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15:55:03
请不要只为了一己输赢而努力。请不要将你们所获得的优越环境和能力,用来贬低那些没有你们那么幸运的人,而是用来帮助这群人。
请你们不要逞强,勇敢承认自己的弱点,互相支撑着活下去。
— 上野千鹤子
2024年过去了,这一年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了社会在高压之下出现的各种不幸事件:有些人被辞退失去工作,有些人被降薪后为了工作苦苦挣扎,有些人数月拿不到工资也要撑在岗位上,有些人在重创之下无法自愈而变成惨剧。
在这一年里,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环境不好」,以至于任何事情大家都能拿出这句话来解释。
在我看来,说这句话时,他们从来就没想过,并不是大环境真的不好,而是我们让大环境变得不好。在说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是以一种无奈的态度消极面对,但从未拿出行动来试图做出改变让大环境变好。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一年里大家都在等,都在旁观,都在看周围人的笑话。好像自己不是社会中受害者的一员,好像别人受的伤害比自己还重时自己就有资格冷嘲热讽。
本篇开头之所以会引用上野教授的话,是很明显地能看到,这一年里社会中弱者变多了。原来的强者在今年中也变成了弱者。社会意志中的幕强心态,让不少曾经是强者的人,对弱者仍持有不屑的态度,寄希望于自己能尽快回到强者的地位上,而他们曾是强者的日子也不过是疲于奔命。
社会中强者与弱者并非是相互对立的,人生之路漫长而又多变,强者与弱者只是为一体的两面,因外力而在不断地切换,弱者会变成强者,强者也会变成弱者。
上野教授在这篇演讲中还有一段 :
那些你们自以为“努力换来的回报”,并不单单是你们拼命努力的成果,而是你们身处的环境所赋予你们的。
你们今天之所以能觉得“努力就会有回报”,是因为在过去的岁月里,你们周围的环境激励你们、督促你们、支持你们,并且称赞你们所获得的成就。
你们是足够幸运的,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即便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的人,存在着即便想努力却无法努力的人,也存在着由于过度努力而身心受挫的人,还存在着努力之前,因被别人嘲讽“就凭你不可能做到”,或陷入自我怀疑“反正我也做不到”,而丧失前进的动力的人。
每次读到,我都会因她在语言里对真相朴素的表达,热泪盈眶。
在2024年的感受中,强弱者的对立极为明显,同时弱者之间也存在着对立,以至于重新构建出了新的社会意志。善意被曲解,帮助被丑化,经济利益至上,性别矛盾激增,这些都在不断地作用于社会。
依然记得第一次去日本旅游时,晚上八点多找不到酒店十分焦急的我,被一位刚下班的女生绕了十几分钟路领到酒店门口,而就在我想请喝杯饮料时,她摆了摆手就离开了。或许在她眼里,相互帮助是理所当然、无需报酬的。在那趟旅行中,还感受到了很多电车司机、寿司店老板的善意,有一种不曾体验过的被他人保护和善待的感觉。
我们社会就缺少这种「副作用」,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归根结底是先做好一个人,再增加身而为人的社会属性。做人没有三六九等,职业也没有贵贱之分,这都是强加于意识形态中的垃圾,而在垃圾堆里面没有一件东西是有价值的。
在2025年,我想做一个对社会有副作用的人。
最近时间主要用来读书了,比如《真需求》、《巴拉吉预言》、《第二曲线》、《饱食穷民》,没想到自己的读书效率会这么高,是不是应该在小报里面开一个读书摘录的感想的板块了
以下是本期小报的文章推荐
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奥秘在于它那种不拿大部分国民当人的制度,就是把国民当畜生使用,用废即弃。
农民工模式的特点是用废即弃。
中国职工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也有身心,加码使用的结果只能是提前报废,是35岁还是45岁报废,因人而异。
报废之后,大家还需要生存,身心有病都需要治疗,但往往是求助无门,徘徊在绝路边缘。以前,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国家迅速老龄化,把报废的农民工赶回农村自生自灭也不如以前灵了,况且各行各业被报废的农民工化的从业人员将会浩浩荡荡……所有社会问题都会出来。
1)社交媒體應該是做市場測試和營銷的一個場域,而不是反過來影響決策的地方
2)就連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都是「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做產品就更不要期望著會做到「眾口能調」反觀這兩個決策,我發現我的底層驅動因素都是「我應該如何滿足消費者的期待」——「雖然是個賠本買賣但是因為大家都很喜歡→所以我去做」、「因為部分消費者不滿意 → 所以我更換廠家」,自始至終都是基於他人的期待、他人的反饋,去採取行動 。
自己没有全天候承担过照护劳动之前,我不假思索地忽略了这些劳动。就像鲁迅笔下的人物,觉得“川流不息地吃饭”很无聊,却觉察不到,背后有人在“川流不息地做饭”。
我发现,我不喜欢的“虚伪”,很可能是经历痛苦后不得已的选择。“许多年前,这个人也曾经在妈妈怀抱里撒娇”。
像得克萨斯演员Tom Lee Jones演绎的得克萨斯故事中说的一样:“Age will flatten a man”(No Country for Old Men)。大意是说,“年纪会磨去人的棱角”,尤其是恶意的棱角吧。觉得年纪大了些,变化之一就是,知道学习体会周围人和陌生人表现的善意和体贴,开始珍惜这些善意和体贴。以前不在意的一些事,现在觉得宝贵了。
到了 2024 年,AI 在应用中的实践如果只能确定一件事,那就是绝大部分 AI 不是一个产品,只是一个功能。
他的人生规划已经很清晰: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娶一个体制内的女人,虚度一生,快乐一生。
“在体制外你最多只能做一个普通人,会活得很累。”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我定居的内陆四线城市,不进体制意味着没有活路。
— Luvya
其实我更喜欢好多年能的自己,他比我有胆量,比我道憾少, 比我懂的少,比我相信的更多。
— 微信朋友圈
这段时间我写了两篇独立开发的文章,并发了一个 Notion 目标管理的模板。By the way, 也上线了第一个测试版 FlashGO 试试反馈。
这篇小报应该会在圣诞节前后收到,祝你圣诞快乐 。
09 做一个对社会有副作用的人最先出现在🍺 IceBeer。
2024-12-20 09:09:00
「产品更好」还是「用户更多」,在面临这个抉择的时候,大多数独立开发者选择的都会是用户更多。为什么?因为用户数量的增加常常被视为产品质量的证明,也就是说用户多也就意味着产品好,用户多 = 产品牛。
于是,增长就是萦绕在不少独立开发者头上永恒的问题。
昨天上午,我和超哥上线了我们的新作品 FlashGO 的 beta 版。一天时间,只发了一个帖子,下载量竟然破百了,看到数据,我俩眼睛都亮了。
“面临一个问题,beta 测试版推广面积要多大?” ,我就去问超哥。
“咱们定个目标吧”,超哥说,“大面积推广的话,Windows 版本不可缺”。
于是,我开始着手研究怎么获取用户,macOS 与 Windows 应用的差异等等。而就在一个瞬间,有个念头从脑海中冒出来,FlashGO 的第一版能有多好,大概率是用户好奇罢了,如果我真的弄到了不少用户,两个平台同时开发,能 hold 住吗?
「产品好」和「用户多」实际上根本不是一码事。
在我想办法获取用户的时候,我想的是分析数据,研究增长黑客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此时,我已经就偏离了做产品初心 —— 我不再是开发者,我成了一个营销人。
这不是对产品的定位,而是对自己所承担角色定位的转移。
为什么总会觉得持续增长才是好?
多年前有个词叫做「小而美」,说的是一款产品能做到十分精致而又能定位十分精准,大多数人都错误地理解成,产品精致并且体量很小。
于是就有不少人在喊着「小而美」的同时再不断地搞流量促增长。不少公司也是在业务有所起色的时候,都会选择扩大规模,覆盖更多的用户需求,然后借此大量获取大量用户。
有句老话,虽然不中听,但能很好地说明这个现象:会叫的狗不会咬人。
如果你能服务好 1000 个用户,每人一年给你掏 100 块钱,多一个人都不想服务他,这种模式不香吗?你到底是想当「增长机器」,还是专注做好产品的独立开发者? 前者光鲜但累,后者务实且踏实。选哪个,心里得有数。
别再让「用户多」这个幻觉绑架你。与其追求大而广,不如把产品聚焦在一个小而精的用户群体里。别再想着覆盖全世界了,先把你手里的用户服务好吧。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到底是想讨好市场,还是想对得起自己独立开发的初心。
<- END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阅读更多与独立开发相关的文章
2024-12-19 13:28:00
2024 年剩下最后两周,我在正陆续整理着我今年的个人学习、成长、工作,还有各个专案项目的盘点,以及明年计划。
整理整理着,觉得应该一起聊聊这个话题:「对你来说,2024 你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有些人过的还不错,但也有不少人,遭遇了自己的难题。
而最难的,往往不是做这件事情不成,而是「我明明做了许多次」,怎么还是很生疏?
我在整理过程中一副图景逐渐清晰,一套有效的回顾由四个要素组成:目标、路径、复盘、知识库,而在盘点中的最重要的是要从过去的事情中获得教训和经验,调整自己的目标并且更加了解自己。
我听到过一句话:我做了这么多努力,为什么没有回报。
这句话的关键词不是「回报」,而是「这么多努力」。
之所以你的努力没有效果,是因为你的努力用错了方向,没有为目标服务,也没有建立起你个人的知识资本。
以往常用的目标管理方法中没有知识库环节,复盘结果会直接作用于路径或者目标。
在上图的流程中,知识库是核心,无论是在行动中习得的经验,还是外部获取的知识,或者是复盘中的思考,这些知识才会是你最宝贵的资产,设定目标的方法只是服务于此,而非作用于此。
我相信,真正的成长不只是从毫无积累的工作中攫取价值,更重要的是透过自己的经验、观点和反思的积累,构造更多的价值。
当你读到这里,看到上面一长篇的感悟可能会觉得对你的行动并没有什么帮助。为此,我有一个 Notion 模板送给你。
我强烈的建议你能将你的目标、路径、复盘记录下来,并开始构建你的知识库,通过不断地校准,重新塑造你的人生。
在此基础上,我在模板中增加了时间使用记录数据库。只要你忠于自己,认真地记录了自己的时间,你就能在此基础上发现更大的宝藏。
如果配合 Notion Calendar 使用就更加方便,一天中的时间分布更加是一目了然。
当时间成为沉没成本无法转移,你站在年末回顾年初时感叹「当初要是能xxx就好了」。我希望你能把这份责备自己的情绪保持住,转化为力气,用对自己负责的方式,不断地反思和记录,明年的这个时候就能获得更多与众不同的收获。
你可以在点击后面的 Notion 链接 获得此模板,也可以移步到另一篇文章来了解如何使用 Notion Calendar 。
用剩下的两周时间回顾你的 2024 ,用新的方法开启你的 2025 吧,现在就许下 2025 的目标,开始行动,开始记录!
<- END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阅读本专栏更多文章
2024-12-17 11:39:15
2008年的经济危机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在过去的一次重大转折:从面向客户服务转变为面向股东服务。
在此之后几十年的企业和银行无限制扩张中,不仅消费了客户的信任,也破坏了企业创新的动力。
早期资本主义的逻辑聚焦在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资本家会把资本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获取利润,然后再把大部分利润投入到优化各个环节过程中来提高再生产的效率。
而现代的公司制度的逻辑是在以股东为服务对象,而股东的核心需求是赚钱,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利润大部分转移给了股东,造就了一批富人,却减少了对客户的投入。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应用化,换句话说,就是物质需求都在以软件的形式被满足:
即便是一百年前世界上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技术的发展让这些都成为了可能,而未来能通过应用软件解决的问题,都会被应用化。
在「一切都在应用化」这个未来发展趋势中,最为核心的资本的力量已经被无数的场景所瓜分,不再是能源、媒体、工业、制造业等这些大资本大规模的产业的卖方市场,客户回归到链条的核心,长尾需求被挖掘,经营理念在向着客户价值方向回归。
之所以我使用客户这个词而不是用户,是因为用户本身是群体概念,会被削弱需求的独特性,而客户意味着需要长期的个性化服务。
从上面逻辑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脱离「面向股东」服务意识,也就造成了现在各种应用的乱象:广告满天飞、各种付费功能、大数据杀熟等等,还没有解决客户的问题,就先想着赚钱,本末倒置。
独立开发的根本在于解决来源于客户的实际问题,如何服务好客户才是独立开发核心所要做的事情。
在企业还没反应过来的这段时间,恰好给独立开发者提供了窗口期,将一切理念回归到客户本身,在「一切都在应用化」的空间中还存在非常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性原理指的是:回归事物最基本的条件,把其解构成各种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实现目标最优路径的方法。
一位美国火箭科学家 Ozan Varol 的访谈中,他提到一个例子,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火箭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元件无法重复使用。
NASA 尝试将元件回收使用,但回收的成本比制造新的更高。
NASA 无法回收,为什么?
因为元件太复杂。
如果我能简化元件,是否就能回收了呢?
换做独立开发,你可以简单套用上面的例子
客户在xx(具体场景)中最大的问题是xxx(具体问题)
问题背景是什么?什么原因直接导致这个问题?
其他产品为什么没能解决客户的需求?
如果我能从xx(具体角度)切入给提供xxx(功能或服务),能否解决客户的问题?
END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阅读更多与「独立开发」相关的文章
独立开发的第一性原则最先出现在🍺 IceBeer。
2024-12-15 18:57:40
在初中物理中学到,当一个物体在运动时,会受到来自周围的阻力,而当摩擦面越是粗糙,运动所需的力量就越大。
我从来没有特别注意过生活中零零散散的事情,就比如说,该多久换一次床单,多长时间换一个新的剃须刀头,吸尘器的滤芯脏不脏,鞋子上有没有泥,以及要不要剪头发,厨房的调味品还剩多少,等等。
这些琐事从来都不会被记起来,只有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才知道该起来把事情做了。
生活的粗糙面大都是由这些无伤大雅的零散事情构成,它们不能被归类到重要紧急事情中,但它们就像是家中一角的石头,即便是平时注意不到它们,还是会占据一些空间,直到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才会发现是它们使得我的行动空间如此狭小。
当你决定买下一些东西时,粗糙的东西就会随之而来,无论是思想还是客观的物体,都会在你不经意间成为你前进的阻碍,成为你做决定时的沉没成本。
生活中这些粗糙的东西还会时不时冒出来刷下存在感,它不会考虑你正在做什么,而它的每次出现都意味着要占用你的时间,即便是迫不得已打断你正在做的事情。
思想上的粗糙比起物质的粗糙更加是血淋淋的,会在你没有形成自己独立思想时只能眼看着自我的支离破碎,也会在你形成思想后看到自己过来一路的浑身鲜血淋漓。
我很怀念曾经在生活中感到顺滑的日子,也就是大学没毕业之前,想去运动换上鞋子拿上球拍就可以,周围的人都充满活力能一起探讨哲学成为朋友。当我想出发的时候,唯一的成本就是做出这个决定。
已经忘记了是哪一期读库,我做了段摘录:
有段时间,我也经常把纸巾遗忘在口袋里,经过洗衣机搅洗,碎屑斑驳,黏得衣服到处都是,甩都甩不掉。这像极了我们的生活,被人遗忘,被生活弄得晕头转向,最后破碎不堪。
ps:上面这段是我在图书馆里完成的,中午来的路上寒风吹透了裹到脚踝的羽绒服,坐下后看到窗外树枝上有两片枯叶,被风吹得晃来晃去,莫名地想起了《最后一片树叶》的故事。虽然生活有很多的阻碍,不过能把很多故事链接到一起,也是只有生活所能带来的乐趣。
pps:在我站起来准备走的时候,瞥了一眼旁边的书架,恰好是一本莎士比亚的诗集,而我昨天正好读了几篇十四行诗,就有一种在现实中被大数据推荐了的感觉。
这篇文章很有趣,每个词都看到了在中文语境下的另一层含义。在我想说出东亚文化中天然束缚性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并不知道在其他文化语境下是否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或者说即便是知道了也无法改变现状时,就会出现一种对社会的无力感。
很多词语看似可以找到近似的表达,但细究下来,总觉得缺少了某些文化中的情感微妙性。比如“委屈”这个词,它不仅仅是“being wronged”(被冤枉)的意思,它还包含了一种隐忍的情感、一种对关系的期待,以及一种复杂的社会逻辑。这些在翻译中几乎无从体现。
—
拉康认为,语言是无意识的结构化形式。换句话说,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与心理的呈现。这种“不可翻译性”不仅揭示了不同语言背后的深层情感逻辑,也反映了在文化转换过程中个体情感体验的断裂与融合。
我习惯在上厕所的时候刷一下豆瓣,看看最近热门而且评分很高的作品,就把它们加入到想看列表中,而那些被评为低分的我都不会点进去。豆瓣评分的作为一种意志,会我在选择电影时左右我的选择,更倾向于「大家都觉得好」的东西,会讨好式的做出与评分相符的评价。
我们已经不是单纯的观众,而是在他人预设的框架内,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去欣赏作品。当我观看高分影片,我的主观评价也往往被这种预期所左右,最终不自觉地趋近于大众点评。
—
这让原本依赖于「群体智慧」的市场机制失去了理性,股民不再是独立思考的个体,而更像是一群「协调一致、无知甚至危险的狂热信众」。
—
打分这个动作,本是独立思考后的反馈,和在你之前、之后打分的人没有任何关联,但「估值社交化」削弱了审美判断的独立性,并最终让我们的文化消费越来越趋同。由群体智慧快进到群体盲从,评分不再是作品价值的真实反映,而是一种不断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集体预期,和股市没什么两样。
这一篇是腾讯定期寄给我的「互联网前沿」杂志中读到的。
工作伦理受到挑战,在经济低迷、频繁裁员的当下,我觉得应该更加着重思考工作范式的变迁。雇佣制迟早会受到合同制的挑战,传统的企业架构与管理模式在未来十年内一定会被更新。
对于大多数既不特别贫困(如需要治疗亲属无医保疾病),也不特别富有的当代年轻人来说,工作本身是否快乐应该是求职第一位,甚至是唯一的条件。所有传统职业观,包括收入、发展空间、体面程度等,都应为工作本身快乐与否让步。
—
在中国的工作环境下,即便是“事少”,也基本意味着你要在每周 5 天,每天至少 8 小时在一个没什么乐趣的房子里坐着,然后被迫找一些被动性娱乐(如刷微博)来消耗自己的出勤时间。
—
当你将职业当作过程而不是对象去管理的时候,你需要更加关注一份工作本身是否会给你带来快乐。当然,这当然包括那些之前我称之为“丰容福利”的部分,但你不应当将这些内容当作你的主要考虑因素。坐在高大上玻璃盒子办公室的人体工学椅上每天做枯燥无聊的工作,并不会比在地铁里刷抖音更快乐。
我没关注过邓紫棋,但在这篇文章中的确被震撼到了,有种去年在看谷爱凌的故事一样,人能同时做如此做的事情,还能都做的如此完美。
虽然无关任何性吸引力,但是让我打心里很respect and admire,这个喜欢里有很多敬意和赞赏。
—
让我感觉这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表达欲的女性,一个真的把自己当做创作者的女性,一个不断拓宽自己表达和创作边界的女性,我很难抵抗喜欢这样的女性。
这篇文章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个多月,原本是想展开我在写作中的许多念头,经过数十个版本最有以短篇的方式写了七段。
爱尔兰人有句古话:在听到自己的话之前,我怎么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在写作过程中,我逐渐地发现,在我身体里有一位几近衰亡的老人,在死神面前他为没有冒险过的人生感到懊悔,而他内心一直渴望着冒险。
—
生命力在工作中被榨干:通过加班、开会等时间和空间的全面占用,公司捕获了每个人的体力、长期注意力以及意义的赋予能力,来产生更高的绩效。忙到没有办法让意识从行动当中抽身出来,很难再有剩余的力气用意识去反观自己的行动,形成自己的叙述。
我希望养老也能像点外卖一样,可以直接下单、接单、跟踪服务轨迹|史秀莲 一席
我认为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一种“适度冷漠”的 关系。我关心,但我不干涉;我听了你的故事 但我没有什么看法;如果你需要建议,我会认 真站在你的角度考虑,一旦你做了决定,我就 不会再说什么了。这样的人际关系听起来可能 有点冷冰冰,但我始终觉得距离感很重要,保护自己内心的平静也很重要。
— x @じゃどさん
#08 生活是粗糙的最先出现在🍺 IceBeer。
2024-12-09 08:00:00
你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卧在床上,环顾四周,你的大脑才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自己已经是九十多岁生命临近终了的老人。
趁你有限清醒的时间里面,你再次回顾了你的一生。
年轻时,你听从父母的安排,读完大学后就进入了一家稳定的公司工作,这在当时外人看来羡慕不已。你花了十几年时间在这家大公司里晋升到中高层,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继续向上走,要更多的顾及到家庭,于是便放弃更高级的职位,直到六十几岁退休。
在把你的人生讲给来探望你的孩子们的时候,有一个看上去比较聪明的小孩问了个问题,但你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他问:然后呢,你的一生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他投来了对未来非常期待的眼光。
你想了想,一会儿,就垂下了双眼,感叹了一口气说:仅此而已。
过了许久,也或只有几秒钟,你的大脑开始变得混沌,你就在这个可能再也无法说出口的时刻补充了一句:或许我的一生也可以用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然后你就立刻失去了意识。
不知道多久,当你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阳光刺眼,当你看清一切的时候你没有在床上。你不敢相信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只有三十几岁,旁边响起了你年轻时曾听到的歌:要把自己打扫,把破旧的全部都卖掉 … 你仿佛被雷击一样,脑海里有一句话在回荡着,那是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曾说过的:我若停滞不前,我就沦为奴隶;不管属于你,还是属于谁。
查尔斯汉迪在他的作品《第二曲线》中讲到一个戴维酒吧的故事:
当年,我驾车穿过威克洛山脉—— 都柏林郊外的一片光秃秃但美丽的山丘时迷路了,碰巧看见一个正在遛狗的人,于是我停车请他指给我前往阿沃卡的路(我要去的目的地)。“当然,”他说,“这很容易。你沿着山路直接向上开,然后再往下开大约一英里左右,来到一条有座桥的小溪旁,小溪的另一边是戴维酒吧,你肯定不会错过的,因为它是亮红色的。这些你都记下了吗?”“是的”,我答道,“往上直走,然后往下,一直到戴维酒吧。”“非常好,在你离戴维酒吧还有半英里的时候,向右转往山上开,那就是去往阿沃卡的路。”
每个人都有,或者曾经有,专属于自己的梦想,只是在美丽的山丘小溪旁恰好有一家酒吧,你在为此驻足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转向的岔路口。
去年我决定开始写点什么,「复利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打断复利」,芒格这话一直萦绕在我脑子里。
在我写作并向内探索的时候,发现了三个我最不想要的东西:
一份不喜欢的工作;
一种缺乏意义感的生活;
一个迷失的心灵。
因此,我需要的是: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阅读、思考、写作;
与自己建立连结,重新在混乱中构建起内心的秩序。
爱尔兰人有句古话:在听到自己的话之前,我怎么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在写作过程中,我逐渐地发现,在我身体里有一位几近衰亡的老人,在死神面前他为没有冒险过的人生感到懊悔,而他内心一直渴望着冒险。
他用年迈的声音说:我听到的都是别人冒险的故事,现在我不再停滞不前,要为自己写一篇。
前段时间有一篇项飙的访谈叫做《教育系统正在批量生产炮灰》,他在访谈中提到
年轻人在时间和空间中被挤压,一天到晚要做很多工作,他们往往会觉得这种忙是在消耗他的生命力,因为他没有办法对自己生命燃烧的过程产生一种意识上的间隔,他觉得他的意识完全被任务执行的过程所碾压,没办法从行动当中稍微抽身出来,去思考自己正在干什么、为什么干。
就在反复读这句话的时候,苏格拉底说的「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跳入到我的脑海里。
我们被迫留在戴维酒吧里面,生命力在工作中被榨干:通过加班、开会等时间和空间的全面占用,公司捕获了每个人的体力、长期注意力以及意义的赋予能力,来产生更高的绩效。忙到没有办法让意识从行动当中抽身出来,很难再有剩余的力气用意识去反观自己的行动,形成自己的叙述。
有一个固定的句式,「当准备好xxx了,我就去xxx」。
在这个句式的引导下,出现了不做好万全准备就不迈出第一步的鸵鸟思维。
当准备好了钱,我就去旅行;当我有了时间,就跟朋友们聚一聚;当文笔磨练好了,我就开始开个专栏搞创作…
然而,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当你准备好了一切的时候,你已经不再是当时的你,留下的只有对当时没有立刻去做的后悔。
教育中犬儒主义思想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放弃希望并转为对希望持有者的冷嘲热讽。同样的我也遭受到了太多别人对我的嘲讽,因此不得不先做好准备避免受到来自于他人的伤害。
于是「当时我要是xxx就好了」这样的句子,也就成了对上面句式的解释,构建了一套犬儒式的解释说明系统。
牛津大学出版社选出了 2024 年的年度词汇:Brain rot,直译过来意思是:被腐蚀的大脑。
在后续的解释中,brain rot 指的是:由于过度浏览那些无聊或低质量的内容而造成的智力状态恶化或退化。
而互联网带来的娱乐效果,让非常多人都沉迷于奶头乐当中,变得不会思考、短视、情绪化,工作之余的生命力消耗在娱乐中。
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预言:文化和公共话语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精神。
更恐怖的是单向传递的娱乐,并不像听音乐、看电影那样还有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单向的娱乐会强行的不加任何解释的拉低你的智力,在几句笑声之后没有任何形式的存留。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在你不断深度探索自己专业领域的过程中,会有融汇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在一起,只是你在朝着目标前进时忽略了这部分。
人生中最奇妙部分的会来自于你忽略的这些知识,它会在原本的目标中增加很多随机性的可能:
人生并不只有一条固定的路,也没人要求你一辈子只能用来好一件事情,随机性所带来的乐趣就在于让你看到其他的可能,而且能让你不管在什么状况下,都知道如何生存,并能延续你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