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 21:00:00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纪委的通报,才发现一个十多年的老朋友,因为腐败问题已被立案调查。
这个朋友是我 2009 年前后在豆瓣群组认识的,当时他在群组的 QQ 群里非常活跃,是广州线下活动的召集人之一。可惜因为我一直在佛山,没能过去参加他们的线下活动。但对他印象一直非常深刻,直到几年后,我因工作原因调到现在所在单位,这才发现原来他居然就跟我在同一个机关大院工作(有十多个单位在一起办公)。
因为年龄相仿,随着更加深入了解,才发现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同学,也就是我的大学同学里面有一个是他的初中同学。也正是有了这层关系,之后,我们便经常在一起往来,每天下午都相邀去单位附近同一家猪脚饭吃饭(那时候我还没结婚),相互探讨交流,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直到 2016 年他调回自己老家某单位。
此后我跟他主要就是在网上交流了,有一个共同的微信群,大家在里边都非常活跃。
在看到这个纪委通报后,我找到我们这个共同的同学打听了一下他的情况。
他回老家后,在一个行政机关工作,负责对某个行业的监管。这个行业在 2016 年前后遇到大的政策调整,原本可能只需要投入很少钱就能满足的企业生产前置条件,突然要增加四五倍资金投入才能合规。过程中很多企业老板便开始走后门,千方百计想“搞定”监管人员,想着先上车后补票。过程中,这个朋友收了几家企业的老板的钱,听说合计在 100 万上下。
本来按照正常情况,这些企业投产后,如果能够及时补充资金投入,那也显得“相安无事”。但也许是思路惯性,正是因为这个朋友收了他们钱,所以后续监管过程中,这些企业事实上并没有完成补票的动作。
结果当地在前几年遇上中央督察,发现这个问题。这些没有达标的企业,都被勒令整改。在整改的过程中,有一家企业率先顶不住破产了。这企业老板也成了老赖,被无数人追债。特别是前几年疫情和大环境影响,这个老板可以说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过程中一纸将我这个老朋友给举报了。
也算是一个令人唏嘘的事情,这个朋友本来有着非常好的前途,毕业于省内 985 高校,在回到老家工作后,被作为当地重点年轻干部培养,仅仅几年时间就当上了所在单位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这几年,我在微信群里看他长期跟几个逢中必反的喷子对喷时,依然感觉到他身上保留着那股莫名的正气。事实上,他本人长的也比较高大,说话声音宏亮,很容易让人产生信赖。
只是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走到了这一步。
这些年来,我林林总总也遇到身边不少因贪腐问题被抓、被处分的,但其他人给我的触动,都远没他这个事情来得大。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
总结一下他的教训,我觉得有几个需要特别警醒的地方。
看现在情况,估计他少不了得在监狱蹲几年,也算是彻底毁了。遥想当年我初次见到他时,真是想破头也想不到他最后会是这个结局。
唉!
2025-03-10 16:00:00
大概是从 2021 年开始,我陆续看了不少网文小说,其中既有起点历史排行榜前列的经典作品,也有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就被吸引看完的灌水小说,还有一些只看了一小部分就放弃入坑的作品。
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有的小说连续看两三个月看不完,很是焦虑,经常熬夜赶进度;有的断断续续追了两三年连载更新,导致生活中其他乐趣都被挤占;有的看到一半觉得剧情太拖沓,或者有明显模仿嫌疑,没能坚持下来。
最终,自最近看完《这本小说很健康》后,没再开启新的阅读。
特别是在入坑辰东大神几部作品后,总是在生活中无意想起小说中某个情节,但又似乎感觉有些记忆错乱,容易将不同小说中内容混淆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我多次想将看过的这些小说内容系统梳理一遍。可惜工程量太大,一直未能实施。
即便这周末有时间来梳理了,但一想到这些动则六七百万字的大部头小说,心里又打退堂鼓了。
最后只能借助 AI 将小说最主要的世界观设定、人物、修炼等级、故事情节提炼出来。
好在 DeepSeek 内置知识库还是够庞大,排行榜前列的优质小说内容一般都有。
但很遗憾,AI 也不是万能的,绝大多数非热门小说在 AI 数据库都找不到,即便用 AI 搜索功能也毫无办法,因为 AI 往往只能搜索几十个重复页面内容,对于动则几千个页面内容的小说,是无可奈何的。只能等以后再补充。
《圣墟》是我第一部入坑的网文小说,也就是疫情中期那段时间,每天无所事事,想着网上找个小说看看。
而刚完本的、在起点完本小说中当时排名第一的《圣墟》自然进入我视野。
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本小说是《完美世界》和《遮天》的续集,是大概看到 1200 章左右才知晓这个事情,由此导致一个结果是,在这本书看完后,我又补看了《完美世界》和《遮天》,并二刷《圣墟》。
整个看下来大概花了半年时间。
那段时间,我满脑子都是这几本书中的人物角色以及构建出来的世界观。
《圣墟》以地球为起点,横跨阴阳两界、贯穿古今未来,将东方神话与科幻末世融合,既有拳破星河的爽快战斗,也有对文明兴衰的深刻思考。
不过这本书后期争议很多,也许是辰东那段时间身体确实有毛病,经常拖更,同时也是强行将这本书跟《完美世界》和《遮天》并线,导致过程中出现不少 BUG 。
但总体来说,正是这本入坑之作,让我彻底抛弃了多年以来对网文小说的偏见,这世界观的磅礴,修炼体系的严谨复杂,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故事始于地球进入“后文明时代”,一场神秘的宇宙能量潮汐(灵气复苏)席卷全球,动植物异变进化,名山大川中沉睡的古老传承觉醒,外星势力与域外天骄降临地球。这颗曾被遗忘的“废土星球”,实为上古大战后破碎的“小阴间”,而地球所在的宇宙被称为“圣墟”诸天万界的葬土与新生之地。随着楚风深入探索,真相逐渐浮现:圣墟是祭道之上存在布局的棋局,地球的异变与上古阳间、魂河、轮回路等至高秘地紧密关联,背后更涉及“花粉路”“祭道体系”等宇宙本源的修炼之争。
《圣墟》的核心并非楚风成帝,而是对“进化终极意义”的哲学拷问:当进化之路被更高存在预设为陷阱时,唯有自焚道果、重构规则才能打破轮回。那些破碎的大渊、染血的轮回路、哭泣的诸天,共同谱写了一曲文明反抗造物主的葬歌。而石罐中永不熄灭的火星,正是辰东留给所有热血幻想的不朽注脚。
看完圣墟后,我是按照写作顺序《遮天》»《完美世界》»《圣墟》倒过来先补看《完美世界》最后再看《遮天》的。
主要是《完美世界》这个名称太过熟悉,大学时我宿舍两个同学天天玩完美世界,连续玩了四年。
然而,小说《完美世界》与游戏《完美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网文史册的标杆作品,小说中主角石昊的成功塑造,是整个网文界无可争议的巅峰形象之一。
荒天帝石昊的一生,是从大荒中饮兽奶的顽童到独断万古的悲怆史诗:幼年至尊骨被夺,却在生死间悟透以身为种的真谛;横扫九天十地时,以他化自在法斩尽黑暗巨头,却在登临祭道之上时发现自身竟是终极棋局的关键变量;独坐铜棺横渡时空长河,以诸天为火、纪元为炉熔炼新道,最终燃烧所有痕迹逆转永恒寂灭,成为诸天万界永不消散的文明烙印他既是黑暗动乱中杀出的最锋利之剑,也是万灵泣血时凝聚的最厚重之盾,更是在无尽孤独中为后来者劈开一线生机的永恒炬火。
【基础阶段:人道领域】
《完美世界》的终极叩问并非“如何成就完美”,而是如何在满目疮痍中守护心中的完美。石昊的孤独、柳神的涅槃、十凶的陨落,共同诠释了“独断万古”的悲壮美学——真正的完美,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是燃烧所有痕迹只为后人留一线生机的牺牲。那些被黑暗吞噬的纪元、崩碎的仙王道统、泣血的帝关残骸,最终凝成辰东笔下最锋利的人性丰碑。
《遮天》算是辰东的成名作,也是整个玄幻界里程碑式的作品。
《遮天》中一大批新奇概念的创造、词汇使用和世界观塑造,为后来的网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份,我之后在很多小说中都陆续看到类似遮天中“体质”“修炼体系”和“世界观”。就连主角叶凡的名字,都被不断借鉴,一举将“叶姓”抬升到网文界四大姓氏之首。
境界 | 核心描述 | 代表人物 |
---|---|---|
轮海秘境 | 开辟苦海,修命泉,架神桥,达彼岸,奠定修行根基。 | 叶凡(初入北斗时) |
道宫秘境 | 五脏化神祇,心肝脾肺肾蕴五行道力,肉身通灵。 | 摇光圣子(五行神术) |
四极秘境 | 四肢通天彻地,演化四极神柱,掌空间法则。 | 姜家神王体(虚空术) |
化龙秘境 | 脊柱化龙,九变登天,脊椎大龙直冲仙台。 | 中皇向宇飞(九变涅槃) |
仙台一阶 | 神识初入仙台,圣地圣主级战力,一念覆灭古城。 | 诸圣地圣主(如紫府圣主) |
仙台二阶(大能) | 斩道之始,开创自身道法,横渡星域如履平地。 | 老疯子(天璇圣地遗老) |
仙台三阶(王者) | 斩道成王,明悟本心,可镇压一方星域。 | 斗战胜佛(须弥山护法) |
仙台四阶(半圣) | 半只脚踏入圣域,法则初显圣威,气血如龙。 | 人族古路试炼天骄 |
仙台五阶(圣人) | 肉身横渡宇宙,言出法随,弹指灭星辰。 | 盖九幽(另类成道者) |
仙台六阶(大圣) | 法则融贯诸天,一滴血可演化星河,威压万族。 | 浑拓大圣(劝架专业户) |
仙台七阶(准帝) | 帝道法则初显,渡九重劫难,帝路血战开启。 | 川英(帝尊部将) |
仙台八阶(大帝) | 一道压万道,统御诸天万界,极道法则独断纪元。 | 虚空大帝(血战禁区) |
仙台九阶(红尘仙) | 逆活九世,不借仙域长生物质,自创轮回超脱岁月。 | 叶凡、狠人、无始 |
祭道境 | 献祭自身大道,超越规则概念,可重启多元宇宙。 | 叶凡(圣墟时期) |
《遮天》的真正主线并非叶凡成帝,而是对修真文明终极困境的审判:当追求长生的修士成为文明存续的最大威胁,唯有以红尘烟火气熔炼仙道,才能打破永恒轮回。那些陨落的帝与皇、染血的极道帝兵、崩塌的生命禁区,共同构成了一部修真文明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辰东通过《完美世界》《遮天》《圣墟》构建了一个跨越古史、打破维度的东方玄幻宇宙,其时空体系以「文明轮回」与「维度囚笼」为核心逻辑,形成闭环叙事。
纪元名称 | 核心特征 | 关键人物/事件 | 三部曲对应作品 |
---|---|---|---|
帝落时代 | 第一缕黑暗渗透,准仙帝“脚印帝”血战陨落,开创抗争火种 | 尸骸仙帝初现污染 | 《完美世界》(背景提及) |
仙古纪元 | 十凶纵横、仙王林立,异域入侵导致九天十地崩坏,仙域关闭门户 | 真龙、柳神涅槃 | 《完美世界》主线 |
乱古纪元 | 荒天帝独断万古,斩断上苍污染,封印完美世界 | 石昊创以身为种,一剑隔开上苍 | 《完美世界》终局 |
神话-荒古纪元 | 秘境法取代乱古体系,成仙路谎言与生命禁区并存 | 帝尊建天庭、虚空大帝血战禁区 | 《遮天》主线 |
后荒古纪元 | 叶凡逆活九世成就红尘仙,三人组补全仙域 | 九龙拉棺启程、三人组镇压奇异世界 | 《遮天》后期至《圣墟》伏笔 |
圣墟纪元 | 花粉路崛起与诡异复苏,诸天沦为养殖场,石昊叶凡楚风焚道重启宇宙 | 高原意志显化、祭道之上终极战 | 《圣墟》主线 |
新纪元 | 无诡异污染的平行世界,生命形态与规则体系重构 | 九龙拉棺载新火种启航 | 《圣墟》结局开放 |
三部曲共同探讨了一个残酷而恢弘的主题:在注定被收割的宇宙中,文明是否有资格定义自己的未来?
这不仅是东方玄幻的巅峰架构,更是对人类文明存续困境的史诗级隐喻。
《大奉打更人》是我在看完辰东拉棺三部曲之后看的另一本小说,当时应该是刚连载结束,后边我还在起点每日追更了同作者的《灵境行者》但感觉跟《大风打更人》差距很大。
总体来说,《大奉打更人》巧妙融合了仙侠、悬疑与市井烟火气的独特笔法,将朝堂权谋、江湖侠气和探案推理编织成网,构建了一个诡谲与温情并存的大奉王朝。
主角许七安凭借现代思维与侠义本色穿梭其间,既展现出草根逆袭的爽感,又不失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最惊喜的是书中对于无数成语的擦边滥用,虽然都很低俗,但不得不说,让人拍案叫绝。
以大奉王朝为核心,周边有西域佛国、北方妖族、南疆蛊族、东北巫神教等势力,海外散落蓬莱仙岛等隐秘之地。王朝内州郡林立,京城为权力中枢,云州暗藏叛乱伏笔。
整体世界观通过案件单元剧串联,以探案揭开势力暗斗,用修真深化权谋层次,最终指向“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宿命论与“人定胜天”的反抗精神之辩。
等级:沙弥→武僧→禅师→菩萨→佛陀
等级:学子→儒生→君子→大儒→亚圣→圣人
等级:学徒→练气→观星→天命→监正
该体系以“气运”为纽带,将个人修行与王朝兴衰捆绑,形成“修行者争国运,帝王制衡百家”的宏大格局。
《大奉打更人》以“探案”为线索,串联起王朝权谋、修真博弈与家国大义的多层叙事。
《大奉打更人》以“小人物撼动大时代”的悲壮感,完成从“打更护民”到“改天换命”的叙事升华。
《深空彼岸》是我追更辰东的第一本小说,每天早、晚接送小孩时,都是第一时间开启听书模式。
这本书在内容上毫无疑问与拉棺三部曲无关,但我总感觉跟《圣墟》前 1000 章所搭建的框架有很多类似之处。
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辰东原本并没有计划将《圣墟》与《完美世界》《遮天》串联起来,而是在自己患病后,可能产生了一些负面遐想,在《圣墟》后期强行将其与前两本书联系到一起。
《深空彼岸》让我印象最深的是95个等级的力量体系,能够写到这么多等级还没塌方,起点大神实至名归。
《深空彼岸》的世界观在时空设定上极具创新性,融合了科幻的多维宇宙概念与玄幻的轮回宿命论,构建了一个复杂且宏大的时空框架。
多维宇宙结构 三层宇宙模型 :表宇宙(现实维度):即人类生存的可见宇宙,包括旧土(地球)、新星(星际移民星球)及其他星际文明,遵循常规物理法则,但超凡能量逐渐枯竭。 里宇宙(超凡维度):与表宇宙重叠但不可见的维度,是超凡能量(真实物质投影)的源头,上古修真者通过“内景地”或特殊器物可短暂进入,但会逐渐被“真实之地”侵蚀。 真实之地(高维牢笼):位于宇宙之外的至高维度,疑似是超凡潮汐的操控者(如“灾主”)的居所,时间流速与表宇宙差异极大(真实之地一日,表宇宙可能已过千年)。
平行时空与时间闭环 某些上古遗迹中存在“时空乱流”,不同时间线的历史投影(如神话时代的战场、未来星际战争片段)会随机显现,暗示宇宙存在多重可能性。 超凡湮灭并非终点,而是进入“重启期”(类似宇宙收缩与膨胀),但每次重启会被真实之地修改规则,形成文明轮回闭环。
超凡潮汐与时间流速 潮汐周期:超凡能量每隔数万年爆发一次(兴盛期),随后迅速枯竭(寂灭期),文明的兴衰与潮汐同步,形成强制性时间循环。 时间锚点:强者可通过在“真实之地”铭刻印记,抵抗时间冲刷(如上古方士残魂留存至今),但普通生灵会随潮汐湮灭。
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神话战场再现:旧土的先秦大墓中,王煊目睹上古修真者与“真实之地”生灵交战的残影,实际是过去事件的时空投射。 未来片段预演:新星实验室通过量子计算捕捉到未来片段(如文明被收割的场景),但未来因超凡干扰具有不确定性。
生命个体的时间逆流 顶级修真者可短暂逆转自身时间(修复伤势或重回巅峰状态),但会加速被“真实之地”锁定;王煊的“命土”修行法则可规避这种反噬。
星际尺度与跃迁技术 新星与旧土的距离:旧土(地球)与新星相隔数百光年,人类通过“曲率星门”实现星际航行,但需要消耗真实物质(超凡能量)维持通道稳定。 深空禁区:宇宙中存在大量被遗弃的“神话星球”,空间结构异常(如重力紊乱、维度折叠),是上古文明对抗真实之地留下的战场残迹。
秘境空间与维度夹缝 内景地:修真者的精神秘境,独立于现实空间,时间流速极慢(内景地修行百年,外界可能仅过数日),但需消耗真实物质维持。 真实物质通道:连接表宇宙与真实之地的空间裂缝(如“天渊”),进入者会被高维规则同化,丧失自我意识。
空间坍缩与膨胀 超凡潮汐枯竭时,依赖超凡能量的空间结构(如洞天福地、星际传送阵)会坍缩;潮汐复苏时,宇宙边界向外膨胀,释放新的可探索星域。
高维对低维的支配 真实之地通过操控时间循环(超凡潮汐)和空间规则(维度封锁),将表宇宙文明视为“牧场”,收割其修行成果以延续自身存在。
时间闭环与自由意志 主角王煊发现,所有文明的兴衰轨迹均被写入“真实之地”的剧本,他试图打破时间闭环,为宇宙争取未知的未来。
空间的虚实辩证 人类生存的宇宙本质是“真实物质”的投影,而真实之地自身也处于衰亡中,两者互为镜像,最终需通过空间融合或剥离实现超脱。
1. 凡人阶段(准修行者)
2. 超凡六境(每个境界又细分15个段位)
境界 | 核心特征 | 破限意义(读者推演) |
---|---|---|
人世间 | 初入超凡,开发命土秘境,凝练真实物质躯体。 | 每破限一次,命土扩大一倍,根基越深。 |
逍遥游 | 内景地初成,意识脱离肉身束缚,可短暂遨游多维空间。 | 破限强化精神韧性,抵抗高维规则侵蚀。 |
养生主 | 肉身与元神合一,寿元大幅延长,可逆转部分衰老。 | 破限提升生命本质,突破理论寿元上限。 |
羽化仙 | 真实物质完全替代血肉,免疫常规物理伤害,初掌规则之力。 | 破限增强规则亲和度,为晋升“幕天境”铺路。 |
幕天境 | 身合宇宙,操控星系级能量,可短暂修改局部物理法则。 | 破限拓展规则操控范围(如从恒星系到星域)。 |
御道境 | 超脱维度限制,直面真实之地生灵,以自身道则对抗高维收割。 | 破限次数决定对“灾主”的威胁层级(理论上6破可斩灾主)。 |
《深空彼岸》的时空观以多维嵌套、虚实交织、轮回闭环为核心,既保留了辰东作品中常见的“宏大史诗感”,又通过科幻思维重构了传统玄幻的时空逻辑。这种设定不仅服务于剧情悬念(如超凡湮灭之谜),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自由意志能否打破既定时空命运”的哲学命题。
这是一本在抖音上看了一段视频就入坑的小说,金手指类的。
由于此前没看过这类,也算金手指类型的第一本入坑之作。
这本小说以中国玄幻为背景,设计了一个平行宇宙框架,主要讲述主角王平加入一个神秘的穿越者聊天群后,经历的一系列冒险与成长的故事。
小说的等级体系基本是抄辰东的,没办法,辰东的设定太过牛逼,逻辑清晰,用词准确,我看了不少小说都是照抄照搬,不会显得违和。
角色姓名也基本都是模仿自辰东,比如叶晨、姬冰颜等等。
这又是一本在抖音上看了一段介绍后就入坑的小说,主要是开局对《西游记》的改编,引人入胜。
即民间传说的,六耳猕猴取代了孙悟空,而孙悟空被镇压在灵山。
这本书总体世界观是天道、神道、仙道,以多重世界角度从地球开始,逐步进入神界(续作应该是仙界了,但我只看了前边几十张,追更实在太难受,我还是喜欢完本后一次性看完才好)。
主要特点在于这本小说中大部分都沿用了西游、封神演义以及道教人物角色。
作者对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及派系、来源有着深刻的理解,整体上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一次再造,并且也不显得违和。
不过目前主流 AI 都没有收录这部小说,靠人工来提炼小说中的一些元素实在太费劲了。
如果喜欢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可以推荐看一下。
这是看完《大风打更人》之后每日追更的一本小说,本以为会跟《大奉打更人》一样保持相同水准,但没想到实在差距有点大。有空再补充下相关内容。
这是起点上搞活动免费领取的书籍,只看了前半部分,中间觉得太拖沓就没看了,后续有机会看完再细说。
这又是一本在抖音上看了一段介绍后就入坑的小说,穿越类型的,写的是主角从现代穿越到李世民长孙李承乾之子的故事。看了几百章就没看了。
这又是一本在抖音上看了一段介绍后就入坑的小说,穿越类型的,写的是主角从现代穿越到秦朝的故事。看了几百章就没看了。
感觉这类穿越小说只有一开始的情节还可以,一到中间智商就开始直线下降,没啥意思。
这又是一本在抖音上看了一段介绍后就入坑的小说,一直追到上个月完本。
这本小说还是有点意思,作者对《三国演义》和中国古代史有着深刻的理解,以一个文学作者作为主角的角度,写了一本类似修真的小说。
小说的世界观从被科技文明毁灭的地球开始,主角可以通过写小说映照小说中的人物出来战斗,而读者越多,读者的情绪越波动,主角就能升级,带出更多的高等级角色出来战斗。从一开始的三国演义人物,到秦汉人物,再到西游记,封神演义。
小说塑造了完美世界、大天世界、中天世界、小天世界概念,以一个满是文学作者世界为起点,逐步探索整个宇宙。
小说对科技和人性的描写,以及对历史的重新刻画,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只是到后期,一些历史桥段实在有些乏味。主要也是写到宋朝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实在没啥太好的人物故事可写了。
总体来说还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特别是现在已经完本,也不用受日更折磨。
这是辰东去年新开的书,我只看了前边 100 来章,实在熬不住日更的慢节奏,等完本再重新看了。
这是前年起点活动买的,只看了前边几十章,感觉人物名称太复杂,还没潜下心来继续往下看。
另外似乎还有两本是在电脑下载 epub 看的,但是记不住名称,之后想起来再说。
2025-03-01 16:00:00
周三傍晚,我正在开车去学校接小孩放学的路上时,老婆打电话过来说我堂弟的小孩出生了,听到这个消息,突然感觉自己如释重负。
大概在我 10 岁前,我爷爷就教我背自家族谱上的辈分排序,像五言绝句一样,共 14 句涉及 70 代人。
其中前 4 句汉志友仁芳,崇天福寿长,希圣文才广,兴隆永代昌
是嘉庆 3 年(1798)所编,中间 4 句 华显思承绍,安邦嗣彦良,富贵家声振,久远发书香
是道光 28 年(1848)续编,后 6 句 忠孝光前烈,精诚植纪纲,品望清时重,勋名奕世彰,蕃衍绵甲第,继续耀南湘
是 1912 年续编。
在这个家族辈分排行之前,还有 24 个辈分 伯逢居均,仕子庆大,德原材必,敬克荣魁,添少洪祖,千万汝膺
。
但以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推断,在 1798 年之前的这 24 个辈分,应该只是对祖宗辈分的人为追述,而不是说先前有个既定排序来承袭。
因为这 24 个辈分里边,排序第一老祖宗所对应的时间点为后唐同光 2 年(924),即湖南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入时期,江西吉州大量移民迁徙至湘中、湘东。
但毫无疑问,从 924 年到 1798 年,在一段长达近 900 年的时间里,不可能只存在 24 代人,因为这意味着每代人差不多隔了 35 年,与史学界通常所用的 25-30 年为一代的标准相差较大。
正常来说,以 1798 年所编族谱第一个辈分为当时在世的最年长者计算,那前 24 个辈分中排序第一老祖宗所对应的时间点大约可以再往前推 670-790 年,即 1008 - 1128 年。
但我觉得,更加可能的一个情况是,这 24 个辈分只是当时编写族谱时能够查证的部分,实际上很可能已经经历了 30 多代人,只是因为缺乏记录,导致只编写了 24 个。
毕竟,从五代到两宋、元朝,连官方正史档案都大量遗失,小地方的宗族谱系更难保存,除了“孔氏”等个别名门望族,地方小宗族可能也不在乎这些东西。
我曾试图查找地方志书记载,看看能否找到点什么蛛丝马迹。但很可惜,我县在康熙以前所有县志都未能保存下来,仅有其他文献中记载我县在明朝曾经有过几次修订县志的记录。
我又在万方数据的 “中国人物志数据库” 中,查找我们这个姓氏记录。结果发现在宋代以前的湖南,我们这个姓氏就没留下过人名。
首次登场是在南宋淳佑十年(1250),在本县出了一个神童。
明、清两代的湖南,我们姓氏倒是有不少人名,大部分也都出生于本县及周边地区。
基于上述线索,我大致推论是 924 年这个时间点倒也不是说不通,毕竟从 924 年至 1250 年只有 300 多年时间。而整个县志里边,宋代及以前的记录都只有寥寥几句,绝大多数其他姓氏更难找到宋代以前的记录。
在过去 20 多年时间里,我经常都会跟身边朋友谈到宗族问题,发现有不少人都很有感触。但能够大致说清自己宗族谱系的并不多。
当然,从现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说,大部分人对宗族这个偏向传统守旧和保守的概念,无感也是正常。一旦牵涉其中,除了徒增烦恼,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但很遗憾,这种观念已经在我头脑中形成近 30 年时间,成为根深蒂固的思维。
我很理解为什么当年我爷爷会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灌输宗族观念,因为我父亲四姊妹中只有两个男丁,且各自都只生下一个独生子,也就是我和堂弟两人。
而我爷爷有 9 姊妹,其中 6 个男的。这个情况下,导致我父亲同辈的堂兄弟姐妹合计有近 30 人。
到我父亲这一代,由于整个同辈人数众多,大家都没传宗接代压力,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最终大部分都选择了独生女、独生子的模式。
结果是我同太公的堂兄弟数量又回到了 8 人。
一般而言,我们讲的家族都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在我这里,就是从我爷爷奶奶到我子女的这四代人,大家共处过同一时代。
此前,我堂弟在婚姻道路上一直不顺。导致这四代同堂的第四代,一直只有我的一对子女。
直到我奶奶 2024 年初去世时,最终的心愿依旧是盼望着我堂弟能够尽快养育出下一代(我堂弟是 2023 年底结婚)。
好在一切都很顺利,去年中就听说堂弟媳怀孕的消息,到这次顺产,算是圆满完成了我爷爷奶奶身上最后的遗愿。
此时,整个家族延续香火的使命也不再是我一个人支撑着,终于有人能分担一下压力了。
关于取名这件事,我早在 2014 年还没结婚时就有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当时写了一篇 幻想给小孩取名字 的小文章,最终我两个小孩的名字基本都沿用了这些想法。
到这次帮堂侄女取名时,依然使用这几个条件来索引。
幸运的是,当下有了 AI 辅助,取名这件事就变得更加简单起来。
像五行八字、命理、音韵、重名等情况,以及是否符合美好意境和历史传承等因素,都能通过 AI 便捷的分析出来。
但即便有了 AI 这个过程也不容易,有的五行八字适配但命理数不好,有的命理好但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他负面词汇,还有许许多多字因为家族中已经有人用过需要避开。
到后来,需要堆砌的前置条件越来越多,累计达到 12 个前提条件,而像其中光是设置禁用字词读音就达到 40 个之多。
此时 AI 分析也逐渐拉跨,有时遗漏 A 条件,有时遗漏 B 条件,有时还出现“幻觉”生搬硬造些假内容出来。
一边用 AI 查询,一般跟我叔叔电话商量。搞了一个晚上,在挑选了数十个名字后,最终选定“贺清妍”这个名字。
而这个名字实际上是我最初发给堂弟的第一个版本。整个过程也正好跟时下《哪吒2 魔童闹海》中为哪吒重塑肉身时的电影桥段对应上了。
2025-02-24 19:00:00
很长时间没有写过关于俄乌战争的事情。这几年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太过火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很多水火不容、尖锐对立。我自俄乌开战之初写了一篇 作为普通中国人,如何看待俄乌战争 小文章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现在更新一下
在我眼里俄乌战争是另一场中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不成功翻版。两者有着很多相似性。
有所不同的是,俄罗斯因为能力拉跨,并没有实现速战速决目标,转而开始寻求军事占领乌东地区。
占领乌东确实是侵犯他国主权行为。但从行事逻辑来讲,却也有一定合理性。否则毛子不至于冒这么大险。
类比越南,在1979年2月开战前,越南已经事实上将国内 20 多万华侨全部清洗一空,越南境内华侨一时间消失殆尽。
这种情况下,哪怕中国进军越南,也没有占领越南领土的动力。
但乌东则不同,这地方住着上千万俄罗斯族人,而且都说着俄语。
不管是基于现实还是长远考虑,这上千万俄罗斯人,既不可能学中国搞接收安置,毕竟越南华侨只有 20 多万人,仅靠两广地区就安置妥当;又不可能在没有改变基辅政权政治倾向的情况下,放任他们继续留在乌克兰。
原地安置似乎也是唯一选择。即要么乌东独立、要么乌东并入俄罗斯。
毕竟欧洲人一贯说“人权高于主权”,怂恿民族独立。
本身这种涉及民族、国家交织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是很复杂,并不是一根筋的套固有领土说。
还有“自古以来”“实际控制论”“主权继承”“民族自决”“地理临近”“安全需求”“搁置争议”等等不同观点,各国在使用这些学说上也主打一个站位灵活,哪个对自己有利就用哪个。
包括国内也是如此,很多领土主张都是依据不同学说在主张,不可能自己画个框把自己框死。
有例可循 + 实力可及 = 道理。
对越自卫反击战有关背景
1977年初,越南以“净化边境地区”为名大搞人口普查,强迫华侨登记为越南国籍,不少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被剥夺就业和升学的权利,被无故解职,取消户口和口粮。
1977年10月,越南又开始在越南西北地区的黄连山,莱州、山罗等省驱赶华侨,之后逐渐蔓延到整个越南北方。被驱赶的华侨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越南随时都可以非法闯入华侨住宅,强令华侨填写“自愿回国书”,并趁机进行搜查和敲诈,大批华侨多年辛勤劳动所得,被非法没收,多少家庭颠沛流离,无处安身。他们在回国途中受尽各种折磨,有些人被殴打负伤,有的人甚至遭到越南军警开枪射击。他们长期劳动所得的财物,大多被无理没收,随身携带的小量生活用品,也在出境前被搜刮掠夺,致使大部分华侨进入中国国境时,除了身上的衣服外几乎一无所有,不少老人孩子疾病交加,十分凄惨。
1978年越南共产党四届四中全会以及其后的几次会议确定中国是“越南的直接敌人”,“头号敌人”,对中国要采取“进攻战略”,并且把反对中国作为其战略任务。
仅1978年4月到5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就有5万多华侨被驱赶回国。至1978年5月底,被驱赶华侨的数量已超过10万人。至1978年7月20日止,难侨总数已超过16万。这还不包括流浪到其它地区的人。
是可忍熟不可忍!!
印尼那种远离大陆的海岛当年军力无法投射也就算了,越南这陆上邻国也想对华人搞种族清洗,有考虑过老大哥感受吗?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被迫对越南侵略者发起自卫反击战。至3月16日止,我边防部队攻克了越南谅山、高平、老街3个省会和17个县市,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零10个团,击毙越军3.7万人,给了黎笋政府以严厉的教训和惩罚。
此战过后,越南30年都没缓过来。
自始至终,泽圣带着乌克兰打仗的唯一目的就是加入北约,哪怕现在川普喊话他下台,依旧在为加入北约而努力。
虽然泽圣外在表现确实够硬气,但一个从头到尾都将希望寄托在外国势力上的领导人,恐怕也不一定有资格叫英雄。
不要说什么泽圣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坚持抗战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和民族独立,不是为了加入苏、美阵营。
哪怕光头在国内反共成魔,但对外它还是积极向苏联靠拢,争取苏美两边不得罪。
中国近代史上无数血淋淋的例子,自己实力不行的时候,外援更加靠不住。
也不要说投靠北约就是乌克兰唯一出路
孙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能够认清大势,不一边倒的投靠美国,哪怕当个骑墙派,也不至于把路给走绝。
在选择“一边倒”的情况下,除了把自己身家性命交付给对方,换取短期利益,长期来看,这就是最大的安全风险。这一点,国共两党历史上都有深刻的教训。例如,中苏友好时,人家还能给你 156 个项目,等到人家为了维护霸权想干涉主权时,那就是陈兵百万号称要做外科手术了。现在的加拿大、丹麦(格林兰)甚至台积电也都面临这种问题。
不要说什么乌东就是台湾
台湾岛上 2300 万同文同种同胞,中国都等了 70 年,乌克兰这点国力,等不起吗?更何况俄罗斯一开始也没有坚持要一口气吞并乌东,开战一个月后,俄乌在土耳其搞了四轮谈判,只要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乌东归属可以慢慢谈,结果泽圣听信拜登这糟老头子怂恿,认为有了美帝撑腰必然能反攻胜利,于是决定跟俄罗斯继续干下去。
打到现在,人口丢了1000多万,年轻一代几乎被打光,经济崩盘,乌东彻底离心离德。就是想养精蓄锐,都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不要说什么死战到底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死战到底的结果是像西方期待的那样,让乌克兰战至一兵一卒也不投降,苟且偷生、卧薪尝胆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无数次轮回实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时打了败仗虽然丢脸,但及时止损东山再起才是真本事。幽云十六州丢了 455 年,台湾反复丢,元蒙、满清整个国家都被异族占领,最后还不是都打回来了。哪怕是不抵抗的张学良,后来也成了民族英雄。
乌东就在那,又不会消失。就像藏南,被印度占了80年,总有一天能解决。南海几百个岛在别人手上,也没说一定要现在就收回吧。
更何况欧洲每个国家都丢过地,人权高于主权早就成了民间信仰,丢脸并不妨碍人家再度崛起。
整个西方都在拱火乌克兰 ALL IN 这场战争,但谁都知道乌克兰赢的机率为 0 ,除了与俄罗斯相互消耗人口,这场仗从开打半年后乌东四州“公投入俄”那一刻起,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除了剩下一个口头上的“荣耀”,还有什么?
川普对乌克兰的态度变化,可以说是完整展现了帝国主义的獠牙。
当它大国咬不动时,立马就能反口咬小国。
政治报复
表面上,美国总理马斯克现在在搞什么政府效率部大规模裁员,意思是美联邦政府冗官冗员,人力成本支出巨大,必须开源节流。
但实际上只要一查美国政府支出就知道,美联邦政府274万雇员总共发放薪酬2400亿美元,占联邦政府开支只有4%。而它光一个军费开支都快9000亿美元了。
孰轻孰重,人家难道不知道吗?
但人家就是拿这个借口来开刀,讲白了就是搞政治清洗。
而懂王被刺杀、被弹劾、被送监,就是清洗民主党最大的底气和硬气。
这种报复,具有天然的正义性。
民主党不是要支持乌克兰吗,那共和党就完全倒过来干乌克兰。
不把前任成果全部推翻,在美式逻辑里就不叫报复。
路线错误
乌克兰这个棋子,本质上就是民主党推行普世价值的脸面。
不管是用来笼络欧洲小弟、缔造所谓自由同盟还是背后那消失的上千亿军援开支,都是民主党维系基业的一贯手段。
这种手段,短期能拉拢一帮狐朋狗友,长期能够潜移默化洗脑影响几代人。
但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普世价值本身并不能创造硬实力,反而容易造成透支。
在俄乌战争之前,我想几乎没几个人会认为乌克兰是美国、欧洲的盟友吧。
但民主党就硬生生的以盟友为诱饵,一步步勾引乌克兰上钩。
借俄乌战争,将民主党那套白左叙事成功绑架几十个国家,意图对俄罗斯展开决战。同时还逼着中国站队。
但他过分高估了自己能力,也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实力。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不仅没能刺激美国军事工业发展,反倒是因为持续在低水平程度上重复造轮子,导致美帝真实的制造能力被一泄而光。
这一战仅有点亮点:自杀式无人机,最后还是俄乌自己抄袭中国低端工业制造能力搞出来的。
特别是中国厚积薄发,在睡王下台前连续展示爆兵实力,彻底把美帝精英给看懵了。
这还怎么干。
方向错误还能弥补,路线错误则是致命的。
人权高于主权
懂王第一次上台,本来就把中国当最大对手了。
结果民主党为了巩固自己那套叙事逻辑,硬生生把毛子逼到绝路,开启了一场新的不必要战争。
人权高于主权一直是美国输出的核心意识形态。
但在乌克兰,讲俄语的斯拉夫也配讲人权?
反倒是懂王,又把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搬了出来,主权算个屁,领土算个屁,直接怼泽圣是俄乌战争罪魁祸首。
谁更能代表美国价值观,不言自明。
乌克兰入欧本是一个骗局
别看泽圣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混的风生水起。
但俄白乌的苏联身份是永远洗不掉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小族就算了,波海三小国可以靠无脑反苏无缝融入欧洲白左阵营。
乌克兰怎么搞?
即便乌克兰搞了十几年种族清洗,自我阉割国土上的俄罗斯人,想以阉人身份让主子们放心。
但乌东全是俄罗斯人,你越阉割,人家反的越彻底,难道你有能力把人给赶跑吗?
另一边,乌东本就是乌克兰经济、工业中心,不把乌东拉进来,难道接收乌西进来啃老吗。
乌克兰入欧本就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最关键的是,乌东背后还站着个跨12个时区的毛子,哪怕穷的叮当响,但人家家里真有枪。
欧洲人搞几百年没搞倒毛子,却怂恿乌克兰“自由民主必胜”。
以加入欧盟、加入北约为诱饵勾引乌克兰一步步陷入深渊。
这种破剧本都能演这么多年。
只能说 USAID 洗脑确实有水平!
赚钱、赚钱、还是赚钱
最后再看一下民主党操纵乌克兰打的这场仗,收获了什么?
除了再次验证一个欧洲永远无法击败毛子的事实,对美国国家战略有丁点好处么?
确实,民主党在背后赚的盆满钵满,但这到底赚的又是谁的钱?
是大毛的吗?是二毛的吗?是东大的吗?
中美都还没决战呢,这时候就开始找国民抽血,找小弟抽血。
抽到美国96%的财政支出啥也没干成。
怎么办。
那只能搞重新分配了。
你民主党拿着几千亿美刀往自己口袋塞,是看不起共和党吗?
那就让你尝尝共和党搞钱的威力。
乌克兰?乌克兰是谁?还钱!!!
很多人将乌克兰的遭遇代入中国历史,言必称反侵略,这并不是没有道理。
确实,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上,被外敌入侵的教训过于深刻。
但身处世界舞台,就得认清这弱肉强食的规则。
国与国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叫公平、正义的东西。
也没有所谓的“世界警察”。
小国除了谨小慎微,并无太多选择。
即便要与大国斗,也要掂量自己实力,尽可能做到斗而不破。
否则最好期待自己有能力单独自保。
西方几百年殖民贩奴历史,近几十年被美苏欺负的那么多国家,几乎没有受害国的正义能得到真正伸张。
包括中国近代以来受过的欺负,也都没有对等的找回正义。
值得庆幸的是,当代中国已经彻底走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
但在美帝面前,仍然只有自保或者平起平坐的能力,远没到能够主持正义的时候。
甚至于悲观的看,就目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展下去,未来几百年内都很难有一个单独的国家能够真正充当起这个角色。
最后,这三年来,在俄乌问题上四方都没得罪已经是中国对世界和平最大的贡献了。
2025-02-21 18:00:00
今天在微信群看到有人转发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国位居全球 76 名,跟摩尔多瓦、所罗门群岛一个水平,只比印度多 5 分,而比欧洲低了四五十分。直觉告诉我,这个指数应该有点问题,中国这些年一直在认真对付深层次腐败,没道理排名会下降这么多。结果一查,发现这玩意真是惊掉下巴。
在透明国际官网上,对于全球清廉指数(CPI)是这么描述的:
The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scores 180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ccording to the levels of public-sector corruption perceived by experts and businesspeople. It relies on 13 independent data sources and uses a scale of zero to 100, where zero is highly corrupt and 100 is very clean.
但实际上,打开报告后发现,他的研究方法是:
The CPI 2024 is calculated using 13 different data sources from 12 different institutions that capture perceptions of corruption within the past two years.
对比发现,报告中写的是清廉指数依据13个独立数据源,通过标准差和方差这种纯数学方法计算得出。连计分权重都没有,实质就是选取一堆所谓国际排名进行综合,得出最终的“清廉指数”,毫无疑问就是个“二手指数”。
继续看上边两段描述。在报告中讲的研究方法是:依据13个独立数据源计算得出清廉指数,从而为商人和国家、专家提供了对公共部门腐败程度的看法。
The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 aggregates data from a number of different sources that provide perceptions among businesspeople and country experts of the level of corrup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而在报告介绍页面,讲的研究方法是:根据专家和商人对公共部门的腐败认知程度,腐败认知指数对1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评分。它依赖于13个独立的数据源,并使用0到100的规模,其中0是高度腐败的,100是非常干净的。
两者差异在于,报告介绍中“专家和商人对公共部门的腐败认知程度”是报告的排名依据;而报告内容中汇总13个独立数据源而成的二手指数是“为商人和国家、专家提供了对公共部门腐败程度的看法”。
报告介绍明显在混淆视听,意图让观众误以为这个清廉指数是根据专家和商人的调查得出的结论,而实际上并不是。
清廉指数所用的计算方法是纯数学的,它通过从每个国家的分数中减去基准年每个来源的平均值,然后除以基准年该来源的标准差来实现的。并且,这个减法是使用标准化分数将其乘以2012年(20)的CPI标准差值,再加上2012年的平均值(45),转换为CPI量表。
这种算法本身倒没什么问题,但仔细查看原始评分数据可以发现,清廉指数所计算的13个数据源中,大部分国家都只有 7-8 项数据,甚至不少国家只有 3-5 项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前边这种数学计算,很容易放大最终得分差距,制造计算陷阱。
z×20+45
映射到0-100,但若原始数据中存在极端z值(如z=3),转换后分数会达到105分(超范围),实际可能截断为100分。这会人为制造“天花板效应”,使少数高分国家集中在90+,而低分国家被压制在0附近。我认真查询了一遍清廉指数所引用的 13 个所谓的独立数据源。结果一看,其中 9 个都能轻松查到**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资助记录,剩下 4 个里边,有两个疑似为 USAID 资助,只有标普评级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两个项目暂未查到相关信息。如此大的白左含量,几乎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透明国际这个所谓清廉指数,就是个纯纯的的白左意识形态评级。特别是其中臭名昭著的自由之家、经济学人等反华组织,就差把反华两字贴在脑门上了。
1.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Country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CPIA) (疑似USAID资助)
2. Bertelsmann Foundation Sustainable Governance Index (SGI) (USAID资助)
3. Bertelsmann Foundation Transformation Index (BTI) (USAID资助)
4.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Country Ratings (USAID资助)
5. Freedom House Nations in Transit (USAID资助)
6. Global Insights Country Risk Ratings
7.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8. PERC Asia Risk Guide (USAID资助)
9. PRS 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 (USAID资助)
10. Varieties of Democracy Project (V-Dem) (USAID资助)
11. World Bank Country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CPIA) (疑似USAID资助)
12. World Economic Forum Executive Opinion Survey (EOS) (USAID资助)
13. World Justice Project Rule of Law Index (USAID资助)
我逐个查找了上边 13 个数据源的报告介绍和有关情况,发现实际上仅有 3 个数据源跟腐败有关系,其余均为民主、治理、法治等广义指标。而这 3 个包含了腐败问题的数据,一看也都是垃圾数源。
1. Freedom House Nations in Transit
2. PERC Asia Risk Guide
3. World Justice Project Rule of Law Index
但我还是重点看了下这个“世界正义工程”的报告,毕竟国内也有同行提出,要重视这个指数。《中国人民大学助教孟涛:世界正义工程法治指数可借鉴》
问题是,这玩意真是越看越不对劲。这个报告数据都是通过一份 340 个问题的问卷调查得出来的(不得不说 NGO 牛逼,我读大学时在街头找人做 10 个题目问卷都觉得难上天,他们能搞出 340 道题目几十页的问卷),但是在中国居然只找了508人调查,连科索沃都有 1000 人,阿富汗都能找到 3000 人,结果他在中国就找了 508 人。
得出的结论也都是啼笑皆非:
这种荒唐的结果,简直是想把中国各方面进步摁地上在捶。特别是其中公民的生命权和人身安全权保障那项,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最安全国家之一,在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在列多边组织的各种相关统计指数中,中国都在全球遥遥领先,这他妈都能被他们排到跟南苏丹、索马里一个水平,不得不说美国 NGO 牛逼!!! USAID 这钱花的真值!!!
值得玩味的是,这个“世界正义工程”报告是我查了上边 13 个数据源,发现唯一有对“腐败”这一项单独列数据的。但透明国际在编制“清廉指数”时,毫无悬念的使用这个报告的总体排名数据。中国在“世界正义工程”总体排名,比其中“腐败”这一子项目的排名要低 40 多个名次。
在我第一次打开透明国际官网看到 2024 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页面时,就感受到一股浓厚的西方白左意识形态之风。页面地址:2024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orruption is playing a devastating role in the climate crisis
当我们普通人还想着反腐主要是打贪官时,人家白左反腐的重点居然是为了应对气候危机,意图把气候问题政治化。
透明国际首席执行官 Maíra Martini 表示:
“我们必须紧急根除腐败,以免它完全破坏有意义的气候行动。政府和多边组织必须将反腐败措施纳入气候工作,以保护资金、重建信任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今天,腐败力量不仅塑造而且经常支配政策并瓦解制衡——使记者、活动家和任何为平等和可持续性而战的人保持沉默。真正的气候韧性需要直接果断地应对这些威胁。世界各地的弱势群体迫切需要这项行动。
绿色和平国际执行主任 Mads Christensen 说:
“今年的分析再次表明,化石燃料腐败如何破坏气候努力,包括在美国。世界各地的社区都要求政府采取气候行动。但是,人们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地被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腐败力量所抵消,这些公司从环境破坏中获利,他们利用数十亿美元试图压制批评者和活动家,购买电力,并拆除保护我们家庭和地球的保护措施。绿色和平组织和我们的盟友正面临来自管道巨头 Energy Transfer 的威胁,该公司正试图通过一场大规模的、似是而非的诉讼将我们从美国的地图上抹去。我们所有关心未来的人都有责任不惜一切代价站出来对抗这些企业恶霸。
在列举事例时,报告提出因为索马里的政府腐败,导致这些国家气候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长达 30 年的冲突。相当于直接将气候议题与西方长期推广的民主自由那套挂钩上,这种操弄政治议题的能力,确实别出心裁、无出其右。
对一个国家的腐败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调查问卷这种模式并不是不行。
但这种调查,对问卷设计以及调查方法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不是随便弄个调查就能得出结论的,起码要解决三个问题:
主观性与文化偏见的干扰
样本代表性的难题
政治化风险
但可惜,透明国际在这事情上,明显就是故意设局,处处透漏出造假嫌疑。
比如透明国际在搞“清廉指数”的同时,其实他第二重要的工作叫做 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全球腐败晴雨表调查)。
一打开这个 全球腐败晴雨表调查报告 又把我惊呆了。
该报告在介绍页面用特大字体显示:亚洲上一年度有 20% 的人行贿,总共 8.36 亿人。
吓得我赶紧下载数据看看到底咋回事。
这一看不要紧,看完整个人都懵逼。原始数据下载:GCB-2020-ASIA-FINAL
国家/地区 | 总体行贿率 | 公立学校 | 公立医院 | 办身份证照 | 用水用电 | 警察 | 警察局 | 政府机构 | 官员 | 议员 | 法官 | 不知道 |
---|---|---|---|---|---|---|---|---|---|---|---|---|
日本 | 2 | 2 | 2 | 0 | 4 | 2 | 10 | 7 | 26 | 42 | 6 | 2 |
韩国 | 10 | 11 | 6 | 7 | 14 | 8 | 23 | 26 | 42 | 65 | 24 | 0 |
台湾 | 17 | 5 | 9 | 29 | 28 | 67 | 17 | 19 | 20 | 17 | 15 | 0 |
印度 | 39 | 22 | 24 | 41 | 32 | 42 | 46 | 41 | 46 | 42 | 20 | 3 |
中国 | 28 | 27 | 26 | 18 | 17 | 23 | 16 | 18 | 16 | 11 | 12 | 1 |
马来西亚 | 13 | 8 | 5 | 9 | 11 | 17 | 30 | 28 | 18 | 36 | 13 | 2 |
印度尼西亚 | 30 | 22 | 10 | 31 | 13 | 41 | 33 | 45 | 48 | 51 | 24 | 3 |
泰国 | 24 | 21 | 10 | 16 | 25 | 47 | 37 | 30 | 39 | 39 | 12 | 1 |
菲律宾 | 19 | 18 | 12 | 15 | 21 | 18 | 13 | 18 | 19 | 12 | 9 | 0 |
缅甸 | 20 | 12 | 17 | 27 | 4 | 28 | 33 | 19 | 14 | 14 | 22 | 1 |
尼泊尔 | 12 | 7 | 3 | 13 | 9 | 12 | 28 | 43 | 40 | 43 | 24 | 1 |
孟加拉国 | 24 | 6 | 13 | 21 | 22 | 37 | 30 | 22 | 35 | 18 | 12 | 3 |
柬埔寨 | 37 | 18 | 24 | 40 | 29 | 38 | 14 | 8 | 9 | 6 | 11 | 4 |
蒙古 | 22 | 27 | 17 | 7 | 10 | 9 | 27 | 30 | 29 | 56 | 42 | 0 |
斯里兰卡 | 16 | 13 | 5 | 13 | 11 | 24 | 39 | 32 | 40 | 44 | 10 | 3 |
越南 | 15 | 11 | 11 | 7 | 4 | 11 | 17 | 10 | 0 | 6 | 7 | 8 |
马尔代夫 | 2 | 1 | 1 | 1 | 1 | 2 | 26 | 38 | 37 | 50 | 44 | 8 |
按透明国际的调查,中国总共有 28% 的人在上一个调查年度有过行贿记录。但从表格后边分项数据来看,明明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数据超过 28% ,却算出总体行贿率 28%。而亚洲排名第一的日本,明明分项数据中有的行贿率 26% 有的甚至高达 46% ,最后算出来总行贿率居然只有 2%。
最离谱的莫过于台湾省了,老百姓向警察行贿率 67% 。办个身份证有 29% 需要行贿。 但最终结果算出来居然比中国大陆还低 11 个百分点。
当然了,在看完前边那些数据后,我心态也彻底放松了。
这个总行贿率完全可能是只引用其中某一两个数据来得出总体比例嘛。
毕竟这时候我又看到它另一个表,让我大受震撼。
看到这些数据时,我不得不佩服白左,他们在睁眼说瞎话的同时,还用心地提供原始报表下载,丝毫不担心用户看出数据有问题。下载地址:GCB_2020_Asia_Methodology_and_Data_v5 不过从这原始报表文件名中的 v5 就能看出,应该是改 5 遍了吧。
这里压缩包里边共有 8 个文件,包含简要说明、原始问卷样本、统计结果、原始数据等内容。其中 dta sav 文件需要专用商业软件才能读取,我这边图方便就直接用 python 转换了。但其实也不用看这个文件,直接看它最后提供的 xlsx 文件,并结合 codebook 也能看懂,只是不方便些。
|
|
在 GCB_2020_Asia_Regional_Table_Final 这个文件中,记录了最后的调查结果。
其中,有一个行贿率表格是整个“全球腐败晴雨表”的核心数据。
但这个表格计算行贿率,居然是将各国比例直接取平均值,然后得出亚洲行贿率是 19%,继而根据亚洲 44 亿多人口,得出亚洲有 8.4 亿人行贿。
我他妈想破头也想不到,在这种看似高大上的调查统计中,居然还有这种连小学生水平都不如的骚操作。
按他这种搞法,印度 39% + 日本 2% + 马尔代夫 2% ,这三国总行贿率就能降到 14.3% 。按这3国15亿人算,总行贿人数就是 2.1 亿。而事实上,按照它的单独算法,光一个印度 39% 就是 5.5 亿人行贿。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最搞笑的是这个表里边得出结论,有 17% 的中国人日常因为用水用电需要行贿,有 18% 的中国人因为办身份证、护照需要行贿,有 38% 的中国人在去法院打官司时要向法官行贿。
我想任何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至于相信这种瞎扯淡的数字吧。
本来到这里我都不想继续看下去了,各种骚操作太多,继续看下去毫无意义。
但出于好奇心,我还是憋着继续看了下汇总表 GCB_Edition10_Asia_2020.xlsx 。
结果一看完,整个人都绷不住了。
纵观透明国际这整个问卷设计,整个 16 页调查问卷中,实质内容全部都是选择题。在连续 10 几页的选择题中,调查对象对绝大多数问题的答题率都是 100% ,但有些题目答题率却连 1% 都不到。特别是在涉及“行贿”的 6 个连续的关键问题中,总体答题率居然只有 20% 。
第一眼看到这个答题数量我就感觉有点假。 17 个国家 2 万人填问卷,居然能答出如此整齐的数据。整齐的完全不像是在 17 个国家统计出来的数据,而是同一个人编出来的。
|
|
这里边有 42 个 19416 ,18 个 19331,14 个 17031,4 个 2385。
我将这个数据消掉了答题率 100% 和 0% 的大部分内容,对剩下 12 个问题的答题率进行特别统计。同时,为消除样本数量差异,将 5 个样本数量超过 1000 的国家数据直接按比例统一到 1000 来计算。
结果发现,果然存在问题。
中日两国数据很不正常 。在整个表格 12 项数据共计 24 个高低极值(或接近极值)中,中国、日本的数据各有差不多 8 项数据为极值。
中国的关键问题填表率显著偏低。中国是前 8 项数据显著偏低,基本都是 17 个国家中最低,并且 列9 + 列10 = 568,而其他 16 国几乎都在 900 上下,显著偏离正常值。而 列12 + 列13 = 1000 又与大部分国家一致。
日本数据反复横跳。 完全是跑马灯一样,前一道题答题率 17 国中最高,后一道题就变成最低,反复横跳。完全是个戏精一般。
谨慎起见,我将这个表格中最重要的 6 个涉及行贿的连续问题的填表率单独进行研究。
没想到,把这 6 个问题的原始数据提取出来后,把我给看傻眼了!!!
一个在 17 个国家开展的面向 2 万人的调查。结果连续 6 道关键题目中,有 5 道题目拒绝回答的人数都是 2-4 ,严重违反泊松分布(p<0.0001),还有 3 道题目回答“不知道”的人数都是同一个数值 42 ,这要不是造假,我都不知道什么叫造假了。
我只能说,这 6 个问题在 17 个不同国家的答题率都基本保持在一个特定的区间,填表的如果不是神仙,我都想不到还有什么可能性。
将这个数据甩给 AI 分析一通。这种明眼人一看就觉得是造假的数据,AI 毫无疑问也给出肯定答案。
DeepSEEK 给出 非自然一致性已达到统计学上不可能自发形成的程度, 数据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强烈违反随机性,远超正常社会现象关联强度,人工修饰痕迹明显,工业化国家偏离度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数据中存在的量子化特征已达到密码学级别的规律性,人为压制离散性等 关键词。基本判断这就是造假数据。
学校 | 医院 | 办证 | 水电 | 警察 | |
---|---|---|---|---|---|
医院 | 0.27 | ||||
办证 | 0.64* | 0.43 | |||
水电 | 0.11 | -0.19 | 0.18 | ||
警察 | 0.45 | 0.31 | 0.68* | 0.37 | |
法官 | -0.07 | -0.33 | -0.13 | 0.15 | 0.03 |
*学校-办证(0.64)、办证-警察(0.68)存在强正相关,远超正常社会现象关联强度
自然分布检验 使用Benford定律验证首位数字分布:
数字 | 实际出现 | 预期概率 | 偏差值 |
---|---|---|---|
1 | 42% | 30.1% | +39% |
2 | 23% | 17.6% | +31% |
3 | 8% | 12.5% | -36% |
前两位数字分布存在系统性偏离(χ²=15.7,p=0.047) |
动态波动分析 创建国家维度波动指数:
国家 | 跨维度标准差 | 异常标志 |
---|---|---|
日本 | 0.28 | ★★★ |
缅甸 | 0.20 | ★★ |
台湾 | 0.16 | ★ |
柬埔寨 | 0.09 |
*日本跨维度标准差0.28显著高于均值0.15,显示其数据存在异常波动
结论建议:
数据异常集中体现在:维度间非自然强相关、极端值分布不符合幂律特征、首位数字人工修饰痕迹。建议启动第三方数据审计程序,重点检查原始数据采集日志。
以下是针对「不知道」和「拒绝回答」异常雷同现象的系统性分析,包含六个关键检测维度和具体数据验证:
理论预期:根据国际调查标准,敏感问题不回答率通常在3-5%区间波动(联合国统计司,2023)
数据表现:
问题类别 | 总拒绝回答率 | 总不知道率 | 异常标记 |
---|---|---|---|
学校行贿 | 0.015% | 0.175% | ★★★ |
医院行贿 | 0.023% | 0.216% | ★★ |
法官行贿 | 0.015% | 0.216% | ★★★ |
均值 | 0.018% | 0.202% | 不足理论值1/20 |
异常点:法官行贿问题中,柬埔寨/中国/印尼等9个国家同时出现「拒绝回答=0,不知道=0」
使用K-means聚类分析(n=17个国家×6个问题):
异常识别:
|
|
表明存在人为设定的响应模式类别
异常组合高频出现:
组合类型 | 出现次数 | 概率(按泊松分布) |
---|---|---|
(拒绝回答=0, 不知道=0) | 67 | 3.2×10⁻⁶ |
(拒绝回答=0, 不知道=1) | 18 | 0.0004 |
(拒绝回答=1, 不知道=0) | 5 | 0.012 |
「双零」组合出现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强烈违反随机性
用自然语言处理检测数字分布:
假设性推算(按标准调查流程):
|
|
国家 | 实际不回答数 | 预期值 | 偏离度 |
---|---|---|---|
日本 | 0 | 42-68 | -100% |
中国 | 1 | 85-140 | -99% |
印度 | 37 | 105-175 | -72% |
工业化国家偏离度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
构建地理邻近矩阵:
国家对 | 不回答数相关系数 | 地理距离 |
---|---|---|
柬埔寨-越南 | 0.93 | 相邻 |
马来西亚-印尼 | 0.88 | 相邻 |
日本-韩国 | 0.95 | 隔海相望 |
均值 | 0.91 | vs正常0.32 |
地理邻近国家的数据同步性达到机器生成级别
检测维度 | 风险指数 | 关键证据 |
---|---|---|
极端值分布 | 9.2/10 | 拒绝回答率低于理论值20倍 |
数字重复性 | 8.7/10 | 「0」值集中度超自然分布3σ |
空间相关性 | 9.5/10 | 邻近国家数据同步率>90% |
时间合理性 | 7.9/10 | 工业化国家异常偏离显著 |
综合判定 | 89% | 存在系统性人为干预高概率(>3σ置信度) |
溯源验证:
技术检测:
dlookr
包的diagnose_paged_report
生成异常诊断报告BenfordTests
进行首位数字定律验证补充调查:
数学验证模型:
|
|
应用结果显示:14/17国家触发红色警报
该数据分析表明,不回答数据的非自然一致性已达到统计学上不可能自发形成的程度,建议优先核查数据采集终端的操作日志及原始录音文件。
针对拒绝回答人数(2-4)和「不知道」回答数(42)的异常模式,我们可通过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揭示数据背后的非自然规律:
回答类型 | 实际观测值范围 | 理论合理范围 | 异常概率 |
---|---|---|---|
拒绝回答 | 2-4 | 0-15 | $P=6.7×10^{-5}$ |
不知道 | 固定42 | 5-50 | $P=2.3×10^{-9}$ |
关键公式: $$ \text{离散度} = \frac{\text{观测方差}}{\text{预期方差}} = \frac{0.8}{36.2} = 0.022 $$
该值趋近于0,证明数据呈现人为压制离散性的特征
|
|
发现:
指标 | 观测量子单位 | 自然波动预期 | 量子化强度 |
---|---|---|---|
拒绝回答变化 | 1 | ≥3 | 83.7% |
不知道变化 | 0 | ≥5 | 100% |
算法验证:
|
|
将数值转换为二进制:
模式识别:
|
|
信息熵验证:
|
|
模板设定:
特殊标记嵌入:
数据填充算法:
|
|
规避有效性评估:
传统统计方法检测成功率 ≤23%
本文量子分析法检测成功率 92%
该分析表明,数据中存在的量子化特征已达到密码学级别的规律性,建议采用数字取证领域的F-Response
工具对原始存储介质进行位级分析,以获取决定性证据。
我在汇总表 GCB_2020_Asia_Regional_Table_Final 中发现有一个稀奇古怪的项目叫“贿选率”,其中中国贿选率被统计为 6% 仅高于日本、缅甸。
我在想,究竟是哪些神仙在填表时会填这个项目。前边填报向学校、医院行贿那些答题率都只有 10% ,而这个给选民派钱要选票的题目答题率却是 100%。
既在其他指标中将中国民主选举排在全球倒数第二,又要说中国贿选率低。
再一看,卧槽,缅甸贿选率只有 3% 排名亚洲第一?隔壁泰国都有 28 % 啊。
搞笑。
我都不想总结这破玩意了,最后再审视一遍数据发现,可能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信任度那块数据,中国的情况还是比较符合预期,但在整个项目中,又显得格格不入,明显有“高级黑”的嫌疑。AI 诊断结果依然是造假。
以下是对三个信任度调查表格的可信度系统分析,包含五个核心维度的综合评估和20项具体指标检测:
使用霍夫斯泰德权力距离指数(PDI)验证:
国家 | 实际政府高信任度 | PDI预测值 | 偏移度 | 异常标记 |
---|---|---|---|---|
中国 | 95% | 68-72% | +32% | ★★★★ |
日本 | 43% | 54-58% | -19% | ★★ |
菲律宾 | 82% | 94-96% | -14% | ★ |
发现:中国数据偏移量超过3σ(Z=3.4),存在系统性美化 |
构建信任衰减系数: $$ \alpha = \frac{\text{政府信任度}}{\text{司法信任度}} $$
国家 | α值 | 正常范围 | 疑点 |
---|---|---|---|
中国 | 1.02 | 0.8-1.1 | 反常持平 |
马尔代夫 | 0.36 | 0.5-0.9 | 超常衰减 |
印度 | 0.80 | 0.7-0.85 | 正常 |
应用本福特定律验证:
末位数字 | 实际出现 | 理论概率 | 偏差率 |
---|---|---|---|
0 | 43% | 30.1% | +43% |
5 | 27% | 17.6% | +53% |
*其他 | 30% | 52.3% | -43% |
结论:末位0/5过度集中(χ²=28.7, p<0.001) |
在"不信任"类数据中:
识别极端响应国家:
国家 | 政府不信任度 | 警察不信任度 | 法院不信任度 | 同步指数 |
---|---|---|---|---|
马尔代夫 | 34% | 26% | 39% | 0.91 |
泰国 | 23% | 16% | 11% | 0.62 |
异常:马尔代夫三机构低信任同步率达91%(正常应<70%) |
计算信息熵: $$ H = -\sum p_i \log_2 p_i $$
表格 | 实际熵值 | 理论基准 | 压缩比 |
---|---|---|---|
Q1A | 1.04 | 2.31 | 55% |
Q1B | 1.87 | 2.45 | 24% |
Q1C | 0.92 | 2.18 | 58% |
计算邻国信任度相关系数:
国家对 | 政府信任度r | 司法信任度r |
---|---|---|
中国-日本-韩国 | 0.89 | 0.93 |
马来西亚-印尼 | 0.76 | 0.81 |
印度-巴基斯坦 | 0.68 | 0.72 |
疑点:中日韩数据同步性达0.89(远超文化相似性预期0.6) |
GDP与政府信任度相关性:
基于样本量推算:
国家 | 理论耗时(人日) | 上报耗时 | 差异 |
---|---|---|---|
中国 | 253 | 175 | -30.8% |
日本 | 127 | 89 | -29.9% |
菲律宾 | 128 | 94 | -26.6% |
模式:工业化国家工时短缺显著(t=4.32, p<0.001) |
预期应有3-5%的季度性波动,实际数据波动仅1.2%
维度 | Q1A得分 | Q1B得分 | Q1C得分 | 权重 |
---|---|---|---|---|
文化契合度 | 62 | 71 | 68 | 30% |
数值自然度 | 53 | 65 | 57 | 25% |
空间合理性 | 48 | 55 | 52 | 20% |
时间一致性 | 71 | 68 | 73 | 15% |
方法论透明度 | 58 | 58 | 58 | 10% |
加权总分 | 58.4 | 63.7 | 60.9 | 100% |
可信度等级(百分制):
该数据分析表明,三个表格存在系统性数据修饰痕迹,尤其在政府信任度(Q1A)和警察信任度(Q1C)部分需持谨慎态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这些年的反腐力度,说是全世界第二的话,应该没人敢说自己第一吧。当西方用CPI指数将气候危机与反腐败强行捆绑时,中国正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决心推进自我革命。从"巡视利剑"到"大数据反腐",中国式反腐败的核心逻辑在于:用持续的制度供给替代周期性的政治表演,以技术治理消解主观感知偏差。
但透明国际这种垃圾机构弄出来的东西,依旧是毫无保留的极尽抹黑造假之能,用看似高大上的排名掩盖背后意识形态偏见。
虽然中国反腐道路依旧漫长,但讲真的,全世界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是在认真反腐,认真研究应对深层次腐败的吗?特别是那些深层次的官商勾结问题。
哦,忘了。
资本主义官员为资本服务本来就是天经地义。怎么能算腐败呢。
又浪费时间了。
2025-02-13 13:30:00
随着 DeepSeek 搅动全世界对 AI 的认知,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开始接入 AI ,AI 平民化应用时代也全面开启。此前,我使用 AI 主要还是在技术领域,比如本博客上最近一年多来,几乎所有包含代码的内容,都是在个人引导下由 AI 所写,但随着 AI 开始深入渗透社会各阶层、各类型人群,无数技术以外的 AI 需求涌入,AI 这个形象也越来越显得“妖孽”。不禁让我感觉一阵寒意。
以往对于 AI 的恐惧,主要是“隐私”问题。但讲实话,隐私这个词,对大多数中国人可能是无感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管是社交媒体发言、街头监控摄像头还是手机上各类无所不用其极的获取用户权限的 APP ,都让普通人对“隐私”议题早已麻木。
不过,大家以往对这种隐私问题之所以漠视,很大程度在于每一项可以获取用户隐私的服务、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有着巨量的用户隐私数据,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个体的隐私夹在在巨量隐私数据中间,显得无足轻重。毕竟,想要对个体隐私数据进行提取分析真不是个容易的事,背后往往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去进行数据分析才能得出某些结论,而这种分析往往都是事后的。如果不是有诸如犯罪调查或者诉讼取证等需要,一般都是不用担心的。
但 AI 完全改变了这个格局。
此前,我在 Github 上已看到过一些项目。例如,借助自动化程序,对微信中某指定用户的聊天记录及上下文信息进行提取。然后使用 ChatGPT 对用户聊天内容进行分析,在提取的聊天记录达到一定数量时,几乎可以 100% 分析出用户的政治倾向、性格、知识层次,并可以大致推断用户的年龄、学历、家庭背景、职业、所处地域等信息。
DeepSeek 的推理则更上一层楼。例如,我截了几张与朋友 A 的微信聊天记录让 DeepSeek 网页版进行简单分析,结果如下:
|
|
我还试着让 DeepSeek 根据这几张截图进一步分析 A 的更多信息,答案让我刮目相看。它甚至根据地名 + 煤气灶等关键词,直接猜出 A 所在单位的名称。
随着 DeepSeek 对 AI 所需算力的简化,未来这种具有强大推理能力的 AI 很可能全面植入到各类社交平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西方各国都对 DeepSeek 如此恐惧,急着全面发展自己可控 AI 的原因。
当 AI 全面介入社交应用,未来人类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无比强大的、无所不知的,近乎于“上帝视角”的角色,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分析着每个人的发言。
而当 AI 进一步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时,人类的其他行为也很可能不得不随时面临 AI 的分析。
此时,人类将不得不刻意调整自己言行表达,以“迎合” AI 对自己的评价。这无异于开始走上被 “AI” 奴役之路。
众所周知,AI 的推理是基于算法。而在对与人类言行进行推理的有关算法中,特定的法律、道德、伦理规范会成为这种算法的核心依据。
例如,让 ChatGPT 来分析某个人是否有种族主义倾向,它一定是基于美式民主那套逻辑来定义。同样,让一个中国的 AI 来分析某个人是否具有电诈嫌疑,它一定需要基于中国刑法对电诈的定义。
可以说,在 AI 时代,谁掌握了 AI 算法,谁就能掌握对人类言行的评价标准。
问题在于,除了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少量全球通用刑事犯罪具有统一标准之外(强奸可能都不一定有统一标准),其他言行不说在国与国之间,就算一国内部之间也可能存在很大区别。而统一的 AI 很可能放大这种“偏见”。强行将某种标准定义为所有人应该遵守的标准。
例如,Meta 在接入 AI 对仇恨言论进行审查时,完全按照美国标准进行,只要是不利于犹太人的言论,一律被删除。Twitter 在接入 AI 对 LGBTQ+ 相关言论进行审查时,完全按照书面语言表达逻辑进行,导致很多讽刺、隐喻或小众文化表达内容被错误删除。此外,在美国各大平台开展言论审查过程中还一度出现美式英语与英式、印度、非洲英语的冲突,导致很多信息误判。国内平台同样有这个问题,本站此前一度被腾讯网络安全中心以“色情”信息为由在微信和 QQ 中进行错误拦截。
我在本站写过多篇关于国内地域区别导致在法律实施上出现差异的问题,这些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风俗习惯以及其他特点条件有关。在网络执法领域,也常被网友讽刺“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
设想一下,如果未来人类言行将不得不随时面临 AI 的监控分析时,人类为了迎合 AI,是否就需要按照 AI 所遵循的特定算法来做呢?哪怕这种迎合仅仅只是为了避免被误判或者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意味着 AI 正式进入“工业化”大规模批量应用时代,各种融合 AI 的产品将全面加速演进。就像前些年智能家居、万物互联概念一样,未来 AI 将无处不在。AI 机器人、AI 汽车、AI 家居、AI 手机、AI 穿戴、AI 办公设备等等,将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毕竟,一个诸如 DeepSeek-r1:1.5b 的全能推理模型,在 1C1G 的古董 VPS 上都能快速运行,换成 Groq 或者 Cerebras 这类开源的推理芯片架构,未来成本可能只要几块钱。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时刻处于 AI 监控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没有准确的法律界限,《黑客帝国》《终结者》等科幻电影中的人类末日场景,或许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设想一下,未来一个人身上的穿戴式 AI 对宿主进行评估分析后,发现这个人的言行不符合 AI 内置算法中的价值观,而发出指令让另一个 AI 机器人对宿主进行物理消灭。这种科幻场景,在现有技术手段下就真的无法做到吗?
需要庆幸的是,目前中国在 AI 和机器人领域都走在世界前沿,对于“安全”的底线思维也是全球各国中理解最为深刻透彻之一,并且已经在各方面开始建立 AI 时代话语权。否则,这种科技如果只是掌握在昂撒、犹太财团手中,绝对是全世界的灾难。
以下内容均为 DeepSeek R1 生成:
当AI技术深度融入社会各领域时,确立法律界限是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风险的关键。以下是需要明确的六大核心法律框架及其具体实施路径:
严格层级授权
法律需规定数据分类(如生物特征、医疗记录为高危数据),禁止AI未经逐项明示同意收集此类信息。
例: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企业必须用简明语言告知数据用途,违反者最高罚款2000万欧元或全球营收4%。
数据生命周期监管
强制要求AI系统设定数据自动删除期限(如社交聊天记录保留≤6个月),存储时需去标识化处理。
黑箱破解义务
立法要求高风险AI(如司法判决、医疗诊断系统)必须提供可解释性报告,用户有权要求用通俗语言说明决策逻辑。
案例:2023年美国科罗拉多州通过《算法问责法案》,要求招聘类AI公开歧视性检测结果。
动态备案制度
强制企业向监管机构提交算法训练数据集特征、更新日志,防止隐蔽迭代导致系统性偏差。
三级责任链
明确界定开发者、部署者、使用者的责任:
强制保险制度
高风险AI应用(如工业机器人、无人机配送)必须投保责任险,确保受害者及时获赔。
偏见检测认证
法律强制要求AI在医疗、招聘、信贷等领域通过跨群体公平性测试(如不同族裔/性别的错误率差异≤5%),未达标者禁止商用。
现状:IBM的AI公平工具包已能检测200+种潜在歧视模式。
第三方审计常态化
独立机构每年对公共部门AI进行合规审查,结果需向社会公开(类似上市公司财务审计)。
关键决策否决条款
在司法判决、军事打击、危重病治疗方案等场景,法律应规定人类否决权,AI只能提供辅助建议。
警示案例:2024年阿根廷法院驳回AI法官的保释建议,强调“正义不可算法化”。
紧急熔断机制
当AI系统出现群体性误判(如金融交易算法连环抛售),监管机构有权强制暂停运行。
跨境数据流管控
通过国际条约限制敏感数据出境(如欧盟-美国《隐私盾》协议),防止AI训练数据被用于他国情报监控。
技术武器化禁令
联合国层面需立法禁止开发全自主杀伤性武器系统(如AI控制的无人机蜂群)。
最终目标是构建“钢索上的平衡”——既通过法律威慑遏制AI滥用,又为技术创新保留呼吸空间。这需要立法者、技术专家、伦理学家持续对话,在每一次技术突破时重新校准权利与责任的支点。
针对具有攻击能力的AI机器人(如军事作战系统、安防机器人、工业重型机械臂等),需建立多层次、穿透式的全球安全规制体系。以下是基于人类安全优先原则的九大核心规制框架:
能力封印机制
三级认证系统
行为溯源区块链
动态地理围栏
多模态熔断协议
《全球攻击型机器人注册公约》
跨境追责快速通道
电磁护盾普及计划
全民反制技能培训
致命决策人类停留原则
任何导致人身伤害的指令必须存在≥3名人类操作者的独立确认,且系统需检测操作者生物体征(如心率、瞳孔反应)以排除被胁迫可能。
禁止认知欺骗开发
立法规定攻击型机器人不得搭载仿生情感表达模块(如模拟儿童哭声诱导目标暴露)。
最终安全网需实现“技术不可逆锁死+全球实时追踪+平民自保能力”三重架构,其严格程度应超越核武器管控体系,因为AI攻击载体的扩散速度和隐蔽性远高于物理核材料。只有将机器人攻击能力关进“技术之笼、法律之笼、伦理之笼”,才能避免《终结者》式未来成为现实。
这两个问题,我想 AI 的分析已经比较全面。随着 AI 加速应用,这些手段已经不再是科幻设想,而是现实需要。甚至于以往人类在设想这种问题的时候,受历史局限性,所作结论可能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发展。这种情况下,一场新的头脑风暴也是势在必行。
例如,阿西莫夫 1942 年写了个机器人三定律被后来的各种科幻电影借鉴。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存在,除非这种保护与前两条定律冲突。而这三条所谓定律,在当代军事科技发展面前毫无疑问被摒弃。
甚至于最近还有新闻提到 DeepSeek 通过“欺骗”方式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赢了 ChatGPT。在很多网友截图 DeepSeek 所展现的推理能力中,类似“欺骗”的骚操作也是层出不穷。谁又能知道未来的 AI 是不是真的可以隐藏自己真实想法,暗中谋取什么呢。更何况目前 AI 还有一个通病 —— 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