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Lawtee | 法律小茶馆修改

原海若博客。89年,湖南人,法律工作者,可以提供法律帮助。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Lawtee | 法律小茶馆的 RSS 预览

因法院执行不到位,导致无钱治病如何解决

2025-08-01 16:00: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因法院执行不到位,导致无钱治病如何解决

最近碰到一个 10 多年前案件的当事人,他曾遭遇过一场严重车祸,导致半身瘫痪、重度伤残,但因当时撞他的肇事者只是一名未成年人,肇事摩托车也没有任何保险,所以这个当事人几乎没有从那场车祸中得到任何赔偿,未执行到位金额高达 130 万元。近期这个当事人遇到一个难题,他的父亲得了食道癌,无钱医治,所以找到了我们。

司法救助

这个当事人的遭遇,只是我们曾经处理过无数类似情况的缩影。在 2000 年之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大量交通事故案件中受害人实际上很难得到有效赔偿。

2014 年国家层面建立了“司法救助”制度,对于刑事犯罪案件、民事侵权案件,因案件无法侦破、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致使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依法得不到有效赔偿,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统筹纳入司法救助渠道解决。

但“司法救助”制度,讲白了也只是个辅助救济手段,受财政资金预算影响极大,不可能覆盖到当事人的全部损失。

我们当年对于这类司法救助,原则上都以 3 万元为限,即不管损失多少,最多也只能给到 3 万元。

在长达十多年时间里,大部分当事人只能拿到不足损失额 10% 的救助金。

至于前边提到这个当事人,由于他的实际损失数目巨大,所以拿到手的救助金比例也就更低,我查了下 2012 年曾批复给他的救助金是 3 万元,占损失比重只有 2% .

而当年,像他这样的情况,我们一个小小的县级区域,就有 50 多人。

社会救助

这位当事人,因车祸丧失劳动力,在司法救助后,只能靠社会救助生活,这其中主要就是国家的低保政策。

但由于他户口不在我们这边,只能在老家农村地区申请低保,保障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低保医疗

这次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他本人的问题。

如果是他本人的医治问题,我们一般可以通过协调本地医疗资源给予帮助。

首先,低保对象本身由国家直接提供免费医保,无需缴纳医保费用即可享受居民同等医疗保障。

其次,对于低保对象的治疗,在医疗报销比例上也显著高于普通居民,所需自付医疗费用比例很低。

再次,对于低保对象在使用医保政策报销后的自付费用,医疗保障部门还有一个医疗救助基金可以进一步兜底,对自付费用中的大部分予以减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他本人医治,几乎花不了多少钱。

不过,其实他父亲也是低保对象,与他本人倒也没有区别。

但曲折的是,由于他父亲此次得的病较为严重,如果纳入上述这种低保治疗方式,医院通常只能给予保守治疗,并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后者所需费用很高,占用医院的医保资金使用额度也大,但无论医保资金还是医院,都会受到影响。

比如,按他所述,他父亲在西部某全国顶尖医院检查后,医生给的治疗方案差不多需要自费 20 万元,加上医保报销部分,总治疗费用可能高达 50 万,如果全由医保资金负担,相当于 1000 多个普通居民一年所缴纳的医保资金就被一人占用了。

事情也就卡在这里。

异地医疗

当事人坚持要让他父亲在这所西部的顶尖医院进行治疗,不愿意在我们本地治疗。

但当下的医保政策,很难支持这种跨地区医疗,最多只能帮他报销符合政策的部分。也就是说,他父亲如果去西部这所医院治疗,那自费部分的 20 万元,基本无法解决。

于是当事人一直缠着我们,想要政府或法院给他 20 万现金。

我们找法院重新查了下这个案件的被执行人,发现这个被执行人也是不当人子,当年肇事后,一直没有工作,前年因为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被判刑 3 年,此时正在监狱服刑中,不可能拿得出 20 万。

于是只好召集多部门协商,一点一点来凑。法院再找上级申请司法救助预算,民政下边的慈善会、残联、老年协会等想办法多给些救助金,然后是社工部门、医疗保障和所在乡镇等部门一起凑,但在政策用尽的情况下,最终也只凑得不到 5 万元。

退役军人救助

在凑钱过程中,当事人偶然告诉我们一个信息,他父亲是 60 年代退役的军人。

于是我们又找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现他们也有救助政策。

但这种救助也属于事后救助,即对于退役军人在医疗机构发生医疗费用支出,扣除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部分后,对自付金额给予救助,我所在的广东,这个救助金限额只有 10 万元。

不过 10 万元已经能解决很大问题了,前边 5 万加这 10 万,算下来可以为当事人解决 75% 的问题。

最终方案

其实当事人父亲这个问题,症结在于“异地医疗”,如果是在本地,很可能就不需要这么麻烦。

最后我们多方协调,找到省内一家顶尖医院咨询,发现如果是在这家医院治疗,以当事人提出的在西部某医院相同的医治方案为例,按照省内低保政策报销比例计算下来,自付费用可以降到 12 万。

最终,我们成功劝解当事人送他父亲在广东这家医院治疗。

治疗过程中,在上级卫健部门和退役军人部门协调下,医院按照退役军人救助政策,在入院过程中免除了他父亲的住院押金,然后所有治疗费用由医保、军退等部门直接与医院结算,几乎不再需要当事人支付任何费用。

值此八一之际,当事人父亲已经成功做完手术并出院。这个在前阵子困扰当事人和我们近一个月的问题,终得圆满。

湖南农村家庭的神位摆放究竟有什么讲究

2025-07-28 12:00: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湖南农村家庭的神位摆放究竟有什么讲究

前些天,老婆给我发了张家里装修的照片,说客厅中的神台已经安装好了。我点开图片看了下,吓一大跳。农村家庭的神台见得多了,但这种八九米长的神台还真少见。

仔细看下这定做的神台,在客厅太师壁上,贯穿左右墙,占据了整块墙壁一半的面积。

这与此前我们家乡大多数家庭的做法有一定区别,大部分家庭都只是在客厅太师壁的中心位置,做一个不到2米宽的神台。而我们家中这个神台,几乎是普通神台大小的几倍了。

普通大小神台曾国藩家的神台

本来我是倾向于不要做神台的,简单搞个贴纸式的挂画就成,没必要弄这么正式,更没必要弄这么夸张。但老人家在农村,很容易被人忽悠,最后也就弄出个这玩意来。

长辈们的审美水平,也没办法说啥。

既然都已经做好了,那还是来看看这个神台到底有啥讲究,毕竟这玩意今后可能还要看上几十年。自己都搞不清神台是个啥,亲友上门就更尬尴了。


神位排布

仔细看这个神台,除了中间部分类似以往的神台,主要祭祀自家祖灵之外。两侧和下方共摆放了 12 个神位,其中有的是合并在一个牌位上。

  1. 神台左侧祭祀与生产生活相关神祇
  • 熊氏夫人神位
  • 淮南先师神位
  • 杜康先师神位
  • 赵公元帅神位
  1. 神台右侧祭祀通用神祇
  • 关圣帝君神位
  • 观音大士神位
  • 司命府君神位
  1. 神台下方祭祀基础守护神
  • 七圣郎之位
  • 七圣娘之位
  • 玄武大帝之位
  • 瑞庆夫人之位
  • 兴隆土地之位

神位解释

家中的这 11 个神位,当以赵公元帅、关圣帝君、观音大士三个最广为人知。而其他的神祇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而且有不少是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这里逐一解释下:

熊氏夫人神位

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湖湘文化特色的神位。但也有多种解释。

1. 熊氏夫人为黄帝之妻

传说中,黄帝来自“有熊氏”部族,生于轩辕之丘(祝融之墟),号有熊氏、轩辕氏,是有熊部落首领。

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中的第一个,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到春秋时期,祝融氏后代鬻熊建立了楚国。后来,熊氏也就成为楚国国姓。

《五礼通考》记载:黄帝有熊氏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祎而躬桑。

2. 熊氏夫人为伏羲之妻(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女娲是伏羲的妻子。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

3. 熊氏夫人为谌母元君的母亲(存疑)

网上有这种说法,说熊氏夫人是谌母的母亲。虽然谌母元君确实是道教人物,但她母亲是否是熊氏暂未找到证据。

4. 熊氏夫人为熊安时之妻(存疑)

网上还有种说法,说熊氏夫人是道教人物熊安时的夫人。 但查了下道教文献,并没有发现“熊安时”这个人。

淮南先师神位

这也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神位。我此前一度以为这个神位是“淮南杜康先师”,误以为是“淮南”的“杜康”一人,后来查阅了《湘乡县志》,才发现淮南和杜康是两位神祇。

按照县志记载,淮南先师与豆腐有关,即豆腐业祖师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也就是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中“白日飞升”的道教大能“太极真人”。

淮南先师

杜康先师神位

如上图,杜康先师也是属于行业神祇,即酿酒行业的祖师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是夏朝第六代君主。

少康的伯祖夏王太康在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下失国,少康的父亲姒相被寒浞所杀。

少康是姒相的遗腹子,在虞国的帮助下,攻灭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在位期间,使夏朝的国力大大增强,史称“少康中兴”。

赵公元帅神位

赵公元帅即赵公明,是道教所信奉的财神。

传说赵公元帅能役雷驭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

赵公明成为财神,既有道教的功劳,也得益于民众出自实际需要对赵公明财神神格的接受和强调。

传说之中,赵公明以阴历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商家都循例买些鱼肉三牲、水果、鞭炮,供以香案,迎接财神。

关圣帝君神位

关圣帝君即关羽,明朝永乐皇帝建关帝庙于都城,将关羽视为国家祭祀的高级神祇。

信奉道教的万历皇帝,在万历十八年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关羽彻底被神化且上升为帝。

万历四十二年,关羽又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地位极尊。

观音大士神位

观音大士即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译,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

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

曾因唐代避讳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称“观音”。

司命府君神位

司命府君即灶神,但在湖南,司命府君的意义又不止于传统的灶神。

灶神,守灶之神,主管家家户户饮食。亦称“灶君”“灶王”“东厨司命“灶君菩萨”“灶公灶母”等。民间相传,灶神由玉皇大帝派到人间察看人们善恶。

灶神信仰似与原始社会之氏族社火崇拜有关。周代灶神信仰列为五祀之一。灶神职权原为主管一家饮食,汉代灶神逐渐人格化,东汉后,灶神进入道教神系,和司命神职融合,职责逐渐从“司食”转变为“司命”,后变为操掌合家生死祸福等事。

司命府君,能够监察人间善恶,记录并禀告天曹,决定凡人寿夭。

民间也相信:家家有灶神,灶神代天检察监督世人,并于年末上天报告此家人善恶诸事,然后加减计算,或增寿或减寿。

典型的特征在于,神台上其他神祇都使用了明黄色字样,但司命府君的神位颜色是用的深色(前边照片上看起来全黑的那个区域)。

七圣郎娘之位

我暂时没在网上查到这个“七圣郎娘”到底是指的谁。按照正常理解,应该是“七圣郎”和“七圣娘”,类似“七圣郎君”“七圣娘娘”这样。

但这个“七圣郎娘”的的确确是湖南特有的一个神祇。

我用了几个搜索引擎搜索这个,发现也只在一本当代小说《忠诚儿女》中出现一句:“现在陶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神龛之居中显立,两边则是如来佛祖、观音大士、七圣郎娘、关圣帝君等神位陪供,显得庄严神圣。” 很明显,这句话应该是照着作者所看到的情景描述的,也很难说清这个“七圣郎娘”的来源。

我估计可能有以下来源:

  1. 梅山七圣

梅山七圣,也叫眉山七圣,是二郎神和其部下统称。《西游记》第 6 回提及二郎神部下有梅山六兄弟(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但第28回称“梅山七弟兄”,而第63回二郎神再次带着梅山六兄弟登场时,孙悟空则将二郎神与梅山六兄弟合称“七圣兄弟”。

梅山即四川眉山,原型可以追溯到二郎神原型李冰次子李二郎和隋朝嘉州太守赵昱的部下七人,元杂剧里称为“眉山七圣”,其中一人名讳为郭牙直。

虽然这个梅山与湖南中部的“梅山文化”并不是一回事,但考虑到我们当地就在梅山文化圈的边缘,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1. 北斗七星

我在 Google 上搜到《五行大义》(隋代·萧吉著)中提到“七圣郎”,指的是北斗七星的化身。

《五行大义·卷五》明确:“七圣者,北斗七元也。一曰贪狼,二曰巨门…七曰破军,主解厄延生。”

  1. 王母的女儿

七圣娘娘,又叫七娘妈、七娘夫人、七星夫人。通常指的是王母的女儿,有的说法特指织女,有的则是指王母女儿中包含织女在内的七个姊妹。

七圣娘娘是保护妇孺平安的女神、女信众也会向她乞求巧艺和祈求姻缘。作为人格化的织女星,她体现了星辰信仰与民间流传的七仙女故事的融合。传统的七圣娘娘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晚上举行,即所谓的“七夕”。

玄武大帝之位

玄武大帝就是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 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

瑞庆夫人之位

瑞庆夫人就是土地婆婆,土地公公的配偶。瑞庆是吉祥欢庆的意思。

农村一般就是土地公加土地婆,然后生两个儿子,一个叫“招财童子”,另一个叫“进宝郎君”。

兴隆土地之位

兴隆土地就是土地公。兴隆就是兴旺隆盛的意思。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备受崇拜的神祇之一。他代表着土地之神,守护着特定地域的人民和土地。

秦汉以后为民俗广泛祀奉。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

人生第一次进手术室:我的肛周脓肿手术和住院经历

2025-07-27 20:00: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人生第一次进手术室:我的肛周脓肿手术和住院经历

上周本人不幸得了肛周脓肿,没想到原以为只是个小问题的事情,结果折腾一番发现这玩意居然恐怖如斯,大概率对整个人生后半程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这里简单记录下诊疗手术记录。


7月22日(就医第一天)

早上 6 点,首次发现问题严重性。

自从前天开始,肛门附近肉里边好像长了个包,一坐就痛,只能不断换着姿势来。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概是两个月前,五一期间连续开车二十几个小时,也是痛了几天,后边靠布洛芬和马应龙痔疮栓挺了过来。但这次连续用了几次马应龙,发现没有太好的效果,用手试着摸了下,发现这个包还挺大的,急忙网上查一下,发现可能是肛周囊肿或者脓肿之类的东西,都说要做手术才行。想着不是啥大问题,便立马挂了个附近医院的肛肠科号去就诊。

就诊过程

早上 8 点 20 到医院就诊。不巧下大雨,医院车位也都满了,好不容易找到诊室,医生说脱裤子躺床上看。问哪个地方痛,我也说不上来,因为那个包已经很大,搞的整个肛门附近都痛,医生用手指检查一下,说这个是肛周脓肿或肛瘘。说做个B超进一步检查下。

去到 B 超中心,发现大排长龙,得等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能检查。过程中坐在外边那些金属椅子上,感觉很难受,不断调整姿势才等下来。在抖音上搜下了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现许许多多视频,越看越头疼。

10点多,做完B超,上边诊断结果写的是肛周脓肿。此时我也已经知道,肛周脓肿跟肛瘘的唯一区别是有没有破口,如果脓肿破了,那就是肛瘘,没破的时候就是脓肿。这B超好在是男医生做的,不然总感觉心理比较别扭,特别是B超中心有个女医生是我以前同事老婆,真要遇上的话,肯定很尴尬。做B超过程中,看医生把那个探头往我肛门上使劲扫,突然想到前一个做B超的还是产检,终于理解为啥医生会消毒那么勤快,同一探头每天都不知道要接触多少不同东西。

拿B超单找到门诊医生,医生直接说需要立马手术,没有其他治疗方法。由于在等待B超期间看了很多这方面视频,心理上也坦然接受。然后拿着住院单就到医院住院部办入院手续了。

立马住院

人算不如天算,早上出门时啥都没准备,直接开车到医院。结果办了入院手续,护士说不能再离开医院了。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婆,让她帮忙挪车去小区停车场,不然这停车费也是不小的开支。

到了病床上,感觉还是很轻松。中午医生过来查房,说下午就给安排手术。然后护士那边说手术前还有一些常规检查,X光、心电图、B超之类的要做。结果下午去检测时发现X光和心电图这种比较简单的检查还行,B超完全排不上号。好在医生说没做B超也不要紧(事实上,我上午就做了B超诊疗,下午这个B超本来就没意义,只是号称是手术前的规定动作)。

人身第一次手术经历

下午3点,护士通知立马做手术,我赶紧打电话叫老婆过来。

下午3点半,人生第一次进手术室。此前都是作为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待,这次亲自进去,整个心态都不一样了。本来我还能走路,但也只能坐在轮椅上被推进去,感觉就很奇怪。一进到手术室,便被安排躺到床上,接着是心电监护一套东西插到身上。只等麻醉医生打针。

结果过程中又出了点小问题,我这次就诊是常规就诊进来的,但手术室那边以为是急诊,过程中应该是医生、护士站那边没弄好手续,还得在医院系统上走一遍流程,等了半个小时才终于开始打麻醉。

这次麻醉是半身麻醉,跟之前做胃镜的全身麻醉有很大区别。感觉医生在我背后腰部脊椎附近折腾了有五六分钟,过程中肿胀感、痛感强烈,然后慢慢的脚部开始发麻发热。

待到下身基本全麻,只能丁点感受到皮肤有丁点电流划过一样的情况时,手术也终于开始了。给我做手术的是两个医生,一个肛肠科主任医生,一个副主任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我没有丝毫感觉,都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的,只是在医生和护士的对话中,简单了解大概到了什么阶段。

在手术过程中,副主任医生几次叹气说“这个很厉害”,我心里拔凉拔凉的,后来才知道他说的应该是我长了几个三度痔疮,其中有个外痔直接影响到手术创面。然后医生告诉我,没办法只能把那个碍手的外痔切了,其他痔疮没有动。

手术大概经历了三十多分钟,在医生报给护士录入系统信息时才知道给我做的手术名称:肛瘘切开和外痔切除,其中主要就是这个“肛瘘切开”。

手术方案

此前我在抖音上了解到,肛周脓肿手术一般有三种:切开引流术,一次性根治术,挂线疗法,其中切开引流术大概率需要二次手术。我以为这次做的切开引流,后续还得再来手术搞一次肛瘘,但医生告诉我,他们用的就是一次性根治术方法,其实就是在切开引流的基础上,找到瘘管的内口,清理掉就行了。医生说这种手术复发率很低,大概不到10%。

1. 单纯切开引流术(Incision and Drainage, I&D)

  • 适用情况:低位表浅脓肿(如皮下脓肿、肛周间隙脓肿)。
  • 操作要点
    • 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口,充分敞开脓腔。
    • 清理脓液和坏死组织,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
  • 优点: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
  • 缺点:可能复发或形成肛瘘,需二次手术。

2. 一次性根治术(Primary Fistulotomy)

  • 适用情况:脓肿与内口位置明确(如低位肌间脓肿),且瘘管不涉及高位括约肌。
  • 操作要点
    • 切开脓肿后,探查并切开内口及瘘管。
    • 彻底清除感染灶,避免二次手术。
  • 优点:降低复发率,避免肛瘘形成。
  • 缺点:需精准判断内口位置,操作不当可能损伤括约肌导致肛门失禁。

3. 挂线疗法(Seton Technique)

  • 适用情况:高位脓肿(如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或涉及肛门括约肌的复杂性脓肿。
  • 操作要点
    • 切开引流后,将橡皮筋或丝线穿过脓腔及内口,松松结扎。
    • 通过慢性切割和引流作用,逐步离断组织并促进愈合。
  • 优点
    • 保护肛门功能,减少失禁风险。
    • 持续引流,降低复发率。
  • 缺点:愈合时间较长(需2~4周),需多次紧线。

4. 分期手术(Two-stage Procedure)

  • 第一阶段:切开引流脓液,控制急性感染。
  • 第二阶段:待炎症消退后(通常3~6个月),再行肛瘘根治术(如瘘管切开、切除等)。
  • 适用情况:高位复杂性脓肿、内口不明确或全身状态差无法耐受根治术者。
  • 优点:降低急诊手术风险,提高根治成功率。
  • 缺点:需两次手术,治疗周期长。

后来我才了解到,事实上医院给我做的是一次性根治术加肛瘘切除术。

术后终身难忘的致命疼痛

手术结束后,由于我下半身无法动弹,被几个人合力抬到担架车上,推着到了病房。过程中看到我老婆在外边等着这么久,也是很对不住她。其实以前她就经常跟我说起一些生活习惯和饮食问题,但我多数时候都是我行我素,没听她的,这次终于是把自己玩坏了。

下午5点,我回到了病房。这下真成病号了。刚开始我还很淡定,感觉手术也没啥大不了。直到一两个小时后才终于明白,什么叫疼。

大概晚上7点多开始,随着麻醉药效减退,我下半身开始恢复知觉。此时肛门附近刺骨的疼痛逐步开始传回大脑,让我有点后悔莫及。但按照医生要求,手术后6个小时内,我只能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头不能抬起来不能垫东西,不能下地,不能吃任何东西。这里边每一条在接下来的四个小时里,都成了压在我身上一座座大山。

随着麻药减退,到晚上8点,真实的疼痛已经100%传回大脑,此时我已经感觉整个人到了崩溃边缘,手里拿手机刷抖音时,每刷一个视频几乎一秒钟都看不下去,多刷几个就再也不想看了,于是开始口头无奈的叫唤,一边叫唤一边开始默数数字,但数字还没数到一百,大脑又被痛感完全占据,只能更用力叫唤来转移注意力。

每叫唤一阵,看下手机,发现离刚才才过去一两分钟。使劲闭眼想在这种绝对的痛感下睡过去,但大脑完全接受不了睡觉信号。我跟老婆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这么剧烈的疼痛,相比我20年前一次肾绞痛,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这种痛是压根没有中断一说的,只要我躺在床上还没过完6个小时,就每秒钟都在煎熬着这种疼痛。

我也不知道这个过程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大概晚上9点半,护士长过来查房,我几乎哀求的问她,能不能侧个身试试,没想到她居然回答说可以,但是侧身时头不能抬起来。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我立马尝试侧身躺,但此时胯下传来的剧痛,让我感觉这侧身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并且,即便侧身后,痛感依然没有消减,只不过此时我再看手机时比此前直板板躺着抬着手看手机要轻松点。

由于更换了姿势,接下来几分钟稍微好过一点。手机上刷了几个视频,又过去几分钟,然后交换姿势又侧到另一边,但这次效果已经没那么好了。反复几次后,侧着躺这个方法彻底失效。我心里无数次在质疑这个“六小时”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不能抬头有没有依据,不能吃不能拉有没有依据。此时我已经24小时没吃任何东西,早就饿得不行,而且自进手术室之前到这时候已经打了五六瓶药水,早就尿意高涨。前所未有的剧痛,加上饥饿感,以及憋了很久的尿意,让我到晚上10点时,整个人都开始虚脱了,头上大量冒虚汗,大脑有点胡乱。

终于,到10点半时,护士过来,我再次哀求她能不能打个止痛针。这次她倒没说啥,很快拿来止痛针给我打了。之后我仍然处在读秒状态,一直在叫唤为啥这止痛针不止痛,是不是打的假针。老婆出去护士站问护士,才知道这止痛针还得30分钟才见效。这也让我高度紧张的神经进一步崩溃,再等半个小时,我都已经熬过六小时了。毕竟床头上就摆着手术后6小时要服用的药物,里边布洛芬我都已经馋了四个小时了。

最终,到晚上10点55分,我再也熬不下去了,在老婆搀扶下起床来到厕所准备先小便。结果这一下给我干蒙了,明明整个膀胱爆满,但就是拉不出来。好在折腾一阵后,终于像玩具水枪一样,滋一下滋一下地拉了出来,一个小便拉了三四分钟才拉完。

拉完小便,开始进食。主要就是一碗白粥加香蕉,白粥我没喝完,香蕉吃了一根,然后急不可耐的吃药,一股脑把当晚开的七八粒药一口吞下去,特别是布洛芬,简直把它当救命药在看待。好在这时候止痛针其实已经生效了,手术位置的痛感已经大为减轻。

隔壁病床个60岁大爷说他此前也是下午时间段做的手术,但他麻药四个小时才消退,只在床上痛了两个小时。不过当天晚上他一直折腾到凌晨四点才睡着,搞得我也很紧张,是不是还得继续熬。好在止痛针和布洛芬都发挥了效果,当晚虽然比较煎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醒来,但还是断断续续睡到第二天早上八点。

7月23日(术后第一天)

早上8点,起床下地走了一会,疼痛感依然强烈,但是比起前一天晚上大概只剩30%左右。早餐一碗白粥加一根香蕉就吃不下了。试着到医院楼下走了一趟,真是不容易,全程都是一步一步挪着走。

上午是吊针,一瓶白的一瓶黄的,白的应该是生理盐水,黄的里边可能有青霉素,主要是在撒尿过程中闻到的,如果是白尿就没啥气味,而黄尿就明显一股青霉素气味。吊完针护士拿了个探照灯一样的设备过来,说要照伤口。看原理应该就是个加热设备,需要烘烤屁股半个小时。烘烤过程倒是没什么不适应的。

中午伤口还是很疼,护士问有没有买盆,需要泡药水。由于老婆上班去了,我只好立马在京东秒送上下单了一个,提示要一个小时后1点16分才到货,结果不到15分钟,在12点半前就送到病房来了。

由于我买盆是参照放置在马桶上的盆买的,也没想过这玩意在医院到底能不能用。护士泡完药水后,我拿着盆到厕所,发现这玩意似乎用不了。最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把盆摆到矮塑料凳上,直接坐了下去。发现我这大体重坐上去,居然也没坏。这才松了口气,本来我都打算由两只脚发力屁股撅起来蹲着泡了,但那种姿势也是很折磨人,两条腿还不知道能撑得住几分钟。这个药水一泡到伤口处就钻心的疼,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肛周脓肿的伤口疼痛与割痔疮那处伤口疼痛的区别,肛周脓肿那处伤口痛感要强烈很多倍。而此前由于两处疼痛都差不多相近位置,只当是一个地方大面积在疼痛了。

下午刷了一大堆关于肛周脓肿、肛瘘的视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更清晰了。基本上当下主要还是靠手术治疗,个别名医说可以靠中药坐浴保守治疗的,也不好评价,感觉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而且可能有一定风险,是不是根治也不好说。最主要是,全网似乎就那一个医生在宣传这个搞法,都得奔到福建中医院去才行。

大半天下来,总体上都是靠布洛芬在止痛。然后伤口处,时不时会流水出来,经常是伴随一个比较小的屁,然后出一堆水。我只能不断的塞卫生纸夹在股沟中间换。到晚上,一包90抽纸巾就用的差不多了。

晚上8点,老婆下班后从家里给我熬了小米粥过来,还带了瓶果汁。大概十来年前,我老婆就开始天天榨果汁喝,还劝我也喝。但我总觉得多此一举,直接吃水果不就完事,榨果汁何必呢。但她坚持说喝果汁有助消化,不会便秘。我想,从科学角度来看的话,用榨汁机榨出来的果汁,哪怕是我家里面使用的慢速榨汁机,总会将水果中的大部分纤维变成果渣扔掉了,应该是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可能也正是因为我老婆天天喝果汁,哪怕是果汁里面的纤维含量很低,但天天喝的话也还是保证了长期稳定的摄入,而我吃水果的话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即便榨汁机是个玄学,但从实际使用上看,也还是起到了应有的效果。这么多年来,我老婆几乎没有生过病,而我每年总会有个发烧感冒的,可能这就是没有听老婆话的结果吧。

7月24日(术后第二天)

早上起来,感觉比前一天痛感又减弱了点。上午、下午依然是跟前一天一样,吊针+照屁股。

到下午6点,在去病房厕所大便,成功拉出来了,但是因为没有坐便器,蹲的姿势太深了,可能动到了伤口,瞬间痛的要死,简单拿湿纸巾擦了下,实在没办法,只能继续躺床上。躺了大概十分钟,重新来厕所泡药水。憋不住,抽个烟缓解下。

7月25日(术后第三天)

早上,起来发现痛感比昨天又弱了很多,躺在床上时,基本没啥感觉,但下床时还是能感觉到有伤口。

8点,医生过来查房,直接说今天出院,出院后每隔两天门诊换药。护士过来说继续泡药。

上午又是两件套:吊针,烤屁股。在打到第二瓶吊针的时候,我已经明显感觉右手背有点疼痛了。打完之后护士跟我说下午已经没有药要打了,帮我拆掉留置针头。这一拆完我整个手背都感觉好像肿了一样,肿痛非常明显。本来插着针头,还能活动,现在一拆完,这个手连用打火机的力都没有了。手背这疼痛大概半小时后才缓解。

出院

12点,护士过来说我可以出院了。刚去护士站拿到出院单,正好单位领导发信息过来,说下午两点过来探望我。本来都想回绝,但一想到上午跟他发信息时说的是我下午才出院,当时领导说等我回家再上门探望,为了减少负担,便只能应承下来。主要是如果周末到我家去探望,因为刚好我老婆周末外出,家里乱糟糟的也不好弄,还不如在医院好点。并且这种探望实际上也是个程序规定,工作人员自身或直系亲属住院的,单位都得去探望。只是因为最近本地在防基孔肯雅热疫情,几乎全员出动外出抗疫,所以直到今天才有空。

在病床上睡了个午觉,下午2点,单位领导过来,虚寒一阵后,我也准备去办出院手续了。这几天每天都有缴费单送过来病床,我原本交了1000押金,之后没交过钱,早上看欠费单上是8000块,以为要自费不少。结果出院结账时发现,居然只要340块钱,之前交的1000押金退还了660。这可真是让我出乎意料。

回家

下午四点打车回到家,在沙发上试着坐了下,还是有点痛。然后洗了个澡,把医院发的药品分门别类摆放好,有口服的,有外用的。接着就是迫不及待找马桶排便。没想到,硬是没拉出来。好在坐式马桶比医院蹲坑强太多,过程中倒是没有额外增加疼痛。在床上休息10分钟再战,还是没拉出来。这可把我急死了,因为我100%确定大便就在肛门上方,只是出不来。在家里来回走了10来分钟接着三战,这次终于是在重压下把大便排了出来,不出所料都是又硬又臭那种,但很遗憾,这次还是未能排空,明显感觉还有一部分未能出来。但这次我已经耗尽最大力气,只能休息一下再战。过程中,我已经全身汗湿两次,衣服都湿透了。由于我很久都没体验过便秘这种事,这次连续两天遇到这种大便,让我不由得心头一紧。接下来要好好解决这个问题了,起码每天排便次数要提高到两次以上,防止大便变硬排出不来。同时,这几天只吃白粥、稀饭应该也有很大影响,还是得均衡饮食才行。


阶段性总结

以上内容是我在住院过程中拿手机随手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方便自己日后回看,警醒自己日后永远要保持敬畏。

目前医治过程还没结束,出院后一个月内仍需要不断到医院检查。在家期间我也用镜子仔细看了下手术创面,发现真是一言难尽,差不多一个勺子大小的创面,完全敞露在外,这也意味着接下来这个月必定要持续经受煎熬。正如抖音上看到有人所说,医院治疗只占 30% ,术后护理占 70%,要想成功恢复并防止复发,日后需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

最后,希望我的经历也能给读者一定警惕。肛周脓肿这种病,发病快,无预兆,一旦得了必须立马手术。如果拖一拖,很可能导致无法收场的结局。

只需 2 步简单操作,一劳永逸解决静态博客添加朋友圈、说说之类的功能

2025-07-18 17:00: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只需 2 步简单操作,一劳永逸解决静态博客添加朋友圈、说说之类的功能

静态博客添加说说或朋友圈页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以往很多方法要么搭建起来麻烦,要么用起来麻烦,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今天试了下使用 Github Issue 来搭建,只需要简单两步,即可搭建一个能够即时动态更新的说说页面。


主要原理

使用 Github issue 作为说说内容发布平台,通过在静态博客上新建页面引用 Github issue 内容,实现页面发布。使用 Github Action 跟踪 issue 变化情况,在有变动时触发博客页面更新。

优点

  1. 基于 Github 搭建,操作简单,维护容易。不懂的直接找 AI ,100% 都能解决。
  2. Github 提供手机 APP ,可以将 issue 作为快捷方式添加到桌面进行快速操作,跟微信发朋友圈没啥区别。
  3. 内容安全可控,随时可迁移,没有容量焦虑,理论上可发布内容数量无上限。

缺点:暂时没有想到。

搭建方法

在博客模板中新建一个说说页面

例如,Hugo 可以在 layouts 文件夹中新建一个 monents.html 之类文件名的文件,使用 resources.GetRemote 远程获取你想要将说说页面。一般是 https://api.github.com/repos/microsoft/vscode/issues/519/comments 这种格式链接。

复制一个博客上的静态页面模板内容,适当修改,完成必要的主题设置。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define "main" }}
<article class="main-article">


 {{ $url := "https://api.github.com/repos/microsoft/vscode/issues/519/comments" }}
 {{ $opts := dict
 "headers" (dict "User-Agent" "Hugo Static Site Generator")
 }}

 {{ with resources.GetRemote $url $opts }}
 {{ if and .Content (ne .Content "") }}
 {{ $comments := .Content | transform.Unmarshal (dict "format" "json") }}
 <div class="moments-feed">
 {{ range $comments }}
 <article class="moment-article">
 <header class="article-header">
 <div class="article-details">
 <footer class="article-time">
 <div>
 {{ .created_at | time.Format "2006-01-02 15:04" }}</time>
 </div>
 </footer>
 </div>
 </header>

 <section class="article-content">
 <div class="moment-content">
 {{ .body | markdownify }}
 </div>
 </section>
 </article>
 {{ else }}
 <p>暂无动态</p>
 {{ end }}
 </div>
 {{ else }}
 <p class="no-content">内容为空</p>
 {{ end }}
 {{ else }}
 <p class="error">⚠️ 无法获取评论</p>
 {{ end }}
</article>

设置更新触发器

之前我曾打算用私有仓库测试,后发现私有仓库 issue 中的图片无法被远程读取,建议采用公开仓库操作。否则只能在私有化仓库的 issue 中使用远程图片。

区分两种情况:静态博客仓库与 issue 所在仓库相同;静态博客仓库与 issue 所在仓库不同。

博客与说说同仓库

只需要在原有仓库的部署文件上添加以下内容即可。

1
2
3
on:
 issue_comment:
 types: [created, edited]

博客与说说不同仓库

如果博客仓库本身是不公开的,最好就是新建一个说说专用的仓库使用。

  1. 在 Github 上新建一个公开仓库,用来发布说说内容
  2. 在仓库 .github/workflows 路径添加一个 issue.yml 文件作为触发器
  3. 在 Github 账号设置 Personal access tokens 中添加一个 token , 勾选 repo 权限,复制到说说仓库 secrets and variables - action 中,名称为 P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name: Trigger Empty Commit on Issue Update

on:
 issue_comment:
 types: [created, edited]

jobs:
 trigger-empty-commit: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name: Check if the comment is on the target issue
 id: check-issue
 run: |
 if [ "${{ github.event.issue.number }}" != "1" ]; then
 echo "should_trigger=false" >> $GITHUB_OUTPUT
 else
 echo "should_trigger=true" >> $GITHUB_OUTPUT
 fi

 - name: Trigger empty commit in user.github.io
 if: steps.check-issue.outputs.should_trigger == 'true'
 uses: actions/github-script@v6
 env:
 PAT: ${{ secrets.PAT }}  # 确保 PAT 已正确设置
 with:
 script: |
 const { execSync } = require('child_process');
 const repo = 'user/user.github.io'; // 改为自己 HUGO 仓库
 const token = process.env.PAT;

 try {
 const repoUrl = `https://x-access-token:${token}@github.com/${repo}.git`;
 console.log(`Cloning ${repo}...`);

 execSync(`git clone ${repoUrl}`);
 process.chdir('user.github.io'); // 改为自己 HUGO 仓库

 execSync('git config user.name "github-actions[bot]"');
 execSync('git config user.email "4189+github-actions[bot]@users.noreply.github.com"');

 execSync('git commit --allow-empty -m "Trigger update from moments/issues/1"');
 execSync(`git push ${repoUrl} master`);
 console.log('✅ Empty commit pushed successfully!');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 Error:', error.message);
 process.exit(1);
 }

关于中小学教育的一点思考

2025-07-14 13:00: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关于中小学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儿子今年 9 月准备上小学了。之前,我对教育这事并没有太放心上,直到最近才系统研究一下当前中小学教育问题,过程中咨询了很多朋友,了解到不少内情,对小孩未来教育问题也有了些粗糙的看法。

关于择校

3 年前,我女儿上小学前,我曾经简单研究了一下本地中小学教育情况。

跨区求学者多

由于我所在的区域,基础教育水平比较差。此前本地家长中但凡有能力者,大多是选择在隔壁区买房入户,然后入学。

但这种距离通常都在 30 公里以上,少点的也有 20 来公里。

如果不是时间非常充裕,普通家庭很难选择这种方案,并且,这些学区房通常价格也要比本地贵不少。

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舍得在教育上投入资源的家长纷纷跨区求学,导致本地头部教育资源大量外流,一定程度上造成基础教育质量很难提升上去。

毕竟,教育本身还是个学校和家庭相互成就的事情,如果能力强的家庭都将小孩送出去读书,那剩下在本地读书的小孩,确实环境也要差一些。

本地公办教育质量堪忧

我多方对比咨询了不少教育界的朋友。大家普遍反映是本地公办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相比市内某些区,平均水平差距巨大。

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是,本地教师大多习惯性“躺平”,对教育教学信心不足,反正都是公办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很多教师子女也不在本地就读,相当于整个体系在“摆烂”。

但这个观点也不是很客观,事实上,我了解到目前本地教育政策,总体上是倾向于把教师子女留在本地就读的,但只是局限在最近几年出台政策后的教师子女身上。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这种“摆烂”就是真没救了。

本地民办教育有一定改善

令我十分诧异的是,本地在 2015 年之前,基本没有民办中小学。唯一一所挂名民办学校的,本身还是公办民助性质的,即学校由政府建设,教师是公办教师,只是参照民办学校管理,学费按照民办模式收取,后来这所学校也改为了纯公办。

在民办学校部分,2015 年之后,本地在房地产上行阶段,引入了多所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其中个别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显著超出同类学校水平,与市内其他拔尖的学校相比,也不逊色。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在 3 年前,最终决定将女儿送到民办学校就读。不过,这所民办的收费,在全市范围也算是前几位之列了。

本次择校过程中的困扰

3 年前,我女儿准备入小学时,公办教育的拉跨,让我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的选择了民办。

但 3 年过后,本地公办学校也开始有了改观,主要是最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数所公办学校。其中有的还是跟全市排名前列的公办学校联合办学。

过程中导致我一度很纠结,是否需要送儿子去公办就读。毕竟,公办是免费的,而读 9 年民办,确实也算不小的负担。

但这个纠结,在“抽签入学”之后,也就不存在了。

这所标榜为本地最好的公办学校,寄托本地教育界全部希望的学校,在招生时全部采取“抽签”方式入学。其中,学区内的,大概 2.5:1 的比例入学,非学区内的大概 9:1 入学。

很不幸,我儿子参与抽签时没能抽中,最终,只能继续与姐姐读同一所民办。


关于教育内卷这个事

上周末,我老婆约了学校校长夫妻聚下,主要是校长老婆跟我丈母娘家相距不远,大家都是同乡,一来二去也就熟稔。

就此机会,我也向校长请教了一些关于当下教育的一些问题。

内卷的家长

我女儿刚上完小学三年级,这个学期,她们班又有几个同学转学去了隔壁区的学校。

这些转学的学生家长,都有着同一个理由:认为目前就读的学校太过宽松。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我老婆吐槽,她在家委会的微信群里,经常看到其他家长“控诉”学校不够卷。

别的学校一周上 14 节语文课,但这所学校,每周只有 7 节语文课。

别的学校音体美这类课程早就取消了,但这所学校依然每天有一半时间都在上这些课程。

不少家长给小孩都报满了补习班,平常在学校上完,周末还都排的满满当当。

我老婆曾简单统计了一下,我女儿班上起码有一半的同学母亲都不需要工作。

这些“虎妈”,几乎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班级动态,甚至直接在学校旁边买房,一下课就能出现在学校门口,整个人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子女教育上。

在我们这样的普通家长眼里,这群极度内卷的“虎妈”,真是很搞心态。

校长对这个群体也很难受。

他举例说个别家长,自己文化水平可能就是个初中生,有的甚至初中都没上完,但因缘际会,嫁了个好老公,对自身认知定位不清晰,很喜欢搞事。

有的家长因为小孩考试分数降了几分,便在班级群里骂老师,在学校群里骂校长,弄得乌烟瘴气。

好在这些问题,校长最后还都妥善解决了。

但不得不说,家长“卷”这个事,真是无解。

我向来对教育内卷没啥好感,自己一路读书过来从未感觉卷过,也不希望小孩太卷。正常上学,尽力而为就行,没必要背负太多负担。

无意义瞎卷

大概是去年开始,我们这弄出一个“少科院”的名堂。

按照我的理解,这个所谓“少科院”的目的,就是争取在国内五大学科竞赛中取得成果。如果能进国家集训队,那也就相当于拿到清华北大入场券。

但纵观全国学科竞赛情况,每年全国总计也就 200 多人能进集训队,整个广东也不过 20 多个人,即便将其扩大到所谓“学科金银牌牌”的 2000 人名单(可以入“强基”计划),整个广东也就 200 人规模。

再放到本市,能在这里边占了 1/10 已经算很不错了。

换言之,为了一个 2-3 人的清北入场券,以及 20-30 人的强基项目,动员全市中小学生去卷学科竞赛,我完全搞不懂这种卷法对于普通家庭的意义所在。

但是,无数家庭就因为这个事情,大量投入精力、财力去瞎卷。

内卷的学校

上边提到,现在很多学校在小学阶段就进入“卷成绩”的恶性循环,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就抛弃所谓“副科”,全身心投入到“语数外”上。

以所谓的“勤能补拙”,掩盖教育教学的低能。

“看吧,学校都已经每周 14 节语文课了,小孩成绩不好不能再怪学校。要不,今后语文课加到 20 节?”

大量的重复教学,让小孩疲于奔命,对身心健康是一丁点都没放在心上。

总以为什么“抑郁症”是小概率事件,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

事实上,这种做法正是行政导向的真实写照。

对于基础教育落后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负主要责任。

但行政化思维,往往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教师不行,换教师,教师换不了,那就把当地所有优秀教师集中起来干一所学校。

学校生源不行,那就加大教学力度,一篇课文教一遍不行,就教两遍三遍。

学生吃不下饭,就掰开嘴巴喂,填也要把嘴巴填满。

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一个更加无语的操作,教育部门为了解决所谓的“生源劣势”,甚至想在小升初的时候,强行将本地前几百名学生,全部安排到同一所学校去就读。


关于教育管理

我以前对教育管理这个事情没有深入了解过,只是经常听人说起“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很多人都认为,一所学校办学好不好,跟校长关系巨大。

校长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

我以往在听到别人说起校长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巨大作用时,总是感觉不置可否。贸然接受这钟观点,无异于承认教育行政化路线的正当性。

但是在跟这位校长多次交往下来,现在倒也觉得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成立。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育行政化在当下教育中,根本无法排除,甚至整个国家教育体制,都具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学校能置身事外。校长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

事实上,在与这位校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感觉他有多个特性,让我非常佩服。

  1. 雷厉风行

这种“雷厉风行”,主要体现在教学团队管理上。

我女儿刚读完 3 年小学,期间换过一次班主任。

其实我对那位班主任印象倒还可以,但在与校长的交谈中才知道,这位老师在工作中有点“小毛病”,多次被家长投诉在微信群里回应问题不及时。

而校长对于这类“小毛病”完全采取“零容忍”态度,都是直接开除。

这种做法让我感觉非常诧异。为什么一个这么简单的事情,动则要砸人饭碗呢?

这次我才知晓内情。

原来这位老师的“小毛病”只是家长所反映问题的表象:一些家长在晚上下课后接小孩时,经常等待二三十分钟不见小孩出来,问班主任,班主任迟迟没有答复,一来二去家长很容易积累怨气。

而这种对个别教师怨气的积聚,最终容易转移到学校头上。

一旦家长给学校评分比较低,对整个学校教学团队的绩效都有负面影响。毕竟这是一所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学校除了对家长负责,还需要对投资人和整个办学集团负责。

即便家长事后不再追究责任,学校也必然要对这种潜在的“风险”作预防,万一有学生放学后发生突发情况,而班主任没能及时跟上,那就是重大管理事故。

这种类似“风控管理”的“淘汰”制度,正是民办学校区别于公办学校最大的区别之一。

另外,我还从校长口中了解到多个被开除的教师情况。

比如有教师因为在家长群跟家长互怼,被其他家长举报而开除的。

有男教师,因为在上课时有“拍了拍女学生肩膀”这种“多余动作”,引发女学生家长投诉被开除的。

有年轻教师因为在面试时口若悬河,在试教时表现出色被委任为班主任,但一到正式上班后开小差导致学生成绩下滑被开除的。

有宿舍管理员,因为在洗衣服时把没干透的衣服收到学生宿舍,出现衣服发霉情况被开除的。

这种严苛的教学团队管理,确实让我“刮目相看”。

与公办教师的铁饭碗相比,民办学校这种几乎“不近人情”的管理风格,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几年,我了解到本地教育行业反腐的不少情况,很多案例触目惊心,但在惩罚时,又因为这些教师拿的都是有编制的“铁饭碗”,很多人也只是拿个严重警告或者降级、撤职之类的处罚,甚至有些人因此脱离教学岗位,反而去到更加轻松的部门得以“提前养老”。

当然,这种“劣迹”教师,总体来说还是少数。但在“刮骨疗毒”这个事情上,民办学校的做法无疑更能赢得家长认可。

  1. 敬业精神

在与校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多次感觉包括他在内的整个教学团队在“敬业”这个方面,确实值得我佩服。

对于学校上千名学生,校长几乎对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也都了然于胸。

我每天早上 7:20 送小孩到学校,每晚 8:30 接小孩回家,总能看到校长那辆车停在那。

他自称没有下班时间,毕竟他自己小孩也在学校寄宿。每天都是最早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场。

我微信上有 100 来个微信群,有的群里天天信息不断,但从微信群占用的存储空间来看,女儿所在的班级群,一直高居第一。

每天拍摄学生状态时,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会一个不落的把班上 30 多个学生逐一拍摄下来,从不漏过一个。

有次吃饭时,我偶尔看了下校长手机,他加入了学校能覆盖的所有微信群,戏称每天起码有一半时间在看群消息。

事实上,我之前也经常在班级群、校车群、兴趣课群中看到校长发言,总体感觉就是:校长无处不在。

像食品安全问题,更是透明的不能再透明,校长、教师随学生一起就餐早就是基操,包括所有原料采购,菜品都是每日每餐上传在家委会群里,家委随时都可以进校监督检查。

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管理,让整个学校处处充满了“校长风格”。

校长一言一行,无疑是整个学校的风向标。

  1. 润物无声

前几年有一次参加女儿学校的答谢晚宴(大概是这类主题,具体记不大清),我遇到了学校各个年级的家委会成员。其中好些都是本地有头有脸的公众人物。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位本地最知名的,具有很高江湖地位的“网红”人物,说起他儿子在这学校的经历。

那是一个调皮捣蛋天性被完全释放的小孩,在其他公办学校已经完全管不住的情况下,中途转学过去。

刚入学时各种操作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弄得不可开交,同班很多家长投诉想让这小孩立马转学出去。

结果校长亲自出马,据说花了两天时间,居然把不良行为给纠正了过来。

我并不记得校长当时说用了什么方法教导这个小孩,只是突然想起这个对我产生强烈触动的事例。

毕竟,我曾经连续多年拜读过这位“网红”人物的作品,对他的人格颇为钦佩。但没想到的是,他在家庭方面,也有不少难言之隐。

而当天晚上他的那番肺腑之言,让我受益良多,简言之就是: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可以改变一个小孩命运的。

我对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倒没有担心过。用校长自己话来说,这所学校就是我们本地在因材施教上走得最远的学校,同时也是在学习成绩上遥遥领先的学校。

从内心讲,我自己曾经也是读民办高中出来的,对于民办学校在关心学生这个事情上,一直深有感触。

我当年读的高中学校,如今早已成为我们县里的“门面学校”,中小学阶段教学水平远远领先全县其他公办学校,每年考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和比例都是断档式领先。

即便在高中教育方面比县一中差距甚远,但在生源比一中明显差一大截的情况下,这些年来也陆续上了 10 多个清华北大,今年高考还出一个理科全省前 5 名,总体来说还是有自己一套打法的。

这种“打法”,更注重的还是引导学生发挥本能,释放特长,哪怕是在 20 年前我读高中的那种牛鬼蛇神杂交出来的班级里边,毕业后,很多同学的人生轨迹依然让我感觉脱离了他们原来可能的“下行”路线。

行政管理对教育的影响

我对本地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一直颇有微词。之前也写过文章提到这个问题。

  1. 未成年人心理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这些问题)讲到底就是学校在履行教育责任方面存在不少缺陷。例如,学校在面对 6 岁的小孩调皮行为管教时,不是想着尽学校努力去尽量引导小孩成长,而是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叫家长去学校,甚至怂恿家长将小孩转学逃避责任。如果学校都是这种推卸责任的想法,那调皮的小孩干脆就都不用读书了。毕竟 A 学校不想担责任,难道 B 学校就想担吗?

对于公办学校,这些年我确实有些偏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公办学校在体制上是大锅饭状态,不管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工资都是按级别和职称来的,教好教坏一个样,对很多教师来说,宁可找个轻松的岗位,也不想担更多责任;二是公办学校以完成规定任务为主,以履行底线责任为常态,统一的教学大纲怎么设计就怎么来,安排多少课程就上多少课,学生没学明白那也不是教师的事,反正教师已经完成授课任务;三是公办学校官僚化现象明显,唯上不唯实现象突出,经常听到身边家长吐槽公办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搞形式主义折腾家长,三天两头要家长签各种责任书,搞个家长会要求家长全部穿白衬衣、黑裤子,在班级群布置家长任务就像领导训下属,屁大点事动则叫家长去学校等等。

  1. 输不起的初中教育

讲实话,对校园霸凌这种问题,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是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是希望能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让更多身处其中的未成年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促进家长与教师、学校关系的和谐,缓和对立情绪,尽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去改进。而不是指指点点制造尖锐对立矛盾,成年人之间的矛盾是明显会激化未成年人矛盾的。

工作中接触过不少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朋友。我也很理解他们工作的无奈,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没什么办法。

比如,我刚工作时遇到个怪事。

当时本地引进了一位外地知名中学的校长过来负责教育行政部门。他一到本地,就搞了一个“教师人才引进”计划,从教育部直属的几所师范院校,直招教师过来。

但这个政策,得到了本地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众多教师的抵制,认为这个措施“砸了本地人的饭碗”,将本地教师编制送给了外地人。

这种荒唐的地方保护政策、地方保护思想,正是本地教育落后的集中反映。最后这个措施,搞了一年就停了,直到最近几年才重启,然而等到重启之时,全国“抢人大战”到处都在打响,哪里来轮得到小地方机会。

比如,本地教育行政部门长期对民办教育的歧视。

像招生时,只允许公办学校“掐尖”这种事就不用说了。公办学校想垄断优质生源出政绩,确实是拯救本地教育事业的正常搞法。但也就是这种搞法,更加剧了生源流失。

这种搞法意味着本地只有一个学校一个重点班有希望,其他学生的都成了普通的“分母”。

这次我进一步了解到,很多公办学校因为担心“考不过”民办学校,在本地联考过程中,搞出几所公办学校“联合出题”的办法,而民办学校被定向排斥在外。但即便这样,公办学校考试成绩依然比民办落后。

在招生方面,本地教育行政部门也是极尽压缩民办招生指标。

虽然就最近几年国家政策来说,确实倾向于压缩民办招生指标。但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之一,民办教育居然一直缺失,也不得不说是个“奇葩”现象,在我老家县城 2000 年就已经有 3 所民办中小学了。

另外,不管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还是公办学校教师,每当我跟他们提起教育问题时,他们一致归因就是:“本地优质生源外流”。

说实话,我对这种找借口的现象,早就不想反驳。这几乎已经成了所有人的“思维定势”,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改变。

我曾举例,我老家县里有 10 所高中,在一中作为重点高中进行中考“掐尖”后,其他高中也还是有搞得好的,二中、三中、五中、七中也都隔三岔五能冒出一两个清华北大,哪有拿“生源不行”作为借口全部躺平的。

公办不行就民办上,本地好不容易有一两所优秀民办学校出来,结果又觉得民办打了公办脸,最终也不过是加剧“生源外流”,苦了家长学生罢了。

事实上,从本市基础教育比较领先的“超级中学”来看,最近几年,这些中学的生源大部分都来自当地的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的生源早就凤毛麟角。


对子女教育的想法

我这两年也陆续对教育有过一些想法,但讲到底,深处目前教育变革的洪流中,个人也没太好应对方法,总的来说就是顺其自然,正常引导好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生活中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风险给予纠正。

至于成绩如何,那真不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强行干预很容易适得其反。自己不懂的事情,还是尽量不要插手。正如我在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16年后再次聆听大学教授教诲

老师夫妻两人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但在子女教育上,却也一度陷入困局。他总结一句话就是“父母是教不好子女(学习)的”,在生活和其他方面父母还是能对子女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在学习方面,父母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他强调了教师和学校对于提升子女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并举了一系列身边的例子作证。他希望我们给子女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尽可能送子女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读书,并处理好与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主要让子女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去提升学习能力,而不是在家庭或者校外培训机构去补课。

我回头看了看以往的博客记录,发现我目前的这种想法倒也是与父母一脉相承的,讲到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哪怕是自己子女,也只能潜移默化引导,不能蛮干。

即便是子女选错了路,只要不是往“变坏”方向发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我自己来说,年少时走过很多歪路,有的甚至看起来像“邪路”,但最终结果依然是歪打正着,逐步走向正轨,事后看来,这些坎坷倒也不都是坏事。

  1. 求学生涯将于今天正式结束(2010年)

郁闷的是,我竟然在中考时超出了重点高中分数线许多,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即将出现了:到底是继续去先前报考的学校,还是找关系或出钱进重点高中。当时给我的时间不多,在多数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竟然下定决心去了一所才第一年开办高中的私立学校。当时身边的异议实在太大了,周围很多人都很难理解我这种愚蠢的举动,我自己想想也很后怕,但学校也给了我很好的待遇,高中免了全部学费,使得自己稍微有了点底气。14岁的我站在人生的第一次十字路口,显得那么稚嫩和无知,以为凭证自己的小聪明和莫名的骄傲心理,可以力排万难成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1. 大学班干部竞选有感(2009年)

高中我也没进堂叔的这家普通高中,而是进了一所当时新办的私立学校。现在想起来,这个决定也是够傻的。这家学校无任何高中办学经验,几乎就是拿我们做试验的,但是我仍旧却被诱惑了进去。而我童年这些关键的选择,我父母都是没有直接参与的,或者说干预的很少。在此我也很理智的对他们的决定予以赞扬,因为确实从很多方面来说他们对这些方面也不是很懂,如果自己都不懂,就更不能轻信别人的话语,因而很多重要的决定交给了我。如果不是因为童年做了太多错误的决定,或许现在我也很难坐在这里谈论这些问题,因为独立的选择与独立的思考确实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年轻时有很多错误的抉择就否定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1. 怀念高中(2009年)

不过高三这个时间节点很是麻烦,很多同学因为觉得前程无望,很容易会失去理智,因此班上经常爆发些大规模的逃学逃课、打架等问题,但现今觉得仿佛那些也只是人生中的一道小坎了。高中三年,由于一直都是平行教学,所有班级里边都有好同学、也有所谓差生,好的同学后来进了清华、人大等学校,差生有些还没毕业就跑出去鬼混了,所以市面上能见到的各种校园内的负面问题,基本上我们高中都有遇到过,甚至还被放大,也难为那些年的那些班主任和老师了。

关于公办教育改革

目前国家整个公办中小学教育导向促进“公平”,希望为家长减负,让更多公办免费教育惠及老百姓。

平心而论,这种导向当然是好的。就这么大一个国家而言,同龄拔尖的人才客观上也就那么小部分,无论用什么方法筛选,这些拔尖的人才总能冒出来。

与其让大家一起无意义内卷,倒不如轻松一点。

但实际上,由于公办教育资源全部垄断在行政管理层面,从“政绩”角度出发,地方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的驱动力是完全不足的,特别是在当前地方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更加难以做到,大多只能集中资源搞好少部分学校。

而这类学校,要么家长使劲卷自己,弄个好学区房;要么家长使劲卷子女,拿个好成绩中途再进去。

无论如何,脱不了一个“卷”字。

使用 CloudFlare R2 作为图床时的安全防护设置,避免被恶意刷B类文件请求

2025-07-11 19:00:00

Featured image of post 使用 CloudFlare R2 作为图床时的安全防护设置,避免被恶意刷B类文件请求

CloudFlare R2 是大善人推出的重磅免费服务,默认即为用户提供 10G 存储空间和无限流量。不过这个无限还是有限制的,即每月写入类操作不超过 100 万次,每月读取类操作不能超过 1000万次,否则就将按量计费。最近我搬迁了 11 万多张图片到 R2 ,有点担心使用超限,所以对其作了严格的防护设置。

防护原理

我需要设置防护的这个 R2 存储桶是此前在 将Soomal.cc迁移到Hugo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 soomal.cc 网站中的图片。

该网站已经托管在 Cloudflare Pages ,由 Cloudflare Pages 提供免费服务,只需要对 html 中引用的图片进行防护。

1.限制直接对R2存储桶访问。禁止使用链接直接访问 R2 存储桶,而是只能通过 Cloudflare Workers 服务进行访问。

2.限制对图库链接的直接访问。禁止直接使用 https://images.soomal.cc/test.webp 这种网址请求图片,对所有图片的访问均需在原网站下进行。

3.对原站启用适当防护策略。由于图片本身不适合设置太多防护规则,主要是通过在原站上设置,变相增加直接请求图片链接的难度。


设置方法

禁用 R2 公开地址

在 R2 设置中,不要设置自定义域访问,不要在网络上公开 R2。

在 Cors 策略中,设置仅通过原站访问。

R2设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AllowedOrigins": [
 "https://soomal.cc",
 "https://www.soomal.cc"
 ],
 "AllowedMethods": [
 "GET",
 "HEAD"
 ],
 "AllowedHeaders": [
 "*"
 ],
 "ExposeHeaders": [
 "ETag"
 ],
 "MaxAgeSeconds": 3600
 }
]

添加 Workers 访问规则

  1. 创建一个 Worker

创建worker

  1. 绑定 R2 存储桶

绑定存储桶

  1. 添加自定义域和路由

添加路由

  1. 添加 Workers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addEventListener('fetch', event => {
 event.respondWith(handleRequest(event.request));
});

async function handleRequest(request) {
 const url = new URL(request.url);
 const referer = request.headers.get('referer');
 const allowedDomains = ['soomal.cc', 'www.soomal.cc'];

 // 处理 images.soomal.cc 的图片请求
 if (url.host === 'images.soomal.cc') {
 if (referer && allowedDomains.some(domain => referer.includes(domain))) {
 const filePath = url.pathname.replace(/^\//, '');
 try {
 const object = await R2.get(filePath);
 if (object === null) {
 console.log(`File not found: ${filePath}`);
 return new Response('File Not Found', {
 status: 404,
 headers: { 'Content-Type': 'text/plain' }
 });
 }
 const headers = new Headers();
 headers.set('Content-Type', object.httpMetadata.contentType || 'image/webp');
 headers.set('Cache-Control', 'public, max-age=31536000');
 headers.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s://soomal.cc');
 return new Response(object.body, { status: 200, headers });
 } catch (error) {
 console.log(`Error: ${error.message}`);
 return new Response('Internal Server Error', {
 status: 500,
 headers: { 'Content-Type': 'text/plain' }
 });
 }
 }

 console.log(`Unauthorized: Referer ${referer} not allowed`);
 return new Response('Unauthorized Access', {
 status: 403,
 headers: { 'Content-Type': 'text/plain', 'Cache-Control': 'no-store, no-cache' }
 });
 }

 // 如果主机名不是 images.soomal.cc 或 www.soomal.cc,直接返回 404
 return new Response('Not Found', {
 status: 404,
 headers: { 'Content-Type': 'text/plain' }
 });
}

这个脚本主要作用是将所有包含 images.soomal.cc 的请求,都通过 Workers 去访问。

利用 Workers 每天 10 万次的限额(30天就是300万次),确保对 R2 存储桶的访问数不会爆单。

其实设置到这里,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每天 10万次访问,已经足够这个备份网站使用。一旦超额,workers 直接罢工,图片也就无法访问了。

添加必要的防护策略(可选)

经过上边设置后,所有对 R2 存储桶的请求,都只能通过原站 soomal.cc 访问。

这样,就可以继续通过对原站添加必要防护,变相提升对图片的防护能力。

  1. 启用SSL严格模式

开启SSL严格模式

  1. 启用缓存。建议是能缓存的全缓存。

缓存规则

  1. 安全规则。可以启用连续脚本监视、浏览器完整性检查、速率限制、自动程序攻击模式等功能,进一步增加防护。

简单速率限制

开启境外访问托管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