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 16:36:26
在我的第一份工作中,认识了一位关系非常融洽的朋友。我们抱着对世界青涩的认识,无话不谈。
有次我们在聊未来人生的时候,由于我的确没什么想法,她问我: “你有没有想过,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还不太理解,她补充说“就是你希望怎么过你的一生”。
当时我随波逐流,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但这次对话,给了我一股力量,尝试着去接管自己的生活。当我在拿这个问题问她的时候,她说她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想清楚了。
虽然这个问题带来的冲击很大,但我丝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清楚应该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
— 荣格
我从小就被规训,要符合别人的期望和社会规则,必须要“这样”做自己,“那样”看世界。于是,我就跟着社会的标准做选择,活成了别人眼里光彩的样子。
但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宽泛,想要什么?生活、婚姻、工作、朋友、还是什么 …
在我思考后才明白,她是在问,你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智系统,来衡量世界与自己的关系。
而那些人生大事,在这个答案面前,都显得过于渺小。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位朋友早就结了婚、换了城市、养了猫,但始终是没有离开她想要的东西。
我却一直找不到那个想要的东西。我知道,它不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正是由于不具备物理特征,而无法被具体化,在我心里面就是混沌的。
很巧的是,我在一个纪录片中见到了那个「想要东西」。
在《抽象:设计的艺术》有一段独白:
你开启了这段旅程,你知道这对你很重要,但你不需要知道目的地在哪里。
但你知道,如果你根据这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来做决定,不管终点在哪里,那就是你该去的地方。
透过这句话,我看到了不少朋友,辛苦地活在别人眼里,他们买房、结婚、生育。年龄成了人生的标尺,原本有趣的人就因为到了年龄而变得油腻。
我自叹曾在努力寻找那个想要的东西,竟然全然没有察觉到。
遵从内心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朝着「想要的东西」前进,无需顾虑什么,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要从中总结意义。
没错,我想要的那个东西就是 「做自己」。
人生没有标尺,尽情体验,所有外界的标准都在试图控制你。
我曾在读到17位80岁的老人骑摩托车环绕台湾时热泪盈眶,也在房思琪的故事里面咬牙切齿,在听到儿子陪爸爸远赴瑞士安乐死时为其打破传统的方法感到勇气可嘉,看到十二怒汉伸张正义时的热血沸腾,有金斯伯格深沉的声音在最高法院里振聋发聩,还有威廉华莱士吼出的 FREEDOM,还有,还有,还有 …
在他人的眼里漂泊一生不值得,你的第二次生命是活给自己的。
如果你能梦想,但不要让梦想成为你的一切;
如果你能思考,但不要让思考成为你的目的;
如果你能与胜利和失败相遇,却能把这两个虚幻者都同样相待。
— 吉卜林 《如果》节选
现在的人总会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不知不觉间一年就过去了。
忘记曾在哪里看到过一项研究,说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活在一个重复而有无趣的世界里面,每天都是重复,大脑自然就会压缩时间的感受。而那些你曾经的闪光的时刻,会在你大脑里永远不会因时间而褪色。
推荐阅读
2024-11-18 10:28:36
最近总会莫名其妙地产生很强烈的孤独感,打开微信后除了工作日摸鱼的群聊和工作上的聊天,找不到其他跟朋友的聊天记录。当我从通讯录里面寻找的时候,发现在几百人的列表里面,竟然不知道找谁能够聊一聊。
倒不是说找不到人聊,而是大家都因为各种事情逐渐疏远,偶尔聊几句、碰个面也很正常。但就当下来说,没有人能有类似的心境和遭遇,即便是聊几句对方也会因为无法感同身受而不知所云,反倒是把压力给到了对方。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叫做「极致的孤独是在一群人中仍会孤独」。我也算是深刻体会到这种孤独的感受,身处于朋友之中却仍旧有一种寂寞和不被理解,难以排遣和消化。
这几天我被一种强行切段关系的心情所笼罩,我知道所有的朋友都只会伴随我经过人生的一小段时间,但现实与理解中存在着巨大的撕裂感,这句简单的话在真正遭遇的时候竟然会有如此强烈的感受,那一句「江湖再见」把我们分隔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不知为何,在参与工作后真正结识的朋友并不多,我明明努力地给予了善意,但由于大家都是即得利益相关,我给予的善意似乎大部分都被曲解,难以产生更深度的关系:大家可以一起吃饭一起玩,但并不关心你在想什么。
发小评价我这种感受,叫做「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能与人言之一二,而找到能言之一二的人更是可遇不可求」。这瞬间让我想明白了,朋友是让你来世界上体验更美好的事情的,给你展开一段故事,故事里面所描诉的快乐与痛苦,都会因人而异,孤独是永恒的议题,但同样也要接纳身边朋友给所曾带来的支持与力量。
读库立体声 | 30岁,我消失了518天 – 松茸怪×老卜×老六
最近在关注松茸怪同学的冥想课程播客,顺带着读了她《30岁,我消失了518天》的经历,很巧的也搜到了这段播客,用声音来描述自己的经历比起文字听起来更有力量。
EP24 携隐Melodyx竹子x姥姥Weiyax丸籽:能量,有限时间里做无限的人
小宇宙几个我很喜欢的主播的串台,主题很好,很契合当下人极易内耗的体质。
E162 对话张云帆:如果命运可以改写,往前叫穿越,往后就是规划你的人生
提出了一个很受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如果链接不能正常打开,请使用科学上网工具。
很少有什麼比身在一處卻心在他處更令人不安。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在兩個領域都只能發揮不到一半的能力。
工作與生活的失衡,很可能來自於你在其中一邊的某個方面感到沮喪,所以將更多的時間,投注在另一邊上。
我們關注重要事物的方式將決定我們能從中獲得多少樂趣。這正是解決工作與生活平衡問題的關鍵所在。重要的不是你在每個領域花費的時間多寡,而是當你身處其中時,投入的專注程度。
「小說好不好」和「自己讀得愉不愉快」是兩回事,這份餐點好不好吃、高不高級,和我喜不喜歡吃也是兩回事。
懷疑真有人「喝了昂貴紅酒,就喝不下便宜紅酒」嗎?說這話的人真的有在喝紅酒嗎?還是只是硬撐著繼續讀看不下去的經典小說,因為不敢相信自己的品味呢?
You can’t succeed because you’re not qualified, and you’re not qualified because nobody will give you permission to try.
true innovation takes place in areas where no one has ever gone before. So, by definition, truly novel and unique ideas will not have a provable track record…yet.
在疫情前,軟體工程師如果隨意跳槽,最差的情況就是再跳槽一次,因此跳槽是個低風險、高報酬的選擇;而在全球軟工職業行情崩跌的現在,大公司都在裁員或凍結、小公司普遍沒有餘力擴編,若跳槽後不滿意,要再找到同樣競爭力的職位也更困難。
社群媒體上的各種「成功人士」經常塑造出一種「只要有能力就永遠能夠往上爬、爬不上去是你的問題」的人設,才能持續賣出顧問服務與成長課程;但一直以來他們都刻意不說破的事情,就是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面臨「找不到下一個跳槽目標」的問題。
著名的「彼得原理」指在企業的等級制度中,人最終會被升遷到不能勝任的職位。每個人總有一天會走到職涯的極限,這是無法避免的課題;而另一個更為殘酷的事實是,我們工作能力的極限並非到達高原後就永遠維持不變,而是跟健康一樣,可能會隨著時間開始衰退,或是隨著生活重心的轉移,而無法投入跟年輕時一樣多的精力以維持競爭力。
這幾年的軟體工程師也同樣被卡住難以跳槽,但與當年矽谷的金手銬是完全不同的原因。矽谷的金手銬是企業積極留人,導致人才流動性降低,而近年的軟體工程師則是因為沒有更優渥的條件、加上大環境消極的裁員而降低流動性。
No.14 10月 || 从遗愿清单到断舍离,我们拥有「重启生活」的能力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村上春树这句话总在低谷期治愈我。
我热爱消费者市场,讨厌企业市场。我们推出了一种产品,告诉每个人,大家自己决定要不要买,这很简单。但是,企业市场不是这样,使用产品的人自己做不了主,而做主的人不使用产品。
— Steve Jobs
写作是头等大事,因为思考是头等大事,没有写作就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思考就只能浑浑噩噩地活下去。
— x 用户
One of the shortest Arabic poems I’ve come across with an even bigger message.
Rise to see, not to be seen
本期「漫读小报」结束,你可以移步到下面链接,阅读本小报的往期内容
07 你感到孤独也没关系最先出现在🍺 IceBeer。
2024-11-11 21:04:29
网络上铺天盖地加班猝死的新闻,让我不得不把注意力回到关照自身健康上面来,开始关注自己的工作时长。
看上去有固定休息时间员工应该会比全年无休的老板轻松不少,但为什么总是员工来承担公司的压力呢?核心是在于对于工作内容的掌控上面,老板可以很轻松地拍板决定,而员工则需要为老板的拍板提供信息,24小时待命,精神上难以的到放松。
员工的时间不能完全属于自己,也不完全属于工作,被夹在两者之间,时间使用起来也显得束手束脚,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才是作为员工来说作为拧巴的事情。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他说到了他所在公司的文化,是「加班是你能力不行,不加班是你态度不行」,听到后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在这种有毒的企业文化中,会迫使每个人时刻处于防守状态,处于证明自己行与不行中,不仅会很累而且不出绩效。恰好充分证明了帕金森法则的真实性:
在工作能够完成的时限内,工作量会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时间都被填充为止。
一天你只工作四小时就足够了。工作本身更多的应该是创造,不能是只作为执行者埋头苦干,而是能为这项工作任务提供多少新的视角。超过四个小时的工作,都是没有找到系统性的工作方法,最后只会在无尽而有琐碎的工作中迷失。
为什么是四个小时?这是我给自己设定的要求,从 80/20 定律中可以简单推出,4个小时足以完成当天的事情,其他不重要的事情可以通过系统外包的方式来完成,而省下来的时间就相当于赚到了。
实际上,你不需要把自己的全部打包成一件商品,在用几页简短的说明书描述清楚功能后,到市场寻找买家。
不能总是站在被消费的角度,它只会让你变得怨天尤人、人云亦云。我们总能看到不少人,他们经过一次又一次地磨练,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稻盛和夫也曾反复讲到过「工作是一场完善人格的修行」。
如果你试着切换到公司为你打工的模式,你就能发现,原来可以自主决定哪些事情要做以及哪些事情不做,而不是安排给你的事情都必须要做。因为要把一件事做好,而不去做另外的事情,正是你的职责所在,老板并不能说什么。
我记得大学刚入学的时候,辅导员给我说「每个人来学校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这句话。几年里我带着这句话观察,看得出的确有些同学充分使用了大学里的各种资源,为自己铺设了道路。当时我觉得,这些同学真的很厉害,他们那么年轻就清楚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每个人都会经过相同的人生阶段,念书、工作,但这一些的结果都会伴随着时间的拉长逐步显现出来,运气会占一部分比例,不过一个人的意志则会主导运气的效果,倘若你没有为自己做好准备就碰到了运气,也只会看着机会白白失去。
当你觉得自己在被消费,处于没有选择、被迫的情况中时,事情就失去了你原本可以控制的那一面,而这一面恰好是你本应该用于修行的道场。
进入社会我学到的第一个工具,是「重要-紧急四象限」,内容说的是先在内心按照重要紧急程度划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然后把工作划分到对应的分类中。
据说这是某个厉害人物的研究成果,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也曾有读到,但这个工具对我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
因为,重要的事情从来都不是紧急的。
你可以回想一下,哪些重要的事情同时又很紧急?
老板从来不会把重要的事情发微信给你,他会召开一个会议来安排工作;同样的,微信给你的消息过一个小时再回复也不影响时效性。
很难想象到一件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交付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因此,我的事情只会划分为重要的和紧急的两类。重要的事情会对我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而紧急的事情只需要我处理一下,两者不会也绝对不可产生交集。
这同样也说明了工具自身的局限性,适用于别人的不一定适用于你,你也不需要为了适应工具而改造自己。
我看过不少报道,介绍大佬们的每天工作时间的规划,比如媒体说苹果 CEO Tim Cook 每天早上四点起来工作,美国总统 Donald Trump 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
这会让我们会错误的认为,大佬是比我们付出了更大程度的努力。而实际上,这些文章并不能说明,大佬是因为起得早而比我们强。
大佬们之所以成为大佬,是更高效地使用了时间。
提高效率并不意味着要增加时间的投入,而是要减少时间的浪费。
管理学大师 Peter Drucker 在他的作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到过一个能让自己卓有成效的工具,就是客观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时间,当有了足够数量足够精细的记录,你就能从中发现智慧。
你会从这些记录中找到自己能量在每天的分布,哪个时间段适合做复杂的工作,哪个时间段适合做重复性工作。
这么说吧,即便是你热衷于解决一项难题,我在半夜时候拿着我的思路去找你,多半你也会提不起精神来跟我深入探讨。而我换个时间,比如上午十点半,你可能就会非常兴奋。
每个人能量的时间分布都不尽相同,进一步的,你需要把每天的时间按照能量划分成块,再把工作填到对应的时间里面,确保每件事情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
你应该经历过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的感受:极度的专注,并能从中感到快乐、轻松,而且能量消耗并不高,完全注意不到时间的流逝。
这就是心流模式,能够做到完全可控的。能否启动心流,取决于你是否足够专注,能否专注取决于你同时展开了多少工作。
当重要的工作变得紧急时,你会受迫于时间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专注的方法,转向能更节省时间的方法,而节省时间就意味着注意力会同时花费在多件事情上,很快你就会感到很累,而且效率低下。
与心流法相对的,是番茄法。番茄法的优点是借助于外部的工具,来设置工作中不被打扰的时间段,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强外部性,进行中的番茄它会作为心事占据空间,而且结束时的提醒,能随时把我们从心流中强行拽出来。
专注是为了将你的精力放在少数能产生高收益的关键事情上面。事情自身就会膨胀,你需要的是通过专注创造更大的空间,而非简单的削减事情。
专注则是需要你创造连续性,给自己设定好专注的时间和一项工作,非必要情况不能打断自己的专注状态。
将上述几个方法串起来,组合成为的新的工具的核心要领,就是找到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工作,然后投入自己最优质的能量,专注于此。
把节省下来的一切投入到产生复利的事情上来,不能再被长期加班的工作所束缚,让每天四个小时的目标服务于自己,这才是对健康所许下最大的诺言。
推荐阅读
2024-11-08 10:33:03
前几天在看完社会新闻时冒出想做个社会学研究想法,这个想法让我感到兴奋。然而,在着手准备计划时,回头细想,自己一是没有太多时间来搞研究,二是研究出来也无处发表,就在片刻间打消了念头。
我猛然察觉到,在面对一个刚出现的念头,第一反应竟然是阻止自己行动起来。而这似乎是我一贯的作风,冒出来的点子不少,但真正有行动的寥寥无几,能坚持下去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社会语境里,大家会认为谋定而后动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做事前在大脑里想清楚,推演好事情未来的发展,找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再去做事才能更稳。
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上都是在追求「稳」,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以自身利益为标准的好与坏的判断准则,我们的行动就建立在所谓的好与坏之上。
有趣的是,我们的行动经常会被别人所评判,别人会说一些你做的对与不对这种话。由于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做的行为准则,自然的就存在跟他人之间价值判断不一致的情况,在没有实际反馈之前,所有人说的都有他的道理。
那么谋定而后动就成了一句空话,缺乏最终实践的检验,就如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提到的:
常识不过是18岁以前学得一大堆错误看法。 此外,谈话中、会议里、尤其是新闻媒体上听起来很有智慧的话,都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做事的核心,并不是弄明白搞得好或者搞得坏,而是要在实践中把事情搞清楚。
在《海海人生,横尾忠则自传》看到一段故事。
横尾忠则有一次去寺院学打坐。某天被派去打扫庭院。银杏树叶落在地上像黄色的地毯一样漂亮,和尚却命令他去扫乾净。他心想:和尚们难道不会觉得别扫它、享受这种自然之美很好吗?而且不管怎么扫,银杏的叶子还是会一直落下。
「等两、三天后树叶全部落下时再扫如何?而且现在这样其实更美。」
「啊,不要找理由,就扫吧。」
大学刚毕业的行脚僧摆出一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姿态说话,让横尾忠则很生气。虽然觉得这傢伙真是无可救药,可是待在寺院里必须克制一点(附带一提,横尾年轻时可是曾跳过会议桌殴打瞧不起他的客户,这么火爆的人喔。然后他想说要去跟客户道歉并且辞职以示负责的时候,反而是客户先来道歉,请他继续做设计呢……)。
扫完庭院之后,枯叶又一一掉下来。他心想:「活该!你看吧。」
然而,就在持续进行著这既没道理又没有用的行为时,他突然注意到一件事:打扫庭院不是为了清掉所有的东西让地面变得更乾净,而是要教导我「打扫」这个行为本身就是目的。
他发觉「行为」和「目的」在他心里是分开的,所以做起来一点都不有趣。想起小孩子经常可以自己一个人玩得很开心,是因为行为和目的合而为一,而自由解放就在其中。那是他第一次察觉到,自己内在一直是将行为和目的分开来思考。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稳」这个概念,只存在局部最优解,而只有行动才能打破「目的」所带来的僵化,拓宽局部最优的范围。
我很喜欢《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书里面「搜索空间」的比喻:
在这个巨大的房间里,从一面墙到另一面墙,从地面到天花板,每一个你能想到的图像,都在空中某个位置盘旋着,数万亿的图像在黑暗中闪闪发光。这个洞穴般的房间储存了所有具备可能性的图像。现在想象着穿过这个空间,其中的部分图像位置有一定的组织规律,比如某个角落附近是各色面孔,另一个角落则是繁星点点的夜晚(在其中的某个位置立着梵高的杰作《星空》)。由于大多数图像,就好像断了信号的电视雪花屏幕般存在,大部分空间都塞满了无用的东西,好东西相对较少,且彼此相距甚远。
两位作者认为,人类的所有伟大的杰作,都跟「目的」没有任何关系,而有悖于常理的是,那些大师都都是在漫无目的的摸索,在不断的行动中偶然发现能让自己做出伟大产品的途径。
内耗的本质,就是把「目的」放在了「行动」之前。如果你的目的是去健身,就会纠结于上班要不要带着鞋子和运动服,继而就会苦恼于健身房里的格子太小,产生下班后很累的幻觉,运动还没有开始反而自己累的够呛。
行动的根本就如同横尾忠则的哲学那样,行动就是行动,行动本身就是目的,不存在更高级的概念在此之上。
你想拍短视频,无论哪个平台都可以,先发出去第一条。
你想去健身,早三十分钟定好闹钟,换上运动服就出门。
我同样也很喜欢《小狗钱钱》中讲到的「72小时法则」:
如果我们不在72小时内采取行动,不去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实施,那么该想法成为现实的概率只有1%。
72小时在我理解里面是给那些容易内耗的人提供可缓冲的余地,实际上只要过了5分钟仍然没有行动,那大概率就不会有行动了。
并不存在行动的等待期,你不需要给自己制定非常精细的规划,你也不需要到了时间再开始,几秒钟内就可以行动起来。
对于何时应该行动起来,永远是:Now, not How。
阅读推荐
Now, not How最先出现在🍺 IceBeer。
2024-10-30 08:01:00
做技术开发有两个好处:一是工资高,二是不用跟客户打交道。
这种工作看上去非常爽,上班就是拿到安排的事情,然后写代码完成后交付即可。没有太多的交流,不需要跟客户打交道讨价还价,也不需要跟供应商谈判,不需要做 PPT,也不用参加没完没了的会议,还能拿着比做其他岗位更多的工资,在外人看来就是神仙岗位。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由于技术只是为公司服务的工具,公司想要的是业务的稳定,不会激进冒险选择用最新的技术迭代业务,你所研究的算法、花时间学的技术都很难派上用场。
久而久之,开发者就会被公司所「封装」:输入和输出的内容固化,技术能力没有得到精进,岗位职责使得每天高度相似的工作。彻头彻尾地成了一颗被打磨好的螺丝钉,作为人的价值逐步被抽离,变得更像是系统里面设定好的功能一样。
开发者不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被封装起来的工具。
而越是功能性强的工具,商品属性就会越强。
商品属性就是说人跟货架上的商品一样,是被教育制度生产出来到市场上流通的。就如马克思在谈异化的时候说「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人民降低为资本家的奴隶、只会劳动的机器的过程」。
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希望买到的商品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市场上流通的人跟商品在本质上没什么太大区别,都是在寻求双方需求的匹配程度,为买家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而这就引申出了,加入一家公司后,公司会以制度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消费满意度的管理策略,公司意在利润,而不是员工的发展。
前两天我翻了翻 BOSS 直聘,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社招对于用人的要求非常细分,很明确地说了需要在特定细分领域中有几年的开发经验,能迅速了解业务上手工作。
在人的货架上,又出现了比商品更强、更细分的层次。他们打上了标签和价格,比如:10年 Java 经验、8 年 WMS 经验、有着千万级高并发经验等等已经是千篇一律。
而那些无法被功能所定义的人,连商品都算不上。即使有着很多的知识产权和跨领域的项目经验,因为没有贴切的标签和功能描述,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发者会走向一个越来越窄的道路,唯有加强自身的功能性才有着接下来的职业道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商业催生了新的技术,但技术的发展早已脱离的商业的限制。从开发者自身的选择来看,如果是为了纯粹的技术方向,就很难积累下行业的经验;但如果深度地研究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就会难以融入到主流的技术环境。
就如《创新者的窘境》书中说的那样,并不是公司不愿意创新,而是公司使用旧技术的原因是要服务于老客户,而当新技术出现客户发现新技术的价值之后,就会抛弃低效的旧技术,用旧技术的公司也就面临倒闭的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