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HappyFou | 元否修改

90 后,浙江海宁人。曾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现在更喜欢直接折腾解决需求。在学日语。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HappyFou | 元否的 RSS 预览

中二怪:每个人的信息食谱

2024-06-20 08:00:00

2024 年 06 月 20 日。 文章来源:中二怪的小报童-《不是办法》
和个人出路一样:信息源的寻找完全依赖于自己感觉,因为适合自己的,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推荐,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不要迷信榜单,所有的榜单都是针对普罗大众刻意计算出来,但那些个人才能察觉到的差异性,只有亲身体验能甄别出来。
以下为部分正文。

“信息食谱”一直是我想写的,这其实是我确实比较擅长的部分。
职业路径能走到今天,以表达、审美、传播、连接为生,也完完全全要归功于那些曾冲刷和喂养过我的信息和知识。
这两期内容都不会很长,我也不会列举一切影响过我的信息源,因为如果细究起来,我喜欢的很多东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极其无用、诡异且莫名其妙,但他们才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我。从这个角度说,“抄答案”确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广泛阅读、筛选、深入、感受的过程,就是审美教育本身。
“The destination is not the reward.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最好的祝福永远是,愿你的旅途漫长。

1、上瘾是数量还没达不到厌倦

我后来仔细复盘过自己人生中的大决定,尤其是比较幸运的那些,如果回归到最底层的“为什么我看到了这个机会而其他人没看到”,或者“为什么我行动了而其他人没行动”,那个核心的差异或者说优势是一样的:
说白了就是看字比较快。
听播客、看视频、或者读外文书、接受外文信息,也是一样,只要基础的量堆够了,二倍速甚至三倍速获取信息都是能达到的。只要输入量足够大,对信息的压缩和处理速度就能达到足够快,这种能力是不分媒介和语言的。而它最有魔力的部分在于,这种能力会不断自我强化,如同 AI 的机器学习,时间久了,增长会是指数级的。
顺序大概是这样的:因为看得多,所以速度会越来越快,因为够快,所以单位时间里能看得更多,这是一个正向的螺旋;与此同时,因为阅读量大,因此得到正向反馈,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的自由度上,从而给自己争取到了更好的阅读环境,就可以读得更多,得到更多的正向反馈,这是第二层的正向螺旋。
这个练习是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可以说是一个童子功。
我出生于一个双职工家庭,从小学到中学,只要放暑假没事干,我妈就会把我扔到城市主干道的新华书店,再给我几十块钱现金,中午去旁边的肯德基吃个汉堡,早上接晚上送,一天没人管,想看啥看啥,一分钱不花,实在读到喜欢的才买回家,大人孩子都省力,而且都高兴。
感谢那时候的新华书店,大部分书都会有一两本试读版没有塑封,可以随便看,店员也不赶人,只要屁股不坐在书上,想怎么坐就怎么坐,而且店里好多其他爹妈不管的同龄小屁孩,大家喜欢同一本书还能交流交流,成为在肯德基一起 brunch 的伙伴。
这个经历和回忆如此正向,以至于除了阅读本身给了我巨大的幸福和获得感之外,甚至还有了一个额外加成,即:让我对带娃、生育这事儿感受不到太多压力,这是完全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我自己小时候就是小城市普通教育环境(还是山东!应试教育重灾区),一直到高中都在读公立,暑假新华书店一扔相当于零元托儿,经常脖子上挂着钥匙自己走路回家,精英教育那套基本上完全没享受过,大学去美国读好学校,最开始当然是啥也听不懂两眼一闭两腿一蹬,怀疑别人的英语和我的英语不是一个英语,但没过几个月就也能跟上,啥事不耽误,21 岁找到工作经济独立,从此没花过家里一分钱。
心大带娃,放松养育,自己的路要自己找,爹妈能起到的帮助其实极其有限,如果太在意强求,反而大多数努力都会被内耗反噬掉。
抓大放小,在几个关键节点支持一下就可以了,平常顺其自然,不用太拧巴。
回到主线——新华书店。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把书店里比较感兴趣的小孩书都看得差不多了,身边的朋友聊啥我也都多少知道一些,于是突然感受到了无聊,又恰恰是因为这种无聊,而开始了崭新的探索之路,一口气先把西方小说的货架扫完了,然后又把传记类差不多都看完了,从此才算真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小朋友不受监督地看书,当然最开始都是看漫画、言情小说、流行文化、软色情、幽默大师,但是只要看得够多够快,会迅速厌倦,就像现在看抖音、刷小红书、逛淘宝,其实如果能上瘾,并不是因为看得太多,而是看得还不够多不够快,如果每天能看八小时,没几个月就看累了,更关键的是,都看完了。 就那么几个套路,最多稍微变个花样重复一下,互联网之大、创意思维之多、变现激励之强烈,通通抵不过你看得快、刷得猛、时间长。
如同之前一直有人问,为什么要花钱买知识付费,免费的好东西那么多。
作为一个一年花十几万买课、买星球、买 NFT 和 Discord 社区 membership、买 Substack、买 X / Youtube / Patreon subscription 的知识付费大户,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免费的好东西是多,但关键是看完了。
上量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审美,自然开始花钱,自然开始想要更好的、体验更丰富的、唤起的情感更强烈的。如果最想要的那种质量,世界上还没有,花钱都买不到,那么就会心痒开始创造。
这点不仅对于知识和信息,对于任何技能、领域、以及任何人生中想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一样的。独立、精准的审美和判断,是被海量的冤枉钱和垃圾时间堆起来的。

2、感到厌倦意味着升级开始

刷了几遍《甄嬛传》,台词倒背如流的时候,必然开始觉得无聊。
既然流潋紫自己说她写的是现代作者视角的《红楼梦》,于是这时候再看红楼梦,就会发现原来果郡王是贾宝玉的投影,那些一语成谶的谜语般伏笔与金陵十二钗判词采用的是一模一样的技法,那些真真假假、如梦似幻,都有描写更细腻、情感更浓烈的对照。中国人永远爱看《红楼梦》,它不会过时,只会换皮出现。
心灵鸡汤、成功学讲座、断舍离、情感专栏,读得多了,都是一样的话翻来覆去说,看近了最后发现,那些话源头都在佛学,一切所谓人生导师都仿佛是一个悉达多 GPT 不断根据你输入的问题作为 prompt 返回答案,你若想获得超越庸常人间的智慧,不可能跳过业力、轮回、灭诸恶法、苦与苦的止息。
换言之,一切大众化的、民间的都是对经典、对正统学术的洗稿。 一切疑惑的问题,向上、向过去、向源头走,都早有解答。
宇宙中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没有来处的。
以前也是与友讨论,说起“最厉害的经典电影是你看不出厉害的”,因为它们当中那些开创性的技法若真的好用,就必然会慢慢演变成主流会采用的方式,成为正统、成为工业化产物、成为标准化流程,因此看上去反倒熟悉庸常。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上来就读世界史、读圣经、读陀、读金刚经、读红楼梦,都会觉得有些晦涩枯燥,也感受不到它们的优美与强大,但顺着那些让你觉得有趣但已经有些厌倦、浅显的大众读物逐渐向中心、向源头靠近,最后回到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纯粹强烈的能量源头,那个百川入海的过程,是无价的美妙经历。
这也是历史和经典的意义。你一定不会一上来就选择经典,你要走一条漫长的道路,每个人的道路不同但终点相似,它的意象如金字塔般,由海量的民间信息沉淀,慢慢上升为明亮闪耀的塔尖。一个人的成长、审美、对世间万物的态度、经验、感知,必将通过搭建坚实的地基,随后渐渐轻盈地飞向天空、汇入源头。
翻译成大白话是:真正的好东西没多少,但要把自己训练到“能欣赏和辨别好东西”,是一条漫长艰苦的路,且地基一定要扎实、读的乱七八糟的差东西一定要足够多,不可能凭空搭建空中楼阁。
读好作品,也读垃圾。读便宜的,也读贵的。读有效的、有营养的,也读无用的、满足感官的。读佛经,也刷抖音。唯一的技巧,是步履不停。不要问路径,不必瞧不起任何流派技法风格主题,更不需要问书单,没有人能直接吃到第六个包子,哪怕那第六个包子就放在你面前。
尊重自然规律,遵循兴趣,让足够的量成为你独一无二的工具。无论主题、封面还是作者让你感兴趣,只要稍有好奇,都可以读,来源可以是畅销书榜、朋友推荐、信息流、路边小摊,都无妨,不必对来源、渠道、主题、表达的高下有傲慢——傲慢说明还是资源匮乏,因此只能用膨胀的 ego 作为自我安慰。
但凡有“瞧不起”,就说明“还不够强”。
只要学到了一点点东西,唤起了一点点感受,都是值的,都是好的。直到在某一个方向,能读的都已经读完,没有任何新鲜,只剩下厌倦——恭喜你,可以升级了。
读得够多,自然产生真实的偏好、审美、兴趣点,也能自然地发觉和增长独特天赋。保持耐心,不急。
时间和语料堆够了,机器都能学成神仙,何况是你。

3、让笨办法再一次奏效

之前写过 Bill Wurtz 自学动画建模,他说,有些技巧你是没办法“学”的,看再多视频教程、别人再手把手教也没用。唯一的方法就是,同样的东西重复做 20 次,然后突然开窍。
我深有体会。不会装修,那就装 10 套房子;对一个新地方不熟,就多去几次;一个领域看不懂,就直接跳进去做上几个产品,看看什么赚钱、什么好做,我们拿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
欣赏一个人,就疯狂地扒他,“扒”真是一个形象的动词——他的人生是一个乐谱,你就扒他的谱子,他弹哪个键,你就弹哪个键。他推荐、提到过的一切,都毫不犹豫地看,挖到最深处;他若有社交媒体,就关注所有他关注的人,在其中找能够给他灵感的存在,相当于你的世界被他指数级扩张,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被找到的人被我称为“二阶偶像”。玩 X(Twitter)、Youtube、Instagram,尤其适合这么搞,因为关注名单全部是公开的,只要关注了一个对路的人,就能瞬间打开万千宇宙。
文字是高度压缩的信息量,是作弊法宝,一个人一生的经验和积累,你一下午读完,这是钱买不来的,出版和互联网让这一切成为可能,我对此永恒对这两个行业心怀感激。
读得多、读得广、方法笨、无系统、全凭兴趣,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反倒基础更扎实,思考更开放。你会不断见到冲撞的、矛盾的、不成立的、危险的、奇怪的观点,大脑也因此渐渐地能够允许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同时存在,对一切观念的批判都是温和的,不容易走极端,也很难傲慢。
读少了、读窄了,会总习惯于寻找“正确答案”,最好一本书、十分钟、甚至 60 秒短视频,就能贡献完整解法,且绝对正确。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知识和观念都不是 100% 正确才能用,那样的正确是浅薄苍白的,是安全的废话,没有可执行性。当然要善良,当然要努力,当然要进步,当然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这样的正确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得多、读得广,就会渐渐明白,要找到很多很多 60% 正确的东西,然后自行尝试和判断,探寻它们之中暧昧幽微的边界和适用范围。深刻的正确是一条歪歪扭扭的线,它要在不断的斗争和试错中确立自己的疆界,且时常流动。在海量激烈的矛盾与对立中寻找理性且适合自己的位置如同钢丝行走,它若是容易、舒适,就八成是走错了。
想起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我的朋友圈。我的几个圈子中,有不少互相看不惯的朋友,或者也有某个圈子的人看不惯另一个圈子,常有争执、永远不服。最开始总是不习惯,试图在其中调停,也困惑于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到现在反倒觉得这是很好的事,不同风格职业的朋友,各自都有极端、固执、偏颇、反智的部分,各种各样的职业病也少不了,我自己当然也有,且很多,彼此之间诚实的争执与不认同,也让我不至于陷入某一个偏执的舒适圈,更敲打我常常反观自身,像是有两股相反的力量对我同时做功,让我时刻保持背脊挺直、心智清明。
斗争是必然的、持续的、无止境的。
“正确答案”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可到达的终点。这也注定会让祈求直接给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从此可以一条路走到黑、四处寻求捷径的人失望了。
越迷茫痛苦的人越爱问“有没有捷径”,我的回答永远是,恰恰是因为你总在寻找捷径,你才来到了这里。

4、“信息”究竟是什么

写到这里,我突然开始思考,“信息”究竟是什么。
人自己会思考、能行动,是一个完美自洽的封闭系统,哪怕这个系统不通风、不交流,其实仍旧能运行下去。
但这个封闭系统的运行,迟早会碰壁、迷惑、害怕、不知终点、不知意义。人毕竟不是机器,只要有感受,就能感受到“苦”——苦的时候感受到苦,快乐的时候,想到快乐终会结束,感受到不愿舍弃的贪婪,也是苦。
“信息”的作用,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安抚你的苦。
信息就是来自宇宙的爱,让那个钻进自己牛角尖、痛苦万分的你,从那个阴暗封闭的壳子短暂地爬出来,吹吹风。只要吹到,就是抚慰。
宇宙里有很多信息,而且信息是真正的“无需允许”——只要你连接到它就足够接收,发射端已经完全地敞开,它既然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中,便在邀请你的阅读。一个人对世间有爱,才会决定对着陌生的虚空留下信息,那么这样的信息,从诞生就注定是善意,是陪伴,是能量。
宇宙是爱你的,它的爱无边无际,但是要主动出去接,才接得到。
邀请朋友们——自己走不下去的时候,就多去吹吹风吧。
When in doubt, I learn something new.

5、神奇的内耗

五年前因为做节目,认识了制片人 Troy Miller 和他的团队。Troy 什么都干点,导播、导演、制片人,制作过 Netflix 的单口专场,切过奥斯卡的直播镜头,也导过 Brooklyn 99 和美版 the Office 这种美剧,拿过几次艾美奖,业务能力非常强。当时我们在给国内的演员做专场,但五年前的大陆脱口秀行业是基本上没有做过专场产品的,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托了当时的投资人牵线,认识了在洛杉矶做脱口秀的团队,其中最灵魂的人物就是 Troy.
而我当时的任务,就是给 Troy 和他的团队当翻译。除了专业上的对接,吃喝拉撒也要管,相当于一个导游。喝了几次酒,在 KTV 一起唱了霉霉的歌(感谢霉霉!),又带他们吃了现杀活鱼的农家乐,就混熟了。后来项目结束,我们还聚过好几次,Troy 变身我的导游,每次我来西岸玩都能蹭上他们参与的各式颁奖晚宴、电影首映、拍摄现场。如今我已经离职快三年,自己的导演基本功早已生疏,但这份(互相蹭吃蹭喝的)友情还在延续,Troy 教会我的一些道理,更让我沿用到今天。
当时一起做项目,还挺震惊的,主要的震惊点在于:为什么他们就三四个人能干这么多事儿?
制片人会画机位图、会拍、会导、会剪、会切、会算钱、能 social,闲暇时间还跑去给演员做表演指导;舞美设计师会画图、会置景、懂平面设计、懂材料、懂采购、自己进工厂涂了好几个景片做样品,走的时候还委托工厂帮他低价做了好几个自己画图的小家具带回美国了(地理套利!);行政小妹既是统筹,又是助理、法务、会计,会四门语言且全部母语水平(可惜不会中文不然就没我啥事儿了),脑子清楚又干练,人狠话不多,而且每天跟着制片人,影视工业基本功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果然两年后成为了助理制片人,现在自己出来攒局拍电影了。
这些事儿,中国同事们当然也能干,且干得很好,而且由于每个人更专精,实际上是水平更高、更熟练的,唯一区别是:堆的人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而且这个量级是越垒越多的。例如,当一个核心人员开始雇佣助理,所有其他部门的核心人员都会开始雇佣助理,很多沟通和信息就会自然地委托给助理,沟通的复杂度和混乱程度当然也就指数级别增加,误会、矛盾、甩锅、猜忌的可能性也开始出现(上过班的都懂的);以及,每多一个人,就会出现多余的人力管理成本、差旅成本、团队文化稀释成本,就需要更大的办公室、更难以贯彻的原则、更复杂的人际关系。
更不必说,人多之后,士气和行动也会变的混乱。往常做节目若只有八九个精简的能干人手,大家一鼓作气、互相鼓励着,迅速开工迅速下班,管理统筹起来是非常高效的;一旦项目大起来(一般就是招商太成功了……),一个会议室或摄影棚里开始坐满了闲杂人等,就会很容易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局。
想排开场秀发现摄像出去抽烟了,要技术联排的时候发现灯光助理去上厕所了没听见对讲,或者需要临时想一个创意,结果大家全在低头看手机回微信,宁愿熬到半夜也没人愿意认领责任,所有人都在等待戈多。人多的剧组最磨练心性,在场的每个人都过劳、疲惫、工作过于具体从而无意义且目标不清,因此频频走神、头昏脑胀。
齿轮太杂太多太精密,反而系统更容易出错。对于个体来说,做一个小齿轮、小螺丝钉,也没什么价值感,像纺织厂的女工,只负责在流水线经过自己时处理一项固定且重复的工作,然后工作流向下一个人。如果看不到全盘的数据,也不用做太大的决策,其实业务本身没什么复杂的,大半精力都用于统筹、协调、对齐、等待、处理误会、解决情绪、把水端平,换言之,确保其他的齿轮,用同样的速度转动。
人的激情和生产力被紧紧锁住,“内耗”就是这样发生。

6、人想进步得靠主动要价

和 Troy 聊天,他说他最早只是擅长做导演,做制片人完全不会,于是当平台来找他做导演的时候,他就回复说,我可以做导演,但前提是也要让我做制片人。
“我用导演能力做跳板,逼迫平台教我怎么做制片人。后来制片人做多了,很多人眼馋我的人脉资源,想让我做他们项目的制片人,我说,那你得让我导才行,于是制片又反向成了我导演的跳板。就是这样:人想进步得靠跳,用一种能力做杠杆,用来换取学习和实践下一种能力的机会,这样才能加速扩大你能做的事情的边界。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场对话。
如果只会一种技术,或者限制自己只能专精一样技能,那必然会活得像螺丝钉、或纺织厂的女工,因为上下游都是超越你自己控制的,你无力也无权让他们改变,就算有新的想法思路,也受制于分工、组织、制度、硬实力的局限。
但是目光放远,如果你愿意感受流水线的每个位置,甚至让它们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这些技能和知识就能把你从无尽的重复和无解的限制中解救出来。在这个闭环中,你没有知识盲区、资源充沛,可以一人之力完成绝大多数事情,或者以极低的成本找到愿意配合你的替代者,那么当你想要修改和变革,没有人可以拒绝你,这是真正的自由,也是创新和机会发生的地方。
也是这个原因,我从不相信天才运营、天才产品经理、天才策划文案、天才设计师的存在, 如同大部分人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存在天才仓库管理员、天才快递盒打包员、天才手机贴膜师(虽然听起来有点可爱——)
如果真的是天才,就应该整个闭环打通,学会技术、后端、支付、销售引流、财会、商业逻辑,能够以一己之力,从无到有地完成价值创造,变成独立开发、solopreneur、艺术家、企业家,而不是依附在流水线上的执行者、端水者、沟通者、汇报者、OKR 者。
人必须能跳脱并掌控系统,才能不被系统所奴役。
流水线上不存在天才螺丝钉。既然来到了流水线,就要做流水线之王。

7、真的有靠谱信息源推荐吗

回到最开头——为什么想写“信息食谱”这个系列。我其实知道大家想看啥:列个单子,讲讲我推特 Youtube 关注了谁,推荐 20 本改变了我人生的书,以及六个必听的华尔街 + 硅谷播客,最后再介绍三个斯坦福人工智能课。学吧,学无止境。
这样对于我来说反而简单,而且确实是干货,拉书单是轻松的,推荐点信息源也很顺手——迟些我也会把一些给大家的推荐更新到番外中,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实用的参考。但思前想后,还是想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写一篇可以给十年前的自己看的东西。
十年前的我也见到过很多书单、课程表、信息源,也都是抄的我信任的人的作业,但不仅读起来费劲,而且越读越像无头苍蝇——那些散乱而高深的知识根本无从形成系统,也无法直接解决我的问题。
那时的我担心的是:我的人生要向何处去,我明天要和那些陌生的成熟自信的同事们聊点啥,为什么我的生活总是一团乱麻且毫无喘气空隙,怎么能让我的工资每个月涨 1000 刀,城中心的漂亮房子到底是谁在住,要怎么成为他们?
这十年,兜兜转转,与世界频繁交手,有胜有败,仍然问题不断,但终于可以沉下心来、深呼吸、告诉自己:
任意地、大量地、顺着好奇心去读;勇敢地、大量地、顺着好奇心去学。不会错的。它可以帮助你达成任何目标。
不用遵循任何规范或者教条,就看自己喜欢什么、好奇什么、着迷什么。可以学那些于自己工作立刻用得上、能赚到钱、能帮助自己掌握更多职场话语权的技能,也可以学那些和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的兴趣。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功利到高尚,没关系的,不用瞧不起任何知识或信息,只要持续地、大量地在输入,大脑会自然地帮助你沉淀、筛选、产生化学反应、找到下一步的目标。
唯有的原则就是:投入的时间要实实在在,量要大。为此减少社交、灰头土脸、家人不理解、没什么朋友、赚不到钱,都没关系。
这所有的意义只有一个:只有初始的量生猛地堆上去了,你才不会觉得“读东西”或者“学东西”是个肃穆的、麻烦的、讨厌的、到一定年龄或财富阶段就可以停止的事。
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它会越用越活跃。习惯它是生活的日常,很轻巧,很简单,打开电脑就开开心心学一会儿,手边有本书就读一会儿,有问题的时候就立刻找懂的人提问,突然空出三个月不忙的时间,正好一直想学滑雪 / 键盘 / 电工 / 开发,就报个班学学呗。
那种“这有什么难的”、“什么都学得会”、“一切都轻巧”、“前面有什么都不怕”的乐观与信念,足够战胜任何根深蒂固的业力和变幻莫测的命运,这种热切的生命力,会自动成为无尽的养料,不断带你走向光明的路,也不断地会把同样热切的、有生命力的同路人输送给你。
二十岁的时候,每个人都逼迫自己熬夜看书备考。但观察身边人——一旦人过三十,只有那些还在遵循诚实的热情、从而保持了大量输入习惯、练就了肌肉的人,才会一直存有后劲。
当绝大多数人都停止前进的时候,当他们逐渐远离求学岁月、不再好奇、降低输入、成为匀速的齿轮的时候,你仍在一寸寸地征服面前的流水线,轻盈地使用技能的跳板。
没有比这更有价值的复利了。
追随兴奋、追随热情、追随欲望,学什么不重要,快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

8、学习就是杠杆本身

学东西是一种压缩,也是一种杠杆。
大多数杠杆都有阴暗面或危险性——资本、他人的劳动力、流量。只有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学习,低负担,无负债,对人来说几乎毫无伤害。
另一个人一辈子的经验和技能被你学习压缩后,无损地复制到你的大脑里,你可以随时随地取用,但你既不需要照顾他的老婆孩子,也不需要背负他的体重和慢性病,出门旅游不需要给他多买一个座位,工作的时候也不需要老板多付一份五险一金,而由于你复制了他的知识而多赚的薪资,也只给你一个人花。
更难以想象的是,这个过程,你还可以在有生之年无限次复制。
而你从他人那里复制而来的经验和信息,与你已有的经验和信息还能产生崭新的化学反应,它们将再度整合、再度碰撞、再度压缩,这也是灵感的来源。 每每深夜读书,我常感觉是众多已逝去的故人在我大脑里开 party,时而打架时而共舞。
人间是个大戏台,只要活过、留下过文字性的痕迹,总会在整体人类意识的长河漂浮,并时而以个体读者的头脑为场,长久鲜活地表演下去。

9、生命以思维为边界

最近爱读 Michael Levin(他的 Twitter 很好看!),他是非常厉害的生物学家,之前最出名的成果就是与其他科学家一同发明了 xenorobot——用青蛙细胞和人工智能技术做出来的异种机器人,半生物半机器,可以自体繁殖,非常邪性。
这几天完整地看了他和作家 / 学者 Michael Pollan (研究饮食学和 LSD)近期的讨论:在 AI 和生物科学已经如此强大、把生命边界模糊到如此让人困惑的今天——到底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生命?
接近系列的结尾,恰巧读到他对于生命目的精妙的形容,很受感触,想来放到这里很合适,于是此处引用 Michael Levin 的原话:
“I think when we talk about biological world, what we really mean, what’s life?
I think what we mean by life is - anything that is good at scaling up the cognitive light cone - that is anything where the whole is capable of pursuing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goals than the parts. That’s what we happen to call life.”
“生命是任何能够扩展意识光锥的东西,而且它作为整体,会比组成它的部分能够追寻更大、更复杂的目标。这就是我们认为的生命。”
意识光锥是他形容认知边界的一个比喻——在意识光锥之外的,就是未知;在意识光锥之内的、有光的,就是自己有一定了解和控制、能够进行有效预测、让自己在此处降低生存压力(或者说将危险区变为舒适区)的部分。
宠物猫狗的意识光锥就是极其有限的,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比如它们完全无法预知两周内会发生什么,如果主人出门几天就会六神无主;而人类的意识光锥能够达到极其广袤无际之地,对于最强大的那些人类来说,这个光锥可以穿越几十年、穿越地球,而且仍有能力不断扩展。
那些有扩展潜力的、仍在穿透和复合的、持续将危险压缩为熟悉的,就是生命。
除此之外,若人作为整体与身上的所有器官加起来能达到的目标、能去的边界仅能保持一致、而无法在安全边界之外再自主踏出一步——换言之,若这个整体无法做出比自身器官机能的总和更好奇的、更有攻击性的、更复杂的行为,只是无意识地在熟悉的领地呼吸、走动、活下去,它不足以称之为生命。
一个没有意识的机器人,身上的每个器官、被编写的每个程序,都是严丝合缝的,它的边界被明确定义,因此不会主动寻求任务范围之外的空间和挑战。它的认知光锥,是被钉死的,无法挪动,更不可能扩张。
而我们的心脏、血液、皮肤、呼吸道、肠道、膀胱、五官…… 这些碎片化的存在,却能够帮助和支撑我们作为更智慧的整体扩张意识光锥、打开边界,探索危险,追寻更复杂的目标。
朝向我们绝对安全的疆界之外,多走出一步,这样的一步就是意识的开端。这是有生命的个体,才会做出的选择,它定义了我们与机器的分别。这种独属于生命的自由、可能性和整体性是无价的,它大大超越那些血与肉相加之后的总和。
若忽略那微小的、速朽的肉体,我们不过是无数团明亮的光锥,如同黑暗深海之下的手电筒,艰难移动,互相照亮。
“The self is not something ready-made, but something in continuous formation through choice of action.”
–John Dewey
“自我不是现成的,而是通过行动的选择而连续形成的东西。”
————————
本文的一些reference:
来自 Tim Urban 的 Wait but Why 博客。
Tim Urban 啥都写,从找什么样的人结婚、如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到费米悖论、殖民火星与给无信仰者的信仰建议。他很擅长用简陋的火柴人让最艰深的话题变得幽默或者细思恐极,后来很多人模仿他的风格,都不如他本人的灵气。他的新书和 X 也好看!(我经常刷他的 X 刷到半夜)
这是 Ramit Sethi 的 Netflix 节目.
由于网飞对中国地区有封锁 IP 和支付的限制,我在这个链接使用了 B 站的搬运版本(正版不让看,实在没办法了,鼓励海外读者们去原渠道观看支持,网飞版更高清喔!)
Ramit 这里的致富更多强调的是心法,很多人带着巨大的金钱业力生活,与金钱的关系极差,从而越陷越深、难以摆脱贫困。从这个角度说,Ramit 在做的事情功德无量。哪怕我是一个自认为和金钱关系已经处理得不错的人,在这个系列里,我也深深地看见了自己的匮乏,它解放了我很多看不见的“慢鸡”。
Ramit 的 X 和 Youtube 也好看,且表达更系统化、更个人,还会经常分享一些他收到的金钱业力故事(真的会有很多特别狗血的哈哈哈),如果喜欢这个节目,可以花点时间研究一下他的个人内容。
来自纳瓦尔的个人网页。
接上一条,特意把两篇关于致富的推荐放一起了。如果这两条看了还穷,就真的要反思自己的问题了!
硅谷成功学仅推此一篇,看完这篇什么 Tim Ferriss、Paul Graham 包括中国版的王川老师就都可以不用看了,纳瓦尔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看他一个人就够了。不是说别人写得不好 / 不对 / 不深,主要是大家悟的道结论都差不多,但只有纳瓦尔说话比较简洁,讲明白同样的道理,他用的字儿最少。字少很重要!节省时间!
我以个人经验保证——这不是仅限于美国或硅谷的经验,也不是仅限于某种类型、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职业领域的经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个经验。而且,它真的好用。
90% 普通人的金钱、个人成长、职业选择、创业 / 副业问题——看它就行。坚决跟随这篇文章里的建议,它会给你一个有效的开始。
纳瓦尔的内容全方位好看,X 写得相当不错,我很感谢且欣赏他。
来自数字游民真正的先驱 / 独立开发者 Pieter Levels 在巴厘岛的分享现场,也是本文最后一个链接。
推荐所有朋友们看这个视频。尤其是——如果你觉得自己聪明、有野心、爱自由。他的故事太鼓舞人心了。
一个人,一台电脑,不会的就搜,超乎常人的勤奋,保持开放,快速迭代,不断向陌生的世界打开和展示自己,持续为他人提供服务和价值——它确实没那么简单,但也不会有想象中那么难。首先,不要在头脑里为自己设限。
  • -
最后,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空隙等我们去填满,还有很多的求助我们没有听见,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此刻仍然是待创造的空白。只需要我们停止疑虑和悲伤,告诉自己此刻的狭隘不是世界的全部,然后走向宽阔,抓住它。

王帅真:2个月B站3000粉,我是怎么做到的?

2024-06-20 08:00:00

2024 年 06 月 18 日。 文章来源:《帅真的indie月报#3:B站2个月3000粉复盘笔记》
很有启发:
  1. 不用考虑从头开始写,围绕定位来写,而是应该拿以前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的内容来发布,看看自己的过往能吸引哪些人。
  1. 不应该否定自己,而是应该否定平台,如果自己发布的内容平台没有反馈,那说明自己与平台之间就没有“相性”,选择与自己气质相符的平台才是正道。
  1. “持续做”比做得精致更重要,围绕自己的兴趣点持续去发总是比专门花时间扣细节更重要,“怎么做简单”才是第一个阶段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下为部分正文。

在过去的 2 个月内,我较为集中地在把我的 “个人思考与学习” 转化为 “实践”;换句话说,我一直在“做事”;并且过去 2 个月的“我” 认为,“实践”的重要性大于停下来做公开复盘(private 的思考还是有的)。便拖到了现在才来写这篇文章。
如果你好奇我是怎么做到在 B 站 2 个月 3000 粉,或者好奇我的思考,或者我接下来的规划,那就看下去吧~
数据截止 2024.6.18 早晨(从 2024.4.22 开始有规划地发视频)
notion image

做号路径

首次快速验证:失败

为了快速验证,我没有新写内容,而是把我之前写过的一些技术文章(面试总结复盘、系统设计、踩坑之类的)以图文的形式放搬到了掘金、思否、CSDN 这类程序员的内容平台。
可是发布之后,数据惨淡的可怜,只有非常零星的阅读量和收藏量。
“这不是说明我 MVP 都跑不起来?” 我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或许我不适合做程序员领域的知识博主?
我尝试让自己冷静下来,花 1 天时间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我发现掘金、思否、CSDN 这几个程序员的内容平台,说实话,我自己都不用。每个平台其实都有自己的一种调调在,但我自己都不刷这几个平台的内容,又怎么能有在这些平台的内容体感呢?
基于一种对自己内容价值的 “笃信”,猜测或许是我放错了平台?我决定直接拿着内容去投 B 站。
为什么是 B 站?
  1. 对我个人而言,我更熟悉这个平台的内容调性,即我对 B 站更有内容体感。坦诚说,我是老 B 站了,bilibili 是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打开刷一会儿的应用,学习在这、娱乐也在这。
  1. 而且,之前有过做 B 站的经验(虽然是个非专业性质的娱乐号,随心所欲啥都发那种,但是也算是有一点经验)。
  1. 再者,从 B 站计算机软件技术相关视频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上 B 站的程序员还是挺多的。
  1. 此外,我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中长视频 or 中长图文,而不是短视频 or 短图文。(此前也尝试过 xhs,做到 700 + 粉没做下去,因为发现 xhs 确实不适合我,我自己写的东西我自己都不爱看)

再次快速验证:疑似成功

还是一样,为了快速验证,我没有新写内容,我的视频就是直接打开我的博客开始讲(直接拿已有内容当 “稿子”,没有写稿的时间、精力成本),内容来自我前段时间被面试的题目(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有效)。 标题很纯粹——《网易云一面系统设计题:直播弹幕系统》,封面也就是视频内容直接截取的(取的架构图部分,我一般都会取内容“最丰富” 的一帧)。
先给大家看看这个视频的数据:
notion image
视频发布之后,从开始还没有 1000 播放的时候,直至现在,收藏比一直在 10% 以上(收藏量 / 播放量)。这数据可比掘金、思否、CSDN 这些程序员内容平台好多了呀!如果我真的像卡颂大佬说的,终止于这些程序员内容平台的验证,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也不会有我这个 B 站账号了。
当时还没 1000 播放,但收藏却有 200 + 的时候,我心安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正面反馈,1 个多月过去了,也仍然能收到好评:(B 站不是强时效性好评,只要内容有价值,还会持续分发)
notion image
但为了严谨,我定义它为 “疑似成功”,毕竟也就 1 个视频,存在偶然性。所以,我打算继续在 B 站做更多的尝试。

多向尝试摸定位

如果你问我,我最开始的定位是什么,我只能回答:抱歉,我不知道,我也很模糊。我只知道我要做我主业工作的延伸,以保证我能吃到知识的复利,所以应该是在后端范围的。
就当前大环境而言,很难有那么多时间去从头深入学习一个新东西。所以 “第二曲线” 的发展最好不要脱离 “第一曲线” 的发展而单独存在。
同时,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我一直认为定位是做出来的,摸石头过河摸出来的,而不是定 “死” 的。我相信我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有价值的东西分享出去,收获反馈。这样,就能慢慢形成个人风格,找到定位。
那什么东西有价值呢?我大概思考了一下:
  • 面试题,只要人力市场还有程序员这个岗位,那就永远有市场
  • 坑,这个能吃到 SEO(经验之谈:我 5 年前的踩坑博客还能被现在的人 reference)
  • 新手向,无论什么领域,永远有小白
于是,我根据思考,继续发了下面的视频:(封面也做了一些其他尝试)
notion image
为了保证我的创作动力不会因为制作成本高而中途放弃,我选择抓了白板(excalidraw)就直接开讲,我不再写文字稿,这让我的效率明显提升了很多。
相对应的,质量可能有所下降,但是我能保证我抓白板能讲出 80 分的内容,毕竟我的知识库里还是有这些内容的,至少是有体系、有结构的知识;我不想因为剩下的 20 分而葬送掉我的 “动力”。
换句话说,现阶段我认为 “持续输出” 更为重要(前提是内容本身有价值),我得先保证我完成一轮多方向的验证。
结果呢,也是顺利完成验证了。至于数据(包括这里没放出来的收藏比),也确实不如第一次视频了,我就在想:或许第一个视频那种系统设计 /“场景题” 一类的视频更有市场(毕竟覆盖的知识更全面、而且也和面试题有交集)?
notion image
我决定验证我的猜测。

持续验证:就是它了!

我挑选了我曾经有研究过的应用系统(美团 / 饿了么这类的临近系统)来讲:
notion image
嚯,这个数据,看起来似乎可以验证我的猜想了。甚至有粉丝给我反馈这就是他们面试美团、甚至是 Google 问的题目。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也会有粉丝来给我报喜:(真心替他高兴!)
notion image
hmm~再进一步想想,其实对于视频的具体方向,目前我还是在猜,我能不能直接问呢?

与粉丝互动,直接 “要” 选题

我决定不猜了,我直接问,直接获取用户反馈。我想了几个 “场景题”(可能大家日常中比较有见到的,而且是国内的应用场景),通过投票的方式把它们发到 B 站的动态。
notion image
这样一来,我就按照大家的投票结果来发视频就可以了!
notion image

成功关键要素总结

核心点

哈哈,看着很模板很套话的一句话,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在我的这个场景里再具体一点,就是 “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拆分开来,都很重要:
  • 持续性:为了保证可持续,我直接放弃了在内容平台沉淀文字稿,抓了白板就讲
  • 价值感:选择【有需求】的方向

差异化

从个人角度来说:
  • 我是个程序员(程序员市场)
  • 我是个后端程序员(后端市场)
  • 我是个前字节的后端程序员(大厂 title 背书)
  • 我是个愿意分享的前字节的后端程序员(我拉的下脸,这个市场就会与我建立关联)
此外,至少有三个人说我声音好听了(来自私信、评论),可能是音频质感带来的错觉(毕竟我用了学生时代做歌留下来的声卡和话筒),但这也形成了我个人 IP 的一环。
从内容角度来说:
  • 更适合简中区后端宝宝体质的场景题(不再模仿国外 system design interview 那套)
  • 内容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系统 MVP 开始,随着业务挑战增大,带着问题深入(一个接个问题解决、升级)
  • 都是后端面试知识点(有些个粉丝反馈 “押到题了”)
  • 抓着 excalidraw 的白板就开始讲(也算是种特色?)
  • 视频是有规划地发的(可以看我 B 站主页),而且后一期一般会解决前一期留的思考题(建立内容关联性)
  • 正因为有体系、内容较为稳定,给了粉丝确定感——这个账号以后的内容也会给我类似的价值
上述差异点综合起来,提供的是独家感:只有在这个账号才有这样的内容。

不着急

因为有主业工作,所有没有全职 Indie 急着变现的匆忙。因此我能先专注于个人 IP 的打造,这样自己既不会心慌,也不会有太强的目的性,能够更好获取信任。
想不清楚,就先揣着利他思维来做事,构建影响力,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持续输出价值,保准不会错。

收获

  1. 构建了影响力,逐步建立起了个人 IP
  1. learn in public,完成了个人知识管理的闭环
  1. 得到了不少粉丝好的反馈,切实地帮助了一部分观众,有一种内啡肽疯狂分泌的喜悦
  1. 验证了内容价值,给了自己很多自信心
  1. 私域 build up,加到了一些纯度很高的粉丝(过滤路径:B 站 → 个人网站 → 微信)
  1. ¥57 的 B 站创作激励(在 B 站贝壳里,满 ¥100 才能取好像)

做得不好 / 不够的

  1. 真人露出少,目前都没有露脸,之后可以尝试,从而增加信任感
  1. 文字稿欠缺,图文内容沉淀少了(一般程序员博主都会有沉淀一份到公众号,两边互带)
  1. 缺乏故事感,自我的东西讲的少了,我这个人本身的形象可能不够具体(但也不能多就是了,可以有一点点,目前是完全没有)
  1. 目前没有产品来承接这份流量,所以这也是后续产品规划中的一部分

新产品:自制 B 站粉丝小组件

虽然这两个月没有迭代 “看见情绪 ” 了(我每天自己有在坚持用的),但是还是有写一些其他小东西的。
在我作为一个 B 站 up 主之后,其实我还是挺关心我的粉丝数量变化的。但是每次都要点开 B 站,打开 “创中”,再… 这个路径太长啦!我能不能很方便的随时随地都看到呢?手机每天在用,如果我把它放在桌面,似乎就能满足我的需求了。
基于这个想法,我决定开发一个小组件。我只要它能显示我当前的 B 站粉丝数就行了,feature 很简单。
我花了一个晚上学了 Android Jetpack Compose 的 Glance(虽然据说坑多,但是更符合现代开发者的审美),一个晚上开发,最终整出来了这个:
notion image
很简单,一个数字、一行描述、一个刷新按钮。但却让我每天 “爱不释手”,每天都得点个几十次,每次刷新都会对涨粉有期待,也害怕会掉粉(确实遇到过 3 次)。
本来我打算做成定时刷新的,但想了想,会不会直接用按钮刷新的,会让人反馈感更强呢?事实也的确如此。
由此,也感受到了交互的魅力 —— 原来一个按钮就能把人的情绪控制的死死的呀哈哈哈(玩笑话~不过我记得我一个做游戏策划的同学跟我说,如果有一个程序,只有一个数字,一个按钮,点了之后数字会变化,人可以玩上好一段时间)。
目前这个只是我个人在用,账号配置是写死在代码中的,并没有开放到应用程序中。
我不确定是否有市场需求,如果有的话,可以考虑做开放的(产品 + 1);甚至是不只是 B 站平台,xhs、推、即刻、抖音、快手等等等等。反馈效果也可以再强化(颜色、放大、浮动之类的,目前只是简单的数字变化)。

安小竹:推文涨粉8K,我的推特增长策略

2024-06-19 08:00:00

2024 年 04 月 19 日。 文章来源:《200+推文涨粉8K:我的推特增长策略》
在内容创作上也许真的不存在什么“坚持”,只有自己认真思考过并且认同才能一直做下去:
  1. 所有的内容分发都有“冷启动”的规则,如果只着顾发内容而忽略启动一定不会有好的反馈。
  1. 每个人都希望你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可能会耐心接受你部分的真实感受,但绝对不多。
  1. 功夫在网络外。如果希望自己能产生影响力,那就应该努力去提高个人能力,而不是选择找捷径去玩一些“小把戏”。
  1. 只有触动自己的、简单的东西,才会有动力去真诚分享。查看了自己以前发的一些内容,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自说自话。
以下为部分正文。
notion image
玩 Twitter 4 个多月了,我共发布了 200+ 推,获得了 8000+ 关注,或许增长速度不是最快的,但其实没有专门为了运营账号而去花费时间频繁互动、收集素材及蹭流量,投入产出比可以说是第一梯队的,整理下我的增长策略以供参考吧。

我对 Twitter 的看法

  1. Twitter 是推荐算法主导的强时效性平台,新帖子会有冷启分发,冷启阶段互动高的内容会得到更多曝光, 一个热帖的流量远高于无数普通帖子之和,发布时间超过 1-2 天后几乎没有长尾分发。
  1. 为什么发推?首先,作为产品推广渠道是共识。其次是人脉,发推能够吸引同频的人并建立联系——当前已有几十人通过我的内容加了好友;然后是可以作为个人名片,这是个陌生人合作的时代,经营一个社媒账号可以帮助迅速建立信任,这也是我发推频率如此低,且会定期把过时的推删除的原因——我希望我的推特时间线是可阅读的。
  1. 关注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系的质量才是。 从商业化推广来说,基于发布的内容可以大致得到关注者的用户画像,只有产品目标用户与关注人群相匹配时,Twitter 才是一个有效的推广渠道;从分发效率来说,高质量内容吸引 KOL 的关注,需要推广时 KOL 的互动转发远比下水道流量吸引的无效关注效率高得多;从建立的关系来说,关注仅是一个单一维度的动作,但每个人都会对这种连接有自己的判断:我是看小丑,找乐子,找工具人,礼貌性互关,膜拜大佬,还是被真诚的分享吸引的赛博朋友?
  1. 差异化是关键。在所有人都在玩套路时,真诚就是最大的差异化。

我的策略

  1. Twitter 是一种记事本,现实生活才是关键,不要舍本逐末。Twitter 只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投影,功夫在 Twitter 外:最高效的增长,永远都是有优秀的产品,有精彩的经历,有世俗的成功。 然后自然会有人通过这种社交平台来建立联系。
  1. 关注量是个人不可控的副产品,不要被影响情绪。人有分享欲望,有定期复盘的需求,将这些放在社交平台上并不会有什么额外成本, 关注只是因为吸引了同频的人,取关和拉黑也只是不对脾气,不要上升到互相攻击或影响情绪。
  1. 触动自己的也大概率会触动别人。 我的曝光高的帖子,无一例外是让我有很大触动,对我有很大帮助,以及写作时候有很大情绪起伏的,记录日常中的这些事情,并分享出来,会收获共鸣。
  1. 语言要浅显易懂,语气要谦虚。有脾气当然也是一种独特的个性,但如果不想把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对线上,最好谦虚一点,不然会激发别人好胜心,有无数人会出来秀优越的。
  1. 长度不是关键,信息密度才是,在保证信息量的同时,文字是能短则短。 我每次发推,都是先写出来,然后自己读一遍,读的过程一方面是改语病,更重要的是做精简。我虽然发了几篇一二千字的热帖,但也是精简之后的结果。
  1. 一些小技巧:账号的冷启阶段是最难的,与 KOL 的互动会极大加速这一过程, 我的最初三四百粉丝,就是靠 @tualatrix 的一篇帖子帮忙引流,增长过程中 @gefei55 给了很大流量,感谢两位贵人。我现在有些好的产品和内容也会帮忙分享:之前写了篇价值投资的热帖,有知有行团队联系了商务推广,我因为不想做外部商业化拒掉了。但他们的内容太好,我后面又偷偷免费给挂上了。如何让别人注意到你呢?提到相关内容时可以 @一下。但需要注意的是,没人有义务帮忙引流,我主动分享的东西,从来都是我感觉有价值的,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互动只是帮忙被看到,是否能承接还是要靠内容本身。另外,第一句话最好能提纲挈领且吸引人(配图同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

陈子扬:现在全职做自媒体还有前景吗?

2024-06-18 08:00:00

2024 年 07 月 26 日。 文 / 陈子扬
没有了。
说起来我也是算半个自媒体人了,从 19 年开始搭上了互联网自媒体热的东风,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财富自由谈不上,但五六年的财富保障是有了,日常花钱已经不需要考虑价格了。
我本来以为这样美好的事情会一直持续下去,所以也不止一次的催促大家也去做自媒体,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样获得一份额外收益,在医院上班更有底气,但没想到大厦崩塌来的这么快。也真没想到今天的我会像胡锡进一样去打败昨天的我,我要收回我之前说的话,各位别去做自媒体了,尤其健康科普相关的自媒体。
而彻底改变我观念,也是标志着大厦崩塌的事件,就是 “B 站 up 主停更”。
首先有一个冷知识,用户上 B 站,B 站在亏钱。
用视频网站我们就能发现 B 站的体验比爱什么艺,优什么库体验要好,没有贴片广告和插入广告,而且我们能够在 B 站看到精美的 4K 视频,看到各种 up 去更新知识,更新笑料,甚至还有免费的白色巨塔可看,这些,都是 B 站亏钱做的。
当然 B 站也不是学雷锋,纯纯服务用户。他亏钱做这些事,是为了赚美国人的钱。
这里有个小提示,B 站是在美股上市的,巅峰时期股价翻了十几倍,最高 160 美元,现在只剩 17 美元了。
notion image
美国投资机构在之前是很看好中国的,看好的具体方式就是不看营收,只看预期。
像 B 站,知乎这样的内容平台,我不在乎你现在赚多少钱,只在乎你有多少用户,只要你用户多,粘性强,
将来中国崛起了,这些就是大型公司,就能让这些投资机构大赚一笔。
于是 B 站就采用各种方式比如用合约绑定高质量的 up 主,用流量激励留住中腰部 up 主,再通过采买一些正版视频来留住用户,这样用户数就一直在提升,财报里的核心数据用户量就很好看,然后某某和 B 站一众高管通过减持和分红将刀了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这两年发生了些什么事大家也一定有所耳闻,所以 “预期” 这个逻辑不在了,美国的投资机构不再看好中国,B 站的股价直接跌去了 90%,这个时候再去追求用户数已经没有意义,反而要增加营收来让公司活下去,于是减少了流量分成,增加了下方的 up 推荐广告。
当然这不是大 up 停更的全部理由,更主要的是他们也接不到软广了。
“预期不再” 这个逻辑,也适用于中概股里的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他们也同样减少了广告投入,而我的平时接触的母婴、K12、保健品公司也减缓了。
可以说我今年感觉到寒意和 b 站 up 停更基本是是同一时段。
总结来说,钱越来越难挣了。
没有收入,自然也没有更新的动力,连半佛这样头部中的头部更新频率都下降了很多。
基于以上逻辑,做自媒体挣钱就难了。
但 “教人” 做自媒体却是个好生意,之前有那么多人通过自媒体财富自由,这在人们心中是有预期的。
传统自媒体人,转型做自媒体培训,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优势,加之前的财富故事,再完成一次收割。但我今天把话放这了,在这样一个经济寒冬,你去做内容然后指望靠流量与软广获得收入,显示是一件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事情。
同时大家也别忘了,新出台的自媒体新规,也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
新规在之前的管控上做了进一步的加强,你在做自媒体的时候,极有可能会因为没有踩准方向直接被封号,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还有一个事,我有个朋友在字节上班,最近因为社会风气不好,三天两头的开会,要求引导舆论。其实这本身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按理说更不应该关健康类自媒体的事。
因为字节旗下的某音对医生账号的管理已经很严了,私信都关闭了,商务广告是全部禁止的,但还是没想到负责卫生方面的同志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好能禁止医生做视频账号。
这个提议好,但我觉得还是不够好,最好能把各个医生头上带个紧箍咒,谁离开医院谁就头疼。这样就能保证大家天天都呆在医院了。
像自媒体这条路,可以说对普通人的大门关闭了;
但你仍然可以去尝试,不过要记住两个准则:
  1. 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
  1. 不要花钱去上自媒体培训课。

keso:表达是一种生理需要

2024-06-12 08:00:00

2016 年 04 月 20 日。 文章来源:《专访 keso:表达是生理需要》
新榜:您的头像有什么含义?
keso:没什么含义,当年所有的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按有关部门的要求,一夜之间全都在logo上加上了「测试版」,我就把头像也加上了「测试版」。
新榜:您当年关注了上千个博客,每天光看订阅就要花上几个小时,是真的吗?现在您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keso:是的。关注很多,但不是每篇都认真看完,会快速浏览,筛选出值得读的内容。 现在有几个信息获取渠道: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公众号订阅了几十个;纽约时报中文网客户端;百度新闻;好奇心日报;知乎日报。
新榜:有没有公号的内容是您每篇必看的?
keso:有啊,比如“小道消息”。
新榜:您公号现在多少粉丝了?您觉得要多久能赶上“小道消息”?
keso:没想赶上谁,我手写我口,就像有屎拉了才舒服。2万多点。
新榜:似乎对您来说,表达本身的愉悦远远比被认可带来的东西更加重要。
keso:认可不认可不是你能左右的,表达是生理需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位置比较低。
新榜:所以您写文章,从来也不会想讨好读者?无论这个读者可能是谁?
keso:读者那么抽象,为什么要去讨好?与其讨好抽象的读者,不如讨好具体的姑娘。
新榜:您提到,2011年停止写作是因为厌倦,觉得没东西可写了。那现在重新提笔,可否理解成有一些新鲜的事物让您兴奋起来?
keso:憋了几年,也会憋厌倦,不写其实也挺无聊的。其实也没什么特定的让我兴奋的东西,只是又想写了。
新榜:写了几篇下来,自我评价如何?
keso:还没完全找到状态。
新榜:在公众号上写和在博客上写,有什么区别吗?
keso:区别不大,微信公号自带传播环境,还可以赞赏,这点比博客好。微信公号的订阅/推动机制是内建的,不像博客那样需要借助第三方RSS阅读器。而且微信朋友圈也是一个自带的传播渠道。
新榜:你觉得微信能走向世界吗?
keso:中国的服务走向世界有难度,要克服更多困难。但微信还是有希望的。
新榜:从产品角度而言,你觉得微信哪里最需要改进?为什么?
keso:我觉得关键不是微信有多少地方还需要改进,而是微信怎样真正让用户放下手机,走到室外。张小龙说,一个优秀的产品,应该是让用户尽快得到答案,尽快离开。可实际上微信正在吞噬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
新榜:但现在评价一个互联网产品很重要的指标是用户使用时长,这和张的逻辑是相悖的吗?
keso:这是产品经理和 CEO 之间的理念差别,当然这两者并不是决然对立的,但关注产品本身价值的人,会降低商业部分的权重。这是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平衡的问题。
新榜:从2011年到现在,五年间,你觉得中国互联网有哪些变化是特别有意思的,或者是值得关注的?
keso:就是微信的诞生,和小米手机的诞生,这两者共同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移动时代,并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声誉。O2O和打车服务也部分改变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但就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无法与微信、小米相提并论。
新榜:您有提到,目前会做一些投资方面的工作,您看好什么样的投资项目?
keso:很小很小,一点点。看好消费升级和企业服务两个大方向。
Keso 独白:
中国其实是一个挺善于书写的国度,只不过书写被权力和权力认可的精英把持得太久了,以至于书写本身,成为一种待遇。
我一直相信,自由是惟一值得追求的东西,其它,不过是浮云。同时我也很清楚,自由是一件稀缺的东西,所以它昂贵。
无信仰,所以无追求,无欲望,所以无诱惑。
钱很重要,相当重要,但它重要得过安心和快乐吗?或者换种说法,你想拿钱来买什么呢?更大的水泥盒子,还是更高级的铁皮包肉?
我厌恶过分复杂的界面,也厌恶过分复杂的生活。所以,简化它。
今天的小孩可能只有三个地方可以了解狼:童话书,动物园,以及中国企业内部。
我看得到互联网在中国的巨大发展,但我 20 年前所感受到的、世界触手可及的那种奇妙感觉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弱,中国互联网发展得越来越像个繁华的孤岛。

离职出路: 4 个月后我还是做回了老本行

2024-06-12 08:00:00

2023 年 09 月 26 日。 文章来源:《离职4个月后,我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我曾是一名拥有 10 年左右经验的市场用户研究人员。2023 年 4 月,我正式从一家大厂离职,开启了自由职业生涯,一直到 7 月底,期间经历了 4 个多月的摸索实践,最终找到一条新出路。
notion image
下面是我探索和实践的心路历程,接近万字,希望对你有启发。

1、观察职场外的人是怎么搞钱的

离开职场后,我并没有急着去赚钱,而是先花了些时间去看项目,特别是那些职场外的项目。
经朋友推荐,我加入了一个专门搞钱的社群,据说是国内教人赚钱成果最多的社群,已经有1 万多人加入,也因此这个社群的入会费比一般社群要高出不少,但我没有犹豫——因为推荐我的朋友,正是通过这个社群拿到了结果,并且赚到了钱。
关于这个朋友我想多说几句:这个朋友是我在第一家公司做市场用户研究就认识的同事,期间他受我的影响疯狂爱上了摄影,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辞职搞起了摄影工作室,但开了几年摄影工作室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只得另寻出路。
2020 年,他在这个社群里看到有人分享知乎推文带货赚佣金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在知乎发一篇文章,文章里挂上相关商品的链接,读者点击商品链接购买就会获得佣金。 (甚至不用购买,如果是京东平台,点击了该链接,未来一定时间内在该平台购买的自营商品都会有佣金赚) 他觉得这个项目没啥门槛也没啥投入,一台电脑就可以开整,于是就去试了,结果 2021 年一年就赚到了一百多万。
当然,他这是赶上了知乎推文带货的红利期,现在肯定不建议大家去碰了。因为各个细分行业的产品推荐文章早已饱和,没什么机会了。
这段经历也侧面反映出“信息差”的价值。
进入社群后(没错,就是生财有术),我潜水了大半个月,把过往的精华帖子都看了遍,确实有收获,里面厉害的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提供信息差优势,基本涵盖了可能是整个互联网最新、最快的赚钱机会。
除了上面那个发掘知乎的商机外,今年最火的项目最早在 2022 年 12 月份就出现了。里面有个 “风向标” 的栏目,专门就是分享最新的、代表趋势的赚钱项目,而且涉及各行行业,让我这种只知道上班赚钱的人大开眼界。
第二,提供实操干货,不仅告诉你什么赚钱,还告诉你方法论去赚到钱。
但可惜,可能因为项目太多,信息太繁杂,这个社群又搞了个 “合集” 功能,把同一个项目的帖子精华汇总。(所以这里又有点“幸存者偏差”的味道,因为赚不到钱的人不会出现在合集里。)
比如今年做小红书有红利,如果你想做小红书,你可以在里面找到 “小红书” 的帖子合集,基本上就可以帮助你在 “怎么做小红书” 这件事情上获取到 60%-70% 的认知,并且避坑。
除了这个社群,我还额外加入了一个付费会员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入会费倒是挺便宜,是某个大厂离职的青年做的一个专门针对职场人转型的社群,核心是聚焦职业转型和搞钱。
吸引我加入这个俱乐部的动机是“职场人”的设定。据群主介绍,会员里有 70% 和我一样来自大厂,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完成职业转型并拿到了一定结果。
但坦白来说,这个俱乐部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信息增量,只不过帮我减轻了离开职场后的那种焦虑和压力,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

2、寻找适合我的项目

我在搞钱社群和俱乐部看了一圈,大概了解了那些职场外的人是怎么搞钱的,但是项目那么多,哪个才适合自己呢?
于是我建立了选项目的标准:
  1. 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资金、人力)的不看, 因为我不是什么富二代,家里没矿,过去十来年打工积攒的钱并不多,承担不了任何风险。
  1. 赚快钱的不看,我这次离开职场就是为了寻找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赚快钱就意味着不具备可持续性,需要不停地换赛道换方向换项目,无法形成积累效应, 无法有效构建自己的人生护城河。
  1. 收益上限低的不看,收益上限太低的事情我没什么兴趣, 做那些事我还不如继续在职场苟着。
  1. 过于依附于某个公司 / 平台的不看, 因为那样无法从根本上掌控自己的命运,犹如水中浮萍,只能随波逐流。
用这套标准,我把能看到的搞钱项目做了几个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
第一是流量型的项目,通常与当下的风口、某个平台的红利有关。比如当下红利期的微信公众号流量主项目,靠写作公众号爆款文章插入广告、返佣商品收益变现。
第二类是流量 + 产品的项目,这里面又可以细分为大流量低价标品项目和小流量高客单价产品服务项目,前者例如抖音知识付费项目,李一舟在抖音上卖人工智能 AI 课月入千万;后者如高客单 IP 项目,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以高收费的形式去服务一个特定的小众群体。
流量型项目非常依赖流量尤其是公域流量,但是公域流量这个东西非常不可控、也不稳定,毕竟公域流量都是平台给的,一旦因为某些因素导致流量下降甚至账号封停,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有可能瞬间归零。
典型的例子太多,比如很多百万千万粉丝的搞笑剧情号陆续停更。
大流量 + 低价标品项目,同样非常依赖流量尤其是公域流量,在获取到大流量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收益将会很低,而且需要持续稳定的大流量。
想象一下,一个 99 元的知识付费课程或者 299 元的陪跑训练营,你需要卖上一千份才能有 10 万 - 30 万的收入,按照 10% 的转化率你需要有 10000 + 的精准目标粉丝,而且你需要不断去滚动这个过程,不然可能就是卖了第一波课程或者陪跑训练营就卖不动而结束了。
小流量 + 高客单价产品 / 服务项目,不太依赖流量,私域几千粉就能有年超百万的收益,但比较考验个人 IP 的信服力以及产品服务的交付能力。
于我而言,小流量 + 高客单价产品 / 服务项目才是真正具备可持续性经营且不太依附于某个公司 / 平台的,是我当下的最优选择。
当然,如果你需要快速拿到结果给自己一点信心,流量型项目、大流量 + 低价标品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你大可以尝试几个 “快” 项目做出一个或者几个基本盘,然后有了一定经验和积累后再去尝试做长期复利的项目。

3、选择小流量 + 高客单价项目

要选择一个小流量 + 高价定制项目,核心要回答这三个问题:
  1. 我服务的目标用户是谁?
  1. 我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1. 我如何打造个人 IP 来链接我的用户和产品服务?
我想到了 “素人改造” 这个定位,但关于 “脱单导师” 的定位我仍然犹豫不决,因为我知道情感赛道是比较容易赚到钱的(更贴近用户痛点和需求),于是让 AI 帮我从变现角度对两个定位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 AI 看来,“脱单导师”的定位更容易短期变现,但 “素人改造” 的定位变现天花板更高,这个分析我也是认可的,我已经初步锁定 “素人改造” 这个定位。
我已经基本明确了短期内聚焦 “素人改造”,重点吸引那些一二线城市需要脱单的白领人士(因为高客单价需要高价值用户),长期的话朝着“生活美学改造家” 的目标努力,拓宽受众群体和产品服务,提升变现天花板。
但做完 AI 的分析我还不放心,毕竟选择大于努力,方向错了那什么都白搭,我又付费向一些做 IP 定位咨询的老师请教,同时也做了一些天赋测评,告诉我的答案基本吻合。

4、上手开始做项目

既然明确了方向,那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了。
为了做好 “素人改造” 的项目,我把要做的工作分成两大块:流量和产品 / 服务。
与很多人先有了流量再考虑变现不同,我首先考虑的是产品服务。
我初期的产品服务设计也非常简单,主要包括两方面:
  1. 299 元的单次咨询,与用户建立初步链接和信任,同时了解用户需求,为高客单价产品转化引流,同时也借此筛选用户(筛选用户很重要,一开始就要剔除掉不好服务的用户)。
  1. 9999 元 / 年(随着服务用户增加,会逐步涨价)的私人定制 VIP 服务,贴身指导和服务,因为个人形象改造 / 脱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门简单的知识付费课程或者一期陪跑营就能解决的,需要大量的学习 + 实践,不断迭代升级,所以找拿到结果的人 1V1 导师带徒弟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我还特地去找了专门做形象改造的老师学习,好家伙每小时收费 1000 元起,做一次个人风格色彩诊断和形象指导两千多,一下午两个多小时的商场陪同购物两三千,上门衣橱整理一次不用说又是好几千,报一个形象改造学习培训班两三万。
notion image
(美团某家大的美学机构提供的男士形象改服务,单次 90 分钟收费 2280 元)
看来我的定价还是保守了:因为我计划 9999 元 / 年的私人定制 VIP 服务是包括形象改造指导、陪同购物、衣橱整理、摄影、情感教学等诸多服务的,而且是一年的长期服务。
市面上那些专门做形象改造的机构或者个人老师提供的服务,体验下来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只是单次性服务,而且只是告诉了你大致的改造方向,但回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又一筹莫展了。
最好的是那种长期指导服务,但那个收费并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
此外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些形象改造的机构或者个人老师过于依赖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提供的指导建议比较模板化套路化,碰到审美差一点的老师更是让人难以满意。商业访谈头部账号 “程前朋友圈” 曾经访谈过一个形象管理师,让对方商场陪同购物,最后给出的服装搭配方案程前自己都接受不了。
那些形象改造的机构或者个人老师提供的服务让我验证了形象改造的需求确实存在,同时我发现了现有服务的体验痛点,这为我的产品服务设计优化提供了思路。
有了产品服务的设计,其次是搞流量。
我计划主要通过短视频等自媒体来获取公域流量,同时在微信公众号、社群等完成私域转化。
我设计的 IP 人设是形象改造 / 脱单博主,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直男通过系统的穿搭、健身、医美、摄影、情感心理学等学习和实践从而实现形象蜕变、脱单的故事。
我的内容策略围绕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两方面展开,因为如果只提供实用价值(也就是干货)可能没什么人看,IP 人设也会妥妥变工具人;如果只提供情绪价值则无法为后面的产品服务转化。
实用价值部分内容包括:
  • 围绕穿搭教学的系列内容
  • 围绕健身饮食教学的系列内容
  • 围绕医美科普 / 避坑的系列内容
  • 围绕摄影教学的系列内容
  • 围绕情感 / 两性关系认知的系列内容
情绪价值部分内容包括:
  • 围绕变装视频的系列内容
  • 围绕励志健身视频的系列内容
  • 围绕旅拍 / 户外拍摄 / 生活美学的系列内容
为了避免没有重点和人设的不清晰,前期我的内容创作会聚焦形象改造 / 变装视频 / 户外拍摄,随后才会向健身、医美、情感 / 两性关系等方向拓展。
同时为了做出差异化,前期我把目标用户群体锁定需要脱单的男性或者说希望帮助男友 / 配偶改造的女性,以前都说男人消费能力不如狗,但是 2023 年随着男性消费市场崛起,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男士开始投资自己提升自己。
作为一个形象改造博主,自己的形象首先要过关。为了更有说服力同时满足出镜需要,我又围绕饮食、健身、穿搭、医美等进行了新一轮提升。
我为此做了相当的努力,暂且不表。

5、付出了但没搞到钱

做完上述所有准备后,我开始正式启动内容创作进入搞流量阶段了,按照规划,我开始拍摄第一条立人设的视频。
这是一条讲述自己之前如何油腻、直男然后经过改变实现形象逆袭脱单的视频,但是就是这么一条看似简单的视频,实际拍摄起来才发现有多难。
为了拍摄一个饮食改变的片段,我需要拍开门拿外卖的素材,需要专门跑到超市拍买菜的素材,需要拍做饭的素材;为了拍摄一个健身运动的片段,大夏天我专门买了一件卫衣(为了不看清头脸,凸显后面改变的效果),然后在不同场景拍摄跳绳、俯卧撑、跑步的素材。
光是凑齐所有视频素材就花了好几天,但光有素材还不行还需要要剪辑,剪辑这块按照时间线和故事脚本剪其实不难,难在配合 BGM 如何调动观众的情绪,如何抓住开头的黄金三秒,如何提升完播率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我终于制作出了第一期人设视频,女友是我的第一个观众,当我忐忑地把视频分享给她,她果断给了个差评。
我在文字创作方面问题不大,但是实践下来发现视频其实是更高维的创作,需要更多的能力尤其是镜头表现力,而这恰恰是我不擅长的,这让我有点泄气,而且那会儿已经距离我离职过去 4 个月了,我还没有赚到一分钱,可想而知我有多挫败。

6、回归老本行

就在我对第一期的人设视频进行迭代的时候,突然一个朋友找过来,问我接不接调研兼职项目,这个朋友之前我不认识,最早知道我是通过我的公众号,是我公众号的粉丝,在得知我离职后出于对我的专业的认可,希望我可以承接一些调研项目。
对于这个突然找上门来送钱的项目,我有点哭笑不得,因为我当时内心里已经把市场调研这个方向给放弃了,倒不是不喜欢而是觉得天花板低赚不到大钱,抱着离职 4 个月回点血的想法(离职后当时每月花销也不低,包括旅行、房租、生活开销、购买各种付费服务等),我接下了这个项目。
本来是打算临时兼职做一做,没想到需求还挺多,很快第二个第三个项目找上门来,算了算预期收入已经相比职场收入翻了好几倍了,到这时我才开始重新审视市场调研这条线路。
我一早就把这条线给排除了到底是否正确? 毕竟这是放弃了积累十来年的工作经验换方向重新开始。
相比做 “素人改造 / 脱单” 这个有极大不确定性的方向,市场调研这个方向已经开始有了确定的收入,而且收入 / 回报超过职场,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需求的稳定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我打算调转方向先做好市场调研的基本盘,先确保自己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不至于陷入生存焦虑后,再去赌 “素人改造 / 脱单” 这个不确定性的未来。
基于同样的思路,我把要做的事情分为产品 / 服务设计和搞流量,在我的设计中,提供的产品 / 服务包括 TOB 和 TOC 两块:
  • TOB:为企业甲方提供市场调研服务,核心聚焦研究模块,执行可以外包或者合作;提供企业培训 / 内训服务。
  • TOC:为市场用户研究从业者或者感兴趣的用户提供不低于 1w / 年的私人定制 VIP 服务,暂时不卖课也不卖社群。
为了承接更多的需求,组建工作室成为必然。
于是我立马成立了龙睿观通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室,并且开始招募和我一样从业多年离职自由职业的老兵,再然后是搞流量,这是为了有稳定的需求,毕竟不能只依靠某一个客户给的项目,那样风险太高。
由于我的第一个项目实质上是从公众号过来的,来自于私域,所以这让我决定先做好私域再做公域,私域做得好甚至都不用依赖公域,这个公众号,事实上在去年的 12 月就已经停更了,因为那会儿我已经准备离职并且离开市场调研这个行业了,再更新也没什么意义了。
现在回过头来,我打算恢复更新。
打开公众号后台,发现粉丝尽然没跌反而涨了,而且每天都在持续涨,我其实挺感动的,因为我相信这个时代好的内容仍然是稀缺的,我这个号定位是深度阅读,每篇文章创作都是呕心沥血花费很长时间写的,读者认可了我的价值。
我重新梳理了下内容创作思路,之前发的文章过于垂直,吸引的虽然都是垂直粉,但是粉丝量一直没有大突破,因为圈子就那么大,那个知乎一年赚到 100 多 w 的朋友也是反馈内容太枯燥可读性不强,于是我决定拓宽内容选题,加入更多个人成长 / 职场经验等内容。
所以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平时有项目就做项目,客户不找我的时候(一般是周末节假日)就抓紧时间搞流量进行自媒体创作。
其实我原本想过段时间等拿到大结果之后再来分享我的职业经历、成长故事,毕竟那样更有说服力,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我又一想,这种探路本身对大家也有借鉴意义。
于是有了这篇文章,或许市场调研这条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比如需求不稳定),但是我已经学会了允许和接纳一切现实的发生。
也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