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JingFeng | 靜風說修改

一个生活类博客,记录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想,包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去过的地方、学到的知识,有时也会关注互联网、软件、WordPress。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JingFeng | 靜風說的 RSS 预览

《绝叫》读后感

2025-10-03 10:55:13

这部小说的特色是用了一、二、三人称的三条线三个视角交叉叙述,刚读起来因为故事线跳跃会有些接不上,随着情节发展三条线的走向愈发紧密,最终走向共同的终点。如此精巧设计,尤其是第二人称的描写,凸现出作者强大的谋篇布局和叙事的能力。

第三人称从案发时开始,以警方的视角,描述警察如何侦办案件。第二人称从女主出生时讲起,以女主的视角,描述女主如何从一个平凡缺爱的人,一步步走向堕落,读起来令人心痛。第一人称以案件证人的视角描述作案的过程。

这部小说整体看起来比较压抑,有悲观厌世之感,讲述了日本泡沫经济后,普遍经济不景气,企业大量倒闭,百姓赚钱困难、生活苦楚,到处都是流浪汉。

女主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学历不高的女性,向往大都市生活,搬到东京居住,因为无法生育而离婚,干着勉强维持生计的工作。后来进入保险行业,刚开始找同学朋友拉保险,感情牌打完后,通过自己购买和「陪睡」的方式来完成业绩,最后无以为继被开除了。卖保险可以赚很多钱,让她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失业后从事了来钱快的应召女郎的行业。后来和一个牛郎谈起了恋爱,没想到这个人是自大狂、情绪多变,经常对她施暴,她忍无可忍设计了一起骗保费的交通死亡事故,摆脱了男友,后来又故技重演,从中获取了好多钱。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部推理小说,因为推理的部分很弱,作案的手法纰漏很多,大量的篇幅描写的是女主从出生一直到消失的人生,反映的是日本的社会问题。看着女主越陷越深的悲惨人生,有一种无力感,有时不忍看下去。

总体而言,这部小说形式新颖,对社会问题笔触犀利,推理元素相对薄弱,整体的阅读体验沉重压抑。

看《浪浪山小妖怪》

2025-09-28 08:25:59

周末晚上,带着两个娃去看了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和之前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一样,都是已经上映后口碑持续发酵一段时间,才迈进电影院的。相比之下,两个娃喜欢看《哪吒》,而我更喜欢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哪吒》的热血特效与逆袭爽感,却在“小人物叙事” 中找到了更多的情感共鸣。

《浪浪山小妖怪》的英文名是“Nobody”,的确,到影片结束,也不知道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与猩猩怪这四个小妖怪的名字,它们是真正的“无名之辈”。“为什么取经的必须是唐僧师徒,不能是我们?”这句台词,就像哪吒喊出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有着个体独立的反思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它们并没有哪吒的家世出身和高强本领,小妖怪的反问更多是出于保命和生存的无奈与挣扎,以为凭借努力和勤奋,挤进了早就被别人设计好游戏规则的赛道里,最后四个小妖怪打回原形,没有得道成仙,也没有逆天改命。天上的神仙只是冷眼旁观,待到激烈打斗结束,风波平息后才现身,又笑而不答离去了。

四个小妖怪的形象塑造得鲜活立体,不落脸谱化窠臼。猩猩怪社恐胆怯,小猪妖积极奋进有主见,蛤蟆精摇摆投机,黄鼠狼精从话痨被驯化到沉默寡言。他们性格不同,各有闪光点,也各有缺点;会闹分歧,也懂协作;有时目光短浅,有时抱负远大;有时自私自利,有时乐于助人……恰似《年会不能停!》《长安的荔枝》中刻画的现代和古代的打工人群像,只不过他们身处的是妖怪的 “职场江湖”。

影片在美学风格上,颇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动画的东方水墨韵味。既向老版《西游记》致敬,台词也融入不少网络热评,既有创新又不失怀旧情怀。虽然没有《哪吒》那种极具冲击力的高科技特效,但胜在整体叙事流畅完整,虽然场景和故事是虚构的荒诞的,但是情节发展和细节让人物真实可感,情感上也容易引发共鸣。让我觉得略有出入的是高潮部分的“放大招”桥段,画风突变,打斗场面有点像《哪吒》的风格,情节也略显魔幻化。

整部影片笑点密集,贴合人物与剧情,配音情绪饱满,结合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自然流畅。影片开始小猪妖为了拼业绩把锅刷的锃亮,甘愿用猪毛当刷锅球,后背搓到通红,还忽闪忽闪着天真的大眼睛,等待着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被甲方逼疯的鸡画师,讲着方言一身肌肉的老鼠精……这些笑点的背后,又是充满心酸的悲剧。相比之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一些笑点多少有些刻意,为搞笑而设计的桥段反而难以让人笑出声来。

小猪妖说“我想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现实是坚硬的,非理想化的,小人物只能去努力完成个人能力和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当外部世界无法满足理想和期待时,去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完美,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人和事而焦虑、愤怒或内耗,用一种能够让自己内心平和安定的生存方式活下去。宏大叙事与盖世英雄之外,是每个“小人物”的人生,普通、真实,却同样可贵。

从今年这两部国产动画作品中,能看到中国动画电影的进步与成长,一帧一幕之间,也能感受到创作者的用心与诚意。

两种冰淇淋钩织法

2025-09-26 15:08:16

一、麦当劳甜筒

(1)蛋筒(棕色毛线)
R1.6X
R2.6V
R3.BLO6(X,V)
R4-R5.12X
R6.3(3X,V)
R7.15X
R8.4(4X,V)
R9.BLO18X
R10.3(5X,V)
R11.21X
R12.3(6X,V)
R13.4(4X,V)
R14.10A填充棉花
R15.5A
R16.R9FLO6(2X,V)
R17.24T
R18.24X
(2)奶油(白色毛线)
R1.100CH
R2.挑里山重复(SL,97T,SL)
R3.挑左半针重复(SL,97T,SL)
R4.挑右半针重复(SL,97T,SL)完成后将长条状奶油一端固定在蛋筒顶端,向下盘旋缠绕

二、可爱多冰淇淋

(1)蛋筒(浅棕色、深棕色、粉色毛线)
R1.深棕色6X
R2.6V
R3.3(X,V)
R4.9X
R5.3(X,V,X)
R6.12X
R7.3(3X,V)
R8.15X
R9.3(2X.V.2X)
R10.18X
R11.3(5X,V)
R12.21X
R13.3(3X,V,3X)
R14.24X
R15.3(7X,V)
R16.27X
R18.30X
R19-R20.换深棕色线30X
R21-R22.换粉色线30X
R23.6(深棕色2X,粉色3X)断线
(2)草莓巧克力奶油(深棕色、粉色毛线)
R1.深棕色6X
R2.6[深棕色X,粉色V]
R3.6(深棕色X,粉色V)
R4.6(深棕色V,粉色2X)
R5.6(深棕色2X,粉色V,X)
用浅卡其色毛线制作结粒绣装饰花生碎,将蛋筒和冰淇淋对齐缝合。

《丁庄梦》读后感

2025-09-22 13:07:34

这是电影《最爱》的原著小说,讲的是艾滋村的故事。原以为小说会很压抑、悲惨、无力,看过后才发现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艾滋病(它被称作热病),只是以它为背景讲述患病的人之间的相处、利益之争和情爱,写的都是人性,这个故事换成其他蔓延的绝症也可以讲得通。

小说中的灵魂人物是六十多岁的丁老头,他是小学的看门人,因为儿子曾经是村里的血头,他觉得儿子该对村里的艾滋病负有责任。为了给儿子赎罪,他把病人召集到小学一起住,提供居住的环境和管理。

没想到这些身患绝症的人像普通人一样贪婪,会偷东西,会争权夺利,还会在缴的粮食里加石块,把学校的东西瓜分了往家里搬。都是些将死的人,竟然还会做这些费心劳力的事情。

村里没有一个好人,全是些没有人情,争名夺利之徒,看谁有钱有势就跟谁走。他们下毒毒死十二岁的小孩,盗刚下葬三天的墓,把学校的桌椅板凳黑板篮球框搬回家,生怕吃亏争先恐后地去砍树。他们居然不怕患病的人,不怕被传染,还一起吃饭、聊天和交往,现实中估计都避之不及,早就跑得远远的吧。

书中写了一对因病相爱的恋人,因为患病,被丈夫和妻子嫌弃,走到了一起,一开始只是疏解欲望,慢慢地相爱了,然后海誓山盟,死后要埋在一起。为了名正言顺,他们俩要结婚,不过先得和原配离婚。这时双方配偶坐地起价,他们有病在身,没时间等,最后忍着答应了要求。他们都感激这场病,让他们相爱,也看清了原配的模样。

丁老头的大儿子当上了县热病委员会副主任,开始倒卖棺材,后来又配阴婚,赚了不少死人钱。他不顾别人的生死,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赚钱的工具。他用700ml的血袋冒充500ml,抽血的针头反复用,上面发下来的棺材他通过关系垄断着卖,连自己的儿子也要挖出尸骨给人配阴婚。

后来村子里的树被砍光了,又遇到大旱,血浆经济时盖的楼房和修的水泥路都破败了,村子里的的病人死光了,活人都搬走了,目之所及之处都是死气沉沉的景象。

这部小说的故事平实稳健,语言大巧若拙,人物刻画地立体鲜明,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丑陋,透露出对这个世界的绝望。

20cm棉花娃娃套装、拖尾裙钩织法

2025-09-19 09:49:38

一、开衫上衣+短裙套装(五股牛奶棉)

(1)上衣(姜黄色毛线)
R1:47CH,倒2回钩46X
R2:4CH,翻转,K(空出纽扣位置),6F,FV,7F,FV,I4F,FV,7F,FV,7F
R3:3CH,翻转,8F,FV,7F,FV,16F,FV,7F,FV,8F
R4:4CH,翻转,K(空出纽扣位置),7F,9CH,K9,20F,9CH,K9,8F
R5:3CH,翻转钩,54F
R6:54A

(2)衣袖(姜黄色毛线)
R1:24F
R2:6(2F,FA)
(3)衣领*2(草绿色毛线)
R1:V,TV,FV,EV,FV,TV,V
R2:14X
(4)裙子(棕色毛线)
R1:13CH,倒2回钩2X,3T,7F
R2:7F,3E,2X
根据腰围按R1和R2顺序,每排都钩外半针,循环钩到适当腰围宽度后,断线缝合

二、拖尾裙(四股牛奶棉)

(1)半裙(深紫色毛线)
R1:54CH,SL连接
R2-R3:54X
R4:18[(2F,2CH,2F),K2]
R5-R6:18(2F,2CH,2F)
R7:13(2F,2CH,2F),空5组不钩,断线
R8-RN:每排另起针,首尾各空1组不钩,其余循环钩(2F,2CH,2F)至适当长度
换浅紫色毛线,循环(3CH,SL)钩一圈花边
(2)上衣(浅紫色毛线)
R1-R2:从R1钩54X,断线
(3)抹胸*2(浅紫色毛线)
R3:(胸前中心位置入针)8X
R4:A,4X,A
R5:A,2X,A
R6:2A
R7.24CH(系带)
(4)内裤(深紫色毛线)
R1.8CH,倒2回钩7X
R2.A,3X,A
R3.A,X,A
R4-R8.3X
R9.V,X,V
R10.V,3X,V
R11.V,5X,V
R12.V,7X,V
R13.V,9X,V
R14.V,11X,V
R15.18CH,8X,18CH,15X
R16:18X,8X,18X

三、吊带百褶裙(五股牛奶棉)

(1)上衣
R1.40CH
R2-R3.40X
R4.6X,12CH,9K,11X,12CH.9K,5X
R5.46X
(2)百褶裙
R6.从R1钩20(F,FV)
R7.20(F.FV.FV)
R8-R10.100F

(3)内裤
R1.8CH,倒2回钩7X
R2.A,3X,A
R3.A,X,A
R4-R8.3X
R9.V,X,V
R10.V,3X,V
R11.V,5X,V
R12.V,7X,V
R13.12CH,7X,12CH,7X
R14-R17:38X
备注:建议钩织时,参照实际棉花娃娃大小,以及毛线、钩针等情况,适当调整针目。边钩边穿上去比较。拖尾裙是按照小猪仔手绘的“设计图纸”钩的,没有按照网上图解,个人感觉成品不太好看,而小猪仔自己挺满意,她还考虑到裙子比较短,再建议钩条内裤以防走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2025-09-15 12:02:04

看完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才发现它只是一篇中短篇小说,后来也才知道茨威格几乎没写过长篇。这部中篇小说集我没有看完,只看了其中的几篇。他的文风不合我的胃口,冗长的心理描写,拖沓的文字,看得让人着急,而且书中的人物都很奇怪和执拗,让我喜欢不来。

花痴的告白:《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读完这个故事我差点看吐了,写的都是什么玩意。书中的女主是个白痴加花痴吧,十几岁时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家对门的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男的,几乎都没见过他就爱上了他,每天都从自家猫眼里面偷窥他的生活。

如果说当时年纪小情窦初开还情有可原,可后来长大了情商一点都没长,每天在男主的楼下等几个小时只为看他一眼,明知他身边的女人不断,却也不以为意。终于被男主发现了,逮住个机会把她拉到家里睡了几天,没想到竟然怀孕了。女主默默地把孩子生下来,自己独自抚养,再也不去见男主,因为不想让娘俩成为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男主的包袱。

女主为了生计作为好多人的情妇,几次三番被求婚也坚决不同意,因为她还想有机会和男主再续前缘。除了男主,其他人她一概不爱。就这样她终生未婚,儿子因为感冒没及时医治死去了,自己也被传染而死。

整篇小说从前到后充斥着女主对男主大公无私的奉献——一个没头脑的单相思的故事写得又臭又长。

对人的精神折磨和摧残:《国际象棋的故事》

刚开始看起来有点像阿城的《棋王》,讲的是家境贫寒的年轻人对国际象棋有极高的天赋,后来成为国际冠军。书中写了他除了象棋以外对其他的事情都漠不关心,也写了他一个人同时和好多人下棋(《棋王》也有差不多的情节)。

突然笔锋一转,换了描述的主角。「棋王」在轮船上遇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棋艺高超的人,这个人因为受到纳粹党卫军的逮捕,被独自关在几乎空白的房间交待问题,虽然时间久了没人交流,精神就要崩溃了(看起来像被双规了)。他偶然得到了一本棋谱,获得了精神食粮,于是振作了起来。后来棋谱很快就看完了,他只能自己和自己下棋,下得走火入魔,导致精神分裂,最后被放了出来。

本来以为写的是痴迷下棋的故事,没想到转到了纳粹对人的精神折磨。

又一个花痴女:《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女的在赌场遇到了一个输光钱的男人,男人想去自杀,女的见义勇为跟踪他,要去解救。女人给男人钱,又给他买回家的车票,让他发誓不再赌博。男人答应了,感动得五体投地。女人爱上了他,想抛家弃子随他浪迹天涯。没承想,男人转头又去了赌场,女人心灰意冷,逃回了家。

这个女人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人很像,为爱执着,对男人默默奉献,感动了自己,沉浸在自己内心的世界。

小孩子探索成人的世界:《灼人的秘密》

小说开始以男爵为视角,讲述他猎艳的故事,目标锁定为一位带小孩的女人,从和小孩子做朋友入手,没想到小孩子信以为真粘着他,后来又嫌孩子碍事。后面又转到小孩子的视角,发现母亲和男爵鬼鬼祟祟,他们总是欺骗他,他不明白大人们在干什么。写的是十二岁小孩的成长,试图去了解成人世界的情爱。

这几个故事除了《象棋的故事》稍微好看些,其他的都不好看。作者太喜欢写心理活动了,用了太多的笔墨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故事却没什么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