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Gorpeln Chen修改

致力于成为一名架构师的的iOS工程师。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Gorpeln Chen的 RSS 预览

10 周年:时光为证,与你共赴新程

2025-08-23 09:13:22

在博客十年之际,写一篇纪念博文很有必要。博主苦思冥想写了一篇类似 5周年8周年 的博文,但是思前想后,感觉过于书面,不接地气,你也没有阅读的兴趣,就改用了现在的问答形式,简明扼要的展示想表达的内容。用来总结十年的风雨征程和见闻感悟,下一个十年,愿我们依然,对技术保持敬畏,对未知渴求探索。

博客最初搭建的时间?

2015年08月23日,时光飞逝,从大学毕业前搭建到现在已过去10个年头了。

最初为什么搭建博客?

学即将毕业走入职场时,老师说计算机专业学生出去找工作如果有一个自己的博客,将会为自己的面试加分,为了找工作轻松,在懵懂中搭建了自己的博客。

博客能否为自己求职加分呢?

能的,在同等情况下,面试官一般都会优先选择你的,因为博客是你的“专业能力 + 学习习惯 + 思维深度 + 个人特质”的综合证明,比一纸简历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刚毕业,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同学。

现在还有写博客的必要吗?

有的,现在许多大的网站,小编为了完成KPI或流量,生产出大量“洗稿”或拼凑出来的内容,内容质量一言难尽,但个人博客不一样,博主写的都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它像是互联网的一片自留地,安静、干净,也更有灵魂。

博客域名的由来?

刚开始博客域名使用的是我名字的全称 guanpengchen ,但是感觉太长了,体验感不好,就放弃使用了。
接着就改用了名字的缩写 gpchen ,但是 gpchen 在很多平台都被占用了,无法在全平台形成个人品牌,于是只能无奈放弃。
最后决定用自己的英语储备,将自己的名字音译为了英语,即 gorpeln ,实现全平台个人品牌,即你在任何平台搜索 gorpeln 的相关内容,都是与我相关的。

为什么博客名字使用英文而不是用中文?

为了多平台统一,形成个人的品牌效应。gorpeln 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单词对其他人没有任何意义,不存在重复可能,而中文名字很多平台有使用限制,且简短的中文名称一定有被占用的情况。

为什么选用TOP域名?

感觉走了很多弯路才最终选择使用top域名。
刚开始用的都是com域名,但是名称一直没有确定,使用过 guanpengchen、gpchen、gpchenx 等名字,2018年左右确定了名字 gorpeln ,从而形成了 gorpeln#com 域名,当时博客收录量较好,也有一定的权重,但在一个平凡的午后,一位陌生人问我域名出手吗?博主最后妥协了。博主改用 gorpeln#cn 域名,但是CN域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博主认为不适合自己,还是得申请国际顶级域名,COM域名一直没有释放,就只能选用TOP域名了。

博客还会修改域名吗?

应该不会了,在博客十年之际,博主将TOP域名续费了10年,正常要再用十年。
CN域名使用限制较多,后续不再考虑。
COM价格涨价频繁也不再考虑了。

COM和CN域名还可以访问?

由于域名在我使用后有一定的权重,被一些专业机构抢注用来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请大家谨防上当,随着权重降低,举报增多,域名将会失去价值,应该会逐渐释放。

坚持“无人问津”的爱好是否有意义?

针对“无人问津”的兴趣爱好,我的看法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学习还是在职工作,然后放手去做吧。日常生活中,博客的坚持并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经过长期的坚持,将会有质的获得。另外,在变强的路上注定是孤独的,所以不必担心。

新手使用第三方博客如何?

个人极其不建议,因为你到最后肯定会走到自建博客的道路的。因为第三方平台限制多、审核时间长、广告多、收费多,体验感很不好。博主刚开始写博客也会将内容同步到CS*N等平台,因为平台有流量,但是体验感很不好,尤其是近年来广告、收费等愈发变态,博主接受不了的。当然前期你可以将文章同步到多个平台,用来提高个人博客的流量,但建议将重心放在个人博客中。博主的两个CS*N账户分别10年和7年了,现在已经彻底放弃了。CS*N 1CS*N 2

对博客新手的建议?

博客的搭建十分简单,不用担心技术问题。
如果你不懂技术可以选用 Hexo、Jekyll、Hugo、WordPress 等各种博客框架,加上第三方主题,可以实现零基础搭建的。如果你懂技术,还是建议不用框架,这样才方便自己后期的自定义开发等。
博客搭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 成本,尤其是初学者,你要尽可能压缩成本,使其无限趋近于零才是最好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走的更远。

为什么建议新手降低成本呢?

你不可能永远喜欢一件事,当你的第一波热情退去,你的博客将会摆烂的,随着着服务器、域名、CDN等到期,你又不想管,你的博客就会随之而去。但是,如果你前期使用的成本较低,如使用静态博客,几乎零成本,资源也不会到期,等你再次想搭建博客,就可以快速开始。这是博主将 来往 的成员列表中1700+个博主一个一个的看了两遍的深刻体会,很多博客就只存活了1年就结束了。

时光为证,与你共赴新程?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十年故事」。在你的十年故事里,是否也有一个无人问津,却仍坚持至今的「gorpeln's Blog」?这十年里,尽管我已成长了很多,但许多问题,诸如「奋斗的意义」、「人为何而活」,我仍然给不出一个令我感到满意的答案。但人生的这份试卷仍在继续,我们仍在行进,在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那份或许并不完美,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答案。我曾以为的「参考答案」,实际上是:略。下一个十年,愿我们依然,对技术保持敬畏,对未知渴求探索。

人生格言?

趁年轻,做自己想做的!
你一定听过「人不可能同时拥有青春和青春的感受」,因此,一定要「趁年轻,做自己想做的!」,无论结果成败,都是自己的人生财富。一旦错过,剩下的就只剩遗憾。

博客成长记录?

查看博客成长记录

博客常见问题?

查看博客常见问题


博客成长相关图片


20200823120000260

  

时光本 - 数据导出

2025-07-20 12:01:37

亲爱的用户,非常抱歉因业务调整,时光本应用即将下架,给你带来的不便还望谅解。

过去的日子里,感恩你的陪伴与信任,那些承载着回忆与成长的笔记,我始终珍视,即便APP落幕,我也会坚守有始有终的承诺,全力保障你的使用体验,帮你顺利迁移数据。

为确保数据安全,我准备了 iOS (适用于 iPhone) 和 macOS (适用于 Mac 电脑) 版本的导出流程,操作中若有疑问,请留言,我会协助你完成迁移,再次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请务必在APP下架前升级至最新版本完成导出,避免数据丢失。

  • iOS端 最新版本号:2.1.4
  • macOS端 最新版本号:1.5.4

iOS 端

一、文字流程

时光本iOS 端数据导出流程:

  1. 前往 App Store 将应用更新至最新版本。
  2. 点击进入 我的 - 云备份 - 本地备份,选择 『 笔记 』数据导出『 账号 』数据导出图 ①、图 ②、图 ③、图 ④
  3. 导出的数据将以json格式复制到系统剪切板,你可以发送到电脑端以文本 (.txt)json (.json)格式存储。图 ⑤、图 ⑥
  4. 如果需要其他格式文件,请自行通过json文件转换成相应文件。以json转化为excel文件为例,方法如下: (以下方法仅供参考,请自行判断)
    • 访问 在线JSON转Excel 或 直接在浏览器搜索 json转excel 选择相应的在线工具或应用。图 ⑦
    • 将第 3 步导出的json数据复制到对应网站,点击转换,即可在线查看对应列表数据,可以点击页面下载 Excel下载 CSV,下载本地保存。图 ⑧、图 ⑨

二、图片流程

20250720120137841

20250720120137842

20250720120137843

20250720120137844

macOS 端

时光本macOS 端数据导出流程:

  1. 点击 备份到iCloud ,将数据备份到 iCloud
  2. 在手机端 App Store 下载最新版iOS端应用。
  3. 点击进入 我的 - 云备份 - 云同步 - 从iCloud恢复,将iCloud云端数据同步到iPhone上。
  4. 参照上述 iOS 端 导出流程进行数据导出。

时光本 - 下线公告

2025-07-20 12:00:36

重要通知

亲爱的时光本用户们:

展信安好。

首先,由衷地感谢大家这些年来对时光本的支持与陪伴。这款应用最初只是我在工作之余,出于兴趣开发的小小尝试 —— 我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纯净、便捷、免费且安全的工具,这份初心,从未改变。

但今天,我带着些许不舍却又坚定的心情,想告诉大家一个决定:时光本将于 2026 年 01 月 20 日 23:59 正式停止运营。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反复斟酌后,我还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为这段旅程画上一个平静的句号。未来,我想暂时放缓脚步,去做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容,所以此刻只能道一句:后会有期。

关于后续使用的几点说明,还请大家留意:

  • 已安装的时光本软件仍可继续使用,但未来将不再进行任何更新与维护;
  • 请务必及时备份好个人数据,若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需由用户自行承担;
  • 应用结束运营前,时光本 数据导出 方法;

最后,想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每一位用户: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总能与美好不期而遇。


开发者:gorpeln

2025 年 07 月 20 日

整蛊代码:你屏幕上有根毛

2025-06-15 17:33:27

我看评论很多人问主页上显示的这跟毛,可以直接放到自己博客,仅为娱乐,请勿滥用哦。

以下是优化后的完整 js 代码,将代码插入到你的网页中即可看到效果! 代码中的图片地址可能后续会失效,建议保存到本地使用。

/***
 * 愚人节彩蛋 - 你屏幕上有根毛
 * 提示:仅为娱乐,请勿滥用
 * 整理:gorpeln https://gorpeln.top/
 */
!function() {
    var bottom = Math.floor(60 * Math.random()),
        right = Math.floor(50 * Math.random()),
        rotate = Math.floor(360 * Math.random());
    var foolsEg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foolsEgg.src = "https://img.gorpeln.top/blog/20250615173327311.png";
    foolsEgg.style.position = "fixed"; 
    foolsEgg.style.bottom = "".concat(bottom, "%");
    foolsEgg.style.right = "".concat(right, "%"); 
    foolsEgg.style.zIndex = "9999"; 
    foolsEgg.style.pointerEvents = "none";
    foolsEgg.style.width = "40%";
    foolsEgg.style.maxWidth = "190px";
    foolsEgg.style.transform = "".concat("rotate(", rotate, "deg)"); 
    document.body.append(foolsEgg);
} ();

博客阅读进度条

2025-06-06 16:20:48

将下方代码放到头部HTML代码内

<div id="percentageCounter"></div>

css代码:

<!-- 阅读进度条开始 -->
<style type="text/css">
    #percentageCounter{
        position:fixed; 
        left:0; top:0; 
        height:3px; 
        z-index:99999; 
        /*绿红色*/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right, #339933,#FF6666);*/
        /*白蓝色*/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right, #E8EAF6,#C5CAE9,#9FA8DA,#7986CB,#5C6BC0,#3F51B5,#3949AB,#303F9F,#283593,#1A237E);
        border-radius:5px;
    }
</style>

js代码: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scroll(function() {
        var a = $(window).scrollTop(),
        c = $(document).height(),
        b = $(window).height();
        scrollPercent = a / (c - b) * 100;
        scrollPercent = scrollPercent.toFixed(1);
        $("#percentageCounter").css({
            width: scrollPercent + "%"
        });
    }).trigger("scroll");
</script>
<!-- 阅读进度条结束 -->

手机真的在监听你的谈话?

2025-05-31 19:30:47

许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刚跟朋友谈到某件商品,手机很快就推送了相关广告。于是,一种流行的阴谋论便开始流传:“手机在随时监听我们的对话。”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将从技术原理、经济逻辑、法律监管和实际证据四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以澄清这一误解。

一、技术层面:实时监听难度巨大,成本过高

要想实现“实时监听并精准推送广告”,技术上需要解决三大难题:

高频音频采集与实时分析:如果手机要随时监听,意味着需要持续运行麦克风录音、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这对电池消耗、计算资源、数据处理能力都提出极高要求。目前主流手机的电池和处理器尚无法支撑如此强大的后台持续运行任务。即使是语音助手(如Siri、Google Assistant)也只会在触发特定关键词(“嘿Siri”或“OK Google”)后才启动识别。

网络传输负担巨大:若要实时上传每个用户的所有音频数据,所需的数据流量和服务器存储将达到天文数字。目前全球所有的互联网服务商也无力承担这样巨大的网络带宽需求和存储成本。

精准的上下文分析:困难重重语言中的歧义、方言、噪声干扰,都会导致语音转文字后的准确性大幅降低,更不要说实时理解上下文并匹配广告推送了。这种技术的误差率高、成本大,收益也远远不足以覆盖成本。

二、商业逻辑:监听谈话并非最佳营销策略

很多人认为“监听谈话推广告”对商家有利,但事实上:

数据精准度不足,效果有限即使商家真的监听了你的对话,由于人们的日常交谈随意性强,很多对话内容与真实需求并无必然联系。从营销角度来看,这种推送的转化率和精准度远不及用户主动搜索、电商浏览历史或社交媒体互动行为所带来的精准。 已存在更有效的数据收集手段广告商早已有更高效、合法且成本更低的方法,例如用户的搜索记录、网页浏览历史、App使用行为、地理位置信息等。这些都是经过用户协议明确授权、合法合规获得的精准信息来源,比起昂贵又敏感的“监听”要安全有效得多。

三、法律监管:监听用户属违法行为,风险极大

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和欧盟,未经用户许可私自监听谈话都是严重违法行为:

严格的隐私保护法规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美国的隐私保护法案、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都对手机App、服务商的权限做出严格限制,违法违规者将面临巨额罚款、声誉损失甚至刑事责任。 法律后果严重,不符合商业理性如果手机厂商或软件公司真的采用监听的方式获取信息,不仅会触犯法律,更会面临严重的法律诉讼风险和公众信任的彻底崩溃。这对于品牌形象和企业长期利益都是致命打击,任何有理性商业头脑的公司都不会冒如此巨大的风险。

四、实际证据:实证研究与官方调查均否认监听行为

实际上,多个权威机构都已对这种谣言进行调查:

科学实证研究美国东北大学研究团队在2018年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实验,分析了超过1.7万个App,并未发现任何一个App在用户未授权的情况下秘密录音并上传语音数据。研究团队明确表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手机存在监听用户谈话的行为。 科技公司公开声明及第三方监督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多次公开表示从未监听用户对话。若这些声明不属实,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名誉损害都远远超出任何商业利益。同时,各国监管部门和第三方隐私保护机构也定期审计这些公司,未发现监听行为。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

人们之所以误以为手机在监听,很可能是因为:

选择性注意和心理暗示用户谈论了某个话题后,当看到相关广告时,更容易引起注意并加深记忆,形成“被监听”的错觉。实际上,这类广告可能早就出现,只是用户之前并未留意。 算法精准推荐的效果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通过用户行为(搜索、位置、消费记录)就能高度准确地预测用户兴趣,因此看起来仿佛是“偷听”了对话。 话题的时效性和热度用户谈论的很多话题本身就是当前的热点(比如流行产品、时令商品),而广告系统也在同步更新热点推送内容,使用户感觉“刚说就推送”。

结论:不存在手机实时监听推送广告的行为

综上所述,“手机监听用户谈话推广告”不过是一种误解,是缺乏对技术原理、经济逻辑、法律风险、实际证据全面了解而产生的阴谋论。我们生活在一个隐私保护越来越严密的时代,手机App厂商不仅没有足够的动机、技术条件,也没有胆量去冒违法风险进行实时监听。

理解真实的推送原理和背后的技术、逻辑、法律基础,我们才能避免被不必要的焦虑和误解困扰。