold Park, there are concerns about the danger of snakes.
I’m going to let go completely. Concentrate on the walk itself.
Thoughts abound but don’t settle into any particular decision or idea.
Let’s end with a quote from the book ‘Wanderlust: A History of Walking’.
Walking makes it possible to string everything together, because only by walking can you live in the whole world, not just in the little worlds that divide it.
Enjoyed the article? I write about 1-2 a month. Subscribe via email or RSS feed.
2024-06-11 00:00:00
在搬来澳洲的第一个月,我就和W先后换了西澳驾照。当时觉得要赶紧买辆车,没想到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付诸行动。
我们有讨论过是否要买一辆二手车,好处是这可以让我们更灵活、自由、便利地探索城市和享受生活。但我们又迟疑了,分析原因如下:
居住在City附近,便利度很高,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有些地方步行距离也不远。
工作日上下班,更偏向公共交通,并且City的停车费很贵。用车的情景,局限在了周末。
周末的安排包括在一个没去过的地方转转、购买食材、在家休息、运动。远距离出行,我们会打Uber或Didi。
如果要算经济账,打车的成本远低于购买、使用和保养一辆车的成本。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没有车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如果有了车,我们周末的安排或许就变了。但目前来看,我们还是希望先安定下来。
具体到我,我是一个喜欢走路的人。如果时间充裕、距离适中、天气晴朗,我就会步行前往目的地。
我曾在《折叠的城市》一文中,写道:
便捷作为一种对效率的追求,就是以交通工具为代表的。人的双脚被认为是落后的、缓慢的,跟不上时代进步的,于是城市设计也不再以人体的尺度,而更多服务于交通工具。
珀斯也同样如此,但不同之处在于,道路及其两侧的观赏性要更高一些。我总是偷看经过的住宅的花园,不自觉地去比较哪一家精心维护、哪一家疏于打理。
除此之外,当我在走路时,我还会想想下面的事情。
大多数情况下,无意识地扫描目之所及的一切。
观察植物、鸟类、路人。并向迎面而来的人致于礼貌性的微笑。
听播客。大多是以提升听力为目的的英文播客,仔细辨别主播们在说什么。
也会听听音乐,但频率降低很多,更像是在造成一种与外部的区隔,而非聆听本身。
口中默念看到的英文,或用英文说出看到的东西。
目的地意味着“目的”,走路的时候会想想此行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赶时间的时候,会加快脚步,不时查看地图,确认是否有更短的距离可以抄近道。
这条路已经走过了,或许可以试着转向另一条没走过的路。
又是一片绿地,下次可以来这里散步或运动。
在Bold Park徒步时,会担心是否有蛇出没带来危险。
完全放空。专注在走路本身。
尽管思绪万千,但并不会沉淀成某个决定或想法。
最后,以《浪游之歌》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吧。
徒步而行让每件事都可以串联在一起,因为只在行走时,一个人可以活在整个世界中,而不只是分割出的一个个小小世界中。
2024-04-26 00:00:00
2004年,胡德夫在悠扬的钢琴声中,吟唱着“太平洋的风”。2012年,韩寒从台湾旅行返回后,以此为题创作了一篇散文。今天,我想挪用下标题,写写“印度洋的风”。
珀斯位于澳洲大陆西部,紧邻印度洋,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维基百科如是描述道。
三月初抵达珀斯至今,始终是晴朗天气,充足的阳光在我的皮肤上留下了影子,干燥的空气也让我的干眼症愈发严重。夜里,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或许是印度洋,或许是内陆,撞击着窗户玻璃,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卧室成了港口,床似轻舟,等待一场雨来解渴,送它出海。
唯一的一场雨,只是在我们的头顶,短暂地轻轻地落了半个小时,连植物们都没有喂饱,需要公寓的自动喷洒装置在夜里为它们加餐。同样的,我也时常因为口渴在夜里起身喝水,或是早上醒来以后,不敢直接看手机,而要缓一缓,尽量让眼球湿润起来。
但夏天总归过去了,最近的气温从三十多度降至二十多度,秋天来了,再之后的冬天据说会经常下雨,甚至还有暴风雨。到那个时候,也许我又会发愁洗了的衣服怎么也晾不干了吧。
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在珀斯的日子转眼就过去将近两个月,但节奏却又相当缓慢。
在此前的文章里,我写道“慢递”:那是在Amazon AU上购买的一个德龙牌胶囊咖啡机,从东海岸的悉尼发货,随后滞留在某个中转站两周之久,最终超过了配送截止时间,客服安排了本地供应商直接调货给我,竟然第二天就到了。
这场网购之后,我试着开通了Prime会员,体验到了类似京东购物版的次日或隔日达。这才意识到,“慢递”尽管是常态,但“快递”并非不存在,只是需要你支付更多费用,以补偿这里高昂的运输和人工成本。
当然,慢也有慢的好处。在等待中,无论是网购配送,还是邮件往来,那种“无线缰绳”带来的双向焦虑,正在逐渐淡化——我既不期待对方能够快速响应,也不再感到自己需要立即应和。我的物欲也降低了不少。曾经轻触屏幕一键下单的快感,在这里无法得到兑现,减少了很多网购频次;此外,大家都十分“做自己”,不去评判他人的外在,治好了我在上海的“潮人恐惧”。
与此同时,
作为一个从大陆来的写作者,我只是非常失落。
——韩寒《太平洋的风》
这种失落感在于对比。
韩寒从和眼镜店老板、出租车司机的短暂相处中,感受到了一些儒家文明浸淫下“这个民族美好的习性”,它们在香港和台湾得以保留,但在大陆的环境中逐渐消散。对比之下,难免失落。
这种失落感同样会显现在基督教文明影响下的土地。日常生活中,我看到了很多微小的善意举动。
比如,当有母亲推着婴儿车乘坐公车时,会有乘客主动上前帮助抬起婴儿车;当有一个陌生人迎面走来,双目对视后彼此一笑,紧接着听到一句早上好;当在车站等待火车时,人与人之间会经常发生短暂的对话。
这些细枝末节让人感觉到近来十分流行的“附近性”,我正在和这个社区、这座城市,以及这里的人产生联系,而不再是一个个“单向度的人”。在这种“附近性”里,我重新发现和感受到了某种信任感,作为一种初始状态存在着,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
当然,澳大利亚也自有它的“失落”。
Albo is destroying Australia at lightening speed.
在珀斯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我看到不少空置的写字楼张贴着招租海报。
数据显示,2023年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度增长率仅为1.5%,这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低增速。最近公布的第一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3.6%,高于预期3.4%,也意味着没有恢复到理想的通胀水平。
持续的通胀,反映在居民端和企业端,就是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和运营成本,衍生出了诸多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总是试图去寻找原因,不断去寻找整个经济链条的某个根源。于是,媒体在议程中为居民设置了一些“出气筒”。
比如,Woolworths、Coles这两个零售业巨头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开支,或者他们如何“引诱”消费者进去他们的优惠圈套。
比如,2023年有将近50万的新移民来到了澳大利亚。这些新移民普遍居于中青年,携带外汇,消费力强劲,被视为当前澳大利亚住房危机、就业市场、通货膨胀等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
比如,澳中关系,尤其是在经济上的紧密性。当中国出现了经济下滑,蝴蝶效应很快就在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中显现。
诸如此类的话题及其讨论,常见于网络论坛和新闻报道中,构成了一种理解当前社会的叙事逻辑。
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
——胡德夫在歌中唱道
同样的,印度洋的风也一直在吹。地理气候、文化气候、舆论气候、政经气候,这些宏观的变与不变,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微观感受。
2024-03-18 00:00:00
我和W在一起已近七年,从第一次见面的青岛,再辗转过上海和南京,最后从2019年夏天起,我们开始在上海同居生活。在W的房子装修好后,我们于2021年底搬进了新家。没多久,我们遭遇了上海封城,被迫居家办公、抢菜做饭,家里很快就有了更多我们的痕迹。我们都觉得这是我们的“家”,不管是现实意义上,还是精神层面。但没想到的是,只是住了两年多,我们就又经历了一次搬家,还是更为折腾的跨国搬家。
疫后创伤也好、政治抑郁也罢,又或是身份认同、热爱自由,我们决定今年三月搬来澳洲生活。此前我们已申请好永居签证并完成首登。龙年前后这段时间,我们都在闲鱼上转卖家里不好带走的物品:户外羽毛球网、绿植盆栽、空气净化器、书、扫地机器人……还会购买一些国外生活需要的物品:面条机、理发器、净水花洒、药物……同时,我们通过小红书把“家”顺利地出租给了一对情侣,但我们寻找代看、线上申请的澳洲公寓却总是以失败通知告终。
二月下旬,我开始整理随行和海运的行李,曾经一个个摆放上去的东西,又被我一个个收回到箱子;家也从最初的空缺、逐渐充盈,又回到了空缺的状态。我的心情也偶发落寞,感慨近乡情更怯的反义词大概是远走心不舍。告别熟悉的环境和朋友,前往异国,并没有给我太多兴奋或恐惧,只觉得事情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最终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整理好了随身背包和四个行李箱,以及需要海运的六个大箱子。
三月四日,我们乘坐亚航从上海抵达吉隆坡,转机后又飞行了五个小时,顺利抵达了同一时区但不同季节的珀斯。在“两次旅行”里,我们曾于去年国庆假期来过珀斯。这次的感受有些不同,少了一些仓促和走马观花,而多了些“生活感”。我们预订了两周的Airbnb,入住次日就去City办事,买了各自的SmartRider公交卡,办理了HSBC的联名账户(线下消费2%返现),中午和下午各看了一套公寓,并现场提交了申请。在路上,我还卖惨式地唱着“好想有个家”。
在澳洲租房尤其是首次租房,门槛很高,比如我们没有本地租房历史,没有本地生活经历,如果没有较强的支撑材料,就很容易被否决。幸运的是,申请后的第二天,我们就收到电话和邮件,这次是“申请通过”的消息。当天我们就开始处理合同签订和付款的事宜。后来我们分析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提出了预付三个月的房租,这个条件很有吸引力。
我们很喜欢这个公寓,靠近City,环境安静,光线明亮,最重要的是家具电器都很齐全,不需要再从头置办,所以我们决定不等Airbnb到期,周末就直接搬过来。提前设置好了水电燃气和网络,我们周日放下行李,就直奔宜家采购厨房和生活用品,布置好一切,不由感叹终于有了一个遮风挡雨、让人心安的地方了。
抵达澳洲已经两周,在新家也已住了一周多,仿佛开启了第二人生,我们正处于新鲜期:注册Woolworths和Coles等的会员,体验Amazon AU和Temu的“慢递”,闲逛不同街区的公园,品尝澳式咖啡。昨天上午我们去了Kings Park的Native Plants市集,大多数是花园地栽植物,不太适合我们,又去了Subiaco吃了越南米粉。就在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我们的Medicare也审批完成了。
豆友Vivi说,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现在觉得的确如此,面对未知的冒险,两个人彼此陪伴和支撑,或许才能有更多的勇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